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单元设计十篇高中语文单元设计十篇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3:27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篇1

1、教学设计科学化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根据课本中一个单元,教师将这个单元中的话题、语法、功能、句型、文化意识等进行一个合理的整合,达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与传统教学不同,现在的教学设计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材的内容充分发挥,设计不同的师生互动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的任务链,形成为了达成让学生学习某个语言功能而设计的教学设计模式。在《what’sYourFavouriteFood?》的预习中,我们可以设置两个问题:

1.playastoryandraiseaquestion:whatdoesJimmyeatinthesupermarket?

2.playthestoryforthesecondtime.andask:whatfooddoesJimmylike?whatfooddoesn’thelike?why?通过预习这则故事,让学生初步学习单词的发音、拼写和目标单词的意义。

2、知识联系紧密化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整个课本单元的角度来设计整个教学的思路。从单元整体入手,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同时注重前后联系,将词汇、短语的位置、顺序及引入方式等按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进行合理整合。这样就将整个要传授的知识网络连贯起来,使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看上去浑然一体。《what’sYourFavouriteFood?》的教学可以首先激活学生学过的与食物有关的单词,同时让学生联想到食物的味道,为学习本节课有关味道的单词做铺垫,学生通过观看发生在超市食物区的故事,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与食物有关的语言知识。

3、教学过程轻松化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将词汇及句型等的难易进行整合,分解难度,突破重点。在教学实践中,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比如,在学习食物的味道时可以通过学生Saytheflavourofthefood。比如Sourfood:oranges,grapes,yoghurt;Sweetfood:ice-cream,cakes,honey;Saltyfood:fish,duck,chicken,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用简单的语句描述目标单词。还可以设置这样的活动情景:Jimmycallshisfamilytocometothesupermarket.they’reeatinggoodfood.Fivestudentsinagroupworktogetherandactanewstory.通过情景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

1、以建立整体性为基础

整体性策略是强调教学设计要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设计,而不是以一个课时为单位进行设计。教师在进行设计前,要通读整个单元,把整个单元的功能、话题、文化意识、重要句型、关键词汇、语法知识等进行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和调整。然后根据单元整体综合设计,避免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拖沓,使教学优化平衡。这样,课时与课时之间也不会出现脱节,知识、话题等衔接连贯,一脉相承,易教易学。

2、以增强实用性为途径

教学设计不是花拳绣腿。要注意该设计是否在课堂上实用。如果空泛地在课堂设计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实物、视频、场景等,只注重形式,没有结合学生自身接受能力,好看而不实际,这样的教学设计只完成了教学任务。“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做到好看实际,就需要老师精选视频、图片和文字,做到每个设计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整体教学设计不仅是独立设计一个课时,还是整个单元中每个课时的设计,每个课时衔接连贯,相辅相成,从而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3、以贯彻科学性为目的

英语学科虽然是文科,但在教学设计上也要注重科学性。例如,英语教学中有“词不离句”的原则,教学设计中讲解某个单词不能离开句子来教,要设置一个情境句子来引入词汇;再如,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前后关联。听懂了,上口了,才能读写,要不就成了“哑巴英语”,“输入”与“输出”应当有个先后。所以,教学设计要特别注意设计内容和设计结构的科学性。

4、以保持连贯性为方式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篇2

1.内容多

“单元复习课”实际上是知识点和单元重点句型、语法知识的反复操练。因为在高中阶段,词汇和语法知识,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英语学习和复习的重点,因而复习课的重心便落在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上。单元内容中的大部分基本上被当作复习课的材料,无形中造成复习课的内容片面化。

2.形式单一

通常来说,复习课主要是教师提供、讲解书本练习的答案,并补充相关知识,学生则边听边做笔记。此外,为了帮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们每学完一个单元,都会编一些单元练习,并讲评。再此,讲解速度快,反应较慢的学生跟不上节奏,在课堂上昏昏欲睡。

3.效果差

由于整堂课教师讲的比较多,偶尔教师会提问几个同学,总体来说,课堂气氛较沉闷,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不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那么,应该采取怎样的复习策略才能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呢?经过实践,本人认为,以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单元复习课”能较好解决以上问题。

二、解决办法

1.理论指导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此外,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时要注意可操作性、真实性、生活性、学科渗透性等等,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原则

(1)围绕单元主题,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单元复习任务。

(2)复习任务由易到难,简单任务为较难的任务作铺垫。

(3)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合作创新精神。

3.单元复习课任务设计示例

复习单元:Book1Unit4earthquakes

(1)词汇复习

目标:①以“蜘蛛网”的形式复习本单元中与主题“earthquakes”相关的词汇。

②根据高考英语科考试大纲的词汇表,适当拓展课外的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要求掌握的词汇。

③引导学生学会整理与主题相关的词汇。

组织形式:Groupwork.

任务设计可行方案:

①小组竞赛

②词汇拓展、分类。

(2)单元阅读材料复习

目标: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运用所学词汇、短语、句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组织形式:pairwork,individualperformance

任务设计可行方案:

①造句。目的是让他们学会一种复习英语词汇的方法,即在日常学习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

②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让学生以所学单词、短语作为依据,选择一个他们较为熟悉的素材进行口头描述,旨在训练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此外,教师可事先展示可供使用的句型,降低难度并尝试使用重点句型。而后,抽出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③篇段翻译和听力训练。这种篇段翻译是要经过精心设计的,其中包括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语法等方面的内容。

(3)语法复习

目标:复习和巩固本单元语法-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是高中众多语法项目中的重点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定语从句显得尤为重要。

任务设计可行方案:

①翻译句子。许多教师都喜欢用这种方法来复习语法知识,因为只有落实到笔头上,才能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语法知识。

②短文写作。让绝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语法知识,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在短文写作中使用本单元的语法知识。

三、应注意的问题

1.对教师的要求

要设计好一堂复习课,教师应加强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操作的学习和研究。

2.对内容和形式的把握

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从课文和相关课题开始,应尽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选择任务形式时应与课文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水平相一致。

3.对课堂组织的把握

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并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作用。寻找一种有效的英语课堂组织形式。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目标再构;内容再构;过程再构

上海市教研员、英语特级教师朱浦老师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文本再构的理念,到如今历经了单元整体设计和单课的有效实施等不同阶段。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践行的是文本语言、文本内容和文本情境的融合,通过句、文、境来实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可以说,从“文本再构”到“单元整体设计”,从“单元整体设计”到“基于单元思考的单课有效实施”,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即从一个单课时的教学“繁荣”逐步向一个单元整体设计转变;从只求一课时的精彩向单元整体循序渐进转变;从“占山为王”到“步步为营”转变。那么,何谓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并遵循语言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单元教学的整个程序、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从“文本再构”到“单元整体设计”,是小学英语教学在研究课堂有效过程中的又一个阶梯式提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客观世界是现实存在的,而学习者在以往的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已逐步形成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

法,并具备了可利用已有经验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即每个人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是赋予了个人特质的。因而,学习是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并在他人协助下,形成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从而丰富、充实和改造原有的知识经验,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换言之,在单元整体设计中,每一个单元中前一课时中学生掌握的词汇、句型,或是学生习惯性的学习方式都是学习者在以往的学习中逐步形成的看法和探究新知识的能力,这些看法或能力都会影响学习者在之后的信息加工过程。当学习者无法借鉴以往的学习看法或能力时,学习者对于后续学习信息处理的能力会大大降低,学习效果低下;反之,当学习者能够借鉴以往的学习经验,用于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则会使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一、单元整体设计的作用

1.由上至下,教学目标更清晰

单元整体设计中以单元需达成的总目标,化解为分课时需达成的分课时目标。让教师对每一课时需达成的教学能力的程度有清晰而明确的理解。

2.由少积多,语言表达更完整

单元整体设计中不要求学生在一课时内完成相当篇幅的语言输入,而是在几个课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完善对某课时主题相关语言内容的组织后,形成整成的语言输入文本。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系统、更完整。

3.由浅入深,情感文化更真实

单元整体设计对单元的情感目标十分注重,特别强调分课时的情感目标应为达成总目标而服务。对情感的体验,对文化的感受渗透在分课时中,逐步提炼,进而升华。

二、在小学英语课堂内,具体的单元整体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教材研读

实施单元整体设计,对教材本身的研读必不可少。翻阅教材,熟悉各版块的教学内容;翻阅书本“黄页”,明确单元学习任务;提炼归纳单元主题、单元核心词汇、句型以及本单元基于教材内容和单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

2.目标再构

(1)梳理教材,寻线索

①了解版块功能

对教材的研读是基础。完整地浏览每个版块的学习内容,抽出其中的核心内容和教师想要说清楚的教学点,了解各版块的功能。

②搜寻教学情境

浏览教材,搜寻教材中涉及主题的情境。初步形成以学校为大环境的教学情境。

(2)抽丝剥茧,定线索

在了解各版块内容及确定教学大情境后,罗列自己已梳理的教学点,对比教材“黄页”,逐条理清。在此过程中,需完成:

①定目标,定情感

目标撰写时应仔细阅读教参上或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要求。单元总目标中,需注意情感目标不是某一课时的情感目标,它是各分课时情感的有机结合。

例1:

②定课时,定线索

依据新授与巩固,将教材内教学版块有机整合,形成4课时教学内容。

例2:

课时划分并不唯一,亦可根据教学内容做不同组合。但教师需知面对教材众多版块和内容,抽丝剥茧方能帮助教师明确核心教学内容,对整个单元要达成的目标了然于胸,定下教学线索。

(3)循序渐进,化线索

化,化解。顾名思义,即将单元总目标,依据教师的教学线索,化解为四课时的目标,融化后的分课时目标,应做到:

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一课时中表述为“初步学习课程名词,能正确发音,了解含义。”着重“初步”二字;第二、第三课时仍然有核心词汇学习的过程,但是表述却不一样,着重“巩固”二字;而第三课时希望学生在之前两课时的学习后,运用自己所学的核心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三课时关于词汇学习不孤立,彼此有牵连,故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②“我中有你,我中更有他”

第二课时(见例3)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句型说说myfavouritesubject并简单阐述理由。”这里“运用所学句型”即指在第一课时中“用科目的特点来介绍自己最喜欢课程(ilike...best.)”。正是有了第一课时的输入,才有了第二课时学生的输出。而第二课时学生说“myfavouritesubject”又为第三课时“Jack’sfavouritetimetable”服务。不少学生往往因为自己最喜欢的课在某一天而特别喜欢这一天的课表。

③以文、应景、融情

在此过程中理清分课时的学习,能力目标,往往很容易。做到文本语言、文本内容和文本情感的“三维一体”,即以文、应景、融情。那么单元整体设计亦可说成功一大半。

第一课时(见例3)目标中,从词汇到介绍课程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围绕核心词汇,从句,到文,到情,做到一脉相承,三维一体。

化线索的过程,是一个仔细推敲各课时教学目标的过程。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以外,教师要始终关注分课时最终指向的单元总目标。因分课时目标的实现即单元总目标。

3.内容再构

基于目标再构,进而完成教学内容的再构。教学内容的再构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师完成的教学目标时产生语篇内容的整合。

再构语篇的过程,是一个结合语法、语境,构建语量的过程;是为如何让语篇锻炼学生语量为目的思考的过程;是教师始终基于目标,创设文本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始终以达成分课时目标,语量为语用服务为宗旨。

基于目标,再构语篇关注以下4个方面:

(1)语篇层层推进,由少到多

语篇的推进,具体表现在语量叠加以及话题的承上启下。语量包括词汇和句型结构,随着课时的推进,学生语量逐步增加。话题(例4)从Jack’sclass,Jack’favouritesubject,Jack’sfavouritetimetable到Jack’sartclass,每个话题间紧密联系,中间话题都有承上启下,过渡衔接作用。

(2)语言逐步输出,由易到难

语言输出从词到句,从句到段,逐步递增,体现由易到难。对学生掌握的能力亦是从初步到巩固,从巩固到运用,体现由易到难。

(3)情感有序升华,从无到有

从激发学生情感,到培养学习热情;从培养学习热情,到养成张弛有度;从张弛有度,到博采众长,让学生的情感从无到有,从有继而升华。

(4)语用渐渐达成,从有到优

在语量、语境、语法、语音的共同作用下,语用能力渐渐达成。让学生从有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既然达成优秀的语用能力。

例4:5Bm2U3Schoolsubjects四课时语篇:

4.过程再构

(1)分层设计,操练核心

在语篇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片段之间应当各有侧重教学重难点,体现层层递进。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核心版块,对核心板块的教学过程应当为后续课时的学习有相应的学习经验的积累,给予学生以一定的借鉴。

以例4period2为例:

parti主要操练wh-提问:whatclassesdowehavetoday?让学生了解在想知道一天课程安排的信息时,可运用该句型提问同学,

或是运用“tohave”句型回答同学的提问。学习难度一星。

partii围绕模块主题(myfavouritethings)说说“myfavouritesubject”并简单阐述原因。这里结合第一课时“用科目的特色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课程(ilike...best.)”的5句话语段,将ilike...best,转换为myfavouritesubjectis的句型。渗透like...best=favourite的含义,用because连接喜欢的课程和理由,让第二课时的语言表达承接第一课时。句型有单数,也有复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核心句型的难易程度。如果以星级来划分学习的难度,那么本段的学习内容可划为二星。

partiii的内容为“it’stimefor...”的教学环节。作三星的学习内容。

语篇中根据“说说myfavouritesubject并简单阐述理由”教学目标而增编的内容。增加学生语言输出量,丰富自己对于最喜爱课程的表达,同时,也使得第一、第二两课时的教学承接自然而流畅。而通过三段式分层设计,将本课时核心内容分解操练。

(2)联系实际,达成语用

教学过程越接近后续课时,则越向学生的生活经验靠近,一

为语言是生活的语言,没有脱离生活需要的语言,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使用语言;二为体验更真实的情感,更丰富的文化,让学生能够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再次反射回学习的新知,巩固新知。

以例4period3为例:

语篇topic为“Jack’sfavouritetimetable”,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增加了其他几个时间,Jack有哪些课程的语言。语篇情景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因此,在本课时中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myfavouritetimetable”。

以语篇中“Hello,thisismytimetablefortuesday.it’smyfavouritetimetable.ihavesixclasses.inthemorning,ihavefourclasses.theyareenglish,Chinese,mathsandmusic.intheafternoon,ihaveartandpe.From13:00to13:35,ihaveanartclass.artismyfavouritesubject,becauseilikepainting.”这些语句为蓝本,完成描述myfavouritetimetable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运用前两课时所学的课程类名词,同时表述喜爱和理由等句型亦在其中。本段语篇为学生提供真实情景,实现学生“用语言”可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3)阅读延伸,落实“双基”

小学高年段的课堂教学的尾声,通常由“Lookandread”这样的阅读版块奏响。在阅读版块中,有时文章紧密结合主题,但也有关联程度较小的文章。因其功能着重阅读,所以对于阅读版块的教学过程,教师更应把握好落实“双基”,不要盲目提高阅读版块对于学生的要求。

以例4第四课时“Readastory”为例,以教材中story为基础,将原本教材中peter替换成主线人物Jack。故事主线:Jack对artclass从一开始不喜欢,到Danny帮助Jack发现美术课的乐趣,从而Jack喜欢上artclass。在学习story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结合听、说、读、写,逐步将文本大部分语言转化为描述性语言,最终呈现完整语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开展实施对文章的理解、朗读、精读、转换等各种教学手段,落实“双基”。

三、实施后的教学体会

1.学的感受

通过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学生能够明显感受到两种形式教学的不同。林×说:“以前的课是一节一节分开的,这次的课像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点一点在学。”刘××说:“以前的课印象最深的是

课堂对话练习,现在感觉从头到尾都能够说一点,但是有点说

不好。”

2.教的体会

在实施单元整体设计之前,对于课文的整体把握较之以往难度提升不少。以往只注重对一个课时的设计,不必“瞻前顾后”,如今对于学生掌握的已有知识,以及前一课时与后一课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衔接教学,都成为设计中必须权衡和揣摩的因素。

实施单元整体的课堂中,对上一课时的一些回顾是以往课堂中不可能出现的,但却是十分合理的一道教学风景线,它是对上一课时最好的复习,是唤醒旧知,语言累积的有效途径。单元整体设计的课堂中,上下两课时的衔接自然,复习后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新知,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流畅自然。以往片段式的教学方式,容易切断学生对上一课时的联系,从而便于学生进入新一课时的学习,导致语言学习过程片段化,不利于语言量的积累。

课后,感觉学生对于整个单元的线索十分清晰,更容易复述情景的大致内容,而在复述过程中,整个单元的核心句型和核心词汇都能间或使用。但是在书面的反馈中发现,离开教学时创设的情景之后,核心句型和词汇似乎就像浮萍,学生对于句型和词汇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达到运用的目的,即有会说,但不会用的情况。

单元整体设计给予老师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让我们看到了以往教学设计的意图所在,无论是拓展词汇,还是再构文本、情境创设,还是如今的单元整体设计,其根本都在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沟通交流能力。而单元整体设计让英语教师逐渐独立,不会拿着书本教死书,死教书;让英语教师更灵活,更能够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程度,在把握核心和拓展之间找到适合的平衡点;让英语教师更智慧,让学生逐步具备英语化的思维、语言能力和文化情感。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原则;实施对策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一般是指根据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方式和编排体系,来整体把握课本中的每一单元,以便于统筹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从而准确地把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各课时的讲授内容,突出每个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最终设计一套各课时侧重点不同、多元化、统一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极大地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综合发展。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和实用的,也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一、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着与课时教学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此,它们之间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原则也是不尽相同的,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晰地把握其自身的原则和要求。下面就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原则进行讨论。

1.符合教学课程标准的原则

尽管这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但是这种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指导和导向,在新课程实践的基础背景下积极实施。这也是一切英语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条件,不要忽视了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2.可操作性原则

在进行单元设计时最好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充分发挥教师的技能优势,展示教学内容,使得课时设计、教学工具运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3.目标性原则

单元设计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因此一定要事先了解整体教学的目的和优势,例如课程标准对于所教学生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以及各个单元的基本教学要求等。

4.情境性原则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十分强调情境性原则,即要给学生创造出与教学内容非常相近的情境,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利用一定的教学工具,让学生置身于类似的情境中,让其成为其中的一个主角,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语言使用的兴趣。

二、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对策

1.积极把握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首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其次,在新课程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的“执行者”变为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创新设计者”。最后,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师不应该仅仅把英语课本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完全可以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所涉及的内容线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搜集与单元教学和学生兴趣相关的教学资源。

2.要切实保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教学活动并不是一个花架子,这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消化水平,因此整个教学设计要十分注重其在课堂上的实用性。然而,目前很多课堂教学都采用了一系列影音效果,如图片、视频、场景等。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我们精选图片、视频或文字,使任何设计都是围绕教学目标的,使每个课时都相辅相成,密切联系。

3.注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教学设计整体性强调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课程设计,而非单个课时。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必须通读整个单元,掌握整个单元的话题、词汇和语法知识,对其进行重新整合,安排新的课时。然后,根据整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分配各课时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优化平衡的目的,避免脱节现象的发生,知识、主题等一脉相承,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单元整体教学进行设计,加强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同时也会让教师的素质有所提升,使老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因此,当前应该积极推广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宁菊.刍议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之策略[J].现代阅读,2011(17).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篇5

关键词:视觉语言符号元素通感转译

“视觉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平面设计语言,是设计师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创作图形的过程中,设计师扮演着翻译的角色,将多样化的产品信息和感官体验迅速而准确地转译为各种视觉元素,并在由视觉语言引导的通感体验中把信息完整地传播给受众。

一、符号元素

1.符号元素与符号学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平面设计作品在日常生活中触目可及。而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逐渐由单一的文字表达被转换成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符号元素。符号正是利用一定的媒体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东西。①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提出: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一个记号X代表并不在的Y,成语“雁泥鸿爪”生动准确地表述了符号的概念,鸿雁在泥沼与雪地上留下的爪印,使人们得知曾有鸿雁经过这里的事实,并且可由此推断出鸿雁的大小多寡等信息。爪印,是记号X,而鸿雁是并不在的Y。符号学,正是研究符号规律的科学,它涉及交际的全部,任何表意的东西都在符号学研究范围之内。因其看似简单却深刻的影响作用逐渐被引申到平面设计领域。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传达得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2.平面设计与符号学的运用

在平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深刻地影响着设计作品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诉。图形本身就是平面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语言传达给受众过程中直接准确的传达媒介,在沟通人类思维与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视觉符号元素以其独特的创造性、想象力,是提高视觉注意力的重要素材。

平面设计是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的,而人是通过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这是一个由设计者开始,进而延续到受众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符号。视觉语言通过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为了把信息准确并有效地传达给受众,设计师设计需要的视觉语言,并将其转译成符号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以传达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从另一方面,受众也正是通过观看设计者的作品,把对在设计作品中出现的符号元素的理解与自身积累的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达到与设计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

二、从视觉语言到符号元素

1.视觉语言

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在不断的创造中表达着自己的语言,被称为“视觉语言”,这是从信息传达的功能角度对图形的描述。视觉语言的表达,从人类诞生起就始终与人类的思维密不可分。美国符号学家萨姆瓦(Larrya.Samovar)等人在其著作《跨文化传播》中提出:“由于语言是一种代表客观实在的非精确的符号系统,因而词语的含义受各种各样不同解释的影响和制约。实际上,词语的意义在于人而不在词语本身。”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因为文化、地域、种族、信仰等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使不同的人群对于相同语义的理解变得模糊和多样,面对同一词语也产生不同的感悟。但总的来说,由于人类的固有本质和先天性,同一物种的人类面对同一客观世界的原始的最初的感官体验则仍是相对普遍而稳定的。

在人类探索对世界的感知与认识过程中,主要依靠感觉。通过感官的体验,形成脑海中的印象,并不断地结合自我的思维方式,逐渐形成区别于不同个体的经验的积累。西方体验派美学指出知觉对象的三个特性,如下:

(1)客观对象的物理属性,如体积、数量等;

(2)对象依托人的感官而存在的性质,如色彩、声音、气味、质地等;

(3)对象的情感性质,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外在事物和人的内在心理之间存在“同形同构”和“异质同构”两种结构,当二者在大脑的思维立场中达到碰撞和融合后,物质与精神的界限变得模糊,客观事物因此具有了人的情感特征。

这三个特性中的不同属性所指代的物质名词都是设计中应用的最基本的要素,视觉语言的表达是对图形、文字、色彩这三大视觉元素的应用以及对这三大元素相互之间的美学性构成的创新。所以,以研究人类生理感受和心理联想的类型和特点为基本指导,用视觉形态为主要语言描述人类的各种感官体验及思维意识,是平面设计中视觉传播与交流沟通的有效途径。对于设计者来说,视觉元素的创造与选择是表现自己设计作品的功能性与独特性的重点。

2.表现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符号元素

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科研专家对广告语言创意、设计中所使用的符号学方法以及符号的类型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如“符号学与广告语言”(王少琳,1994年)、“论符号学方法在广告语言创意设计中的运用”(苟志效,1994年)、“从符号学原理谈广告的创意特征”(黄鹂,1997年)等。由此可见,符号元素在平面视觉语言的表现中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而从符号本身与它所指涉对象(即其指向与涉及的事物或领域)的关联上,在符号理论研究领域得出的成果显示,可以将符号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

图像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象征符号(SYmBoL)。

但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符号元素和一般的数字符号、单位符号是有所区别的。视觉语言符号元素具有一般性符号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和可塑性等特征。这正是由设计者在设计的思维过程所决定的,设计者必须把握对图形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准确有效程度,以达到科学的视觉传达功能目的,同时给人以审美及视觉心理的满足。所以象征符号(SYmBoL)因其抽象性和联想性,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应用中最具发展潜力。

3.符号元素的运用探索

格式塔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试验,将一些自然的图形在被试看过之后,过上几天再让他们根据记忆作画,结果发现所画的图形均比原来的图形要更加规则化、简单化。②由此可以认为,对艺术形式简洁性需求是人的视觉心理的天性。

古今中外的人类文化遗迹中,符号元素一直是表达图形语言的重点,图腾便是最早的一种表达。无数的艺术家和工匠将毕生精力投入其中,使其形式和内涵在数千年来的时间流逝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升华。从美洲的玛雅文化遗址中的那些断垣残壁上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图案及城里记事的石柱,令玛雅人为之顶礼膜拜的水晶头骨到亚洲的佛教美术洞窟壁画及本身故事,从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丰富多彩的纹样到今天的随着科技发展的计算机分形艺术,到处都闪现着图形符号元素的身影。

纵观这些历史存留下来的美妙图徽,我们不得不为前人的聪明智慧而叹服。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植物,被人类自然地美化、神化,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与寄托,元素化为各种各样富有寓意,充满情趣的图徽。

(1)太极图是容量极大的意象图,它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合而成,俗称阴阳鱼,意象造型的美学法则深藏在这两鱼追逐之中,它完美地、形象化地表达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太极图的设计成功地运用了图底反转,对比强烈却又融汇合一。太极图纹(如图1)的简洁是对人们求简心理的完美阐释。

但是,同样的一个字符,在近代的欧洲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1920年,当时的德国纳粹党党魁希特勒将“卐”用作了纳粹党的党徽,“卐”遂成为了法西斯统治、暴力和血腥恐怖的象征。“卐”字符以其简单的外形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在英文中曾含有两种意思,即:“在”或“单价”。它的前一种意思是因其发音类似于英文at,于是常被作为“在”的代名词来使用。而它又有each的含义,所以“@”也常常用来表示商品的单价符号。如今,由“@”(图3)引申出了一个新名词“@一代”,是德国汉堡某休闲生活研究所提出的,泛指年龄在14—29岁之间伴随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在现代科技进步中,它本身的含义渐渐被人们模糊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它已成为交流的标志,它的简洁精到,使其在运用中显得如此的便捷,并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这也使它同样反复地出现在相关主题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成为现代表达中一种新兴有力的元素。

综上所述,在思维过程或是符号表达式的平面设计中,所挑选、组合,加以运用的符号元素必需是具有明确指涉功能及内涵丰富的符号。艾柯甚至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平面图形设计的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共鸣,符号元素,无疑是必然的设计语言。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准确地把握和归纳将要表达的视觉语言,并考虑组成符号元素的相关特性,保证这些符号的当前值正是设计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所需值。

三、视觉语言元素化对设计文化的意义

经由视觉语言形成的符号元素系统,是元素化的视觉语言。按照雅科布逊(Jakebson)所提出的关于语言功能的著名分类,信息可以拥有以下功能的一种或数种组合方式:指涉性;情感性;强制性;交流性;元语言性;诗性。所有这六种功能都可以并存于单个讯息之中,在更大规模的正常语言(以及审美讯息)之中,它们常常交织和重合着,尽管其中某种功能通常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决定讯息的特征。③

在平面设计中,通过把视觉语言转化为符号元素,又应用不同的设计形式把元素化后的视觉语言展示给受众,在受众脑海中又重新反映出视觉语言,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受众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更需要准确地表现出信息的六种功能,而要让视觉语言元素的某种功能占据主导,则是由设计者想要表达的讯息的特征所决定的。视觉语言的元素化后将带来一个新的视觉系统,为设计行业中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视觉感受,它将让设计行业更富活力和魅力。

元素化的视觉语言与设计、符号、沟通紧密相连,也可以说它是三者的化身。我国台湾杨裕富博士认为:设计、符号、沟通是设计的文化基础。那么,视觉语言元素也就是设计文化的基础。我们该强调它的文化身份,它的作用该受到更大范围的重视,并加大力度地去挖掘让它在设计中发挥潜质,形成具有本土性和现代性的设计元素系统,使它成为真正的“设计文化基础”。具有自省精神的设计者们应该身体力行,使自己的作品去唤起人们对于产品体验的情感共鸣,使人们在认知、购买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延伸的设计含义和原创的本土艺术精神,满足人们对设计产品高情感、高技术平衡的需求,在追寻、探索、创造、形成视觉语言元素化系统的过程中,使设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力量。

注释:

①李幼燕著.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p2.

②王令中著.视觉艺术心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p58.

③乌蒙勃托·艾柯著,卢德平译.符号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p300.

参考文献:

[1]李幼燕著.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2]乌蒙勃托·艾柯著,卢德平译.符号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3]何烈炯著.语义学.语文出版社,1995年10月第2版.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篇6

1.从系统的高度认识单元设计的作用初中语文第三册继培养记叙能力之后,联系生活培养说明能力是主要任务。第一单元记叙文和说明文并存,要求在上学期记叙文学习的基础上,注意说明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记叙文与说明文的联系与区别。备课时,应把握区别,注意关联,前瞻后顾,统筹设计教案。从内容、文体、语言、教法等方面前承后递,从单篇孤立的备课设计的圈子里跳出来。从系统的高度驾驭处理教材,是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实现从第二册记叙文教学到第三册说明文教学过渡的第一步。

2.从生活的广度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要较好地完成本单元记叙文到说明文的过渡衔接,首先应从生活的广度去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整体上把握课文题材与文体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课文内容的备课:一是前瞻上学期,结合第二册第七单元,复习不同题材与文体的关系;二是后顾本单元,处理相同题材与文体的关系。第二册第七单元记叙文和议论文共容,目的在于启后。《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以记叙竺可桢的事迹为主,但叙中有议,以议论点染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而《谈骨气》重在阐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道理,却议中含叙,叙述事例,论证观点。通过复习叙中之议和议中之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内容适用不同文体的特点,为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过渡作好铺垫。本单元课文均以桥为题材,为何文体各异?因为各自写作目的不同。《中国石拱桥》为着讲述桥的特征和造桥的科学道理,侧重说明;《北京立交桥》重在描述桥的美丽风貌,报道桥的建设发展情况,故用记叙;《吴门桥》和《母亲架设的桥》或写景或记人,所以以记叙描写为主;《巴黎的桥》旨在描述巴黎桥多桥美,赞美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因此,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

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认识本单元内容的特点,温故而知新,是备课的重要环节。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篇7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地区作业设计快乐课堂

一、新《英语》教材及学生完成作业现状分析

高中英语新教材给我们的教学吹进了一股新风,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三年共有11个模块,编排符合语言学习先“输入”然后“输出”语言的习得规律。作业练习基本上贯穿在各个环节中,但是,我认为高中英语新教材也有它不足的地方:1.单元容量过大,内容过于全面,教师需要花大量精力进行整合。2.无论材料的内容还是练习的设置,难度过大。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完成作业的结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拷贝教学参考答案。2.收交作业拖拉。3.作业书写差,不规范。

我们分别对49名周围农村地区的教师和1276名学生进行了新《英语》教材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部分选项可多选),之后分别对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进行了汇总分析。针对教材上的练习,63.27%的教师认为有用性一般;32.65%的教师认为练习设计没有用;只有2.04%的教师认为有用。调查显示,针对教师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个问题,学生问卷分析结果显示:31%的学生认为教师多样化作业设计与英语课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针对作业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学生问卷显示:35%的学生认为作业设计应该注意巩固基础知识,记忆单词、句型、笔记;22%的学生认为应该注意语感养成,背诵课文,语法。因此,如何创新的进行作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农村地区新《英语》教材创新使用:作业设计

创新性英语作业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在作业中渗透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英语学习基本方法应该是“听,说,读,写四技能平衡发展,语法知识适当了解,强调积累高频率词组与有效模仿”。2.作业形式多元化。3.分层作业。

根据以上的作业创新基本原则,我们可通过各种角度加以具体阐述。

1.听,说,读,写多元组合。

2.强调词组意识:穿鞋要穿一双鞋,词组是一双鞋,单词只是一只鞋。

3.强调模仿意识:对高中生而言,模仿是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的最佳途径,尤其是模仿英语佳句,精彩段落。因此,我们应该提倡一种作业类型:欣赏英语佳句摘录仿写经典句子。

4.分层作业:考虑到不同学生群体学习能力的区分度,尽可能采用分层作业。

5.错题分析式作业,提倡探究性学习。

6.单元写作练习:从各省份新题型情况来看,语言输出环节“写作”备受重视。教师应重视每单元的写作教学与练习。

7.就本单元词汇学习布置单词拼写练习并要求翻译成汉语。单元语言点语法布置造句或单句改错题等形式。

总之,英语作业,对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英语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精心设计,让我们的英语作业形式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同时让作业活起来,让学生快乐做作业。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篇8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设计;学生反馈

中国分类号:G42

从2012年到2014年这二年的高校英语教学,笔者所使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专家编写的“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大学体验英语》第二版的第一册和第二册以及第三版的第三册和第四册。通过这二年的教学实践及个人使用情况,对这个教材有一些感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教学理念、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材的组成部分与设计形式、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教材的一些不成熟之处。

一、教学理念

《大学体验英语》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打破了以往的以阅读为核心的教程,更注重实用性,听说性增强,围绕任务进行教材编排,使课文和练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语言表达,使学生彻底感受英语。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一)内容选择

《大学体验英语》所选内容贴近生活,与时俱进,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如时尚前沿(advertising;FamousBrandnames;)、运动健康(SportsandHealth;psychologicalHealth)、环境保护(Caringforourearth;)、文化差异(culture;travelaroundtheworld)、克隆问题(Cloningandethics)等等。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也是内容的另外一个特点,每一个单元前的听说部分(Listenandtalk),都会围绕本单元的话题进行,除了DialogueSamples外,还有communicativetasks,学生在学习后可以根据对话样本编辑自己的情景对话,这样使得语言学习更具有应用性。而单元最后的写作训练(writeandproduce)涉及的任务也都是以后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的,通知、海报、名片、求职信函、参加面试、招聘广告等话题突出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网克隆克隆克隆问题校论文中心http://

(二)内容安排

不同于以往的教材,《大学体验英语》每一个单元都是以主题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的,Listenandtalk――Readandexplore――writeandproduce――CultureSalon教材的四个部分都是与本单元的主题相关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以同一主题为切入点,是多种技能在同一主题下得到循环练习、巩固、加强、深化、提高,充分体现“学――会――练――用”完整的学习过程。该教材也强调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每一个单元前的学习目标(GoalSetting)及单元后的学习自测(GoalChecking)都可以满足自我学习检测的目的要求。

三、教材的组成部分与设计形式、

《大学体验英语》系列教材纵向分为四级,每级由《综合教程》、《扩展教程》、《听说教程》及《教学参考书》构成,此外,还有《基础教程》一册,供起点较低的学生使用。《综合教程》是该系列的核心教程,与之相配套的有网络课件、电子教案、多媒体学习课件光盘、录音音频等,从而使得该教材横向与纵向形成了一个立体化新型教材。图文并茂,版式新颖是该教材的一大亮点,大量与主题相关的启发性的图片,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形象的立体的训练情景,加强了学生对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实际体验。

四、学生的学习反馈

《大学体验英语》的前二册,无论是从单词量、单词的难度、课文的理解程度、对话的长短及话题的兴趣上,学生们表现出的都是认可。但从第三版的第三册开始,难度逐渐加大,尤其是生僻的单词屡见不鲜,超出四、六级考试要求,第四册的课文更是难以理解,以第五单元passageawallStreet’seconomicCrimesagainstHumanity中的句子为例:“thatsuchremotenessfromrealityandsuchthoughtlessnesscanwreakmorehavocthanalltheevilinstinctstakentogether。”Sheconcluded,”――-was,infact,thelessononecouldlearninJerusalem.”商业道德距离学生认知程度较远,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材的一些不成熟之处

(一)单元间的坡度

本套教材整体上话题设计及难易程度适中,但是局部适当作为一个调整能更好,真正做到循序渐进的学习,由易到难。以《综合教程2》第6单元、第7单元及第8单元为例做一对比:

文章位置Unit6passageaUnit7passageaUnit8passagea

标题neverGiveUpthingsiLearnedFromDadsYouaretheweakestLink,Goodbye

生词与总词汇量比(生词率)53/657

(8.06%)32/643

(4.98%)62/761

(8.14%)

体裁记叙文记叙文议论文

小标题无有无

遵循学习原则,单元见学习坡度应该是逐步上升,但同样是a篇文章,第6单元和第8单元的单词难度接近,也就是说达到了一个阶段坡度,但中间的第7单元却是出现了一个低谷。建议把第7单元移置到教材前部分的位置,那么就符合了教学坡度递增的学习难度。

(二)专有名词加音标

《大学体验英语》中有很多专有名词在词典中很难查到正确的发音,比如:Dmitriivanovich,GrigoriiDavidovich,BobGehrke,Barcelona等。第二版的《大学体验英语》单词部分的专有名词都给予了音标,但第三版的单词表中,取消了所有专有名词的音标,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不便,建议给专有名词加音标。

参考文献

[1]孔庆炎、李霄翔、贾国栋总主编,2002,《大学体验英语》系列教材[m],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篇9

关键词:影视英语大学英语教材设计教材编写

1.引言

大学英语教材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和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也至关重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材的设计研究方面,2007年,影视英语课程首次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于2009年被评为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取代了原有的《中级英语听说》课程,旨在顺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英语,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的这一定位对课程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总结该课程教材《影视课程互动英语》的编写研究与实践,阐释教材设计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编写原则,并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加以反思,以期为未来大学英语课程教材写作提供借鉴。

2.课程定位及教材开发背景

为顺应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型英语人才的要求,200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视听说教学组的老师在孙红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内始创了影视英语这门课程。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课程的这一定位对课程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材的开发必须尊重语言学习理论,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在具体设计中,还要把握明确而科学有效的设计原则。

课程最初为该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为期18周,每周2课时,教学进度为每2周讲授一个单元(即主要关注一部电影)。根据学生的水平,课程组的青年教师群策群力,编写教材《影视课堂互动英语》(孙红等,2007),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被评为“国内近年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中少见的佳作之一”,已被多个高校选为视听说课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获得广大师生的好评(郝建华,阎莉,2008:63-65)。

3.教材设计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影视课堂互动英语》的编写理论基础为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理论和Swai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出理论。Krashen(1985)指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nunan2001),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业内学者的普遍认可,如赵培(2004)、丁海燕(2003)、罗立胜(2001)。Swian(1985,1995)对Krashen的理论加以补充,指出除语言输入之外,可理解的语言输出对外语习得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输出促进“注意”,即通过输出,学习者能发现其现有的语言知识与欲表达自己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出自身存在的语言知识缺陷;其次,输出能够验证假设,即输出活动能检验对语言形式、结构和意义的假设,使学习者根据反馈修改或重新加工自己的“输出”;再次,输出还有元语言功能,即输出能促进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准确掌握(Swain,1995:125-132,转引自王晓雯,2005:44)。在教材的设计上,编者遵循“先有效输入、再合理输出”的宗旨,学生通过看影视片段获得视听的输入,通过阅读每单元的剧情简介(“plotdescription”)、启发性文章(“enrichmentreading”)、影评(“moviereview”)获得阅读的输入,之后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各种活动和完成作业,进行口语表达和创意写作等形式的输出。

4.教材设计的原则

4.1选材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理解的输入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二语习得的先决条件。因此,教材的选材最好来自真实的语言环境,影视剧中的语言恰恰是生活化的真实话语,对学生学习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大有裨益。同时,应该兼顾趣味性。该教材有的单元选取了生动活泼的动画片片段为教学内容――《海底总动员》、《小鸡快跑》、《怪物史莱克》等,有的单元选取了幽默的电视剧――《老友记》、《成长的烦恼》,还有浪漫的爱情电影――《诺丁山》、《罗马假日》,更有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等等,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对真实语言的注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2训练的循序渐进原则

由于影视英语课程主要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目的,因此应遵循听说训练的自然认知规律,先总后分,先输入后输出。在教材中,每个片段的处理都遵循“Generalunderstandingformainidea”――“Furtherunderstandingfordetails”――“interactiveactivity”的顺序,即教师第一遍播放片段,仅训练主要内容的理解或要求学生总结大致意思。第二遍播放片段时,让学生练习抓取重要细节和记笔记等技巧。难度较大的片段,播放更多遍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听懂之后,再做各种课本设计的口语活动。

4.3主题的批判性原则

举例来说,“风中奇缘”单元,就引出了“什么是文明的实质”这一主题,让学生思辨西方人的工业化文明与印第安人尊重自然的生活理念之间的冲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罗马假日”这一单元,则引出了“在爱情和责任之间如何抉择”的话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该话题能够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死亡诗社”单元,让学生关注“如何处理学生的梦想与家长的期望之间的冲突”,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纷纷就此发表感想,提出看法和解决方案。

4.4学生任务的创新性原则

《影视课堂互动英语》通过设计课前、课中、课后明确的听说读写学习任务,进行系列的综合语言技能训练,任务的设计注重课内课外活动相结合,不仅有效地培养、训练和增强学生的英语技能,而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学习的创造性改写、故事改编,甚至将电影片段重新配音加以改造等。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基于单元主题制作多彩纷呈的创新性视频作品,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潜力。例如,在学习“木兰”这一电影单元时,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进行各种创造性演绎。有的小组将动画电影《木兰》中不符合中国古代文化的荒唐漏洞一一指出,加以批判性评论,诸如原电影中人物不应该使用毛笔涂口红、不应该使用龙形的文身图案、不应该以国宝熊猫作为坐骑,不应该穿着背心,不应该将饺子烤着吃,不应该写简体中文字等。有的借助会声会影软件,将原电影片段进行改编,制作了视频“木兰新编”,设计了木兰婚后的故事――木兰大胆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4.5单元体例的统一性、科学性原则

《影视课堂互动英语》的单元体例遵循统一性原则,这样,学生在进行单元学习时就对其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老师在布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任务时易于操作,减少学生的疑惑。教材在前言中明确列出了各单元的组织结构,以及每一个部分的宗旨,如表2所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使用该教材时都能对各部分教学目的一目了然,方便教师备课和学生自学。就组织结构的分布而言,其分为课前自主阅读、课堂导入、以听为主的训练、以说为主的训练、课后拓展练习、专业影评六大部分,既遵循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操作规律,又实践了从有效输入到合理输出的语言教学理论,因此很多使用《影视课堂互动英语》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教材的教师反映该体例的设计颇具科学性。

4.6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原则

一些学者(杜瑞清,白靖宇,2005)已经指出,练习的设计要防止同类练习的重复率太高,应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影视课堂互动英语》编写之初,主编就组织所有编者开会,强调各单元在练习的编写中一定要尽可能多样化,在排版形式上尽量做到丰富多样。仅就听力练习来说,其不仅包括选择、填空、连线、问答、判断正误等传统题型,还设计多种形式的图表让学生填写,更有“问题大爆炸”(“Questionbombers”)、看图排序、合作记笔记、抓取对比性信息、根据中文翻译抓取英文句子等各种新颖的训练题型。多种练习的交替和变化,避免了乏味枯燥之感,保护了学生学习听力的积极性。另外,各类练习的设计贯穿了听力技巧的系列训练方法,如总结中心思想的方法、做笔记的方法、细节抓取的方法、“影子练习”(“shadowing”)方法等,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4.7语言难度的适度、递进原则

在《影视课堂互动英语》各单元编写完成之后,主编组织编者开会讨论各单元的单元难度,从教材生词量和影视片段的语速两方面把握各单元的难易程度,根据难易的递进原则编排单元顺序。同时,教材的难易程度应照顾到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水平,才能实现“可理解的有效输入”。教材选用的影视片段很多来自动画片,语言相对生活化,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对于主题较深刻的电影,编者选取了语速适中、发音清晰的片段,避免选用生词过多、语速过快、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因为难度过大的输入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厌恶英语听力训练。当然,为了强化训练效果,有时也会有语速快、信息集中的部分,但这类集中训练的内容在一个片段中的总体时间不长,避免了学生的听力疲劳现象。如,“海底总动员”单元中精听部分Scene3的task2,就是让学生就小海龟们纷纷向marlin提问的问题做速记练习,难度较大,但片段时间不长,教学实践中能达到很好的训练速记技巧的目的。

5.教材不足之处的反思

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胡壮麟(2005:25)指出:“今天在我们讨论大学英语教材时,不能停留在纸质教材的传统概念上,而是应该看到大学英语改革,必然导致对大学英语教材的改革,即新型的大学英语教材应包括配套的电子或网络教学系统。”《影视课程互动英语》除纸质书籍外,仅配有视频片段光盘,并没有对全国公开的配套教学网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编者接到了订购院校的不少建议,指出教师制作教案耗时较多,希望获得该教材的配套教案、拓展性视频资料和学生创新性作业的范例。因此,该教材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下一步改编中,如能开发面向全国的课程网站,提供上述这些辅助资源的下载服务,将会提高该教材在全国的接受度。

6.结语

《影视课堂互动英语》基于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语言学理论基础而开发,在设计上遵循了选材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原则、训练的循序渐进原则、主题的批判性原则、学生任务的创新性原则、单元体例的统一性、科学性原则、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原则和语言难度的适度、递进原则,在使用中广受欢迎。在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管理学院、经贸学院、信息学院、法学院、政管学院和中文学院6个学院的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中,共收集有效问卷3110份,调查统计显示,学生对《影视课堂互动英语》的满意度高达94%(郝建华,阎莉,2008:63-65)。然而,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没有提供现成的配套电子教案和网络教学系统,导致使用中仍有一些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材教学效果。希望该教材编写实践中的这些经验与不足,能够对未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4.

[2]nunan,D.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3]Swain,municativeCompetence:SomeRolesofComprehensibleinputandComprehensibleoutputinitsDevelopment[a].inGassandmadden(eds.)input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Rowley:newburyHouse,1985:235-253.

[4]Swain,m.threeFunctionsofoutputinSecondLanguageLearning[a].inCook&Seidlhofer(eds.)principles&practicesinappliedLinguistics[C].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125-132.

[5]丁海燕.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对成人英语习得的影响[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5).

[6]杜瑞清,白靖宇.对21世纪研究生英语教材编写的认识与实践[J].外语教学,2005(1).

[7]郝建华,阎莉.跟着电影“兴氛”学英语――评析《影视课堂互动英语》[J].出版发行研究,2008(01).

[8]胡壮麟.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9]罗立胜,李子男,葛岚.克拉申语言输入说与外语教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10]孙红等.影视课堂互动英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1]王晓雯.论全英商务教学中教师的角色[J].国际经贸探索,2005(S1).

高中语文单元设计篇10

新课改以后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选编古代诗词时不仅在《语文2》到《语文3》三册教材中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而且具体到每一册教材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所入选的4篇课文也都是按照作者作品的时间先后顺序编排的,具体如下:

1.先秦――南北朝时期

《语文2》中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分别选取了从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诗经》两首(《卫风?氓》、《小雅?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4篇课文。从诗歌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主要代表北方文化的体现现实主义的《诗经》和代表南方文化的体现浪漫主义的《楚辞》说起;到汉乐府叙事诗的巅峰之作――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序)》,再到东汉时期广泛流传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涉江采芙蓉》;最后到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价值观的曹操《短歌行》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按时间先后顺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题材的诗歌的不同情感体验,了解诗歌的源头并感受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初步领略诗歌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

2.唐代

《语文3》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分别选取了盛唐时期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短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中唐时期代表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晚唐时期李商隐诗的两首诗作(《锦瑟》、《马嵬(其二)》),共编4篇课文。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代孕育了一大批非常有才华的诗人,也盛产了大量精美诗作,所以编者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空间让学生充分领略唐诗的魅力。李白是“诗仙”,其《蜀道难》最能体现他豪放开阔、想象瑰丽的浪漫主义特点;杜甫是“诗圣”,其入选的三首古诗皆是即景感怀的诗作,代表的是与李白截然相反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风;白居易善写长诗,同时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提出文章合“为时”、“为事”而作,其《琵琶行》就是他的叙事长诗代表作;李商隐是在唐诗的发展上另辟蹊径的一位诗人,有善写七律,所选编的两首诗作正是最能代表他绮丽绵密格调的七律诗。

3.宋代

《语文4》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分别选取了北宋初年柳永的《望海潮》和《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南宋时期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跨越两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词人和大量优秀词作,但大都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词风。柳永是第一个打破了五代花间词风的词人,也是第一个大量写“长调”的人,他长于铺叙,多用俗语,所选的两篇作品是最能体现他的婉约词风的作品;大开豪放之风,不拘声律、自由奔放,形成了一种豪放的新词风,所选两首作品也是他这一词风的体现;辛弃疾在苏轼的豪放之风上更添宏伟气魄,这与他抚时感事的爱国情怀是无法割分的,他的词作发展了散文化的句法;最后是跨越了两个时代宋词史上的奇葩,女词人李清照,所选的两首作品是体现她婉约词风的作品。

有一位特级教师陈日亮曾说:“语文主要不是教‘是什么’,而是教‘怎么样’的学科,即过程与方法。”该版教材在呈现了古诗歌“是什么”的同时,也通过每一单元的诗歌特点呈现了“怎么样”教和学的可能。最后主要就该教材的单元模块设计做归纳。

1.单元设计

该教材的每一个古诗词单元都是选取了某一时期的作品,集中鉴赏;在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之前,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导读,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该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和整体把握。导读不仅介绍了本单元的诗词特点,而且提供了许多学习方法及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不仅能使师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还能对整个单元诗歌的学习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

2.课文设计

课文设计主要是将原文客观地编排在教材当中,但该版教材还在诗文的边页穿插了一些相关图片,有诗人画像,有诗中情境等,这样直观的视觉设计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阅读兴趣的激发;由于古诗词的年代久远,与现代白话文有相当差异性,教材还在原文较难理解的地方分别依次编了标注,然后在原文下方做出了注释,注释内容不仅涉及作品创作背景、作者简介、诗作出处等,还解释了文中一些生僻字、通假字、多义词等,这样的编写不但有助于辅助学生自主阅读和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节省教师教学的时间。

3.课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