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赤壁之战翻译十篇赤壁之战翻译十篇

赤壁之战翻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5:52

赤壁之战翻译篇1

[关键词]目的论赤壁字幕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38-02

引言

随着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不断深入,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在传播世界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影片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电影也受到了国外观众的喜爱和国际电影界的关注,作为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字幕翻译功不可没。电影《赤壁》是吴宇森导演执导的一部面向国际市场的大型华语古装片,影片讲述了三国时期蜀、吴联盟抗曹中著名的一次战役——赤壁之战的历史故事。影片以恢宏的战争情景、好看的武打场面,以及超强的明星阵容,赢得了两亿元票房收入。影片票房的巨大成功,其英文字幕翻译的质量不言而喻。

一、目的论

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盛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赖斯、曼塔里、弗米尔和诺德为代表人物,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理论是弗米尔的目的论。这个理论最核心的概念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翻译过程。[1]也就是说,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而且同样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他认为,文本的翻译方法由整个翻译目的影响和决定,翻译的标准是以充分性为主,而不是对等性。

我们知道,目的论有三项主要原则,它们是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以及忠诚原则。其中,目的原则要求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即“目的决定手段”;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具有内在连贯性,符合目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认知环境,能够被其接受;忠实原则说明了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三者中,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都必须从属于目的原则,而连贯原则又高于忠实原则,因此,在翻译中,译文的可接受性优于其忠实性。

二、电影字幕翻译略述

电影的字幕包括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两种。电影字幕翻译一般是指语际字幕的翻译,也就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语际字幕是指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源语翻译成目的语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2]电影的字幕翻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技术的约束,因为字幕翻译必须在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下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让译入语观众了解源语文化。字幕中的源语文化信息的翻译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字幕翻译的目的。所以,这就要求译者必须选用我们常用的词语、修饰,用比较短的、非常灵活的句式,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递最大化的信息。

三、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赤壁》字幕的翻译策略

根据电影的拍摄目的和观众的期望,电影《赤壁》字幕翻译的目的有三:一是使国外观众轻松理解影片内涵文化,二是增加国际票房收入,三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赤壁》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翻译字幕时会碰到很大的困难与挑战,采取正确而合适的翻译策略就显得特别重要。《赤壁》字幕译者主要采用了直译、缩减性策略、归化、概略化、具体化等方法来翻译。

(一)直译

直译是指在语言条件允许下,在译文中不仅体现出原语的意思,更能保留原语的语法、句法形式和风格特色”。[3]一般用于当目的语字面意思以及隐含意思和原语一致时使用。

例1.这里汇集了四方的水和气,是最佳的风水位。

windandwaterconvergehere,thefengshuiisexcellentthere.

例2.平安是福嘛!pinganmeanspeace!

这些句子大部分都是直译,原因有二:其一,目标语观众能够理解这样的译文;其二,译者希望在可理解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留源语文化信息。

(二)归化

归化指翻译时尽量减少译文中的文化差异,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通常适用于当目的语和原语字面意思和隐含意思差异较大时。

例3.我们稳固了西方,便可与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鼎足而立,互相制衡。

onceweareincontrolofthewest,CaoCaowillcontrolthenorth,andSunQuan,theSouth,wewillformapowertriangle.

例4.命周瑜为三军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与刘军结盟,破击曹贼。

iherebyappoint,ZhouYuastheViceroyinChief,ChengputheLieutenantViceroy,andLuSuastheConsultingCommander,wewillformanalliancewithLiuBeitostopCaoCao’sinvasion.

以上对白中出现了很多词语如“鼎”“左都督”“右都督”等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为了照顾国外观众的文化背景,这里采用了归化策略来翻译,以便国外观众更好地理解。

(三)概略化

概略化是指采用虚化的方式来翻译原文较为具体化的表达方式。作者的真正意图并不强调这些词句所表示的具体事物或概念,而是着意于一些概括性的、泛指的或一般性的事理。

例5.吴侯坐拥江东六郡。YourHighnessgovernsthevastSouthland.

例6.正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asthesayinggoes,awornspearcannotevenpenetrateathincloth.

“六郡”“荆楚”“吴越”有具体地名;而“鲁缟”是指薄的衣服。由于外国观众缺乏文化背景,若译者把这些解释清楚会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并有可能使外国观众感到困惑和转移注意力。鉴于此,我们采取概略化的翻译策略,既不影响对白的原意,又能成功解决这一问题。

(四)具体化

与概略化相反,具体化是指采用明确具体的方式来翻译原文中较为概略化的表达。汉语中也有一些词语是比较抽象、笼统、概略、空泛,如果直译过来在英语中就没有直接清楚地表达原意了。

例7.我们绝不允许有害群之马!

thewuarmydoesnottoleratelooting!

“害群之马”意为给团队带来耻辱的人,此处指偷了牧场水牛的人。为了目的语观众更好地理解情景,译者将它翻译成“loot”表示掠夺、抢劫之意。

(五)缩减

译者还采用了缩减策略,即在保证目的语观众理解剧情的条件下,简化、浓缩甚至删减电影对白中不重要的冗余信息,以减轻目的语观众的认知负担。

例8.选贤任能,我不如卿。决机于两阵之间,卿不如我。

Yourlatebrotheroncetoldyouthatyouareabetteradministrator,butthatheisabettercommander.

例9.子敬,今天大喜,不谈公事。

LuSu,Let’snotdiscussaffairsofstate.

“今天大喜”是一句典型的汉语表达,意为今天有好高兴的事发生,如果译者想翻译清楚,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字幕空间,所以这些无关紧要可以省略。

【参考文献】

[1]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83.

[2]刘利艾.从目的论析电影字幕翻译[J].安徽文学,2008

赤壁之战翻译篇2

摘 要:影视字幕翻译有其一定的制约因素,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结合《赤壁》(上)的英文字幕翻译,本文针对影视字幕翻译的时空与文化制约因素,通过借鉴浓缩、直入、阻断、诠释及归化的翻译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国外观众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赤壁》;字幕翻译;关联理论

一、引言

由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的场面宏大的历史影片《赤壁》(上),从20__年7月10日上映起,一个月的时间刷新了中国电影首映票房纪录。该片根据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情节改编而成,将中国文化精粹放大展现在世人面前。该片从内容到形式都深深震撼了亿万观众,其中的中英文字幕也贴切地传达了当时语境条件下的信息,使国外观众感受到原文编剧意图传达的信息,把中国的东方文化推上了世界的舞台。下面笔者将选取《赤壁》影片中几个英文对白片段,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影视字幕翻译的借鉴指导作用。



二、关联理论,字幕翻译

关联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哲学领域兴起的关于语言交际的解释理论。关联原则被普遍认为是人类心理结构中的一个内在的制约因素,我们在交际过程中总是下意识地假设交际对象已经遵循了关联性原则,但最佳关联性则是成功交际的关键。关联理论认为,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处理努力(processingefforts)与语境效果(contextualeffects)。这就是说,第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第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话语的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话语的关联程度就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作的努力这两个因素。译者应当根据最佳关联原则,正确理解原作意图,对读者的认知环境做出恰当判断和估计,采取适当的策略,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作者的意图。成功的翻译应该让目的语读者,用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获得最恰当的理解。

字幕有两种: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后者才是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即在保留原声的情况下,将剧中人物对白和必要视觉信息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作为理解的辅助手段,“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类型,将原声的口语浓缩为书面语”①。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传递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

字幕翻译是一种即时、现场的言语交际,语音对白转瞬即逝,观众没有时间思考和反刍。电影字幕翻译受制于短暂的处理时间和有限的屏幕空间,另外,观众是在伴随影片画面视觉效应的情景下,获得字幕译文的交际意图的。处理得当的字幕翻译是沟通源语讲话者与目标语听话者一座坚固的桥梁,它能够忠实地转换源语言的意思并带给目标语观众同等的交际效果,有助于观众更好地欣赏影片的艺术内涵②。字幕译者必须适宜地把电影字幕安排到正确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帮助观众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和付出最少的处理努力。



三、字幕翻译的制约因素

1、时空制约

影视媒体本身的特点将字幕译者的操作置于种种制约之下。mayoral,kelly和gallardo将影视配音和字幕翻译的制约因素分为六类:时间、空间、音乐、图像、语音和口语③。具体到字幕翻译主要涉及两个制约因素:时间和空间。时间指语言和图象的同步配合,字幕在这方面虽不像配音那么严格,但也必须保证对话的字数合理,才能让译语对话在和源语话语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信息传递④。另外,每行字幕必须在屏幕上停留足够观众扫视的时间,一般以2至3秒为宜。空间指屏幕上可容纳的语言符号数目。字幕有时用两行,有时用一行。为了满足观众的阅读需求,通常一个画面里最多出现两行字幕,每行字幕单词数大概在15个字左右,字幕随着演员的情绪、语速的变化而变化。

2、文化制约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的交流与转换过程,必然要受文化的影响与制约。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不可避免要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的文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风俗习惯、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角度和水平的不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情景。影视翻译的过程集解码和编码为一身,扮演着使用两种语言,在两种文化中进行两次交流传播的双重身份。因此,影视翻译的使命,说到底,是从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走出来,然后再进入另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去,实质是连通文化与文化的对话,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搭建一座桥,将一种文化介绍给另外一种文化。影视字幕翻译的译者应立足于广大观众,从观众欣赏译制片的艺术角度出发,选用译语语言中与原片艺术最相似、最贴近的、为广大观众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词语和文化来进行翻译,帮助观众理解和欣赏影片。



四、翻译策略

1、对时空制约的处理

观看影片的人通过扫视画面下方的文字来获取信息。屏幕上空间有限,字幕须随着画面出现,停留时间也有限⑤。为适应在这种语篇方式下的信息传递,字幕的文字必须用词平易,让观众一目了然,无须多加思索,便可获取基本信息;句子要简短,以便在屏幕上停留足够的时间,以免观众来不及阅读。

字幕翻译被称为“保持均衡的艺术”,是受制约的翻译。因为一般从口语对白到文字的转换中,原文就要缩减1/3。通常说话速度越快,信息压缩量越大。字幕翻译者需要在“对信息接受者的认知力的判断基础上,对与信息接受者在有限时空中的认知活动,无关紧要甚至毫不相关的信息进行删减节略,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信息”⑥。因此,时空制约决定了字幕译者必须采用浓缩法,以突出主要信息。

浓缩法一般包括省略和压缩两种:

第一,省略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自谦词和礼貌词,如“末将”、“禀”、“觐见”、等等。

第二,对对白速度加快,画面来不及显示,且语义重复、关联性不强信息进行压缩; 例1:瑜是瑜,亮是亮,你我各为其主

youandiwilleachserveourownsides

评析:“瑜是瑜,亮是亮”在汉语中表达的是强调周瑜和诸葛亮在两军对阵时,各自为主人服务,不再是朋友,由于和后面的“你我各为其主”语义重复,因此将这句话压缩,只译出后半句,既节省了画面空间,又不妨碍观众理解其意义。

例2:能打不打,能杀不杀(改写)

wecanstillfight!

评析:这句话本意是为了强调愿意继续作战的决心,由于画面有限,不能将其逐字译出。英语对应字幕短小精悍,既译出了句子的本身含义,也传达了不服输的外延意义。

第三,对在译文读者认知处理能力之外的典故和文化词进行压缩。

例:这

不叫如虎添翼,这叫如虎添蹼

nowwecanbetigersthatswim!

评析:“如虎添翼”与“如虎添蹼”表达的都是力量大增的意思,只是后者表达的程度更加不可思议,由于空间限制,删掉了前半部分,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传递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使世界观众在理解影片时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2、对文化成分的处理

“就一般意义的翻译而言,处理文化词语有五种常见模式。直入式:源语文化词语直译或音译;阻断式:源语文化词语被略去;诠释式:提供相关语境;融合式:源语文化表达形式与译语表达形式融合,以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进入译语;归化式:用译语文化词语代替源语文化词语⑦。这些翻译策略中有四种在《赤壁》(上)中,都有恰当的运用,值得学习借鉴。

第一,直入法。

该影片中有相当多的直入式翻译,但主要用在人、物、地的名称上。例如,诸葛亮(zhu-geliang)、曹操(caocao)、孙权(sunquan)、白龙(bailong)、新野(xinye)、八卦(bagua)、蹴鞠(cuju)、琴(qin)等等。这样做原因有二,首先这些专有名词的直译不会造成语义不清;其次,这些陌生的异域文化元素,可以给影片增加新鲜感,满足西方观众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心,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第二,阻断法。

娱乐电影并非以文化介绍与交流为主要目的,其字幕要求简洁、通俗,确保普通观众了解剧情和人物,所以,译者可以对一些与故事发展关系不大的文化信息进行删除、阻断,以更有效地传达重要信息,使英文字幕与电影故事之间具有更强的“关联性”。(关联性=语境效果/处理努力。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⑧

例:但他这步棋下错了。

hemadeamistake

“棋”,这里指围棋,据史料记载,在上古传说中的尧时代,围棋在中国就已经诞生了,围棋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根据中国的哲学,越简单的东西其内涵往往越复杂,围棋便是这样,其构造的简单便孕育着内涵的复杂,简单的棋盘和棋子却能上演一幕幕激烈争斗和勾心斗角,这就是围棋的复杂之处,往往围棋的争斗还要超过现实中的争斗场面,所以人们通常将战争阵法比作下棋,这一点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是西方的观众并不明白这些,所以便于理解,就将“棋”这一文化阻断了,从而达到最佳关联。

第三,诠释法。

所谓“诠释”即用加字或解释的办法为外来文化概念在译语中提供一点——但却很关键的——语境或情境信息。

例如:handynasty,208a.d.summer,xuchang

在影片的开始就打出了这样的字幕,意在向观众提供时代背景,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内容。

对文化词语采用诠释解释性翻译是弥补词义空缺,达到沟通交流的主要方法,也是文化词语最常用的翻译策略。为此《赤壁》字幕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恰当地诠释了原文化信息的精髓要旨。当原文中出现的文化词语在目的语中不便解释,译者可以选取功能及意义相近的目的语词汇来替代这些文化词语。《赤壁》片英文字幕以替代法,略去了目的语观众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中国文化特征,利于跨越文化障碍,使目的语观众接收到有效的信息。

例:这两个人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thesetwomenareuntrustworthy.

评析:“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一个说法,指那些没有主见,立场不坚定的人,在这里指靠不住的人。然而,国外观众对这句话的含义不是很清楚,由于画面变化迅速,多加解释是不可能的,因此,用西方人熟知的“untrustworthy”来替代这句俗语。

第四,归化法。

归化法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为了使观众尽快地,以最小的处理努力,理解演员的对白,翻译最好以观众的认知环境为归宿。另外,作为大众化的娱乐,电影应该照顾大众化的欣赏水平,大量晦涩难懂文化词和陌生的表达方式,会使电影没有市场。归化策略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亲切、熟悉的对白,会使电影更快地被更多的观众喜欢这种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目的语文化的表达,使目的语的读者更容易了解和适应译本,不会产生陌生感⑨。

例1:粽子

ricedumpling

评析:粽子是一种用竹叶或苇叶包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的糯米食品,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后世沿其习俗,以此为端午节食品。由于国外观众对这种食品的来历及做法不了解,只能用他们所熟知的“rice”和“dumpling”来代替,更加形象地理解小乔给周瑜包扎的伤口形状,达到了最佳关联。

例2:君子

gentleman

评析:君子在中国周朝本为贵族之统称,后来于春秋之封建社会则变成士大夫之统称,也就是为官之人称君子,平民称小人。而该名词定义出现转折,相信是因为孔子的解释。孔子认为君子应不单指贵族或士大夫,而是“圣人之下,富有礼义规范的人”。自此,君子定义转变为“具有高道德标准的人”,成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点可以从论语对君子的描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体现出来。然而,要在短时间内对其做出解释,或者直译都不可能让国外观众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只能用“gentleman”来拉近观众和影片的距离,使观众用极小的处理努力,获取极大的语境效果。

例3:他们居然能猜出老夫用兵的虚实

theymanagedtooutfoxthisoldfox.

评析:这句汉语对白如果直接译出,会觉得很一般,但是字幕译者用一种地道的英语表达方法,形象生动地将曹操的奸诈及周瑜和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表露无遗,令国外观众轻松地感受到影片的含义,很快地理解影片内容,对片中人物特点一目了然。



五、结语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国产影视作品已走向世界,字幕翻译也成为了“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⑩。电影字幕翻译的核心要素是语际信息的传递与语篇的简化,它受到文化与时空的制约,因此被喻为“戴着镣铐在跳舞”。最佳关联原则,采取浓缩法、直入法、阻断法、诠释法、归化法才能保证字幕翻译是在正确而规范的框架内进行的。字幕翻译必须简洁生动、清晰流畅、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在形式内容的取舍、文化信息的处理时,要在保持影片的艺术类型、剧中人物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更多考虑目的语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欣赏习惯。译者对原文信息的取舍,表达方式的调整,行文布局,要以最佳关联原则为指导,以观众的认知能力与期待为准则,提供最佳关联性的信息,引导观众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电影翻译追求的终极目标被概括为“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于观众,耳目能懂”。而“见之于文”是字幕译者承担的责任,因此,字幕译者应在此领域内做出积极、有效并且是长期的探索。注释:

①赵宁.试析电影字幕限制因素及翻译策略[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__,(10):56.

②白英华.关联理论诠释下的电影大片的字幕翻译[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__,(29):119.

③diaz-cintas,jorge.dubbingorsubtitling:theeternaldilemma[j].perspective,1999,(1):34.

④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__:210.

⑤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__:103.

⑥⑦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__,(7):39.

⑧王荣.从关联理论看字幕翻译策略———《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__,(2):5.

赤壁之战翻译篇3

1、加字法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替换法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

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瑰”换成了”珍贵”,”观”换成了”景象”。

3、拆分法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

例:率妻子儿女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4、补充法

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

5、转述法

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例: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6、保留法

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不译。

7、删略法

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

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

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

8、调序法

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

例: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成”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

9、变通法

主要用在直译后很别扭,或根本就无法直译之处。

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一句,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已有”意思就明白多了。

10、点义法

古人在文中好用典故,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需点明典故在此的含义即可。

例如:谭嗣同对梁启超说:”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析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等四个人,翻译时无法把他们的故事也放进去,但如果全部删去则又影响文意,这时翻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义--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就可以了。

11、凝缩法

对古文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

例: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精通五经六艺。”

12、扩充浓缩法

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单,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它。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

赤壁之战翻译篇4

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虽然"、"倒是"等。例如:

(1)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矣。(《国语。晋语九》)

(2)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

(3)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傅子。附录》)

“而”

(一)连词

作为连词,"而"通常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而是连结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结构、主谓结构、句子等,表示多种逻辑关系。主要有:

1.表示顺承接续关系:

有时是表示两种行为或性质的联系,可译为"就"、"来"等,也可不译。例如: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坐客乃西顾而叹。(《马伶传》)

有时用在偏正结构里,连结状语和中心语,可酌情译为"来"、"……着"等,也可不译。例如:

(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

(3)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前赤壁赋》)

有时表示时间上的承续性,可译为"以后"、"然后".例如:

公入而赋……姜出而赋……(《郑伯克段于鄢》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李将军列传》)

有时还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

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李将军列传》)

2.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然而"、"反而"、"反倒"等: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秋水》)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论毅力》)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这耶?(《张中丞传后叙》)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

(二)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用作主语或定语,译为"你"或"你们".例如: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年》)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于(於)”

介词

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事物、内容等,可译为"对"、"向"、"到"等,有时也可不译。例如: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答李翊书》)

(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

(4)文倦于是,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冯谖客孟尝君》)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地点、时间等。可译为"在"、"从"、"至"、"到"等。例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于:可译为"到"、"至".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伯克段于鄢》)

(6)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

(8)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马伶传》)

(9)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3.置于形容词或某一结构之后,引出对比的对象,表示二者间的比较,可译为"比……"、"与……比起来"等。例如: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许远)与(张)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张中丞传后叙》)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胜于人:超过他人。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4.用于被动句中的动词或结构之后,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前赤壁赋》)

(4)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取于人:被他人学习效仿。

“以”

(一)介词

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表示凭借

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

例如: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3)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

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李将军列传》)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

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例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带领、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时间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

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

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

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二)副词

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

(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冯谖客孟尝君》)――以:只有,也就是。

(三)连词

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将军列传》)

(3)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6)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

赤壁之战翻译篇5

要准确地翻译文言句段,必须首先能准确地理解该句段的意思,然后才是找到适当的现代汉语的语词来进行对译。对于某一句话的翻译,更要能在读懂原文语段意思的基础上,瞻前顾后,把握语脉,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意思。具体来说,翻译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十点。

一、调整。文言文中有些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副词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补语等,这都要求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加以调整。如: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2.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例1中的“三”表示“举所佩玉玦”的次数,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当译为“三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例2中的“我”是“肯顾”的对象,译时应当调整为“不肯顾惜我”。例3里的“铿然有声者”是说“石”的特点的,定语后置于中心语之后,译时当调整为“敲击时可以发出铿铿的响声的石头”。

二、添加。文言文中的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数量词做了句子的谓语及一些数词的习惯省略用法,翻译时一般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加上一些恰当的动词,使之变成动词谓语句。

4.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5.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例4里的“可怜焦土”,直接对阿房宫被焚后的情况进行描绘,应当译为“可惜都化成了一片焦土”。例5中的“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一定不可译为“十一个”。

三、补充。文言文中习惯省略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或者对译时语意不连贯的地方,翻译时要作必要的补充。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7.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翻译这两个句子时要做适当的补充,句子才顺畅。例6,“用到刻东西,(如果)刻一会儿就放下,(连)一块朽木(也)刻不断;(要是)连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在金石上,也能刻出花纹来。”例7,“秦国除了凭战争夺取(土地)之外,(还接受别的国家割让的土地,)小的可以得到市镇,大的可以得到城池。”

四、省略。文言文中的语气词(发语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句子中的某些重复成分等,因与现代汉语不合,一般没有对译的词句,翻译时可以省略。

8.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9.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例8中的“夫”用于句首,表示议论开始,现代汉语中没有这种词语和用法,可省去不译。例9中的“为”字共有八个,都是雕刻的意思,译时只要保留第一个即可,译为:“总计一个船上,共雕刻了人物五个、窗子八个、箬篷一个、船桨一把、茶壶一把、手卷一本和念珠一串。”例10中的“出”是偏义词,是“出入”中的衬字,无义,译时略去。

五、切分。文言文以单音节词占大多数,句法简洁,有时一句话包括的意思比较复杂,翻译成现代汉语,往往要把一个句子分成两三句才妥当。

1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12.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2003年北京市春季高考卷21题)

例11“樯倾楫摧”应分译为“船身被巨浪打得倾斜着,船架也常被巨浪打断”;“虎啸猿啼”也要分译成“只听见老虎在怒吼,猿猴在悲号”。例12“忘其口而念我”要译成两句:“因为一心想着我,竟忘记桃子已被自己咬过。”

六、并合。文言文习惯于分开说的,如一般判断句、互文对偶句等,现代汉语习惯合并起来说,翻译时就要注意恰当地并合这类句子。

13.左手执刀尺,右手执绫罗。(《孔雀东南飞》)

14.自此,冀之南,汉之北,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例13是个互文句,如果分开翻译“刘兰芝用左手拿着剪刀和尺子,右手拿着绫罗绸缎”,就会闹出笑话,那她就是个左撇子。合并翻译:“刘兰芝(左手右手不停地忙着)一只手拿着剪刀尺子,一只手攥着绫罗绸缎,自己裁剪自己缝制。”例14“冀之南,汉之北”表示的不是两个地点,而是“无垄断”情况的起止点,应当翻译为:“从冀州的南部到汉水的北岸。”

七、译出喻义。文言文中的有些比喻不便直译,如暗喻,借喻。直译的话意义会发生改变,这就必须借助意译,把它的含义揭示出来。

1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石钟山记》

16.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5应译为:“那噌吰的声音,就好像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来的,那窾坎镗鞳的声音,就好像是魏庄子的歌钟(编钟)发出来的。”例16中的“两虎共斗”并非说是两只虎争斗,而是说:“如果我两人像两只老虎一样互相争斗起来。”

八、译出借代义。遇有文言文中的借代手法,翻译时一定要按其原义译出它的本体意义。

17.沛公不胜杯勺,不能辞。(《鸿门宴》)

18.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矫?赤壁怀古》)

例17中的“杯杓”是古代酒具,“不胜”是经受不住,不可译为“经受不住酒杯酒勺”而应译为“酒喝多了”或“不胜酒力”。例18中的“樯橹”代指“曹操的八十万水军”。

九、译出婉语。古人常用委婉的言辞表示谦敬,译时要将它的原意揭示出来。这在翻译有关外辞令时,更要特别注意。

19.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20.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例19中“以颈血溅大王”含义是:要和大王你拼了。例20中的“会猎”绝非是会合打猎,比赛打猎,而是要和对方打一仗的意思,翻译它们时一定要把它们的含义揭示出来。

十、古人好用典。遇到典故,大家较熟的可以直译,生僻的就要译出本意。

21.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西厢记?长亭送别》)

2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例21中的“司马青衫”,典出《琵琶行》,司马是白居易,当时任江州司马,他同情琵琶女漂泊的身世,感伤自己宦途潦倒,心情十分悲伤,所流的眼泪把自己青色衣衫的胸襟都打湿了。莺莺在这里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情非常难过,翻译时一定要顾及原意。例22中的“封狼居胥”是说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庆功纪念。在该句中,是说张浚想仿效霍去病到狼居胥山封山庆功。译时一定要把典故原意说出来。

赤壁之战翻译篇6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解说为:“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等句式。”所谓“理解”是指能辨认出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知道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所谓“用法”就是指能够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这些文言句式。

通过对近几年江苏及各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句式内容考查情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命题规律:①该考点仍然是考查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②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③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以倒装句和省略句为主。

【知识汇总】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②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③用动词“为”或“是”表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或用“非”来表否定判断。如“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⑤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常见文言文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即①用“于”“受……于……”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②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为”“为……所……”表被动,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④用“被”表被动,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⑤没有被动标志,语意上表被动,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

常见的宾语前置有如下形式: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往往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②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谁、胡、何、安、焉等)时,宾语往往也前置,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有宾语前置标志词“之”或固定句式“唯……是……”等标志时,宾语往往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2.定语后置

常见的定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形式,如“今战士还者”(《赤壁之战》);②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③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状语后置

常见的状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动+以+宾”的形式,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②“动+于(乎,相当于‘于’)+宾”的形式,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③“形+于+宾”的形式,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像这些“以”“于”等介词构成的状语在翻译时大都要置于动词前。

4.主谓倒装

为了突出谓语,使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四、省略句

常见的省略句主要有四种:①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③省略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省略介词,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考查方式】

高考中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如“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题讲解】

例1判断句:“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古砚说》)

误译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是”解释为“这”,“非”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译成“……不是……”的格式。

答案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例2被动句:“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中古文言》)

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解析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语意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出被动关系。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在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它往往是一个赋分点。

答案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例3宾语前置句:“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冉氏烹狗记》)

误译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解析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

答案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例4定语后置句:“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误译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

解析此句为定语前置。“七十人”为“衣文之媵”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

答案使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例5状语后置句:“力不足,死焉,职也。”(《杨烈妇传》)

误译(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了,也是你的职分。

解析此句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死焉”即“死于之”,属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可译为“死在这里”或“死在这件事上”。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在翻译成现代文时大多要提到谓语前面。

答案(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职分。

例6主谓倒装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误译在哪里呢,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

解析“安在”在句中做谓语成分,被前置了,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到主语之后。主谓倒装是为了突出谓语,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成“主语+谓语”式。

答案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在哪里呢!

例7省略句:“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郭生》)

误译郭生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解析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主语“狐狸”,翻译时应补出来。在翻译省略句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出来,这些需要补出的省略的成分也是高考文言考查的一个采分点。

答案(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方法归纳】

1.借助语法分析

准确地理解句式,离不开对该句的语法分析(主要是主谓宾的分析)。一般按三个步骤:①查找全句充当谓语的那个词(主要是动词)。②分析动词谓语的前半部分:主语是受动者,句子就是被动句;状语是名词,为词类活用作状语;不见主语是省略主语。③分析动词谓语后半部分:及物动词后无对象,可能是省略宾语;有名词、代词而不是宾语,可能省略了介词“于”或者是使动用法;后面紧跟“介词+名词(代词)”,可能是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2.抓住语言标志

文言句式常有标志词,可参照前面的“知识汇总”部分。要抓住各种句式的实质,掌握规律,学得扎实、灵活,不要死记硬背。

现场练兵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时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事平,迁武宁太守。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选自《南史·扬公则传》,有删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2)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3)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4)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5)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作者:叶有德,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考点分析】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解说为:“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等句式。”所谓“理解”是指能辨认出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知道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所谓“用法”就是指能够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这些文言句式。

通过对近几年江苏及各省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句式内容考查情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命题规律:①该考点仍然是考查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②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③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以倒装句和省略句为主。

【知识汇总】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②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③用动词“为”或“是”表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或用“非”来表否定判断。如“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⑤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常见文言文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即①用“于”“受……于……”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②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为”“为……所……”表被动,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④用“被”表被动,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⑤没有被动标志,语意上表被动,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

常见的宾语前置有如下形式: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往往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②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谁、胡、何、安、焉等)时,宾语往往也前置,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有宾语前置标志词“之”或固定句式“唯……是……”等标志时,宾语往往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2.定语后置

常见的定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形式,如“今战士还者”(《赤壁之战》);②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③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状语后置

常见的状语后置有如下形式:①“动+以+宾”的形式,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②“动+于(乎,相当于‘于’)+宾”的形式,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③“形+于+宾”的形式,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像这些“以”“于”等介词构成的状语在翻译时大都要置于动词前。

4.主谓倒装

为了突出谓语,使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四、省略句

常见的省略句主要有四种:①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③省略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省略介词,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考查方式】

高考中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如“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题讲解】

例1判断句:“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古砚说》)

误译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是”解释为“这”,“非”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译成“……不是……”的格式。

答案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例2被动句:“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中古文言》)

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解析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语意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出被动关系。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在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它往往是一个赋分点。

答案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例3宾语前置句:“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冉氏烹狗记》)

误译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解析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

答案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例4定语后置句:“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误译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

解析此句为定语前置。“七十人”为“衣文之媵”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

答案使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例5状语后置句:“力不足,死焉,职也。”(《杨烈妇传》)

误译(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了,也是你的职分。

解析此句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死焉”即“死于之”,属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可译为“死在这里”或“死在这件事上”。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在翻译成现代文时大多要提到谓语前面。

答案(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职分。

例6主谓倒装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误译在哪里呢,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

解析“安在”在句中做谓语成分,被前置了,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到主语之后。主谓倒装是为了突出谓语,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成“主语+谓语”式。

答案公子能够为别人的困难着急的品质在哪里呢!

例7省略句:“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郭生》)

误译郭生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解析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主语“狐狸”,翻译时应补出来。在翻译省略句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出来,这些需要补出的省略的成分也是高考文言考查的一个采分点。

答案(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方法归纳】

1.借助语法分析

准确地理解句式,离不开对该句的语法分析(主要是主谓宾的分析)。一般按三个步骤:①查找全句充当谓语的那个词(主要是动词)。②分析动词谓语的前半部分:主语是受动者,句子就是被动句;状语是名词,为词类活用作状语;不见主语是省略主语。③分析动词谓语后半部分:及物动词后无对象,可能是省略宾语;有名词、代词而不是宾语,可能省略了介词“于”或者是使动用法;后面紧跟“介词+名词(代词)”,可能是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2.抓住语言标志

文言句式常有标志词,可参照前面的“知识汇总”部分。要抓住各种句式的实质,掌握规律,学得扎实、灵活,不要死记硬背。

现场练兵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时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事平,迁武宁太守。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选自《南史·扬公则传》,有删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2)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3)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4)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5)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赤壁之战翻译篇7

关键词韵味诗眼共鸣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痴,可解释为:无知,傻;疯癫;入迷。如果解释为入迷的话,则对任何诗人都是适合的。任何诗人都要进入如醉如痴的境界,才能写好诗。作为鉴赏者来说,都要深“解其中味”,才能读好诗,讲好诗。

据说目前有些中小学老师讲古诗,只停留在释词译句的阶段,有的则在后面附加一条政治思想教育的尾巴,语言枯燥,令人生厌。

怎样欣赏诗歌?怎样从事诗歌教学?关键在于品出诗的韵味来。要品出诗的韵味,就要做到(一)知人论世,博学多闻;(二)不炒现饭,立足于新;(三)紧扣诗眼,咀嚼生味;(四)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一)知人论世,博学多闻

教与学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老师积累的学识,必须大大超过讲课的内容,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因此不能满足于教学参考资料。平时要勤学苦练,多读一些典籍及文艺作品,还要懂点历史,懂点美学,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目的。进而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等,这样才能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如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只是简单地注译一下,就是:一根折断的戟埋在沙里,铁还没有完全锈蚀,我亲自拿起它来磨洗一番,认出是前朝赤壁的遗物。如果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孙刘联军就会失败,连二位乔夫人都会被曹操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供其淫乐。这样枯燥的翻译,还有什么味道呢?要讲得生动有趣,就要这样讲析:

赤壁有六,(黄冈、汉阳、汉川、武昌、嘉鱼、蒲圻)历代文人习惯于将黄冈赤壁当成三国赤壁。一度贬为黄州刺史的苏东坡说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朱日浚曰:“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自是借山川”。也曾做过黄州刺史的杜牧也是借三国赤壁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而已。

发生在公元208年10月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了曹军。诗人从反面着笔:假如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的话,那么大乔小乔就必然被俘。孔明利用曹植《铜雀台赋》的“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将高楼间的两座桥(即复道)曲解为大乔和小乔。(桥通假为乔。此事见《三国演义》第44回。)《许彦周诗话》曰:“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顾,只怕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许彦周)讥杜牧《赤壁》诗,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孙策妇,小乔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变其词耳”。诗人必须用形象思维反映生活,才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耐人寻味。

赵翼还批评此诗“不度时审势,徒作异论,以炫人耳”(《瓯北诗话》)。这种说法只是就史论史,而没有联系杜牧其人,探讨其异论之所由发。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而终生寄人篱下,为人幕僚或远守僻郡,“一肚皮不合时宜”,所以特别强调东风的作用,乃暗喻自己知兵,而生不逢时,借史实以吐其胸中不平之气,即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发出的“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样的感叹,自负不凡,风格俊爽,体现了“雄姿英发”的气概。

由上可见:这首诗只有二十八字,却涉及到天文(天气预报有东南风,而不是借东风),地理(身在黄冈赤壁,而借三国赤壁以抒怀),历史、军事(赤壁之战),训诂学(桥通假为乔)和文学知识(包括三曹的文坛掌故、小说《三国演义》,文艺理论中关于塑造人物形象不必坐实地名、史实,形象思维要以小见大,才能耐人寻味等等)。可见要“解其中味”,非有渊博的学问不可。

做学问不要急功近利,有些年轻人只看了一个选注本就急于写论文,往往不全面不深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先看选注本,后看全集,才能融会贯通。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还。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如果孤立去看,难于理解其中含义。如果对照其受谗后写的《赠从弟》:“一朝辞病归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前门出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才理解到《独坐敬亭山》乃愤世嫉俗之语。李白看透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首诗用的拟人手法。似乎众鸟也浅薄无情,一见到李白,就全部高飞而去;似乎孤云也世故圆滑,一见到李白,就悠然地飘飘而去。三四句偏从不独处写出“独”字的韵味:你们这些势利小人都远离我而去吧!看来只有敬亭山是我的知音,它绝不会跑掉,我在看山,山也在看我,互不厌倦。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贺新郎》)。也是点化这首诗的意境,都有睥睨世俗的无限感慨。

要解其中味还要读点历史。我听了一堂毕业班学生讲《卖炭翁》的课,讲课人是一个学习态度认真的三好学生,她能大胆尝试,就应大力肯定。但那堂课讲的枯燥无味。这不能怪她,原因之一是她不了解历史,以致未能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

讲这首诗应首先讲清题目下的自注:“苦宫市也”。宫,指宫廷。市,指买东西,名词作动词。据韩愈《顺宗实录》第二卷,《通鉴》第235卷,《旧唐书》第十四卷,《张建封传》均载此事,是中唐以后皇帝对人民财物的一种野蛮而残酷的掠夺。德宗贞元(785-805)末年,派宦官到市面上购买物品,宦官请几百个狗腿子遍布热闹街坊,叫做“白望”。看到所需要的东西,就口称“宫市”,随便付一点报酬,强买强卖,公开掠夺。有些还索要门户钱(户口税)和脚钱。市民看到他们就关门逃避。这首诗就是反映这一弊政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苦、意动,认为苦。即指受到宫市之害而感到痛苦。这首诗思想较进步,但也有局限性,未反映农民的反抗精神。据韩愈《顺宗实录》: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白居易(772-846)和韩愈(768-824)系同时代人,不会不知道此事,足见白居易是有意这样写的。

如果了解上述历史,就能了解宫市的内涵。不然的话,学生还以为是流氓集团的个人行动,那就无法认清封建社会的反动本质。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示子yù@①》)。我们也可以说:汝若欣赏诗,功夫在诗外。因此,要提高对古诗的欣赏能力,首先就要勤学苦练,博学多闻,广泛阅读作品,读点历史,读点美学,提高文化修养。如果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就只能是释词译句,索然寡味了。

(二)不炒现饭,立足于新

鉴赏诗歌或从事诗歌教学,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内容新颖,切忌炒现饭,老一套。但要端正方向,既要立足于新,又不能危言耸听。立足于新,首先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形势在发展,现在的教学对象变了,我们的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有一股不断探索的精神,如果我们仍以陈旧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说教,势必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或逆反心理。

不但观念更新,知识也得更新。俗话说:“学无止境”。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地读教材,念讲稿,不能套用一种刻板的公式和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放矢,灵活运用,切忌炒现饭,贵在创新意。

如《木兰诗》的教学,还像传统那样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肯定乏味,如果采取启发式教学,提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效果则大不一样。如问为什么写“唯闻女叹息”?为什么写木兰一再想念爹娘?这样写是否损害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为什么用四句写买鞍马?这样是否犯复?为什么只用了六句写十年征战生活等等,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学员回答,教师补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木兰诗》善于从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性格,其实写出征前的叹息,才真实感人地表现了木兰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身份,写征途中思念父母,才能突出其爱祖国、爱民族的进步思想战胜了狭隘的家庭观念。第一段写木兰问答用了十二句,第二段写买马用了四句,只有这样铺叙,才能渲染在国家民族斗争尖锐时刻人物的紧张心情和激烈的战斗气氛。谢榛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而写十年征战只用了六句,这是因为繁简的标准取决于与主题思想的关系如何。凡与主题思想关系紧密者则详写,关系少者则略写。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木兰代父从军的形象,而非写人物传记及战争经过,故详写其出征情况而略写其十年征战生活。

立足于新,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进行的观念更新和知识更新,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赶时髦,凭一时之见,抓住某一片面理由,就作翻案文章,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传统文化,对传统评论一概否定。如《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这对夫妻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表达了追求男女婚姻自由的合理愿望。但汤斌先生的《<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与父系社会家庭结构形式的瓦解》(《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却危言耸听、生搬硬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用所谓俄狄普斯情结来分析这个悲剧,认为焦母趁仲卿不在家的日子里逼儿媳通宵达旦地织布,是进行性虐待。为了证实焦母有强烈的性要求,就在年龄问题上作文章,推断焦母是一个中年寡妇,说焦母之所以排斥刘兰芝是由于“性嫉妒”,“当儿媳进门之际……于是就化为极端嫉恨的心理”,等等。我认为这样的求新是不足为法的。

(三)紧扣诗眼,咀嚼生味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最传神最关键的一个字。

古诗词教学如何做到既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而又不失语文课的特点?关键在于区分语文课和政治课的不同之处,前者是通过字、词、句的解释上升到篇章结构,即通过紧扣诗眼,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如讲《卖炭翁》就应着重通过“把”、“称”、“jiǒng@②”、“叱”、“牵”、“驱”、“惜”,特别是“系”、“充”等诗眼来揭露宫使的强盗行径。

手把文书口称敕,

jiǒng@②车叱牛牵向北。

宫市掠夺人民财物根本用不着文书,一个“把”字说明他们只是虚张声势进行讹诈。宫廷在长安城北,炭车歇在城南,宫使就大声吆喝(叱牛)着把牛车掉过头来(jiǒng@②车)牵向北边走。“jiǒng@②”、“叱”、“牵”写出了不容老翁分辩强行把牛赶走的横蛮无理的嚣张气焰。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牛车已被赶走,才腾出笔来写老翁的心理活动。一车炭要砍上万斤柴才烧得成,需要多少烟薰火燎?它凝聚着老翁的多少心血和希望!而今已全付之东流!一个“驱”字,一个“惜”字,把老翁那种痛不欲生而无可奈何的心情形象地刻划出来了。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系,打结;挂上也。说明宫使根本不讲道理,不讲价钱,强行把没有什么用处的库存货(二丈红绡一丈绫)往牛角上一挂,就算作了炭的价线。诗人不发一句议论,就戛然而止。老人是怎样带着又饥又困的身子回去的?他还能活得下去吗?这些问题全留给读者去思索,同时又不禁为老人的悲惨遭遇而潸然泪下,为宫使的罪恶行径而切齿痛恨!

通过上例可见,讲透了诗眼,诗的韵味自然就出来了。足见政治思想教育不是游离于课文之外的一条附加的尾巴,而是寓于教师声情并茂的对课文的理解剖析之中。

诗眼一般在什么地方呢?一般在动词上。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所以鉴赏诗,首先要在动词上下功夫。

以动词作诗眼的脍灸人口者,比比皆是。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等等,举不胜举。

还有以副词作诗眼的。副词一般与动词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副词)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等。

还有不少是以形容词作诗眼的。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红楼梦》第48回香菱赞“直”字“圆”字用得好,“再找不到两个字来换这两个”。再如孟浩然尝于太学赋诗,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诗句,使一座惊服。(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妙处也在于形容词“淡”用得极好,魏庆之誉之为“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诗人玉屑》)。至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更是脍灸人口。有时还以介词为诗眼。如杜牧的《山行》诗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的诗眼是介词“于”。于,比也,胜似也。为何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在神不在貌。因为它的火红,它的艳丽,是经过抗严寒、傲霜雪的结果。满山红叶,胜似春花,不但刻划了枫林的外在美,还刻划了它的内在美。杜牧在一般人以为萧瑟的秋风中,有着独特的美的发现,表达了达观进取的生活态度。获得了高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也还有以数词为诗眼的。如: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之六)

郑谷改“数枝”为“一枝”,这个“一”字就是诗眼。因为“一枝”是最早开的梅花,意境更新,韵味更浓。

(四)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绝大部分都是抒情诗。有人认为诗学就是情学,认为诗是心灵的燃烧。所以古人读诗或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诗·周南·关雎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所以诗歌教学与鉴赏,不能只满足于释词译句。读诗也好,讲诗也好,最重要的是自己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进去。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朗读、分析、讲解,就会索然寡味。老师的一颦一笑,语言声调,无不牵动学生的心弦,师生感情同频共振,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朗读课文切忌无精打采,有气没力。要注意声音宏亮,抑扬顿挫,以高低快慢的不同声调,展现诗歌的意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朗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结庐在人境》)时,要把“悠然”二字拖长声调,体现陶潜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情,让学生理解陶潜那种蔑视官场寄情山水的高风亮节和优美意境。

教师要以无限深情朗读讲析歌颂祖国山河的诗篇,如王维的《山居秋溟》和李白的《望天门山》等诗篇,给人以美的薰陶和精神上的愉悦,教师在一边朗读,一边讲解,同学也不约而同地齐声朗诵,引起强烈共鸣。在这时,一种对祖国自然美的无限赞颂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要以无限深情歌颂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的豪情壮志,如对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为国牺牲精神,对杜甫的“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想”的崇高品质,都倾注着无限景仰之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精神。

总之,在中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教学效果一定会有大的提高,也能很好地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字库未存字注释:

赤壁之战翻译篇8

关键词 成败;《赤壁》;商业策略

又―部投资巨片横空出世,口水淹《赤壁》,票房好过亿似乎又成为一个可靠的“真理”。

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是很多人的英雄情结所在。三国,这个大动乱的时代给了英雄叱咤风云的机会和权力,但英雄也总是和暴力联系在一起,试问:中国古代哪一项成就霸业的英雄伟绩没有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三国赤壁,这样一个集道义和暴力于一体的题材,岂非正是吴宇森的英雄用武之地?

要论玩正史的深沉与公信度,1994年央视的《三国演义》俨然已经成为了典范。吴宇森很聪明,既然严肃深沉的正史风范难以超越,那么就用标新立异的手法自成一派来赚人眼球。鲁迅先生在评点《三国演义》的人物时曾说:“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壮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部“三国”,任何外显的角色演绎在庞大的历史面前都是渺小的。深谙了这个道理的导演唯有举着自己的旗幡向高票房的霸座进发,才能彰显自己的英雄本色。吴宇森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多时,自是受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影响颇深,而正是这种建构在票房和游戏理念上的独特的价值信条,使《赤壁》充满了商业大片的“后现代气息”。且不论它的艺术价值如何,单看短短四天吸金一亿八百万的业绩,其商业元素就不容小觑。

目前,中国的鸿篇巨制常常转化为一场暴力指数的超级竞赛。大规模的集体性屠杀,成为大片叙事的基本元素。吴宇森作为亚洲暴力美学的集大成者,暴力场面的表现是其傲视群侪的招牌,他当然会在这一自身优势的发挥上不遗余力。值得称道的是,他每每在血腥暴虐的残酷中融入了情义恩威的价值观。兄弟隋,英雄义,这些富于浪漫和人情味的内在价值体系在吴宇森的影片中展露无遗。《赤壁》作为吴宇森的大手笔之作,更是沿袭了他的这一风格和个性。从周瑜、诸葛亮的惺惺相惜,到刘备与部下的主臣之情,无不体现着吴宇森独特的美学精神。

当然,《赤壁》中最鲜明的吴宇森美学风格体现,首当其冲的仍然是暴力元素的运用。屏幕上的嗜血游戏,炫耀着血腥的力量和屠杀的喻悦。那场赵云只身救幼主的打斗,是这场游戏的开幕之作。一个英雄,一柄长矛,一个女人,一个孩子,还有无数的乌合之众――实施“暴力”的条件近乎完美。于是,赵云长喝一声,一柄长矛洞穿敌人的胸膛,鲜红的血喷涌而出。杀!杀!杀!这种暴力几乎成了一种释放,一种狂欢:释放是对善恶到头终有报的解气,狂欢是对人类心底嗜血情结的追忆。

从好莱坞转战内地的吴宇森,大胆舍弃中国武侠类影片武打的空灵轻逸,而采用原始的近身肉搏,企图以此凸显战斗的惨烈,只身救幼主的赵云,没有了花哨的招式,只剩下长矛挥舞。有观众不满《赤壁》武打的设计,认为失去了中国武侠的凌厉和精彩,但若不反其道而行之,吴宇森又怎么在国人的传统定式思维中留下深刻印象?虽然不是每个观众都冲着吴宇森的金字招牌而去,但他必须充分运用自己暴力美学的品牌价值,运用一切可以制造噱头的因素,把观众引进电影院,他必须告诉观众,这是不同于李安不同于张艺谋的鸿篇巨制。为了这一理想,吴宇森将许多武打的场面从马背搬至地面,多表现步兵的沙场搏斗。连猛将的表现也是如此,张飞在《三国演义》中神一般“喝断当阳桥”被舍弃,而是让他在与曹军的对弈中一路狂飙将前来进攻的士兵撞伤;一人赤手空拳肉搏一大群敌兵,将张飞的勇猛与粗犷表现得更加活灵活现。吴宇森想在武侠风格中独树一帜的用心由此可见。

如果暴力的精彩不足以撑起“斥资巨甚”这个旗号,那么宏大的气势和场面就成为商业大片的显著特点。高技术、大场面、大气魄,让观众产生一睹为快的冲动。新野之战和三江口战役,干军万马前呼后拥在镜头前厮杀。曹操、刘备、孙权牵连着各自喧闹的背景,在《赤壁》里举行着横跨千里的较量。纷繁复杂的人物使观众眼花缭乱,呼呼的厮杀呐喊让人满耳轰鸣。飞扬跋扈的壮烈场面,在屏幕上讲述“巨资”的去向。大摇臂、大广角、大特技、宽银幕,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满足了“巨片”的视觉诉求。《赤壁》中曹操那横亘江面的船,八卦阵那诡异多变的形,十五万的群众演员在片中组成人山人海,波澜壮阔的画面让观众的心理期待得到很好的满足。在这里,吴宇森几乎变成了团体操高明导演,将其视觉冲击力,建立在团体操基础上。比如影片开始时的楔形阵,周公瑾的雁翅阵,整齐划一的士兵、林立的武器和旌旗、遮天蔽日的尘土,无不炫耀着统治者的伟大权能,向我们展示统一意志所能获得的伟大力量。这种整齐壮观的阵法临阵杀敌时未必有多大的进攻抑或防御的功效,但作为影片的商业元素之一,它所承担的是一种视觉至上的美感。当刘备和孙权整编的大军发出震耳欲聋的“胜利”的呐喊,这种商业元素的视听结合仿佛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而观众为这种壮阔场面买单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泛娱乐化的典型产物,从票房来看,《赤壁》无疑是成功的。影片商业价值的体现一演员的豪华阵容,其吸金作用自不必言说。这部横跨在商业片和史诗片之间的影片也继承了近年来票房过亿影片的大部分特点。商业大片们的艺术性往往退居二线,娱乐精神至上的理念被推到了影片的最前方。诚然,电影作为商品的根本属性是它的娱乐性。罗伯特・迈基(RobertmeKee)曾说:“对电影观众来说,娱乐即是这样一种仪式:坐在黑暗的影院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银幕之上,来体验故事的意义以及随着对故事的见解而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刺激。”影片上映后铺天盖地的评论说明,吴宇森的这种“情感刺激”显然是十分有效的。中国当代电影旗帜人物的每一次新的尝试,在当时差不多都会招来各种毁誉不一的评价。且不管对《赤壁》的评论是褒是贬,能让观众为其口诛笔伐就是一种成功。

《赤壁》的定位是全球市场,想要中西通吃的它必然以紧打慢唱式的技法来满足中国观众的胃口和外国观众的兴趣。只不过这种尝试正好被批评为节奏缓慢。综合吴宇森多次访谈的言论可知,这位名导演极有诚意地在影片中面对历史,他走的是史书路线而非演义路线,力求最大的还原效果。哪知《三国演义》太深人人心,被许多人拿来作为历史的标杆衡量《赤壁》的正误与否。于是认为表现诸葛亮太幽默、周瑜胸怀太宽广等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其实笔者认为吴字森很高明,如果再现一个《三国演义》式的人物,那么观众的新鲜感就会大打折扣,其商业影响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赤壁之战翻译篇9

每年的高考文言文选段的确选自古代典籍,但是我国古籍浩如烟海,选人我们语文课本的毕竟还是很少,即使增加选量,也还是有限的。不懂得文言文的规律,就不可能顺利地读懂文言文和准确译文。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注意知识的归类,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文法和修辞。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一些句子不能单靠词法、句法知识进行直译,或者有时偶尔碰到个别字词一时难以确定其意义,因而难以翻译,这就要从文言文修辞的角度去确定其词义和句义,对考场考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笔者把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作如下归类。

字有互义所谓字有互义就是指文言文用词中同义互文的现象。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并列词组、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呼应。两个大类:当句互文与对句互文。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和“客”、“下马”和“在船”,互文见义,是说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后,又一同到了船上。又如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再如杜牧《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意思是雾气和月光笼罩着河水,也笼罩着沙地。这三句属于当句互文。

对句互文与当句互文略有不同,上句隐含有下句中的词语,下句隐含有上句中的词语,两相映衬,参互见义。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应理解为东、西、左、右都种植了松柏和梧桐,而不能误解为只在东方和西方种植了松树和柏树,只在左边和右边种上了梧桐树。《阿房宫》中有个排比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也应该合并起来理解,即“燕、赵、韩、魏、齐、楚各国所经营的财富,收藏的精英(金银珠宝)……

词有偏义所谓词有偏义就是指一些复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只体现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而另外一个词素的含义只作陪衬。例如《鸿门宴》中的“孰与君少长”,“少长”只取“长”义。《孔雀东南飞》中的“昼夜勤作息”,“作息”只取“作”义。《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其中“异同”只取“异”义。译文时,具体取何意,必须联系上下文作具体分析、取舍。如果完全“直译”,只会出错。《孔雀东南飞》一文有多处,此处不再赘述。

物有代称所谓物有代称指的是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固有的名称,而临时借用与其相关的名称去替代,也叫借代。几种常见的有:

1.用事物的特征、性状、或标记代称该事物。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触龙说赵太后》)

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齐桓晋文之事》)

明眸皓齿今何在?(杜甫《哀江头》)

例一“黑衣”代称战国时赵国宫廷卫士,因赵国卫士身穿黑衣。例二“二毛”头发斑白(黑白间杂)的老人,这里具体指老兵。例三“肥甘”代美味的食物,“轻暖”代高贵的衣服。例四“明眸皓齿”代美女。

2.特称与泛称互代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孟子滕文公下》)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古风》)

例一“杨意”,即杨得意,汉朝人,曾推荐司马相如做官,文中用以泛指推荐者。“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善解音律,因用以泛指知音人。例二“薛居州”本为宋国贤士,用以泛指像薛居州一样的贤士。例三“大雅”是《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泛指有优秀传统的古诗。以上三例都是用特称代泛称。

用泛称代特称的,例如:

晋国,天下莫强焉。

(《孟子梁惠王上》)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晋国”原本包括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但在战国时候,“晋国”成为特称,专称魏国。“黄花”不是指一般的黄色的花,而是代指菊花。“病”原是一切疾病的泛称,例中的“病”特指一种寄生虫。

3.以部分代整体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梦江南》)

例一“秋”代“年”,“三秋”即“三年”。例二“樯橹”代“战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大桨,它们都是船的一部分。例三“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代称整个船。

语有对举所谓语有对举就是指文言文在用词过程中往往是异义相对。据此,则可以比较快捷准确地确定一些难字难词的意义。例如《捕蛇者说》中的“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恂恂”和“弛然”明显地是视缶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神态,是对举的两个词语,因此,由“弛然”是安心地、心安理得的意思,可以知道“恂恂”是提心吊胆地、小心谨慎的意思。又如《谋攻》中的“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强弱”对举,“周隙”也必然是对举。由“周”是周全的意思,可以知道“隙”是不周全、有缺陷的意思。

话有委婉所谓话有委婉指的是不直接说出本意,而是用委曲婉转的话来表达。行文中“避粗俗”、“避忌讳”、“表敬称”、“外交辞令”等语境中往往采用“委婉”。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谁赵太后》)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李密《陈情表》)

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何如?”(《齐桓公伐楚》)

例一“便利”是大小便的委婉说法。例二“山陵崩”是对君王“死”的委婉说法。例三的“亡国贱俘”不是说李密真的作了俘虏,只不过说自己是蜀汉的遗民罢了。“至微至陋”也是谦词,说自己出身微贱,才学疏陋,实际上是不愿意应征出仕的遁词。例四是齐桓公在攻伐楚国的过程中,跟楚国使者的对话。齐桓公伐楚分明是想称霸诸侯,却说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明明是想要楚国臣服,却说“与不谷同好”。

文有并提所谓文有并提是指文言文经常出现的结构两两相对而意思依次相承的现象,也称“合叙”。对这种并提,翻译时则以分开叙述为宜。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苏轼《前赤壁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赤壁之战翻译篇10

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动词和形容词一般不能作主语和宾语,而在文言文中,由于文字表意的丰富性,常常把动词、形容词用作主语、宾语,那么这时的动词或形容词,就不再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某种性质特征,而是表示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的名称,或者表示与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这时,这种动词或形容词,在意义上已有了实体的概念,在词性上也就活用为名词了。

动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名词,那么这个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必须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形容词在活用为名词后,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语。

一般来说,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动词、形容词前有代词“其”作定语

例如:1.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一句中,“其”放在动词“至”前面,作它的定语,而“至”则必须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到达的人”。

2.荀子的《劝学》中“以为轮,其曲中规”一句中,“曲”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弯曲的情况”。

3.韩愈的《师说》中“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句中,“其”放在形容词“明”的前面,作它的定语,形容词“明”活用为名词,翻译为“明智的地方”。

4.《触龙说赵太后》中“其继有在者乎”一句中,“继”是动词,但是这里作名词“继承人”讲,是动词活用为名词。

二、动词、形容词前有代词“之”作定语或用作助词

例如:1.《齐桓晋文之事》中的“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一句中,“畜”应是动词活用为名词,翻译为“所畜养的东西”。“之”表示复指,在句中作定语,可理解为“这些”。

2.《孟子・梁惠王上》中“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一句中,“始”在这里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开端”。

3.庄子的《秋水》中“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句中,“美”本身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翻译为“美丽的景色”。

4.《烛之武退秦师》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一句中,“壮”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壮年”。

三、动词、形容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有时动词、形容词前面没有“其”“之”,但是这些动词、形容词依然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同时处于句中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这样的动词和形容词要活用为名词。

例如:1.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一句中,“听”本是动词,这里用来作兼语,即在句中既充当宾语,又在宾语中充当主语,表示楚王所具有的特点,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听力、听觉”。

2.韩愈《师说》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一句中前一个“圣”和“愚”本是形容词,这里作主语,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圣人”和“愚人”。

四、介词和动词后面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按语法来看,介词和动词后必须有名词作宾语。在文言文中,有时介词和动词后跟的是形容词,这时的形容词便活用为名词。

例如:1.司马光的《赤壁之战》中“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一句中,“旧”是形容词,放在动词“有”的后面活用为名词,翻译为“旧交情、老交情”。

2.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一句中,“险远”本是形容词,但在句中作“在于”的宾语,而汉语语法规则要求宾语应由名词充当,所以它要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危险而遥远的地方”。

五、两个动词连用,如果不是连动关系,那么后一个动词要活用为名词

例如:1.贾谊的《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一句中,“亡”和“北”都是动词,本义为“逃亡”和“败北”,这里活用为名词,翻译为“逃亡的人”和“败北的人”。

2.《韩非子》中“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一句中,“饮”本义为“喝”,这里译为“饮料、汤食”。

3.庄子的《秋水》中“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流”活用为名词,翻译为“秋水、黄河之水”。

六、形容词放在动词后面作动词的宾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放在动词前面作主语时,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1.贾谊的《过秦论》中“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一句中,“因”和“乘”译为“趁着、顺着”,“利”和“便”本身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为“有利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