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十篇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十篇

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4:58

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篇1

关键词:恶意透支;非法占有目的;信用卡诈骗

一、“恶意透支”的主观认定及案例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该条第一款第四项将“恶意透支”列为该罪的表现形式之一;该条第二款以及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从上述条文中不难看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主观要件,也是前提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容易认定。笔者在实践办案过程中,也曾遇到过相关的争议案例,比如:

2008年,俞某在自身没有偿还能力且明知陈某(在逃)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仍将身份证等证件借给陈某使用,由陈某以俞某的名义向中国民生银行杭州分行申请办理信用卡。2008年5月,民生银行向俞某下发信用卡主卡1张、副卡2张。俞某在收到信用卡后通知陈某,并将该信用卡转交给陈某。2008年5月31日至2009年5月6日,该信用卡实际由陈某多次透支使用。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民生银行工作人员多次以拨打电话、邮寄催款单、上门等方式向俞某催收欠款,但其以信用卡欠款非自己使用、没有钱还为理由拒绝还款,且未采取有效措施停止该信用卡使用,后以更换联系号码等方式躲避银行催款。截至2012年5月案发,该信用卡欠款本金为人民币23900余元。

二、司法实践中的意见分歧

在上述案例中,俞某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信用卡欠款的主观故意,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见解。

第一种意见认为,俞某并非信用卡欠款的实际使用者,不能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信用卡欠款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俞某虽然不是信用卡欠款的实际使用者,但俞某对于自己无还款能力、陈某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是明知的,其在该种情况下仍将自己的身份证等证件借给陈某办理信用卡使用,后在陈某透支信用卡后逃避银行催收,非法占有信用卡欠款的主观故意明显,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最终,法院判决采纳了第二种意见,认定俞某的行为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陈某超过规定期限透支信用卡,并经发卡银行多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未归还,数额较大,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三、“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依据及理由

笔者认同法院的判决意见。

(一)主观方面,俞某具有伙同陈某非法占有信用卡欠款的故意。

第一,从相关法律规定来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将“恶意透支”列为信用卡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之一,该法条第二款以及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其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主观要件,也是前提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容易认定。为此,《解释》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1)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2)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3)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4)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5)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6)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为尽可能避免司法实践中仅凭“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就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一客观归罪的风险,在具体认定时应结合《解释》所列举的六种情形以及行为人办理信用卡时、透支行为发生前是否具有还款能力,透支行为发生后有无采取有效措施归还欠款、弥补损失等方面来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另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要件,即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必须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和共同犯罪行为。其中,共同犯罪故意即包括积极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直接故意,也包括消极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间接故意;共同犯罪行为要求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彼此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以非法占有目的为构成犯罪的主观要件,属于故意犯罪,当然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第二,从本案实际情况来看。首先,俞某非法占有信用卡欠款的主观故意明显。既然俞某并非信用卡欠款的实际使用者,在判断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时,应重点考虑其在陈某透支行为发生前后的表现。一方面,陈某透支行为发生前,俞某是明知自己无偿还能力、陈某经济状况不佳的,但俞某仍将自己的身份证等证件借给陈某申请办理了信用卡,在收到信用卡后还主动将卡转交给陈某使用,该行为不仅符合《解释》中关于“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规定,也反映了俞某在陈某办理信用卡时、透支行为发生前并无还款能力。另一方面,陈某透支行为发生后,俞某以自己不是信用卡欠款的使用者、没有钱还为由拒绝还款,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停止信用卡使用,任由陈某继续透支,自己则以变更号码等方式逃避银行催收,该行为不仅符合《解释》中关于“透支后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规定,也反映了俞某在陈某透支行为发生后仍无还款能力且未积极处理以其名义办理的信用卡欠款的心态和行为。

其次,俞某与陈某成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共犯。一方面,陈某在借俞某身份证等证件申请办理信用卡时经济状况并不佳,陈某作为信用卡欠款的实际使用者,透支后无法归还,去向不明,已涉嫌信用卡诈骗犯罪。另一方面,这种俞某出借身份证办卡,陈某实际透支信用卡,透支后二人均不还款的行为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共同侵害了我国市场经济的金融管理秩序。

(二)客观方面,俞某具有伙同陈某非法占有信用卡欠款的行为。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民生银行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向俞某催收欠款,俞某未还清欠款。陈某作为实际使用者亦未还清欠款。截至2012年5月案发,信用卡欠款为人民币23900余元,符合《解释》中关于“超过规定期限透支信用卡,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未归还。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

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篇2

时至今日,信用卡以其便捷性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青睐。然而,很多人在享受潇洒刷卡消费生活后,却因使用不当,付出高额利息而沦为“卡奴”,甚至身陷囹圄。

截至2012年7月,陕西省西安市居民孙强刷卡消费满4年,拖欠工商、交通、招商、中信四家银行信用卡费用共计44万余元。然而,孙强实际刷卡消费仅有11.5万元,其余30余万元都是逾期未还款而产生的利息和滞纳金等费用。

无独有偶,2012年11月媒体爆出,宁波市民杨述一张没有透支额的银行卡产生了5分钱欠款。5年下来,5分钱产生的滞纳金、利息已经滚到了近700元。由于此事,杨述被列入了央行不良信用顾客名单。此后,杨述不仅办信用卡遭拒,购房贷款也成了泡影。初步估算,杨述每天为5分钱欠款付给银行的利息竟近4角。

计息方式引发“高额罚息”

为何孙强和杨述的欠款会产生如此高额的罚息呢?原因在于,银行采取了全额计息方式计算罚息。

目前,银行透支利息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为全额计息,指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未能还清全部欠款,就要对全部消费金额进行计息。按照全额计息的方式,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未能还清全款,就算只差1元钱,都会按照当期账单全额计息,并按月计算复利。从中不难看出,孙强透支11万元、4年后要还44万元以及杨述5分钱5年滚至700元的问题所在。

第二种为余额计息,指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未能还清全部欠款,针对应还未还部分计息。

第三种为容差还款,账单内到期欠款小额零头会自动滚入下个月的账单,不对账单进行全额计息。如有银行规定,欠款金额在10元以内,视同全额还款,没还部分将会进入下个月的账单中;欠款金额超过10元的还款容差,就会按照全额计息。

如今,全额计息成为公众质疑银行变相敛财的手段,因为这种方式对持卡人而言未免不尽人情。

“全额罚息”并不违法

虽然全额计息引发公民质疑,但银行目前并没有取消这种计息方式。银行业人士表示,全额计息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银监会规定。

这是由于用户向银行成功申领信用卡并持卡进行消费,即表示用户接受了信用卡领用合约中所约定的内容。由此,双方成立民事上的契约关系。

发卡银行与持卡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当持卡人透支未按期足额还款则违反合同约定。因而,持卡人有义务就自己迟延未还本付息的部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持卡人透支消费且未按约定及时还款,银行对违约者收取与违约责任相应的利息既合法也合理。但若让持卡人因部分违约承担全额责任,则有违背公平合理的契约原则之嫌。对于已还款部分来说,持卡人已经履行了信用义务,因而,信用卡按照未偿还部分计息比全额计息更为合理。

法官说法

让信用卡回归本性

针对当前信用卡领域暴露的问题及潜在隐患,社会各方应规范信用卡的使用和管理,促进信用卡市场良性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使信用卡作为信贷支付工具的属性得到正确、高效发挥。

首先,银行要提升服务意识,规范催收程序,取消或修改不合理收费项目。用户办卡之初,银行应就逾期未还款的罚息以及风险向持卡人释明。除寄送对账单外,要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及时告知持卡人还款。

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篇3

关键词:透支;刑罚;谦抑

abstract:Creditcardhasbecomedaily-usedpaymentinstrument.Becauseofitsfunctionalityofoverdraftandconvenience,thenumberofoverdraftcreditcardholderincreases.in2009,“CreditCardCriminalLawapplicabletoJudicialinterpretation”launched,theresultofcreditcardoverdraftandtherisingcasesofimprisoned,thusitisnecessarytodiscussCriminalLawrelatedissues,inordertoreducecreditcardoverdraft,ensurethepunishmentofmodesty,andprotectthedignityofthepenalty.

Keywords:overdraft,penalty,modesty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8-0031-03

一、信用卡透支的现有法律规定

透支是信用卡最基本的运作特点,是信用卡贷款功能的体现,是信用卡区别于借记卡等其他类型银行卡(转账卡、专用卡、储值卡等)的根本特征。换句话说,透支是信用卡本身具有的功能。在一般情况下,合法持卡人因应急需要,利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在规定限额内透支筹款并事后及时补足,对银行并不构成风险。但是,由于持卡人生意亏本、破产、失业等特殊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持卡人透支而无力还款或故意不还款,这样预先垫付款项的银行,就面临着持卡人无法偿还透支款的风险。换句话说,透支可能造成发卡银行资金损失。为保护金融资产的安全,基于信用卡透支的主观不同,信用卡透支分为恶意透支与善意透支。具有非法占有不法意图的,构成恶意透支;没有不法意图的,则为善意透支。由于恶意透支会造成金融机构资金的损失,进而影响金融安全,我国法律法规对恶意透支专门进行了规范,而未对善意透支作出规定。《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恶意透支的,根据刑法及相关法规处理;刑法则明确规定了“恶意透支”的概念,即“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并经过发卡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还规定了恶意透支的刑法规制――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进一步明确: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同时将六种情况认定为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当前对信用卡透支入罪规定存在的问题:首先,缺少调整信用卡法律关系的专门性法律。目前在调整信用卡方面的法律最基本的规章是《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但该办法也并非针对信用卡专门而立,而是将各类银行卡业务纳入同一规章进行了规范。其次,对于信用卡透支产生的经济损失的救济手段而言,民事、行政救济手段不完善,更多地仰仗于刑法的保护。这种规定使许多债务纠纷未经民事调整而直接刑事化,给刑事干预民事埋下隐患,极易造成刑法保护功能的过分扩张。

二、信用卡透支行为的刑罚谦抑性

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普遍将银行认为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近年随着信用卡透支贷款余额的增加,为了保障金融安全,一些地方和机构实践中依据《解释》将因消费而欠款的透支行为作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整,相关规定和实践存在着欠缺。

(一)信用卡透支有关入罪规定是否符合公正、效益价值的问题

信用卡的“透支”功能,首先是由银行自愿承担的一种带有盈利目的的经营风险,也是银行认可持卡人的一种使用行为,由此可以得出:“透支”从理论上讲应该都是合法的。但是2009年12月《解释》颁布以来,恶意透支型的信用卡诈骗罪数量剧增,其中一大原因就是源于信用卡透支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无疑,这样推定的出发点是为了控制透支带来的风险,但是这样的“严刑峻法”会对我国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信用卡业务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

市场经济背景下,各市场各主体为了互利而按照某些规则自愿、平等加入市场交易活动,每个加入者应该服从市场规则,自愿承担和自己获利机会相对应风险的职责。发卡银行作为一个向公众吸收资金、开办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在通过开办信用卡业务获取利益的同时,也应该承担与获利相应的责任,但目前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欠缺,重点强调持卡人承担的责任,忽视了发卡银行的审核义务和追讨义务。

法律的效益价值,是指通过法律的作用,社会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法律能够以其特有的权威性的分配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银行在信用卡借贷过程中,先给予授信人一定利益,而期待授信人一定时间后予以履行承诺,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造成贷款发放人贷款本金及利息损失的可能性,形成信用卡透支风险。防止透支风险发生的最佳途径是事前制度设置――银行在信用卡发行前积极主动地通过信用卡发放的审核、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个途径不仅可以降低风险防范的成本,而且非常有效,达到契约最高的经济效率目的,从而实现对信用卡透支风险法律控制效益的最大化。就目前我国发行的信用卡而言,各银行实行粗放式信用卡发行管理,单纯地追求发卡数量,降低发行信用卡的门槛,把一些低信用等级高风险的客户纳进信用卡消费群体中,这一部份人本身就没有还款能力,但由于银行不加审核、滥发卡,导致被透支。针对该情况首先要把制止银行滥发信用卡问题摆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信用卡风险,保障信用卡的安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及规定不分类别、缘由以行为人透支后无法返还推定行为人主观上为恶意,便利了实践中刑罚权的发动,却无益于透支风险的控制,有违效益价值。

(二)信用卡透支行为入罪的正当化问题――刑罚的谦抑性

市场条件下,为降低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保障金融秩序,政府应重视符合市场规律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更应该尝试通过尽量使用经济规范手段和行政处罚手段如要求银行履行透支资格谨慎审核义务、实质追讨等快速、有效的处理有关经济违法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强化对相关经济犯罪的预防。从道德层次、从诚信角度对低额欠款进行谴责和账户冻结,对较大数额的欠款者提起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让各种社会调整手段和部门法各施其职,努力缩小刑事打击面,体现对法制的尊重和建立良性的市场秩序,实现信用卡透支行为入罪正当化。

自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一种个体和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国家的干预必须围绕促进自由这个目标,而不是限制自由。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经济活动中或多或少地都在不同程度地侵犯他人的利益,如果对所有的侵犯行为都给以最严厉的刑事处罚,会使社会主体失去应有的自利和能动性,从而妨碍经济活动的正常展开。当然,自由并不意味完全抛弃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只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不足为目标,通过法律的威慑作用,为信用秩序的实现奠定基础。刑法是二次性规范或保障性规范,体现了国家最为严厉的否定性评价。作为最严厉的公权实现方式,刑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事后的惩罚而非事前调整和补偿,这种功能的不经济性就要求刑法应当在社会其他矫正方式失效时才能使用,不应也不能介入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和层次,它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严重危及统治秩序,对法益或伦理造成重大侵犯的行为上。“恶意透支”只是信用卡诸多透支行为的一种,也因为其“恶意”上升到了刑法的规制范围。但不可否认的是,透支行为其最初是持卡人和银行依双方合同约定的一种合法行为,而催收行为也是银行应该尽到的提醒或者催告义务,如果因透支行为不当仍可以依银行法或者合约的规定来规制,通过非刑罚方法进行有效、确定的风险控制,经过行为人事后补救能够完全恢复被侵害的社会关系并弥补被侵犯的法益,从而改善银行的信用卡透支业务坏账,使银行该项业务良性发展,避免刑法的刚性禁锢了社会生活的弹性,从而给予信用卡当事人自由和权利最大空间,以实现信用卡业务的社会效益。为此,刑法对信用卡透支保护时,应严守其谦抑性价值,有关信用卡透支行为的正当化问题首先应当由民商事法律和行政法来规范,刑法仅仅作为最后调控手段而存在,对于那些能够通过民商事法律和行政法处理的信用卡透支行为,刑法不应随意介入,刑罚不宜随意发动,刑罚的发动应该是内敛的、有限的。

另一方面,刑罚的发动需要消耗大量的刑事司法资源,从经济角度来看,刑法对经济的干预并不能消除所有经济犯罪,刑法对经济的干预必须具有经济效益,一味依靠刑罚的严厉性来追求预防犯罪的效果,至多会让公众对其存有畏惧,并不会获得更多公众对刑法的认同。就信用卡透支行为而言,刑法对信用卡透支的管制并不能根本消除“恶意透支”,相反,国家将透支不还或无法返还作为犯罪处理的整个动态过程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昂贵的――包括立法、侦查、、审判、执行等阶段,因此信用卡透支行为“恶意”的推定一定要与司法状况与能力相衔接,必须进行科学论证与研究。在有限的刑事司法资源面前,要以最低的诉讼成本、尽可能少的资源,刑罚合理地、适当地、有效地施用于对象。否则,不仅会影响法律权威,而且也会给司法带来巨大压力,降低刑罚的效益与威严。

总之,目前对恶意透支采取推定的认定方式,忽视了发卡行的审慎授卡义务,忽视信用卡透支民事、行政制裁乃至发卡金融机构内部规制的作用,一方面会导致信用卡产品粗放发展,助长银行片面重视发卡规模数量,忽视对客户信用的审核、忽视透支风险的防范,使信用卡发行的规范性、信誉性、健康性无暇被顾及,从而引发了信用卡恶意透支的信用卡诈骗刑事案件的大幅度上升,占用了有限的司法资源;另一方面,未来中国信用卡市场的竞争将非常激烈,要促进内资、外资银行开展公平公正的竞争,必须对信用卡相关市场进行法律规范,借鉴国外较好的经验,对信用卡透支性质界定、风险控制作出严格规范,对信用卡透支的入罪化进行有限、必要的严格界定,从根本上改变信用卡透支风险控制的缺陷,推动我国信用卡产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庆.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7.

[2]马春峰.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10.

[3]李步云.法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78-92.

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篇4

个人信用制度是指在经济生活中管理、监督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一整套规则、政策和法律的总和,其主要目的是为证明、解释和查验自然人信用情况提供依据,并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来规范个人信用活动当事人的信用行为。

个人征信是指征信机构通过合法渠道采集、调查、分析消费者个人的资信,以信用调查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个人信用信息使用者,作为其授信决策的参考依据。

二、个人信用体系薄弱的原因

1.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政府一道命令银行就要贷出“工资贷”“福利贷”(往往无法收回),使国有企业把银行贷款当作“第二财政”,借银行钱不还的风气日益浓重。

2.受多年来拖欠银行贷款风气的影响,我国公民的守信意识普遍不强。笔者在车贷工作中就遇到类似情况:一旦借款人手头资金紧张首先想到的便是拖欠贷款,好些的几月后一起还上,而有的客户索性就不还了;更有甚者冒用他人证件贷款。

3.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违约借款人的应对措施。众所周知,建立法制社会最重要的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的《刑法》《民事诉讼法》已日渐完备、但是对处理借款人拖欠、骗用银行贷款的相关法律还较薄弱,拖欠贷款银行只能后执行抵押物,可是车贷中汽车贬值快很难足额抵偿贷款,而房贷中只要户主不搬出贷款住房银行最终也没什么办法,而且我国对于恶意拖欠银行贷款者也无法进行刑事诉讼,这些都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三、加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就银行方面而言,个人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可包括风险识别、评估、风险防范与处理几个部分,风险识别排在首位,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又是识别客户质量的首要条件。

从社会意义来讲:(1)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2)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是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3)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扩大内需的迫切要求;(4)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有利于提高政府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效率;(5)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6)完善个人信用体系,是适应我国个贷事业飞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四、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的对策

1.加快个人信用体系的立法步伐

首先,要完善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在我国,个人信用数据源至少与10个以上的政府部门有关,或者由这些部门负责管理。除国家《保密法》、《商业银行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数据有限制规定以外,目前尚没有其他对个人信用数据进行管理的政策法规,也没有对某些不可以向社会公开的个人征信数据进行严格界定。但到目前为止,在许多政府部门管理的数据中,只有部分工商数据向社会开放。修改后的法律应明确规定何种个人数据可以向社会开放、开放的方式、数据处理和传播的方式和范围以及时限等等。

其次,尽快出台关于征信数据开放和规范使用征信数据的法律法规。一是应该建立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法律或法规;二是应尽快出台关于界定数据保密范围的法律或法规,即在强制性公开大部分征信数据源的同时,确定必须保密的部分,以及确定征信数据经营和传播的方式。

再次,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如进一步完善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奠定基础;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保证个人的财务数据完整;建立个人基本帐户制度,保障个人征信能及时与主动进行;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允许个人在一定条件下进入破产程序,豁免其剩余债务,保障个人信用制度良好运行。

2.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个人征信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我国的个人信用数据库必须由政府来建立并管理,这样可以减少欺诈、舞弊等不实行为;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中所有市场要素和体系的建立都有赖于市场行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发形成信用的供需机制。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是建立个人征信系统的最佳模式。

3.建立最广泛的数据采集机制

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央行个人征信系统也只是实现了国内银行的内部征信(即便这样各银行之前也存在壁垒),即通过查询人行征信系统可以获悉客户在2000年后在本人在国内银行的贷款和信用卡还款情况——可这样的数据采集广度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贷款或持有信用卡。人行征信系统对那些信用卡有过违约记录的客户打分不高,但仔细分析,那些经常使用信用卡的客户往往是有较好超前消费意识并且收入稳定的优质客户,而系统对那些不曾有过任何贷款和信用卡记录的人打分往往比这些有逾期记录的客户更高。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现行的征信系统仅仅通过这些信息判断借款人守信程度很容易会“盲人摸象”似的得出错误结论,甚至会导致优质客户被拒贷而漏掉坏人的结果。

同时,笔者通过总结实际工作经验,认为人行征信系统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数据更新较慢:一般客户信用卡和贷款信息往往3-4个月才更新一次,这给需要申请新贷款的人带来许多不便。二是对于逾期记录的保存时间问题——对于人行征信系统中的贷款逾期记录到底保存多长至今没有明确说法,使那些有过非恶意拖欠银行贷款有违约记录的人再申请贷款很困难。三是对于违约金额计算过于苛刻:建议征信部门把小额欠款的客户不纳入逾期贷款管理,使信用管理更具有人性化。

4.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提高个人守信意识

个人信用制度的运行中,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严厉的惩罚机制,将加大人们的失信成本,真正使守信者得到保护。我国个人信用制度惩罚机制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建立合理的惩罚尺度,以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施以相应的处罚;(2)建立快速收到有关失信行为的信息或举报机制;(3)根据失信行为的严重程度,将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按照时间长短记录于各相关数据库中;(4)建立被惩罚人申诉机制;(5)对诬告、诽谤者诉诸法律。

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篇5

央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有这样的内容:取消信用卡滞纳金,由发卡机构和持卡人协议约定违约金。上述规定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滞纳金究竟有无合法依据,改成违约金有何区别,监管新规能不能管住银行的任性?滞纳金会不会换了个“马甲”又回来了?

风控合理,但须收之有道

冯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银行为什么会对违约持卡人收取高额的补偿金?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对单一违约持卡人收取钱款以补偿损失,而是从整体角度,期望实现对所有持卡人的行为威慑,并实现信用识别功能。

信用卡的盈利模式需要以两个要点作为前提:一是持卡人有足够消费能力;二是违约风险可控。满足这两个要点的关键,在于保证持卡人的信用。要求持卡人提供身份、职业、收入证明等材料均属于正面识别,重在审核;而在央行规定之前的高额滞纳金则属于反面识别手段,意在威慑。从信用卡的盈利模式来看,我认为对违约进行风控是必须的。这也是监管机构取消滞纳金,但又给出违约金规定的根本原因。

多年来,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为了尽快抢占信用卡市场份额,不惜牺牲风险控制,放松甚至放弃信用审核,完全依赖高额滞纳金作为风控手段,这就是本末倒置了,也是“滞纳金”一词饱受社会争议的本质原因。

在“消费金融”的背景下,市场信用体系不完善、行业自律不完善、监管能力不完善,银行近乎疯狂的信用卡营销煽动起超出信用体系支撑的消费需求,很多消费者在银行的诱导之下只看重信用卡的便捷和可透支,对违约风险却置若罔闻。持卡人普遍存在风险认知缺陷,因而成为银行“惩戒条款”的适用人群。这是行业过度发展与市场环境尚不成熟之间发生冲突的缩影。

目前央行对信用卡违约金采取划定上下限的方式管理,是比较谨慎、克制的。央行及银监会更重要的作为,是要求并鼓励银行在对持卡人违约的处理上改变一贯的霸权与自私,避免银行以罚代管,做到收之有道。

高额滞纳金不具合法性,违约金也不能任性

张雪峰(京师律师事务所金融诈骗法律事务部主任)

高额滞纳金,不仅没有合理性,更不具有合法性,也是违背民事法律基本原则的。银行按照月息5%收取信用卡滞纳金,依据的是现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22条:“贷记卡持卡人未偿还款额和超信用额度用卡的行为,应当分别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超过信用额度部分的5%收取滞纳金和超限费”。这一规定,让银行收取高额滞纳金时底气十足。不少银行还对信用卡持卡人不按期偿还款额设置了最低10元起步和全额罚息的规则,令亿万信用卡持有人苦不堪言。

实际上,“滞纳金”这一词汇属于行政法规范围,它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所以,只有行政机关或具有行政职能的机构才可收取,银行不属行政机构,无资格收取滞纳金。

信用卡持卡人和银行之间属于合同关系,持卡人逾期未全部归还欠款,属于履行迟延,由此所产生之责任,应属民法责任。应当规定为违约金,即持卡人因违反合同约定而向发卡银行承担的违约责任。

换言之,改称违约金,并非只改名字,而是有实际含义的变化。

再看违约金是否可以任性收取,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规定“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就江苏杨女士信用卡纠纷事件来讲,从30元到万元,增长300多倍,显然是严重违反民法通则、合同法基本原则的。

就监管银行而言,还要关注一个问题。发卡银行关于部分还款而利息按照全部未还款数额计息,这是非常严重的霸王条款。对于这种问题,因为涉及数亿人的切身利益,应当引入公益诉讼来予以解决。

完善征信体系,对银行和客户都管用

林海(前地方银监局官员)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国内银行习惯收取高额滞纳金,但这并不是防范信用卡风险的唯一手段。从境外经验来看,利用个人征信体系和失信惩戒手段,完全可以制约消费信贷风险。

信用卡发放后,需要有效的个人动态信用评估机制,不断更新个人信用。在美国,个人信用评估的核心是动态的信用评分。这一分值会因五类信用资料变化而变化,分别是按重要程度依次为:一是个人破产记录、扣押抵押品、拖欠债务、迟付借款;二是未偿还债务;三是信用历史的长短:四是一年来新贷款申请的次数;五是正在使用的信贷类型,即拥有哪些种类的信用卡。分值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更新工作,并及时向信用卡发卡行提供。

在信用卡发生拖欠时,美国用《消费信用保护法》《公平信用结账法》和《信贷诚实法》等法律建立了这样一套体系,它支持失信记录方便地在全社会传播,把失信者对交易对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使失信者付出惨痛代价。

对于我国当前的银行信用卡业务而言,无论是从境外经验还是市场呼声出发,都要求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使金融机构在审核信用卡申请、授信之前可先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其次,要整合银行机构间的案件信息沟通机制,通过“银行卡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和“商户风险监控系统”两大系统,建立对信用卡违法犯罪的立体监测网络,及时共享不良持卡人或黑名单商户等信息。当然,也要对个人征信数据的采集、评估、披露及个人隐私的保密等作出明确规定,营造良好的消费信用环境。

新一轮“约定违约金”博弈才刚开始

沈彬(时事评论员、法律工作者)

央行的《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即将正式实施,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取消饱受诟病的信用卡滞纳金,同时又对违约金作了规定。

对于此项信用卡新政,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合法性存在严重问题,且之前被不少法院判定为违法的信用卡滞纳金,终于被央行取消了;忧的是,违约金是否会成为“换了马甲的滞纳金”,以合法的形式大行其道?

银行在本金、利息之外,另收滞纳金,有的还是按复利计算,导致滞纳金成了实际上的“驴打滚”。正如这次央行所称:滞纳金的概念带有较强行政强制色彩,不适用于平等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活动。此前部分被收取高额滞纳金的持卡人愤而到了法院,一些法院判决认定滞纳金有违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利率法定上限。

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篇6

案例1信用卡套现20万“赖账”被警方擒获

2011年5月24日,犯罪嫌疑人孙某在兰州市七里河某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额度为20万元的信用卡。2012年5月8日,孙某使用这张信用卡在某公司poS机上非法套现人民币20万元。2013年以来,银行方面多次向孙某催收欠款,但由于孙某透支信用卡欠款数额巨大,一直无力偿还,截至2013年12月31日,孙某所持的信用卡账户欠款263552.31元。七里河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到报警后,查明案情并将犯罪嫌疑人孙某抓获。孙某对其利用信用卡套现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

不讳。

案例2出国不还信用卡欠款难逃法网

青岛市民金某于2008年3月在某银行青岛市分行信用卡部申领了一张信用卡,截至2012年4月11日共欠款人民币14000余元,其中本金10000元。其间,银行多次采取电话、信函、登门等方式进行催收,但是金某不是避而不见就是换掉电话,银行无奈之下报警。随后,警方将金某抓获。经审讯得知,金某办理了移民,而移民的手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以为自己要出国了,于是抱着侥幸心理索性不还信用卡欠款。

信用卡透支及恶意透支的概念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用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其形式是一张正面印有发卡银行名称、有效期、号码、持卡人姓名等内容。背面有磁条、签名条的卡片。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两类,贷记卡是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则是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的信用卡。本文中所说的信用卡,一般单指贷记卡。

信用卡在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工具,即个人或者单位凭借自己的信用可以通过卡片向银行贷取一定数额的货币用以透支消费。

信用卡的透支,是指持卡人在其发卡银行信用卡账户上资金不足或已无资金的情况下,经过银行批准,持卡人仍可以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信用卡的透支,实质上是银行向持卡人提供的消费信贷,即允许持卡人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先进行消费,以后再由持卡人补足资金,并按规定支付一定的利息。信用卡透支是信用卡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信用卡的透支风险由银行承担。但是,透支根据主观状态的不同,存在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的区分。

信用卡本来就是用来透支消费的,但是信用卡透支分很多类型,有的信用卡透支是按照银行和信用卡持有人的协议来进行的,透支者有时会因种种原因无法及时将欠款归还银行,但经银行提醒后履行了与银行的协议,这就是所谓善意透支。按照我国《刑法》第196条的规定,所谓“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拒不归还的行为。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恶意透支作了更具体、更明确的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还有的持卡人和银行之间根本没有协议,所使用的信用卡是造假的或者通过骗取而得来的,这更是恶意透支的行为。

恶意透支可分为一般违法型恶意透支和犯罪型恶意透支。

一般违法型恶意透支,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违反信用卡章程与有关协议约定进行透支,逾期不还,但诈骗金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尚未触犯刑法,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一般违法型恶意透支是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还可由公安机关视情况处以拘留或罚款,但由于其社会危害性较小,不构成犯罪。

犯罪型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拒不归还的行为。犯罪型恶意透支按照行为类型,又可分为超限额的犯罪型恶意透支和超期限的犯罪型恶意透支。一般违法型恶意透支和犯罪型恶意透支相同之处在于行为人均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同之处是二者在客观危害程度上存在差别,即是否达到了犯罪程度,实践中以是否达到了司法解释的数额为标准。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具体表现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积少成多型恶意透支。

所谓“积少成多型”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短时间内逃避发卡银行的监控,在不同的信用卡特约商户、银行业务网点频繁使用其信用卡进行购物、消费或者取现,但是每次都在规定的限额内,最后积少成多,从而骗取发卡银行大量透支款的行为。此种行为方式因其每次透支的数额都在银行限额以下,因而从表面上看并未违反银行规定,不容易引起怀疑。这种恶意透支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与发卡银行在监控上的漏洞有很大关系。

2.骗领信用卡型恶意透支。

所谓“骗领信用卡型”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在申领信用卡的过程中,弄虚作假,提供虚假的信用资料或者提供虚假的财产担保,骗取发卡银行的信任而领取到信用卡,进行大量的恶意透支,从而骗取到发卡银行的大量透支款。

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通过以后,“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已经被纳入到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1项中,所以,对于“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就不能再以“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进行定罪处罚,而只能以修正案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即使两者在罪名上是同一的。

3.交叉担保型恶意透支。

所谓“交叉担保型”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利用信用卡管理章程对担保要求不明确以及发卡银行对担保材料审查不严的漏洞,采取互为担保或者循环担保的形式,骗取发卡银行的信任而领取信用卡,之后进行大量恶意透支的行为。《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发卡银行可根据申请人的资信程度,要求其提供担保。担保的方式可采用保证、抵押或质押”。《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41条规定,“发卡银行应当认真审查信用卡申请人的资信状况,根据申请人的资信状况确定有效担保及担保方式”。由此可见,信用卡章程对具体担保方式及其审查制度规定是不明确的,所以,实践中就出现下面“交叉担保”的情况:甲为乙,乙为丙,丙为甲分别在不同的发卡银行提供担保,从而使甲、乙、丙三人都领取到信用卡,然后三人利用申领到的信用卡进行频繁性的透支。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连动型的恶意透支,即互为担保的一方在对方形成大量透支的情况下,出于心理不平衡等原因,也大量进行透支的情况。

4.内外勾结型恶意透支。

“内外勾结型”恶意透支实际上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持卡人与发卡银行的业务人员合谋,利用信用卡可以善意透支的规定大量透支,然后进行分赃,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另一种则是持卡人利用特约商户惟利是图的弱点,与特约商户的工作人员相互串通,然后由持卡人在该特约商户进行透支消费,然后进行分赃。前者主要表现为负责信用卡申领的银行工作人员故意放松对持卡人资信材料的审查,从而使资信状况较差的人轻而易举地申领到信用卡,造成信用卡的恶意透支;后者则主要表现为特约商户的工作人员有意纵容持卡人在本单位连续购物、消费,致使出现大量透支的后果。

5.私相授受型恶意透支。

所谓“私相授受型”恶意透支,据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的界定,是指犯罪分子以结伴形式分工合作,由其中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负责申领信用卡,领取信用卡后再交由另一人或另一部分人到大陆疯狂购物玩乐,形成巨额透支。当事后收单行或者发卡行的签购帐单寄达领卡人时,持卡人便持并未在消费、购物期间离港旅游的证明向银行报称帐项出错,从而让银行承担透支的损失。这种类型的恶意透支主要表现为数个犯罪分子利用信用卡可以分别在不同国界或者不同行政管理区域申领和使用的特点,合谋骗取银行的资金。由于信用卡业务逐步国际化,这种案件的发生也呈多发态势。

恶意透支的法律责任

2009年12月16日实施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①持卡人“恶意透支”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②持卡人“恶意透支”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被认定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③持卡人“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被认定为涉及信用卡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此外,解释规定,“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金额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究那些“恶意透支”的诈骗行为,同时又发挥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

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篇7

(一)案件发生频繁,且类型高度集中,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因为具有支付功效、融资功效、担保和流通功效,作为一种金融工具,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当前的市场中。但是,由于我国《票据法》在立法上严重滞后,各项规定模糊,在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又由于银行承兑汇票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金融工具,所以,在实践中非常轻易出现票据法律关系主体不适格、票据填写不正确、没有真实原因关系和背书不正确的票据,也出现了大量承兑汇票诈骗等刑事犯罪。同时,伴随着信誉危机,也出现了大量的承兑汇票被拒付和不予贴现的情况。银行签发没有商品交易的银行承兑汇票是否有效,很多银行承兑汇票纠纷案件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2、担保公司系统性风险

从案例上看,担保公司风险点有:投资的过度集中,特别是市场准入管治失效导致无序扩张时,将使信用担保公司的收益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从而引发系统性的经营风险。

(1)、我国还没有出台《信用担保公司管理办法》,对担保公司的市场准入、退出及其规范运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信用担保机构有无序发展的现象,进而导致无序经营,引发担保行业性经营风险,迫使政府行政干预整顿担保机构,形成机构去留风险。

(2)、资本金增值保值风险。由于信用担保公司担保的企业都是不能满足银行要求银行不愿放贷的企业,加上我国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担保公司在选择被保企业时难度很大,出于风险的考虑,大多数担保公司在业务发展中都很慎重。这样,资本金的保值增值成为问题,特别是有一定规模的担保公司。

(3)、当利率水平走高时,担保公司的投资者会减少,扩充资本规模的难度将会加大,资本金的补充能力受到限制,担保公司面临生存风险)

3、理财产品的风险

在众多投资者的心目中,银行理财产品往往意味着安全、稳健,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也呈现出的爆炸性增长。据《中国证券报•中证网》报道,继2006年翻一番后,2007年银行累计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1302只、外币理财产品1760只。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推出势头不减,仅一季度就发行了921只。但银行理财市场近期来却接连遭遇“倒春寒”袭击。在国内外市场低迷之际,“收益危机”接连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发生。自今年1月份一款理财产品爆出“零收益”后,“零收益”、“浮亏”便成为银行理财产品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处于发展的初期,受到金融市场自身发展水平、法律和政策、理财人才的形成和管理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约束了银行理财的操作空间,使得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不过随着我国《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的重新修订,将为金融混业经营留下充分的空间。这将促进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

4、信用卡违约

进入2009年之后,信用卡欠费案件的大多数被告人从过去的恶意欠款人,变成了作为企业白领或高级管理人员身份的持卡人,一人多卡欠费现象突出,而信用卡欠款数额也在增大。就拿上海来说,2008年及以前黄浦区法院和浦东新区法院受理的信用卡纠纷案件诉讼标的额普遍较小,诉讼标的额在2000元至5000元的占该类案件的95%,但该院2009年初至2月中旬,受理的信用卡纠纷案件中绝大多数欠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

信用卡欠费案件的被告人从过去的恶意欠款人,变成了作为企业白领或高级管理人员身份的持卡人。这些被诉至法院的欠费持卡人的法律意识相对较高,只是由于受到失业、降薪客观环境影响,暂时无法偿还银行欠款,但大多数人能主动配合法院出庭应诉,这和以往恶意欠费人有很大不同。面对这种情况,银行方面也在通过加强沟通逐渐改变应对信用卡欠费的态度。

在加强沟通的同时,银行方面的防控风险意识也在加强。在法该院受理的信用卡案件中,已经有部分银行在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并积极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以最大限度减少经营损失。这在以往的信用卡欠费案件中很少见到。

5、劳动争议:新劳动法实施后,引发劳资纠纷

新劳动法的实施对于制度相对完善的大中型企业来说较为容易,而对于餐饮、建筑、食品等劳动力流动频繁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有些条款在实际执行中难度较大。比如临时工、季节用工的养老保险缴纳不好操作,企业和员工均不愿意,特别是短期工人希望企业将买养老保险的资金,折合为现金在当月支付。

新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增加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显性或隐性成本。短期内会造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的急剧增加,制约企业的稳定发展。另外,随着新劳动法的深入实施,广大职工逐步了解自身的权利,提高了维权意识,开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由于过去部分企业欠账太多,有些企业一时无法解决欠债问题,必然带来劳资纠纷数量的增加。从而也增加了银行业债权清收的困难度。

6、各专业银行债权打包、处置,存在系列问题,客户利用债权中存在的瑕疵,要求银行全额退还

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纠纷案件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二次转让后受让人的诉权问题:最初发放贷款的银行往往是各个国有商业银行的基层支行及其网点,而转让债权的是省一级的分行,对此作为债务人的被告提出抗辩,认为转让行并非合同的相对人,其转让行为无效。

(2)、诉讼阶段债权的连续转让问题:由于法律并未对处于诉讼中的金融债权的转让做出禁止性规定,相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人民法院对于债权转让前原债权银行已经提讼尚未审结的案件,可以根据原债权银行后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申请将诉讼主体变更为受让债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债权的利息问题:金融不良债权往往属于发放出去多年而未收回的呆坏账,如果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复息的计算方法,复息数额应该非常庞大,而资产管理公司出售债权时,常常只是按照正常的利息,加上一部分复息而已。

7、在法院扣划冻结企业账户资金中盲目保护企业,引发法院处罚

在法院扣划冻结企业账户资金中,银行盲目保护企业,引发法院处罚的案件屡见不鲜。比较典型的是成都的一起案例:银行工作人员虽告知执行人员被执行人账户有多少钱,却以各种理由进行拖延。还涂改查询通知书回执,柜台主管也找借口包庇工作人员,执行法官要求打印明细账单和转账传票,柜台主管又推脱称转移该笔资金是营销部客户经理办理的。最后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针对该银行在接到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法院查询被执行人存款,而且擅自转移被执行人账户上的存款100万余元,妨碍法院调查取证的行为作出决定对该银行处以15万元罚款。

(2)执行难问题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对被执行人银行存款的执行是在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采取的最普遍而又行之有效的执行方式之一。同时它又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相关部门的配合工作,使对被执行人银行帐户的调查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银行被诉案件利益增多的原因

1、法律意识增强

随着法制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公民对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客观、准确。据调查显示,70%以上的公民认为政府管理社会主要靠法律规定,且法规制定得完善或比较完善。

(2)、公民对统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度明显提高,与政府统计部门的融洽度也在逐步提高。据调查显示,65%的公民知悉违反统计法或不履行统计职责和义务所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能意识到自己的日常统计活动离不开统计法律法规的指导。

(3)、公民权利意识逐步提高。当公民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很多公民会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2、银行制度漏洞

(1)、立法中的冲突。我国现行金融立法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不完全协调一致,甚至互相冲突,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之间的冲突尤为明显。

(2)立法不合理。由于涉及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解释、文件、通知等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制定,而不同的国家机关在制定上述约束性文件时价值取向不同,甚至存在狭隘的部门保护主义倾向,没有银行的参与或虽有银行的参与但对银行的呼声不予理睬,因此上述约束性文件难免对银行的利益考虑较少或根本没有予以考虑,导致商业银行在适用上述约束性文件的诉讼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3)、违规帐外经营及自办公司带来的后遗症。部分商业银行过去违规操作、帐外经营多,帐外资产质量极差,尤其是个别行自办公司违轨经营情况十分严重。这些违轨经营并帐以后发生较多被诉案件。

(三)案件执行难,处置资产难度大

(1)、行政干预贷款清收诉讼,纵容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逃废银行债权。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界定为国有资产之间的内部资产转移关系,为稳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采取各种手段干预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强行指定银行贷款对象,使商业银行的信贷自难以得到落实,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贷款先天不足。

(2)、立法中的缺陷和漏洞。近年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立法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粗疏和空白,同时立法中矛盾之处也甚多,给银行当前经济案件的执行带来了消极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公司法对债权,破产制度不完善,执行立法滞后,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企业失信现象严重,司法独立性不到位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纵容等方面。

(3)、银行的内部原因。受账外违规经营影响,信贷资产质量差,和执行时间滞后。贷前审查不严,贷款操作手续尤其是担保设定不够规范。手续不完善,尤其是在违规并账过程中仍然出现部分违规,导致法院判决对银行不利。另一个方面,

综合以上情况,当前我行债权清收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不利局面。则主要表现在:

1、我们的思想认识不统一,有畏难情绪。表现在管理松弛,内控机制不健全或没有认真落实。部分商业银行为完成利润、效益等业绩考核指标,片面重视业务开拓,轻内部管理,内部管理松弛,内控机制不健全或不认真落实,人浮于事,出了案件纠纷相互推诿责任。

2、对经济金融形势认识的,总部与支行配合不够,没形成合力。

国务院总理19日上午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指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央果断提出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实践证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使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稳定了局势。

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贯彻中央的方针和政策,配合好总行,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为实现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出谋划策、勤奋工作,积极扶持大中小型企业,为早日走出金融危机困境的区域而努力奋斗。

3、清收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1)、银行诉讼准备不到位,诉前论证不充分,诉前、诉中财产保全措施不到位,造成胜诉后难执行。缺乏诉前准备工作,仓促、被动,没有进行认真的可行性分析,没有进行诉讼方案论证,更没有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尤其是财产状况及其归属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证据收集和整理不充分,不及时。同时没有采取必要的诉前、诉中财产保全措施,给企业转移财产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案件判决后难以执行。例:某支行诉前保全不力,被其他银行抢夺先机。

(2)、员工法律知识、法律技能欠缺,执行措施单一。由于银行员工尤其是相当多的基层行员工法律知识、法律技能欠缺,胜诉案件的执行对象主要限于主债务人或担保人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执行措施主要是查封、拍卖。执行措施和执行手段比较单一,执行的力度和效果因此而受到影响。

二、根据2009年资产管理工作指引,安排好下一阶段工作。

(一)在当前形势背景下,我们要高度警惕不良资产压降问题,要确保我们的不良资产率控制在2%之内,要有耐心,要分阶段一个一个问题,一个一个难点解决。

1、明确清收指导思想。本着实事求是,勇于承担损失、面对客观现实,立足“早收”、“多收”、“抢收”,最大程度清收不良贷款,最大限度地减少资产损失。

2、实行经营责任的目标管理。

根据全年业务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上级行下达的清收目标,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确定我行全年各项经营管理目标。

3、科学合理分解、落实目标任务。一是根据目标任务制定清收计划。根据总行下达的清收目标,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户排队分析,并集中会审,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清收计划。在此基础上再制订季度、月度、日计划。

4、总部与支行两级联动,资产管理部配备了专门为支行服务的对口客户经理(列表略)

(二)要全面推进和完成诉讼案件集中管理工作

1、熟悉诉讼管理操作流程。把所有诉讼案件统一集中总行资产管理部,由资产管理部归口承办。应安排业务能力较强的客户经理担任诉讼管理员,并认真组织客户经理学习《xx银行经济诉讼案件管理办法》、《关于集中管理诉讼案件的通知》,熟悉诉讼案件审批、移交、帐务处理流程,

2、掌握最佳诉讼切入点,建立诉讼预警机制。同时走出诉讼误区,增强诉讼技巧,提高行诉讼实效,做好诉讼的可行性分析及诉前准备工作。

首先加强诉前论证,要对企业的综合经营情况、财产状况、贷款法律手续完善情况及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有多大等做好全面的诉前调查分析,并对采取诉讼后的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论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执行缜密的诉讼方案,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向法院提讼。

其次,灵活运用多种非诉讼手段保全、清收和转化不良资产。通过赋予贷款公证文书以强制执行效力,在资产保全过程中出现危机时,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无需经过诉讼程序。或通过政府、行政机关、人民银行、新闻机构等沟通、联系、协调来解决问题。而且有最新司法动态: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第二巡视组组长,房凤友代表在审议“两高”报告时特别强调,要引导法官了解国情,了解中国老百姓,也就是说中国法官做的事要符合中国国情。这将把案件的判决执行力度推上一个新层次,有利于银行案件的执行管理,有利于债权清收工作。

最后要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对内一定要纪律严明,避免企业闻风而动,转移资产。

3、伴随着金融企业的集结和发展,法院受理的金融类案件正呈现持续猛增的趋势。与此同时,金融类案件的专业性也在不断增强,金融类案件的审理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性,法官如果没有专业的金融背景可能难以理解各类要素,不但会给审判工作带来难度,甚至会间接影响整个金融行业的秩序。为简化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可能会推出金融合议庭,专门审理金融案件.这也有利于金融诉讼案件集中管理。

(三)、要强化不良资产剥离的基础工作

1、对于不符合集中剥离条件但有以下几种情形且支行愿意剥离的不良贷款,通过审批形式经资产管理部、计划财务部、风险控制部和稽核监控部审批后,予以单独剥离:

(1)、债务人出现重大经营及财务危机。

(2)、进入诉讼程序的。

(3)、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的。

(4)、其他情况特殊的债权。

2、不良资产的剥离工作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确保剥离贷款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所管辖剥离贷款的发放过程、形成不良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等情况认真写好小传。在剥离过程中双方移交和接交人员必须认真清点移交资料确保移交资料无缺失,无遗漏。某支行隐藏重要资料,给债权清收造成影响,我们要吸取教训。

(2)此外,实行档案整理责任制,要求管户人员做好信贷相关档案的日常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同时,及时登记相关登记簿。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模式,加强对良性贷款的跟踪和监测,防范新的不良贷款产生。

(四)规范,及时做好09年的贷款核销工作。

(1)、对于已剥离的核销贷款我支行必须积极配合资产管理部组织好材料归集工作,保证核销贷款的档案材料的完善、真实,尤其是剥离后形成的有关法律文书支行应及时移交给资产管理部。

(2)在加大对不良贷款核销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良性贷款的监测。坚持采取清前堵后、清防并重的方针,建立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防范监测控制和预警机制,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责任约束机制与贷款激励机制相结合的信贷管理模式。切实防范新的不良贷款产生。

(五)、要做好新形势下的以物抵债和资产处置工作。

要及时将在贷款清收中取得的以物抵债资产造具清册,并移交资产管理部管理和处置。

1、谨慎取得抵债资产,切实做好对企业贷款的统一授信及贷款评审,重视贷前调查。

(1)因此在达成抵债协议前应该认真做好对拟抵债资产的尽职调查,在办理以物抵债前,应当进行实地调查,并到有关主管部门核实,了解资产的产权及实物状况,包括资产是否存在产权上的瑕疵,是否设定了抵押、质押等他项权利,是否拖欠工程款、税款、土地出让金及其他费用,是否涉及其他法律纠纷,是否被司法机关查封、冻结,是否属限制、禁止流通物等情况。

(2)在贷款发放前,要严格、客观地审查借款企业的信用等级、发展前景、偿债能力、风险预测及我行对策等因素,确保将贷款发放给效益好、还贷有保障、风险小的企业;同时严格审查保证人的保证能力,抵押物、质押物的价值、变现能力以及产权是否清晰、证件是否齐全

2、重视抵债资产的过户

按照物权法第28条的规定,自法院以物抵债的裁定生效之日起银行即可以取得抵债资产所有权。应当注意的是,银行即使按照法律的规定取得了所有权,也应当及时办理抵债资产的过户,因为按照物权法第31条的规定,银行不得直接出卖抵债资产,而应过户到银行名下后方可处置。避免发生被执行人将抵债资产再次出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并办理了过户的情况。

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篇8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1

当信用卡持卡人在没有按时还款时,银行就会进行提醒甚至催款。现在的信用卡催收机构主要有几下几种:1.发卡银行自己的信用卡中心及各地的分支机构;2.委外催收机构:银行对于债务催收这种非核心业务,一般会外包给外部的一些催收机构。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律师事务所,二种是信用卡服务公司或咨询公司,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讨债公司1。

一、信用卡债务催收公司的性质

信用卡服务公司或咨询公司一般为私人性质,人员一般是规模15-100人以上不等,收入来源则主要是依照比例从催款回收额中提取佣金,一般是在20%-50%之间2。从这里可以看出,其盈利模式是获利与催款成功率直接挂钩,而工作的工具依赖于对有利证据的获取,但是即使是对于恶意透支者来说也是未必合法。8

二、信用卡催帐公司的工作流程

一般银行将逾期三个月和三个月以上信用卡持卡人详细登记资料按逾期时间段分配给催收单位。逾期时间段分为:1.提前委案(持卡人消费后被怀疑有超限消费、套现等可能。催收提成15%);2.一手委案(逾期3个月不还款。催收提成20%);3.二手委案(逾期3-6个月不还款,催收提成25%);4.三手委案(逾期6-9个月不还款.催收提成30%);5.长账龄委案(逾期9个月以上不还款。催收提成35%);6.临时打包委案(催收提成35-50%)。3

催收公司便将这些资料下发给业务人员,由其运用包括电话骚扰、威胁等在内的手段进行催帐。公司将视其“业绩”发放工资,因此一些缺乏法律意识的员工极易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侵害未能按时还款的持卡人的利益。

三、信用卡债务催收公司行为性质分析

银行交由催帐公司进行催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以电话恐吓、威胁等恶劣手段为主的催帐行为,或者假以司法途径的名义对持卡人甚至是其亲友们施加压力,严重影响了持卡人的正常生活,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7限于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原因,这种紧迫的焦虑感又进而会影响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整体感觉与评价,对相关部门或单位的正当行为也会产生不信任感,有的甚至趋于绝望而自杀或者做出其他破坏社会秩序的事情来。另一层次上也会误导其他的民众对信用卡的看法及态度,这些恶性循环必将严重到银行本身的信誉与国家调控的公信力。

四、催收公司人资格的质疑

所谓,在民法的意义上,指是指人在权限的范围内,以被人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从而与被人直接发生权利义务的行为。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的几个基本特征:第一,人必须具有资格,能够代替被人进行相关的法律行为;第二,被人和人之间必须有书面的授权文件,比如协议书等。第三,人的行为不能超出被人授予的权限;第四,人的违法行为应当由被人承担责任。

在实际的银行信用卡催款行为中,存在诸多不符合民事要求的现象。一个是那些民间的催帐公司往往未经注册合法成立,未取得信用卡村手的业务经营许可证等证件,缺乏必要的管理与约束,因此也就不具备人的法律资格;第二是在信用卡透支催款的业务外包实务中,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银行一般不出具书面的授权文件,更谈不上对催收的权利进行限定了,因此债务公司代为催收缺少直接的权力来源;第三是催帐公司在对拖欠还款的持卡人进行催收时,常常利用不正当的手段对其施压以高效率地达到目的,危害了持卡人及其亲属的合法利益;第四是不当或不法的催收行为,又将引发其他范围的法律问题。持卡人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法律意识和取证工具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落后性。这种严重的不对等性极易造成社会的不安因素,转而又危及个体的权益保护。

五、结语

信用卡业务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已经逐渐被认识到,相关单位也制定了一些办法予以改进,比如前不久中国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商业银行再单纯以信用卡的办理量进行业绩考核,禁止滥发信用卡。4、5银行办理信用卡需要对申请人进行评估,并且落实第二还款人,收取信用卡超限费等需要明示等。6

除了这些更为科学合理的提前限制以外,《办法》开始重视对持卡人的隐私保护,要求商业银行在不同业务中使用客户信息前必须事先获得客户授权,交易凭条必须对卡号进行部分屏蔽,商业银行及其合作机构不得超过业务需求存储与持卡人信用卡相关的信息。

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篇9

关键词:信用制度;非典型失信;矫正机制

abstract:asmajorityresidendbecauseofmalajustmentinindividualcreditcommunicationdatabaseprocessinthebeginning.itneedsamechanismofamortizeredressandremoveafterwords,sothatitcanminishefficiencylossingasaresultofriqiditycreditsystemcauselosecreditofthenonetypical.

Keywords:creditsystem,losecreditofthenonetypical,redress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82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3-0045-04

一、引言

1990年,我国开始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06年,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与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信息共享;通过征信系统所形成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让全社会都来自觉建立和维护自身的信用记录,客观上促进了全社会信用意识的提高,进一步优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之初,人们对新制度、新规则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但制度的规范性和一般性要求却常常与人们的认知、适应能力形成冲突,一些普遍存在的善意失信行为也同样承受了与恶意失信一样的信贷惩罚结果。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对刚性制度进行事后缓冲、矫正和消除的机制,以弱化信贷惩罚对非典型善意失信造成的效率损失。

二、非典型失信案例

所谓典型失信,就是企业或个人为了追逐和攫取利益,从主观事实上恶意逃逸责任或债务,导致违反征信管理制度的失信行为。典型失信的特征包括主观意识上的故意性(包括合同关系成立或法律判定后的主观)、失信行为的破坏性、信贷资产的风险性和自身利益的损失性。而非典型失信则是企业或个人因信息不对称、受客观因素阻挠、主观意识大意等造成违反征信管理制度的失信行为。非典型失信的特征包括认知度上的偏失性、信贷资产的潜在风险性以及自身利益的损失性。不难看出,尽管典型失信和非典型失信都有失信和得不到征信制度认可的事实结果,但两者的基本动机有主、客观上的本质差别。本案例研究的重点是非典型失信。

(一)非典型失信情形

张某是一家私营乡镇企业的老板。作为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他平时一直推崇诚信理念,生产经营规模和效益逐年提升,其企业多年被当地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6年,张某以个人房产为抵押到建设银行贷了期限为10年的20万元的贷款。几年来,他从来没有忘记还贷,即便在企业生产经营旺季暂时忘了还款,也会在次月将上月的还款打进还款账户。2009年7月,因一笔巨额订单的生产急需50万元流动资金,再次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审核符合贷款条件并给予办理,但最后查询征信系统时发现有大量的不良信用记录而拒绝给予贷款。征信系统查询结果显示,张某在3年时间内总共有6次不良信用记录:(1)2007年初,张某在广州联系业务6个月后顺便去海南旅游,回来后虽马上将所欠贷款打入还款账户,但已形成了连续7次逾期还款的记录。(2)2008年1月在银行贷款利息调整加息后,张某仍按原来的贷款利率和月供金额将款项存进还款账户,导致账户留存不足,银行无法扣款,造成违约10个月。(3)张某拥有3张信用卡,虽一直没有使用,但始终未付信用卡年费;且因一信用卡遗失未及时挂失,被人恶意透支,导致信用卡交易不良记录。张某的这些不经意行为,虽然不属于故意的或恶意的道德风险性质,但已被征信系统记录在案,不仅生产急需的50万元贷款被银行拒绝,而且,按照现行征信管理制度规定,他在长达7年时间内,都很难再从任何一家银行获得贷款。

(二)非典型失信的普遍性及其经济后果

张某非典型失信的情况并非特例,类似的问题在个人信用征信中普遍存在。据莘县征信中心工作人员反映,自2006年个人征信系统运行以来,有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具有逾期记录,其中善意违约记录人数占所有逾期记录人数的85%以上。利用企业(个人)征信系统,3家商业银行拒绝高风险客户信贷申请共780余笔,涉及金额2030多万元。另外,针对非典型失信的特殊情况,3家商业银行利用信贷征信系统将因非典型失信所形成的不良贷款转换为正常业务,共计200余笔,金额400多万元;涉及资产保全的业务143笔,涉及金额350万元。但非典型失信的普遍程度可能比暴露的情况要严重得多,据对莘县40家单位的2000名居民调查,80%以上的居民不愿意主动去银行查询自己的征信记录,只有当自己有信贷意向时,才愿意去银行查询个人征信记录。

个人非典型失信大致有这样几种未曾留意的情形:一是借款人及其配偶在其贷款行曾有多次严重逾期;二是借款人及其配偶在其他贷款行有多次逾期;三是借款人月供不足;四是借款人信用卡使用中的过失;五是借款人担保牵连;六是借款人将还款日期错位等。对非典型失信的事后处理,即便事实上不存在任何风险,银行都要求其出具按时还款保证书,强调今后如出现银行规定的最低逾期数,银行将强制回收贷款。有的银行还相应增加了贷款抵押物,或采取增加首付比利、提高利率、将准贷记卡额度降为零额度等措施予以预防。非典型失信蒙受着典型失信同样的信贷惩罚。

三、征信制度刚性与非典型失信

(一)现行征信制度的刚性特征

征信制度是规范征信活动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有关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规范性表现在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个人数据和企业资质认证提供适当的保护,从而确保信用评价过程的客观、公开和公平。通过提高信贷市场信息共享制度,降低贷款机构收集信息的成本,缓解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信贷市场效率,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增长和全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

按现行征信制度要求,对于借款人(企业)信用,征信系统应用显示借款人普遍存在的以下不良信用记录导致不能获取银行贷款:(1)在除贷款行以外的其他行留有不良贷款记录;(2)在他行有贷款到期未偿还,没办理相应的展期手续,形成不良信用记录;(3)有拖欠贷款利息的情况;(4)借款人对外担保较多,超过净资产的1.5倍以上;(5)借款人法人代表有巨额贷款出现超过70多次逾期记录,虽然贷款还清,但仍存在潜在的信用风险的;(6)借款人法人代表在其他行有个人贷款上百万元,贷款卡透支有逾期还款记录,信用卡有瑕疵;(7)借款人与关联企业往来较多,且关联单位在他行有大额的不良贷款;(8)借款人现有的两笔贷款5级分类均为可疑;(9)借款人存在环境违法行为,被环保部门处罚,有不良记录;(10)借款人因超标排放污物被经济处罚过;(11)借款人存在诉讼信息,曾与某城市信用社发生经济纠纷;(12)借款人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

通常情况下,交易双方通过对对方信用信息进行分析,衡量和判断对方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从而决定是否与其进行交易。征信制度的作用机制,对交易各方的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进行真实记录,由此成为交易决策的基本依据。正是由于这种对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的真实记录,才确立了征信制度的正向激励守信行为和规避处罚典型失信行为的真正意图。征信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规范,具有一般性和宽范性特征,对于所有共同受其约束的企业和个人都是具有强制性的,其对象是一般人而不是特定的人,所有被纳入征信系统的企业和个人都要受到征信制度的规范;它所搜集的信息,既可以是一些与债权债务关系履行承诺和实践有关的信用交易信息,也可以是一些与债权债务关系履行承诺和实践无关的强制搜集信息,因而无法从技术上来区分和甄别哪些是主观故意的典型失信,哪些是无意识的非典型失信。

(二)非典型失信成因分析

在我国,信用产品尚处于推广阶段,被纳入征信系统的企业和个人尚未明确自我位置划分,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信用行为在征信系统中被约束和信用报告已成为“第二身份证”的重要性,社会信用主体的信用意识仅停留在道德范畴。据对莘县40家单位的2000名居民调查,有1358人虽不愿意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但五分之一以上都有非典型失信的不良信用记录。造成非典型失信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们不熟悉征信系统信用记录生成原理。由于社会主体信用知识缺乏,居民个人只注重还款结果,忽视还款过程。一部分人对还款过程出现的逾期(违约)情况,没有引起重视。二是征信系统维护者――银行服务缺位。由于金融机构存在注重个人按揭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的拓展,而忽视了配套服务水平。如贷款利率调高后,没能及时通知贷款人增加还款额,致使贷款人不足额还款形成逾期(违约)。如本案例中张某于2008年12月出现贷款违约10个月的不良信用记录,主要是因为贷款利息调整加息、银行通知不及时导致的。由此可见,在我国征信体系运行初期,居民个人还不太适应,信用意识淡泊和对征信作用机制不熟悉等,导致出现了大面积无意识的善意失信行为。

(三)非典型失信的矫正及其效率损失

根据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即为不良记录:分期还款拖欠贷款本金或利息连续3期(含)或累计6期(含)以上的;到期一次还本拖欠贷款本金或利息时间在90天(含)以上的。这些不良信用记录往往成为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基本依据,在多数情况下,非典型失信同样蒙受了典型失信拒绝贷款的惩罚。但多数居民因自己的无意识或疏忽大意导致非典型失信,并且受到商业银行信贷惩罚感到委曲甚至不满。所以,在实践层面上,商业银行实行了有限变通,对客户的“善意违约”和“恶意违约”进行区别对待,在确认贷款人属于非典型失信的前提下,通过提出警告、要求,降低贷款数额和限定贷款期限,或与司法部门联合认定后,通过增加担保措施等进行适当矫正;有些商业银行对于连续拖欠期数少于3期、累计拖欠期数少于6期,或无连续拖欠和累计拖欠者,贷款行给予正常授信处理。

四、政策建议

征信系统要以适应现代经济的需要来发展征信,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方便公民在更大的范围内从事经济金融交易为准则,在帮助每个人积累信用财富的同时,激励人们养成守信履约的行为习惯,进而推动社会信用的整体优化。但征信制度在非典型失信上所形成的效率损失,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矫正机制,以有效甄别、缓冲、纠正和消除典型失信和非恶意拖欠,切实防范信用风险,推进信贷业务健康发展。征信制度的矫正机制可从如下四方面着手建设:

(一)建立错误信息筛选机制

在征信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许多个人信用卡或贷款逾期情况的产生,由于消费者个人真实存在的行为造成的客观记录,系统无法进行原因甄别,不能修改记录。因而征信系统的管理者和使用机构应建立错误信息的筛选机制,通过对错误信息的筛选,经综合评判合理分析非恶意拖欠的不良记录,如通过核对商业银行“个人信贷系统”查询所得明细或原贷款行打印的还款明细,对于连续拖欠期数少于3期、累计拖欠期数少于6期,或无连续拖欠和累计拖欠者,就确认为非恶意累计拖欠的不良记录。通过建立错误信息的筛选机制,在有效释放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从严控制贷款。

(二)建立不对称信息缓冲处理机制

因银行贷款利率调整,以致借款人每月未足额还款(有的借款人只注意偿还较大的整数金额而忽略尾数或零星金额,造成长期未足额还款的情况),此情形中,借款人虽负有因对贷款利率调整缺乏了解和掌握而未及时调整相应还款金额的责任,但贷款行一方也存在管理未跟进,未及时告诫借款人的疏忽,实际上借款人并无拖欠之意(如今商业银行基本上都为客户开通了手机短信理财等业务,规避了上述问题发生)。因而该情形应确认为非恶意累计拖欠的不良记录,并在本次办理信贷手续时,对借款人提出警示和要求。其他因拖欠期数的时点性统计口径原因,形成累计拖欠的不良记录,不仅与借款人还款时间滞后有关,而且还与该银行未进行提醒性管理有关,而事实上借款人确实在本月或次月全额还款,根本无拖欠之意,同样可采取缓冲处理,在本次办理贷款时应确认为非恶意累计拖欠,对借款人提出警示和要求。

(三)建立非典型失信纠正机制

因意外事件和不可抗拒原因,借款人在相应的被拖欠金额和期数范围内,无法正常行使民事行为能力,形成拖欠的不良记录。该情况经司法部门认定后,可确认为非恶意连续拖欠或累计拖欠的不良记录。人行征信系统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同意解除借款人已有的不良信用记录或超过不良信用记录的公开期限,并未出现新的不良信用记录的,都应确认为非恶意拖欠的不良记录。

(四)建立不良信用记录事后消除机制

对于信用报告中的信息需要展示多长时间,我国目前还没有正式出台明确的相关规定。所以在正式出台相关法规条例之前,信用报告中的信息会一直展示。对于信用信息的保留时间,其他国家的普遍做法是保存5-7年,对于那些因破产、倒闭、逃废债务等因素导致的违约记录,象美国等一些征信管理较为成熟的国家规定保存10年,我国目前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通过以上机制的建立,银行在分析信用现状、信用条件和信用预期等信用分析基础上,采用科学掌控贷款准入、增加担保措施、降低贷款成数、缩短贷款期限、增加优质客户第三方担保措施等方法,审慎掌握。对于借款人因外部因素引起或过去信用意识不强等因素影响而造成“原生性”、“暂时性”和“间隙性”违约,在诚信和法制不断健全、完善的今天,进行引导、修复和重生信用,使企业和个人与银行在征信业务的活动中实现良性互动,从而改善信贷及商业决策,鼓励偿债和履行各项义务,降低信息需求机构的成本,在征信系统的使用中达到利益最大化,在最大限度维护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推动社会诚信建设,进而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增强守信观念,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S],1999年.

[2]中国人民银行[2005]3号令.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S].2005年8月18日.

[3]汪路.努力建立科学的研发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征信系统建设暨征信中心各项工作持续发展[J].中国征信,2009,(6).

[4]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课题组.论个人征信对四川省消费信贷的影响[J].金融参考,2009,(2).

关于信用卡欠款的法律法规篇10

主要内容

严格信用卡业务市场准入管理

《办法》对中资银行、合作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相关机构开办发卡或收单业务、设立信用卡中心等专营机构、市场退出等事项实施审批制;对新增信用卡产品种类、增加信用卡功能、增设信用卡受理渠道或接受委托,作为发卡业务服务机构和收单业务服务机构开办相关业务等实施报告制。根据《办法》,商业银行申请开办信用卡发卡或收单业务之前,应当根据需要就拟申请的业务与监管部门沟通,说明拟申请的信用卡业务运营模式、各环节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流程设计、业务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并根据沟通情况,对有关业务环节进行调整和完善。针对信用卡业务退出机制缺失的问题,

《办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采取提请审批、提前公告、有效处置问题、避免突然中止服务等措施,充分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

切实保护客户知情权

根据《办法》,与客户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重要提示”应当在信用卡申请材料中以醒目方式列示,至少包括申请信用卡的基本条件、所需基本申请资料、计息结息规则、年费/滞纳金/超限费收取方式、阅读领用合同(协议)并签字的提示、申请人信息的安全保密提示、非法使用信用卡行为相关的法律责任和处理措施的提示、对申请人信用和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内容等信息。在通过信用卡领用合同(协议)或书面协议对通知方式进行约定的前提下,发卡银行应当提前45天以上采用明确、简洁、易懂的语言将信用卡章程、产品服务等即将发生变更的事项通知持卡人。

规范信用卡营销管理

《办法》从营销材料、人员管理、面谈面签、信息披露和保密义务、资料保存备查5个方面明确了监管要求,对单一采用发卡量计件提成的考核方式、片面介绍业务信息、隐瞒重要信息、未经客户授权进行交叉销售等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并规定信用卡未经持卡人激活,不得扣收任何费用(持卡人以书面、客服电话录音、电子签名、持卡人和发卡银行双方均认可的方式单独授权扣收的费用以及换卡时已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除外)。

加强学生信用卡管理

《办法》禁止对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发卡(附属卡除外),向符合条件的同一申请人核发学生信用卡的发卡银行不得超过两家(附属卡除外)。《办法》强调在发放学生信用卡之前,必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取得第二还款来源方(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并确认第二还款来源方身份的真实性。在提高学生信用卡额度之前,必须取得第二还款来源方表示同意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办法》还从初始额度、调整额度、充分告知、用卡教育等方面加强对年轻消费者和学生信用卡持卡人的管理。

强化信用额度管理

一是信用卡授信额度动态管理。发卡银行应当根据持卡人资信状况、用卡情况和风险信息对信用卡授信额度进行动态管理,并及时按照约定方式通知持卡人,必要时可以要求持卡人落实第二还款来源或要求其提供担保。

二是信用卡授信额度合并管理。发卡银行应当对持卡人名下的多个信用卡账户授信额度、分期付款总体授信额度、附属卡授信额度、现金提取授信额度等合并管理,设定总授信额度上限。

三是信用卡授信额度调减管理。在事先约定的情况下,发卡银行可以对超过6个月未发生交易的信用卡调减授信额度。当持卡人身份证件被盗用、家庭财务状况恶化、还款能力下降、预留联系方式失效、资信状况恶化、有非正常用卡行为等风险信息时,发卡银行有权立即停止上调额度、超授信额度用卡服务授权、分期业务授权等可能扩大信用风险的操作,并视情况采取提高交易监测力度、调减授信额度、止付、冻结或落实第二还款来源等风险管理措施。

四是信用卡超授信额度管理。发卡银行提供超限额用卡服务、收取超限费等必须以持卡人开通此项服务为前提。在持卡人开通超限额用卡服务之前,应明确告知持卡人关于超限费收费形式、计算方式、关闭此项服务的权利等信息,一个账单周期内只能提供一次超授信额度用卡服务,在一个账单周期内只能收取一次超限费。

明确持卡人欠款偿还顺序

《办法》根据信用卡账户欠款的逾期天数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还款顺序:逾期1~90天(含)的,按照先应收利息或各项费用、后本金的顺序进行冲还;逾期91天以上的,按照先本金、后应收利息或各项费用的顺序进行冲还。

完善催收管理

《办法》对发卡银行处理持卡人因特殊原因导致偿还能力下降的情况作出了创新性安排,允许发卡银行针对特定情况与持卡人平等协商,共同设计个性化还款协议,并对个性化还款协议的催收行为和后续处理予以规范,禁止不当催收行为,以保护具备还款意愿的持卡人权益。

强调特约商户资质审核管理

《办法》规定,收单银行应当加强对特约商户资质的审核,实行商户实名制,不得设定虚假商户,不得因与特约商户有其他业务往来而降低资质审核标准和检查要求,对批发类、咨询类、投资类、中介类、公益类、低扣率商户或可能出现高风险的商户应当从严审核。对从事网上交易的商户,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以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和资金安全。

注重收单银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督管理

《办法》要求收单银行应当按照外包管理要求对签约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监督管理,并有责任对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签约的商户进行不定期的资质审核或交易行为抽查,以确保为从事合法业务的商户提供服务。

重视特约商户风险管理

根据《办法》,对特约商户交易量突增、频繁出现大额交易、整数金额交易、交易额与经营状况明显不符、争议款项过高、退款交易过多、退款额过高、拖欠退款额过高、出现退款欺诈、非法交易、商户经营内容与商户类别码不符或收到发卡银行风险提示等情况,收单银行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出现收单业务损失的风险。对确认已出现虚假申请、信用卡套现、测录客户数据资料、泄露账户和交易信息、恶意倒闭等欺诈行为的特约商户,收单银行应当及时采取撤除受理终端、妥善留存交易记录等相关证据并提交公安机关处理、列入黑名单、录入银行卡风险信息系统、与相关银行卡组织共享风险信息等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明确信用卡业务外包的禁止性规定

根据《办法》,发卡银行不得将信用卡发卡营销、领用合同(协议)签约、授信审批、交易授权、交易监测、资金结算

等核心业务外包给发卡业务服务机构;收单银行不得将特约商户审核和签约、资金结算、后续检查和抽查、受理终端密钥管理和密钥下载工作外包给收单业务服务机构。

规范信用卡风险资产分类管理

《办法》明确商业银行应当对信用卡风险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标准如下:(1)正常类:持卡人能够按照事先约定的还款规则在到期还款日前(含)足额偿还应付款项。(2)关注类:持卡人未按事先约定的还款规则在到期还款日足额偿还应付款项,逾期天数在1~90天(含)。(3)次级类:持卡人未按事先约定的还款规则在到期还款日足额偿还应付款项,逾期天数为91~120天(含)。(4)可疑类:持卡人未按事先约定的还款规则在到期还款日足额偿还应付款项,逾期天数在121~180天(含)。(5)损失类:持卡人未按事先约定的还款规则在到期还款日足额偿还应付款项,逾期天数超过180天。《办法》鼓励商业银行采用更为审慎的信用卡资产分类标准,持续关注和定期比对与之相关的准备金计提、风险资产计量等环节的重要风险管理指标,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加强对客户隐私的保护

《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严格遵守对客户资料保密的原则,不得泄露客户信息,在不同业务中使用客户信息必须事先获得客户授权。商业银行应当确保对收单业务受理终端所有打印凭条上的信用卡号码进行部分屏蔽,并确保业务系统只能存储用于交易清分、资金结算、差错处理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账户信息,不得超过业务需求存储信用卡相关信息。

《办法》局限性分析

信用卡“逾期”概念仍需明确

《办法》在“持卡人还款顺序”以及“信用卡风险资产分类管理”中出现了“逾期”概念,例如,发卡银行收到持卡人还款时,按照以下顺序对其信用卡账户的各项欠款进行冲还:逾期1~90天(含)的,按照先应收利息或各项费用、后本金的顺序进行冲还;逾期91天以上的,按照先本金、后应收利息或各项费用的顺序进行冲还。又如,持卡人未按事先约定的还款规则在到期还款日足额偿还应付款项,逾期天数在1~90天(含)为关注类风险资产……。上述规定并未对“逾期”进行界定,“逾期”是指持卡人因未偿还“最低还款额”形成的“逾期”还是指持卡人因未偿还“全部应付款项”形成的“逾期”。实践中,商业银行普遍将未偿还“最低还款额”视为“逾期”。为避免商业银行对“逾期”概念理解的偏差,监管部门还需对此进一步细化。

商务差旅卡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

《办法》对商务采购卡的规定较为详细,如商务采购卡不得提取现金;销户时,账户余额应当转回其对应的单位结算账户。《办法》对商务差旅卡是否可以提现以及销户时账户余额是否应转回其对应的单位结算账户并没有明确规定。1999年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单位人民币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存入,不得存取现金;销户时,单位人民币卡账户的资金应当转入其基本存款账户。根据《办法》,《办法》颁布之前制定的相关信用卡管理规定与《办法》不一致的,以《办法》为准。在《办法》对商务差旅卡是否可以提现以及销户时账户余额是否应转回其对应的单位结算账户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是视为《办法》放开了对商务差旅卡的上述限制,还是商务差旅卡还应按照《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提现及销户事宜,需要监管部门对此进一步明确与完善。

部分条款规定仍需在实务中不断细化

《办法》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作出了若干原则性规定,如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信用卡业务操作风险的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监测指标,适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合理确定本行学生信用卡的首次授信额度和根据用卡情况调整后的最高授信额度。但上述要求尚缺乏明确的执行措施。例如,商业银行针对操作风险可以采取何种防控措施,应急预案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又如,“风险监测指标”应该包括哪些指标,如何判断风险监测指标“科学合理”,“合理”确定本行学生信用卡的首次授信额度和根据用卡情况调整后的最高授信额度的标准是什么,《办法》也未作具体规定,需要商业银行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商业银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遵守相关禁止性规定

《办法》新增了不少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过程中的禁止性规定,如“禁止营销人员从事本行以外的信用卡营销活动,不得在未征得信用卡申请人同意的情况下,将申请人资料用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交叉销售”;“不得对营销人员采用单一以发卡数量计件提成的考核方式,不得对催收人员采用单一以欠款回收金额提成的考核方式”;“信用卡未经持卡人申请并开通超授信额度用卡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扣收超限费”等。商业银行应注意遵守监管机关的禁止性规定,及时对本行内部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确保信用卡发展业务依法合规。

充分履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的义务

商业银行充分履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义务是金融消费者“责任自担”的前提。针对实践中部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不规范和风险揭示不到位的问题,《办法》中对此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守《办法》相关规定,切实保护客户的知情权,对与客户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重要提示”应在信用卡申请材料中以醒目方式列示,对产品的销售不得有虚假、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不得有夸大或片面的宣传,避免金融消费者对产品产生重大误解等。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管理

特约商户和商业银行更多体现为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通过合同进行约定。《办法》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对特约商户的资质审核、评估、检查、监督管理等义务以及违反义务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商业银行应注意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履行对特约商户的管理责任,强化特约商户的风险意识,降低因特约商户违规操作引发的风险,切实做到将信用卡风险防控关口前移,有效防范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