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十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十篇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6:37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篇1

【关键词】量化管理;考核;手术室

手术室工作有其特殊性,工作质量要求高,个人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室的整体工作效果,给工作质量的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建立手术室护士的绩效考核标准,实施量化管理,用数据对个人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充分调动了手术室护士的积极性,促进了手术室工作质量的提高,现介绍如下:

1手术室实行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我院为二甲医院,年手术量七百多例,其中急诊手术占的比例较高。最初在1997年―2002年实施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只考虑职称,存在吃“大锅饭”现象,导致护士的工作热情不高,积极性削弱。2003年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进行了调整,把岗位职责考虑进去,但这种分配方案表现出了工作质量、工作强度与绩效薪酬不成比例,仍然不理想。2009年初建立手术室护士的绩效考核标准,用数据客观地对个人的职称、工作量、完成质量等进行评价,并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依据,充分调动了手术室护士的积极性。

2量化考核标准的制定

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采取民主管理科室的方法,发动手术室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能够反映每位护士绩效工资的计算标准,每月累积分法计算,参加当月所创绩效工资的分配。

3方法

手术室护士5人,学历:大专4人,本科1人;技术职称:主管护师1人,护师2人,护士2人,其中护长不参与分值的统计,拿科室平均奖。绩效工资的组成分四大部分:工作量占40%,职称占30%,岗位占20%,其他占10%,四大部分的内容都进行了细化。

3.1建立量化考核的标准:按照各级人员职责,制定各岗位工作标准,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相应责任,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提高认识,使护理人员不仅明白工作的内容,还要知道符合什么标准、承担什么责任,以此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的依据。

3.2建立工作量计算标准:用电子表格(excel)按月份建立工作量记分表,由每台手术的巡回护士负责记录,登记详细的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工作量根据手术配合强度、手术时间长短、技术含量的高低分类计分,例如:门诊小手术计0.25分,剖宫产、阑尾切除等手术计0.5分,胆囊手术、结肠癌根治术等计1分……,分值要做到标准清晰。

3.3职称部分是根据职称及年资制定系数:工作2年内护士0.3,3-5年护士0.4,6年以上护士0.6,护师0.8,主管护师1.0。职称之间的奖金差距促使了护士积极参加在职教育及业务培训,努力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参加职称的晋升考试,今年有2名护士也将取得护理本科学历。

3.4根据岗位部分设定分数:我院手术室是24小时值班制,按一次夜班1分,日班0.5分,一线班每班次0.5分,二线班每班次0.25分来设定。以前大家都不想上夜班,现在都不再有怨言,促进了科室的和谐发展。

3.5其他部分包含了奖励加分和扣分:参与科室管理、医院内授课、代表科室或医院参加竟赛等给予奖励加分。扣分是违反医院或科室规章制度;工作质量考核中护士长的检查、科室质控小组的检查及护理部各质控组的检查考核结果为依据。

4效果

4.1根据护长对手术病人的术后访视的信息反馈,护士的服务质量有很大提高,手术室护士能主动与病人沟通,病人进入手术间后情绪稳定,减轻了心理压力,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增加病人安全感,对护士的技术操作与服务态度感到满意。

4.2每月从考核结果中护士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护士能够主动地完成工作,并积极配合急诊手术,自觉改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带动了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

5体会

5.1现代管理中数据化管理是一个重要标志。量化管理是新形势下适应医疗改革推出的新的管理方式,手术室量化管理以数据说话,实施以来,不断完善适合手术室工作特点的细则,客观评价护士工作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从而能有效地规范护理行为,保证服务到位,提高护理质量。

5.2数量考核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质量考核体现了质量第一的主题,综合考核既全面客观、又公平公正,合理的奖金分配是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手段。量化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公平原则。

参考文献

[1]代秋菊,张彦玲.手术室绩效薪酬分配方案探讨.医药世界.2007,9:147-148.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篇2

【关键词】护理质量;绩效考核;结果分析

手术室是医院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关键性治疗的场所,手术室间护理工作是手术室业务活动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工作服务质量关系着整个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1]。本院手术室近几年来,从抓好护士整体素质及护理基础等方面切入,制定了一整系列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内容进行量化标准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得到增强,确保手术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累积了一定的管理心得,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肇庆市中医院手术室所有护理人员23名为调查观察对象。对实施绩效考核前,及实行绩效考核后每个季度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1.2手术室建立护理绩效考核评分模块由于手术室护理岗位在分工职能、知识技术、风险责任等方面存在差别,指标构成相对复杂,我们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量化成12模块:Ⅰ个人仪表、组织纪律;Ⅱ工作质量、职业态度;Ⅲ护理服务质量;Ⅳ沟通与协调、团队合作性;Ⅴ成本节约意识;Ⅵ工作知识、专业技能;Ⅶ手术室间管理;Ⅷ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Ⅸ手术司械及巡回配合落实情况;Ⅹ危急抢救措施实施;Ⅺ手术室护理文件书写;Ⅻ器械消毒、物品管理。每个模块又分成若干小项,每个具体的小项有相应的具体分数,每项评分有据可依,总分共100分。然后由手术室所有护理人员通过该绩效指标的工作数量及质量的反应程度进行考评,结果所有护理人员皆完成该考核指标。

1.3研究步骤投票选出3人成立的骨外科护士护理评估小组,测评各人每一季度的总得分,进行分析发现的问题,寻求改进方法。

1.4质量控制严格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对于收集的资料,两人录入并由考核组成员审核,保证数据的客观正确。

1.5评价考核指标对各项指标绩效考核前后变化情况及绩效考核前后秩和进行比较。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用t检验,以p

2.2绩效考核前后秩和比较四个季度的12项指标标准值编秩的RSR值能够反映被评价对象相对优劣程度,RSR值越大说明被评价的综合水平越高(所计算的RSR值在0-1,由优到劣编秩时,RSR值越大越好),数据结果显示,实施前RSR值为0.21,第1季度为0.35,第2季度为0.42,第3季度为0.57,第4季度为0.78,可见,随着绩效考核的展开,四个季度的考核结果是逐渐增加的。

3讨论

护士长作为医院一线医护人员的直接领导,要发挥出科学务实的管理水平和领导才能,护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患者提供良好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近年卫生系统主导“要推进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同时又将护理质量管理提到日程上来,要求切实改变护理模式,改进管理模式”[2],不同的行业实践检验证明,绩效考核推行是比较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但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自身专业的护理实践,是每个护士首先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手术室作为辅助科室专门为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脑外科、心胸外科、耳鼻喉科等多个手术科室开展手术治疗,各个科室的手术护理及配合工作皆通过手术室人员协助完成。手术室是医院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关键性治疗的场所,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有高强度、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其医疗护理质量不仅仅牵涉到医疗安全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关系着整个医院的声誉及长期发展。

护理管理评价是指对医疗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节省人力资源,优化护理模式,减少管理环节,节约医疗空间,推出了一个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经济上的独立,独立的独立性,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必须专注于改革,优化手术室护理管理路径,探索建立科学的,全面的,完整的,系统的和护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标准,根据结果的准确、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基于高临床护理人员,目标,提高士气和积极的护理[3-4]。绩效考核(performanceexamine)在战略方向工作队已定,特殊规格和标准的使用,计算和评价团队绩效的最后阶段和绩效考核结果,以及进一步的工作行为的人员使用后性能有积极的影响[5]。

护理绩效评价是指“护士长和护理人员反复双向通信顺序进程,在动态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护士长和护士同意工作的护士,教师,硕士生导师,护理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是护理工作与企业发展最大的平台”[6-7]。手术室护理绩效评价可根据绩效管理的客观标准,客观评价方案与实际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任务完成的实际情况,并将结果反馈到试验板的工作过程,用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手术室综合素质[8],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潜力的护士,更好地实施护理平台的管理目标[9]。

在医疗和护理工作的护理绩效评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护领域,也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但是由于现实中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不同测评小组的判断标准的差异等,使其略有不足[10-11]。本次观察分别从十二项考核模块,取肇庆市中医院手术室的全部护士为研究对象,每个季度对每位对象进行测评,总结手术护理中的优点及不足并进行持续改进,初步的探讨实行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的作用。本研究提供的结论可以看到,绩效管理能有效地改进科室护理的管理水平,改善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工作士气及热情,促进了手术室护理水平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nooreininamdar.applyingthebalancedscorecardinhealthcareprociderorganization[J].JournalofHealthcaremanagement,2002,47(3):179-195.

[2]周菊珍.新形势下病区护理管理理念及模式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5):41-42.

[3]温肖玲.影响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5(1):144-145.

[4]刁秀莲,阳登位,陈艳玲.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患者的行为、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5(2):87-88.

[5]任益炯.国有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4):16.

[6]孙艳.护士绩效考核机制在护理垂直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91-92.

[7]杨秀娣.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0-91.

[8]翟树悦,吴健,陈恒年,范水平.国外医疗机构实施绩效管理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4):24-27.

[9]孙晶晶.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81-82.

[10]黄霜霞,王艳,裴静,等.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J].蛇志,2011,23(2):171-174.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篇3

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5月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择期手术的1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实施无缝隙护理以前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器械准备评分、巡回护士配合技能评分、仪器设备管理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安全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02-02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其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无缝隙护理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湖地医疗中心在1989年首次提出,是一种现代护理管理理念的突破[1],自应用以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2012年1月至5月对15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50例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择期手术的患者(观察组),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患者神志清楚,听力完好,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有足够的理解能力;③排除心、肝、肾、循环、呼吸、神经、代谢等方面的功能严重紊乱者;④精神病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60例,年龄22~74岁,平均(45.5±7.3)岁。均为普外科患者。联合麻醉及腰麻60例,局麻32例。文化程度:文盲15例,小学15例,初中47例,高中50例,大学及以上23例。另选取150例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以前的普外科择期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无缝隙护理管理。

1.2.1流程无缝隙。日常护理服务、疾病护理等制定标准流程,编制手术室物品准备卡和摆放定位图,当患者被送往手术室时,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工作,在手术室门口迎接交接患者进行手术送患者到病房或iCU详细交班补充手术间物品、清洁灭菌,把工作做细、做精,形成流程和模板[2],实现全程服务无缝隙。

1.2.2手术过程无缝隙护理。由语言能力表达较强,且经过专门经过礼仪培训的护士对患者进行集中访视,以患者健康为中心,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细化服务,实现主动服务无缝隙;重视患者知情权和参与权,将治疗方案和护理内容及时告知,实现透明服务无缝隙;对不同病种及人群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和心理问题进行有步骤、有技术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实现心理干预、健康宣教无缝隙[3]。

1.2.3规章制度无缝隙。严格执行手术室核心制度,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把好准备关、无菌关、清点查对关,制定绿色通道、麻醉意外、呼吸心跳骤停、停水、停电、突发火灾等应急预案,本着预防控制、主动报告、积极处理、实事求是、患者至上的原则,完善细节管理。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术前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及切口感染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①护理质量评分:用我院年度护理质量考核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②满意度:根据我省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标准结合我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护理质量考察标准,对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是提供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基地,具有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的特点,其护理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无缝隙护理即“零缺陷护理质量”管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新突破,主要目的是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全面提高护理质量[2]。我院在手术室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本着“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受益”的基本原则,按照手术室护理工作发生质量缝隙的因素[3],通过流程无缝隙、手术过程无缝隙护理、规章制度无缝隙等措施,不断的质量改进的护理方法,制定详细可操作性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在职能、运作、组织衔接等方面进行专业改善,科室管理工作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使护士知晓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职责和标准,满足患者无缝隙需要,使护理工作透明,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护理技能、重症监护、基础护理、护患沟通服务满意度。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术前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及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陈瀚熙,赵瑜,蓝惠兰,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实践[J].护理杂志,2011,28(16):62-35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篇4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有着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的特点,因此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本研究主要研究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0引言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追求产品质量达到更高标准的有效方法,它的主要观点在于过程管理,使产品能够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现阶段它已经成为了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1]。持续质量改进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将提高护理质量作为中心任务,保证全体护理人员的广泛参与,全方位的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整个护理过程都要保证以患者为中心[2]。手术室的工作节奏非常快,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因此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改善手术室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重新划分岗位职责,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一套新的管理制度,例如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核查制度、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以及手术室器械清洗灭菌检查追踪制度、手术室工作防护制度以及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等[3]。完善手术室的护理操作标准,建立健全手术室工作流程。

2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应该遵循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术前、术中、术后都应该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制定术前方式工作的相关流程与细则,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手术完成后进行回访调查[4]。手术前也要做好相应的访视工作,制定护理评估以及护理诊断标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根据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实施护理,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缺陷,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计划。

3做好危机管理

根据手术室的工作特点,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来应对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例如手术过程中突然停电、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医疗器械准备不全、患者心跳突然停止、突发火灾、患者误吸等[6]。其次,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危机培训,使其能够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强调将相应的医疗器械以及药品准备到位,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加强人员培训

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新技术培训、围手术期护理培训、心肺复苏培训、法律法规培训、专科知识培训、手术室操作培训等[7],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可以制定出不同的培训方案以及考核标准,在培训之后,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做到全员培训与全员考核,采用培训的方式来扩展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确保护理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能够得到持续改进。

5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传染源、易感人群以及病毒传染途径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针对这三个环节,要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且严格按照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相应的工作,例如进行空气以及相关物品的消毒与隔离工作,遵循医用垃圾管理制度以及废弃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用垃圾的管理以及废弃物的处理。腔镜的消毒方法要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标准来进行,防止院内感染[8]。

6结论

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术前访视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有充分的信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协助患者脱离危机状态,根据手术前的风险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制定出对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往的护理管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过程术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在这种传统的护理模式下,很难发现潜在的问题,因此严重缺乏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安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手术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及早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要将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杜绝医疗事故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潘桂芝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杨秋凉,伍晓莹,陈晓峰,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杂志,2013(04):63-64.

[2]常后婵,戴红霞,钟爱玲,等.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05):14-16.

[3]魏薇萍,秦逸,金霞,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2013(32):2986-2987.

[4]唐文珍,张琳.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2(14):1376-1377.

[5]杨秋凉,伍晓莹,陈晓峰,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杂志,2013,25(4):63-64.

[6]朱劲松,黄秀娟,董晓红,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8(17):4118-4119.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篇5

我院是江西省1所大的综合医院,现有床位1132张,手术台16张。近2年来,日均手术量在40台以上,每日需使用大量的手术器械、敷料等。长期以来供应室与手术室都各自为政,供应室只负责病房的部分护理包,而手术室的器械、敷料的清洗、包装都由手术室的护士来完成再送至供应室或自己科室完成灭菌。手术室人员紧张,护士忙于应付日常的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专业清洗设备和条件,很难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为了规范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充分发挥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护理作用,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环境污染,有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我院从2008年7月开始,采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模式,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手术器械的清洗和消毒,以确保手术器械的卫生质量。几个月来的实践表明,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月进行的细菌学抽样监测结果显示,清洗后的各类手术器械均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现分析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手术器械方面供应室接收物品时发现器械数量有误,有缺少或多余。有时还有2个包的器械混淆的现象。器械带血渍,甚至已有干结,造成清洗困难。

1.2人员结构及专科知识方面以往从事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基本素质较差,工作能力不强,知识更新较慢,缺乏创新的潜力和动力,缺乏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对手术器械的认知就更缺乏,造成接收区的护士清点费时又费力,包装区的护士觉得无从下手,工作效率很低。www.133229.Com手术室的护士由于器械数量的增加人员的短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清洗、包装器械,很难保证其质量及效率。

1.3运送储存方面我院供应室与手术室因不在同一幢楼,之间无法安装直通的洁、污电梯,每天的物品需由工人分多次运送,下收下送的时间很难控制,运送途中可能造成器械的丢失、混淆和污染。运送的问题造成器械的周转时间长,手术室器械包的数量增加,以及租借器械的管理,相应造成储存的要求提高及管理的困难。

2对策

2.1前期的准备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不管是物资、人员、技术方方面面,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及覆盖面。

2.1.1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非常重要及时的沟通和定期的反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临床科室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合理安排运送的频次和时间,制订管理制度、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如下收下送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专科器械洗涤流程和质量标准、器械包装流程和质量标准、灭菌流程和质量标准以及完善的物品清点交接流程和具体要求,以保证集中式管理能够顺利实施。

2.1.2工作人员的结构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了解集中式管理的目的、意义、实施的方法,使其掌握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选择性地送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到手术室学习专科器械及专科包的洗涤及包装等特殊要求;手术室选派1名高年资护士至供应室进行业务指导、质量控制和科室间的协调,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配备一定数量的清洗工人,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保证了工作质量及效率。

2.1.3设备及物品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增添必要的设施以满足集中式管理的需求,如自动清洗机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至4台,清洗篮筐、器械分类台、转运车、存放架等也做相应的增加。手术室同时相应的增加器械及敷料的数量以保证正常的使用。

2.2工作流程

2.2.1接收器械数量的准确交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手术医生工作流程和习惯将常规的器械归类成各类手术器械包,如胆囊包、胃切包、骨科基本包、心脏包等,特殊的器械和不常用的器械采取小包装,以备临时添加和满足手术医生不同习惯和要求。并制订成册,每个包选用合适的清洗筐盛放器械,器械清洗、打包、灭菌始终固定这个容器,筐外悬挂不锈钢的标志名称牌,每个包内放置器械清单,使用者、清点核对者、包装者都必须在清单上签上姓名、时间、用于哪位病人,以便核对清点及追溯。如发现器械有误及时与手术室联系,并提供相关信息追查原因。

2.2.2清洗采用正确的清洗方法是清洗质量的根本保证,可以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操作人员被污染的机会,保证灭菌质量,保护环境和他人。任何残留的有机物,如血、脓、蛋白质、黏液、油污等都会妨碍微生物与灭菌媒介的有效接触,且会产生生物膜而影响灭菌效果。因此,灭菌前完全清洗是非常重要的。供应室要求手术室的器械护士术毕及时地进行初步预处理,白天应进行初步的清洗,如果是夜间不能及时运送,应用稀释的酶清洗液浸泡或喷淋以防止血液的干结影响清洗效果和减少器械的损耗。供应室接收区护士根据物品的性质采取正确的清洗方法,如:带有管腔的一些器械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和高压气枪进行清洗,一些精细器械可以用超声波清洗机加以清洗后再手工清洗。

2.2.3检查包装器械的配备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确保质量。严格执行检查步骤,使器材能充分发挥使用功能。检查器械的关节是否灵活,咬合面是否紧密,沟槽是否平行,锐器是否锋利,持针器持针是否牢固等。手术过程中发现器械有问题可在器械上作相应的标记。手术室配备一定数量的器械在供应室,功能失灵的器械可以及时进行更换。将检查好的器械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分类包装。包装外层应贴灭菌指示带注明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装者等。租借器械时与手术室、供应商协商必须提前一天送至供应室,由包装护士确认准确无误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灭菌以保证质量。

2.2.4运送储存根据手术室和供应室的工作特点,建筑方面的缺陷制定运送流程,周一至周六白天分4次运送,分别为08:00、11:30、13:00、16:30,夜间不运送,双休、节假日分2次运送,分别为08:30、13:30,这样既保证了器械能够得到及时的清洗以维持的正常工作,又减少了工人来回运送的次数。灭菌完毕的物品运至手术室储存。运送时采用专用的不锈钢密闭运输车,外层包布包裹,洁物、污物分开放置,既避免器械的丢失、混淆,又减少二次污染。手术室另外配备快速的高温灭菌器及低温的灭菌器,以备急用和急需。手术室每天将隔天的手术安排清单送至供应室,以便供应室的配合。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篇6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1

因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复杂,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如果仅依靠护士长进行管理,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所以需要组建质量控制小组[1],以实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5月接收的3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150例,在对照组中,有80例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18-74岁之间,均龄值数为(42.58±7.59)岁;在研究组中,有85例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19-73岁之间,均龄值数为(43.64±7.26)岁,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准备好手术设备、协助手术医师完成各项操作等。研究组则接受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①组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组成成员包括护士长、手术室护理人员、质量控制人员以及科室护理人员,由其检查、划分和监督护理工作。与此同时,以手术室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组建压疮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以及教学培训组,其主要负责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②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管理标准为手术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和手术室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护理工作中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明确,并采取奖惩制度,对于护理工作存在差错的人员给予批评和惩罚,对于工作表现良好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③定期开展护理培训。在开展日常护理工作时,每个护理小组组长需要全面监督护理人员工作状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质量控制小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总结护理工作内容,对其中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并给予有效的解决方法。与此同时,开展护理培训讲座,目的是提升每位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差错发生率,保证手术手术顺利开展。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护理操作、心理护理、护理科研以及基础护理。护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将本次试验所得最终数据全部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由其处理和统计所有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平方差)表示,其检验用t,率表示计数资料,其检验用,组间比较经p值检验,p

2结果

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之后,在健康教育、护理操作、心理护理、护理科研以及基础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以成立(p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篇7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R92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340-01

1持续质量改进的概念

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其观点主要是强调持续不断地改进,认工作指标是动态的持续性提高的,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不够,认为质量总能得到改进[2]。只有掌握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概念才能更好改进自己的工作。

2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

按四大步骤循环进行:第一步是发现问题;第二步是分析问题;第三步是解决问题,包括制定改进措施和目标并落实;第四步是检查实施情况,评价实施效果。

2.1发现问题:确定问题是护理质量改进的关键,只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工作,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就会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较多问题。例如: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找问题;根据检查反馈信息找问题;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找问题;根据送出去请进来的人员带来的先进理念找不足;还有全科人员工作中、护士长每日五查中发现的问题。小问题立即解决,复杂问题提交科室质控会讨论解决。

2.2分析问题:采用群策群力法。护士长召集科室人员围绕如何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改革不合理的工作流程、预防护理缺陷或事故的发生、规范人员操作等问题进行现状调查讨论,找出急需解决的、直接影响医生及患者满意度,阻碍手术护理质量提升的问题,确定为优先的护理质量改进问题。内容涉及手术室分区布局、操作流程、医疗安全、手术配合、护理书写、手术器械及设备使用、手术标本管理、健康宣教等方面,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3解决问题:找出了问题所在以及存在该问题的原因,就要立即着手制定改进计划和确立改进目标。

2.3.1手术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科室持续质量改进工作。首先护士长要对质控小组成员讲解持续质量改进的概念及必要性及如何实施质量改进等,必须要得到小组成员的重视和支持,单凭护士长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2.3.2确定预期目标:质量控制小组根据存在问题,先要制定一个改进目标,有了目标工作才更有动力。例如年内实现手供一体化的目标;全面改善基础器械的目标;实现专科化护理目标;改进标本送检流程的目标;加强专科培训目标;手术室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目标;缩短连台手术等待时间的目标等。

2.3.3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原因分析及预期目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落实质量改进计划,CQi计划包括具体改进项目内容、具体工作流程、要求、实施者及完成时间等。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职责进行修订完善;制定一系列操作流程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对各种流程进行学习;同时制定并实施手术室各级护理人员学习培训计划;规范手术间物品放置,制定物品、仪器放置标准,实行责任制定人管理;制定各类常见手术配合程序及相关物品准备;质控小组定期调查手术前、中、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和医生、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

2.3.4实施:全员参与,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转变全体护士的质量意识。各质控人员严格落实督导本质控项目,建立质控手册,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落实情况如实记录,定期总结。要着重对消毒隔离落实情况、人员仪表及操作、手卫生、文件书写情况、抢救车药品及抢救仪器的良好率、仪器设备完好率等方面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呈报科室质控小组,科室的质控小组每月活动一次,针对存在问题、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改进措施,护士长不定期检查督导,协助纠正不足,直至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2.4检查:实施情况、评价改进效果护士长不定期对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标本管理、连台手术等待时间、器械清洗、设备管理、护理文书等通过定期发放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日常巡查等方式进行调查,随时关注各项措施落实情况,了解分析每个环节,做好过程控制及问题分析,在科室会议上进行讨论,人人发表意见,及时修正目标、措施或计划进度。

3结果

融洽了人际关系,特别是融洽了医护关系,提高了管理效率。解决CQi问题,必须全员参加,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参与管理,主动参加学习,更新知识。对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但又无法用传统方法解决的问题,不仅需全科室人员参与解决,有时也需要其他相关科室的配合协助。通过实施CQi,进一步强化了团队精神,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提高了管理效率。

4讨论

4.1质量持续改进已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关注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它强调了在原有的护理质量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的标准,使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是一个循环的、永不停止、没有终点的过程。[3]只有坚持持续质量改进,才能使手术护理质量管理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使手术护理管理具有生命力。

4.2信息反馈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承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决策建立在信息反馈基础上,通过对各相关科室、各个手术护理过程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质量问题、实施质量控制、进行质量评价,将传统的终末质量评价反馈后的质量控制转化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时跟踪质量控制,是未来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是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

4.3实施手术护理质量持续控制必须强调全员参与。医学在发展,手术方式在进步,病人要求在提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跟上发展要求。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永恒目标,手术护理质量要得到持续改进,就必须强调手术室护理团体的参与意识,护士长为负责人,全科护理人员均为责任人,要转变全体护士的质量控制意识,及时发现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潜在的隐患,从而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满足医生和患者的要求,保证手术安全。

4.4关注、预防差错的发生胜于监督问题的出现。手术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手术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手术护理安全的保证。任何一项工作成功与否,最后都是要追查过程。正所谓基础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终末质量控制;心存侥幸+麻痹大意=医疗事故,过程质量控制重于结果。只有做好基础工作,把握好环节质量控制,则结果自然就好。所以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扎实工作,坚决落实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手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过程质量控制工作,才能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总之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不是事后的检查和补救,手术一旦发生差错事故,任何补救措施都是无力的,甚至是徒劳的。我们只有做好事前质量控制,才能达到永久性的、根本性的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各位资深护士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提高了大家的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了科室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医生、患者的满意度及手术室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夏雪中.新形势下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与方法进展概述.中国护理管理,2004,4(2):40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篇8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

护理品质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护理服务的品质,已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1]。为此,我院从2014年7月开始,在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在我院工作的882例护理人员。在这些护理人员中,有主任护师2例,副主任护师9例,主管护师76例,护师281例,护士374例,培训护士140例;其中有3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研究生,有181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本科,有628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大专,有70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中专。在进行本次研究期间,这些护理人员的岗位均无较大的变动。

1.2方法

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使用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手术室品质管理,具体的方法是:根据相关规定,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配合进行手术,定期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数量、质量,定期打扫手术室等。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具体的方法是:1)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对器械消毒、药品归类、定量存放等工作进行综合性的考核与评价。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整改的方案。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将相关的操作标准进一步细致化、标准化,做到“有规可依,有据可循”。同时,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护理操作[2]。2)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情况。建立感染监控领导小组,促进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小组成员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维修技师及监控护士等。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及任务,做到“明确分工,责任清晰”。科室主任与护士长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和跟踪调查工作。护士做好医疗器械的灭菌、消毒工作。技师负责维护设备。监控护士负责监测手术室环境的各项指标,并将获得的信息汇总。3)加强手术室的卫生管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对手术床、壁柜、灯具及相关器械进行清理和消毒。每周定期清扫手术室,每个月对手术室进行一次大扫除。手术室的清扫工作需在净化空调系统下进行,清扫方式为湿式清扫。隔周对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温度、灰尘粒子、湿度等指标进行一次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汇总、上报。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方式促进其接受新的护理理念、知识,以促使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及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两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各选取150例患者协助进行本次研究。让这些患者填写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十分满意例数+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统计2014年我院发生的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我院共有12例患者发生了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输液液体外渗,有3例患者被电刀灼伤,有6例患者发生了压疮。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共有4例患者发生了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输液液体外渗,有1例患者被电刀灼伤,有2例患者发生了压疮。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我院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复杂繁琐,且对工作质量的要求高。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时,将各项护理工作细致化,明确了进行护理服务的要求和目的,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有针对性,使其更有责任意识,规范其思想和行为,促使其进行护理服务时不遗漏每个细节,更重视每个细节[3]。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对护理流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等进行了修正,使相关的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标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此外,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明确了每位工作人员的任务与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效地推动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4]。总之,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的质量,降低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谭洁单位:中国人民第一八一医院康复科

参考文献:

[1]汪晖.精细化管理促进护理专业团队建设[J].中国护理管理,2015,12(08):905-907.

[2]陈湘玉,谢玮伟,,等.精细化管理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J].护理管理杂志,2010,14(09):615-616.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篇9

关键词:手术室质量控制;进展;探索

手术室为院内重要科室之一,接受手术的患者一般病情严重,且需要住院很长时间,治疗与护理均必不可少,且患者需要高质量的治疗护理服务[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且临床治疗与护理出现差错时,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而医疗纠纷会为医院声誉造成影响[2,3]。因此对于医院而言因此提高手术室的质量控制可以预防手术室出现事故、操作差错等,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体现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4]。因此手术室质量控制措施十分必要。本文现对手术室质量控制的进展以及探索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手术室质量控制的意义

手术室工作量大,且工作要求较高,风险也较高,手术室工作的医师以及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工作超负荷、护理人员编制缺乏的现象[5-7]。特别是在手术高峰期时,护理人员以及医师常由于疲惫难以形成配合,影响手术的质量以及成功率,同时进行日常工作室出现差错也可能发生医院感染。手术室工作质量至关重要,是患者的保障,也是医院形象的体现,因此在现有医疗、人力资源的情况下对质量进行改善尤其重要。一成不变的管理制度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在变化中追求进步才是当代管理的核心理念所在,进行手术室质量控制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医护人员的配合[8]。而实施手术室质量控制措施则可使医护人员工作质量更高,更有效率,使其获益。同时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一举两得的举措,因此手术室质量控制在当代手术室管理中具有非凡的意义,也可对全院形象产生有利影响。

2手术室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进展

2.1新理论知识以及新观念

知识是带动进步的车轮,因此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离不开先进理论知识的支持,在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对科室内成员进行培训,组织起对质量控制新理论进行学习,使大家明白质量控制的概念以及质量控制并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9-11]。并且在学习中可以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结合科室成员的自身利益进行分析,建立质量控制的实施有益无害的思想观念,以确保质量控制的顺利开展。并且管理阶层也应摒弃一些陈旧的观点,对先进质量控制管理方法进行学习,建立系统的观念,并依照实际拟定符合手术室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对以往错误进行纠正。

2.2质量管理标准

质量控制离不开质量管理标准,质量管理标准是根据当前手术室的实际情况拟定的一种非计划任务,主要在于医护人员可以以此进行自我监督,并且检验质量控制进展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应对现有质量标准进行不断调整,改进,以求更加适宜于手术室开展。确保手术室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不偏离标准,建立自我管理意识,对随心所欲以及不符合标准的护理操作应坚决杜绝[12,13]。

2.3流程控制

质量控制措施中流程控制为重要思想,对于手术室工作进行规划安排,心中有数的进行工作,按照计划任务环节进行一一完成可以降低差错的发生率,并且使工作更加有条不紊[14,15]。处理较多的急诊手术或较复杂手术时也可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而流程控制中应注意把握重点环节,如疑难危重症病患的治疗与护理,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手术室感染预防、安全工作等,对重点环节应做到详细了解,实施重点关注[16]。

2.4定期检查

护士长、管理人员除了拟定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人员安排、辅导等工作外,还应起到监督作用,作为一线管理人员,检查工作应确切落实,并不能形式主义。特别是对于重点环节,易出现差错的环节,也应重点检查[17,18]。一旦发现问题,切忌回避,而是及时提出问题进行科室探讨,预防类似情况的发生,在无重大问题出现的情况下,也应进行必不可少的月末总结,以对现有质量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反馈、修改再实施,以便持续改进。另外,检查也包括对手术室仪器,器械等进行检查,以及配套的手术室查对制度,保障手术室正常运行,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率[19]。

3手术室质量控制的作用

质量控制的实施可使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得到提升,并且提高个人责任心与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医护人员每一步操作均有章可循,且重点环节把握心中有数,可极大的减少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并且差错减少以及医护人员工作更加细心的缘故,医院感染发生率也降低,同时保护了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安全,一举两得。患者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自然提升,良好医院形象自然树立[20]。徐爱珍[21]等进行了一项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观察,他们采用质量控制措施,以对照观察的方式确认质量控制的价值。他们观察了包括患者术后问卷调查、满意度等指标,并进行了统计,质量控制组患者五项指标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高,也确认了手术室质量控制确实可带来不小的正面作用。

4手术室质量控制的探索

目前质量控制措施主要以人员改善为主,以提高人员的自身素养,技术,并通过一系列流程管理、控制指标等措施以达到改进手术室服务质量的目的。而未来手术室质量控制措施的发展方向并不仅限于此,可以从先进医疗器械的研发、更加简化的操作流程、更加先进的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并且随着计算机行业的研究深入,联网化的质量控制管理系统,自动化的质量控制流程模拟等终将实现,有理由相信手术室质量控制会为手术室服务质量的改进做出更加重大的贡献。

5小结

通过新知识,新理论的吸收,人员培养,打好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基础为第一步,之后做好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进行详细而适宜的流程管理,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为质量控制实施的核心步骤,最后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并通过反馈、修正、再执行等措施保障质量控制可持续改善手术室医疗服务质量。环环相扣,顺利实施的质量控制措施起到的作用巨大,并且在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发展后,质量控制措施会为患者带来更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爱玉.国内医院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6):740-742.

[2]汪丽,焦小红.风险管理与手术室管理质量控制关系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55-56.

[3]崔芳.急诊护理质量控制办法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2):338.

[4]田梓蓉,郭爱敏.oSaHS患者体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0):1237-1240.

[5]巩越丽,刘春艳,赵淑玲,等.质量控制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55-56.

[6]李小红,沈雁英,孙继红,等.完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临床护理教学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937-938.

[7]汤新辉,谌永毅,刘翔宇,等.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杂志,2011,28(2):74-75.

[8]孙凤国,张巍娜.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实践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1,08(9):57-59.

[9]苏秋玲,董少良,洪范宗,等.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物联网化管理系统实现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4):28-30,39

[10]莫华冰.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5):985-987.

[11]吴时耕,张鹰,万本愿,等.县级以上医院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19-522.

[12]周静平,马艳.核查记录表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3):367-368.

[13]张河战,毛歆,张才煜,等.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规范简介[J].中国药事,2011,25(3):301-312.

[14]成学慧.浅谈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信息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1):93-94,111.

[15]黄春香,赵淑红.流程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质量控制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5):4028-4031

[16]李辉,尤富生,黄比今,等.医院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2):51-53,72.

[17]许平娟,王秦.与并发症相关透析设备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疗设备,2014,(2):148-149.

[18]蒲凤萍,贾萍,侯世方,等.卫勤保障中对高压氧治疗实施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价[J].护理杂志,2014,31(7):67-68.

[19]able,C.m.,Bright,m.,Frizzell,B.etal.Qualitycontrolofhigh-dose-ratebrachytherapy:treatmentdeliveryanalysisusing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J].internationalJournalofRadiationoncology,Biology,physics,2013,85(3):828-833.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篇10

手术室季度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年医院工作重点,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标准,不断加强护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提高,实现“为手术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精益求精地配合手术”这一服务目标,根据护理部有关精神,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护理管理目标及计划如下:

1、更新护理管理和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服务,深入开展好“病人满意在科室”的活动。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随时为病人着想,对病人的病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等,术中不予议论。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和工作模式,保证以最佳护理工作状态为病人服务,满足病人一切合理的需求,为病人创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达到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工作中注重加强与医生的沟通,收集病人信息,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不断提高内部服务质量,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达到临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98%。

2、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保证年事故发生率为零。制定严格的科室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差错事故讨论分析,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利用晨会、护理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接待,细心介绍。各项护理治疗操作要与病人打招呼,采用鼓励性语言,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

3、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班工作制度,严格控制人员流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违反无菌原则的人和事给予及时纠正,防止院内感染,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无菌切口感染率≤0.5%,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4、做好急救药械的管理工作,保证急救药械完好率100%。每班交接时认真核对,做到完好备用,帐物相符。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知识、抢救工作程序、抢救药品、抢救仪器的使用等内容的培训,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和应用。接到急救病人通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开始手术抢救,并且能敏捷、灵活、熟练地配合抢救工作。

5、根据《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要求,加强护理文书的书写管理,做到书写认真、及时、规范,与实际护理过程相符,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

6、加强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护理人员三基水平平均≥75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支持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培训,继续教育学分每人每年≥25分。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自学、函授及各种学习班、研讨会,使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护理工作发展的新动态和护理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的配合手术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鼓励广大护理人员积极撰写论文,争取全科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论文≥4篇。按照护理培训计划安排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以此带动全科人员的技术水平。

7、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收费,做到应收则收,应收不漏。遇有疑问及纠纷及时核查处理。定期对科室医疗和办公用品进行清点领取,减少浪费及损耗。专人负责医疗设备的保养,做到对仪器设备性能及使用状况心中有数,保证临床正常运转。

8、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科室质控小组加大自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使各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通过统计手术台次、满意度调查、有无差错疏忽及投诉、检查卫生区等指标,完善和促进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9、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做好带教工作。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制定带教计划并安排专人带教,根据临床带教经验不断改进带教方法,加强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认真落实好“360工程”,圆满完成带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