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阅读教学培训十篇小学阅读教学培训十篇

小学阅读教学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5:14

小学阅读教学培训篇1

(一)丰富表象与发展学生语言的形象性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组成部分,是指人过去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运动等来获得,而视觉表象最具有鲜明、多样性和灵活性。表象是可以储存的,它是想象的材料。儿童的表象积累多了,就会促进其思维、尤其是形象思维的发展。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儿童的观察活动,其目的就是为积累表象,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在方法上多引导儿童进行观察,尤其是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孩子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会获得大量的表象。如春天到了,引导儿童观察花草树木。要求把看到的说出来或写下来。有的老师引导孩子认识柳树:柳条长长的,是绿色的,在风中摇摆着。他就可以说一句话:“绿色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摆。”或“柳树的长长的绿色柳条,在风中飘摇。”又如,儿童看见桃花,数数五个花瓣儿,一串串的,粉红色,有香味。这时在语言调节下,就会说出:“桃花开了,粉红色的,每朵有五个花瓣,一串串的,太美了,我还闻到一阵阵的香味呢。”这些观察结果的表述,会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发展想象与创造性的语言训练

法国思想家狄镇罗普说过:“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这句话看来似乎过分,但确实是真理。如果学生的想象力差表现在阅读中,往往对课文的情景理解不具体。表现在说话、作文中就不会具体生动。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会浮想联翩,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生动活泼。

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最初一般具有复制或再现的性质,逐步发展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创造性成分会日益增多。由于儿童的知识的限制,其想象的逻辑性和概括水平不会很高。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想象呢?儿童想象的发展主要靠生动如画的语言。口头语言通过声音传导意义,由听觉接受;书面语言通过文字传导意义由视觉接受。不论是由听觉还是由视觉接受的信息,对语言所体现的景物、事物、人物,要能实现其具体效果,是需要通过学生的想象才能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的一般做法:

1.充分运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方面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人物、人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的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一方面要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例如《林海》的第2-5段,写岭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写群岭起伏的林海的波浪,多种的绿色: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写落叶松的海洋和俏丽的白桦的句子等。凡是这样生动具体的语言,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边读边想象画面;既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又会发展想象力。

2.揭示关键词句的内涵,唤起学生的想象。有的词句不是一看即明白,必须将词句内涵揭示出来,使学生理解该词句的比喻之义、含蓄之义、言外之义,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全神贯注》一课,第二节中,两个“好像”的句子,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要启发学生想象出说了什么悄悄话?(可能自言自语:这样画,不如那样,这再加一点颜色,或那再淡些……)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为什么?似乎在跟谁争吵?实际上是自己的意见在争论(你那么画不对,应该这样……)。“他好像喝醉了酒一样。”(画好了,陶醉于作品之中,什么都忘了……)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把两个“好像”的句子内涵指示出来是需要学生想象的。在启发学生的想象时,学生还会想出更多的内容。

3.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准确,才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头脑中积蓄的表象再现出来,要善于给学生一些联想的条件,善于给学生描绘、设计出一些情境,使学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想象,使学生听教师读、讲,如身临其境。如教师的语言干巴巴,就是有好的教材,也不会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想象与情感分不开,只有情感充沛,想象才会丰富。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感情,要以富有感情的生动语言,唤起学生的想象。

(三)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训练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小学阅读教学培训篇2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39-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会读书、看报、习作和会说普通话。从语文课的特点来看语文课是读和写的结晶,语文课的表现形式就是字、词、句、段、篇;语文课的应用方式就是听、说、读、写;学习语文的方式就是理解和运用。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学习,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意思,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结合,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结合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应该培养学生哪些阅读习惯呢?这都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各位老师关注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一试:

1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第一、我们要充分运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阅读和习作的基本功训练。要通过关注内容和关注内容的表达形式的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不仅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而且能在关注内容表达形式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

第二、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孩子们会预习,会阅读课外书报。

第三、我们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起来,使孩子们在课内掌握好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够灵活运用,学会阅读,形成阅读的能力。

2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

2.1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人云: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其目的强调了传授方法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阅读教学中,这句话说明了学生无论在课内阅读,还是在课外阅读中,都必须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都必须遵循阅读的规律;都必须运用好阅读的方法。

2.2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应遵循的规律。对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要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要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阅读要求,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该像培植盆景一样具有耐心、精心、恒心。

3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来看,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3.1要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阅读三到位”的习惯。对于这一方面的阅读习惯培养,我们必须在中低段的阅读教学中予以落实。在低段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借助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阅读训练。所谓“眼到”,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读书时在正确的读书姿势基础上,眼睛看清自己所读的内容(看清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话。),从而培养学生专注的读书习惯;所谓“口到”,就是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字音,分清字词,把握住如何适当停顿,做到朗读的抑扬顿挫的要求;所谓“心到”,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读书,用心去理解语言的意思。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读望天书”,“读无所获”,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读书的效率。

3.2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随着教学阶段的升高,学生的认识和不教学的要求断提高。从阅读的方式来看,低段以朗读训练为主,中段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高段则以培养学生浏览性阅读和抓关键词浏览阅读的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训练有步骤,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默读训练。要结合课外的预习及课内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点、画、圈、勾、注”等方面的阅读训练。学生通过“点、画、圈、勾、注”标出疑难,勾画出重点词句、语段,标注上自己的阅读理解、感受等。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阅读做好准备,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以便做到交流时有话可说。

3.3要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和“读有所思,读有所获”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我们绝不可忽视了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进行阅读的习惯。这样有利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益提高学生运用工具书理解字词的能力,有利益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和战胜困难的意志。

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应结合默读训练,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目的去阅读。这样就有利益使学生“读有所思”,从而达到“读有所获”的目的。例如,我们在教学《赤壁之战》时,为了抓住课文的重点,我们必须围绕“为什么火攻是个好主意?”、“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是什么计策?”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默读、讨论和交流,从读和议之中感受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通过这一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益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3.4要培养学生运用阅读方法的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解读《课标》和教材。在解读过程中确定如何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从而循序渐进的传授阅读的方法,结合主题课文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达到“授人之渔,食鱼无穷”的真正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阅读方法,逐步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小学阅读教学培训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50-01

应该说目前我国大、学的英语阅读教学已趋于成熟化,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则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英语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认识出现偏差,认为小学生积累的词汇少,掌握的知识面窄,欠缺语法知识,因而不适合开展阅读教学。也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在日常教学中关注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专注口语交际和词句的识记,忽视对篇章和文本的理解;注重课堂文本的精读理解,忽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小学英语阅读训练对学生顺利过渡到中学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的英语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课堂听说能力的训练,应注重学生对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几种方式。

一、课堂阅读要采用整体式教学方式

小学生对阅读物通常感兴趣的不是故事文本的词汇、语法,而是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情节等。故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更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采用整体式教学方式,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整体式教学方式的操作模式如下:

第一阶段:pre―reading前阅读。采用的活动程序是:第一,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第二交代阅读相关背景知识;第三引导学生课外预习;第四预测文章内容,讨论标题或图片。这一阶段的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竞赛问答、歌曲表演、展览等活动方式开展。

第二阶段:whole―reading中阅读。采用的活动程序是:第一,略读文章并理解文章大意;第二快速从文章中捕捉信息;第三根据上下文揣测词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信息图表勾画文章的结构,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感观认识。这些环节可独立完成,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第三阶段:after―reading后阅读。采用的活动程序是:第一,文本知识点归纳;第二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第三拓展延伸阅读。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将听说演写与阅读结合起来,如角色扮演、大意复述、模仿写作、游戏等。

二、有序推进阅读计划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可将阅读教学分三个步骤进行:快读―慢读一快慢结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一旦在阅读中碰到陌生的单词、个别难懂的句子,就失去耐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训练学生进行跳读,培养学生能快速找到文章的关键词与关键句,让学生在几秒内跳读每个段落的首句,总结整章文章的主要意思,再进行第二次通读课文,文章里即使有一些生词、难懂的句子,都不会妨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第一个阶段快读训练结束后,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的训练重点就是能够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来揣测一些关键词的词义。小学生在阅读中一旦遇到生词就会急于查英语词典,或问老师和同学,而不是通过上下文、文章背景知识等猜出词义。这种依赖思想,必然会影响到阅读速度。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慢的过程,也是欣赏文章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喜欢的英语单词或者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与阅读的愉悦感。最后进行的是快慢结合的实践。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个案观察与个别访谈,了解学生是用什么方式进行阅读,采用何种方法去获取文章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教师对于这些动态的学情要适时地予以指导调控,从而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

三、注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生在刚刚接触英语时,并不知道该如何很好地去阅读,而阅读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教师在日常阅读指导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及时地、持续地纠正学生存在的一些阅读不良习惯,培养学生以下几种阅读习惯的养成:第一,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出声阅读受发音的影响,只能逐词阅读,因而阅读速度较慢,并且易疲劳,不能持久。教师在学生阅读开始时就应提醒学生不要进行朗读,教室里应形成一种默读的良好氛围。第二,培养学生养成按意群读的习惯。小学生在默读时通常逐个单词地认,这必然影响到了阅读速度,同时也阻碍了对句子的理解。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以意群为单位进行认读,从而逐步扩大到对整句及段落的认读,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第三,培养学生限时阅读的习惯。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首先给阅读全篇文章约定时间,要求学生在所限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毕。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通常采用小组竞争阅读的方式。首先规定好阅读的时间,然后分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既读得快又读得准。在教师检查过他们的答案后给予奖励,并给小组加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这种竞争的氛围中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

四、使用电化教学设备,努力创设语言环境

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又缺乏语言学习环境,所以学生学习英语就显得非常困难。电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辅助手段。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录音机、语言室的作用,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片,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不仅能加强教学的形象性,创造生动活泼的外语学习环境,还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加记忆,把英语学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教学片的观看,学生可以学习模仿并参与英语小品、童话剧的表演。

小学阅读教学培训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1.农村小学生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是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这样的功利化教学极大地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是阅读条件的限制,农村的教学条件相对落后,阅读材料的缺乏使阅读教学难以顺利进行;最后是课业负担重,压缩学生可以独立支配的阅读时间,学生只能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停留在知识表面的理解,影响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方法

2.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小学生的兴趣培养相对简单,主体思想就是把阅读变得“有趣”。第一,让阅读活动有趣。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趣味性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阅读比赛、阅读情景剧、故事情节续编等不同形式的活动,通过小学生喜欢的“娱乐”活动充分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开展竞技类活动可以激发和带动学生的求胜欲,使其更乐于阅读。第二,让阅读材料有趣。小学生喜欢的阅读材料主要是漫画、故事等有情节有趣味性的书目,对于人文类、科技类的资料兴趣缺失。所以,教师和家长的任务就是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解释“晦涩难懂”的书籍,提起学生对此类书籍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2.2阅读能力要分阶段地进行。

阅读能力训练要从低年级抓起。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时就能做到的,不仅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而且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各年级要有所侧重,要有鲜明的特点和具体要求,认真把好年段关。在阅读能力训练过程中,低年级学生重视字词句的练习,以打好阅读基础为主,中年级阅读训练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以段的训练为主。段的训练既是低年级语句训练的延伸,又是为高年级篇章训练做的准备;高年级的篇章训练是在中年级分段和概括段意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高年级的主要任务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法。只有明确低、中、高年级培养阅读能力的任务和方法,才能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落到实处。

2.3营造愉悦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乐于阅读。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应注意下述两方面――环境和资源。即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加大学校图书管理力度,在每个班级设立图书角,便于学生阅读;适当增加阅读课的课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加强家校交流,从家庭、学校两个方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充足的课外自主阅读时间。同时保证阅读资源的丰富和充足,及时吸收新的图书资源,对于新图书严格把关,保证图书内容积极、思想健康。

2.4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能只依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课外阅读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等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阅读行为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到的一系列阅读方法在课外也能得到充分运用。首先,要家长树立正确观念,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及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必要性。其次,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家长可以及时、有效地督促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最后,要保证这种家校结合、双重监督的阅读教学模式长期坚持,以保证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得以顺利养成。

2.5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今的语文教学理念已不再是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而是从传统的“满堂灌”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过程。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而在语文教学中让小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从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出发,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正如中央电视台广告时段所播放的宣传片:“阅读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让小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目的,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从封闭式读书转变为开放式阅读,极大地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量课外阅读,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获取、去掌握、去探索新的知识,体会课外阅读价值与意义,让小学生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结语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决定着学生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对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长课外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都有着密切联系。是农村小学语文老师极为棘手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更重视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雪峰.农村小学生阅读的现状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王星.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6:109-110.

[3]何琴凤.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之方法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5,10:61-62.

小学阅读教学培训篇5

一、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课内引趣

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立足课内,带动课外。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为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的因素。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学校开设了读报课,我经常以读报为切入口,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读报是一项花费少、受益大、教育意义深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可从报中获取大量的社会知识和各种信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故事引趣

小学生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欲知后事,请自读全文。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引导他们去阅读相关的书籍。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

在课堂上,教师十分强调把教书的训练放在阅读教学的第一

位。教材也重点指出,要重点指导学生认真读书,尤其要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是理解文章内容、检查理解水平、提高阅读能力、发挥有声语言的技术作用。多读多背,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吸收、积累语言材料,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因此,还应该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一般来说,一至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以培养朗读技能为主;二至三年级则加强默读结合的训练;三、四年级从朗读过渡到默读,形成默读技能;五至六年级则要进行快速阅读训练,促使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形成。

1.快速阅读的训练

计时速度训练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每周一次,或坚持一段时间可见到效果,计时速度法能充分挖掘、调动视觉扫描,辨析、摄取文字符号功能的巨大潜力,使阅读速度和思维速度尽量趋于平衡一致,变有声朗读为无声默读,计时速度还有利于学生积极上进的竞争心理。用计时、限时训练,激发学生的时间紧迫感和阅读兴趣。

2.默读训练

小学阅读教学培训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培训;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25-02

200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应当让学生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策略培训,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使用阅读策略的能力,独立解决阅读中的困难,形成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成为一个自主的英语学习者。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在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同时,进行有效地大学英语阅读策略的培训。

一、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培训的目标

进行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培训基于的理念是:成功的阅读有赖于合理、恰当地使用策略。学习者,尤其是不成功的阅读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学习成功者所使用的一些有效策略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并对阅读过程有意识地自我调控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笔者认为,要真正将这个理念付诸实施,那我们确立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培训的目标应当是: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阅读策略,明确阅读目的,灵活、合理地采用相应的阅读策略,对阅读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培训的内容

要实现大学阅读策略教学的目标,大学阅读策略培训应当包含四个教学模块的内容。

1.策略评估模块。教师在进行正式的策略培训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前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评估。根据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确立策略培训的内容。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评估,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策略训练,确立策略培训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策略使用上的不足,制定适合个人的阅读计划,纠正在阅读中的不良策略,如默读、频繁查字典等,提高自身策略意识。教师可以利用mokhtari和Sheory的阅读策略调查表(mokhtari&Sheorey,2002),也可以通过个人访谈、班级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对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现状进行评估。

2.讲解示范模块。教师向学生具体讲解阅读策略的分类、定义、目的、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阅读策略是什么;然后教师采用有声思维的方式,根据不同题材和难度的文章、确立不同的阅读目的,将阅读过程中选择使用不同策略,理解文本的过程呈现给学生,逐步向学生示范阅读过程中运用到的阅读策略。这个教学模块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要灵活合理运用阅读策略的概念。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了解到主要的阅读策略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有选择性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的阅读过程,使学生意识到为什么要使用某个策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某个策略、怎样使用某个策略等的知识,进行阅读过程的思维活动。通过讲解示范模块,学生初步树立在阅读中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阅读目的和任务、灵活选用恰当阅读策略的概念。

3.操练模块。在这个模块中,教师提供阅读材料,给学生大量的练习机会,逐步培养学生将阅读的策略知识灵活运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教师的有声思维过程,并注意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是否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或任务,灵活、合理地采用恰当的阅读速度、阅读方式等阅读策略。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阅读活动,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描述阅读的思维过程,说明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使用某种阅读策略完成阅读任务的。在这个步骤中,学生通过实际操练,在实践中运用学习到的阅读策略知识,为独立进行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4.监测和评价模块。这个模块,包含教师和学生对于策略训练成效的双向监测和评估。一方面,教师对于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及运用策略的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估。学生的反馈是评估的一项重要参数。教师了解学生反馈情况的方式包括:策略操练后的访谈、讨论、运用策略的心得体会、调查问卷等,反馈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学生是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有否提高;策略运用是否合理、灵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否增强等;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在阅读中策略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评估自己的阅读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在进行策略性阅读中所取得的进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的监测和评估,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大学阅读策略培训的意义

国内外的研究者们经过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达成了共识是:阅读策略教学具有可行性;以策略为导向的、有意识地阅读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考试成绩、对知识的记忆等。许多外语教师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上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策略教学,阅读课上充斥着词汇、例句的讲解和句子的语法分析,很少或者几乎不涉及阅读策略知识的教学。这种现状部分地造成了学生们的不良阅读习惯:在阅读时过分关注词汇、语法等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阅读速度慢,理解力差。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策略教学的意义,在外语阅读教学中把语言技能教学和策略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策略使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主动将学到的策略知识和能力成功迁移其他科目和知识的学习中去,最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真正履行了他们作为教师的双重职责:“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mokhtari,K.&SheoreyR.measuringeSLStudents’awarenessofReadingStrategies[J].JournalofDevelopmenteducation,2002,25(3).

[2]Souvigniere.&mokhlesgeramiJ.UsingSelf-regulationasaFrameworkforimplementingStrategyinstructiontoFosterReadingComprehension[J].Learningandinstruction,2006:16,57-60,69.

[3]李炯英,秦智娟.第二语言阅读策略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国外外语教学,2005,(4):45.

[4]孟悦.大学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79(2):24.

[5]文秋芳,王格非.中国当代英语学习与策略研究丛——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2.

[6]曾祥敏.国外近十年阅读策略训练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92.

小学阅读教学培训篇7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读,可以培育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感悟文章的核心,提高写作能力。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其实是语文语言活动的反复再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包括了词语、句子、修辞、文章主题思想感情等各个方面,所以阅读能力取决于阅读者的语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是高年级教学的灵魂。阅读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读”“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要重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变成了无源之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在训练语言能力和获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强调了学与思的密切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凭借教材,把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呢?

一、读——阅读教学的核心

教师要训练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而只有多读,学生的想象才可能丰富,思维能力才能迅速提高。小学阶段的学生“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利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使之多读熟记佳词妙语,精美诗文,就能够更深入地体悟遣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而学生在读书实践活动中所感知领悟的写作技法,往往是教师在作文课上难以指导出来的,指导学生诵读,特别是用心灵去读,去倾听,去倾诉的阅读教学方法,真正使感悟——在诵读中突现。

二、读——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是读者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学生作为读者,是富有巨大认识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只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外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内因是不断产生的学习需要与自己原有的语文素养水平之间的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是阅读教学有效,教师必须随时洞察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向转化。最重要的是贯彻多读、少讲的阅读教学思路。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三、读——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古训说,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用心最为要紧。一方面是对文字作品的用心思考、用心体会;一方面又是对自己的诵读用心品味,用心体验。是否“对味”,这种“对味”就是理解,边读边看,最有利于从遣词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合贯通。

高年级阅读的重头戏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是举足轻重。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在阅读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有效地方法,引导他们读好文,让学生用真情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才能准确与作者及文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达成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灵相融”。

四、读——阅读中思考、质疑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疑问,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呈现质疑的过程。其实,学生在进入阅读情境中,本身就会出现一连串的质疑,但由于年龄小,阅读经验不足,可能无法把问题进行梳理,有时问题在脑海中稍纵即逝,出现“无疑而不悟”阶段。所以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吃透阅读内容,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疑问,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五、读——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关系学生终生的一件大事。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书本的学习,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与合作学习,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书籍等加以整理,进行专题阅读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阅读,积累内化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且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培训篇8

多样性。但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我们所做的一切改变也都是为了人的全面进步。但是我们却看到,在教育的基础阶段,许多地方的

语文教育总是处于弱势,语感教学、语法教学更是在不断被淡化,甚至被取消。学生的基础很薄弱,更何谈能力的提升以及考试分数的

提高呢?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如何培

养学生语感的策略,为优化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学生语感

一、问题的提出

在本人走访调查的大多数小学中,语文教育过分强调分析文章、领悟文章主旨,而忽视阅读、朗读。使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忽视了朗读与阅读训练,不光是语感能力不能得到系统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其他方面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积累,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够将学过的好的词句、写作手法运用进去,甚至还会出现病句,这就是缺乏语感的表现。

另外一点问题就是,许多学校把读书当成了口号。由于作业量非常大,从而占用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在小学黑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科目所留的作业,从语文的字词抄写、练习卷到数学的习题册,各个科目的作业都十分繁重。小学阶段学生的书写速度较慢,完成这些作业要耗费的时间是非常多的。

而且,学生的特长培养很多是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参加的课外补习班也非常之多,从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开始到晚上九点,大多数学生忙碌于各种补习班、特长班之间,等回到家开始写作业时基本要到十点了,而又不可能让学生休息得太晚,因此,恶性循环下来,基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了。有时候甚至会导致孩子们只有第二天的早读时间才进行课文的预习。这样一环一环下来,学生的语感能力、语言素养培养得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二、如何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

(一)在朗读与背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阅读和背诵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感培养影响最大。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比较重视学生“说话的训练”(即口语表达)。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设说的机会,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句的训练。课堂发言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会及时纠正学生们的语法、逻辑等方面的错误,并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语感的感性积累。

等到四至六年级则可以采用更多种的方式,比如“窗外世界”,让学生将假期中与家长外出旅游的经历制成幻灯片,在班会课或是品德课上用十分钟时间进行展示和讲解。“新闻播报”,在语文课前五分钟的时候,由学生来讲一讲近期国家或省内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网上的一些新的消息等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积累能力,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的变化,同时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得到了综合的训练。更直接的方式应该就是课堂的朗读和回答问题了。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课外阅读,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实践。一部好作品就是一位最好的语文老师。多读书读好书,良好的语感是好书培养起来的。所以,本人觉得可以从几下两点进行加强:

1.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得意义的能力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交流的复杂行为。在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技能培养、实际运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加强。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兴趣、成就感以及阅读的欲望和需求,应作为教师在选择、介绍、布置阅读材料时考虑的内容。技能培养——阅读理解、语言运用方面的技能以及使用这些技能的熟练程度将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实际运用——从阅读教学的最初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广泛阅读,如:阅读并对作品做出反应。在满意领域的阅读、消遣性、实用性阅读。注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交流。

此外,把阅读分为“满意领域的阅读、消遣性、实用性阅读”,己经包含了阅读教学中学习策略的指导。

2.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由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和依赖性并存,所以,当激起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热情之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向他们不断地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在内容方面,图书对于各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暂且把书比作是糖果,那么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书就像是“有着漂亮糖纸的糖果”,装帧精美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吸引孩子进行阅读的第一要素。到了中年级,书又像是“有着甜蜜味道的糖果”,孩子们能够从内容入手去.钻味书籍的韵味了,这个时候,要给孩子们选择一些有趣味的、有知识容量和道德感染力的经典书籍来阅读,以此来熏陶孩子读书的品味,而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的语感能力也大大增强,并且能够更加促进孩子进行更多的、更深层次的阅读。当孩子进入到高年级时,书就是“有着多种味道的糖果”,形成了一定的兴趣爱好和品味追求之后,孩子们学会了选择、分类和甄别,在这个时期将使阅读实现意义的最大化。

(三)在作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感

写作是一个言语运用和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锻炼的是语感的遣词造句功能和语感的敏捷性与逻辑性的特点。在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过程中,语感的训练与培养是循序渐进地进行的,而在作文教学中,习作训练既是一种语感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运用过程。可以检验学生语感水平的高低,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有侧重的培养和锻炼。

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一般侧重点在于写景、叙事,少量涉及到一些写人的题材,而且,许多时候是对单元内经典课文的仿写。这个过程就是在锻炼学生的语感,先要把握经典课文的主要脉络,写作方法和结构,学习、掌握要点,在这基础上锻炼学生在经过仔细观察之后,把口语转换成书面语的能力。使学生练习从多角度对某一事物进行描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叙述事情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语感起了很大作用。学生能够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经过感知、思考、分析,再重新组合。从感性的认知到理性分析、总结的过程中,语感就像是探险路上的罗盘,给人以方向上的指示。这种敏感的、直观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写作当中得以强化。

三、结论

小学阶段的语感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和其他各科的协调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希望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问题,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为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玉梅.新课改下论小学语文对学生语感的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

小学阅读教学培训篇9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教学方法

阅读课在整个外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它是全面发展综合语言能力、扩大知识面、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大纲也规定英语教学应注重听、说、读、写、译五会并举,因此提高阅读课的讲授质量,改进传统的单一性教法,已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阅读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我认为,阅读课的任务就是通过学习阅读技巧、打好阅读功底、进而扩大知识面,增加语言知识、语感程度、背景知识等。另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亦是泛读课的教学任务所定,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借助于参考书和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自由运用该语言去获取专业所需要的内容和信息。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方能进行成功的教学。

二、传统阅读课教法的弊端

回顾过去,我认为传统阅读课教学之所以不成功,不受欢迎,这是因为它有以下缺点:1.旧大纲对阅读课无切合实际的要求。2.教学安排上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3.教学指导思想有误。4.教学无法可依,凭主观加减阅读量。5.没有合适的教材。6.缺乏灵活的阅读方法。除此以外,我针对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无外乎有以下两种授课方式,有些教师备课不充分,课堂上把阅读材料发给学生,然后大量的时间由学生阅读,之后做阅读理解题,教师只起到一个核对答案的作用,授课方法单调乏味,学生不感兴趣,效果不佳。另一种教学把阅读课当做精读课讲授,逐次逐句地指导学生做分析式阅读,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学到了不少语言点,但是学生的阅读速度及兴趣程度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果不实行阅读课教学的改革,长此下去,势必造成学生知识面的狭窄,语言能力难以全面发展的局面。

三、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突出阅读,兼顾听说。由于传统教法有碍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课中同样受到听、说、写、译的训练,因为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社会对英语口语能力的需要,学生对所听能力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听力测试中的泛听部分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二者密不可分。因此我在阅读中加入了听、说、写、译等方面的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充分利用课上的五分钟,组织学生作英语读书报告(Readingreprot)。

第一学期:闲谈(Freetalk)

因为新生刚入学,还不大适应大学生生活,也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因此在要求学生作报告时不宜要求过高,让他们站在讲台上随便用英语讲个笑话或介绍一下自己,或者由老师提问几个小问题,诸如:你喜欢阅读吗?你爱读什么小说?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爱好是什么等简单问题,这样学生们再与老师的对话中会逐渐消除初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的恐惧心理,从而坚定了自己的自信心。

第二学期:读书报告(Readingreport)

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报刊杂志、小说等或听广播。看电视之后就某一热点新闻写成报告形式并在课堂上表述出来,这一轮的训练使学生们在阅读收集资料中既获得了课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又锻炼了写作能力,进而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学期:读书报告(Readingreport)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小说等,然后写读后感。重点放在观点陈述上,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进而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及读后的感受。

第四学期:(oralcomposition)

我准备了近50英语作文题,制成题签形式,让学生当堂抽签,稍做准备,然后表演出来,经过了前三轮的口语训练,学生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此项训练我经过了几届英语专业班学生的尝试,因为学用紧密结合,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个教学环节很受学生的欢迎。

其次,利用好课上的45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十分钟快速阅读训练:要求学生在十分钟内读一至两篇快速阅读材料,依据难易而定。学生阅读后,按要求做出答案,并由老师填好速度测试表,即每名学生每次的每分钟阅读的字数(wpm),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阅读材料的数量不断加大,内容逐渐加深、加难,wpm也应稳步提高。

(2)指导阅读:课堂上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时,授课重点不应是让学生分析词、句之间的关系,而应让学生围绕着一个专题收集信息。这其中,老师应讲述该材料的适当背景及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对材料内容有个初步印象,然后要求学生速读材料,进一步理解材料的内容,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个别新词,难句、不易理解的段落做少而精的讲解,并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快速取文章精华的能力。然后老师以问答、对话、讨论等方式对文章的内容组织学生自由陈述。让学生既巩固了新知识,又锻炼了归纳总结的能力,进而又锻炼了言语实践能力。这种教学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感到课上学生实践活动多,外语气氛浓,生动活泼。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阅读能力普遍有较大的提高。

另外,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高翻译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文章,从中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和信息,课上时间是微不足道的,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3)课外阅读:根据课上不同体裁的文章,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有些文章内容有趣,寓意深刻回味无穷。利用学生兴趣十足的感觉要求学生课后写出读后感,另外有些文章取材于英美著名小说、文学作品、剧本等因此适时地布置学生查找原版著作或作者简介、背景资料等,并挑出课文中某些生动形象的句子,让学生们翻译,这种练习,由于句子均为原版文学名著,使学生们初步尝试到了做一回翻译的感受,很受学生们的欢迎。除此以外,我要求每位学生每月读一本简易的英文读物,并提交读书报告,教师定期给予讲评。通过课外作业这一环节,学生们在广泛的阅读中既牢固地掌握运用语言的各种能力,又促进了交际能力的培养。

以上教学实践表明,把单一的阅读教学变成以阅读为主的语言实践教学是阅读课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它弥补了精读、泛读课本的不足,紧跟了时代,促进了口语、听力、写作课等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扭转以往学生“重精轻泛”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它为培养将来的多种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总之,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学会使用语言,以达到大纲“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从而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1991.

[2]国外外语教学.华东师范大学,1993.2.

小学阅读教学培训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开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关键是要结合小学生的阶段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进行培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阅读训练,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但要调动学生开展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引导他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的提升阅读能力。

一、开展因此施教,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使得学生能够潜心阅读,然后思考文章中的大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老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目录的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的相信学生,让他们能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尊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独到理解和体验。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读后感写作比赛,经典童话角色扮演等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的目的不是使得一小部分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提升,而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阅读中获得进步。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优生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面的拓展,适当增强阅读题材的难度,对于能力欠佳的学生则可以安排基础性的阅读内容,对于学生效果特别不好的学生,老师则要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让他们增强信心,迎头赶上。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从语文阅读的提升入手,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以此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能力,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文本,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读一读,圈一圈,说一说”带领学生品位和体会语言的精确,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归纳和比较的方法发展自身的阅读能力。另外,老师也可以循序渐进的进行课堂的阅读训练,通过联系的训练方法加强学生横向纵向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够将未知的知识和已知的知识进行联系,进行知识之间的迁移,从而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则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强化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课堂阅读的训练过程中,老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明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点拨,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和感受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要教会学生使用语感体会课文的情感,将学生正确的引入语文阅读的殿堂,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要规定好训练的时间,让学生先通过快速阅读掌握好文章的大意,然后让回答文章大意,督促学生略读达到应有的效果。然后老师则应该让学生对文本仔细阅读,通过查字典的方式了解文章难字词的一样死,掌握文章的结构,经过反复推敲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精心的设计问题,有目的有意识的为学生语文阅读选择适合的文本,从而更好的保证教学的效果,引导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依据文本的意思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要依据阅读课文不同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主题思想和文章大意,让学生边阅读的过程边想象,在脑海中想象课文内容中所描述的各种画面。另外老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精心准备,提升学生语文预读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不断的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语文阅读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阅读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小结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依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又目的、有技巧的知识讲解和点拨。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最终让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语文阅读获取知识,还能够收获学习的快乐,更好的感触阅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淑萍.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对策研究——小学生识字方法探索[J].学周刊.2012(35)

[2]项杨青.“改”你千遍也不厌倦——培养农村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点滴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