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十篇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十篇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5:40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篇1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绘画艺术要求设计者不但要具备绘画的基本造型,技能与审美意识,更应该在商业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中拥有独特的理解与创作。

现代陶瓷绘画其实就是个性的表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每一位杰出的陶瓷大师都曾经创造过极经典的个性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都会凸显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创造者都会在作品中把个人的主观意识、潜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表现自我。

现代陶瓷绘画在各种艺术手法和市场运作的影响下有很多绘画作品只考虑市场,为了经济利益就增添怪异手法而缺少艺术审美的方向性。

陶瓷绘画对美感的追求表现在材质、肌理和表现手法上,现代陶瓷绘画材料的运用表现在扑朔迷离的肌理运用上。陶瓷绘画把釉上、釉中、釉下、雕塑等一切可以结合的技艺融汇到一起,打破常规,用混合、含蓄、豪放的手法表达意境。陶瓷艺术也必须是技术与艺术创造相结合才可以造就优秀作品,反之就是失败作品。技艺的完美结合成就了手工业时代艺术的辉煌。“新艺术”也同样体现在艺术和技艺方面,现代与传统方面找到精准的平衡点。

现代绘画强调空间透视的表现,而陶瓷工作者必须既保持传统的精神又具有现代抽象张力创新世界。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的描绘中不仅赏心悦目而且具有陶冶性情的东方格调魅力,并且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审美的心理历程,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陶瓷艺术上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代表了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思想与高度的创造性,因而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美学内涵。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景德镇的艺人们吸收借鉴中国画的绘画手法和审美观。注重意境的营造。而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陶瓷绘画艺术中的意与境,情与景具有密切的关联,他们是心与物的关系。在创作中通过对描绘对象的观察理解,结合诗意的想象。力求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

在讲究诗意的同时,景德镇的艺术家还追求中国画中的那种所谓“气韵生动”。其是指作品追求似与不似之间,以虚当实,笔断意不断,利用抽象的手法来揭示事物的深层含义,使人有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但现代艺术则一目了然,简洁明了,概括性极强,将不同比列、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元素所有相结合,超越现实,形象夸张,鲜明醒目的表现主体事物,赋予陶瓷更广意义。

当然再好的现代艺术还是和传统艺术分不开的,没有传统艺术,陶瓷就像大树失去了根基,没有养料,就算表皮如何的光彩照人,但是它没有了神韵,只有作品把中国陶瓷传统技法和现代陶瓷特殊的肌理效果相结合才能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感染力。

中国传统艺术陶瓷的审美特征是从造型工整、绘画手法和色彩运用三方面体现出来的,但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在不断变化。如从讲究器型工整完美到有意识的使器型残缺变形而追求一种缺陷美。

在现代艺术家崇尚本能和直觉的今天,迷恋于纯朴和直率的超然心态,娱己悦人成为其创作的基本态度。对具有自然形态的手工痕迹和应用正好成为满足他们回归自然又力求创新的心理需求。现代陶瓷在材料方面,它不问粗细优劣,而强调材质运用与个性表达相吻合。在工艺方面常常有意识地利用反技术与肌理,在装饰方面追求肌理效果的随意性与偶然性。保持手工制作的痕迹。

在我国绘画作品中,动与静、疏与密、虚与实纵横黑白对比等交错,传统构图法则屡见不鲜。

多元与凝聚、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都不要独舍一端,明白融合的要义,才能创造出超越现实、超越时空、超越一切的跨时代陶瓷作品。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篇2

【关键词】传统绘画艺术现代艺术设计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艺术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绘画造型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艺术设计。下面就从这个角度进行一定的剖析。

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生活中孕育了绘画的胚胎,从已由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所产生的彩陶艺术所描绘的鱼纹、人面纹及花叶纹等装饰图形,至明清时期的文人绘画,我们会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各类绘画艺术,总有一些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形”的表现往往是中国历史艺术家借以传情达意的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传神”、“借物咏志”。中国画艺术家在表现某一种自然物象时,更多地是注重与“形”所蕴涵地精神意义,而不是对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态的外形模写。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象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将自然物象之形抽象为一种图式化的符号语言。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篇3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传统艺术现代化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论文下载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倾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

很明显,前两种观点不仅忽略了传统的实践性或延续性,把传统看作静止的、凝固着的东西,还属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而第三种观点是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冈为它是以发展和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和解决我国艺术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艺术必须是要发展的,而来自外部的促动和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素。比如,被中华民族视为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的“塔”这种建筑形式,其实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是随着佛教在东晋传人后才在中困遍地开花的。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围家之所以获得在科技文化上的巨大发展,是因为他们翻译了大量卉希罗的文化典籍,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以这些著作作为启蒙和基奠的。现代的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除了其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外,其本身的文化“杂合”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此,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可供民族主义膜拜;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在自身寻找发展规律外,寻求外来文化的帮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对待随经济、科技、传媒浪潮奔袭而来所谓“强势文化”,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美同在世界上确实占有领先地位是科技文化,此,正如有史论家所说的“美国当代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的表现”在它的后现代艺术里,从集合主义、波普、超级现实主义、构成主义、大地主义、装置艺术以及广泛化的观念主义艺术,无不充斥了美国科技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和技术产品,科技文化的产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对象和手段以新奇体验代替审美,混迹于生活取代艺术的精英意识成为艺术的新内涵此,这种艺术已经完全脱离艺术的文化传统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甚至政治的产物。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就不会将“非艺术化”的后现代艺术与发达的科技文化混为一谈,不会盲目的崇拜或反对外来的现当代文化一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对于我围经济科技发展有利的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全盘接受,而对不符合我闰发聪现实,与我周艺术传统形式或意识完全割裂的后现代芝术.就要小心谨慎,只能吸收其“合理内核”了。

除了纯艺术领域,在应朋艺术领域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国本土文化识别特征的丧失、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本身所具备的易推广、易操作等的特性,使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繁殖”迅速的现代艺术设计,却会因为他的标准化、可量化、科学化的特性却极容易使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艺术设计丧失殆尽。在现代艺术设计刚刚在欧洲推广的时代,莫里斯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就是欧洲传统手工艺在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抗。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正在重蹈覆辙,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已被许多开口包豪斯、后现代的现代设计师抛掷脑后,难怪一位日本设计师看过了浦东蔓延的摩天大楼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没有现代设计!”。因此,在学习利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时,不仅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认识到他的局限:过于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放之各国皆准却而没有民族特色。这种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模式将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完全失去中国的民族特色。只有采取双赢的结合战略,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又能保持了艺术的中国身份。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功能、标准、量化的特点与我国传统设计中的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认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个事实,就会知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思想,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更要考虑我国本身的艺术传统。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陷入设计领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不会失去艺术的中国身份。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篇4

传统美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应用更多精品资源来自3edu教育网

一、现代艺术设计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艺术设计早已脱离了物品形式,成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象征,反映了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美学风格。现代艺术设计作为美学和文化的综合表达形式,它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各个领域,所以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认识我们应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现代艺术设计作为表达社会意识的一种艺术形式,能从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容易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且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基本都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会影响现代艺术设计的对象,还会拓宽艺术设计的方式和构图思维。

二、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

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文化内涵、强烈的对比色、素材选取、表达形式等。强烈的对比色是民间美术最大的特征,鲜明的色彩对比使得民间美术极具艺术感染力,其独特的视觉效果更使它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师的最爱;文化内涵也是民间美术较为显着的一个特征,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期盼。由于民间美术在表达形式上极具美学特征,这种特征可以将设计转换成一种语言,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不仅增加了现代艺术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剔除了民间美术中的粗俗部分,使民间美术在提炼之后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感,为现代艺术设计开拓了一片全新的领域。

(一)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

在大多数艺术家和文学家的眼中,最好的艺术素材往往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生活作为艺术的一部分,经艺术家的提炼和润色后会充满文艺气息。民间美术来源于民族文化,它是承载民间文化的载体,作为艺术设计的源头,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即物质和精神。物质是人们的生活基础,也是民间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精神文明则反映了当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从艺术表达形式的角度分析,民间美术是艺术设计的源头和潮流,民间美术可以让现代艺术设计满足人们在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等心理方面的需求。从古至今不论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有不同的艺术设计,而每个地方的艺术设计又因风土人情、经济水平等因素得到了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发展,由此可见,艺术设计受民间美术的影响非常之大,也可以说艺术设计的内容大多来源于民间美术的民族底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的艺术设计,尽管它在表达形式和设计内容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深,但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其中蕴含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论是高科技产品、工艺品还是包装纸,大大小小的艺术设计中都散发着浓郁的本土气息,这就是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体现。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民间美术作品是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源头,设计者应当通过吸取民间美术中的精髓部分,设计出属于自己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在促进艺术设计发展的同时,传承我国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

(二)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共通的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在色彩的运用、人文精神的体现和图式造型的设计上都存在共同之处,相同的文化内涵促进了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民间美术在创造过程中始终以人生理想、原始信仰和生命价值为创作主题,而民间美术作为承载人们生活情感的载体,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美好的愿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电子产品也在网络上普及开来,艺术设计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也开始脱离了原来的属性被赋予现代气息,作为一种物质产品迅速充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相对于民间美术而言,现代艺术设计对人文精神更为忽视,因而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就成了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目标。随着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广泛运用,现代艺术设计在时间和空间观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民间美术蕴含的人文精神则是现代艺术设计需要吸收的精华;其次民间美术的设计主题可以激发现代艺术设计的选材灵感,通过分析民间美术作品主题就能发现,几乎所有的作品内容都取自当地的物质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使得民间美术呈现出多彩的形态,随处可见的创作材料和普通的创作工具使得民间美术具备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而现代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审美需求,所以生活气息对现代艺术设计尤为重要。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有利于增加现代艺术设计质朴简洁的艺术感染力,人文精神的借鉴不仅拓宽了现代艺术设计的选材范围,还发扬了朴素的自然观,从而达到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文化内涵共通的目的。

(三)民间美术拓展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创造力

通过分析现代艺术设计作品就能发现,民间美术作品对其影响是多方面、多角度的,首先民间美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源源不断的灵感源头,独特的创作视角和设计方式为现代艺术设计拓展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陕西着名的民间剪纸为例,民间剪纸大多由民间艺人创作,尽管他们能将剪纸创作得栩栩如生,但并不是所有的创作对象他们都见过,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剪纸进行巧妙的构图,从而创造出生动的剪纸形象。由此可见,民间美术在创作和表达上大多是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身想要表达的情感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民间美术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不仅能培养艺术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他们发现寻找素材规律的能力,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表现事物,从而达到发散思维提高创造能力的目的。民间美术的创造性思维不仅体现在想象和选材等方面,构图技巧和设计内涵都是凸显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因而我们应加强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拓展现代艺术设计的创造力。

(四)现代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的借鉴和应用

随着各类现代艺术设计活动的开展,我国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走上了国际道路。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发现这部分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立足本土,借助传统文化来丰富艺术作品的内涵,尤其是现代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和传统艺术的借鉴尤为明显。尽管现代艺术的设计元素在不断创新,设计风格也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在不断转变,但民间美术的精髓在现代艺术设计的作品中始终得以保留,如字体设计、海报设计和包装设计,这类艺术设计都是在原有民间美术理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使之被赋予新的含义。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艺术设计作品当属奥运火炬,祥云图案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在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中都具有深刻的内涵,而设计师在对其翻新后使之成为一件具有民族代表性的艺术设计作品,在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国民族风格当代性的同时,为现代艺术设计拓展了一片全新的领域。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篇5

纵观国内外优秀的现代艺术设计,几乎都是建立在各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并由此一步一步发展和壮大。传统文化富含营养,能够给予艺术设计更多的设计灵感,推动着现代艺术设计不断向前发展。本文主要从两方面来论述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即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迪,其次阐述了传统设计文化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传统文化

现代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设计的结晶,同时更是一部文化发展史。艺术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能够充分展现当时当地的文化风貌。任何时期,文化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及社会性。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先辈们所创造和留下了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发展的基础和根基。

一、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迪

现代艺术设计是一种以人的生活方式、行为理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涵盖了商业、工业、环境规划以及公共事业等各个方面,是现代物质文化、科学技术以及艺术三者的紧密结合。现代艺术文化受到传统文化影响,传统文化设计发展到现代文化设计就是一个时间的积累过程。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既要善于汲取传统文化的基础养料,同时还要契合时代的需求,两者之间具有难以割裂的传承关系。首先,传统文化审美理念的表达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迪。所谓“意境”主要是指艺术设计作品通过形象描绘所营造的境界与情调。在我国传统的美学文化中,“以意为主”,意境不仅讲究“形”,更注重形象之外,追求意境的无穷,例如“飞檐”形的屋顶设计,正可谓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最深的影响,展现出了“生动”、“形象”的气质。艺术设计的优越性不是简单地模仿过去的式样,更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而是创造“意境”的空间,善于结合文化色彩,彰显美学的内涵。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异常善于修辞,这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带来启示。例如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寄托情感,传递情谊并将其渗透于艺术形式之中。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和原始素材,为现代艺术设计创作发展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发展道路。

二、传统设计文化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

(一)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阐释。

艺术设计的精髓在于它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美学表现,更重要的是突出了中国人智慧的思维和丰富的经验,为此在理解上必须从文化层面进行把握。继承传统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在理解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基础上将其运用于现实创作,即对传统精神文化进行现代阐释。只有充分从传统的设计文化中汲取精华,才能在传统的设计基础上呈现出更具时代感的设计。通过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阐释的过程,既能凸显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能展现现代艺术的简洁,促使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二)将空间意向进行重构和演绎。

现代艺术设计要善于运用声音、动作及语言等不同的空间结构加以提炼,从而构成新的空间形态,在文化上既表现了传统韵味,又散发浓厚的现代气息,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一脉相承。例如,现今不少建筑设计就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民族韵味,同时又将建筑的简洁与时尚展现得淋漓尽致。古典园林式的建筑设计,将自然气息带入建筑空间,与现代设计融于一体,实现了空间意向的重构和演绎。

(三)对具象元素进行展现和传达。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其精神内涵的传递必须依靠具体意向和元素来体现,因此现代艺术设计同样需要在传统符号形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和可感知化的改造,从而形成更加个性化以及人文化的设计。任何一个民族和地区都存在着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将这些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特色的部分进行提炼、加工和再创作,从而实现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充分彰显出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感和韵味感。

三、结语

纵观全文,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一脉相承和不可分割的关系,艺术需要文化,艺术设计需要文化元素的点缀。尽管现代艺术设计力推创新,但传统文化的根源不可丢弃。我们要以传统文化的精神作为基础,在尊重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艺术创新,将传统文化审美理念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异常善于修辞的特点来为现代艺术设计增砖添瓦。通过对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阐释、将空间意向进行重构和演绎以及对具象元素进行展现和传达来推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从而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冯小红.论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装饰,2006,(07):16-17.

[2]张峰.试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手法的应用[D].山西大学,2007.

[3]徐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7.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篇6

1.色彩与形态的启示

人们都愿意生活在平和自然的环境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自然里没有绝对笔直平滑的物体,仔细观察都是带有自然曲线纹理的物体,因此说曲线和表面质感丰富的物体更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例如我国传统建筑包含的曲线就给人以柔软舒适和容易接近的感觉。在色彩上人更适应纯度较低的颜色,鲜艳的色彩给人以视觉疲劳的感觉,这些启示都可以运用到现代人文环境艺术设计中,以达到色彩与形态的完美。

2.材料与空间的启示

传统建筑中对于大量木材的应用,其天然属性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心性要求是想吻合的。现在对于木材、石材、灰砖等的选择,也是体现了人的生命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实现人文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的交流与沟通。在空间的布局上,传统文化设计强调单体与群体的连接,院落的布局穿插灵活,曲径回廊,影壁重门,不仅空灵剔透,又显现出富有情趣的生活,所以说传统的设计在空间意识上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将这种材料与空间的文化要素应用到现代人文环境艺术设计中,实现自然协调和融合,达到一种虚实相生,妙趣横生的艺术境界。

二、如何将现代人文环境艺术与传统文化设计进行有效衔接

1.在天人合一的人文环境中体现顺应自然与征服自然的态度

传统文化设计中讲究天人合一,现代艺术设计中重视创造完全的人文环境空间,其实这并不矛盾。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我们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人文环境艺术设计,实现想象与理想的表达。在顺应自然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现代人文环境艺术设计对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方面则应用多一些。设计师在设计时将这二者有效衔接,对场地强调应变和适应,对环境建筑强调建筑主题的自律性,对自然环境采取顺应和改造相结合的态度,是现代人文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借鉴的方式。

2.在演变与重复中实现人文环境设计的艺术性与永久性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设计也在经历着不断的重复与演变,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达到不走极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并存,重视人文环境艺术,不仅给人以新的视觉欣赏,还实现节俭和环保的目的。将传统的文化设计与现代人文环境艺术有效衔接,满足了实用功能后,人文环境艺术有了美的分化,按照人们欣赏美的艺术尺度和手法,达到空间震撼的艺术效果,同时让这种艺术能够得以永久保存,这就要求在材质上和工艺上力求完美,不遗余力,只有将传统与现代充分交流与融合,才能适应当前人文环境艺术设计的需要。

三、结语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篇7

关键词:印染工艺;传统印染工艺;现代印染技术

前言

在我国,传统印染工艺的发展源远流长,在发展的过程中汇聚了各朝各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实用价值。随着工业手段的发展及人们对印染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现代印染技术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撼动着传统印染工艺在印染市场的地位。但是现代印染工艺同样也存在比不上传统印染工艺的地方,如何结合二者优势成为当前印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传统印染工艺

1.1传统印染工艺的发展

印染是一种对布料进行加工的方式,包括染色、印花、洗水等工艺流程。印染技术始源于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的布料,颜色单一。商周时期设有专门的官职专门管理布料染色,染色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可染出多种颜色的布料。发展到汉代,印染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颜色种类更度,图案、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传统印染工艺在我国具有丰富、悠久的历史,其发源于民间手工艺人,结合了我国广大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传统印染工艺对人工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是一种产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同时也受到印染工具、材料、工艺等多方面的制约,因而在大范围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在依靠人力的古代社会,传统印染工艺占据主导地位直至在近现代印染技术的冲击之下其主导地位才发生了转变。但是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追溯、对自然的渴望,传统印染工艺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2传统印染工艺的特点

与现代印染技术相比,传统印染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颜色、样式单调等不利的因素,在现在市场中相对滞后。但是在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等方面也具有现代印染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传统印染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情感的传承。从传统印染产品的图样、工艺中能够感受到具有民族特色及小作坊特色。印染图案通常为荷花、牡丹、竹子及瑞兽等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同时图案以对称原则为主,凸显了传统印染产品的简洁、整齐。其次,传统印染工艺将植物纤维、植物的汁液、矿物质等作为生产的原材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传统印染的原材料取材于自然,具有清新、淳朴、自然特点,同时也是受到当下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最后,印染工艺的传承性。传统的印染工艺注重传承性,通常为小作坊工艺。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传承给新工人,同时各个地域、各个作坊的工艺又有其不同点,由此具有不同时代、地域及个人特色。在研究文化传承、民族特色方面,传统印染工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现代印染技术

2.1现代印染技术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工业的发展,机械广泛用于纺织印染,现代印染技术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布料的需求量,同时也冲击着传统印染工艺的地位。而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印染企业纷纷参与市场,为抢占市场份额,现代企业纷纷对印染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印染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样式更多、颜色更多、质量更佳的产品价值。同时在印染材料、工具、工艺等方面也发生了转变,材料更多、工具更为精细,工艺更为简单,因而现在印染技术对于人力的依赖性降低,极大解放了劳动力。与传统印染产品相比,现代印染技术生产的产品价格更为低廉,更适合推广。现代印染技术为了提高布料的色泽、手感,通常需要添加较多的化学药剂、添加剂等,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等不安全的因素。如何提高现代印染技术的安全性由此成为现代印染技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2现代印染技术的特点

现在印染技术更多地依赖现代化机械、印染剂等的应用,在人文底蕴上相对较弱。现代印染技术也存在以下几点特点,第一,更加注重功能性。由于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印染企业将印染的关注点放到印染产品的功能性方面。印染不再仅仅用于制衣,还用于其他的用途,因此印染技术不仅要考虑产品的色泽、吸水性、柔软性、牢度性、稳定性等,还要考虑印花、花网排列、磁棒压力等因素[2]。第二,材料种类多。除了传统的亚麻、棉布材料,纤维、粘胶、细纺布、尼龙等都可作为印染的材料,可满足人们不同用途的印染要求。第三,图样的个性化。在现代工艺的支持下,印染图案更加丰富,只要人们喜欢都可以印上具有个人特色的图案,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荷花、牡丹等图案。同时,图案打破传统印染工艺的对称性原则,凸显出个人的风格。第四,染色剂的大量使用。为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染色剂大量使用,满足人们对产品色泽、质量、用途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问题及产品的安全性问题[3]。如对人体有害的染色剂、防腐剂及印染带来的废水等都成为当前现代印染技术在应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传统印染工艺与现代印染技术的结合

3.1二者的不同点

传统印染工艺与现代印染技术都是人们的智慧结晶,具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因此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两种在不同时代流行的印染工艺。传统印染工艺过多的依赖人力,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受到材料、工具、工艺的影响,产品无法满足大多数的需求,因而无法做到批量生产、推广应用。但是其审美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及安全性是值得肯定的。现代印染技术能够做到批量生产价格低廉,同时受到材料、工具的限制较低,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可做到批量生产,适合推广应用。但是却缺乏审美、人文、艺术价值,且大多数产品的安全性也不如传统印染工艺下生产的印染产品。

3.2二者相结合,优势互补

为实现印染产品的高质、高效,可将传统印染工艺与现代印染技术相结合,吸取二者的长处,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首先,将传统印染工艺的设计理念融入现在印染技术中。如具有民族特色、文化意义的图案引入现代印染,丰富现代印染技术的文化底蕴,增强现代印染产品的审美、艺术、人文价值。其次,借鉴现代印染工具提高印染效率。传统印染工艺过多依赖于人力,在生产效率方面相对较低,因此可在一些印染环节使用现代印染工具,解放生产力,提高印染效率。再次,对特殊印染效果的利用。如传统印染工艺中蜡染的“冰纹”及“云香纱”等特殊的面料是现代印染技术无法完成的,因此可在传统印染效果的基础上加上现代印染技术的设计元素进行生产,结合传统印染的古朴文理与现代印染形象、具有个性化的图案,形成具有特色的印染产品[4]。最后,对自然材料的应用。现代印染技术应借鉴传统印染工艺使用的材料、工具改良自身的印染成产模式,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及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伤害。现代印染企业可通过上述方式改良当前的印染技术,提高自身的印染水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是对传统印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使传承几千年的传统印染工艺继续发光、发热。

4.结语

当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印染工艺。传统印染工艺与现代印染技术各自有优缺点,因此,也要求当前的印染企业在在继承、发扬传统印染工艺的同时要结合现代印染技术的优势,提高自身的印染工艺,促进我国印染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篇8

传统艺术表现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靳埭强的作品把中国传统水墨表现融入设计,而水墨所承载的东方神韵更是其性灵之所依,他在《自在》系列花纹纸海报中表现了纸、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表现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草鞋、山石、落叶、睡莲等皆为其心的关照,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表现了心灵修养的至美境界(见图1)。另外,被邀请参展的台湾印象海报展中的作品《汉字》系列饱含着浓情的“山”、“水”、“风”、“云”磅礴大气(见图2),让人心仪,使其深感山之“伟岸博大”、风之“骤动无影”、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远”,及其天地万物潜藏的天人合一的阴阳脉动,可谓将水墨的性灵发挥得淋漓尽致[2]。这些加入了传统艺术元素的精湛的设计构思,让人“一目了然”、“一见倾心”,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能使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真可谓是“一以当十”、“以少胜多”。

传统艺术表现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书籍装帧即书籍设计。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书籍装帧艺术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除了达到保证阅读的目的,而且要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注重设计性,突出艺术性,还要赋予书籍美的形态,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书籍装帧设计是完整意义上的书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书籍的骨肉,为书籍注入了美的生命和活力。当代书籍装帧设计越来越注重提炼和融合中国的传统艺术,其中中国古代书籍的书卷美正是在对装帧素材的巧妙、合理的运用上取得的,从而赋予了书籍一种质朴素雅之美。比如吕敬人在构思《朱熹榜书千字文》书籍装帧时(见图3),他认为朱熹的大字遒丽洒脱,以原大复制既要保持原汁原味,又要创造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形态。于是,封函将一千字反雕在桐木板上,仿宋代印刷使用的木雕版,全函以皮带串连,如意木扣合,构成了造型别致的书籍形态。吕敬人的另一代表作《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盒函书脊将陶艺家高振宇的青瓷器皿归纳为图形,形成本书各卷的识别记号,此记号也渗透于文内、扉页、文字页、隔页和版权页中。全书的设计疏密有致,繁简得当,表现出浓厚的和谐之美[3]。建立在电子技术应用基础之上的现代书籍装帧应该充分吸收中国古代书籍的书卷美,从而赋予现代书籍装帧以更深的文化内涵。

传统艺术表现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将传统艺术中的图形图像结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之中,并不是对传统图形图像进行纯粹的拷贝或简单地挪用,而是在认识和了解传统的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图像,使其成为我们设计的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制作出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的现代标志。比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的“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以延展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见图4)。该标志造型中的4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6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而标志中的10个空处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无论是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上言,整个标志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流传许久的吉祥之气。又如中国邮政的标志也是很好地运用了传统图形中的“势”。中国邮政的标志(见图5),其基本元素是中国古写的“中”字,在此基础上,设计师根据我国古代“鸿雁传书”这一历史故事,将大雁飞行的动势融入标志的造型之中。该标志以横与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形与势互相结合、归纳变化,表达了服务于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我们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则是北京2008申奥标志(见图6),可以说是现代标志设计的经典之作。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藉以表达标志的主题和传达民众的美好祝愿[4]。上述现代标志设计巧妙地应用了传统艺术元素,不但很好地创新了中国特色的标志设计,而且还为进入国际性、现代性标志设计的典范之作树立了榜样。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篇9

关键词:现代服装设计;传统服饰艺术形态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99-01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各种材料制作蔽体御寒的服装,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在古罗马时期就制定法律来加以规范不同阶级的着装。两千多年来,各个时代涌现无数瑰丽的服装形态,他们是人类对美的本能追求。

形态在设计中主要指:视觉形态、也包括触觉形态、听觉形态等。现代设计越来越重视对形态的研究。服装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既具有二维的平面设计,又具有三维、四维的形态研究。我们就现代意义中的“时装”(fashion)与传统意义上的服装艺术形态,将二者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研究和比较。

一、出发点与表现形式的差异

(一)关于设计:现代服装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它涉及一系列心理学的研究,是诸多问题的归纳和求解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思维过程。比如产品的风格定位,消费人群分析,产品制作和生产成本……该过程涉及制作工艺合理性和市场的规律性,是在市场环境制约下的决策活动:即在投放市场之前,对新型产品的模拟和规划,并以产品为媒介传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是一项极具想象力且从无到有的创造活动,它追求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并跨越客观现实和未来。设计活动将产品的构成元素进行分析和重组,创造更理想的新型产品形态,以此关怀和改善人的命运。设计追求更高的美感形式,并确立时尚流行中的新秩序。

设计是一种把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他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计划、构思的形成:在拉丁语中,计划的第一层含义是设想,计划包括对使用对象的一系列技术支持。

(2)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视觉化的传达必须是在确定了设想的基础上提供图案、文本的说明及具体的实施蓝图。

(3)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即视觉化的传达在具体实施步骤中运用的方式方法。

(二)关于艺术:“艺术”在西文中的本义为“人工造作”。认识论认为: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实践论认为: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人类劳动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既要有人的条件,又要有物的条件。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资源、人生经历和文化素养;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现实状况……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还要加上改造的工具和媒介。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和美感一样,都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三)服装的形式美感和功能性:现今的“服装”中高级定制和成衣,两者都必须具备明确的设计概念。工业,信息产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使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服装作为一项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一,又是社会地位、个人品位、气质形象的体现。从人们的心理需求来看,实用、方便、舒适、健康成为国际范围内的择装标准,因此功能性和美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有时还要根据个体差异和地域差异将二者重新衡量。可见,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理性因素不言而喻。而传统意义上的服装不具备批量生产的特性,只是在总体形制上有划分社会阶级的严格要求,从个体的角度看依然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且更像是一种手工艺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风格多样且繁琐累赘,永远是形式第一功能第二。

二、现代和传统服饰艺术的形态差异

(一)时代影响审美认知:时代的发展,成衣设计师的活跃,传媒的推波助澜,面料开发和缝制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重心的偏移,各类设计艺术之间的影响等诸多因素都造成服装设计也走上了一条简约的康庄大道,同时对于“服饰美”的界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服饰只是当时社会人文和历史环境的缩影,人们寄情于物,对于服饰美感的认知也相对流于表面。

(二)装饰手法的差异:受制度的限制,通常一个时代拥有一种相对独立的服饰美学,而且这种美学普遍呈现出过重的装饰情节――“多而密”,极尽奢华繁复之能事。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装饰往往从属于其功能性,在保障穿着的舒适和从事社会活动较为便利的条件下进行装饰,装饰的细节仅为了突出个人风格,能从视觉上加强形象气质即可。

(三)服饰色彩的变迁:从色彩学的角度上看,传统服饰艺术的色彩纯度较高且层次丰富,大量的对比色、互补色交叉运用,用以诠释社会地位和繁复绚丽的装饰美感。而现代意义的服装设计是简洁而含蓄的,黑白灰等无彩色和众多低纯度色彩是现代服装设计中大量采用的基本色,由于其便于穿着,易于搭配,基本色的款式也被看做是销量的保证。现代人认为美无处不在,看重设计形态的直觉或心理的表达,对多元化审美的接受程度较高。

(四)服饰形态的构成:现代服装设计需要同时考虑服装功能性和美感,因此从面料选择,剪裁廓型,图案风格类别,到服装内部工艺……每一个元素都进行推敲和研究,务求将二者兼顾。装饰变成众多设计元素中的一部分,点、线、面、体等构成学原理被广泛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来。

(五)现代服装设计的多元化风格:现代同一时期服装的风格、款式、细节百花争妍,非常多样化,例如朋克、波普、雅皮……人们完全接受了美的多元化且乐此不疲。款式和色彩上强调搭配,人们将复杂的色彩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划分出体系,再根据自身的发色、眼球颜色、肤色通过冷暖来将自己划归到一个季节,以此为据来选择服装,从而达到最佳的视觉审美效果。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篇10

论文摘要:木雕艺术在我国存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发展至今,仍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木雕作为一种既实用又具观赏性的艺术种类,发展至今成为现代雕塑艺术的一部分,丰富了现代雕塑艺术的内容。传统木雕历经时代变迁,但仍经久不衰,与它自身的艺术价值是分不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雕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熟。传统木雕和现代雕塑共同组成了当今的雕塑艺术。在本文中,笔者将就传统木雕与现代雕塑艺术的联系、现代雕塑与现代雕塑艺术的联系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传统与艺术的联系这三方面展开探讨,与大家一起来探讨雕塑艺术,欣赏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自出现以来,对人们的审美观和审美高度都有了定的改变,在古代的文明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利价值。人类生活是有两种需求构成的,即物质需求和功能需求。木雕却能将这两种需求集于一身,同时满足人们的这两种生活需要。所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木雕始终有着自己的位置,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传统木雕发展至今。已成为今日雕塑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传统木雕、现代雕塑与现代雕塑艺术的联系。

一、传统木雕与现代雕塑艺术的联系

中国雕塑源远流长,在史前就显示出相当高的水准。中国雕塑虽然艺术价值高,但是在古代,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中国雕塑的知识十分缺乏,甚至可以说,木雕在古代并不是一个上得了大雅之堂的艺术作品。这是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学术思想的狭隘性在作祟。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等一些腐朽的传统文人士大夫崇尚的艺术是“琴、棋、书、画”,这些艺术不需要花费体力,是一种象征身份和修养的技能,看作是一种修养。同样是艺术,木雕艺术受到的待遇则有着天然之别,那些文人士大夫并没有觉得这是一种艺术,只是制造业的一种。像木雕这种需要跋山涉水采集原材料,又需要一些刀、锉等之类的工具雕琢才能完成的物品,那些所谓的上层人士是不屑一顾的。木雕都是由一些民间艺人完成的,他们将雕塑当成自己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并没有觉得有多高的艺术价值。中国雕塑始终难以获得当权者的重视,在传统的文明史上根本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由于从事雕塑活动,大多是一些民间艺人,他们大多文化知识不高,动手能力较强,但是理论研究方面则是有欠缺的。没有人能够自觉地把它的美学观念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推送到历史舞台。雕塑技术一代代的传承下来,只能依靠工匠们跟着中国画的形式模仿和制作,作为一种赚钱的手艺中传承下来。使得雕塑艺术本身失去了自己独特的创造力与语言表现形式,这种将传统雕塑低级的奴隶化的观念延续至今。

传统的木雕作为传统雕塑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木雕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雕塑相比,是技术成熟最快的。当埃及雕塑缺少生气和精神的灌注的时候,我国雕塑已经进入了一种抒感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虽然在美学方面的系统理论缺乏,是一个缺憾,但是发展至今,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出土的古代雕塑做研究来弥补这一缺憾。传统雕塑在现代的雕塑史上得到了它应有的地位。现代雕塑是对传统雕塑的继承发展,虽然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有关雕塑的很多工作可以依赖机器来完成,但是这并不影响现代雕塑的艺术性,而是在传统雕塑的基础上对加工方法进行了补充和创新。现代木雕与现代雕塑是一种继承关系,而传统雕塑永远是现代雕塑艺术殿堂里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二、现代雕塑与现代雕塑艺术的联系

现代雕塑艺术在作品上极其丰富,但是多而精的,并不杂。大致上可以分为一下几类:宗教雕塑、明器雕塑、陵园雕塑、纪念雕塑、装饰雕塑和工艺雕塑等,这是按照雕塑的功能划分的。

宗教雕塑的出现与我国的文明是分不开的。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全国各地供奉着各种佛像,雕塑这些佛像就形成了今天的宗教雕塑。宗教雕塑一方面拓宽了雕塑的范围,但是也对雕塑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因为中国人很重视佛教,所以雕塑佛像更是不能越雷池一步,永远按照传统的风格来,这样雕塑本身就失去了创造力和生机,没有了进步的空间。保存至今的宗教雕塑,其艺术价值由于其本身的历史性而得到提升,越是久远的雕塑在现代雕塑艺术中的地位越重要。

明器雕塑作为现代艺术的一部分,艺术成就也是非常高的。明器雕塑是以虚拟物象的模式,分为实物和虚拟两大类。明器雕塑的材料有木、陶、竹、金属、石材等,将这些原材料通过美学设计和技术加工,就形成了中国雕塑史上最具象征意义的一类雕塑,这种雕塑史为了代替原始社会残酷的人葬制度而产生的。现代雕塑中,已经没有了这类作品,但这不能磨灭明器本身的艺术价值。

纪念性雕塑在现代雕塑中十分常见,一些学校、一些标志性的地方总会有一些纪念性的雕塑。比如南京中山陵的孙中山像的雕塑就是一种近年性的雕塑。在今天,但凡有一些值得纪念的人或事出现,人们总会希望有个雕塑出现来纪念这一人或事。在现代雕塑艺术中,纪念性雕塑的实用性很强,而且发展形势良好。

装饰性雕塑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十分常见,紫禁城的门楣、栏杆、梁柱上随处可见这种装饰性雕塑。样式之多变、技法之娴熟、艺术价值之高是现代雕塑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装饰性的雕塑是我国雕塑史上的一座丰碑。装饰性的雕塑也受到现代人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现代雕塑中的装饰性雕塑也处在蓬勃的发展之中,在现代雕塑艺术成就上也是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工艺性雕塑是既有实用功能又有独立的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在现代雕塑中尤为受到关注和喜爱,但是由于自唐代以后失去了创造性,发展至今的艺术成就并没有很大的提升。无论是哪一类的雕塑,都是现代雕塑大家族中的一员,也都在现代雕塑艺术中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三、传统与艺术的联系

传统术雕与现代雕塑代表的是不同时期我国雕塑艺术的成就,有了传统艺术的传承,雕塑艺术的成就才会越来越高,直至成为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传统的雕塑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至汉代,雕塑艺术由简单的小件雕刻发展成为严峻风格的汉代雕塑。在这期间,雕塑发展迅速,走上了一盒巅峰。保存至今的秦朝兵马俑是雕塑史上的经典中的经典,形象生动、蔚为大观,自出土之后,令中外游客折服。这个时划的雕塑是在中国雕塑史上甚至在人类艺术史上都有着重要价值。

第二阶段,是有汉代至唐代,这个时期是雕塑艺术发展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雕塑趋于完美,是雕塑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可以称为是理性风格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唐代直至清代,这个时期雕塑逐渐走下坡路,出现了发展止步的现象。这个时期的雕塑失去了原来的创造力,大多数是为了取悦人的,是艺术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雕塑只是一味的追求形式、追去华美的雕琢工艺,作为艺术品最终要的艺术原动力及个性的发挥却被忽略和扼杀了。

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雕塑艺术。不论是高峰时期的雕塑还是衰落时期的雕塑,都是代表着一些特定时期的风格和艺术成就,都是具有艺术价值的。

总之,现代雕塑家拥有着一笔宝贵的财富,秦汉作品的魅力,唐代作品的精致,都是的现当代雕塑家学习和领悟的。笔者认为,现代雕塑要想不是去艺术性,应该在古人的作品中,去参悟那种摸索和追求的意识形态的过程,通过感悟去探求心灵美的意识形式。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追求原始的美不盲从潮流,才是一个艺术家应该有的姿态。

参考文献:

[1]陈佳学,木雕艺术创作[m]艺术探索2009

[2]陈佳,中国艺术史[m],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

[3]李由;以艺术触动生命:艺术界;200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