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安检法规的特点十篇安检法规的特点十篇

安检法规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7:04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1

一、《省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规定,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是指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或较大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根据设备的潜在危害程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纳入重点监控特种设备进行管理:

1、额定出口压力≥10mpa,且额定蒸发量≥400t/h的蒸汽锅炉;

2、容积≥100m3毒性程度为高度以上危害介质、容积≥200m3易爆介质的压力容器;

3、10人以上的医用氧舱;

4、客运架空索道和缆车;

5、a级大型游乐设施;

6、额定起重量≥320吨的起重机、额定起重量≥75吨的冶金起重机;

7、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客梯、自动扶梯和蒸汽锅炉;

8、经检验判为限定条件使用的并经市级安全监察机构确定为重点监控的特种设备。

二、各监管单位要依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建立本辖区内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台账、档案。并制定年度巡查计划,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现场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两次。根据社会举报或上级要求,可随时组织现场检查。

三、各监管单位应定期组织检查人员学习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规章和标准,明确职责,严格落实责任。

四、各监管单位负责对辖区内重点监控特种设备进行现场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使用登记、定期检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技术档案、维护保养、警示标志、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专项应急救援措施等,重点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安全监察人员在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现场检查时,应填写《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并由安全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签署意见后归档。

六、在现场检查时,如有事故隐患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拒绝签字时,检查人员应在《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中详细注明,并将情况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七、各监管单位要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报检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2

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因灾先后发生多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高温、汛期全县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特作如下紧急通知: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特种设备能否安全运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稳定和发展大局。当前,正值高温季节和防洪度汛的关键时期,也是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易发期。对此,各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一定要从建设平安、构建和谐、实现安全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履行特种设备安全义务,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依法使用特种设备,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

二、落实责任,认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自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对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和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及管理状况进行认真自查。重点检查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是否经过定期检验,是否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是否泄漏,是否有泄漏报警装置;各种监控设施、设备是否可靠、灵敏;各种电气设施是否符合防爆要求;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安全责任是否落实;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是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建立并演练。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落实责任,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发出安全监察指令的,应按要求立即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学校、宾馆、医院、商业超市、工矿企业、重点工程建设工地、游乐场所等人员聚集场所使用的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凡是未落实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的,要坚决停止使用,绝不允许特种设备带“病”运行;新安装的特种设备,未经监督检验合格,不得擅自投入使用。

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CnG加气站和气瓶检验单位,要对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以及国家有关气瓶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认真进行自查,凡达不到规定安全条件的,应立即进行整改,不得违规从事气瓶充装和检验业务。

特种设备安装、维保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开展安装、维保活动,履行法定安全责任和义务,严格按特种设备相关的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安装和维保,保证特种设备安装和维保质量。

各单位在自查中,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各单位应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严禁无证上岗,杜绝违章操作,避免人为事故发生。

三、突出重点,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3

关键词:核电厂;常规岛;射线检验

中图分类号:tL4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核电厂是通过核裂变产生大量能量,由能量转化为热能,热能在一回路与二回路中传递,以蒸汽的形式,推动汽轮机(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从而实现核能到电能的转变。通常,核电厂有三大部份组成,核岛、常规岛及Bop辅助系统。而常规岛部份与常规火电厂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它实现从热能、机械能、电能转变过程的功能。在常规岛安装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设备及管道焊接,无损检验在这里得到广泛的应用。无损检验是指以不损害预期实用性和可用性的方式来检验材料或零部件的技术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其目的是为了探测、定位、测量;评价完整性、性质和构成;测量几何性。简单来说是在不对材料、工件和设备造成任何损伤的前提下,利用材料物理性质因有缺陷而发生变化的现象,来判断构件内部和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在常规岛安装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无损检验方法有射线检验、渗透检验、磁粉检验。由于核电厂安全质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无损检验的应用比其它行业在安全,质量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常规火电厂的无损检验中,射线检验、超声波检验和涡流检验都可以用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检验方法,但是在核电厂常规岛安装过程中,以射线检验作为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主要检验方法。下面介绍射线检验如何在核电厂常规岛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2程序依据

由于核设施安全性和可利用率要求的特殊性对系统和设备以及活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承包商必须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根据业主的程序文件检验要求,对射线检验相关的管理、技术程序文件进行编写,做到凡事有章可循。需要编写的程序文件一般包括《无损检验大纲》、《射线检验工作程序》、《射线探伤和辐射防护管理》、《放射源事故应急预案》、《暗室处理》等。核电厂工作模式是一切按程序办事,技术文件一经批准生效,就会作为射线检验的依据,进行射线检验,要严格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如果由于编写人员经验水平不足或现场技术条件的变更,发现程序文件与现场实际情况不一致,工作执行没法得到预期的效果时,需汇报给程序文件的编制者,编制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查找原因,对技术程序文件进行修改升版,使技术文件与现场实际情况始终保持一致性。

3质量控制

我国实践证明,是否切实实施质量保证工作,对能否保证核设施物项和活动的质量,从而对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可利用率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为了保证达到工序质量要求必须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质量控制点包括见证点(w点)和停工待检点(H点)。凡是列为见证点的质量控制对象,参与检验相关人员应按约定时间进行活动见证和监督,并签证合格的工序活动。如业主检验人员未适时出席,施工单位有权按计划继续工作。底片评定一般会设置为w点;停工待检点是重要性高于见证点的检查点,通常是针对隐蔽性施工过程或工序、对整体质量影响重大的工序、和首次使用的特殊工艺设置H点。凡列为H点的控制对象,要求检查人员必须到场检查,如果检查人员未在约定的时间到场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应停止后续工序的施工。射线人员的资格审核一般会设置为H点。

4人员资格

从事核电厂常规岛射线检验的人员必须持有技术监督局、核工业或电力行业的相应资格证书且只能从事个人资格证上相应级别的检验活动。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经授权后方可上岗作业。从事现场透照工作的射线探伤小组组长还需通过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持有放射人员工作证。由于射线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所有射线检验人员还需按照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体检不合格或对放射线敏感的人员不得从事该项工作。

5材料设备

根据常规岛施工现场不同的环境特点,在进行射线检验时,会选用不同的射线检验机具材料和射线检验方式。一般情况下,会选用X射线探伤机,γ射线源。X射线探伤机一般选用300eG-S2、300eG-B2F、XXG-3005等,其最高电压不超过300kV。在常规岛安装工程中,预制的管道焊接接头和除盐水罐筒体间的对接焊接接头会选用X射线探伤机,其检验的厚度较小,焊口比较集中。而现场管道安装复杂,管线布置与配电设备等因素的限制,X射线探伤机一般不适用,这时选用γ射线源较合适。γ射线源在现场使用方便,不受管道布置,配电设置和现场环境的限制。采用γ射线源还可以进行X射线探探伤机不能进行射线透照方式,而达到射线检验最好的效果。由于常规岛安装工程中,涉及射线检验的管道厚度一般在1~36mm之间,常会选用Se-75、ir-192两种γ射线源。X射线机进场后,技术人员应组织持有射线Ⅱ级资格证人员每年编制其曝光曲线;γ射线的使用必须符合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定时进行保养。胶片的选择根据被检工件对底片的质量要求,以及透照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类型的胶片,一般会选择KoDaKaa400。一些业主可能会要求选用更高级别的胶片,如KoDaKmX125。使用射线胶片前,应对每盒胶片抽取一张胶片测量其固有灰雾度,其数值应少于0.3。若该盒胶片所抽检的胶片固有灰雾度高于或等于0.3,应进行扩大比例抽检。若仍存在超标现象,则该盒胶片不能在现场使用,并退回给供应商处理。

6探伤许可证

在进行射线检验前,必须向业主办理射线许可证。由于核电工程的特殊性,当天的射线探伤作业只能当天申请,射线探伤负责人核对当天所需进行射线检验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预计完成时间,然后向业主办理射线工作许可证。射线检验时,许可证必须要携带到现场,以便业主安全监督人员检查。每一张射线工作许可证仅对一个射线检验活动有效,射线检验人员只能在申请的地点,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射线检验,禁止超出地点、时间进行射线检验。

7检验对象和检验比例

在核电厂常规岛安装工程中,射线检验主要对象是焊接接头。包括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其中以管道对接接头为主,不论是预制车间的管道,还是现场安装的管道,其设计复杂,规格不一。直径从10~2591mm和厚度从1~38mm等多种不同规格都可能需要进行射线检验。而其检验比例则需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执行。一般情况下,常规岛管道安装会参与电力标准,根据其压力,温度等参数划分为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两种级别管道,然后按其是否进行水压试验来选择射线检验比例。压力容器有除盐水罐、除氧器,都需要进行射线检验。一般情况下除盐水罐筒体间环焊缝与纵焊缝进行10%射线检验,丁字缝进行100%射线检验。除氧器则需进行100%射线检验。除了管道和压力容器的焊接对接接头,常规岛内一些设备也需要进行射线检验。

8透照工艺

与其它行业的射线检验相同,常规岛安装工程中的射线检验优先选用单壁透照,当不能采用单壁透照时才允许选用双壁透照的方式。射线束中心一般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以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对于大管道对接焊接接头(管道外径大于100mm),如果射线源可以放置在管道轴线的中间,焦距也满足底片几何清晰度的和灵敏度的要求,应优先选择。不符合要求参数条件的,也可按标准文件的规定,放宽条件选择。其它情况一般选择双壁单影射线透照方式,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并加“F”以作标识。一般不选用单壁外透法。对于小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则选择用双壁双影法,根据管道参数与所采用的工艺标准要求,选择倾斜椭圆成像透照法或垂直透照法。

9辐射防护

核电厂常规岛射线检验辐射防护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由于核电厂安全的重要性,赋予其射线检验辐射防护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要管理者重视其安全的重要性,具有核安全文化意识,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从射线探伤许可证的申请到现场射线结束的每一个过程都应按业主安全程序或国家行业相关安全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射线探伤许可证申请时,就需要明确规定工作负责人,负责射线检验整个过程。在现场使用X射线探伤机进行射线检验时,应按GB16375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在现场使用γ射线源进行射线检验时,应按GB18465的规定划分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射线检验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定辐射水平,确保其满足标准的要求,检测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所有测定要以记录形式保存下来,形成文件以备核查。业主也会对边界的辐射水平进行抽查。射线检验小组还应携带数字剂量仪,每天记录每人接受剂量的情况。在使用γ射线源前,需要编定《射线源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预案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10工期各阶段特点

射线检验在核电厂常规岛安装工程中,不管以安装工程不同的阶段来划分,还是以各不同系统部位来划分,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根据在常规岛安装经验,在射线检验开工之前,就需要针对工程安装进度或安装阶段,每一个系统部位,计划射线检验的工作安排,人员、材料、机具等需求状况。在工程安装前期,涉及射线检验的工作量比较少,一般是预制管道的焊接接头与除盐水罐的安装。其特点工作量少、工期长、工作简单、工作场地在预制车间与除盐水罐车间,场地环境空旷,但对辐射防护有一定的难度;常规岛现场安装正式开始后,射线工作量会相应加大,尤其进入安装的高峰期,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射线检验工作,现场环境经常出现交叉作业,而且管道布置错综复杂,给射线检验带来很大困难。这段时期,进行射线检验的时间窗口也会有很大影响,与其他承包商的施工冲突时有发生,对射线辐射防护要求更高。所以,射线检验负责人在这段时间内,要合理安排员工,材料及机具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否则会造成大量工作滞后,甚至影响核电工程安装进度;进入工程安装后期,现场射线工作减小,这时主要是底片整理工作。每个系统部件的射线检验大多相同,但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如汽水分离器管线多,管道走向复杂,管道间布置密集,射线工作量大,困难,易出现漏检与重检的情况;汽轮机各系统,管道规格不一,小管道射线检验较多,检验比例多是100%。而采用的标准多为外国标准如aSme等,对射线检验人员的技术与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强天鹏.nDt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统编教材射线检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4

一、检查范围和重点

检查范围:全街道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检点:特种设备重点使用单位(含列入年度全面检查及重点监控设备单位)、历年超期未检、不合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二、检查内容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三、检查安排

本次专项活动共分五个阶段。

(一)部署动员阶段(9月30日前)

街道成立忻思忠主任任组长、政法副书记王财龙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执法领导小组,下设一个综合协调组(安监所)和21个专项检查小组(以各行政村、社区、渔业社为单位)。综合协调组负责研究制定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协调专项活动的开展,执法检查小组负责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各行政村、社区、渔业社要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落实责任人员,并通过信函、短信等方式向所辖范围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专项活动的宣传、告知,督促企业自觉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做好特种设备作业持证上岗情况自查自纠。

各行政村、社区、渔业社对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系统中本辖区特种设备使用企业的书面宣传告知率要达到100%。

(二)企业自查自纠阶段(10月1日至10月31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府(部门)的工作要求,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自查自纠工作,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花名册,制订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计划,并向街道安监所上报人员花名册和培训计划。联系人:卢涛,电话88172968传真:88172969。

本阶段,各行政村、社区、渔业社要继续深入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也可视情先行开展检查工作。

(三)执法检查阶段(11月1日至11月30日)

各行政村、社区、渔业社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要求列入检点的单位检查率达100%,发现无证上岗(包括超过有效期证件、冒用他人证件、假证件等)的一律责令当事人及企业立即停止无证作业,并依法予以查处;各行政村、社区、渔业社要督促、规范企业持证上岗,对无证作业且拒不改正的,应及时上报街道安监所,并配合街道安监所共同做好查处工作。

各行政村、社区、渔业社填写《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专项执法检查汇总表》(见附件三),整理书面宣传告知企业清单(见附件四,送达凭证存档备查),并于11月25日前上报街道安监所。

(四)整改复查阶段(12月1日至12月15日)

各行政村、社区、渔业社对责令改正的企业逐一进行复查,发现有未完成责令改正要求或继续存在无证上岗行为的,将由街道安监所联合质检部门对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五)区安委办督查阶段(12月16日至12月31日)

对少数安全生产意识差、特种设备作业无证上岗隐患存在严重的企业,由区安委办组织区安监、质监及街道联合执法,坚决查处特种设备作业无证上岗违法违规行为。

四、工作措施

(一)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应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一步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开展特种设备持证上岗情况的自查自纠。要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宣传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5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现状;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法》规定,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这些设备一般具有在高压、高温、高空、高速条件下运行的特点,易燃、易爆、易发生高空坠落等,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

1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现状分析

截至2012年底,我市共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17家,其中有专业的锅炉安装单位7家、压力容器安装单位5家、压力管道安装单位8家、电梯安装单位4家、起重机械维修单位4家和场(厂)内机动车辆维修单位2家,各类气体充装单位52家。在用固定式特种设备9123台,其中锅炉1035台、压力容器4580台、电梯2460部、起重机械1006台、游乐设施42台(套)和场(厂)内机动车辆298辆,另有压力管道2650千米、各类气瓶95000余只。

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存在主要问题:(1)企业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主体责任没有严格落实到位,不能定期检修维保,超期使用、违章作业行为造成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隐患依然存在。(2)随着我市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特种设备使用总量急剧攀升,而全市特种设备监管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尤其缺乏具有专业特种设备知识的监管人员,监管手段陈旧,监管装备滞后。(3)由于专业性较强,在现场监察工作中,由于监管人员缺乏专业性知识和有效技术装备,往往造成安全隐患查不到、查不出、查不准的问题时有发生,安全监察工作依然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4)全市特种设备检验力量明显不足,特种设备专业型检验人才极其匮乏,高精尖检验设备缺乏,远不能满足检验需要。在用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不高,企业日常维护检修不到位,检验发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督整改。

2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应对措施

面对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以预防和减少事故为目标,不断提高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性,努力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为此,我们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了以下主要安全应对措施。

2.1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安全法》突出了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明确规定:在生产环节,生产企业对特种设备的质量负责;在经营环节,销售和出租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出租人负有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的义务;在事故多发的使用环节,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负责,并负有对特种设备的报废义务,发生事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鼓励特种设备使用企业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以保障企业自身尤其是特种设备从业人员自身权益。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采用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特种设备安全”的良好氛围。

其次,结合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定期检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继续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告知”,严格督促落实其安全主体责任。组织对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监控设备使用单位的专题宣讲并督促落实到位。

2.2重点监察使用环节,不断提高现场检查的力度

切实加强监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安全检查与执法人员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懂法律,精业务,能力强的队伍,是提高“使用”环节特种设备现场监察与执法检查质量的前提条件。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现场监察,主要是按照“三落实、二有证、一检验、一应急”的要求进行。这里需要注意的:一是要有计划并针对性的加强对重要行业、重点部门、重点监控设备的督查;二是现场监察一定要围绕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切忌言之无物,该查的没查好,不该管的乱提要求,现场监察效率低下。三是对现场发现隐患的问题,一定要依法按程序办事,及时提出明确的处置意见或整改要求,并做好记录。发现有重大事故隐患,必要时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及其有关规定,我们的现场监察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送达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告知书;(2)调查核实在用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3)检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及其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4)检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及检验情况;(5)特种设备安全与应急(救援)管理情况;(6)严厉查处特种设备违规安装使用行为;(7)做好《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察记录》;(8)必要时签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

2.3不断完善监察网络,努力形成监管合力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安全监察格局。应着重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规范和提高县乡村安全监管员队伍,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制度,将县乡村安全监管员待遇纳入财政预算,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实现网格化监管,努力消灭特种设备监察的盲区和死角。这是监察工作能否真正到位的关键。

另一方面,“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感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应当贯穿于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法制、稽查和检验四大工作机构。检验机构的技术支撑,稽查机构及时查处特种设备违法案件,法制机构依法组织案件审理事项,监察机构及时监督隐患整改。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6

关键词:压力管道检验技术

本文所谈到的压力管道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专门用于运输流体介质的特种设备,本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生产及城市燃气和供热系统等公众生活之中。目前随着工业生产不断的发展和城市燃气及热力管网逐渐的普及,这方面的各类管道的数量也就跟着不断的增加,尤其是输送可燃气、易爆性及对人体和环境有害性介质的压力管道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中,这也就增大了事故发生的几率。压力管道作为五种物流运输方式之一,他的安全运行和现实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如何保证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是很关键的。因此,应该不断改进及提高压力管道的检验技术,以保障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

1、关于压力管道的检验技术

压力管道的运行维护与检验,对于保障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截至现在为止,在法规和标准方面对于压力管道的运行维护与检验问题还不完善,目前的情况与之前我国压力管道条块的分割管理体系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压力管道的检验技术和方法与完全不同于锅炉和压力器的检验。压力管道的特点如下:首先是种类繁多,数量大,在设计、制造、安装、应用管理方面的环节多;其次是长细比大,跨越的空间大,边界条件复杂,而且现场安装的工作量大;还有就是材料应用种类多,选用的时候比较复杂;再就是管道及其元件生产的厂家规模比较小,致使产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长输管道与燃气管道基本上都是埋地敷设,热力管道为管沟敷设。针对以上所说的压力管道的特点,如果完全仿照锅炉压力容器的检测手段的话,那么工作量就会很大,随之管道使用单位的负担也会很重。

如何实现工业管道不搭脚手架、不拆保温层的在线检测,是对量多面广的工业管道实行定期检验的关键,需引进并研究国外先进的检测手段与设备。英国twi公司提出的Longrangeultrasonicmethod是以Guided-Ultrasonicwave技术为基础,可对不能进入的管段,如穿、跨越以及空架管道进行在线检测,无需搭脚手架与拆保温层。同时,应加快工业管道的安全评定技术向工程实用方向的转变,使科研成果能尽快转变为检验与评定规范。

长输管道和燃气管道,大多是埋地敷设,如果想全部开挖检测的话,其难度非常大,也得不偿失。现在现有的检验检测单位的检验方法是千差万别,在水平上参差不齐,很不利于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性的竞争。所以,一定要加紧开展埋地管道的地面检测技术研究和开发,尽快达到标准化发展。目前,埋地管道的地面检测技术主要是按照物探的原理,利用电磁法进行检测,这样的检测精度有限,很容易受干扰,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埋地管道,由于管道密集,受到各种电磁信号的很大干扰。因此,有必要研究埋地管道防腐涂层缺陷与现有检测仪器的检测参数间的对应关系,如电流衰减率与涂层缺陷大小的关系等。对于穿越管段,可采用twi公司Longrangeultrasonicmethod。同时,宜开展新的检测方法研究,如将雷达信号无损检测技术、微波信号无损检测技术、声发射无损检测技术等纳入埋地管道地面检测仪器的开发研究领域。

在埋地管道的检验评价方面,需加强对检验结果的深入评价研究。检验队伍因经费问题,往往就忽视了检验结果的评价工作,重视程度有限。通过前面的所述,只有对管道本身的性能进行评价,才能使管道的使用单位对管道性能有全面的详细了解,这样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也才有利于有关职能部门的安全监察。

2、关于加强压力管道的检验整治

对于压力管道的检验,需要突出重点,优先安排高压、有毒、易燃、易爆、强腐蚀性介质管道的定期检验工作。另外,需要针对不同管道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工作要特别注重落实使用单位的责任,充分发挥企业检验机构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覆盖率。

工业管道的检验要按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的规定,由核准的检验机构实施全面检验,使用单位进行在线检验,并将从事在线检验的人员统一纳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经核准的具有压力容器检验资格的企业自检机构,只要具备2名以上持证的压力管道检验人员,即可试开展工业管道定期检验工作,并及时办理压力管道检验资格增项手续。对一些危险性较小的工业管道,制定基于合乎使用原则的缺陷处理规定,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对上述管道的定期检验和缺陷处理提出试行意见,先行试点工作。

城市公用管道普查的重点是查清管道的分布和数量,采集地理信息,建立地理信息管理网络。公用管道的整治主要是督促使用单位有计划地开展对重大危险源管道的筛查,组织进行管道风险评估和埋地管道的不开挖检验。对在普查、检验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要责成并监督使用单位及时处理并予以消除。

3、需要建立和完善压力管道检验制度

应加强立法,建立起有关的压力管道运行维护管理与检验等方面的安全监察体系,依照锅炉压力容器的管理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压力管道运行维护与检验经验,制订法规与部门规章,做到有法可依。

结合当前我国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现状,在政府行政法规方面,有关部门应着手制订《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定》、《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程》、《在用压力管道检验规程》、《压力管道检验检测机构资格管理办法》、《压力管道使用、运行维护规程》、《压力管道操作人员规定》。上述法规的编写,应针对工业管道、公用管道与长输管道的不同特点,分别制订相应的部门规章规章与规范性文件,并与现有的国内外检验检测最新技术紧密结合,使之具有先进性、适用性与可行性。

在运行维护管理与检验技术标准方面,应针对现有国内外检验检验能力,制订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埋地管道检验检测技术规范,如完善现有的《地下管线电磁法探测规程》等,同时,针对目前国内检验检验机构现状与水平,通过科学研究,制订埋地燃气管道评价技术规范,如《埋地管道外防腐涂层的分级评价方法》。通过上述标准规范的制订,使现有的地下管线检测有标准可循,各检验机构的行为规范化。

当前,首先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工作以及定期检验的试点,从而实行以“企业负责、政府监督”为主的压力管道新的检验与安全运行监察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月利.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0(1).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7

一、检查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问题为导向,以风险防控为抓手,紧盯药品市场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种实施重点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秩序,守住药品安全底线,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二、检查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建立以发现问题为导向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注重风险隐患和安全问题的排查。

(二)坚持重点突出。增强检查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重点对象、重点品种、重点问题、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力度,旨在发现和解决重点、突出问题。

(三)坚持统筹结合。坚持行政监督与技术检测相结合,统筹检查、检验和执法力量,建立完善系统上下和部门间的协作互通和有效衔接机制,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

(四)坚持严字当头。督促药品经营使用单位严格遵守药品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落实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检查对象

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含连锁门店)、药品使用单位、疾控机构及预防接种单位。

四、检点

(一)药品零售企业(单体药店、零售连锁门店)

以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中药饮片、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有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冷链储运药品及疫情防控用药品为重点品种,以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等为重点区域,重点检查经营品种与经营范围一致性、药品购进渠道、储存条件、处方药销售和执业药师在岗服务等内容。

(二)药品使用单位

以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基本药物、中药饮片、等有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冷链储运药品及疫情防控用药品为重点品种,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等为重点区域,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是否具有与所使用药品相适应的场所、设备、仓储设施;是否存在不按照药品贮藏要求存储药品等可能影响药品质量安全的行为等内容。

(三)疾控机构和疫苗接种单位

对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要求检查,重点检查冷链设备设施是否完备、运行是否良好,储运温度是否正常、定时监测是否落实,出入库台账记录是否完整、账物数量是否一致,批签发证明文件或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有效,定期检查制度是否落实,入库出库和接种阶段是否按规定上传追溯信息,发生温度异常是否及时记录并报疫苗生产企业评估,报废疫苗是否按规定处置等。

(四)通过互联网销售药品的药店

按照“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检查是否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要求,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反互联网销售药品有关规定的情形。

五、检查内容

依照职责分工,按照《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品和管理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规章要求,参照药品零售企业、药品使用单位、疾控机构、预防接种单位的监督检查内容一览表,开展监督检查及上下游的延伸检查,监督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持续保持药品经营使用条件,严格执行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确保经营使用环节药品质量安全。

六、检查要求

(一)检查方式。药品市场监督检查方式主要包括:日常检查、重点检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有因检查、延伸检查及符合性检查等,药械执法中队和市场监管所要根据职责分工、检查任务和工作实际视情况实施。

(二)检查数量。对辖区内药店、药品使用单位(含三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及预防接种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同时,对第二类等特殊药品的药店每年检查次数不少于4次;对医疗用毒性药品的药店每年检查次数不少于2次;对疾控机构、预防接种单位每年检查不少于2次。县局将适时组织对药械执法中队及市场监管所的药品工作进行督查。

(三)检查安排。根据各类风险信息和工作需要,组织开展以飞行检查为主要检查形式的有因检查;配合做好市局检查工作,负责监督相关企业单位对市局检查发现涉及药品零售使用环节的缺陷项目进行整改并组织现场复查;重点对上年度新开办以及近两年未开展系统性检查的药品零售企业进行药品GSp符合性检查。

(四)问题处置。对检查发现违反GSp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检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录入药品日常监管系统,并依法将相关信息100%公开。管理职责涉及其他部门的,要及时通报,该移送的要及时办理移送。对查处中发现有涉嫌犯罪情形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药械执法中队和市场监管所要按照监督检查计划,结合实际,明确检查任务、检点、检查分工等内容,统筹安排监督检查与专项整治等任务,既要确保监督检查覆盖率,又要防止重复检查,确保各项检查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强风险研判,注重风险防控。定期对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分析,严防区域性、系统性、潜规则性风险发生。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投诉举报、抽样检验、信息追溯等数据信息,对药品流通质量安全形势进行研判,提高发现风险和问题的能力,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及时消除和化解风险隐患。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8

1、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合格率达到100%。其中一二级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30%以上;三级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20%以上。

2、依据《辽宁省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树立30个以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施工现场,带动本地区建筑施工现场达到标准。

3、杜绝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指定淘汰的吊车。

4、死亡事故结案率达到100%。

5、建筑工程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7人以内,减少一般事故,遏制三级以上重大事故发生,杜绝特大伤亡事故。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条例》,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工作

《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对于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条例》精神,建委决定于上半年分期举办《条例》学习培训班,并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学习贯彻《条例》工作计划,企业内部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特别是建筑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要针对实际,开展好全员学习活动,重点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是2004年安全生产检查的一个重点。各企业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同时要在责任制的落实上下大力气,不断探索,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落实办法,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加大检查监管和处罚力度

2004年继续落实辽宁省建设系统“十五”期间安全达标方案,广泛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同时转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状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从以告知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全年开展不间断的抽查和巡查,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2004年在锦州市建筑管理信息网上建立企业安全状况、不良记录和事故报送、处罚信息系统,凡出现重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一律在网上予以公开曝光。并在全市实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把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资质年检、晋升资质等级的基本条件,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事故多发企业和责任人将依法予以从重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

四、加快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和办法

拟于2004年制定《锦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办法》、《房屋建筑工程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建设单位工程安全施工备案制度》、《施工企业安全资质考核制度》和《建筑工程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工程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版权所有

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建筑和工程监理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试、发证工作;组织《条例》和建设部制定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新工人及工人转岗工作培训;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同时,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

六、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多发事故和突出问题

2004年专项整治的重点在制度建设,完善建立安全技术方案论证,在严格执行标准和技术方案,重点环节的有效控制等方面做文章,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一是强调各方责任的落实,重点落实审批、验收、检查等责任制度。二是看有没有方案,对土石方开挖、深基坑支护、地下暗挖工程、降水工程、高大模板工程、超重吊装、脚手架工程等技术方案是否有论证、审查,论证审查的技术方案不得擅自随意变动。三是施工、监理严格验收检查,特别是在重点环节、重点内容上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标准规范的落实。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9

一、推进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构建

1、全面推动区政府形成清除非法生产、使用特种设备监管死角的“街道查找报告,质监督促查处”的工作机制,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监察中发现的重大隐患问题。

2、大力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切实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主动申请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电梯使用单位“六落实”达98%以上;继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表彰活动。

3、每季度召开特种设备安全例会,分析情况,研究问题,确定重点,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形成纪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举报奖励机制;制定特种设备要事督办制度和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进一步推进安全监察与检验责任落实。

二、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

4、继续推进组织体系建设。分局要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节能监管工作正常开展提供良好条件,安全监察科内保证3名持证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并争取今年再培训3名以上持证人员,并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确保将区网格化管理员队伍、街(乡、镇)安全监管员均成为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并随着安监系统监管队伍建设一并推进,使有特种设备使用的社区或村有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做好协管员的专业常识培训,切实发挥好协管员队伍的“信息员、宣传员”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5、修订完善区特种设备应急处置预案;分局要督促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制订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督促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1次预案演练,至少组织1次事故应急救援示范演练。

6、制定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管理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查明事故原因,严格制定防范措施,严肃查处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事故调查结案率100%;分局要因地制宜聘请专家组,要发挥好专家在应急处置、隐患整改方案论证和事故调查中的作用。

四、认真做好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7、认真做好“旅游黄金周”、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节日、夏季、冬季等的安全监督检查和节日期间领导巡查制度,抓好重点设备、重点领域、重点场所以及近两年发生过事故的相同特种设备类型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规范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坚决督促隐患的整改消除,防止特种设备事故发生。

五、严格特种设备安全“准入”、“准用”制度

8、强化新装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和使用登记的监察力度,严格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检验合格标志)制度,力争注册登记率达100%,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流动式起重机械注册登记、检验工作监管机制。场(厂)内机动车辆使用、监管步入常态化。

9、确保全面超额完成市绩效目标任务,在用锅炉、压力容器、电梯、游乐设施的定期检验完成率达到98%以上;在用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的定期检验率达到96%以上;在用气瓶定期检验率达到95%以上;Ⅰ、Ⅱ类重点监管设备定期检验率达到100%;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监督率达到100%。

10、严格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要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六、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开展专项整治

11、继续开展全面清扫安全监管死角的专项整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要加强工商贸企业特别是新建园区厂房监管,严肃查处非法制造、安装、使用等违法行为。

12、继续开展以气瓶报废更新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加大超使用年限液化石油气钢瓶报废更新工作力度,督促充装单位11年10月前加速报废旧钢瓶及购置新钢瓶,11年10月1日全面禁用螺栓瓶;开展工业气瓶的专项整治。

13、再次开展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专项整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要与市锅检所密切配合,对使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单位的设备联锁保护装置以及安全使用管理状况进行逐一排查,对经限期整改仍不符合法规标准要求的设备坚决封停。

14、继续深化小型锅炉专项整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要与市锅检所密切配合,对在用小型锅炉,尤其是居民密集区小型服装企业的锅炉安全使用管理状况进行逐一排查,对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小型锅炉要坚决停止使用;对新安装的小型锅炉要严格监管。

15、继续开展以“六落实”为重点的电梯专项整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要推进、配合区政府开展老旧居民住宅电梯的更新改造工作。

16、开展天然气储气井专项整治。督促有关企业改造老井符合新标准,督促有关企业按时完成定检工作,严格操作规程,相关人员持证上岗,及时排查隐患,确保加气站安全运行。

七、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

17、认真做好“安全月”、“质量月”的宣传活动,组织免费培训企业管理人员100人,组织编印通俗易懂、形式生动、内容实用的宣传册、宣传画,广泛发放与张贴于设备使用场地,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标准、安全知识和节能知识,增强社会安全和节能意识。

18、充分利用特种设备政务专网,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进行正面的宣传引导;通报质监部门查处隐患保证安全的事例,公开曝光严重违反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法规的行为。

19、组织1次对协管员的特种设备安全基本常识培训。

八、开展特种设备节能监管

20、按照国家法规规范规定,开展锅炉节能监管,启动锅炉能效监测,对使用单位的锅炉能效不符合国家法规标准的实施行政执法。继续开展“锅炉房安全节能管理达标”的评定与表彰,进一步推动锅炉的节能。

21、做好节能知识培训,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积极推行新建项目集中供气、老旧设备更新改造,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全年完成2台锅炉的节能服务和2台电梯的节能改造。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努力创造和谐社会,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确保在用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二、整治的目标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范在用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检验,彻底取缔非法制造、非法安装、非法使用的“土锅炉”,确保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整治的依据

《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

四、整治的重点

(一)重点对象:小型锅炉、土锅炉、起重机械、危化品承压设备;

(二)重点行业:学校、小浴室、饭店旅社、小豆腐作坊等;

(三)重点内容:无证安装、非法改造、无证使用、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五、整治的措施和步骤(20*年元月8日至3月26日)

(一)宣传发动。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宣传专项整治工作,营造专项整治氛围;

(二)调查摸底。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导,对各乡镇本辖区范围内小型锅炉、土锅炉、起重机械及危化品承压设备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业主姓名、设备型号、启用年月、检验状况、用途)进行摸底并登记造册;

(三)专项检查。对照调查摸底情况,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

(四)整改治理。切实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依法予以查处,并责令改正。具体措施有:

1.非法安装、非法改造的特种设备责令停止使用,限期由取得许可的单位重新安装、改造,并依法查处;

2.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依法查处;

3.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予以报废并办理注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依法查处;

4.无证使用、无证操作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查处;

5.坚决取缔土锅炉。本县区域内禁止使用土锅炉,一经发现限期拆除,逾期未改正的,依法查处,并由县质监局牵头,联合县安监、*、广电、工商等部门在当地乡镇人民政府配合下进行专项行动,对土锅炉作解体处理。

(五)总结验收。认真开展督查,做好整改落实情况的验收工作,补缺补差,及时总结。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特种设备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运行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切实抓好专项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