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经济学重点十篇教育经济学重点十篇

教育经济学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3:10

教育经济学重点篇1

关键词:舞蹈教育儿童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64-02

舞蹈是一门艺术,它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而幼儿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通过幼儿表演来体现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绝大多数儿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学习舞蹈,以及各种场所表演舞蹈。而学龄前儿童更是离不开舞蹈,通过舞蹈教学,能够使幼儿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幼儿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的艺术潜能。因此探讨舞蹈教学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对儿童舞蹈教育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儿童时期舞蹈教育教学存在的误区

在一般的幼儿园舞蹈教学和舞蹈活动中,仍存在着一些误区:

1.少儿舞蹈成人化。历届舞蹈评委和舞蹈理论家在关于幼儿舞蹈的点评文章中,其中都提到少儿舞蹈偏向成人化的问题,并呼吁今后少儿舞蹈能改变这种状况。但是几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儿童舞蹈中表现醉酒、爱情或超凡脱俗的闲情逸致等仍旧很多,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严肃地对待它,解决它。

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指导老师和编舞老师都是成人,他们在编舞或指导时,未能用孩子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和思考所要表现的事物;其次,有些老师为了省事,直接将成人舞蹈稍加改动就拿来给孩子排练。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的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的目标。

2.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首先,表现为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我们注意到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孩子单纯地去模仿学习舞蹈动作,并以学会教师的“规定动作”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引导儿童去理解舞蹈背后及舞蹈本身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其次,缺乏对儿童身心特点的深入了解,教学过程中儿童往往缺乏愉悦的情感体验,创新不够。

3.思路狭隘,缺乏创新。儿童舞蹈主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而许多的一线幼儿教师能够关注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但忽略了幼儿的精神活动。在舞蹈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幼儿缺乏有关经验,对舞蹈的理解局限于教师所教的几个动作,所以在舞蹈创编活动中,幼儿跳来跳去仍是那几个动作,显然缺少创新。而在选材的过程中,以动物居多,人物很少,通过对动物的模仿,表达儿童一定的意念,也是儿童舞蹈创作的一个方面,但跳不出动物的圈子,思维局限却是不可取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舞蹈教学在儿童时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教育对学前时期幼儿的重要作用

1.对幼儿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流动的雕塑、舞蹈艺术有画的意境,有诗的魅力,有流畅的造型,有独特的形式美,儿童的心理特征表明幼儿是通过感知和依靠现象来认识事物的,而儿童的生理特点又是活泼的、好动的,舞蹈通过人体动作、造型和表情,形象地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直观性,正恰恰适应了幼儿的心理、生理特征,幼儿舞蹈形式优美,动作有趣,且反映幼儿自己的生活。生动活泼的舞蹈动作再配以朗朗上口的儿童音乐,让孩子们在训练中又念又做,于是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乐于参与舞蹈学习,在寓教于乐之中感知世界、认识事物进而受到审美教育。

2.提高幼儿的身体运动的机能。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位的,舞蹈即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幼儿舞蹈亦是如此,它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曾强他们的体力,促进他们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机体不断生长发育。例如学习舞蹈《大雨小雨》,通过用手模仿大雨的磅礴和小雨的淅沥的动作,可促进儿童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通过学习小碎步、蹦跳等动作可促进儿童腿部肌肉的发展,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儿童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儿童身体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儿童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格。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使幼儿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热情的性格。因此,舞蹈对于幼儿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舞蹈《学做》通过各种操练动作和杀敌动作,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和爱憎分明的情感。又如《采茶舞》中,通过舞蹈表现小姑娘清晨去茶园采茶,与小伙伴们一起劳动,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好品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用前倾、低位置的、柔软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柔和的目光直视幼儿;用轻柔的小幅度的、近距离的方式去接触幼儿,用柔和、亲切、缓慢、富有情感、声音清晰的语言向幼儿说话,培养年龄较小的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身上等。观察模仿的学习方法是舞蹈教学方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幼儿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可不断提高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舞蹈表演力。

三、儿童时期舞蹈教育方法的改进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情感。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婴幼儿对某种事情开始感兴趣的时候,就是教他学这种事情的最佳时期。唯有教婴幼儿学他感兴趣的事情,婴幼儿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例如,以“花草”为主题的舞蹈动作,可以以一段话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幼儿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艺术的想象力。

2.舞蹈教学需循序渐进。学龄儿童的发展是循环上升的,他们的要求不能急于求成,要从易到难,逐步过渡。教育过程中就宜采取循序渐进法。如一位两岁幼儿在看到父母使用剪刀时,出于模仿心理,他闹着要剪刀,面对这种情况,就不能粗暴否定,而是要讲明剪刀的危险性,为幼儿准备一把安全的手工剪刀,提出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指导,从开始的学习会拿剪刀,到能用剪刀把纸剪开,再到能按纸上的线条剪直线,逐步增加难度,到剪出许多并列的直线,到幼儿两岁八个月时,已经能自如地使用剪刀去操作。这就是循序渐进进行教育的典型范例。这一方法在手工教学中,在其他方面如绘画、撕纸等艺术教育方面也是经常用到的。

3.运用游戏的氛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高尔基曾指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方法,他愿意游戏,愿意玩弄一切,他愿意在游戏中认识他周围的世界。”游戏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是学前儿童教学的特点。由于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的水平很低,所以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就更离不开游戏法。他能提高婴幼儿的学习注意,集中婴幼儿的注意,促进各种感官和大脑的积极活动。如对学前儿童进行歌唱教学,单纯的教唱会使他们很快失去兴趣,注意转移,而采用游戏法却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可根据歌曲的不同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法,如学习《鸡小鸭》舞蹈中,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为小鸡,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十分集中,而有意注意的时间就会大大延长,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游戏法是这一年龄段儿童常用的教育方法之一,在艺术教育的其他方面也很适用。

4.引导儿童及时反馈并给予鼓励表扬。对幼儿的点滴进步都要有明确的肯定,及时予以鼓励表扬。学前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强,就更需要成人的表扬、肯定。如一位两岁多的处于在地上爬的儿童已经有了会走的要求,为他提供音乐,他只是随便乱走动,对音乐的整个过程非常满足感兴趣,对自己能随着音乐走动、跳也非常高兴,但这时只是走走跳跳,我们就要及时运用鼓励表扬法。当他在音乐响起时就走动晃,你赞赏的说一句:“你跳的是小鸭子舞吗?”本来是无意的跳,在听到赞赏后儿童就会有意地练习走路、跳、爬等,还会边跳边说出自己正在跳鸭子舞,成人的赞赏激发了儿童跳舞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儿童逐步练习,教育者就要根据作品及时指导,多给与肯定表扬,并要以商量的口吻或游戏的口气向儿童提出指导性的建议。经过恰当的指导,儿童的舞蹈水平及技巧、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提高。

结论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它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舞蹈教育作为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在其他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非其他各领域所能比拟。因此,通过正确的系统化的舞蹈教学来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使舞蹈教育真正成为各教育领域之间联系的纽带。

参考文献:

1.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1999(85)

2.郭明达.舞蹈艺术教育新体系拟议[J].舞蹈通讯,1956,(11)

3.赛亚平.浅谈儿童舞蹈教学[J].戏剧之家,2010(6)

4.孟文果.中国传统乐舞思想启示下的幼儿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2)

5.高翠芳.99塔城“蓓蕾杯”少儿舞蹈大赛简评―兼谈音乐与儿童舞蹈的关系[J].新疆艺术(汉文版),2000(2)

6.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江苏教育,2006(10)

教育经济学重点篇2

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实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观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熟悉社会和人生,增强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辨别能力,大胆清理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并严重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陈腐观念。学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拓展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系统布置,精心组织,确立德育工作所包含的道德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基本内容,挖掘德育工作潜在力量,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形式地开展好德育工作。在开展德育活动中一要摆正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关系,做到教书育人并驾齐驱,克服存在的片面注重教学而忽视德育的现象;二要在德育中突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的理解,学好邓小平同志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辟论述。钻研引导学生学习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突出市场经济的主战场,非凡要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育、完善,有针对性地分层次,科学地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爱国主义和“两史一情”教育。当前深入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非凡是培养教育中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奋斗的坚实政治基础。三要选准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要切人主题,摸准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学生的思想“热点”,培育一代新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公正、老实、勇敢、文明礼貌、关心集体和热爱劳动的高尚品德,养成勤奋、刻苦、向上的精神,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这一社会背景格局的转换,使得许多传统的理论、观念、价值标准等都受到了挑战。因此,深化学校德育改革,开拓德育工作新局面是我们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须在两个方面突破,第一是要突破过去“管人”、“防范”的管理模式,转轨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各种实际能力。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功能,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单纯的知识教育替代不了德育。学校德育工作过去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存在着包得过多,管得太死,多为指令性运动的活动,这些弊端不利于德育工作括力的发挥,必须加以克服。要敢于破除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建立正确的导向,形成多层次的追求,遵循学生心理、思想发展规律,为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构建生动活泼、形象有效的德育体系。第二是突破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模式。当前就学校内部而言,其工作重点主要抓升学率。学生书包沉重,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胳、智、体发展不平衡,严重违反了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并导致学生在校就读重智轻德的现象。为此,加强德育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将这项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跨世纪育人工程摆到重要位置,提高到战略高度来熟悉。

我们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主导功能,肩负着教育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任。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要注重克服心理定势,摆脱计划经济下的德育模式,不断探究市场经济及其对青少年全面影响的新情况,因势利导,开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二、德育工作的新尝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德育工作上做以尝试。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做好德育工作上要坚持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发扬三个特色,形成五种教育合力,最后实现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

(1)要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德育是首位,经济建设是中心,这两者的关系要摆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全党的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部要为这个中心服务,这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根本出发点。只有经济发展了,德育工作才会有自己的位置,而且德育工作只有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作出实绩,育出“四有”新人,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发挥自身独特的功能,也才能更有生命力和说服力。在德育工作中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文明行为、人际关系和活动能力等。从纯理论的说教式宣传,转变到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思想教育,树立起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

(2)坚持抓好两个教育重点。德育原理告诉我们,德育的基本内容有道德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多方面的统一的综合要求。非凡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熟悉到中学德育工作要着重抓好两个教育重点,即基本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行为规范养成练习。

在基本政治观点教育中,切忌“面广、浮浅、空谈、说教”。在道德品质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我们熟悉到实现社会经济现代化,首要的是实现人的素质现代化。在德育工作中要重视抓经常、养成、实效,而且要贯穿学期思想教育工作的始终。并采取多项办法,为开展好德育工作创造条件。第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校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文明、整洁、高雅、健康的校内小气候,让学生从中陶冶美好的心灵和道德情操,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第二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第三根据德育大纲和学生年龄特征,制定不同年级学生品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品德测评。

(3)坚持发扬三个教育特征。坚持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途径的实践性,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特色。坚持和发扬这一基本特色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的实效性,使得德育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更具有高效率。

教育经济学重点篇3

【关键词】邓小平/教育/经济  

【正文】  

在社会的重大转折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邓小平为了社会主义祖国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顺利实现旧的计划机制向新的市场经济的转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他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了精辟的阐述,这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思想包括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体制等方方面面。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系,作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深刻、丰富的内容,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其理论发展的清晰线索,它使广大干部群众从过去一个时期盛行的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目标的胜利实现作了重要的思想、路线和政策准备,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教育在新时期的实际条件相结合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是发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战略、方针、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鉴于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博大精深,在此仅对邓小平如何站在社会主义中国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战略位置,以及如何据此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等教育经济思想作一粗浅探讨。  

一、教育的经济战略地位  

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态度,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视野,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范围和宏观战略高度上,把教育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背景下,一方面突出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强调教育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教育,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教育的经济功能  

邓小平肩负着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日益增加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关注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1〕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现实需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新态势,邓小平做出了将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抉择。不仅如此,他还高瞻远瞩地洞察到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主张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认为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他认为在实现“三步走”经济发展宏伟目标的工程中要讲战略重点,其中的“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这一战略重点“是关键”。〔2〕这是因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3〕。改革开放的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改变过去把教育简单归属于“上层建筑”,把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单单突显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忽视教育经济功能的态度和实践。邓小平敏锐地把握着这一时代的脉搏,在他的教育经济思想中,对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教育的经济性、教育如何为经济服务、如何依据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教育的发展等问题有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他不仅将教育的发展看作是百年大计,看作是一种基础产业,看作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他还旗帜鲜明地主张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  

即使在教育的政治属性方面,邓小平也从经济的角度论述其存在的意义。他说:“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4〕因为人的劳动能力中既有技术文化上的因素,又有思想道德上的因素。因此,“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5〕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满足现实需要,就要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的同时,确立建设者的社会主义信念,不仅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还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对内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安定团结,对外增强我们抵制“和平演变”、“西化”和“分化”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鸣锣开道,这是教育与经济建设互动发展的又一结合点。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进入以改革开放为中心的新时代,教育具有的政治属性已经不能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加强和深化。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动力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现代化建设发展动力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邓小平地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6〕近一二十年来,世界高科技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为了使整个国家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必须搞好科技,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邓小平简明扼要地指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7〕他还指出:“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8〕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9〕。显然,邓小平把教育看作是传播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看作是培养和输送各种科技人才的园地,看作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结合起来的纽带,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如果说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目的,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是途径,科学技术是关键,人才是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话,那么,教育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离不开教育,这就是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一条清晰的思路。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10〕人口众多是我们的国情,如果人口素质高,便是最宝贵的财富,否则就成了沉重的包袱。如何化劣势为优势,如何变包袱为财富?只有依靠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1〕我国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三步走”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2〕因此,不能将工作重点的转移单纯地看作只转到经济建设上,还应转到教育上。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是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吗?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13〕  

在邓小平教育经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和科学确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培养大批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14〕  

二、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不是空洞的理论阐释和逻辑推理,而是为了解决整个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求真务实、精辟实用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实现经济增长、教育进步的良性循环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教育必须与经济密切配合,教育事业在发展计划、规模、速度以及人才质量上要力求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包括适应经济对教育超前的要求。早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15〕,“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我们培养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的计划。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6〕  

他还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赋予了新的内容,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提倡和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邓小平纠正了文革时期把生产劳动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体力劳动和改造思想大熔炉的错误思想,也纠正了文革后“一朝被蛇咬”而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完全否定的错误思想。他明确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7〕显然,邓小平认为,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需要,生产劳动不再是片面的体力劳动项目,而是泛指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邓小平还强调说:“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18〕也就是说,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讲方向、讲策略、讲科学,要与国民经济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实质,避免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相脱节,培养和造就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提高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劳动经济的实际需要。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站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提出了教育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上,放在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上。不仅教育“生产”出来的人才要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教育自身也要根据劳动就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这为如何“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指明了“根本途径”,〔19〕为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将来进入社会所要从事的职业相适应,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邓小平从更高的角度审视教育,着力构建一个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结构调整、面向经济发展态势,能主动应变的,能适应时代潮流提供合格的社会生产工作者的教育系统。教育只有与科技含量极高的社会化大生产相结合,由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引导教育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适者生存。正如邓小平引用列宁关于生产劳动的论述所指出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2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各行各业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上千万专门人才,为21世纪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近年来,地方政府继续推进城乡教育的综合改革,对当地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城区积极进行社区教育试点,探索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城市教育管理新体制;在农村继续实施“燎原计划”,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教育系统自身也在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促进教育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  

教育经济学重点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理论分析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10010)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0日

一、引言

我国学术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界定并不一致,大多是从高等职业教育涵盖范围(即外延)、高等职业教育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或目的进行界定的。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能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实施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实施技术作为其知识的主导框架;高等职业教育以实例和课题为组建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方式;高等职业教育以情景模拟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还有就是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得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由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实施的旨在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称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说,高等教育阶段是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教育。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的两个类型,当然有衔接有沟通,不是层次上的差异而是类型上的差别”。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年16号文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区域经济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它在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引领区域经济等方面都是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它的生命力在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服务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结构调整的内涵、规模、专业类型和层次差别等。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关系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来源。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不是来自教育内部,而是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应用开发型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日本和美国为例。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非常发达,近半个世纪以来,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是:整个体系由短期大学、专修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等多样化教育机构组成。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已形成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文化教育,适应时展的要求。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日本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建立了包括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区域学校和工业管理学院等在内多层次、多种类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些高等职业院校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而且也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二)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依附性,是培养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群体的摇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区域科技结构决定了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区域科技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关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未来社会是区域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积极应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适应中提高发展能力,以办学特色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理论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基本理念。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而区域经济是遵循着非均衡的轨迹发展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将通过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在明确的分类指导下,以发展求突破,以期与经济社会形成双向适应拉动的态势,直接融入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设定,是通过非均衡的发展途径,达到相对均衡的发展目的,教育均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中求均衡,资源配置不仅仅是单线的“锦上添花”,更是要统筹的“雪中送炭”;另一方面要注重非均衡发展中的增长极。就经济现象而言,如果存在一个经济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位于这个区域空间中的某个引领性或推进性的发展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在一个区域空间,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往往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这些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辐射并扩展,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由点而面的关键的拉动作用。教育也有相同的现象,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增长极。一定意义上,鉴于社会需求的直接性和急迫性,高等职业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实验区。鉴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地区其他教育而言,可以成为高教强省、高教强市的首选点和增长点;鉴于政府积极引导投入和社会广泛响应支持,国家和省市二级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对于全国高职院校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样板和辐射点。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外部关系规律。外部关系规律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关系规律。它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而言的,其简单表述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受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二是要为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紧密的、直接的联系。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化是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主动适应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做出敏锐的反应,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专业设置、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就某一所高职院校而言,它不仅要注意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优势相匹配的技术市场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相关联的行业经济的变化,而且要特别注重高等职业教育所处的周边关系,尤其是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和媒介关系的处理。高等职业教育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高校有着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全息结构。全息结构是一个由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子系统(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力再生产、自然再生产)构成的“四位一体”的空间网络结构。它的主要特征是,任何一个微观子系统的内在结构都反映出宏观大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我们可以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力生产三个系统简化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事知识和技术生产的科技活动,科技活动既为经济活动提供知识与技术,又为教育活动提供新的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教育活动是人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活动为经济活动输送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科技活动提供科技人才,科技反过来又成为教育活动的知识源泉。教育、经济、科技三者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在整个人类活动系统中同时并存,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同样具有全息结构的特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城市不同层次级别的系统中都包括这三个系统。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区域内的教育、经济、科技的互动作用。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必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并行发展与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获得最佳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教育方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二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层次、一个目的,而后者则是前者的一个方面、一条途径。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则要求教育发展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即要求学校恰当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迫使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和地区发展的新路子。而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就是其本身发展所能够实现的合理的途径。

(五)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动力机制。教育的动力机制是系统地、综合地起作用的,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发展往往由几组对应的关系相互作用拉动或推动,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反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愿景与政府政策法规保障,行业质量要求与院校开放办学,社会尊重人才、尊重技术与院校改革创新。从分析的角度看,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拉力有相关的两端,即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能级提升的直接动力和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的主导动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行业企业的需求催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政府则根据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水平、区域特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通过行政调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标准,规范院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规模,引导高等职业教育适时对路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推力也有相关联的两端,即高职院校为生存而自发应对与为发展而自觉做强的内驱动力和社会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感召动力,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作为教育事业而存在的。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服务能级提升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也是高职院校的价值追求。同时,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对接,学校多元化的办学路径与精致化的办学业绩会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赢得社会的赞誉,反过来促使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六)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特定方式。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补偿性特征,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较低,为弥补我国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采取了急剧的快速的增长方式:当高等职业教育的增长达到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基本相当时,补偿性增长就会逐渐转化为适应性增长,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和自身逻辑可持续地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补偿性发展阶段需要过渡性对策,逐步迈向适应性目标。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方式,是在补偿性增长的方式下,采取延用适应性增长方式的目标思路,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充分考虑区域对于发展程度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度超前但不盲目拔高,面向需求但不急功近利,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避免出现投入过度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过剩等现象;二是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数量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互促关系,加强教学资源的统筹和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配置,降低稀释效应,最大限度化解质量代价;另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后发性特点,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较晚,但可以具有后发优势。这一优势在于:立足类型教育的改革,实施赶超战略,产生蛙跳效应,特色的类型的赶超战略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可行选择。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建成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路径是融合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强调建设主体作用,力求通过学习模仿创新实现追赶目标,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就是后发赶超的典型范例。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教育经济学重点篇5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27-02

2011年3月,教育部与北京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在省部级层面上进一步强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备忘录明确了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责任和任务,一省一个特色,突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随后,教育部还将与其余各省(区)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政府规定的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标准,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来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为每个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学习条件、权利和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大致均等的良好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至少包含三方面内涵:第一,为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即为每个学校提供大致相当的师资、校舍、教科书与相关资料、生活经费,以及公共的、统一的义务教育课程。第二,为受教育者提供获得学业成功机会均等的受教育条件。第三,促使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2]。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公平,这种社会公平首先是机会的公平,虽然结果不可能完全均等,但是机会应该是开放的和公平的。“知识改变命运”就证实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均衡发展是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中最重要的公平。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

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上义务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的地方化等原因,义务教育领域失衡发展的格局特别明显,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内部校际之间发展差距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失衡从宏观方面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体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从“普九”实施情况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实力雄厚的财力为保障实现了“普九”,很多中小学校校园设施建筑豪华,办学条件优越,而中西部落后地区以及边远贫困地区却因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发展缓慢,政府财政困难等原因而使义务教育处于人财物全面匮乏的困境。宏观层面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指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均衡问题表现很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很大;(二)城乡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差距大;(三)城乡教育机会差距大。微观层面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则指体现为同一地区、同一城市中,校际之间的差距。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一般表现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同。实力雄厚的重点学校得到政府的重点支持多,且享有较高的声望,具有相对较高的教育质量;而非重点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在物质资源上、人力资源上、生源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影响教育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而且还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的差别以及经济收入的差别,这些因素必然阻碍教育发展失衡的实现。

(二)教育招生制度不完善也是影响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我国教育招生制度不完善,存在严重弊端,导致中小学学生择校,交赞助费现象层出不穷。使得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读重点中学机会甚少,结果不但可能失去上大学的机会,更有可能失去就业机会。

(三)教育资源不公平加剧了教育发展失衡的现象。我国现有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之间、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仍然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三、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改革教师的收入

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是“地方办学为主、分级管理”,义务教育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所以各地区的教育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性很强。教师待遇主要依赖地方的经济。各地区经济差异导致了教师待遇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在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之间相当大。地区间经济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短期内无法消除。但我们可以在教师待遇上尽量减少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教师待遇不由县乡负责,而改由中央或省级政府负责。这样,教师待遇在全国大致均等,至少在省内是均等的。

(二)增强校级之间的交流,促进师资合理流动

师资的流动是实现师资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师资流动可以从教师工作轮换上,定期支教上,对口支持上和跨校兼职上鼓励优秀教师到不同的学校,尤其到基础薄弱的学校兼职来保证师资的水平。还可采取克制有效措施,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等制度,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

(三)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确立新的资源配置理念,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确保教育的实现和谐社会中的教育公平[3]。探析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矛盾是: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要为所有的学校和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政府应当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保证教育的基本需求。而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为了保证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又必然会设立一批重点学校和学科,以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就决定了我国教育资源无法完全公平地分配,落实教育公平的政策,在此应当确立新的资源配置理念,合理调整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使教育走向公平。首先,教育部门必须要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本原则,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重高等教育轻义务教育的传统思想,要强调均衡发展,要取消重点学校制度,积极支持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其次,对政府重点扶持的重点中小学,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以防止教育资源浪费;最后,引入竞争机制,让教育质量成为争取基础教育资源的唯一标准。

教育凝聚着全社会对未来的期望,教育发展不均衡将阻碍弱势群体改变命运的通道,降低公众对社会发展的预期,更容易使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加大。只有赋予每个受教育者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实现教育资源全民共享,才能推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构建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eB/oL].

教育经济学重点篇6

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从科学知识的本质性层次发展生产力,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最终有效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作为成人职业教育的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有效打造、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直接关系到不同职业能力层次学生学习的效果。文章立足于专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在深度剖析《西方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构建新型职业能力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教育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

网络教育;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措施

一、网络教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网络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学生可以通过面授、互联网、电视广播、辅导专线等多条渠道进行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对象不限年龄,性别。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网络教育学生可以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转向新的方向。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许多地方都有区别。专科学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推动学生掌握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技能,基本的经济思维,并学会用经济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第三,促进学生培养网络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传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应试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的专科学生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因此,其实际的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远不如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教育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知识的进程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传统模式以应试目的为主,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课程期末考核也仍以笔试为主,使学生往往趋向于死记硬背,力求考试过关,缺乏自主性、探讨性学习的积极能动活力,而忽略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使得多数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自如,相应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没有和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联,缺乏分类和层次性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到的模型分析较为抽象。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学生本身的自有能力不足。因此,随着课程教学难度的不断深化,会迫使学生在受自身教学基础等因素的限制下,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对比鲜明的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社会现实案例的引入,更缺乏对来自不同职业层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分类,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现实的操作技能不相匹配,学生个性化培养特色远远不够,也正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课程实践训练和成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消磨兴趣,日益消减学习动力。

(三)工学矛盾突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渠道不足

广大网络教育的学生是来自社会的各个工作阶层,大多数是在职学习生,学习的起点与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网络教育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应仅停留在“打基础,引入场”层面,更多的是要在督促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内容、锻炼自主学习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下功夫。但面对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家庭时间上的矛盾,传统网络教育模式中非常缺乏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使得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联系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种师生交流“断层”局面,在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时有限的限制下变得更为突出,是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热情不高,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关键性因素。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必备检验。在传统《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模式中,虽然也有日常的形成性考核占据一定比例,但总体来看,仍然坚持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客观角度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知识巩固作用,但从长远学习及学生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忽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成人学生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考察。在这样的考核环境中,学生通常是依靠老师划定考核范围和重点进行复习,常常借助死记硬背方式通过考核,而从其本身而言,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远远不足,这就导致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体现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职业能力的分类,安德森和马歇尔在1994年出版的《核心能力与特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一书提出核心能力的分类,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概要能力三类。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出一套新的职业能力分类指标体系。在新分类体系构建中,将网络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分成两大类: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细分为知识类和技术类,知识类分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技术类分为观察能力、领导能力等。专业职业能力又分数理分析、经济建模、实际运用、职业规划四类,每类下面又再细分相应的小类,从而构建出层次更为鲜明的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及其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中的体现。

四、进一步提升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对于网络教育的学生,更应通过课程学习着重培养自己的综合性职业能力。本文认为,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起“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的案例教学新模式。

(一)推动线下教学模式创新,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作为网络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学生在线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首先,传统的线下面授辅导教学重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要在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充分梳理的前提下,针对成人专科学生,选取基本性、简单化、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减少对单纯数学模型、公式的推导;其次,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既要广度延伸,又要深度研讨。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传统面授辅导教学中也夹杂着暂时性、短效性的案例讲解,但这种非正式化的案例疏导成效甚微。只有紧密结合学生们的成长、工作、学习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情况,以全面案例教学的理念推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扩充案例教学层次,富化教学支持方式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式扩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安排案例组合及阐释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在线课程页面每一章添加引导性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再根据教师推荐的学习安排把握进度,完成各章节的学习。如以中国石油公司的油价垄断为引导案例,引出“自然垄断”的知识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设置小组讨论,扩充其他的与“自然垄断”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来把握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

2.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生活中有大量的经济学现象,这些经济学现象都可以在教学中以视频案例和音频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制作视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线上收看;制作音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在线下收听,更丰富了学生的“线下学习”。

3.学生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除了个人的努力外,离不开老师的及时答疑。教师可以开展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活动,以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具体案例为话题,进行在线讨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增强案例集的广度和深度研讨,提升教材实用性

1.应增强案例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好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络教育领域的教学案例更需要结合本研究领域特点进行精心编撰。为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升级,必须尽其所能地继续填充、完善案例集,让其在涵盖西方经济学的各重点板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并结合网络教育领域学生的特点侧重加强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培养。针对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网络教育全局知识体系都急需丰富和完善,必须着眼于提高网络教育领域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应试目的明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进行编写,争取达到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将案例集建设成高质量、系统性的案例库。

2.要充分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在扩充案例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有效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目标性和职能层次性,定期对《西方经济学》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性修改,结合经济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元素,融入案例考察,做好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交融。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促进考评体系优化升级

教学模式的效果离不开考核,科学性的考核方式是推动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对网络教育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应大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不仅包括期末试卷成绩,还应结合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综合评定,合理调整二者之间的比重,为此,应重点改革以往以期末闭卷方式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方式,推进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例如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采用“线下测评”和“线上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测评”主要是基于面授辅导环节的测评,可以设置为“某一情景案例的小组讨论式考核”、“线上测评”主要是学生在线完成章节作业。

作者:周祥赵鸿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金琼,刘春风.《西方经济学》本科教材建设改革思路———以人大版教材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7).

[2]彭光细.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导报,2016(08).

[3]董彦龙.基于“微博”动态案例库的“微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6(01).

教育经济学重点篇7

关键词:经济改革视角;经济教育改革;改革投入

经济改革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与经济改革相比较,经济教育改革就表现出了很明显的滞后性和低效性,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并没有为我国的经济教育带来显著的变化。这说明,我国当前的经济教育改革举措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以经济改革的视角来深入分析经济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1]。

一、关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教育改革的基本现状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虽然其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和矛盾,但是,我们必须要站在公正理性的立场上来承认近些年取得的成效。但是,与我国经济改革相比较,我国的经济教育改革却相差甚远,经济教育改革的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我国当前的经济教育改革[2]。从大的环境和背景来分析,我国当前绝大部分地区还在沿用比较传统的管理方式,集权化趋势明显,政府也并没有高度重视,资金投入不足,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都存在着非常大的欠缺。其现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质量与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经济教育改革的滞后性,导致我国的人才结构出现了严重失衡,在经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社会公众越来越在乎形式和结果,却忽视了过程,不重视教育的实际效果,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操,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的并不是怎么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是想着在学成之后能够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能够享受什么样的生活,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每年输出人才的质量。

(二)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全都放在了经济上,忽视了对教育的支持与投入,当认识到这一点时,又盲目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地方高校和民间高校,导致高校招生乱象丛生,但其办学实力普遍较差,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从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虚化问题严重

当前,我国很多职业技术院校以职业教育和专项技能教育的名义招揽学生,但却仍然沿用应试教育模式,理论教学占据绝大部分学习时间,这就导致技能教学和素质教育流于形式,虚化问题严重[3]。

二、加强经济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对经济教育改革的投入力度

经济教育改革不仅需要资金支持,更需要制度保障。因此,政府要加大对经济教育改革的资金投入,推进经济教育体制改革,正视经济教育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充分认识到经济教育改革的受益者不仅仅是接受教育的人,而是整个社会。为此,政府要适时拨款,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的软硬件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适当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激发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将教师的中坚力量发挥到极致。

(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经济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在深入了解当前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将教育资源的杠杆适时、适当地向中西部经济教育改革比较落后的地区倾斜,要制定更多的激励和优惠政策,吸引大城市的高级知识分子向中小型城市转移。此外,还要整合中小型城市的教育资源,借助中小型城市的地方特色,打造特色教育发展路线,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创新经济教育模式

近年来,针对我国的经济教育改革,我们做出了非常多的尝试,也提出了相应的举措,但是,始终没有完全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的圈子,这使我国的经济教育改革停滞不前。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积极创新经济教育模式,完成从内容向方法的转变,由形式向规律的转变,由模仿向创新的转变[4]。

三、结语

我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改革成效,但是,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经济教育改革却始终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需要认清楚客观事实,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最具针对性的经济教育改革策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来完成经济教育改革的目标,推动我国经济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基于经济改革视角下审视经济教育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0):140-141.

[2]钟秉林.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J].教育与职业,2016,1(1):5-7.

[3]张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教育改革方向与亮点[J].教育与职业,2016(8):6-7.

教育经济学重点篇8

《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比,在立法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实施目标和重点以及实施主体等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政府有能力、也有义务承担起更多的义务教育责任。本文就这三方面做进一步的阐述。

一、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的转变

1986年到2006年,二十年间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逐步富裕,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教育供给能力也相应提高。因此,可以说,《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是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产物。

首先,国家政治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体制改革使得我国的管理体制重新收归中央,特别是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将财权上收,中央财政收入从原来的11%上升到现在60%左右。在这种条件下,仍然按照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制”就会加重地方负担,从而造成义务教育经费短缺以及不同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其次,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迅速发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之日,是我国实施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财政比较短缺。在“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之下,通过立法,规定以“征收教育费附加”和集资捐资办学的方式来解决举办义务教育国家财政不足的矛盾,也是当时不得以的选择。应该说20年来,“人民办教育”的模式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国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由1985年以前的4.3年增至2001年的8.1年。但是,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以加重企业和农民负担为代价的。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减轻企业和农村的负担刻不容缓,因此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实施了国有企业改革,很多企业甩掉了“办社会”特别是“办中小学”的包袱;同时,国家把视角放在了“三农问题”上面,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停止教育集资和征收教育费附加,这是切实减轻农村负担的有效措施。这些政策有效激发了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但却让义务教育面临更大的危机:没有了经济来源,县级财政无法支付如此高的教育经费。

最后,学历社会的初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倚重教育以获得自身的发展,教育成为社会流动最主要的途径,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人的社会地位。因此,义务教育不再仅仅看成是家长和学生的义务,而更多地被看成是自己的权利。为了争夺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等现象频频上演。人们不仅希望有学可上,而且希望有好学可上。政府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以及如何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和公共性,成为修订义务教育法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义务教育实施目标和重点的转变

20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使我国基本实现了1986年(《义务教育法》关于普及率的目标。当前《义务教育法》实施重点的转变,主要是表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在宏观层面上,义务教育的目标和重点由重视普及率转变成重视整个国家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微观层面上,由注重受教育者知识的增长转变成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

提高入学率、增加受教育年限,是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因此采取集资办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数量不足和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随着国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义务教育的实施目标和重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继续普及义务教育,仍然是《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的目标,但是实施重点更多地转移到解决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之间的差异,以及解决家庭贫困学生、打工子弟的受教育问题。如何合理、公平的配置教育资源,使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立法的重点问题。《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通过政策的倾斜,通过公立学校师资的合理流动、中央的财政补贴和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预算倾斜等方式,达到教育经费和师资的平衡,从而取得不同地区、学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义务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只能通过“示范校”的方式,集中精力办好一部分学校以带动其他学校,这也是我国举办“重点校”、“重点班”的初衷。在这种情况下,设立严格的考试选拔制度成为必然。只有通过选拔考试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因此学校、家长和社会对智育格外偏爱,学生只要学习好便一好百好,知识掌握程度和增长成为考察学生的唯一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为全民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同时人们对义务教育也有了更全面地认识,从只关注学生知识增长转变成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废除重点校,实行就近入学,保障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成为(《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的主要目标。

三、义务教育实施主体的转变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其均衡发展,政府应当积极作为,应当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教育的实施主体发生了变化:由人民办教育转变成政府办教育;由县级政府为主转变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

教育经济学重点篇9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又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和超越,是一个多层面、复杂的概念,立场、工作背景、时代背景不同的人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差异。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把高等教育公平主要分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高等教育过程的均等和高等教育学业成功机会均等。[1]笔者认为,“公平”是经济学里面的重要概念,也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范畴之一。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讨论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有助于加深对教育公平的理解。

(一)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经济学中通常会把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高等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产品?这可以从高等教育的特点来考察。第一,在生产方面,高等教育的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第二,在消费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第三,在提供方式和费用分担方面,高等教育既有政府投资,也有私人投资和第三部门投资,既非完全政府投资,也非完全私人投资,政府、私人、第三部门之间既存在交叉。因此,笔者认为,高等教育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理论上来讲,对于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应该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的提供体现了经济交换关系,消费者付出一定的价格,获得相应的教育消费。

(二)高等教育又是一种商品(服务)

高等教育又不同于义务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但不是纯公共产品。高校其实也为社会提供一种服务即高等教育服务,当人们对这种服务有需要时就愿意支付一定的价格,这时高等教育服务就是一种商品。既然是一种商品,就存在供求关系。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高等教育不公平其本质就是高等教育供求之间的矛盾。因此,要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其实就是要解决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问题。

(三)经济学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要求兼顾效率与公平

高等教育也是一种经济活动,讲究效率,强调投入和产出比。从经济学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就是要寻找到一条最佳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实现教育效率。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是衡量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尺度,是教育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就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要做到有效率的公平和公平的有效率,不应该存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现象。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公平与效率都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二、经济学视角下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具体表现

高等教育公平包括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高等教育过程的均等和高等教育学业成功机会均等,因此,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主要也可以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起点不公平

高考制度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世袭”,给普通民众带来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但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强势群体的子女显然比弱势群体的子女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更优越的受教育条件。特别是当年提出高校扩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取向,希望通过高等教育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因此,学费越来越贵已经变得无法避免,这势必造成部分弱势群体的子女因为经济原因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没有实现教育公平中强调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更何况由于地区差异的存在,各省、各地区之间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差异明显。比如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分数低、入学率高,而一些生源大省的学生却面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这显然有悖于考试的公平原则。[2]

(二)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公平

从经济上分析,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投入的差距十分明显,使得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并不都能公平的使用教育资源。我国高校教育资源投入差距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二是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存在明显差异。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方面,有学者进行了专门的统计3,就教学仪器设备来讲,西部省区占全国总量的19.47%,东部占全国总量的49.61%,西部高校拥有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数占全国总量的16.73%;东部高校占全国总量的57.03%。在不同院校的教育资源差异方面,国家“985”高校和“211”高校获得的各种资源要远远高于一般院校。

(三)高等教育的结果不公平

评估高等教育结果是否公平关键是看每个学生在接受我高等教育后是否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水平,毕业后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平等对待。当然,现实告诉我们不能简单的将高等教育的结果不公平绝对化。我们不能否认由于高校毕业生在水平上、能力上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结果不一。但是现实生活中,诸多只看学校出生门第,特别是“官二代”“富二代”的子女不仅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业,还可以依靠父辈的关系很容易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而“穷二代”却需要更大的努力,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高等教育的结果不公平。

三、经济学视角下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原因:高等教育供求的内在矛盾

从经济学上来看,高等教育其实是一种供小于求且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根据经济学中的弹性原理,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其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比较大,曲线形态比较陡峭。也就是说,不管高等教育这个商品的价格如何变动,人们对它的需求量都是基本固定不变的,或者说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量不会随着价格的降低或升高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在现实国情条件的限制下,高等教育这种商品的供给是有限的。因为高等教育不是完全的义务教育,政府不会不计成本的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而是将高等教育的价格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就造成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就是明显超出供给,由此产生了供求矛盾,造成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二)具体原因: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和资源配置不平衡

1.教育资源短缺和高等教育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实质是存在严重的供求矛盾。供求矛盾产生的根源又在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短缺。多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都不足,国家公共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值一直徘徊在2.5%左右的低水平,直到2012年才首次达到4%。高等教育不是完全的义务教育,经费一般有国家、个人和第三方共同承担。目前情况下,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是由国家和家庭共同承担。如果国家能承担多一点,家庭就可以少些负担,就会减少学生因为经济原因上不起大学的现象,可以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发展。现实却是家庭承担了大部分,在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对教育资源的争夺,由此产生教育不公平。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教育资源配置是一种交换经济,市场交换会带来不同主体之间获取教育资源量的差异,因此造成不同主体、不同区域之间的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4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不平衡,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公;二是区域之间不平衡,各个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公平;三是不同阶层之间不平衡。杨东平教授认为“阶层差距也正在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强势群体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更占优势。5

四、经济学视角下高等教育公平的构建和维护

(一)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起点不公

1.政府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能否给每个公民都提供合适的高等教育,让他们能进入知识社会,对社会公平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将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劲动力。因此,政府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保障人们都能得到享受高等教育服务的公平机会。当然,教育投入的量依赖于国家的经济实力,要加大投入首先要有投入的能力。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来看,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具备了加大投入的基本前提,关键就是要从战略层面上重视高等教育,提高教育经费出在国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2.建立有效的助学金制度。

在高等教育收费的情况下,必然有许多贫困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要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助学金制度。从国家层面,助学金制度要根据地区差异、院校差异有所调整,加大助学金的力度和受益面,并通过制度设计处理好高等教育和助学贷款的关系,优化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从具体操作层面,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助学金发放的公正、公平,使助学金发放到确实需要的学生手中。

(二)平衡高等教育资源分配,解决过程不公

1.完善现有的高等招生体制。

目前的高等教育招考体制即各省市区的录取名额并不是按照考生数量平均分布的,而是由教育部计划分配的。因此,怎么合理的分配各省市的录取指标是额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制度设计时最起码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指标分配时应该考虑各个省市每年的高考人数。此外,在重点高校的录取时,不能按照大城市与地方城市分配指标,而应该根据全国的上线人数,所报的志愿,分数名次排列等,按照分数高低,各大学校进行平等录取,通过公平的竞争,促进所有的学生靠自身努力获得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从而使更多的教育资源弱后地区的高分考生有进入重点大学学习的机会。

2.建立科学的资源分配制度。

首先,政府部门要淡化“重点高校”的情结,改变目前高等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向重点高校的局面;其次,由于目前高等教育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所以在现行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中,可以一定程度的向这些地方倾斜,以缩小高校之间的差距;再次,要加强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一些措施,鼓励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进行合作共建,帮助一般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条件。

教育经济学重点篇10

关键词:教育投资;三级教育投资;教育公平;投资效益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182-04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以世人瞩目的“中国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这一巨大的成就中,教育作为经济持续和强劲发展的基础,其推动作用功不可没。21世纪是知识经济、教育经济和人才经济的世纪,经济基础知识化、国力对比科技化愈发加重。研究国外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的关系,得出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对优化我国教育投资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具有现实启示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国外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曾指出,人力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投入要素。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实现最完美的结合,将会最大限度创造出物质财富。要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注意到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因素――教育。若把国家假设为“理性的经济人”,则其每一项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那么,国外是如何寻找并实现财政支出的最优化,以最小的教育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育产出呢?

(一)政府财政教育支出

财政支出结构调节着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各项比例,直接影响国民经济中的投资结构,进而制约着经济发展。国家会对各类支出的选择做出权衡博弈,以一种动态的投资组合实现自身的最大收益。其中,教育支出在各个国家的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着各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目标。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国家的公共教育支出比重超过4%,其中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这说明,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并落实了大力扶持教育的国策。而我国这一比重在2008年才达到3.48,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上升空间巨大。

(二)教育支出效益

教育支出作为投资的一种形式,要像物质投资一样进行收益分析。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一国教育支出的结构即初、中、高三级教育的比例组合是影响教育投资效益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体现在教育经费的效率方面。

1.三级教育的分配比例

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有利于提高各级教育边际效益,从而提升经济社会的总体规模效益。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腾飞的新兴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投资的重点。在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三级教育投资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形分布,高等教育投资比例最低,其次是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投资比例最高。各国在初等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教育投资分配结构转呈“纺锤”型,重点自然而然地倾向中等教育。在基本完成中等教育的普及之后,就开始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投资的重点也就随之倾斜高等教育。

2.经费产出的效率对比

据有关研究表明,美国教育投资的效益无论在总投资还是外溢效应都十分显著。首先,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总体贡献较高,教育投资增加1%,能拉动经济增长10.67%,远远高于1980―1990年间世界平均水平的4.48%,也高于我国1997―2006年间5.94%的水平。这为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将7870亿美元刺激经济法案中的将近12%投资于教育事业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美国教育投资对非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显著,教育投资增长1%,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变化,非教育部门将增长0.67%。这一数据同样远远高于1980―1990年间世界平均水平0.38%,也高于我国1997―2006年间的0.35%[1]。

(三)国外教育投资对教育公平的保障

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工具,因此,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推进教育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西方从一战前的起点均衡论、20世纪中期的过程均等论,到当下的结果平等论,无不体现“全民教育”的公平理念。发达国家通过市场供求机制对教育资金精细化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早在1965年,英国就针对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在教育机会和质量方面的不均衡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区别对待”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倾斜政策[2]。德国政府不仅关注教育发展的各州地院校平衡,而且还关注教育具体实际入学能力的均衡,通过提供低息教育贷款和扩大奖助学金覆盖面,重视对学生的资助。俄罗斯则实行教育非垄断化,按人头发行教育支票拨款以保证全程的基础教育。此外,风行西方的还有教育充足理念、“全纳教育思想”、广泛公共教育制度和“积极的福利社会”等教育公平理念。

二、我国教育财政投资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的教育投资总量偏低

从建国一直到改革开放,我国教育经费的投资水平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和同等发达程度国家的水平。近年来,我国财政教育投资总量基本上处于不断上涨趋势。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投资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公共教育投资是指政府对教育负担的支出或与政府有关的支出,包括直接支出和中间支出。我国这一指标主要用财政性教育经费代替。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我国财政教育投资绝对量增长较快,但相对于GDp增长的速度却显得极为缓慢。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比较来看,我国财政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与经济发达国家不可相提并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甚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三级教育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目前不仅教育规模仍然偏低,而且教育经费在初、中、高三级教育之间的分布结构也不尽合理。这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普遍发展轨迹差异较大,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导致了教育资金的低效运转。

从表3中生均教育经费国内国际纵横比来看,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迅速降低,而初、中等教育经费逐步增加,各级教育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比值呈稳步缩小的趋势。尤其2006年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免除基础教育学费后,相对国际经验值日渐优化、更趋合理。但是,我国“重高轻基、急于求成”的传统三级教育投资结构长期处于落后的困境,纠正严重的分配错位仍需更多的基础教育投入。

(三)教育机会不公平

1.区域差异

由表4可知,东中西部的中小学入学人数大致与本地区的人口数相当,但是在高等学校的入学人数上却差异悬殊,东部比率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同等的中小学入学率,不同等的大学入学率,说明了我国区域教育的显著性差异。这与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加以转变。

2.城乡差异

教育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也是社会阶层尤其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教育的不平等必然导致这一渠道越来越窄,加剧中国社会阶层两极分化的不合理结构。我国当前的教育投资以政府财政为主,在教育体制上一般以城市为主,重点学校为主,中心城市的重点学校拨付的教育经费最高,其次是普通市县的学校,广大农村的学校最低,城市生均教育经费大多在普通农村的3倍以上,这造成基础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严重不公。高水平、高智商的优秀人才在不同性别、区域、群体与民族之间是均匀分布的,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和不公平不断恶化,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三、国外教育投资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投资规模上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总量

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将教育全面推向市场。我国财政教育投资占GDp比重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回顾英美等教育大国的成功之路,最大特点就是:财政拨款优先教育,建立经济发展与教育投资的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机制,解决教育发展的投融资瓶颈,实现经济与教育的互利双赢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充分认识教育投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比例。

1.经费融资来源:政府为主,负担主体多元化

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性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努力实现国家既定的4%的战略目标。就世界各国的实践看,应区分不同的教育类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基础教育以公立学校为主,由财政提供资金;高等教育以民办公助为主,由受益者个人承担资金,国家财政予以适当支持;职业教育以市场提供为主,由企业或受益人承担资金。另外,大幅提高教育经费投入量,不能单纯依靠国家财政,必须使教育投资的主体多元化。政府可以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借鉴国外支持非政府组织建设的经验,通过政策杠杆积极鼓励、吸引民间闲散资本、国外金融资源在经费筹措和资源分配中的开发作用。

2.挖掘新途径,开征新税源

首先,要适时开征教育税。我国目前开征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费附加虽带有一定强制性,但毕竟不是税,实际征收中,征收部门往往先保税,后收费,使这些费难以征收,漏征面很宽。鉴于此,政府可以考虑开征教育税以取代教育费附加。

其次,发行教育公债,专款专用于教育事业。教育公债的发行规模可由中央政府根据需要和可能动态平衡的原则并结合当年国债发行计划综合考虑。教育公债期限结构应以中长期为主,适当辅以短期券种。国家发行教育公债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业性的,如义务教育公债、高等教育公债、职业教育公债等。鼓励大学发行教育公债,大学可以发行普通公债,可以按市值支付学费,以激发家长购买教育公债的积极性。

(二)投资支出上进一步优化层级:协调初、中、高三级教育比例

就教育发展来看,三级教育是一个相互衔接的整体,哪一级教育短缺或过量都会影响另外两级教育的发展;从个人投资教育来看,个人接受教育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循序发展的过程。三级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初、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谁比谁更重要,而是要在这三个层次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教育投资要根据三级教育的发展合理分配。教育的发展要根据社会需要适当调整教育的结构,这是办学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3]。因此,我国亟须缓解教育投资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使教育和经济获得大幅突破。当前教育投资要解决教育支出层级过度偏斜带来的内部与外部的不经济现象,重点应向初、中等教育转移。政府有必要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联动结合,从税收、财政、金融、物价等政策的角度继续加大对初、中等教育的倾斜力度,以后再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投资的重点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投资结构上实现区域公平和城乡公平

财政预算不应只着眼于“烫平”经济周期,而是致力于经济循环中取得动态平衡。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内在延伸,要在多年的动态调整中努力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借鉴美国州政府水平、基数、学区财力均等化等国外弥补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发展经验,我国应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丰富教育资助模式,补助方式如:学费补助――对学校补助以降低学费;收入补助――对受教育方的收入提供补助;定向补助――对特殊人群提供免费高等教育。另外,要关注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公平,结合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建立贫困地区教育投资研究机构,跟踪调查即时反馈,尽快推动中西部教育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2.城乡均衡发展

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支出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不断增加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拨款,我国已实现了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但还必须承认,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所需资金问题并没有解决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推行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省际之间、县际之间的横向教育转移支付框架,促进各地方政府基础教育提供能力的均等化,鼓励富裕省份向贫困省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农村及贫困地区发展教育。这种省份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各种形式,往往比中央的纵向转移支付的力度更大、更有效。县际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由省级财政根据自身的情况,参照省际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制定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四)投资效益上建立效益评估体系和教育经费监督体系,提高效率

开源与节流并重,使教育的运作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可借鉴美国高校的投融资体制及与企业合作的模式:科学分配社会投资和捐赠;推动高校科技商业化;重视高校与企业合作[4]。要推动教育产业化,走出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和教育资源浪费的“怪圈”。政府拨款要绩效为先,建立教育投资效益评估体系,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及效果实时评估,为以后的相关决策奠定基础。加大财政的教育支持力度,创建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强化教育经费监督监管机制,切实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参考文献:

[1]肖璐,范明.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菲德模型的实证考察[J].中国科技论坛,2011,(12).

[2]王璐,孙明.英国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理念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