首页范文大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十篇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十篇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33:05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篇1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素质

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干部自身素质。2020年,站内所有人员都积极参加县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改善工作方法。

二、种植业生产

今年我乡完成农作物播种8694亩,粮食作物播种5121亩,产量985吨;蔬菜面积3000亩,产量6753吨。新建苹果120亩,新建花椒453亩,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及多元化特色作物种植增加亩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改革2个村。

三、畜牧业工作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号文件和市沿黄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牧业增效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立足全市畜牧业发展区域优势、资源优势、规模优势,突出安全、科学、环保、富民的发展主题,坚定不移地走规范化、科学化、区域化、集约化、生态化、效益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全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全市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到35万头、3.6万头(奶牛2.2万头)、12万头、75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50万头、3.7万头、6.6万头、86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5.5万吨、8万吨和14万吨;猪、奶牛、禽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82%、92%、9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1%(不变价)以上。

二、工作重点

以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重点,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严防畜产品市场大起大落和重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积极开展养殖企业备案工作,紧紧围绕畜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发展项目,稳定生猪等主要畜产品生产,完善和落实生猪、蛋鸡等扶持政策,继续加强《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下跌调控预案(暂行)》的实施,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及畜禽养殖龙头企业,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广实用技术,实施健康养殖,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及饲料兽药质量安全,使全市畜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实现畜禽总量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养殖效益提高的目标。

(一)搞好畜牧产业布局规划,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根据我市发展畜牧业的资源优势和畜牧业发展基础,重点扶持发展北部(310国道以北)沿黄现代畜牧业产业带(畜种以奶牛、商品猪、蛋鸡、种畜禽、观光型畜牧业为主),南部(310国道以南)肉蛋产业带(畜种以肉牛、肉羊、肉鸡、蛋鸡为主)发展,鼓励实施规模养殖、生物环保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1.发展规模

生猪年出栏1500头以上、肉鸡10000只以上,奶肉牛存栏100头以上、蛋鸡存栏5000只以上、奶肉羊存栏500只以上。

2.用地规划

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在规划用地时,对达到发展规模的养殖小区和专业牧场,在非基本农田地块优先安排畜牧业用地。

3.建设标准

按照市下达的标准执行。

4.项目安排

有关乡镇向市畜牧局报送建设计划,市畜牧局根据报送的先后顺序和资料规范程度进行综合评定,在上级下达的项目资金中统筹安排。

5.奖励措施

对当年新建的项目,经验收合格后,在农业发展资金中给予适当奖补。

(二)加大畜牧业项目建设

1.继续实施《市沿黄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

按照《市沿黄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三年发展计划,继续做好2012年度《规划》项目的制定实施。

(1)加强荥阳市沿黄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按照“滩区变牧区”,“粮草变肉蛋奶”的发展理念,新(扩)建5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小区)4个;实施奶牛小区标准化升级改造6个,配套大型机械化挤奶机4台,配套tmR机械4台;实施人工种草项目3个,种植面积1万亩。通过大力推广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改善养殖环境,提升沿黄奶业竞争力,逐步形成沿黄乳业产业化格局。

(2)加大畜牧业标准化园区建设。新建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园区1个,兽药加工示范园区1个,柴鸡放养观光示范园3个。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荥阳畜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科技化、产业化和旅游观光方向发展。

(3)建设畜禽养殖基地及畜产品加工生产线。新建标准化万只禽场、种禽场4个,年出栏500只肉羊场3个,年出栏500头肉牛养殖场1个;新建万头生猪生产线4条,10万吨肉类加工生产线项目1个,日处理160吨奶业加工生产线项目1个。逐步形成完善的健康养殖区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区,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荥阳畜牧业的增值转换。

2.积极推进畜牧业环保项目建设

大力实施规模养殖场(小区)以奖代补项目、新建环保养殖场和实施规模场标准化改造,加快推进全市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新建环保养殖场20个,大中型养殖沼气池3个,实施养猪场标准化升级改造项目8个。

3.大力实施世行贷款黄河滩区生态畜牧业示范项目

积极引进世行贷款黄河滩区生态畜牧业示范项目资金,促进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利用世行贷款扶持政策建成存栏500头规模奶牛养殖场(小区)2个。市畜牧局、财政局和有关乡镇等要加强项目的服务管理,做好项目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实施工作组织到位、落实到位。

(三)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事关科学发展、民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要按照“规范、完善、创新、提升”的总体要求,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原则,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免疫、消毒、隔离、监测、检疫、疫情报告、应急储备、疫情处置等防控措施,切实加强动物防疫规范化管理,夯实防控基础,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各项防控措施和防控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流行。一要充分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经费和物资投入,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应急物资储备经费、应急处置经费、疫情监测经费等列入市乡两级财政预算。二要实施强制免疫。全面做好免疫和应急处置工作,坚持按程序免疫和集中免疫并重的原则,全面实行动物免疫公开承诺服务制度,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全年动态保持100%,其他疫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90%以上。三要强化预警预报。进一步完善疫情报告网络、免疫监测网络和疫情监测网络,建立疫情风险评估和通报制度,对免疫过的畜禽全面开展免疫抗体水平监测,运用监测结果,科学指导防控工作;监测工作与畜牧项目的申报挂钩,凡申报畜牧项目的规模场户,须提供法定的《监测报告书》。四要加强乡级畜牧兽医站建设。充分利用中央投资,规范建设乡级畜牧兽医站,强化防疫员和监测员培训,提高素质,保证乡级畜牧站职责的履行。五要强化检疫监督。根据产地检疫电子软件系统提示,落实措施、强力推进,规范做好产地检疫工作,确保规模场(小区)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散养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以加强对屠宰厂点的监管为重点,严格屠宰检疫操作规程,依法搞好屠宰同步检疫工作,确保定点屠宰检疫率、上市动物产品持证率、动物标识回收率、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逐步推行官方兽医驻场检疫制度,严格动物标识、识读器的管理、使用,有效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六要强化应急管理。抓好应急预备队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实战演练,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七要建立完善并认真落实“六位一体”防控责任制。对不能认真履行防控工作职责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严肃追究。八要加强防控督导。督导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并监督整改,各乡镇对督导反馈的意见要认真组织落实。

(四)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畜牧法》的规定,严格生产操作规程,依法加强对安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各环节的监管,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确保全年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一要大力实施“43211”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市、乡、村三级分别对辖区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市畜牧局具体负责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工作,逐项建立防疫员、检疫员、养殖场户、生猪经纪人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保证)制度,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监管台账。二要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管。依法规范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小区畜禽养殖档案,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指导养殖场(小区)科学用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三要逐步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以集贸市场、冷库、超市为重点,积极实施市级畜产品市场准入,逐步建立市场准入与畜禽标准化生产的有效对接机制,全力抓好落实。四要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以“瘦肉精”、三聚氰胺、磺胺类残留超标为重点,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查,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五要强化流通环节的动物卫生监督。严格跨省市调运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管理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发证。认真落实活禽市场分区经营、轮流休市、定期消毒制度,严厉打击出售、收购、加工、经营染疫动物和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严重违法行为,确保上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六是加强生鲜乳收购站点监管,加快对个体收购站进行规范化改造,坚决取缔流动收奶点。继续开展生鲜乳收购站清理整顿工作,以生鲜乳收购和运输环节为重点,加强对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普法教育宣传和技术指导服务,开展全市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对生鲜乳收购站点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规范生鲜乳收购秩序,建立收购站管理办法及安全承包责任制,构建生鲜乳收购管理的长效机制。七要加强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监管,认真执行饲料、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批制度,加强执业兽医、兽医诊疗机构的管理,规范饲料兽药生产企业行为,加大饲料兽药监测力度。八要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生产,加快推进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一体化进程,新增无公害畜产品产地—产品一体化认证企业14家。

(五)大力实施科技兴牧工程

大力普及推广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着力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转化和支撑能力。一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生产基地相结合,组建技术研发中心,加强畜禽良种选育、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畜牧业环境综合治理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二是开展畜牧从业人员培训,对基层防疫员、执业兽医和规模养殖小区(场、户)开展大规模培训活动,三是开展畜牧科技推广,大力推广生物环保养殖、规模沼气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秸秆青贮氨化和秸秆综合利用、畜牧兽医电子软件开发利用、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安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先进畜牧业生产设备应用等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硬、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畜牧业从业人员。全年举办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班30期。三是实施畜牧业科技定单培训。各乡镇、养殖专业村、养殖小区根据不同类型需求及时上报培训计划,市畜牧局因地制宜组织提供畜牧科技培训服务,确保培训效果。四是组建畜牧信息传递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传递畜牧业先进饲养管理技术、市场行情等信息,提高广大养殖场户科学致富能力。

(六)加强畜牧行政执法监督

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畜牧业法律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体系,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经营观念。积极开展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动物卫生监督,继续深入开展奶站清理整顿和饲料专项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瘦肉精”、“三聚氰胺”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违反各类涉牧法律法规的行为。

(七)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品种改良

进一步强化畜禽优良品种在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畜牧业增产增收中的作用,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健全市、乡上下贯通的畜禽改良网络。要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的原则,鼓励种畜禽养殖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高供种能力和供种质量;抓好生猪、奶牛人工授精站点、综合技术服务站建设,落实好良种补贴政策,不断提高人工授精比例。

(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及规范化运作

大力发展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加快推进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解决好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不断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市工商、国土资源、电业、交通等部门要在合作社注册登记、用地、用电、产品运输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建立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户)+农民+基地”的经营模式,增加畜产品附加值,建立和完善养殖场户之间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加大对示范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对运作规范的合作社重点给予政策、项目、资金扶持,促使其自主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服务,引进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实施无公害畜产品一体化认证、商标注册,创品牌、建基地,建立完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提升其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水平。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新的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到2012年底,力争规范新建3个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使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总数达到3000户。

三、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把手要靠前指挥亲自抓,分管领导要负起责任具体抓,将目标责任细化、实化、量化,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坚决克服厌战情绪、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坚决纠正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工作水平。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篇3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生产发展。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根据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及国家和山东省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的要求,菏泽市制定了一套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兽医导刊》:张局长您好,请介绍一下目前菏泽市动物疫病现状和形势。

张西民菏泽是畜牧大市,畜禽饲养量大,2014年底,全市存栏牛、羊、猪、家禽分别为70万头、1290万只、556万头、936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220万吨。加之菏泽地处四省交界,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畜禽及畜产品流通频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安排部署,菏泽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克服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防控工作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始终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和防控机制建设,狠抓强制免疫、检疫监督和饲养场监管等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实施动物疫病的科学防控,存栏畜禽免疫率达到100%,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全市连续多年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等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疫情。

《兽医导刊》:在动物疫病防控的过程中,菏泽市是围绕哪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来进行的?重大动物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有哪些防治策略?

张西民(1)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全面控制、重点扑灭、净化源头”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把动物疫病防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以促进动物疫病科学防治为主题,以转变兽医事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分病种、生物安全隔离区、分阶段的动物疫病防治策略,全面提升兽医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有计划的控制、净化和消灭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动物疫病。

(2)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二是立足市情、适度超前;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四是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3)我市重大动物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防治总体策略:一是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计划防治策略,对优先病种启动单项防治计划,推进重点病种从免疫临床发病,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逐步清除动物机体和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为实现免疫无疫和非免疫无疫奠定基础。二是实施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策略,对尚未传入我市的外来动物疫病加强风险管理。三是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重点强调了人畜共患病重点流行区、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高风险区、动物疫病防治优势区3类重点区域,加强布鲁氏菌病和狂犬病防治,对野生动物迁徙区,加强外来动物疫病防范,在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程度较高区域,加快推进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

具体措施:在措施上突出重点,在政策上开拓创新,全面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抓免疫促效果,提升畜禽免疫保护水平。当前形势下,抓好畜禽强免注射是构筑有效防疫屏障的关键举措。严格执行畜禽规模饲养场程序化防疫、散养畜禽集中免疫和每月补免日制度,不断强化动物防疫档案和疫苗台账建设,及时开展免疫效果评估分析,有力确保了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二是抓监测促预警,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风险控制水平。每年年初,我市制定下达本年度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统筹安排集中监测、日常监测、定时定点监测和应急监测。不断加强了疫情监测网络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目前,我市8县1区兽医实验室和1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在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方面发挥了重要,为我市科学防控动物疫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抓监督促检疫,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强化活畜禽调运管理,实施跨区域调运动物登记备案,建立健全各种记录档案,切实做到可追溯管理,严格依法实施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杜绝疫病的传入传播。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收购、贩运病死动物和定点屠宰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抓督导促落实,提升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全市春、秋季集中防疫期间,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每周对全市免疫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直接报送到市长、县区长,有效促进了防控工作的开展。围绕防控重点地区、关键环节和瓶颈难点,认真开展督导检查,不断完善各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定点联系制度以及重大动物疫病督导、检查、考核机制,确保防控工作取得新成效。

《兽医导刊》:从养殖的角度讲,动物自身的免疫系统就是最好的医生,好的免疫系统也是一种防疫,那么菏泽市在促进动物健康方面做过哪些工作?

张局长实施畜禽健康促进策略,特别是强化源头防治,提高动物整体健康水平,并提出“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区域,根据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适度发展畜禽养殖”。一是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环境生态化”要求,设置健康养殖准入机制。二是通过实施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重点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大、生产技术基础好并在增加畜产品产量、提高畜产品质量等方面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养殖场,改善生产条件,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抵御灾害能力,增强肉蛋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三是加大养殖科学技术应用,要求养殖场:各功能区之间有保持防疫与生态间隔设施;畜禽粪便污水采用加工有机肥、沼气发酵、好氧厌氧处理、生物处理、塔式粪便快速发酵、隧道式粪污发酵等模式;病死动物采用高温(高压)化制、环保型(燃油、燃气)焚烧炉、生物化尸机械等模式;车辆、人员出入通道分开设置,分别采用自动化喷雾消毒设施。

兽医导刊》:现在畜产品安全日趋受到社会关注,菏泽市是如何通过能力建设来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

张西民“瘦肉精”、问题奶等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由此带来的公众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危机也给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菏泽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强综合管理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技术能力建设,按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市畜牧兽医局围绕畜产品生产环节,狠抓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禽标准化生产、动物防疫检疫、兽药饲料管理等工作,畜产品质量逐年提高,2014年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6%,全市保持了12年没有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能力建设方面,我市突出抓好五项工作:

(1)注重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一是强化组织管理机构。市政府成立了食安委,下设食安办,统揽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部门各司其职。市畜牧兽医局在兽医体制改革中,设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科,加强对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各县区也都有相应的综合管理机构。二是加强学习和培训,更新旧知识,掌握新政策,适应新要求,努力提高畜牧兽医系统人员政治理论素质和依法行政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创新型服务机关建设。努力增强创新意识、法制意识、市场意识、协调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更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

(2)注重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积极推行综合执法,集中执法力量,形成打击畜产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铁拳头。二是开展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组织畜牧兽医执法人员学习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行政程序等有关知识,切实提高了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三是请市法制办的领导专家定期不定期来市畜牧兽医局讲课,对如何办案、如何依法行政进行指导,还聘请法律专家经常进行法律咨询。我局公务人员自觉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四是组织执法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突出动物防疫检疫及监督、兽药饲料管理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真正做到精准打击,依法治牧。

(3)注重提高业务技术能力。一是市局在机构改革中设立市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强化了检测机构,为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二是组织本系统工作人员,全面开展饲料兽药、畜禽养殖、疫病防控、动物检疫、质量安全、粪污治理等专业技术的学习培训,努力提升全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三是开展高频次大范围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检测工作,最近几年,每年都抽检畜产品、兽药饲料产品等样品一、二千个。这样不仅以实战提高了检测能力,并能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保持高压态势。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篇4

2007年10月9日安徽省政府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意见〉的实施意见》,决定在全省组织实施“生猪产业发展‘462’计划”。其后,2008年3月31日,安徽省农委组织全省各市农委主任、畜牧局局长、重点县畜牧局负责人及重点企业负责人,又共聚黄山徽州区岩寺镇,专门召开“全省实施生猪产业发展‘462’计划动员暨推进千区万场工程现场会”。这是安徽省为落实“生猪产业发展”计划召开的第四次全省性大会,也标志着政府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决心。

猪业强省,机遇大于挑战

生猪生产,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的菜篮子。特别是去年以来的猪价异常波动,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对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较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所谓的“462”计划是指,到2010年全省实现年出栏商品代猪4000万头,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60%,规模加工能力实现2000万头,初步建立全省生猪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因此,这一计划的实施,时间紧,任务重,将对全省生猪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然而,安徽全省生猪产业发展也有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从政策环境来看,仅去年一年,国务院就连续出台了4个涉及生猪的国字号文件,安徽省也同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这对安徽发展畜牧业、生猪产业的推动作用十分巨大。

从区位优势来看,国内生猪产业目前已经进入了全面调整时期,产销区的功能分配进一步强化。安徽毗邻苏浙沪,紧靠长三角,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正面临着接纳辐射、承接转移、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

从可用资源来看,安徽省是产粮大省,饲料资源丰富,实行种植业、养殖业复合发展有着先天优厚条件。

从市场潜力来看,近年来安徽全省居民畜产品消费量持续增长,为畜产品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近年来雨润、农工商、宝迪、蒙牛、伊利、三鹿、千喜鹤等一批部级重点畜牧龙头企业在皖总投资额已达25亿多元,为安徽畜牧业和生猪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注入了活力、开拓了空间。

诸多有利因素和条件,必将助力“462”计划沿着“扩大规模、优良品种、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思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上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快速道。

创新机制全面施行“462”计划

一项计划的实施,不仅需要正确地预测市场,分析形势,更需要创新机制,找对思路,率先突破。

目前,安徽生猪产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有:生猪养殖、加工能力与市场猪肉均衡供应需求不相适应;种猪繁育能力与生猪生产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疫病防控能力与日益复杂的动物疫情不相适应;农户分散饲养方式与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现代畜牧业的要求不相适应等。严峻的生产放缓和市场偏紧形势,要求全省必须稳定和加快生猪生产发展,确保市场供应。

因此,“462计划”明确发展思路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强化防控动物疫病为保障,以推行健康生态养殖为依托,优化区域布局,加快适度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完善繁育体系,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推动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篇5

一、立足发展促增收

按照“中国幸福家园”建设和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生猪被列为主导产业,林下养殖、特色养殖和兔为配套产业的现代畜牧产业发展战略部署,着力实施现代畜牧业“6115”工程,现代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1至6月,全县共出栏生猪24万头、牛5604头、羊4452只、禽535万只、兔85万只,分别占全年任务数的51.5%、52%、50.5%、53.5%、55%,预计畜牧业产值将达6.8亿元,价格因素和产量增加可实现农民增收1.54亿元,人平增收616元。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精品村和产业村发展。按照统一标准、合理布局的要求,结合温氏百万生态肉鸡富民工程、百万优质獭兔富民工程、禽类三百工程(新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温氏生态肉鸡养殖场100个、珍禽养殖场100个、林下养殖场100个),以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为重点,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注重养殖场舍外观设计与新农村建设整体协调一致,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五大现代畜牧经济集中发展区,一是以双佳现代农业为核心区的3万头优质猪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区。以双佳现代农业为核心区规划建设长玉村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小区,年出栏生猪3万头,可实现农民增收600万元。二是以蜀江牧业为核心区,辐射慧觉镇富荣村、三井村,新盛镇木桥村的生猪产业集中发展区。按照“龙头企业+专合组织+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农户”模式,建设蜀江牧业良种母猪供种基地及生猪品种改良中心,富荣村、木桥村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年提供优质合格种猪8000头,优质种猪3万头份,优质商品仔猪1.6万头的生产能力,该集中发展区年出栏生猪达到3.5万头,可实现农户增收700万元。三是金山安家村生猪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建设高标准化的现代化猪舍5000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并连接安家村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形成金山镇安家村生猪产业集中发展区,年出栏生猪达4万头,年可实现农民增收800万元。四是林下生态养殖集中发展。重点在白马二酉村、金山新塘村规模建设林下生态鸡养殖小区,达到年出栏优质土地鸡100万只的规模,年可助农增收1200万元。五是特色养殖产业示范园建设。以新盛金铃村为核心,打造50万只规模的野鸡养殖、野鸡标本产业园,年产优质野鸡蛋5000万枚,年可助农增收达到2000万元。

(二)积极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循环养殖发展。坚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农户+绿色种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以“庭院经济模式”、“集中连片模式”、“联建入园模式”等标准化养殖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发展项目和强农惠农政策的激励作用,加快全县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发展。目前,以新农村建设(精品村、产业村)项目资金、县政府创建现代畜牧经济强县奖励基金、国家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及其它产业发展惠农政策为依托,按照建亮点、创示范基本要求,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现已规划建设5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新盛木桥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慧觉富荣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金山安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鄢家黑虎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与略坪长玉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林下生态肉鸡养殖小区(新盛天星村生态肉鸡养殖小区、鄢家镇高峰村生态肉鸡养殖小区、白马关二酉村生态肉鸡养殖小区)和2个优质獭兔标准化养殖小区(略坪镇长玉村优质獭兔标准化养殖小区、御营镇响石村优质獭兔标准化养殖小区),年可新增出栏生猪5万头、家禽30万只、獭兔50万只,将带动120户农民通过投资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增收致富,同时,县蜀江牧业正积极实施创建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

(三)构建产业发展体系带动畜牧业稳定发展。一是充分发挥蜀江牧业、双佳现代、德阳金富、垚垚珍禽等县内龙头企业及各类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作用,加强对全县广大适度规模标准养殖农户的组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广大农户的市场风险抗御力。二是有效利用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区位优势与产业配套政策,加大畜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植省级、部级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上半年全县社会性产业发展投资已达1200万元,已有两个龙头企业达成在投资发展现代畜牧业意向,预计引入资金达1亿元以上。

(四)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区域实现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市、县畜牧产业限养区与禁养区规划的要求,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县城、工业集中发展区、饮水保护区与自然河流等限养区与禁养区域划定和整治,严格遵循种养结合发展,加强对适宜发展区域新建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的规划与指导,引导广大农户和已建规模养殖场(小区)通过沼气池、微生物发酵、干湿分离等形式推进粪污治理,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严密防控净环境

在动物疫病综合防制中,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多措并举,1至6月,全县继续实现清净无疫。一是以免疫、消毒、监测和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为重点,继续强化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制,1至6月,通过实施季节集中免疫与日常补免,全县共免疫注射口蹄疫:生猪29.2611万头、牛1.4806万头、羊0.2017万只,猪瘟29.2611万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29.2611万头,高致病性禽流感:鸡141.67万羽、水禽123.32万羽,鸡新城疫141.67万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100%;同时,实施农村散养场所、规模养殖场(小区)、屠宰场、集贸市场季节性集中统一消毒两次,发放消毒药品5吨,消毒面积达800万平方米。代表德阳市迎接省局免疫抗体监测,现场抽取500份畜禽血样送检,以全面检验我县动物疫病免疫质量。加快县级实验室达标建设,有效提高县动物疫病诊治水平。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日常管理,通过实施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以提高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对狂犬病综合防制。按照“管、免、灭、测、宣、救”工作方针,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上半年,共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2.0732万只,捕杀流浪(敞放)犬0.0315万只,无人狂犬病例发生。

三、强抓监管保安全

深入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全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以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为重点,严追履职到位。通过成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责任制、签定目标责任书,做到机构、工作、责任三落实,确保各项举措落实到位。二是以抓宣传教育为重点,严增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以举办畜产品安全培训、制作宣传手册与温馨提示牌等方式提高畜产品安全意识。目前,已举办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班两期,培训人员达240人,制作并发放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手册2000余份,在全县300余个肉品经营摊点悬挂了“温馨提示牌”。成功举办首场以“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抽检由谁履职更好”为主题的行业辩论会,通过辩论进一步营造畜产品质量安全人人参与的氛围,增强履职尽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三是以投入品监管为重点,严控源头关。通过深入开展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推动兽药GSp认证工作、加强对动物养殖场的监督管理、强化检测、抓好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手段强化畜禽养殖投入品监管。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40余人次,车辆60台次,共检查兽药(饲料)经营户对100余家,查扣过期失效兽药10公斤作统一销毁处理。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26次,检查饲料兽药经营场所200余家,对全县现有124户适度规模养殖户、18个生猪屠宰场进行了“瘦肉精”快速尿检,累计检测盐酸克伦特罗850头份、莱克多巴胺750头份、沙丁胺醇665份,检测结果为阴性。全县已有3家兽药经营企业兽药GSp示范点基本改建完成。四是以检疫检测为重点,严守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通过严把动物产地检疫关、屠宰检疫关、市场巡查关,确保进入流通环节畜产品品质和质量。1至6月共实施动物产地检疫37.18万头(只),屠宰检疫29.38万头(只),检疫率达100%,其中检出病害动物280余头(只),均按规定作无害化处理。

四、加快重建夯基础

根据全县“5.12”地震总体规划及中期调整计划,我县重点实施良种繁育体系、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产业恢复和三星级屠宰场四个方面畜牧产业灾后重建项目,全县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共计投资4475.95万元,其中中央灾后重建资金2051万元,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预计在今年9月底将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通过实施灾后重建,全县畜牧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与提高更进一步提升。一是公共服务体系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基层防疫体系重建使用中央资金达1352万元,新建了7个镇畜牧兽医站(含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大队),重建面积大5000m2,添置了大批现代化办公设施,重建后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功能齐备,设施齐全,能够满足现代畜牧发展和防疫、食品安全工作的需要。二是良繁体系建设得到加强。通过“以奖代补”中央灾后重建资金545万元,引入2家投资企业,分别投入资金1600万元兴建了1200头良种繁育场和10000头的良种繁育配套场,改变我县无良种繁育基地、品种改良体系不健全的局面,有效消除生猪养殖主要依靠外地引种,给产业发展和疫病预防控制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比例不断提高。结合国家生猪标准化改造、县级现代畜牧奖励基金等扶持政策,依托龙头企业,加强全县畜牧养殖圈舍标准化改建与新建规划指导,全县规模化标准养殖场的比例有地震前的35%提升到50%以上,养殖效益、疫病防控均得到显著提高。

五、创新管理争第一

(一)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一是以“我承诺.我争优”为主题,深入推进全县畜牧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紧扣争创省级现代畜牧经济强县助推“中国幸福家园”发展战略,立足年度目标工作,以个人、股室(站)和局党组集体承诺相结合的方式,从提高工作效能、改进作风等方面做出具体实在的承诺,践行承诺并接受社会监督,扎实推进创先争优“四进”(进龙头企业、进养殖专合社、进养殖小区、进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农户),构建个人、集体立足岗位比贡献、创佳绩,争做优秀畜牧人的浓厚氛围,掀起行业创先争优活动高潮,实现“树一流行风、建一流产业、创一流业绩、争畜牧强县”的发展目标。二是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本着依法行政、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以实施“6115”工程争创省级现代畜牧经济强县为核心,以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与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三大职责为重点,在全县畜牧系统建立起“纵横交错、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工作效能管理网络,建立起科学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通过落实奖惩和责任追究制,有效提高工作效能。

(二)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与管理,并以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为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畜牧队伍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已清理出权力23项、绘制权力运行图20副、查找出风险点40个,按照廉政风险工作要求在对风险点进行等级评定公示后进入制定防范措施阶段。

六、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

1.我县规模养殖发展程度与畜牧业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是一个农业小县,仅辖10个镇,人口24万,生猪人均出栏占绝对优势,但出栏总量不大,无法争取到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良种补贴等项目支持,还需要加大投入,提高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

2.养殖农户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养殖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深度、广度不够,专业合作组织在维护养殖者利益、引导生产方向、组织产品销售、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功效发挥不够充分。

3.镇、村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业务经费严重缺乏,村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年龄偏大,加之待遇较低,工作主动性难以充分体现。

(二)下步打算

1.抓产业发展,强化畜牧业在“中国幸福家园”与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建设中主导作用。以现代畜牧业“6115”工程为重点,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在巩固和发展生猪产业优势的同时,调整畜禽养殖结构,选择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特色小家畜禽作为主攻方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2.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建设步伐。依托国家现代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建设项目,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发展模式,把广大分散农户引入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构建“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场(小区)与各类专合经济组织发展。

3.抓共赢机制建设,为现代畜牧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继续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推广“六方合作+保险”、“寄养”、“订单养殖”等产业发展机制,构建“平等参与、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多方共赢、持续稳定”的发展框架体系和创新投融资机制,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实现农户的低成本、低风险投入,提高养殖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畜牧业;存在问题;发展目标;对策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可以更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1]。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畜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每位畜牧科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二是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部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三是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四是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畜牧业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2]。

3发展对策

3.1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3]。二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三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3.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二是抓好“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三是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紧紧围绕“黄牛振兴计划、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计划”、“畜牧进万家活动”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秸秆青贮种草养畜技术、黄淮白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皖西白鹅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4]。

3.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畜禽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畜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4参考文献

[1]田青松.建原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1(4):26-27.

[2]夏显力,王劲荣.畜牧业以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及其实施途径[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0):111-113.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篇7

主要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2011年,全国肉类产量达7957.8万吨,禽蛋产量达2811.4万吨,奶类产量达3810.7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27.6%、24.1%和172.1%;其中,肉类和禽蛋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全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为59.1公斤、20.9公斤和28.3公斤,比2002年分别增加了10.5公斤、3.2公斤和17.4公斤。目前,我国人均禽蛋消费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肉类消费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稳步推进

农业部坚持把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现代畜牧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2007年以来,中央计划内投资分别安排125亿元和17亿元扶持生猪和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支持5万多个养殖场户。中央财政资金共安排16亿元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扶持生猪、肉牛、肉羊、蛋鸡和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2010年起,农业部启动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制定了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和肉鸡一整套示范创建评分验收标准,截至2011年共创建了2109个部级标准化示范场。2011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500只以上蛋鸡和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7%、80%和33%,比2002年分别提高27、27和21个百分点。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健全

目前,初步建成以原种场和资源场为核心,扩繁场和改良站为主体,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为保障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产品增产的良种贡献率达到40%。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23.7亿元实施畜禽良种工程,良种供应能力成倍增加,质量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开始,启动奶牛、生猪、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国家生猪联合育种机制已初步形成,生产性能测定已覆盖43.3万头荷斯坦奶牛。2005年开始累计投入资金54亿多元,实施畜禽良种补贴项目,补贴畜种逐步从奶牛扩大到生猪、肉牛、牦牛、绵山羊,补贴范围从试点的10多个县扩增全国600多个县,累计改良奶牛达4200多万头(次)、猪1.3亿胎次。2008年以来,农业部认定了109个部级畜禽保种场、22个保护区和6个基因库,组织开展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初步建立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饲料工业取得长足发展

2011年工业饲料产量达到1.81亿万吨,是2002年的2.2倍,年均增长9%,占全球商品饲料总产量的24.6%,为世界第一大饲料生产国。饲料工业总产值达6348亿元,是2002年的3.3倍,年均增长14.3%。2011年,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数量达到360个,是2002年的6倍,平均每年增加33家企业。其中,年产量超过50万吨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发展到33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新希望六和集团成为国内首个产量突破1000万吨的企业集团,集团饲料产量排名世界第4位。

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

水平大幅提升

2003年以来,工业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一直稳定保持在90%以上。2011年,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5.5%,比2002年提高7.3个百分点。农业部自2002年开始将“瘦肉精”纳入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连续10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瘦肉精”的违法行为,饲料和养殖环节“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检出率持续下降,由2002年的3.92%下降到2011年的0.08%。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农业部全面开展奶站清理整顿和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治理,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市场秩序明显规范,奶站标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全国有1.3万个奶站,比2008年减少6890个,减幅达34%。农业部从2008年开始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逐年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频次,坚决打击各种违法添加行为。截至2011年底,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5.6万批次,三聚氰胺检测值全部符合国家管理限量值规定,未检出皮革水解蛋白、碱类物质等违禁添加物,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篇8

对畜牧业进行科学规划

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想在哪建场就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防疫带来很大隐患,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因此,要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合理规划,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逐步减少饲养场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要逐步实现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应经畜牧部门统一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控制、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对于小规模的养殖场户,要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即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沼气工程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推动畜牧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畜牧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新的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科研和技术推广队伍,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要进一步调整畜牧业科技发展目标,逐步从保证畜产品供给向保障畜产品质量转变,从增加产量向增加收入转变,从单项技术向综合配套技术转变,从基础性研究向应用型研究转变。大力发展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的技术,大力发展标准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建立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技术体系。进一步扩大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水平,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强生产过程中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的组装配套,提升畜牧业生产经营水平。要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坚持国家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动员各方面力量壮大科技推广网络,积极发展科技推广事业。

实行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经营能有效地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畜牧业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目前本市畜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创新畜牧产业化新的经营模式和运作机制。要积极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其在带动畜牧业发展、畜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和示范带动等方面的作用。要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名牌战略。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是整个畜牧产业链中经济效益最高的一个环节,不仅能够拉长产业链条,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要鼓励和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名牌产品,扩大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

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安全水平无污染、无残留和无公害的绿色、安全、营养食品日益成为食品生产的发展方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要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契机,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市场准入等的全程监管;要切实搞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健全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实行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建立和完善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快速扑灭机制,尽可能减少畜禽疫病的暴发和流行。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篇9

1目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二是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部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三是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四是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畜牧业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

3发展对策

3.1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二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三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3.2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二是抓好“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三是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紧紧围绕“黄牛振兴计划、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计划”、“畜牧进万家活动”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秸秆青贮种草养畜技术、黄淮白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皖西白鹅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3.3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篇10

一、__年工作回顾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以生猪产业、三黄鸡产业等优势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大力推广四大家鱼、罗非鱼、龟鳖等特色养殖,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狠抓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全市无重大动物疫病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水产畜牧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畜禽主导产业养殖总量、肉类总产量保持全区第一。据统计,__年全市生猪出栏614.76万头,同比增长2.3%;家禽出栏2.26亿羽,同比增长-1.6%;肉类总产量78.22万吨,同比增长1.1%;饲料产量190万吨,同比增长0.95%;饲料产值58.93亿元,同比增1%。水产品总产量13.81万吨,同比增长7.8%。养殖面积23.4万亩,同比增长4.8%,全年水产畜牧业总产值202.25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185.033亿元,同比增长1.5%,渔业总产值17.22亿元,同比增长8.8%。全市水产畜牧业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65亿元,同比增长22.88%。

(二)工作主要亮点

1.多措并举,生猪家禽业在逆境中得到稳步发展。__年受猪价和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生猪和家禽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养殖业的发展受到严峻考验,全水产畜牧兽医部门通过沟通协调,申请资金扶持,加强疫病防控、技术服务等措施,我市生猪和家禽养殖业仍在逆境中得到稳步发展。我市生猪、三黄鸡产量、肉类总产量均居全区第一位。畜牧业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050元,同比增1.5%。

2.优化环境,促进社会资金对水产畜牧养殖业的投入。__年我市继续实施菜篮子工程、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项目、优势水产品项目建设、低产池塘改造项目等基础设施项目改、扩建,投资项目的规模及数量同比呈现较大增长。全市水产畜牧业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651亿元,同比增长22.88%。其中良种工程项目建设5个,投资2.0045亿元,渔牧产品加工5个、投资1.965亿元,畜禽栏舍建设25个,投资5.99亿元,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22个,投资1.3亿元,饲料兽药加工企业建设项目3个,投资1.003亿元,其它建设项目7个,投资2.09亿元。我市总体社会固定投资中,用于畜禽栏舍标准化建设的资金有5.99亿元,占固投总量的37.29%,为全市畜禽养殖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打下坚实基础。

3.发挥优势,特色养殖成为养殖业新的增长点。全市林下养殖产值超百亿元,罗非鱼及四大家鱼、龟鳖等特色养殖继续加快发展。全市罗非鱼产量3.8万吨,同比增长9.11%。养殖基地建设和品种改良工作扎实有效,节粮型草食动物的发展势头较快,牛肉、羊肉、兔肉合计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特别是羊肉产量同比增长24%。龟鳖产量2318吨,同比增长2%。

4.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了养殖业产业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年内新增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个,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个,累计全市有龙头企业104个,其中部级2个,自治区级24个。年内新增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47个,全市累计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346个,其中有34个合作社被评为“__年广西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市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的养殖农户超过3万户,规模化养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区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助农增收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玉林召开。

5.坚持高标准养殖,加快了畜牧业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和生态化养殖转型。全市__年开展标准化改造的畜禽养殖场103个,其中开展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83个,实施标准化栏舍改造3561平方米,年出栏生猪量10.29万头;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的养殖场15个,有1个场评上了部级标准化示范场,有11个场评上了自治区标准化示范场,此外,今年有8个部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通过部级的复核验收。全市畜禽养殖标准化水平继续保持全区领先地位。全市有30多家养殖企业应用电脑软件智能化管理生产,应用自动化投料、机械化清粪等系统进行生产经营规模养殖企业越来越多,特别是陆川县已有20多家养殖场应用了自动化投料系统,有效地提高了饲料报酬、降低了人工成本,增加了养殖收益。

6.严格执法监督,确保了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全市水产畜牧兽医系统积极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大整改和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强抓“瘦肉精”、饲料、兽药生产经营、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治理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年内组织检查养殖场、屠宰场、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畜产品加工厂等单位7099家次,抽检畜禽产品、生猪尿样、饲料、兽药、水产品等样品共6090批,“瘦肉精”检测合格率100%,生鲜乳检测合格率100%,水产品禁用药物检测合格率97.3%。组织市场巡查,检查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和养殖场(户)2827家次,抽检兽药产品178批,畜产品兽药残留抽检猪肉20份、鸡肉25份、鸡肝20份,禽蛋5批,合格率100%;责令整改124起,查处问题27起,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3起,涉及金额共4.7万元。捣毁了1个无证经营企业,查封违法货物价值15000多元,查处了3起经营、使用假劣兽药案件,处罚20__0多元。全市产地检疫生猪599.13万头,屠宰检疫188.72万头,屠宰检疫率100%。全市无重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7.加强疫病防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卓有成效。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针,突出健全防控网络、落实防控责任,强化防控督查,全面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扎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防控H7n9禽流感的重大胜利,全市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一是组织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行动。__年春秋防强制免疫注射,全市家禽累计应免疫禽流感18694.65万羽,已免疫禽流感18694.65万羽,应免密度为100%;累计应免疫猪口蹄疫1583.06万头,已免疫猪口蹄疫1583.06万头,应免密度为100%;累计应免疫猪瘟1599.97万头,已免疫1599.97万头,应免密度为100%;累计应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135.12万头,已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135.12万头,应免密度为100%;累计应免疫牛羊口蹄疫39.83万头,已免疫牛羊口蹄疫39.83万头,免疫密度为100%。顺利通过春秋防自治区重大指挥部的检查验收,免疫密度达到了100%、抗体合格率均超过了农业部规定70%以上的要求。二是建立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加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队伍建设。落实储备物资和专项资金,切实做好疫苗、消毒药、防护服、消毒器械等应急物资储备,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反应能力。__年12月19日在博白县成功举办了全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现场观摩会。三是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__年全市共监测动物免疫血清样品9617份,合格7642份,合格率79.46%。四是开展防控技术培训。印发动物防疫宣传资料20__0多份。春、秋两防期间全市共计举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29次,培训3100多人次。通过广泛宣传和培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和养殖户依法防疫的意识,提高了广大动物防疫工作者依法行政,依法防疫的能力。五是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

8.加强指导服务,开展“清洁养殖”专项活动成效明显。为改善全市水产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的环境,达到乡村养殖环境面貌有实质性改变的目标,紧紧围绕“美丽玉林清洁乡村”主题,以“清洁养殖”为切入点,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取得较好成效。__年12月24日全区水产畜牧兽医系统清洁养殖现场会在玉林召开。一是周密部署,积极引导。__年5月份和12月份,我局分别在福绵、陆川组织召开全市水产畜牧兽医系统“清洁养殖”专项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周密部署、积极引导全市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和广大养殖企业深入开展“清洁养殖”专项活动,各级水产畜牧兽医工作部门单位按照活动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精心制定活动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农村、深入各养殖场、专业养殖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对养殖环境整治、粪污治理、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现代水产畜牧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标准,以及养殖业粪污治理节能减排有关政策规定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二是积极主动,务实工作。全市组织了84个工作队共1394名干部职工,深入903个农村、养殖场、专业养殖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共召开了80多场次“清洁养殖”专题培训会、座谈会,培训了2338人次,组织了5395人次参加活动,共发放了7.9万份资料,建立156个示范点,活动共投入了985多万元。三是落实措施,活动开展成效显著。加强宣传和引导,使清洁养殖观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自觉规范养殖行为,整治养殖环境、养殖粪污治理、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确保我市水产畜牧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养殖污染减排目标任务345个规模养殖场,现已基本完成污染设施改建、扩建和档案资料、台帐整理,正等待自治区核查验收。四是组织项目建设,改善养殖环境。__年,我局除了要求各养殖企业按标准化要求做到节能减排,增加治污投入外,还引导多个企业投资建设畜禽粪污处理基地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五是开展了九洲江流域水源养殖污染整治,推进“清洁水源”。根据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对九洲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我局积极部署开展九洲江污染养殖和推进生态建设工作,现正组织编制《玉林市九洲江流域养殖业发展规划(2013-2020)》等规范性文件,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实施整治。一是利用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项目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等扶持资金,优先安排在九洲江流域内的规模养殖场进行养殖污染减排改造。重点是建设雨污分离排水系统、污水沉淀发酵池和与养殖量相匹配的沼气池,增加氧化塘面积,采用干清粪,减少冲水量,逐步在养殖场推广干湿分离,减少固体污染物排放。二是加大粪污综合处理厂和病死畜禽(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建设项目支持。三是在非禁养区规划建设生态养殖园区(基地),发展生态养殖业。四是科技治污。继续推广养殖污染减排技术,如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高架网床养殖技术、沼气处理技术、农牧结合的“猪—沼—鱼”、“猪—沼—果”、“猪—沼—草”等立体养殖模式,通过因地制宜和多形式治理污染以确保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

9、以“三个千名”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送技术、送政策、送服务”活动成效突出。以“三个年一工程”活动和创建“六个示范”决策部署为中心,深入开展“美丽玉林清洁乡村”主题活动,全市组织开展以“千名兽医走村屯”、“千名干部下基层”、“千名技术人员送科技”的“三个千名”大行动活动。三千多名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服务,落实政策,指导科学养殖、科学防病,有效地提高了全市养殖从业农民的科技素质,据预计,我市共组织104个工作队,出动2652人,深入3759个村屯,召开座谈会1448场(次),问卷调查36167份,访谈农户、企业82925人(次),进行政策宣讲的行政村有1252个,听众385999人,举办科技培训822次,培训农民56019人,发放政策宣传和技术服务资料97775份,帮助农民解决实事难事8004件,大行动总投入经费706.17万元,覆盖10986个村屯,受益农民135.87万人次。

10、加强教育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工作;二是加大廉政警示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廉政意识。认真抓好党纪政纪条规教育。重点抓好《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实施意见及玉林市委实施办法的学习;利用“身边案”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学习市纪委“关于玉林市安监系统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关于全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系统几起典型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等;三是在年初年中系统领导干部大会上开展集体廉政谈话活动;四是举办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讲座,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教育。__年11月28日,在市委党校举办了全市水产畜牧兽医系统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讲座,参加人员有全市106名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长、各县(市、区)局分管领导、市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及局直属单位领导共160多人,邀请了市检察院检察官到位指导授课,围绕全市及我市水产畜牧兽医系统职务犯罪案件讲授警示教育课;五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在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简化接待工作、规范因公外出、厉行勤俭节约、廉洁自律、规范公务用车方面均认真按照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六是着力抓好本行业行风政风建设工作。抓好“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结合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了“阳光财政资金”、“阳光强农惠农”工程和“安康工程”,推进了保障民生工程。

(三)主要工作措施

__年,全市水产畜牧兽医部门在复杂严峻形势面前沉着应对,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困难和挑战,确保了全市水产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1.强化规划引导。坚持以科学规划明确方向、确定工作目标、落实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工作。一是强化规划引导,坚持不懈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细化重点产业、主要优势特色品种、重大项目等专项规划。二是强化工作部署,及时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和召开全市水产畜牧兽医工作会议,周密部署,明确任务要求,推进工作落实。三是强化协调指导,积极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出现融资、用地、用水、用电、销售等新情况新问题。

2.强化政策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中央一号、中央农村工作精神,积极引导养殖户加强政策研判,大胆探索走家庭农场发展路子。指导养殖企业、养殖场、养殖户,针对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和项目资金投入增多的大好形势,准确把握好项目和资金的申报时机,切实做好相关前期工作,选准项目、快速申报,抓好沟通协调、加强项目、资金的落实和监管工作,督促和推进项目政策补贴兑现落实,确保政策不走样、资金不缩水。

3.强化科技支撑。扎实开展“科技促进年”活动,组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走村屯、送科技、助增收。积极组织实施基层农村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深入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以提升种质资源水平为中心,强抓良繁体系建设,以培育种畜禽生产场和人工授精综合改良站点为抓手,以国家扶持政策引导和加强执法为管理手段,全面提高种畜禽产品技术创新。大力挖掘地方优质种猪、种鸡潜力。鼓励引进培育畜禽优良品种,大力推广普及猪、牛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家畜繁殖率和个体生产能力。抓好液氮生产技术推广,严格冻精管理操作技术,确保冻精供应,为品种改良提供好后勤保障。

4.强化工作落实。全面贯彻落实推进农业产业化“339工程”以及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明确主题、落实载体,以“三个千名”大行动活动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强化绩效考核推进工作,抓住玉林市把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等列为绩效管理目标有利时机,做好绩效管理延伸至县(市、区)等工作,强力推进工作落实。

5.强化基础建设。着力推进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着手抓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农产品加工流通、良种繁育及越冬育种、市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

6.强化风险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管控结合,确保安全。一是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采取坚决措施,严格落实强制免疫、疫情监测、动物卫生监督、边境防堵等措施,防止了H7n9禽流感等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二是狠抓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瘦肉精”及违禁药品等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杜绝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三是狠抓防灾减灾,强化灾情预警预测,加强指导服务,及时有效地减少重大自然灾害对养殖业带来的损失。四是狠抓产品市场运行预测,加强供求、价格等信息监测和分析研判,促进产销衔接,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保障产业稳定生产。

7.强化作风建设。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一是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和反腐倡廉工作。二是切实抓好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三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积极主动深入基层调研,密切了干群关系。四是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五是着力抓好行风政风建设工作。结合部门实际深入实施保障民生的“安农、安康、安心”工程,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六是加强对局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的监督管理。七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__年以来,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和克服。

1.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疫病防控仍不容乐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在国内外时有发生,变异株、新毒株、混合物感染,使得防控难度越来越大。我市养殖总量大,养殖密度大,商品交易频繁,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加上我市基层防疫队伍人员少,工作量大,待遇比较低,与形势发展不相应。

2.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我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健全,执法人员缺少,多头管理,分段负责,监管手段薄弱、检疫票证管理不到位等都难以适应国内外畜产品贸易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需要。尽管我市对非法经营使用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持续保持严打的态势,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3.养殖污染问题,制约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养殖量的逐步扩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畜禽养殖业带来的废物和污水,已成为农村三大面源污染之一,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切实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已成为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养殖业公共投入不足,制约产业发展。养殖户贷款难、用地难、用电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各级对畜牧业扶持资金的投入不能满足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的需求。

5.优质种源供应不足,影响畜禽产品品质的提升。一是原良种场、扩繁场规模小,育种水平不高,地方优良品种的保种工作难度大,优质、高产品种配套系选育及认证滞后。二是鸭、鹅、肉牛、奶水牛、肉羊、肉兔等畜禽良种供应能力极为有限,良种化水平较低,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产业发展的要求。三是良种选育及品系认证工作滞后,玉林畜禽优质种苗外销即将面临受阻。

6.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压力大。一是养殖产品深加工业滞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链短少,产品附加值难提升。二是由于生猪、家禽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养殖增产不增收,农民增收压力大。

二、__年工作思路

__年,全市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养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引导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养殖新模式,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努力实现我市水产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__年我市水产畜牧业发展预期目标。全市__年预期肉类总量80.99万吨,增幅2%。水产品总产量14.54万吨,同比增长6.5%。努力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发生区域重大动物疫情,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二)主要工作思路。

1.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一是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抓好我市防治规划,做好疫情监测、动物检疫、边境防堵、监督执法工作,规范防控秩序,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大力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加强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动物标识和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二是抓好防疫监督,强化依法行政,严厉打击乱丢乱弃病死畜禽的行为,减少传染源。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确保防疫检疫操作规范。

2.强化初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全面实施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规划,开展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整治饲养畜禽非法添加“瘦肉精”和兽用抗生素,依法严肃查处养殖水产品非法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规范投入品使用,实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黑名单”制度,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加快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确保畜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3.强化对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优化水产畜牧业发展环境。认真宣传贯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创新科技示范推广平台,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促进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转型,进一步深化“清洁养殖”专项活动的工作。一是推进以无害化、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益、可持续为目标的循环型畜牧发展模式,推动畜牧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清洁化养殖经营,逐步形成现代畜牧业新局面。二是以“清洁养殖”专项活动为抓手,深入各养殖场、专业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养殖龙头企业,进一步深化开展养殖粪污治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促进“清洁养殖”专项活动出成果、有成效,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自觉规范养殖行为,确保我市水产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严格执行养殖节能减排一把手负责制,实施《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大发酵床零排放、沼气、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低碳、环保等先进养殖技术推广力度,有效减少畜禽养殖粪污排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4.强化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保障养殖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一要宣传好政策。大力宣传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大好形势、政府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更多有养殖意向的农民积极投入到水产畜禽养殖行列中来。二要认真落实好政策。落实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奖励、菜篮子工程、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等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三要切实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统筹协调,做好服务,争取在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小区建设、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奶水牛综合开发、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扶持等项目申报上取得突破、争取更大份额。

5.强化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确保养殖产品有效供给。一是抓好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以及组织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等工作,加快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坚持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力度,力求全市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不少于5家。三是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三是加大对草食动物生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草食动物养殖,提升牛、羊、兔、鹅等草食动物的综合生产能力。

6.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大力推动特色养殖业加快发展。陆川猪、奶水牛、鹅肥肝和肉兔、肉鹅、罗非鱼、龟鳖、胡子鲶等特色产业是我市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坚持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品种杂交改良,加快品种繁育,做大做强品牌产业,提高特色水产业竞争能力。

7.加快良种工程体系建设,为养殖产业发展提供品质保障。一是做好优良品种引进工作。二是支持种水产畜禽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发展奶水牛、肉牛、山羊、伊拉兔、罗非鱼、大口鲶、黄沙鳖及田螺泥鳅水稻立体养殖的其他优质高效水产品等特色品种良种工程,重点解决良种供应不足问题。四是大力发展各类良种繁育场。

8.加快养殖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设,延长养殖产业发展链条。一是切实转变重养殖轻产业延伸的传统观念,不断加大发展壮大加工服务业力度,延长产业发展链条。二是依托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加快发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非公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提高养殖业组织化程度。三是加快发展生态休闲渔业、畜禽业,推进休闲农业与科技、文化、观光、旅游、娱乐、餐饮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四是强化品牌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中国—东盟打造“钻石十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和广西打造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战略等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全市养殖产品加工企业及养殖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各项品牌、示范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