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评课标准细则十篇小学评课标准细则十篇

小学评课标准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5:57

小学评课标准细则篇1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考评细则一(一)活动的计划(20分)

1.基本分(10分):

能根据活动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在指定的时间按时交计划书。能计划出活动中各项活动的进度和时间,有社团成员名单。

2.奖励分(10分):

(1)计划合理,各项活动具体可行,在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组织活动的形式等方面有创新,可酌情加2~5分。

(2)活动的计划周密,内容充实,内容清晰完整,可酌情加1~3分。

(3)在计划工作中其他方面工作突出的酌情加1~2分。

(二)活动的进行(50分)

社团活动进行的评价主要以活动过程为主。

1.基本分(30分):

能成功地完成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活动中没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和各项规定。

2.奖励分(20分)

(1)活动按时开始,有条不紊,活动中时间安排的合理,没有因故而影响活动的延迟进行。(1-5分)

(2)活动的气氛热烈;同学们热情参与,活动过程中社团各社员通力合作。(1-10分)

(3)活动期间的秩序、组织纪律良好,能按时对本社团活动参加学生点名考核,活动过程中没有违规现象。(1-5分)

(4)在活动中其他方面表现突出的酌情加1~5分。

(三)活动的影响(20分)

1.基本分(10分)

活动能在某方面使同学们有所收获。社团活动内容展示效果好。

2.奖励分(10分)

(1)活动完满结束,活动的层面涉及广,达到预期效果酌情加1~2分。

(2)同学们普遍反映较好,活动后会员对该社团的活动很满意,酌情加1~2分。

(3)能在全校有很好影响,形成代表性活动的酌情加2~3分。

(4)能在校外媒体报道的酌情加2~3分。

(四)活动的总结(10分)

1.基本分(7分):

能认真写总结并按时(学期末)上交。

2.奖励分(3分):

(1)认真总结能为下次活动提供很好借鉴酌情加1~3分;

(2)因主观原因没能按时交总结的扣1分。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考评细则二一、音乐教师工作量(满分200分):

音乐教师周任课达到18节(包括兴趣小组辅导),辅导文艺兴趣小组活动,负责文艺器材保管及文艺档案管理,每学期排练有质量的文艺节目3个并组织一次文艺演出,负责音乐特长生的培训指导工作,负责参加校外文艺演出的组织排练工作,视为满工作量。具体评分细则如下:

1、音乐教师周任课(包括兴趣小组辅导)达不到18节,每少一节扣除1个标准工作量。

2,辅导音乐兴趣小组活动4个标准工作量。其中,每学期组建15人以上的兴趣小组一个,并利用课外活动进行辅导,效果明显得4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4个标准工作量,虽有兴趣小组。但辅导不正常,效果不明显扣2个标准工作量。

3、辅导音乐特长生6个标准工作量。其中,每学期辅导音乐特长生10人以上,辅导效果明显得6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6个标准工作量,虽开展特长生辅导工作,但未达到10人以上,每少一人扣0.6个标准工作量。各专业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认真填写学校音乐学生专业学习发展档案卡。(中学教师还应有科目教学进度表。音乐科目:声乐、键盘、试唱、练耳、乐理、舞蹈等。)无专业学生学习发展档案卡扣1个工作量。

4、文艺器材保管及文艺档案管理2个标准工作量。其中,按时填写音乐器材的使用、外借、添加和报废帐目、清单和记录。文艺器材管理规范,使用较好,文艺档案齐全,分类装订,音乐室整洁得2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2个标准工作量,虽开展此项工作,但管理混乱扣1个标准工作量。

中学音乐专业教师的教学主要职责是:

①建立健全琴房的组织管理系统、设计周教案、上课与辅导、学生常规管理、使用管理教学器材、组织专业活动,联系班主任等。

②专业教学以琴房为单位展开,每个琴房为一小实体。专业教师为琴房的责任人,既上好专业课,又要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等,不得只管上课,不管其他。

③学年初,按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并适当兼顾文化课成绩,将本年级全部学生均衡分组,以抽签形式决定各琴房的学生名单。

5、文艺节目排练、组织或参与文艺活动4个标准工作量。每学期排练有质量的文艺节目3个并组织一次文艺演出得4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4个标准工作量,虽开展此项工作,但效果不明显扣2个标准工作量。(中学各年级音乐专业每学期应安排12次综合性的教学汇报演出,进行全校范围内成果展现。同时,分为年级规模和跨年级规模搞好大型综合性专业教学会课活动。音乐教师应安排好出场顺序,承担伴奏,并对每一学生的情况作好分析记录,努力提高讲评质量。)

二、音乐教师教学工作情况(满分100分):

说明:1、考评所需材料以原件(或原始记录)为准。

2、考评小组以中心校为主,县教育局不定期抽查。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考评细则三我校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本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音乐课课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采用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形式,综合地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

考评应当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又适应他们的心理要求;既促进当前学习,更立足于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要,更要为人类总体利益服务。

音乐成绩的评定可以包括欣赏,歌唱、器乐、律动、音乐常识、配乐朗诵、相声、学习态度等诸方面。班集体授课形式决定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要面向每位学生,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的差异,项目的强弱来做出评价。

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有的擅长器乐、有的擅长欣赏、有的虽在唱、跳、奏方面不行,但在乐理常识、诗歌朗诵等方面掌握得很好针对以上情况故在考核时不能将先天五音不全与节奏不稳的就一律给予低分,而应根据具体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都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进行相应的考评。

平时成绩:音乐学科素质考评每节课从课堂表现、演唱歌曲、课后作业、音乐知识、创编、进步奖励、个人特长、音乐习惯,教师将各项内容与平时教学结合起来,随时考查,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而且重新凸现了考评本来具有的最重要的反馈调整功能。

小学评课标准细则篇2

为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调整和确定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对象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对象分为学校和教育行政两个层次。

1、学校: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校。其中农村中心小学以下学校及其它各类学校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2、教育行政:指县级以上(含县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二、评价方法

以学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自评为主,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之间互评及上级部门抽评为辅。

各地间互评或上级抽评时,采用推荐和随机抽样各半的方法,被评学校分值指数≥0.5为通过,否则以互、抽评的得分和等级评定代替自评结果存档(分值指数=互、抽评分值提高数/自评分值提高数)。所评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学校未获通过,则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自评结果按减10分处理。

三、评价时间

各地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地实际确定评价时间。每学年至少自评一次。原则上每学年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一次互评或抽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十月底以前将上一学年度的自评结果(表4)报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每年底前国家教委通报各地健康教育评价结果。

四、奖励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奖励办法对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必要的奖励。

国家教委将在适当的时候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细则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细则

一、指标体系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分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两个层次,指标体系的建立则以学校为主,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不设具体评价指标。学校的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

Ⅰ级指标

Ⅱ级指标

Ⅲ级指标

1、课时

教学条件

2、教材与教具

①教学基础

(0.10)

3、采光照明与黑板

(0.30)

教学卫生

4、课桌椅

(0.20)

5、饮水与洗漱设备

6、厕所设备

7、教学计划

教学管理

8、教案

(0.15)

9、师资培训

②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0、授课质量

(0.30)

(0.10)

11、传播活动

开课情况

12、开课率

(0.05)

13、书面考核

知识掌握

14、实际操作

(0.10)

15、头发与指甲

习惯培养

16、面部与衣着

③教育效果

(0.15)

17、体育锻炼

(0.40)

公共卫生

18、教学用房与宿舍

(0.10)

19、校园与厕所

缺课情况

20、缺课率

(0.05)

二、Ⅲ级指标评价标准的说明

(1)、课时:根据教基[1994]14号文件要求,各中小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每周要在活动类课程“科技文体活动中”安排0.5课时开健康教育课(以列入正式课程表为准)。未列入课表的其它时间和其它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不作为此项指标的评价内容。

(2)、教材与教具:教材必须做到①体现“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八项内容,②教育内容(文字、插图)无概念错误,③课文深度和文字量符合教学规律。(三项);教具包括挂图、模型、幻灯片及其它类型的健康教育用具。内容相同类型不同的教具只按一种计算。允许自制教具,但自制的教具必须科学、准确。本指标对教具的评价只要求内容,不要求类型,以“必备教具配备率”为评价指标。必备教具目录见附录1。

必备教具目录=×100%

(3)、采光照明与黑板:采光照明的测量方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照明测量方法(GB5700-85)》,所查各教室平均照度的总平均值为本指标的评价值,总平均照度应不低于150LX;黑板应无裂缝、无反光、无眩光(3项完全达到为合格),以受检“黑板合格率”为指标。

(4)、课桌椅:评价标准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课桌椅卫生标准(GB7792-87)》,课桌、椅号(或高度)均与就坐学生身高相符合时才计入符合人数。以受检“课桌椅符合率”为指标。

(5)、饮水与洗漱设施:①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②应提供相同于教学班数的完好的水龙头,对无自来水的农村学校酌情评价。

(6)、厕所设施:学校修建的厕所,其学生数与蹲位比应达到:男生40:1,女生20-25:1,男厕所小便池要相应配套。

(7)、教学计划:应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一致(确定执行情况时可参考教案)。

(8)、教案:教案应包括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等8项主要内容;教案书写应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等3项主要内容。共11项内容。

(9)、师资培训:授课教师平均每人每学年应接受120小时以上的培训。培训形式为:培训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学交流、观摩课等。

(10)、授课质量:教师授课应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公整等五项主要内容。

(11)、传播活动:学校每学年应利用宣传栏、家长会、班队会、广播、卫生小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或家长宣传不同形式的卫生保健知识达20次。

(12)、开课率;开设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班数占应开设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班总数的百分比。

(13)、书面考核:核实个人成绩和总平均成绩。以全部学生总平均成绩为指标。

(14)、实际操作:从附录2中按各年级教学要求随即抽3项,受检学生做到3项完全符合标准为合格。评价时对受检学生采用逐项淘汰的办法(每查完1项,将不符合标准的学生淘汰)。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

(15)、头发与指甲:学生应做到头发整洁(勤洗头、无异味、无头虱),指甲整洁(勤剪指甲、保持干净),2项均做到为合格。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

(16)、面部与衣着学生应做到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2项均做到为合格。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

(17)、体育锻炼:学生应做到坚持做好课间操(态度认真、动作准确为合格);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以做操合格“百分率”或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百分率”为指标。

(18)教学用房与宿舍(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宿舍):应做到地面和墙壁无烟头、无污迹、无纸屑、窗明、桌椅净、物品摆放整齐。6条均做到为合格。有学生宿舍的学校,受检宿舍数不应少于受检教学用房与宿舍总数的三分之一。以受检教学用房与宿舍“合格率”为指标。

(19)、校园与厕所:校园应做到无杂草、无乱丢废弃物、无痰迹、无污水洼(池)、无乱写乱画(5条);厕所应做到无臭、无蚊蝇蛆滋生、无乱拉乱尿、粪池加盖(5条)。公10条

(20)、缺课率:指除事假以外的各种原因造成的缺课。

缺课率(‰)=×1000‰

学年课时总数=每周平均课时数×全学年教学周数

全校学生数=(学年初学生数+学年末学生数)÷2

注:对有关指标进行评价时,可检查全部对象,或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评价。

三、评价表

表1:学校健康教育评价选项表

表2:学校健康教育评价记录表

表3:学校健康教育评价表

表4:教育行政部门健康教育评价表

四、统计与等级评定

1、统计

学校:总得分=∑各Ⅲ级指标得分

行政:总得分=(得优学校数×1.0+得良学校数×0.8+得中学校数×0.6得差学校数×0.4)÷学校总数×100

2、等级评定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等级评定表

本次

评价

提高

良中差

20-32

33-43

44-54

55-64

65-72

73-79

80-85

86-90

91-94

95-97

98-99

100≥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1

≥019~15

17~14

15~12

13~11

11~9

9~8

7~6

5~4

3~2

1

-114~10

13~9

11~8

10~7

8~6

7~5

5~4

3~2

1

-1

-2~-3<10

<9

<8

<7

<6

<5

<4

<2

<1

<0

<-1

<-3

注:对教育行政部门不设等级评定。

附录:1、健康教育必备目录

2、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

附录1

健康教育必备教具目录

为使健康教育教学正常进行,根据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应配备包括以下内容的健康教育教具。

小学:(42项内容)

人体外部形态;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眼、耳、口、鼻的结构;皮肤结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身高、体重、体温的测量器具;良好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公共卫生习惯;眼保健操和用眼卫生;对数视力表;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的坐、立、行、睡姿势;牙刷和牙齿(模型);七大营养素及其来源;玩耍和体育锻炼安全;健康三要素和环境污染;美化环境;蚊、蝇、蟑螂、臭虫、老鼠形态;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的形态;碘缺乏病;交通标志;计划免疫;女性内生殖系统;儿童期、青春期女学生形态的变化;男性内生殖系统;儿童期、青春期男学生形态的变化;伤口擦洗、包扎方法及用具。

中学:(19项内容)

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眼、耳、口、鼻的结构;对数视力表;七大营养素及其来源;青春期男、女生形态的变化;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血压计;肺活量计。

附录2:

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

小学:

中学:

1、身高的测量

1、脉搏的测量

2、体重的测量

2、血压的测量

3、脉搏的测量

3、肺活量的测量

4、体温的测量

4、运动外伤或小外伤的处理

5、刷牙的正确方法

5、计算月经周期

6、做眼保健操的正确姿势6、拒绝吸烟、饮酒的方法

7、正确的读、写、坐姿

7、设计食谱

8、剪指甲

8、检查视力方法

9、止血、包扎的正确方法

9、与异性同学交谈

10计算月经周期

11、拒绝吸烟的方法

12、设计食谱

注:以当地使用教材为判断正误的标准

表1: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选项表

指标评价选项指标评价选项

1.

a.0.5课时/周D。0.2课时/周

B.0.3课时/周e。少于0.2课时/周

C.0.25课时/周11.

传播活动做到细则要求:

a.≥20次D.≥8次

B.≥16次e.<8次

C.≥12次

2.

教材

教具教材与教具配备率分别满足:

a.3项,100%D.2项,≥70%

B.3项,≥90%e.1项,<70%

C.2项,≥80%12.

开课率a.100%D.≥30%

B.≥80%e.<30%

C.≥60%

3.采光照明与黑板总平均照度与黑板合格率分别满足:

a.≥150LX,100%D.≥80LX,≥70%

B.≥140LX,≥90%e.<80LX,<70%

C.≥120LX,≥80%13.

书面考核总平均分:

a.≥90D.≥60

B.≥80e.<60

C.≥70

4.

椅课桌椅符合率:

a.100%

D.≥70%

B.≥90%

e.<70%

C.≥80%14.

实际操作合格率:

a.≥90%D.≥60%

B.≥80%e.<60%

C.≥70%

5.饮水与洗漱设施①饮水,②教学班数:水龙头数

a.①达标②1:1D.①要求自带水②3:1

B.①达标②2:1e.低于以上标准

C.①要求自带水②2:115.

头发与

指甲合格率:

a.≥90%D.≥60%

B.≥80%e.<60%

C.≥70%

6.

厕所设施男女学生蹲位比:

a.40:1,20-25:1

D.51-55:1,31-33:1

B.41-45:1,26-28:1e.<55:1,<33:1

C.46-50:116.

面部与

衣着合格率:

a.≥90%D.≥60%

B.≥80%e.<60%

C.≥70%

7.

教学

计划

a.有计划,进度、内容与之一致

B.有计划,进度、内容有调整

C.有计划,1/3未完成

D.有计划,1/2未完成

e.无计划

17.

体育

锻炼

合格率:

a.≥95%D.≥65%

B.≥85%e.<65%

C.≥75%

8.

做到细则要求:

a.11项内容

D.7项内容

B.10项内容

e.少于7项内容

C.8项内容18.教

学用

房与

宿舍合格率:

a.100%D.≥70%

B.≥90%e.760%

C.≥80%

9.

师资

培训平均每人每学年受训:

a.≥120小时

D.≥48小时

B.≥96小时

e.<48小时

C.≥72小时19.

校园与

厕所做到细则要求:

a.10条D.4条

B.8条e.2条

C.5条

10.

授课质量做到细则要求:

a.5项内容

D.2项内容

B.4项内容

e.1项内容

C.3项内容20.

缺课率a.≤5‰D.≤15‰

B.≤7‰e.>15‰

C.≤10‰

注:对介于评价选项之间的情况,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对多因素的评价选项,以最差因素为准确定选项。

表2:

健康教育评价记录表

1、课时:

课时/周

2、教材与教具:教材符合项要求,教具配备率为%

3、照明与黑板:

教室123456789101112总计

平均照度(LX)

黑板合格率

4、课桌椅:

教学班12345678910111213合计

受检人数

符合人数

5、饮水与洗漱设施:饮水

;水龙头:

6、厕所设施:蹲位男

个;女

7、教学计划:有无;执行情况如何:

8、教案:内容做到

项;书写质量做到

9、师资培训:授课教师人;本学年授课教师累计共接受培训

小时

10、授课质量:做到项

11、传播活动:本学年达

12、开课率:实开课教学班数

个;应开课教学班数

13、书面考核:平均成绩约为

14、实际操作15、头发与指甲

16、面部与衣着

合计

受检人数

14、合格人数

15合格人数

16合格人数

17、体育锻炼:做操合格百分率约为

%,或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百分率约为

18、教学用房与宿舍:(只填“合格”或“否”)

合格率

19、校园与厕所:校园做到

条;厕所做到

20、缺课率:本学年全校学生累计共缺课

课时

表3: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表

校名:邮政编码:

教学班数:学生数:男生:人女生:人前次评价得分:

评价结果指标12345678910本次评价得分:

选项评价等级:优良中差

指标11121314151617181920签字

盖章

年月日

选项

注:选项a、B、C、D、e的分值分别为5、4、3、2、1分。

教育行政部门健康教育评价表

单位名称:

邮政编码:

评价统计

指标各选项学校数指标各选项学校数指标各选项学校数

aBCDeaBCDeaBCDe

1815

2916

31017

41118

51219

61320

714

优良中差合计

小学(所)

中学(所)

合计

评价结果:

分负责人签字:

公章

小学评课标准细则篇3

音乐学业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特长与音乐潜能的发挥,它必须是综合、全面并具备普适性的,体现学生真实的音乐学习状况并引领其未来发展。为此,笔者所在研究团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习规律,探索构建了完整、可行的七至九年级音乐学业评价细则。在实践中,采取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及多元主体评价等方式综合评定音乐学业成绩,并给予学生多次成功的机会。这不仅规范和统一了音乐学业评价标准,还关注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态度和素质发展,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试将评价细则的构建理念与实践方法加以总结。

一、注重全程评价,体现评价的科学性

初中音乐学业评价是对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音乐素质发展、音乐才能成长及艺术情操形成给予价值上的判断。本文提出的音乐学业评价细则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初中音乐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依据,体现音乐学业评价的科学性。评价内容来源于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13至18册。评价项目设置为表现与聆听两大板块,其中,表现板块包含演唱、演奏及综合表演3项(见表1)。在实践操作中,表现板块的评价主要结合于平时的过程性评价,聆听板块的评价主要落实于期末的终结性评价。

1.过程性评价实践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评价不仅“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还应考查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1]这就是说,音乐学业评价应该充分关注音乐学习的实践过程,突出评价的形成,鼓励学生的闪光点,并确定需要改进的地方,融评价于日常教学,淡化测试痕迹。

例如,某试点学校设计了学生音乐素质评价表,内容包括学习态度、歌曲演唱、器乐演奏、音乐知识、音乐创编、进步奖励、个人特长、课外活动等。教师将上述评价项目与平时教学相结合,随时记录在案。待学期总评时,将学生的各次表现与成绩进行综合,以优、良、合格、待合格分级呈现,对“待合格”者给予补测机会。此种分散时间、分项评价的方法,不仅减轻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而且凸显了评价的反馈调整功能。

再如,某教师在执教七年级《蓝色的探戈》一课中设计了以下评价点。(1)学生说说对探戈的了解。(2)听辨欧洲风格与拉丁美洲风格的探戈舞曲。(3)教师示范探戈舞蹈,学生观察并说说探戈舞蹈动作的特点。(4)尝试两人合作跳跳探戈,评出最优雅的一对。(5)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这些评价巧妙地融合于各个教学环节,记录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最自然的状态,评价结果真实可信。

2.过程性评价细则的构建

笔者认为,学业评价细则的制定应注重导向性、可操作性,宜简不宜繁,并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能发展。通过在试点学校实践和综合分析,笔者研究团队确定在演唱、演奏与综合表演3个表现板块项目评价细则中体现过程性评价。在构建评价细则时笔者遵循了3个原则:一是保底性原则,要求相对不高,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与努力均能够达到;二是递进性原则,各年级同一项目评价细则的要求基本是对应的,并根据学力的发展设计了相应的梯度(见表2);三是灵活性原则,评价细则的要求比较具体,既紧紧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便于操作,又提供了自主选择评价内容的空间。例如,在演唱、演奏和综合表演3个项目中,学生可任意选取一项。

二、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的公正性

1.终结性评价实践

初中学生对音乐学业评价的态度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3类。第一类学生音乐素养相对较好,或者具备某方面的音乐特长。对他们而言,评价是展示和肯定自我的良机,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评价本身。因此,他们往往渴望评价。第二类学生音乐素养相对较弱,或者学习态度相对较差,无法通过评价获得自我认同。因此,他们往往回避评价。第三类,也是大部分学生,认为音乐考核形式不能反映自己的真实状态或全部水平,因此,他们对学业评价反应平淡。然而,无论哪一类学生,其实都非常在意评价结果。在过程性评价中,笔者研究团队发现了有待改善的3个问题:一是由于课时数的制约,过程性评价常常无法完成全部学生的评价,或是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不均等;二是学生的音乐才能存在差异,过程性评价无法涵盖全部音乐学习领域;三是部分学生对评价成绩不满意,希望有机会重测。所以,期末集中进行的终结性评价仍然必不可少。

笔者在每学期期末的终结性评价中采用班级音乐会的方式,包括吹、拉、弹、唱、舞等,以演代考,学生可单独演,也可合作演。表演既是展示又是补测,使评价变得丰富多彩。除了多样化的展示形式,班级音乐会的优势更在于,即便对在音乐学习中缺乏自信的学生来说,由于可与其他同学合作,表演也是可以承担的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差异作出相应评价,使评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尤其对于音乐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采取针对性指导,以鼓励为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2.终结性评价细则构建

班级音乐会除了为学生的才艺展示搭建舞台之外,更为学生提高评价成绩提供了机会。但它仍然停留于外显的行为,无法全面衡量学生对音乐主题、音乐风格、音乐体裁、音乐表现要素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而这些内容的评价可以书面形式统一进行。因此,笔者研究团队在终结性评价中增加了一份音乐测试卷,结合教材内容,以聆听答题的形式进行。聆听项目评价细则涵盖感受与鉴赏两个领域,涉及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4个内容,并就学生对教材中经典音乐主题的认识与聆听作出了具体要求,便于落实(见表3)。教师可以评价细则为依据,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自主出题,并录制相应的音响资料,也可根据教材内容编成题库,随机选取试题。

三、结合多种评价,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1.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可以培养其自我反思的能力和对音乐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学生自我激励的过程。自我评价可以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即时自评,二是学期学段自评。试点学校借助“我的成长日记——音乐学习自我评价表”,引导学生对每课时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自评。评价标准分为5级,最高级为5分。自评内容包括“我对本课内容感兴趣程度”“我对本课主要知识的了解”“我聆听音乐的认真程度”“我认为本课音乐作品优美程度”“我能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能认真倾听他人对音乐的见解”“我能与同学协商并合作学习”,等等。表格由学生自行保管。通过一课一填的形式,师生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学习状态,肯定学习态度与收获,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取得了较好效果。

2.教师评价

在过程性评价中,笔者要求试点学校的教师在评价结果的阐述中作出鼓励性表述,对优等生的评价要有激励性,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对中等生的评价要有鼓动性,使他们脱颖而出;对学困生的评价要有鼓舞性,使他们建立自信。在量化过程性评价和以班级音乐会形式进行的终结性评价中,教师采用以下评分标准(见表4)。

3.生生互评

音乐课堂的许多环节需要通过小组交往与合作来完成,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会淡化教师的权威性,让学生觉得自然和放松。生生互评时,评价要求宜粗不宜细,既要力求公正又要方便学生操作。笔者研究团队设计了粗线条的生生互评,评价项目综合了平时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态度、习惯)与期末的强项展示,评价结果采用等第制。生生互评在每学期期末进行,促进了学生评价的主动性。

四、综合评价结果,评定学业成绩

综上所述,音乐学业评价细则的构建过程是以学生音乐学习全过程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尽可能科学、公正、有效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细则的制定,经历了讨论、实践、修订、再实践的过程。每学期期末,综合学生一学期的音乐学习情况,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得出评价参考值。最终的等级是由学生演唱、演奏、综合表演3项中的最高得分加上聆听测试卷的成绩,结合评价参考值综合得出的。其中表现项目的参考值为50%(表现项目的成绩取过程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中的最高得分),聆听测试成绩的参考值为30%,评价参考值为20%(学生自评与互评各占10%)。总成绩85分以上为优秀,75分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待合格”者可以补测。

五、成效与思考

音乐学业评价细则的制定,有助于音乐学科评价标准的规范统一,有助于音乐课程标准的深入落实。其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反思和适当调整教学行为。评价细则的构建与实践的亮点有3点:一是将演唱、演奏、综合表演等表现性项目的评价融入日常教学,关注音乐学习的全过程;二是将自我评价与对他人的评价纳入细则要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感;三是给予学生多次成功的机会,彰显评价的人文关怀。应该说,这样的评价体系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之后,其音乐学习的内驱力随之增强,音乐课程的组织形态也随之发生了积极变化。

当然,实践操作过程仍存有一些问题有待思考与改进。一是如何有效把握评价尺度,需要进一步验证;二是过程性评价的效率需要提高;三是评价过程的痕迹有待进一步淡化,要更好地将过程性评价融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小学评课标准细则篇4

案例一:教师向学生展示问题后,不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给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的时间,立即提问,甚至让学生抢答,如:已知aB=aD、BC=DC,由这些条件写出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这是一道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教师应先让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然后才能得到圆满的答案。可个别教师的做法却是立即点名让学生回答。结果,学生由于缺乏思考,回答很不全面,未能把各种情况详尽地表达出来,有的学生甚至呆若木鸡,一头雾水。

案例二:教师向学生展示问题后,学生便立即沸沸扬扬,激烈地讨论、交流,学生完全丧失了思考的独立性。学生片面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不分场合,不讲条件,在各种情形下都要积极地进行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教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要建立在先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课堂提问应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向学生展示问题后,要先给学生一定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然后,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最后才去展示他们的成果,这样,学生的回答定会尽善尽美。

案例三:教师向学生展示问题后,在选择被提问对象时,采用了抽签方式。教师左手握着六张扑克牌(从a到6,不分方块、黑桃、梅花、红桃),右手握着8张扑克牌(从a到8)。任选一名学生从左手抽一张牌,抽出被提问学生所在的小组,再从右手中抽出一张牌,抽出被提问学生所在小组的编号,然后,就去提问被抽到的同学。这样往往出现如下两种情形: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被某组一个非常优秀的1号同学抽到,回答起来轻而易举,真可谓大材小用,这样的提问意义不大。相反,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却被某组一个基础较差的8号同学抽到,真是回答难,难于上青天。素质教育倡导教学时,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症教学,不搞一刀切。课堂提问也应如此。这种抽签提问的方式有点形式主义,选择被提问的对象完全靠“运气”,这违背了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应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提问可以不点名,不举手,自己有所思所想,站起来就说,说完就坐下,尽情表达,畅所欲言。如果某同学对前面同学的回答不够满意,可以作出评价和补充,这充分体现出师生在课堂上的平等、民主、和谐地位。

案例四:教师提问有理数乘法法则时,一名学生却答成有理数加法法则。教师非常生气地评价说:“这位同学的回答很糟糕,把两个法则混为一谈。”而另一名同学仅答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遗漏了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教师非常不满地对这位同学说:“你的回答很不全面,考虑问题太简单。”又有一名学生在计算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因疏忽大意出错。教师对这位学生的评价说:“做得太差劲了,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做不对。”教师一句句不恰当的评语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理念倡导扬长教育,应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改进和激励功能,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开放化,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扬长发展。根据这一原则,课堂提问对学生评价时就应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入手,维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评价时,要用欣赏的眼光,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在不足中挖掘闪光点。如对第一位同学可这样评价:“你虽然记混了法则,但你记住了有理数加法法则,而且非常准确(应肯定这一点,并大力表扬),你要记住每一个法则,请加油吧!”再如第二个同学回答虽然不全面,但毕竟记住了一部分,这是值得肯定的方面。可这样评价:“你记得很好,但美中不足的是不够全面,请让另一同学为你补充一下好吗?”又如第三名同学虽然结果做错,但前面步骤是正确的,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可这样评价:“你的解题过程是好的,仅因最后一个步骤不细心而出错,今后你一定要养成做题细心、认真检查的习惯,相信你下次一定能成功。”

以上案例真实反映了部分教师在落实新课改方案时存在的不足,我认为亟需改进。在新课改指引下,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用新课程标准规范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彻底摈弃落后的教育观念,纠正不良的教学习惯,做到与时俱进,争做新课改的“先头兵”。

小学评课标准细则篇5

一、课堂观摩描述差异合作课堂

优异的成绩源于有效课堂,对差异课堂管理可行的细节管理方式有预约听课、带动辐射、对比教研等,还可以实行差异合作描摹推进策略,即分别安排两名听课教师,一边听课,一边记录主讲教师带领学生差异合作的时间、次数,是在哪一个教学环节、哪一个知识点、哪一个知识体系的建构中使用了差异合作,师生是怎样进行差异活动的,有什么样的活动成效和不足,对此作出适当的评价。研讨活动时,观摩记录教师对差异合作情况进行描摹,听课教师对照描摹和自己听课时的记录进行评课。评课要做到三点:一评差异合作运用的点,依据学情是否适合差异合作;二评差异合作运用的策略,依据课堂是否展示差异、合作互动缩小差异;三评差异合作运用的实效,学优生拓展了多少,中等生巩固了多少,学困生学到了多少,与平时的常态课堂相比较有哪些进步等。以评促描,以描带评,有效推动了差异合作课堂的建设。

二、课堂评价衡量差异合作课堂

如果说课堂观摩推动了差异课堂研究,那么课堂评价则有效助推了差异合作课堂的常态化、学科化推进。

1.完善评价内容,引领差异合作课堂。评价突出“差异合作”主题,在分层合作教学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别从教学基本观念、教材处理、教法学法、过程的合作性等维度,对差异合作课堂建设进行了明确的补充,例如:教学基本观念中增加了“面向全体兼顾学生差异”的理念;教材处理中补充了“基于学情,正确把握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学生差异解决策略得当”的要求;教法学法运用中明确规定了“恰当运用差异教学手段指导小组合作,指导策略得当”这一硬性要求;教学过程的合作性中细化了合作的层次,注重“组内差异合作、组间差异合作效果明显”。学校将补充完善后的课堂评价标准运用到全校各学科的课堂评价中,以此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业务水平。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年终责任制考评中,与教师的直接利益挂钩,同时对于校级公开课、各级优质课的评选、推荐也依据此标准进行,引导全校各学科教师迅速走上差异教育的轨道。

2.补充随堂评课,反思差异合作课堂。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新增了随堂评课意见,分别从七个方面对教师的差异合作课堂进行适时评价。这七个方面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教师随堂听课时有疑设问、有感而发,随时对照主讲教师的差异课,记录差异课堂中的研究疑问、解决策略,书写差异课堂中的研究感悟、研究收获。老师们通过疑问、感悟、收获,反思差异合作课堂研究,推动了研究的深入化、精细化。

三、教学考核助推差异合作课堂

为配合差异合作课题实验,有效评价课堂教学,我们对教师的教学成绩实行了分层差异式评价。具体做法是:教师教学成绩按照“85分(含85分)以上为优秀一,70分(含70分)以上为优秀二;60分(含60分)以上为合格一,45分(含45分)以上为合格二;45分(不含45分)以下为不合格”进行划定(各分数段均以百分制为标准)。优秀一、优秀二、合格一、合格二分别按16、14、12、8分为权重,纳入教师个人成绩计算,将教师个人四率与联谊校各自的平均四率作比较。

1.与其他联谊校比较,按个人名次四率得分分别为:

优秀率合格率

名次优秀一优秀二名次合格一合格二

第一名1614分第一名128分

第二名1412分第二名86分

第三名1210分第三名64分

第四名108分第四名42分

2.同时,为了尊重教师劳动,鼓励教师努力缩小与前一名次之间的差距,在按名次计分的基础上实行奖励浮动分,公式为:

及格一奖分=(本人及格一率/联谊校同学科第一名及格一率)×3分;

优秀二奖分=(本人优秀二率/联谊校同学科第一名优秀二率)×4分;

优秀一奖分=(本人优秀一率/联谊校同学科第一名优秀一率)×5分。

小学评课标准细则篇6

关键词:南非课程标准小学英语

南非于2012年1月颁布了《国家课程与评估政策声明》(CurriculumandassessmentpolicyStatement,简称CapS)。由于南非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南非荷兰语,还有9种获得官方地位的地方语言,如祖鲁语、科萨语等[1]。因此,南非政府根据国家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了具有不同水平要求的语言课程标准。本文所介绍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是指母语为英语的南非国家课程标准。

一、南非国家课程与评估政策(CapS)产生的背景

在南非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种族歧视色彩浓厚的南非教育现状,南非民主政府在相关教育法律政策出台的基础上,开始修订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新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南非首个核心课程指导文件《课程2005》,之后,政府评审委员会对该文件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发现其存在众多问题。经过慎重讨论研究,南非政府决定修订一份国家课程声明,在此期间,《R-9年级修订的国家课程声明》和《10-12年级国家课程声明》相继产生。2002年,南非政府把R-9年级和10-12年级国家课程声明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文件,即《R-12年级国家课程声明》,但该课程声明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负面问题。因此,南非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对现行的国家课程声明进行审查并提出相关修改建议,政府根据专家提供的提议,重新修订了国家课程声明,并决定为每一门科目制定一份单一的综合性的《课程与评估政策声明》(CurriculumandassessmentpolicyStatement,简称CpaS),该文件逐步替代现行的针对每一门课程所颁发的三个文件,即《学科声明》、《学习计划指南》和《学科评估指南》[2]。本文所介绍的课程标准是指南非政府针对小学英语(同时为母语)课程而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

二、南非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框架与结构

新颁布的南非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由《课程与政策评估声明――基础阶段(R-3年级)英语-母语》与《课程与政策评估声明――中间阶段阶段(4-6年级)英语-母语》两个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的政府文件构成。该文件是对南非R―6年级小学英语课程全面具体的要求,也是南非学生完成小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后所必须实现的最基本的知识或能力的目标。

从表1可以看出,南非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两个文件有大致相同的内容框架与结构,但又略有不同。首先,文件第一部分是对国家课程标准的简介,包括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课程标准的一般目标和总目标、不同阶段英语课程的时间安排。其次,第二部分是对基础阶段与中间阶段英语课程在语言水平、教学方法、时间安排及使用材料上的进一步要求和说明。再次,第三部分具体罗列了各个阶段不同年级英语课程的具体且详细的指标。不同的是在基础阶段,课程的评估是呈现在课程内容与计划中的,而在中间阶段则单独列出作为第四部分,这是R-3年级与4-6年级英语课程标准框架与结构的最大不同之处。最后部分是术语表,是对文件中出现的专业术语的详细解释与说明,有助于读者的阅读与理解。

表1

三、南非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

1.课程目标的内容与结构

课标第三部分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计划就相当于我国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与内容。南非小学一学年由4个学期构成,每个学期有10周左右,小学英语课标对不同年级的每一学年的4个学期分别设置了具体详细的指标要求[3]。例如基础教学内容列出R―3年级在听力与口语、注音、阅读与浏览、书写与写作四个方面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接下来的内容占R-3年级英语课标的大部分篇幅,即课标以图表的形式,分别罗列了不同年级四个学期的具体达成指标,基础阶段主要从听力与口语、阅读与浏览、写作与手写三个维度展开分目标,而中间阶段则从听力与口语、阅读与查看、写作与呈现及语言结构与惯例四个方面展开。

南非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呈现出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连续不断螺旋上升的特点。如表2,从“不断地听”到“在整个小组集会中轮流讲”;活动从3个项目扩大为5个;唱歌到说诗歌和童谣;从整体到部分的逻辑认识,一年级第二学期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指标较之于第一学期,整体范围扩大、要求提高、目标层次提升显著。

2.课程标准语言表述别具一格

课程标准的语言表述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首先,课程标准中表述目标要求的句子之后带有范例。如课标中讨论个人经历,例如讲新闻、天气或其他的事情;发展方向性:左到右和上到下,画直线,加点,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听故事细节和其他口头文本,并回答开放性问题,例如“当你起床时候你将干什么?”;读放大文本,例如诗,大书籍、海报和电子文本等。其次,目标内容的叙述一般都是使用动词。如表3,里面的听、讨论、唱、说、认识,这些动词的使用,使目标表达更具体,操作性更强,行动指导意义更大。最后,课标中语言表达的应用策略性知识,例如在中间阶段的英语写作与呈现目标下面列举了教学所使用的写作过程,包括:计划/写作;起草;修改;编辑;校对。举例、动词和策略性知识的使用,让课标的使用者对课标的内容把握更精准,理解更透彻,行动更便捷。

表2

3.教学时间与使用文本的规定

课程标准对南非小学英语教学时间安排与教学使用文本做了细致明确的规定与指导。一方面,课标第一部分就对基础阶段、中间阶段、高级阶段与10―12年级所教授的各个科目的教学时间做了规定,如基础阶段母语教学R,1和2年级的教学时间是23个小时,3年级是25个小时,R-2年级语言学习为10个小时,3年级为11个小时等。另一方面,对各个年级的母语教学时间做了清晰明了的具体规定。如表3,规定了不同年级在听力和口语、阅读和语音、书写与写作四个方面所需的每日教学时间、天数及每周总时间。

小学英语课标还罗列了不同阶段所使用的教学材料,主要包括基础阶段各个年级每个学年有关英语课程学习可能涉及的资源列表,以及中间阶段英语课程教学使用的文本类型与范围。小学英语课标中基础阶段的资源主要包括不同形式的文本、教学设备和服装道具等。而在中间阶段,支持教学的材料由学生使用的材料、教师使用的材料与教室资源三大部分构成,并根据英语课程教学进度、文本类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对学生每两周的文本类型的使用做了详细的规划与指导,如表4。

表3

表4

四、南非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特点

1.课程标准全面详细

南非小学英语课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信息量大,涉及面广,信息全面、详细且具体。整个小学英语课标文本页数达到250多页,几乎涵盖了与教学有关的各个领域,其课标主要由以下几个大领域构成:各个阶段所学语言的基本介绍,各个年级教学展开的维度,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详细具体的时间安排,文本使用情况,教学的评估,等等。同时,课标对各个大领域内具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子目标做了进一步细致有效的说明与指导,使课标使用者更容易理解与把握。

2.课标目标的多元化

南非小学英语课标的目标设计包括社会目标,管理目标及教育目标。课标前言是南非教育部长对南非教育的一段寄语,“解决过去的矛盾,建了一个拥有正义和基本人权的民主国家;建立一个体现人民意志,使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民主、开放的社会”,话语中无不寄托着国家对教育发挥社会作用的期望。南非课程的一般目标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课标所要实现的不同领域的目标,如社会目标体现在一般目标中的“不论其社会经济背景、种族、性别、体能或智能,使学习者具备自我实现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并作为一个自由国家的公民有意义地参与社会;该国家课程声明R-12直面多样性的问题,如贫困,不平等,种族,性别,语言,年龄,残疾等因素的影响等方面”。教育目标体现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做出决策;有效地进行个人工作和与其他人作为一个团队工作;在各种状态中使用可视化,符号化或语言技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等方面”。管理目标主要体现在包容性管理方面,包容性管理的关键是依靠学校社区所有相关的支持机构,确保识别和解决障碍。南非期望教育为社会目标的实现承担更多的责任,兼顾教育公平与效率、教育规模与质量;既要注重教育为国家发展服务,又要注重教育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还要做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4]。

3.南非课标语言表述操作性强

南非小学英语课标明确规定了学习者所要达到的具体指标,表述这些具有不同层次要求的具体指标的语言具有灵活性、易操作性。课程标准分量最重的目标与内容方面,列举了不同维度下的各级具体指标,这些指标内容更多的是一些教学的方法策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程序性知识,即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比如四年级第一学期最后两周中有关听力与口语目标下属的一个演讲指标,内容是准备一次演讲包括“选择相关内容使用开始,中间和结束;围绕主题使用逻辑组织使用演讲技巧,如音调、暂停、姿势”。阅读目标中提到了阅读过程,包括计划/写作、起草、修改、编辑、校对与呈现。加之前面所介绍的举例、动词和策略性知识的使用,这些别具一格的语言表述能指导师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师生怎样具体掌握英语课程的相关技能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军.近10年来中国的南非教育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

[2]CurriculumandassessmentpolicyStatement(CapS):GradeR-3,englishhomelanguage[m].RepublicofSouthafrica:DepartmentofBasiceducation,2012:3.

小学评课标准细则篇7

《中庸》中的名言“致广大而尽精微”含义深刻,既有达到宽广博大宏观领域的内涵,又有深入精细详尽微观环节的期望。学校管理如果不求“致广大”,就会纠缠于琐碎的“尽精微”;如果不能“尽精微”,则会使“致广大”就成为一句空话。作为小学校长,必须在微观上抓好细节,在宏观上抓好文化,把精细化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建立完善制度

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科学、严格、务实、可行的原则,必须根植于学校的管理现状,使之适应学校的发展趋势。精细化管理必须避免“人治”,而要用良好的制度使学校达到长治久安;精细化管理要在职责、规范、奖惩方面制定全面的制度体系,形成严格的正向激励、负面约束机制;精细化管理要做好对教师的评估和考核,建立“自评、互评和他评”的评价模式,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并将评价结果与晋级、分配挂钩,营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竞争氛围。学校健全制度,细化条款,量化跟踪,使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实现从“粗放型”到“精益型”的管理提升。

制定具体规范

学校对每个职能部门制定出明确且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使全校教职工严格按规范办事,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便于把事情做细做精。学校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加强反馈,及时改进,形成常规,使各项工作都按程序化的规范要求去做,大幅度地减少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避免出现梗阻或脱节现象,从而形成管理合乎规范、师生遵守规范、做事依据规范的良好环境。

明确各项职责

学校按照“职、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层级领导、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学校将管理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做到人人尽职、事事到位。学校在责任安排上,注重管理流程的设计,明确各个岗位的独立职责,充分发挥相互间的协同合作,防止各自为战、自行其是。学校根据发展目标,制定精细化的总体执行规划,将精细化管理的碎片融为一个整体。

抓好操作执行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制度建立之后,必须在执行操作层面贯彻“精、准、细、严”的要求。“精”即做精、求优,“准”即准确、准时,“细”是做细、周密,“严”即严格控制、执行。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精化管理必须认真执行新课程计划,落实课程设置、课时规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校本课程的开发突出学校特色。精细化管理要将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贯彻到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每一个教学环节上,要组织教师学习交流,形成现代的教学理念。精细化管理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细致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固化行为习惯

精细化管理重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把良好的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践“知行合一”。首先,校领导班子严于律己。校长率先垂范,高瞻远瞩,克服困难,勇于实践;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律先做到,带动全体教职员工踏实工作,有所作为。第二,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学校引领教师建立发展的共同愿景,创造读书、好学、上进的氛围,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平,引导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推动教师的成长进步。第三,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从基础着眼,点滴着手,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风、班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提升管理层次

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的评估和管理。学校要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以人为本,以爱育爱”的校园文化。学校管理要聚焦“五个转向”:从强调物本管理转向注重人本管理,从强调常规管理转向注重创新管理,从强调有形管理转向注重无形管理,从部门优化管理转向注重整体优化管理,从强调刚性管理转向注重柔性管理。精细化管理要克服管理的简单化、机械化,有意识地增加管理行为的文化含量,淡化管理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凸显管理的人性化,形成学校管理的自动调控机制。

小学评课标准细则篇8

1.全员性原则

全员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根本理念,全校师生员工都能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体现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公平性、公正性,学校的重大决策通过民主讨论形成共识,如果每个师生员工都明确学校的奋斗目标和所担负的责任,那么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工作,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2.整体性原则

学校管理的内部是一个复杂完整的能动系统,只有有效地整合人、财、物、时空、信息等基本的管理要素,使它们组成完整的有机系统,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才能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3.程序性原则

学校管理应遵循一定的程序,缺失程序,管理就会陷入紊乱。学校管理的基础程序就是计划决策——组织执行——评价指导——总结提高。

4.实效性原则

要使各项管理真正做到有成效,就要与时俱进,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目标,创新评价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二、城镇学校德育管理的管理方法

1.组织发动的方法

通过组织动员、层层发动的方法,明确要求,确定目标,宣传实现目标的意义和价值,让师生员工受到激励,为实现学校制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2.督导检查指导的方法

这是着重深入工作实际、参与实践活动的方法。学校成立师德、纪律卫生、出勤、业务等督导评价小组,明确分工、严格责任制度、制定督导评价细则、对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的督导检查评价、指导总结等。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加德育活动,了解掌握德育教学第一手材料,通过现场教研及时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方法就是用评价制度约束师生工作、学习、生活行为,使师生按照学校的目标要求去开展各项活动,达到养成教育的自觉生成。

3.实行程序调控的方法

学校制定德育教学常规、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对课前、集体备课、编制导学案提出具体的德育目标和要求,制定编制导学案的德育渗透原则及流程要求。规范教师备课行为,并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导学案,优化备课质量与量化考评相结合。课堂教学运用“高效模式”贯彻德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三观”形成教育的情况,依据学校制定的高效课堂德育教学评价标准进行督导检查评价,有效地控制课堂流程。课后的整体验收、整体反思和对德育质量分析的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学校达标方案,评价教师、学科、对应班级的德育教学质量,找出问题,及时改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三、城镇学校德育管理的目标

学校若要健康发展,必须有目标做引领,科学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并依此制定相应的规划,使之成为全体教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并内化为自觉意识和行为。学校的发展必然会步入科学和良性的轨道。按照“整体促进,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秉承“一切为了师生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为内驱力的座右铭,把“创品牌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办学目标,针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校应规划并合理确定每一步的德育目标预期,以确保德育教学模式改革稳步扎实推进,并循序渐进地拓宽改革视野。重视德育教育教学是工作的前提,制度建全是工作的保证。德育工作要做到纵向加强领导,横向加强联系,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另外,健全制度是做好工作的保障,德育工作管理是严格有序的,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教师公约》《班主任工作职责》《辅导员职责》《青年教师仪表规范》《校园忌语》等,使全体教师真正地成为文化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蒙者、心灵的塑造者。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学校的管理重心在德育,评价的原点在课堂。能抓住各教学要素,建立一整套德育教学评价系统,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责、权、利,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全体教师的潜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全人”教育效益。针对城镇学校课堂德育教学特点,制定新的评价标准,并把它纳入学校整体评价中或做相应的置换。针对城镇学校的课堂特点,必须逐步过渡,转变评价方向,进而建立新的德育评价体系,只有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才能科学地反馈德育教学信息,合理促进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完善、去伪存真、挤出水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德育高效教学。建立新的德育评价体系要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1.城镇学校德育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般来说,要按照即时管理、即时评价、即时指导、即时改进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价组依据学校制定的“高效课堂德育教学常规”“课堂德育效果评价标准”“导学案德育目标评价标准”“德育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等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业务能力和工作常规进行全方位评价。

2.城镇学校评价方式

只要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着眼于实效性,评价方式必须因学校规模、学校性质、生源状况、地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在评价方式上不必追求整齐划一,也不必照搬照抄,学校成立督导评价组负责对学校工作全方位的管理与评价,每天对师生的课堂德育教学活动实行即时管理、即时检查、即时指导、即时评价、即时量化打分、即时公示、即时汇总情况,第二天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点评,做到纠偏纠错不延迟,同时成立校务德育办公室督察组,每天对师生常规进行检查评价公示。两块督察结果汇总,将师生的个体评价结果与教研组、学习小组和班级合力组集体进行“捆绑”,并与绩效工资挂钩,他们的这种评价方式,特别具体细致,时效性、针对性比较强,有助于打造团队精神,激发集体荣誉感。一月一评价,一月一总结,同时与跟踪教学、课堂的即时指导性评价相结合,以期稳步推进课堂改革的健康发展。

3.城镇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小学评课标准细则篇9

关键词:职业能力;考核模式;课程;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53-03

一、国内外考核模式分析

1.德国“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考试模式。“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考试模式是在电子行业等采取的一种创新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考试须密切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考试形式的设计关注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第二,以职业能力的考核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考试方法考核学生职业能力的各个方面;第三,采用外部认证体系,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考试质量保证体系,切实维护职业教育考试的客观公正性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2.英国BteC教学考核模式。BteC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是BteC教学模式的核心。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及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包括问答、讨论、演练、案例、演讲等,突出通用能力培养。BteC模式的评估目的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课业的完成过程全面评估学生学习到了什么专业能力,并测试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BteC考核模式的特点是:以课业为形式,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考核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以成果定等级,重视资料积累;尊重学生,重视投诉。

3.国内考核模式。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职教工作者陆续提出了一些体现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方法,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仿真与现场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相结合、校内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等。这些方法或多或少有其成功之处,但也有待改进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考核方式缺乏标准性、精确性、系统性、全面性。

二、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探索

根据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课程考核模式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在教学目标的限制下,确定考核的形式、内容和标准。

1.职业能力导向课程教学目标制定。通过对特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位置,细化课程教学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

2.职业能力导向课程考核模式构建。在细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考核过程、考核标准、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的执行与管理几方面进行研究,构建职业能力导向课程考核模式。

(1)考核过程全程化。职业教育课程考核需要分为两部分,强调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2)考核标准职业化。职业化的方法可以从引入职业标准开始,分析岗位要求,具体落实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三个方面。

(3)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主体不能局限于老师打分,可以多种主体配合,比较可行的考核评价主体有老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

(4)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方式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考核方式采用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小组答辩、小组竞赛及展示汇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

(5)考核的执行与管理系统化。考核的执行与管理必须系统化,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流程机制。第一,在课程开始之前课程小组就要研究制定考核的方案,包括学生情况的调查和过程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制定;第二,组织专家对考核方案进审核和修订;第三,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组织督导对考核方案的执行与效果进行追踪、反馈和修正;第四,在期末进行终结考核时要实行教考分离;第五,课程结束时要组织教师学生进行反馈总结。

三、“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考核模式实践

“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是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pCB电路板加工、电路板加工质量检修、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简单电子产品设计、电子产品及设备改良等典型工作岗位技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整体考核方案。课程考核融知识、技能、素质于一体,由平时考核、任务过程考核、期末考核三部分构成,并与岗位技能认证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师生共同参与,如表1。

2.考核评价标准。在课程考核方案中,非常关键的是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任务过程考核部分。内容是否恰当、标准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技能的培养效果。下面以“任务1: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设计”为例,简单阐述如何确定任务过程考核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根据职业能力导向的任务驱动课程教学目标分析,按由简到繁的原则,作为第一个任务,使学生了解电子线路板设计流程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掌握protel99Se启动、文件类型识别、文件管理、数据库设计、分立元件库加卸载、原理图绘制环境设置、元件操作、电气连接及规则检测、报表生成、原理图打印输出等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

(2)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如表2。

通过考核模式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加扎实。特别是学生通过自评环节,增强了学习主动性,也对自身学习状况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对每个任务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总体来说,该课程考核方案比较全面、合理、细致、操作性较强。当然,在今后的实践中还有提升空间,需要课程组的不懈努力。

课程考核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对教育教学活动效果测量和质量管理的工具。它与教育教学活动相伴而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能积极主动地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尧妃.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9,(10).

[2]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

小学评课标准细则篇10

xx镇xx中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等级评定细则文章作者:qy.zss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28日15:43xx镇xx中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等级评定细则(xxxx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二五年九月一日一、道德品质等级评定(一)有关证据(第4条由学生提供,其余由班主任提供)1、每学期的班主任期末评语的原始凭证;2、每学期的奖励或处分等原始记录;3、担任学校、班级或小组干部的记录,或为同学服务、乐于助人等方面表现的同学互评记录;4、为集体争得荣誉的原始证据,如:在校级或校级以上的各种社会活动中的获奖证书;5、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记录。(二)评定标准a级:1、完整提供标中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状况;3、学习态度一般,有缺课现象,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4、各学科平时测评和考试成绩60%达到“良好”及以上;5、各学科平时表现记录60%达到“中等”及以上;6、学校课程三年累计学分达到30分以上。d级:1、学习不主动、不认真,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皆差2、80%学科平时测评和考试成绩为“不合格”;3、各学科平时表现记录80%为“不合格”;4、学校课程三年累计学分达到30分以下。四、交流合作与实践能力的等级评定(一)有关证据1、一份与他人交流合作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2、积极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社区或社团活动的原始记录;3、信息技术课和综合实践课考查成绩(或累计学分)的原始记录;4、研究性学习活动及成果报告和累计学分的原始记录;5、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成果及体现实践、创新活动能力和特长的证据(如获奖证书等);6、口语交际成绩报告单和理、化、生实验成绩记录。(二)评定标准a级1、完整提供6条“有关证据”中规定的证据;2、证据客观、真实,能充分证明学生在各方面目标中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状况;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累计学分>50分,或考查成绩均在“良好”以上。b级1、完整提供5条“有关证据”中规定的证据;2、证据客观、真实,能充分证明学生在各方面目标中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状况;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累计学分>40分,或考查成绩均在“良好”以上。c级1、完整提供4条“有关证据”中规定的证据;2、证据客观、真实,能充分证明学生在各方面目标中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状况;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累计学分>30分,或考查成绩两项在“良好”以上。d级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累计学分<30分,或考查成绩均“不及格”。五、运动与健康状况的等级评定(一)有关证据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考查成绩;2、终结性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两种健身技能的达标记录;3、各级运动会中的获奖记录;4、体育课、课间操及体育比赛的出勤与表现记录;5、参加心理健康辅导课或活动的记录。(二)评定标准a级:1、初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总成绩和终结性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2、每学期参加心理健康辅导课或活动累计7课时以上。b级:1、初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总成绩和终结性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达到75--89分;2、每学期参加心理健康辅导课或活动累计6课时以上。c级:1、初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总成绩和终结性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达到60--74分;2、每学期参加心理健康辅导课或活动累计5课时以上。d级:1、初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总成绩和终结性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达到60分以下;2、每学期参加心理健康辅导课或活动累计4课时以下。六、审美与表现能力的等级评定(一)有关证据1、有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审美情趣的作品;2、音乐、美术课成绩的原始记录;3、在校级或以上级别的艺术比赛活动中获得成绩与奖励的证据。(【大中小】【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