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十篇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十篇

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6:00

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篇1

【关键词】集团化财务管理商贸企业应用条件优化措施

商贸企业作为主要经营商品零售的企业,其在自身的长期发展及完善中往往会转变为类似集团企业的经营管理形式,而商贸企业的集团化运行方式则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为单一商贸企业服务的财务管理方式对于集团化形式的商贸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极大的滞后性,其管理模式无法达到对于大型的集团化商贸企业的发展需要的满足,而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方式则成为了其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本文则从商贸企业应用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的角度了出发,分析了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所具有的内涵、外延,以及商贸企业对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应用的前提条件,并针对商贸企业对此种模式进行具体应用的相关应用步骤的设计工作进行了探讨。

一、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相关含义分析

当今时代,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集团化经营的商贸企业的主要财务管理工作方式,而从这种财务管理模式的内涵以及外延来讲,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技术作为依托,对企业的各种财务管理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收集与处理,并在将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相融合的基础上来开展财务管理一种管理方式。

而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在集团化的商贸企业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达到对产品个性化、生产柔性化以及组织扁平化的市场发展相关要求的满足,还可以使商贸企业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于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集权与分权的财务管理等问题的处理。商贸企业在发展为集团化的形式之后,利用集团化财务管理方式,必将为提高其生产效益以及应对组织柔性和应变能力等提供诸多的服务。

从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特点来讲,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具有集成性、直接性、实时性及灵活性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它一方面可以将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以及采购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链接以实施集团化的管理,一方面还可以使企业高层领导应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对于基层员工的直接管理。此外,集团化的财务管理还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在充足的财务信息支持以及实时的信息处理支撑下,实现对于财务策略的灵活有效调整实施。所以说,商贸企业应用此种管理模式进行财务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商贸企业应用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条件

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更适合集团型的企业用来进行财务管理,而商贸企业主要是商品的零售场所,企业要应用这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种条件除了满足计算机信息技术设备的硬件配置条件之外,最主要的还在于企业发展中的软件条件的具备。本文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论一下商贸企业应用集团化的管理模式所需要的软件条件:

首先,商贸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获得正确的管理观念。传统的商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重视对于各项支出的核算工作,而集团化的财务管理则倾向于对各种财务信息进行预先的分析及处理,并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指导。所以说,商贸企业要推动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就必须提前完成对企业所有成员的必要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培训,使全体人员都能够达到对于新型的财务管理理念的有效认知,并且尽可能地保证商贸企业内部具备集团化的财务管理管理风尚或文化氛围。只有这样,商贸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才能够使集团化的财务管理在企业内获得顺畅的运行及实施。

其次,商贸企业还必须具备适当的组织结构才能够开展集团化的财务管理。对于应用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商贸企业来讲,这些企业一定是已经实现了类似大规模的集团企业的转变,这种转变必定会带来分公司、子公司还有非子公司等各种成员企业的建立。商贸企业在这种大型的企业组织结构环境下,还必须对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才能确保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得以有效应用。而这种适宜的集团化的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必须能够涵盖到各个分支公司以及母公司等所有的企业成员,而且母公司以及子公司在总的财务组织结构下还必须具备自己独立的财务组织结构,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集团化的统一管理。

再者,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还需要特定的管理流程作为支持。商贸企业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开展的财务管理一般都只涉及到财务收支方面的管理,而与其他的财务管理业务活动不相关。商贸企业要应用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财务管理,就必须对自身的管理流程进行彻底地转变,并按照集团化的管理要求对企业自身的管理进行优化。一方面,商贸企业必须能够实现本企业的各项业务与财务工作的沟通连接,使企业的全部工作具备进行统一管理的流畅的途径。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应该尽可能地实现对于中间环节的消除,使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实现系统条理化,这样才能够为集团化的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

三、商贸企业应用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措施

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商贸企业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转变趋势,企业要推动自身的顺利发展,就必须采取优化的措施,保证集团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获得良好的实施。本文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论一下商贸企业应用集团化的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对子公司的人员配置的管理

商贸企业利用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通过母公司为子公司进行人员配置,才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在母子公司的同步运行下得以顺利实现。首先,商贸企业的总公司可以通过设立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董事会制度来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管理。企业通过在各个子公司中抽调高素质的股东来构建总公司的董事会制度,来利用股东大会以及董事会、监事会等对于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其次,商贸企业还应该通过由总公司为子公司委派财务工作人员来开展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企业可以将所委派的财务人员的薪酬发放以及其主要的人事关系、其工作的责任等控制在总公司内,来确保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对于子公司对总公司财务政策的全面践行以及子公司的财务工作围绕总公司利益来开展的状态,同时推动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以及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优化子公司投融资体制及资金管理

商贸企业要在企业中应用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就必须对企业的投资及融资等财务工作的机制进行统一的规划,并对企业的资金进行良好的管理。首先,商贸企业要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权进行合理的规划调整,使企业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等获得合理的投资决策权限,并由母公司通过网络建立对于子公司的监管。商贸企业还应该在总公司的内部制定切实有效的规范化融资管理机制,比如构建专门的融资中心网站等,以激活企业内部的资金流通。其次,总公司要组织具体人员对各分公司的资金管理需求进行研究分析,并参考同行业其他大型商贸企业的管理经验为子公司设计适合子公司资金管理的具体管理模式,保证管理模式的实用性以及易行性。总公司还要为子公司设置适当的资金调控权限,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来明确地划分资金的预算管理权限、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级别以及预算程序等,使企业的资金预算得到有效控制及审核。

四、结语

新时期,商贸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扩大,企业要使其自身在现代市场环境中获得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应对其自身的发展状况,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并推动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谢京宁.基于eRp的企业集团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11).

[2]张德国.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7).

[3]张芝和.论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在商贸企业中的运用[J].中国商贸,2010(25).

[4]邓二红.浅析我国企业集团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03).

[5]贺丽锦.我国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特征及防范策略[J].中国商贸,2011(09).

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篇2

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的普及,我国的商贸公司取得了快速发展,对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在经济形势疲软,下行压力增大,经营成本增加,融资比较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下,商贸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严重困难,而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质量。本文将从网络经济环境下商贸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

网络经济;财务管理;商贸公司;问题;对策

网络经济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行业、传统经济部门的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因此,不能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纯粹的“虚拟”经济,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对于市场主体之一的商贸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商贸公司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它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公司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地说,财务管理是组织公司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围绕公司价值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筹资投资,监控资金运动。在网络经济时代,传统商贸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要求,因此,有必要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增强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一、商贸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不断有商贸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有很多公司被市场淘汰。商贸公司要想不被淘汰,就得提高竟争力,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找出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选择正确的对策。一般来说,这些问题包括财务管理理念落后,制度缺乏,执行不力,制衡缺失,监督失位,信息失真,系统建设落后等。而且,商贸公司普遍规模小,资本构成简单,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往往表现为竞争力弱、生存能力不强,如果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公司在市场上的立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商贸公司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使财务管理创新,重视人才培养,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

二、商贸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水平决定着公司成败,然而根据成本效益等原则,商贸公司更愿意选择传统的管理模式,以降低成本,这就导致缺乏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员工对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缺乏认识,不具备现代财务管理能力。而且,公司管理层理念落后,使得财务管理的作用无法发挥,无法将财务管理融入公司管理的整体架构。

(二)财务控制薄弱,资金周转缓慢严格的财务控制能够使公司健康运转,充满生机,而资金管理混乱,财务控制缺失,则会使公司无法生存。商贸公司中的大多数是民营公司,容易出现财务控制不科学不合理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现金管理不科学,闲置状况严重;存货管理不规范,成本收益失衡,占用较多流动资金,周转率不高;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收回货款不及时,坏账过多,周转过慢。

(三)资金短缺严重,融资能力较弱目前,很多商贸公司由于投资规模小,资本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偏低,竟争力较弱,导致在融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也缺乏合法的融资渠道,从而制约了发展。在民间投资较多的地方,很多公司采取民间集资甚至高利贷的办法来解决融资问题,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甚至贷不到款,导致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较弱。而在银行信贷方面,由于商贸公司规模较小,负债比例高,信用等级低,还款能力弱,以及贷款利率较高,抵押品条件苛刻,这也加剧了融资困难,增加了融资成本,削弱了投资能力。这些都使得商贸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四)财会人员素质较低,财务管理信息失真人才是公司发展的重要基础,财务管理信息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运营成果,是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财务状况,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依据,而商贸公司普通缺乏财务管理人才,财会人员的素质较低,在选拔任用方面也存在问题,使得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技术得不到应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信息质量低下甚至失真,不能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无法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也对利益相关者产生了误导,从而给公司带来较大的损失。

(五)缺乏明确发展方向,投资分析论证不足很多商贸公司片面追求热门行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无视国家产业和宏观调控政策,而且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资本结构,回收周期等因素缺乏科学的分析与预测,一旦经济形势变化,银根收缩,就会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从而使公司进退两难,遭受较大的损失。

三、商贸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商贸公司管理层要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培养新型财务管理意识,确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主动融入财务管理活动当中。而且,财务人员也要正确对待财务管理工作,提高水平能力、工作质量和管理效果,建立财务管理系统,增强公司的发展能力。

(二)加强财务控制,提高管理效益商贸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务控制,提高运营效率。具体包括: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减少闲置资金;形成合理的资金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保证按期收回款项,避免产生坏账,还要进行账龄分析;加强存货管理,确定合理库存,提高占用资金的周转效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按时足额计提折旧,协调好资金流动、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定期清查盘点资产,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加强融资能力,拓宽发展空间商贸公司的融资渠道较窄,经营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应当根据这些特点,合理运用优惠政策,做好投融资决策,把资金投放于回收期较短,资金成本较低,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以提高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商贸公司还要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尽量获取相关机构的支持。

(四)提升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提高财务管理信息质量商贸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财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公司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设置财务机构,配备财会人员,组织开展岗位学习和后续教育,以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保证更好地提供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信息,帮助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五)主动对接市场,采取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商贸公司的成长和经营过程充满了风险,为了规避风险,应当稳健投资,科学理财,在条件成熟时再扩大规模;应当主动回避风险较大,不确定性较多的项目,尽可能采取中短期投资模式,加强项目的考察论证,不断优化投资方案;还要善于抓住发展和变化的有利时机,转变经营思路,改变经营模式,扩大经营规模。商贸公司的实力普遍较弱,往往难以多领域经营,因此,可以集中力量,选择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进行专业化经营。在网络经济环境里,交易无国界,商贸公司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以及自身的优势,做好中介服务,比如,做好国内公司出口商品以及国外公司开拓国内市场的,大力发展线上和线下以及离线交易业务,并且在交易过程中积极运用财务管理工具,合理规避风险,以确保交易的安全和顺利。

四、结束语

我国商贸公司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商贸公司应当积极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充分利用优惠扶持政策,拓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资金管理,提高周转效率,加强成本控制,增强风险意识,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达丽.《我国中小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集对策探析》,中国外资,2011年,第247期.

[2]布伯虎.《中小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集对策研究》,经管空间,2011年,第11期.

[3]张承惠.《中小公司融资现状与问题原因分析》,理论学刊,2011年,第11期.

[4]杜岩芷.《浅谈我国中小公司财务管理》,对外经贸,2012年,第1期.

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篇3

【关键词】洗钱风险;票据;防范

2015年末,全国共有财务公司224家,资产总额6.67万亿元,随着财务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票据业务作为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之一,以其方便、快捷、信誉度高等特点,为成员企业提供了一条快速便捷的结算通道,成为资金结算的重要工具。2015年度,财务公司行业共办理电票承兑800亿元,年末票据贴现余额1350亿元,是财务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票据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环节和财务公司管理上的漏洞,通过票据进行洗钱等犯罪活动,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财务公司票据管理,防范洗钱犯罪案件发生。

一、洗钱风险存在的动因

1.企业方面

一是企业有票据融资的需求。票据贴现与贷款相比,财务成本较低且审批手续简单,获取资金的等待时间较短。特别就财务公司而言,由于人员结构与商业银行相比更为简单,在成员企业资料齐全的情况下,企业贴现资金当天或第二天即可到账,且贴现利率在低于人行贷款基准利率25%的基础上,更低于同期市场贴现利率。二是企业集团有利用票据融资的条件。由于大型企业集团成员企业较多,且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贸易资金往来,为成员企业办理虚假的票据融资提供了条件。

2.财务公司方面

一是财务公司对真实贸易背景的鉴别手段落后,审查流于形式。根据监管部门法规要求,金融机构在办理汇票承兑、票据贴现时,必须审查其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但财务公司目前对真实贸易背景的鉴别方式,仅为查看交易合同上面的要素记载是否齐全,金额是否合适,增值税发票在相关网站上是否真实存在,但该合同和发票是否与真实的业务相适配,信贷人员很少进行实地核查,使得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流于表面,使得一些企业通过票据融资成为可能,存在洗钱风险。

二是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引发操作风险。近几年来,全国发生多起票据案件,均为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利用内控执行不严的漏洞,内外勾结造成的。财务公司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内控制度建设较为薄弱,执行力度及惩处强度较弱,更容易引发操作风险。

三是财务公司行业洗钱风险意识不够。财务公司行业成立时间较短,成立至今将主要工作重心放在业务发展上,对反洗钱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个别人员存在惯性思维,认为财务公司属于集团内成员企业,企业之间相互熟知,业务线条清晰明了,不存在洗钱风险。

二、票据中存在的洗钱风险表现

1.利用虚假合同,申请票据承兑

财务公司在办理电子汇票承兑时,考虑到部分成员企业可能存在未取得交易对手发票的情况,故只要求企业提供收付款双方签订的贸易合同,洗钱者利用伪造的虚假合同向财务公司申请票据承兑,该票据再经过转让、贴现等一系列过程,最终作为形式上的合法收入回到洗钱者手中。

2.在发票、汇票上做文章,办理票据贴现

洗钱者通过伪造发票等财务票据证明交易的存在,以隐瞒或掩饰商业运作的犯罪性质,如伪造商品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利用高科技手段克隆假汇票或者变造假汇票,再通过“正常贸易”的方式使不法交易收益进入流通领域,转为合法化。

3.票据贴现资金的不合理流转

洗钱者将贴现人获取的贴现资金,直接或间接的转回出票人账户,或者将贴现资金转给与贴现企业正常经营无关的其他企业,最终实现洗钱资金达到洗钱者手中的目的。

三、票据洗钱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升员工反洗钱意识

财务公司员工中,除反洗钱专管员、联络员外,大多数员工对洗钱风险、以及自身的反洗钱义务认识程度不够,票据业务洗钱风险的防范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岗位,财务公司应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票据业务洗钱风险的培训及宣传,让员工认识到票据业务的洗钱风险表现和防范措施,避免洗钱风险的发生。

2.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合规性管理

一是针对财务公司票据业务内控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财务公司应向商业银行进行学习,重点是如何更真实有效的进行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例如成员企业应在电票承兑后60天内向财务公司补充增值税发票,对不能及时提供增值税发票的企业应予以重点关注,必要时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或监管部门反映情况。同时,对票据贴现资金的流转进行全面监督,与其他金融机构加强联系,紧密监督资金的流转,在发现可疑情况时,应及时分析汇报。

二是严格内控制度执行,加大惩处力度。由于财务公司员工95%以上均来自于企业,对金融机构的奖惩不敏感,奖惩考核流于表面,进而对内控制度的严格执行程度也受到影响,财务公司应转变意识,一方面是提高反洗钱的考核比重;另一方面是奖惩考核落到实处,考核具体到人到事,让员工真实体会到反洗钱的重要性。

3.以“三个了解”为准绳,做实贸易真实性审查

“三个了解”指出了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的具体操作方式,财务公司应从“了解你的客户、了解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3个方面来做实票据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能仅局限于坐在办公室对合同、发票进行肉眼审查,应对客户近期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流向、往来客户范围、客户的实际控制人和受益人等进行实地考察,多渠道获取各种信息,确保该贸易是由真实业务引发的。

4.建立延伸性检查机制

应加大对票据业务的检查力度,特别是要进行大量的延伸检查工作,主要目的在于核实签发或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是否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审查贴现资金的最终用途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是否存在企业利用关联交易做掩护,采用虚拟商品交易合同、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手段骗取资金;是否存在财务公司与企业相互勾结、违规“包装”票据、套取资金等,从中发现是否有洗钱行为。

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篇4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等因素全球普遍。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国际嘉能可、国内泛亚事件均显示财务风险防控对公司持续经营的重要意义。在分析H公司面对的资金管理风险、库存风险、自营贸易风险、票据风险、信用管理风险、道德风险基础上,研究有效防控财务风险措施。通过建立资金预算和经营联动机制、完善库存商品在线管理制度、加强自营贸易事前审批“、两头双控”转嫁和降低票据风险、加强信用管理提高抵押品质量等方式防控。提出财务风险防控应借助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强化分析、风险预警,以及展望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前景。

【关键词】

财务风险;防控管理;风险预警系统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迹象缓慢,随着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急剧下跌,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等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国内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央行近年来的连续“降息降准”刺激经济,但GDp增速2015年9月6.9%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企业在市场中的经营和财务风险不断加大。2015年9月,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Glencore)股价暴跌引发信用评级危机,很可能为下一个“大宗商品的雷曼时刻”,国内2015年7月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挤兑事件充分显示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对公司持续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些大公司的丑闻和黑天鹅事件揭示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而导致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基于此,本文以某石化集团在华东地区的大型化工销售专业公司(以下简称:H公司)为例,研究如何在经营业务中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树立风险意识,加强经常性财务分析,制定合理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案例简介

H公司为某石化集团旗下的三级分公司,2005年根据某石化集团深化营销体制改革精神,集合原华东区石化生产企业销售精英组建成一个以专门销售化工产品的专业化分公司,主要负责集团在华东区域十多个化工生产企业产品的集中销售,年销售额迄今逾1500亿元。H公司销售产品基本属于大宗化工商品,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原料之一,超过80%的商品面向集团外社会客户,价格随行就市,与原油、某些期货市场强相关,承担了较大的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H公司主要面对的财务风险

销售公司在产品自采、集中采购和销售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伴随财务风险。然而这些风险也是可辨识、可预防的,如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管理措施,可以降低甚至避免风险的发生[1]。1.资金管理风险。H公司销售产品价格完全贴近市场,随行就市,价格波动较大,在销售收入获取现金流时会因收取票据和信用等方式而导致现金流的不确定性。生产装置的非计划停车以及自营贸易业务量变化引起现金流量收支不平衡,资金缺口日益增大。资金业务日常管控不当而导致资金损失或降低资金使用效果风险。2.库存风险。由于商品与企业的结算采取“买断制”形式,商品既面临着仓库进出运输损耗、保管安全、储存质量等实物风险,又面临着库存跌价损失风险。3.自营贸易风险。H公司除买断生产企业商品以外,为配套新生产装置投产预先销售,配套生产装置非计划停车,以及稳定市场份额而形成的自营贸易业务风险。自营贸易业务的合同、采购、付款、销售、价格均影响着财务风险。4.票据风险。H公司销售收入中28%为向客户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近年来市场中经常发生克隆票、假票、客户恶意挂失、瑕疵票据,导致到期损失风险。大量票据使得票据收取、鉴别、流转、保管、质押收取等管理环节风险巨大。5.信用管理风险。H公司在面对国际化大公司以及战略合作伙伴时会采用一部分信用额度销售,具体操作有跨月结算、临时信用、当月结清等方式。如何识别客户资信状况,降低应收账款赊销风险,促进销售增长,达到风险和收益共存是亟待解决的。6.信息安全和道德风险。销售公司业务量巨大,并且完全依赖发达的eRp系统和相关信息系统,因此,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应用以及安全管控不当将导致系统风险,次生众多经营风险。公司员工的道德水平差异,也会产生欺诈、盗窃、违反职业道德等风险。

三、有效防控上述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资金预算和销售经营联动机制,贴近市场和生产企业,提高资金预算准确率,降低资金管理风险1.加大现金流管理重要性宣传,增强资金预算总体控制管理理念,引导和培养销售部门对现金流量预测和算账理念,加大资金预算准确率经济责任制考核。2.建立财务部与各产品销售部门资金预算测算网络和制度,每一个部门设立资金专管员,专门负责本部门的日、月现金收款流量、票据额度、自营贸易采购付款计划编制,对于经营变化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如外采计划调整、生产装置非计划停车、检修缩产、销售价格大额波动等)及时报告财务部门,以便及时调整资金预算。3.深入细致分析现金流量,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将公司整体资金预算细分,掌握日资金动态,在管理中节约资金成本,创造效益。4.加强资金管理的过程控制和权限控制,采用eRp系统付款专用机和不同角色UK权限审批监控,保证资金安全。

(二)完善库存商品在线管理制度,加强货物运输、入库、保管、质量管理,最大限度控制风险H公司买断产品一般由生产企业直发销售,一些进入仓库中转。在运输环节中采用物流管理系统(LiS)对承运车辆进行GpS跟踪,监控物流流向,消除运输途中的偷盗、换货等风险。进入中转仓库时有严格的收货检查流程,对于途中和装卸车的损耗在运输和仓储合同中约定各产品的合理损耗比例,将风险有效地转借到了承运商、仓储商和保险公司。在库存制度上加强仓库管理的巡检和抽查,发货环境根据货物进库时间采取先进先出法,保证化工产品质量保质期。为保证销售和稳定价格,H公司建立了各种化工产品合理库存制度,制定出各种产品的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来应对装置运行和市场变化,通过最低和最高值之间的有效平衡把握市场,规避库存跌价损失。

(三)加强自营贸易业务事前审批,努力实现经营效益自营贸易业务经营风险较大,既有采购风险又有销售和效益风险。H公司加强此种业务的事前审批措施,一定要在计划采购的框架下开展采购业务,根据市场价格预测效益,在事前算赢的情况下签订采购合同。通过货物入库后付款、销售采用“背靠背”(即先确定买家再确定采购方式)、合约客户采购价格加价等一系列方式控制财务风险,确保自营贸易业务获利。

(四)“两头双控”转嫁和降低票据风险H公司每年要收取约420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据特点往往金额小、背书长、出票银行多、范围广。为有效防控票据风险,公司应加强营销和财务人员票据知识培训,提高票据风险意识,并针对票据特性采取有效措施。1“.两头双控”政策,凡是收取票据的合约客户在年初签订票据承诺书,保证票据真实、合法取得,并在票据发生风险的情况下承诺退回。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签订票据催收责任书,在票据发生风险时确保有专人负责处理。对外票据贴现,与合作银行签订“免追溯权”贴现协议,在发生票据风险时向出票人或其他背书人追溯,放弃对H公司追溯,公司配合贴现银行追溯上手背书人。2.加强收入票据的银行查询环节,对查询有挂失、回复有问题的票据及时安排专人进行法院公示催告等处理,避免发生实质损失。3.重视票据流转和保管风险,财务人员不接触原票,由银行专门人员验票、收票、归入银行保管大库,“日清月结”办理票据移交。

(五)加强信用管理认识,提高抵押品质量,全面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建立健全客户信用管理制度,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资金集中信息管理系统(tmS)相结合,根据客户销售情况、规模、行业、履约率、性质等360度全面评价客户信用等级,规定分值以确定信用释放规模,确定资产抵押品方式(银行保函和银票质押);信用期限(如隔月收回、当月收回、临时3—5天期限);签订货款回笼责任书,明确信用风险的责任主体,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加强信用风险防范,提高公司全面风险防控意识。

(六)注重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日常通过专门机构对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对系统外接系统进行安全评估,设置内外网的密码和网关,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加强日常员工的道德培训,树立正确的价值和道德理念,培育公司“正能量”的文化氛围。

四、企业财务风险防控需要借助现代技术和信息化系统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企业经营过程中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财务风险防控奠定了信息化管理基础,在实时监控、预警分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H公司全面财务风险防控的信息化基础年销售额1500亿元规模的H公司,大量订单和销售业务不可能实行人工监控,公司相继建立了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仓库管理(Bw)系统、LiS系统、价格预测系统等先进信息化系统。为更好实时监控相关财务、经营风险,开发了“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数据仓库抽取业务数据,结合手工补充数据,设置固化业务指标、财务指标和逻辑阈值,对高危信息进行辨识和自动预警,对企业潜在风险进行监控,力争防患于未然。

(二)“风险预警系统”研究H公司“风险预警系统”分为“预警页面”“分析页面”“我的工作台”三大子系统。预警页面主要是针对各种风险的预警统计和趋势分析功能。通过价格风险预警、信用风险预警、流动性风险预警三大主要监控板块,完成风险防控。价格风险预警———通过价格风险预警指标(见表1)进行程序性筛查判断,直接预警提示风险比较大的问题。信用风险预警———根据公司盈利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确定授信总规模,根据客户情况进行授信评级并确定客户授信额度。客户经理对重要事项及时监控,财务部门监控授信额度使用情况及回款情况。详见表2。流动性风险预警———流动性风险均为月预警指标(见表3)。每月的4日,系统显示上月的预警数据。分析页面主要包括各类预警业务和非预警业务的查询功能。我的工作台主要包括用户的待办和管理员对系统的基本管理功能。详见表4。

(三)有效监控公司财务风险的“风险预警系统”有效监控的关键是设定科学合理符合公司实情的预警指标;过程中实现自动预警;系统先进并有效监控;管理者和使用者有较高的风险防控意识,对报警记录及时切中要害的专题分析。

五、企业全面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展望

1.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同步集成,同时也加快了会计监督、内部控制与业务流程有机融合的步伐。实时反映和有效监督风险将成为未来风险防控的趋势。2.企业经营业务的无形监控,大数据时念、模糊判断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2]。财务风险由人工识别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由单一信息整合成系统信息。3.财务风险监控将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依靠高效、高度集中的软件实现。4.企业全面财务风险防控管理需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提高员工基础素养,培养工作责任心,增强风险意识,培养创新和职业谨慎并存的职业道德,建设健康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杰,姬宁.财务风险及其控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96-97.

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篇5

一、 集团公司内部三种财务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概括地说, 可分为1.集权制,2.分权制,3.集权制和分权制相结合的体制。这三种体制各有自身的特点,现简述如下: 

(一)集权制的特点 

集权制是指集团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是执行母公司的各项指令。它的优点在于:集团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母公司制定和布署,集团内部可充分展现其规模与效益,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风险损失,同时也可充分利用母公司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达到机构健全、内部目标控制制度完善,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当前,生产型的跨国集团公司,一般均采用集权制,它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施及防患汇率风险等等,旨在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外贸集团公司由于搞资产经营,使经营多元化,既可以经营国内外外贸易,也可以经营仓储运输、生产等诸方面的经营。如果采用集权制,则不利于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有可能误入"吃大锅饭"的老路。对于新组建外贸集团公司内部的领导层,面对多元化的经营,若采用集权制,一旦重大决策失误会给集团公司造成极大损失,也容易贻误经营机遇。 

(二) 分权制的特点 

分权制是指集团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子公司,子公司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它的优点是:由于子公司负责人于有权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层,了解情况,有利针对企业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分散经营风险,促进子公司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的成长。它的缺点是:各子公司大都从本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 

(三)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管理体制的特点 

集团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以效益为中心,追求资本的最大化。结合型体制意在以集团经营目的为核心,将集团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母公司,而赋予子公司自主经营权。 

 1.在制度上,集团内应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各子公司中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 

 2.在管理上,利用母公司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目前企业筹资、融资渠道已不仅是依靠银行贷款,还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向股民筹集或通过发行短期商业票据和长短期债券向社会筹资,通过海外企业吸引外资等等。从理论上讲,集团内存在着一个在满足资金需要的前提下筹资风险最小、筹资成本最低的参数,而这一参数的取得可充分依赖于母公司庞大的信息资源。因此集团内应集中筹资权,同时,集团内各子公司因经营管理的需要购置固定资产,也因转产等情况使资产闲置,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有利于集团内调剂余缺,杜绝铺张浪费。投资是扩大集团内多元经营的渠道,但集团内应避免重复,避免自我竞争,应根据财力合理投放,统一进行可行性研究,可在众多投资项目中,选择最有利的项目。 

 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了子公司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子公司围绕集团经营的目的,在遵守集团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订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母公司决定的在规定时间内,母公司应明确答复,否则,子公司有权自行处置。 

(四) 当前形势下,外贸集团公司采用结合型体制的必然性 

外贸易集团公司的宗旨是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令、条例和对外贸易方针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以国际贸易为龙头,生产企业为依托,金融业为后盾,逐步发展成为信息网络健全,科、工、农、贸一体,内、外销功能完备的商社目标。其主要成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原有自属厂、库、队进行产权连带后改组建成的子公司;第二部分是外贸公司将其业务部室从内部分离出来组建成的二级法人公司;第三部分为控股50%以上的联合经营投资企业。 

由于外贸集团成员的多样化,要想使集团规模扩大,加强内部调控机制已成必然。但由于成员本身内部环境不同,单纯采用集权型管理体制或分权型管理体现体制均不能满足集团管理的需要,必须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 

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内部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 

结合型体制下集团内应集中筹资、融资权,投资权,用资、担保权,固定资产购置权,财务机构设置权,收益分配权,分散经营自主权,人员管理权,进出口商品的定价权,费用开支的审批权。 

(一) 集中筹资、融资权 

资金筹集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为了使集团内部筹资风险最小,筹资成本最低,应由母公司统一筹集资金,各子公司有偿使用。如需银行贷款,可由母公司办理贷款总额,各子公司分别办理货款手续,按规定自行付息;如需发行短期商业票据,母公司应充分考虑集团内资金占用情况,并注意到期日存足款项,不要因为票据到期不能兑现而影响集团信誉;如需利用海外兵团筹集外资,应统一由母公司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办理相关手续,并严格审查贷款合同条款,注意汇率及利率变动因素,防止出现损失。 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追踪审查现金使用状况,具体做法是各子公司按规定时间向母公司上报"现金流量表",该表动态地描述各子公司的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理财活动现金流量、本期现金流量净增减额、期初现金流量余额、期末现金流量余额等指标增减状况和分析各子公司资金存量是否合理。遇有子公司资金存量过多,运用不畅时,母公司可调动资金,并应支付利息。集团内部应严禁各子公司之间放贷, 获取高额利息收入,如需临时拆借资金, 在规定金额之上的,应报母公司批准。 

(二) 集中投资权 

集团对外投资必须遵守的原则为:效益性、分散风险性、安全性、整体性及合理性。无论母公司还是子公司的对外投资都必须经过立项、可行性研究、论证、决策的过程,其间除专业人员外,必须有财会人员参加。财会人员应会同有关专业人员,通过仔细调查了解,开展可行性分析,预测今后若干年内市场变化趋势及可能发生风险的概率、投资该项目的建设期、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写出财务报告,报送领导参与。 

为了保证投资效益实现,分散及减少投资风险,集团内对外投资可实行限额管理,超过限额的投资其决策权属母公司。被投资项目一经批准确立,财务部门应协助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对出现的与可行性报告的偏差,应及时报有关部门予以纠正。对投资效益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项目应及时清理解决,并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应完善投资管理,集团内可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考核指标体系,规避财务风险。 

(三) 集中用资、担保权 

母公司加强资金使用安全性的管理,对大额资金拨付要严格监督,建立审批手续,并严格执行。这是因为子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关系到母公司所投资本的保值和增值问题,同时子公司因资金受阻导致获利能力下降,会降低母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子公司用于经营项目的资金,要按照经营规划范围使用,用于资本项目上的资金支付,应履行集团的报批手续。 

担保不慎,会引起信用风险。集团内部对外担保权应归母公司管理,未经批准,子公司不得为集团以外企业提供担保,集团内部各子公司相互担保,应经母公司同意。同时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应制订相应的审批程序, 可由子公司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 母公司为子公司做贷款担保, 同时要求子公司向母公司提供"反担保",保证资金的使用合理及按时归还,使贷款得到监控。

同时,母公司对逾期未收货款,应作硬性规定。对过去的国内外逾期未收货款,指定专人,统一步调,积极清理,采取谁经手,谁批准,由谁去收回货款。今后,除总经理有权批准外,母、子公司的其他人员对国外自营出口应慎用d/a付款方式,对国内一般也不准采用预付货款,以资杜绝坏账,避免财务损失。

(四) 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 各了公司需要购置固定资产必须说明理由, 提出申请报母公司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购置。子公司资金不得自行用于资本性支出。 

(五) 集中收益分配权 

集团内部应统一收益分配制度,子公司应客观、真实、及时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子公司收益的分配,属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按规定分配,剩余部分由母公司本着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分留比例。子公司留存的收益原则上可自行分配,但应报母公司备案。 

(六)分散经营自主权 

各子公司负责人主持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年度经营计划,决定生产和销售,研究和考虑市场周围的环境,了解和注意同行业的经营情况和战略措施,按所规定时间向母公司汇报生产管理工作情况。凡对突发的重大事件,要迅速向母公司汇报。 

(七)分散人员管理权 

各子公司负责人有权任免下属管理人员,有权决定员工的聘用与辞退,母公司原则上不应干预,但其财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报经母公司财务部门批准。一般财会人员必须获得"上岗证",才能从事财会工作。 

(八)分散进出口商品的定价权 

各子公司所经营的进出口业务均不相同,经营商品品种规格繁多,各种商品的进口、出口,国内采购的定价,由各子公司经营部门自行拟订,但必须遵守加速商品流转,保证商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九)在遵守财务制度的原则下,分散费用开支审批权 

各子公司在经营中必然发生各种费用,母公司没必要进行集中管理,各子公司在遵守财务制度的原则下,由各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批准各种合理的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费用开支。 

三、贯彻实施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内部管理体制的办法 

(一) 领导重视 

集团领导层应转为重经营、轻客理的经营思路,明确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壮大企业自身的经营实力,认识到只有靠自己更新观念,加强管理方可实现经营目的。而各项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 

(二) 建立得力的财务机构,配备优秀的财务负责人 

集团内部各公司均应设立财务机构,负责管理、监督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并参与经营。母公司的财务部门应参与集团内总体性经营方案的拟制,重大经营项目的审核,应对子公司既能提供高质迅速的财会服务,又有权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管理,并有权提议任命或建议罢免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有责任为子公司配备合理必要的财会人员。 

各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的标准为:思想品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敬业精神,能深刻理解并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同时具有洞察企业财务动向,组织发动群众,内外协调与应变能力,对企业领导能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和高明的决策建议,对财会工作人员和下属财务机构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指挥他们井然有序地工作,对企业内外与财务有关联的部门,即坚持原则,业务关系又处理融洽。 

(三) 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培育合格财务队伍 

企业的深化改革,内部管理机制的实施,无一不反映到财会工作上来,集团化管理,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集团内部要为财会人员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使他们掌握现代化的财会知识和手段,通过组织财会人员参加短训班、岗位练兵,发动财会人员搞理论研究等方法,培育一支整体素质高,德才兼备,工作认真,踏实的财会队伍。 

(四) 针对外贸集团现状,经过调整阶段,逐步过渡 

由于外贸集团一般是由三种不同类型的成员组成,可根据不同企业的优势及弊端,加以取长补短,在经过调整阶段后最终实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统一管理模式。其调整阶段的具体作法为: 

1.原自属厂、库、队, 外贸企业原自属企业一般建立时间较长,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及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在1993年以前一般是重大事项完全由公司控制,实现利润后除自己留成外,其余上缴公司。只是在近几年,由于从产权关系上与公司均是依法登记的法人单位,有独立的经营权,且按现行税法规定可不再向公司上缴利润,加之众多政策、制度的出台,外贸公司的管理人员一方面忙于自身适应和改革,另一方面没有具体的控制手段管理自属企业,及自属企业也想脱离公司等众多因素,导致自属企业管理失控,大部分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资金流失问题,在调整阶段,集团内部应利用控制杠杆,重新加强对自属企业的管理,控制其固定资产购置及对外担保、投资等权利。 

2.二级法人公司: 外贸企业原业务部室一般是在公司统一管理下,在经营上有其灵活性,但由于成立时间短,管理经验欠缺, 对筹资成本、投资风险概念不是很强, 在调整阶段应尽快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与培养工作,投资筹资权不要下放,并督促子公司减少费用支出,降低成本。 

3.联合营投资企业:外贸企业对外投资的初始目的是建立基地,取得货源。因此, 只要交货,一般不对联合营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管理。对方不交货,又没有制裁手段,目前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及外贸企业走制之路,各外贸公司对联合营企业,应考虑也必须取得回报率,对控股企业,应派出人员出任负责人控制生产销售,并按照集团和统一要求完善内部机制。 

(五) 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篇6

一、大宗贸易财务资金的特点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建立,大宗贸易进行的越来越频繁,参与到大宗贸易中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而大宗贸易中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要想提高公司大宗贸易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就要先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大宗商品虽然可以进入到流通的环节,由于其数量巨大,很容易对市场上商品的价格造成波动,因此,大宗商品不属于零售环节。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经营方式也同传统的零售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大宗交易一般是指交易规模,包括交易的数量和金额都非常大,远远超过市场的平均交易规模。具体来说各个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在大宗交易当中,它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因此,企业在进行大宗贸易经营过程当中,需要较大额度的财务资金作为支撑,这样就十分有必要加强大宗贸易企业的资金掌控。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

大宗贸易是商品市场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是风险控制当中最难把控的环节。所谓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在企业当中,大宗贸易如果能够良好的把控市场,带来的利润将是不可量化的。因为受到供求关系的波动,价格变化也较大,在市场体制之下,企业的大众贸易牵涉到的财务资金数额也比较庞大。作为企业盈利的当中的风险项目,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种表现。

二、增强大宗贸易财务资金管控的办法

当下在我国,大宗贸易已经逐步向企业化过渡,在大宗贸易经营过程当中,如何增强相应的财务资金掌控,就成为当下企业在生存发展当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增强资金审核力度

在大宗贸易的财务资金管理当中,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的关键就是通过增强资金的审核力度来实现。因为在当下的许多企业当中,资金审核力度的欠缺,没有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而进行的财务管理误区和盲点,是导致企业在后期发展过程当中,资金链不能够有效被利用的关键原因。因此,在对于大宗贸易进行管控过程当中,要切实落实好资金的用途,数量,做好资金审核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于企业的资金预算,也要严格的把控,防止因为盲目投资而出现的赤字过大的现象,这样会使得企业的资金链因为承受过多的大宗贸易而变得脆弱。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切实做好资金的审核和预算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来调整资金的使用。

(二)考察市场,避免盲目投资

在公司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风险控制能力最好的体现就是对于市场把控的投资上。在进行大宗贸易过程当中,切实从实际出发,结合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的基本经济学原理来综合客观的进行市场考察。可以借助一些专业考察队伍团队的融入,来提升投资方向的科学性测评。同时,还要根据产品的特点,来决定大宗贸易的发展方向。通过充分的了解市场、产品和供求关系,来避免在市场竞争机制当中盲目性的出现。有效避免了盲目性的投资,就可以使得大宗贸易的价值在后期逐步的发挥出来。在市场周期运作当中,财务资金也能够进行相应的周转,不仅可以增加公司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从根本上保证财务资金在大宗贸易的应用当中,功能性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从而不断的提升公司企业财务资金的风险控制能力。

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篇7

钢贸行业以钢贸商为主体,钢贸商是从钢厂订货或者是从钢厂商那里订货,加工并销售给终端的贸易商,众多的贸易商就形成了一个行业,即钢贸行业。目前我国钢贸商的交易模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一是钢厂,这是传统的钢贸商经营模式,主要方式为钢贸商在取得权后,向钢材生产商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并在约定的最低采购量之上进行购买或赊销。在钢材紧俏的时候,取得钢厂权商不仅是赚取利润的主要方式,而且是公司在市场中竞争力的体现,一般而言大的钢贸企业都是从钢厂发展起来的。二是绑定消费终端,部分钢贸企业专事服务大型终端消费企业,其与钢厂、终端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确保业务的稳定并锁定利润。三是套期保值,如果贸易商持有大量现货,并且持有的品种为期货交易标的,则若客户在现货市场上无法满足公司的销售要求,企业则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四是投机交易,企业根据自身对钢材供销和价格的看法,大量买入,囤积起来,等待价格走高之后卖出,其主要来源为交易市场现货、钢厂现货与短期期货等。

二、钢贸企业财务与融资

钢贸行业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融资规模大,负债率高的行业特征。随着经济波动的加大,钢铁产能过剩、银行融资缩紧,对钢贸企业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根据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报告统计,截至2014年一季度,我国30家主要的上市钢铁企业,流动负债合计约为7595亿元,同比增加近270亿元,而流动资产约为5305亿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这说明企业经营存在很大的问题,部分企业流动比率甚至低于0.3,最低的西宁特钢仅为0.28。多数钢贸企业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已遭遇财务困境,高流动负债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资金压力。以河北钢铁为例,截至2014年1季度,其流动资产为534亿元,流动负债却高达990亿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450多亿元。1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0万元,同比降幅高达88%。河北钢铁的情况反映着当下钢企经营的普遍困局。另外,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调查,2013年我国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4个行业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其中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6%。钢贸行业困境可见一斑。钢铁贸易是资金密集行业,通常企业自有资金较少,主要靠银行信用带动,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同时,考虑到工程拖期占用资金,交易保证金、预付款的占用,钢贸企业需要大量营运资金才能进行日常贸易和获取利润。时至今日,这种大量占用资金的行业模式让大量钢贸商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支付银行利息等高企的财务费用,使得钢贸商为维系生存和发展,开始朝向高风险的房地产、炒期货、行业投资,钢贸行业风险逐步加剧。

1.目前钢贸行业授信主要风险

(一)钢价不断下滑,供需矛盾严峻,大部分企业亏损,少量企业破产,行业面临洗牌近年来,尽管各地均加大了钢铁行业整治环保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但钢铁产能过剩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官方数据预计,2014国内的粗钢产量将达到8亿吨,同比增长4%,而2014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为7亿吨,供给依然远远大于需求。2014年的钢材市场竞争程度剧烈,钢贸商面临的经营形势十分严峻。2014年钢贸企业大部分实际亏损或微利,2014年7月,被业界誉为“钢贸大鳄”的金型重工及其4家关联公司申请破产重组,以乞消化40多亿巨额外债。整个钢贸行业正面临洗牌。

(二)部分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钢贸企业发展的经典模式便是用建钢材市场的名义购买商业房地产,之后再将这些地产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用贷款买更多的房地产,进行抵押再贷款。近年来,卖钢材不如炒房炒股,成了市场上司空见惯的现象,不少钢贸企业开始涉足房地产、民间借贷等高风险领域,而这样的转型,存在诸多问题。2014年9月份中钢集团爆出不良贷款超过200亿,资产负债率达95%,早在2013年国家审计署对中钢集团的审计通报中已指出公司财务管理混乱,关联企业之间交易形成了高达40亿的欠款。钢企违规使用信贷资金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金型重工、中钢集团等典型钢企只是钢贸全行业危机的一个缩影。在经济持续衰退情况下,钢贸企业老板“跑路”现象层出不穷。从披露出来的情况看,均存在向银行大量借款、违规使用信贷资金、贸易背景不实等情况,贷款真是用途多为房地产投资、民间借贷等,企业自有资金很少,融资杠杆率高。

(三)授信业务总量较大,多头授信情况较为普遍钢贸行业企业多、融资量大,各家银行为快速抢占市场,盲目扩张,对实质风险把控不足,不分良莠纷纷进入钢贸行业,导致行业整体授信庞大,多头授信情况普遍。部分授信企业资金需求测算的主要依据不充分甚至来源于企业造假的报表,这些情况并未引起银行足够重视。

(四)部分银行调整钢贸行业政策,对钢贸行业总体授信造较大影响,进一步限制了企业资金流根据2014年上半年公开的上市银行年报,大部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升,其中钢贸贷款、小微企业是重灾区。为改变钢贸行业对银行利润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以建行为首的国有银行及大批城商行纷纷出台调整钢贸行业授信政策,主要表现为限制授信额度,提高融资门槛,加强担保要求,这对已经举步维艰的钢贸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资金来源被进一步压缩。银行的限制和退出政策甚至直接导致了大量中小型钢贸行业接连而至的破产。随着银行授信政策调整,资金依赖性高的钢贸企业经营管理将进一步恶化。

2.加强钢贸行业授信业务风险防控的有关建议钢贸行业作作为一个企业数量众多,融资规模大的行业,对各家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资产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前期钢贸授信介入程度较深的银行机构,更是亟须加强风险防控。在办理相关授信业务过程中,可从以下方面加强管理:

(一)深入开展授信调查要在分析申请授信企业财务经营情况的基础上,严把业务受理关。银行应将已下几个方面作为重点调查内容:一是企业库存状况,二是现金流情况,三是应收账款情况,四是在其他银行同业授信情况,五是担保落实情况。这其别需要关注的担保风险,互保联保或者担保公司的担保通常是高风险的信号。

(二)加强贷款审批在审批过程中,关键是要看钢贸企业的性质和具体的融资用途:如果钢材是作为原材料作质押,且有固定的终端买家,企业的资质很好,可以给与支持;但如果钢材主要做为临时易甚至或为了资金周转而亏损交易的,则不予支持。

(三)严密监控资金用途贷后应严格限定授信资金流向,优先支持直接或抱团向钢厂采购,并监控授信资金按用途使用。在授信方案设计时,可优先考虑使用承兑,贷款资金原则上不得采用自主支付,尽量采用受托支付方式支付给贸易对手,优先支持直接或抱团向钢厂采购,同时要加强结算管理,监控好企业物流、资金流,保证授信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篇8

调研行:海珠支行

调研成员:甲、乙、丙、丁

主要内容:2004年4月15日,省分行审批人到海珠支行对贷款单位XX(集团)系列公司进行实地调研,透过对XX(集团)系列公司在实际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解,反映物流商贸行业存在风险问题,提出审批人对该行业的管理意见。

一、XX集团系列公司的背景材料和审批决策情况

XX集团系列公司包括:4家全资公司(含集团),集团下属6家子公司。

目前XX(集团)系列公司中使用我行贷款额度,只有XX地市海珠区XX贸易公司及XX地市a电器有限公司,而这两间公司是XX(集团)系列公司中主要部分,也是XX(集团)系列公司中实力最强的公司,而XX(集团)系列公司前期资本积累基本通过两间公司完成。

XX地XX(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本10000万元,股东包括:冯耀良,出资比例90%;;冯雪华,出资比例5%;莫俊刚,出资比例3%;黄颖桥,出资比例2%,公司法人代表冯耀良。XX(集团)公司成立目的是逐步将冯耀良先生直接投资或控股一系列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运筹。但目前XX集团公司暂时还未能完全发挥作用,公司并没有编制合并报表。目前XX(集团)有限公司并没有贷款,只为下属子公司XX地市海珠区XX贸易公司及XX地市a电器有限公司贷款作担保。

XX地市海珠区XX贸易公司是我行aa级信用企业,成立于90年代,前身为XX贸易商行,后于1994年变更为现名,属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营业务为批发、零售各种饮料、食品、日用品等。目前,该公司注册资本2680万元,实收资本15000万元,资产总额62443万元,员工500多人,320台大、中型运输车辆,拥有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物流中心。2002年8月该公司被XX地市政府评为优秀民营企业,同年9月被我分行评为“双50”工程的重点客户。

当前,公司经营已达一定规模,综合竞争力较强,主导销售产品中众多品牌获得区域内一级权,市场前景较好。

XX地市a电器有限公司是我行aa级信用企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5日,是一家集空调、冰箱、洗衣机及小家电为主的商业批零公司,现拥有资产41069万元,员工500人,属下分公司分布市内各区和深圳特区、东莞、佛山、肇庆等地区,在同行业中有良好的声誉。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户的市场竞争力也不断增强。

2004年2月11日经省行审批通过给予XX(集团)系列公司一般额度授信20000万元,期限两年,其中流动资金贷款7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13000万元。具体额度分配为:XX地市海珠区XX贸易公司一般额度授信1400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5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9000万元);XX地市a电器有限公司一般额度授信600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2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4000万元),同意的条件为:1、落实合法有效的第三保证手续;2、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按照总行有关规定交存保证金;3、追加大股东冯耀良个人合法、有效的连带责任担保。

同时,会议要求我支行关注企业未来有无固定资产投资、企业的结算方式及经营方式的变化。

二、应收帐款及存货占用大是商贸业的共性,也是银行面对的风险。

商贸批发业应收帐款回收不仅是企业自身同时也是银行所面对的风险。商贸批发对相当一部分大型超市、商场和分销商,都不同程度给予一定的赊销额,一旦大型超市、商场和分销商经营出现问题,商贸批发公司将面临货款不能回收、坏帐等情况,必然影响银行贷款回收,审批人对这些问题早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XX集团调研了解,该公司管理人员到财务人员、检察部层层对应收帐款把关,并制定严谨的规章制度,根据客户的信誉、偿还能力设定三级的资信等级,对每级制定不同赊货限额、结算期限等。同时让业务人员、送货人员与对应的客户挂钩,要求业务人员对客户进行高密度拜访,在每次送货或业务走访时均负责考察客户的经营情况,货物销售情况,有无异常等,如发现客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即刻提前催收或上门收回货款,缩短赊销期,同时对有关业务人员及送货人员进行处罚。这种措施在实际操作中非常有效,从而有效避免了坏帐损失,保证资金良性周转。

该公司在存货管理方面都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并拥有较具规模物流中心,同时拥有一支庞大的运输车队和专业装卸配送人员。其中海珠区XX公司已建立华南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仓储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并完成了部分货仓的电子化改造,目前已经达到每天吞吐货物量达30万件,日配送客户最多达3000家的水平,在物流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另外a公司正加紧建设一个现时化的电器产品配送的物流中心,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营运能力。目前两家公司正朝着向集、配送、电子化仓储管理于一体的经营方向发展。对公司储存货物两间公司都有严格的进出货管理,通过安装电子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商品的进出情况、储存情况,并对储存商品实行先进先出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仓存商品保持在公司月销售配送量内,加快存货周转,避免资金不合理占用,保证公司资金流动性。

由此可见商贸行业应收帐款和存货占用的风险防范,关键是由经办行贷前测算其合理量和贷后加以严格管理,并根据借款人周转次数和管理水平高低确定其流动资金的需求。

三、银行重点选择有诚信的商贸批发一级商为营销对象,避免银行的信贷风险。

XX集团两间公司所产品均为市场上适销、名牌饮料、食品、日用品、电器等产品,并且已取得这些品牌在XX地市地区的独家权。同时分别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较大的销售网络及营销队伍,并通过完善的经营管理、规范运作模式,向华南地区进行拷贝推广,建立相互支持、互相呼应的分销经营实体,并逐步扩张分销地域,构建一个稳定、完善的南中国消费品物流、配送、分销网络。在销售资金占用结构及回笼情况两间公司情况均相近。以XX公司销售资金占用及回笼情况为例说明,目前公司已取得有珠江啤酒、怡宝、可口可乐、娃哈哈、红牛等几十个产品的权,而单珠江啤酒和怡宝蒸馏水产品年销售额就超4亿元,由于产品品种多销售量较大,使公司增加对产品的购入存货,增加公司资金占用,另外公司给予客户一定的赊销金额和结算期限、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缴存的保证金也占用公司资金,致使XX公司占用资金相对较大,根据2003年XX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测算,销售资金占用约为1.5亿元,每年仓存商品销售周转次数为8次。其中XX公司2003年全年销售收入达12.13亿元,净利润达3620万元,比上年增长20%、78%,每月回笼资金约11000-12000万元。而a公司2003年全年销售收入达7.3亿元,净利润达3719万元,比上年增长50%、72%,每月回笼资金约为6000-7000万元。由此可见一级商十分重视其经销权,其销售网络完善、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还款来源充足,货款回笼稳定,能保证以销售收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一般不轻易对银行承诺违约。

四、审批人严格审查关联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占用。

XX集团公司不直接参与下属子公司经营,对下属子公司短期资金需求,统一由集团公司调配,容易造成银行借款统一使用的风险。

XX集团公司成立的目的是把冯耀良直接投资或控股的一系列企业进行统一管理,集团公司不直接参与系列企业的经营。在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只有XX地市a电器有限公司、XX地市海珠区XX贸易公司、XX地市恒飞贸易有限公司、XX地市胜美皮具服装有限公司在运作,而这些下属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自身拥有一定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如下属企业想进一步扩大销售经营,而自有资金不足,一般通过向金融机构融资取得。对于子公司之间的短期资金周转需求,统一由集团公司运筹调配,虽然对下属子公司资金调配权主要由冯耀良审批调配,冯耀良先生是XX集团公司的最大股东兼法人代表,也是海珠区XX、a公司的创办人,集团公司规定对子公司间资金调配周期一般不能超过三个月,实际上存在银行信贷资金有被挪用的可能,经办行必须高度重视对银行信贷资金监管。

五、对XX(集团)系列公司进行授信,我行应采取风险防范的措施为:

(1)、积极利用市场信息引证搜集的信息,判断公司发展道路的准确性。

(2)、定期通过人行系统查询XX集团公司、海珠区XX公司、a公司三家企业在各家银行的总体负债情况,动态判断偿债压力,在保持我行一定业务份额的同时,注意我行在公司总体负债中的占比,避免承担过高风险。

(3)、密切注意公司的发展动向,定期、不定期对公司进行走访,动态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来正确检测财务分析的质量和准确性。另外定期对企业存货商品进行实地盘查,测算企业销售资金合理占比,判断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

(4)、建立完善的贷后跟踪机制,增强贷后管理的能动性。提高对企业存在的风险源、风险点、风险程度和风险趋势分析,并随时关注企业的市场表现和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5)、加强对企业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挖掘,动态分析企业的生命周期和所处的阶段,并及时发现和处置贷款风险,正确把握退出时机,最大限度确保贷款资金安全。

六、通过对XX(集团)系列公司的信贷支持,从而启发我行对物流、贸易批发、超市零售行业的信贷监管措施

(1)、在人民银行暂未开通融资性的票据业务前,我行对其所开立票据业务的贸易行为进行严密监管,对其真实性的判断来源于供货商的资信、入库单及税单等等材料,并实行定期实地查看存货与每笔开立的票据务必收集增值税发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管。

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篇9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财务供应链管理;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8-0076-07

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概念,发端于20世纪的80年代,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世界级企业巨头寻求成本最小化冲动下的全球性业务外包,由此衍生出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一直以来,供应链管理集中于物流和信息流层面,到20世纪末,企业家和学者们发现,全球性外包活动导致的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问题,以及部分节点资金流瓶颈带来的“木桶短边”效应,实际上部分抵消了分工带来的效率优势和接包企业劳动力“成本洼地”所带来的最终成本节约。由此,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始了对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发现过程,国际银行业也展开了相应的业务创新以适应这一需求。供应链金融随之渐次浮出水面,成为一项令人瞩目的金融创新。

本文拟从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实体经济背景入手,讨论从财务供应链管理向供应链金融的演变过程,最后对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与外延给予学理上的界定。

一、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体经济背景

1分工的演变与制造模式的变化

最近二三十年来制造模式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往往需要经过若干工序,如果把这些工序按时间先后排列,则可以形成一条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再到产成品的产品链。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价值增值的环节,因此,产品链本身就是一条价值链。就某一个产品而言,其生产过程往往需要不同的人分工完成,生产的分工正是基于产品链(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来展开的。严格地说,这种分工可以以两种形式展开:企业内分工和企业间分工。所谓企业内分工,就是整个产品链的各个环节在一个独立的企业内部完成,企业管理层通过命令机制将不同环节安排到不同的班组、车间和部门来实现,这种情形通常也被称为“纵向一体化”。所谓企业间分工,就是整个产品链的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企业独立完成,不同企业之间乃至整个生产过程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来协调[1]。

传统上,受市场交易成本的制约,产品链的绝大部分环节是在一个独立的企业内完成的,除了原材料需要到市场上进行采购之外,大部分中间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以及最终产品的组装完成,乃至销售,都是通过企业的集中管理来加以控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的分工模式开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分工从企业内转向企业间。过去,企业间的分工往往以产业或产品为界,而最近三四十年来,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在多个企业间进行分工协作已经成为分工的新潮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分工类型在整个产品链中的分布情况取决于两者进行转换时生产收益和交易成本的动态变化。制造模式的变化既有市场需求方面的考虑,也是基于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首先,随着技术进步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大批量生产的单一产品渐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用户的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强,品种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提高品质、增加品种和缩短推向市场的时间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过去纵向一体化的制造模式在适应这种变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其次,7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以下因素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1)远洋运输和航空运输成本的下降;(2)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3)基于wto体系的国际贸易自由化过程;(4)以模块化为特征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重大变化[2]。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导致更多的企业间分工交易变得有利可图。

企业间分工使得过去行业内大而全的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专注于自身最有优势的领域,而将其他环节通过生产外包或全球化采购渠道,交由的中小企业来承担。这种模式不但有利于发展各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生产环节的空间再分布来利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尽可能降低整个产品链的生产成本。

在过去纵向一体化的制造模式下,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其主要的手段是通过标准生产流水线进行大批量、少品种的规模化生产。这种生产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福特汽车公司。但是,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结构的多样化,企业间分工趋势的强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兴起,市场竞争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不断推出适应不同用户需要的新产品,谁就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大规模定制”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努力实现的生产模式。以汽车行业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的汽车行业已经按照这种新的制造模式组织生产(见图1所示)。

2供应链管理的兴起

分工与制造模式的变化导致贯穿整个产品链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在纵向一体化的制造模式下,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集中在单个企业的管理层手里。但是,一旦生产环节分配到多个企业,就需要有一个核心企业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协调,因此,一种新的生产管理实践在最近20年便应运而生,这就是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所谓供应链,它是一个相比于传统企业内部产品链更为复杂的系统,它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了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3]。(见图1所示)。

供应链管理的兴起导致传统的管理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资源管理的范畴从单一企业资源扩展到了社会资源,凡是处在同一供应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都有可能基于市场交易展开合作,因此,每一个企业都要尽可能地与自己具有共同市场利益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来解决终端顾客的具体需要。鉴于资源管理超越了企业的边界,显然,供应链管理对于社会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完善的环境导致的组织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将扼杀这一新制造模式的优势。二是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管理过程的基本依赖手段。为了实现看板生产(just-in-time)和精益生产模式,许多企业在采购、库存、资金管理方面都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各类管理软件(尤其是eRp软件)和电子网络平台。而为企业之间的交易提供支持的物流公司、金融机构也通过各类电子交易平台提供电子货单、网上支付等电子化服务手段、甚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提高物流和金融管理的效率。

3全球贸易的增长

企业间分工代替企业内部分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外包与采购活动,其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全球经济的贸易总量快速增长,而且,全球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高于生产总量增长的态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有关全球贸易的统计数据,1973―1990年,全球制造品的贸易增长速度大约是全球生产总量增长速度的18倍,而1990―2005年,这一数字更是提高到了大约23倍。

相比于传统贸易,以供应链为基础的贸易在产品结构、单笔交易量、交易频率和支付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首先,从产品结构上看,传统贸易主要以初级产品(包括农产品、石油和矿石等原材料)和最终产品为主,而制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零配件、部件、半成品等中间产品的比重非常低。而供应链贸易的情况恰好相反,中间产品在其构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由于供应链贸易的迅速发展,制造品中中间产品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从而导致整个制造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由二战前的40%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70%以上。

其次,从单笔交易量和交易频率上看,为了适应看板生产和品种多样化的需要,核心企业在管理上力争降低采购库存的同时保证供应的及时性,因此,在采购过程中出现了单笔订单采购数量下降、采购周期缩短、交易频率提高的特点。据统计,2004年企业间单笔贸易交货价值只有50年前的40%左右。

最后,从交易的支付与结算方式上看,传统贸易主要采用信用证(国际贸易)和支票(国内贸易)等支付方式,为了保证信用,购买方企业必须要在相应银行的账户上留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而在供应链贸易中,由于交易双方往往保持较长的合作关系,对对方的信用状况比较了解,而且,由于交易频繁,反复开立信用证变得非常不方便,因此,赊账贸易正在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双方往往在交易一段时间后再集中进行结算。根据咨询公司Killen和associates(2002)的估算,如果供应链贸易采用传统支付方式,那么,全世界的企业将多搁置5000亿至10000亿美元的资金,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4]。

二、财务供应链管理在提高供应链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1供应链生产模式对财务成本的影响

供应链本身包括三个“流”:需求信息流、货物与服务流、资金流。需求的力量是使整个供应链充满活力的驱动力,它以订单的形式从下游企业层层上传;物流是生产过程依次延续的基础,它以各种中间产品和产成品的形式从上游供应商往下游传递。而资金流则是供应链得以循环维系的最关键之处,如果供应商不能及时获得回款,则必然影响其下一阶段的生产,从而使整个供应链中断甚至崩溃。供应链管理的难点就在于如何使三“流”尽可能做到有序衔接。从当前的实践来看,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是前两个流,而表现最差、受关注最少的则是资金流。这一状况已经影响到了供应链制造模式的整体成本和运营绩效,从而必须引起所有采用这一生产模式的企业的重视。

和传统纵向一体化制造模式相比,供应链模式有可能大大提高了整个生产过程的财务成本。财务成本的增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更多的生产工序是通过市场来协调,因此,从原材料采购到中间产品生产,以及最终产品被消费者购买的过程中,贸易总量和交易频率都提高了,企业为了满足市场交易的需要,就必须准备更多的现金,从而带来了运营成本的上升。第二,当前赊销模式已经成为供应链贸易中主要的交易模式,该模式通过延缓买家的付款时间,表面上固然降低了作为核心大企业的财务成本,但是,却将资金需求压力推给了上游的众多中小企业,而按照传统的银行信贷实践,这些资金需求迫切的中小企业被认为属于高风险的贷款人,因此,需要支付更高的资金成本(甚至可能因为银行的信贷配给而根本得不到贷款),从而带来整个供应链资金成本的上升。根据Hartley-Urquhart(2006)的估算,戴尔(Dell)公司比其上游的合同制造商Flextronics公司在市场上融资的成本(发行公司债的利率差)要低280个基点或28%。另一个例子是,零售业巨头沃尔马(wal-mart)比其非投资级的供应商之间的平均资金成本差要大于64个基点。

2通过财务供应链管理降低产品成本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简单的赊销实际上是下游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资金挤压,其表面上延长了购买方的应付账款天数,但实际上却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并且可能导致供应商延迟购买原材料,缩减在生产存货,相应地也必然推迟对购买方的交货,从而给整个供应链的持续运营带来很大的风险。这样一种简单的转移资金成本的做法无疑是把上下游企业置于利益的对立位置,而没有真正体现同一供应链之上的企业本身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原则。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然也不能强调缩短买家的付款期限,因为这反过来又损害了买家的利益。

由此,供应链管理便引入了“财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所谓财务供应链管理(financialsupplychainmanagement,FSCm),就是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不同企业之间的资金筹措和流动统筹安排,合理分散资金成本,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财务成本的最小化。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主动权显然掌握在核心企业手里,然而,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改善财务供应链管理,在尽可能保证购买方的延迟支付期限的前提下,又能够让供应商尽早取得货款,以解决其资金压力,就必须要借助于第三方的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

供应链融资的发展正是适应了解决该挑战的需要。供应链融资是银行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银行的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业务。如果借助供应链融资方式,例如,尽管买家的付款期限不变,现在供应商在开票后几天内便可从金融机构得到大部分货款,则前面所讲的供需双方的资金矛盾就能得到缓解。

aberdeen集团在其提供的《供应链融资基准报告》一文中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例:atJ是一家在英国和爱尔兰拥有90家连锁店的快速时尚零售商,过去,其亚洲的供应商通常在当地银行从atJ提供的信用证中提取预付款,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给予atJ20%的价格折扣。现在,atJ邀请其供应商利用供应链融资服务,这样,供应商在集装箱装船离开码头时即可从融资服务者哪里获得70%的货款,等到货物进入英国仓库时再得到剩余的30%。要做到这一点,atJ必须向融资服务的提供者传递供应商的信息,以便其准确地评估融资风险。使用供应链融资服务后,供应商可以挽回5%―15%的订单价值,而且atJ本身也可以通过享有5%―10%的折扣率来分享这笔节约的价值,从而实现了双方的双赢局面。

然而,根据aberdeen集团的调查,即便在发达国家,运用供应链融资来改善财务供应链管理的做法也并不普遍,目前已经这样做的企业只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3%,表示错过了机会,目前正在制定和考虑可行方案的企业占56%,还有31%的企业在这方面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根据同一个调查,aberdeen集团发现,购买商(通常是核心企业)关注供应链融资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降低最终产品成本的压力”(77%)、“相互深化的财务往来压力过大”(55%)和“降低端到端供应链中的整体融资成本”(45%);供应商关注供应链融资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降低最终产品成本的压力”(50%)、“降低端到端供应链中的整体融资成本”(36%)和“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生产、无法安排工作和无法达到需求商要求的存货量”(32%)。由此可以看出,降低整体供应链的融资成本,从而降低最终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已经迫使发达国家的企业对通过供应链融资改善其财务状况问题日益变得重视起来。

aberdeen集团的调查还发现,尽管过去许多购买商在改善自身财务状况方面往往采用“延长支付期限”、“增加使用记账式赊账”和“提前支付折扣”等方式,但是,鉴于这些方式并非符合整体供应链利益的最佳战略安排,因此,它们开始转向其他更有效的方式。那么,有哪些供应链融资技术可以帮助改善供应链财务状况呢?大多数正在积极寻求供应链融资可行方案的购买商认为,未来最好的新融资方式是“通过第三方为‘供应商管理库存(Vim)’提供融资”(见图1所示);而大部分供应商则认为,未来最好的新融资方式是“保理”、“第三方提前应收账款贴现”和“金融机构的存货融资”(见图2所示)。

三、供应链金融概念的界定

1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在财务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从被调查企业正在考虑实施的供应链融资计划来看,改善供应链整体财务状况离不开作为第三方的金融机构。那么,如何界定金融机构的具体功能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供应链融资业务相比于传统贸易融资业务存在什么区别,需要进行哪些变革呢?

我们首先需要界定贸易融资的概念。所谓贸易融资,是指商业银行向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融资,帮助贸易双方实现交易的融资方式,它是一种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相结合的银行业务模式。对银行而言,在风险控制有保证的前提下,贸易融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资金运用方式,可以给银行带来两方面的收入,即手续费和利差,有时还可产生汇兑收益和外汇交易费用等。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融资(也称为结构性贸易融资)已成为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甚至专业的公司、福费廷融资商等金融机构向贸易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业务产品和流程设计随着创新而不断丰富[7]。但其中融资所需资金主要还是由银行提供。目前,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种类日渐丰富,银行像一个金融百货公司一样为贸易的双方在贸易的不同阶段,针对交易方不同的需求提供多达数十种的贸易融资产品。仅以基于出口或进口,以及属于传统产品还是新兴产品为分类标准,有如下的主要品种(见表1所示),每一种产品在不同的银行针对不同的交易条件还会衍生出很多子产品。

本质上,供应链融资是贸易融资的延伸和深化。金融机构首要的角色定位无疑是供应链融资的资金提供者,这一点和传统贸易融资并无差别。但是,供应链融资突破了买卖双方形成的基础贸易交易关系的局限,使融资活动沿着产品的供应链将生产商、供应商、第三方物流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分销商以及消费者联结在一起,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乃至供应链相互交叉形成的供应网络中的资金流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管理,提高整个供应链中流动资金的效率,从而为供应链各方提供了多赢的融资解决方案。显然,供应链融资要比贸易融资复杂得多。因此,它在产品设计、风险大小和风险控制方面与传统贸易融资存在很大差别。

相比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授信业务,,贸易融资和供应链融资具有共同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银行授信企业的信用评级不再单纯强调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和财务指标,转而强调企业的单笔贸易真实背景和购买方企业的实力和信用水平。因此,按照新的信用评估方法,作为供应商的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远比传统方式要高。

第二,银行围绕贸易本身进行操作程序设置和寻求还款保证,因此,贸易融资业务具有封闭性、自偿性和连续性特征。封闭性是指银行通过设置封闭性贷款操作流程来保证专款专用,借款人无法将资金挪作他用;自偿性是指还款来源就是贸易自身产生的现金流;连续性是指同类贸易行为在上下游企业之间会持续发生,因此,以此为基础的授信业务也可以反复进行。

然而,供应链融资又有一些不同于传统贸易融资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第一,从融资产品来看,在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中,信用证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在此银行用自身的信用保证了交易的顺利进行。但是,在供应链融资中,由于交易双方基于长期合作所产生的了解与信任,对银行信用中介的需求降低了,赊销贸易成为主要的形式,因此,供应链融资产品是要在存在大量赊销的前提下去满足供应商的融资需要,从而保理业务、存货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资产支持型贷款成为了主要的供应链融资产品。

第二,从融资风险来看,供应链融资比传统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例,传统贸易主要是原材料和产成品,其产品价值比较容易通过市场价格得到体现,而且当出现信贷风险时也容易通过担保物品的销售来收回贷款。但是,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因此,不容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容易在市场上变现。

第三,从风险控制来看,传统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针对各个交易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所以,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

除了发挥供应链融资中介的作用外,金融机构在财务供应链管理方面还可以提供若干中间业务服务,包括财务管理咨询、现金管理、应收账款清收、结算、资信调查和贷款承诺等,在涉及国际贸易的领域还可以提供货币和利率互换等金融创新服务。借助人力资源优势,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咨询既可以专门针对作为供应商的中小企业,帮助它们合理安排应收账款账期结构与数量,缓解它们通过赊销扩大销售规模的冲动,也可以针对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帮助它们分析供应链不同环节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融资能力,提出降低整体供应链财务成本的最优方案并协助其实施。应收账款清收往往是商业银行公开保理业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缺乏清收其债权能力的中小企业而言尤其具有价值。贷款承诺则非常适应供应链交易比较频繁的特点,可以满足供应商数量有限、期限较短且反复出现的借款需要。

因此,我们认为,金融机构在财务供应链管理中的整体定位应该是财务供应链管理问题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一定位包括两层含义:首先,金融机构能够针对某一条具体的供应链,就其财务成本最小化问题提出最优的融资方案,该融资方案对象不但包括供应链核心企业,还包括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和销售商;其次,为了实现该融资方案,金融机构不但提供资金融通,而且也提供包括各种服务在内的中间业务,换言之,它必须具有开发一系列产品与服务来满足不同企业需求的能力。在财务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着重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结成战略共同体,借助资金、人力资源和商业网络优势,运用多种产品与服务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

2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及其有机构成

众所周知,金融是指人们围绕货币、资金和资本资产所从事的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主体和金融制度。我们可以基于对金融的上述理解,相应地给出对“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即供应链金融是指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资金与相关服务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

第一,从广义上讲,供应链金融是指对供应链金融资源的整合,它是由供应链定的金融组织者为供应链资金流管理提供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在静态上,它包含了供应链中的参与方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资金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动态上,它倾向于指由特定的金融机构或其他供应链管理的参与者(如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充当组织者,为特定供应链的特定环节或全链条提供定制化的财务管理解决服务。供应链金融活动必须能够实现通过整合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来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为各方创造价值,降低风险的作用。

第二,从供应链金融具体产品来看,它主要是第三方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类产品,包括对供应商的信贷产品,如存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等,也包括对购买商的信贷产品,如仓单融资(供应商管理库存融资)、原材料质押融资。此外,还包括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比如购买商向供应商提供的“提前支付折扣”,供应商向购买商提供的“延长支付期限”等产品。除了资金的融通,金融机构还提供财务管理咨询、现金管理、应收账款清收、结算、资信调查等中间业务产品。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目前还不断有新的产品被开发出来(如表2所示)。

第三,从供应链金融市场来看,根据上述产品列表,它基本上属于短期的货币(资金)市场,其供求双方或者是商业银行或金融公司和工商业企业;或者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第四,从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参与主体来看,它大致包括以下四类主体:(1)资金的需求主体,即供应链上的生产和销售企业;(2)资金的供给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有的国家还包括开发性银行;(3)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支持型机构,包括物流公司、仓储公司、担保物权登记机构、保险公司,等等;(4)监管机构,各国的银行业务监管机构设置不一而足,在中国,目前主要是指各级银监会。

最后,从供应链金融制度来看,它涉及三方面的内容:(1)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担保物范围与担保物权登记公示的法律规定、企业破产清算中不同权利的优先顺序,等等。(2)司法体制,包括供应链金融业务出现纠纷时司法部门的判决机制、裁决公正程度与裁决的执行效率。(3)银行业务监管制度,包括监管的具体方法、对象、政策等方面。

以上方面结合在一起,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四、结束语

本文从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的实体经济背景入手,详细分析了全球性生产外包和供应链生产模式的兴起对于供应链核心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所提出的挑战。为了降低供应链生产的财务成本,提高整条供应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供应链核心企业产生了进行“财务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适应这一新的需求,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传统贸易融资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系列满足企业展开“财务供应链管理”的融资产品和服务,最终,基于这些单元产品,金融机构开始创新出一整套解决财务供应链管理问题的集成方案,从而形成了供应链金融这一新的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和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为前者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后者则可以充分利用该金融创新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融资需求。

参考文献:

[1]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1)

[2][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3]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Killena,dassociatesoptimizingtheFinancialSupplyChain(FSC):HowCFoSofGlobalenterprisesareSucceedingbySubstitutinginformationforworkingCapital[DB/oL]wwwkillencom/whitepapers/indexhtml

[5]Hartley-Urquhart,RolandmanagingtheFinanceSupplyChain[J]SupplyChainmanagementReview,2006,(9)

[6]aberdeenGroupSupplyChainFinanceBenchmarkReport[R]2006

[7]纽行结构性贸易融资在现代国际贸易中的作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1,(3-4)

[8]Busch,JLiVeDispatch:aribaandorbianpartnertotakeontheBanks[DB/oL]wwwspendmatterscom/indexcfm/2007/5/23/LiVe-Dispatch-ariba-and-orbian-partner-to-take-on-the-Banks

商贸公司财务流程及制度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核算

一、引言

人们的贸易往来由过去实在的以物换物演变成虚拟的网络交易,这是人类交易和生产历史上的重要变革,和其一同发生显著变化的是会计环境、工作方式与条件。由具体到抽象,从纸单传递到数据操作,会计人员依靠网络数据库就可以对数据进行核算处理。网络平台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新的疑难和挑战,比如如何将电子商务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纰漏和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如何使数字化交易以会计核算的语言得到恰当的确认和核算。在享受电子商务的同时也要重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二、电子商务会计及其核算概述

简单来说,电子商务就是公司企业在计算机上通过网络和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并达成交易的过程。电子商务在经济贸易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网络缩短了人们沟通交流的距离;计算机网络文化为主导地位的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同时降低了产品所需成本;就会计来说,实现更有效地核算,降低成本提高资金流通速度。

在电子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势在必行。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会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分析处理以及收发数据,会计核算实现了系统化,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时效性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财会人员能够更好地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和机遇,也给客户带去更全面有效的信息动态。此外,电子商务会计核算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再停留在会计知识层面,会计人员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法律知识积累以及有电子商务特征的多种能力,这样才能从容应对。

三、电子商务会计核算与传统会计核算比较

电子商务和传统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式是不同的,前者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工作的,后者则是直接通过人工纸质进行核算的。会计部门的职责却是始终如一都是为了反映、监管与参加公司企业经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公司企业运转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提高离不开电子商务的参与,电子商务能够简化工序优化管理结构。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渐渐在经济和工作占主导地位。一系列不断升级的电子软件和防伪码的出现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取代了原始的纸张、数据表格和印章签字等。

会计工作方式的改变一定会对其他相关事宜产生影响,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会计要求会更高。在法律上,新的会计法首次认可了电子单据的存在,这样电子商务会计核算应用便有法可依;公司企业相关部门的制度更加明确,例如网汇、资金分配等制度得到更好地完善。

四、电子商务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目前电子商务已经广泛普及。原来大部分的实体业务都和网商挂钩,更有一大波后起商家直接以网商为门面营运,现在的天猫、淘宝、美团都具有代表性。会计部门作为企业核心的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怎样转化成电子化的工作方式。电子商务能给公司企业带来加倍的利润和上升空间,企业可以同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进行贸易往来,通过计算机网络彼此可以随时交流。一个财务正常运转的公司,在电子商务的带领下,尤其在和国际接轨的路上,公司的潜力能被更大的发掘出来,然后能越走越远。在进行贸易往来时,许多繁琐又不能出现疏漏的环节,例如结账收款、结汇、跨国贸易的汇率变化等,都能由电子商务化的会计核算得到高效地处理。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势不可挡地将会计核算导向了电子商务的道路。毫无疑问,会计核算工作的得到更好的实现,工作效率明显得到了提高,会计和业务也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结算形式,满足了更多顾客的要求,公司企业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客户;电子商务会计核算能够及时传送资料到需要它的部门,提高了公司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电子化会计核算能够通过计算机平台实现资料和数据信息的共享,做到更好地调节公司企业内各部之间、厂家、和客户的关系。

五、电子商务会计核算的问题

效益越高风险越大。在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会计核算为企业创造利润的时候,我们对它的弊端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软件和网络漏洞的存在,这会让不法之徒有机可乘。计算机被职业骇客恶意攻击,它可能会契机盗取或篡改公司机密档案,可能软件程序被故意更改,导致信息泄露或无法正常运行,使得整个公司网络环境受到波及。

2.公司工作人员会计知识不到位,固守传统会计思维,无法正确处理并核算电商商务财务数据。

3.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网络操作权限管理不到位,数据信息可能被人随意修改变动。

4.公司计算机网络环境没有严格要求规定,比如统一的操作系统和软件,不排除公司员工错用工具的无心之失,而给公司、员工以及客户带来损失和麻烦。

六、电子商务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

为了能把电子商务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好,碰到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将其妥善解决。

1.从公司方面出发,公司应该要严格筛选会计工作人员,会计人员正式入职之前应该要统一测试培训,熟悉公司的环境和制度等。保证他们在工作时能正确使用正确的软件和系统,熟知会计知识和电脑的常识。在这个知识融合的时代,在会计人员任职期间,要他们定期地学习一定的会计知识和职业道德课程。加强完善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工作和奖惩制度的执行。在实现公司内部的管理和执法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符合章法制度和足够公平。

2.从软件开发公司出发。软件公司要保持不断对软件进行开发和升级。要有过硬的技术基础、良好的诚信口碑、谦虚上进的态度和全面的服务工作。其中最关键的是设计更安全更有效的软件,这样才有信服力。这样,软件开发公司就要一方面不断的查找软件漏洞,并进行重复仿真测试,另一方面,完善售后服务并对广大软件用户对软件进行建议和评价。由于电子商务会计核算工作是比较大众化的工作,所以软件一定要具有普适性。为了防止数据泄露和安全漏洞的出现,软件公司要注重软件管理权限和软件出现问题及时发出警告和自动恢复的功能设计。当然,对软件的功能不断的优化和扩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3.从会计核算过程出发,公司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公司要增强对财会人员的专业培训、强化管理层工作人员的办事力度,以培养财会能力和网络知识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学习知识资源要共享、学习方法要升级以及知识系统化要归纳,这样财会人员才能更好的利用电子商务为公司做贡献。

(2)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把原始数据信息发送给各部门分类保存,这样可以实现更好的互相监督,防止有人对原始数据信息恶意篡改。同时,经处理核算后的财务数据信息必须保证其真实可信度和完整度,电子化的数据要利用固定形式和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出来,这样利于客户的理解,以加快其对贸易的决断速度。

(3)电子商务系统中的会计核算的数据应该有更加及时、准确、可信。第一优化电子签名程序设计,要用足够复杂、严密的计算机技术加强身份以及数据信息真伪确认水平和密码强度;第二要有全面合理的交易规定与流程,整个交易过程必须在时刻有效的监督下和合法的环境中进行并完成,对于经授权管理的文件、资料、电子货币的签收、流通和保密等等要严格把关,这样才能保证网络交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好在电子商务会计核算已经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肯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让财务会计工作得到了信任和理解。

七、结语

虽然会计核算工作只是电子商务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它发挥的作用是很关键的,若一个公司没有完整的核算体系,它的财务将是瘫痪的,记录完整的经济流程和资金链条。在电子商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时,只要我们能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根本所在,就不愁问题得不到缓解和解决。最终还是要公司企业和工作人员一起不断地努力研究问题总结经验,研发升级可靠的软件解决财务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培养有过硬技能和拓展能力的人才,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协调好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邓小路.论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3(35):204.

[2]李美芙.电子商务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J].《中国经贸》,2015,第1期(1):47-48.

[3]冯曦.企业电商财务核算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期刊》,2015(4):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