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若寒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36:07

什么若寒蝉篇1

释义:噤:闭口不作声。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出处:《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近义词:缄口结舌、守口如瓶。

反义词: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什么若寒蝉篇2

蝉在光滑的墙壁上最终不能停留,扑腾着它洁白透明的翅翼累了,然后越飞越低,终于到了我手里。我会拿着细看,回想起儿时的时光,蝉是不是也变了模样?然后开心地唤女儿,叫她用小手来拿,懊恼的是现时的孩童怎么如斯胆小了,她缩了手,或者是兴味索然,急速速地找她妈去。她又怎么能知,蝉,在父亲童年的时光里是如何为快乐添色加彩?那苍翠树林里整一片的灿烂蝉声,足足伴随在孟夏的甜梦里。

有人把蝉唤作‘七年蝉’,蝉由出生开始会在地底下面默默地蜇伏七年,七年之期奈何长远?蝉用七年的默默换取一个月的灿烂歌唱,蝉唱的就是生命之歌吧?歌声嘹亮,却离生命的终点愈来愈近。看着它薄薄透明的翅翼,我对着这细小的生命竟有细微的感动。不为蝉生命的短暂,而是慨叹那黑暗潮湿的七年里,它该怎样地默然等待,等待得象是对熙暖阳光的某种承诺或者对寂静山林的一种相依不舍...

蝉,用七年换一月的生命歌唱。“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孟浩然的诗句里说,还有一个成语叫`噤若寒蝉`,形容秋蝉是不敢作声的,但我怎么总记得,儿时在秋后晚黄的夕阳下,小树林里秋蝉亦同样在歌唱。我在想,我在夜静里傻傻地想,能用七年换一个月纵情歌唱的蝉,不该有悲,悲的是睹物伤怀的人。若果蝉的等待有着积极进取的行为意味,蝉的等待正深深诠释了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吧。

我最终把蝉在黑夜里小心地放飞了,生怕弄伤了它的翅...我看着它洁白透明的翅翼在黑夜里一闪,隐没在暗夜的树林中。

什么若寒蝉篇3

可我们又不能不当真,毕竟连环计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奠基性政治事件,貂蝉又是那么深入人心,董卓也确实死在了王允与吕布的勾结中,东汉社稷终于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这些虚虚实实的文史遗存所沉淀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总会给予后人一种血色残阳般的惨痛震撼,须臾不容忘却。

【一】

作为女一号,貂蝉基本上没得选择。

导演早给她画好圈了,身份是歌伎,打小儿在王允府中长大,“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虽然歌伎跟奴仆无异,比妾亦不如,然教养之恩,父女之义,藩篱筑得够牢固!再加上王允膝盖一软,跪了,鼻子一酸,哭了,大道理还一套一套的,是个人都不好意思拒绝,不是吗?

后来的事实证明,貂蝉确实很努力,演技一流,将董卓吕布哄得团团转。不过没用的,董卓虽然死了,王允“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的宏愿,三个月即宣告流水落花春去也,貂蝉的付出,沦为名副其实的衡水名酒――白干。所以我把近年来颇为流行的那句具有反讽意味的话“也是蛮拼的”,送给她。

连环计说起来很有杀伤力,美人计乱人心智,反间计分化瓦解,然后就是朝堂绝杀,可是再怎么惊心动魄,也只是徒增笑柄。

东汉王朝早已病入膏肓,政治价值体系分崩离析,非人力可为,没什么灵丹仙药可以令这个“木乃伊”回春,换个人执政,干得好,也不过暂时的回光返照,迟早还得靠历史来纠正。董卓那一套肯定不行,王允也不行,即便他为政不失误,大不了也是一个晚唐藩镇割据的局面,朝代更替是免不了的。

貂蝉的“拼”,拼的是报王允之恩义,闺中弱女,笼中雀鸟,焉知国家与天下大势?然则清朝学者钱大昭批说:“故吾谓汉室之亡,不亡于贾诩,而亡于王允之一言也。允虽有诛卓之功,实为汉室之一大罪人矣。”

以此推论,貂蝉岂不是也有了罪过?

【二】

貂蝉非但无罪,且有可嘉之绩,这母庸置疑。但是,人的诸多品质之中,明白事理才是头等重要。何谓“明白事理”?安分,就叫明白事理。白居易说:“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用现在的话说,搞经济的,就好好搞经济,干文艺的,就好好干文艺,界限应清晰一些,跑到其他领域胡搅蛮缠,到别人的盘子里抢肉吃,不是找不痛快吗?

人这一辈子,破茧成蝶的总是少数,但若做到安分,断然不会作茧自缚。以此,貂蝉不怎么明白事理。小说里写道,某日王允回府,见她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便喝曰:“将有私情耶?”说实在的,这一声断喝,令人心寒之至!既“以亲女待之”,何有“”之骂?王允缺乏对人性与良知的基本信任。

继续听貂蝉的解释:“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

这就不安分了,你一歌伎,主人有需要时,长袖善舞,歌声婉转,让主人愉悦,则尽本分矣,国家大事要你操心?政治,是政客、权贵们玩的游戏,小民最好离远点儿。董卓也好,王允也罢,他们的终结目的,不过是为了攫取和垄断权力,无论编织什么理由,企图裹挟绑架民意,皆不是无懈可击,说什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岂不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什么“铁肩担道义”,岂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振臂一呼,你就跟着上,跟着他们去玩命?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平白无故的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除非脑残分子。

有了貂蝉的这番表态,王允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我到画阁中来。”此君蓄谋已久了,正愁找不到马前卒呢,心中别提多高兴了。因为他知道,若无貂蝉的自行表态,以他对貂蝉的所谓恩义,还不足以达到令她放弃自身生命或生计而去升级社会关怀和现实实践的高度,于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尽情表演,目的不过是进一步的蒙蔽、误导、迷惑貂蝉。

所以呀,对那些动辄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伙”的人,是要保持警惕的,在这个左右互殴、各类思潮碰撞的社会里,百尔小民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商鞅厉害不?《史记》商君列传里说: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这是个作茧自缚的生动案例。

【三】

貂蝉确实蛮拼的,可是她最后得到了什么?按照毛宗岗的说法,事业上,貂蝉应该“与麟阁、云台并垂不朽”;感情上,“盖貂蝉心中只有一王允尔。”想来也是有道理的!可是王允秉政三月,除了忙于党派清算,还是忙于党派清算,貂蝉嫁吕布,连个次妻也不是,仍为小妾,王允似乎早把她忘了。

抛开历史局限不说,王允本质上为官还不错,为人也刚直,可惜急躁了些,党争思维浓烈了些(他曾跟大宦官张让斗争过),暴露出来的依然是权力的恣肆与随意。董卓窃取最高权力后,皇室之下,凉州帮,并州帮,以及官僚旧臣,正是朝廷政治格局的一体三面,明争暗斗,谁也不服谁,似乎回到了之前的宦官、外戚及官僚士大夫的斗争格局。有问题可怕吗?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改正。

太傅马日曾叹息:“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情系民生,曰“善”;健全纲纪,曰“制”。政治文明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在古代都堪称“中兴”,而任何当权者试图开倒车都只能是自取灭亡。这个道理,王安石、张居正明白,董卓、王允之流就是不明白。譬如董卓吧,东汉衰弱之后,他企图寻求再稳定转型,其显著特点即是灭纪废典开倒车;而王允不思变革,步其后尘,焉能不速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历史再次证明,秉政集体内部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会出大问题的。果不其然,董卓旧部李、郭汜被逼无奈杀回长安,吕布灰溜溜跑了,王允气昂昂死了,谁又会想到去安置曾经“拼”过的貂蝉?若不是有个叫庞舒的人仗义相助,貂蝉的戏份怕是早结束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凉薄何其甚也!

【四】

世事如棋局,有所舍才是高手。对貂蝉来说,残酷的现实纹丝不动,甚至变本加厉,一切都是浮云。曾经沧海难为水,她不会再去“拼”了。

什么若寒蝉篇4

(1)深入和体验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

(2)学习并掌握这首词的情感表达艺术。

(3)背诵这首词。

……

检查课前自学情况,一学生领读生字词并解释重点词。

生1读课文。

师:这位同学重音读得还比较准,不过“更与何人说”这一句,重音的位置还要再注意啊,一定要突出“何”。还有,情感还需要再加强。还有谁想再读读?和他比比。大家再推荐个女同学。

生2读课文。

师:语速、语调、重音都还不错,但是我觉得凄清、哀婉的味道还应该有那么一点发展空间。想不想听老师读呢?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鼓掌。

师:大家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一定要饱含真情。下面请同学们梳理一下内容脉络。不妨以“执手相看泪眼”划界,也就是说,在这个场景之前和之后分别都写了些什么?

生3:写了离别前的情景。

师:写了离别前的什么情景?

生5:有对景物的描写。

师:都有哪些景物?

生5:有寒蝉,有秋雨。

师:还有呢?谁再来补充?

生6:还有长亭、傍晚。

师:傍晚不是时间吗?

生6:傍晚也说明日光昏暗啊。

师(很满意):除了景物还写了什么?谁再来说说?

生7:时间。“对长亭晚”的“晚”就表示时间。

师:是的。具体是什么季节呢?

生8:秋天。

师:准确地说,应该是什么时节?谁再来说说?

生9:应该是深秋。“寒蝉”就是深秋的蝉。

师:还写了什么?

生10:还写了地点,地点在“长亭”。

师:两人在哪里喝的酒?

生10:在“都门”的“帐”内。

师:当时的天气如何?

生10:“骤雨初歇”,刚下过雨。

师:这又是在写什么?

生10:环境。

师:还有哪些景物同时也可以表示环境?

生1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师:好。那就是说,写了季节、环境、具体时间、具体地点、饮酒。(教师板书)你来说说分手之后写了什么?

生11:分手之后,写了对于未来的一种想象。

师:“念去去千里烟波”,同学们想一想,分手之后,词人一路走啊走,越走越远。这句词里包含有与他作别的那个人对他怎样的情感?

生:怀念。

师:怀念?这个词不太准确吧?但肯定有个“念”。能不能想个办法换个带“念”的词?

生12:思念,想念。

师:还不够准确。你走了之后,我心里就放不下,该是――?

生:挂念,惦念。

师:那么,从词人的角度来看,这句词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呢?

生13:孤单、寂寞、痛苦。

师:好。那么,下一句“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词的哪个词语更能表达出词人的孤寂来?

生14:沉沉。

师:“沉沉”形容暮霭很浓重。当然,这里面肯定蕴含着词人压抑、纠结、很沉重的心情。同学们要记着,文学作品里的景物描写大都蕴含或隐喻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心志、理想等的,绝不是纸扎的花、塑料树。但是,这里的“沉沉”似乎还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他的孤寂。同学们再想想,哪个词最能表达出这种孤寂呢?

生15:阔。

师:这就对了。你们想想,一个人行走在辽阔无际的楚天之下,叫天不应,呼地不语啊。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默默地理一理上阕的内容脉络。之后,再齐读一遍。

师:读得有进步了。那么,你们读的时候哪一句或者哪几句词最能打动你?

生7:我认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凝噎”就是只哽咽说不出话来。那么,要是能说出来,送别者该会讲些什么话呢?

生12:我很想念你,不希望你走。

师:大家可以做笔记:不希望你走,我很想念你。还有没有?

生10:注意身体,一路珍重。

师:好,让他珍重,别感冒了。还有没有?

生2:希望他幸福。

师:希望对方多保重,还要对方不要忘记我。有没有这样的意思在里面啊?

生:有。

生9:还应该有遇事你要想开一点,别自己折磨自己,要学会安慰自己。

生13:还有我不在你身边,你要学会关心、照顾自己。

师:这里面可真的包含千言万语呀!还有谁想补充?

生11:还有你走后我很痛苦,我无法忘记你。

师:没有人补充了。好,那就请同学们用心梳理一下,这“无语”中到底有多少层意思。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

生用心梳理,做笔记。

师:好。两个人本该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但此时却哽咽无语两眼泪,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7:对自己送别的人用情太深。

师:对什么样的人会用情太深?

生17:情感上十分亲近、密切的人。

师:比如?

生17:像母子啊,兄妹、好友、恋人啊。

师:词中这两个人的关系就十分密切。他俩该是什么关系呢?

生18:友人。

师:不够准确。你们好像老是刻意回避那个名词。他俩该是情人关系,彼此都是心上人。你们将来也会有心上人的。

生笑。

师:太亲近了。看一眼就知道对方要说什么,就像贾宝玉和林黛玉。那你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呢?

生6:有过,我有一个表姐,她去年到外地上学。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非常好。当时,我们一起坐公交车去车站,一路什么话都没有说。可是到了车站,她一走,我的泪就流下来了。

师:哇的就哭出来了,好多话都没来得及说呢,当时干啥了呢?自己都不知道了,反正就是说不出话,心里很难受。好,请同学们把上阕再动情地读一遍。

生齐读上阕。

师:更有味道了。尽管是齐读,大家还是动情了,把情感投入进去了。多想想自己分别时的痛苦,你就知道词人和他的心上人有多么痛苦了,情感自然就上来了。

师:下面我们再一起来品味一下词的下阕。你走了之后我很孤单,这个世界对我没有味道,哪一句词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生4:此去经年,良辰好景虚设。

师:作者直接表达孤单这种思想,抒发这种情感。(板书:孤单抒情)读的时候,这个“虚”字要重读稍拖。请同学们都来找一找,下阕中给你想象空间最大、最有味道的是哪一句词?

生19: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你认为这句词有什么空间呢?

生19:可以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师:那么,这两句词写了怎样的情境?词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用100字写出来,现在开始。

学生做扩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两名学生展示了课堂作业。

师:还不够细腻、动人。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都被数理化训练给磨蚀了,要么就是同学们还缺乏醉酒和恋爱的经历。限于时间,课堂上就不再展示同学的作业了。同学们回去好好做这个作业。能不能做好啊?

生(齐声):能!

师:好。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词的下阕。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节课的第二个目标:品析、探究一下这首词是怎样表达词人的情感的。我先提个问题,词里主人公“都门帐饮”,为什么会没有心情呢?

生:因为就要离别,两人很伤心。

师:有没有其他因素感染、刺激他俩的心情呢?

生20:有寒蝉。

师:深秋的寒蝉。也就是说蝉即将死亡了。它们的叫声会怎样呢?

生20:很难听的。

师:泰州这地方不缺这种东西,同学们都听到过吧?

生(齐声):听到过。

师:那还有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呢?

生21:还有“骤雨”。

师:雨后,天气很凉,心情就更不好了。还有别的吗?

师:“对长亭晚”中的“晚”是什么时候?

生22:黄昏,傍晚。

师:请同学们想想,这“寒蝉”“黄昏”“骤雨”等在这里到底起什么作用?

生22:借景抒情。

师:太笼统了,请说得具体、准确一点儿。

生23:渲染烘托。

师:渲染烘托什么样的情感?

生23:凄凉,悲伤,惆怅。

师:这就对了。准确地讲,应该是写景渲染烘托,融情于景。同学们,娶媳妇为什么要放鞭炮啊?

生:烘托热闹、喜庆的气氛。

师:人家结婚,你若拿个二胡去演奏《二泉映月》,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生(笑):挨揍。

师:对。这是词人表达情感的第一个重要手法。请同学们做好笔记。

师:到此,我突发奇想,词人直接抒情,上阕内容都不要了,行不行呢?

生:不行!

师:不行。谁来说说理由?

生24:直接抒情就会显得很突兀。

师:很突兀。突然嚎叫起来,会把人吓坏的。

师:小花盆为什么栽不了大花树啊?

生24:花土太少。

师:对。花土太少,肥水也不够,也就是铺垫不足,不厚实。这样一来,大花树只会枯死了。可见,抒情就好比大花树,铺垫就好比花盆里多而厚实的土。这首词,如果没有上阕厚实的铺垫,下阕的抒情就会怎么样?

生(部分人齐声):突兀,苍白。

师:好。这就是词人表达情感的第二个重要手法。即景生情,厚实铺垫。

师:这首词一共102个字。上阕有51个字,就用了11个字来描写分手那一刻,这叫什么描写?谁来说说?

生9:心理描写。

师:恐怕不太对呀。请同学们再想想,到底是什么描写?

生9:动作描写。

师:有点儿意思了。不过,还是不太准确。谁再来说说?

生9:细节描写。

师:对了。细节描写是一个特殊描写。它可以是一种动作,也可以是一种心理,还可以是一种表情,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细微而不宜被他人觉察到。比如,大家都在桌子上吃饭,而桌子下面却有两只脚在悄悄地沟通――这就是细节描写。

生笑。

师:细节描写,往往也有突出表达情感、感染读者的作用。这是词人表达情感的第三个重要手法。

……

什么若寒蝉篇5

诗歌表情达意往往是含蓄的,常常是用意象来增加诗歌的韵味的。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若能置身诗境,通过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地去体会揣摩作者的感情,就等于拥有了打开古诗词“大门”的一把钥匙。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理解古代诗歌,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由“象”到“意”,反观诗人寄托于“象”上的“意”

意象是寄托作者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感情,参透诗歌的意境,那么我们就必须先把握意象,从形式入手,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例如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写离别的词,写得婉约蕴藉。开头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引用了“寒蝉”“骤雨”这两个意象,它们都和离别的氛围相协调,暗合着感伤、离别的凄楚。因此,抓住“寒蝉”和“骤雨”这两个意象就可以初步感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了。

二、把握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所在

诗歌中的意象有许多,不过一般来说,某种意象所含的寓意都已经约定俗成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因此,我们一看到某个意象就会想到它一般的意义了。比如“杨柳”这个意象,“柳”与“留”谐音,故此常用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为一体。当然,意象的含义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写作和抒情的需要,某些意象的内涵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一点需要注意。

三、理解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对于读者来说,要品味、感受意境,首先要沉浸其中。应该暂时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古人说过:“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品味意境,我们要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比如,我们本来有过某种审美经验,然而那是模糊的、潜在的,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去表述它。忽然读到一首诗,说出了自己想说却说不出的话,于是置身诗境得到快慰。

四、发挥联想和想象,明确作者的感情

古人写诗时,通常运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意在彼,因此我们在赏析一首诗歌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放在诗歌的具体情境之中,体会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即我们要调动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把文字作为媒介和通道,还原诗人所作之境,体会诗人所抒之情。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神仙世界的想象,就给人美的艺术享受,而这种想象则含蓄地表达了李白现实生活的不如意。

【阅读训练】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这两句是怎样写景的。

答:

2.诗人为什么说“只堪图画不堪行”?请简要分析。

答: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简要分析“楚江微雨里”一句的作用。

答:

2.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

答: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①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祭余”是剩余的祭品。②指介之推。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

江城子

赋梅寄余叔良①

[宋]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②,有谁知。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②冷澹:清冷淡泊。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

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

答:

踏莎行

[宋]贺铸

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③。

返照④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⑤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①回塘:环曲的水塘。②别浦:水流的叉口。③红衣: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苦:指莲心有苦味。④返照:夕阳的回光。潮:指晚潮。⑤骚人:诗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此词咏荷,词上阕刻画的荷花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上阕最后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

答:

什么若寒蝉篇6

1、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犹如叶公好龙,无法接受现实的考验。

2、辛亥革命的一系列起义最终将清廷打倒,并一举建立起了民主国家;当观看它的百年纪念活动之时,我想起了这个叶公好龙的故事。

3、这是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新编,是一个自以为有良知、关注弱势群体的女性学者面对若干农村劳动妇女的困惑和反省。

4、在一开篇,我想要说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

5、他口口声声争着上前线,今天一听到枪声就已吓得面无人色,这种叶公好龙的表现,真是令人错愕!

6、你不是说喜欢音乐吗?真邀你去听音乐会,你又推说没时间,这与叶公好龙有什么区别!

7、这些人成天叫改革,实际上只是叶公好龙,真要他们提出改革建议时,个个噤若寒蝉。

8、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9、曾参杀人,积非成是;叶公好龙,似是而非。

什么若寒蝉篇7

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载体,文学自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将其神奇的笔触指向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昆虫族群与文学结缘,使昆虫文化从此成为文学园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异彩纷呈的各类昆虫文化形态,譬如蝴蝶文化、蟋蟀文化、螽斯文化、蚁蛉文化、蜜蜂文化、蚕文化、蝉文化、萤火虫文化等等,不仅再现了昆虫世界的自然之美,也使得文学世界变得更加艳丽多彩。目前,世界上已形成的昆虫文化,无不显示出与文学的深厚渊源。仅从《诗经》中与昆虫有关的诗篇,我们就不难看出,文人对昆虫世界的关注,其历史已相当久远矣!昆虫世界的无比奇妙吸引着历代文人思考的目光,而文人墨客的生花妙笔又将昆虫世界的绚丽多彩呈现于文学的殿堂之上,无数人为此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光辉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目前我们尚难推断究竟谁是用文学笔触反映昆虫的第一人,但综观历史,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落拓文人,许多人对昆虫的关注和喜爱,都超乎人们的想象,可以说达到了令人称奇的境地。而纵览历史长河,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发现昆虫文学发展的脉络。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进入百家争鸣的繁盛时期。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毫无疑问是我国最早的文化元典之一,开创了古代吟咏昆虫的先河。其中出现了大量涉及昆虫的诗篇,文中提到昆虫的有40多处,涉及昆虫20多种,如螽斯、蟋蟀、蜜蜂、蜉蝣、蚕乃至螟、螣、蝥、贼等均在其中。譬如,国风中的《周南•螽斯》、《召南•草虫》、《唐风•蟋蟀》、《曹风•蜉蝣》,小雅中的《甫田之什•青蝇》,都是直接以昆虫为题。据统计,在305篇诗歌中,光是与蚕桑有关的就达27篇之多,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特点。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其《庄子•齐物论》以“庄周梦蝶”的故事让蝶梦成为人生美梦的代名词,自此蝴蝶成了文人墨客借物咏志的重要题材之一。

而《韩非子•喻老》中对白蚁危害情状之描述“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使人们在欣赏绚丽的昆虫世界的同时,也对昆虫之害有了足够的警觉,察悟了“欲制物者于其细”的哲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文化上的严酷专制,使文学创作空前冷落,加上时间短暂,焚书坑儒又彻底毁灭了该时代的文学热情,抹掉了诗性灵光[1],也严重地挤压了文化昆虫进入文学的空间。除了《吕氏春秋》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提及蠹虫以外,便难觅文化昆虫的踪影。但到了汉代,昆虫的身影不断显现,如《淮南子•说林训》中提到:“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蜕;蜉蝣不食不饮,三日而死。”又说:“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尽其乐,盖其旦暮为期,远不过三日尔。”我国目录学之祖刘向,在《说苑•正谏》中给引出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正体现了昆虫食物链营养级间的链条关系。在文学史上,“虮虱”这种卫生医学昆虫似乎并不多见,可在汉代却成例外。如果说《孤儿行》中“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只是上演了一部封建制度下的家庭悲剧,是孤儿对兄嫂虐待的血泪控诉;那么,曹操《蒿里行》中“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2],则是用昆虫现象来描述战争造成的苦难,这就使文化昆虫上升到了社会批判的层面,在文学史上恐怕尚属首次。如果说《古诗十九首》中“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使人把关注的目光仅仅投向了游子,那么,《后汉书•袁绍传》中“运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则提醒人们史书中的昆虫意象同样值得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咏物诗大量出现。长达393年的乱世,使文人们在远离官场漩流的同时,将目光聚焦在了奇妙的昆虫世界。

昆虫作为独立的咏颂题材进而受到文人们的广泛喜爱,他们托虫言志、以虫寓情,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咏虫诗赋,使之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大独特类别,与吟咏鸟兽鱼类的诗篇相映成趣。如曹植的《蝉赋》、《萤火论》,傅玄的《蝉赋》,傅咸的《粘蝉赋》、《鸣稠赋》、《青蝇赋》、《叩头虫赋》,郭璞的《蜜蜂赋》、《蚍蜉赋》等等,无不折射出他们身处乱世时期所做出的特殊思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正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阮籍,他的82首咏怀诗,真正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3],他通过对蟋蟀、蟪蛄等昆虫的吟咏,抒发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作品中充满了极度的苦闷和孤独,他的昆虫诗作也成为其政治感慨的忠实记录。晋初诗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更是以蝉有“五德”,来书写自己的人格思考。南朝才女鲍令晖的《蚕丝歌》,靠写“粉诗”出名的南朝梁代女诗人刘令娴的《答外诗》,昭明太子萧统的《蝉赞》,还有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庾信的《小园赋》等,也都是吟咏昆虫的名篇。就连山水诗派的鼻祖谢灵运,也以“悲风入闺霜依庭,秋蝉噪柳燕辞楹”这样吟咏秋蝉的诗句,抒发对自然风景的审美感受,折射出他寄情山水、探奇览胜的生活幽趣。而梁简文帝萧纲更是凭着“翻阶蛱蝶恋花情”的名句和“一目十行”的美名永载中国诗词的史册。唐代在安史之乱之前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高峰,尽管很多文人将视线由书斋转向了关山,但昆虫世界依然成为众多人士的喜爱。欧阳询是将中国民间昆虫文化史料集中在一起的第一人,他编纂的《艺文类聚》,收集了有关蝉、蝇、蚊、蛱蝶、萤火虫、叩头虫、蛾、蜂、蜉蝣、蟋蟀、尺蠖、蚁、螳螂的诗赋赞等,成为研究文化昆虫的重要读本。据统计,在唐代,仅咏蝉诗就多达70多首,尤其是刘方平一人就写有不少咏蝉诗,堪称“咏蝉大师”。

在《全唐诗》中,仅反映与蚕业有关的诗也多达490多首。从唐太宗李世民,到大臣虞世南、李百药,都有昆虫诗作传世,而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花间派鼻祖温庭筠,以及骆宾王、王昌龄、孟浩然、祖咏、司空曙、戴叔伦、戎昱、郎士元、卢纶、孟郊、王建、白居易、柳宗元、元稹、贾岛、刘言史、张祜、杜牧、李商隐、于濆、罗隐、皮日休、陆龟蒙、韦庄、郑谷、崔涂、齐己、李郢、徐夤、冯延巳,还有唐延谦、释处默、耿湋、裴说、李端、蒋贻恭等等,都著有大量吟咏昆虫的诗篇,形成了唐代诗坛特有的昆虫交响曲。纵览李唐一代,吟咏昆虫的人数之多、作品之盛、涉及昆虫层面之广,实属罕见;值得一提的是,以昆虫为题材的唱和之作也不乏其陈,如以蝉为题的唱和之作,许浑与陆畅、白居易与刘禹锡、杜牧与吴融等等,都曾吟咏过;就连屡考不中,最终揭竿而起的黄巢,也写有“蕊寒香冷蝶难来”这样的诗句。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巅峰,宋代作品特别是诗歌,在题材方面比较成功的开拓,便是向日常生活倾斜,于是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4],昆虫进入文学视野也就理所当然。譬如,有关蝴蝶的诗歌佳作,古来有5000余首,仅宋代谢逸一人,他的咏蝶诗就超过三百,被后人称为“谢蝴蝶”,堪称古今少有。如宋代的林逋、柳永、苏轼、黄庭坚、晁补之、赵彦端、杨万里、张孝祥、辛弃疾、洪适、姜夔、史达祖、高翥、、周密、薛秀宣等人,都有昆虫佳作面世。最最令人称奇的是,北宋黄庭坚的七言古诗《演雅》,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首奇诗,全诗共写了四十二种鸟虫的情态,曾在南宋诗坛上引发了一系列的作品仿效。而南宋著名爱国高产诗人陆游,他一人就有117首诗与蚕业有关。而最最滑稽的一幕是,于政不通却精于斗蟋蟀的权相贾似道,曾专门著有《促织经》,以诗的形式叙述,文笔凝炼,堪称一绝,被人戏称做“贾虫”,成了名副其实的“蟋蟀宰相”,他玩虫误国之举,只落得历史之骂名。而昆虫文化对词的贡献,更是有目共睹,因昆虫现象而引出的一些词牌,如由梁简文帝的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引出的经典词牌《蝶恋花》,更是被宋人发挥到了极致,作品层出不穷。#p#分页标题#e#

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散曲作为一种入乐的抒情诗,无论是小令、套数乃至带过曲,通过昆虫意象之美,将元人的审美取向表达得更加显豁明快、自然酣畅。从关汉卿、白朴、高文秀、马致远、郑光祖、乔吉等杂剧大家,到王和卿、睢景臣、徐琰、马彦良、卢挚、王伯成、萨都剌、马谦斋、宋方壶、汪元亨、刘庭信等名士,他们的散曲中都出现了大量的昆虫名句。而元代的这些与昆虫有关的散曲,除了很好地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借昆虫影象,将散曲的批判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譬如王和卿的〔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和宋方壶的〔南吕•一枝花〕《蚊虫》都是名篇;而马谦斋的〔双调•沉醉东风〕《自悟》“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虎狼丛甚日休?是非海何时彻?”汪元亨的〔正宫•醉太平〕《警世》“憎苍蝇竞血,恶黑蚁争穴”以及〔中吕•朝天子〕《归隐》中“功名辞凤阙,浮生寄蚁穴”[5],更使得社会的腐朽黑暗之状跃然纸上,体现了曲人强烈的爱憎,暗含了曲人对超脱的向往。就昆虫诗歌而言,著名画家王冕的《蚕作茧》、著名诗人丁鹤年的《应教咏画蝉》,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明清两代,中国文学进入繁盛时期,昆虫的描写与吟咏也涉足到了各类文体当中。明代的郭敦就有“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盈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的诗句;清代史承豫的《咏梁祝》“山上桃花红似火,双双蝴蝶又飞来”更是至今广为传颂;就连魏源的《读书吟示儿耆》,也将飞蛾追求光明、甘愿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刻画得异常悲壮———“飞蛾爱灯非恶灯,奋翼扑明甘自陨”。尤其是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汤显祖,其传奇《南柯记》,借蚂蚁族所建的大槐安国,把官场的相互倾轧,演绎得惟妙惟肖、形象逼真,为后世文学借助昆虫题材来进行艺术创作开启了新的思路。

明清两代也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顶峰时期,文化昆虫更是频频现身于作品当中———蒲松龄的短篇小说《促织》,以明代皇室尚斗蟋之风并岁征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为背景,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暴敛百姓的罪恶,作品值得今人深思体会;而集中国文化之大成的百科全书———曹雪芹的《红楼梦》,不仅用蝴蝶飞舞、红香散乱这样的优美意境,为湘云醉卧石凳的故事创设活动场景,而且用宝钗扑蝶这样的情节,使文化昆虫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助推器;而林黛玉笑把刘姥姥比喻成母蝗虫,则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生动,也把作品的喜剧化效果推向了高潮。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史,可以说以昆虫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昆虫世界和昆虫现象成为神话、寓言、小说、戏曲、诗文、词赋创作的天然宝库,特别是能有如此之多妙趣横生的咏萤、咏蝉、颂蝶等昆虫诗词文赋出现文学殿堂之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昆虫能够成为古代文学描述的重要题材,自然是极大地丰富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使文学作品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奇异风格。而所有这些作品,既是古代文人回归自然的真情表露,也是他们对人生及现实所做的深邃思考,更是对自由的追问和向往,当然,内中也不乏娱情之作。但不管怎样,昆虫文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使得中国古代文坛异彩骤添、分外耀人。

二、昆虫文化的深入研究丰富了

文学的表现力和表达技巧昆虫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借助于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与生存规律,文学的表现力和表达技巧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一)昆虫生命周期的短暂性,使文学演奏出一曲艰难哀婉的生命之歌

就生命周期而言,昆虫既无法与飞禽鸟兽相比,亦无法与人类相提并论。但作为一种生命现象,昆虫的存在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文人的视野,昆虫生命过程的演变不仅使生命这一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变得沉重而艰难,甚至还有一丝悲凉。蜉蝣体形虽小,其成虫寿命仅有数日,曾使无数人因它而顾影自怜,古人用朝生暮死来形容其生命短暂,发出生命短暂的哀叹。“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6]《诗经•曹风•蜉蝣》也成为了文学史上哀叹人生苦短之首唱。庄子在水塘边看到飞翔的蜉蝣,感慨“蜉蝣不知朝暮”,的确让很多文人为之伤怀。苏轼面对浩瀚的江水,也曾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发出对人生的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面对浩瀚的宇宙,他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就仿佛是一只小虫寄生在天地之间,字里行间透露出人生短暂的思想,实质上内心却经历着“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骚动。昆虫生命的演化过程,也时刻在触动着文人敏感的情思。由蛹化蝶,破茧而出,羽化而成仙,在文人的笔下,这绝非是普通意义上的生命递进,更是一种精神生命的升华,意味着生命的转态和重生。世上万物相生相灭,昆虫与人类皆为世间生灵,自然丝丝缕缕相通,观虫类百态而悟人生百态,难免使得士人们触景生情、闻声感慨。“才入新秋百感生,就中蝉鸣最堪惊。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山听一声。”唐代罗邺的《蝉》所展示的,正是诗人听到蝉声而发出的人生苦短的慨叹。

(二)变温昆虫的敏感性,与“兴”手法的运用实现了天衣无缝的衔接

作为变温动物,昆虫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唐代刘方平《月夜》有诗云:“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虫豸虽微却知气候寒暖,因而使文学中利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的更易,显得更加顺理成章。早在《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句子,诗中提及的斯螽、莎鸡、蟋蟀,就鲜活地表明了昆虫发生与活动的时令特点。“赋比兴”是最能体现传统诗学精神的诗歌理论,也是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其中“兴”的观念,春秋时代《周礼•春官•大师》就有总结;到了汉代,《毛诗序》提出了“诗之六义”之说;魏晋时期的锺嵘认为“文尽而意有余,兴也”;南宋朱熹提出“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这一概念的不断阐发,使很多文人喜欢以昆虫来起兴,他们把各类昆虫现象信手拈来、涉笔成篇,借昆虫引题述怀、触物兴词、感物惜时、以诗言志,这种由物及心的创作方法,为文人情感的抒发做了坚实的铺垫,对于渲染气氛、创设意境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得文学作品韵致深长、含蓄委婉。古人有诗云:“花开蝶满枝。”蝴蝶翩然飞舞,又是早春人们迎来的第一批大形昆虫,因被冠以“春驹”之名。春天,蝴蝶羽化展翅飞翔之时,正是春风和煦、万木争荣之日。“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薛秀宣《咏英台化蝶句》),“复此从凤蝶,双双花飞上;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梁简文帝《咏蛱蝶》),蝴蝶烂漫深情的飞舞,不仅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更使得不少人对超凡脱俗的爱情心驰神往,美好的愿望因此而生;而人生的美梦一旦化为泡影,诗人对命运多舛的愤慨,便借助蝴蝶对物候的反应倾泻而出:“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表面上,飒飒西风,蕊寒香冷,使蝶影难现,这是黄巢要当上分管春天的天神去改变自然规律的原因所在,实际上全诗蕴含了他由于科考不畅而对现实所产生的不满情绪,表达出作者想急迫改变现状反抗压迫的豪情和理想。蝉是感节应候的小精灵,《礼记》就记载过“仲夏之月蝉始鸣,孟秋之月寒蝉鸣”。#p#分页标题#e#

苏轼《阮郎归•初夏》中说:“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这声声蝉咽,带来的是初夏刚到时的浪漫温柔和明丽多彩的景致;而李商隐《落花》中的“蝉休露满枝”,李郢《蝉》中的“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说明清晨有露或大雨将至,蝉鸣则止;而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刘沧《秋日山斋书怀》中的“蝉吟高树雨初霁”等,都预示着雨过天霁,蝉唱开始;南北朝梁代王籍《入若耶溪》中讲“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人在以动衬静,勾勒出一幅山林清幽恬静的画面;王昌龄《塞上曲》中说“蝉鸣空桑叶,八月萧关道”,则是在提示人们,震耳的蝉鸣,预示着炎日高悬时的闷热与烦躁。“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暮蝉乃至秋蝉之鸣,最容易引发文人的才思,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秋蝉之鸣,有凄凉之感,急促而带有撕裂声,是蝉生命即将完结发出的哀叹。诗人由感而发,或是对落日余辉的叹息,或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或是客居他乡、仕途未达的羁旅之人思念故园的愁绪表达。如唐代陆畅有“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许浑有“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雍陶有“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子兰有“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的诗句;而张乔的“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刘沧的“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刘禹锡的“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用秋蝉噪鸣为悲秋抒愁做环境和气氛上的渲染,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到了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才偶有月明风清、稻香阵阵说丰年时那难得的一丝惬意。“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在子兰的笔下,那断续悲凉的孤蝉之唱,正是悲苦之音的真情倾诉;贾岛《早蝉》诗云“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是在提示人们,雨后秋蝉所剩下的不只是那若断若续的哀鸣,更有作者惆怅复杂的情愫表达;而李商隐《霜月》中的“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则营造出一种月白霜清、秋浓寒凉的萧瑟氛围,与诗人凄清的心境浑然一体。

西汉《诗纬》中有“立秋促织鸣”,司马光也说过“蟋蟀俟秋吟”,蟋蟀的鸣叫是很有规律的,总是与一定的节令相关联。这些带有季节性描述的句子,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虫鸣声作为判断季节的标志之一,使虫声与自然和心境融为一体,凄楚的氛围与情感的抒发自然衔接,也使“兴”这一手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阮籍《咏怀八十二首》)。蟋蟀的鸣叫声所展示的秋凉的环境,巧妙地表露出作者在当时高压政策下的孤独落寞和痛苦幽愤。蚕桑生长和蚕的生命活动与气温高低密切相关,蚕对时令的反应极为敏感。由于中国是世界蚕业的故乡,蚕业生产活动必然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如唐彦谦《采桑女》中说:“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春风料峭,寒气袭人,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行,丝茧收成难卜的时候,里胥就上门催逼,作者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反映了蚕农悲惨的生活。白居易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之四)》中也有“东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也是通过点明蚕逢雨冷不成丝的结果,表明连绵的阴雨给人民带来的极大灾害,进而通过东家采桑妇与西家荷锄叟的两相比较,突现了民家之苦、民生之难。

(三)昆虫生存状态及行为特性,为古代士人人格比附和讽刺现实找到了恰如其分的共鸣点

昆虫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生存环境也千差万别。无论是瓜棚豆架相连的院落,还是花草相映成趣的田园;无论是柳木成荫的河堤,还是幽深寂静的山谷;无论是湿地还是湖泊,也不论是白昼还是黑夜,或空中,或水中,或地表,或土壤……昆虫就是这样与人类共生共存。就高度而言,蝉无疑是昆虫界的高高在上者,故许浑有“高柳即闻蝉”,陆畅有“秋蝉噪高柳”,刘沧有“蝉吟高树雨初霁”的诗句。蝉所具有的“饮露而不食”和明亮的嘶鸣声等特性,被认为是“至德之虫”(陆云语),具备“文、清、廉、俭、信”五德,因而备受历代文人推崇,也成为文人独立人格的写照。而高洁而多厄的蝉意象也常常成为文人人生际遇的写照,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以及李商隐的《闻蝉》,都是在借蝉之特性,暗喻自己的清高,戴叔伦《画蝉》有诗为证:“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又如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他玩蟋蟀的境界颇高,根据蟋蟀的自然行为,以虫喻人,称蟋蟀有“五德”:“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必斗,勇也;伤重不降,忠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则归宇,识时务也”,昆虫世界再一次成为古代文人情感的最佳寄托。虫性的确与人性有着诸多相通之处,透过昆虫世界能更形象地折射出各种社会形态和人生百态,昆虫世界于是成为人类社会另一面镜子。在文学中,用虫性来反观社会和人生,于是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求偶、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文人对人类的思考。昆虫身影虽小,却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也给人类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唐代贾岛在《病蝉》中就把蝉表现为受难者的形象,“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晴。#p#分页标题#e#

什么若寒蝉篇8

花待放,

一滴滴血落寒水漾。

不畏严寒池中生,

唯浴碧血真情绽。

——《寿阳曲·七叶花》

①寒冰池中花待放

提到不畏严寒,大多数人都能想到梅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自古以来,无数人欣赏梅花,赞扬梅花,歌颂梅花。可是在这里,我更想歌颂一下碧血真情七叶花。

没有谁可以像它一样。

寒冰洞。

一个一听就仿佛能让人汗毛竖立的地方。

走进一看,抬头,低头,左转,右转,四周都是冰。没有阳光照进来,所以冰长年不化。这样一个地方,让人望而生畏,又何来的生命存在呢?

可是,当你的视线穿过层层冰岩,最后落在了那一抹淡淡的粉红上时,你的心中,又会流露出怎样的情感?惊异?恐怕不止吧!敬佩?对!敬佩!是敬佩!

它纤弱的茎白得透明,它脚下是一滩寒水。它的茎伸入水中,不知有多深。它那薄如蝉翼的叶向两边伸展着,那样的柔软。茎的最上端,便是那带着淡淡的粉色的花苞。它是那样的晶莹,仿佛能透过它看到那一层层如纱的花瓣。虽然只是极淡的粉色,但在这冰天雪地中,这一抹红,已足以让人倍感温馨。

它静静地待在那里,它等了一千年,它在等一个拥有碧血与真情的人来将它催开。

它是那样伟大。它用瘦弱的身躯抵御着严寒;它用娇小的生命诉说着奇迹;它在冰天雪地中仍保持着千年不变的粉红。只因为它有真情,它有一颗坚强的心。

②碧血滴落现真情

一直以来,我都在想一个问题:

为什么它的名字要叫做,“碧血真情七叶花”?

我一直不明白。

可是,当我想到,她十指割破,碧血染红了寒水,顺着花茎向上爬却停滞不前时;当我想到,她毅然割开手腕,血喷涌而出,花终绽放她却因失血过多而昏死是;当我想到,她面临两个妄图“杀人夺花”的人,虚弱地举剑却坚定地说“人在花在”时……便什么都已经明了了。

碧血真情七叶花。

不是它自己拥有真情与碧血,而是为了昭告世人,能拥有它的人,一定拥有碧血与真情。

它静静地待在那里,它等了一千年,它终于等到了一片融入真情的碧血将它催开。

什么是真情?

就是可以为了自己的朋友两肋插刀;就是可以为了集体利益而愿意失去个人利益;就是可以为了世界和平而失去自己的生命……

什么若寒蝉篇9

窗外的雨滴敲窗,奏出滴滴答答的回响,惊醒了沉睡的梦中人。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雨。爱它初春时分的温婉缠绵,恋它深夏时候的磅礴霸气,眷它霜秋季节的朦胧多姿,念它寒冬时节的凛冽孤傲……有时只是手握一卷书简,独倚高楼,闭目沉思,静听窗外雨打梨花,雨弄轻尘;而或夜间倦怠,枕臂假寐,安然听一夜雨声不绝,在耳畔演绎出莫扎特的细雨柔情。

在雨中漫步,亦是别有一般滋味。轻如纱的雨丝细细落在眼前,为世界披上一层薄如蝉翼的软罗烟,而你轻轻旋步其间,飞扬的衣角飘然欲飞,混着溅起的水珠盛放出一朵绝美梨花。和风吹过,那细雨便轻轻往你脸上拂来,似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脸庞。若是梅雨时节,豆大的雨滴砸下来,让人心生恢宏之感,却不让人觉到疼,恰到好处的力道,是它金戈铁马一生的证明。

淅淅沥沥,淅淅沥沥,雨声继续,依旧未绝;而我照旧,沉入我的雨之梦。

什么若寒蝉篇10

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

――谜语

曾经,一逢夏夜,即去湖边遛弯,每挨近黑的灌林,总禁不住东张西望,朝的草丛打听什么……你们在哪儿呢?躲迷藏?还是被风刮跑了?

――扳指一算,我至少20余年没见萤火虫了。当我再一次到家乡的郊野,已寻不见它们了。那一盏盏清凉似风的小灯笼呢?那明明灭灭、影影幢幢的小幽灵呢?连续几个夏季,我一无所获。我知道,对水源有洁癖的萤虫,若不在这儿落脚,恐怕城里也就无处投亲了。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流萤。小时候,这是我沉迷夏夜的两大缘由。故乡有个说法:天上几多星,地上几多萤。所以,每捉了它,却不敢久留,先请进小玻璃瓶,凝神一会儿,轻轻吹口气,送它跑了。我怕天上少了一颗星。

无人工照明的年代,自然界唯一的光华,唯一能和星子呼应的,就是它了。“我徂东山,不归……町鹿场,熠宵行。”这是《诗经•豳风》里的景象。一名思妻心切的戍边男子夜途返乡,为之照明的,竟是漫山遍野的流萤,多美的回家路啊!

萤虽虫,但民间很少以虫称之,其绰号数不过来:、照、夜光、景天、挟火、宵烛、宵行、丹鸟、耀夜、熠耀、夜游女子……我最喜欢的还是“流萤”。一个“流”字,将其隐隐约约、稍纵即逝、亦真亦幻的飘曳感、玲珑感、梦游感――全勾画了出来。萤之美,除了流态,更在于光,那是一种难形容的光,或者说它只能被用去形容别的。

那光,或说青色,或说黄绿,还有说冰蓝,我觉得皆似,又皆非。你刚想说它忧郁,又觉不失灿烂;你刚想说它冷幽,又觉颇含灼情……总之,有一抹谜语气质,一股童话的味道。

插点趣事,小时候第一次看见荧光灯,尤其它启动时不停地眨眼,我以为里面住着萤火虫。想必受了“囊萤夜读”的蛊惑,觉得它能盛在容器里照明。另外,我30岁之前,一直把荧光灯写成“萤光灯”。

农历七月,流萤最盛。清嘉庆年的四川《三台县志》这样描述:“是月也,金风至,白露降,萤火见,寒蝉鸣,枣梨熟,禾尽登场。”巧的很,俗称送衣节(又称中元节、盂兰会、鬼节)也正值七月十五。鬼节位于此,大概和田野里流萤闪烁让人联想到鬼魂有关。

这联想真的很美。相传七月初一,阴曹地府开鬼门关,鬼魂们可到人间散心,也就是休探亲假。而人间七月,瓜果稻粟皆已入仓,酷暑亦过,也该置衣备寒了,从物资到节气,朵朵流萤,正是孝敬先人的好时候。

长大后翻古书,方知白日听蝉、黑夜赏萤,乃文人最心仪的暑乐。一聒一静,一炎一凉,没有这俩伴,夏天就丢了魂,孩子就丢了魂,风雅者就丢了魂。作为虫,“萤”字飞入古诗中的频率,大概超过蝴蝶、堪与蟋蟀并列。“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我想,一方面和彼时萤繁有关,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方面古人对萤的注视和美学欣赏,已成雅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这首《七夕》,我以为是萤文中最好的。

那时候,不仅有萤,且有闲、有心、有情。问问现在的城里孩子,谁见过流萤?我问过,一个没有。现代人与一只萤火虫相遇的概率,已小于日全食。为什么美丽的东西都脆弱?为什么人类活得越来越顽强?

如今,北京夜空中常见一朵一朵的闪烁,比树高,比云低……那是人在放夜筝,上面绑了发光器。还有一年,和朋友在厦门海滩放孔明灯,当它飘到很远很远,只剩一个似是而非的小点时,我觉得像极了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