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瓦尔登湖赏析十篇瓦尔登湖赏析十篇

瓦尔登湖赏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38:32

瓦尔登湖赏析篇1

毕竟是两套截然不同的教科书,结构庞大,三言两语很难说清彼此的异同。有幸的是,美国和我国的语文教科书中都节选了梭罗《瓦尔登湖》中的内容。美国的这篇课文被编排在“国家的发展”部分的第六课《瓦尔登湖(节选)》,而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中“像山那样思考”专题的《神的一滴》同样节选自《瓦尔登湖》。那就让笔者从三个方面对这两篇课文的设计进行比较。

一、节选内容的比较

这两篇课文最直观的差别便是选择《瓦尔登湖》的片段不同:《瓦尔登湖(节选)》中节选了“我生活的地方和我生活的目的”以及“结论”中的片段;《神的一滴》选了一个描写瓦尔登湖景色以及其变迁的片段。两者选择的不同当然有其偶然性,而且两者也都是为各自所在的不同专题服务。但仔细思考后,这偶然性背后何尝不存在因教育价值追求的不同而产生的必然性呢?

(一)课文主题

阅读这两篇课文,可以发现两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同:《瓦尔登湖(节选)》突出的是作品的社会批评和哲学思想,而《神的一滴》突出的是作品的自然描写上的成就。《瓦尔登湖》是先验主义中最优秀的著作,这部作品就是对作者这种超验主义思想证明,证明了自己的身体力行,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可以说,苏教版的《神的一滴》的选段虽然有其亮点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但就对整个作品的把握还是有失偏颇的,对于没有看过《瓦尔登湖》的学生,《神的一滴》很可能使他们对整个作品产生误解。它侧重写了瓦尔登湖的美丽、坚忍与顽强和人类工业化对其的迫害,这个主题不能不说深刻。但是,毕竟这种主题已经很常见,也许很少能给学生带来新启发和思考。而《瓦尔登湖(节选)》虽然对于整个著作来说也是冰山一角,但是却牢牢把握了这部作品中最不同寻常的思想,也是最为精髓之处。比如这篇课文就突出了作者通过简化自己的需要,去体验一种生活,以此来探索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精神联系的这样一种深刻生活态度。

(二)阅读训练目标

除了对作品整体性把握的不同,这两篇课文对思维的要求也不一样。总的来说,《瓦尔登湖(节选)》的思想容量要大得多,而且理解上也更具挑战性。两者侧重点的不同是由各自的课程标准决定的,美国麻萨诸塞州的《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纲要》是相当于我们的课程标准的文件。该标准纲要中的10条指导原则中的第一条便是“通过互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协同发展”,[1]这个原则便突出了语言学习是一种训练思维的过程,有效的语言运用既需要思维又拓展思维,《瓦尔登湖(节选)》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指导原则。

纵观我们的教材选文,很多注重的是鉴赏性和颂扬式的,这种思考性主题、反思性话题的课文却很少收入。我们课文的选择应该丰富多彩,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阅读的大视野,并且在反思中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和自己人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在感性的文学阅读中融入理性思考和个性色彩。

二、课文注释的比较

这里所指的课文注释是指在选文之外的一切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补充选文内容的说明性符号,这些符号包括文字、图画甚至标记。如果缩小比对范围,只针对狭义的文字注释,《神的一滴》和《瓦尔登湖(节选)》有不少共性,但两者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一)作者与创作背景

两者的注释都有涉及作者以及作品的介绍。但《神的一滴》中只是两三句话的说明。

“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作品有《郊游》《缅因森林》等。1845年春天,梭罗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瓦尔登湖》一书。[瓦尔登湖]关于瓦尔登湖的得名和成因,有多重传说。梭罗认为它是一个人工湖,由一位古代居民挖掘围垄形成的。”

《瓦尔登湖(节选)》却用上千字介绍了亨利·大卫·梭罗的人生经历、个性特征、创作成就以及《瓦尔登湖》具体的创作过程。这些知识我们大多数由教师不厌其繁地在课堂上补充,而且更多情况下,教师讲的内容可能比这上千字的介绍要生动得多。虽然殊途同归,但这体现了中美两国语文教材编选指导思想的差异,折射出两国语文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观念的差别。

(二)文学理论

《瓦尔登湖(节选)》中还有“文学聚焦”栏目,编者说明了梭罗的创作风格和他形成这种风格的方法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比如,《瓦尔登湖(节选)》这篇课文就介绍了文学理论中的“风格”一词。

“风格指的是作家把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方式。在《瓦尔登湖》中,梭罗的风格是与他的写作目的密切相关的,他的写作目的是鼓励人们检查自己的生活方式并进行思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梭罗对文章中的段落进行组织,使得所有的句子一起积蓄至一个高潮。

爱默生很赞赏梭罗的风格,与爱默生一样,大多数当代的读者和评论家都为梭罗的写作中的力量和活力感到惊讶。在他最有效的段落中,句子产生的效果可以与把钉子钉进木头里的锤子相比。”

相应的,《神的一滴》中也有类似这样的注释,如在课后提问栏目的“文本研习”中的第三题:“……文章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语言饱含诗意,富于思辨,意蕴深远……”虽然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同时也是个隐蔽的注释,它同样说明了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行文技巧。虽然两者性质相近,但是显而易见地,《瓦尔登湖(节选)》的这段注释详尽的说明和“风格”一词的正式提出,使教科书体现出浓厚的“文学性”,表现出语文教学、文学鉴赏教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密切联系。而这正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所忽略的部分。“如何在理论界和教育界搭建起一座桥梁,填补这道鸿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问题”。[2]

(三)课文内容导读

《美国语文》教材中还有一种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的内容,这主要表现在“文学和生活”部分。这部分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经验和真实体验结合起来,而且通常能够把握整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并能发人深省。虽然这部分注释篇幅都不大,但它却能使学生有一种置身于读物之中的积极的阅读姿态,充分提高了阅读效率。如《瓦尔登湖(节选)》课文前的几段文字:

“在今天的世界里,我们依靠无数现代的便利事物生活——移动电话、电脑、电视。不久以前,所有这些事物还都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都不会想到这一点,但还是有些人在考虑这些科技的进步真的使生活更美好——还是只不过使生活更复杂。

谈谈你认为生活在森林中而没有任何现代的便利会是什么感觉。

梭罗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现代化带来生活的快速变化的时代。正如《瓦尔登湖》中描述的经历所揭示的一样,梭罗认为人们需要简化自己的生活,重新与自然建立联系。”

很多人对这种形式很是艳羡,但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其实我们的小学及初中语文课本中都有“预习提示”,有些提示设置也非常巧妙。至于大多数高中课本取消了这种提示,主要也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验。这也显示出中美语文教育理念的差异,我们的教师在教授课文时会很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他们会循循善诱,最后终于得出课文的中心思想。而看美国教科书中的这些课文,作者的创作目的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绝对不是神秘的东西,课本已经慷慨地作出了很大程度的提示,所以这种事情不用学生太伤脑筋。

(四)词语解释

最后,有一类注释是两篇课文完全不重合的,这就是中国传统语文教材的注释形式——词语解释,这种注释内容往往非常基础,但对规范学生写字用词有很大的作用。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没有一本丢掉过这种注释内容,这些注释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教师学生对正字音正字形的重视。这种基础知识或者说工具型知识的扎实落实精神应该继续发扬。

三、问题设置的比较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学语文课本的课后练习使用情况并不乐观,我们也得承认我们语文课本的课后习题设置质量不怎么高的事实。我们的问题设置往往形成了一种模式化,内容也很少有新意,而且有的问题目的性不强,纯粹只是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因此我们急需拓展我们的设计思路,了解《美国语文》中的课文问题设置方式也许能给我们带来灵感。

先来了解《瓦尔登湖(节选)》中的问题设置体系:真正涉及这篇课文的问题,是在“问题指南”栏目下的“文学和生活”“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集”四个部分,而各个部分中又有具体的主题,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些标签体现了这些问题设计的目的性,以这个框架为纲,每个标签下都有若干问题。“文学和生活”中的问题非常开放和自由,这些问题往往不是刻意地提问,而是一种很平等的对话。比如《瓦尔登湖(节选)》中的几个问题是这样的:

“根据你的看法,独自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度过两年时光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是什么?梭罗可能对今天快节奏的社会有什么看法?你生活中的什么具体事情可能会特别让他担心?”

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走近文学,并且让他们从实际生活出发与作者产生共鸣。“阅读理解”中的问题属于细节掌握,问题答案比较固定,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基础。“思考”中,“解释”里的题目是理解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应用”和“扩展”中的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避免学生的目光只是局限在课文中的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去审视生活,让学生自觉地形成批判意识。如“应用”中的问题是这样的:

“你认为梭罗有可能在今天的社会里进行他的‘试验’吗?”

虽然只是一个问题,但是它要求的能力很广泛也很全面,比如说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类比能力,最主要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如果说,“问题指南”的问题偏向于人文性,那么“文学聚焦”中的问题就很接近于工具性。“文学聚焦”针对课文的体裁设置问题,让学生认识作者根据写作目的、体裁特点如何采用适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与正文之前的“文学聚焦”遥相呼应。这个栏目中的问题侧重于“操作性”,即问的是“how”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方法提取形式。在掌握方法后,这些问题就会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辨别能力,如这两个问题:

“在《瓦尔登湖》中简单的段落怎样说明了梭罗把所有句子建筑在一起以达到高潮的写作方式?找出另一个用这种方式组织的段落。

梭罗经常用讨论具体的事件或例子作为一个段落的开始,然后再把这讨论应用到一个更大范围的真理之中。找出一个这样的段落。”

美国《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视,而这些问题的设计也正是崇尚“批判性思维”的体现。该“标准”提出:“用这样的方式阅读文本:提出假设,探讨观察问题的视角,批评社会和政治的基本价值观或立场。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对抗性的、积极的阅读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到文本与世界两个方面。批判性读者从文本中获得经验,反过来,又借助文本形成并发展自己对个人和社会经验的批判性观点。”[3]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大胆地去假设、客观地去评价、勇敢地去质疑。

对于问题设计,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语文教材的这种生活化、类型化、层次化的形式。其中,生活化本来就是语文教育的需要,但注意,这种生活化千万不可以是“伪生活化”,我们要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诉。类型化,即给一类问题添加小标签,这能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比如,《美国语文》将问题分类并添加标题的方式就概括出学习课文的几个能力要求,如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等,这既方便了教师也方便了学生。层次化,就是说问题编排要有条理性,成功的问题设计就要考虑这种层次性,要遵循思维的发展规律,在各阶段设置相应层次的问题,并且最好做到循序渐进。比如,《美国语文》的问题设计就把“文学与生活”安排在第一块,先指引学生联系生活;再是“阅读理解”,这是阅读的基本步骤,接下来的问题就逐渐变深、变难,从具体到抽象,这就是比较合理的问题排序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西方教育与东方教育有众多区别和差异,但不少地方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包括正面的与负面的,从中获得启迪,反思我们从理念到做法上的正误得失。”[4]上述的比较研究当然希望给我们的语文教材建设带来一些借鉴,也希望能给我们的“新课堂”有所启发,教师完全可以主动出击,把从美国语文教材中领悟到的优秀教学方式或理念用到课堂上。■

参考文献:

[1]Departmentofeducation:massachusettsenglishLanguageartsCurriculumFramework[DB/oL].http://doe.mass.edemassachusetts,June2001,4.

[2]易鲜花.美国语文教学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启示[J].成功(教育版),2007(7):33.

瓦尔登湖赏析篇2

《瓦尔登湖》读后感

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

这本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片:两行向远方延伸的铁轨中间,立着无数挺拔的大树。这是否是本书在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暗示着我们别的一点什么?梭罗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我在想,在现实的世界里,现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环境之前,是否也该多一些自省与自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瓦尔登湖》又是属于现时代的。

由此,《瓦尔登湖》在阅读空间中占有两个起点和终点,那就是心灵和现时代。

梭罗原是个要在人世有所作为而不是个出世的人,然而在两年多的湖边生活后,他看破了“红尘”,感到人世扰扰,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他要对之心平气和,一无所求。当然,一个人从对人世有所求到无所求,这是一场艰难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观照梭罗的这条起伏的心灵历程,不知能否多一分理解和感悟。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里,要一个人对生活无所求,那是苛刻,但对“所求”多一些节制,则是理性。我们无法也无需戒绝自己对生活的“所求”,但同时是否也该有些出世的精神来面对这个不复简单的世界?在越来越考究的生活中,心灵的罗盘仍固执地指向简单和质朴。因此,斑斓的VCD节目和浓酽的咖啡之外,读一读《瓦尔登湖》,让心沾染一点湖水的静谧清凉,多一分恬淡与洒脱,少一分浮躁,其实不是时髦,而是必需。

种豆、筑屋、焙制面包,对大多数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谁向往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来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的今天,有此梦想的人又能到何处实现呢?

现代生活给人类提供了几乎随心所欲的舒适,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光洁少尘,而地下水却在不断地下沉,天空出现臭氧空洞,酸雨腐蚀我们的视觉。我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又给自己埋下了生态陷阱,因而只能用回归自然来安慰自己的无奈。我们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时,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为子孙的我们,却颠倒过来,蹂躏、奴役、称霸自然。

然而笑容还没来得及绽放,历史这块魔方已经从正面翻转到反面:水土在流失,大地在沙漠化,物种在减少,人间变成污染的烟尘世界,自然又在嘲弄企图称霸地球的人类了。

如果我们少一些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间多一处瓦尔登湖,人类就会多一条后路。这该是《瓦尔登湖》的一句隐语吧。《瓦尔登湖》是吉林人民出版社“绿色经典文库”中的第一本,这样的定位,也是编者的一番良苦用心吧。

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想,这真理该是:热爱自然,创造生活。

《瓦尔登湖》读后感

大自然既能适应我们的长处,也能适应我们的弱点——题记

我认为梭罗在这本书中写出了他对瓦尔登湖的理解与对人生的思考。梭罗写了湖边的森林的浓郁、苍翠;写了湖上的鸟叫声的甜美、高亢;写了潜水鸟的活泼与调皮,写了松鼠以及各种动物种种可爱的动作。

我认为梭罗写了人们的贫穷不是别人不施舍或政府不救济,更不是自己在本来的工作上不努力,而是没有换一个角度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伟大的人用简单而富裕的方式生活着,并给自己留下闲暇时间,以用来做伟大的事和培养自己伟大的品格。“我没有看到过更使人振奋的事实了,人类无疑是有能力来使自己有意识地提高他自己的生命的”。作者用自己在瓦尔登湖边的生活证明了人类可以生活得富裕而有闲暇,人类可以和自然、和动物和平相处,可以生活得简单却同样快乐。

梭罗是崇尚自由的。当他从瓦尔登湖到村镇中修鞋却被捕时,可以发现他向往的是美利坚的和平与自由。“什么也不能正当地迫使单纯而勇敢的人产生庸俗的伤感”。梭罗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勇敢地面对生活和一切他要正视的东西。并仍能保持自己单纯的、自然的、美好的伟大心灵。并且他有着同样并且他有着同样生活简单,在世人看来卑微而粗俗的人作为访客,这些访客在梭罗看来是渊博的、谨慎而智慧的。

梭罗探索着大自然的美妙与历史,同时从大自然的历史中探求着人类的历史。梭罗从中领悟出自然对人类过错的宽容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人类在大自然的面前忽然变得那么渺小!

最后,梭罗提到“不论你的生命如何卑贱,你要面对它、生活它;不要躲避它,更别用恶言咒骂它”。因为,在梭罗看来,生命永远没有想象中的恶劣。

《瓦尔登湖》读后感

近日以来,反反复复地读着徐迟译本——梭罗的《瓦尔登湖》,真的很感动……

早在一百多年前,梭罗用他朴素的文字,描绘出瓦尔登湖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他与孤独为伴,但并不消沉,他孩子般的纯真拥抱着大自然,用独特、睿智的思维,积极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地维护着自然的古典生态。他相信:人类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纯美天性。所以热情地讴歌着心中的女神——瓦尔登湖,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人心中应保留的一块圣地呢?

我确信那是一个睿智的老人。我知道他在瓦尔登湖独居时年纪并不大,即便死去时也称不上“老人”,但他却给我一种唯有老者方有的广博、沉稳和智慧的感觉。

关于对梭罗的印象,我是很矛盾的,他那么热烈地爱着自然,用孩子般的想象遨游并描绘着自然。我在认定他有着老者的平和睿智的同时,脑中又时时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身影:一个孤独的孩子,独自漫步湖边或徜徉林中,没有惊慌,也不显无助;看着那蓬勃华丽的生长着一切,内心充满着喜悦,似乎他也参与了创造,他也可以随之生长起来。那份自在自得让他俨然成了山林之王;然而他又断不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他只想做自然永远的孩子。

是的,他是自然的孩子,但这不是一个对世界的新奇叽叽喳喳叫嚷个不停的孩子。我常常惊诧于他的那份好奇与平静。他静静地打量着一切,不管是喧嚣的城市,还是静谧的山林。他静静地思考,思考着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也思考他们唯我独尊的行径。他是人类的尊者。他以一颗安静而纯粹的心灵,以一颗高贵而智慧的头颅俯看着茫茫众生。他在一工初期便预见到了一两百年后的今天的现状。他关怀着人类,又蔑视着人类。他担心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随着人们功利目的下的发展而消逝,瓦尔登湖也将要成为记忆之湖。甚至记忆都会淡去,直至不复记忆。

以前,我一直热爱故乡农村的生活,甚至如今也经常梦回故里,也曾在春日的余晖下去乡间小路散步,观赏小草野花;冬日去山涧小溪,游览溪边枯黄的野草和朦胧的冰凌……尽管我生活素淡,在简单中体味着生命的纯粹,但尘世中凡俗事物依然可以令我焦头烂额;我喜欢山野,却不一定能够真正归隐田园。如今居住的小城,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带给人们只是房价的居高不下与上班族急促的步伐、车水马龙的喧闹繁华,喜欢的乡间旷野早已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如今只有从心里保留着那份淡泊宁静的向往与追求,在阅读中体会那种安详静谧的意境……归根到底,一句话——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里的我们,无非是想保存着一种清野的梦幻慰安自己罢了。

梭罗是把瓦尔登湖当作情人来爱的吧。因为爱之深切,所以笔下如此传神:

“我从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样的倒影,我几乎要说了,瓦尔登,是你吗?

这不是我的梦,

用于装饰一行诗;

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

我是它的圆石岸,

瓢拂而过的风;

在我掌中的一握,

是它的水,它的沙,

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

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梭罗的瓦尔登湖——穿越时空,散发出永久的魅力;它无疑是现代人的心灵家园;梭罗便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气质和迥异于常人的伟大。

我想,我会经常光顾梭罗的瓦尔登湖——去感悟一百多年前睿智的思考者的坦诚与无欲……

《瓦尔登湖》读后感

一边读《瓦尔登湖》,会一边在脑海里刻画梭罗的样子:一双深邃的眸子,坚毅的面孔,沧桑的胡子。不禁会好奇,生命中怎样的经历,造就了这样深刻的一个人?

梭罗的一生是寂寞的,而自己似乎又对这寂寞乐在其中。梭罗曾说:“我喜欢独处。我从没遇到过比孤独更好的伴侣”。1845年3月,他借了一把斧头,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1847年回到康科德城。1848年,住在爱默生家里。此后他患了肺病,于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45岁。他笔下的《瓦尔登湖》正如他一般,也是寂寞而享受寂寞的。自1854年出世,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之冷落甚或讥评。它似乎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它始终默然地等待了一个世纪,依然不倦怠的孤独的不紧不慢的对每一个读者叙说着一个男人在湖畔寂寞的光阴。

梭罗的一生是恬静的。他安然的沉思在瓦尔登湖春日生机盎然的晨光中,漫步在夏天湖畔虫声嘤嘤的小道上,记录下秋日里的落英缤纷、天高气爽,描绘出冬季雪花坠落的轨迹和冰晶的形状?他就这样“活过每一个季节;呼吸空气,喝水,品尝水果,让自己感受它们对你的影响”。《瓦尔登湖》记载着他在小木屋中度过的每一个恬淡、安详而简单的日子,文字如美梦中的呼吸一般轻盈,淡淡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似乎是在安慰那些失神于世俗中的人们:“我虽不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和夏日”。

梭罗的一生是智慧的。隐逸的生活中,梭罗总沉心思索。对现代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梭罗并不排斥,只是批评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它,“弄巧成拙”,他这样评价。“我们接通了越洋的电缆,却用它询问阿德莱德王妃是否得了咳喘,并未用它交流人类的思想。我们建成了铁路,却坐着它去城里消磨时光。”但是,梭罗对社会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批判,而更在于指导。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揭露,同时也负责任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抵御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引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简朴。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复杂的,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且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他多余的东西摒弃,全然不顾同时代人如何对我们指手画脚。《瓦尔登湖》中不乏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见解独特,耐人寻味。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人们应该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都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时至今日,在物欲横流的大千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彷徨,梭罗精神变得更加珍贵和重要。一部《瓦尔登湖》中凝结的感悟与体会,值得用一生去参悟和实践。如何寻觅内心的平和与从容,如何感受寂寞中的快乐,如何从杂乱的人际网中脱身,重新审视自己,也许从《瓦尔登湖》中,你会得到启发。

瓦尔登湖已不单是那一片湖,那些在生活中感悟真谛,追寻简单的人们梦中,都有不一样的“瓦尔登”。正如梭罗所说:“一本真正的好书教给我的远不止只是阅读它。我必须很快将它放在一边,然后按照它来生活。我始于阅读,终于行动”。相信我们都会到达梦中的瓦尔登。

《瓦尔登湖》读后感

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样地简单,也许我可以说,同样地纯洁无暇,《瓦尔登湖》读后感。——梭罗

《瓦尔登湖》曾被誉为“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出的“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买这本书许久了,因缺少安逸的心境,总担心一时很难进入那个洁若琉璃的心灵圣地。

正如该书的译者徐迟先生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曾几何时,正是这本归属于心灵的书,让我终日渴望那份恰到好处的孤寂,并且在拥有孤寂时体会到了不知身为何物的微妙感受。每次深夜捧起它,就像是开始了一次单独放飞心灵的旅程。“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心灵安逸,岁月静美。而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我们仿佛又在寻找一个有关原始命题的答案,如果找到了答案,也许就能深悟生命的本义……

面对瓦尔登澄净的湖水,梭罗好像懂得孤寂的所有好处,像失明的盲人一下子见到了阳光,贪婪而又不知所措。他用那些素描般的字句搭建了一所橡木小屋,风从缝隙灌进来,坐在门后,却又像似根本不存在门的阻隔。鼻尖有泥土和花香的纠缠,嘴角含着青草与树根的苦涩。而只有心灵,越发清澈。

苍苍群山,葱葱草木,曲曲幽径,腾腾紫雾,或许一种幸福正来自一次心不在焉的眺望。结束了喧嚣而忙碌的一天,简单吃过晚饭,夜色中会有一丝寂寞涌上心头,适可而止的惆怅里,心情转至平和与宁静,这便是读书的最佳时机。夜读《瓦尔登湖》,那些温润的字句散发着对大自然真情描述,娓娓道来,语句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脾,诱人深思。字里行间丝毫看不到作为哲学家的梭罗的晦涩与难懂,反而感到的是清澄见底和优美细致,吟诵之下,让人不禁神往,直到夜深人静,万籁无声。

深夜,当抛弃了一切繁琐与杂念之后,时间就流淌成了我们用来垂钓生活的的那汪湖水。《瓦尔登湖》让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质外,还有另外一种让人无比快乐的简朴生活,这就是内心的超越。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大自然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纯洁和恩惠,也给了我们热爱自然、创造生活的勇气与智慧,读后感《《瓦尔登湖》读后感》。尽管生活得像蚂蚁一样简单卑微,我们都必须勇于坚强地面对生活,不要逃避谁,不要谩骂谁,因为没有贫富贵贱之分,阳光会同时落在大家的窗子上,同样灿烂,所有人面前的积雪,也都一样会在春天融化。

世事喧嚣,人生寂寞。《瓦尔登湖》好似一泓秋水,不染纤尘,与其说是在呈现工业文明背后的“世外桃源,倒不如认为梭罗是在讲述一种实现简单生活的可能。虽然通篇流露着作者个人的谦卑、节制与理性,但无论如何,生活的本质都应该是简单的。尽管人在很随意的情况下就可以变成疯狂生长的藤蔓和放肆绽放的野花,可我对《瓦尔登湖》还是坚信的:我们的欲望越简单,我们才能更容易感受并得到更多的幸福。更进一步讲,哪怕获得幸福的环境再恶劣,我们也要“在围绕着我们的黑暗、无知的深渊上”,建造一座通向自然救赎的圆拱桥。

《瓦尔登湖》离世而不弃世,孤独却不悲愤,它充满了诗意的恬静、生命的智慧以及恰到好处的寂寥。“在下一个夏季里,我不需要那么多的苦力来播种豆子和玉米,我要匀出精力,用来播种——如真诚、真理、朴实、信心、纯真等等,假如这样的种子还没有丧失的话。”开荒种地,回归人类的“粗野”本性,生活在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里,作者面对的是人生最本质的问题。

瓦尔登湖赏析篇3

内容摘要:本文以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析地质公园区位、类型及成因,探讨了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部分产品开发的不合理以及社区居民参与有限性等问题,提出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提供进一步参考。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喀纳斯

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阿尔泰山的主峰――海拔4374m的友谊峰南坡中山带,行政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面积2500km2,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三国接壤,西与新疆哈巴河县毗邻,东与阿尔泰市相邻,南与吉木乃县相连。地理坐标48o43′00″-54′00″n,87o00′00″-10′00″e。

地质公园所属类型

地质公园类型划分目前还是一个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等级、面积、功能和地质地貌),对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类型进行了划分。

资源的地质成因

喀纳斯地质公园所属的阿尔泰山,在横向上呈逐层升高的阶梯状,明显地划分为四个带状排列的单元:额尔齐斯河谷平缓起伏的山麓平原,稠密细谷切割的低山带,河流强烈切割的中山带以及冰川强烈作用的高山带。在构造上,阿尔泰山系属于一条褶皱断块山,由古生代为底基的古准平原断裂隆起而形成的。古阿尔泰山基本轮廓形成于二叠纪末,三叠纪再度隆起,以后经老第三纪的漫长剥蚀时期,山势降低,趋于准平原化。古准平原地形在现代阿尔泰山,特别是中山带有广泛分布。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已被夷平的阿尔泰山断块隆起,成为现代高峻的山脉。

喀纳斯地质公园的湖泊按其成因可分为:冰蚀湖、冰川阻塞湖、冰川终碛湖、冰斗湖、冰川热融湖、以及复合成因的冰川湖泊。冰川槽谷是阿尔泰山常见的冰川侵蚀地貌之一,是一种长大而幽深的冰川槽谷,第四纪冰期后,随着全球性气候转暖,冰川不断退缩,冰川槽谷遗留下来的终碛垄堵塞了冰川融水而形成了以喀纳斯湖为主的湖泊。冰川湖泊除了受到一般湖泊所具有的波浪作用、地表径流作用、块体运动、坡面水流作用以外,还存在冻胀作用和热力作用等影响。

阿尔泰山在构造上系褶皱断块山,经过几次剥蚀和隆升,海拔增高,加之第四纪以来的冰川和河流强烈侵蚀作用,使山地更加破碎,改变了气流运行方向,并使地形遮蔽度增大,减少太阳辐射收入,从而有利于冰川的发育。同时,阿尔泰山气候主要受西风气团的影响和支配,使夏季多云,并带来大量的降水;冬季处于强大的西伯利亚反气旋影响之下,以晴朗而严寒的天气为主。来自北冰洋的极地气团,沿额尔齐斯河谷入境,带来了低温和降雪天气。在上述气团影响下,阿尔泰山区气候有气温低、年较差大、降水丰富、年内分配较均匀等特点,是现代冰川发育的天然条件。

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

资源的分类有利于对资源的更好评价和认识,笔者在对喀纳斯地质公园的实际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标准,得出该区旅游资源有7个主类,18个亚类,31个基本类型,分别占标准的各级资源类型的87.5%、61.3%和20.0%。从中可以看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多的是水域风光类,占景区资源单体数量的30.16%,地文景观与生物景观也占相当比例。

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科技工作者对这一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至90年代中期,还基本没有进行旅游开发;进人90年代末期,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被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在新疆的两个优选项目之一,由新西兰专家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方面的技术援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将其旅游开发列为“九五”重点开发旅游区。

总之,随着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知名度的提高,以及新疆社会经济文化日益繁荣,到喀纳斯地质公园游览观光、科考研究的人数不断迅猛增加,事实上已经成为新疆的自然生态旅游的龙头景区之一。大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

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恶化目前,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草场严重退化,植被种群减少,其“植被减少,种群退化,昔日草甸植物一人多高如今小草只能‘没马蹄’”,有些山麓地带出现裸地,甚至出现沙化。主要归结为如下两点:旅游季节性强,环境承载力负荷重。与城市旅游地相比,类似的这种生态旅游地都存在客流量年内分布不均的现象,加之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每年只能在5月初到10月中旬才可以开展旅游活动,而且这期间旅游淡、旺季差异又特别明显,5月、6月和10月为旅游淡季,7月、8月和9月为旅游旺季(如图1所示)。这样一来,每年几十万的游客大都集中在三个月内,这势必加大景区的资源空间、生态环境、交通设施、供点设施、住宿设施等承载力,以及当地社区居民和旅游者的心理压力。游客的时空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景区内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的一致性对景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也较为严重。目前,游客进入景区后的游览空间大多为:住所―码头―观鱼亭;观鱼亭―码头―住所,而且游览时间也大致相同。这种景区旅游线路的单一不仅造成客流量在空间上也形成一定分布规律,在时间上集中程度也较高,它们给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也给旅游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旅游设施不合理目前,喀纳斯湖面的数十艘机动快艇已全面开放,违反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快艇活动的浪头己对湖边沼生植物产生影响,噪声破坏了原始景区的宁静,也使两岸的珍稀野生动物纷纷逃逸,己影响到湖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快艇每天所排放的废气、废物及未完全燃烧的汽油对湖水的水质都有潜在的污染危险。而且,大量快艇在湖面上行驶,己迫使大红鱼不能出露水面,不但严重影响到大红鱼正常生存环境条件,也影响和降低了喀纳斯湖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价值。

社区居民参与机会有限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社区居民主要是蒙古族图瓦人,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地图瓦人参与旅游开发的机会有限。主要表现为图瓦居民居住地理环境局限性和教育程度有限性,他们往往不懂或不能胜任许多旅游开发中的许多工作,即便是图瓦居民参与了旅游企业里工作,他们所从事的多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和地位较低的基础工作,这必然会限制他们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所以,图瓦人往往选择逃避旅游开发,将自己房屋、帐篷和马匹出租给外来的哈萨克族、部分蒙古族人和少数汉族人后,去离景区较远的牧场放牧,到10月初旅游淡季时再回到居住点。在这种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模式下,往往给朴实的图瓦人带来许多民事纠纷等问题,如在教育的有限性下,签定出租协议时往往被承租人欺骗,租金到期时也很难收回,致使图瓦人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时空调控

宏观调控随着景区旅游的快速发展,目前的风景区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要,客观上需要开发一批新的旅游景点,以缓解喀纳斯风景区的压力。在2003年编制的景区规划报告中,将喀纳斯风景区划分为5个功能区域及景区外3个综合旅游服务配套区,新增、新设了许多景点,这在时空上分流游客的效果是显著而必要的。2004年建成的禾木乡风景区对缓解喀纳斯风景区的超载起到很大作用。在旅游旺季,依据新建的景点可以对游客进行分流,譬如,8月中旬持续高峰期,可安排一部分游客先去禾木乡,然后再去喀纳斯湖;另外,随着哈巴河县旅游接待基地的建成,也可先安排一部分游客先去哈巴河县,然后再去喀纳斯;加之由嘉登峪自接到达喀纳斯的游客,这三批游客在实现空间分流的同时也实现时间的分流。

微观调控在旅游旺季适当的调高景区门票的价格,这样可以适当地起到阻碍阿尔泰地区游客的进入,对景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在核心旅游区增加旅游观赏线路,如在居住地―码头―观鱼亭的老线的基础上,继续新建多个不同角度的、不同方位的观鱼亭,同时新增一些居住地―羊背石―岩画―喀纳斯湖边木栈道,居住地―图瓦老村―千湖―黑湖等旅游线路。

限制湖面游览面积

为使大红鱼出露水面,保护湖区宁静的原始自然风貌。要严格执行湖北段2/3水域为缓冲区不能进行旅游的条例规定。建议只开放湖南段约8km长的东岸湖面,西部2/3湖面是大红鱼出露呼吸空气的湖区,应严格禁止船只游览,以供游人在观鱼亭能见到大红鱼而提高喀纳斯的旅游价值和吸引力。应将快艇全部换为电动和天然气动力,噪声小且速度慢的船,以便利游人观赏湖岸风景。

提供居民旅游参与机会

针对景区内图瓦人由于房屋出租、新宅搬迁、牧场使用权等引发的经济利益纠纷问题,必须由县政府协调尽快解决。在确保喀纳斯湖景区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维护图瓦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引导图瓦人以不同的形式积极参与旅游服务,只有当地图瓦居民参与旅游活动,才能不断提高其对旅游开发的认识,才能给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让图瓦牧民得到经济实惠,逐步使他们富裕起来。

建立培训制度

通过多种方式对主管部门领导、保护区工作人员、导游、图瓦居民及广大公众进行培训,例如,提供书籍、宣传资料、广播电视、广告、培训班、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等,特别是培训出一支较高专业水平和环保意识的导游队伍,包括培训本土导游人员,即可以从当地图瓦人中选拔导游人员,进而对其进行培训,这样既可以使游客在观光自然风景的同时又可以潜移默化的领略到图瓦风情,还可以提高图瓦人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水平。同时,也要通过问卷、专题调查、座谈会和研讨会等不同方式,广泛征求和搜集公众意见,随时对培训班和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景区可持续旅游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加强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景区旅游开发后,随着游客的增多以及商家经济利益的驱动,环境卫生的保护与处理、动植物的保护、山体草甸森林的保护等均是景区面临的大问题。要制定相关法律手段实行有效保护;借鉴国内外著名景区生态旅游区发展经验,尽可能减少旅游对生态环境保护核心区的侵扰;认真执行各项管理措施,加强旅游废弃物的处理水平,严、细、准地监测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保持生态环境的原始性。

参考文献:

1.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资源专题报告[R].2002

3.袁国映.阿尔泰山西部地区的垂直自然带[R].地理学报,1986,41(1)

4.牛达奎.新构造运动对阿尔泰山及萨吾山山前地下水的控制[R].新疆地质,1990,8(1)

5.王立伦等.中国阿尔泰山的现代冰川[R].地理学报,1985,40(2)

瓦尔登湖赏析篇4

【片段赏析】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

(钱钟书《围城》)

赏析:作者用“一梳”来描述月亮,用“几星”来描述萤火虫,实在是妙不可言。而把月亮比喻成“未长成的女孩子”,把萤火虫的飞舞比喻成“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一幅夏夜美景图便呈现在了读者眼前。而“萤火忽明”被比喻成“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确实可爱动人。可见,在写景时,我们要善于联想,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划桨到了那些地方,我才惊奇地发现我自己已被成亿万的小鲈鱼围住,都只五英寸长;绿水中有了华丽的铜色,它们在那里嬉戏着,经常地升到水面来,给水面一个小小的水涡,有时还留一些小小水泡在上面。在这样透明的、似乎无底的、反映了云彩的水中,我好像坐了氢气球而漂浮在空中,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在盘旋、飞翔,仿佛它们成了一群飞鸟,就在我所处的高度下,或左或右地飞绕;它们的鳍,像帆一样,饱满地张挂着。

(梭罗《瓦尔登湖》)

赏析:作者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瓦尔登湖纯净的景色,鱼儿的雀跃衬托了湖泊的宁静。作者似乎寄身于那一片游鱼之间,它们小心翼翼地游走,作者就小心翼翼地观察,只有一个深爱着自然的人才能从景物中获得如此美的体验。

菩提树下,清凉而且寂静;蝇和蜂飞到荫下时,它们的鸣声也似乎变得分外的温柔;油绿色的青草,不杂一点金黄,鲜洁可爱,一望平铺着,全无波动;修长的花茎兀立着,也不动颤,似乎已经入了迷梦;菩提树的矮枝上面悬着无数黄花的小束,也静止着,好像已经死去。每一呼吸,芳香就沁入了肺腑,而肺腑也欣然吸入芳香。远远的地方,在河流那边,直到地平线上,一切都是灿烂辉煌;不时有微风掠过,吹皱了平野,加强着光明;一层光辉的薄雾笼罩着整个田间。鸟声寂然,在酷热的正午,鸟向来是不歌唱的;可是纺织娘的呵呵鸣声却遍于四野。听着这热烈的生之鸣奏,使得安静地坐在清幽的荫下的人们感觉着十分的愉悦;它使人们沉倦欲睡,同时,又勾引着深幻的梦想。

(屠格涅夫《前夜》)

瓦尔登湖赏析篇5

【一】出行

也许因为自己是一个想得太多太周全的人,每一次出行远游,总喜欢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时候,想得太多,常常未能成行。

因此很是羡慕弟弟,他总是在地图上看到想去的地方,背起背包就走。

弟弟喜欢旅行,家里充斥着很多关于地理方面的书籍,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更是期期未断过。受到弟弟的影响,女儿从小喜欢拿着地理书籍,翻看着上面精美的山水画面,小小的手,指着上面四川的峨眉山,北京的天安门,新疆的喀纳斯……细声细气地说:“妈妈,我要去这里,还有这里……”

今年暑假,承诺女儿去喀纳斯。什么也不想也不计划,八月中旬,请了四天假,我带着女儿,背起背包,去了她念念不忘的喀纳斯。

【二】喀纳斯

喀纳斯,是蒙古语“美丽富饶、神秘莫测”的意思。

喀纳斯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始终保持着原始风貌而被誉为“人间净土”。

据历史可考,喀纳斯是成吉思汗西征的路经之地。

传说中,成吉思汗经过此地时,对他麾下的将士们说:“不要上山,神的眼睛在看着我们。”

在成吉思汗的眼中,美丽如仙境的喀纳斯,是神居住的地方。

因此喀纳斯,又被称为“神的眼睛”,“神的后花园”。

成吉思汗见到喀纳斯湖时,被喀纳斯湖美丽的景色吸引,亲自下马,捧起湖水,仰头痛饮。所以后人都把喀纳斯湖称作“王者之水”。

【三】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至俄罗斯境内。呈西北—东南走向,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境,绵延2000余公里。

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山体长达500余公里,海拔1000—3000米。北部的最高峰为友谊峰,海拔4374米。

阿尔泰在蒙语中意为“金山”,自汉朝开始,就有人在山上开采金矿,至清朝,在山中淘金的人曾多达5万多人。

阿尔泰语系从阿尔泰山得名。

阿尔泰山有阿尔泰山原住民、俄罗斯人和哈萨克人定居。

【四】阿尔泰山石人

阿尔泰山脚下,有一片辽阔的荒原,行走在阿尔泰山的山间,这里矗立着一堆黑色的巨石,这些石头被当地牧民称为来自天上的神物。它们的质地很像铁陨石,用小铁锤敲击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更为奇特的是,在其中一块石头上刻画有人的面孔。

在阿勒泰山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这些石人,这是突厥人墓前的石人。突厥人强悍勇敢,崇尚武道,他们生前杀过多少个敌人,死后他们的亲人便会在他的墓前垒砌多少个石人。

中国早期古籍《庄子-逍遥游》当中,记述有一极北之国被称为穷发国,同时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说,阿尔泰山下居住着一种秃头人,秃头、穷发很可能就是指某个民族不留发辨的习俗,意思相近,不谋而合。

这些黑石头石人的典型特点,就是圆形的头顶上没有任何发饰,希罗多德的著作中还说:秃头人长着“狮子鼻和巨大的下腭”,这种蒙古人种的脸型恰恰在这些石人身上表现得很突出。

希罗多德说秃头人在山中看守着黄金,而阿尔泰山自古以来就是金矿。学术界所说的草原丝绸之路,因为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那时人们交易的商品不可能是丝绸,除了一些生活用品之外,最有可能的就是黄金。所以说,草原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黄金大道。

在西方史料中,曾把亚欧草原的一些早期的游牧部落称作斯基泰人,国内部分学者认为,正是中国先秦史料中提到的塞人,他们也活动在阿尔泰山、天山一带,那么塞人和秃头人有是什么关系呢?

在新疆呼图壁县的天山深处,有一个叫康家石门子的地方,石门子崖壁之上有一幅面积达一百多平方米的岩画,据考证,这是一幅在世界上都很罕见的生殖崇拜岩画,而它的创作者正是三千多年前在此游牧的塞人。

岩画上的人物大都体态修长、高鼻深目,具有某些欧罗巴人种的特点,这似乎说明塞人和秃头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这一点在早期石人身上会有所反映吗?

在布尔津县文管所里还收藏着两根奇特的小型石人,它们是在三千年前的古墓葬里作为陪葬品而出现的。其中一根淡黄色的石人高鼻深目,和康家石门子岩画上的人种非常相似,是否可以猜测,它正是古代塞人的遗存?

其实无论是墓地石人,还是随葬石人,都具有灵魂保护的含义,它的根源就是对石头本身的崇拜,认为石头具有通灵的作用,所以一般的石人身后的墓葬也是用石碓垒砌而成。

在这些石碓的周围,还可以看到半隐半现的散石,其实它们是围绕着石碓的同心圆,圆圈和石碓由放射状的线条连接,它们构成的图形只有站在至高点才能看得清楚。

石人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现象,除了新疆的天山和阿尔泰山,东到蒙古国、南到西伯利亚草原以及我国的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到中亚腹地,一直延伸到里海和黑海沿岸都有石人存在。如果将这些石人的分布地点由东向西在地图上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一条贯穿欧亚大陆的草原大通道。

如今生活在石人地区的民族都没有立石人的习俗,因此必须到古代民族中去寻找石人的族属。在我国北方草原,曾先后生活过鬼方、塞种、匈奴、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然而这些民族都长期处在频繁的迁徙和战争之中,该如何寻找?

人们想到了在石人身后的墓葬中寻找证据,但现实中保存完好的石人和墓葬非常少。即使找到了类似的遗迹,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也只能进行抢救性挖掘。再加上由于游牧民族的葬俗本来就很简单,就更难找到直接的证据了。

上个世纪,蒙古国曾挖掘了一系列立有石人的古墓葬,墓中出土的碑文上明确记载了是突厥贵族的墓葬。于此同时,专家们在翻阅历史资料时发现,在《周书-突厥传》中记载,突厥人死后,要“于墓所立石建标”,这说明古代突厥人有在墓地立石的风俗。在《隋书-突厥传》中也有一段记载,说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要“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断,石人上刻画的正是墓主人自己的形象?

在今天的阿勒泰市文管所里,存放着几尊石像,被认为是比较典型的突厥石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右手执杯,左手握剑。石人握剑,很可能是因为突厥人有尚武的风俗,而它另一只手中托着的一个杯子,则是一种权利的象征。这几尊石像很好地吻合了突厥人的一些生活习性。

然而,所发现的石人远远不止这一种类型,不同种类石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又动摇了这个结论

近几年来,博物馆考古部主任主任王博一直在进行着一项艰苦的工作,就是把所有新疆境内发现的草原石人,进行类型学划分、比对,从而找出它们共同点和不同点。

他发现,草原石人上雕刻的人物,远远不止突厥武士这一种类型。有的石人选材十分特殊,似乎来自更远古的时代。

20世纪60年代,在新疆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的一处典型墓葬前,有了相同的发现。五尊立于墓东面、由黑色岩石雕成的石人,都不是常见的武士造型。石人的脸廓和眼睛,大都呈圆形,面颊上还刻有三角状饰纹,其中一尊,经过考证,王博判定她是一个女性石人。

在石人身后的墓地出土的文物里,有一类陶罐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注意。

这种陶罐呈橄榄形,上面雕刻着水波样的弧线纹,经过比较,他们认为陶罐属于一种叫卡拉苏克文化的范畴。

卡拉苏克文化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与突厥人生活的隋唐时代至少有上千年的差距,石人就不可能是突厥人的遗存。这一论断在石人研究问题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打破了新疆石人即突厥武士石人的论断,无形之中,也印证了王博关于石人断代的猜想。

那么在三千多年以前,是谁在石头上留下了自己的雕像呢?

在某些墓地上,可能和石人并排或单独存在着一种奇特的石柱。今天,出于保护

的需要,它们大多被收藏在博物馆里,石柱上雕刻的基本都是鹿形图案,因此就

被叫做鹿石。鹿石上的鹿群具有抽象化的美感,更为奇特的是,所有的鹿嘴都被

拉成细长的鸟喙,这种鹿身鸟喙的造型为神灵安上了翅膀。学术界认为,鹿石和

石人可能属于同一个时代,但相对来说,鹿石要早于石人出现,而且很可能就是

石人的前身。

有一种被称为非典型的鹿石,因为石柱上只有一些抽象的符号,上面是三道斜线,

中间是一个小圆圈,下面是一把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斜线意味着五官或者人

脸,小圆圈则是脖子上的项链,而剑代表的部位正是下半身,这三部分代表的恰

好是一个抽象的人体。

萨满教是一种以祖先崇拜为主的原始多神教。在中国,匈奴、突厥、契丹、蒙古

等许多古代民族都曾经信仰过萨满教。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最突出

的特点是对祖先的崇拜。他们相信人死了以后灵魂不灭,祖先们虽然已经去世,

但他们的灵魂始终和活着的人在一起。新疆草原石人和鹿石,就是萨满教的一种

表现形式。

但是,也有人认为,那些高大的鹿石、石人,都是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征。从新疆

草原墓地石人的演变也可以看出,在青铜时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对男女始祖的崇拜是并存的,而到了隋唐以后,就再也看不到女性石人了,突厥人雕刻的武士型石人当中,就没有发现一尊女性石人。就这样,原始的生殖崇拜,开始逐渐演化为祖先崇拜。不管怎样,正是这些石人,作为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偶像,给予了草原民族精神的力量,并目睹着他们走上历史的舞台,再从历史的舞台中慢慢消逝。

新疆博物馆的年轻研究员张晖,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他认为石人及其相关遗迹正是古代人类对外星文明的记录。

张晖认为,某些头上和脖子上有饰物的石人,刻画的正是带着太空帽、穿着太空服的外星人的形象。对于石碓墓,他做了大量的统计分析,他发现,从高空俯视石碓墓,它们的形状恰好和传说中外星人的遗留物——麦田圈吻合。至于说鹿石,张晖认为刻画的正是外星飞船虐杀地球动物的情景,据说有外星飞船降临地球,通过巨大的吸引力将地面上的动物吸上天空。而鹿石上的鹿群不正奔向上方,鹿嘴恰是因巨大的吸引力而被拉长了吗?

张晖的观点一出,令学术界一片惊讶,但对一般人而言,这仍不失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想法。毕竟,当城市里疲惫的游客来到草原,来到戈壁,去寻找石人踪影的时候,字斟句酌的历史考证已并不重要,如同石人曾被古代先民看作自己灵魂的守护神一样,它也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归宿。

一种观点认为,立有石人的墓葬并不仅仅是死者的坟墓,可能还是部落的祭祀场所,一些专门用于祭祀的神物在墓葬周围也有所发现。

阿尔泰山石人是西域草原上神秘遗迹,久经数千年而栩栩如生,其雕刻工艺古朴、逼真、形象生动,蕴含着草原居民的民族气质和尚武精神,是游牧民族消灾辟邪、祈求祖先福佑的吉祥物。

【五】哈萨克族

喀纳斯当地百分之七十居住的是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是中国西北大草原主要游牧民族之一。中国西汉时期细君公主嫁到西域后,曾描绘乌孙人的生活“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这便是哈萨克先民游牧生活方式的形象概括,至今,毡房仍为哈萨克族传统的居所。景区内的哈萨克居民同样喜欢居住毡房。

毡房一般高3米左右,占地面积20—30平方米,环形的毡墙,圆形的屋顶。毡房的骨架多为戈壁、河滩常见的红柳木,的墙篱用新疆荒野最常见的芨芨草编成,相互交错成菱形的围墙也是用细红柳木制作,连接的材料是牛皮绳和牛筋。门框和门多用松木制作,此外,要用大量的毡子和毛绳,整个毡房不用一枚钉子,这样的毡房具有便于携带、坚固、轻便等特点,拆卸、安装都很容易,一般两个多小时即可搭起一个毡房。

哈萨克族毡房全是用手工精细加工而成,比如毡房周围的芨芨草墙篱,一座毡房需要上千根长短、粗细一致的芨芨草,编织时每根芨芨草,都要绕上红、黄、绿等各种颜色的毛线,以织成和谐美丽的图案。扎围墙用的彩带,均有五颜六色毛线织成,花纹美观大方,房门也雕有花纹图案,吊在门上的毡子,多用各色绒线绣出鲜艳夺目的图案,颇富有艺术感染力。

毡房的大小由房墙的多少而定。一般毡房多用6块毡墙,每块宽2—3米,高约1.7—2米,大的毡房有用8—10块毡墙的。毡房的屋顶开有天窗,以便透光和散烟。

哈萨克毡房与蒙古族蒙古包略有差别,蒙古包顶部用的支架较直,故屋顶外形尖一些。

哈萨克族毡房内部格局布置也很有特色。在一个20—30平方米的毡房内,既有“客厅”、“卧室”、又有厨房、库房,颇费匠心。毡房的门一般朝东开,前半部分放物品、工具,后半部分住人、待客。炉灶放在正中央的天窗下,进门右下方摆放食品和炊具,左下方放置马鞍等生产用具,对着门的正中后墙上方摆放被褥、衣箱等物,衣物箱子前铺有华丽的毡子或地毯,是客人坐的席位,正对着门的地方为上座。哈萨克的毡房内四周几乎摆满了物品,中间还留有很大的空隙,一般招待十几位客人不显得拥挤,可举行弹唱会,也可举行小型的舞会。

在风景秀丽的阿尔泰山林区,错落点缀其间的木屋也是哈萨克人传统的居所之一。木屋大小不等,但都精巧别致。屋顶有呈“人”字形的,也有倾斜式或平顶的。木屋从屋顶到墙壁全用木头建造,四壁的墙和屋顶虽然结构简单,但严紧结实,地面铺设的木头地板也相互衔接紧密,木屋的屋顶铺有厚厚的草皮,墙内外抹有泥巴,这样的木屋不畏风雨、冬暖夏凉。寿命可达百年。

哈萨克族无论住毡房还是住木屋,都很讲究室内装饰。房内四周墙围一般挂深色绸缎,上面刺有鲜艳的具有哈萨克族审美情趣的图案,地板上铺花毡子,木屋两侧挂花色多样的衣物,有的木屋显要的位置还挂着狼、狐狸或其它野生动物的皮,以显示主人的狩猎本领。

哈萨克族是一个很讲究孝道的民族,在哈萨克族的称谓里,没有爷爷奶奶的称谓,只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这种称谓的形成,是与哈萨克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哈萨克族人的一生当中,大约会搬四百多次家,许是熟能生巧,他们居住的帐篷,两名年轻力壮的哈萨克族男子,两个多小时便可以搭起一座。

每年春暖花开,哈萨克族中年老的人留下,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便会去寻找水草丰美的草原放牧。为免老人孤独寂寞,不能陪在老人膝下承欢尽孝的遗憾,他们会将自己年幼的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唤老人为爸爸妈妈,使老人得享天伦之乐。

进山的途中,处处可见哈萨克族的白色的蒙古包星星点点。碧绿的草地环绕明镜般的湖水,宁静秀美。广袤的沼泽草原上,牛羊成群,帐篷前的地灶上,炊烟袅袅,与青山和白云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人与自然,如此和谐。

【六】一山

喀纳斯风景区如果用几个简单的字概括,就是一山,二湖,三湾,四迷,五个唯一。

这一山,即阿尔泰山友谊峰。

友谊峰海拔4374米,终年积雪,巍然屹立,是我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界山,也是喀纳斯湖湖水的发源地。

【七】二湖

喀纳斯湖形成于距今约2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湖面海拔1374米,四周群山环抱,湖面最宽处约2600米,湖水最深处188米,湖水面积约45平方公里,自北向南犹如一个长长的豆荚蜿蜒流淌在长约25公里的喀纳斯峡谷里。

当年成吉思汗的军师耶律楚材西行来到喀纳斯,被喀纳斯秀美的景色所打动,遥望着那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峡谷中变幻莫测的湖泊,写道:

谁知西域逢佳境,

始信东君不世情。

圆沼方池三百所,

澄澄春水一池平。

喀纳斯湖另一奇观是变色,被称之为变色湖。

春夏时节,湖水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变换颜色。

从每年的4、5月间开化到11月冰雪封湖,湖水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5月的湖水,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

到了6月,湖水随周山的植物泛绿,呈浅绿或碧蓝色。

7月以后为洪水期,上游白湖的白色湖水大量补给,由碧绿色变成微带蓝绿的乳白色。

到了8月湖水受降雨的影响,呈现出墨绿色。

进入9、10月,湖水的补给明显减少,周围的植物色彩斑斓,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夺目。

沿喀纳斯河的景色很美,在山上是看画,在湖边才是走进画里。

白湖,又名阿克库勒,位于喀纳斯湖东北38公里处友谊峰脚下。

白湖位于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境内,听人说,白湖的湖水成半透明的乳白色,景色极美。

只是我们去得不巧,通往禾木的路段正在修路,要到九月份才可以通车,因此没有去成禾木,一览白湖的美丽风光。

【八】三湾

喀纳斯的一方天空,一山,一树,一水,皆是景。

三湾,指的是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

去喀纳斯,恰值八月中旬,水为绿色。

伫立观景台上远远望去,湖水仿若一块上好的碧玉镶嵌在山间,令人屏住呼吸,目不能移。

卧龙湾位于喀纳斯风景区之首,喀纳斯河水流经此河段骤然变得宽阔平静,形成一个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湖泊。

卧龙湾水面平静,水色碧绿,清澈透明。在水的中央有一块茂生植物的沙洲,酷似一条静卧在水中的巨龙,卧龙湾以此得名。

由卧龙湾前行1公里就到了月亮湾,喀纳斯河水流经这里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犹如弯弯的月亮落入了这林木葱茏的峡谷。

月亮湾是喀纳斯湖最著名的景点。

听闻,从春季到秋季,从清晨到傍晚,美丽的月亮湾会随着喀纳斯湖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喀纳斯是值得在不同的季节,多去几次的。

在弯月之中有两座平坦的小岛格外引人注目,犹如两只巨型脚印。关于这两只巨型脚印,有很多种传说。

有一种传说,是西海龙王当年在此降服河怪时留下的脚印。

还有一种传说,是因为嫦娥脚大,因而在凡间找不到夫君,被迫上天寻夫时,不小心留下的足迹。

而阿勒泰当地人则只信一种传说,那就是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追击敌人健步如飞时留下的脚印。

由月亮湾前行三公里就到了神仙湾,这里是一片宽阔的水域,是喀纳斯湖在山涧的低缓处形成的一处浅滩。河水将河心洲分成若干个小岛,岛上郁郁葱葱,生长着稀有的云杉,白桦,和落叶松。

河水流经这里变得异常平缓,微风吹来碧波荡漾,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湖面背光看去在阳光照射下闪着细碎的光,好似洒下一片珍珠,因此也称神仙湾为珍珠滩。

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山景,湖水,树木相映,如临仙境,神仙湾由此得名。

【九】四谜

喀纳斯的四谜是指湖怪之谜,千米枯木长堤之谜,白湖之谜,和图瓦人之谜。

(1)喀纳斯湖怪

来到喀纳斯,就不得不提起喀纳斯湖怪。

传说喀纳斯当地的图瓦人放牧的牛羊驼去湖边饮水时,常被拖进湖中作了点心。湖怪常常在天刚亮和黄昏时出现,至于湖怪长得什么样,谁也没有看到过。

据说,有一个图瓦牧民去亲戚家喝喜酒,回家时已近黄昏,路过喀纳斯湖下马转身冲着山林小解,忽然听到身后“哗啦”一声响,连忙回头,却发现他的马不见了,湖面上隐约看到一对“212”小汽车车灯般阴冷的大眼睛缓缓沉入湖中。

他惊得酒醒了一半,向村子里跑去,边跑边喊:“‘212’把我的马吃掉了。”

村民们听说后,纷纷组织起来,制作了一个大大的大钓钩,用一头牛做诱饵,用牛皮筋编成绳,绳子的另一端套上了二十匹马。

等了一天又一天,第三天,终于有了动静。一声令下,二十匹马拼命往上拉,直累得二十匹马口吐白沫,绷断了牛皮绳,连湖怪的影子居然也没有看见。

有人认为,喀纳斯湖怪只是一种旅游文化的招揽,是编出来的商业需要,只能说明旅游开发商的智慧还是很成熟的。

导游却信誓旦旦地对我们说,喀纳斯湖中真的有湖怪,去年七月间,他曾经亲眼目睹,一群庞然大物在湖水中游弋。

关于喀纳斯湖怪,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一个答案。所以,喀纳斯有没有湖怪,依旧是个谜。

(2)千米枯木长堤之谜

在喀纳斯湖的北岸,有一条一米多高、二千多米长的枯木长堤。

这是喀纳斯山上的树木枯死后滚下山落入湖中形成的,每当湖水上涨,枯木就漂浮在湖面北岸一带。湖水下落,枯木就在北岸友谊峰山脚下形成一条千米枯木长堤。

为什么这些枯木不随波逐流向下游漂流呢?这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据说,这些枯木留恋曾经生养它们的故土喀纳斯,而久久不愿离去。

(3)白湖之谜

白湖,又名阿克库勒,位于喀纳斯湖东北38公里处,海拔1954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

由于湖水酷似牛奶,远望一片乳白色而得名。

白湖的水注入喀纳斯湖后,染得喀纳斯湖的北部湖水也是一片奶白。

白湖的形成至今仍然是喀纳斯之谜。

(4)图瓦人来历之谜

图瓦人属于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图瓦语是中国现存的稀有语种。

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近四百年来,定居在喀纳斯湖畔,算是喀纳斯的原住民。

图瓦人的房屋多建在水边苍松翠柏下的草地上,房子的地基、地板、墙壁和屋顶全是用木头制成的。

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在村中。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中奶酒飘香。

古朴的小村景致,像喀纳斯一样幽静美丽。

喀纳斯图瓦村居民自称是蒙古族图瓦人,图瓦亦称德瓦,或土瓦,或库门恰克。

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

隋唐时称都播。元称图巴、秃巴斯、乌梁海中人等。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成吉思汗征战西域,他的次子察合台派遣了一支先头部队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后来,这只队伍在阿尔泰山的深山老林中迷了路,神秘的消失了。

亦有一种说法是,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的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而这也是图瓦人认同的一种说法。

不管传说是真是假,如今在喀纳斯湖畔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他们以山林为家,以放牧、狩猎为生,砍来山上的松木搭建起木屋,剥下厚厚的兽皮抵御严寒,使用原始的炊具调制出香喷喷的奶酒。

他们不与外族通婚,不与他人争斗,他们以图瓦人自居,以成吉思汗为自己的先祖。四百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图瓦人保留着古老、完整的部落和较强的氏族血缘观念。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在基本仍然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

古训说牢记祖先的名字,是每一个图瓦子孙的责任。

他们世代悠闲地生活在喀纳斯这片世外桃源中,被称作“林中百姓”或“云间部落”。

我们去图瓦人家做客时,桌上摆满了奶疙瘩,葡萄干,和一些油炸果子。

我们运气很好,当地很有名气的旱獭组合正在家中,他们是一支原生态的乐队。

旱獭组合有四个人,其中一个去国外公干,因此我们只见到了三个人。

旱獭组合的主唱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他穿着一身白色的蒙古服饰,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为我们介绍他们的由来与民族风情。

他们为我们端上了奶茶,斟满了奶酒。

他说他们是图瓦人,而不是图瓦族。否则,中国不是有五十六个民族,而是五十七个民族了。他反复强调说,他们是蒙古族图瓦人。

他们以他们是蒙古族成吉思汗的后代而骄傲。

在他们屋子墙壁的正中央,挂着成吉思汗的画像。而在画像的两边,则挂着狼皮,狐狸皮,山猫皮。他说这些都是以前狩猎所得,现在这些动物皆是国家保护动物,已经不让再打猎了。

现在的图瓦人大约只有两千人左右,居住在图瓦村,白哈巴村,和喀纳斯村。

最后,我们欣赏了旱獭组合犹如天籁般的演唱和表演。

说到图瓦人,就不得不提他们独有的一种乐器——苏尔。

从外观上看,苏尔和笛子很相似,一尺多长,有三个音孔。苏尔是用当地产的芦苇管作的,制作工艺简单,但吹奏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丹田之气,靠牙齿和嘴唇的振动发出声音。

专门研究“苏尔”音乐的中国音乐学院桑海波教授认为,“苏尔”是中国古代叫做“胡茄”的乐器,胡茄有多种形式,“苏尔”是目前民间遗存的其中之一,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旱獭乐队将苏尔竖起贴在唇边,随着气流的呼出,手指的移动,美妙的音乐声充满了整间木屋。一瞬间,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喀纳斯湖畔,在蓝天白云下,山风吹过,枝叶婆娑,湖水荡漾,温暖的阳光洒满山间,万物在生长,虫鸟在鸣唱,初雨后的天空,挂上了一条美丽的彩虹……

在旱獭组合主唱的口中,我第一次听说了呼麦。

“呼麦”是图瓦文xoomei的中文音译,又名“浩林-潮尔”,原义指“喉咙”,即为“喉音”,一种藉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泛音咏唱技法。“双声”(biphonic)指一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另外,呼麦又

称“蒙古喉音”。

呼麦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呼麦发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假声带也随之震动。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

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旱獭乐队的呼麦手叫做阿木尔达拉,蒙语意为,宁静的大海。

他的呼麦浑厚而悠扬,那小小的一间木屋根本无法承载他喉音的饱满。主唱天生一把好嗓子,音域宽广而富有层次。一时间感觉呼麦,人声与琴声在小屋内激荡翻滚,几欲冲破院墙。耳边天籁悠扬,双眼一闭,即是天堂。

【十】五个唯一

这里有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大河——额尔齐斯河。

这里是南西伯利亚泰加林在我国唯一的自然延伸地。

这里是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

这里是我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的聚集地。

这里的额尔德什老人是世界上唯一能用“苏尔”吹奏三重和弦的人。

【十一】观鱼亭

观鱼亭建在海拔2030米的哈拉开特山顶上,哈拉开特蒙古语意为骆驼峰,与湖面的垂直落差达600多米,因此处于观察湖怪的最佳位置,故得名观鱼亭。

观鱼亭总计有1068级木质阶梯,上山的途中,右手边,即是悬崖峭壁。

想着1068这个数字,我便心生怯意。

我对女儿说我恐怕只能够登到半山腰。

望着女儿期盼我与她一起登到山顶的眼睛,我承诺,一定会登上观鱼亭,为女儿拍下一张照片留影。

女儿在我前面健步如飞,我喊着登得飞快的女儿陪着我休息了两次,方才汗流浃背地登上了观鱼亭。

观鱼亭是唯一一个能驻足一览喀纳斯美景的最佳平台,因此有了没有登上观鱼亭,就不算来过了喀纳斯之说。

在观鱼亭上,极目远望,远山层峦叠嶂,林木郁郁葱葱,湖水澄碧如玉。

下山时分,阴云密布。驻足回首,只见云层汹涌,观鱼亭如一只意欲展翅高飞的雄鹰。

由于行程匆忙,下了山,我们便登上了返程的长途汽车。

瓦尔登湖赏析篇6

古诗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技巧。鉴赏表达技巧,就是辨识古诗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双关、通感等。我们要熟悉并掌握它们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古诗的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其他的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对比、衬托、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等。而古诗的艺术构思或谋篇布局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先抑后扬、先扬后抑、过渡、铺垫、伏笔等。

一、修辞手法

1.设问方式:(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简析第三联中作者表达情感的手法。(4)指出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2.答题步骤:(1)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结合诗句解释修辞手法是怎样用的。(3)指出用该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1.设问方式:(1)“××”(诗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3)简析某句诗的表现手法。(4)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答题步骤:(1)指出什么地方,用了什么技巧或什么手法。(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怎样运用这种手法。(3)用这个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结构技法

1.设问方式:(1)两首诗的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2.答题步骤:(1)指出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3)指出该结构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训练】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写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登缥缈峰

吴伟业①

绝顶江湖②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

最高尚有鱼龙气③,半岭全无鸟雀声。

芳草青芜迷远近,夕阳金碧变阴晴。

夫差霸业销沉尽,枫叶芦花钓艇横。

[注]①吴伟业(1609-1672),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②江湖:偏义复词,重在“湖”,这里指太湖。③鱼龙气:指太湖水汽。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颔联写景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子规[注]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本诗是作者得知范仲淹被贬后所写,作者与范仲淹是好友。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作者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

2.这首诗是如何将咏物与抒怀结合起来的?请简要分析。

答: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①,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②,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③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①接淅:形容行色匆忙。②挂席:挂帆,即准备起程。③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概括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

答:

2.“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答:

卜算子漫兴[注]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廷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注]这首词是庆元六年(1200),作者61岁,被迫退隐于铅山时所作。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瓦尔登湖赏析篇7

关键词: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语言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077-02

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可以给读者呈现出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我们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将经典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叙事性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并提出见解,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的推介传播具有极大的作用,有助于升华文学理论,同时有助于读者对于作品的鉴赏。

一、对经典文学进行文本分析的具体性质以及地位

对众多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全面分析,探究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探究方式以及探究活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的具体性质以及地位到底是什么?文本分析的涵义是,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学分析,是对文学进行探究的基本活动,研究对象是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原因以及其艺术价值的形成进行表述。此种研究活动强调自觉方法意识,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较为理性的探究,并且在对经典作品进行有效分析的过程中,不自觉的转换成对作品的审美评价[1]。对于探究人员来说,对经典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和对文学鉴赏是有本质区别的。对文学作品鉴赏主要侧重面是为了自身阅读的快乐,但是,对经典文学进行文本分析的侧重点是,从文学作品的主要艺术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

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具体是指从事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方式以及活动,因此,只有文本分析才有这样的性质以及地位,这是其他文学活动所没有的。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以文学欣赏为基本前提,专家学者对于经典文学探究方式的种类非常多,可以对文学史进行有效探究。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探究是指文学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对文学作品进行的探究方式。对文学史进行探究的基本任务是,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对作品进行高度概括并精准描述出其艺术价值和内容发展的线索。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的基本方式是,把非常零散的众多文学现象以及相应的文学作品,依据一定的文学准则,从理性的角度,将文学作品进行排序,同时,给予文学作品一个特定的历史地位。

最初,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有效评价是进行文本分析的重要工作。对文学史进行文本分析的主要基本点是将作品的作家以及相关作品进行简要归纳和总结。例如,由易素权、王原则编撰的《俄国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中,第二十三章“对契柯夫的介绍”文中对契柯夫的生平以及主要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其中契柯夫的短篇小说包括《第六病室》和《套中人》以及《草原》等[2]。在文学作品中对契柯夫的短篇小说进行总结,认为:其短篇小说是当前世界文学作品中灿烂的遗产。契柯夫的一生中,写了七百多短篇小说,塑造了六千个人物形象[3]。作家通过对这些人物进行深刻的塑造,将俄国社会的黑暗面深刻揭露,将俄国时代风貌全面展现。契柯夫短片小说的创作极致完美,其作品发展极度成熟。契柯夫的文学创作对世界文学和俄国文学做出巨大贡献。

二、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学分析的基本路径

经典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和探究文学经典的基本路径息息相关。同样要采用较为理性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这是对经典文学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4]。

研究经典文学,可以帮助我们将文学作品的个性价值进行全面探究。无论是怎样的文学理论都是对文学作品的概括和升华。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大多采用的是理性文本分析法,这是有效研究文本价值的重要机制。对艺术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研究的工具是文本分析方法。有效的文本分析方法有助于读者发现作品中的个性特征以及艺术特点。通常我们都是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去研究文学作品。例如,著名学者金圣叹的文本分析方法――“草蛇灰线法”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结构进行高度形象化的概括。经典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的主要创作技巧、创作经验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创新。经典作品是作家对自身生活经验的总结以及升华,作家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作家在进行创作期间不会利用范畴以及概念进行作品设计。例如,法国著名叙事学家热乃特在对《叙述语言》[5]中提出:“我们不能盲目地去信任每一位作家。通常艺术家的美学思维和自身的实践能力是不相符的,此种结论得出是得于米涅瓦之鸟迟飞的现象”。

中国经典文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经典话,这其中经历了文学和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重重考察和洗礼。抛除不利因素,文学成为经典文学是具有一定理论依据的。

三、将经典文学进行文本分析的重要意义

文本利用分析的方法将经典文学进行有效分析,全面将叙事性体裁的作品进行深刻的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研究特色。例如,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舞会以后》、牛僧孺《周秦行记》[6]以及巴金的《复仇》。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舞会以后》,文中有两个叙述者,一个是以“我”的角度,具体讲述了伊凡瓦西里等人和我去聚会的谈话场景,具体的谈话内容是:每个人生活的质量高低,不是因为环境造成的,这是伊凡瓦西里对于人生的见解,因为伊凡瓦西里具有特殊的人生经历,才会有这样的见解。然后伊凡瓦西里又成为另外的故事讲述者,讲述一个伊凡瓦西里自身的故事。因此,伊凡瓦西里的故事是整个作品的核心内容。

牛僧孺《周秦行记》中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看见火明,意谓庄家。更上前驱,只见一大宅……”这其中引用的是汉代高祖妃子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汉文帝刘恒母亲薄太后的庙中。在薄太后的庙中,有许多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女鬼魂在此相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女鬼魂: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和汉元帝时期的王昭君、南北朝时期明帝萧宝卷的妃子潘贵妃和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妃杨玉环、西晋时期石崇的妃子绿珠等。大汉朝的薄太后带领四个王朝的妃子在庙里和牛僧孺见面赋诗。用薄太后的话可以说,“牛秀才邂逅逆旅来到此地,诸多娘子又偶相访,今无以尽平生欢乐。”在薄太后的庙中,牛秀才和四个王朝的妃子进行赋诗会。这篇牛僧孺《周秦行记》中,充满奇特想象,利用人鬼团聚对话的方式,将整个故事全面复述,复述的方式是采用故事中存在故事的结构,每位妃子的诗都是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解读,这些诗是以第一人称的咏史诗,并不是怀古诗,每个妃子的诗都包含一个美丽的故事,牛僧孺《周秦行记》中的行文结构包含了不同的年代,具体包括:汉代、魏晋南北朝时代、唐代等,通过时空交汇的方式使文章充满奇特的想象,非常吸引人。

巴金的作品《复仇》中主要以我的角度来叙事,作品中共有三个叙事者。具体包括:“我”和福尔恭席太因、医生等。作品的主要核心内容是福尔恭席太因,通过利用遗书进行讲述他复仇的故事,然后,医生又讲了一个关于福尔工席太音的故事。“福尔恭席太因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复仇”,作品《复仇》中的“我”和医生朋友在乡间聚会期间,谈论的话题同样是幸福,“我”、医生以及众多老朋友在谈论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7]

四、结束语

作家对文学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作家在自己心境中积极发挥想象,构建作品的结构框架,将自身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将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究,同时,将自身好的见解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融入作品。因此,灵感和天赋以及人生经验对于作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作家的作品是对人生经验总结以及艺术的升华,是作家最宝贵的财富。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的重要意义是,全面对叙事性文本的作品进行高效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将文学作品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和探究,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以及文学作品的传承具有极大的作用,有助于对文学理论进行基础性升华。

参考文献:

[1]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晓未,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13.

[2][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刘俐俐.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法]罗兰・巴尔特.从作品到文本[J].杨扬,译.蒋瑞华,校.文艺理论研究,2012,12(25):112-132.

[5]钱中文.法国文艺理论流派印象谈[J].文艺理论,2013,25(24):159-163.

瓦尔登湖赏析篇8

阅卷现场反馈

从2012年高考阅卷情况看,考生在文章的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滥用排比,虚张声势。部分考生以为在文章的开头连用几个排比句,能够吓唬住阅卷老师,殊不知这种滥用恰恰给人以“扔板斧”“拍砖”之嫌,虚张的声势自然是无法掩盖内容与思想的贫瘠的。

2.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有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作者似乎是在说“呓语”“醉话”,让读者无从知晓所要表达的意思。

3.热衷“概述”,泛泛而谈。考前积累的诸多素材一股脑全“概述”到文章中,不能就一两件事深入地说下去,蜻蜓点水,泛泛而谈,致使内容空洞无味。

4.记叙凌乱,笔墨分散。 叙写一件事不能紧扣中心有序组织,而是东一句西一句,凌乱不堪,让人猜不透作者究竟要写什么。

失分案例

华而不实,虚张声势

【作文片段】

那些年,如果我出生,或许我会站在西北大荒漠的孤城上,拿着酒杯,望着逐渐西下的夕阳,对着那慢慢升起的孤烟,与岑参同赞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些年,如果我出生,或许我会在凉亭上,喝个半醉,望着对面同是白发苍苍的坡,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一句“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那些年……

我真的希望我出生在那个才华横溢的年代,那个充满风流才子的年代。真希望能与太白在江上一起乘舟对饮,一起望月感叹;真希望与摩诘一起领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真谛;真希望与杜甫在一起,感受人世百味。

【点评】

除却将王维的诗句张冠李戴用到了岑参头上之外,这两段文字的最大缺陷就在于滥用排比句试图造成一种吓唬人的声势,但透过这种浮夸的表层,读者根本不知道作者“那些年,如果我出生”之后究竟想干什么,是去孤城赏景,在凉亭喝酒,还是要跟才子们附庸风雅?这样的文字放在文章中只能使文章内容空洞,造成“致命伤”。

泛泛而谈,不知所云

【作文片段】

孤独,是一种姿态——伫立山巅,却不孤单。是的,高处不胜寒,而我们宁愿以这样昂首立于山峰的姿态忘却寒冷。这样的姿态是“傲”。当我们傲然,就会静居在瓦尔登湖畔,独自思考浩大的人生;当我们傲然,就会在花下独酌邀明月,举杯浇愁尽欢歌;当我们傲然,就会爱恋撒哈拉沙漠而一生漂泊;当我们傲然,就会追寻那幸福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点评】

作者说“孤独”是一种“傲然”的姿态,是可以成立的,但“傲然”了,怎么“就会静居在瓦尔登湖畔,独自思考浩大的人生”?怎么“就会在花下独酌邀明月,举杯浇愁尽欢歌”?甚至就能追寻“幸福”了?拉了一堆名人,却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要说什么。泛泛而谈,不知所云,只能使文章降一个档次。

成功案例

用例典型,析例透彻

【作文片段】

小事之中有道德的升华。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急速坠楼的小女孩伸出了双手;在路上,“最美司机”吴斌缓缓地停下了满载的客车;在东北,两位七旬老人在被车轧碎的井盖旁竖起了警示牌;在佛山,拾荒老人陈贤妹作为第19位路人抱起了小悦悦……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但他们的“伸出”“停下”“竖起”“抱起”,却为我们冷漠的心灵加了一笔绚丽,添了几分温暖。这便是小事的力量,它凝聚人心,它让道德升华。

【点评】

首句是这段文字的中心,第二句概述四则典型事例,最后一句详细分析,揭示了事例的共同点,使其聚焦于中心,且能做到首尾关合,结构缜密。这样的文字用例典型,析例透彻,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也彰显了小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给人以真切的认同感。

笔墨集中,挖掘深刻

【作文片段】

心存高远,意守平常。简单与平常,表达着我们最浓重最真挚的情感。你看,不只是战死沙场、殒身不恤是英雄气概,也不只是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是民族大义,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世人顿悟:原来爱国还可以如此表达。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运用智慧,将普通的充饥之物变成了一个色香味萦绕的世界。它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诉说着一个民族对这片沃土的崇敬。那是山的味道,是风的味道,是阳光的味道,是时间的味道,是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思乡念亲、勤劳坚守的信念融合在一起,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这片土地和文化的深沉的爱。

爱,也许就是这样简单,无须豪言壮语,无须嘉言懿行。一碟小菜,一碗老汤,一捧稻谷,一杯陈酿,无不诉说着一种情感,而这些都和我们的生命彼此相融。这些最最平常、最最简单的美食,饱含着最最浓烈、最最淳厚的大爱情怀。

【点评】

简单与平常之中蕴藏着深沉的大爱情怀,这是小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但在行文之中小作者并没有试图以超大信息量的所谓“集锦”去“晃瞎”读者的眼球,而仅以中国美食为例,将笔墨集中于此,深挖其哲学意蕴,品味其文化魅力,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给人以多层面的美的享受。

生活场景,情有依托

【作文片段】

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

昨晚和妈妈睡觉,黑暗中只有我们均匀的呼吸声,妈妈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不说一句话,我却能感受出这其中包含的所有情感,是爱,是忧,不是简单的担忧,而是一种深沉的温柔的感情。

这种含蓄的忧,在如今这直白的时代,又有几人能感受,并愿意感受呢?人们都说爱要大声说出来,爱很简单,可挂在他们嘴边脱口而出的,真正是爱吗?没有忧的爱,到底有多深呢?

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中总萦绕着淡淡的忧,像《草房子》《红瓦黑瓦》,他说孩子们需要这种略带忧伤的陶冶,那并不等同于消极。的确,我在读完他的作品后,虽为小说中的忧哭泣不止,可擦干泪水后满心盈余的是对生活的爱,对生灵的悲悯,对生命的珍惜。

瓦尔登湖赏析篇9

[关键词]接受美学;读者;异化;归化

一、接受美学影响下的读者研究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它直接受哲学诠释学的影响,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德国诞生,70年代达到高潮,逐渐成为德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并很快风行整个欧美文艺理论界。它传入美国后,很快促成了读者反应理论的形成,使之成为当今美国最为活跃的文艺批评流派之一。80年代中期,接受美学传入我国,激发了文学理论界的巨大热情,而且,其影响已远远超出文学理论界,渗透到人文学科的各领域,可以说“从马克思主义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响应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1]。

接受美学的代表是由五位教授组成的康士坦茨学派(constantsschool),其中姚斯和伊塞尔最为突出,二人被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座”(gemini)。接受美学的突出特征是,它强调读者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作用,认为读者的参与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历史本质不仅在于艺术家对作品的创造,更在于读者对它的接受。正如姚斯所指出的:“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2]

接受美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受研究(receptionstudies);另一类是效应研究(effectstudies)[3]。前者以姚斯为代表,关注读者及其审美经验,从文学史的角度在宏观上强调了读者的意义;后者以伊赛尔为代表,着重研究文本及其作用,从微观认识上专注于读者与具体作品的关系。正如伊赛尔所说:“今天的所谓接受美学,其内部并不像这一名称所显示的那样一致,这一概念掩盖了两种不同的方向。……反应和接受构成了接受美学的两大核心研究课题,具体地说,后者(接受研究)强调历史学—社会学的方法,而前者(反应研究)则突出文本分析的方法。只有把两种研究结合起来,接受美学才能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4]

姚斯理论的核心范畴是“期待视野”,这一概念脱胎于西方现代哲学阐释学中海德格尔的“前理解”和伽达默尔的“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已有的经验和素养等会形成对作品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期望,它影响读者的阅读接受及效果。姚斯认为,没有现在的理解,文学的阅读就不能进行,“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5]。接受主体先行存在的这种指向本文的预期结构偏见和前理解一样也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并处在不断的重构之中。没有这一结构,主体就不可能接受新事物。

美国著名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使其声望在20世纪急剧上升,与此同时,瓦尔登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6]。这是由于,21世纪初,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要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而回归自然在新的世纪里也将成为人类文化和生活当中的核心问题。80年代中期以来,众多中国学者和科学家也对环境的恶化深表关切,并希望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瓦尔登湖的神话代表了一种追求完美的原生态生活方式,表达了一个对当代人很有吸引力、也很实用的理想。因此,无论是在美国还是被翻译成中文之后在中国,它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正是由于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的经验和素养等会形成对作品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期望,若文学作品能与读者的这种审美期望相符,那就会被读者所接受,从而提高接受效果。

与姚斯不同,伊赛尔理论主要来源于现象学美学家英伽登。英伽登认为,一部文学作品之中存在某些“未定点”,有赖于读者去填充,从而实现文本的意义[7]。伊赛尔由此提出了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本的召唤结构的概念。他指出,所谓文本的召唤结构,它由“未定性”和“空白”组成,可以激发读者来阅读文本,通过与文本的相互作用体验文本的情境,集结文本的意义。文学的具体接受就是在文本的空白和未定点形成的召唤结构和读者的积极参与下共同作用的过程,而且,只有在读者的阅读接受中,文本才成为作品[8]。

伊赛尔认为:“文学文本具有两极,即艺术极与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本义,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现。从两极性角度来看,作品本身与文本或具体化结果并不同一,而是处于两者之间。不可任意将其归结为文本的现实性或读者的主观性。”[9]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既不同于阅读前的文本,又不同于在阅读中的文本的实现,它在文本和阅读之间。文本结构需要具备一种开放特征,一种空框式的召唤结构,呼唤读者的合作。

美国作家丹·布朗所作的《达·芬奇密码》有两个中译本,一个是内地版,由朱振武等合译,名为《达·芬奇密码》。另一个是台湾版,由尤传莉译,名为《达文西密码》[10]。在女主持人向听众介绍兰登时,借用兰登的女学生赞美他的话,把兰登的声音形容为“chocolatefortheears”。“chocolatefortheears”属于修辞学中的借代,以“巧克力”来代表“美味点心”,以形容某人的声音悦耳动听,属于修辞意义上的模糊,对于原文读者而言意思明晰,而在两则译文中,该短语均为“耳朵的巧克力”。译文采用以语义翻译为主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英文的结构形式,没有竭力消除原文的疑点和晦涩难懂之处,而是将它们留给读者,让译文显得“模糊”。这恰恰体现了伊赛尔所提出的文本结构的开放性特征。

因此,要使译作与读者交流获得成功,译作本身应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并同时具有开放性特征,留有一定空白有待读者去填充。

二、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接受美学突出读者的作用,而这势必会对译者翻译过程中策略的选择造成影响。异化与归化策略一直是翻译界讨论较多的话题。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ancevenuti在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书中,将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菜尔马赫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①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接近作者;②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中的第一种方法称为“异化法”(foreignizing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为“归化法”(domesticatingmethod)[11]。概括而言,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什么情况下使用异化译法,什么情况下又使用归化译法?孙致礼曾指出:“可能时尽量异化,必要时尽管归化。”[12]但是,具体到实际翻译过程中,什么时候是可能,什么时候又是必要呢?一般说来,异化更加适用于文化的深层面,而归化则更多的体现在语言层面。

(一)文化深层面下的异化的使用

“在翻译中,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特别不宜归化,而要尽可能真实地传达出来。”[13]接受美学认为,如果没有读者的积极参与,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一部文学艺术作品的历史生命和价值,而正如刚才所提到的读者在阅读时有其“前理解”,阅读总是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读者自身浸润在原文化中,由于“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成长起来的人总是带着它所属文化的特质,这些影响凝注到人的感觉、知觉、性绪等心理状态中,构成他个性的一个方面”[14],而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处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中,所以在涉及到文化特色的时候语言不宜转变。奈达也曾指出:“当来源语言和接收者语言代表十分不同的文化生活时,在翻译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基本的主体和情节无法‘归化’。”[15]

同样,在《达·芬奇密码》中出现过“harrisonfordinharristweed”与“harristweedandburberry”,这都是文化意义上的模糊[16]。“harrisonford”指的是1977年上映的美国科幻影片“星球大战i新希望”中的一位英俊男主角的名字。“harristweed”是来自苏格兰的格子绒布品牌,一向以出产优质的英式格子绒布见称。而“burberry”是英国老资历的服装品牌,象征着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服装文化。此番对兰登的穿着描述,意味着:兰登虽然为哈佛教授,却还十分时尚。作为原文读者,如果对时尚不敏感,没有相关背景知识,或许就不知“harristweedandburberry”究竟指何物,也不知“harrisonford”是谁,在此有何寓意。内地版中,“穿着哈里斯花格呢的哈里森·福特”和“哈里斯花格呢和柏帛的高领绒衣”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就更加模糊,欧美读者尚且有可能不知这些品牌,更勿论中国读者。从共时角度来看,同一外国品牌,在内地、台湾、香港、澳门的译法或许会有所不同,给出一个中文的译名,不同地区的读者或许就不能辨别出来,比如“burberry”就有“柏帛丽”、“芭宝丽”等译名。在台湾版中,译文“穿着哈里斯毛料(harristweed)的哈里森·福特(harrisonford)”和“哈里斯毛料西装和burberry的套头毛衣”采用了音译加夹注的译法,提供了品牌原来的英文名,这样,即使译名不统一,模糊度也会相应降低。由此可见,在涉及到文化特色的时候不宜过分归化。

必须注意的是,在文化特色的传译过程中,真正做到异化也是不容易的,特别是考虑到普通读者的情况之后,想做到异化翻译就更难。众所周知,目的语读者对于源语语言文化了解相对较少,若过度异化则会给他们阅读和欣赏造成困难。李文俊在翻译《喧哗与骚动》时大量使用明晰化处理的做法,否则,中国读者将很难看懂这本书,对于书中的意识流手法更是无从领会。毫无疑问,明晰化处理当属归化译法。孙致礼将这种做法称为“关照性叛逆”[17],其实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读者意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始终把读者可能的反应放在心中。

金?先生所翻译的《尤利西斯》也体现了这一点。《尤利西斯》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天书”,作者乔伊斯不仅以荷马长篇史诗《奥德赛》中的英雄尤利西斯的名字作为小说书名,而且还使其笔下的主要人物在都柏林一天的活动与古希腊神话中的某些人物传奇般的经历相互对应,其人物描写艺术充分体现了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巧妙结合和有机统一。但在同时,这部书涉及了一切对西方文明产生过影响的文化领域,书中文化思想与东方古国的“距离”之大不难想象!金先生本着对原著与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花了16年的光阴来译这本书,顺应了原作,也顺应了读者。金先生在前言中说:“我们中文读者要和英语读者一样体味这部巨著的内容,首先必须拥有和他们一样的背景知识,因此我的译文赔了相当数量的注释。……在某种意义上说,因为原著并没有注,译作加注平添了一种学术著作似的外形,并不符合原著的纯小说外貌。但如不加注,译品实质上更不符原著精神,因为我们中文读者缺乏原作者认为读者理当知道的背景,势必在原著并无晦涩之意的地方也感到无法理解,巧妙的既不巧妙,深刻的也无从深刻,连可笑的地方也不会可笑了。”[18]透过字里行间,不难看出金先生为了顺应原作和译文读者所付出的艰辛!

(二)语言文字层面下归化的使用

在文字层面应该以归化为主,这在目前也是较好的做法[19]。毕竟译本是要在目的语文化中生存,如果译本的语言过于背离译语语言规范,必然会造成读者的接受障碍。长篇小说《飘》的译者傅东华先生大量使用了归化翻译手法,以期拉近读者与原作间的文化距离。如:“althoughborntotheeaseofplantationlife,waitedonhandandfootsinceinfancy,thefacesofthethreeontheporchwereneitherslacknorsoft.”翻译为:“这两位哥儿和一位小姐,都生长在殷富舒适的大户人家,打出娘胎就有人从头到脚地服侍着,可是他们的面孔都不像娇生惯养。”又如:“whatyouneedisawife,andawhathasgotplentyofhouseniggers.”翻译为“俺说您得有位太太,得有一位多带几个奴才来的太太”[20]。第一句话中,中国读者对“大户人家”的生活比对“富有种植园主的生活”要熟悉,故“theeaseofplantationlife”译为“大户人家”,相应的,中国大户人家的青年子女称为“哥儿”,“小姐”。第二句话中的“太太”、“奴才”也是中国封建文化中的称呼,这样翻译在时间上符合读者的预期,因为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中期,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称呼当时十分普遍。因此傅东华先生用这种简实的词语、流畅自然的语言让中国读者读起来毫无生涩、舶来之感。

然而,凡事要讲求分寸,关照读者更是如此。如果译作与读者的定向期待完全叠合,则难以满足读者求新求异的心理和对译文陌生感的需求。切斯特曼(chesteman)提出“期待规范”,认为译语读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容忍译文中流露出来的原文语言形式或思想内容的异质性,甚至对这种异质性有一种期待。译者“说得太白”“解释得太多”,无异于将一杯色、香、味俱佳的咖啡弄成了一杯淡淡的白开水[21]。因此,“从作品来看,他总是要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的阅读的记忆,亦即唤起一种期待。读者带着这种期待进入阅读过程,并在阅读中修正、改变或实现这些期待。作品要被读者接纳,必须满足他们的需用,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另一方面,也要打破读者,超越读者,创造读者”[22]。显然,译者应该提升、苛求、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开拓读者的认知接受视域,增强读者接受他者文化异质因子的能力。

正是从这个角度,傅东华先生所翻译的《飘》成了译界批判的靶子,其中人名和地名多是中国化的。主人公scarletto.hara归化为“郝思嘉”,美国名城atlanta(亚特兰大)归化成为带有中国地名特色的“恶狼陀”,原文中的人物“阿毛”、“蝶姐”、“方老太太”、“汤家兄弟”仿佛不是生活在美国南方的西方人,而是一群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给读者一种古怪的感觉,从而影响译作的艺术感染力。

由此可见,在翻译实践中不能也不可能永远只遵循一种原则或采用一种方法,也不可能有任何译作完全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或完全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过度的异化或归化都有损译文的质量。因此,在翻译中应把两者统一起来。

三、结语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渡越过那许多距离,安稳的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23]翻译既然天生就有这样的“距离”特质,文化传承中就“难免有得有失,存留诸多遗憾,只是译者别忘了自己的责任——在得失之间找到平衡,把遗憾减少到最低限度”[24]。

从以上所讨论的接受美学来看,译者所要做的就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对于读者的阅读情趣和接受能力,译者不仅有迎合的必要,更负有提高的责任;既要做到使译文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又要使译文具有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的作用。试想:如果译者在翻译中一味只顾迎合读者、讨好读者,把异域文化“归化”成中国味十足,那中国读者又怎么能充分了解异域文化呢?因此,好的译者一般并不仅仅是迎合读者的情趣,而且还很注重去影响读者、提高读者,让读者更充分地了解异域的语言文化,更充分地领略原作的美学价值。在语言文字的处理和转换中除了要尽量向原作靠拢外,还应尽量关照译文读者的兴趣和感受,使译文尽量向目的语读者倾斜,提高接受效果,做到异化和归化的动态统一。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p1.

[2][5]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p24~25,p29.

[3]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p47.

[4]沃尔夫冈·伊赛尔.阅读行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p18.

[6]程爱民.论瓦尔登湖的生态学意义——纪念《瓦尔登湖》发表152周年[j].外语研究,2007(4):p101.

[7]英伽登.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j].(英国)美学杂志,1964(7):p199.

[8][9]伊赛尔著,金元浦,周宁译.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p11,p29.

[10][16]邵璐.跨文化交际中模糊话语的留存与磨蚀——以《达·芬奇密码》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7(4):p97,p99.

[11]李艳丽.英语习语翻译的归化异化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6):p204.

[12]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p32.

[13]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p43.

[14]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p90.

[15]nida,ealbert.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on[m].laiden:e.j.brill,1964.p168.

[17]孙致礼.翻译与叛逆[j].中国翻译,2001(4):p21.

[18]乔伊斯著,金?译.尤利西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p23.

[19]金兵.归化、异化与读者反应[j].温州大学学报,2006(2):p44.

[20]玛格丽特·米切尔著,傅东华译.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p2,p57.

[21][24]屠国元,李静.文化距离与读者接受:翻译学视角[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p49,p50.

瓦尔登湖赏析篇10

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霍城是“霍尔果斯”的简称。霍尔果斯系蒙古语“粪蛋”“驼粪成堆之处”之意(引伸开来亦可作“畜牧地”解),因多牲畜粪蛋而得名。

霍城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北依天山,南濒伊犁河,西临哈萨克斯坦,东靠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公元前176年,乌孙国的势力控制伊犁河北岸后,这里成为乌孙人的牧地。唐长安二年(702),设北庭都护府,双河都督府改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宋绍兴二年(1132),耶律大石建立西辽严正王朝,县境归其管辖。明崇祯十六年(1643),准噶尔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率5万人征服中亚地区,霍城属准噶尔蒙古统治。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成惠远城,伊犁将军衙署移驻惠远。清同治十年(1871),沙俄侵略军以“代收代守”为名,完全侵占了伊犁九城。清光绪八年(1882),金顺将军率大军正式收复伊犁,其衙署暂驻绥定城后移驻惠远新城。清光绪十四年(1888)置绥定县,为绥定县和伊犁府治所。民国后隶属伊犁道、伊犁行政区、伊犁专区。1914年6月,析置霍尔果斯县,1947年更名霍城县,现隶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温润的河谷气候使霍城成为塞外江南。维吾尔、汉、回、哈萨克和锡伯族等29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延绵流长。在这里,游客可以赏花赏山赏湖,体验大自然的舒爽清新;也可以访古城、寻古迹、探遗址,感受古丝绸之路明珠厚重的历史气息。

访伊犁将军府

惠远古城位于伊犁河北岸,距霍城东南7千米。惠远系清代所建伊犁九城之一(清乾隆年间新疆统一,在伊犁相继建立惠远、绥定、宁远、塔尔奇、广仁、瞻德、熙春、惠宁、拱宸,史称“伊犁九城”),作为第一重镇的惠远有新旧二城,是清代威震西域的伊犁将军府所在地,也是当时新疆军事、政治中心。旧城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濒伊犁河北岸,后为河水侵袭。清同治十年(1871),沙俄侵占伊犁后复遭拆毁。清光绪八年(1882)伊犁收复后,于旧城北7.5千米处另筑新城。因清朝新疆最高军政长官伊犁将军(伊犁将军是清朝时期统管整个新疆地区的最高长官)驻此,俗称伊犁大城。惠远新城城内以钟鼓楼为中心,有4条大街分别通向4座城门。惠远钟鼓楼是一座洞门式高台,楼高20.4米,雕梁画栋,钟鼓齐备,气宇非凡,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惠远古城,从钟鼓楼沿街向东走300米,便是当年富丽堂皇的伊犁将军府。只见在土墙中间有一堵高出土墙3米多、长近60米的墙壁,想必是当年伊犁将军府的山墙;有房屋檐角建筑样式的大墙突兀着,属江浙一带的样式,砖雕嵌于其间,檐角向外翘起,墙由搀麦糠的土砖筑成,与一般民房的土墙相似,被历史的风雨冲刷洗礼得“岌岌可危”。

走过土墙,眼前出现一座凉亭,檐角翘起,红灰色的瓦上有灰白色冠顶立其上,使人联想到清代的顶戴花翎。6根红色的木柱顶立其下,黑色木匾上题写3个隶书大字“将军亭”。一对米黄色的石狮子站立北边,风格粗犷,不同于常见的石狮。过凉亭,厅堂掩映在6棵两人合抱粗的榆树中,厅堂里的西厢房门改为现代样式,上挂“团部展室”,厅檐上雕木刻,椽子服帖而有规则的排布其下。东西厢房以厅堂中央轴线左右对称,院中东侧4棵百年老榆树以硕大的树冠遮盖住东厢房。

厅堂向西为一砖铺甬道、通斗门,推门可见一大院落,正房厅檐和墙檐是木雕和砖雕,古朴之中仍显出昔日的富丽和豪华。院落又分东西厢房,建筑材料区别于正房,用掺有麦糠的土砖筑成。室内用柏木板铺成,每块长约3米,宽约20厘米,厚大约六七厘米,由于时间久远,大都中间凹陷,两头开始腐烂;房分里外套间,想必是下人居处。南厢房开有炉灶和锅灶,砌有烧火墙,看来是厨房了。顺南厢房向东紧挨东厢房就是外门。整个后院如同厅檐上的雕花一样,虽然与墙上的砖雕浑然一体,但仍遮不住衰落的凄凉。

历史上,洪亮吉、林则徐、邓廷桢、徐松等著名谪士都曾在此居留过,并留下大量珍贵笔墨。

游福寿山

大西沟座落在霍城西北的大西沟乡境内。沟内有无数涓涓细流汇成大西沟河,河流蜿蜒曲折,夹岸重峦叠嶂,生长各类野果约60余种,以野苹果、野酸梅、杏、山楂为多,野酸梅林是亚洲独有的、唯一分布在新疆霍城大西沟境内逆温带山区的罕见物种,学名樱桃李。

来到大西沟的福寿山,进出景区的游人接连不断。笔者随着川流不息的游人踏上福寿山的木栈道。栈道两旁葱茏青翠的各种野生树木、漫山遍野绿得发亮的绿色植被、山脚下湍流的河水……这一切令人感到十分舒畅,这里的绝美景观也让来此观光的游客赞不绝口。5000米长的山道完全遵照自然地形依山而建,保证了自然景色的同时也给登山者带来了不少挑战。这里的景色非常原生态,没有被破坏也没有被污染,这里春有花、夏有果、秋有叶、冬有雪,四季不同风情变幻的福寿山一年四季对外开放。

大西沟福寿山庙曾是清代新疆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现在山庙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山上的神龛还依稀可见。福寿山庙于什么时间初建已经无法考证,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现有历史记载说,1221年著名道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奉成吉思汗召唤,从内地前往西域,曾专门应福寿山道士之约,到福寿山讲道,并在此地停留数日。辽元时期,由于蒙古族的秃黑鲁铁木尔改信伊斯兰教,从那时起,福寿山的寺庙开始荒落。后来随着清政府对新疆的掌控和大量清兵的到来,清政府出资,经过五六年时间的修建,福寿山庙在此地重新兴盛起来。据史料记载,当时福寿山修建了37个佛龛,包括三清殿、三皇殿、玉帝庙,等等。那时山庙香火旺盛,大小庙依山傍水而建,庙庙相连。每年还有大西沟庙会,从农历六月二十开始,一直延续17天。庙会期间,唱戏的、耍把戏的、请香还愿的人们从新疆各地来到此处,热闹非凡。

探阿力麻里古城

远在中世纪时,伊犁就建立了一个以苹果命名的城市,这就是阿里马力城,中国史书上亦称“阿力麻里”。

阿力麻里城最早建于何时尚未确定。据史籍记载,1124年,契丹宗室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在中亚建立了西辽王朝,自称大汗。当时居住在伊犁等地的葛罗禄部臣服于西辽,阿力麻里城即葛罗禄部之王城。其后,蒙古崛起,西辽灭亡。葛罗禄部阿力麻里王奥扎尔率部最早归顺成吉思汗并参加西征,颇得成吉思汗的青睐。奥扎尔死后,成吉思汗命奥扎尔之子昔克纳克承袭王位,并以长子术赤之女妻之,结成姻亲。

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把他征服的欧亚大陆广袤土地分封给他的4个儿子,察合台分得东起今伊犁河谷,西南到阿姆河以东、以北,北到巴尔喀什湖和额敏河以南的地区,即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以阿力麻里城为首府。这一时期,阿力麻里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繁华城市,被誉为“中亚乐园”。由于位于组成蒙古大帝国的四大汗国的中央,欧洲人便称其为“中央帝国都城”。据《蒙古秘史》记述,在察合台汗的主持下,以阿力麻里城为中枢,建立了远达巴秃那里(欧洲基辅罗斯)的驿站。阿力麻里城是当时东西方交通的重镇之一。

在阿力麻里城极盛时期,不少著名人物都来过这里,如耶律楚材、马可・波罗等。由于当时的阿力麻里城处于东西交通要道,这里成为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汉民族与当地少数民族友好相处。耶律楚材记述,当时阿力麻里城一带“播种五谷,一如中原”。《长春真人西游记》还记述了一件有趣的事:原来当地居民多以瓶取水,载之而归,后来见到中原传来的汲器,十分高兴,认为“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即指汉族人。可见当时中原同阿力麻里城的文化交流是多方面的。16世纪60年代以后,信奉了伊斯兰教的察合台汗王退居于南疆绿洲地带,阿力麻里城逐渐荒废。

阿力麻里城遗址在今霍城西北的克干平原。其遗址北依克干山南麓,南至克干萨依,西至喀拉威,城内“市井皆流水交贯,多林檎园”。2015年,考古学家对古城遗址区域进行科技勘探,这座古城终于得以揭开神秘的面纱。从出土文物的工艺可以判断,阿力麻里城是一座兼容中西方和草原文化、具有较强文化特色的大都市。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地下建筑遗存会相继面世。作为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道的阿力麻里遗址不仅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重要城市,也是研究丝绸之路与草原文化的重要基地。

寻最美风光

“中国薰衣草之乡”地处新疆伊犁河谷的霍城与法国的普罗旺斯、日本的北海道处于相同纬度,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地之一。

薰衣草文化博物馆位于霍城清水河镇。馆内囊括了薰衣草蒸馏炉、薰衣草文化广场、卧龙岗、七彩花园、香草恋人、香帅先生、薰衣草育苗示范园、香草品种园、大风车、彩蝶双飞、紫海云天观景台、双杏双云、梅花公主等景观,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赏景。

“伊犁第一景”――果子沟果子沟的另一个名字是“塔勒奇达坂”,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全长28千米。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命次子察合台率军凿石理道、刊木为桥,始成车道。该沟古时为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道的咽喉,有“铁关”之称。果子沟因野果多而得名,沟内风光秀丽,被清人祁韵士称为“奇绝仙境”。在果子沟游览,可以看到一沟之内有四季景色:山腰苍松翠绿,山坡山花烂漫,谷底蜂飞蝶舞,这是阳春的气象;山峦松塔如墨,林涛千层,这是夏天的景致;山坡上野果正热,满目橙黄灿烂,这是金秋的画面;那远山山顶的皑皑冰峰和近处的苍松白雪相映增辉,这又是北国冬季的风光,宛若童话世界。

闻名于世的果子沟大桥,全称为果子沟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果子沟大桥桥梁全长700米,桥面距谷底净高达200米,主塔高度分别为209米和215.5米。大桥是自治区公路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

璀璨的“蓝宝石”――赛里木湖赛里木湖有着诸多称谓:因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所以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古籍亦称“天池”,也被称为“西方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