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后现代平面设计十篇后现代平面设计十篇

后现代平面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6:37

后现代平面设计篇1

关键词:后现代图形;平面艺术设计;图形创意

中图分类号:J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99-01

一副平面设计作品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文字与图形符号,它们共同传递着信息,与文字相比,图形在视觉传达中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后现代图形与艺术正受到了设计师们的日益重视。分析并探讨如何恰当运用后现代图形艺术来有效传达信息,对于当今的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后现代图形的涵义及特征

后现代图形艺术代表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这是忍受不住的痛苦的嗥叫,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古今中外很多设计师都运用了这一表现手段来营造一种视觉冲突,从而深化信息传达的内涵。通过那些大胆创造的神奇怪异的图形,人们可以感受到图形背后隐含的深层意义,也说明了图形艺术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力。与一般图形相比,后现代图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一个正常心理的人在接收外界信息时,其中80%―90%信息的接收是通过视觉的途径获得的。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的传达,后现代图形也是需要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来实现。作为一种感觉形式,视觉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当人们通过自己的视觉器官获取平时所熟悉事物的信息时,通常的反应都是比较倦怠甚至是平淡的,而对于那些平时不熟悉的陌生的带有夸张奇特的对象,人们会本能的表现出对该事物的强烈关注情绪。

(二)耐人寻味的意蕴。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希望能够充分的表现自我的个性,后现代图形以其夸张、奇特的表现手法传达出一种标新立异的格调。作为一种设计表现方式,后现代图形是一种能够传达出深刻意蕴的视觉符号,带给人们一种精神的启示。传统图形大多是通过营造和谐、平和的格调和氛围来带给人们美感的享受,然而这种信息传达的方式由于缺乏新颖性导致人们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容易将其丢失或与其他相似的信息混淆。而后现代图形的与众不同的奇特的表达手段,可以让人们的视觉和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在大脑中会保留该信息以较长的时间。

二、后现代图形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在平面艺术设计中使用后现代图形,乃是源自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绘画艺术。其时,社会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在急剧的变化,面对着一些始料未及的社会问题,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动荡,导致了精神上的压抑和苦闷。作为这种精神现象的反映,人们开始用各种艺术的方式来反应这种心理,此时出现了一系列的艺术改革运动。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等艺术流派,都以其鲜明的标新立异的格调带给人们内心一种冲击感。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后现代艺术开始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它实际是现代艺术的极端化和变形化发展。后现代图形以打破以往固有规则和范式的审美风格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在平面艺术设计中运用后现代图形的方法

(一)形式的陌生化

所谓的艺术形式是指构成作品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陌生化”又叫做“奇特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陌生化的含义就是使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让人们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新颖和奇特,从而体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形式的陌生化使得欣赏主体摆脱了对传统熟悉对象的麻木感,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欣赏主体的审美兴趣。设计师金特・凯泽曾设计了一副作品《为什么和平还未实现》,在作品中设计师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把鸽子和骷髅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从而收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主题的内涵,引发人们深思和平与死亡的话题。正是由于设计师采用了陌生化的艺术手法,将原本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了带有象征意味的组合和置换,从而使得作品的内涵得以丰富深刻。

(二)内涵的深邃化

所谓的内涵也就是说作品的内容要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一个事物,只有当它以其现象的真实充分地体现出其本质的真理,以其具体的形式充分体现出其内容的必然性,以其形象的个别性充分地显现出种类的普遍性,而且这现象、这形式、这形象又必须是非常的突出、鲜明、生动,那它才是美的。”后现代图形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也是相类似的,它既具有形式上的与众不同,又有内涵上的深刻。我们知道,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如镜子的两面相互依存。内容的表达要通过形式来实现,而形式又服务于内容,二者同为一体,离开了内容的形式犹如无源之水。在平面艺术设计中运用后现代图形,形式和内容的两方面都要考虑到,只有将形式的陌生化和内涵的深邃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传达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信息符号。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8.

[2]崔庆忠.现代派美术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后现代平面设计篇2

关键词: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美国平面设计教育

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庞大的教育规模和稳定的教育模式,影响着亚非拉美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世界平面设计史和平面设计在美国的发展史做了系统调研,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审视和阐述。本文重点研究美国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阐述美国平面设计教育所经历的变革,最后归纳平面设计教育模式的阶段性特征。笔者以美国现代主义设计为线索,将美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历程分为五个主要阶段:一、1850-1929年:现代艺术的影响与美国早期的设计教育;二、1930-1949年:美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与平面设计教育的萌芽;三、1950-1959年:美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繁荣与平面设计教育的确立;四、1960-1980年: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泛滥与美国平面设计教育的成熟;五、1980年以后:后现代主义运动与美国平面设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一、1850-1929年:现代艺术的影响与美国早期的设计教育

19世纪的美国,尚未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形态,美国艺术可以看作是欧洲发展的一面镜子,经历着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艺术风格、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到法国新艺术的装饰主义风格的变迁。20世纪初,受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美国设计家尝试进行一些试验和探索,但由于缺乏思想的高度和意识形态力量,美国并未出现真正的现代主义;而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美国平面艺术在发展之初就表现出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

19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成功的商人预见性地认为艺术教育将成为商业成功的关键,他们要求传统的绘画教育应当增加工业和机械制图训练,为工业生产提供便利。为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美国早期的一些艺术院校开始采取折衷主义的方法,以传统自由绘画为主导,辅以少量的应用艺术课程,如插图艺术、构成课程等。20世纪初,一些欧洲设计形式传播到美国,促进了美国平面设计行业和教育事业的变革。一些激进的艺术院校以构成教学为课程核心,同时进一步增设应用艺术相关课程,包括插图设计、字体设计、基础装饰设计等,并邀请许多杰出的设计家担任主讲教师。20世纪20年代,许多美国教育家相信学习艺术的抽象法则不仅可以促进艺术生产,还能提高青年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艺术学校中,构成课程开始成为美国初期艺术教育的基础和共同课程。在课程改革基础上,一些艺术学院尝试通过设立夜校或学院的方法来整合改良后的课程内容,建设综合的课程体系,其中以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改革最为激进,影响深远。

二、1930-1949年:美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与平面设计教育的萌芽

20世纪30年代,受欧洲移民潮的影响,许多杰出的欧洲设计家直接将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带入美国,从而影响了美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到40年代,美国迎来了现代设计的重要转折阶段,一方面,美国设计界开始全面接受欧洲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另一方面,他们开始对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改良,以适应美国大众的需求,通过努力逐渐形成了美国自己的现代主义设计方法,促进了平面设计教育的变革和创新。

三、1950-1959年:美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繁荣与平面设计教育的确立

从50年代初开始,由于现代主义之间现出清晰的、有创造力的前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在美国普遍流行,并与纽约的现代平面设计流派相互影响、融合发展,美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意识也更为明显。至50年代末,在平面设计先驱者的教育下,美国新一代平面设计家开始出现,推动美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终于形成自己的成熟风格。

50年代,受到美国战后激烈市场竞争和欧洲国际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的双重影响,许多高等院校逐渐认可平面设计专业教育的独立性和重要性。美国平面设计教育家在继承包豪斯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将构建理性的、科学的设计体系作为设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宗旨。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现代主义设计家都集中在纽约,纽约成为美国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发源地,促进了纽约周边高校内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如耶鲁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雪城大学等,其中以耶鲁大学平面设计教育最具代表性。受到欧洲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耶鲁大学成为最早授予平面设计专业学位的大学,并提出将各种不同的专业整合于设计之中的教育目标,通过积极聘请杰出的美国平面设计家讲课,加强与欧洲艺术设计高等院校合作,促进美国设计教育与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成果的交流。在课程构架方面,受到美国新一代平面设计家的影响,耶鲁大学平面设计专业以摄影、印刷和字体排版为核心课程,鼓励学生在这三个设计领域中充分竞争。这种将设计学习作为整体强化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师形成合作团队的教学模式,使耶鲁平面设计教育与当时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继而耶鲁平面设计课程结构和教育模式,成为当时大多数教育机构改革平面设计专业的范本。

四、1960-1980年: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泛滥与美国平面设计教育的成熟

60年代是一个现代主义泛滥的时期。受到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和美国第一代平面设计师的影响,第二代设计师在他们的作品中处处表现出现代主义理念。进入70年代,受到社会动荡因素的影响,平面设计领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并逐渐分为两大阵营:一是纯粹的现代主义者;一是更加生动的、个人的设计方式。尽管这一时期充斥着不同声音,但在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领袖的号召下,许多现代主义设计传统得以延续并保留下来。

自50年代起,随着平面设计教育的职业化,平面设计师开始成为美国全国公认的新职业,同时促进了平面设计教育由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大都市向许多中小城市发展,高等院校内的平面设计教育进入更为系统和活跃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平面设计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较为稳定,其核心课程的构建包括一系列分析的、形式的和感性的设计体验范围。其中一年级为综合课程,二年级重点探索图形、字体、色彩等视觉原则;三年级注重理论学习,开设传达理论、视觉系统、信息设计等课程,在课程中有序地增加与课程形式和结构、信息和内容相关的理论。部分设计院校或机构的平面设计专业开始探索和发展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通过与企业或机构合作和参与城市经济发展,为商业活动提供支持。一些设计院校还对教育管理系统做出了相应调整,如在70年代,雪城大学视觉传达系教授JohnSeller不满于广告设计和插图设计的研究生教育状态而提出改革,并设计出独特的设计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专门为在职设计师提供独立的学习计划和研究生学位。

五、1980年以后:后现代主义运动与美国平面设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80年代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受到设计理念转变的影响,美国平面设计教育也就自然全面转向后现代主义。美国平面设计教育呈现专业细分化、学术化以及数字化的多元发展态势,各设计学院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变革,逐渐形成相应的独特的教育体系。在学位设置方面,许多院校逐渐提供平面设计专业的mFa学位,哈佛、卡耐基、梅隆等五所大学还为研究人员提供设计专业博士学位。在培养模式方面,为了突破耶鲁大学在高水平教育方面的培养模式,克兰布鲁克设计学院、加州艺术学院、卡萨斯城市艺术学院和罗得岛设计学校等多所高等院校开始彻底改造他们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开设更为高级的实验性设计课程,并鼓励学生将平面设计放到更加广阔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进行思考。受到数字革命的影响,许多设计院校开始改变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从形式的视觉教育转变为培训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课程,以数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交互技术为基础形成了一些新的方向和交叉学科,教育课程结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说,如何融合现代主义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与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和理论的探索二者的关系,成为这一时期设计教育的内在矛盾和张力。

纵观历史,受欧洲现代主义的洗礼和对理性主义设计传统的继承,美国现代平面设计逐渐发展出成熟的设计风格,促进美国平面设计高等教育形成了稳定的课程结构、系统的学位管理体系、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美国平面设计教育家普遍认为,设计师是连接消费市场和信息传达之间的关键角色,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将设计师培养为合作解决问题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正如杰出平面设计家和教育家massimoVignelli所指出的,未来设计师不仅是市场战略的重要参与人,同时也是社会教育家,通过产品向社会和企业输出而展露出属于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

参考文献:

[1]R.RogerRemington.americanmodernismGraphicDesign.YaleUniversitypress,1920to1960.

[2]BarbaraJaffee,BeforethenewBauhaus:FromindustrialDrawingtoartandDesigneducationinChicago.Designissues.Volume21.2005.

后现代平面设计篇3

论文摘要:现代平面设计的经历了从认知到重视、从感性到理性、从注重商业竞争到强调深层的文化表现的过程,其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在欣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所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不得不冷静的和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即缺乏自我特色、整体混乱和无风格化最后强调文化内涵是任何优秀设计作品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因素,是作品的生命之所在,失去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就必将失去其生命力。

现代平面设计在中国的真正起步和发展也仅有三十年的光阴,三十年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从无到有、从启蒙到发展,经历了一个短暂而又令人兴奋同样也值得反思的一个过程。

当然,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还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和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殖民、全面渗透的语境中,中国社会也开始了立足传统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上海、天津、北京、广州等城市为代表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变迁,鲜明的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在设计领域,由西方传入的以商业广告设计为代表的平面设计同样也面临着向现代化的转型。被设计界堪称经典的“月份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月份牌”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在激烈的市车,从联合国授予深圳“设计之都”到北京奥运会的各项设计,中国设计师、中国设计界越来越受到国际设计界的关注,中国设计师的作品所创造的民族特色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促进了平面设计国际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我们在欣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所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不得不冷静的总结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当代平面设计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同样层出不穷。首先,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平面设计己经远远的落后了,许多人把落后的根源归结为现代平面设计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的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决不是根源之所在。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们的许多作品基本上还是照搬西方的东西,还停留在形式或概念的模仿上,除了外表徒有几个汉字外,几乎很难找到任何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当前中国平面设计最大的症结在于丢失了自我。其次,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就是流派纷呈,并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现了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这些美学流派和思潮同样波及到了平面设计领域,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际版面设计风格在瑞士出现,并逐渐演变为风靡全球的平面设计的现代主义范式。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科技的创新进步,电脑逐渐成为设计的主要工具,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开始致力于挖掘电脑的潜能,对日益僵化的现代主义设计规则进行了解构。于是出现了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隐喻性、装饰性、多元性和解构性的设计表现。然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平面设计领域同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很多平面设计师对现代主义的平面风格设计还未来得及深入探究和消化,就又仓促上阵投入到后现代主义平面风格设计的阵营,也就势必导致当下中国平面设计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之间徘徊和游离,也就势必导致当下中国平面设计的整体混乱和无风格化。

当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我们应该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但学习的目的是吸收,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外来文化所替代、所淹没。我们在设计构思时,除了吸收国外的有益营养外,更要充分考虑对象的文化因子,意识到所设计的不只是某一对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文化。当我们去深入剖析“月份牌”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并在当时和后来产生很大影响时,我们不难发现,“月份牌”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其表现手法和表现题材都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但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的形式结构,’使二者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才创造了优秀的广告作品。在这一方面,靳棣强的成功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很好的范例。之所以在国际平面设计界能有他的一席之地,之所以他能成为华人平面设计师的代表,我认为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的作品不仅仅注重民族文化底蕴的发掘和本土意识的确立,而且已经把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很好的融入到传统文化中,他的作品已经触接到了设计的最深处,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后现代平面设计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招贴设计;视觉艺术;未来发展

检索:.cn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26-02

influenceofpostmodernismontheposterart

Gaopin(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Shenyang110168,China)

abstract:theposterdesignisintheboomingdevelopmentattheinfluenceofpostmodernismcontext.Firstofall,postmodernismhasenrichedthevisuallanguageandconnotationoftheposterdesign;secondly,postmodernismenlightenmentposterartcanborrowanymedia,anytechnique,andanylanguagetorealizethedesign;finally,postmodernismenlightenmentcanborrowanyposterartmedia,anytechnique,anylanguagetorealizethedesign.

Keywords:postmodernism,posterdesign,visualarts,futuredevelopment

internet:.cn

招贴设计是一种以纸上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多元化技术融合来营造画面效果的独特视觉艺术。招贴设计承载着在大众间传递信息和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任务,这种视觉传达反应着社会文化、特定时代社会发展状态和人们的价值观发展倾向,成为当时生活的见证。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60年代,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各种矛盾交互、社会动荡的时期,设计领域中出现了各种改革运动和思想潮流。随之矛盾加深和革命的不断涌现,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思潮也应运而生。受各种艺术思潮和运动的影响,使得招贴设计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表现上出现了相应变化。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60年代进入以计算机为标志的后工业时代后,为了打破现代主义风格的单调局面,从60年代的波普设计开始,设计师们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反古板理性现代设计风格的尝试,这一尝试在80年代达到高潮,形成了所谓的后现代设计运动,其范围容纳了波普艺术、朋克艺术、嬉皮士艺术、欧普艺术等,影响了20世纪末的设计观念,同时,也深刻影响招贴设计的艺术风格。“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是的内容是不同的,“后现代”是指现代主义结束后的一个时间阶段,自从70年代的各种探索都可以归纳到后现代时期,而后现代主义则是风格、观念、形式都明确的设计运动,后现代主义运动则到80年代末期开始示威。正是“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这个风格经常混淆,因此,“后现代”也被称为“现代主义后”风格。

一、后现代主义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与内涵

后现代主义提倡自由化、个性化、表现民族意识、地域性、多元性、差异化、多样化、非理性主义、复古的、传统的、强调冲突和装饰的风格,反对设计中表达语言的单一和冷漠。对招贴设计多样化设计、个性化创新、民族化、国际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看,它是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性的发展。一方面,后现代主义主张横向的审美包容――国内国际、雅俗共赏、新旧融合;如今,在国际招贴设计双年展上可以欣赏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招贴作品,虽然这些作品来自不同的地区,但我们可以通过其国际化的视觉语言符号去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深刻内涵,因此,我们体会到招贴设计越来越强调一种国内国际、雅俗共赏的世界性语言的传播性。在芬兰著名平面设计大师卡利碧波的作品《sign2000》中,单纯的男人和女人的形象连续组合成了网状结构,表达出人与人之间所应存在的平等关系,无论观者是来自哪个国家,语言有多少差异,但这种国际性的、雅俗共赏的视觉语言都会对我们起到深刻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主张纵向的衔接――古今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甚至可以将完全没有关联的事物融合。这种纵向的衔接表明人们已经对现代主义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怀疑,他们渴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追求更大自由和彻底解放,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我们可以从很多经典招贴作品中找到这种后现代主义观点影响下所形成的作品特征,雷又西是以色列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在其作品《共存》和《缝合线》中,作品为巴以冲突为设计依据,运用摄影语言表现直接表现画面,画面中出现的是来自不同的两块肉体以缝合线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意画面传达出深刻的视觉信息,给人一种联想,在处理形象时,有意将视觉形象的一部分舍弃,舍弃并不是放弃,而是产生一种无形、无声的力量,往往要大于视觉中所能识别的形象,给人以想象的视觉空间,形成画面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视觉感受,发人深省、引发共鸣!

后现代设计表明人们已经对现代主义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怀疑,他们渴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追求更大的自由和彻底解放,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因此,招贴设计中的风格化表现由此产生,风格化是指设计中的样式、平面形象的视觉传达要素更具有个性特征,或将传统题材的图形以新的“解构”和“重组”方式加以重新创作,通过所形成新的元素来传达信息,或将视觉传达要素独具个性表现,产生风格化的艺术效果。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吸收继承现代构成主义与本民族特色相结合,形成极简现代构成风格;日本设计师秋山孝绘画插图表现别具一格;欧洲设计师吕迪・鲍尔致力于空间与空间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能够反映空间及使用场所的信息视觉语言等,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德国的著名视觉设计大师冈特兰堡在其30年的职业生涯中设计了近千幅招贴,他的作品展现了自己的突出的视觉设计风格,例如,土豆这个元素是在他的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这源于他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而土豆形象在其作品中的解构、重组等丰富张扬的创作表现又源于他的勇敢尝试的设计精神,他的招贴作品通过传达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具有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的特征。而这种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的作品特质正是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艺术突破的精神。

二、后现代主义启示了招贴艺术可以借用任何媒介、任何手法、任何语言来实现设计

招贴设计并不是靠文字来注解,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图形艺术,招贴中出现的图形并不是以简单装饰为目的的图案,而是一种图形符号语言,这种符号的目的在于准确地传达信息,而在未出现后现代之前,这种符号的传达手法过于局限。追溯历史渊源,在现代艺术流派中,达达派、未来派等艺术家就对传统艺术进行批判和革新,这对后现代主义有着深刻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可以借用任何媒介、任何手法、任何语言来实现设计,使城市和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战后全球经济大发展,招贴设计进入了全新发展时期,我们看到很多设计大师将自己的作品融入了许多新的表现题材,更多的媒介、手段、语言围绕着招贴主题被大胆的利用。由于历史环境、地域差异、经济条件即传统文化等观念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例如,科维尔工作室设计的《2000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系列作品中,运用独特的构成手法将高纯色彩运用相互联系、呼应与点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和谐对比,从而达到高纯色彩视觉整合的目的,产生和谐的色彩面积比例,展现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世界博览会的平面视觉印象。招贴设计中,将两种视觉元素通过任何手法或媒介去结合或改变,最终准确表现作品主题的方法运用也十分多见,视觉语言通过比喻、象征、拟人、夸张、对比等手法或两种图形并置合成组合在一起形成创意,较为巧妙、精炼,只要选用的视觉元素较为合理与准确,能够反映主题即可,把握好两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再加之适当的构成形式与合理的表现方法处理图形、色彩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即可,此种方法非常实用。例如,在传奇设计师米尔顿・格拉塞设计的已被很多国家再设计复制过的“ilovenY”(我爱纽约)的标识作品中,视觉语言的象征性运用形成活泼的感性效果,散发出特有的幽默感,如今此标识作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最经典的形象之一,它被疯狂的运用在招贴画或广告衫中,该作品充分展示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水平,设计师米尔顿・格拉塞也被称为“平面艺术领域的毕加索”。

三、后现代主义引导了招贴艺术风格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设计的改良和修正,并不是对现代设计的全面否定,开启了设计的多元化局面,并对现代主义设计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了思考。而对于平面设计的意义在于把装饰性的、历史性的内容融入到设计中,随之,受后现代主义影响,出现了来自瑞士巴塞尔设计师发起的“新浪潮平面设计运动”,运动的目的是打破国际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垄断。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生在意大利米兰的激进装饰主义设计运动、旧金山基金平面设计运动和“里特罗”的欧洲怀旧风格设计运动等。另外,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采用电脑从事设计的设计家,虽然没有统一的运动出现,但这种统一工具的运用使作品的表现风格较为接近,也成为了一种潮流设计趋势并且在未来依然兴盛并深刻影响着平面设计的今后发展,后现代主义通过出现的一系列设计运用引导了平面设计艺术风格发展与走向,招贴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代表形式,其艺术风格的发展走向一直备受关注,受后现代主义影响,招贴设计正在采用着国际主义的平面因素,那就是生动的、更具装饰性的视觉传达语言的表达,这其中包括具有创造性的图像图形、丰富的文字标题与灵活的版面编排等,而这种招贴艺术风格会以其为原点进行各种不同的视觉探索,后现代主义会对招贴艺术风格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与引导作用,招贴设计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重视,并表现出各自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波兰的招贴善于借用超现实主义和蒙太奇手法,表现出了时代特点,也显示出了波兰的民族风格、民族感情和民族传统,从1964年就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华沙招贴双年展”;美国由于受传统束缚较少,为其招贴发展注入现代性、幽默性、商业性和实用功能;日本学习西方的设计理念与本国传统形式相结合,简洁、现代、理性;法国招贴在装饰风格影响下更注重优雅表现等。

结论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招贴设计具有以下特点:招贴设计的造型和视觉传达要素体现出多样化、地域性、人性化、文化性、自然性、风格化,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地继承和多元化的发展。招贴艺术将会为最广大的受众带来更精彩的艺术享受,并且,后现代设计大胆的实践将对招贴设计领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语汇,兼容并包、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后现代平面设计篇5

【关键词】视觉传达艺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现状;发展;对策

发表教育论文

引言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经历了从认知到重视、从感性到理性、从注重商业竞争到强调深层的文化表现的发展过程,其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出现了缺乏自我特色、整体混乱和无风格化等问题。

一、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现状

1、我们的许多作品基本上还停留在形式或概念的模仿上

也就是说,当前中国平面设计最大的症结在于丢失了自我。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很多平面设计师对现代主义的平面风格设计还未来得及深入探究和消化,就又仓促上阵投入到后现代主义平面风格设计的阵营,是由于国平面设计领域同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这样也就势必导致当下中国平面设计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之间徘徊和游离,也就势必导致当下中国平面设计的整体混乱和无风格化。

2、我们的作品缺乏的是文化内涵,缺少的是民族特色,这也正是我国平面设计落后的根源之所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设计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理论家在呼吁在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去。但从我们的不少平面设计作品中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许多作品更多的是不加选择和消化的照搬传统元素,以为那样就能体系民族性和文化性。由于我们传统元素中的很多形象和图案不一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我们有一个理解、吸收、再创造的过程,使之能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使之能真正的体现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所以传统元素和传统文化介入现代平面设计还需要一个过程。

二、如何加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

1、要具备个性化设计需求

设计工作必须要在这个需求较高的新环境中能标出自己的领地。设计不仅要跟上美学的发展,还必须赶上科技的进步。网络领域在设计和制作中都占主导地位。在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下,商业界提出的新挑战不仅加强了设计的重要性,还提高了设计的潜在能力。当平面设计走向程式化之后,其设计创意就必须具有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设计就成为无限超越自我,获取随心所欲的表达的个性化。

2、具备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

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对图形的创造,思考角度,大众理解提出了合理化的认知观。在构思和表现上现代平面设计的语言表述是一致的。观看世界现代设计的走势就是简练、达意、巧妙、智慧,研究现代社会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对保持敏锐的设计思维和使作品和现代世界设计接轨显得十分需要。

3、时空化设计需求

在观看方式方面,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差,人的想象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延伸,平面设计也逐步从二维向三维到四维空间延展,设计中的时空化与科技化为我们展现出丰富的空间符号。重点内容的突出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设计者使他们可以以任何一种自认为恰当的新样式来设计一行行的文字,通过这样的设计,文字图形便形象生动的跳跃在页面上,屏幕上,包装盒面上,瓶子标签上或更多地方,这种动态感觉是印刷品和交互式制图作品的典型特征代表,是新时代设计的需求。发表教育论文

4、地域本土化设计需求,所指的实际是设计师在本土所处环境

对于具有中国地域特色旧有造型元素其形态上的改造,则使元素不仅传递了现代设计观念,更使旧有元素能够真正传递载体的现代信息,符合现代设计的功用,从而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对本土设计师来说,守一方水土研究自成体系的平面设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5、人性化设计需求与绿色设计

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思想是21世纪设计的主题,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它强调在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历程的长期需求。在经历了分解与重构后的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未来的设计将着眼于与平面设计相关环境的设计上,其关系是相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

三、总结

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由于人类生存方式上新观念的介入,思维的引导和情感的表达上,我们发现人类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形成了新的设计需求,逐渐打破了以往贯于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法则,解构了固有的符号现象。

参考文献

[1]凯恩.费舍尔编著.边缘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滕守尧著.非物质社会[m].四川人民出版社.

后现代平面设计篇6

计(flatdesign)。尽管这一新颖的设计风格并没有得到用户的一致认可,甚至受到一些尖锐的批评,但是它仍旧赢得了业内高度的关注,并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迅速地影响到了整个设计行业

,并成为一种设计潮流。

关键词:扁平化设计、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扁平化设计的定义

扁平化一词,是相对拟物化而言的。扁平化风格出现之前,便携设备的界面以skeuomorphic风格为主。所谓skeuomorphic风格,即拟物化的设计风格。在较早版本的苹果ioS系统和谷歌android系统应用

的标志设计中,拟物化风格体现地较为明显。顾名思义,拟物化就是把现实中的事物进行模拟,使标志的形象惟妙惟肖,例如iphone音乐播放器中充满金属质感的滑动音量按钮、闪闪发亮的录音话筒、

iBooks中的木质书架……它们无一不具有真实物体的质感,给用户一种舒适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从而拉近与用户心灵的距离。

之所以称之为扁平化,是设计形式采用的样式和特点来决定的。扁平化完全是属于平面化的,是零3D属性的设计。它最核心的地方就是要放弃一切装饰效果,如阴影、透视、纹理、渐变等具有3D效果的

元素统统丢弃。所有的元素的边界都干净利落。尤其在手机上,更少的按钮和选项使得界面干净整齐,使用起来格外简洁,可以更加简单直接的将信息和事物的工作方式展示出来,减少认知障碍的产生

绝对意义上的扁平化和拟物化是不存在的。即便是扁平化风格的标志,多少也会存在拟物化的元素,反之亦然。拟物化和扁平化只是彼此相比较而言的。

二、扁平化风格之源

扁平化风格绝非横空出世,也并不是设计师的灵光乍现。它的出现好比诞生了一种新的艺术流派一样,并与其他多种艺术风格与形式并存。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新

艺术运动,再到20世纪的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的出现,艺术由原先的力求再现发展到后来的抽象风格,形式不断的丰富并且流派也越来越多样化。艺术走向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

。而界面的设计风格也同样是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趋势。而扁平化,也正是界面设计的一种新兴流派。它对以往的设计风格与思潮进行了继承,并具有一定的颠覆性。

对于界面设计,很早之前并没有得到现在如此高的关注度,也没有当今具有较高设计素养的从业者,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程序员一把手完成的。这种情况下,界面的设计往往不够精致。随着科学技术的

高速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界面的精致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渐渐地,软件的设计工作有了更精确地分工,于是界面设计作为一项专业的设计门类也随之诞生。设计师也倾向于采用细

腻、精致华丽、装饰感十足的界面效果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上世纪后半叶出现了一股以强调装饰为核心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它对现代极简主义、功能主义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过

多精致、华丽的设计元素充斥着人们的眼球。经过长久以来不断地发展,华丽精致的风格渐渐地也不再得到人们的青睐,复杂的装饰此时此刻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心理上的负担。这时,功能主义,极简

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风格界面设计如一阵清新的风吹向了我们。无须过多的装饰,一切的信息都以简洁的方式来呈现,在更短的时间内,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而这种方式,无疑更加适合我

们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都为扁平化风格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界面扁平化设计之美

1.功能之美――提升了访问信息的效率

在20世纪的建筑设计领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设计师,他们提倡的“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function)”、“少即是多(lessismore)”、“装饰即罪恶(decorationisevil)”等现代主义

设计原则被广泛地传播开来。现代主义设计的席卷是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产物,在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工业产品鳞次栉比,建筑纷纷拔地而起,各种传播媒介层出不穷……虽然物质产品极大的丰富

,但统一的生产标准、管理体系和新的设计观相对欠缺。现代主义设计通过极简风格对这些乱象进行了整合和统一,体现出巨大的进步性。扁平化风格同样具有现代主义的诉求,它追求极致的简约和纯

粹的视觉体验,通过简单的形状和色彩来替代纹理和光影的效果,做到风格上的整齐划一,以更好的传达信息。以微软winDowS8操作系统为例。系统中每一个磁贴都是一个标准的矩形,磁贴之间仅有大

小和颜色的区分,每个磁贴上都附有一个象征功能的标志剪影,来指导用户进行操作。系统界面进行了大幅度的简化,并通过良好的排版,使得界面一目了然。与此同时,界面信息量也并没有减小。通

过滑动和点击,可以进行不同信息群的横向切换和同一信息群的深度浏览,使得界面条理清晰,提高了用户的访问效率。

2.形式之美

扁平化风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进行了颠覆,但是两者不可能分道扬镳。反之,扁平化风格在一些领域又对后现代主义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从意识形态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

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性的发展,主张以装饰的方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后现代主义设计追求感性,追求形式和感官上的刺激和愉悦。扁平化设计追求极致简约的特性,似乎与后现

代主义设计的理念背道而驰,然而后现代主义设计所追求的鲜明的个性、美妙的创意、反传统反常规的表现形式,都在扁平化设计中有很好的体现。

在全新操作系统应用的标志设计上,苹果设计师不再以试图再现生活中的实物为追求,而是用简单的图形象征应用的功能。为了加深用户的印象,用鲜艳的色彩,强烈的对比,夸张的造型来设计软件

logo就成为了设计师的必选项。如ioS7中的相册logo,不再是惯例的现实中相册或图片为原型,而是用许许多多色彩鲜艳的图形,组成了一个斑斓多彩的圆形,象征着镜头下的万紫千红。个性鲜明,极

具创意。

扁平化风格对于许多装饰效果进行了大胆的抛弃,设计元素的缺乏使得界面非常容易显得空洞单调,这时,对版面的排列就有了相当高的要求,排版的好坏直接影响视觉效果,甚至会影响用户体验。

Facebook一直是扁平化的忠实拥护者,它的登陆界面都是有零3D属性的设计元素来组成的,良好的排版使Facebook的界面井井有条,富于美感。

结语

电子设备的界面设计形式由拟物化向扁平化的转变,是一个有繁到简的趋势,同时也是设计艺术由再现到表现的发展过程的缩影。扁平化设计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有着相当深厚的理论基础。它对传统进

行了批判的继承,同时又发展出了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对扁平化设计这种国际前沿的设计潮流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发掘出独特而又新颖的设计语言,而这正是我们这些设计从业者非常需要的。

参考书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2002.9.

后现代平面设计篇7

一、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概况

全球性的平面设计行业发展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由此,人们对海报、商标等充满设计理念的包装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这些平面设计元素的使用都和日常生活相关联。当前社会,多媒体时代的不断大跨步前行加快了平面设计行业的革新。就我国的平面设计行业发展而言,起步晚是我们落后于人的关键所在,想要成为优秀的平面设计人员,就需要不断地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平面设计有积极影响的汉代服饰艺术文化中寻找到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二、汉代装饰艺术和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关系

就我国当代的平面设计而言,在运用手法方面受到很多汉代装饰艺术的影响。比如说汉代装饰艺术中的剪影法,该手法在当代平面设计中被广泛运用,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创作时,利用剪影法的直观性,能够迅速让观赏者对艺术有直接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汉代装饰艺术对当代中国平面设计的重要现实影响。

三、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受到汉代装饰艺术的影响情况分析

当代平面设计无形中受到了汉代装饰艺术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在设计中自然地就融入了很多汉代装饰艺术的元素。从装饰艺术的色彩度和纹路等不同的方面出发,对当代的平面设计工作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改进。

(一)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汉代装饰色彩

汉代装饰艺术中的漆器造型就非常的精美,主要是以黑色和红色这两种为主,在对色彩进行设计时,比较注重其相间性的设计,以汉代装饰艺术中的漆器为例,就是以黄色为主色调,以粉绿为辅色调进行设计的。在逐渐的发展变化当中,汉代的装饰文化也有了自己统一的特征,其气势更加磅礴,色彩上也更富有象征意义。

当代设计师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就将传统汉代装饰文化当中的漆器造型文化融入其中,在进行商品的外包装设计时,能够看到黑色和红色的相间设计造型,用红色的花纹在黑漆上面进行雕琢,从视觉上更加具有冲击力,这种手法的运用就比较明快,从优雅的汉代装饰文化中展现产品的艺术感,在造型的设计上能够借用漆器中的浓郁传统韵味,这就赋予了产品本身更多色彩性,让产品从外包装设计上更具多元化,也能从中让消费者感受到强烈的心灵契合感。

(二)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汉代装饰纹样

云气纹路还有人物纹理以及几何纹等汉代漆器艺术,都是我国汉代装饰艺术常常采用的主要内容,这些纹路的采用能够使得艺术更加具有神秘感和流动性。

除了漆器工艺,还有汉代装饰文化中的丝织业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主要以云气纹作为装饰的汉代丝织业,在图像的组合中多是以穗状的流动云朵,看似相同实则还各有特色,在画面当中均匀分布,从气势而言更加的具有流动性。尤其是加入了云中龙的形态,在进行颜色的不同处理后,就能够在色彩上更具浪漫情怀。除此之外,在汉代装饰工艺中多以云朵的纹路样式进行表达,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的崇拜。从整个图形的构造来看,看似散乱实则秩序井然,在规律性的设计中,存在很多灵活的色彩设计,设计的灵动性,更为装饰艺术之美平添了几分神秘。

利用汉代织锦的气韵,在进行当代平面设计的时候能够更加有创新力度。我国的平面设计大师就曾进行了思维的巧思妙想,将汉代装饰艺术中的民俗元素和意境进行现代哲学的糅合,然后进行思维的再次创新,这就在当代的平面设计当中,体现了大量的汉代弥漫之美,在设计海报时,就能通过轻动的风、云的悠闲等进行结构的配合,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水墨之美,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力。

后现代平面设计篇8

论文关键词:现代艺术运动 现代平面招贴设计 发展 融通

论文摘要:耀眼绚丽的现代艺术运动对艺术设计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平面设计也毫不例外的受到其干预而越发显得引人关注。现代艺术运动为平面设计的形式表现和感性思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语言,本文以平面招贴设计为例阐述现代平面设计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代艺术运动情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必然对艺术产生影响。19世纪以来,欧美国家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发展和思想意识形态成为刺激现代艺术产生的有利条件。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艺术家们带来了新的艺术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在1907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和美国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艺术运动,被学术界称作为现代艺术运动,针对传统艺术进行全面、彻底的艺术革新运动,同时也为现代平面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

现代招贴是由设计的画面和文字构成的平面设计,好的招贴设计应该有较强的画面欣赏价值和装饰目的。现代招贴设计一路走来越发成熟而富有时代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现代艺术运动的熏陶,充满了现代艺术运动情结。

一、现代平面招贴设计语言的表现主义情结-隐喻、象征

表现主义是20世纪流行于德国和奥地利等国的艺术流派。其主要特征为注重主观意象和对自我感受的表现,强调对比强烈、厚重粗放的黑白木刻笔触,以及夸张、扭曲、变形的色彩和姿态,不仅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同时抒发了内心情感,从而营造出特定的情调、节奏和意境。它为视觉艺术设计领域开创出一个能够充分表达内心世界的艺术空间,极大地增强了招贴艺术的视觉表现力,确立了招贴艺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功能与目的。

二、现代平面招贴设计语言的立体主义情结-拼贴、组合

1908年,产生于法国的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运动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其中心思想是对物象作理性解析和综合的再构造。强调对自然物体进行分析、判断,从中寻找可以提取的形;然后分解切割成最单纯的几何形态,如圆形、方形、三角形或点、线、面;最后,从不同角度观察对象并重新建立新的形态和结构秩序。从"分析"到"综合",立体主义彻底改变了传统绘画的观察方法,更加注重对色彩、形式、结构的组织及平衡规律。由于对绘画中的各种元素提出具体的分析,使绘画逐步走向理性的方向,因而历史上称为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立体主义对于当时的平面设计来说,提供了极好的艺术借鉴,对招贴设计起到重要的启迪作用。

立体主义对现代平面设计做出了两大贡献。第一,它结合象征、寓意手法,对形体、空间、色彩肌理进行拼贴、综合而组成的一种新的表现手段,这就给现代招贴设计注入了新活力,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第二,就是它不断地在抽象的画面中加入文字的探索。这种试探给平面招贴设计提出了图文并茂设计的启发,对招贴设计中文字要素的处理手法提供了新的认识理念。从此,这种形式在平面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今天成为人们心中对平面设计固化的认识了。

三、现代平面招贴设计语言的未来主义情结-自由文字

未来主义运动是20世纪初期在意大利产生的一场现代主义运动。未来主义与立体主义同时存在,共同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前者们给后者带来了工业化气息和机械的特征。未来主义歌颂技术之美、战争之美、速度之美。认为艺术应表现现代机械文明的速度、暴力、激烈运动的音响和四度空间等这些所谓的"现代感受"。毫无疑问地为现代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又增添了新的表现手段。在平面设计领域,未来主义最大的贡献就是形成了"自由文字"的设计风格。文字不再是表达内容的工具,而成为了一种视觉元素和符号,类似绘画图形一样的结构组合,它可以自由安排布局不受任何固有原则的限制。这种图即是字、字即是图的图文结合形式,对招贴艺术设计的视觉形式有着强有力的推进和启示意义。这种设计风格现在已成为风尚,在平面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转贴于

四、现代平面招贴设计语言的达达主义情结-蒙太奇式置换、拼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兴起了一种非理性荒谬和怪诞的艺术运动,是一种高度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名字也起的怪怪的,即"达达"主义,达达主义认为世界是没有任何规律可以遵循的,惟一可以遵循的是机会和偶然性。主张用消极的无政府主义和破坏性的形式来表达对传统艺术、现实世界和疯狂战争的反应。

达达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在于利用拼贴方法设计版面,利用摄影照片的拼贴方法来创作插图,以及版面编排上无规律化、自由化的处理手法。达达主义对视觉艺术与设计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当代招贴设计中对世界名画中的形象进行夸张、变形、置换的艺术处理手法,可以说都是受到达达派的启示和影响而产生的。另外,达达主义根据形、色、质的特点拼贴而制作画面,以及用蒙太奇照相拼贴的表现手法,都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达达主义的这些新型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

五、现代平面招贴设计语言的超现实主义情结-感性、联想思维

1924年,法国作家安德烈·布莱顿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它标志着欧洲又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诞生了。超现实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文明遭到了极大破坏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些知识分子、艺术家的情绪处于虚无主义状态,因此,他们认为所谓真实的表象都是虚伪的,包括传统的文明方式、语言、文字、绘画、设计等也都被认为是虚伪的。这一观点打破了逻辑思维和现实的制约,以感性的联想思维来指导并表达原始创作的冲动和主观意象,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出不可能成立的人为形象和环境,把现实观念与梦境幻觉的本能潜意识结合起来。因此,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表达形式无论是在绘画上还是在平面设计中均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并广为流传。

超现实主义在招贴设计领域的影响是空前的。其特点有二:第一,超现实主义把毫不相干的事物组合,拼贴出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实事境地,从而传递出一定的信息特征。第二,以写实的形象用荒诞、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组合手法来传达特定信息,更加有效地显示商品的功能和信息。计算机在平面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之后,招贴设计师利用它并结合摄影蒙太奇、装饰漫画、具象、抽象等多种表现手法,更加充分地发挥超现实主义的观念和特征,为现代平面艺术设计领域开辟了无限的创作空间。

现代平面招贴艺术,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表现形式上均受到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深刻影响,进而加快了平面艺术设计发展的进程。所以,艺术与设计就象硬币的正反面,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相互融通、相互促进才是艺术与设计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深圳,1998。

[2]汤义勇:《招贴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王宝光、郝玉明:《现代广告平面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1999。

后现代平面设计篇9

关键词国内平面设计发展状况展望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

1近现代平面设计溯源

(1)民国时期的工艺美术风貌。民国时期,我国民族工业曾经历过一段短暂的繁荣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以标志设计为代表的商业美术设计逐渐受到国民的重视。在前后,以保护民族工业,重塑民族品牌和尊严的热潮中,出现了一批好的、有影响的标志设计。如近代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创办的萃众制造公司的“钟”牌毛巾被单商标,“萃众”两字组成的图案,造型古朴淳厚,组织严整有力,展现了中国的气派。这是利用“众”与“钟”的谐音,含有“出类拔萃”之意,又假托“钟”的内涵象征“警钟”的寓意。

(2)新中国初期的平面设计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万象更新、百废待兴,社会各方都处于一个亟需恢复和重建的阶段。中国的平面设计在国家的支持下,迎来了一个的发展高潮。徐悲鸿、袁运甫、米谷等一批著名的艺术家纷纷参与到平面设计工作中来,极大地推动了新中国设计水平的提高。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前苏联、波兰的平面设计水平在此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们经常在中国举办各种展览,招收中国学生去本国学习。这种交流也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中国设计水平的提升。

(3)改革开放后国内平面设计的全面复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向了市场经济的竞争,平面设计作为新兴行业的兴起恰恰得益于此。毋庸置疑,平面设计与经济和商业互动,商业的繁荣促进平面设计的竞争,平面设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明社会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在企业竞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臻成熟的消费市场对品牌服务、产品包装、广告和形象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平面设计崭露头角。

2引导国内平面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1)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消费观念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随着物质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发展,中国渐渐走向消费时代。这一方面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发挥作用的舞台,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平面设计渐渐成为商品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2)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引入。发展与开放是并行而且相互影响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外以及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也极大的促进了设计的发展。从设计理念到设计技巧,再到具体的设计产品,整个国内设计业的发展无不受到西方现代设计思想体系的影响。

(3)国内平面设计教育的革新。设计艺术在现代中国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的过程。由于中国传统观念中对纯艺术形式的极度尊崇,加上对实用艺术的不够重视,而且各类院校的设计艺术专业多数还依托于美术专业办学,这一切都导致对设计的教育一直处于单方面注重对美术技能的培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的设计艺术教育事业在逐步恢复了生机。

(4)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支撑。在艺术设计领域,计算机绘图凭借它独特的优势改变了设计者传统的手绘表现方式,一跃成为设计表现领域最为瞩目的亮点。设计思维毕竟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只有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将原本抽象的思维展现在人们面前。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设计思维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使设计的表现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为设计表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3新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1)文脉传承与审美扬弃的文化表征。近年来,我国的设计师们逐渐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对平面设计的价值,一些传统元素被融合在颇具现代感的设计作品中,非但没有“土气”之感,而且为中国的平面设计增添了活力和文化底蕴。

(2)设计理念的多元融合。平面设计发展到今天,所承载的不仅是形式的视觉表达,而且担负着对人类精神诉求予以回应的任务。注重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指导、重视绿色设计理念的外化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3)数字新媒体技术的拓展与开发。可以说,数码技术是未来设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不仅为数码时代的各种产品提供设计服务,而且运用数码技术可以大大节约设计的时间,发现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4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经济腾飞的多元化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平面设计发展任重而道远,只有正确对待“民族化”和“国际化”问题,将中国的设计与文化视作一个整体,才能保证设计之路走得更久远。面对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平面设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歌颂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气节,让设计作品更富有中国特色,是每一个中国设计师要谨记的。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湖南:湖南利学技术出版社,2003.

[3]王琦.当代中国美术[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后现代平面设计篇10

我国的水墨艺术与源于西方的平面设计都将创造视作生命。创造是所有艺术设计的生命,一旦艺术与创造相分离,那就完全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正因为如此,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要投入思想,也就是说要在作品创造过程中诸如精神。对平面设计而言,其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创新,而水墨艺术更多的是这种延续。从这个角度来讲,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只有在继承与延续的基础上才能持续创新。

从这个方面来讲,水墨艺术又与平面设计具有精神上的契合点。水墨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提升需要两者之间建立起对应的联系,而客观上两者也存在着对应的联系。例如,水墨艺术和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都注重原创性,这也是其他艺术作品生命特征的体现,更加是艺术家的追求以及人生价值的所在。由于水墨艺术的特点,其往往体现出了自身不可复制的特点,它是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艺术品,原创性就是其重要特点。水墨作品的原创要求创作者在经过大量的传统学习之后,通过试探性的创作来体现出自己作品在精神内涵与其他水墨作品的差异。而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原创性则体现在创意方面,它是整个屏幕设计的核心内容,它也成为了现代平面设计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个优秀的创意是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灵魂,它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使得其体现的主体更加突出,更加富有内涵。对现代平面设计作品而言,一个卓越的创意还体现在其视觉形象、语言的升华方面,使得平面设计作品在设计表现力以及表现深度等方面更加具有深度和感染力。同时,一个卓越的创意还能够在利用充满吸引力的表现形式在瞬间就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从而将其创作的最初想法传达给观众。原创和创意是水墨艺术家与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家在创作过程创作和创新的不同表达。两者只有在创新之后才能够具有生命,才能够立足于现代社会。

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都注重构成法则

两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注重构成法则。水墨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注重通过水墨的方式来体现出组合的关系,而平面设计则讲究点、线、面的构成。水墨作品的构成来自其具有自身特征的笔线痕迹,同时由于水和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与其他艺术作品所不同的艺术视觉效果,同时通过动态组合的方式体现出其构成关系。水墨艺术的构成是基于宏观把握的方式,创作过程中不计较一笔一墨的细节创作,而是在水与墨的流动过程中实现变化、统一,最终达到落实人格力量,体现作品创作者艺术素养以及创作的实力。现代平面设计的构成则更加重要,其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对比的应用,力争通过点、线、面对比的方式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这种对比的方式更加注重实体的比较,而与水墨艺术的虚无对立的对比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别。

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水墨艺术设计中的动和静、疏和密、虚实相生、重复交错以及黑白对比的方式,形成其自身的构图法则。因此,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要深化对水墨艺术的认识,通过现代与传统观念结合的方式,深化传统、发展传统,利用水墨艺术中的构成法则来丰富现代平面设计的语言。

利用“水墨艺术”进行现代平面设计

我国的水墨艺术方式来源于原始的农耕文化以及古老的阴阳五行思想。其所注重的“心象、墨境、墨韵”与现代平面设计中提出的“立意、表现、传达”三者可以一一对应起来。其中“,心象”与“立意”是存在于作者的创作思维当中,而要想通过创作的手法来将之表达出来就需要通过“墨境”和“传达”。其中“,墨境”的构成是一个相当负责和巧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