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十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十篇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2:15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篇1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目前全世界有超过3500万的人患失智症,预估患者人数在2050年将增加到目前的3倍,达到11500万人。全球每年有770万新增病例,也就意味着每4秒钟就有一人患病[1]。在发达国家,失智症已逐渐取代脑卒中成为神经与精神科患者所患疾病之首,是导致身体功能丧失最严重的慢性疾病之一[2]。目前我国患病人数有1000万左右,占世界总患病人数的1/4,并且每年有近百万新发病例[3]。目前失智症普遍处在“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的“一高三低”状态[4]。全球仅有13个国家制订实施了失智症应对计划,而大多数国家没有做好应对准备[5]。在众多国家失智症政策和计划中,提高疾病意识、加强优质及持续的护理和服务、提供照料者支持、开展护理教育与培训已经成为重点工作内容。

1国外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1.1全球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日本推出的全国性“失智症之友”计划目前已经招募与培训400万名失智症志愿者;英国为公民提供免费的失智症护理训练课程,全国已有160万名一线社会护理工作者在居家护理与养老机构中负责对失智症患者提供大部分护理服务[6],同时“英国国家失智症战略”提出所有的医疗护理人员都应该接受失智症专业培训[7];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失智症认识周”、“失智症合唱团”、“与丧失的记忆共存”、“肩并肩”等一系列失智症教育活动[8];欧洲的许多医学院失智症教育已经成为了义务教育[9];挪威“2015年国家失智工作症计划”明确指出开展对志愿者、护理工作者及患者家属的教育项目,并加大高等教育院校对老年医学专业及失智症专业人才的培养[10]。失智症研究组针对失智症照料者进行的“帮助照料者进行照料”的干预计划在印度、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开展[11]。失智症相关培训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掌握失智症的基本知识,学会照料患者,使失智症患者获得更好的照料,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美国失智症护理教育

1.2.1失智症护理政策支持美国失智症协会于2007年提出“国家失智症策略”;2009年7月第一次于国会提出“国家失智症计划法案”;2011年1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国家失智症计划法案”。另外,美国政府拨款2600万美元发展失智症教育事业[12]。截止到2004年,美国36个州均对失智症护理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失智症护理教育与培训出台了相关规定。例如,马里兰州规定护理机构经理必须接受不少于12小时的失智症护理培训,包括精神健康与行为管理方面的培训,所有工作人员在入职3个月内必须接受至少8小时的失智症专业培训[13]。美国部分州对护理人员失智症教育的要求具。

1.2.2护理教育现状美国失智症教育与培训项目很多。ReLate为医护工作者与非正式护理工作者提供“以人为本护理”的失智症专业培训[13]。许多美国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机构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失智老人的照护需求,增加了对护理人员有关失智症专业护理的培训内容。StaR项目主要是针对失智症长期照料机构员工进行例如失智症的症状控制、有效沟通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职业培训项目[14]。“失智症友好型医院”项目(Dementia-friendlyhospitals)旨在为医护人员及在医院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各种信息及资源,以提高他们对失智症患者的护理质量[15]。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的“明智护理者项目”(theSavvyCaregiverprogram)为患者家属及专业护理人员提供失智症基本知识、照料技能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培养[16]。

2中国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2.1相关政策与教育体系

中国目前没有出台正式的失智症应对相关政策或战略计划,无部级或者政府级失智症专业教育课程。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失智症的相关护理知识内容很少,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2002年,我国颁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17],但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常常训练不足,薪资太低,缺乏专业发展的机会,同时还要面对繁重的工作,造成护理人员高流动率与低护理质量。

2.2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从事失智症教育的政府组织与机构,但近几年也发起了许多与失智症相关的社会活动。2012年9月,央视等多家媒体呼吁消除社会歧视,发起为“老年痴呆症”正名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公众反响。北京、山东、广州、宁波等地陆续推出失智症老人关爱项目,为患者家属和照护者安排各类讲座、联谊活动。其中,北大六院举办的失智症“医患联谊会”为医护人员与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分享的平台。然而,社会对失智症的认识仍有待提高。相对而言,港澳台地区的失智症应对行动先于内地。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设有老年护理学专业,其施行的“流金颂培训计划”旨在为社会大众、非正规及家庭照顾者和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一般性及专业性的老年学教育,其中失智症预防与护理是主要课程之一。澳门的“仁•爱晚晴”项目是专门应对老龄化挑战的社会教育系统工程,其中也包含专门的失智症护理教育[18]。台湾的医学院设有失智症中心,其附属医院也为工作人员免费提供失智症教育训练课程。目前最需要关注的还是失智症患者的生存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中国内地有必要加快失智症应对行动步伐,加强教育,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对发展我国失智症护理教育的启示

3.1政策与财政支持,教科研全面发展

迅速制订部级失智症预防与保健战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设立失智症专项教育基金;鼓励医疗卫生、教育学术、社会福利及非政府机构、专业人士、志愿者等的合作,加大对失智症的研究力度,为失智症教育和疾病预防保健提供参考数据;支持并鼓励家庭照顾者的非专业护理,给予他们现金福利,安排有弹性的工作,并给予照护者支持、教育和训练,从而更好地整合与协调医疗和社会照护资源,完善照护机构监管机制和照护品质评估系统,以提升照护质量。

3.2完善教育体系,强化职业培训

在医学院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突出失智症照料知识与技能训练,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课程包含老年护理的多方面内容,例如人际沟通、营养与饮食、临终关怀、异常行为应对、常见症状处理等。对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及在职培训,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严格持证上岗,通过岗位补贴、职称考试晋升、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奖酬机制来保证护理人员得到适当的经济报酬和职业认同,同时招募并留住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

3.3倡导全民教育,促进观念转变

在学校和社区通过发放印刷材料、播放音像制品、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疾病宣传。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医务人员与社会工作者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对患者家属及护理者进行专业护理指导。全社会招募和培训医疗服务专业志愿者,通过可持续的志愿服务,让老年人尤其是失智症患者享受到持久的专业服务,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为了消除社会偏见,使失智症患者得到尽可能有尊严的护理,护理人员与整个社会都需要了解何谓失智症及如何照顾失智症患者。因此,为了确保护理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具备基本护理知识、胜任护理工作,凡是健康、社会福利及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职业继续教育中都应该接受有关失智症的教育。普及失智症相关知识,有利于对该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与治疗;培养失智症专业医疗护理人才,对于提高医护人员及其他照护者专业服务技能、增强工作成就感、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动与流失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需要充分考虑国内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际失智症护理教育的经验,构建一套适合中国的失智症护理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Dementia:apublichealthpriority[m].Switzerland: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2.

[2]Lillquistpp.ChallengesinsurveillanceofdementiasinnewYorkState[J].prevChronicDis,2004(1):8.

[3]何伋.老年脑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4]李帆,黄玉玲.老年痴呆症的现状分析和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2012,18(22):159.

[5]alzheimer’sDiseaseinternational.tHeGLoBaLVoiCeonDe-mentia,policyBriefforHeadsofGovernment:theGlobalimpactofDementia2013—2050[eB/oL].http://alz.co.uk/research/GlobalimpactDementia2013.pdf.

[6]worldalzheimerReport2013.JourneyofCaringananaLYSiSoFLonG-teRmCaReFoRDementia[eB/oL].http://alz.co.uk/re-search/world-report-2013.

[7]DepartmentofHealth.improvingcareforpeoplewithdementiaLivingwellwithdementia:anationalDementiaStrategy[eB/oL].https://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living-well-with-dementia-a-national-de-mentia-strategy.

[8]alzheimer’saustralia.DementiaFriendlySocieties:thewayForward[eB/oL].au.

[9]SGHasselbalch,SBaloyannis.educationandtrainingofeuropeanneurologistsindementia[J].europeanJournalofneurology,2007(14):505-509.

[10]norwegianGovernmentadministrationServicesDistributionServices.makingthemostofthegooddays:SubplanofCareplan2015[m].nor-wegian:norwegianministryofHealthandCareServices,2015.

[11]GavrilovaSi,FerriCp.Helpingcarerstocare--the10/66dementiaresearchgroup'srandomizedcontroltrialofacaregiverinterventioninRussia[J].intJGeriatrpsychiatry,2009,24(4):347-354.

[12]allanS,Vann.thenationalalzheimer'sprojectact…missedoppor-tunitiesfromaCaregiver'sperspective[J].JournaloftheamericanGeri-atricsSociety,2014,62(5):966-967.

[13]tawnyaL,Dennis.DementiaeducationforFormalCaregivers:Rec-ommendedCurriculum[D].newJersey:wilmingtonUniversity,2010.

[14]martinorrellBC,JudithGoydera.asystematicreviewofstafftrain-inginterventionstoreducethebehaviouralandpsychologicalsymptomsofdementia[J].ageingResearchReviews,2013(12):354-364.

[15]GalvinJe,KuntemeierB."Dementia-friendlyHospitals:CarenotCrisis":aneducationalprogramDesignedtoimprovetheCareoftheHospitalizedpatientwithDementia[J].alzheimerDisease&associatedDisorders,2010,24(4):372-379.

[16]HepburnKw,Lewism.thesavvycaregiverprogram:developingandtestingatransportabledementiafamilycaregivertrainingprogram[J].Gerontologist,2003,43(6):908-915.

[17]丁盛清,张妙方.江苏养老护理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江南论坛,2004(4):27-28.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篇2

关键词:托养机构;中重度智障学生;生存技能;适应能力;技能训练

据悉,三分之二的中重度智障学生都会有失语、自闭、肢残、精神障碍等表征,在现实生活中,因以上各类因素而导致的生活技能缺乏、生存能力低下、社会适应和融入能力弱,不仅影响到其生活质量,同样会影响到其与社会接触的能力和适应性。

一、托养机构中重度智障学生生存技能训练的原则定位

近些年来,培智学校和托养机构等以中重度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需要为中心,尝试进行课程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调整,但是受传统教学方法、理念、思维、管理机制、学校课程等的制约,当前中重度智障学生的生存教育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如预期中的那般良好。此外,由于中重度智障学生本身的生存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低下,对其所进行的生存教育,教师和学校并不能完全放权,此点需要在教改中得到重视,因此,必要的干预应该与中重度智障学生的生存技能训练同步进行。

陶行知教学法中提出“为谁而教,教什么,为什么教,如何教,教到何种程度”等,那么在托养机构缺乏专业教师和资源支撑的前提下,如何进行中重度智障学生的生存技能指导?按照中重度智障学生生存技能训练的需求和陶行知教学法的要求,可将中重度智障学生的生存训练转化为:为生存而教,教生存之道,借助生存技能的教导而使之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二、托养机构中重度智障学生生存技能训练的目标定位

使用生存教育的形式来弥补学生适应行为和智力等方面的缺陷时,需要将中重度智障儿童的生存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与身体健康意识训练等糅合起来,从而为中重度智障儿童的终身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从生活自理引导入手,循序渐进地使之明白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形成能应对和解决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能力。

第一阶段,从生活能力目标定位角度看,需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自理技能,如按时上课、穿衣、吃饭、喝水、打招呼等。此阶段以引导中重度智障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形成与人合作较好的态度及必要的生活习惯为核心。

第二阶段,以初步的教育成果为基础,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认知能力后,增加听、说、读、写等一般交往性能力的培训,从听懂、练习运用、熟练掌握到清晰表达,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此阶段的培养目标为: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常用汉字,学会写基础的语言文字,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理解并简单地进行加减法计算,并掌握时间、货币等数量单位的相关知识,可以在生活中应用和操作。基本劳动技能方面,则需要其可学会基本劳动工具,并尝试做简单的家政,如做饭菜、洗手帕袜子、扫地擦桌子等。

第三阶段,丰富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文体活动,以激发其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培训和引导学生感知外部世界,并从知觉、触觉、嗅觉等多方面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培养中重度智障学生活泼乐观、热爱生活的自信心,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进而补偿和矫正其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发展体能和智能。此阶段需要学生学习简单的技术,如园艺、手工、编织、打字等,以保障其正常的生存。

当然,以上三个阶段的划分并无绝对,主要从中重度智障学生的生存要求和自身特点角度出发,由简到难地进行设计,当学生可以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后,方能进入第二阶段,每个阶段教师必须予以引导并对学生的不良操作进行干预,以保障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掌握以上各个阶段的操作要求,将每一个阶段的训练做实,以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

三、基于生存技能培养要求中重度智障学生生存教育的运作途径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按照目前托养机构里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生存现状,可将其生存技能培训的课程分为功能康复阶段、社会适应阶段、认知阶段、家政阶段、自理阶段、艺术教育阶段、劳动技能阶段。基于生存技能培养的要求,具体优化途径如下:

1.以生活为基地,创设情境引导练习

任何教育都不能脱离生活,生活所提供的资源其可操作性远高于网络或者教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对中重度智障学生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其适应生活的需要为立足点,从学生所熟悉的课堂及生活场景中选择教育题材,重视学生知识培养与生活的相容性,使用模拟的场景,比如卖菜、买菜,来引导学生对比菜价、计算菜价和售卖等。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所学习的各类生词也可以引入生活的场景中,以“青瓜”一词的学习为例,教师拿出青瓜,请学生摸一摸,看一看颜色,闻一闻味道,再尝一尝,以增加学生的印象和记忆。在学习数字等的过程中,超市购物的场景就可以直接搬到课堂上。

学生的课堂练习,可按照学生的能力、特长、爱好和兴趣等进行分组,引入学生所熟悉的模拟场景可有效降低学生对知识教育的排斥度。托养机构的家政室即可被用来作为学生生活能力的锻炼场所,如锻炼学生打扫、做饭、洗菜、切菜、择菜、炒菜等,此过程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生活用具的熟练掌握程度,了解家居各项活动的操作技巧及安全性等常识。

2.丰富课堂活动,寓教于乐,延伸生活课堂

活动是加强学生实践练习的最好工具,也是学生进行生存能力提升的最好磨炼场,以活动为辅助进行课堂的开放性拓展,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按照学生培训的阶段性需求和教学内容,使用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使其在玩中学,边学边玩,寓教于乐。比如在“有和无”的概念学习中,教师可设计猜“有和无”的游戏;在“前、后、左、右”方位认知时,教师可设置五人为一组,形成“十字”,让其说出自己身边学生的名字,并闭上眼睛猜测自己前、后、左、右的学生究竟是谁等,猜错的学生要接受教师的惩罚,如扮演“大茶壶”“花盆”唱歌等。

丰富的课上活动对培养中重度智障学生兴趣和适应能力尤为重要。建议托养机构教师除必要的生活训练引导外,能按照自身机构的实际情况,开设编织、丝网花、折餐巾、烹饪、脸谱、沙画等趣味生活类活动,在课上练习过程中,学生的机体和大脑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一旦学生可以掌握此类课程的操作技巧,又可以拥有一技之长,增加生存成本。课上和课下活动的日渐丰富,有可能加强中重度智障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期待,教师平时在课下还可以尝试带领学生到托养机构附近帮忙清扫马路、捡拾垃圾等,日常使用的各类生活垃圾,也可以将其作为课上活动使用的二次资源,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收集,以弥补托养机构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汽水瓶可以用来做创意花盆,旧衣服可作为裁剪练习的布料,旧毛衣可拆除做编织的材料等。考虑到中重度智障学生因生活技能远低于社会需要,其生活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的此项引导也可作为发掘学生创新力,使之形成节约、节能的良好习惯,以节约中重度智障学生独自生活时的已有物资的必要辅助。

3.完善环境配套,以生活模拟辅助技能锻炼

环境的熏陶作用对人类会产生直接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对中重度智障学生生活性训练的引导中,虽然不可能做到随时随地的训练和行为干预,但是可以为中重度智障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锻炼的环境及条件。比如在力争让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每一个生活用具都能说话、都有生活的思维下,托养机构可以在生活区域和教学区域的每一个角落都张贴生活指导的步骤及标语,比如在教室里开辟生活用具区域,陈列家庭电器、厨房用具和其他各类生活用具,并按照课堂教学的主题对应性地更换。在餐厅张贴如何拿碗筷、如何吃食物、如何冲洗碗筷等的流程图,在盥洗室张贴如何洗漱的图片,在宿舍中张贴如何叠被子、如何穿衣服、如何脱衣服、如何整理物品的图片流程启示等。学生在不断观摩、不断练习、反复记忆的过程中,提升了生活技能。当然由于中重度智障学生的障碍程度不同,对于一些在某项生活技能方面掌握吃力或存在操作误解的学生,教师可单独辅导,或者在课上模仿此类学生的操作方式,让其他同学共同“找错误”。此种教学方法不仅可加深其他学生对正确操作方法的记忆,还能善意地帮助操作错误的学生纠正错误。

此外,托养机构如有一定的空场做模拟社区使用的话,如模拟银行、模拟超市、模拟公交车、模拟医院、模拟邮局、模拟便利店、模拟警察局、模拟菜市场等,就可以次第建立,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逐步熟悉生活,掌握操作技巧和要求,在学习中不断刺激自身的感官,并强化自身各类生活技能的锻炼。

4.社教合力内外协同,以德育强化个别化教育

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辅助对当前托养机构日常运营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建议托养机构增加与“义工联”等民间组织的联系,组织志愿者、助教、义工和中重度智障类学生结对子,为其提供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的培训,弥补其无法从家庭中得到的关爱。中重度智障类学生更需要关爱、信任和温暖的事实,虽然已经得到学校和民间辅助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具有可持续性的辅助。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小×作为培智七年级的学生,存在语言、智力、沟通、认知等方面的障碍,经过鉴定其残疾类别为三级智力残疾,其自制力和生活能力等远低于同龄人。小×本身是弃儿,一直在托养机构中长大,由于缺乏家庭关爱,自我认同度并不高。经过笔者观察,其白天生活能自理,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其他同学搞好宿舍和班级的卫生,但是晚上会到处乱跑,有撒谎、乱扔东西等现象。经过两年多的培智锻炼,以及与校外义工结对子中的相互关爱、互相鼓励,小×的情况明显好了很多,目前甚至可以担任教师的生活助理。如此可见,培养中重度智障类学生的生活能力及技能,同样需要考虑孩子们的个体特殊性,可适当在教学中穿插德育环节,并充分发挥评估机制的导向、诊断及激励作用,为学生制定出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生活技能引导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邓磊.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能力以及体育康复现状的调查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

[2]高珊.中度智障儿童家庭功能及与其适应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从专业人才需求出发,经过岗位分析,进行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之后论述了建筑行业内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践表明课程体系、实训环境、教学团队三个方面的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引言

   教职成[2011]9号文《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科学定位为立足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坚持就业导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梯次和结构,明确高等职业学校定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一所以建设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我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建设行业发展需求为己任,探索“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贴人才市场需求,铸造建筑特色的专业品牌。作为广东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产值连年提高,其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对楼宇智能化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维修、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提出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面向行业就业,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合理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配备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从而构建适合建筑行业需要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出发,根据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选择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做好准备。

   1.专业定位。在建筑行业,一方面智能家居市场需求旺盛,产品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工程应用领域产品的技术性能尚处于开发改良阶段,调研表明毕业生主要去向在电子产品设计、样机制作、调试维修、生产线产品制程技术指导、质量成本控制等岗位。依据“工学结合”关于职业教育能力目标培养的理念,针对这些专业工作岗位,将其工作过程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产品方案选择、电路原理设计、控制编程、电子线路制作、调试、测试、文件编写等。因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要面向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应用第一线,培养从事产品设计、生产、维修和技术服务工作,具有扎实的电子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具有电子线路设计与产品制作工艺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智能建筑电子产品的工程应用、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方面。作为建筑行业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我们采用“411”模式,即第1~4学期完成支撑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各专项技能的训练,第5学期通过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证训练等综合课程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第6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完成职业素养的全面形成。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当中,从实际工作岗位出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视理论前沿新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拓展,实践技能培养方面构建虚拟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通过真实项目设计教学内容,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得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维修、技术服务等能力逐步形成。

   三、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后,我们重点从改革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根据专业设置,结合往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反馈信息,以及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技能竞赛情况,我们认为需要提高学生在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质量检测、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加强pCB制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Smt技术工艺,因此结合专业定位和企业岗位实际调研制订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在专业课程中设置针对电路分析、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编程与调试、测试测量等技能的教学,以及积累电子产品工艺的设计和管理经验,如电子产品表面贴装(Smt)工艺、pCB制板等内容。针对产品设计工作过程中软硬件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测试,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和专业知识技能拓展课程,共26门专业课程,其中4门集中实训课,占总学时60%以上。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电子CaD、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单片机应用设计、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等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以及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试训练、顶岗实习等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在专业知识技能拓展方面开设电气控制与pLC应用、集成电路应用、高频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VB程序设计、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等课程。在课程的微观教学设计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中形成能力,掌握知识。例如在《单片机应用设计》课程中从开发仿真到模仿真实产品项目开发,在电子产品开发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单片机开发、测试工具设备、加工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开发的组织形式将学生分组,为学生分配角色,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实践教学环境构建。为满足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配置专业实践条件和环境,包括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和电子材料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主要承担表面贴装(Smt)加工工艺实训、pCB线路板制作工艺实训和电子线路应用实训。配备的设备有:数控电路板雕刻机、热转印线路板制作机、腐蚀机、沉铜器、手动焊锡膏丝印机、真空吸笔、再流焊机、放大镜和热风拆焊台等加工与返修设备。通过实践培养pCB板制作、Smt贴装等工艺技能,另外可满足教科研和学生课外兴趣制作项目中的电路板加工。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主要承担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配备有计算机、单片机和FpGa实验箱、仿真软件(proteus),可使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的测控应用电路设计和编程在计算机仿真软件环境中得以验证,从而加速产品开发和节省材料成本。同时可支撑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电子CaD、单片机应用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等课程。另外该实训室是教学科研项目设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科技文化创新活动、课外兴趣制作的主要平台。电子材料室主要支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展的实训教学项目,储备电子元件材料,库存系列阻值的电阻、电容、二三极管、iC芯片、及各种接插件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特色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结合相关专业课程,以专业人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艺设计管理经验的积累为目的,为教学提供实践环境,注重在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角色的转变,以工学结合的模式为学生搭建通向企业职场的桥梁。

   3.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保证,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模式要求教学团队成员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改革,加强“双师”素质的养成。因而我们注重教学团队在知识结构、工程项目实践以及教科研等方面的进修、培训、提高,为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优质教学团队。

   以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的调研和专业定位,合理地选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课程体系、实训环境、教学团队三个方面构建了适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从岗位工作过程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各类电子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学生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通过率达到96.61%,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2010、2011两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文,2011.

   [2]贾雯杰.物联网与智能家居发展浅析[J].科技与生活,2010,(13).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篇4

关键词:检测;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检测专业)创建于2009年,是伴随着装备制造业机械产品检测手段的快速发展而诞生的。本专业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制订了2009级~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目标明确,突出素质培养,注重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为智能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与修订,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及重点技能训练模块等课程资源。依靠部级教学资源库平台支撑,践行“三教”改革,积极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以资源库建设为抓手,推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开发《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新形态“互联网+”教材,学生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对应知识点讲解资源,改变传统固化的教材形式,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乐学”、“爱学”,体现了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建设宗旨。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注重教师实践能力锻炼,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业务能力。检测专业以技能培养为主线,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围绕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一主线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推行能力进阶式的“三个阶段、五化教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专业课程技能点渗透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注重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营造了一种有温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氛围。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1改革思路

2019年,《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改革路径[1],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再次强调,扎实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再次明确高职“双高计划”建设的核心要义[2,3]。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群是高水平专业群(B档)立项建设单位(教职成函[2019]14号),结合双高专业群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具体如下:以智能检测技术产业为引领,以部级资源库建设为抓手,以德育+技能培养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育复合型人才,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共享型优质教学资源库,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新型教学方法,开发新形态、活页式新型教材,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智能检测创新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培训中心,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2改革策略

2.2.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在检测专业能力进阶“三个阶段、五化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依托智能检测行业优质企业,参照专业教学标准,提炼岗位技能,归纳岗位知识点、技能点,重组课程内容,构建基于能力进阶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造公共基础能力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中级能力模块、专业高级能力模块有效衔接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高职学生身心特点,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结合专业实践情况,积极对接产业发展,校企共同修订技能模块,依靠部级资源库建设,践行“三教”改革,形成一定范式的高职检测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2.2.2师资队伍方面。依托部级资源库合作企业,坚持培养与聘请并举,对校内专业带头人进行国内外培训、校际交流,聘任企业带头人共同承担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开发和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校企双带头人机制;骨干教师国内外培训、下企业锻炼、参与科研项目、参与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形成骨干教师培育机制。在学院政策的支持下,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等方法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青年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外出进行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国内外培训、专项进修、学术交流、企业锻炼等途径,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质量,打造高水平标准化教学团队。2.2.3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方面。依靠部级资源库子项目建设,校企共建专业核心标准化课程、个性化课程、重点技能训练模块、社会培训包等,突出专业基本、中级、高级技能点建设。同时,利用资源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服务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过程;注重专业课程思政点开发与建设,让专业课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技能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师资培训,打造具有信息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结合专业课程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就专业课程本身而言,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挖掘思政元素,谈素养、讲思想,创新教学设计,如专业核心实训课中,讲解关键零部件的高精度高品质检测要求时,联系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等,感染学生。就教师本身而言,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可以从个人阅历、知识结构、课程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发掘思政元素,创新育人方法,言传身教、师生共鸣。总之,从“课”与“人”两个方面,创新教学设计与育人方法,实现德技双修,提高人才培养综合质量。2.2.4实践条件方面。本专业积极探索智能检测行业发展需求,紧跟当前现代化检测设备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智能化、数字式、现代化检测设备为基础,包括三坐标测量机、影像仪、表面粗糙度检测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以典型零件为载体,开发《零件精度分析与检测》《产品质量分析创新实践》等实训项目,编写项目化工作手册,培养学生运用智能化的现代检测仪器,完成零件尺寸、形位等的精度分析与检测,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设新型、现代、专业性强的智能检测实训中心,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场所,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检测工艺、设备操作、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2.2.5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依据专业特点,以智能检测实训中心为依托,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训室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的功能,为区域企业提供中级检验工培训、技能等级考核、零件检测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同时,依托专业特色和智能检测实训中心计量设备,在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开展社会培训,为机械制造类技能竞赛提供检测服务。2.2.6创新创业与技能大赛方面。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构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训练体系。在一年级学习阶段开设创新创业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主要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在二年级学习阶段开设创新创业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项目化课程设计,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同时穿插职业规划课程,贯通创业、创业和就业,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方法;在二三年级开设创新创业拓展学习(领域)实践课程,以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以专业学生社团为载体有效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专业竞赛方面,以智能检测实训中心为基础,以机械大类专业学生为主要参赛对象,培育校内精密零件检测大赛项目,组织专业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培养机械产品检测检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3结语

检测专业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实践条件、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与技能大赛等方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践行“三教”改革,打造公共基础能力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中级能力模块、专业高级能力模块,构建能力进阶式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课程衔接、能力递进式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欣斌.基于特色产业学院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1):10~13.

[2]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职成[2020]7号)[a].2020-09-16.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篇5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整治教育领域特别是社会教育机构非法集资乱象。

预收学费数亿元后老板跑路

聚智堂是一家全国连锁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近日,该机构突然停业,负责人涉嫌跑路,不少预存了高额本金的家长被“深套”。目前,北京、天津警方均已介入调查,涉案金额可能高达数亿元。

聚智堂诱人的一招是“感恩聚划算”套餐。家长预缴不同金额的学费本金,按一定利率产生利息,但“利息”不是现金,而是聚智堂的不同课程。预付越多,赠送课时也越多,学完到期,承诺返还家长本金。

记者日前在聚智堂北京宣武校区教学点看到,一块广告板上写着:“预存5万元,一个月赠送8小时名师一对一,预存10万元赠送16小时”“预存学费一个月后返还”。

据记者了解,有家长预存金额近百万元。随着多家分校区接连闭校,众多家长预存本金或将“打水漂”。

同样遭遇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收费欺骗的,还有河北、江苏、上海等地的家长。近期,河北警方查处一起特大欺诈骗局。“中国为民教育网”打着教育培训的幌子拉人头、收会费、发展下线,覆盖20余个省区市,注册会员约18万人,涉案金额约2亿元。

警方调查发现,“中国为民教育网”表面上向群众贩卖互联网教育视频,要求注册会员缴纳378元、1890元、3780元、7560元学费,取得银卡、金卡、白金、钻石会员加入资格,背后却是以教育为名、行传销之实,会员按加入顺序组成上下级关系,再依据发展下线数量获取数额不等的奖励。

在江苏,苏州新动态语言培训机构负责人跑路引发100余人集体诉讼,法院已判决机构退还预收学费180余万元,钱却因老板跑路至今未追回;而在上海,600余名家长向童意创想培训机构支付了平均近万元的学费后,带孩子上课时却遭遇“铁将军把门”。

一些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三大“硬伤”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存在三大“硬伤”。

――以预收学费变相非法集资。预收费模式在教育培训领域十分普遍,收费主要用于支付场地、师资、管理、设备等各项办学成本,完成教育培训全过程。但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企业以“预收学费是行业惯例”为幌子,变相非法集资。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认为,教育培训机构吸收公众存款从事金融理财等其他非教培业务,均属于超范围经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诈骗罪。

――证照不全涉嫌非法经营。依据相关规定,成立正规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办理教育部门的办学许可证、民政部门法人登记、物价部门收费许可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证照俱全的社会教培机构并不多。

上海长宁区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刚给家里3岁的孩子报读了上海知名幼小衔接教培机构“百花学习塾”的思维训练班。为拿到报名资格,全家总动员“蹲守”一周才抢到号,黄牛号更是炒到5000元。然而,经上海长宁、徐汇区教育局和长宁、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调查发现,该教培机构其实是“黑校”,并没有办学资质。

――预收学费资金管理成“暗箱”。社会教培机构资金链断裂一般有两大原因:一是内部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二是外部投资失败。一些机构以扩大校区、补贴正常经营为由,大肆集资吸储,在家长甚至员工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挪作他用,进行其他领域高风险投资。

比如,聚智堂原董事长杨志曾坦言,聚智堂将一部分预收学费用于投资瀚峰资本投资(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名下的东星时尚广场,后因该固定资产投资出现纠纷,资金链崩断。

预存学费有隐性风险,需明确收费边界

记者调查发现,预存学费已成社会教育培训行业的隐性风险。除了行业自身运营问题,对其涉嫌违法经营、非法集资行为的监管状况也亟待改善。

教培机构处于监管“灰色地带”。某社会教培机构天津分校校长表示,社会教培机构既是学校更是企业,这种双重身份为“打球”经营提供了很多便利。

“比如,你可以先到工商部门注册教育咨询公司,再以咨询的名义开展教育培训。办学过程中,因为没有在教育部门备案,教育部门不会管,而工商部门通常又不会对机构招生资质、教学质量、师资来源、经营内容等进行详细监管。”一名校长说。

承办苏州新动态培训机构跑路案件的法官建议,改变监管不力局面,工商部门应提高培训行业准入门槛,在准予注册前对其注册资金、经营规模、经营资质、信用记录等进行严格审查,教育部门应对培训机构加强审核,必要时采取注册登记制。

防范预收学费“狮子大开口”,需明确规范收费边界。在北京通州办培训学校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多数教培机构都采取预付费模式。这一机制虽有其合理性,但监管方应对预付费金额的上限、预付费的周期予以明确规范。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篇6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创新实践体系;人才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智能专业)是教育部于2004年新增的目录外试点专业。2006年我校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与教学资源,获教育部批准开办工学门类中电子信息类的智能专业,并于2007年正式招生。

创新人才应该具有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这也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实践能力[1]。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创新[2-3]。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面对实际工程问题,能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必须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我校智能专业的建设是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个中心来展开的,为保障培养的人才具有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我们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为保障培养的人才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进行了课内―课外相协调、基础―综合―创新分层次的实践体系构建。

1创新实践体系平台构建

实验室是教师开展实验技术研究、理论教学与实

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场所,是师生创新实践的摇篮。为服务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专业发展,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建设特别强调了综合性、研究性和开放性的基本原则。实验室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构建了具有先进设备和先进管理体制的实践平台,这为构建课内―课外相协调、基础―综合―创新分层次的实践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1实验室的硬件条件

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下设6个实验分室,如图1所示。智能网络实验室和智能检测技术实验室为专业技术基础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和复杂智能系统实验室为智能系统与工程专业方向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和智能体模拟实验室为智能信息处理专业方向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设置和建设与专业教学计划及其课程体系完全配套,并加强了开放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创新实验服务于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实验室的硬件条件有利于让学生及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5]。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20100843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2009JG13)。

作者简介:陈雯柏(1975-),男,讲师,博士研究生(在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研究方向为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机器人;李擎(1964-),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机器学习;李邓化(1956-),女,教授,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智能检测;苏中,男,教授,工学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包括空间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图1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1.2实验室开放管理

开放性实验是培养创新性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对课堂教学、课内实验的延续、扩展和加深。开放性实验的开展需要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也是构建课内―课外相协调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与制度保证。我校智能专业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全方位开放,具体包括资源开放、内容开放和时间开放。为此实验室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开放、网上预约等管理办法。同学们课外利用开放实验室主要进行相关课程的课外开放实验,参加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实验室自主开发的目前已成一定体系的创新实践项目。

1.3仪器设备共享系统

智能专业与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等信息类相关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对设备需求存在一定的交叉。随着新大学建设的稳步推进,特别是电子信息与控制等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以及各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我校自动化学院各专业也分别形成了一定数量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与优质教育资源。在学生课外创新实践过程中,学生根据项目需要可能使用到多种仪器设备。为此学生可在不同实验室开展实验,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动化学院建立的信息管理平台与数据库软件系统实现仪器设备在学院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部合理流动。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整合了优质仪器资源和教育资源,打破条块分割,有效避免重复浪费,提高了利用效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提高了使用效益。

2课内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锻炼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我校历来重视实践教学,目前已探索建立了以实验室全面开放为形式,以课程实验教学为基础,以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为核心,以校外实习为补充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和以实验室课外开放项目培训为基本内容,以学科竞赛为动力支撑与效果检验,以参与教师科研与学生自主科技创新为补充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强调课外创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人才培养有了质的飞跃和升华,但这种飞跃与升华是以课内实践环节为基础的。为此,我们对课内实践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

如图2所示,我们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类、专业实训类和综合创新类,大部分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安排了上机、实验等环节,实践教学和计算机应用在整个教学计划进程中做到了不断线。此外,独立安排了40周的各类专业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4-5]。为加强新生进校后对专业的认识,能够及早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我们特别在第一学期安排了独立实践环节“专业认识与实践”。

3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体系

作为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延伸和拓展,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体系的构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的重要作用。我校作为北京市的市属市管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为主要为北京市培养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基于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我们特别强调课外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外科技创新实践这个子系统,其具体构成如图3所示。

图3课外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目前高等学校专业相关课程课内学时普遍紧张,由于智能专业与其他信息类专业不同,前沿性课程较多,课程理论性较强,这不可避免地使计算机软硬件、控制系统基础等课程的学时又有一定的压缩。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也必须从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体系来强化同学的“软硬件能力”,以加强智能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1实验室课外开放项目设计方案

在我校自动化学院长期实验室课外开放的基础上,我院积累了具有一定综合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一大批开放项目。在以往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和学科竞赛中,同学们普遍对涉及到“机器人”的部分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机器人是一门跨专业的新兴学科,涵盖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通信、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它对培养学生的跨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6]。因此,我们基于机器人这个理想的创新实践平台,提出了一个基于机器人制作,自成体系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方案,如表1所示。

表1机器人制作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开展方案

层次项目开展时间创新实践项目能力培养相关课程支撑群相关学科竞赛支撑群

高级训练项目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具一定人工智能水平的高级机器人,如足球机器人、迎宾机器人等。综合应用能力

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集成能力模糊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

机器人学

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大赛

嵌入式系统专题赛

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

电子设计大赛

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

设计比赛

中级训练项目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基于mCU、DSp的智能机器人,如舞蹈机器人、灭火机器人、仿生六甲机器人等。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嵌入式系统设计

电子电路设计模拟、数字电路

微控制器技术

eDa技术

DSp原理及其应用

控制理论

计算机控制系统

基础训练项目第一学年简易非处理器控制机器人,如宝贝车等。简单机械设计与加工

基本程序设计能力

基本电子电路设计电路分析

C程序设计

该方案在课程支撑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开发了不同层次的机器人制作实践项目。在学校实验室开放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的支持下,其中部分项目的开展已在自动化专业几届学生的实践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学们普遍表现了强烈的兴趣,而不再沉溺于以前所钟爱的网络游戏。

3.2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的意义不仅在于营造和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知识和加强第二课堂活动。学科竞赛更是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此我们把学科竞赛纳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体系,学科竞赛既是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动力支撑,也是实践活动效果的一个检验手段。我校历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举办了“大学生电子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机器人大赛”等一系列校级学科竞赛。校级竞赛覆盖面较大,一大批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极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

学科竞赛作为创新实践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训工作不能是简单的强化培训,培训工作要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培训面要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我们把学科竞赛的培训工作与实验室开放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成为由浅入深、成系统多层次的系列活动。表1不仅显示了创新实践项目与学科竞赛的关系,也表达了学科竞赛的层次系列性。

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是我院为了进一步完善这种学科竞赛的层次性,有效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创新实践,于2009年11月提出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智能系系级学科竞赛。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作为校级相关竞赛的引导与补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实践表明,智能系统平台构建方案设计比赛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关注。同学们大胆想象,广泛查阅资料,既强化了对本专业的认识,又极大地激发了创新实践的兴趣。

3.3参与教师科研

我校一直重视探索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互动的有效机制,不等待解决理论问题之后才开始启动应用研究。同时,重视科研与教学间的积极互动作用,重视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在不断完善科研教学设施、优化科研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形成了良好的科教互促开拓的局面。我校已有多项与智能专业有关的研究成果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和著作权多项。在惯性器件、组合导航系统、压电复合换能器、飞行控制系统、大规模仿真场景关键技术与算法研究等国家优先支持发展的领域,多项研究成果已实用化。

学校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并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从而实现在科研过程中育人,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素质,同时将相关科研成果即

时转化为教学改进,体现在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中。

3.4学生自主科技创新

在学生自主科技创新项目资助方面,学校制订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本科)课外科技活动基金管理办法》。本科生科技基金面向全体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重点资助在校本科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4导师制引导学生科技创新实践

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工作,是我校自动化学院的成功经验。班主任不仅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更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才教育、学生选课指导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在此基础上,智能系践行科学发展观,于2009年实行了“专业导师制”,以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专业导师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2007级首届智能专业学生人数不多的特点,通过双向选择,智能系教师每人担任3~5名学生的专业导师,并以此为契机形成高年级―低年级“梯队”。同学们组建“兴趣小组”,以实验室为平台,有的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有的自主申请“学生课外科技基金项目”,当然学生参加更多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实验室开放项目”。为此,智能系教师从兴趣引导出发,在学校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开发了一系列“实验室课外开放项目”,表1给出的是其中一个“机器人制作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开展方案”。

5结语

在实验室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基础上,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有效地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三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1-5.

[2]苏中,李擎.关于专业课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89.

[3]万佑红,蒋国平.机器人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6-8.

[4]李擎,陈雯柏,李邓化,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1):34-37.

[5]李擎,苏中,李邓化.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规划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增刊1):21-25.

[6]张云洲,吴成东.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16-119.

ConstructionoftheinnovationpracticeSystemintheintelligentScienceandtechnologySpecialty

CHenwen-bai,LiQing,penGShu-hua,LiDeng-hua,SUZhong

(automationSchool,Beijing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Beijing100192,China)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篇7

关键词校企协同;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29-0020-04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新趋势

我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加速运用,重塑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也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新形态,开放式、跨行业、协同化、融合化创新将成为新业态发展主流。按照“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物联网发展模式,物联网和行业用户紧密结合,行业应用快速拓展。物联网技术运用从原来以第三产业为主到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特别是服务于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的,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制造业变革,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引擎。

江苏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业高地,2015年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发文《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的意见》,指出加快发展物联网等产业,构建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业体系,到2017年量化融合指数达到95[1];无锡作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引领全国物联网发展。截至2015年底,无锡市物联网企业已达2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2015年物联网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658亿元。

(二)物联网人才培养新要求

目前国内设有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有100多所,江苏省有20多所。物联网人才培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物联网技术培养,另一类是根据学校的行业特色侧重于某一行业应用技术技能的培养。

在“互联网+”产业发展及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持续推进“两个融合、两个创新”,即互联网新技术与现代制造业融合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果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应用创新。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技术层面的知识、能力,也要对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典型行业进行创新,如物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智慧农业、物联网智能家居、物联网智能物流、物联网智慧校园等的创新应用进行选择性拓展及个性化培养,还要贯穿融合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专业与产业发展联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2],将物联网技术技能培养与行业应用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将物联网技术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协同培养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

二、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理念,是指产业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的全过程深度融合式发展,跨越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疆域,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3]。要实现“将物联网技术技能培养与行业应用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将物联网技术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需要推动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由表层结合走向深度融合,密切政产学研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关键是要进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与创新。

(二)人才培养各环节的重构问题

按照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新形态的人才成长成才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各环节的重构。一是重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要求,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构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定位。二是重构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以物联网典型项目为依托将核心课程贯通;设置跨专业、跨院系的物联网行业应用选修模块;建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三是重构实践体系。校企共同建设或升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成专业群共享的物联网融合创新应用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体系,也促进平台的开放共享。四是重构师资结构。重构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组建校企混编师资团队,在不断提升本专业知识技能,侧重于精通某一典型行业的应用,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设,提升教师培养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的能力。五是重构创新创业实践。以多种载体、多样形式、多方参与,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三、校企协同培养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

(一)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运行机制

平台共建。采用校企混合投入的方式共建物联网融合创新实训平台,根据建设需要分年度、分阶段投入相关技术设备,确保平台能跟踪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平台引入合作企业运行的流程、规范和制度,引入合作企业的运营服务体系,打造融教学、科研与服务一体化的C合基地。

管理同担。参照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形成管理同担的经营管理模式,成立由校企联合参与的“物联网专业群管理委员会”。对资产管理、人员聘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问题进行决策,不断优化和完善专业群建设与管理、师资互聘、嵌入式人才培养等系列制度,共商校企共同发展之策。

人才共育。企业提出最新岗位需求和标准,由校企双方共同协商、研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开发集职业素养、技能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建立教学标准及考核标准,不断更新教学项目与内容。

师资混编。建立校企混编师资团队,实行“双专业负责人”制,由校、企专家共同担任专业负责人;实行“互兼互聘制”,学校聘请合作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成为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合作企业聘请学院专业教师担任研发主管、研发工程师,实现双方的“身份互认、角色互通”。

资源互助。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对接互补。将合作企业研发项目引入学校创新工作室,将企业项目转化为学校教w项目,将合作企业职业素养培训、人才认证资源引入学校,共同开展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

文化交融。将学校的文化积淀与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传承、技术研发、团队建设等经验从表层的“主动贴近”到深层的“相互交融”。在专业群构建和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引入企业的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社团活动、举办就业讲座和创业论坛,讲述生动鲜活的创业案例,分享新信息、新技术、新发展。

协同创新。通过搭建高水平的物联网融合创新实训平台,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从而构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公共服务体系。与企业商定协同创新项目,在现有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解决协同创新项目的难点,如人力资源的薪酬等问题,由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构成协同创新的主体,在完成创新科研项目的同时,培养创新型人才。

利益共享。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运行机制;充分考虑共建企业的利益诉求,通过制度设计,明确出资人的权利、义务和报酬,规定多元投资形成的教育资产增值部分的处置方式。按照目标达成要求及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的投入比例,实现利益共享。

(二)确立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定位

在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即以联网技术层面的知识、能力为核心,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典型行业的技术应用创新为拓展,贯穿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物联网技术+行业应用+创新创业”能力的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

(三)构建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建立跨院系、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根据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定位,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人才培养由专业单一型向多专业融合型转变。强化核心能力、职业变迁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突破既有的教育教学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设立主干专业与拓展专业相叠加的“专业+”平台和学习要求。

以三年制高职为基本学制,打通物联网专业群平台课程,分设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物联网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典型的行业应用领域,增设15个左右拓展专业模块,每个模块10~16学分。每个学生除主修一个主干专业外,必须选择性学习一个拓展专业。主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物联网技术核心专业能力,拓展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物联网行业应用能力。跨院系、跨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复合专业方向、复合课程设置、复合能力结构、复合资格证书,从专业、课程、学分到考核方式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2.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人才培养方案原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选修课程实施的基础上,按照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动态优化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群,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优质通识课程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由行业企业专家、杰出校友担任主讲人,面向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前沿技术、创业基础等必修和选修课;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原则方法和精神指向,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及大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对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要求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按照培养具有竞争力的职场新人的要求,突出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开展职业素养教育。

(四)实施以典型项目为主线的项目教学改革

1.设立以典型项目贯通的核心课程体系

选择能够基本覆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对应核心岗位主要技术技能要求的“物联网智慧城市”典型项目,逐层精细化拆解项目、归集知识点,转换成教学项目,形成项目化课程,架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开展项目教学改革

在学习借鉴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逐学期、逐模块学习有机分解在各个专业课程内的物联网典型项目,按照“教师指导(选题)―学生汇报(开题)―项目实施(执行)―项目成果汇报(结题)”组织实施,促进所有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与总结知识等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教师运用创造思维教学,鼓励学生多进行尝试。

(五)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平台

按照“基础平台+应用子集”物联网发展模式,按照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层面,分别建设“物联网关键技术”“网络工程与安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移动互联软件开发”等基础平台;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建设“物联网智慧城市实训平台”“物联网行业应用实训平台”“物联网技术展示与体验互动平台”等应用子集平台;建设贯通线上线下学习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建设“物联网创新工作室”。实训平台以各主体投入界定产权,按照现代企业经营制度进行企业化运行管理,通过创新实训平台运行机制来实现校企共赢。

(六)打造具有物联网融合创新能力的师资团队

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组建混编师资团队。双方的文化渗透与团队融合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由合作企业选派具有一定资质的优秀技术、管理人员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进行一对一帮扶提高,兼职教师将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最新项目实践经验带进课堂,在专任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升教学专项能力,专任教师则在结对过程中提升实践经验、实战能力。

注重教师物联网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切入点,让教师以技术人员身份参与到企业实际项目开发中,感受物联网行业的技术氛围和企业文化,及时更新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突出重点突破,组建物联网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科技创新团队,承担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方面的大型企业委托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等重点项目,并将研发成果产业化,通过产学研密切结合,提升教师物联网行业应用能力和水平。

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在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行业企业锻炼中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作为重要内容;选派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参加专门培训、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参与项目构思和设计,聘请知名专家、杰出校友、企业家等承担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任务。

(七)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

开设物联网创新实验班,实行小班教学,优配校企双导师,开展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教学及工学交替。组建物联网专业工作室,导师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担任。选拔有一定专业特长及有培养潜力的学生加入工作室,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在工作室参与导师承担的技术开发、项目研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工作。

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纳入到创新创业实践内容中,实行学分互换制度。鼓励学生建设小微创业基地、孵化创新项目、发表创新论文、申请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等,使创新创业成果进一步显化。

建立学生管理云平台,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独立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创新创业实践成果。为学生提供在线测试平台,对学生技术水平、性格发展和职业倾向等多个维度提供专业测试和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的意见[Z].苏发[2015]13号,2015-04-24.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篇8

关键词:web3.0;教师校本培训;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085-03

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需求之下,更科学化、信息化地进行教师校本培训是目前势在必行的工作。本文通过介绍web3.0的概念与特征,结合当前校本培训的现状,进行基于web3.0技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平台构建的探讨,论述如何立足于web3.0技术构建一个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校本培训平台,旨在理清研究思路,为进一步研究web3.0技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平台的构建提供借鉴。

一、现行的校本培训存在的弊端

(一)培训内容未能真正满足教师的需求

上级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其内容大多是以统一课程和教材的教师培训体系为主,脱离了实际教学,缺乏对教师教学实践中会碰到的难题的了解,没有针对实际中的问题进行对应的培训和指导。其培训内容无法真正满足教师的需求,从而不能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影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专业的成长。

(二)培训的知识技能与实际教学脱节

现行的教师校本培训一般都是由师资培训机构或者其他的校外教育行政部门所组织的培训。因此往往会出现的情况是受训的教师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多数是与实际工作相脱节,无法真正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这些培训内容多数是外在于学校与课堂,没能真正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

(三)培训形式过于单一,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

现行的校本培训多数是以专家授课的形式,专家进行理论指导,专家讲、教师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培训方式。所讲述的理论知识理论性太强,又缺少互动的教学形式,教师没有与他人分享经验的机会,在交流上的封闭性使整个培训气氛变得沉闷,教师面对这样的培训课程往往会感到枯燥、吃力。这样的情况必然会造成受训教师对学习失去兴趣,同时也抑制了教师的主动性的培养,影响了整个培训的实际效果。

(四)缺少个性化

现行的教师校本培训未能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在教师的队伍中,存在个人的认知水平、年龄阅历、任教科目、个人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而现行的教师校本培训并没有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给予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不管教师的水平、特长、接受能力如何,都是同一培训、同一进度、同一内容。这种个性化不强、针对性不佳的培训自然收效甚小。

(五)工学矛盾突出

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们,在工作之余要集中较多的时间接受培训、开会、讨论等。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往往安排起来较为困难,为此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由此而引发的工学矛盾也是现行的校本培训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校本培训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构建良好的校本培训模式,是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培养优秀教师更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现行的教师校本培训的针对性不佳、实效性不强、工学矛盾突出、缺少个性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我国教育发展的脚步变得缓慢。所以,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问题,提供满足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构建科学化、信息化、有效化的基于web3.0技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平台,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缓解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是当下最为迫切的事情。

二、web3.0的基本概述

web3.0是建立在web2.0的基础上,它实现了更加“智能化的人与人和人与机器的交流”的互联网模式,同时,它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一)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和个性化的基础配置

web3.0是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模式,它完全按照用户的偏好来设计,并以此为主要的方向,它在对于UGC筛选性的过滤的基础之上引进偏好信息处理还有个性化引擎技术。偏好信息处理即按照用户的搜索习惯来分析和整理,并设计出最好的方案,帮助用户便捷、迅速地搜索到自己想要查看的信息。

(二)微内容的自由整合和有效聚合

web3.0使用mashup技术是对用户在搜索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整合,以使得其内容信息的特征性更加明显,信息描述的精确度更高,从而促进用户对信息的进一步检索。而聚合技术的应用在web3.0模式下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把传统意义上的聚合技术与挖掘技术进行相应的结合,势必创造出更具个性化的搜索速度、更快的搜索结果、更精确的“web挖掘个性化搜索引擎”。

(三)适合多种终端平台,实现信息服务的普适性指示

web2.0只能通过pC终端应用在互联网这一个十分单一的平台上,而web3.0的网络模式已经实现了不同终端的兼容。它融合了网络的普适化并实现了公用显示装置以及个人智能终端的通用,而且融入了e—RaD技术的应用和研发,让嵌入式技术在web3.0模式下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实现了在互联网上获得信息的便捷。

(四)有效和有序的数字新技术

web3.0建立的SnS(社会网络服务系统)是可信的,Voip与im是可管理的,Blog/Vlog/wiki是可控的,它们能够实现数字通信与信息处理、网络与计算、传播与管理、艺术与人文等的有序有效结合及融会贯通。

在web3.0模式下,对用户的真实信息的核查与认证比较严谨,可信度较高的信息源的信息更有价值,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更便捷的人际交往,用户可以从中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人才或者所感兴趣的信息材料。

web3.0模式下可管理的Voip与im,为用户提供的是十分便利和快捷的服务方式。可信度越高的用户所的信息会被自动置顶,这样有用的、真实的信息能够快速地出现在用户的面前,提高了信息的使用率,同时也减少了信息查找的时间。

web3.0模式下可控的Blog/Vlog/wiki,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把信息的和使用联系起来,实现可信度较高的信息与用户的访问之间的快速对接。

信息化时代,web3.0技术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在web2.0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更是推进了教育信息化,为教育领域注入活力与生机的重要技术。而开展基于web3.0技术的教师校本培训,是克服传统校本培训的弊端、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构建基于web3.0技术的教师校本培训平台

基于web3.0的教师校本培训平台是以学校自身为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教育资源,对本校教师实施的一种更加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个性化的现代校本培训模式,实现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有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和当前的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教师教育信息化,它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校本培训带来新的变革,在校本培训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大量的网络资源,以构建教师学习的体系、实现教育的跨越式的发展为目标。

在教师校本培训中,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教师是培训的主体,web3.0技术是校本培训的载体,这也意味着构建基于web3.0的教师校本培训平台具有实现信息资料共享、交流功能进一步强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的意义。同时,还有利于教师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寻求新的工作思路,创新现有的教育手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因此需要在web1.0和web2.0的基础之上,结合web3.0的特性来构建教师校本培训平台。

(一)校本课程资源平台

1.必要性及其功能。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实用的课程资源,尤其需要符合当前实际需求的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来支持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最了解学生的需求。因此,以学校为基地,由教师参与建设的校本课程资源不仅能够让教师不断学习,还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的需求。只有建立起基于web3.0技术下的专业的校本课程资源库,才能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分享,影响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促进教师终身的学习,满足社会对于信息时代教师的需求,从而影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具体设计。校本课程资源应当包括教学与科研、教育与管理、信息技术教育、社会与劳动实践等内容。在教学与科研版块中,应细分到各个学科,包含各个学科的教学心得和重点难点的探讨等。在教育与管理版块中,应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探讨出发,比如,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等。在信息技术教育版块中,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在社会与劳动实践版块中,针对学生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3.技术支持。在web3.0技术下的资源库解决了web2.0时期所不能解决的很多问题。web3.0技术下的资源库拥有标准的属性信息,它的每一个最小单位的信息资源都能被唯一识别,这样可以清楚地从中得知资源的来源,这点对于构建校本课程资源平台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可以由此获得可信度较高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在利用资源库资源进行建设校本课程资源时,web3.0的信息智能分析以及过滤功能能够很快地按照教师提供的信息,过滤掉不合适的资源,分析出教师所需要的资源,并给予最适合的资源,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为校本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很大的便利。

(二)教师网络学习平台

1.必要性及其功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广大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还是在教育理念上。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积极地参加学习,不断地提高专业化水平,获得最新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新时间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以网络为平台的学习环境,可以克服传统校本培训的弊端,使教师能够真正获得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整体素质。综上所述,可见构建基于web3.0技术下的教师网络学习平台的必要性。web3.0技术支持下的教师网上学习平台,可以让教师更主动、更高效地进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web3.0的价值在于通过高效的智能的工具来实现信息的高聚合和智能搜索,这些功能对教师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具体设计。教师网络学习平台应当包括文字资料、视频、ppt等。其内容应从各个学科的范畴出发。

3.技术支持。人工智能是web3.0的核心技术,即可实现虚拟化和可视化。它可以提供平滑的画面和高清的视频,提供了更加真实生动的情景,为虚假学习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只需要通过网络浏览器就可以进行浏览和学习。

信息的高度聚合功能还为教师营造了高效的网络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将其聚集在个人的门户下,以备随时查看。信息的高度聚合这一功能可以更好地安排学习与工作的时间,缓解了工学矛盾。

web3.0的智能搜索引擎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单纯地接受培训,他们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上的资源按照自己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这就大大提高了教师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互动交流平台

1.必要性及其功能。新课改要求下的校本培训,除了要求教师个人自主学习,还强调培训中的互动和交流。互动与交流是提高个人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web3.0技术下构建的互动交流平台提供了畅通开放的环境,为教师之间提供了互动交流的机会,在交流对象变得更广泛的同时,交流的内容也更加的自由。还能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在教学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再经过不断地交流,这样教师自身的水平就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2.具体设计。互动交流平台应当包括个人博客、个人微博、在线聊天工具等内容。教师可以在微博或者个人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见解或在教学中遇到的重点或难点的思考,还可以把自己的教案、课件或教学心得上传到个人页面上与其他人一起交流和分享。在促进个人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能供其他教师借鉴,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尤其是有机会外出听专家名师的课程的教师,可以把讲座的内容记录下来,也可以写出个人的学习体会将其放在个人页面上供其他教师学习,大家互相帮助一起进步。还可以设计校际联合研讨的版块,与其他学校进行广泛的交流,共同在实践中探讨和摸索,不断拓宽交流的新渠道,以促进共同的发展,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效益。

3.技术支持。web3.0以博客技术为代表,而且它的多终端整合互动功能,可以把微信息放在各种终端里高度兼容地进行自由的传播,用户可以实现终端里的自由互动。

(四)个人学习评估平台

1.必要性及其功能。个人学习评估平台即实现教师高效管理个人学习的功能,实现自我评估。教师针对自己浏览过的信息以及学习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个更好的评估和管理,从而能制订出更切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

2.具体设计。个人学习评估平台应当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评估、学结、学习计划等内容。

3.技术支持。web3.0技术下能够将学习过程中使用到的资料进行收集,随时方便教师查看动态信息,整理资料,管理自己的学习内容,把一个原本复杂而烦琐的过程变得简单化,这也大大节约了时间。同时,教师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打开浏览器,直接进入自己的个人学习评估平台。

此外,在校本培训平台上还可以建立网络培训反馈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实验室等多种平台。

利用web3.0技术构建的平台开展教师校本培训还可以丰富教师校本培训的方式,可以让教师自主安排时间学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减少工学矛盾,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教师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共同的进步;还能提高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构建基于web3.0技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不是否定过去的培训模式,而是传统培训模式的有益补充。从而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让教师们可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还会有web4.0甚至web5.0的到来,未来还可以构建基于web4.0或web5.0的技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平台,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与时俱进。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模式必要性多元化职业教育

2008年到2009年,可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特殊的日子――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大量企业倒闭,很多人失业。中国的高等教育机制也导致很多大学生在茫茫的失业人群中失去了就业的方向。于是很多人选择了毕业后先参加职业培训,将诸多理论课强化成实际生产技能,充实的理论基础加上现有的一技之长使得他们有了足够的底气面对就业市场,职业培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于是有人质疑: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需求?

下面是二者的比较:

职业培训大多由社会力量自主招生、自主教学;职业教育通常是教育部下的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表格里的数据让我们觉得“职业培训”的需求有理由成立,甚至还会让人觉得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去职业教育学校拿个不值钱的学历,还不如目标明确,用最短的时间和精力参加职业培训,然后快速就业。

总理在关于十一五国家战略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的职业教育是个统称,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所以说现今的职业院校要发展就必须多元化,学历教育不仅要与职业培训相辅相成,还要突破传统职业培训,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国内外合作办学、城乡合作办学,实现职业教育的多元化。

一、职业教育模式存在的必要性

1.职业培训。这种形式大多在最后以考核鉴定为标准,目前需要取证的技术培训大都由劳动部门在办,不需取证的培训大都由行业操办,职业学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空间受到制约。

2.校企合作式。订单实训是其最大特点:先确定市场,然后根据市场需要确定定向委培的产品订单,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弊病。订单实训培养的学员既受到企业的欢迎,又能实现高薪就业,并且它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

3.国内外合作办学。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最近职教系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4.城乡合作办学。城市中职如今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生源难题,尽管招生计划规定了接近6比4的普职招生比例,但在初中生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在目前普通高中受青睐的升学倾向下,城市中职学校的办学空间趋小的势头已经显现。而农村职校则由于各种资源的匮乏,面对巨大生源而无力承受,两者结合不失是解决生源问题的一种办法。更重要的是合作办学是城市职教和农村职教的桥梁,对于整个中国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如何办好、落实多元化的职业教育

首先,众所周知,“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词。它可以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它们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上都有区别。具体说:职业教育下的中职学生除了有基本的生存技术外,还应该对新技术有适应性,且对质量安全经济和时间也有意识和概念;除了基本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具备科学和逻辑思维外,还应具备全局与系统、整体与创新思维的迁移能力;除了有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行为规范外,还应具备社会责任感、自信心和成功欲等。如果搞清楚了这些,那么职业教育的意义就相当深远。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不能以简单地灌输技能为目的而忽略技术工人应有的素质教育,因为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潜力的员工。英国上世纪40年代的职业教育就是忽略素质文化教育后失败的典型案例,其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素质是如此低下以致影响整个企业的文化和长远的发展,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只配在地摊上销售。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给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带来了直接的冲击,加强内涵建设,是当前必须正视并付诸行动的现实问题。

其次,在教育方式上也需要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问题。近年来中职生的生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最初的文化课优等生转变为文化课程的丢弃者,导致进入中职的学生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我们一般将人的认知特点称为“多元智能结构”,包括音乐节奏智能、自知自醒智能、自然智能、交流交往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在这8大智能中,中职学生有一大智能处于绝对的劣势――逻辑数理智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现今的中职生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低下。针对这样的群体,先前的职业教育方法显得无得要害,既不能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也无法培养其基本职业能力,因此必须改革。

我们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我们推广项目引领式课堂;“企业需要什么样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的口号,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国式的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应运而生――以特定产品为载体的课程,强调能力本位,强调实践。课改后的职教课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实训课,但并非不上或否定理论课,而是取舍理论,围绕实践展开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从原先的储备知识转化为知识的建构。总之,职业教育的道路决不能重走学术教育、高等教育的老路,那是行不通的。

职业培训和校企合作是目前比较成功的模式。培训和合作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技术工人,尽可能地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然而真正的零距离是很难达到的,我们只能减少距离,因为学校不是实训场所,再逼真的项目和环境也只是模拟,正如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关于《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几点建议中强调的:必须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这是职业培训与校企合作的关键之一。同时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使学生可以分阶段、分地区完成学业。学校根据企业要求为员工量身定做,同样的专业可以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时间以员工的工作为主,有的课让员工到学校上,有的课则请教师去企业上;有的课安排在白天,有的课则安排在晚上或早上,实现半工半读的工学结合模式。

再次,多元化后的职业教育还面临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适应时代的职业技术人才,必须造就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的“伯乐”。在无法快速改变现今大多中职教师从高校课堂走向职校讲台的现状时,一方面学校可以从企业引进专业人才任教,另一方面教师每年不少于两个月的生产实践,确保学校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职业院校完全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面向社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更为缺乏实际经验的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最后,观念问题。政府需要制造积极舆论氛围,年轻人不愿意做工人,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根据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发现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左右,高级工仅占5%。发达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在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的比例超过35%,中级工占50%以上,初级技工不到15%。这种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年轻人不愿意做工人,已是工人的又想转行。工人技术素质低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一样的机器为什么做不出一样的活儿?同样的手表配件,在我国的工厂与在瑞士的工厂组装,为什么质量不一样?同样的轿车部件,中国的厂家组装出来为什么和原装车相差很远?没有一流的技术工人,就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职业技能人才素质决定中国制造未来,政府导向尤其重要。

以上仅是我对现今职业教育需要多元化和如何在多元化后开展职业教育的几点想法与思考,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期待职业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上海,2008.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篇10

关键词:物联网;三位一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167-02

一、引言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已经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所谓的物联网,是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和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技术和物品电子编码技术,给每一个实体对象一个唯一的代码,构造的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实物互联网。“物联网”已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正是在国家和政府政策倾斜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及高质量物流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提出的。提出在示范性区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施物流人才“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培养模式的研究。

二、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物流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现状

高校双语教学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必然要求关注和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环境建设。高校双语教学应注重微观的学校内部环境建设,同时也需要,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一)国外研究现状

2009年6月,欧盟执委会发表了“intem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物联网发展和管理设想,并提出了12项行动保障物联网的加速发展。在交通领域,通过智能交通系统行动计划积极促进部署和发展物联网。如在医药物流中使用物联网,促使各成员国在药品中使用专用序列码,确保了药品在到达病人前均可得到认证,减少了制假、赔偿、欺诈和分发中的错误,也可方便地追踪到用户端的产品,大大提高了欧洲在对抗不安全药品和打击制假方面措施的能力。欧洲已形成的以冷链物流为核心的冷藏食品专营超市和专营物联网产品的智能超市,英、法、德等国也分别在机场货品分检、集装箱海关通关等环节开展RFiD应用的实验。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高宇在《物联网创新实训室建设思考》中提到研发供教师教学适用的物联网教学管理平台,以及学生实训适用的停车管理平台等;陆晓东在《基于物联网的五年制高职it类专业结构调整与课程设置优化策略》中提出,将物联网技术结合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造,嵌入物联网技术课程,优化课程建设;杨海英在《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研究》中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高校实验室的有效管理。从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不难看出,目前,高校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多数在于对于实验室的建设、相近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的改造,以及纯粹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还鲜有将物联网技术引入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研究。

三、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思路

(一)提出物流人才培养战略

1明确物流人才的学历教育体系及教育目标。物流操作型人才由主要由高职、中职院校培养,培养的重点是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本科教育主要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的知识面和理论应用能力。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刚层次的管理人才、科研人员及高校教师,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知识结构。

2积极推动高校联合、组织专家研讨会、政府间互派人才学习、委托高校定向培养,加快物流人才体系的建设。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有关科研教育单位的专业力量,研究制订物流科学的具体计划,分别对企业物流、社会物流的技术、经济、管理等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工作,研究和规划我国的物流发展战略,增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循环。

3推动职业培训教育,强化物流人才再教育。职业培训机构是职业培训的主力军,因此在先导区内重点扶持几个专业的物流职业培训机构,以培训物流人才为主,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为先导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库。

(二)引入“物联网”理念,构建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物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物流人才。根据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制约瓶颈,我们提出要建立政府、教育基地和企业“三位一体”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

1在经济战略实施初期,企业实现物流可能导致成本提高,因此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增长势头并不强劲。政府要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国际合作,加快物流人才市场规范及网络体系建设,地方政府可引导社会力量建立物流人才培养协调委员会,协调教育基地及企业之间的关系。

2教育基地是“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主体力量。教育基地包括高校、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三种部门,根据物流人才类型和市场需求,三部门各自发挥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高校应率先开展有关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研究,进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为其他教育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企业是物流人才的主要需求者和实践基地,是决定物流人才培养规模和程度的关键。当企业认识到建立型的物流运作体系从长期来看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时,就会自觉在企业内营造物流发展的氛围,引导企业员工自觉参与到开展物流的工作中来,在客观上直接起到推动物流人才培养的作用。

(三)引人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在物流管理教学实训场所采用设备GSm模块、设备无线模块、地区GSm模块、中央GSm模块、智能化管理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教学及实训过程的智能化和科学化管理,将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学生、教师团队、学校管理层协调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避免出现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教学体系与执行教学体系不相匹配、校内外实训场地利用不充分、教师教学质量不稳定、教学质量测评方法落后等问题。建立基础数据管理、实训基地管理、实验室管理、日常教学管理、监督管理、与第三方接口六个模块。其中,基础数据管理包括:组织结构、职位、用户、功能模块、课程库、师资及文档库;实训基地管理包括:场地、设备、制度、实训申请、实训安排、成绩查询、企业需求查询、设备异常处理和GSm管理;实验室管理包括:时间及设备、实验安排、成绩查询、设备年检安排;日常教学管理包括:学生日常管理、设备检修监督、教学管理监督、缺课监督、实验质量监督和实训质量监督及教辅人员监督;第三方接口包括:上级主管部门、企业需求、数据导出和导入。

参考文献:

[1]饶增仁,郭明超,RFiD及识别技术在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F06)

[2]颜辉,CDio教学实验系统中RFiD的应用与实现[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