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考试后的感受十篇考试后的感受十篇

考试后的感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7:42

考试后的感受篇1

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完全惊呆了应为我考的不理想,我才84,我仔细检查了一下,原来有几道题明明对了,可是就一个字错了,那道就全错了,要不然我最少也是90。

通过这次考试。我感受到了,不要把语文看得太轻,即使字错了,你这道题就全错了。所以我今后一定要多背、多读、多写。只要书读多了,读精了,就一定能考好。

语文是我们中国人必须学会的国语,我现在的排名是全校400多名,我决心,等期末考试完了,我一定会去300多争取到200多。

考试后的感受篇2

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完全惊呆了应为我考的不理想,我才84,我仔细检查了一下,原来有几道题明明对了,可是就一个字错了,那道就全错了,要不然我最少也是90。

通过这次考试。我感受到了,不要把语文看得太轻,即使字错了,你这道题就全错了。所以我今后一定要多背、多读、多写。只要书读多了,读精了,就一定能考好。

语文是我们中国人必须学会的国语,我现在的排名是全校400多名,我决心,等期末考试完了,我一定会去300多争取到200多。

考试后的感受篇3

这次我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名,可是我的分数并不高,字也写的不太好总感觉歪歪扭扭的。英语才98分,我以后一定不能骄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嘛!那样我才会考得更好!我决定了,为了我的成绩,我一定会下苦功,继续努力的。加油!乐天派的我!

小学一年级:赵炎

考试后的感受篇4

一、盲目乐观心理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不论谁询问他(她)考得如何,他(她)都会喜滋滋地告诉你"还行",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考试,我还真相信了他们的话。后来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而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她)认为自己考得很好,而真实的成绩公布之后,自己的成绩和别人相比显得较低,或低于自己原来的估计,此时学生的内心就会经历严重的心理挫折,原来乐观的心理就会被失败、痛苦、内疚所代替。这种痛苦的体验会使心理承受力低的学生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感,也会使学生心境处于消极的状态。仅我班的丛××同学为例,在期中考试前,应该说他比从前学习刻苦了,考试结束他对家长说:"超长常发挥,肯定比上学期期末成绩好",家长也满怀希望地等待着。结果成绩公布后,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家长数落,同学白眼,自己沮丧,丛××思绪万千,"剪不断,理还乱",跑来眼泪婆娑,困惑的诉说;"为什么成绩和原来想象的相去甚远"???"今后怎么办"???,这种消极的作用越明显。既然盲目乐观心理的危害这样大,我们就得适时地帮助学生加以调整。

一是客观地估计自己的成绩。切忌过高估计成绩,考试结束后,及时公布答案,和学生研究答案,询问研究学生的答题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认真的会议,然后作出客观的评价。

二是参照上次成绩来估计。把自己估计的成绩与上次的车工机比较,一般情况下,不能过高或过低,因为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过程,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从而对将面临的成绩有一个合理的期望。

三是平时相近的同学比较。经验告诉我们,自己取得的成绩只有和与自己平时成绩相近的同学进行比较,才能真正知晓自己的成绩的意义,从而把自己的可能成绩放在恰当的位置。否则,就不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二、焦虑恐惧心理

许多老师都遇到过这中情况,刚考完试,老师们正在紧张地评卷,会不时地近来几个学生,羞怯地询问"卷子评完没有?""老师让我们先查查分数呗。"其实,有许多学生在参加了测试之后,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每日都在经受心理的折磨,每日都在紧张焦虑、苦苦等待中度过,这就是检测结束后的焦虑恐惧心理。

焦虑恐惧心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首先它对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为处于焦虑恐惧中的学生,很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象我们期中考试后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倦怠、消极,就属于这中情况。他(她)在异端时间内,可能会对什么事情都无兴趣,思维混乱,健忘等,如不及时加以疏导,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是对人正常的胜利活动有危害。人处于焦虑恐惧状态时,某些生理技能会受到影响。如食欲减退、睡不着觉,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还会导致一切疾病的发生。如我们半的杨××同学,初中阶段学习很好,顺利考上了重点高中,因一次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恐惧、焦虑、导致害怕考试,上次期末之前,以滚楼梯弄坏右手为借口没有参加考试,这次期中考试没有理由不参加了,而成绩又一次失利,终于病倒了,尿中带血,到医院一查,急性肾炎,必须住院休息。所以,焦虑和恐惧是人类健康的大敌。

既然如此,如何调整呢?一是适时发泄。考试结束后,如果学生的心理处于焦虑恐惧之中,就可以选择一些需要付出体力的活动,如踢球、跑步、拳击等。通过剧烈的活动来发泄自己消极情感。也可以做一些不需要特别投入的活动、如打字、练字等,使自己在充实的活动中等待成绩公布。通过适时的发泄,学生的焦虑和恐惧的程度会降低,对其自身的伤害也会减少。一是运用想象疗法调整。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不太大的空间,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自感舒适的姿势,微闭双眼,平静一会,然后开始想象。这样的想象会令人痛苦,但治疗几次之后,学生就会轻松许多了。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只不可能在一天内做许多次。

三、失败受挫心理

我校九九级毕业生×××同学,本来是一个外向型性格的人,但因每次考试成绩距自己及家长的心理期望甚远,心理上多次体验挫折,而变得沉默寡言了。这便是失败受挫心理所致。大家知道,人失败受挫的感受是很痛苦的,轻者,影响人对快乐生活的体验,也会使人失去自信心,失去努力进去的积极性,还会使人产生自卑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丧失发展自己的机会;重者还可能绝望,甚至会出现变态的极端行为,如出走、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等,以不当的方式来发泄,缓冲内新的压抑。

考试后的感受篇5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调整;积极暗示

Discussedthatthethirddaystudent’stestisanxiousandadjustment

mouJian

【abstract】inrecentyears,wasgettingmoreandmoreintensealongwiththesocialcompetition,thestudentwhilefacedtheacademicpressureandguardianexpectedvaluehigherandhigher,hadsuchasanxious,frightenedsituationsandsoontest,losingsleep.Cameintheseyearsintheteachingpractice,howdidtheauthorsolvethestudentstestanxiousproblemtocarryonsomeexplorations.

【Keywords】middle-schoolstudent;takesatestanxious;psychologicaladjustment;positivesuggestion

直到全社会如此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还是学校生活的重头戏,而分数的高低则不可避免地决定了老师、学生、家长的喜怒哀乐。接近中考,每次单元考试或者月考之后,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不仅会使学生内心不安,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还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减少他们以后学习的动力;甚至还会使一些学生发生心理疾患,影响他们一生的正常发展。那么,及时地发现问题正确分析这些不良心理,并及时拿出调整措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有合理性教育的必要前提。针对不同的情况应该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合理调整。

1盲目乐观心理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不论谁询问他(她)考得如何,他(她)都会喜滋滋地告诉你“还行”,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考试,我还真相信了他们的话。后来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而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她)认为自己考得很好,而真实的成绩公布之后,自己的成绩和别人相比显得较低,或低于自己原来的估计,此时学生的内心就会经历严重的心理挫折,原来乐观的心理就会被失败、痛苦、内疚所代替。这种痛苦的体验会使心理承受力低的学生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感,也会使学生心境处于消极的状态。

那么,如何来进行这种心理的调整呢?笔者认为:

一是需要客观地估计自己的成绩。切忌过高估计成绩,考试结束后,及时公布答案,和学生研究答案,询问和研究学生的答题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认真的分析,然后作出客观的评价。

二是参照上次成绩来估计。把自己估计的成绩与上次的成绩比较,一般情况下,不能过高或过低,因为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过程,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从而对将面临的成绩有一个合理的期望。

三是平时相近的同学比较。经验告诉我们,自己取得的成绩只有和与自己平时成绩相近的同学进行比较,才能真正知晓自己的成绩的意义,从而把自己的可能成绩放在恰当的位置。否则,就不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2焦虑恐惧心理

许多老师都遇到过这中情况,刚考完试,老师们正在紧张地评卷,会不时地近来几个学生,羞怯地询问:老师我们的卷子改完没有?我考了多少分吗?其实,有许多学生在参加了测试之后,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每日都在经受心理的折磨,每日都在紧张焦虑、苦苦等待中度过,这就是检测结束后的焦虑恐惧心理。

焦虑恐惧心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首先它对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为处于焦虑恐惧中的学生,很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象我们期中考试后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倦怠、消极,就属于这中情况。他(她)在异端时间内,可能会对什么事情都无兴趣,思维混乱,健忘等,如不及时加以疏导,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是对人正常的心理活动有危害。人处于焦虑恐惧状态时,某些生理技能会受到影响。如食欲减退、睡不着觉,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还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既然如此,如何调整呢?

一是适时发泄。考试结束后,如果学生的心理处于焦虑恐惧之中,就可以让他们选择一些需要付出体力的活动,如打蓝球、跑步、做游戏等。通过剧烈的活动来发泄自己消极情感。也可以做一些不需要特别投入体力的活动、如练书法、下棋等,使自己在充实的活动中等待成绩公布。通过适时的发泄,学生的焦虑和恐惧的程度会降低,对其自身的伤害也会减少。

二是运用想象疗法调整。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不太大的空间,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自感舒适的姿势,微闭双眼,平静一会,然后开始想象。这样的想象会令人痛苦,但治疗几次之后,学生就会轻松许多了。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活动不可能在一天内做许多次。

3失败受挫心理

我校2006级毕业生×××同学,本来是一个外向型性格的人,但因每次考试成绩距自己及家长的心理期望甚远,心理上多次体验挫折,而变得沉默寡言了。这便是失败受挫心理所致。大家知道,人失败受挫的感受是很痛苦的,轻者,影响人对快乐生活的体验,也会使人失去自信心,失去努力进去的积极性,还会使人产生自卑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丧失发展自己的机会;重者还可能绝望,甚至会出现变态的极端行为,如出走、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等,以不当的方式来发泄,缓冲内部的压抑。

那么应该怎样调整呢?

首先应让他们多参加一些自己有优势的活动,来增加自信心。如×××就在文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赢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评,使自己从自认为什么也不是的心理低谷走出,为自己找回了自信。其次是寻找失败的真正原因。心态变平稳了,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通过分析自己在考试之前、之中的表现,学生可以重新对自己进行评价,一方面正确评价的本身就能减轻失败受挫的心理,以前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感受到失败了,而现在正确地评价了自己,就没有失败的体验了。再说找到了问题所在也便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可见,失败受挫心理是可以调整好的。另外,在调整受挫心理的时候,还可以学会发泄内心不快乐的感受,如找到一个适当的地方大哭一场,和自己的好朋友谈一谈,参加一切体力活动等,会使人感到轻松。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学会发泄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内心失败受挫的感受会在发泄中缓解和消除的。

其次是进行自我积极暗示,能够将消极的影响变成积极的作用。如在紧张情绪到来时,提醒自己:“我一定行,没有必要紧张。”如果失眠了,就告诉自己:“失眠是不想睡,等困了就睡着了。”遇到不会的问题,告诉自己:“相信我一定能做出,如果我不会别人也不会。”……再如:我今天精神特别好,学习效率一定高;这几天胃口好,身体一定不会有问题……通过暗示,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的情绪,达到鼓舞斗志的目的。

总的说来,考试焦虑正是由于老师和家长的期望过高以及学生的自信心散失等多因素造成的,在学生中的存在率有11%~15%,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帮助学生及时准确找到问题的归因,通过以上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平时多做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帮助他们缓减不良情绪和压力。使他们在参加中考时能做到轻松应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考试后的感受篇6

从1980年到1984年每年都有使我感到快乐的事情1980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当时我苦苦追求了多年的美好愿望,以前一讨论我的入党升学招工等等问题,爸爸被错误处理的所谓政治问题就挡住了去路。三中全会以后,自己感到前进道路顺畅多了,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同事们的尊重。

1981年市教育局从全市的教师中选拔了三个同志负责中考的试卷分发工作,我当时在市第八中学担任团总支书记和数学教师,被选中我很高兴,因为自己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教育局胡键局长亲自带领我们不分昼夜的紧张工作了二天,为了保密,中考开始的那天早晨,胡局长带着我们离开了六安。

在庐山等地玩了三天,那是我第一次旅游,庐山美丽的风光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中考结束以后我们才回来。那一次是小六安市第一次自己组织中考,当时市政府很重视,试卷是省教育厅出的,试卷在考试的前二天才送到六安,我们负责分发到各个考场,任务是很繁重的。

那一次,胡局长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对我教育很大。他是山东人,十八岁就担任区长,是个老资格的领导干部,讲话做事都非常的干脆,直来直去。和他在一起都不自觉的有一点敬畏的感觉。但是,他工作认真踏实,要求自己严格,一直和我们一样工作,工作任务完成以后,带我们出去,他风趣幽默,没有一点架子,没有一点特殊。表现了一个老干部的优秀品质。那一次,也使胡局长了解了我们三个年轻人,对我们以后的成长,有了一定的帮助。

1982年,因为有了参与管理中考试卷的表现,暑期市教育局又推荐我参与了地区高考试卷的管理工作,地区教育局从每个市县各选择一人集中到合肥,在安徽农学院高考试卷阅卷中心负责本地试卷的阅卷服务,我负责管理六安市的试卷,每天早晨阅卷中心来调试卷,下午下班前再把试卷送回来,阅卷中心为了保证阅卷的公正,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规定。

那一次,我在安徽农学院住了二十天左右,试卷改完回来,负责高考查分,又在皖西宾馆住一周左右。试卷管理工作虽然很重要,但是很枯燥,每天试卷调走以后就没有什么事了,也不准出去玩,很急人。后来我请假出去借了很多书,所以,那段时间看了许多书,写了一些学习心得。同时,也提前备了一些课。虽然这个工作有些枯燥,但是我还是很高兴,因为当时六安市十个中学,那么多老师,能够选到我,我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

1983年,因为我带的一个毕业班各方面比较好,我被评为六安市优秀班主任。暑期教育局组织教育先进个人代表旅游,我和玉玲一起到青岛泰山曲阜孔庙等地进行了游览,第一次看见大海的感觉到现在都不能忘记,一望无际,蓝天白云,海天相连的美景,波涛滚滚一往无前的气势,心胸豁然开朗。那年我和玉玲准备国庆结婚,大家开玩笑说这么多人给你们证婚,你们就在青岛举行婚礼吧。

考试后的感受篇7

有时候啊,真的觉得生活挺无望的吧,也不知道整天在做些什么呢?就是一阵阵的负能量,没有正能量来支撑着自己去努力的感觉了,特别难受,想去努力的时候又没有动力,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呢?或许人的生活就是有这样一段时期吧,会感觉特别的无望,不过撑过这一段时间,或许会好很多把?我就这样告诉自己的。

是了,每次无望的时候我也会这样告诉自己,可最近好像没有什么用了。无论是打开自己最喜欢听的歌单,又或者怎么样的,就是提不起兴趣来了啊。最近我为什么会无望呢?其实归根到底和我一个心理问题有关,是一个算不上心理毛病的小毛病吧。是这样的,最近啊,我们的学习压力真的挺大,因为进入初中之后,压力就更大了,随之而来的是我一个对于天下学子来说比较严重的问题了,是的就有一个关于学习考试的心理问题,考试啊,几乎对天下学子来说都是噩梦了,可对于我来说不仅是噩梦,简直可以算是梦魇了,主要是源于我的考试紧张问题,是了不管我是不是有底气和有信心去考试,我都会总是莫名其妙地心跳加速,对于接下来的考试十分的紧张,感觉自己肯定考不好的了感觉。是的,就是还没有开始考试,我就已经开始害怕了,其实生活中我是一个特别爱笑也是活泼开朗的人了,对自己也是很有自信的。

可是,步入初中之后,一切开始慢慢的变了,学习压力日益见长,不如意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面对考试我的紧张程度,也从普通的害怕变得越来越重,可就是忍不住的心跳加速,手脚出汗,未战却屈人之兵,这样对自己毫无信心并且害怕的我又怎么可能考得到好成绩i呢?是了,好像就是为了验证我的话一样,最近的考试我真的不是考得特别好,心里难受的紧。觉得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浑浑噩噩的,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一样,消极的感受扑面而来,对于别人来说值得一笑值得高兴的事情,我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牵扯不起嘴角啊。浑浑噩噩的每天,让我不知道自己都在做些什么,我也在认真的听讲,可是考试的成绩就偏偏不理想,当真是让我苦恼难受极了的事情不过与此了。

可是,我有时候换个角度一想,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无论怎样我都要去面对这次考试的啊?害怕有什么用吗?我就能不用考试了吗?不错了,反而会让我考到不好的成绩,还不如坦坦荡荡的接受这次考试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去面对这次考试,我们浑浑噩噩的生活说不定还能有转机可如果一直这样消极下去,等着我们的就是永远的浑浑噩噩的生活了啊,笑着面对总比哭着生活好很多吧,我想,是的……

考试后的感受篇8

考后第一虐对答案对出的自责

案列刚走出考场,林明的第一行动就是找同学或对照课本对答案,如果答错了便心中一紧。他一遍遍回想答题时的情景,并自我反思:“是自己太粗心吗?还是答题时思维混乱?”在反复纠结过后,林明甚至出现了偏头疼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自责是一种对自我的否定,会令人感到痛苦。喜欢自责的人大部分都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如果把这一点运用得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不然就会产生副作用:经常把自己搞得很累,时常因达不到理想状态而产生失望的情绪。

想改变你可以这么做

观念调查考试的目的本来就是“找漏洞、揪辫子”、查漏补缺,让我们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所以不要只盯着错误本身。

情绪转移把注意力从内部转向外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参加兴趣小组、做社会志愿者、外出旅行等,都会让我们有更丰富的感受而减少自我纠结。

考后第二虐等待中的焦虑

案例成绩公布前一天,李里心神不宁,坐卧不安。他一遍遍地进行预估,计算自己可能得的分数,梦中涌现都是红色的钩钩叉叉。

原来是这样看来李里是患上轻度焦虑症了。这种焦虑是因为他假想自己置身于最糟糕的境况。考试已经结束了,一切凭空想出的结果都改变不了客观事实,只能给自己造成紧张。

想改变你可以这么做

内静发音乐,同时做5~8个深呼吸,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真实地感受自己的焦虑,就像看着一个焦躁的孩子,让他自己慢慢地平静下来,想象他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不习惯这样做的同学可以写书法、弹琴等,转移情绪焦点

外动发结合自己的喜好和健康状况,选择一项强度较大的运动,如跑步、踢球、游泳等,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在运动时,由于大脑神经中枢控制运动的区域比较兴奋,感受焦虑情绪的区域就会被抑制。除运动之外,参加社交活动、增加人际互动,将内在情绪转移到外在事物上,也有类似的功效。

考后第三虐落差带来的挫败

案例张芊芊平时课堂表现很出色,这次考试自己也感觉不错,可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接下来,她很长时间无法从失落的情绪中自拔,经常失眠。

原来是这样看来张芊芊受到了挫败感的沉重打击。挫败感是成就感的反义词,越是渴望获得成就感的人,受到的挫败感往往也越强烈。正是因为张芊芊对优异成绩的热切渴望,导致她对考试结果的深深失望,继而把这种情绪放大到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怀疑。

想改变你可以这么做

考试后的感受篇9

关键词考试;压力;应激

[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04X(2012)06-054-03

考试是最能体现教育的导向和选拔功能的制度设计。在当今社会,不仅学校教育要依赖于考试制度,社会的运行也要借助考试来提供某些保证,借以完成对全社会人力资源的调配。从个人来讲,人的一生要参加无数场各种类型的考试,从学生时代的中考、高考、会考,到工作时的求职与面试、选拔与竞聘等等,考试几乎伴随着人的成长和工作的一生,考试不可避免,更不能逃避。因此,如何使应试者更好地适应与应对考试就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命题。

一、考试压力的表现

只要参加考试,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到压力,是每个应考者常见的情绪反应之一,几乎人人都体验过,只是程度上有轻有重。按照心理学的解释,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考试压力不是一时性的,是持续性的过程,伴随着人们备考及考试过程的始终,其压力可表现在个体的心理、行为和生理三个方面:

1.心理压力:焦虑、担心、紧张、感到最坏的事将要发生、烦躁不安、抑郁、对以往爱好缺乏、丧失兴趣。

2.行为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情绪反应激烈、睡眠异常、失眠、易醒、多梦、夜惊、醒后疲倦。

3.生理反应:溃疡、肌肉酸痛无力、心慌、胸闷、消化不良、腹泻、尿频、易出汗等等。

实际上压力除了给应试者带来以上不良反应外,也有积极的心理学意义,甚至可以说压力在人类发展和种族延续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没有压力的时候,人往往办事效率很低,在毫无压力刺激的情况下,几乎不能提高效率和帮助人们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生活会变得乏味而无趣。感受压力激发了个体应对挑战的勇气,工作效率反而提高。如果应考者没有丝毫压力了,那很难想象会有好的成绩。因此,正确看待考试压力,并积极地调整其影响才是每一个应试者需要做的。

二、考试压力与应激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能使个体处于合理的应激状态,从而使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源,对人的行为表现有积极作用。那么什么是应激呢?

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压力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应激的产生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生理现象。先是由于紧张情绪出现,使得大脑的情绪中枢处于兴奋状态,随即向内分泌系统发出指令使肾上腺分泌出大量肾上腺素,刺激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给大脑和肌肉输送更多的能量,从而能充分调动自身的全部潜能,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状态,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带来的压力。

面对同样的考试压力,有的应考者能保持适度的焦虑感并将自身调整于积极的应激状态中,表现出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和充满力量的特征,这样的应考者往往能积极筹划、认真备考,发挥正常甚至超常,最终取得良好的成绩。另有一些应考者则可能被考试压力困扰,焦虑感过强,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种种不适的症状,适应不良,最终导致发挥失常或逃避放弃。

考生面临考试时的应激是指机体在面对考试这一特定压力情境下的适应过程中的心身紧张状态,可引起外在的情绪波动、行为改变和躯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其结果是对考试环境的适应或者适应不良,影响考试成绩的好坏。

三、考试应激的影响因素

考试压力下的应激与以下因素关系密切:

1.人格因素。一个开朗乐观的人往往较为外向,好胜心强,愿意追求刺激与挑战,在困难的处境中能激发斗志,因此对考试压力的耐受力较好。相反,一个懦弱、依赖、缺乏独立性的个体,平时害怕各种压力和刺激,在压力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心理耐受性差。

2.对考试的认知。考试压力对应试者的心理影响,还与其对压力源的评价有关,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压力源的认识评价不同。如一个人认为某场考试对自己是有意义的,那么就会对这种变化进行努力适应或应付,这样就能有积极的应激反应。如果认为考试对自己无益,就会放弃适应的努力以消极应对。

3.即往应试经历。以往的生活经验也影响当前的心理应激反应,一个饱受磨难的人,对那些微不足道的精神刺激不会引起任何反应。对于经常面对考试压力的应试者,当以往经历过的压力源又重现时,可以具有良好耐受,从而以积极的应激反应予以应对。但如果是以往经历过,并有适应不良或应付失败的类似压力出现时,可能导致耐受不良和消极应对。

4.自我效能感。简单地说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如果一个人能够恰当地估计考试压力和自己的应试能力,则会对考试压力适应良好,从而以适当的应激反应予以应对;如果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认为考试压力过小甚至感觉不到压力,则很难出现应激反应;如果过低地评价自己的应考能力,易受考试压力的影响,很有可能精神紧张、消极应对甚至逃避。需要说明的是,考生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很大程序上依赖其即往应试经历,即往考试成功经历愈多,则自我效能感愈强。

5.机体的状态。当机体处于疲劳、消耗、饥饿、感染等抵抗力下降过程中,人们对外界压力非常敏感,易导致应激失败。

四、相关建议

压力和应激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应激有益于健康,因为它能提高机体应激水平,使身心保持高度警觉状态,在短期内唤醒和激发机体自身的潜能,增强应变能力和免疫力,维持机体功能的正常乃至超水平发挥,促进个体自我保护、自我完善。但是若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而身心得不到及时调适,就会击溃人体自身的生化保护机制,破坏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引发心身不适甚至疾病。

应试者如何在考试压力下调整自身至合理的应激水平并予以积极应对,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建议如下:

1.正确的认知。也就是说应考者要对将面临的考试以正确看待和评价,包括对考试难易程度、考试重要性和考试对自身的价值等内容。考试是否构成压力以及这压力能否引起人的应激反应、应激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应考者对于考试及其压力的认知。如果应考者对考试的认知积极、客观、并赋予其较高的价值时,往往能更有效地应对。

2.合理的目标。考试目标反映了应考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也是应考者追求进步和完善自我的动力。但考试目标(包括自身定位和社会期望)的制定一定要合理,既要高出现实能力水平使其不能轻易达到,又要让考生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差距过大,让人感觉压力重重,从而使个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目标定得过低,又不利于激发应考者的潜能。

3.中等动机水平。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心理学关于动机与效率的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动机越强烈效率越高,但如果考生成就动机过强,超过了一定限度,其效率反而会下降;此外,在难度较大的考试中,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更有助于出色地完成任务。一些应试者特别希望考试成功,临考时高度紧张,以致于发挥不良,这就属于动机过强而效率低下的例子。

4.考试的锻炼。同样情况下,参加多次考试的应考者其抗压能力和应激管理水平会优于应考次数少的个体,而且其应试经验和应激管理水平也会随着参加一次次的考试不断丰富和提升。这一现象的心理和生物基础在于,人如果重复暴露于让自己感觉压力的环境下,并采用放松手段等应对后,这一压力刺激引起的焦虑感会逐渐减小并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因此应考者多参加各类考试,甚至是严格的模拟考试,对于减轻考试压力、提升应试水平,都是有帮助的。

5.提升自我效能感。对于信心不足的应考者可以综合利用上述多种方法提升自我效能感。如通过调整自身对考试的认知,制定合理甚至是较易达到的目标,并多给予自身积极心理暗示等方式,在一次次的小型考试中增加自身的成功体验,从而建立自信,提升自我评价和应激管理水平。经过磨练,应考者在重要性强、难度大的考试中,表现自然会更优秀。

6.建立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在应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考试若建立在充分的同伴互助、家庭关心、学校支持的背景下,可帮助考生以良好的应激状态迎接考试。

7.保持良好状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合理的锻炼,从而增强身体耐受力,提高大脑皮层中枢的兴奋度,促进记忆、思维能力的增强,以身心的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考试后的感受篇10

一、如何处理情感问题

高中生因为身体上的发育趋于成熟,性意识逐渐加强,一些同学对异性产生爱慕心理,喜欢与异往,也愿意互帮互助解决一些问题。然而,因为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许多同学把握不好相互之间的感情尺度而任其发展成早恋。还有的学生因为感情受挫而走极端,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我利用体育理论课堂教学,列举事例跟学生阐明高中生早恋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恋爱,是一种精神方面的寄托,是分解压力的一种行为动作,但它不是爱情。因为高中生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更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如果不正确把握而任由自己的感情发展就会形成早恋。通过事例让学生明白: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学习,为以后立足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醒学生在与异往时要做到真诚、尊重,大方得体,冷热适度。

二、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保障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就会促进其他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这样的人不但能正视现实,客观地看待别人和自己,还能用正确的认识方法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然而,健康的心理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做基础。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身体是1,幸福、财富、荣誉等是1后面的零,有了1,后面的零才显示出价值。如果1都不存在了,后面的零再多也没有意义。这就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好的身体作保障。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身体不健康或是经常受病痛折磨的人,他们除了精神状态不好外,还自卑、敏感多疑,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比较消极和情绪化,也喜欢钻牛角尖,人际关系恶劣。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体不健康所引起的。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为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多进行身体锻炼,多参加一些健康和有意义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明白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培养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也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消除疑虑,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三、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缓解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绪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已有的经验、人格倾向及其他身心因素所影响和制约,以担忧、恐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方式。考试焦虑是很多高中生所遇到的一个心理问题,特别是面临高考,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在我所任教的重点班级中,考试焦虑的现象更加突出。重点班是学校升学率高或低的关键班级,学生压力很大,这些压力来自学校、同学和家庭等各个方面。学校领导老师对他们的重视程度让他们有压力,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的你追我赶和竞争让他们有压力,家庭对他们赋予很高的期望让他们有压力。所以,每到考试许多学生就会忧心忡忡:“万一考砸了怎么办?”“如果这次考砸了,老师会不会对我失望?家里会……同学会……”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总是在头脑里出现,使其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入眠,记忆力衰退。因为焦虑而考不好,进而更加焦虑,如此这般的恶性循环,最终会形成考试恐惧,厌恶考试,逃避考试。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原来是重点培养对象的学生,在考试最后因焦虑而考一塌糊涂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