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十篇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十篇

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4:14

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篇1

人工智能是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到高等教育活动中;高等教育也将迎来人机协同的智能时代,必将会对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产生冲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和文件的出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指引和坚实的保障。高校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目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通过可视化分析探究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中的热点以及发展趋势,对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以及“人工智能&高校”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条件为中文期刊,文献时间跨度为2016-2020年,共检索到期刊325篇。其中,CSSCi共43篇,这说明我国学者在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入研究较少,研究深度有待加深。将检索的文献选中,以Sati软件所支持的endnote格式导出。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共词分析法,它通过文献中共同出现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强度,反应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过程为:首先,将导出的endnote格式文献导入到Sati中,并将其转换成XmL文件格式,进行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得出高频关键词的排序。然后,将利用Sati生成的共词矩阵导入到Ucinet中,并利用netdraw对高频关键词生成的图谱进行中心度的分析。接着,再利用Sati生成关键词的相异矩阵(由于相似矩阵中为0的关系较多,会对聚类效果会产生影响),将相异矩阵导入到SpSS中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进而分析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根据阅读的文献以及研究的热点提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三、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介绍

绘制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文献发文量的折线图,可以直观的看出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年度发文趋势。如图所示,2016-2020年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文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2016、2017年,发文量均在十篇以下,说明高等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处于萌芽阶段。2018年发文量开始逐渐上升,虽然低于50篇,但是相比较于前两年有了较大的提升,说明高等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开始初步发展。2019、2020年发文量明显得到提升,说明这两年我国学者开始逐渐关注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高等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对2016-2020年文献发文量的解读,预测2021年总发文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

四、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利用Sati3.2、Uciet6.0以及SpSS26.0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对导出的文献进行分析。论文中的关键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论文的研究方向以及所研究的主题,因此统计文献中关键词的频次,可以间接观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Sati3.2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将表达意思相同的关键词进行合并(比如将人才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合并)剔除挑战、影响等词,选取频次不低于4次的为高频词。利用Ucinet对关键词的相似矩阵进行格式转换,转换成为##h格式,然后将其导入到netdraw软件中,对关键词的相似矩阵进行中心度分析。结果如图所示,高频关键词用节点表示,点越大代表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说明该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的作用越大;节点之间由实线连接线越粗,代表相连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强。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下图:首先,节点大小,除“人工智能”“高等教育”“高校”外,人才培养、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比其他节点要大,说明较多的文献涉及到该领域。因此,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其次,连线距离,人工智能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人工智能处于边缘处,并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较少,说明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少,关注度不高,有可能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向。如图所示,高校教师、学科建设将各个节点连接了起来,丰富了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体系。通过分析后,将高频关键词进行分组,处在同一分组内的关键词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因此共词聚类树状图可以展现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向。利用Sati导出关键词的相异矩阵,并将其导入到SpSS26.0中,利用系统聚类法对关键词的相异矩阵进行聚类分析,以euclidean距离作为变量距离,使用瓦尔德法(ward法)绘制聚类树状图。如图所示,图中纵向是24个高频关键词,横向的长度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距离。根据聚类树的结果,笔者将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第一:人工智能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包含教学模式、成人高等教育等关键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多为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促使其迅速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第二:人工智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包含虚拟现实、智慧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新工科、高校教学、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服务等关键词。智能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再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全方位评估与分析,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该主题主要研究智能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从而制定出更加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人工智能完善高校智慧教育的发展。包含高校教师、高等教育、教育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就业、教学改革、高校财务、思想政治教育等关键词。该研究主题包含两方面,一是对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硬件应用的研究,如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高校图书馆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支撑,为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二是对高等教育领域教学改革的研究,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促进高校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发生变化。

五、发展趋势讨论

结合阅读文献以及对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热点的分析,笔者提出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完善高校教育人工智能

教育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以大数据作为基石,通过算法模型进行分析、模拟和判断,构建自适应学习环境,形成人机融合的教学的方式,探索学习者学习发生的条件,并为其创建新的学习条件。教育人工智能是多学科融合的新兴研究领域。高等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响应国家政策,并与各级政府以及企业携手前进。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以期促进教育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二)延续教育使命,发展终身教育

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吴酉民指出,“未来的大学应该成为一个可供终身学习的地方,支持人们有创意地生活的场所。政府、企业要携手并进,高校要对终身教育有足够的了解,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迎接ai时代和终身教育时代做好准备。为了应对智能时代给各行业带来的冲击,高校应该贴合各行业的发展的现状,开展符合行业发展情境的课程,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满足人们继续学习的需求。

(三)注重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国家要提高人工智能的发展,则需要增加高等教育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的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ai时代高等教育更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逐渐增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型大学,进而培养更多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型创新人才。兴办人工智能学院是高校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高校在创办人工智能学院时,应结合国家政策以及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既要符合发展的共性又要具有其自身的个性。

六、研究结论

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业4.0;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7)16-0034-05

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3年提出的高科技战略计划,俗称“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的学科)的智慧工厂。工业4.0将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促进人类社会先进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理念与我国早前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不谋而合,经历了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业传统的劳动力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以及制度优势正在逐步消失,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工业领域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必然在这一理念下发生深层变革。

一、工业4.0背景下的生产制造理念及特点

工业4.0时代主要将各种智能技术应用于制造业,一是“智能生产”,通过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从而实现供应链条件下的网络分散式生产;二是“智能工厂”,包括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打印技术的应用,通过高度智能化设备和柔性化生产模式,在不同网络模块中快速完成客户个性化的产品制造;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减少中间渠道,使客户能够快速获取匹配的产品[1]。工业4.0阶段的核心在于将生产过程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降低企业各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库存成本,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其具有明显特点。

首先,产品需求的个性化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终端客户可以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验证、物流、交互反馈等环节,基于客户需求的定制化、弹性化、灵活化的小批量多品种甚至是高度柔性化的单件生产模式成为可能。

其次,生产方式的模块化革新。工业4.0生产理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个性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业生产模式。在这种趋势中,传统行业界限将消失,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企业合作形式。为实现产品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弹性化,企业以往大批量的生产模式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将个性化产品的共同需求进行归类,以使关键的共性需求在基础生产单元得以满足,并在更细微的生产单元来完善产品的其余特性,在不同模块构成的整体生产线上合作完成客户的特殊需求。模块组合的生产模式将是未来智能制造的重要突破领域。

第三,实现模块化生产,其生产平台的自动化、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工业4.0战略的关键是工业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通过借助人、设备以及资源三位一体的网络化环境,在各种终端系统实现数据信息交换、甄别、处理和维护等,最终达到标准化的高度柔性化生产方式。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集成各类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平台的共享和不同应用系统的对接,企业之间的生产、供应、销售信息将在同一个生产链条中实现可视化管理,从而促进客户需求响应系统和智能加工制造系统的结合,在标准化平台下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客户订单。

基于领先的生产系统和工业生产模式,对于人才的复合型需求明显加强。一是随着智能生产的推进,熟练工种将快速减少,能动性岗位会逐渐增加,而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才能创造更高效的智能生产模块,并不断推动工业4.0模式的更新完善。因此,从毕业生的职业素养等软实力角度来看,工业4.0时代下的实体企业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创新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敏锐反应能力。二是从职业技能等硬实力角度出发,未来智能制造行业将更关注人才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实践工作技能。三是从人才品质来看,不同于以往机械化和自动化趋势下对于单项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工业4.0包括了对数字化智能化设备、软件信息技术等多个维度的复合要求,具备交替性工作经验和多项实操技能的从业人员将更能匹配这一生产模式下的职业要求。

二、面向工业4.0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工业4.0各项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未来实体经济的需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结合政策和济发展导向,通过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促进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育人过程,逐步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首先,建立灵活度较大的专业滚动和课程滚动教学模式,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复合知识结构体系[2]。其次,要广泛开展校园课程与企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课程的设计任务导向,鼓励学生的互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动思考能力,构建学生的多维知识技能背景。再者,通过教学改革,减少学生的课时量和课时任务,鼓励其进行多项社会实践以及顶岗实习,不断学习先进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培养良好的职业工作技能,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一)增强课程弹性,建立“专业滚动”+“课程滚动”模式

工业4.0时代下强调在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背景下打造的全新制造业,不再是简单的大批量生产同质化产品,而是根据消费偏好建立产品需求预测,将客户所的潜在需要产品快速高效生产出来。因此,专业设置如传统的会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及新型的城市轨道、港口等都不可避免地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如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传感器云计算等,还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3]。专业滚动模式是指尽可能减少入校时的专业方向分类,通过分析研究当地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职业能力变化需求,根据相应岗位群内的专业方向滚动排课,学生可以在完成一定课时量的条件下滚动选择自己的课时安排。学生不再囿于自身原有的专业方向,而是逐步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体系,养成主动、探索、开创型的学习习惯。

确立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协助教学地位和在评价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企业能够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企业是工业4.0发展的领д撸也是科技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重要场所。目前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与企业挂钩的主要在于专业筹建、教师下企业锻炼以及学生毕业项岗实习等领域,无论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不足以使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要素渗透到教学体系中来。因此,政府部门立法需要明确企业对于教育体系建设的辅助作用,实现对专业筹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安排、实践教学、毕业评价等一系列系统教学工作的参与。另一方面,还需要特别注重企业在职业教育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往的机械化、电力化、自动化发展趋势下,学生的各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可以在工作岗位中逐渐培养。而在工业4.0发展趋势下,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相结合的个性化、灵活化生产模式将快速改变现有生产模式,不少制造企业转型过程中“机器换人”的趋势十分明显,留给未来潜在劳动力进行学习、巩固、拓展技能的时间将越来越短。因此,企业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对于引导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十分关键。也只有使企业及行业协会等外部组织参与到教学评价反馈管理中来,才能真正有助于职业院校培养未来智能行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具备复合知识背景和综合技术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机制保障――逐步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对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外领先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看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职业院校的发展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并不契合。随着工业4.0这一创新模式对制造行业的重大冲击,倒推着高职院校进行创新改革,这也是职业教育深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理顺办学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之后,则需要统筹多方教学资源,逐步建立起与之匹配的协同育人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建立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办学机制。在专业筹建、专业课程设置、弹性学制等制度领域,学校和企业多方主体经过反复验证研究,才能保证所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能够符合现阶段企业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则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职业能力模块培养体系等。完善校企共同合作的具体制度细节,是进行基于工业4.0生产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

建立多层次的校企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工业4.0生产模式下,工作岗位与工作技能所需要涵盖的知识体系非常广泛,因此建立“理论基础+实践技能+能力拓展”三位一体综合课程体系对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就格外重要。将课程体系划分为校园课程与企业课程之后,在第一层次的校园课程中采用弹性学制,合理选修基础主干课程,包括专业相关的核心课程以及与新工业模式下的拓展类课程,如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课程等。其次进入第二层次的综合实训项目,主要针对智能生产所对应的专项知识与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包括智能供应、智能物流等先进理念及各项技术。主要是通过企业课程,在学校与企业提供的综合实训基地,完成环境模拟,按照生产过程让学生参与到产品设计、信息管理、数字营销以及顾客个性定制的产业链条中来。第三层次是学生的自主社会实践阶段。在此阶段,学生根据自身的时间灵活调整,参与到企业中的具体工作流程中去。社会实践不局限于第五、第六学期,还可以安排在寒暑假期间,甚至是正常上课时间的间隙,以使学生最大程度接触到现阶段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工业生产模式。将在此阶段了解到有关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不足,回到学校企业共建的实训平台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升。

要建成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评价体系,一方面通过立法确立企业的评价主体地位,另外一方面则需综合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将评价结果定期进行反馈,了解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养形成、专业技能获得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在下一教学年度将着重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反馈和修改,使教学目标始终紧跟经济发展大潮,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管理过程,而不至于过于滞后实体经济[6]。从长期来看,建立闭环评价系统是指包括评价、跟踪反馈、修整和再评估等一系列完整的动态管理过程。通过第三方的企业或行业协会在质量评价完成后,跟踪了解毕业生一个时间周期的职业状态,随后根据多方意见,提出目前职业院校在应对工业4.0时仍然需要改进完善的内容,促进人才方案的细化和更新,不断从企业层面拉动职业院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保障――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指导学校参与创新成果转化

工业4.0发展趋势下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关键要求是创新发展能力,而国内教学模式下创新思维总像是“无源之水”。在我国目前的学制要求和课程体制下,难以展开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框架下,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规范的市场契约框架下参与公益类和市场类的项目建设,使学生从多个维度领略知识的多层次性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并根据任务导向来完成教学任务,即不再拘泥于课堂的教师主讲授课模式,而是在授课过程中(包括校园课程与企业课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参考。通过实践操作如市场化项目或者公益项目来对接实体经济[7]。

再者,鼓励指导学校参与社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与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以服务于智能行业发展,解决现代实体企业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企业的人才、资源、技术、设备等进行校外仿真训练,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启光.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转型[J].职教论坛,2015(16):4-9.

[2]喻忠恩.企业如何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51-55.

[3]孟春青.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应对“工业4.0”人才需求[J].教育探索,2015(8):49-52.

[4]刘敏.国外大学生实习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报,2012(12):112-115.

[5]毅.工业4.0对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冲击及其应对[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70-74.

[6]李芳玉,赵本纲.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17):7-10.

[7]徐兰.基于供需契合视角的香港职业教育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0):169-173.

abstract"industry4.0"meansthearrivalofintelligentproductionmode.Highlyflexible,flexibleandmodularproductionwillbethedominantmodeoffuturemanufacturingindustry.inthechallengeof"industry4.0",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inChinahastheproblemofinaccurateorientationoftalentstrainingtarget,outdatedteachingcontentsandincompleteschool-enterprisescooperationmechanism.inordertoadapttotheneedsofthetimes,vocationaleducationshouldgraduallyestablishamodernsystemofmulti-levelopennessthroughthedevelopmentoftrainingobjectives,curriculumstructurereform,promotethemulti-partyparticipationprocessofeducatingnewtalent,withtheaimofcultivatinganewgenerationofhighskilledandhigh-qualitytalents.

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篇3

一、高职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智慧型课程体系的内涵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智慧型课题体系一方面是精神智慧,即在课程体系中体现作为未来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规范、基本修养以及工作中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树立中国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是行为智慧,即在课程体系中体现作为未来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有的常态和应激反应。智慧型课程体系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精神智慧,并将精神智慧转化为实践智慧、行为智慧。智慧型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应便于教师充分挖掘来自教学内容本身所蕴含的智慧,依据自身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创造性地选择最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设计表现学科内涵渗透出的智慧,借助教学内容启迪学生智慧,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其探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二、高职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智慧型课程体系构建背景

1.高职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不合理因素。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发展阶段演进,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开始向“全域旅游”转变。在“旅游+”这样的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背景下,产业融合必定带来多种的新业态,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日趋多元化。但是目前很多高职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还存在的不合理的因素。一方面课程的设置与旅游行业的新发展存在联系性不强的问题,而且还普遍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高职类的课程设置与本科的区别度不是非常高,没有很好地体现高职类旅游管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定位。另一方面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课的开设也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使得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缺少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2.顺应旅游行业新变化的需要。“互联网+旅游”发展趋势与旅游产业自身发展和升级一方面带动游客更加注重追求深度化的体验。针对旅游者自身个性化需求而设计行程的定制旅游产品不断涌现,这不仅要求旅游产业链上的产品供应商实现差异化竞争,而且也要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在服务上也更加体现专业化和差异化。另一方面网络化趋势也使得旅游业的细分市场迅速形成,聚焦于大都市圈周边的短时间、近距离的“微度假”、“微旅游”开始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近年来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以及国家对乡村旅游建设、旅游扶贫的重视,乡村旅游在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继续成为亮点,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不断加码,并日益成为许多城市游客“微度假”的热门选择。这种发展趋势不仅带来了现实中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供需关系的变化,也要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更加注重旅游行程设计技巧和服务技能的全方位提升。同时这种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旅游产品的提供和组织方式作出改变的也带来了旅游行业职业新的变化,这也要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增加课程的智慧含量,提升学生适应“互联网+旅游”条件下旅游行业新的发展趋势的能力。3.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高职类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课程都要在强调学科的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同时更加突出实践应用中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岗证一体化的趋势,即通过实施“课证岗一体化”,真正实现“教学、考证、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服务技能。为了迎合这种一体化课程的趋势,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求以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实际工作要求为基本构架,在强调服务质量规范化和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养成的同时,更加突出服务技能、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活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和预防和处理一般服务事故的应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顺利通过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就业需要和市场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这就需要在课程体系构建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这也需要课程设置本身也能体现课程智慧的要素。

三、旅游创客空间在构建智慧型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创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maker”,指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生产技术等进一步融合,重构了传统的制造、服务和创新模式,形成了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为创客创新创业提供了土壤。创客运动的蓬勃兴起是适应社会化创新趋势的结果。中国进入创客文化时代给旅游创客空间发展带来了机遇。创客文化的风行不仅成就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创客空间,同时也给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更大的启发——旅游创客教育。旅游创客教育以旅游创客空间为依托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让有想法、求实现的学生组成团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存在的缺乏学习热情和进取心问题,让课堂更加具有乐趣和成就感的同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学习从模块化变成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改变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思维模式和交往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旅游创客空间举办的一些集体创意活动,教师可以在智慧型课程体系下更多地采用团队协作式的教学项目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想法参加这些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享和合作精神。因此旅游创客空间可以很好地为构建智慧型课堂服务,有效地探索智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和服务过程中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的问题和需要相结合。

四、基于旅游创客空间的智慧型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1.探索智慧型课程体系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的需要。随着“互联网+旅游”的推进,旅游业进将进入产业化、大众化、散客化、个性化和移动化的休闲旅游新时代,旅游者更加注重追求自我、个性化、深度化的个性旅游需求。这种旅游新业在带来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细分市场,深耕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个性化服务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通过旅游创客空间整合相关资源从而激发旅游新业态发展潜力。旅游行业新业态就要求高职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智慧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作为旅游创客智力来源,依托高校旅游创客空间项目孵化,为“做中学,学中做”理念构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地与产业联系的机会,使得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智慧和行为智慧,积极开拓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和推广创客文化,使得智慧型课程体系也能更好地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需要。2.构建智慧型课程体系发展生态链。旅游产品构成中既有有形的物品要素,又有无形的服务要素,而无形的服务要素在旅游产品中起主导作用。旅游产品这种特性决定了旅游创客空间最重要的不是其物理空间,而是其内部所打造的创客生态,创客空间的核心在于创客生态圈。因此基于旅游创客空间的智慧型课程其课程体系发展生态链从其顶端的课程标准制定到课程内容的设计都要求能体现学生创意智慧实现,课程的建设方面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拓展课程都能提供迎合旅游创客—创业—旅游产品产业化完整的旅游创客产业生态链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智慧,提供能促进和帮助学生旅游创业项目孵化相关专业的技术指导。3.探索智慧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有效实现新途径。智慧型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能有利于教师构建智慧型课堂,能够有效地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以便实时调整课程进度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补充。基于旅游创客间的智慧型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实现课堂o2o,实现课中和课后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在课堂上增强师生互动,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课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实现了差异化提升。高职院校旅游创客空间在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了良好的教学平台,并构建了班级的教学社区,为教师根据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调整授课内容和进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协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以及效果,有效发挥智慧型课堂最大的特点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4.探索基于高校旅游创客空间的旅游职业教育市场化有效实现新途径。旅游职业教育市场化一方面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强化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中各旅游企业合作,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旅游职业教育社会化服务程度和旅游职教教育发展空间。但是目前职业教育市场化问题主要存在于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和职业教育社会化服务程度上。因此依托高职院校旅游创客空间一方面可以作为平台开发各种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微课程。如手工艺品制作、旅游摄影、旅游英语口语、旅游网络营销等,提高学生和从业人员某些方面专业技能,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可以对制作的微课程进行推广,让校内外的会员能够多渠道学习各类课程,并通过交流平台与创客空间相关人员进行有效互动,提高旅游职业教育与社会服务契合度。

五、结语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作为旅游一线人才输出重要来源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应该更加在注重学生的专业能能力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就是职业核心能力。特别是“互联网+”和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大趋势下,旅游创客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兴力量。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在旅游行业的机会更大,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旅游行业一线人才的培养基地,理应更加强化学生自我能力的挖掘、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的定位还是专业发展方向上都要进行调整,以旅游创客空间为支点,以旅游行业新业态下的需求为导向构建智慧型课程体系,从而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符合,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者:贝勇斌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雷婕.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

[2]孟祥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职业教育,2011(10).

[3]赵富伟,吴琼.论智慧经济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6(12).

[4]王爱娥.旅游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J].产业与经济论坛,2016(5).

[5]周恩超,姜明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相关措施[J].科技展望,2015(4).

[6]王甜,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17(2).

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篇4

1.1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通过改变教学手段大大地影响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首先使得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样。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教师可以将音频、视频、动画、图片以及文字等融入与课堂教学当中,提升教学的效率。其次,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辅助教师很好地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情境教学的效果。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合理运用,教师可以利用灯光、声音以及图片等轻易地创造出真实度很高的教学情境,提高情境教学的效率。再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教学的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以往课堂传统课堂枯燥无味的教学形式,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减轻教学压力。最后,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很好低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提升备课的质量。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统一模板制作课件、借鉴其他教师的备课内容等,从而大幅减轻备课压力。

1.2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的应用。

通过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的运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教学的成本,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是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另一个良好的例子,大幅地降低了教学的成本,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之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它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教学课堂模拟,使得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效率。通过多媒体远程教学技术的运用,学生能够以相对低的价格接受各种不同的教育,大幅降低了教育的成本。同时,多媒体远程教学能够改变传统教育单向的教学方式,大幅提高教学的效率。另外,多媒体远程教学一般选择的是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通过多媒体远程教学,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接触到这些教师的教学,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1.3多媒体数据库的应用。

通过与数据库技术不断结合,形成了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结合了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库技术之间的优势,能够实现对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等进行存储、管理,并且能够方便地实现检索和应用。通过与数据库的不断结合,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加便捷地为人们所用,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1.4多媒体技术在医疗事业中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医疗业中的应用更为成熟和广泛,通过与医疗技术向结合,能够大幅提高医疗的效率,提升医疗的效果。运用数字成像技术,能够很方便地对人体内部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病变等。通过可视化技术,能够方便地实现对手术过程的监控等,大幅提高手术的准确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2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2.1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化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化发展是指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的实时运用提高人们的交流效果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化运用,我们可以实现同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全面、广泛地交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处于不同地区、不同时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实行实时交流和讨论,从而获得问题的完美解决。[3]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我们可以实现对事物的可视化等,提高对事物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进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等。

2.2多媒体硬件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硬件的发展也是未来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多媒体硬件技术的发展能够使多媒体的成像技术更加精确、声音技术更加逼真等,提高人们的视觉感受效果。同时,多媒体硬件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与人性化和智能化,通过在多媒体硬件中增加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多媒体硬件的性能大幅提高。同时,多媒体硬件技术的发展更加趋向于兼容化。通过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终端设备进行兼容,能够大幅提高多媒体设备的利用效率,快速实现数据处理和数据共享等,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2.3多媒体智能技术的发展等。

多媒体技术逐渐向智能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相智能化发展以不断地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在人们现在的生活中,已经出现了多媒体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例如,在多媒体终端中添加语音助手等来帮助人们实现信息检索和简单日常事务的处理等。我们相信,在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过程中,一定能够实现全面的智能化,更加符合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要求等。例如,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更好地实现语音识别、语义判断、自主服务提供、图形识别和理解以及人工智能等。

2.4模拟现实技术的实现。

模拟现实技术的实现能够很好地提升人们的视觉感受、听觉感受等,通过逼真的现实模拟效果,能够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在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的实现模拟现实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不断地提高图像呈现技术,使得图像呈现的效果更加逼真确切;使得声音的呈现与真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使得影像技术的呈现能够更加真实地还原场景,提升人们的感受效果等。[4]同时,通过与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人机接口技术之间的不断结合,我们能够更加逼真地实现现实模拟技术,提升人们的体验效果。

3结束语

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篇5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出现:其一,虽然“信息化”将变成口头禅,但也存在大众没有个性的一面,因此发展个性是整个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其二,社会进入高技术时代,国民将分化成创造尖端技术的人、边缘学科的人、维修工作人员及利用这些技术的大众,这时的老与少、优胜与失败、忙与闲等对立可能会加深,如何维持和发展“人人平等”这一观念将会成为新的课题;其三,由于高度科学技术化,人际关系有可能变得越来越淡薄,如何让人们自愿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使其产生自信,将会成为社会问题;其四,在智育方面,相当一部分职能将由电子计算机代替,对智力的要求有可能产生质的变化,人的感受会发生变化,理性与感性、精神与物质怎样进行协调,将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等等。

面对这种形势,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呢?笔者认为,随着新传播媒介的发展,无论什么知识,只要按动一下电钮就能马上取到;随着人工智能和第五代电子计算机的开发,许多问题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学历、渊博的知识或专门技术的相对价值将会日益降低,届时将会重新评价领导社会前进的人的基本能力--品德。人们会感到“那个人虽然聪明,但品德不好,所以也不行;他虽不是毕业于一流大学,但是品德优秀,所以获得成功”。为此,未来的时代要求人们具备哪些“道德的细目”,就成了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为了培养有“品德”的人才,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评价”标准,必须把“品德”教育突出出来。从现在起就要引起社会、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就应当机立断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如果对学生只注重智力教育,不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的需要。严重地说,如果教学目的仅仅是增长学生智力的话,那么不久的将来,就不需要教师了。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随手都能购买到性能完美的教学机,与教师相比较,在准确而合理地传播知识方面自然是教学机占优势。从时代趋势看,似乎那时头脑里偏重智育的教师,就会变得无用了。那么,21世纪的学校就不需要教师了吗?不,决非如此。因为教学机无法讲“品德”课,而“品德”教育又是未来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当然,学生利用教学机能学会准确发音、获得准确数字,但如果无人进行表扬,学生就丝毫体会不到“学习的喜悦”;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若没有人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再加把劲”,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制成了能够编复杂软件程序的数学机器人,情况也一样。因此,“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教师应把“品德”牢牢地渗入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学习兴趣和做人的喜悦。可以说,“品德”教育是教师在未来时代的使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

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篇6

一、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智慧城市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智慧城市是指具有介入式、互动式功能的智能化数字城市,以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全面的感知与广泛的互联,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市民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它不仅是基于互联网、传感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科技革命,而且通过实现远程教育、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方式,影响人类的文化、艺术、思想乃至社会生活,更是一场社会变革。

智慧城市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更透彻的感知,即能够充分利用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和流程;二是更全面的互联,即指智慧的系统可按新的方式协同工作;三是更深入的智能,即能够利用先进技术更智能地洞察世界,进而创造新的价值。因此,智慧城市存在着改变世界的潜力。

近年来,尽管国家从顶层开始大力推行智慧城市建设,但从整体来看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状态,智慧城市的推行仍然集中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如北上广等大城市已经开始如火如荼地建设。而与我国的657个城市相比,目前智慧城市只占29%,覆盖率仍然较低,西部地区仅处于起步阶段或只是概念阶段。因此,将智慧城市策略深入到西部的中小城镇甚至广大农村地区,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缩小东西差距的必由之路。

二、西部仍然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发展的成效巨大,但与东部相比,问题依然存在,西部仍然是实现小康目标的难点和重点,主要体现在“五个仍然”:一是西部与东部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二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三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状况,仍然是西部各地方政府面临的共同难题;四是扶贫工作仍然艰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五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的任务仍然是西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西部的重要地位、特殊使命,用足、用好国家扶贫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城镇发展规划等国家政策,加快区域发展。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西部地区要想破除发展瓶颈,快速赶上东部,必须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而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西部高校面临的生存困境

西部高校地处内陆、经济不发达,与东部高校相比,不仅在基础设施、办学条件等硬件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教育教学理念、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软件方面亦有不足,东部考生不愿来、西部考生不愿上,西部各高校面临着生源不足、质量不高的严峻挑战。

第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与精英教育不同的是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西部院校必须开门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社会认可。

第二,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各高校都经历了生源、面积急剧扩张的时期。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现在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各高校很难有规模上大的突破,这也为不占地域优势的西部院校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服务地方,面向本区域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文化培训,是拓宽办学渠道、提升学校发展实力的必然选择。

第三,许多西部院校在科研方面受人才、设备、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承担本学科前沿性、基础性重大科研项目,唯有另辟蹊径,以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在解决区域发展难题、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中,取得更具现实意义、更有应用价值的成果,才能有所创新,更好的体现科学研究职能。

四、西部高校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

1.转变办学理念。今年教育部将全国600多所高校转为应用型,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也是不断深化的工业化进程要求注重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果。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人才,还需要数以亿计的各类技能人才,将智慧城市的重大成果应用到各个领域,推动各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西部高校应该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培养产业链高端的技能人才,以更大的信心、决心推进转型发展。

2.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中国正处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启动的时期,要求高等教育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校要准确把握这一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仅掌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将新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

3.开展智能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为智慧研发中心和推广中心。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技术是基础,管理是重点,民生是目的。每个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要善于发挥这些优势,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社区联手,推广数字政务、数字产业、数字民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服务与贡献中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

4.重视非学历教育,成为重要的人才培训中心。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学历教育,把大量的时间、资源都投入到了各级各类人才的学历提高上,所授课程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并不紧密。现在,从业要求对技能的需求日趋多样化,许多人也通过考各种证来提升自己,因此,高校必须重视非学历教育,通过新技术培训、订单式委托培养等方式,提高区域内居民素质,比如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中增加信息化教育,以适应城市越来越常见的智能化。

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篇7

一、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

1计算机学科逐步向独立门类发展

计算机学科具有着显著的应用与交叉性。计算机学科由数学、自动化等学科发展而来。在2011年,我国计算机学科衍生出软件工程学科,随后几年出现了信息和通信工程等交叉性学科。在2016年,计算机学科衍生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尤其,近几年的人工智能领域,成为计算机学科的又一大进步。随着计算机学科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部不断更新与优化计算机学科专业类别,截止2020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计算机本科专业细化为了17个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信息安全等。近几年,我国高校为了加快计算机相关学科的发展,在计算机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以及人工智能学院等不同学院,使得计算机学科的独立门类特性逐步显现。

2呈现出交叉融合趋势

计算机学科的交叉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础理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例如mLSys会议就是由机器学习和体系结构领域专家共同发起,促使机器学习理论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联结性加强。其次,关键性技术间也存在着交叉。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均具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往往会涵盖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多种知识。再次,研究团队也存在着较大的交叉。新时期的研究团队往往来自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机器学习和计算机安全等多个领域。最后,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性逐步增强。计算机学科属于应用导向学科,通过对计算机学科进行内外交叉与渗透,使计算机学科获得了良好发展。非计算机学科在出现发展瓶颈后,与计算机学科交叉融合,这为非计算机学科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3富有创新性的计算机技术助推各个学科发展

在计算机学科发展初期,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被应用到其他学科或领域,比如,计算机技术成为多数理工科专业的重要编程工具。尽管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其他学科或领域,但是学科间具有着较为明显的边界,计算机学科往往无法与其他学科进行高度融合。然而,随着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对其他学科的引力作用逐步显现,且学科间的融合性逐步增强。未来,计算机将会引领其他学科积极探索“人、机、物”三元空间,不断增大科技创新力度。

二、计算机发展趋势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篇8

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再一次确定了体育在高校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明确了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和学生体质逐步下降趋势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健美操运动作为一项充满活力又深受广大年轻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影响力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新纲要》精神为指导开展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和实践,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急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探索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新颖有效的途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综上所述,就学科视野而言,目前,关于高校健美操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体育教学实践,相比而言,在运用健美操教学实践基础上,借助教育学相关理论,探索健美操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研究成为当前体育教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2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解析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霍华德•加德纳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归纳出的人体8项基本智能,包括空间、语文、音乐、人际关系、数理逻辑,、内省与自然、肢体动觉等智能。智能是人类一种最原始的生物潜能和特有的能力。一种能力在文化背景下被视为有价值,此种能力就被列为了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体多感官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突出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在教育学相关学科中应用已较为广泛和成熟。李湘祁认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高校教学与评价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从设置强调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教学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以及建立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多元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而苏娟对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课程开发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不同学生潜能发展的多元、多层级、开放、发展性的体育课程体系;傅钦志认为,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开发潜能,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实施数学差异教学的策略包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施行弹性教学分组、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重构数学教学评价模式。

3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中的应用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健美操课程是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向学生传授健美操的基本技术、技能及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对其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过程。健美操课程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因其独特的健身性、韵律性和欣赏性等特点,成为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大学体质下降趋势的突显和健美操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对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普遍和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金新玉将健美操的教学分为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应用阶段三个阶段,在健美操教学中利用“三阶段”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认为该教学模式较为有效实用;王立红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体育三维教育观为指导,构建了健美操课程的课程目标多元化、教育渠道多边化、授课类型多样化、教学内容多项化和考核评价综合化的新型健美操课程模式;李倩等人对普通高校大学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的设置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围绕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进行论述,设计出合理的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为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篇9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网互动;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109-0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获得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感到近年来在网络大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却呈现出滞后的倾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的边缘化,这与网络的发展趋势、人们在网络领域的思想诉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是相背离的。改变这种倾向,需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力度,其中理念创新至关重要。

一、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战略性创新理念

当前,网络在我国正进入大发展的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却表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并没有随着网络影响的日益深入、网络地位的日益提升和网络空前的备受重视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多,成果总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提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复化、简单化、形式化、空洞化等现象较为普遍,进而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边缘化倾向,大大削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影响力。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与网络发展大趋势的背离,这应当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应对。”[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网络发展大趋势的背离及其边缘化危险,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该怎么办?它如何在人们网络实践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继续履行其学科使命?它如何秉持其诞生之初的积极入世的情怀继续观照和回应人类实践发展的最前沿?它如何借助网络大发展的东风实现学科本身的大发展?在这样的境遇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显得必要且迫切。

“创新不应只是枝节之论、细节微调,而是带有模式改变的意义,具有战略转变的性质。”[2]因为,我们面对的客观实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维的现实社会正向二维的网络/现实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形态正向信息社会形态迈进;计算机网络走出“精英领地”走进大众生活;计算机网络不仅仅是工具,它变革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计算机网络不仅渗入人们的生产,而且渗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精神生活);人与计算机网络联姻塑造的人类技术实践新形态,建构了网络社会和网络时代的人本身……这是空前的变革时代,这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根本转型,实现战略性创新。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创新”、“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等等有限的创新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现实呼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性创新。否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将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失去话语权甚至生存权。

当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性创新不是对以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彻底否定,也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和根本精神的抛弃。而是一种以客观现实为依据、以学科使命为根本、以科学精神为指引的学科符合现实、服务于现实、引领现实的创新。这种创新将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大变革、大发展的背景下,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进而实现学科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战略性创新就必须研究现实和回应现实。我们当下的现实是什么?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尼葛洛庞蒂说:“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这就是网络当下的现实,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网络的结合塑造的现实。因此,可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现实就是网络时代的人和计算机网络以及由人与计算机网络互动塑造的网络社会。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性创新,首先必须研究人和计算机网络及由二者的结合产生的技术实践形态——网络人机互动。只有深入地把握网络人机互动的基础理论,透析网络人机互动的存在方式,我们才能更为理性地把握网络社会的人、计算机网络和实践形态,从而摆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细枝末节的创新,实现其战略性创新。

二、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实践理念

人们的网络行为本质上是人类的技术实践活动,计算机网络技术贯穿于这种实践的全过程。离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不会有这种实践活动,进而也就不会有人类当下的这种技术生存方式。人网互动对技术的依赖性是客观存在的,毕竟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就是建立在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以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社会形态。人网互动的技术依赖性特征表明,人类在网络时代的其他实践活动也必然带有技术依赖的一面,“技术对于人类的意义在现代技术的河流中尤为凸显,现代技术关涉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按照艾吕尔的看法,现代技术已经构成人类生存的整体环境背景,因此,无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或思想的研究,都必然会涉及技术,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必然要关注技术,树立技术实践的理念。

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实践理念,首先要求重新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十余年来学界观点众多,有人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提高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同时发展网民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的虚拟实践活动。”[4]也有人认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解,仅从工具视角来分析是不够的。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解必须反映网络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涵盖网络与人的关系、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本质关系等。”[5]在笔者看来,目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理解,已经开始向技术聚焦,但尚未上升到技术实践的高度。在当前技术实践导演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进行“技术实践”角度的规定。

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实践理念,其次要求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技术的应用。不得不承认,网络社会是推崇“技术话语权”的社会,谁拥有技术谁就能够获得话语权,这已然成为一个客观的逻辑。它虽然不一定合理,但却客观存在。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接受《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48期采访时认为:互联网衍生的众多事业又多了一项,名曰“专业删帖人”,针对各网络论坛、帖吧的某类帖子,用户可以委托“专业人士”进行删除,收费标准不等。从国内外法律现状来看,目前都还缺乏对专业删除负面信息这样的监管规定,删帖人实际上用少数几个人的技术手段,取代了社会各方共同协商、共同接受的规则。互联网世界存在诸多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规则的制定实施,完全取代了社会规则。或者说,以技术人员为主对规则的制定,取代了社会共同参与规则制定的可行性。以技术规则代替社会规则,意味着少数人可以用随意、不透明的方式行使权力。这种变相的“技术霸权”虽然不值得推崇,却从侧面说明了技术对于人们网络行为的重要制约作用和对网络社会的“控制”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重视技术能力的提高和技术的灵活应用。

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实践理念,最后要求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视野。[6]拓展技术视野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来看:其一,拓展技术视野是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所必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源自它对网络技术世界“对象性存在”的把握。只有把握住了网络技术世界的本质,揭示了其运行的规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客观地反映网络技术这一对象世界,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理论。不建构完善的技术视野,就无法全面把握网络技术世界,就会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网络技术世界之外,成为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进而丧失科学性。其二,拓展技术视野是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所必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的建构绝非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照搬和简单嫁接,它必须是建立在对网络技术世界和网络中人的现实活动深入把握和透析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形成自身的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不仅要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视野为重要内容,而且要以技术视野为依据,在技术视野中完成体系建构。其三,拓展技术视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依托。网络技术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反映实践并指导实践则必须“追逐”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而这个“追逐”技术发展步伐的过程必然要依托不断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视野。从现实意义来看:其一,拓展技术视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直面科技发展大潮,积极跟进科技发展、研究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新变化、缩小与科技之间的“数字鸿沟”,在信息网络时代开拓研究空间、取得话语权并彰显生命力所必需的。其二,拓展技术视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解读网络技术世界,针对网络技术世界的不同版图进行针对性地调查研究,探寻不同技术形态、领域、空间对人们思想行为的不同影响,进而透析问题、把握症结、总结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需的。其三,拓展技术视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术视野的观照下,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先进技术,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存发展空间,服务于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致力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新空间的建构,进而彰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所必需的。

三、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理念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开放是我们时代的基本精神。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战略性创新的宏观背景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运用开放的理念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首先,以开放的精神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战略性创新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十年的发展,成绩是显著的,客观的成绩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人们所付出心血的肯定。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危机,有人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自觉深入”的阶段。但笔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离“自觉深入”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正遭遇瓶颈,研究的低水平重复、研究成果的水平和档次出现下降趋势、诸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沉寂、社区的形式化等等反映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缘化危险。这些挑战凸显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要求我们必须以开放的精神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客观地分析它的实际状况和现实挑战,着眼于它的未来判定其合理的价值,确立其转型的目标和方案。

其次,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流动的世界。伟大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一切皆流”。在今天,“一切皆流”因数字化的力量而变得不再抽象,我们的世界已然成为可感知的信息流动的世界。网上海量信息的流动,不禁让人“望流兴叹”。正如有人感叹的那样,“写因特网发展方面的书,有点像用弓箭去射高速飞行的子弹。正当你用手指敲击键盘时,又有了新的发展。网络就如一头进化中的野兽,它以令人惊骇的步伐狂奔”。[7]也有人称网络不宜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它变得太快了,没法把握。这些反映了我们理解网络、研究网络的客观难度。但这不能成为任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被边缘化的借口,学科的存在和发展不能因为挑战的强大而消沉。流动的世界要求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流动的现实面前依然可以跟上流动的节奏、揭示不动的规律,从而彰显其实践价值。正如《流动的世界》指出的:“随时随地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创造,世界以我为中心,我也在改变世界。”这就反映了一种积极的开放的心态。

再次,以开放的思维审视学科的布局和发展。如前所述,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是要改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处境的战略性创新,这种创新必须具备开放的思维。李长春同志在2009年12月15日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但总的来讲,与互联网、手机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很不适应,管理、引导、运用都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顺应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建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8]李长春同志的讲话客观指出了当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和面临的创新任务。显然,现状是被动的,面对“很不适应”、“很大差距”的创新任务是艰巨的,而且面对这种状况靠局部的、细节的创新是无法改变被动局面的,因而必须用开放的思维驾驭全局的创新,实现战略性的创新。

四、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智库”理念

人与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实践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其中“人”不仅包括个人层面的网民与非网民,而且还包括群体层面的技术专家群体、网络管理者群体和网络企业群体等;而计算机网络也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它一定程度上又是技术专家、管理者物化智力的产物,而且还是网络企业利益逻辑的“代言”;再加上网民数量的庞大和个体间的巨大差异性,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人网互动实践的复杂性。面对这种复杂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仅靠自身的力量介入其中发挥作用,是异常困难的。为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寻求“外脑”、借助“外力”,建设“智库”。

按照国际通行的定义,智库又称“思想库”、“智囊团”、“外脑”、“脑库”,是一个对政治、经济、商业或军事等政策进行调差、分析、研究并提供政策建议的机构。美国前国务卿规划办公室主任查德·哈斯这样概括智库的功能:生产理念、供给人才、谋求共识、教育公众、充当政府外交的“第二渠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树立智库理念,推进其智库建设,同时,积极发挥其学科优势,融入到相关部门的智库建设当中。

首先,吸收技术专家、管理者、网络意见领袖、行业代表,加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智库。[10]在人网互动中充当互动主体的“人”是多样的,其中技术专家、管理者、网络意见领袖、行业代表对互动实践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他们或掌握技术权威、或掌握管理权威、或掌握话语权威、或掌握经济利益权威。基于他们身份、地位、权力、经历的特殊性,势必对人们的网络思想和行为有特殊的认识、敏锐的直觉、深刻的分析,对解读网络现象、把握网络走向、提出对策建议有独到的视角,进而能够形成对如何规范和引导人们的网络生存和发展的特别建议。把他们吸收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智库中来,贡献他们的智慧,碰撞他们的思想,则势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帮助。

其次,积极探索网络智库平台的建设方式,广纳多方智慧,丰富智库资源。现实社会中的智库往往都是具体的研究单位、研究机构,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人员配置、项目支持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利用网络公共资源,积极探索智库建设的新方式,即通过网络建设“网络智库”平台。“网络智库”平台旨在广泛吸收来自社会各界、各网民个体的意见建议,以丰富智库的智力资源,同时有效降低智库建设的成本。“网络智库”平台的建设中应注意吸纳对象的广泛性、意见建议征求的开放性、对意见建议回复的及时性和对贡献智慧者感激的真诚性等。

再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应主动出击,积极充当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络行业的智库。网络技术开发、政府管理、行业运作等网络实体也需要有智库的支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紧跟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实际,以网民为直接对象,在研究网民的网络思想行为及其引导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一批专家学者。他们可以为技术开发、网络管理和行业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因而可以参与到技术开发、管理和行业部门的智库建设之中。这既有利于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技术专家、管理者、行业代表的沟通,增进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对话,使沟通双方都获益。同时,能够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范围和生存平台,借助技术开发平台、管理平台、行业平台的支持来进一步发展自身。

参考文献

[1]谢玉进,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新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92-98.

[2]刘建军.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中成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1.

[3][7]谢玉进.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视野[J].学习论坛,2009(4):48-51.

[4]宋元林.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现状及其有效运用[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66-69.

[5]韦吉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43.

[6]参见“网络义工”vs“专业删帖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60.

[8]常晋芳著.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410.

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篇10

最早提出“素质本位”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的是解延年,他将此概念定义为“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或素质培养”。并指出职业教育的素质由兰大部分构成:(l)基础性素质。(2)专业性素质。(3)创业、创造性素质。基础性素质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职业道德品质等。专业性素质包括:某一专业的相关理论、方法以及实践操作技能、处理关系、人际信息关系、运用技术等。创业、创造性素质包括:终身学习能力、适应不断变化更新的专业工作的态度和能力、敢于创业的精神与个性,以及创造性品质和人格品质等。‘2’这三部分素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素质结构。

2以素质为本位的商等职业教育发展新

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素质本位”职业教育的提出和构建,有着深厚理论基础和国内外职教改革背景:首先,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发展不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阶段,发展贯穿人的一生。职业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特定阶段”,必须从人文关怀的高度出发,创造学生的人生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符合我国教育改革大政方针,即由过去单纯的能力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我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一条提出:“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可见,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既要提高个体素质,也要提高群体素质;素质的内涵也是丰富多彩的,有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等,不同的群体要求不同的素质组合。不同类型的教育承担着不同教育任务,在素质的培养上各有侧重。各类教育专司其职,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培养出素质结构合理的劳动力大军,实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指的是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或素质培养。显然,这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基础教育可以说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奠基工程,整个工程要在此基础上靠职业教育及其它各类教育、终身教育去完成。最后,符合国际职教改革的趋势。世界发达国家也深感“岗位工种”的能力本位理念的缺陷,美国、日本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素质本位”理念,如美国的“佩代亚计划”、日本的“综合高中设立普通十职业综合科”。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技术与职业教育设计为:“成为每一个人的普通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解科学技术、职业领域和人的价值以及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打下基础”,“允许个性和性格的和谐发展,培养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培养理解、判断、鉴别和自我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新时代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责任感、荣誉感、职业个性、人格以及创新的风格与特长。在1989年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强调21世纪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应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同时还指出,要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这一预言实际上指出了以素质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的新理念。现代高职教育必须重视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和广泛应用,高职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特点,突出的一点是职业资格需要中的个性品质在逐日增加。与以往的职业适应相比较,现代社会的职业创新显得更为重要。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趋势,高职教育在继续突出社会职业需要的同时,有必要高度重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并妥善处理好社会职业需要和全面和谐发展的关系,争取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基础之上的社会职业需要训练。

3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本位理念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有益探索

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本位取向的概念、类别、主要素质和各种关系问题时,更重要的是实际上的操作,这对于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人来说无疑存在着挑战。素质本位的教育实际上最终归结为可操作性问题。教育目标要通过教学过程来体现,教师要通过专业课的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如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到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和途径,素质教育才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口号和原则上。因此进行可操作性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来说,素质是指其在校学习的一定时间里,通过各种理论和实训过程而习得的适应未来职业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英语专业素质是指够用的英语基本知识、较熟练的英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进行英语专业教学,而要把素质教育渗透到英语专业教学之中,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不仅要提高英语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同时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3.1窝道德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灵魂,没有道德的人文教育是残缺的,人文教育要有道德的精神和内涵。我们英语教师在从事英语教育时,不能忽视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应该从英语知识中发掘具有思想道德意义的典型人物、事例、名言、俗语等,并加以强化。如我在教综合英语课本的每一课中都要给学生介绍一句名言或俗语,并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讨论;课后要求学生背诵,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

3.2必须商度l视英语国家的杜会文化知识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是语言的土壤。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在《英语听力教程》中有大量的美国文化背景知识,我在教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的过程中,同时强调让他们注意了解美国文化。另外,我还利用西方的节日介绍节日背景,各地方风俗,给学生留出时间查材料,组织材料,然后进行庆祝和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喜庆的氛围中加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了解。

3.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生源相对复杂,包括高中毕业生、中专及技校毕业生等。由于地域不同,学生所在教学环境和条件存在很大差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词汇量不足,能主动使用的词汇则更少,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只会延续高中阶段的机械应试学习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常感到现在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也很少利用课外时间抓住各种机会来学习和运用英语,达不到一个英语专业学生应有的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的现状,从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人手,有意识、有策略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4加大课堂教学的活动比例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英语教学,削减课程难度。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教材还没有编制出,很多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教材都选定的是普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材,我校英语专业选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综合英语教程》和《英语听力教程》等。因此,对于我校英语专业的教师来说,就必须研究如何针对我校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利用教材。经过我一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点经验: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必须适当削减课程难度,加大课堂英语活动的比例,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组织学生成立英语学习小组活动和结对活动、竟赛活动、讲英语小故事、小笑话、做小游戏、猜谜语、词语接龙等。因为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不是教出来的,是通过训练,反复练习出来的,所以就要让学生活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课堂教学目标。

3.5多给学生曹造学习英语的环境

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感受英语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l)在学校多设立一些双语的名人名言标语。(2)多放一些经典原版英文电影和英文歌曲。(3)办好英语角,每周或每月一次,指定某一班级负责。(4)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邀请外国人直接与学生接触;通过实训的方式强化英语技能,应该成为英语专业职业教育实训的有效方式之一。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每年都有邀请美国的环球志愿者来义务任教。虽然时间很短,只有两周的时间,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