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47:21

百事哀篇1

这大概是中国大部分家庭的心声了。

近几年来,经济发达,科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句话大概一直是对中国近况的概括吧。可谁又能一定肯定以及确定?中国的变化确实很大,但那仅仅是表面而已。贫贱的家庭却远远多于那些富贵人家。百事哀,悲,叹。那颗悲哀的心,要生在何处?

钱,只缺少不觉多。俗话也说了:“有钱能使鬼推磨”。钱不是万能的,有钱好办事。许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哀的原因或许是没钱吧。有钱哪会哀呢?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些人宁愿舍去一生的尊严来换取一世的富贵,有些人却又喜欢朴实素清。每个人观念不同,追求自然也就不同。而那贫贱夫妻的哀又要从何说起?

或许我的观点也不一定是对的吧。戚戚叹叹,扶袖抹泪。无非就是哭一场,对于哀,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忍受。贫贱的人,没有钱,许多事做不得。没有文化,许多事懂不得,没有权,许多事听不得!大概拥有的只要那颗常抱怨的心吧。即使再劳累,也就抱怨抱怨而已,从未争取过。这又到底是谁的错呢?

一件事有错也有对。事情经常都具有两面性,而哀,是自己的不努力?还是社会的不体贴?个人认为,贫贱夫妻百事哀,应该是不追求,不努力的结果吧。社会有社会的无奈,有它的不得已。而自己又有什么不得已的呢?无非就是直说不做而已。

百事哀篇2

[关键词]称帝;改革;抗蒙;出奔;自缢

关于金哀宗评价问题,《金史》赞曰“宣宗南度,弃厥本根,外狃余威,……自速土崩。哀宗之世无足为者。……区区生聚,图存于亡,力尽乃毙。”(1)有学者认为“哀宗为君十年,苟延残喘,不图远略,坐失时机,决策失误,一再逃跑,……便只配做亡国之君”,“有君如此,金朝焉能不亡!”(2)有学者认为金哀宗“毕竟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武君主,因此,等待着他的,只能是沦为亡国之君的悲惨结局”。(3)哀宗是金朝末代皇帝,但不能因为是亡国之君就给他贴上“无能君主”的标签。本文在以往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承认金哀宗政策上存在失误的前提下肯定其为金朝作出的巨大贡献。权为引玉之砖,以求正于方家。

金哀宗完颜守绪生于金承安三年(1198)八月二十三日,原名守礼,女真名宁甲速,金宣宗完颜之子。金卫绍王时期,曾担任金紫光禄大夫。贞元年(1213)受封遂王,任职秘书监,后担任枢密使,总揽金国军政大权。贞四年(1216)正月被立为皇太子,掌枢密院事,手握重权。四月甲午更赐名守绪。(4)

(一)国家形势

“物极必反”世间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国家演变亦是如此。章宗时期是金朝发展的极盛时期,同时也是由盛变衰的转折时期,(5)宣宗时期金朝已步入政治、经济全面衰落时期。

在政治方面,面对蒙古侵扰极力求和。贞三年(1215)中都陷落,“一失中都,辽东、河朔皆非我有”,(6)金朝实际统治的范围缩小。为躲避蒙古兵锋,宣宗不顾群臣劝阻,决意南迁汴京,无险可守的汴京之地使金朝在战争中陷入被动。在经济方面,军户、各级官吏、流民等跟随金廷南下侨居于河南、陕西,数十万军户和不计其数的流民给中原两省带来了巨大压力“百司用度,三军调发,一人耕之,百人食之,其能赡乎?”(7)。为缓解局势,统治阶级竭泽而渔,与民争利,一方面加紧括地“向者河北,山东已为此举,民之茔墓井灶悉为军有”(8),一方面除征收两税、物力税外,还收取铺马税、军需税和免役税等。南迁后金朝的赋税多依仗于河南财政,农民负担沉重纷纷“率弃庐田,相继亡去”(9)。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反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杨安儿、刘二祖等领导的红袄军最为轰动,主力虽被军户和地主武装镇压,仍“不能除也”(10)时刻威胁金朝统治。在军事方面,传统猛安谋克制度在长期的淫欲生活中崩溃,战斗力下降,军事组织官多兵少,徒有其名,弊端日显,无法与蒙古军队抗衡。在外部环境方面,北部蒙古汗国对外扩张矛头直指金朝,不断侵扰河北、山东和山西等地;宣宗南迁后与西夏在陕西、甘肃和四川等地互有争端,西夏在蒙古支持下打破金夏联盟,频繁侵扰金朝西部边界“一胜一负,精锐皆尽,而两国俱敝”(11);宣宗寄希望在南宋身上弥补蒙古夺取北部领土的损失,在权臣术虎高琪的鼓动下,兴定元年(1217)四月,宣宗以南宋岁币不至为借口攻宋,“士马折耗十不一存”(12),金朝南扩疆土的希望破灭;在辽东、辽西,契丹降将耶律留哥自立“辽王”,蒲鲜万奴建立东夏国,或叛降蒙古或割据独立,威胁金朝的塞外安全。

“宣宗南迁,天命去矣,……谋勇之将,亦难为也”(13),金朝陷入四面楚歌之境。

(二)继承皇位

金宣宗有三子,太子守忠和皇太孙铿命薄早逝,次子守纯乃庞贵妃所生,曾加封英王,任监察御史、平章政事等重职,但宣宗并不看重,“无所以责汝者,但以崇饮不事事之故,汝勿过虑,遂至夺权”。(14)幼子守绪是王淑妃所生,因妹妹王皇后无子,被王皇后养为己子。皇储选拔遵循“立子以贵不以长,立贵以长不以贤”,(15)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立嫡以长,立庶以次,按常理守纯应任太子。但宣宗时期,礼崩乐坏,后宫制度被破坏,加之宣宗恣意妄为,因王皇后有宠便诏略“子以母贵,遂王守礼地邻冢嫡,庆集元妃,立为皇太子。”(16)宣宗的“非常”举动引发了一场皇位继承危机。

元光二年(1223)十二月二十二日宣宗病亡。宣宗临终前一晚,身边只有一位年老的前朝资明夫人郑氏陪伴,宣宗深知她很可靠,命她“速召皇太子主后事”言绝而崩。郑氏秘不发丧,以“上方更衣,后妃可少休他室”为借口,(17)将庞贵妃等锁闭在屋子里,随后召见朝臣传诏立皇太子,事后将后妃们放出发丧。守纯抢先进宫,守绪来迟一步,东华门关闭,守绪担心有变,派枢密院和东宫亲卫军集合三万多人马驻扎东华门外,命护卫四人把守纯监护在近侍局,排除威胁后才继承皇位,时年25岁。

虽继承了宣宗的烂摊子,哀宗并不甘心金朝就这样衰亡,刚即位便下诏“述先帝之遗意,有便于时欲行而未及者,悉奉而行之”。(18)

(一)调整对内政策

铲除奸佞,任用抗蒙良将、贤臣。首先下令将秘书监、吏部侍郎蒲察合住改恒州刺史,左司员外郎泥旁古华山同知桢州军州事,“逐二奸臣,大夫士相贺”。(19)并起用张行信为尚书左丞,完颜合达担任参知政事,行尚书省事于京兆地区;任命完颜赛不为平章政事,石盏尉忻为尚书右丞等等;册封平章政事致仕莘国公胥鼎为平章政事,进封英国公。为鼓励将士抗蒙,哀宗下令为牺牲的十三位将佐建立褒忠庙;大力提拔完颜陈和尚,移剌蒲阿等抗蒙将领,提升了抗蒙的军事战斗力,先后取得大昌原战役、卫州之战和倒回谷战役胜利。

广开言路,收集治国良策。哀宗登基之初诏告天下“草泽士庶,许令直言军国利害,虽涉讥讽无可采取者,并不坐罪”(20)。在朝廷上,群臣商议修复遭战争破坏的河中府一事,哀宗听取了礼部尚书赵秉文、太常卿杨云翼等的建议,体恤陕西人民不能承受力役辛劳,放弃修复。在民间,哀宗即位不久,一位麻衣男子望承天门又笑又哭,说道“吾笑,笑将相无人;吾哭,哭金国将亡”,群臣上奏将其处死,哀宗认为“虽涉讥讪不坐”(21)命法律部门以君门非笑哭之所,重杖男子而遣之。

争取中间力量,扩大抗蒙势力。兴定四年(1220),恒山公武仙降蒙后与蒙将史天倪共同管理真定,俩人矛盾激化,武仙担心史天倪谋害自己杀死了史天倪。正大二年(1225)武仙重新以真定归降金朝,哀宗仍封武仙为恒山公加以重用。哀宗还册封来降红袄军首领夏全、范成进等为郡王,“赦诸路从宋及淮,楚官吏军民并其家属”(22)河北州县纷纷来降。

(二)改变对外政策

正大二年(1224)九月,哀宗同意西夏“兄弟之国”的请求,对双方议和抱有积极心态“夏人・・・・・・今称弟以和,我尚不以为辱,果得和好,以安吾民,尚欲用兵乎?”(23)正大三年(1225)西夏遣使“奉国书称弟”e,金夏交好。

正大元年(1224)六月派枢密判官移刺蒲阿到光州四处张榜,告谕宋界军民,金兵“更不南伐”(25),主动停止对宋军事进攻。又下诏宿州、泗州等地巡边官兵不得肆意杀害渡过淮河的红袄军。正大三年(1226)金廷两次讨论与宋和好之事。正大七年(1230)哀宗下令释放清口战役中宋败军三千人,除自愿留在金朝的五百人外“余悉纵遣之”(26),尽显议和的诚意。正大八年(1231)十一月,金哀宗派遣提控刘天山赴宋“约同御北兵,且索军食”,宋朝未答应金朝的请求,“怒辱天山,且以恶语复之”,(27)金宋议和失败。

哀宗改革缓解了金朝内部政治、经济的衰败景象,摆脱了外部四面楚歌的困境,金朝抗蒙形势一度好转。

(一)三峰山之战

成吉思汗遗言“金精兵在潼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金急,必征兵潼关,……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28)正大八年(1231),窝阔台按先人遗言重新部署灭金战略:亲率中路军经河中府入河南,从洛阳直逼汴京;铁木哥斡赤斤率左路军由济南进军;拖雷率右路军由宝鸡南下,借道宋境沿汉水而下,三军约定明年春天在汴京会师。(29)九月,蒙军三路齐发。次年正月,窝阔占领郑州,直抵汴京城下,金卫州节度使完颜习捏阿不弃城南逃,哀宗命正与拖雷作战的完颜合达回师救援。拖雷留下部分蒙军牵制金朝,同时派先锋按竺迩向南宋提出假道要求,宋军守将桂如渊不堪蒙军压力遣人引蒙军由武休关东入金州,取道房州、均州,渡过汉水到达邓州,完成假道任务。金人以为是神兵天降,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奉哀宗之命率步骑十五万支援汴京,但在钧州南面三峰山遭拖雷大军追击,又遭窝阔台大军阻截。时雪大作,金军粮尽,人乏马困,军士被铠甲僵立雪中,槊结冻如椽。(30)蒙军北部军和河北军会合后围而不战,乘金军疲惫,故意让开通往钧州的一条出路,金军中计后猛烈攻击。三峰山之战中武仙逃跑,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完颜陈和尚等牺牲,金军精锐殆尽“自是,兵不复振”(31),金朝灭亡势不可免。

同年三月窝阔台病,托雷等护送窝阔台北还,三万蒙军镇守河南陆续攻打金中京。金平章政事白撒极力求和引起军民不满,哀宗亲自出端门慰劳军士,命大臣白撒和赤盏合喜等分守四城,军民倍受鼓舞同蒙军血战十六昼夜,蒙军被迫四月停战,汴京得以保全。因汴京一时不能攻克,窝阔台遣使告喻哀宗投降,哀宗见形势紧急,交出部分官员及其家属,绣女、弓臣、鹰人等数十人,封荆王守纯之子讹可为曹王入蒙为人质,(32)作缓兵之计。汴京满城疮痍,瘟疫流行“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尚不在是数”(33)。

(二)出奔归德

天兴元年(1232)蒙元派唐庆等赴金逼迫哀宗出城入蒙商讨议和之事,哀宗害怕成为第二个宋钦宗称病不出。

哀宗召集参知政事完颜思烈、恒山公武仙、巩昌总帅完颜忽斜虎率诸将兵自汝州入援,任命完颜合喜为枢密使,率领金兵一万接应之,命左丞李蹊劝谕出师,坚决抗蒙。合喜屯杏花营,又益兵五千人,进入屯中牟故城。(34)金军在密县、中牟之间遇到速不台及其军队不战而败,武仙退而保南阳留山,完颜思烈逃往河南登封御寨,中京元帅左监军任守贞战死。蒙古驻军河南,汴京粮草将尽,哀宗多次召集外援都以失败告终,遂四处寻求解决方案。近侍白华献策“今耕稼已废,粮斛将尽,四外援兵皆不可指拟,车驾当出就外兵,可留皇兄荆王使之监国,……遣使告语北朝,我出非他处收整军马,……如此则太后皇族可存”(35)哀宗听取白华建议,敲定亲巡计划,但未确定所往何处。年底经商讨最终决定以右丞相、枢密使兼左副元帅赛不,平章政事、权枢密使兼右副元帅白撒,……兵部书权尚书左丞李蹊,元帅左监军行总帅府事徒单百家等率诸军扈从。参知政事兼枢密院副使完颜奴申,枢密副使兼知开封府权参知政事习捏阿不,……西面元帅崔立,北面元帅孛术鲁买奴等留守。(36)哀宗临行前与留居汴京的太后、皇后、诸妃道别并诏谕戍兵“社稷宗庙在此,汝等壮士也,……若保守无虞,将来功赏顾岂在战士下?”(37)哀宗尚存重回汴京振兴金朝的打算。最初拟定的出行路线是:渡过黄河,经由卫州、开州,在大名府、东平府一带寻找出路。

哀宗大败卫州和出走归德的消息很快传到汴京,蒙将速不台挥师围攻汴京,西面元帅崔立联合韩铎、药安国等人发动宫廷,杀死参知政事完颜奴申、枢密副使完颜斜捻阿不,勒兵入见太后,传令召卫王子从恪为梁王,名曰监国,(38)向蒙古投降。崔立四月将金太后王氏、皇后徒单氏、……荆王完颜守纯及诸宗室男女五百余人押往城郊青城,(39)蒙军入驻汴京,汴京陷落。

(一)颠沛流离,转迁蔡州

从归德迁往蔡州是金朝统治走向灭亡的最后一步。(40)哀宗到达归德后,河北溃军也相继赶到,归德出现粮少兵多的问题。哀宗留下元帅官奴忠孝军四百五十人,都尉马用兵二百八十人在城,其余军都赴徐、宿、陈三州就食。(41)屋漏偏遭连夜雨,蒲察官奴发动,杀死与其意见不合的统兵元帅马用,又以谋反之名杀死石盏女鲁欢等三百余人,将哀宗软禁于照碧堂。归德非久居之地,听说蔡州城坚池深、兵多粮广,群臣主张迁往蔡州。蒲察官奴以蔡州的天然防御条件不如归德反对转迁。金朝出现以蒲察官奴为首的反迁派和众人拥护的主迁派的矛盾,哀宗在近侍局的帮助下,利用众怒铲除了蒲察官奴,成功解禁。天兴二年(1233)六月,哀宗顺应局势转迁蔡州。

蔡州在今河南汝南县,南与宋接壤,无险可守。南迁蔡州后,各地金军相继聚集于此,哀宗重新整合剩余军力。任命乌古论镐为御史大夫,张天纲为御史中丞、权参知政事,完颜药师为镇南军节度使兼蔡州管内观察使等等;并派人给陕西行省粘哥完展送蜡书“期九月中征兵上会于饶丰关,欲出宋不意,以取兴元”(42)。河南西南部的金将武仙、武天锡出兵进攻南宋光化、吕堰,试图为哀宗杀出一条出奔四川的道路。南宋派大将孟珙赶往抵抗大败金军,粉碎了哀宗的出走计划。天兴二年(1233)十二月,蒙军攻破蔡州外城,哀宗“微服率兵夜出东城谋遁,及栅不果,战而还”(43),最后一次离开蔡州、延续金朝国祚的努力失败。

(二)宋蒙联合,国破身亡

天兴二年(1233)八月,窝阔台派王出使南宋商议蒙宋共同进攻蔡州、灭亡金朝之事。宋廷畏惧蒙古势力,害怕招致亡国厄运,又受民族复仇情绪的干扰,朝野赞成蒙古提议。南宋派邹伸之通使蒙古并上言“本朝与贵国素无仇隙,前此宁宗常遣使臣苟梦玉通和,……贵国今上顺天心,下顺人心,……所以伸之等前来”(44),宋蒙联合已成事实。哀宗得到消息后“惊悸无人色”(45),接受完颜阿虎带提出的金宋南北联盟建议,派其前往南宋借粮并传达皇意“大元灭国四十,……我亡必乃于宋。亡齿寒,自然之理。”(46)哀宗以“唇亡齿寒”之理说服宋金联合抗蒙,遭南宋拒绝。

同年九月,蒙古大将塔察儿挥师南下进攻蔡州,蔡州告急。哀宗动员群臣“今当厄运,与朕同患,可谓忠矣。比闻北兵将至,正汝等立功报国之秋,……今日临敌,朕亲见之矣,汝等勉之。”(47)哀宗还作出政治部署,分军防守四面及子城(48)。十一月,南宋派江陵府副都统孟珙和襄阳守将江海,率师二万,携粮三十万石(49)进攻蔡州城。

同年十二月,蒙宋联合进攻蔡州,蒙军主攻城东、北面和西面,宋军攻城南。哀宗亲自安抚军士,全国上下顽强抵抗。蔡州城被困三个月,城内粮绝,哀宗见大势已去,杀自己的厩马五十匹、官马一百五十匹赏给奋战的军士,城内人民饥饿难耐“自是殍者日多,人至相食”(50)。哀宗有感于时事“我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无恨矣。所恨者祖宗传祚百年,至我而绝。”(51)天兴三年(1234)正月,哀宗召集百官言“朕以肌体肥重,不便鞍马驰突。卿平日矫捷有将略,万一得免,祚胤不绝,此朕志也”(52),将皇位传给完颜承麟,延续金朝国祚。但此时宋军已从南门攻入,蒙军也从西门进入蔡州城,哀宗自缢于幽兰轩,享年37岁。完颜承麟前往拜泣“先帝在位十年,勤俭宽仁,图复旧业,有志未就,可哀也已。”(53)遂定谥号为“哀”。

综上,哀宗要对金朝灭亡负责,但从金朝国情和外部环境上看,哀宗已力挽狂澜于不住,即使是治世之能君也无法拯救已经衰亡的金王朝。正如元朝文人郝经所言“天兴不是亡国君,不幸遭逢真可惜。……虽知力竭不可救,气数尽穷心未毕。”(54)金哀宗是亡国之君,但他为重振金朝大业、抗击蒙古、延续金朝国祚的所有努力是值得后人肯定的。

注释:

(1)(4)(6)(7)(8)(9)(10)(11)(12)(13)(14)(16)(17)(18)(19)(20)(21)(22)(23)(2)(25)(26)(27)(30)(31)(32)(33)(34)(35)(36)(37)(38)(39)(41)(42)(43)(46)(47)(48)(49)(51)(52)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403,373,2225,2250,1052,1036,2243-2246,2876,2468,2394,2062,373,369,373,374,374,374,378,376,376,375,382,2468-2469,2474,385,386,387,388,2510,395,395,396,398,397,400,402,400,401,401,402,402,402-403.

(28)(29)脱脱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25,2886.

(44)(45)(50)(53)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6:367,367,367,369-370.

(54)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55.

(2)虞云国.细说宋朝[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2:193.

(3)沈淦.试论金哀宗[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9(1):48-51.

(5)张博泉.金史论稿(卷二)[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38-156.

百事哀篇3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正:培育;误:树木)

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比喻恶劣的环境。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暴:损害。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徒手搏斗。冯河:涉水过河。

18.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19.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事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

20.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势险要。

21.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22.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23.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正:记忆;误:认识)

24.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25.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26.不敢旁骛:不敢再来求别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点.

27.不分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比喻不分高低优劣。

28.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正:使明白;误:作比喻)

29.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30.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3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温和或者商品销售行情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3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正:正常;误:经常)

33.不亦乐乎:不也很快乐吗?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百事哀篇4

走到雍地时,已是严冬季节,雨雪纷飞,再加上刀割般的狂风,左伯桃的衣裳湿透了,全身几乎冻僵。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中有一间茅屋,透出一点烛光。伯桃大喜,跑到茅屋前,轻轻叩门,请求借宿一晚。 屋里走出来一位书生,四十出头的样子,听明白左伯桃的来意,便一口答应,把他迎进屋去。左伯桃到屋里四下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陋不堪,倒是一张床上满堆了书,便知道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爱书之人。 左伯桃和主人寒暄之后,得知主人名叫羊角哀,也是自小没了父母,平生只爱读书,希望以己之学报效国家。 当晚,两人抵足而卧,畅谈学问,宾主尽欢,一夜未眠。左伯桃和羊角哀都觉得相见恨晚,天亮就结拜做了异姓兄弟,左伯桃年长几岁,做了羊角哀的哥哥。 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渊博,劝他和自己一起到楚国去谋个差事,羊角哀欣然同意。天晴后,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上路了。 左伯桃和羊角哀晓行夜宿,几天后,干粮快吃完了,又逢上大雪,寸步难行。两人不得不停下来,把衣衫全都穿在身上,却也无法抵挡越来越浓的寒气。这儿荒无人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怎么办?

左伯桃看看天,天色渐渐暗下来,又看看所剩不多的余粮,估计很难熬过今晚,便暗暗作出决定:“我们必须有一个走出这座山去!”

“贤弟,我们陷在这里,会活活地冻死。我看衣粮都只够一个人的,供给一个人,或许他还有希望到楚国,实现我们的抱负。否则,两人只能一起冻死,连尸骨都无人替我们掩埋。我的才能不如你,即使我活下来,到了楚国,也做不了多少事,却白白搭你一条命,太不合算了。这样吧,你穿上我的衣服,带上剩余的干粮,替为兄实现心愿吧。”

左伯桃说着,就走向旁边的一棵空心树,“你看,这棵空心树足以容我藏身,我躲在这里,说不定能熬到太阳出来。”

左伯桃说完,就钻进了空心树,将衣服脱下来,交给羊角哀。无论羊角哀如何推拒,左伯桃就是坚持着。羊角哀涕泗滂沱,万分不忍,但拗不过左伯桃,只好穿着左伯桃脱下的衣服,挑着剩下的干粮,奋力走到了楚国。 见到楚元王之后,羊角哀陈述了十条兴国之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得到楚平王的重用,羊角哀没有欣喜,流着眼泪说起了左伯桃舍身救己的大义之举。

百事哀篇5

但是,当我们在为玉树地震的死难者志哀时,当我们在为抗震救灾无私奉献时,当我们在为抗震救灾的英雄们唱赞歌时,当我们在为各级政府的有效救援和重建讴歌时有没有想到过那些默默无闻地就在一次不应该发生的意外中死去的人们?

今年年初,我曾想把我国每天所发生的各类伤亡事故记录下来,我想用数据来表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以何等的生命为代价的。大约从元月元日起我坚持记录了十多天,后来我就不得不放弃了。因为我发现每天都有各类伤亡事故的记录,我实在没有意志去做如此艰难的记录,我生怕自己愚蠢的想法和做法化作魔咒去推波助澜那些抢夺生命的恶行。

今天是4月23日,明天就是玉树地震10天纪念日。现在的我们还能想起王家岭矿难中的逝者和他们的家人吗?那些已经倒在了矿井下、工地上、厂区里、校园里的兄弟姐妹他们同样需要获得社会和生者的尊重,这些兄弟姐妹的家人也同样需要获得社会的救助和关爱。

百事哀篇6

“哀兵”不等于败军、弱旅

“哀兵必胜”语出《老子》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现在通行的王弼本“若”作“加”,误,当据傅奕本、敦煌本及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德经》改。一说,“加”系“如”字之误。“相若”、“相如”都是“相当”的意思。“哀”,任继愈注:“沉痛,悲愤。”后以“哀兵必胜”四字成文,指对抗双方兵力相当,受到欺压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胜利。例如夏衍《时评与通讯》:“这是血哺的空军,血哺的军队,血哺的文化,‘哀兵必胜’,这不可击败的精神,文化,将永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一条永不褪色的红线。”

需要注意的是,“哀兵必胜”的前提是双方实力基本相当,至少相差不大。忽略了这个前提而强调哀兵必胜,就是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有人没有准确理解《老子》的原话,误认为不管双方实力对比如何,只要是哀兵就一定能够胜利。殊不知强调“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见《孟子・梁惠王上》)固然是片面的。强调弱必胜强同样也是片面的,不符合《老子》的原意。从这种理解出发,再引申一步就是把“哀兵”等同于败军、弱旅。其实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哀兵”就是被迫从事正义战争的一方,同败军、弱旅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这条成语本不太好理解和运用,过去使用频率也不高,但是近年来颇受体育记者的青睐,只要以弱对强,就使用“哀兵必胜”,以致造成误用。请看例句:

1、我们是哀兵出征,哀兵必胜。我们的总体实力还不强,所以要放低姿态,一场一场地拼。(人民网,2008年8月7日)

2、虽然他们战绩不佳,但是哀兵必胜,他们已经10连败了,他们肯定不想再输下去。(人民网,2009年11月19日)

3、所谓“哀兵必胜”,在网球场上恐怕是行不通的。源自骨子里的自信,才是通往胜利之门的金钥匙。(《解放日报》,2007年11月19日)

4、古语有云:“哀兵必胜。”但若当两支哀兵碰到7一起,胜利的又将是哪一方呢?今晚19:45,内乱不断的上海申花在主场迎来了两连败的深圳金威,两支士气低落的“哀兵”将在虹口足球场拼个你死我活。(《深圳特区报》,2006年7月26日)

例1说的是“弱旅”,例2说的是“败军”,他们都没有受到任何欺压或不公平的待遇,不能叫“哀兵”,当然也未必“必胜”。例3是说自信才是取胜之道,没有“自信”的“哀兵”是不能取胜的,试问没有自信的军队能叫“哀兵”吗?最可笑的还要算例4,“哀兵”竟然“士气低落”,已经不像话了,交战双方又都是“哀兵”,更是天下奇闻。看来“哀兵”对“哀兵”,其结果只能非“双赢”不可了。

不是主次关系不能用“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原意是把树根和树梢放颠倒了(本:树根;末:树梢)。宋・陆九渊《与曾敬之》:“有其本,必有其末。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亦可知矣。”后用以比喻把主要事物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同次要方面的关系弄颠倒了。如曲波《林海雪原》十二回:“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蒋子龙《开拓者》:“他不在产品上下工夫,却乞求于行政命令,真是本末倒置!”曹玉林《祠堂里的学校》:“我觉得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并不矛盾,只要不是本末倒置,能够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业余爱好有时对本职工作反而能有所裨益。”

从前举书证可以看出,被弄颠倒了的两个方面之间毫无例外都是主次、轻重的关系。不是这种关系,则不能说。本末倒置”。现在有人不去认真分析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只要谈到两个方面的关系没有摆对,便说“本末倒置”,以致造成误用。例如:

1、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以西方经济理论为指导,这是一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态度,当然是不对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5月5日)

2、为促进经济发展来改善民生是本末倒置。(《南方日报》,2010年2月2日)

3、若不能抑制经适房的投机性,不把那些高收八人群挡在门外,那就和经适房政策的初衷本末倒置了。(《经济参考报》,2010年2月5日)

马克思主义同“西方经济理论”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之间不是主次轻重的关系,显然不能说“本末倒置”。“改善民生”是目的,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改善民生,是误把目的当成手段。销售经适房时没有把投机者和高收入人群挡在门外,是考虑不周,事与愿违。这两例同样也不是颠倒了主次关系,当然也不能说“本末倒置”。

4、高校对教授的评价标准本末倒置……谁拉来的钱多、项目多,谁就最荣耀,学校甚至以教授拿了大钱作为成果。

(《羊城晚报》,2010年1月19日)

5、赵本山这种赤裸裸、本末倒置的利用春晚平台大肆作广告的卑劣手法,引起7观众极度反感。(新华网,2010年2月20日)

6、从新闻本身的性质来看,可以将网络虚假新闻分为四类……四是本末倒置的虚假新闻,表现为故意曲解客观事实,蒙蔽事情真相。(《人民日报》,2010年3月19日)

7、自从我们党成立以来,一直倡导党员干部……争取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现在……一些人却是本末倒置,努力做“势利取巧的人,黑白兼工的人,损人利己的人,骄奢淫逸的人,坑害百姓的人”。(人民网,2010年4月13日)

拉钱多少是评价教授的错误标准,而不是次要标准。利用春晚大作广告,既已引起“观众极度反感”,当然也是错误的做法。“故意曲解客观事实,蒙蔽事情真相”的虚假新闻,是以假乱真,而不是主次易位。至于“努力做‘……坑害百姓的人’”云云,更不是对党员干部的次要要求。凡此种种都不是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而是正确与谬误、真实与虚假的关系,当然更不能使用“本末倒置”。由此可见,正确使用“本末倒置”的前提是切实弄清被倒置的两个方面是什么关系。

“一发不可收”不等于“一发不可收拾”

“一发而不可收”和“一发不可收拾”,经常被人们混为一谈,有的成语词典也说前者“也作”后者,二者互为“或式”。这究竟是一条成语的两种形式呢,还是两条不同的成语呢?

“一发而不可收”,意思是事情一经开始,便发展得十分顺利,停不下来了(一发:一经发动;一经开始)。如鲁迅《呐喊・自序》:“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也作“一发不可收”。如徐一化《党报民生新闻探析》:“1993年开播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则标志着民生新闻的真正开始。此后,民生新闻便一发不可收,在电视和都市报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一发而不可收拾”意思是说事情一旦发生,便会闹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如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也作“一发不可收拾”。如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四章:“接着十四、十五两日,天津、保定都继续发生兵变的事,一发不可收拾。”

这两条成语是有区别的:“收”是收敛、停止的意思,“不可收”就是收敛不住、停不下来,一直保持发展的势头;“收拾”是整顿的意思,“不可收拾”就是事情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二者含义和感情色彩都不相同。一说,“一发不可收拾”的“一发”是“更加”的意思。如《现代汉语词典》“一发”条释为“更加”,举“如果处理不当,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为例。“一发”确有越发、更加义,但目前已为大家广泛使用的“一发(而)不可收拾”是否就等于“更加不可收拾”,尚须进一步探讨。不过这至少说明《现代汉语词典》也认为“一发而不可收”同“一发不可收拾”不是一条成语的两种形式。

近年来,这两条成语的出现频率都很高,尤其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从语用实际看,多数使用者还是能把二者区别清楚的,但是混为一谈的也不少,例如:

1、如果不慎打开贫欲的初次闸门,以权谋私的欲望就会如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发而不可收。(《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3月1日)

2、此后,成克杰一发不可收,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检察日报》,2009年8月19日)

3、随后他……便一发不可收,先后十余次携带螺丝刀、钳子等工具实施盗窃……涉案价值约20余万元。(《齐鲁晚报》,2009年10月13日)

以上三例说的都是坏事,一旦发生便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这里的“一发不可收”都应该改为“一发(而)不可收拾”。

4、从2002年,他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刘老根》在央视一套播出之后,赵本山一发不可收拾,又先后自编自导了《马大帅》、《刘老根2》和《马大帅2》等多部电视剧。(人民网,2010年4月12日)

5、他有空便教孩子识字,孩子也显示出强烈的兴趣……由此,小小的陈彦伯一发而不可收拾,一岁不到便能轻松识出几百字。(《新民晚报》,2009年4月15日)

百事哀篇7

汶川地震,死生交织,人神共泣,天地同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震,中国地震局已将震级从7.8级修订为8.0级,比此前美国地震局认为的7.9级还高。死难者尽管没有唐山大地震那么多,但汶川地震震级更高、波及范围更大,损坏程度更烈,救援难度更巨。每位有情有义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为死难同胞设立全国哀悼日,下半旗志哀。

国旗为苍生而降。三天哀悼,是国家的意志,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志哀之“志”,是铭记,是表达,是情感,更是意志。这是对逝者的尊重,这是对生者的告慰,这是对惨剧的辞别,这是对未来的开启。

在古今中外所有志哀悼念仪式中,设全国哀悼日、下半旗志哀,是最高的形式。我国《国旗法》第十四条,不仅规定国家领导人的逝世可以下半旗志哀,而且规定“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也可以下半旗志哀。此前,美丽而庄重的五星红旗,尚未为普通公民的群体性重大伤亡而降过半旗;所以,这次国务院的决定,是一次开创历史的突破。下半旗志哀,既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巨大哀思,更表达了整个国家战胜“严重自然灾害”的巨大勇气。

许多国家已经习惯采用“设立哀悼日、下半旗志哀”的方式寄托哀思。这些年来,俄罗斯在普京任总统期间,曾多次宣布设立全国哀悼日,不仅为悼念逝世的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还为悼念库尔斯克号潜艇事件中的遇难者、悼念别斯兰人质事件中的遇难者、悼念失事客机的遇难者等等。人类世界,人心是一样的。

百事哀篇8

论文摘要:在杜甫晚年以《登高》为代表的登览诗中,常常将对个体生命的忧患意识融入到由深沉的社会历史感、宏大的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三维一体的立体结构中。它是杜甫独特的时空感受,也是杜甫的创新之处。构成杜诗境界的博大宏深。

夔州,是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时的四个重点生活地之一。诗人在这里虽然生活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但在创作上却形成了一次“最后的高潮”。而著名的《登高》川一诗,即为杜甫写于是时是地。该诗与杜甫的其它登览诗一样,即将对个体生命的忧患意识融人到由深沉的社会历史感、宏大的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三维一体的立体结构之中,并使之成为了他晚年生命的无助与悲哀的一种标志。

当时的情况是,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并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在漂泊之中,诗人仍心系“万方多难”的祖国—“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泅流”(《登岳阳楼》)。这个时期,诗人在长安所特有的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垂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早已彻底破灭,因此只能面对苍天来表白自己“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把自己忧国优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在夔州的近三年时间里,杜甫在政治上虽然已是无望,但在诗歌创作方面却掀起了一次高潮。据统计,杜甫在夔州共创作了430余首诗,且其中多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就皆为脍炙人口之作。而《登高》,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者。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当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56岁的老人了,“壮心久零落”(《有叹》)、“江山憔悴人”(《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是诗人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因而借“登高”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旷世名作。清代杜诗研究专家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z},胡应麟《诗蔽》则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凡此种种,均表明了这首《登高》的非同凡响。请看其具体之所写: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融合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夔州即今天重庆的奉节,那里一向以猿多声哀而著称,自古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悲,猿鸣三声泪沾衣”之说,而峡口更以风大浪急闻名,这时诗人独自登上高处,视线从高到低,举目四望,侧耳聆听,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选择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等六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画面。寥寥数言,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抒情基调。透过这组意象,我们仿佛看见一位憔悴多病的老人,独自站在高台,正在举目望远,急风不仅撩起了他的衣衫,还凌乱了他的头发。“哀”,既是外景,又是内心。这是一种纯粹的生命的悲凉。凄清的江渚,宁静的白沙,这是一种外景的暗示,也是一种生命归宿的暗示,更是一种让人寒冷的暗示。唯一的活物,飞鸟,正在空旷里上下。鸟的出现,实际上是诗人自我内心的隐忧——归鸟翻飞,自己居然在此独站。诗人自己的归途呢?诗人此时甚为茫然,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很茫然。这是一幅率先定格的画面。通过这个画面,我们能看见许多,也能听见许多,还能感觉许多:一种威压,一种凄清,一种旷远,一种不知不觉的凄凉,一种油然而生的茫然,甚至还有些淡淡的恐慌——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充满了生命内在的无助。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落木,实际上就是落叶。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到陆机的“悲落叶于劲秋”,“悲秋”已成为古典诗词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悲秋,实际上就是悲叹生命的凋零。虽然诗人在这里还没有提到“悲秋”,但“摇落深知宋玉悲”(《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当诗人亲见落叶从树木上飘零下来,感受到生命就是这样飘零的。当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中间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树叶从郁青到枯黄,从枯黄到陨落的过程,生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内心的伤感与绝望就像眼前的外景,外在的景象与内心的感慨交相辉映:生命的轮回总在秋天集中,万物的凋零总从秋天开始。作为诗人自己,生命仍在继续。苦难也在,漂泊更在。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更引发诗人逝者如斯的慨叹。“无边”,“不尽”,旷野无碍,一种萧瑟博大的意象。“萧萧下”,树叶一片接一片地飘落下来,既有声,还有形,更多的还有那种飘荡的质感。“滚滚来”则挟裹着一种一去不返的气势。在写景的同时我们更深深地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怀——气势开阔,包容宇宙一切之慨,及无形中传达出的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无边”、“不尽”的不仅仅是落木与江水,更是诗人胸中满腹的悲意和滔滔的愤情。这里,诗人放大了落叶的阵势和江水的流速,在万物代谢和宇宙永恒之间的矛盾中给人以无限启示,外在的景象与内心的块垒交相辉映。凄凉的外在反衬孤寂的内心,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助: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与无奈。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韵。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人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杜甫式的沉郁和悲哀。该联语言,充满着张力,具有高度的浓缩性。

虽然只有14个字,但却包含了八层内容,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3这里的“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这八可悲将生命的悲哀绝望宣泄到了极致,人生的哀痛还有比这更深的吗?!并和首联的哀景遥相呼应,意景浑融。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已经使诗人白发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这又无端地给诗人增添了一层深深的惆怅和无奈的慨叹。“艰难苦恨”四字力重千钧,蕴涵丰厚,有晚景凄凉的慨叹,老病缠身的哀伤,半生漂泊的愁苦,更有忧国忧民的情志。就像面对滚滚东逝的江水、纷纷飘坠的落叶而感到生命的无助一样,诗人面对“万方多难”的祖国,虽是“不眠忧战伐”(《宿江边阁》),心急如焚,但却“无力正乾坤”(同上),一样的无助!一样的无奈!诗人只能将这郁结于心中的愁苦凝结在诗的结尾,将个体生命的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古代,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兼济天下,情系黎民,这正是杜甫的伟大之处。

整首诗“悲秋”是核心,“哀”是贯穿全诗的情感主线。诗人由内心哀伤而登高遣怀,由登高遣怀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哀”而终于“哀”,哀景着笔,哀情落句,诗人的悲哀既是伤悼“个人身世之秋”,又是伤悼“国家多事之秋”,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

杜甫一生特喜好登览,并因此而创作了一系列登览诗,如《登兖州城楼》、《登四安寺钟楼寄裴迪》、《登楼》等,即皆为其例。在4o岁之前,杜甫登览诗的题材内容很广泛,记游,写景,怀古,叙事,行乐,涉及面广。他4o岁写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是第一首充满忧国之思的力作。自此以后,其以生命忧患意识为核心的登览之作开始大量涌现,登高必赋,临水必歌,其登览诗很少有为写景而写景的纯写景之作,它们大都结合着诗人的遭遇和感慨,国家的动乱和不幸,《登高》即是这方面的典型。杜甫的悲哀虽然是个人的命运,客居、多病、白发、潦倒、借酒消愁,这都可能是俗套,但是,诗人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个人的悲哀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把它放在开阔宏大高远的时空中来展示,把悲哀写得相当深厚博大,具有一种崇高感和悲壮美。这即是苏轼所言的“唐人高处”。

这种博大,突出表现在空间视野上。诗题是“登高”,开头两句就充分显示出登高望远的境界。风急天高,回荡猿啸之声,渚清沙白,空间壮阔,本已有俯视之感,再加上“鸟飞回”,更觉人与鸟之间,如果不是俯视,至少也是平视了。这正是身在高处的效果。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俯视的空间感不但广阔,而且有时间的深度。和前两句比,这两句境界大开,有一种豁然提升的感觉。如果说前两句给读者的感觉还可能是写实的话,这两句则明显有更强的想像性、虚拟性。落木居然满眼都是,无边无际,充满上下天地之间;长江滚滚而来的传统意象,不仅仅是空间的纵深透视度,而且是时间的无限长度。空间和时间的交织,当然不是局限于空间的画面可比,再加上意象是如此密集,前两句每句三个意象,后两句虽然只各有一个意象,但是其属性却有“无边”和“萧萧”,“不尽”和“滚滚”,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对仗构成的时空的转换,还有叠词造成的滔滔滚滚的声势。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有厚度,有浑厚之感。

其次,这种博大还表现在时空两种意念的对举上。在这类登览诗中,诗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大量选用具有广阔意义的空间类词汇,具有悠久意义的时间类词汇人诗,前者如:“乾坤”、“天地”、“万里”、“千里”、“江山”、“风云”、“四海”、“万壑”;后者如:“万古”、“千秋”、“百年”、“岁月”,并在组织对仗时常常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下笔,构成时空两种意念的对举。如果说上一联还是侧重于空间的感受,时间感只是从江水的意象中微微透出,那么第三联“万里”和“百年”则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下笔,构成典型的时空对举。“万里”写故乡之远隔,是从空间角度着墨,“百年”写一生之困顿,是从时间角度着墨,诗人把自身形象放置于广大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交叉点上,使抒情形象具有视通万里、思接百年的历史感、沧桑感,既有现实的高度,又有历史的厚度,同时,深沉的宇宙意识、强烈的时空感受蕴含其中。

我们来看他写于差不多同一时期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明明是个人的痛苦,健康恶化、亲朋离析,但杜甫却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时间的运动(“日夜浮”动)之中,诗人是把自己个人的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个气魄就宏大了。在《登楼》中,则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动变古今。”他个人的“伤心”总和“万方多难”的战乱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他的悲痛有了社会的广度。为了强化这社会性的悲痛,他又从“天地”的宏大空间和“古今”的悠远时间两个方面加以充实。

如果我们把杜甫的这类诗同仅从空间角度下笔的诗句比较,如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渡荆门送别》)、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i临洞庭上张丞相》),应该说,这些诗句所写的景物也很壮阔,但比起上面所举的杜诗,我们总觉得它们缺了点什么,那就是深度感,厚度感。这些诗中所描写的仅是现实的景物,而不是历史的景物;它们仅是空间的景物,而不是时间的景物。因而它们虽然阔大,却并不深厚。杜诗的妙处,正在于既写了景物的空间状态,又写了景物的时间状态,以纵横交错的笔墨展示出景物的雄伟壮阔和悠久历史,并于其中表达出漂泊岁月中的生命体验和对时局的感受。所以,杜甫登高诗中的景物,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缠绕着天地的云烟,又披戴着历史的风尘,同时还在这种深沉悲壮的诗境中凸显出白发老人面对天下烽烟的艺术形象,将个体渺小的生命放置于广大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坐标点上,通过时、空的交构,抒发自己终身漂泊、老病孤愁的生命忧患意识。这个形象无疑是巨大的,它具有广博的视野,又具有深邃的思想,深沉的宇宙意识,强烈的时空感受,蕴涵在其中。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具有了宇宙意识和时空感受。《淮南子·齐俗训》将“宇宙”解释为:“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_4这说明古人已经把空间与时间紧密联系起来,并已经表现出对二者的无限性有所认识。基于这种认识,古代文人面对无垠的宇宙,频频发出个体生命的渺小与短促的叹息。晋朝人羊祜登临岘山,对同游者叹道:“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5羊祜的悲伤即在于感慨江山之永存,人生之短暂。王羲之与会稽名士同游兰亭,他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时,亦不禁悲从中来,对比之下,感到了生命的有限:“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个体生命在无限的时空里所呈现出的微小和瞬息之状,是他们发出悲叹的哲学依据。宇宙永恒生命短暂的感伤,在古典诗歌中更是情感抒发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13苦多。”人生就如朝露,生命是何等的短暂和无奈。唐代诗人刘希夷把个体生命与落花作对比,体认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哲思,落花逝去,还会再开;青春衰谢,再不回来。感叹红颜易逝,青春易老,繁华易过,生命易衰。李白在一首《拟古》小诗中悲怆地慨叹到:“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和永恒的天地相比,人生只不过是暂借尘世寄住几宿的过客罢了!

百事哀篇9

在古代,皇帝是一国的至尊。他们活着至尊至上,死后的哀荣也要高至极顶。他们的葬礼被称为“国葬”,不仅仪式备极隆重,物质上的耗费也十分惊人。等而下之的是那些王公大臣、各级官吏,其葬礼的规格也必须与死者活着时的地位相称。即使是那些没吃上皇粮的小民百姓,家中有人亡故,也要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尽量把丧事办得体面一些,隆重一些。只有那些迫于饥寒的贫民,才不得不用薄棺一具或芦席一领,把死者埋掉完事。

既然葬礼是体现死者所享哀荣等级的一种形式,那么,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十分重视。在今天,各级官员告别人世,葬礼的规格仍要与其在世时所享受的级别相等,讣告应该怎样写、讣闻向哪些级别的人散发、哪些要人和部门应该赠送花圈、追悼会由哪一级官员参加、悼词上的称谓应该怎样定、叙述其生平应该用什么样的措辞等等等等,均含糊不得。由于在死者的名份、待遇、葬礼的规格等问题上引起争执而停尸多日不送火葬场或人死逾月,无法举行告别仪式的事时有发生。因为死者的哀荣不仅事关活人的脸面,并且是一笔无形的遗产。亲属中有人为官,可以借此机会广收礼金,大办酒席;家族中全是“布衣”,就尽自己的财力,或多请几个吹鼓手造造声势,或多扎些纸人、纸房、纸车、纸彩电、纸冰箱,为死者一壮行色。即使是钱不凑手,借债也得将丧事办得不次于邻里,否则不但愧对死者,活人脸上也觉得过不去。

体现哀荣的另一种形式是坟墓。说到坟墓,中国的皇帝在这方面曾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他们为了把自己至尊的地位带到“阴间”,不仅将陵墓的地面建筑造得宛如宫殿,那墓穴也造得深广宏大,回环曲折。陪他们入土的不仅有他们喜爱的珠宝,而且有宠爱的妃嫔和伺候他们的宫女。秦始皇嬴政活着吞并六国,死后还想在阴间称霸,于是征集全国的能工巧匠,造了成千上万的兵马俑列阵于陵墓的四周,供他调遣。其实,即使有阴间,那里的最高统治者也应该是阎王,皇帝过了奈何桥,恐怕也只是个普通的鬼魂。他们那耗资无数,穷工极巧造就的坟墓,只能在人间显示其哀荣,并不能助长他们在阴间的威风。指望大造坟墓以显示其哀荣的遗风至今犹存,尽管国家要求公民死后实行火葬,但人们仍要在坟墓上与别人一比高下。在一些地方,人们把可观的资财用于起坟造墓,坟墓所占据的地盘,有的甚至比活人的住房面积还要大上数倍。有些人造墓的费用竟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之巨。

有坟墓就要有墓碑,像武则天那样因为“丰功伟绩”无法描述而立下无字碑的人,历史上毕竟寥若晨星,因此墓碑上通常都要刻上碑文。而那碑文怎样写,更是事关死者的哀荣。在古代,有地位的人死去,其亲人不是请显要赐文,就是请名士执笔;论内容,少不了展示死者的业绩;论词句,少不了赞美与歌颂。从碑文上看,死去的都是完美、高尚的人。只因活着的人过于看重对死者的美化,以至于中国历代都不乏谀墓的高手,连“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昌黎,也靠为人写墓志铭挣下了不少润笔金。

哀荣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秦桧死后,宋高宗赵构赠他“申王”之位,并谥他为“忠献”。但这位享有极高哀荣的人物,后来却成了千古罪人。岳飞倒是被朝廷定为“叛逆”而以酷刑处死,但他的英名却光耀千秋。可见,盖棺未必可以定论。一些曾“威加海内”的皇帝,他们那宏大的陵墓后来却被人焚毁,甚至骸骨被人掘出,加以鞭挞斧斫。可见那陵墓未必能使墓中人永享哀荣。至于墓碑,也未必能使一个人的哀荣传之永久,暴君的墓碑上歌功颂德的碑文,代替不了历史的审判;奸佞的墓碑上美化粉饰的碑文,只能欺人于一时。有的人死后既无墓,也无碑,更无歌颂赞美的碑文,但他们的英名与业绩却流芳千古,正如英国散文家哈兹里特所说:“应该立碑纪念的人不需要碑;他们已在人们的心底和记忆里为自己树立了丰碑。”

百事哀篇10

将这故事重新寻回今天的意义,要从商人发展的两个阶段去量度,商人初级阶段,英式说法是“贸易”期,中式可拟为“信众”期,无论你是联想电脑、小米手机还是像陈振聪“一对一”地卖服务给龚如心,收费模式基本上是一件件或一次次交易,由五百、五千、五万不等。在会计学上都是纳入贸易账,而贸易额丰厚与否?与信徒的数目与投入(金钱)多少有关。过了“信众”期,下一台阶是资本期,以国民最热烈谈论的ipo为例,上市先要整顿会计,纳清税项,很多企业上市无缘,原因就是税务未清,隐瞒欠交,之后就算矢志挂牌,也要有个“法海和尚”,将你的账目梳理得干干净净,然后见律师、会计师,然后一同做好文件。上市、分拆等动作,普罗大众以为是卖股票给股民,稍微有识者以为是卖给券商,但实情是卖给交易所,在中国是卖给中国证监会,在香港是卖给联交所上市科,在资本市场内,批核者就是太上皇。

为什么这又跟私人游戏为主的陈振聪案有关?答案是陈跟很多中小企主,或正在国内走出香港的国企高层,有同样的不足:就是对法务游戏,掌握错误。所有球类教练,最怕见到学员握错球杆或球拍,但居然打出了点成绩的,这类人要进步,教练一定要进行“散功”,然后再重学,读者或许会更提出异议,陈氏犯刑事案,而ipo及买卖资产则需专门金融的事务律师,两者似风马牛不能并论。

陈的出身在他的“官司社区”来说,算是孬种,过往曾犯过信用诈骗罪,又没有大学学位,所以一定要找个蓝血的律师来代表,他起初就找了一个蓝血律师事务所何敦麦至理包富律师行,这种以瑜掩瑕的方面是基本做对的第一课,但不久就闹分手。此后,陈就用了一家本地,只长于楼契的律师事务所,这一个转换,差不多已经奠定输局。楼契律师在诉讼世界,是被认为目不识丁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