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泰坦尼克英文十篇泰坦尼克英文十篇

泰坦尼克英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9:13

泰坦尼克英文篇1

一、关联理论与电影字幕翻译

关联理论是西方近年来有很大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但它的影响现在已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wilson的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提出了语言是一个认知的过程,目的在于强调交际活动中说话者意图的传递、理解及其推理,即说话者的意图应该尽可能地传达给听话者。而在整个过程中,听话者处理和理解信息的努力应尽可能地最小。在翻译电影字幕时,字幕翻译人员直接参与了这个双向的推理与交际环节。一方面,字幕翻译者必须通过与作者在心理上和认知上的共识来理解原文的意图和其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字幕翻译者还必须考虑到目标语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期望值。在信息推理和传递的过程中,字幕翻译者基于自身认知语境中的各种信息连接起双方,试图取得字幕翻译的最大关联性,产生最佳的语境效果,使得目标语观众能够通过字幕以最小的努力来充分地理解和欣赏电影。这样,通过电影字幕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才能取得成功。

二、《泰坦尼克号》简介

《泰坦尼克号》是由詹姆斯•卡梅隆于1997年编导的有关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沉船经历的一部灾难电影,该片获得了11项奥斯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卡金像奖,使它成为好莱坞20世纪末的象征。

为了寻找1912年沉没在大西洋的泰坦尼克号以及船上的珍贵财宝——价值连城的宝石“海洋之心”,寻宝专家布洛克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寻宝过程中,他从沉船上打捞起一个锈迹斑斑的保险箱,里面保存着一副完整的年轻女子的画像,而这位女子佩戴的正式那颗“海洋之心”蓝宝石。这一消息立刻被新闻连续报道,这引起了一位百岁老妇人的注意,她正是画像上的女人——罗丝•道森。

看着画像,老人开始了漫长的回忆:1912年4月10日,号称“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开始了它的处女航,从英国南安普顿开往美国纽约。由凯特•温丝莱特扮演的富家少女罗丝与母亲、未婚夫卡尔坐上了头等舱;另一边,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青年画家杰克也在码头的一场赌局中赢得了下等舱的船票。

罗丝因厌倦了上流社会的虚伪生活,不愿意嫁给并不相爱的卡尔,决定跳海自尽。被放荡不羁的杰克救起并短暂接触后,罗丝渐渐爱上了英俊开朗的杰克。杰克带她参加下等舱的舞会、陪她玩乐并为她画像,两人的爱情也迅速升温。

1912年4月14日的晚上,瞭望台上的人员发现了正前方的冰山,虽然驾驶舱尽全力使客轮减速并转变航向,但是巨大的惯性还是使轮船撞上了冰山,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也将在两个小时内沉没。而船上配备的救生艇只够一半的乘客逃生,整船陷入了一片恐慌。

可正在这时,杰克却被霍里栽赃偷窃钻石,被关到了下层船舱。罗丝回到船舱中寻找杰克并将其救出。在杰克的劝说下,罗丝上了救生艇。可就在救生艇缓缓下放的时候,罗丝又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最后逃生的机会,跳回到甲板上。杰克此时带罗丝跑到船尾,并坚持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最后一刻。两人从漩涡中挣扎出来,杰克将罗丝推上了一块漂浮的木板,但这单薄的木板根本就无法承担两人的重量。几次尝试后,杰克决定放弃,将自己浸泡在刺骨的海水中。

几个小时后,奄奄一息的罗丝被赶来的救援船救起,而此时杰克已经被冰冷的海水吞没,任凭罗丝怎样地呼喊,杰克永远闭上了双眼。罗丝对杰克许下诺言,要坚强地生活。

84年后,罗丝又回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地方,并将“海洋之心”抛入海中,以祭奠杰克的在天之灵……

三、具体实例评析

此部分将从sperber和wi1son的关联理论角度展开讨论英文原声电影的字幕翻译,以刊登在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疯狂英语》杂志上的中英双语字幕版本作为参考,并举实例来阐述减译法、明示法、归化法和意译法的翻译策略,评析《泰坦尼克号》中英文字幕汉译的成功之处。

例1:liz:youactuallythinkthisisyou,nana?

丽姿:奶奶,你觉得这真是你吗?

oldrose:itisme,dear.wasntladish?

老年罗丝:是我,亲爱的。我当时是不是很漂亮?(周蝉,2001:6)

这段祖孙两人的对白,发生在电影中,已是百岁老人的罗丝看着眼前这幅素描画像,而画像中这

位躺在沙发上,佩戴着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的年轻貌美的女人正是她本人。那时的她,是那么年轻,漂亮,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难怪钢铁大王之子卡尔霍利对她是如此倾心。

“adish”在英语口语中用来指外表非常有吸引力的人而不是通常我们从字典里查到的“盘子”或是“一道菜”的意思。所以如果字幕翻译者直接照搬字典中的含义,中国的观众在理解上就有困难了。那么目标语观众也就没有达到最佳语境效果。但此处,字幕翻译者选用了“adish”在英语口语中的含义,成功地表达了原作者的意思同时也保证了目标语观众的正确理解。

例2:ismay:makethemorningpapers.retirewithabang,e.j,eh?goodman.

伊斯梅:占整个头版。饮誉而退,是不是?好样的。(2001:21)

电影中白星航运公司经理布鲁斯•伊斯梅为了让泰坦尼克号创造横跨大西洋的最快纪录,不顾潜在的冰山威胁暗示船长史密斯提高船速。e.j.指的是美国著名职业高尔夫球手,一生硕果累累。伊斯梅说话时提到e.j.就是希望史密斯也像e.j.一样风光地退休。

“bang”本来是用做拟声词的,在电影中被解释为“成绩或成功”。如果译者把“bang”翻译成中文的“砰”,会造成意思的混淆,中国观众会以为船长遇到了什么可怕事情。因此,将“retirewithabang”译成“饮誉而退”,就把说话者暗含的意思准确地传递给目标语观众,实现了最佳语境效果。

例3:molly:youreabouttogointothesnakepit!whatdoyouplantowear?

莫莉:你这是羊入虎口!你打算到时候穿什么去呢?(2001:23)

又一次的灯红酒绿之后,罗丝对自己所谓高尚的上流社会生活终于忍无可忍,她跑到船尾,准备用跳海来结束这虚伪的人生。英俊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的杰克在这关键的时刻出现,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到的幽默说服了绝望的罗丝。尽管很不情愿,但为了答谢杰克的救妻之恩,卡尔还是邀请杰克到头等舱进餐。他本想找机会羞辱杰克一番,但好心的贵妇人莫莉看出了这一点,并把自己儿子的衣服借给杰克帮助他体面地出席晚宴。

莫莉把杰克要参加晚宴叫做“snakepit”,字面意思是说他要去蛇洞。但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我们用“羊入虎口”或是“龙潭虎穴”比喻一个人将要面临巨大的危险或是要去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此处,字幕翻译者用“羊入虎口”表示“去蛇洞”,是充分考虑到中国观众的语言环境的体现,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准确而又快速地表达了电影最想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实现了最佳关联性。

例4:rose:itturnsoutthatmr.dawsonisquiteafineartist.hewaskindenoughtoshowmesomeofhisworkstoday.

罗丝:事实上,道森先生是个画家。我看了他的作品。(2001:25)

这句对白发生在杰克成功救下想要跳海的罗丝后,罗丝的未婚夫卡尔为答谢杰克,邀请杰克到头等舱里进餐的时候,卡尔想要婉转地羞辱杰克,说他和罗丝对于美的标准有所不同,暗指杰克的画是街头艺术,难登大雅之堂。

通过对比原始英语对话和汉语翻译,我们发现加下划线部分在汉语字幕中被省略掉了。但是,中国观众仍然可以清楚明白地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丝毫没有误解和困惑。由此可见,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更多地关注说话者的表达意图。

例5:andrew:sheismadeofiron,sir.iassureyou,shecan.andshewill.itisamathematicalcertainty.

安德鲁:先生,户退是铁做的。我保证,它会沉。一定会沉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2001:42)

1912年2月14日的晚上,海上风平浪静,客轮也依旧全速行驶。突然,瞭望台上的人员发现了正前方的冰山,虽然驾驶舱尽全力使客轮减速并转变航向,但是巨大的惯性还是使轮船撞上了冰山,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也将在两个小时内沉没,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英语中,“she”除了指女性之外,还可以表示如“船,民族,国家等”被认为是女性的无生命的事物。而“she”在汉语中对应的词“她”,只具有字典中表示“女性”的这一层含义。因此,译者没有采用直译的方法将“she”译成“她”,而是改译为“它”,这是符合汉语特殊语言环境的。

四、结语

泰坦尼克英文篇2

《阿凡达》、《泰坦尼克号》……这些创造了世界电影传奇的投资,让詹姆士•卡麦隆成为了最让人放心的投资对象。

投资投的是人,但是,对人的认识,恰恰也是投资中最难以把握的。

如今大名鼎鼎的卡麦隆,当年却跟今天大量的北漂一样,深埋在《星球大战》带来的电影从业者中,无人问津。

他在各个片场里转悠着打杂,他什么零活都干过,只要能和电影沾边,什么都行,不给钱白干也行!为了能坐上导演椅,有一天他终于豁了出去,把自己花了几年时间精心写成的电影剧本《终结者》以一块钱的价格卖了出去,换回来了一个当导演的机会!

《终结者》让卡麦隆一炮而红。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又拍了《异形》、《第一滴血》、《魔鬼之家》、《审判日》、《真实的谎言》……1997年,他又拍了《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全世界票房收入超过了10亿美金,保持着《阿凡达》之前好莱坞最高的电影票房纪录。

事实上,我们大家看到的《泰坦尼克号》,已经是卡麦隆所拍《泰坦尼克号》的续集。他的第一部《泰坦尼克号》是纪录片,其中包括了大量在12480英尺底下的大西洋深海底沉睡的泰坦尼克号残骸的珍贵镜头。目前世界上只有5艘能够到达这么深的海洋的潜艇,连美国人都没有那玩意儿。

卡麦隆是乘坐俄国造的mir1和mir2第一次到大西洋底登门拜访“泰坦尼克号”,在那里“体验生活”的。这可不是度假啊,这是在玩命,到达海底12480英尺深的时候,潜艇身上每一平方英寸的承重压力是6000磅,船体有一丝细微的缝隙,就会导致潜艇在顷刻之间爆裂,船毁人亡。卡麦隆为收集《泰坦尼克号》的素材,总共下潜了12次。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再现“泰坦尼克号”当年的原貌和悲壮的历史事件,《泰坦尼克号》制作组一共造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泰坦尼克号”模型,其中的主角是一条建在加州墨西哥湾的,按原尺寸1:1比例建造的775英尺长的模型,第二主角是一条14米长的模型。卡麦隆跑遍了好莱坞、伦敦、东欧所有的片场,找不到一个适合拍摄《泰坦尼克号》的地方,所以,《泰坦尼克号》片场是完全在平地上新造起来的,里面还有一个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械蓄水池,可容纳1700万加仑海水,并可以将其中500万加仑海水在几秒钟内注入船体内,制造出沉船的假象。几百个工程师、建筑工人、艺术家、布景师花了整整100天把“泰坦尼克号”在太平洋的海岸线上搭建了起来。

《泰坦尼克号》开拍了,卡麦隆现在是个大牌导演了,不仅胃口大了,脾气更加大了。《泰坦尼克号》的预算是天文数字:7500万美元,预定上映日期是1997年夏天的电影旺季。在《泰坦尼克号》拍摄过程中,卡麦隆的帝王作风也发挥到了极点。

他是个控制狂,所有的权力都握在自己手里;他是个工作狂,自己停不下来,也不准别人休息;他是完美主义者,什么事情最后都要自己动手再做一遍才心里舒服心里放心;《泰坦尼克号》剧本是自己写的,制片人和导演都是自己,摄像时常夺过摄影机扛在自己肩膀上自己按快门;灾难镜头中的被砸破的破桌子破椅子,别人砸的都说不像,非要全部自己来砸一遍……就连《泰坦尼克号》里画家道森的速写和素描,也全部出自卡麦隆之手,包括凯特•温丝莱特的肖像……

最让人紧张的是投资出现了巨大风险。

《泰坦尼克号》拍着拍着,自己也变成了一艘冰海沉船,7500万全部花光了电影还没有完成一半,两家电影投资公司派拉蒙和福克斯急得团团转,不得不向外面银行借钱来不断往摄制组里输血,公映日期也是一推再推,遥遥无期;好莱坞里满天谣传说《泰坦尼克号》翻船了,这部片子永远到达不了电影院里,卡麦隆将名誉扫地遗臭万年。

卡麦隆还是继续拖拖拉拉地干活、大大咧咧地烧钱,最后派拉蒙和福克斯为“烧钱”的事情与卡麦隆翻了脸。于是卡麦隆说只要自己能当导演拍电影,白干也无所谓,拱手放弃了《泰坦尼克号》收入中的导演分成。

泰坦尼克英文篇3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赏析

电影《泰坦尼克号》自1998年登陆中国市场后,创造了很多奇迹,票房达到了3.6亿,一直保持了10年才被超越。2012年,3D版的《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内地上映后,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观影浪潮。作为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泰坦尼克号》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泰坦尼克号》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中国观众所熟知和接受,其字幕翻译工作是至关重要和功不可没的。泰坦尼克号(RmStitanic)是一艘奥林匹克级游轮,于1912年4月处女航时撞上冰山后沉没。泰坦尼克号由位于爱尔兰岛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兴建,是当时最大的客运轮船。在其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泰坦尼克号海难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惨重的海难之一,当时是海上最大的轮船,同时也是最为人所知的海上事故之一。后于1997年被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拍成电影,片名《泰坦尼克号》。歌手席琳·迪翁完美演绎主题曲《我心永恒》。公司领导人怕《泰坦尼克号》会重演《天堂之门》。这部当时非常昂贵的电影在经济上失败,导致了联美电影公司被出售。也有人对卡梅隆的导演风格表示怀疑,甚至有将他撤换的建议。但是此时项目已经进行到了20世纪福克斯无法将一个中心人物撤换而不使得整个项目失败的阶段了。20世纪福克斯拥有全世界的出租和名称权,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它将在美国的发行权以6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派拉蒙电影公司。由于费用不断增高卡梅隆决定放弃他800万美元的报酬,但是在电影完成后他从20世纪福克斯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奖金。

一、电影《泰坦尼克号》简介

《泰坦尼克号》是由詹姆斯·卡梅隆于1997年编导的有关皇家游轮泰坦尼克号沉船经历的一部灾难电影,该影片获得了11项奥斯卡金像奖,这让它成为好莱坞20世纪末的象征。

1912年4月15日,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而沉没,当时游轮上载着1316名乘客和891名船员,这场海难被认为是20世纪人间的十大灾难之一。1985年,在北大西洋两英里半的海底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美国探险家洛维特亲自潜入海底在船舱的墙壁上看见了一幅画,洛维持的发现立刻引起了一位老妇人的注意。已经是102岁高龄的罗丝声称她就是画中的少女,在潜水舱里,罗丝开始娓娓道来叙述她当年的故事。

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丝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一道上船,另一边,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靠在码头上的一场赢到了船票。罗丝早就看出卡尔是个十足的势利小人,从心底里不愿嫁给他,厌倦了上流社会的虚伪生活,甚至打算投海自尽。在关键时刻,杰克一把抱住了少女罗丝,救下她,两个年轻人由此相识。

为排解少女心中的忧愁,杰克带着罗丝不断找寻生活的快乐之处。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了,罗丝脱下衣服,戴上卡尔送她的“海洋之心”项链,让杰克为她画像,以此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当美好的爱情故事正在上演时,“泰坦尼克号”却撞上了冰山。

惨绝人寰的悲剧就此拉开了序幕,“泰坦尼克号”上顷刻间变得一片混乱,每个人都在慌忙逃命,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境下,人性中的善良与丑恶、高贵与卑劣更加分明,也得到了彰显。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罗丝,自己则在冰海中被活活冻死。

老态龙钟的罗丝讲完这段感动天地的爱情故事之后,把那串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沉入了海底,让它陪着杰克和这段爱情长眠于海底。

二、关联理论

DanSperber和Deirdrewilson(1986,1995)在《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从交际和认知的角度为认知语用学研究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1991年,wilson的学生e.a.Gutt发表了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研究。

Sperber和wilson对一般的语言交际推理模式作了非常重要的修改和补充,他们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采用的是“明示—推理模式”。“人们进行推理并不是要证明某交际活动是否具有关联性,而是要找到这种内在的关联性和获得最佳的关联效果。”[1]关联性是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推理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二是所得到的语境效果。前者小,后者大。那么关联性就越强。语境效果包括推导出语境隐含意义、加强或证实已有的假设、消除矛盾的假设三种类型。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推理过程,涉及大脑机制。是一种言语交际的行为。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翻译是一个推理的过程,翻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大脑机制,而不是语段本身或语段产生的过程。Gutt是这样定义翻译的:“译文应该是同原文释义相似(interpretivelyresembling)的接受语语段。”[2]“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的责任便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企盼(expectation)相吻合”。关联原则对于译文想传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都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换句话说,译文试图传达的是那些与听众的关联性很强,也就是能够产生足够语境效果的部分,而在表达方法上应做到既能产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又不让听众花费额外的精力。

用关联理论翻译欧美英语电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观看电影,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理解障碍。一方面,字幕翻译者必须通过与作者在心理上和认知上的共识来理解原文的意图和其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字幕翻译者还必须考虑到目标语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期望值。这样,通过电影字幕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才能取得成功。

三、从关联角度赏析《泰坦尼克号》的字幕翻译

例1Liz:Youactuallythinkthisisyou,nana?

丽姿:奶奶,你觉得这真是你吗?[3]

oldRose:itisme,dear.wasn’tiadish?

老年罗丝:是我,亲爱的。我当时是不是很漂亮?

这是祖孙俩在看素描画像时的一段对白,在电影中,老年罗丝正看着眼前的素描画像,画中躺在椅子上的女子,衣着华丽,脖子上戴着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年轻漂亮,这正是罗丝年轻的时候。在这两句对白中,“adish”原本的意思是盘子或一道菜,但是在英语口语中,“adish”的意思是外表漂亮非常有吸引力的人。[4]如果这里翻译成“盘子”或“一道菜”,那么观众将会很难理解,就不能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意思,目标语观众也就没有达到最佳语境效果。[5]在这里,字幕翻译用了“漂亮”,就对应了中国往往用“秀色可餐”来形容一个女人非常美丽的语言习惯,这实际上和外语中“一盘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质意义上契合。同时,这种翻译也非常好地表达了原本电影中所要表达的语义,也让观众能充分理解,实现了最佳语境效果。

例2molly:You’reabouttogointothesnakepit!whatdoyouplantowear?

莫莉:你这是羊入虎口!你打算到时候穿什么去呢?

电影中,罗丝对自己所谓的高尚的上流社会生活终于是忍无可忍,她跑到了船尾,想要跳海来结束这虚伪的人生。在这关键的时刻,杰克出现了,他跟罗丝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动了罗丝,打消了她跳海的念头,把她救了下来。尽管很不情愿,但是为了答谢杰克的救妻之恩,罗丝的未婚夫卡尔还是邀请杰克到头等舱。他本是想找机会来羞辱杰克一番,但好心的贵妇人莫莉看出了这一点,并把自己儿子的衣服借给杰克,帮助他体面地出席晚宴。

“snakepit”是贵妇人莫莉对杰克要参加晚宴而用的词,字面意思是“去蛇洞”,但是,按照中国语言文化环境,我们常把要去一个很危险的地方或面临巨大危险称为“羊入虎口”或者“龙潭虎穴”。在这里,字幕翻译将“snakepit”翻译成“羊入虎口”,非常符合中国的语言文化,生动形象表达出了所要表现的意思。[6]准确而又快速地表达了电影最想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实现了最佳关联性。

例3andrew:Sheismadeofiron,sir.iassureyou,shecan.andshewill.itisamathematicalcertainty.

安德鲁:先生,它是铁做的。我保证,它会沉。一定会沉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这是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发生的一段对话。在这段对话中,我们一般认为“she”原本的意思是“她”,表示女性,但是在英语中,“she”在表示女性这一意思外,还有“船、民族、国家等”这些被认为具有女性意义的无生命事物。在翻译时,字幕组没有用直译的方法把“she”翻译成女性“她”,而是依照汉语的习惯,翻译成“它”,这更加符合汉语特殊的语言环境,让中国的观众容易理解接受。

四、结语

不同国家的语言是不同的,但是都是为表达电影内容和思想而服务。所以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做好字幕翻译的工作,对观众观看电影、理解电影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关联理论的提出并在字幕翻译上的应用,是字幕翻译的重大突破,使字幕翻译更加贴合观众,也能更好地表达电影的本意。《泰坦尼克号》优秀的字幕翻译,让我们在观看电影时,充分理解了电影中的情感,对我们观看电影具有很大的帮助,这是译者在翻译外国电影字幕时所要学习和注意的。在今后的字幕翻译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进行翻译,使字幕更加符合观众的语言文化环境,更好地融入电影语境,更加轻松地理解电影意蕴和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Sper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Blackwellandoxford,1986.

[2]Guttersnst-august.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st[m].oxford:BasilBlackwell,1991.

[3]周蝉.英文经典电影脚本汇摘(上册)[m].《疯狂英语》编辑部,制作.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4]武燕燕,马烁,等.评析英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字幕汉译[J].电影文学,2012(04).

[5]吴志芳,邱棠,等.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制约中的能动[J].上海翻译,2007(02).

泰坦尼克英文篇4

一个世纪以来,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众说纷纭,对这艘最著名的沉船,后人有着无尽的叙述热情与多样的解读视角。究竟谁才是导致“泰坦尼克号”最终撞上冰山而沉没的“罪魁祸首”,是月亮惹的祸还是人为操作骗保?对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甚至经济学家来说,是个近百年都解不开的谜。

背景

泰坦尼克号(titanic),是一艘奥林匹克级邮轮,于1912年4月处女航时撞上冰山后沉没。泰坦尼克号是同级的三艘超级邮轮中的第二艘,与姐妹船奥林匹克号(RmSolympic)和不列颠号(HmHSBritannic)一道为英国白星航运公司(whiteStarLine)的乘客们提供快速且舒适的跨大西洋旅行。

泰坦尼克号由位于爱尔兰岛贝尔法斯特(Belfast)的哈兰德与沃尔夫(Harlandandwolff)造船厂兴建,全长269.06米,宽28.19米,标准排水量为46328吨,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3米,动力50000匹马力,总共可搭载3547名乘客和船员,是当时最大的客运轮船。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航海技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造船专家》(theShipbuilder)杂志认为其“根本不可能沉没”(“theshipisunsinkable”)。

1912年4月10日,20世纪初最大、最豪华的远洋客轮“泰坦尼克号”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航行,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Southampton)出发,目的地为美国纽约(newYork)。4月14日,船上时间夜里11时40分,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2小时40分钟后,即4月15日凌晨2时20分,船裂成两半后沉入大西洋,导致至少1523人遇难。泰坦尼克号海难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惨重的海难之一,同时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海上事故之一。

泰坦尼克历史沉船之谜

100年来,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众说纷纭,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法称是因为轮船航速太快,导致客轮根本没有时间避开冰山;有的说法称“泰坦尼克号”上使用了大量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次品铆钉,导致“泰坦尼克号”船身钢板外壳和冰山相撞后立即发生开裂;还有的说法称“泰坦尼克号”舵手罗伯特?希契斯在慌乱之中听错命令,转错了方向舵,从而导致“泰坦尼克号”不幸撞上冰山而沉没。

被功率强大的激光束击穿

1985年,海洋勘察人员在大西洋底终于发现了已沉睡73年的泰坦尼克号。他们在对其残骸進行勘察时,在其右舷的前下部发现一个直径恰好是90厘米的大圆洞,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个大圆洞边缘十分光滑规整,好像是被一种圆规状切割工具加工后形成的。美国皇家海军舰艇专家塞兹湟尔会同国际专家组对泰坦尼克号船体右舷前下方的神秘圆洞進行水下拍照和测量等综合研究后,确认泰坦尼克号是被一种功率强大的激光束击穿后,底舱進水而遇难,理应在船体的球鼻首处或其周围部位留下不规则形洞痕,或船体钢板出现不规则的开裂现象,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但是这一说法不成立,90厘米的圆洞根本不能对titaniC构成任何威胁,众所周知titaniC有16个隔水舱,任意2个進水都不会沉没,90厘米甚至只要一把雨伞就能补全的洞口是不可能使船沉没的。

船员发现大海有“鬼火”

美国《旧金山纪实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绝密档案中说:“据幸存的泰坦尼克号船员证实,海难发生时,他们站在泰坦尼克号的甲板上观察,发现大海中有一些奇怪的‘鬼火’神出鬼没地运动着,这些扑朔迷离的‘鬼火’像是从一艘来历不明的‘幽灵船’上跑出来的。”

被历史学家们指责为见死不救的“加利福尼亚”号船长洛尔德当时所指挥的船就在附近海域。他到死也坚持认为,当时从船上能清楚地看到另一艘来历不明船只的“鬼火”。这一神秘的幽灵船当时正处在泰坦尼克号与加利福尼亚者号之间的水域。

6幅照片中发现8个发光体

科学家们按照泰坦尼克号残骸考察计划,在对船体拍摄的6幅水下照片中,发现8个来历不明的神奇发光体。最初,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某种深水鱼群,不过,当研究人员借助电脑再次对这些水下照片進行更详细分析后发现,确实有一些来历不明的人造发光体围绕着泰坦尼克号游弋。海洋学家确认海洋中再也找不到跟这些神奇发光体类似的东西了,它们很像在空中飞行的那些UFo,但又有区别,不是那种典型的飞碟,而是类似世界各地的许多目击者见过的那种能量凝聚体。

科学家由此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泰坦尼克号是意外遭到不明潜水飞行物射出的激光束的攻击而進水翻沉的。当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幽灵船”便飞离这里,或潜入大海深处。美国著名飞碟专家克罗温博士确认,唯独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海中不明潜水飞行物似乎来自地球外,我们地球上从未有过这类怪物。

木乃伊之谜

据说,在鬼火之谜之后,传出的木乃伊之谜更为贴切,在泰坦尼克号的船上,存放着一个很古老的木乃伊,这个木乃伊在未放在船上之时就已经很神秘了,只要与这个木乃伊有关系的人不是生了一场大病,就是死亡,科学家们也没能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不久,一个神秘人物花了很高的价钱将它买下,准备通过泰坦尼克号来运送,由于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木乃伊也神秘的消失了,任人们怎么打捞,也未能发现木乃伊的存在,这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了。

都是月亮惹的祸?

泰坦尼克英文篇5

[摘要]好莱坞史诗爱情巨片《泰坦尼克号》,

于1998年初登中国大银幕时,无数观众涌入影院,为之感动,为之疯狂。这部影片14年后重登中国大银幕,再次引发观影狂潮,并演变为全球影坛的文化现象。本文试从影片类型、叙事风格、人物分析三方面,探讨《泰坦尼克号》在中国风行的原因。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史诗;爱情;灾难;叙事

1998年,美国投资高达两亿美元的好莱坞史诗爱情巨片《泰坦尼克号》登陆中国大银幕时,无数观众涌入影院,为之感动,为之疯狂,它不仅在全球票房上狂收1845亿美元(北美地区6亿美元,中国36亿人民币),成为位居全球及北美地区历史单部最卖座影片的第一名。还囊括了1998年第7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最佳摄影(罗素·卡彭特)、最佳艺术指导布景、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效果(视效及其他)、最佳电影音乐(席琳·迪翁)、最佳音效剪辑、最佳女演员(凯特·温斯莱特)提名、最佳女配角(格罗丽亚·斯图尔特)提名等诸多殊荣。

14年后的今天,中国观众对《指环王》《加勒比海盗》《哈利波特》《变形金刚》《阿凡达》等大片与3D技术司空见惯后,卷土重来的《泰坦尼克号》又再次引爆观影狂潮,并演变为全球影坛的文化现象。本文试从影片类型、叙事、人物塑造方面分析、探讨《泰坦尼克号》在中国风行的原因。

一、好莱坞式的史诗爱情巨片

史诗电影作为世界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电影样式,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史诗电影是“史”和“诗”的结合。“史”,指历史,是史诗电影的历史背景、叙述的材料来源、故事讲述的依据;“诗”,指诗化、诗意,是史诗电影的意境和风格追求,以视听手段来保证实现。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历史和浪漫相结合,电影主题和电影技巧相辅相成。《泰坦尼克号》就带有强烈的史诗背景和史诗风格。这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影片,是史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来源于真实又高于真实,尤其是男女主角杰克和露丝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可能比真实的历史体验和爱情经历更为温馨、浪漫、刺激和打动人心。

全片充分调动了一切电影语言和特技手段,讲述了在“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港起航到完全沉没在北大西洋海底发生在这艘号称“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豪华客轮上的故事。在辽远、悠扬、凄美的背景音乐中,演绎着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剧情,展现着人物或伟大、或渺小、或欣喜、或悲伤、或坚定、或彷徨的心理变化,带领观众彻底进入到主人公生离死别的爱情和目不暇接的光影氛围中。影片从故事情节、叙事节奏、摄影风格、剪辑才能、音乐创作、人物塑造等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影片创作者无与伦比的创作才能和艺术才华。游轮沉没的海上奇观与对男女主人公细腻的刻画巧妙融合,独具匠心又浑然一体。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把两个不可兼得的方面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宏伟浩大的特技场面,又有对主人公的身世背景、心路历程最好的研究与展现。13年保持“史上最卖座的影片”头衔的《泰坦尼克号》,是好莱坞电影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更是好莱坞史诗爱情片的传奇之王。因此,在14年后,观众在对剧情了如指掌,对3D体验不再新奇的今天,却仍愿意再次走进电影院,去重温经典,重新领略那段刻骨铭心的情感与悲伤,不能不说是这部电影本身的魅力使然。

二、叙事,史诗背景下的情节剧

史诗内容包括一个社会学元素和一个心理学元素,史诗花费大量笔墨描述人物生存的环境,即所谓的历史背景,这构成史诗的社会学元素。历史背景,电影中首先表现为辽阔的背景,海洋、沙漠、原野、长空等,其次表现为历史面貌的真实再现,场面壮观、人物众多、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史诗的心理学元素体现在人物上。

《泰坦尼克号》具有诸多史诗的特征。大海的壮阔画面,取景饱和,场面壮观。从一心要逃脱婚姻牢笼的露丝,出身卑微的穷小子杰克,到忠于职守的船长、视死如归的音乐师、相拥死去的夫妻……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令人过目难忘。但从角色定位、人物关系、影片情调来看,《泰坦尼克号》更像是一部超级情节剧。史诗只是作为背景和整体结构存在。

情节剧形成于18世纪末期的法国大革命之后,主要是把普通人引入“艺术”中,着力表现世俗的生活,关注人的情感,叙事通俗晓畅,情节曲折,注重伦理道德,结尾大悲大喜,令人落泪。《泰坦尼克号》描写了海难、历史、岁月流逝沧海桑田,搭建了一个很大的历史平台,具有史诗气派,但其核心情节、结构和人物,都没有超出情节剧的范畴。影片将“泰坦尼克号”沉没这一事件纳入到露丝的生命历史中,以一种主观、简化的方式反映了这一重大悲剧事件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在人物的设置上,面对魅力四射的露丝,杰克和未婚夫卡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善与恶、贫与富、豪放与桎梏、不羁与呆板,个性一目了然,使他们形成了风格化的人物形象。露丝无法忍受没有爱情的婚姻,拼死也要逃出“牢笼”;“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之后,露丝面临生死的选择,毅然跳下生命的“诺亚方舟”,选择和杰克在一起。选取极端性元素(如战争、灾难、恐怖、谋杀等),把人物推入危机的规定情境中,以便充分展现她的本性、本我,使情绪充分外化,这是情节剧的程式化表现方式。方法尽管老套,但非常奏效。相信当观众看到杰克挽救露丝,说出那句经典台词“你跳,我也跳”,见到露丝与杰克相逢在几乎完全淹没的船舱,两人不离不弃生死与共的经典片段,一定会心潮澎湃,为之动容。

此外,情节剧非常注重影片的观赏效果。“电影调动美工、色彩、照明和布景这类造型手段创造出的精美构图对渲染和烘托情节剧的环境气氛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形成了电影情节剧的观赏性的传统。”《泰坦尼克号》正是这种观赏性的完美体现。造价两亿多美元的《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成本最为昂贵的影片,更是一件展示当时电脑发展工艺水平的杰作。豪华的客轮和壮观的场面无不体现着詹姆斯·卡梅隆及其创作团队的精益求精。有人评论说,这部豪华影片几乎银幕上每一平方毫米都是用美元堆出来的。因此,当这艘巨轮在大银幕上向我们呼啸而来时,全世界的电影观众都为之震惊,为之嗟叹。全球1845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也就顺理成章了。194分钟的时长,对于电影观众来说,完全是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而杰克与露丝在泰坦尼克号船头相拥的镜头,是情节剧煽情的精美标本,更成为电影史上永恒的经典。《泰坦尼克号》中极具观赏性的镜头还包括影片开始部分的海底寻宝、杰克的那句“我是世界之王”、“海洋之心”沉入海底以及饱受争议的人体素描等。影片把恢弘的主题与壮丽的自然风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心理冲击与视觉享受。

《泰坦尼克号》融合了史诗和情节剧的元素,是弱化的史诗,也是放大了的情节剧。既是高大宽广壮阔的,又是优美伤感而世俗的。

三、人物分析

女主角露丝是真正的核心人物,影片的情节和结构都围绕着她组织、取舍、展开。没落的贵族小姐露丝,聪明、美丽、热情、反叛,对权贵不屑一顾。梦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矛盾。母亲要将她嫁给富豪卡尔。她厌倦贵族们百无聊赖的生活,彷徨且无奈,她选择轻生,却被杰克拉了回来,进入到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可以肆无忌惮地唱歌、跳舞,也可以不顾形象地追逐打闹,更可以对试图控制她的人进行挣扎与反抗。这是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也是一个她从未了解过的世界。开心时,她在这里翩翩起舞;灾难来临时,她不顾一切飞奔到这里,只因这里有她喜欢、深爱的人。露丝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她对喜欢的敢于追求,不喜欢的敢于放弃。她如深埋海底的“海洋之心”,身处黑暗,心向光明。

悲剧从来不会因为个人主观愿望而选择离去。无情的冰山撞沉了“泰坦尼克号”,亦撞醒了露丝和杰克的爱情之梦。惟一值得庆幸的是,自此之后,我们看到了那句“你跳,我也跳”最好的践行,看到了在灾难面前的众生相,看到了爱情的生死与共和忠贞不渝,这一切,使我们相信原来这世界真的有爱情存在。

露丝个性顽强,从不屈服于命运,尤其是她在船头被杰克拉回之后。露丝与家庭抗争,与未婚夫抗争,与命运抗争。失望、挫败、打击,甚至死亡,都不能使她屈服。尽管她与真爱失之交臂,没能和杰克一起长相厮守,但她绝不是悲剧的主人公。“悲剧的主人公知道自己不能逃脱命运的摆布,因而自觉地屈服于自己的命运,而情节剧的主人公虽是受着意志和命运的支配,却是抱着希望,忍受着失败。”她是俗世的英雄,从未失去勇气和希望。亲眼见到自己最爱的人沉没在海底,她毅然吹响了口哨。她听从了杰克的话,说服了自己的内心,选择了没有杰克一个人活下来的生活。情节剧的英雄是乐观的英雄,同样是与命运的抗争,悲剧是抽象的,是宇宙,是人的激情,是对力量的冲突,是人与自然、命运和强大敌人进行抗争的,情节剧是具体的微观世界,它的时空被纳入一个人的历史限度之内。影片全景式地展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海难,是如此波澜壮阔,却又是具体而富有细节的。《泰坦尼克号》的时间、空间,都是露丝所看到的、感觉到的。海难虽是背景和舞台,促使人物命运发生改变,却并不是一种绝对力量。露丝是执著于自己内心的人,无论周围的人与声音如何非议,她都会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勇敢选择,坚强面对。这是一个史诗式单纯和感性的人物。观众无法不去喜欢她、支持她、拥护她。

至于杰克,或许更多年轻观众在意的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那张英俊的脸。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个形象的魅力绝不仅仅是来自电影明星本身的气质,更多来自他豪情万丈的男性魅力。尽管当年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看上去更像是姐弟恋,但两人深情而真挚的表演,还是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精明、务实,精力充沛,对露丝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爱,莱昂纳多塑造的杰克无法不让人心动。他不因身份高低放弃梦想,不因贫穷富有放弃真爱,他为爱而生,为爱而死,虽已离去,却永在心中。在他身上,实现了演员与人物的完美结合。《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使他步入好莱坞巨星行列。帅气、英俊、潇洒、礼貌而绅士,成为他很长一段时间的代名词。

除此之外,影片还描绘出一幅灾难面前的众生相,有慷慨赴死者,有临阵脱逃者,有大义凛然者,亦有苟且偷生者……善与恶,美与丑,展示得全面而具体,鲜活而真实。这也是令观众在为杰克和露丝的纯美之爱唏嘘不止同时所津津乐道的。

四、结语

《泰坦尼克号》作为一部史诗爱情巨片的经典之作,14年前征服了全世界影迷的心,14年后仍然能够打动无数人的心,是好莱坞式史诗爱情片的又一次胜利。影片创造出的极具历史真实感的宏伟场景,在叙事上,使得人物与历史事件有了关联;在影像上,创造出辉煌的奇观;在风格上,呈现出一种“宏大”的美。独有的艺术魅力,将使它永载世界电影史册。

[参考文献]

[1]胡克,游飞.美国电影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泰坦尼克英文篇6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作为第十四届西博会期间重要项目之一,一个投资近百亿元的超大型旅游项目“浪漫地中海七星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将正式落户四川大英县。项目建成之后,有望成为四川辐射全球的又一张旅游新名片。引人关注的是,该旅游项目中首个重金打造的旅游产品,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复活版”泰坦尼克号。由美国团队操刀,全球首艘真正按照原图一比一比例建造的泰坦尼克,将在年底正式动工。

山东滨州的水泥航母,花掉了一亿两千万元人民币。那么,这个“复活泰坦尼克号”会花多少钱呢?报道中提到,美国人表示,“当时的资料保存条件有限。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沉没后,几乎没谁看到过一张完整图纸。历经百年时间,很多碎片化的图纸或被收藏或遗失,很难集中。我们多年前就开始在世界各地搜集图样。前后花了数百万美元,终于收集到了这艘船的绝大部分图样。”光找图纸就花了数百万美元,可想而知这最终“完整重现”的成品,至少需要花几倍、几十倍于找图纸的钱吧?

先不说四川省大英县和当年的冰海沉船能不能搭上半毛钱关系,咱们就先替他们算算投资。几亿元即将在今年年底开始往外扔,要扔多长时间才能打住,媒体报道里并没有提及。不管怎么说,投资其实就是为了钱生钱,明摆着山东水泥航母的前“船”之鉴在那里荒凉地摆着,这假泰坦尼克号凭什么就能把银子轰轰烈烈地往回挣?就凭投资者和当地官员们对于全世界人民想体验冰海沉船热情的预估?有多少旅客,会不远万里到四川大英县来看当年的海难变成如今中国人的沸腾生活?

泰坦尼克英文篇7

2012年3月21日,第三十三届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乐器博览会在法兰克福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世界各地乐器品牌汇聚,共享乐界盛宴。德国国宝-博兰斯勒(Blüthner)钢琴重装上阵,新产品pH概念琴领衔首发,惊艳全场。

博兰斯勒钢琴此次展位仍位于BVK(德国钢琴制造业协会)专门成立的“欧洲钢琴馆”1号馆:pianosaloneurope。

博兰斯勒钢琴全球首发新品pH概念琴成为本次法兰克福乐器展的一大亮点。其间,中国钢琴家李名强先生也特地来到博兰斯勒展位上参观试弹,并对博兰斯勒钢琴盛赞不已!

作为拥有世界顶级定制琴制作工艺水准的钢琴品牌,博兰斯勒展出的这款pH概念琴长190厘米。外形方面,一改传统厚重、木质的形象,顶盖及谱架均采用具有金属与玻璃质感的特殊材料,琴身则辅以高级定制皮革装饰、银白金属曲线琴腿等设计灵感,最特别的是工艺设计上首次采用上浮式铁板与透明键盖独特创意,有别于传统琴键盘的设计,这款琴的键盘两侧可以直接看到键身。而键盘左侧琴身造型刻有明显的博兰斯勒家族特征——极具艺术之美的Blüthner品牌LoGo。在配置方面,博兰斯勒公司以现有最新颖自动演奏技术为基准,配QRS自动演奏系统,且可用苹果系统控制。有观众评论这款琴不仅外形整体曲线优雅且极具后现代艺术感,时尚气息浓郁又兼具奢华通透之美,完全无损博兰斯勒钢琴美好音色及触感的实用优点,并且极具收藏价值。

博兰斯勒中国区总裁方阳先生提到,借助这样国际高水平的乐器会展交流机会,博兰斯勒中国公司与全球国际钢琴行业同行交流分享先进的钢琴文化理念,为今后博兰斯勒钢琴在中国的未来打造更坚实、高层次的发展舞台,同时也为中国的钢琴爱好者提供更先进的国际的品牌服务。

居尔泽尼希乐团任命首席客座指挥

曾随科隆歌剧院到访上海演出瓦格纳全本《尼伯龙根的指环》而一炮打响的科隆居尔泽尼希乐团(Gürzenichorchestra)近日任命美国指挥家詹姆斯·加菲根(JamesGaffigan)为首席客座指挥,负责乐团在驻团地科隆歌剧院的所有歌剧演出。加菲根将在下一个演出季走马上任。

三十三岁的加菲根目前是瑞士琉森交响乐团(LucerneSymphonyorchestra)的首席指挥,此外他还是荷兰广播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加菲根是2004年法兰克福乔治·索尔蒂爵士国际指挥大赛的头奖获得者,在美国和欧洲都具有广泛的知名度。他之前担任过旧金山交响乐团和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助理指挥。今夏他将在英国格林德伯恩歌剧节指挥罗西尼的《灰姑娘》(LaCenerentola)。

加菲根在居尔泽尼希乐团的直接领导是乐团音乐总监马库斯·斯坦兹(markusStenz)。

伦敦交响乐团侥幸与泰坦尼克号擦肩而过

2012年4月15日是泰坦尼克号沉船一百周年。当时泰坦尼克号在从英国南安普敦行驶往美国纽约的处女航上沉没。诸多纪念活动中,船上的八名乐师坚持演奏到最后并随船一起沉没的事迹广为大众所知并传颂。但与此同时,另一批更具规模的音乐家与这起沉船事故擦肩而过的故事却不为人知。1912年,伦敦交响乐团原本要搭乘泰坦尼克号前往美国巡演。该巡演由英国博浩公司(Boosey&Hawkes)的乐器部门赞助。如果乐师同意这一持续二十一天、涉及二十三个城市的三十二场音乐会巡演的话,就能从赞助商那里得到一套全新的铜管乐器。

当然,伦敦交响乐团并没有按照事先约定的那样搭乘泰坦尼克号,而是改乘波罗的海号(SSBaltic)。据记载,乐团将这一临时变卦归咎于美国音乐会演出档期的更改。

但最新资料则对伦敦交响乐团避免“灭门之灾”提供了更为翔实和准确的说法。乐团的首席长笛乐师加雷特·戴维斯(GarethDavies)在最近接受的一次访谈中提到了当时的境况。1911年9月,皇家奥林匹克号邮轮与一艘英国军舰相撞,改变了乐团的出访计划。由于奥林匹克号严重受损,为了修复奥林匹克号,正在建造泰坦尼克号的工人们被借调过去,从而迫使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从原本预计的1912年3月20日拖延到4月10日。

戴维斯说道:“奥林匹克是一艘大船,简直是旗舰,所以当务之急是尽快修复以让它下水恢复运营,由此造成泰坦尼克号不能按期下水,但我们的音乐会迫在眉睫,等不及了。所以我们决定改乘波罗的海号出访。这才是我们与泰坦尼克号擦肩而过的真实原因。是泰坦尼克号改变了出航时间,而不是乐团改变了演出计划。”

在阿图尔·尼基什(arturnikisch)的带领下,伦敦交响乐团乘坐一列八节车厢组成的普尔曼号专列,穿越于美国各地,包括东岸和中西部,甚至还有加拿大的多伦多、渥太华和蒙特利尔。1912年4月16日,乐团正在美国圣路易斯演出,得到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当时的小号手查尔斯·特纳(Charlesturner)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听说了白色巨星泰坦尼克号邮轮沉没的消息,无比担忧。”戴维斯还提到,当时乐团的第二长笛手还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一位大提琴手的朋友。当乐师们知道泰坦尼克号伤亡惨重的消息后,大家都不禁一身冷汗,心有余悸。

回程的经历也是相当骇人。邮轮遇到了风暴、大雾和冰山,不得不耽搁一天启航。“乐师们都忧心忡忡,每个人都躲在甲板下。泰坦尼克的阴影挥之不去。”

同年5月24日,伦敦交响乐团与当时伦敦的其他六支乐团一起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办了一场追思音乐会,纪念那些在泰坦尼克沉船中逝去的亡灵。参演的指挥家包括爱德华·埃尔加、亨利·伍德和威廉·门盖尔贝格等。此后直到1964年,伦敦交响乐团才重返美国巡演。

日本指挥家获得德国巴赫奖章

日本管风琴、羽管键琴演奏家兼指挥家铃木雅明近日获得由莱比锡颁发的巴赫奖章。

现年五十七岁的铃木雅明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章的日本音乐家。该奖章设立于2003年,旨在奖励全球范围内对演释和普及巴赫音乐作出突出贡献的音乐家。历届获奖者包括奥地利指挥家哈农库特等。

铃木雅明今年6月会带团出访莱比锡的巴赫音乐节,其间他将接受奖章。颁奖典礼将于6月8日举行。

哈农库特荣膺皇家爱乐协会金质奖章

现年八十二岁的奥地利指挥家哈农库特于4月22日获颁英国皇家爱乐协会最高荣誉的金质奖章。颁奖仪式就设在他在伦敦与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皇家管弦乐团合作贝多芬《庄严弥撒》现场。

皇家爱乐协会的金质奖章被称为“音乐界最为显赫的嘉奖之一”,是为了纪念贝多芬百年诞辰而设立的,为的是彰显协会与贝多芬的渊源。金质奖章设立于1870年,至今已有一百位获奖者,其中包括勃拉姆斯(1877年)、戴留斯与埃尔加(1925年)、理查·施特劳斯(1936年)、斯特拉文斯基(1954年)、布里顿与伯恩斯坦(1987年)。近年来的获奖者包括查尔斯·麦克拉斯爵士、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亨利·迪蒂耶和托马斯·夸斯托夫等。

逍遥音乐会喜迎奥运

一年一度的全球古典音乐最大规模的盛会伦敦逍遥音乐会将在今夏的九十二场演出中全面呈现奥运风采。届时预计会有成千上万的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参加音乐会。负责音乐会运营的BBC第三台总监罗杰·怀特(Rogerwright)表示“其实逍遥音乐会是一个国际性质的音乐节,只是碰巧在伦敦举办。”

今夏的音乐会从7月13日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8日,涵盖室内乐、歌剧、音乐剧、交响音乐会和标志性的闭幕音乐会。奥运会主赛场和逍遥音乐会驻地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分别在伦敦的东西两区,且时间上完全吻合。

泰坦尼克英文篇8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真善美;生命;死亡

卡梅隆导演在解释拍摄《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时讲到,它不仅表现了这艘大船经历了难以置信的毁灭,而且还能够非常逼真地拍出了它短暂却又辉煌的处女航。展示了泰坦尼克号及船上全体乘客和工作人员的活力、美好、希望以及信心的同时,还展示了人类如何面对黑暗痛苦的事情,赞颂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无穷潜力。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悲剧,看出了人类不幸的寓言以及隐喻,而且还展示了真实、善良、美好、勇气以及牺牲等多方面的事情,从而使得这部著名影片拥有了大量的拥趸。

一、灾难面前展现的人性真善美

公元1912年4月10日,这艘被誉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离开了英国南安普顿港口,朝着大西洋另一头的美国纽约驶去。乘坐这艘大船的乘客有贵族少女露丝、露丝的未婚夫以及露丝的母亲。此外,在码头酒吧里靠而赢得船票的年轻画家杰克也登上了这座梦幻之船。这艘当时被誉为全世界最大和最安全的游轮在它的处女航过程中,在加拿大东岸的纽芬兰附近海面上,意外地撞上了规模宏大的冰山而沉没了。船上2223名乘客仅有700多名死里逃生,另外的1500多名则都命丧海底。

在这意外到来的灾难发生时,人都会有自救的本能。但是,本部电影却很好地突破了这一点,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人性中的真善美。从相关统计可以看出来,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全体乘客中多达69%的妇女儿童都存活下来,但是,男性乘客的生还比例却仅有1%。从影片本身来看,大量镜头都在宣传将生的希望给予妇女儿童的美好人性。那些动人的情景至今犹是历历在目:丈夫与妻子和孩子吻别,协助他们登上救生船;很多妻子痛苦地惜别自己的丈夫,有些还不愿意上船;相依相偎躺在床上的老夫老妻却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显得安详和平静,从而履行了“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美好诺言;还未来得及撤离的母亲在即将浸水的床旁安详地给睡觉的儿女们述说着美丽的童话故事;甲板上的乐师们在镇定地演奏舒缓柔和的乐曲,希望这样能够安抚船员和乘客恐惧的灵魂;电讯室里的两个电讯员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每十分钟向公司发一份电报,从1时35分的“机舱进水了”到1时45分的“淹到锅炉了”,都可以看出他们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最后游轮断裂,他们落入了大西洋的冰冷海水中;大副将露丝未婚夫卡尔贿赂他的钱扔掉后自尽了。船长史密斯在全部救生船都走后镇定地出现在甲板上,说了句“现在,自己救自己吧!”之后从容不迫地进入到船舱,而且还希望和这艘船同归于尽。这些人人性中的真善美得到了精彩的展示,在灾难面临时尚能显得如此淡定。

至于在影片中出现的人性黑暗、卑鄙、下流和,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展示出在沉船过程中的伟大人性。而且还有人为了逃生,不顾及其他旅客的低劣卑鄙人等,这样就很好地隐含了人内心世界的诸多本能和黑暗。在这种情况下的本能与人性发生了较大的冲突,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出人性的美好和现实。这不仅符合主旋律影片的要求,而且还可以提升影片的成功演出。

二、小乐队展现出的人性真善美

在《泰坦尼克号》中,导演不仅借助灾难来表现爱情,而且更多地表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

这种真善美在泰坦尼克号上的五人小乐队成员身上得到了非常华丽的升华,进一步提升了作品中的真善美水平。以下是几个场面:第一个场面是在船体刚开始下沉的时候乘客显得惊慌失措,奉船长的命令,五人小乐队来到甲板上并且很安静地为惊慌失措的乘客演奏了轻松愉悦的音乐作品。第二个场面是看着为了逃命而奔跑的人们,小乐队中的一位乐手觉得这些演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也没有人愿意听。但是,首席小提琴手却觉得这些乘客在吃饭过程中也没有听他们的演奏。因此小乐队的成员们又持续演奏下去了。第三个场面是船马上就要沉没了,首席琴手宣布演奏结束了,乐手们相互握手致意,而且在相互道完珍重后散开了,但是首席琴手却依旧在混乱的甲板上孤零零地再次操琴,开始演奏起来。听到这些琴声后,前面已经散去的乐手们又都返回去,而且将首席琴手围在中心,举行了最后的乐队演奏。第四个场面是终于到了生离死别的时刻,首席琴手放下了琴弓,满怀深情地向自己的同伴说道:“能够在今天晚上和诸位合作演奏乐曲,是我一生的荣幸。”

从这些场面中可以生动地看出首席琴手和乐队成员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勇气,正直、善良以及坚忍,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展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这不仅在为音乐做奉献,而且还丰富了我们对于人性真善美的认知,使得观众能够想起在黑夜的寒风中忘我地演奏乐曲的乐手们的形象,而且还有漂浮在大海上的大提琴。

三、普通乘客所展示出的人性真善美

在泰坦尼克号海难中,大约有1500多人都命丧大海之中,其中绝大部分是男人。在这个危机的关头,人们依然绅士地恪守“儿童和女士优先”的原则,而且坚持到最后一刻。在生死抉择面前,没有富商、学者、士兵、官员以及工程师等身份差异,只有男人、儿童以及女人。施特劳斯是全世界最大的美斯百货公司的创办人,这位坐在头等舱的乘客却选择了留守在泰坦尼克号上。有人劝解他说,他年纪是如此之大,应该到救生船上去,而且人们也不能反对。但是,老人很断然地回绝了这种说辞:“如果船上还有女人和儿童,我坚决不会上救生船。”身着华丽的晚礼服,著名银行家古根海姆宣称要体面地死去,像绅士一样地去死。但是,在他死后,人们看到这位受人尊重的银行家在给太太的纸条上这样写道:“不能因为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造成了任何女性剩在甲板上。我要像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死去,而不能像畜生一样死去。”男性乘客中的阿斯德是亿万富翁、斯特德是资深报人、巴特是炮兵少校、罗布尔是著名的工程师等,但是这些乘客还是将生还的机会让给了目不识丁、脚穿木鞋、身无分文、头戴方巾的农家妇女。

牧师侯伯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最先唱起了《上帝离我们更近了》,这一首节奏比较舒缓,而且有着恬静安然旋律的宗教歌曲,是船上最后唱起的。对侯伯牧师而言,他收到了到美国芝加哥布道的邀请而搭载了泰坦尼克号。在泰坦尼克号遇到了危险后,他立即召集船上的若干名基督教徒,让他们手拉手站成一圈,并且非常严肃地说:“弟兄姊妹们,我们随时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因为信仰耶稣,我们获得了永生的信念,我们无所畏惧。但是,这艘船上还有很多没有信仰耶稣的人,我们千万不能与他们争相运用这些逃生的设备。”于是,在侯伯的号召下,基督徒们舒缓地唱起了圣歌《上帝离我们更近了》,而且还将船上的其他乘客也感动了,这些乘客按顺序服从泰坦尼克上的工作人员的布置,将大部分的生还机会最先让给了妇女和儿童。就在此时,船上乐队的领班哈特利以及乐队成员都来到牧师和基督教徒们的身边,积极地运用手中的琴来为这些有着凝重表情的基督教徒们伴奏《上帝离我们更近了》,在歌声和伴奏声中,锅炉也发生了爆炸,电力已经中断,船身也断成了两截,巨大的浪涛打来,一起将所有的乐手和基督教徒卷进了大西洋冷冰冰的海水中。

在号称全世界最安全的先进轮船泰坦尼克号发生灾难的面前,在船上的每一个乘客都自觉地经受了生命的庄严洗礼。虽然自救是人出于自身的本能,然而这些普通的乘客却将生还的机会让给了素不相识的妇女和儿童,自己却留在泰坦尼克号上,和它共同消失。这些细节都非常真实地展示出了导演在其中倾注的人性真善美。在危急时刻,人们在保护弱势群体和老幼妇残的过程中恪守职责,从而展现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光荣、威风与自豪应当被授予这些能够将生还机会让给别人的、自己却慷慨赴难的勇士们。

四、生死恋彰显人性之美

地位悬殊的杰克与露丝的爱情也感动了很多观众,更为其中的人性光辉折服。在即将沉没的那一刻,杰克和露丝这种特殊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显得耀眼而夺目。对乘坐头等舱的露丝而言,有着十足的机会逃生,然而为了自己的爱情却义无反顾地跑到空空荡荡的船舱里去寻找杰克,而且还下决心和杰克共同经历生死的考验。对露丝来讲,她不愿丢弃自己所喜爱的那个人而一个人离开这里。对杰克和露丝来讲,爱情就意味着他们要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和那些在沉船的一瞬间就独自逃生,置他人生死于不顾的卑劣人群相比,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人性的丑恶以及真善美的巨大差距。从这种老掉牙的英雄救美故事来看,却发生在富小姐和穷小伙在泰坦尼克号上这段独特的经历中,在此过程中彼此都要将生还的希望留给对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爱情的巨大力量在这对有着巨大身份差异的恋人身上演绎了独具魅力的人性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杰克将露丝送到了仅仅能搭载一个人的漂浮木板上面,但是自己却被冷冰冰的海水一直浸泡着。用他仅存的力气来激励露丝:“你肯定会脱险的”,“答应我,好好活下去”,杰克在死亡面前显得如此平静坦然,这样就更能震撼观众的心灵。虽然他们的爱情很短暂,而且也没有做到门当户对,然而也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人性的真善美。这部电影的悲剧色彩非常浓厚,从而极大地撼动人心,通过描述他们的爱情,让很多人从中得到启示、经历精神的洗礼,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性的水平。这也成为本部影片最会打动观众的关键因素。

五、结语

从《泰坦尼克号》来看,这部电影堪称是世界影史上的一座高峰,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主流的人类意识形态:勇敢地追求自由的爱情,而且在面对灾难的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不可磨灭的人性光辉。让我们看到了在发生灾难的过程中生命自身所独具的尊严以及顽强,从而跨越更好地显示出人性中的真善美,并且为此种美好的力量作出贡献。从而让大家知道,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都深深地埋藏着至善至美的人性种子,它会在某些灾难深重的时刻突然萌发和激活,从而在转眼之间转变为枝叶参天的大树,以最大限度遮住满头的风雨,为需要的人撑起一片晴空。

[参考文献]

[1]王蕾.评电影《泰坦尼克号》所折射出的人性光辉[J].电影文学,2013(09).

[2]李艳.《泰坦尼克号》:爱情与人性的光辉[J].名作欣赏,2012(06).

泰坦尼克英文篇9

[论文摘要]在许多人看来,“大众文化”是与大众性、娱乐性、商品性、消费性等联系在一起的。但如果我们以哲学反思的视界和文化视野的身份观照大众文化,便会给予大众文化产品以全新的阐释。为世人所熟悉的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除了具备熟知的“大众”功能外,还是一部追求与幻灭的交响,体现了永恒与短暂的二律悖反,对生命本体意义作出了整体观照。

提起“大众文化”,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它的大众性、娱乐性、商品性、消费性等特征:对于大众文化对意义的消解、价值的削平、深度的瓦解、本质的颠覆等,人们虽不乏深刻的批判(如“法兰克福学派”),却也能够站在“反精英”的立场上给予足够的理解。的确,对于大众文化的许多作品,我们无法甚至也没有必要按照传统的精英文化阐释模式加以学院化的解读。人们欣赏和接受大众文化作品,期望和实际得到的也许更多的还是工作时间以外的身体放松、精神愉悦和思想休闲。

美国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为许多人所熟稔。将其归为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也是电影界、文化界的共识。人们之所以将其划归“大众文化”,可能基于如下原因:一是影片以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期待视野”,容易引起轰动效应:二是电影从构想、制作到发行、宣传、播映的全过程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则运作,从演员选取到镜头安排,从画面创意到技术投入,都显示出了导演的良苦用心:三是人们在观看影片时,大都带着一颗平常心,以一种消遣、放松的心态对待,大可不必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地考虑它有什么审美功能和政治功能:四是影片在全球范围内大获成功后,又相继带来了歌曲热(一曲《我心永恒》唱遍全球)、演员热(主要演员一炮走红)等“效应链”。www.133229.Com

但是否就意味着,所有这些便代表了《泰坦尼克号》的全部?对于《泰坦尼克号》,我们是否有且只能有这唯一的解读方式?当然答案是否定的。笔者认为,对于一部大众文化作品,我们不仅可以从传统的娱乐功能、消费功能、休闲功能等角度加以习惯性地解读,还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或以精英化立场进行阐释。比如,对于穿牛仔裤这一大众行为,在美国著名大众文化学者约翰·费斯克看来,却成了一种文化表征:“牛仔裤被视为非正式的、无阶级的、不分男女的、且对城市与乡村都适用的:穿牛仔裤是一种自由的记号,即从社会范畴所强加的行为限制与身份认同的约束中解放出来。”[1]法国学者德塞图则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和阐释大众文化,提出了著名的“抵制”理论,认为大众文化是以“游击战”的方式在抵制和颠覆主流意识形态。他指出:“大众文化不但具有创造性.而且这创造性具有颠覆意味,代表弱者对强者的胜利。”[2]而事实上,当前一些大众文化产品如通俗电视剧亦非纯一色的庸俗、纯粹为了娱乐、专门投观众所好,而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如琼瑶、金庸的许多影视作品虽属于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十分强调作品的娱乐、休闲功能,注重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但如果我们能够从情节的复杂曲折引人、人物性格的矛盾多元丰富、人情世态的展示体验思考、人的价值尊严的重视揭示等方面加以解读,便会觉得这类大众文化作品并非如常人想像的那样俗不可耐。在这种意义上,“大众文化”便不仅仅狭义的“大众的”(与文化层次较高的精英阶层相对,相当于英文中的mass)文化,还属于广义的“大众性”(相当于英文中的popular)。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以外在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的身份,以“大众文化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大众文化视界,更冷静、更深入地给予大众文化产品以全新的文化解读。这也正是许多人特别是一些文化研究者,虽然并不看重一些通俗电视剧(如美国的《豪门恩怨》、中国的《还珠格格》等)的质量和品位但仍很有耐心地观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电影《泰坦尼克号》便有这方面的哲学文化命意。

许多人看了影片《泰坦尼克号》后,都不知不觉地为其场面的宏大而惊叹。其间男女主人公缠绵而曲折的爱情故事又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一曲《我心永恒》更是使许多青春少男少女如醉如痴。然而,惊叹、震撼、痴迷之余,我们不禁要说:“泰坦尼克号”绝不是一只普通的船,而是一只生命之舟、哲理之舟。

1、追求与幻灭的交响

追求——幻灭——追求,是人类生存境遇的生动写照。人类正是在追求与幻灭的不断交替中实现自身的终极超越和永恒发展。追求与幻灭也因此成为许多作家和艺术家的经常性话题。正是因为不断追求,保尔才在困境中实现生命意义的升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是因为追求生存的权利,“老井”村民才世世代代不忘找水,尽管是历经磨难(《老井》):正是因为追求人性自由和做人的尊严。“我奶奶”才不顾世俗的反对和道德的谴责,果敢地与“我爷爷”野合于那片高梁地:才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毅然地冲向日本军车(《红高梁》)……然而,有追求就有幻灭。人类正是在一次次的幻灭中走向理性和成熟(当然也不排除“幻灭中的绝望者”)。人类无法回避幻灭,所幸的是人类并没有为幻灭所羁绊,而是在幻灭中不断地追求。老渔民圣地亚哥外出捕鱼,尽管遇到了鲨鱼群的攻击,但是他并没有主动放弃,而表现出了不畏艰险的“硬汉精神”,与鲨鱼群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虽说那条特大马林鱼最终只剩下了空空的骨架。谁又能说这是一种失败?(海明威《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俨然,这正是人类不断战胜自然、超越自身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向度和思想支撑。

影片《泰坦尼克号》正是一部追求与幻灭的交响曲。在人类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伟大进程中,“设计周密,永不沉没”、被誉为“梦想之船”的“泰坦尼克号”终于诞生于世:船上的乘客,正是出于某种内在的或外在的追求,才在众人充满艳羡的目光中离开了爱尔兰西海岸,出于人性的张扬和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追求,女主人公露西置母亲的苦口婆心于不顾,自愿放弃有钱有势的富家生活,甘心爱上偏爱绘画的“穷小子”积奇,并许下终身誓言:若不是为了某种“追求”。人们又何必花上十年功夫去挖掘“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呢?无疑,《泰坦尼克号》意在歌咏人类的不懈追求。作品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主旨思想。都因为有了“追求”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突出、强化和升华。

然而,《泰坦尼克号》并不只单纯是追求的颂歌,同是也是一曲幻灭的挽歌。“连上帝也难叫它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竟在处女航中意外地撞上了冰山,给人类的智慧和理性当头一棒,似乎人类的一切努力都在顷刻间化为“断井残垣”:男女主人公之间一见钟情式的美好情缘,在突如其来的海难面前也只能长久封存于幸存者的记忆中:船毁人亡的那一刻,老船长的经验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魅力:乘客们起初的激情降到了冰点……所有这些都在向人们昭示:人类的追求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船撞冰山的确是个悲剧。但是老船长那刚毅的眼神、露西对真爱的执著、乐队的临阵不乱和对岗位的坚守、落水者的苦苦挣扎、发掘队十年的艰辛努力等,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人类不会在幻灭面前低头.人类绝不会放弃追求。只要信念执著,不断追求,继续奋斗,人类就会铸造真正“永不沉没”的“生命之舟”。

2、永恒与短暂的二律背反

“永恒”与“短暂”作为一对哲学范畴,对立统一于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有时可以在短暂而有限的一生中实现对生命的永恒超越,有时却又不得不面临其带来的巨大困惑。许多作家、艺术家正是在“永恒”与“短暂”的二律背反中为其作品寻求哲学命意。我们可以在悠美的《蓝色的多瑙河》中尽情领略自然界的伟大胸怀,在凡高的《向日葵》中感受到生命的灿烂和对生活的执著:然而,当我们置身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的审美空间时,定会引发人生的短促和对生命的焦灼。影片《泰坦尼克号》正是在“永恒”与“短暂”的二律背反中,传达出了导演的时空观和哲学观。

人类的追求是永恒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不会丧失人们对追求的信念:自然规律是永恒的,人类改造世界、征服世界的实践不能肆意而行:美好的爱情是永恒的,尽管仅发生在刹那间:真挚的感情是永恒的,哪怕是深埋心灵深处,历经百年也会历历在目:真正的艺术是永恒的,虽然经过海水的长年侵蚀,但风采依旧。影片中老船长和乐队在关键时刻的镇定自若、视死如归,更说明了生命虽然短暂却可以实现永恒。可以说,回荡影片始终的一曲《我心永恒》,歌咏的绝不仅仅是爱情的永恒。

人生又是短暂而不可测的。谁也没有预料到“泰坦尼克号”会意外地撞上冰山:积奇能够去成美国,似乎得归功于他在财博中的好运:露西与积奇的相识、相知、相爱,没有经历太长的时间考验,而带有很大程度的偶然因素:一见钟情的一对年轻人,认识不多久便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有的人在海难中即便是寻回了一条生路,他们得到的也只能是片刻的“逍遥”和生命短暂的“永恒”。导演意在歌咏“永恒”,但潜意识中又无法回避其对立面。

世界既是永恒的,也是短暂的:既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有的人能在短暂中实现永恒:有的人虽然达到了肉体上的相对永恒,但得到的却只能是精神之域的短暂和贫乏。笔者认为,这正是影片《泰坦尼克号》哲学命意的关键所在。

3、生命本体意义的整体观照

艺术家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从特殊的视角。去表现他眼中(外在世界、有形世界)和心中(内在世界、无形世界)特有的世界。影片《泰坦尼克号》不仅向人们展示了惊心动魄的宏伟场面,以艺术的形式对外部现实世界作出了直观反映,同时还把思想的触角延伸到了人的心灵世界,展现了人类的生存境遇,思索着人的价值与尊严,充斥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首先,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整体观照。人类既有追求又有幻灭,既有成功又有挫折:人生在短暂与永恒的二律背反中演绎着一幕幕悲喜剧。影片所表现出的既有人类驾驭自然、追求永恒、期待成功的欣喜与梦想,又有不遂人意、失却永恒、归于失败的无奈和惆怅。影片客观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生存空间的特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不是停滞的而是变化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一维的而是多元的,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其次,是对人类生存价值的整体观照。人的价值是什么?尽管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尽相同.影片自始至终也没有正面地给予明确回答,但却在不断地在向观众作暗示。价值的判断和判断的价值潜在地贯穿着影片的始终,导演在善与恶的较量中嵌入了关于人类生存价值的宏大主题。毋庸置疑,人类离不开追求,人们只有在追求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男女主人公正是在追求中实现爱情和生命的永恒。为了追求,人类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露西与家庭决裂、“泰坦尼克号”梦断冰山等),哪怕是遇到了冰川火海。然而,人类的追求既是功利的,又是非功利的。人类的某些追求有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追求是向善的:有时却又难免带有自私和唯我的一面,甚至建立在对另一些人尊严、价值、生命的蔑视和践踏上,因而带有不义性,及至失去价值意义。为了追求人性自由,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露西宁愿放弃豪华和高贵: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人们还是优先考虑了妇女和儿童:在人们正想方设法逃生时,老船长和乐手们却坚守岗位,恪尽职责,与船同沉(难道他们就不想活吗?)相比之下,一些富贵之家却凭着权势和地位置其它人命于不顾,“逃之夭夭”:为了自己更好地生存,20只救生船只有1只回来。致使千余条性命葬身鱼腹……我们不禁要问:“泰坦尼克号”仅仅是一只普通的船吗?俗话说:“社会大舞台,舞台小社会。”“泰坦尼克号”不正是一个包容了“众生相”的小社会吗?

恩格斯在谈到现实主义的创作时,曾要求作家要做到“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3]影片《泰坦尼克号》通过描述一桩奇崛浪漫的爱情故事、再现船沉人亡的惊险场面,传达出了对生命的体验和人生的观照,娓娓叙述中蕴含了哲理,情节变幻中体现着思辨,既有对外部世界的俯瞰和形而上的整体观照。又有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把握和人的价值的思索,从而使“泰坦尼克号”超越了普通船只的意义,成为生命之舟、哲理之舟。

通过对影片《泰坦尼克号》的文本分析和哲学命意的挖掘,我们不难领会大众文化的另向阐释性。不过,这里仍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第一,大众文化具备另向阐释性,是否就意味着它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如,经过如上的解读,《泰坦尼克号》是否就不属于大众文化产品了?第二,如此这般的阐述是否带有生硬的“精英文化”立场?第三.大众文化的这种另向阐释性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深刻启发?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说是不言自明的。首先,如前所述,就总体而言,无论就导演的初衷还是实际的收效而言,恐怕我们没有理由将其划归其它文化类型。将其归为大众文化,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异议。其次,文化产品能够引起共鸣、轰动。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论其是娱乐性的、休闲性的,还是兼有文化性的、审美性的,均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时,似乎再去生硬地将其划归哪种文化类型已没有太大必要。

对于第二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的是,不管是否带有精英文化的立场,只要这种阐释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作品的意义生发和延伸,就是对作品的公正对待。那种把一些大众文化产品视为浅薄、庸俗之物的人,自认为是抓住了本质,击中了要害,其实也只是一种文化偏见和意义误读。即使退一步来讲,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所谓作品的意义更多地生成于读者的解读实践中,因此便产生了不同于原本文的“第二本文”。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说得好“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4]照此看来,如上对《泰坦尼克号》所作的文化阐释,正是作品意义本身的一部分,并非是出于精英立场的一种文化偏执。

至于这种多向阐释性对大众文化研究和发展的启示至少有两个方面:其一,好的大众文化产品,不应仅仅向大众提供普泛性的娱乐和消费的功能(这当然是必要的),还应当具备“敞开性”,提供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方面的思考和收获。其二,作为大众文化的解读者,不仅仅可以与常人一道收获身心上的娱乐和休闲,还可以进入作品的另一个维度和另一个世界,进入“另一种生活方式”(马尔库塞语)。这个世界是和世俗世界迥然不同的文化之域、审美之域。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得到的可能是精神的愉悦、审美的享受、境界的超越、人格的升华、灵魂的净化,也可能是一种文化警省、文化反思,或是一种文化的否定、批判和超越。而且某种意义上,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后者也许更为重要,因为如果对文化产品提供的既定生活现实和强加的生活秩序一味信赖和被动接受,而缺乏应有的否定、批判和超越,按照马尔库塞的说法。就是一种只有物欲而没有精神追求、只有现在而没有未来、只有顺从而没有批判的“单向度的人”,就是最终忘却了人的真正需要的人。[5]也许有人会说。对大众文化产品和消费这种产品的文化大众提出这样的要求未免有点过分,因为担负这样的文化职责原本就不是大众文化的任务。其实这种担忧隐藏着明显的二元对立模式,认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不可能达成一致和共识。但是,二者最终实现殊途同归完全有可能,而且这种局面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2]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8页。

[3]恩格斯《致斐·拉萨尔》(1859年5月1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3页。

泰坦尼克英文篇10

中国成亚洲最大的邮轮旅游市场家庭游需求旺盛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目前中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旅游市场。

由于没有舟车劳顿、环境舒适、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邮轮游更受有时间“看世界”的中老年游客青睐。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年龄在30-59岁的中年游客占比达到49%,是邮轮游的主力军,其次为60岁以上的老年游客,占比达到27%;在这两大年龄段客户中,又分别以35-40岁和65岁以上的客户为邮轮游主要人群。

从性别角度而言,女性游客整体人次占比要高于男性。以30-59岁年龄段的中年游客为例,其中,女性游客占比达到31%,男性游客占比仅为18%,女性游客高出男性游客13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家庭亲子客户是邮轮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家庭游订单占比达到41%。由于考虑到孩子在暑期及国庆拥有较长的假期,因此,家庭游客户大多选择在暑期和国庆两个时间段进行邮轮旅游,暑假尤其集中在8月出游。

在线路选择上,过去一年,日本、东南亚等常规线路以家庭游为主;中东、欧洲、美洲、极地方向的邮轮线路,以中老年团队游、夫妻游、夕阳游为主。其中,对于单价超过4万元的远洋航线,出游人年龄基本在50-65岁,从侧面表明了中老年客户有钱又有闲,更加懂得享受邮轮旅游这一度假方式。

2018年游客可参观世界最著名沉船泰坦尼克号

世界最知名的邮轮泰坦尼克号一个多世纪前在北大西洋沉没后,沉睡在海底13万英尺(4000米)深处,但是它对公众的吸引力依然不减。日前一家英国公司宣布,泰坦尼克号的粉丝们将能亲眼看到这艘沉船,2018年该公司会组织泰坦尼克潜水之旅。

伦敦旅行社Bluemarbleprivate将从2018年5月起提供泰坦尼克八日游,让游客们得以和现代最传奇的大船“亲密接触”。泰坦尼克号一次只对9名游客开放,旅游团将从加拿大纽芬兰的圣约翰市乘坐直升机或水上飞机到达沉船上方海面附近的探险游艇。

这个精品小团里的每名尊贵游客将有时间适应这一新环境,他们将在登上游艇的第二天听船员、探险嘉宾、科学家和探险队员分别讲授轮船的工作原理。那些希望能更直接地参与轮船工作的游客将有机会参加新人培训课,并能“辅助”船员策划一次潜水,进行声波定位,以及使用水下导航系统。

然而,旅程的第三天到第六天才是最激动人心的。如果天气条件允许的话,每次最多三名游客将能进入特别设计的钛和碳纤维潜水器去参观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在一名驾驶员兼深海专家的陪同下,游客们将掠过泰坦尼克号的甲板,甚至能够在残骸堆中瞥见依稀可辨的宏伟楼梯。

潜水将不分日夜地进行,取决于什么时候天气条件最良好。Bluemarbleprivate旅行社的客户们多多少少都要为这次潜水任务贡献一份力量,协助进行海底通信和完成一些基本工作。

泰坦尼克号长880英尺高100英尺,1912年4月15日在从南安普敦去往纽约的处女航途中沉没,超1500人在这次事故中丧生。

明年夏天的这次旅行是2005年以来公众首次有机会潜水到泰坦尼克号遗址,看过泰坦尼克遗骸的人比去过太空或登顶过珠穆朗玛峰的人要少得多。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一个世纪以来,也只有大约140人目睹过她的尊容。

这次旅游行程的复杂和景点的珍稀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它那逆天的价格:每人105129美元(约726767元人民币)。

不过,这一价格的意义不只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在根据通胀率调整后,这一价格相当于1912年的4350美元,也就是泰坦尼克号处女航一等舱的船票价格。

piko太郎来了你准备好与“处女星号”一起ppap了吗?

2017年5月19日,丽星邮轮旗舰“处女星号”开启独一无二的8天7晚夏季日本“黄金航线”,从7月6日至11月30日,带领旅客从上海出发,无需签证一次游遍大阪、东京、富士山和鹿儿岛――这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艘行驶这一黄金航线的邮轮!为了让旅程更添趣味,丽星邮轮特邀去年凭借一首ppap爆红全球、引发全民模仿风潮的日本当红搞笑艺人piko太郎来访,与旅客一起ppap,让这个夏天“邮”点不一样!

不一样的邮轮目的地

传统的日韩邮轮航线通常只能到达离岛地区,而“处女星号”此次推出全新的8天7晚“黄金航线”则将带领旅客探索日本关东、关西、九州岛等地的必玩景点。旅客可以跟随“处女星号”到访大阪、东京两个著名都市,电影迷们可以打卡大阪环球影城,吃货们可以在道顿崛尽情觅食,购物狂们可以在东京淘尖货,将最新款的电子产品和美妆圣品收入囊中;邮轮到访富士山之时,旅客可以前往拜会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山,最特别的是在邮轮离开富士山清水港的6个小时里,旅客仍然可以以无敌的角度欣赏富士山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态,在海上黄金之路上尽情自拍;而在以温泉着称的鹿儿岛,旅客可以一边泡温泉,一边品尝家常黑豚的美妙滋味以及欣赏樱岛活火山的壮丽。

不一样的米其林美食之旅

吃货的人生信条就是什么都能将就,但“吃”,绝不将就!丽星邮轮的厨师团队素来有亚洲邮轮界的“饮食至尊”的称号,他们为“处女星号”的旅客准备了超强全球美食图鉴!

在此次夏季航线中,除了将香港的粤式美食带到上海,“处女星号”还会将日本和牛搬上邮轮。另外,从最具和风的侍军日本餐厅到最有格调的帕拉素意大利餐厅,从最受欢迎的云顶宫中餐厅到最随心所欲的地中海自助餐厅,从最东南亚风的蓝湖咖啡座到最琳琅满目的泰姬印度餐厅,“处女星号”绝不负邮轮界“米其林”的美誉,载着一大波环球美馔鲜爽来袭,从早到晚足足提供六顿餐饮,势要让每个旅客吃到心潮澎湃。

不一样的和风巡礼

花艺、寿司、相扑、折纸,什么是你心目中最想体验的日本文化?选不出来没关系,“处女星号”夏季航线特别推出“关于日本的一切”娱乐活动,带你一次体验最正宗的日本文化!日式插花课堂、相扑服装派对、寿司教室、日式折纸课堂,旅客可以即刻穿越至传统的和风世界,更深入地了解日式文化精粹。另外,在离开个港口之前,邮轮上亦将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表演,让旅客充份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时尚的邮轮旅游体验

排水量达75,338吨“处女星号”是丽星邮轮亚洲船队中的旗舰邮轮,由德国建造拥有德国传统精湛工艺,总层数共计13层之高,提供全包式邮轮体验,包括豪华住宿、各式各样的娱乐休闲、购物及各国料理美食选择等,在船上还可以品尝到香港地道的米其林餐点,让旅客一饱口福。船上配有超过1,300名专业优秀的服务人员,提供赢尽口碑的亚洲式贴心服务。

6月1日起民用无人机开启“实名制”

随着技术发展,无人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摄影、旅游都少不了无人机的身影。但“无人机”也惹了不少祸,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目前都在加紧出台无人机管理相关规定。民航局前日通报,已初步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6月1日起正式对最大起飞重量在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登记注册。

按照民航局的通报,6月1日起正式对最大起飞重量在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登记注册。已购买无人机的个人,须在8月31日之前完成登记注册。逾期未注册,其行为将被视为违反法规的非法行为,无人机使用也将受到影响。

在国际上,实名登记也成为通行规则。美国于2015年底开始无人机实名制登记,没有实名制登记将受到严重处罚,包括罚款甚至判刑。我国无人机实名制登记管理办法实施以后,也会对不登记行为进行处罚。但多位用户、经销商也提出,实名登记只是治理黑飞第一步,违规后,由哪个行政主体处罚、依据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处罚都需要明确。

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盛世公主号”邮轮正式启航

2017年5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世界最大的邮轮运营商嘉年华集团共同举办的“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活动启动仪式在意大利罗马举行。

盛世公主号是为中国量身定制的一艘全新邮轮,从意大利罗马出发后,于6月26日抵达中国厦门,历时37天,途径意大利、希腊、阿联酋、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轨迹。

“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活动将一系列饱含中国元素的文化交流活动引入航程,通过文艺、讲座、对话、交流、快闪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中国最优秀的音乐舞蹈艺术和最淳朴的民俗风情相结合。

在不同旅程中,将分七个主题向游客介绍中国古老丝绸之路的故事。分别是“丝路・缘”、“丝路・乐”、“丝路・舞”、“丝路・味”、“丝路・秀”、“丝路・画”和“丝路・歌”,在最后一站厦门将唱响和平颂,表达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心声。

如果只会中文,那么可以去哪些国家旅游呢?

虽然英语越来越普及,但很多老一辈可能还是只会说中文。今天来说说,哪些国家只会中文也可以玩的很开心。

[泰国]泰国的中小学,目前实行双语教学,包括中文和英文。所以泰国的小孩比我们的小孩在语言方面的学习,更要辛苦的多。所以在泰国,大多数人可以直接中文交流。

[新加坡]据统计,在2010年的新加坡华人超过280万,占据了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这些华人主要来自于广东,福建和海南等中国沿海的省份。

[R来西亚]马来西亚的华人,主要是在明清时期从沿海省市移民过去的。虽然有马来语,但这些华人依然还保留着中文的“根”。看看娱乐圈的马拉西亚明星,就知道他们的中文有多好。

[韩国]汉语在韩国的普及程度是我们不能想象的。韩国人大部分也都是有汉语名字的,所以他们至少都会写自己名字的汉字。许多的韩国店铺,也都会选用汉语作为标记。而韩国学生,从高中就可以开始选修汉语课,也有专门的汉字水平等级考试。

[越南]越南和泰国一样,说英语。但是在越南的华侨特别多,特别是在芽庄和胡志明市这样的地方,你还会听到熟悉的广东话。

[缅甸]在缅甸做生意的中国人十分多。在缅北,那里基本上就是华侨的聚集地。所以用中文交流,完全无障碍。

中国阿根廷将互发10年签证南美旅游说走就走

从2017年6月15日开始,中国和阿根廷两国将互为对方个人游客颁发有效期为十年,可多次入出境,每次最长停留期为九十天的旅游签证;两国商务人员将获发有效期为十年(修订前为两年),可多次入出境,每次最长停留期为九十天的商务签证。

阿根廷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南美洲。天高云淡的潘帕斯草原、热情奔放的探戈和风驰电掣的足球都是这个遥远的国家给很多人的印象。而阿根廷签证也曾因上千元的签证费和准备不完的资料,被称为史上最难办的签证。近年来,中阿两国在各大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作为旅游资源大国,阿根廷也积极推动多项便利措施吸引中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