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帮扶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18:09

中医科帮扶工作计划篇1

一、目标任务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定点帮扶镇村,将扶贫工作纳入全局重点工作,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加强农村引用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强化贫困村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提高贫困村医疗保健服务水平。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定点驻村帮扶。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定点帮扶的镇村组建驻村工作队,明确专人负责精准扶贫工作。帮扶工作一定三年,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队员不撤队。驻村工作队要帮助贫困村抓班子建设带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帮扶责任和措施,管好用好帮扶资金,宣传落实惠农政策,完成扶贫重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致富。与相关部门协力,共同推进联系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面上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精准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采取“一户一策”方法,细化制定贫困户脱贫举措,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责任领导:)

(二)组织结对帮扶救助。组织干部职工每人联系帮扶镇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以上。重点做好对患重大疾病、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在访贫问苦活动中对这些贫困家庭予以倾斜。(责任领导:)

(三)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管。切实加强贫困村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加大对村民、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到2017年实现省定贫困村饮用水源安全。(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单位:公共卫生科、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责任人:)

(四)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贫困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加大对贫困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确保每个行政村有1所以上标准卫生室。(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单位:规划信息科;责任人:)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每年组织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集里医院等医院医疗专家到全市33个贫困村开展两次以上义诊咨询活动。(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单位:医政医管科、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集里医院;责任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成员。组建驻村工作队,为队员,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强化考核。建立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将扶贫工作纳入对各科室及下属单位的考核内容,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奖惩,确保扶贫工作长期、持续推进。

(三)保障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精准扶贫工作,为扶贫工作和扶贫驻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设施设备。

中医科帮扶工作计划篇2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省、市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项目攻坚年”工作要求,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2号)为主线,从计划生育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落实面向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深入推进计生“三结合”工作,积极引进帮扶项目、拓展帮扶形式、强化帮扶实效,促进全县低生育水平的持续稳定。

二、工作思路

在今年的计生“三结合”工作中,各单位要作到早动员,早安排,进一步提高对计生“三结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计生“三结合”工作的领导,落实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健全制度,使计生“三结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履行好部门职责,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与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和家庭生活质量统一起来,成为长期惠农的一项有效举措,造福于民做出更大的努力。

三、工作目标

一是按照县上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帮扶总数65户,其中新增户10户,联系户20户,帮带户35户;帮扶基地1个;二是在县上进行的目标考核中继续保持一等奖荣誉。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将计生“三结合”工作纳入卫生局工作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并把计生“三结合”工作纳入对各单位考核的目标内容,并坚持半年、年终考核。为确保帮扶工作的实施,加强对计生“三结合”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计划生育“三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保证各种工作经费到位,切实开展好计生“三结合”工作。

(二)重视宣传,提高认识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抓好对计生“三结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一是要让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到解决好农村人口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因素。二是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途径展示开展“三结合”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让开展计生“三结合”工作给群众带来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三是要树立一批经过计生“三结合”帮扶后达到小康的典型户,通过树立榜样,起到宣传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要把“三结合”工作融入到村民自治、关爱女孩行动、生育关怀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使之更加深入人心。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群众感到实行计划生育光荣,感受到“三结合”带来的实惠,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三)签定帮扶协议,落实帮扶工作

1、清理历年的计生“三结合”户,对经过帮扶脱贫的计生“三结合”户建立档案规范管理;对正在帮扶尚未达到目的的被帮扶对象纳系户和帮带户继续帮扶;建立健全定点联系制度,确保帮扶目标的实现;坚持落实发展项目,在帮扶中坚持深入帮扶户家中了解情况、关心生活、指导生产,将帮扶落到实处。深入基地调查,掌握被帮扶户的情况,并签定帮扶协议。

2、根据被帮扶户的实际,与乡(镇)、村干部一道研究其致富的道路,制定发展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听取被帮扶户意见,根据需要确定帮扶项目,并入户进行项目规划,开展项目培训,帮助新增户确定适合生产项目,取得生产效益。争取年内各帮扶户经济收入有所增长。

3、结合医疗卫生单位实际对帮扶户实行优惠政策,实行免费为计生“三结合”户和计划生育户子女健康检查1-2次;独生子女、计生“三结合”户的子女到县内医院看病免收挂号费。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制定贯彻措施,确保帮扶户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解决他们在生活、生产、生育中的实际困难,力争帮扶收到实效。

五、发挥部门优势,落实帮扶优惠政策

(一)对所帮扶新增户投入资金人均150元以上,并帮助规划项目,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帮扶基地投入资金1000元以上,并确保帮扶基地计生率100%;

(二)在落实“三结合”帮扶活动中,对独女户或双女户给予特别帮扶,特别帮扶新增部分不低于其他帮扶户帮扶经济总量的50%;

(三)帮助计生“三结合”新增户子女及父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保;

中医科帮扶工作计划篇3

按照全省精准扶贫、健康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为确保贫困人口都能参加新农合,制订下发了《关于做好贫困人口参合工作的通知》。为使新农合现有政策和扶贫工作有效衔接,又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达到精准扶贫、健康扶贫的目的:一是对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二是将贫困人口门诊就医范围扩大到县、乡、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实现统筹区域内,门诊就医全覆盖。2016年,门诊统筹资金额度为每人每年100元,全家共享,门诊统筹资金在乡镇、村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为90%,无起付线,个人封顶线为100元;在县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为70%,无起付线,个人封顶线为100元。三是贫困人口在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就医时,报销比例在原基础上增加5个百分点。对同时享受两项以上新农合报销比例优惠政策的,患者只能选择享受一项。四是将贫困残疾人运动疗法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的门诊或住院费用纳入报销范围。五是将“病残儿童及重度残疾人”和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

实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精准脱贫是推进健康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16年起,以省内医学高等院校附院为骨干、其他三甲医院为支撑,建立了三级甲等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长效机制。对全省28个贫困县县级医院,按照立项目、帮管理、传技术、带人才、扶学科、送设备、促健康等主要形式开展帮扶工作。具体帮扶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签订对口帮扶责任书。市(行署)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武警支队卫生部门按照已确定的对口帮扶关系,协调、指导相关三级医院与贫困县政府和县级医院签订一对一的对口帮扶责任书,明确对口帮扶总体目标、年度任务和量化考核指标,充分做好支援医院派驻人员的生活、工作和安全保障。

二是提升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支援医院要根据受援医院功能定位和建设发展实际,结合当地卫生发展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向县级医院派驻1名院长或者副院长,至少5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团队驻点帮扶,帮助受援医院开展日常诊疗服务,建立针对当地疾病谱的临床诊疗科目,加强近三年外转率排名前5-10位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提升受援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受援中医医院还应提升针灸科、推拿科等中医特色科室的诊疗能力。同时,有条件的贫困县可以依托县级公立医院,建立医学影像、临床检验、消毒供应等中心,推动县域内医疗资源共享。

三是大力培养合格专业人才。支援医院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要招收受援医院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培训。结合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通过“派下去”、“请上来”等方式,采取教学查房、手术带教、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每年为受援医院培训骨干医师或其他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有计划地为贫困县县级医院培养一批业务水平较高的技术骨干,使其人才队伍更趋合理。通过对口支援,显著提升县级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运用适宜技术的能力。

四是显著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支援医院要帮助受援医院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院和科室内部管理,提高受援医院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支援医院为当地三级医院,可采取委托经营管理、医疗联合体等方式,由派驻人员担任贫困县县级医院院长或副院长、科室主任,建立紧密型上下联动机制。

五是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结合“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万名医师下基层”等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医疗帮扶:结合贫困县实际医疗需求,支援医院定期派出医疗队,集中解决贫困县疑难疾病和复杂手术;经常性开展医疗下乡,支援医院定期开展巡回义诊,为贫困县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日常诊疗服务。

六是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关系,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提高贫困县医疗服务水平和可及性。支援医院要积极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继续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受援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要充分利用社会扶贫网络平台,促进信息有效对接。

按照全省的方案,从今年起进一步健全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控制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努力降低疾病危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一是做好扩大国家免疫(下转15页)(上接10页)规划工作。为适龄儿童常规接种部分计划免疫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开展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的补充免疫,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麻疹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乙肝哨点监测。

二是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艾滋病监测检测、高危人群干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扩大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面,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对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

三是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免费X线和痰涂片检查。完成《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各项任务指标,继续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技术策略,加强耐多药防控扩展工作。

四是做好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点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强化症状监测、哨点监测和暴发疫情监测,及时有效处置暴发疫情。加强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重点肠道传染病防控,遏制布病的高发势头,有效控制人间布病的发生和流行。落实以免疫预防和灭鼠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

五是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落实贫困地区重点病区、重点人群和重c地方病防治措施,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保持基本消除大骨节病、克山病状态。加强贫困地区地方病防治能力建设,提高地方病防治队伍的综合实力和防治水平。

中医科帮扶工作计划篇4

 

序号

方案名称

修改位置

原文内容

修改后内容

备注

1

脱贫攻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17年,深入推进“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饮水净化”专项活动,解决约8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左右,水质达标率达到60%左右。

到2017年,深入推进“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饮水净化”专项活动,解决约8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区54个贫困县农村集中供水率总体达到78%、自来水普及率总体达到76%左右、水质达标率达到60%左右。

 

2

到2020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再解决约12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左右,水质达标率力争达到65%以上。

到2020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再解决约12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区54个贫困县农村集中供水率总体达到83%、自来水普及率总体达到80%左右、水质达标率力争达到65%以上。

 

3

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二(三)明确标准,严控质量

危房改造保障基本要求,严控建筑面积,无自筹能力的危房户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4人及以下的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5人和5人以上的人均建筑面积严控在18平方米以内;修缮加固危房户不受面积控制。

危房改造保障基本要求,农村危房改造的形式为新建的,原则上改造后住房建筑面积要达到人均13平方米以上;五保户的建筑面积宜控制在40平方米以内,3人以下(含)农户的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4人以上(含)农户的人均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18平方米;无资金自筹能力农户的建筑面积宜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维修加固范畴的,其建筑面积不受上述限制。人数以家庭实际人口计算,住房建筑面积不含储藏谷物、放置农具等用房面积。

 

4

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

二(二)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

自治区从粮食及农林业优势产业扶持项目专项资金中至少安排1亿元,重点支持贫困村发展绿色、特色种植产业。

新增条款

5

二(三)大力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

对于社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贫困户建设在林地、草地内,特定用于实施扶贫脱贫工作的畜禽养殖设施、采后处理设施、初加工设施等,在“十三五”期间免征森林、草地植被恢复费。

新增条款

6

二(四)积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

鼓励通过政府统一购买服务的形式,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由政府出资向有实力的企业、科研院所购买面向贫困户的技术服务,明确服务事项,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遇到技术问题时,可直接联系签约企业、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

新增条款

7

二(七)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各县(市、区)应建立扶贫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鼓励贫困户参与农业保险,经审核确定、建档立卡并录入信息系统的贫困户,从本通知公布之日起到脱贫当年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免交保费,贫困户免交的保费由自治区财政承担。

新增条款

8

脱贫攻坚鼓励企业参与工业扶贫开发实施方案

二(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自治区财政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和新增安排财政资金,每年筹措1亿元,扶持贫困地区本市以外新引进且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劳动密集型、农林产品初加工和产业链配套等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等支持,各市、县对本地原有的重点扶贫企业的扶持参照自治区政策执行。

自治区财政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和新增安排财政资金,每年筹措1亿元,通过切块下达的方式,为贫困县新建、改扩建并能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等支持,各市、县对本地原有的重点扶贫企业的扶持参照自治区政策执行。

 

9

二(六)实行贫困劳动力用工补贴

贫困地区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予以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企业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

贫困地区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予以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企业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所需资金从企业所在地财政筹集的就业资金中列支。

 

10

脱贫攻坚农村电商发展实施方案

二(十二)实行优惠政策

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电商企业和合作组织给予扶贫再贷款政策支持。

新增条款

11

脱贫攻坚教育帮扶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

贫困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

 

12

二(二)5.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的管理

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的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建立辍学学生劝返制度,摸清缺员去向和辍学原因,积极动员其返校,并做好工作台账。(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新增条款

13

二(九)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资助力度

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就读期间,除享受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外,优先享受以下资助政策: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二是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按二档评定,其中一等国家助学金3500元、二等国家助学金1000元。三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四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广西区内院校每生500元、广西区外院校每生1000元。五是高等学校本专科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按二档评定,其中一等为4000元、二等为2000元。六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责任单位: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新增条款

14

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二(一)1.职业培训

将贫困人口纳入职业培训补贴对象范围并按规定申领职业培训补贴,培训合格学员经培训机构介绍实现就业,签订就业合同一年以上的,可按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补贴。所需资金由当地人民政府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

职业培训学员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总人数50%的培训班次,可简化手续,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开班,并可由培训机构垫付该班次全体学员的培训费,培训合格学员经培训机构介绍实现就业,签订就业合同1年以上的,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所需资金由当地人民政府从就业资金中列支。

 

15

二(一)3.雨露计划扶贫培训

 

3.“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全面落实贫困户子女参加本科及职业学历教育补助政策,资助贫困户劳动力接受短期技能培训,实行应补尽补、精准补助;开展短期技能培训以奖代补,对自主参加扶贫部门以外的单位举办的短期技能培训,获得国家承认并可在网上查证的职业资格证、上岗证的我区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行以奖代补,给予一次性补助;组织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3.“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全面落实贫困户子女参加本科及职业学历教育补助政策,实施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对参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新生,以取得全日制本科学籍为依据,一次性补助5000元;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我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按学制年限、分学期补助,每生每学期补助1500元(其中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学生,每生每学期补助2000元)。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资助贫困户劳动力接受短期技能培训,实行应补尽补、精准补助;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16-60周岁、有劳动能力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参加扶贫部门主办的短期技能培训,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每期补助3000元。对自主参加扶贫部门以外的单位主办的技能培训,获得国家承认并可在网上查证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实行以奖代补,每人一次性奖励800元。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组织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当地产业扶贫项目和科技扶贫项目,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参训农民补助50元/人·天;授课教师课酬,中级及以下职称每半天200元,高级职称每半天300元,半天课时不少于3小时;培训资料、场地按实际产生费用计;单个培训项目(培训班)人均经费成本不得超过100元/天。鼓励开展技术承包等创新模式,提高培训效果。培训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16

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二(二)1.开发贫困地区乡村公益性岗位

探索和鼓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就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开发岗位数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各地结合实际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就业,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所需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7

二(二)5.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自主创业

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自主创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所需资金可由市、县从当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产业发展基金中统筹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工商局、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新增条款

18

脱贫攻坚卫生帮扶实施方案

全文

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新增条款

19

二(一)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和医疗救助水平

(一)提高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全区所有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所有贫困地区。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大病费用实际补偿比例提高到70%左右。加大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逐步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康复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红十字会、残联,广西保监局)

(一)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和医疗救助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全区所有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统筹区域内及经批准转诊到统筹区域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加大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逐步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康复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民政厅、财政厅、红十字会、残联,广西保监局)

 

20

脱贫攻坚卫生帮扶实施方案

二(三)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助

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民政厅、财政厅

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财政厅

 

21

二(五)鼓励各地探索开展商业健康保险

鼓励各地探索开展商业健康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政策报销后,实际报销比例未到达90%的,探索由商业健康保险补偿到90%,保险所需经费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责任单位:自治区医改办、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扶贫办,广西保监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脱贫攻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进一步做好我区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广西”建设总体要求,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我区538万农村贫困人口、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5000个贫困村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支持贫困地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节水灌溉,推进贫困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显著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用水条件。

到2017年,深入推进“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饮水净化”专项活动,解决约8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区54个贫困县农村集中供水率总体达到78%、自来水普及率总体达到76%左右、水质达标率达到60%左右。完成19个贫困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施贫困区27座抗旱小型水库工程、12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4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推进一批“五小水利”工程和特色农业节水灌溉建设,提升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灌溉条件。

到2020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再解决约120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区54个贫困县农村集中供水率总体达到83%、自来水普及率总体达到80%左右、水质达标率力争达到65%以上。完成12个贫困县约85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水利化建设,基本完成贫困地区11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再实施10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4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快贫困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根据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一批特色农业节水灌溉,促进农业增产和贫困户增收。

二、政策措施

(一)精准编制水利扶贫规划。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我区贫困地区实际,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水利扶贫的思路、目标、重点,系统研究解决对策措施。充分了解掌握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急需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等水利设施建设需求,突出补齐贫困地区水利建设“短板”,将精准脱贫体现到具体目标任务、项目安排之中,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统筹实施抗旱小型水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水利项目,精准编制水利扶贫“十三五”规划,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提供精准的水利支撑和保障。(责任单位:自治区水利厅、发展改革委、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精准选择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优势水源,综合采取新建、配套、改造、升级、联网等方式,积极发展贫困村连片集中供水,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提高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在严重缺水地区建设集雨家庭水柜,采取超滤膜技术等解决好贫困村集雨家庭水柜水质卫生问题。严格按照规程规范确定抗旱小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项目的技术路线或加固方案。采取相对集中连片形成规模的方式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发展贫困村高效节水灌溉。(责任单位:自治区水利厅、发展改革委,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脱贫攻坚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水利扶贫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明显提高贫困村、贫困县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自治区筹措资金10亿元左右支持贫困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和特色农业节水灌溉建设。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治区本级补助资金标准原来的100元/人提高到150元/人左右。探索合作共建、经营权转让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等建设,发动受益群众自筹资金或投工投劳。(责任单位:自治区水利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实行农村饮水用地、用电、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0号)规定的饮水项目用地优惠政策,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试行)》关于“集中统筹和分级保障”的原则,优先保障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1101号)规定,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优先安排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输变电设施安装。(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广西电网公司,广西水利电业集团,各市、县人民政府)

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0号),按规定免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契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责任单位:自治区国税局、地税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五)强化工程建后管护。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主体及管理职责,完善县级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和维修养护机制。加快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资金,通过财政预算、水费提取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工程维修养护和运行成本补贴。落实水质检测监测经费,进一步加强水质监管,依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定期抽验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及时整改水质不达标问题,确保水质卫生达标。加大贫困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资金投入,保障区域农田水利设施持续发挥效益。(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水利厅、财政厅、卫生计生委)

三、检查验收

(一)工程验收。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水利、发展改革、财政等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五小水利”工程、“双高”糖料蔗基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抗旱小型水库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等扶贫水利项目验收工作,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完善,及时组织复验。

(二)监督考核。各级要建立脱贫攻坚水利建设分片督查联系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扶贫水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及时通报实施进展情况,督促整改完善。加强扶贫水利项目建设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按照“饮水净化率”绩效考评等要求,对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农田水利建设等情况进行考评,适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扶贫水利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质量、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将绩效考评及第三方评估结果作为扶贫水利项目资金分配重要依据,实行奖优罚劣。

 

 

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保障农村贫困户有安全住房,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补助标准,结合全区贫困县、贫困村脱贫计划,分期分批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突出抓好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新提升。到2020年,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

二、政策措施

(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每年的危房改造任务优先保证5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5000个贫困村,在此基础上,统筹兼顾区内其他地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危房户,已列入整体移民搬迁计划的不予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严格程序,精准认定。各地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时,优先安排已经建档的贫困危房户,分年度制定改造计划。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危房评定技术导则(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工作规程(试行)》进行危房等级鉴定、申请、评议、公示、审核、审批和建设,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公平、公正、公开。(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明确标准,严控质量。自治区、市指导县级农村危房改造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开展危房改造工作。严格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进行抗震设防和建设,确保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乡镇建设管理人员加强对农房设计的指导和审查,强化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中的现场指导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危房改造保障基本要求,农村危房改造的形式为新建的,原则上改造后住房建筑面积要达到人均13平方米以上;五保户的建筑面积宜控制在40平方米以内,3人以下(含)农户的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4人以上(含)农户的人均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18平方米;无资金自筹能力农户的建筑面积宜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维修加固范畴的,其建筑面积不受上述限制。人数以家庭实际人口计算,住房建筑面积不含储藏谷物、放置农具等用房面积。(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整合资源,分类补助。整合各类农村危房改造资金,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实行差异化补助。以精准识别结果划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数为基准,将危房改造对象按极端贫困、特别贫困、中等贫困、一般贫困四种类型,分类确定补助标准。全拆重建的按以上补助标准给予全额补助,修缮加固的按对应的补助标准给予减半补助。(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五)创新方式,增加房源。在具备条件的市县,稳妥开展以购代建试点,收储一定数量的中小套型商品房,供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户购买使用。结合棚户区改造,配建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户安置住房。(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六)改善村容村貌,彰显新居特色。坚持危房改造与“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相结合,对集中连片改造的村屯,优先安排屯内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建设风貌管控,强化村容村貌整治,突出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整体提升人居环境。(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的监督检查,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各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扶贫、民政等部门,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验收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强对年度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的组织验收,竣工一户、验收一户、投入使用一户。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将补助资金通过“一卡(折)通”形式全额拨付到危改户手中。

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大力培育特色种养产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林下经济产业,积极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逐步提高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能力。

2016-2020年,全区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分别发展2-5个特色优势产业。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发展1个以上特色鲜明、附加值高、脱贫致富效果好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贫困户家庭经营收入年增长率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

二、政策措施

(一)制定和完善特色种养业发展规划。结合贫困地区特色种养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自治区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自治区指导贫困县编制县级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发展规划。各县对照脱贫到片到村到户名单,选择2—5个对贫困村贫困户覆盖面广的特色种养业,编制本县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规划,制定年度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精准到村到户的实施方案。各县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规划发展1—2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林业)示范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抓好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确保品种纯正、质量优良、数量足额的种苗供应。(责任单位:各县人民政府,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各成员单位。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各县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特色种质资源,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实施以“品种品质品牌”为核心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优势特色种养业及林业。

特色种植业以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的“三品”提升为核心,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重点发展特色水果、蔬菜、食用菌、桑蚕、茶叶、中药材等经济效益好,见效快,在贫困地区有一定基础的产业。选择产业规模大、市场容量大、地方特色浓郁、发展前景好的特色品种。对糖料蔗,在贫困地区现有蔗区内重点抓好高产高糖基地建设,对粮油作物,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杂粮品种和油葵,加快推进富硒农产品种植和开发。自治区从粮食及农林业优势产业扶持项目专项资金中至少安排1亿元,重点支持贫困村发展绿色、特色种植产业。(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厅、财政厅、扶贫办、“双高”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水产畜牧业按“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思路,推进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畜禽产业主要发展生态循环养殖和林下养殖,包括牛羊等草食动物、家禽、生猪以及其他地方优势特色品种;渔业主要发展稻田养鱼、梯级小窝养殖、池塘养殖和庭院养殖等模式,大力发展罗非鱼、鲤鱼、草鱼、泥鳅以及其他地方优势特色品种。(责任单位: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林业要注重生态保护,重点发展速丰松、速丰杉、速丰竹、速丰珍贵树种、速丰乡土树种和油茶、核桃等名特优经济林树种。采取以短养长的办法,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蜂、林禽、林畜、林草、林菜、林果等林下经济产业。(责任单位:自治区林业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大力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引进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农林产品加工企业,带动贫困地区畜禽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林产品、特色粮食等产品开发。推进贫困地区桑蚕、茶叶、核桃等产品的全产业链开发,提高附加值。着力建设农林产品分等分级、预冷、保鲜、贮藏等采后处理设施。鼓励贫困户发展订单生产,以土地、资金、设施设备等方式参股兴办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对于社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贫困户建设在林地、草地内,特定用于实施扶贫脱贫工作的畜禽养殖设施、采后处理设施、初加工设施等,在“十三五”期间免征森林、草地植被恢复费。(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厅、林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积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加快贫困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倾斜支持建设城乡商业服务网点、商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冷链设施。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扩大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发展代耕代种、农资配送、植保机防队等农业服务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发展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其在搞活农村市场,促进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通过政府统一购买服务的形式,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由政府出资向有实力的企业、科研院所购买面向贫困户的技术服务,明确服务事项,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遇到技术问题时,可直接联系签约企业、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机中心、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五)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018年基本完成所有贫困县、贫困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贫困户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林场、专业大户。贫困县发展的每个重点产业,都要引进或培育1个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每个贫困县都要建设1个以上的产业园区。适当降低条件,将贫困地区带动能力较强的合作社优先评定为示范社,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机制。(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厅、林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工业和信息化委、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六)加快科技推广应用。优先在贫困地区配置科技资源,每年从自治区、市、县、乡镇选派一批科技人员担任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指导开展科技扶贫工作。鼓励科技人员带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发展特色种养业项目。加大新品种、技术、新成果的开发、引进、集成、试验、示范力度,在每个贫困县建成2-3个农林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当地特色种养业发展提供有效益、能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加强贫困村种养大户、家庭农林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训。(责任单位:自治区科技厅、教育厅、农业厅、林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扶贫办,广西农科院,各市、县人民政府)

(七)强化财政金融支持。自治区、市、县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特色种养业发展,适当降低项目建设条件,优先扶持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扶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服务到村到户。在有条件的贫困村设立扶贫互助资金,鼓励各级人民政府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扩大资金总量。允许扶贫互助资金作为担保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保费来源,撬动金融机构贷款,放大资金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使有劳动能力、贷款意愿和具备一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都能够得到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按基准利率由财政全额贴息补助。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加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积极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增强贫困地区防灾抗灾能力。各县(市、区)应建立扶贫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鼓励贫困户参与农业保险,经审核确定、建档立卡并录入信息系统的贫困户,从本通知公布之日起到脱贫当年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免交保费,贫困户免交的保费由自治区财政承担。(责任单位:自治区财政厅、金融办、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将特色种养业培育纳入贫困县、贫困村脱贫摘帽考核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市、县制定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加强监督、检查、验收和考核。对完成任务好的县给予奖励,完成不好的予以问责。

 

 

 

 

脱贫攻坚鼓励企业

参与工业扶贫开发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进一步鼓励企业到贫困地区参与工业扶贫开发,更好地助推全区脱贫攻坚,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的原则,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特色原材料优势,采取财政、税收、土地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进入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到2020年,引导过100户规模以上企业落户贫困地区,每个贫困县培育3个以上特色优势产业,新增2000户以上小微企业。

二、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自治区财政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和新增安排财政资金,每年筹措1亿元,通过切块下达的方式,为贫困县新建、改扩建并能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等支持。各市、县对本地原有的重点扶贫企业的扶持参照自治区政策执行。(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国资委、财政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除国家限制和禁止的企业外,在贫困地区以利用当地资源为主投资新办的法人工业企业,从其取得第一笔主营业务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5年免征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部级贫困县新办符合国家鼓励类条件的法人工业企业,从取得第一笔主营业务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免征5年、减半征收5年”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服务类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资产总额在3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的小微工业企业,2017年底前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符合减免税条件,可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予以减免。企业在扶贫行动中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责任单位:自治区地税局)

(三)优先保障扶贫项目建设用地。开通扶贫项目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统筹工业建设用地安排,加大贫困县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供应,鼓励多使用荒山等未利用地,凡全部使用未利用地指标的贫困县工业项目,一律由自治区统筹保障。进一步在贫困县降低工业用地出让金标准,经审批可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50%执行,适当降低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责任单位: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发展改革委)

(四)实施“百企对口引入”工程。梳理整合54个贫困县的产业资源,打破县域限制,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定位,以产业化组织方式和市场化手段跨区域划片区为资源类加工企业配置资源,引入一批规模以上企业。鼓励对口引入企业在贫困地区实施规模化生产、工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建成一批特色产业资源深加工基地。围绕贫困地区产业链填平补齐引入一批中小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链配套基地。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国资委、投资促进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五)推动返乡农民工实施大众创业。利用现有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引导有技术、有资金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培育发展一批小微企业,把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成为特色产品加工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吸引农民工入园进城。依托农民工创业园建设一批标准化劳务外包车间,建立自治区贫困地区区域性用工调剂交易平台,通过短期实用技能型人才培训和季节性用工调剂,承接发达地区生产车间或生产线劳务外包并免收各类管理费用,承接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季节性收入。(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六)实行贫困劳动力用工补贴。贫困地区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予以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企业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所需资金从企业所在地财政筹集的就业资金中列支。企业以“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带动贫困农户脱贫且合作2年以上的,每户一次性补贴3000元,所需资金从就业资金中列支。(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七)针对贫困地区开展招商引资。贫困县每年编制生产经营类扶贫需求项目清单向社会公布。自治区安排联合策划包装重大产业招商项目经费,对项目进行整合,举办专题招商活动。(责任单位: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国资委,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牵头每年对鼓励企业参与扶贫工作进行一次综合检查。重点检查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土地保障、用工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检查结果与各级各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评挂勾。对贡献突出的企业和企业家给予表彰。

脱贫攻坚农村电商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步伐,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538万贫困人口、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5000个贫困村为重点对象,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和支撑体系,推动贫困地区以农产品、农村制品为主的农村产品销售,促进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实现县有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或电子商务集聚区,乡镇有电子商务工作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在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政策措施

(一)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子商务集聚区)、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三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健全上下游服务链,为贫困地区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推动建设一批具有当地产业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为贫困地区网商提供创业孵化服务。(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扶贫办、供销社、广西邮政管理局,各市、县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建设自治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自治区电子商务云平台和二维码溯源防伪系统。联合知名电商企业,依托云平台,重点为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搭建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提供一物一码的二维码溯源防伪服务。采取众筹、预售、众包、团购等方式,实现产销对接,推动互联网金融和农业“众筹”项目实施,为农村产品生产、销售、物流、推广等全流程提供品牌培育、商品规划、营销策划等服务。(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建立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快贫困地区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支持快递物流企业、电商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配备物流配送设施设备,在乡镇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快递物流配送门店,在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到2017年实现快递物流乡镇基本覆盖,功能辐射到村,物流配送48小时内到达村(屯)。鼓励快递物流企业积极服务农产品进城,加强与各类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合作,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为特色农产品提供包装、仓储、运输、投递的标准化、定制化服务。(责任单位:广西邮政管理局,自治区供销社、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完善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宽带广西战略行动计划,推动贫困地区宽带村村通建设,采用光纤到村的宽带接入能力不低于8mbps,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产业基地、电商企业、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的宽带资费给予优惠。(责任单位:广西通信管理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各市、县人民政府)

(五)加快建设农村产品电商品牌。制定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支持农产品“三品一标”等资质的申报认证,培育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要求,生产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构建完善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引导贫困地区运用电子商务拓展农村手工艺品、旅游服务等销售渠道。加强网销产品质量监管,杜绝质量隐患。以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为主要载体,搭建广西特色馆,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农产品经营企业开设旗舰店,鼓励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贫困户开设网店,拓展网络零售业务。鼓励贫困地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基地+市场”等电子商务业务。各地要依托网络团购促销平台,开展季节性特色农产品促销活动,促进季节性特色农产品销售。(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厅、林业厅、旅游发展委、水产畜牧兽医局、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六)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资店、供销合作社农资连锁店、农村邮政局所、村邮站、乡村快递网点、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等,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开展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电子商务,推动放心农资进农家,为农民提供优质、实惠、可追溯的农业生产资料。(责任单位:自治区供销社、商务厅,广西邮政管理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七)增强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服务功能。鼓励服务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加强与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的合作,支持服务网点进一步完善网上代购代销功能,逐步增加电子支付、票务、网上缴费、快递收发、小额取现、信用贷款、农业科技和信息技术培训等新型服务功能。(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厅、金融办、供销社,广西邮政管理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八)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引导传统农村流通企业、物流企业向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转型。鼓励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等向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支持组建区域性农村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厅、林业厅、旅游发展委、水产畜牧兽医局,妇联,团区委,各市、县人民政府)

(九)加强人才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干部、村官、本地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合作社、种养植大户、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开展分行业、分区域的电子商务推广应用和技能培训。实施农村青年电子商务培育工程和巾帼电子商务创业行动,培养一批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妇联,团区委,各市、县人民政府)

(十)抓好试点示范。各贫困县要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特色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科学布局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积极开展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国家试点县中贫困县安排占比力争50%以上。试点以外的贫困县每年至少建设1个电子商务示范乡镇、3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1个开展电子商务的特色农产品生、加工、包装、销售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非贫困县要将贫困村优先纳入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并予以重点支持。各市、县要指导试点乡镇、村制定路线图,确定时间表。打造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建立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和支撑系统,推动电子商务在农村广泛应用。(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十一)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专项资金;优化自治区促进贸易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支出结构,适当增加安排脱贫攻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项目资金,支持脱贫攻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已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贫困县,按照中央、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对未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贫困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性支出部分,由自治区财政、所在地财政承担项目资金的主要部分,社会资金可适当参与;由企业承担的项目,主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支持。自治区根据贫困县上一年度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中列入支持范围的投入情况,参照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项目补助标准,经验收确认后,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在上一年度脱贫摘帽的县优先安排补助资金。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财力状况,积极安排财政资金,对贫困村开展电子商务予以重点倾斜。(责任单位:自治区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十二)实行优惠政策。全面落实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用水、用电、用气等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将农村电子商务及相关的快递物流纳入脱贫攻坚信贷支持范围。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电商企业和合作组织给予扶贫再贷款政策支持。鼓励保险公司开展鲜活农产品配送质量保险,探索保费补贴试点。(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地税局、金融办、商务厅、国税局、扶贫办,广西保监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行“自治区指导、市协调、县负总责、乡村落实”的工作体制。各地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纳入脱贫攻坚工作体系,与其他扶贫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对目标任务、工作措施、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落实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督促、年底有总结验收。对年度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落实好的贫困县和单位给予表彰,对落实不好的贫困县和单位进行通报,并与全年脱贫攻坚工作业绩考核挂钩。

 

 

 

 

 

脱贫攻坚教育帮扶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更好地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帮扶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把教育帮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以538万农村贫困人口、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5000个贫困村为重点,精准实施八大教育帮扶计划,做到精准建设、精准帮扶、精准资助、精准就业,实现贫困地区学校保障基本、满足需要、均衡发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全程帮扶、全程资助、充分就业,决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点上,从根本上斩断穷根。

到2017年,实现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基本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基本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大通铺”,基本实现结对帮扶覆盖到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3%。

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接近全区平均水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达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增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2%,贫困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

二、政策措施

(一)精准实施幼儿园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入园难”问题。

1.支持贫困地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实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根据需要,支持每个贫困县在城区建设1-2所公办幼儿园,支持贫困县每个具备建设条件的乡镇建设1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根据建设规模分别给予每所200万-600万元不等的补助,基本实现贫困地区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责任单位:教育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县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多元普惠幼儿园发展。优化公益性、普惠性资源布局,落实多元普惠幼儿园奖补政策,通过改善办园条件、支付租金、改善教师待遇、开展教师培训等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多元普惠幼儿园发展,提高贫困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确保贫困地区儿童有机会接受一定质量的学前教育。(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建立学前教育结对帮扶。各县统筹安排县城(城区)公办幼儿园、优质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级幼儿园,在县域内建立“县-乡”和“乡-村”两层结对帮扶。(责任单位:各县人民政府)

(二)精准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学校改善基本办学和生活条件,让贫困地区少儿享受到更加公平的优质教育。

1.精准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对贫困地区每所中小学校进行摸底排查,按照“一校一册”、“一校一图”科学编制学校建设规划,准确建立每所薄弱学校的需求清单和建设台账。统筹“全面改薄”等教育专项资金,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投入,计划投入54个贫困县资金50亿元左右,建设校舍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500多所,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应宿尽宿”、“一人一床位”,切实解决“大通铺”、“大班额”问题。(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各县人民政府)

2.支持贫困地区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审慎稳妥推进撤点并校工作,坚持先建后撤,对于保留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标准化建设,保障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贫困地区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逐步提升贫困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及应用水平,使贫困地区师生能便捷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4.建立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各市统筹安排市级义务教育学校、市辖区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县级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各县统筹安排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组织乡镇中心校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小学、教学点,建立“市—县”、“县—乡”和“乡—村”三层结对帮扶。(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

5.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的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建立辍学学生劝返制度,摸清缺员去向和辍学原因,积极动员其返校,并做好工作台账。(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精准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

1.支持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建设。统筹中央和自治区各类普通高中建设项目资金,重点支持贫困县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学校。(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落实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2016年达到每生每年400元,并视情况逐步提高。(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

2.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重点满足贫困地区学生入学需求。支持有需求有条件的贫困县发展多种形式的高中教育,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促进贫困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建立普通高中结对帮扶。各市统筹安排区域内优质高中分别对口帮扶贫困县普通高中,建立“市—县”结对帮扶机制。(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精准实施县级中专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富民中的中坚作用。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每个贫困县办好1所新型中等专业学校,到2020年基本达到国家和自治区办学标准。(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2.改革专业设置。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中等专业学校办好1-2个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骨干专业、1-2个适应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的涉农专业,努力办好2-3个服务农村生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富民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需要的特色专业。(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现行业性职教集团自治区重点产业全覆盖、区域性职教集团14个市全覆盖。鼓励职教集团积极吸纳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为成员单位,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各市人民政府)

4.加强基地建设。面向全区建立40个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推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民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文化厅)

5.建立职业教育结对帮扶。支持高职院校和城市职业学校通过管理、课程、师资、设备“四下乡”对口帮扶贫困县中职学校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建师资队伍、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招生等,力争对口帮扶县全覆盖,并对成效显著的给予资金奖补。(责任单位: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五)精准实施高等教育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扶智富民中的作用。

1.加大对贫困地区高校支持力度。支持贫困地区高校开展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及相关平台建设,支持贫困地区高校申报开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新专业,积极扶持贫困地区每所高校建设1-2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增加贫困地区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配额,支持贫困地区高校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编办、财政厅)

2.扩大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继续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国家重点高校本科第一批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并在定向生源不足情况下酌情降分录取本科第二批考生。区内本科第一批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每年增幅不低于1%。贫困地区考生继续享受现有高考加分政策。(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发展改革委)

3.加大贫困地区专项人才培养力度。扩大招收免费民族预科生规模,2016年增加20%招生计划,招收1200名免费预科新生,并视生源情况逐年增加计划。在高等学校招收民族班,每年招收本科生1200名左右。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生300人左右。(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

4.充分发挥科技平台扶贫作用。每年举办高校科技服务地方新发展活动,支持高校与贫困地区在产业、行业技术深度合作,建立涵盖科技帮扶、科教培训、技术指导和科普宣传的多元服务体系。(责任单位:教育厅)

5.落实高等教育结对帮扶和继续教育结对帮扶。落实国家统筹安排的东部地区开放大学“一对一”对口帮扶片区县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点),面向贫困地区农村开展公益性继续教育。打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放大学升级版,为贫困县每一个贫困村培养若干后备干部、创业青年和致富带头人。(责任单位:教育厅)

(六)精准实施特殊教育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促进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合适的教育。

1.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统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贫困县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扩建等项目,加大对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和康复设施配置的支持力度。推进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支持未建有特殊教育学校的贫困县加快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残联,各县人民政府)

2.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2016年起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达到每生每年6000元。(责任单位:财政厅、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实施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建设试点项目。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遴选若干所中高职学校作为残疾青少年职业教育基地学校,对其校园和实训基地进行适合残疾学生入学的设施改造,为其配备职业教育的设备,提高贫困地区残疾青少年职业能力。(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残联)

(七)精准实施学生学业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无障碍上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应助尽助。

1.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在现有资助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档资助,对特困生给予重点资助。(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

2.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实施15年免费教育,即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扶贫办)

3.将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高校国家资助体系。(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

4.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历教育扶持政策,实行“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应补尽补。(责任单位:自治区扶贫办、教育厅)

5.落实就业帮扶政策,确保精准就业。区内各高校指定专人负责,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帮扶,落实至少“一次个体咨询、一次优先推荐、一次技能培训、一项就业补贴”等帮扶措施,举办专场招聘会,优先向合作单位重点推荐,确保其顺利就业。(责任单位:教育厅,全区各高校)

6.建立贫困家庭学生结对帮扶。依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动员大学生志愿者与片区农村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责任单位:教育厅)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志愿者与片区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责任单位:团区委)县级统筹建立校长、教师“一对一”对口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各县人民政府)

(八)精准实施教师队伍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培养造就“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好老师,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1.拓展贫困地区教师补充渠道。实施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专项考试,给予乡镇以下教师岗位适当倾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和壮汉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首先满足贫困地区教师补充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贫困地区乡村学校任教一定期限,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2.落实贫困地区教师生活待遇。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及其他地区教学点教师,自治区统筹资金按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标准给予奖补。依法依规落实贫困地区教师工资待遇,依法为贫困地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责任单位: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将贫困地区教师住房建设纳入自治区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以乡镇为中心,加快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住房建设。(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

3.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学校教师用编。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职工编制使用情况,将教职工编制从富余地区向紧缺地区调剂,其他系统改革调整出来的事业单位编制优先调剂用于解决贫困地区学校编制紧缺问题。(责任单位:自治区编办、教育厅、财政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4.职称(职务)评定向贫困地区倾斜。乡村教师在申报职称时给予政策倾斜,论文不做刚性要求,免除外语、计算机考试。(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

5.推动优质师资向贫困地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逐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等,推动中小学教师支教走教,每年从教育质量较好的中小学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乡镇及以下学校支教走教。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6.教师培训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贫困县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建设好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每年组织自治区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等深入贫困地区开展送教下乡。(责任单位:教育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7.支持贫困地区县级中专建设“双师型”教师。支持贫困地区县级中专通过多种方式调剂空余编制和岗位用于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提高优秀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九)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资助力度。

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就读期间,除享受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外,优先享受以下资助政策: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二是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按二档评定,其中一等国家助学金3500元、二等国家助学金1000元。三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四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广西区内院校每生500元、广西区外院校每生1000元。五是高等学校本专科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按二档评定,其中一等为4000元、二等为2000元。六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责任单位: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一)纳入政府绩效考评。按年度分解下达任务,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重点工作和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逐年完成落实。

(二)加强教育督导检查。将教育扶贫工作作为开学检查的重要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专项检查。逐县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不定期开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经费管理、项目进度等专项督导或检查。

(三)加强社会监督。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各级各部门按照财政预算公开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县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当地媒体、门户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布教育发展年度资金安排情况、工作进展情况等,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全区538万农村贫困人口、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5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依托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培训就业创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按照市场需求,实施职业培训、政策帮扶,促进贫困劳动力从体力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变、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外出务工脱贫。

二、政策措施

(一)大力开展各类培训。

1.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学员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总人数50%的培训班次,可简化手续,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开班,并可由培训机构垫付该班次全体学员的培训费,培训合格学员经培训机构介绍实现就业,签订就业合同1年以上的,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所需资金由当地人民政府从就业资金中列支。自治区加大对贫困地区就业资金的扶持力度。培训后获得网上可查证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全区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行以奖代补,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人只享受一次),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2.职业技能学历教育。以贫困户“两后生”为主要对象,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历教育,培养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型技术技能人才,其中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按规定享受国家、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责任单位: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全面落实贫困户子女参加本科及职业学历教育补助政策,实施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对参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新生,以取得全日制本科学籍为依据,一次性补助5000元;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我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按学制年限、分学期补助,每生每学期补助1500元(其中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学生,每生每学期补助2000元)。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资助贫困户劳动力接受短期技能培训,实行应补尽补、精准补助;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16-60周岁、有劳动能力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参加扶贫部门主办的短期技能培训,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每期补助3000元。对自主参加扶贫部门以外的单位主办的技能培训,获得国家承认并可在网上查证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实行以奖代补,每人一次性奖励800元。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组织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当地产业扶贫项目和科技扶贫项目,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参训农民补助50元/人·天;授课教师课酬,中级及以下职称每半天200元,高级职称每半天300元,半天课时不少于3小时;培训资料、场地按实际产生费用计;单个培训项目(培训班)人均经费成本不得超过100元/天。鼓励开展技术承包等创新模式,提高培训效果。培训所需资金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4.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对象,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并开展政策扶持与跟踪服务。每年培训0.3万人次,累计培训1.5万人次。(责任单位:农业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二)扶持就业创业。

1.开发贫困地区乡村公益性岗位。各地结合实际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就业,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所需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2.建立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建立14个示范性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自治区给予每个创业园财政补助500万元及15公顷用地指标,入园创业的贫困劳动力申请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所需资金从农民工创业扶持资金中安排。(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人民政府)

3.建设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快健全贫困地区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职业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自治区对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指标及服务设施补助经费给予倾斜支持。到2020年,有用地指标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所在乡镇,全部完成公共就业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输出有组织、求职有服务、培训有技能、创业有指导、权益有保障。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根据项目组织实施需求统筹安排解决,自治区给予倾斜支持。(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4.职业技能鉴定。优化职业技能鉴定流程,提供简便的鉴定服务,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对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的质量控制作用。对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及时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5.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自主创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所需资金可由市、县从当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产业发展基金中统筹安排。(责任单位:自治区工商局、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扶贫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检查验收

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分级对精准脱贫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创业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包括培训实施情况、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各项资金的统筹使用情况等。检查验收工作主要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座谈分析、听取汇报、实地检查和走访等形式进行。各市、县要适时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

 

脱贫攻坚卫生帮扶实施方案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做好我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卫生帮扶工作,全面实施“医疗救助解困一批”脱贫攻坚,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围绕提升贫困地区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区平均水平的主要目标,以全区538万农村贫困人口、54个贫困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5000个贫困村为重点实施脱贫攻坚卫生帮扶工作。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贫困人口患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医疗保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补偿和医疗救助水平及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20/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12‰,婴儿死亡率下降至10‰以下。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和人口健康水平,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到规范化管理,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二、政策措施

(一)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和医疗救助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全区所有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统筹区域内及经批准转诊到统筹区域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加大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逐步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康复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民政厅、财政厅、红十字会、残联,广西保监局)

(二)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对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在县级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在定点医院实现医保政策、救助制度“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扶贫办,中医药局,广西保监局)

(三)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助。对未列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的农村贫困人口,其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按缴费标准给予适当补助。(责任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财政厅)

(四)实行大病分类救治。对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实施分类救治,一次性能治愈的集中力量进行治疗;需要维持治疗的,安排定点医院长期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的,由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和健康管理。(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中医药局)

(五)鼓励各地探索开展商业健康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政策报销后,实际报销比例未到达90%的,探索由商业健康保险补偿到90%,保险所需经费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责任单位:自治区医改办、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扶贫办,广西保监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六)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施54个贫困县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个一”标准化建设,确保每县至少有1所二级标准的县级医院,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政府举办标准化卫生室。加强县医院、县中医民族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未设中医民族医院的县加强县医院中医科建设。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优先用于54个贫困县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含移民新村)建设业务用房。优先为乡镇卫生院配置数字化X射线成像机(DR)、彩超、救护车等一批基本医疗设备;优先为全区5000个贫困村卫生室配备1台健康一体机。(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

(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面向54个贫困县订单定向免费培养本、专科医学生。2016-2020年,依托广西高等医学院校为贫困地区招收培养农村订单定向本、专科医学生各450人。培养经费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共同承担。(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卫生计生委、财政厅、中医药局)

2.加强在岗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服务水平,分批安排全区各行政村在岗乡村医生每年接受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不少于2周;每3-5年免费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脱产进修,原则上不少于1个月。(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财政厅)

3.实施国家全科医生特岗计划。根据国家特岗计划,优先为54个贫困县每个乡镇卫生院招聘1-2名特岗全科医生,经费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编办、医改办、中医药局)

4.加强中医民族医人才培养。开展中医民族医师承培养,在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中遴选50名具有执业(助理)中医师(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资格的人员,根据其专业特长,为其选配指导老师,采取跟师学习、专科进修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开展中医民族医适宜技术推广,每年对200名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进行15天短期培训,使其掌握1-2种简便易行、疗效良好的中医药民族医药适宜技术。至2020年,进行适宜技术推广培训1000人次。(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财政厅)

(八)加强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工作。从全区遴选能力强的三级医院,对54个贫困县县级公立医院开展稳定持续的一对一帮扶工作,重点加强前三年县外转出率靠前的5个病种所属专科的建设。强化医务人员培训,推广适宜医疗技术;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在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方面的作用,在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之间建立稳定的远程医疗服务合作关系,提高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定期派出医疗队,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提供集中诊疗服务。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特色医疗服务项目建设,有效提升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医疗能力。(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九)实行贫困人口医疗卫生签约服务。以县为单位,核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患病人数和患病病种。为贫困人口每人建立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1张健康卡,每个家庭均有1名乡村医生或乡镇卫生院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健康管理。(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扶贫办)

(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有效落实。加强对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随访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率。在54个贫困县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婚前医学检查、孕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中海贫血防控、贫困地区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妇幼健康服务项目,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财政厅)

(十一)加强贫困地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稳定县、乡、村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落实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制度,抓实奖励扶助目标人群摸底、对象资格确认和奖励扶助资金及时发放等相关措施。制定奖励扶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贫困人口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关怀、帮扶力度。(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编办、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

(十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在全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效预防贫困地区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生。加强贫困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责任单位: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财政厅、农业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新闻出版广电局)

三、检查验收

中医科帮扶工作计划篇5

认真做好每项工作,不辜负校领导、同事对我的厚望。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深知;;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实践。为大家整理的乡村骨干教师帮扶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乡村骨干教师帮扶报告一

光阴似箭,一晃一学期的工作已悄然离我们远去。回首这一学期所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我是学校县级美术骨干教师,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于是,我把压力化作动力,认真做好每项工作,不辜负校领导、同事对我的厚望。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深知;;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实践,并与积极肯干的陈颖老师组成了帮扶小组。现将本学期的骨干教师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日常的帮扶工作:

本人认真的按学期初的骨干教师帮扶计划进行工作,如约完成了如下任务。

1、做到了每个月帮助陈老师备一节课,检查一次教案,真正的提高陈老师在教材的教材分析和处理方面的能力。

2、做到了每个月听陈老师一节美术课,并给出其做出详尽的讲评,以便帮助陈老师提高。

3、做到了每个月给陈老师上一节美术示范课,起到了示范、牵引的作用。

4、指导陈老师进行教育教学情况,认真书写指导过程中的记录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做好材料的整理收集。

二、取得的成绩:

工夫不符有心人,在本人的帮助,陈颖老师的积极努力下,陈老师的《神鸟变树》一课在学校的教研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一如既往地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积极主动的帮助陈老师,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以上便是我本学期骨干教师帮扶工作的总结体会。说是帮扶,其实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几年来,我教学水平的进步,教学成绩的取得,都是各级领导精心指导和同事关心帮助的结果,我发自肺腑的向各位领导表示感谢。希望各位领导、同事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帮助我,我又一次整理好行囊,积蓄力量,向下一个驿站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乡村骨干教师帮扶报告二

近几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我们结合__试验区城乡教育的现状与实情,为了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早在__年秋学期就下发了叶教[__]81号《关于开展中小学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城区学校对口帮扶乡村薄弱学校的试点工作并一举成功。

特别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市教育局六教人[__]39号文件下发后,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的力度。几年来,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坚持做到“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

一、高度重视,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按照__年市局文件和会议要求,__试验区成立了由试验区分管干部人事和文教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区组织人事部和文教局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同志为成员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领导组,并在文教局人事股设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制定计划,具体安排,组织实施。

__年文教局又下发了叶教[__]45号《关于开展城镇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的通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措施和目标,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按照“__年结对帮扶计划”的规定,全区有19所中小学担负结对帮扶任务,共安排129名教师到比较偏远、条件较差的农村薄弱学校从事支教工作,现已进行了四年三批轮岗支教达107人次。

由于我区范围较小,校数较少,所以开展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的工程在具体实施中,其意义有了外延,范围有了扩大,不仅城区中小学校要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而且农村完中、初中、乡(办)中心学校及区级农村示范小学也要开展结对帮扶村级薄弱小学,不仅要从师资和教学管理上予以帮扶,而且要从资金和物质上予以帮扶,因此有些农村中小学既是结对帮扶的受援学校,又是结对帮扶的支援学校。

例如,三元中学是__中学结对帮扶的受援学校,三元中学又是三元乡梓园小学的支援学校。另外规模较大的城区学校要结对帮扶2所农村薄弱中小学,例如__实验学校在师资上结对帮扶平岗中学,在物质上结对帮扶孙岗乡段岗小学;__中学在师资和教学上帮扶三元中学,在资金和物质上帮扶桥店中学;__二小在师资上结对帮扶三元乡龙塘小学,在物质上结对帮扶平岗办事处龙冲小学。

结对帮扶薄弱学校工程的实施,发挥了支援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加深了校际关系,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二、营造氛围,积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难以操作的教育工程,为了大力推动和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积极营造氛围,升温加压,早在__年11月12日上午,镇区办事处教辅组门前彩旗飘扬,鼓乐阵阵。文教局和镇区办事处选派14名小学教师赴孙岗乡小学支教的欢送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文教局负责同志、镇区办事处领导及镇区教辅组成员、镇区办各小学校长和镇区中心小学学生参加了欢送会。镇区办分管领导首先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代表镇区办党委政府对踊跃报名、主动申请赴孙岗乡薄弱学校支教的老师表示谢意,要求支教老师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把镇区办严明的校风、严谨的教风、严格的学风带到孙岗乡学校。

支教教师代表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镇区办主要领导在讲话中希望选派支教的教师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后,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勤奋学习、扎实工作、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加强两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孙岗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欢迎会结束后,14名支教教师在师生的热烈欢迎下,乘坐支教专车开赴孙岗乡,沿途所经学校,受到师生的夹道欢迎。中午,孙岗乡党委、政府对新到任的支教教师给予热情接待。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代表孙岗乡党委政府对镇区办顾全大局,关心支持孙岗乡薄弱学校教育的行动表示感谢,对支教教师舍弃城区优越环境,到艰苦地方工作的精神表示敬意。并表示,孙岗乡将会尽其所能地解决这些支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问题,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为了优化支教措施,收到帮扶实效,促进全区支教帮扶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开展,我们每年都要举行这样的欢送活动。此举促进了全区教育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打破过去那种乡镇之间教师派不动、调不出、分不进的局面,为今后的教师合理有序流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必将对全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文教局始终把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的支教工作作为新时期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来抓。我们多次召开了全区支教工作动员会及支援、受援学校协调会,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出了有关规定和具体要求,积极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并把支教与职评、评优晋级挂钩,要求城区学校教师参加中级和高级职称的评聘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的经历,否则,一票否决。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导向,广大中青年教师能够理解支持,各校教师都能按计划安排如期到受援学校支教。

开展结对帮扶的各校非常重视和关心支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待遇问题,如__中学在本校高中教师紧缺的情况下,采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教学工作量加一点,对相关专业的教师压一点,支教教师兼一点的办法,为支教教师提供方便。

__年秋期一次性派出7名高中骨干教师赴三元中学支教,并把教师在受援学校承担的工作量和在本校承担的工作量实行累加计算,来确定超课时奖的发放标准,另外还给予一定的生活和交通费补助,保证了支教教师能安心踏实地工作。实验学校支教教师在活工资分配上,将受援学校工作量作为本校实际工作量计算,所需经费由本校支付,其他方面的津贴也仍然正常发放。

三、共同提高,达到优质资源共享。

__中学与受援学校三元中学开展结对帮扶,除师资教学支援外还为三元中学争示创办市级综合示范高中提供软件设施帮助;镇区办选派省级“教坛新星”焦健同志到孙岗乡竹园小学为师生上示范课,简明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他们受益匪浅。

尽管我区人口少,面积小,但据不完全统计,在近4年来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支教学校向受援学校捐助帮扶资金达29万余元,还有衣物、文具、图书、教学仪器、电教设备、文体器材、树木花卉等,总价值达17万余元,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四、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

为切实了解和评价支教学校与受援学校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的效果,共同提高办学效益,我们建立了稳定的互访机制。

一是领导互访,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薄弱学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三是农村薄弱学校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市、区级示范学校进行每月一周的教学培训,以提高其教学业务素质。

四是学生互访。支教学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鼓励学生捐款、捐物,使受援学校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得到精神上、物质上和学习上的帮助。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有始有终,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结对帮扶工作一年一总结,每年支教学校、受援学校和支教人员都要写出支教工作总结,支教教师还要写出自我鉴定,参与受援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经派出学校签署意见,报区教育主管部门支教办公室核定。城区学校的李启成老师、尤如昌老师在孙岗乡薄弱学校支教过程中克服困难,吃住在偏远的农村学校,默默无闻地敬业奉献,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赏,他们分别在__和__年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六、感受与启发。

虽然我区开展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的活动时间不长,但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较多。

一是支教和受援学校的领导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

二是支教教师在农村偏远学校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

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总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区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

乡村骨干教师帮扶报告三

通过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和专业扶贫,为云南省施甸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项扶贫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一、提高认识,实地调研,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了扎实做好挂钩帮扶工作,学校20__年组织7批次,20__年已组织6批次各方面力量赴施甸县调研考察和实施项目。调研涉及整体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基础教育、施甸县城乡规划、姚关镇文化旅游开发、雷打树村人畜饮水蓄水安全、生猪养殖和火腿加工、野鸭湖产业发展、水蛭养殖和药品生产,高山特色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等诸多方面。严格按照《西安交通大学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逐项落实。学校党委明确要求,全校上下必须始终坚持突出高校特色、以智力扶贫为主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力求实效。

二、发挥智力优势,重点实施教育、医疗、文化扶贫。

学校始终坚持突出高校特色、以智力扶贫为主的工作方针。具体针对当地人力资源缺乏、水平不高的问题,制定了干部培训、基础教育培训和医疗培训三个主攻方向,开展各类培训12期,供培训2600人次。

一是扶贫干部培训。依托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西安交通大学基地,面向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和陇川县在20__年先后举办了4期干部培训,近期又将开展2期,共有200余名来自基层的干部接受了关于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等专题的培训。课程内容涵盖了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小城镇建设、县域经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与申报、历史文化追思、空间集聚机制与城市发展的信息动力学、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对与领导干部的新闻传播素养、领导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地教学等。

二是教师培训。20__年6月,来自施甸县教育局的干部、中小学校长、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等,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和听课培训;20__年4月、20__年3月,西安交大附中、附小及幼儿园的20余名骨干教师分两批,赴施甸县开展了高效课堂与课题研究、特色班级建设与管理、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备战高考与重点难点突破等四个专题的教学报告,并通过上公开示范课,听课,评课等具体的形式进行教师教学培训。

三是智力帮扶。20__年,人居学院专家教授经过实地考察,向施甸县县委和政府提交了城乡规划及旅游开发帮扶项目的建议,与当地政府共同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等项目的规划和实施。生命学院书记、院长带队赴施甸就可能进行科技合作的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并为施甸一中师生做科普知识讲座;实地考察了施甸县太平镇石瓢温泉地热资源,与县国土局和太平镇就开发石瓢温泉饮用富氢水相互交流了意见和看法,研讨了施甸健康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的可行性,为以后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础。20__年6月5日,学校副校长李伟一行5人在保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朋建,施甸县县长张云怡及其他市县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前往姚关镇雷打树村、施甸三中、姚关小学和云南海瑞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开展了调研工作,并在施甸县召开了20__年扶贫帮扶工作联席会议,总结20__年帮扶工作,明确20__年的帮扶工作计划,学校有关部门与施甸县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议20__年帮扶工作。同时,学校组织学生创业企业与施甸县当地的青年创业企业进行经验交流,组织优秀博士生、硕士生为县农业局开发农产品网上交易的电子交易平台,解决高山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推广问题。

四是教育挂钩帮扶。针对当地基础教育师资水平非常落后的局面,学校把当年扶贫经费的大部分投入到了基础教育帮扶上。同时加大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力度。学校20__年一期投入60余万元帮扶援建施甸中小学校园网络项目由西安交大网络中心承担,顺利建成并开通了施甸一中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网络,新建了一个计算机教学机房和两个多媒体教室,搭建了施甸一中主页服务器;20__年,学校二期投入近50万元,为姚关镇雷打树小学、施甸三中、仁和镇中学各建设了一个计算机教学机房;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初步的网络技术培训。学校工会与施甸县总工会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共同圆大学梦活动,每年投入2万元资助10名施甸籍贫困大学生。校团委、仲英书院组织了两次赴云南施甸帮扶实践活动,40余名师生分别在施甸县一中、三中开展公益支教活动;博士生协会对施甸县域经济中的特色农业产业、产业结构优化、主要民生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调研报告。

五是文化交流。文学院杨琳教授课题组,针对施甸县抗战文化、契丹文化、布朗民族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资源的保护及开发进行了实地调研;学生艺术团深入具有布朗族和彝族音乐魅力的白龙水村、摆榔乡、由旺镇等地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同他们同台演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学校舞蹈团,赴施甸县进行跳舞吧交大的采点拍摄,并形成了醉美施甸专题系列,宣传推广施甸旅游产业发展工作。

六是卫生医疗帮扶。学校三所附属医院采取多种形式对施甸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进行对口支援,第一附属医院派出医疗队赴施甸县为近200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医学临床三基三严专业培训;第二附属医院先后对保山市人民医院、施甸县中医院、施甸县妇幼保健院、姚关镇医院进行了学科对接和指导,重点对施甸县人民医院等级评审进行了模拟测评,同时制定了三年的医师、护理管理等方面培训进修学习计划和保山市医专的教师培训计划。目前,已累计接受33名医务人员到学校三所附属医院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进修、学习和培训。

三、发挥挂职干部作用,做好挂钩扶贫工作。

学校组织部根据教育部人事司要求,结合岗位要求,认真做好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派工作。经基层党委推荐、组织部门遴选、学校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分两批选派了2名干部赴滇西挂职。挂职干部深入基层考察了全县乡镇、农场、全县中小学,直接与群众沟通交流。主动登门与县四套班子领导和相关党政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交流座谈,主动了解县情、民情,学习地方工作特点,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同时,作为学校与当地扶贫工作联席会议的联络人,切实承担起了学校与滇西边境山区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找准着力点,进一步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

20__年4月21日,学校举行社会扶贫工作会议,总结20__年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工作,安排部署20__年学校社会扶贫工作。要求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认真归纳和总结,找准着力点,影响和带动当地的发展,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和意义。

一是突出挂钩帮扶的重点区域和项目,促进帮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针对具体项目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分工,建立项目监督评价推进机制,确保有效落实。

三是统筹校内外资源、发挥优势,将自身的优势与帮扶地区的需求结合起来,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做好帮联共建、产业培育、吸引人才与资金等工作,激发帮扶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中医科帮扶工作计划篇6

一、认真履行帮扶工作责任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区卫健局党委深入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方略,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积极配合**镇党委,聚焦“一超、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四个好”要求,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切实履行好局党委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五个一”、“三个一”帮扶机制,压实工作责任。2019年,局党委(扩大)会、局长办公会等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5次,局党委书记不定期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3次,局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职责,认真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开展调研、指导、走访等工作。二是落实帮扶职责。结合区卫健局实际情况,建立帮扶工作小组,由局党委书记抓总,分管领导牵头,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任务,建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积极督促各帮扶力量深入帮扶村、户,认真开展调研、充分了解贫困户情况和发展意愿,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因村、因户精准施策。

二、狠抓帮扶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坚持把逢提必下、精准扶贫和一线练兵有机融合,精心选派2名优秀干部担任**镇**村和**村第一书记、1名优秀干部担任**镇**村驻村工作人员,确保干部力量向扶贫一线充实。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精心设计培训方式、科学安排培训内容,针对实际帮扶工作中部分干部脱贫攻坚能力不强、发展视野不宽、服务群众工作不实等短板弱项,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年内,在系统内开展相关培训2次,参加人员120余人,制发应知应会知识50份,制发工作提示单4份,培训覆盖目标人群达100%,帮扶干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推动帮扶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日常研判、教育提醒、函询诫勉、谈心谈话等制度规定,对脱贫攻坚中实绩突出、担当作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慵懒散漫混日子的干部诫勉问责、严肃惩处,年内,开展对帮扶干部的督查2次,抽查帮扶责任人50人次,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四是完善激励机制。按照上级脱贫攻坚工作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机制,对脱贫攻坚中敢于担当、勇于开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切实关心关注扶贫一线干部的进步成长,形成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正向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区卫健局于2018年年度绩效考核中明确相关工作激励措施,与各承担帮扶工作单位年度绩效挂钩,进一步强化考核方法,有效激发帮扶干部工作热情。五是深化作风转变。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改进作风、解决问题、联系群众、提高能力的主阵地,动员系统内帮扶干部深入基层宣传政策、交心谈心、排忧解难、谋划发展,把更多的服务延伸到基层一线,把更多的资源倾斜到脱贫战场。

中医科帮扶工作计划篇7

一、统一思想,认真组织开展“满意科室”评选活动。

根据《市“满意科室(站所)”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扶持科列入2012年度70个服务经济建设的重点科室之一。接到通知后,扶持科结合科室职责将“满意科室”评选活动作为2012年度科室工作重点,同时也作为队伍素质提升的有利契机,认真组织开展评选活动。一是明确科室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因人事变动,扶持科及时调整工作分工,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二是制定工作计划。根据评选要求,结合科室实际及时制定了“满意科室”评选活动计划。三是开展送服务下乡。年初,组织人员深入到项目点,对项目申报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服务。5月底6月初,根据局里统一安排,赴11个乡镇(街道),开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业务培训。四是认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2012年,扶持科共有2名帮扶对象,均为下涯镇马目村低保户,半年来,扶持科先后4次到马目村走访、慰问帮扶对象,做到年初送温暖、年中送清凉。其中一个帮扶对象患有精神残疾,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亲,因无钱医治,该帮扶对象从未上过医院。了解情况以后,扶持科一方面与残联、第四人民医院等单位联系,一方面主动与村两委协商争取资金,尽早将帮扶对象送医。目前,第四人民医院医生已对其进行检查,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资金到位后即将其送医院治疗。

二、认真履职,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认真做好人口复核与直补资金发放工作。

一是及时完成年度人口复核工作。根据省移办《关于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年度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2011年12月我科即开展了2012年度直补人口复核工作。经村、镇逐级复核,因死亡等原因核减65人,补登、恢复3人。二是安全及时发放后扶直补资金。认真做好直补资金发放准备工作,将直补资金发放报告、发放人员(电子表)花名册及时提供报送市财政局审批和做好与市信用联社的业务联络。根据后扶资金到位情况,上半年及时发放了2011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的后扶直补资金,发放率为100%。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好来电、来访直补人员的咨询解释工作和移民直补人员信息修改工作。上半年,共修改身份证、名字等移民信息17余人次,接待咨询移民后扶政策50余人次。

(二)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工作。

一是及时完成2012年度后期扶持项目计划的立项申报工作。年初组织人员对11个乡镇(街道)报送的225个项目前期资料进行审核,并在分管领导带领下赴各项目点进行现场踏勘。根据资料审核和现场踏勘情况,综合考虑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真实性、科学性等因素,经局班子研究,最终确定上报并经市移办批复2012年度后扶计划项目157个,总投资12312.51万元,其中后扶资金投资3765.12万元,受益移民达273544人次。二是认真仔细地做好项目的验收结报工作。截止6月15日,共完成项目验收203个,项目总投资14082.75万元,其中后扶资金投资3551.66万元。在工作过程中我们重点强化项目管理规范,认真仔细地审核资料,及时组织项目验收,既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又保证验收合格项目后扶投资资金及时到位。

(三)认真做好国家农田防护工程的相关管理工作。

一是及时组织实施国家农田防护工程设施的检查整修。4月初会同疏浚队对库区十四片农田防护工程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分类编制维修方案和预算,及时报局领导审批,确保在汛期前对需要维修的农防设施进行及时维修。二是加强汛期的巡查。

三、积极探索,创新扶持方式,服务村级集体经济。

当前,村集体正常收入普遍偏小,存在一批“空壳”村。同时,存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入不敷出的村逐年增加等现象。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均出台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相关政策规定,省、市移民办也先后就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促进移民创业致富提出相应的要求。今年,就如何创新扶持方式,促进移民创业致富,扶持科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深入调研。年初,扶持科组织人员到相关乡镇(街道)进行调研,通过走访农户、征求村镇意见等形式了解村(社区)集体经济情况和村(社区)干部、移民群众的愿望。二是确定试点项目。通过前期调研,确定新安江街道叶家社区、洋溪街道洋溪社区、大慈岩镇李村村的农贸市场建设项目为壮大集体经济重点扶持的项目,2012年,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在试点项目共投资60万。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扶持科将继续结合科室职责,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继续认真做好后扶直补资金的发放工作。确保直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二是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完成率。根据项目规范管理要求,加强项目资料的审核和指导,提高项目完成率。

三是认真做好2013年度后期扶持项目计划的立项准备工作。对乡镇(街道)申报的项目资料做到随时报送随时审核,及时到现场踏勘,建立项目库。

中医科帮扶工作计划篇8

在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院于2018年4月1日成立事业发展部,工作至今,科室职工齐心协力、勤奋工作,圆满完成了领导交与的工作任务,现就2018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教育方面

加强理论学习,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配合支部的组织生活计划,切实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同时注重加强对外界时政的了解,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工作方面

一、宣传方面

1、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了“老盐边孕婴关爱群”、“北部片区医生群”、“北部片区医联体群”、“北部片区儿童关爱群”等微信群,并完成多次“易企秀”制作及宣传工作;

2、联系多所学校及单位,在整个北部片区对我院小儿推拿、中医理疗、小针刀、三九贴、三伏贴等中医技术,多项新开展内、外科技术进行了宣传;

3、与渔门镇多处旅馆、餐厅、农家乐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共赢”合作平台,推动我院影响力稳步提升,加大了正面宣传力度;

二、体检

1、完成了日常体检任务(包括:驾驶员、从业人员、婚前、孕前优生等)   人次;

2、北部片区妇女“两癌筛查”工作首年在我院进行,完成了9个乡镇的共计    人次;

3、完成了北部片区学生体检共计    人次;

4、完成了“精准扶贫”体检共计    人次;

三、医联体建设

1、2018年4月8日起,派驻中医科胡定建到格萨拉坐诊,近20天的中医帮扶,对格萨拉中药进行了整理、归档、入系统,并对中医、理疗等技术进行了指导、教授,完满完成了2018年度格萨拉卫生院中医帮扶工作;

2、完成了8家下属医联体单位的目前情况收集(设备、人员、技术等),签定了合作协议,并通过专家指导、人员派遣、设备赠送、资金支持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帮扶,为更好的完成北部片区医联体工作搭建了平台;

3、联系乡镇卫生院,宣传精准扶贫大病、慢病2018年救助方案,并联系红宝、格萨拉、箐河业务副院长下派事宜;

四、院内文化建设

1、完成了医院礼仪队成立及礼仪培训工作,并将定期进行礼仪考核等工作;

2、派遣人员完成了太极拳学习,并已开始小范围推广;

3、2018年4月18日Vi设计已完成,完成了大部分Vi院内整改工作,下一步将更加有计划、有序的开展全员视觉广告系统工作;

4、2018年8月16日,组织开展了“盐边县中医院庆祝中国首届医师节暨优秀医务工作者表彰大会”庆典活动。

5、协助完成了2018年医院复审工作,完成了医院文化建设板块内容的编制。

在院领导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我科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计划,但与我院总体规划及要求仍有一定差距。2019年我科将继续努力,以“做成事”要求自己,团结行政后勤科室,服务于临床,将本职工作做精、做细、做实,让广大医院职工满意,让医院领导放心。

                             

中医科帮扶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73-03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我国成功解决了几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至2015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亿多人、贫困发生率降低11.5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1]

但是,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多数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达12.1%。[2]再加之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贫困地区财力薄弱,产业发展活力不强等问题,实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显得任务艰巨。

在国家确定的若干扶贫工作中,教育和科技扶贫一直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分析表明,90%的贫困人口为初中以下学历,其中小学、半文盲、文盲的比例超过5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贫困地区积极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组织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挂职任教,组织科研单位到贫困乡、村宣传普及农业技术。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迅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特别是进入了精准扶贫的脱贫攻坚阶段,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工作中,逐渐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范围

2012年开展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发挥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定点扶贫县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精准扶贫路径,有效带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根据教育部安排,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已经全部组织动员起来参与定点扶贫工作。其中,44所直属高校承担了指定地方的定点扶贫工作,另有31所直属高校虽不具体承担指定地方的定点扶贫任务,但也参与了相关工作。本研究重点对44所承担了指定地方定点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m行分析。

从图一可看出,44所直属高校,分布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其中云南省最多,这可能与教育部是滇西片区扶贫的中央部际联系单位有关。

大部分直属高校均是跨学校所在地定点扶贫,只有8所直属高校是在所属省参加定点扶贫,占参与定点扶贫的直属高校总数的18%。如下表。

二、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主要模式

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工作,有其独特之处。在直接资金投入上,高校是一个短板,但在贫困地区长远发展方面,高校能发挥出奠基者、开拓者、启蒙者的作用。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部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定点扶贫工作机构,并设立了扶贫办公室具体开展此项工作,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派出了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并普遍与定点帮扶的地方签订了帮扶协议。从当前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的实际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院系结对帮扶

院系结对帮扶是直属高校根据工作实际,结合自身特色优势资源,动员全校力量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的一种形式。直属高校在校内成立了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定点扶贫工作机构,负责协调、统筹和管理校内资源参与定点扶贫工作,但更多的人才科研资源集中在校内各个院系。为此,直属高校均动员院系与定点扶贫县下属乡镇、村、职能部门建立起具体工作业务关系的结对帮扶关系,以具体事务推动定点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而在具体实践中,各院系也将自身人才培养、党建工作、科研工作等与结对帮扶有效衔接,形成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机制。这也是直属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2.教育帮扶

教育部直属高校优势资源之一就是教育资源。为此,各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中均开展了既有共性又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帮扶工作。目前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2.1师资培训

定点扶贫县由于历史和地理等的原因,教育是其发展中最薄弱环节之一。“扶贫先扶智”成为了当前脱贫攻坚中的共识。直属高校除了自身具有深厚的教学人才资源和平台资源外,也都有实力较强的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这些正是定点扶贫县急需提升和增强的地方。从调查结果看,各直属高校均开展了面向定点扶贫县的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培训,协调相关附中、附小、幼儿园直接承担定点扶贫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生的培养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各定点帮扶县的中小学、幼儿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教育理念明显进步。这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2.2支教

动员学生参与定点扶贫县支教,几乎成了各直属高校的必选项。高校学生本就在寒暑假期间常规性的开展支教活动,以让学生了解基层,发挥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热情。这也是各高校培养人才综合素养的重要工作。各直属高校均在定点扶贫县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动员了大批大学生到定点扶贫县开展支教服务,关爱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开展科普和科创活动等。

2.3优质教学资源远程共享

随着国家在信息基础设施上的持续投入,各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改善。这也为各直属高校将各自的优质教学资源远程对接到定点扶贫县奠定了基础。部分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县建立了远程教学站,开办了远程教学班,免费为定点扶贫县提供了大量优质现代教学资源。比如,清华大学在云南省南涧县建立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指导当地举办培训班48期,培训党政干部1500多人次、中小学师生1100多人次。重庆大学在云南省绿春县设立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每年择优录取200人参加网络学历教育,5年免费培养1000人。[4]

2.4高考招生录取

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教育基础薄弱,在高考录取中常常不占优势。但借助于教育部有关高考特殊政策,各直属高校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近几年陆续加大了对定点扶贫县高考学生的录取比例。对于录取的贫困户学生,还进行持续的支持和帮扶,缓解其家庭经济负担。许多贫困户家庭借此彻底改变了贫困面貌,在当地也起到了正面示范效应。

3.智力支持

3.1干部培训

定c扶贫县干部就是当地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才资源,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对于实现定点扶贫县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直属高校均从战略高度加大对定点扶贫县的干部培训工作。数据表明,近5年来各直属高校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10多批次,培养培训各类人员4.5万余人次。[5]各直属高校还因地制宜,为定点扶贫县开设了频次相对固定的干部培训讲坛。比如,北京大学在云南弥渡县开办的“北大弥渡讲坛”,清华大学在云南南涧县开办的“清华讲堂”,华南理工大学在云南云县开办的“华园云州大讲坛”,电子科技大学与贵州岑巩县开办的“思州大讲堂”等,都为地方干部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3.2干部挂职

干部挂职是双向的。一方面,直属高校派出了年轻干部到定点扶贫县挂职,立足当地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据2016年教育部统计,近5年各直属高校共选派挂职干部150余人次。另一方面,直属高校也接收定点扶贫县干部到下属部门、单位、公司企业挂职,拓展地方干部眼界,提升其工作理念和能力,学习相关技术。

3.3规划设计

地方政府的发展和相关项目的建设往往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各直属高校根据定点扶贫县的各自需求和实际,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科研实力,为定点扶贫县量身定制了相关规划设计,为贫困地区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3.4定向人才培养

定向人才培养是部分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工作中的一项探索性工作。定向人才培养分为短期和中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是根据定点扶贫县人才需求方向,有针对性地提供一到三个月不等的专项培养,比如计算机技术、乡村旅游管理、种养殖技术、中餐制作等初级技术培训,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基本胜任定点扶贫县具体工作实际的紧缺人才。中长期计划是根据定点扶贫县总体发展规划需求,培养相关技能性管理型人才,是为定点扶贫县持续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的工作。一般是定点扶贫县每年选拔一批青年人进入直属高校学习三到五年,获得相关文凭后回到县里按协议工作一定年限。该模式既保证了人才的稳定性,也尊重人才的流动性,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

3.5技术支撑

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44所直属高校,均有各自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和科研实力。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中,也紧密结合地方需求,组织科研力量开展技术攻关,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各直属高校通过设立教授工作站、专家委员会、技术公关组,建立研发基地等,加大了贫困地区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开发、引进、集成、实验、示范力度。各直属高校及相关科研人员,也在相关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就。

4.产业帮扶

要实现一个地区稳定脱贫,必须要靠发展产业来带动。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中,都将帮扶定点扶贫县发展产业摆在了突出位置。

4.1产业规划

定点扶贫县大多地处边远偏僻地区,也正因如此,却也保留下了大量原生资源。各直属高校动员组织科研力量,根据定点扶贫县的农业、文化、矿产、医疗卫生、工业等情况,开展研究工作,帮助地方政府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4.2产业专项资金

虽然直属高校用于定点扶贫的资金有限,但部分直属高校仍然在其负责的定点扶贫村设立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定点扶贫村发展产业,充实农村集体经济,支持空壳村“破壳”。具体形式一般以捐赠为主,直接捐赠到相关乡镇,指定用于某地或某项目。

4.3市场拓展

由于定点扶贫县的地理位置、交通现状、思维观念等的制约,导致贫困地区的产品常常是难以进入购买力较强的区域。直属高校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平台空间、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努力,协助贫困地区开拓新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直属高校及其员工的努力,以极为低廉的成本就可以帮助贫困户销售出大量可能滞销的农特产品。这也会反过来给贫困地区人群带来新思维的冲击,助推其运用新技术手段进行现代化的商业销售。

4.4亮点打造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思路才决定出路”。为此,部分直属高校经过调研分析后,常常通过打造一到数个产业扶贫的亮点来带动、引导、鼓励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村)发展优势产业。值得注意的是,亮点打造绝不是为了造“政绩工程”。因为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村的贫困户,普遍具有畏难、短视、盲目等局限,如果没有成功的或者可以明确预知良好效果的项目,就无法有效动员他们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也无法实现如期脱贫、稳定发展的目标。故立足当地实际发展适量的亮点项目,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4.5大宗采购

参与定点扶贫的直属高校,均有数万师生的规模,这也是一个稳定又庞大的消费市场。如能将定点扶贫县的部分农特产品以大宗采购形式进入校园,则会对贫困地区形成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利益绑定的方式,将会对贫困户稳定脱贫带来极为可观的效益。这也是一个多赢的局面:高校师生获得了放心生态的产品,贫困地区获得了稳定的销售市场,带动了有关产业发展,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了稳定收入。因此,国家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发展产供直销,鼓励采取订单帮扶模式对贫困户开展定向帮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支持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从中直接受益。[6]

5.民生帮扶

5.1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是已经实施了多年的一项帮扶措施。2006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财政部、教育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等联合发出《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简称为“三支一扶”。而从精准脱贫的现实需要来看,健康扶贫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均衡,贫困地区虽然是疾病地方病高发地区,但却在医疗水平、实力方面较为薄弱。贫困户中出现因病返贫现象屡见不鲜。国家提出在2020年,每个贫困县至少有1所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每个30万人口以上的贫困县至少有1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

教育部直属高校大部分均有三甲附属医院,因此,各直属高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医疗帮扶。如将附属医院与定点扶贫县县级医院建立起“一对一”帮扶关系,帮助贫困县完善卫生规划,加强医疗业务指导,开展下乡义诊,培养医疗人才,援建医疗设施设备,实施远程会诊等。

5.2惠民工程

从调研情况看,直属高校开展的惠民工程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设立教育助学金、搭建招商引资宣传平台、对接校友资源。设立教育助学金主要是对现有教育扶贫机制的补充,避免部分贫困户孩子失学辍学,鼓励其安心接受教育。直属高校还在许多重要、适宜的场合,为定点扶贫县提供招商引资宣传平台,也在校内超市、食堂等为定点扶贫县进行宣传,或协助其开展有关招商引资活动。直属高校的校友是一笔巨大的潜在资源,许多高校都会主动衔接校友与定点扶贫县的合作,引入校友资源参与定点扶贫工作。

5.3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我国扶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方式。直属高校每年都釉绷舜笈师生参与到脱贫攻坚志愿服务行动中。大批高校志愿者到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特殊困难群体中,对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农民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群体开展了生活照料、困难帮扶、文体娱乐、技能培训、协助就业、法制道德宣讲等志愿帮扶活动。部分直属高校中涌现出了一批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6.文化扶持

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孕育地,富集文化资源。定点扶贫县中有大批地区处于多民族集中分布区,因此存在大量原生态、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但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往往是仅仅流传在民间,或随着民间传人的消亡而逐渐消失。直属高校除在承担起常规的定点扶贫任务外,还当仁不让地开展了系列文化扶持工作。目前,部分直属高校在帮助定点扶贫县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整合利用、传承保护、指导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也是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中的另一个独特之处。

三、教育定点扶贫效果评价

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具有优良的教育资源,深厚的人才实力,广阔的市场消费潜力,良好的校友及社会资源,在当前“五个一批”的脱贫攻坚战中,高校更可以在“发展生产、发展教育”中助力帮推,从而助推定点扶贫县的脱贫进程。具体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了定点扶贫县人力资源水平

直属高校结合自身优势,为定点扶贫县举办了连续性、系列性的党政管理干部素质提升班、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班,还利用各自的信息技术资源,远程为定点扶贫县举办各种教学班,有力提升了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水平。

2.带去了全新的理念,增强了干事创业的眼界和能力

直属高校为定点扶贫县带去的是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全新的工作方式方法。这对于已经形成定式思维和惯性工作方式的地方干部来说,是一次革新。

3.助推了定点扶贫县产业发展升级

直属高校针对定点扶贫县区位特点、资源禀赋、民族文化特色等开展的各种专题研究,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智力和科技支持。

4.增强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号召力

直属高校针对定点扶贫县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切实加大民生项目帮扶力度,惠及更多的贫困家庭、贫困学生,让定点扶贫县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受益,增强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使得改革成果得到共享。

注释:

[1][2][6]《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4号;

[3]《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部参与扶贫》,《中国教育报》(教育部网站),2016年1月23日;

[4][5]教育部简报,[2016]第8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教发【2013】3号).

[2]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汇编,2016年8月.

[3]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2).

中医科帮扶工作计划篇10

一.统一思想,选好队员,加强管理

帮扶工作会议后,医院立即召开了两委班子专题会议,使班子全体认识到这次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很快成立了以院长胡作亮为组长、书记崔心良为副组长的医院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全面衡量,班子一致通过,选派我院中医指导科科长秦向阳、总务科副科长原旭普两位同志驻村开展工作,两位同志均是专业干部、共产党员。院长、书记亲自谈话,两位同志欣然受命,秦向阳同志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结合帮扶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医院向他们规定了“三个必须”、“五个不准”严格的纪律,既必须严格遵守帮扶工作纪律,必须坚持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必须圆满完成任务;不准下乡吃喝,不准擅离职守,请假3天必须经院领导批准,不准索要农产品和其他物品,不准下乡,不准在群众家过夜。

二.摸透村情,找准问题,配齐配强党支部领导班子

东南徐堡村有人口620人,150户,耕地面积720亩,多年贫穷,经济落后。自1993年村办企业30多万元被骗后,人心涣散,支部村委班子不全,干群关系矛盾重重,集体经济陷入泥潭,外债累累,不能自拔。十几年来,村里道路、水利等各项公益事业都未能发展,村里多年来存在着很多不安定因素,是全县有名的乱村、上访村、落后村、后进支部村。XX年5月27日我院帮扶工作队进村后,首先进行了一个月的入户、座谈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很快摸情了解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在每家每户的家访中,针对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矛盾、意见和建议,均给以合理的解释和说明,晓之与理、动之与情,身受百姓们欢迎。然后根据村各种现状,于6月28日院领导和工作队一起及时制订出了三年帮扶发展规划和XX年度帮扶工作目标,建立了帮扶台帐,并召开支部党员会议通过,8月份公布上墙,极大地增强了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根据县帮扶办有关指示精神和多年来村支部班子不强,缺乏改革意识,思想守旧,多年软、弱、瘫、散等特点,工作队着重进行了后进支部整顿工作,7月5日,借庆祝党的生日之际,工作队又带领全体党员,重新学习,重温入党宣誓,极大的激发了党员同志们的热情,同时增加了全村党员的凝聚力。随后于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调优配强,于8月23日选举出年轻的王营同志任村党支部书记,配齐配强了支部班子,帮助支部理清了发展思路,并带领村支部党员学习了温发[XX]10号《关于加强村级党务和政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文件精神,整顿后的党支部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医院也送去了一定的启动资金3000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村支部“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极大的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深入开展“一学三比”活动,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围绕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作队经常带领支部党员学习时事政治、各种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一学三比”活动,要求支部找门路、上项目,比发展经济当“双强”、比精神文明数正气、比服务行为规范化。村支部书记王营建猪厂一处,计划投资50000元,已较好运行,要求其他支委在年底前必须立项发展。

同时,要求支部要文明从政,一切从团结出发,稳定村大致局势,积极帮助村里群众选些致富项目,成为群众发展经济的主心骨,由过去干部过去常喊的“给”的口号变成自觉的“跟”,真正的在群众中起各种表帅作用。逐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使支部工作有序、办事有据,真正做到“有章理事”。按规定参加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素质,每人发放学习笔记和工作日记,要求支部每月两篇学习心得,每篇不少于XX字,不断增强“依法执政、科学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按时记录工作日志,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解决,尽量杜绝拆台、上访事件发生。使支部争取在年底基本达到“五好支部”标准。

10月份工作队和支部一起制定了适合该村村情的“村规民约”,已下发到每家每户,号召广大群众以大局为重,以村发展为己任,齐心协力,珍惜机遇;认真学习《村规民约》,和工作队同心同德,相互协作。并制作了大型宣传版面悬挂在村主要街道,使群众慢慢熟悉,以便今后都能自觉的规范约束行为,遵纪守法,逐步实现家庭、邻里、干群和睦相处,使村大部分家庭年底达到“文明家庭”标准。针对村各种派性问题,工作队采取分别谈话,消除矛盾。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村里局势基本平稳有序。

四.按部就班,坚守岗位,关心并解决好群众热点难点问题

半年来,帮扶工作队每天都坚持驻村工作,自起炉灶,坚守岗位,认真工作。对于每一个群众的来访,都认真分类对待,合理解决问题,半年共群众来访10多次、解决矛盾纠纷3起,均达到双方的满意,受到镇党委政府、村支部村委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繁忙的三秋工作中,工作队和镇干部一起,对村秋收情况和防火工作,积极参与,加班加点,大胆管理,较好地完成了秸杆还田工作和麦苗耕种以及秋收防火工作,整个秋收耕种时间里,无一例秸杆点火事件发生。受到镇党委和村支部及群众的一致赞同。

五.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树立文明意识和机遇意识

在和群众的接触和家访时,工作队还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树立文明意识。克服因循守旧、目光短浅、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思想,树立开拓、竞争、自强的思想意识。并克服对帮扶认识只是单纯帮钱帮物的偏面认识。教育村干部群众只有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树立市场观念才是解决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聘请专家讲解养殖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养殖专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贴近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

工作队利用本单位电教设备,供党

员干部以及专家给农民讲课学习时用,医院提供资金使村里购置了锣鼓乐器,工作队和喜欢戏曲和歌曲演唱的群众经常举办戏曲演唱、卡拉oK等活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深受群众欢迎,同时也与百姓之间距离逐渐拉近。

7月3日,本院各科专家名医冒着酷暑炎热,带着仪器设备,在村里举行大型义诊,免费为群众诊治疾病,全天接诊百余人次,在支部书记和帮扶队员带领下,医院专家还深入农家,给5户行动不便、孤寡老人和因病致贫长期卧床的病人诊治,给他们送去了帮扶单位的关心和爱心,使他们感觉到了党的温暖,同时也吸引了周边村里群众纷纷来此看病,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11月29日星期一,工作队一进村就听说村里群众侯五家发生火灾,家人痛苦万分,工作队队长秦向阳马上赶到他家里,一方面安慰家里老人,积极想办法临时安置。另一方面马上汇报医院领导,领导及时安排,院长胡作亮也亲自捐献大衣,医院拿出了200元救济款,第二天一早院书记和工作队一起就把棉衣等御寒之物和200元现金送到家里,家人感激万分,随后又汇报镇领导,镇里也送来了棉衣和现金,当天医院领导还协调了民政部门,以争取使该户人家在短时间内享受到党的关怀,并使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七.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积极申报项目资金,为下一步村基础建设贡献力量

医院把驻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时刻关心队员生活和工作,给他们购置了液化器、锅碗瓢盆、电扇、油盐酱醋、冬季取暖用具等生活必须品,要求队员遇事经常汇报,每月写出帮扶进程,每次院务会都将帮扶工作做为大事来抓,要求每月领导都要亲临指导工作。XX年7月25日,由书记带队,和医院职能科室主任一起,顺利的在村里开了“三帮一说明”活动会议,与会群众欢欣鼓舞,都夸这次驻村工作扎实可靠,使群众看到了希望。

在院里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医院先后投入资金4000余元供村里基础建设启动。又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申报修建“村村通公路”项目,以便争取项目资金,预计XX年3月份左右到位。同时医院领导还协调银行资金,待农行改制完成后由工作队出面协调农户小额贷款,帮助农户发展养殖、种植、经商等。

下一步帮扶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县帮扶办和镇党委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加强与村两委沟通,理清发展思路,协助村两委班子解决好村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消除村各种派性矛盾。

二.引导农民发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发展畜牧养殖业为基础,帮助农民发展。不断聘请农业或养殖专家讲课,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同时广泛收集各地用工信息,适时增加村闲余劳动力输出,通过不同渠道促进农民收入。

三.进一步加强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利用单位优势,分批进行下乡义诊,完成该村基本医疗保健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法制意识,搞好创建“平安温县”工作,维护村基本稳定局面。

五.通过争取政府项目引资、群众集资、单位捐资等形式筹集资金3—6万元,在明年5月份前修一条村主要公路,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