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微观经济学发展史十篇微观经济学发展史十篇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9:38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篇1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路线;契合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和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原本是统一的,有共同源头,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关注社会关系中人的互动行为。因此,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来促进两者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更为完善、成熟的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两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来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及当前的困境

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认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从而出现一种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这种目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路线:首先,透过现象去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其次,分析事物的现状表现。再次,剖析现状的成因及其偏离本质之处。最后,分析异化现状下的种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寻找纠正事物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经济学在如下几方面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马克思经济学是人本主义的,关注整体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提高。因此,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相应的物质资源的创造问题,而且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社会资源的创造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物质主义的,在既定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仅仅关心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领域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因而关心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从孤立的个体主义出发,探究私人领域中的发财致富问题。三是在理想状态的选择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经济现象从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并把这一本质视为未来所要回归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状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这种假设往往不现实或根本不能实现。四是在基本立场上。正因为认识到现状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则热衷于通过供求分析来解释现状,并在伦理实证主义的支配下为现状辩护。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使命的原因,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分析,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被推翻后,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具体微观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不足

正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制度问题,导致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劳动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产,并从协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组织的嬗变,但它并没有具体探究微观组织中的劳动配置问题,也没有具体考察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阶级,把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视为一个整体而采取共同行动,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因此,其研究的是整体主义,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阶级成员的行为心理,从而对集体行动的判断似乎缺乏微观的个体基础。

尽管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事物的本质展开深刻的分析,其经济学结论之间存在较为严密的逻辑一致性,但不可否认,其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上,这种引导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质,一旦某些微观假设出问题,那么,整个理论的可信性也就会受到质疑,其应用于实践也会带来深重的危害。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同质劳动的基础上,而同质劳动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现实。再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总体性质方面,而很少对其微观理论基础进行审视。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往往缺乏更为微观的具体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更为完美的理论逻辑,就必须注重微观方面的探究。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

要进一步为马克思经济学提供微观分析的基础,就需要契合两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一是其他社会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包括心理学的新近发展、道德哲学的新近发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类行为、互动行为的博弈基础,等等。其实,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缺乏对微观行为的探讨,即使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存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脱节: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微观方面,而以心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方面。当然,后来由于新凯恩斯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借鉴新古典的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契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行为机理也逐渐为其他的宏观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础。显然,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是经济思想长河中各有侧重的两个主要支流,它们也理应汇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尽管目前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学科存在很大分歧,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经济学发展史,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经济学本质上是统一的。当前割裂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范式的研究内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补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二是研究内容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抽象演绎、个体主义、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历史归纳、整体主义、实质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含义,它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把经济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并注重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作用的内在因果机理。四是西方经济学从功能主义出发,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分析均衡状态,基于自然主义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为,这导致其逐渐走向数理模型化道路,而这种模型化道路并不适合于探索事物之间内在因果机理和本质的政治经济学。五是基于内容和方法的差异。两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设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抽象经济人是同质的,而政治经济学探索的社会人是异质的。六是尽管方法论存在差异,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演化和均衡等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因而两大经济学范式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从而促使经济学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一个共同源头,但自古典经济学以后,这两方面内容却越来越分裂了,并形成两个越来越对立的学科。一方面,自从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抛弃了对制度反思和改进的思路而将其研究对象逐步限定在物质财富上,从而演变为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后来,经过几代人为建立“纯”经济学而不断地借鉴数学工具,西方主流经济学终于发展出了在表达上越来越精确的微观技术,但却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内容抽象化、永恒化而主张历史地分析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其动机,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从而缺少对微观行为的研究。因此,西方经济学会越来越倾向抽象而孤立的形式主义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更倾向于结合其他社会科学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显然,从两者的基本特质上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为生动和多样,也更具启发性,从而具有更重要的发展意义。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篇2

 

建国60周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学著作总结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方法及规律等等,从而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实践。经济学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较之发达国家相比要晚,学科体系的成熟程度、理论的前沿程度、研究方法的先进程度都较之国外先进水平都要稍逊一筹,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更好地学习国外经济学著作中的优秀成果,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经济学理论,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将变得日益重要。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指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引用文献中,图书形式文献(包括著作、汇编、法规文献、标准)的比重接近60%。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图书资源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学术参考价值。因此挖掘经济学领域最有学术影响的图书,对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发展的跨学科性在经济学领域体现得尤为显著,经济学研究需要参考大量的非经济学领域成果,因此本文根据经济学论文的引用文献统计选出的图书,包括一些非经济学著作,这些图书虽然不属于经济学领域,但它们在经济学研究中同样发挥了很大作用,故我们同样把它们作为对经济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 

 

经济学领域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图书概况 

 

为了更合理地讨论经济学领域的图书影响力,我们借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根据总被引60次及以上或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标准选择了330种在经济学领域影响较大的图书,[注:一本著作可能会被不同出版社出版,而且都有较高的被引数量,本书将这种情况下的著作视为不同的图书加以选择,因此330本经济学入选图书会有同名出现;若一本著作被同一家出版机构在不同年份出版,本书视为同一本书,并将每个版本的图书被引数相加。]这330种图书被引篇次共计52309次,占经济学论文引用的图书总被引次数的14.64%。为了更科学、客观地分析不同类型图书对经济学领域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我们将这些图书分为5类:领袖著作、历史文献、工具书、国外学者著作(含译本)、国内学者著作。 

通过对各类型入选图书数量、被引篇次、所占比例及篇均被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①领袖著作在篇均被引方面独占鳌头,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领袖著作等对经济学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②历史文献、工具书的被引种数少,但篇均被引次数较高,这说明对经济学发展产生影响的历史文献、工具书的数量较少,但是这些少数的历史文献、工具书带来的影响较深远;③国内学术著作的被引种数高于国外学术著作,但篇均被引次数低于国外学术著作,这说明我们国内的经济学著作数量不少,但整体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与国外学术著作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影响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少学者对当时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发表见解,形成某种系统的经济思想。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欧美学者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们的著作也广为流传,被我国诸多的经济学学者参考、借鉴和引用。本章选出的对经济学研究有较大影响的330种图书中,共有114本国外学术著作(见表1)。 

 

 

 

 

 

为了更加详细讨论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我们将入选的国外学术著作按著作的内容特征大致分为微观经济学(17种)、制度经济学(17种)、经济理论及发展史(14种)、产业经济学(12种)、宏观经济学(11种)、货币银行学(10种)、计量经济学(7种)、比较经济学(5种)、西方经济学(4种)、发展经济学(4种)、经济学其他类著作等主题类型进行讨论。由于篇幅所限,仅对各主题类型被引较多的图书做具体分析。 

1-微观经济学类著作 

本次入选的微观经济学图书多达17种,在114种国外学术著作中的所占比重为14.9%,这足以证明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被引252次)是微观经济学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国外学术著作。该书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和实践,由营销管理的原理概念、分析营销机会、制定营销战略、营销计划和组织执行、市场营销等五个部分组成。引用该书的经济学论文的主题主要集中在:营销理念、营销策略、权变营销、营销转型研究、体验营销模型、无形资产的营销、网络营销模式、政府营销与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理解和改革等方面。 

?economicinstitutionsofCapitalism:Firms,markets,RelationalContracting?(被引182次)是入选的国外微观经济学著作中唯一一本原版学术著作。该书的作者oliver 

e.williamson被誉为重新发现“科斯定理”的人,使科斯的交易费用学说成为经济学中异军突起的一派,并汇聚了包括组织理论、法学、经济学在内的大量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该书对于产权制度结构、企业战略联盟和关系模式、创新供应链策略、国际货币制度、企业性质和制度、网络化市场、股票期权的博弈分析,企业理论与组织创新等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参考和借鉴价值。 

《微观规制经济学》(被引157次)的作者植草益先生是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根据西方微观经济学和日本的经济政策实践,对有关规制政策的理论和运作问题,特别是经济性规制政策的目的、手段、结构、主体、价格规制、激励规制等问题阐述得十分透彻。研究日本企业规制、竞争性产业的价格规制、规制与放松规制等方面的论文对该书引用较多。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被引145次)从经济对提高社会财富生产能力的作用入手,认为小到一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大到国家的经济政策,再大到国际贸易的制定,都需要经济学的理论做指导,经济布局可以使市场运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少争论,从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重大的贡献。该书对新兴古典经济学、企业制度的专有性、企业集群演进、产业结构成长模式、数量经济、国外企业本质等主题领域的研究有着较大的启示作用。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篇3

1.微观行为主义与宏观整体主义的结合统一对于微观层次的行为分析与宏观层次的结构分析似乎是自社会学诞生以来永恒的话题,具体到企业社会学的研究,这就需要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结合起来,本文提出的“过程的行为—结构”分析方法正是从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主义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建构的综合性研究视角。在企业社会学研究中,无论是微观个体主义,还是宏观结构主义,完全依靠某一面向是无法实现此学科所要达到的既有经验指导意义,又具系统而全面分析力和解释力的目标。面对这一困境,“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对此可以作出重要的弥补,实现微观个体主义和宏观结构主义的结合统一,这是在继承和发扬韦伯、吉登斯曾采用的“行为—结构”的综合分析视域等理念发展而来的。

2.横向特定场域与纵向历史变迁的结合统一“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引入“过程的”理念也是探讨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必要面向,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强调在历史的变迁中。强调历史的维度是对以往企业社会学研究缺陷的必要补充,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制度主义只是注重了其相互关系的横截面,而缺乏关注历史视野的纵向过程演变和分析。对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不仅应当研究企业的当前阶段构成和状态,而且应该研究不同历史阶段企业的生存发展资料信息等等。(2)注重在特定的场域中。注重特定“场域”和“情景”是社会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但是在企业社会学的研究中往往为了追求普遍性和概括性的分析力和解释力而予以忽略,“过程”视角的引入,能够对于特定情境、特定时空和特定关系的事件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探讨,尤其对于“偶然性事件”的把握和剖析常常会有“意外收获”,“过程的行为—结构”正是在特定情境中而展现出对于“抽象的因果分析”的超越,从而迈向偶然的、现实的和实践的分析方式,最终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融合。(3)侧重在联系和运动的状态中。这是相对于理性经济行为和结构分析共同的局限而提出的,采用“过程的”理念就是以一种灵活性和生动性的姿态充分发挥社会学所擅长的描述和解释功能,使其成为探讨“不同条件下”的企业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力工具。

3.个体理与社会制度结构的结合统一纵观以往企业研究的理论基点都是建立在对纯粹经济理论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如马克思认为“企业不只是为了利益而存在的微观经济体,而是由丰富内容构成的‘经济系统’”,韦伯也从家庭、氏族、伦理、宗教、法律、政治和制度等不同层面探索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反击古典经济学思想最激烈、最有力的要数经济史学家卡尔•波兰尼,他摒弃了任何经济决定主义的思路,他指出,不能放弃企业理性经济运行的面向,企业不仅包括规则、制度等社会因素,还包括根本性的科学生产和理性计算,他们同时构成了企业实践运作。“过程的行为—结构”则有机地结合个体理与社会制度结构,系统、全面、真实地了解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新视角的应用与实践企业是经济系统中的组织,具有经济属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多种属性,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和模式需要研究视角的“系统全面性”。“过程的行为—结构”正是这样一种综合性分析范式,在重新解读传统经济学思想魅力的基础上,实现微观行为主义与宏观整体主义、横向特定场域与纵向历史变迁、个体理与社会制度结构等三方面的结合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深化体制改革,逐渐放松对于公有制企业的控制和管束,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内外自由竞争市场的重要力量。在农村,随着乡镇企业的改制转型以及乡村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乡村民营企业成为企业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也成为探索乡村企业与乡土社会互动机制和模式的有效工具。

1.乡村生活与乡村企业“过程的行为—结构”的研究视角从微观的乡土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入手,探索和剖析乡土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网络、道德伦理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与乡村民营企业的生产运作所呈现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状况。在实践运作中,乡土生活的诸多因素深深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运营,同样,企业的生产运营也对乡土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2.乡土权力与乡村企业“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从中观的乡村政治结构维度分析乡村政治与企业管理的相互作用模式,运用社会学中的制度、结构、功能、流动以及文化等基本概念来剖析乡土权力与企业管理的互动关系。是否拥有乡土权力或受到乡土权力的庇护,往往成为乡村民营企业生产、管理和运营的关键,反之,乡村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也是决定乡土权力转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3.乡土变迁与乡村企业“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从宏观乡土社会变迁维度探讨乡村民营企业在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制度转轨的大社会背景下的生产发展逻辑。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诸多传统的制度和规范都被破坏,而新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国家政策的转向、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社会舆论力量的突生都对乡村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运营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宏观背景下,乡村民营企业通过在实践中的“适应”与“对抗”,将其乡土性和现代性进行有效整合,较为迅速地实现企业的转型,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生存发展路径,这对于我国乡村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篇4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育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

就大学数学而言,尽管高校各专业普遍开设了大学数学(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作为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讲授课程时,没有真正挖掘大学数学课本中的育人素材,对数学文化即数学教育、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发展历史过程中涌现出的大批数学家、数学的思想及观点等涉及甚少,达不到真正的育人功效。所以,有必要对大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充分渗透数学文化,真正提高大学数学教学的育人功效。

1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执著的信念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可指引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精神境界。信念内在地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学术观等方面的信仰,外在地表现为一些坚定不移的行为志向[3]。因此,任何人要实现人生的目标或理想,都必须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作为内在动力。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下,部分大学生可能会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缺乏等问题。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微积分》课程中,就有很多育人的素材。

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数学上之所以能做出巨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们有执著的信念,他们信奉“万物皆数”,认为造物主是按照数学来创造世界的,各种现象都可以通过数学来理解。他们凭着自己对数学执著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努力研究数学,企图通过揭示数的奥秘来探索宇宙的真理,所以,在数学上做出很大贡献。当毕达哥拉斯学派内部的一个成员希帕苏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不能表示成整数比时,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数学危机。直到两千多年以后人类认识了实数系,危机才算彻底解决。第一次数学危机之所以能够解决,就是凭着一代一代数学家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古今中外,伟大的数学家数不胜数。牛顿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在《微积分》的诞生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给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牛顿之所以能在科学上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靠的是他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执著信念。18世纪,法国女数学家索非热尔曼(SophieGermain)为了学习数学女扮男装。由于她的勤奋执著,在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深得当时的数学教师拉格朗日的喜欢,并从此准许她学习数学。正因为她对数学有一个执著的信念,所以她刻苦钻研,取得对费马大定理部分证明的优秀成果。

信念是一个人成功的盔甲,执著是一个人成功的利器。一个人要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有无法摧毁的执著信念。有了执著的信念,才能拉近你与成功的距离,才能在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清扫挡路石,排除万难。所以,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渗透数学文化,深刻挖掘课本中的育人素材,适时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以数学家生平等数学史料,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们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从中体会到他们从事数学研究的苦乐与甘辛,以及对数学执著追求的精神,并从中获得鼓舞和激励。让学生在接受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过程中,吸取科学家的科学献身精神,增强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执著信念。这样,大学数学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育人的功效。

2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

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大学数学课程中,富含很多德育因素。因此,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渗透数学文化,深刻挖掘大学数学课程中的育人因素。

2.1适应转变,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经历了“黑色七月”的大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往往与这些“骄子”心目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着强烈的反差。因此,许多大学生就会产生失落、沮丧、苦恼、困惑等各种低落情绪。因此,应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转变,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例如,在《微积分》课程中,已知方程xy+lny=1确定的是y关于x的隐函数,求■值。求解过程如下:方法一:因为显函数的导数计算方法我们已经掌握,所以,很容易想到,如果此隐函数xy+lny=1可以显化为显函数,可用计算显函数导数的方法来计算■。但此函数不能显化为y=f(x)的形式。这时,我们可以转换思想,把xy+lny=1看成x关于y的函数,把xy+lny=1显化为y=f(x)的形式,即x=■。这时,可以用显函数计算导数的方法求出■=■,所以■=■。

方法二:因为方程xy+lny=1所确定的是y关于x的隐函数,所以,我们可以用隐函数求导的方法来计算■的值。对方程两端求导,得y+xy′+■y′=0,解出y′,得y′=■,即■=■。

方法三:通过对方程xy+lny=1两边同时求微分的方法来计算■的值。对方程两边求微分得:ydx+xdy+■dy=0,由此方程解得■=■。

通过以上例子的讲解告诉学生,遇到问题不要死守一种思维模式,应学会变通,在学习上是这样,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遇事只有学会变通,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2.2坚持真理,勇于创新,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社会做出贡献

牛顿和莱布尼兹被公认为微积分的奠基者。他们的功绩主要在于,把各种问题的解法统一成一种方法,微分法和积分法;有明确的计算微分法的步骤;微分法和积分法互为逆运算。虽然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微积分是一项划时代的科学成就,但其中也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如对无穷小概念理解的模糊性。英国的大主教贝克莱对牛顿的无穷小量提出责难,引发了历史上第二次数学危机。由于当初牛顿的伟人形象已深入人心,而且,许多数学家已成功地用牛顿和莱布尼兹的这套理论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因此对无穷小量严密不严密的问题并不感兴趣,也不支持贝克莱的责难。如达朗贝尔就说,现在是“把房子盖得更高些,而不是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更有许多人认为所谓的严密化就是烦琐。但是,贝克莱、波尔查诺、阿贝尔、柯西、狄里克莱、威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和康托尔等人能发现问题、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对牛顿的无穷小量一直批判和攻击。经过他们的努力,直到极限理论的诞生,实数理论的进一步严密,危机才算彻底解决,为数学分析奠定了一个严格的基础,中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所以,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向老师挑战、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执著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提高数学素养,形成良好作风

数学的严格规范,对于形成严肃认真、踏实细微、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作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严格规范的学习和解题,可以学会沉着、严谨的处事品格。

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充分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会交往,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个性。把学生学习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把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发展,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

学学数学,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大学数学作为高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学学数学,不能只局限于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上,应深刻挖掘大学数学课本中的育人素材,充分渗透数学文化,讲解数学教育,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发展历史过程中涌现出的大批数学家的生平史,数学家做出的巨大贡献,数学家追真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数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数学的思想及观点,数学与文学、历史、考古、工程、经济等学科的联系等等,达到真正的育人目的。

4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练就过硬的本领

4.1历史久远,数学绵长,文化古老,数学渊源,人类的文明和发展离不开数学

新世纪新经济时代,数学在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1.微观经济学中的常见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弹性函数、生产函数以及边际函数等都是《微积分》的内容。通过学习《微积分》中的导数,可以对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变量进行边际分析,可以研究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问题。用数学模型研究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用数学手段进行社会和市场调查与预测,用数学理论进行风险分析和指导金融投资等等。

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数学家或有研究数学经历的经济学家占了一半以上,而且,90%以上获奖经济学家都是应用数学方法阐释经济理论。

3.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把其最重要的著作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因为他发现新宇宙的思维方式是数学的思维方式。在这本书中,牛顿用了大量“微积分”的知识和非常复杂的几何知识与技巧。

4.爱因斯坦分别于1905年和191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这是对物理学的重大变革,其核心内容是时空观的改变。爱因斯坦的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四维空间的洛仑兹变换是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

5.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概括了由实验建立起来的电磁现象规律,把这些规律表述为“方程的形式”,用纯粹数学的方法推导出可能存在着电磁波并且这些电磁波应该以光速传播着。

6.两位美国数学家解开了一个困扰科学界长达50年的“简单”问题:啤酒泡和肥皂泡在膨胀、收缩及合并时的数学规律。该研究成果将对工程学的泡沫材料设计、生物学的组织结构研究以及物理学的晶体颗粒排列探测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关在2007年4月26日的《自然》杂志上。其中,气泡胀大、收缩或者合并,背后的驱动力都是表面张力,气泡的变化,取决于表面总曲率。

7.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f・布莱克与m・肖莱斯提出了布莱克-肖莱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optionpricingmodel),对股票期权的定价作了详细的讨论。此后,不少学者(merton)又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发展与推广,极大地推动了期权定价理论的研究。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97年的nobel经济学奖。该模型中用到很多数学知识。

8.从医学上的Ct技术到印刷排版的自动化,从飞行器的模拟设计到指纹的识别,从石油地震勘探的数据处理到信息安全技术,还有天王星、海王星的发现等等,这些形形的技术背后,数学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4.2渗透数学文化,提高数学素养,练就学生过硬的本领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体现社会的某种价值取向,无形地规范着人们的行动。数学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功能,是数学知识最为本质、高层次的成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若只会解几道题目,根本不了解数学文化,不能算是懂得数学。只有在大学数学概念和命题的讲解及知识的形成、发展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渗透数学文化,深刻挖掘大学数学课本中的育人素材,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升华,见解深刻、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数学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数学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真正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方可以培养学生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真正提高大学数学教学的育人功效,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光明日报,2010-07-29.

[2]顾沛.数学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篇5

摘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电影正在全国盛行,并迅速形成一股产业发展浪潮。江苏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下,微电影产业发展却并未达到理想的高度,某些方面还落后于全国的发展。本文将立足江苏,从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的三大基础以及过往发展简史这一视角研究微电影产业在江苏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并从区域微电影产业发展入手,透视当代社会剧烈变迁下影视文化的全新传播生态。

关键词:

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基础;历史沿革

微电影一词,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2010年的网络上。视频网站优酷与中影集团联手推出《老男孩》,点击次数破亿。与此同时,一部类似007风格的《一触即发》则直接号称史上首部微电影。这部作品以高投入制作、顶级明星加盟等概念名噪一时,并伴有强大的宣传攻势。这两部作品的成功,让微电影在中国迅速红火起来。加之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限娱令”、“限广令”,又给了它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迅速间微电影已在中国形成产业格局,据《2013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内,微电影行业产值可达数百亿元以上”。何为微电影,其实在学术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原因可能有几个,首先这种类型的作品其实早就存在过,只是以前人们习惯将之称为电影短片。电影短片“早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已产生,用来形容各种形式和风格的电影”。现今这种体裁被运用在网络等新兴媒体上,形成了微电影。其次这是中国特有的名词,在国外谈微电影,外国人往往不能直接理解。再次,近年来微电影发展过于迅速,学术界还不及做出回应。目前以百度给出的定义:微电影即微型电影,这种微体现在“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并“风靡于中国互联网”。这个定义描绘了微电影的形态,对其内涵和外延却少有提及。不过这已是目前对微电影相对最详尽的描述。定义的模糊丝毫没有影响微电影发展,相反它在短时间内迅速产业化。产业涵盖从人才培养、商业营销、拍摄制作、宣传发行和其他衍生方面五个环节,并依托现有社会资源,整合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起来。江苏作为经济文化大省,也参与到这场微电影产业发展的时代变革中。

一、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基础

微电影产业从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媒体产业,它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特别对于江苏而言,现有的产业资源对于其大有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基础来看,微电影产业在江苏的发展应该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1、政治基础“一个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必须要具备自由、宽容的社会环境”①。微电影产业发展要有安定、和谐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因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吸引大量人才,而这些人才对于环境有着自己的要求。江苏是“中央充分肯定、各界普遍认可、百姓引以为豪的全国最安全地区之一,全省公众安全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②。同时江苏又历来是宜居的热土,《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中,江苏占了四席。在此基础上,2012年江苏省政府“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更是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制定一套长远、系统、合理的规划。其中重点发展行业包含广播影视,并明确提出“加快开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业态”。这些新业态的内容载体其实很大部分就是微电影。此外,2012年12月,金微奖•中国首届国际微电影节在南京举办;2013年3月,中国微电影产业研发与实训基地在无锡挂牌成立;近年来江苏各级政府力推的微电影活动此起彼伏,这些都构成了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的政治基础。

2、经济基础微电影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还需要繁荣的经济环境。“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国一直处于前列。2013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61.8亿元,位列中国省份第一。”③与传统影视产业高投资高风险不同,微电影产业除了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与地方企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据中国经济网数据,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前100位企业,江苏有27家,占总数1/4多。其中微电影产业经常涉及的行业,如食品、电子产品、房地产、汽车、旅游等,江苏企业排名更为靠前。同时微电影产业建立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上,网络建设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江苏,繁荣的经济环境孕育了成熟的网络建设,目前全省互联网设施基础日益完善:“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75.75万公里,排名全国第一。”“2013年底江苏全省网民数达到409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51.7%,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852万人。”④

3、文化基础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首先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江苏省高校数量和大学生人数位居全国首位,有着广泛的微电影制作人群和受众人群。目前全省高校共167所,其中开办影视相关专业的高校有96所,占总体比例约为57.4%。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需要观摩并制作大量微电影,加之其他非专业学生出于兴趣涉及这一领域,这为微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生力军。其次微电影作为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形式,离不开其他文化形式的滋养,特别是影视产业的发展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进入新时代,又是全国较早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省份。“2012年,江苏在省域横向测评中城乡、城镇景气指数均保持首位。”“至2020年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目标距离测算,江苏处于省域首位。”⑤这其中江苏的传媒产业发展更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幸福蓝海国际影城”的打造、“云媒体电视”的上线、电影《白日焰火》在柏林的成功,纷纷宣告江苏影视产业迈进全产业链时代。总之,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基础上来看,江苏微电影发展应该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国微电影产业一片红火的今天,江苏微电影应该是在全国处于前列的。然而从过往发展的历史来看,却始终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

二、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简史

让我们回顾一下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的简史,从历史层面寻找规律作为现实的参照。为了能与其他省份横向对比,我们将“微电影元年”2010、微电影迅速发展的2012以及现今2014作为三个时间轴,将这段简史简单区分为三个部分。

1、2010之前:前微电影时代关于第一部微电影的具体时间,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声音。如果按照互联网上的说法,2010是“微电影元年”,那么我们且把2010之前称之为前微电影时代。在这一时期,微电影的前身“网络剧情短片”已然涌现,从“大史记”三部曲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期间不乏精品。而江苏的“网络剧情短片”数量却很少,不同的制作团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没有实现这一突破。对于草根阶层,器材、专业技术等限制使其无法跨入门槛;专业学生团队依然执着于将制作好的短片投向传统媒体或者参加比赛评选,比如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学生拍摄制作的《无间道4》只在学生层面通过学校展映的方式传播;专业影视公司则专注于广告制作,电视大屏幕是他们的追求所在;电视台则完全没有关注到这一领域,为数不多相类似的,比如江苏影视频道《百姓聊斋》2006年开播,以“栏目剧”的形式面向观众。至今仍没有改变其宗旨,因为电视台需要考虑受众面,像微电影这样过于单一的面向年轻人并不是电视台愿意完全接受的。

2、2011-2012:微电影兴起时代2011年,全国微电影热度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全国问世作品不下2000部,网络点击率节节攀升。江苏微电影也开始出现,截止到该年底,在南京,由普通人拍摄的微电影至少已有数十部。但是江苏的发展就全国而言还是滞后的,具体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优秀作品并不多见,业内人士对于微电影还没有加以关注,更多的是业余人士投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胡鹭在2011年《金陵十三钗》上映之际推出的微电影《金陵十三姨》,网络点击率高达几百万。而对于江苏的企业,选择微电影宣传品牌的很少,仅有的几家也由于江苏本土微电影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纷纷选择与北京、上海等大公司进行合作。如江苏辉煌太阳能行业第一部微电影《那一夜,辉煌》由北京鼎旌资讯机构全程策划,邀请中影集团旗下的专业拍摄班底完成制作。时间到了2012年,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推出微电影项目,甚至各地职业培训学校也开始将其设立成一门课程,培养相关人才。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广告收入为88.3亿元,较2011年增长82.7%。这其中号称“品牌之都”的福建率先出手,匹克、特陶卫浴、金鸡体育、诺奇男装纷纷推出微电影,宣传推广各自品牌;此外广东的石湾酒厂、河南的杜康公司、江西的庐山旅游景区、安徽的六国化工集团、云南的英茂企业也同步完成企业微电影……一时间,微电影在全国各大省份迅速产业化。在江苏,2012年微电影的产业化之路刚刚起步,与之前只停留在草根阶层不同,政府机关开始关注,大量带有公益性质的微电影作品和微电影节问世。2月,为了配合电视剧《山楂树之恋》播出,江苏卫视发起《那些年,爸爸追过的女孩》微电影征集;3月中国(徐州)微电影节开幕,4月徐州市鼓楼区城市管理局打造江苏第一部城管题材微电影《我的男友是城管》;7月常州市首届“荷花杯”微电影大赛、首届青年微电影节相继举行;9月苏州市警方结合真实案例推出《“女神”的逆袭》等六部微电影作品;10月常州市高新检察院以微电影评选最美党员。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开始大量创作微电影作品,南京艺术学院于2011年底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数字短片大赛”,大量本土优秀学生微电影应运而生;南京大学成立国内首个“微电影”专业,并举办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南京师范大学举办“影像青春”校园原创微电影大赛。与此同时,微电影进入江苏婚庆市场,拍摄婚礼微电影的新人数量增势明显。以南京某微电影工作室为例,2012年以来,婚庆微电影几乎每月都保持10%的增长。在扬州,结婚旺季,许多工作室的时间表已经排满,连休息日都没有。在无锡,拍摄婚庆微电影的公司差不多有20家左右。在苏州,一家专业的公司一年可以创作近千部。纵观2010-2012年,这是江苏微电影兴起时代,特别是2012开始走上产业化之路。政府的关注、各类微电影节的出现、婚庆市场的火爆成为这一时期江苏微电影发展最真实的写照。

3、2013-2014:微电影成熟时代2012年微电影大热之后,产业化格局已然在全国形成。人才培养、商业营销、前后期制作、宣传发行和其他衍生方面五个环节齐头并进,一时间微电影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被誉为未来最具发展前途的传媒产业之一。在江苏刚成型的微电影产业也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a、数量质量大幅提升江苏各地微电影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并逐渐从之前基础上分化成几大版块:高校微电影、草根婚庆微电影、商业宣传微电影、政府公益微电影等等,不同版块的主创群体之间形成以高校人才为中心的辐射网络。在江苏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高校为微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并以此为基础,大幅提升了微电影的数量和质量,涌现出了诸如国内首部官方城市形象微电影《苏州情书》等优秀作品。B、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建立从以高校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到最为核心的商业营销模式开始启动;从作品前后期制作水准不断提升,到成品后宣传发行平台的建立,再到各类微电影节大量涌现,在江苏微电影发展的整个产业链正在逐步建立。C、发展之路正在日益清晰在兴起阶段,江苏微电影产业主要集中在政府公益和婚庆市场两块,前者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范畴中,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微电影的草根性。这两个领域是微电影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最为核心的商业运营模式并未建立。许多企业品牌推广还未接受微电影这一模式,而这正是微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步入成熟阶段,在江苏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企业开始采用微电影作为品牌营销的主要方式,如江苏省建集团推出的青春励志微电影《城市温度》等等,微电影产业的商业运营模式正在建立。也许,在这一阶段,用微电影成熟时代来命名,还有些为时过早,毕竟在江苏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精品。但我们看到微电影正成为一种商业品牌营销方式,虽然步伐比其他省份慢了点,发展之路却正日益清晰。

三、结语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篇6

扎卡里・卡拉贝尔[美]著 中信出版社

在这本书中,作为对中美经贸关系领域的权威专家,扎卡里・卡拉贝尔在书中追溯了中美近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20年中,中国进行了积极的经济改革,吸引美国企业来中国投资、经营。书中讲述了像联邦快递、肯德基、雅芳和沃尔玛这样的美国企业在华发展的历程,讲述了它们对于中国经济成功起到的积极作用,也讲述了中国为它们提供的发展机遇。

《妆点三国――倾城多为英雄误》

阮卿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本书从描写三国女性出发,全书以汉末、曹魏、蜀国、东吴等历史阶段为线索,以相关联的历史人物将各章串联起来,以三国的英雄往事为连接点,涵盖了三国中所涉及的绝大部分女性人物,既揣测了三国女子的爱情,又记录了三国英雄的轶事。故事情节中穿插了汉乐府、古诗词,对一些固有的事实进行了新颖、另类的解读。

《裂变――看得见的未来》

陈世鸿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是一本未来学的经典之作,它从生物进化论、传播学、社会学、科学、经济学和哲学的角度,全方位预测了互联网将给人类未来的文化、科技和经济带来的深刻变革,极富前瞻性和预见性。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分析了促使这些变革产生的深层驱动力,发人深省。

为什么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华尔街的天才经济学家们会出现集体误判?因为传统经济规则存在的前提――价值分配方式和供需关系强互联网时代正濒临失效,新的经济规则正在诞生,财富和价值将被重新定义,泛商业时代即将来临。该书中的“价值的支点”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入微地分析,指出了世界平衡的新基点和以保障世界能够沿着稳定可持续的路线前进。

本书宏观上具有足够的广度和高度,微观上又卡分通俗易骥。精心组织了大量说理性的故事,108位个性鲜明的人物贯穿其中,趣味性和可读性极强。

通过本书,我们一起读懂世界,看清未来。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

苏小和著 重庆出版社

近百年来,中国企业一直在官商结合的道路上徘徊。亦官亦商、钱权互动的明潮暗涌下,“政府越大、市场越小”乃注定的经济结局。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是一颗从体制硬土中破壳的种子;而他们的经历、感悟、思想和观点,则是折射商业发展史的明镜。本书通过对12位顶尖企业家的终极拷问,深入挖掘了其事业、人生中的跌宕起伏,揭露了其内心深处最隐秘的自我世界。

原罪的救赎与痛苦地挣扎,浸透了繁华阅尽后的光荣与梦想:明灭沉浮的悲情画卷,缓缓延展成一部中国企业家“精神绞刑架下的报告”。

《今天,你微笑了吗》

严家明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篇7

关键词: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基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公平共享权;治理监督权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7)01-0028-09

上篇即刊登在《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中国特色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基础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本产权论纲要(上)》中传承和深化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研究,着力探讨了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基础――人本产权论,马克思对其理论枢纽――异化劳动理论创立意义的肯定,以及把马克思全部学说浓缩归结为人类异化复归规律说的多重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历史形式――人力产权异化复归规律的经济制度形式即由微观和宏观人力产权自主实现制度体系有机构成的中国特色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微观主要研究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及其体系性质和历史地位,宏观主要研究人力产权宏观社会属性权利――基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公平共享权和管理监督权实现制度体系,包括建构。

一、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及其体系和“二次革命”历史地位

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代人类异化复归或人力产权异化复归而自主实现的微观经济制度依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微观经济制度基础。对此,我们的研究有个过程。程言君所作研究,如《现代企业制度的革命:资本产权型到人力产权型》(《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我国企业制度两次转型嬗变透析》(《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第3期)等,现在看来存在表述欠准确,论证欠到位等问题。因而,这里的任务就是深化研究使之完善起来。如果下述论证对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以及人力产权转化股权制度等内容有未涉及或言犹未尽之感,①那是因为已作研究此不赘言的缘故。

这里首先要做的,是把现代企业制度的“人力产权型”和“资本产权型”界定,完善为“人本产权型”和“物本产权型”。两者前后虽都是一字之差,却凸显了人本产权论与物本产权论在现代企业制度历史本质界定上的根本分野,内涵有了质的升华,表述也更加准确科学了。其次要做的,是对现代企业制度下述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历史形态、体系性质和人本产权型的“二次革命”内涵。

(一)现代企业制度历史形态及各自的历史地位

当代物本产权论,尤其新自由主义,认为西方私有垄断雇佣劳动现代企业制度是惟一标准规范且具有普世价值的。其实,这是缺乏历史视野的界定。如前所述,当代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为人本产权型,是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作用于全面深化改革而必须坚持“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必然。即现代企业制度存在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两种历史形态,由物本产权型向人本产权型质变,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历史过程,也是现实。

所谓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指公有企业全员依据社会主义宪法等法律赋予的人民当家作主历史地位,凭借人力产权在企业获得股权,当家作主地参与乃至主导企业治理,分享企业利润,与物力产权共同决定企业发展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简言之,即人力产权自主实现型现代企业制度,或详称为公有企业人力产权为主物力产权为辅共同治理、共享利润型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历史地看,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仅适用于公有经济或其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决定的非公经济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属性以及其历史过渡性质,决定了非公经济通过建立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向公有经济过渡,是或迟或早的必然。

所谓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简言之即私有企业物力产权当家作主雇佣劳动关系制度,详言之即物力产权及其法人财产权决定企业发展、独享企业利润的私有企业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肇始于西方发达国家,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物力产权主体当家作主的历史本质。由此看我国公有企业改革中照搬西方的现象,其开历史倒车拾人牙慧的性质十分显然。

(二)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的体系性质和历史作用

当代中国,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的公有产权为主体、私有产权为辅体的产权制度体系,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在整体上,是一个以人本产权型为主体、物本产权型为辅体的制度体系,而不可能是单一人本产权型或物本产权型。也就是说,以人本产权型为主体、物本产权型为辅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由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并构成其实现形式。因为这一制度体系以人本产权型为主体并由其决定性质,称为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理所当然。

同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由其生产资料私有垄断企业为主体、国有和其他私企为辅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并构成其实现形式。

历史表明,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是资本主义国家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的微观经济基础。历史正在并将不断更加充分地表明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微观经济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能建立在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或者,没有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其市场经济体制。即便有,也是暂时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人类历史一再证明了的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

(三)物本产权型向人本产权型转型:现代企业制度的“二次革命”

现代企业制度由物本产权型向人本产权型质变,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质变在企业制度变迁上的具体形式。其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集中表现在经营宗旨、治理体制和利润分配三个方面实现的“二次革命”。所谓“二次革命”,既相对于我国计划附属型企业制度向套搬西方法人型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一次革命”而言,又相对于传统家族型企业制度向西方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一次革命”而言。前者实现了计划附属物企业制度向打着西方烙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质变,后者实现了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质变,“二次革命”实现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由物本产权型向人本产权型转型的质变。②“二次革命”的具体内容和性质如下:

经营宗旨革命,主要指公有企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宗旨对私有企业以物为本、金钱至上宗旨的革命。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或人力产权当家作主的历史本质,决定了公有企业经营宗旨只能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不可能是私有制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以物为本、金钱至上。何况,以物为本、金钱至上宗旨所致人类异化和自然生态失衡催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趋势,决定了即使私有制企业的经营宗旨,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变是或迟或早的必然。由以物为本、金钱至上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变,是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在为了谁和如何为上,从企业根本性质和发展理念两个方面对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的革命。

治理体制革命,主要指全员民主治理对“精英”集团治理的革命。旨在人力产权当家作主的人本产权论,扬弃了物本产权论“精英”集团治理依然物力产权当家作主――资本家说了算(“精英”属高级雇工)的唯心英雄史观,同时,考虑到现阶段物力产权当家作主的不可或缺,公有企业治理主体中企业员工(国有企业包括全国人民)不可或缺。因而,应建构人力产权当家作主为主体、物力产权当家作主和“精英”治理为辅体的“三合一”治理模式。企业治理体制由“精英”集团治理和物力产权当家作主,向人力产权当家作主为主体、物力产权当家作主和“精英”治理为辅体的质变,是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在依靠谁和如何依靠上,从企业治理主体和治理理念两个方面对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的革命。

利润分配革命,③主要指企业利润由人力产权与物力产权共享对物力产权独享的革命。所谓人力产权与物力产权共享,指利润实行按劳、按资(物力产权)和按人力产权相结合,以按劳和按人力产权为主分配。这一企业分配制度扬弃私企仅仅向“精英”高管人力产权实现倾斜(如高薪、送股等),基本由物力产权独享的不公平性质,建构的是按劳和按人力产权分配为主、按资分配为辅相结合的企业发展动力机制,旨在解决广大员工缺乏物质激励亦缺乏动力的问题。按资和按“精英”高管人力产权相结合以按资分配为主,向按劳、按资和按人力产权相结合以按劳和按人力产权分配为主质变,是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在激励谁和如何激励上,从利润分享主体和分享份额两个方面对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的革命。

(四)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的创新和超越

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包括“二次革命”理论,创新发展了依然囿于西方物力产权当家作主窠臼的马克思主义企业制度理论,超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尤其新自由主义等物本产权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更充分地体现了人类日益以人为本的历史趋势。④但其意义不仅如此,从企业制度依附性研究开创现代企业制度分类研究先河看,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开创了现代企业制度分类研究先河是显而易见的,因而,这里重点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依附基本经济制度的分类研究意义。无论微观企业制度还是宏观体制,仅从资源配置和治理方式视角看,貌似通用而具有“普世价值”。其实,一旦与基于利益差别广泛存在的现实市场经济关系相结合,就会立刻失去其物本产权论为之戴上的超凡脱俗的“普世价值”面具,而发现其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乃至国家等利益主体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手段性质。现代企业制度的社会历史本质,决定于所在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是个客观事实。前述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依附于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依附于雇佣劳动型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不仅揭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质及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而且还使照搬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假改革真面目变得了然起来。即这一研究,在对界定现代企业制度历史本质有重要意义的同时,还是识别真、假改革的试金石。⑤

二、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宏观制度体系架构和建构

历史地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企业制度一样,也有物本产权型和人力产权型两种历史形态。所谓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宏观制度体系架构和建构,即人力产权宏观社会属性权利――基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公平共享权和管理监督权实现制度体系及其建构。建构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宏观制度体系,作为处在成熟定型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上的方向性举措,如前所述,是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决定的必然,也是“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深化改革精神使然。但必须指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由物本产权型向人本产权型演进的历史过程和操作路径研究,将伴随人类整个市场经济历史时期,是个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的历史性课题。本文研究虽比过去有所前进,但依然处于抛砖引玉阶段。

(一)“类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向人本产权型转型过渡形态

同前述现代企业制度由物本产权型向人本产权型转型具有前后相继性一样,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由物本产权型向人本产权型转型也具有前后相继性,都由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决定。这里需要着力研究的是,这种前后相继转型并不意味着其间不存在相容共存状态和过渡形态――“类人本产权型”。事实上,两者在一定历史时期相容共存并存在过渡形态――“类人本产权型”具有必然性。也就是说,“类人本产权型”才是转型过渡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正处于这一历史时期。

前述人本产权论制度建构理论结构,主要由四个基本范畴组成的两个范畴对子――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构成。所谓“基本范畴”,即相对于制度变迁过渡的复杂性而存在“类人本产权型”等派生范畴而言。所谓“类人本产权型”,即打着物本产权型胎印而不够标准规范的人本产权型。我国当下打着物本产权型雇佣劳动关系胎印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类人本产权型”的典型形态。“类人本产权型”的存在除在于社会制度变迁的复杂性外,在我国现阶段还有两个原因。一是照搬西方所致,二是非公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天然是物本产权型。当然,非公经济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而打上了社会主义烙印,或多或少地具有“类人本产权型”特征,因而,称之为“类人本产权型”亦非不可。我国大量非公经济的“类人本产权型”,当然地决定了我国现有市场经济体制的“类人本产权型”性质。由“类人本产权型”蜕变为标准规范的人本产权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长期性,至少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将长期存在所决定。因而可以说,人本产权型与物本产权型相容共存,“类人本产权型”作为物本产权型向人本产权型转型的过渡形态,既有现实必要性,又有历史必然性。

(二)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各自历史地位

所谓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指以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前提,以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为微观基础,以人力产权当家作主为基本特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可简称人本市场经济体制。所谓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指以雇佣劳动型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前提,以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为微观基础,以物力产权当家作主为基本特征,以价值增值至上为根本宗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可简称物本市场经济体制。前者常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称应为社会主义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后者常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称应为资本主义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称谓基于社会性质,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称谓基于宗旨性质,全称称谓基于综合社会性质和宗旨性质。

(三)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称谓别具深刻时代和历史内涵

作为经济学范畴,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无论称为社会主义(型)、资本主义(型),还是称为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因为都揭示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本质而可以同时并用。但必须肯定,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称谓有着更为深层别具的时代和历史内涵。

在表达反映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这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静态历史本质层面,人本产权型称谓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力产权当家作主或人类异化复归的人本历史本质,物本产权型称谓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物力产权当家作主导致人为物奴的物本历史本质,不仅因表达的更加直接充分而使之更加凸显,而且使各自所处人类发展历史阶段(异化阶段还是复归阶段)、具有何等历史状态(蒸蒸日上还是日落西山),既更加了然,又更显到位。

在反映人类发展趋势动态方向层面,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称谓使人类由异化走向复归的必然走向,亦即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升华的必然趋势,包括现代乃至未来社会更加关注人的发展等方面,都不仅揭示的更加清晰明了,而且具有把握各国经济体制前景趋势的意义。

在当代经济学静态性质和动态创新层面,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称谓在更加明确深刻地表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人为本与西方经济学以物为本这一根本分野的同时,还揭示了经济学研究焦点在当今日益以人为本时代由物向人转变的必然。如果再考虑到可以使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等物本产权论范畴,难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鱼目混珠的作用,就会更觉这一称谓具有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体系更加成熟彻底的意义。⑥

(四)中国特色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架构

把中国特色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称之为人本产权型,基于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历史本质这一根本特色,前述这一界定其实并没有说彻底――因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而无法说到底。在这里,说到底,这一称谓还基于或更基于其基本架构――微观与宏观人力产权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有机统一的内在结构。微观人力产权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即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可简称人本产权型微观制度体系。宏观人力产权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即人力产权宏观社会属性权利实现制度体系,可简称人本产权型宏观制度体系。两者有机一体犹如一辆车子,前者是后者的微观基础――轮子,后者是前者的宏观机体――车身。前者已作探讨,现着力于后者。

(五)宏观人本产权型制度体系内在结构、相互关系和建构路向

宏观人本产权型制度体系,是一个多层面制度系统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具体说来,主要由基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公平共享权和治理监督权等四个权利自主实现制度系统构成。其间的有机统一性,表现为并决定于多层面制度系统,在保障人的生存直至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1.基本生存权实现制度系统和建构路向。基本生存权即每个人生存所必须拥有的权利。其实现,指每个人生存所必须拥有权利的保障水平、程度和过程。

基本生存权在人力产权宏观社会属性权利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每个人生存直至自由全面发展的起码条件,也是人力产权其他权利实现的逻辑起点。没有基本生存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权、公平共享权和治理监督权等权利实现就无从谈起。当然,人人都是基本生存权实现主体。但是,社会主义现阶段正常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全面发展权如何更好地实现而不是在生存线上挣扎。因而,基本生存权实现主体一般指处于社会底层,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线上下而面临生存危机的弱势群体。其基本生存权权利,主要是维持自己及其家庭生存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产品的获得权利,如就业权、失业生活保障权、基本医疗保障权、义务教育保障权、养老保障权、受救助权等。

可见,基本生存权实现制度系统,实质是基于就业的基本保障性公平高效型⑦分配再分配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以社会全覆盖、城乡一体化医疗和养老等保障制度体系为主体,以就业、最低工资、受救助权等制度体系为辅体,两者有机统一地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实现。基本生存权实现的基本特征,是人人无生存之虞,包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

因而,当下基本生存权实现制度系统的建构路向,一是在巩固新农保全覆盖和城镇社保制度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的与时展相称的城乡一体化社保水平自然增长机制。二是建构最低工资略快于经济发展的增长机制,确保底层人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快提高。三是建构更为完善的中国特色居民基本权益保护体系,形成更加完善的人大立法、政府主导、群团协同和个人维权相结合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法规政策体系,杜绝欠薪等不法行为,确保大众合法权益。⑧四是以消灭零就业家庭为最低目标,以充分就业、长有所用为最高目标,不断完善包括生存、发展能力培育在内的就业保障权实现制度。

2.全面发展权实现制度系统和建构路向。全面发展权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必需的权利。其实现,即与时展水平相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权利的保障水平、程度和过程。

全面发展权实现在人力产权宏观社会属性权利体系实现中居于立足点的历史地位。如果说基本生存权实现是人力产权实现的逻辑起点或最低目标,那么全面发展权实现就是人力产权实现的逻辑终点或最高目标。与基本生存权、公平共享权和治理监督权等权利实现相比较,全面发展权实现作为基本生存权实现基础上人力产权的高水平实现,以公平共享权实现和治理监督权实现为保障手段,是公平共享权和治理监督权充分实现的结果。在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治理监督权充分实现的条件下,公平共享权实现程度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全面发展权实现的程度和水平。全面发展权实现与公平共享权和治理监督权实现之间,具有相辅相成同向变动关系。没有公平共享权和治理监督权的充分实现就不可能有全面发展权的充分实现,公平共享权和治理监督权实现的越充分,全面发展权实现得就越充分。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条件下,决定于公平共享权和治理监督权实现的全面发展权实现,归根到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条件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问题,集中表现为也最终决定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取决于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完善水平。因而,确保全面发展权实现的制度要求,一是公有主体型产权制度中的公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活力要不断增强;二是科学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决定有机统一保障资源优化配置的国家主导型市场制度,要随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完善;三是独立自主与全方位开放有机统一的自力主导型开放制度,要随国际环境的变化及时转型升级;四是上述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协调机制需要相机调整。⑨对此,中共十以来的中央精神,尤其系列重要讲话,都一再强调和部署。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就指出:“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强调: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⑩关于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强调说:“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被界定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科学指南”。11

这样看来,全面发展权实现制度系统就是全面发展性公平高效型分配再分配制度系统,其核心是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平共享,来保障自由全面发展权充分自主实现。当然,这里的公平共享对象主要不是生活消费品,而是经济、社会资源共享和就业、受教育机会等全面发展条件的公平获得。

因而,全面发展权实现制度系统在当下的建构路向,首先是全面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完善好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以充分保障公平共享权和治理监督权充分实现,来保障全面发展权实现。其次,以加快完善国家主导型市场制度和自力主导型开放制度为主攻目标,通过保障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和健全完善,就业和受教育机会公平、公共服务均等以及公共环境优化等举措,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再次,建构完善的公平共享权实现制度。

3.公平共享权实现制度系统和建构路向。公平共享权即人人公平共享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发展成果的权利。其实现,即这些权利实现制度的不断完善而使之不断充分地得到保障。

公平共享权实现在人力产权宏观社会属性权利体系中与治理监督权一起,共同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全面发展权实现,具有手段的历史地位。无疑,公平共享权实现是治理监督权实现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体现。公平共享权实现的核心或关键,是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实质是包括自然资源利用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发展成果的所有权、分配权问题,包括由所有权决定的治理监督权。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公平共享的根基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私有制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劳动大众不可能有公平共享权。目前,我国收入过分悬殊等严重问题的根源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主体地位被削弱而致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和权利缺失。因而,解决收入分配过分悬殊等问题,根本路径是加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所以,公平共享权实现制度系统,实质上是一个以公平共享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发展成果为基本准则,以人民当家作主或人力产权当家作主为根本特征,以推进共同富裕为终极目标的共享共富性公平高效型分配再分配制度系统。这是一个以企业按劳和按人力产权分配为主、按资分配为辅的“一次分配”制度为主体,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企业之间不合理差距等再分配制度为辅体,两者有机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效动力机制。对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等。

因而,公平共享权实现制度系统的当下基本建构路向,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在坚持和大力发展公有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由物本产权型向人本产权型转型的“二次革命”。这由目前我国公有经济主体地位及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不够强,公有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的“类人本产权型”现状所决定。其次,是加快建构完善的共富共享性再分配制度体系。包括“提低”“扩中”“抑高”,平衡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和区域、城乡之间不合理收入差距,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严惩藉以改革套搬西方物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旨在攫取国家资财的行为。当下,尤其要坚决贯彻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有利于”精神,防止藉以建立混合所有制,实为官商合谋攫取公有资产等私有化行为。12三是结合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制定实现共享共富指标体系和时序进度表,监控收入分配差距变动态势,以此为抓手,遏制、扭转两极分化现象。

当然,共享共富不是同步更不是同等富裕。公平共享权实现制度系统是在承认个人、企业或单位、地区之间客观差距情况下,立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按照人类异化复归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过程中有先有后地共同奔向富裕。所谓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至少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基尼系数应控制在0.4以下,确保社会处于稳定状态。二是形成更加完善的劳动收入为主、非劳动合法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财产性收入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是物力产权当家作主分配制度,在激励谁上和如何激励上不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也违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的中央精神;三是基本消除贫困,并保障因可抗力原因的致贫者能够及时得到救助而重建家园。

4.治理监督权实现制度系统和建构路向。治理监督权即全体人民对经济、社会治理和监督的权利。这些权利实现制度的不断完善应充分地得到保障。

治理监督权实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形式,在人力产权宏观社会属性权利体系中具有保障其他权利实现的历史地位,且有很强的政治性。虽然在企业等经济体中,治理监督权实现表现为企业全员参与治理、监督经济体运行的权利,但在社会层面上,作为民众凭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参与宏观经济、社会治理的当家作主具体形式,更大程度上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这也是把治理监督权列入人力产权宏观社会属性权利体系序列的重要原因。人力产权由异化到复归主体自主实现,亦即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我国现阶段,这个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规政策在内的整个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在我国当下的具体表现,就是中共十以来中央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如中共十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列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重大举措的第一条,要求全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报告其他部分以及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等中央文献都这样的部署和要求,如“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根本之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利。”

综上可见,治理监督权实现制度系统,由微观企业制度和宏观经济、政治体制两个层面制度体系构成,具有经济和行政双重性质。所以,其内在基本结构就整个社会看,由党政体制和经济体制构成;就经济体制看,由微观企业制度和宏观经济制度构成。党政体制不属于经济体制研究的范围,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3不可或缺。何况,党政体制与经济体制本来就是有机统一体,如所说: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监督权实现制度系统,归根到底是一个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其具体实现形式等多层面制度构成的复杂体系。因而,其建构路向,几乎无异于把这一制度体系的完善成熟一一描述一番。显然,这不是本文所能胜任的。但有一点应该肯定,必须不断发展完善这样一种治理监督权实现制度体系:全民多层面多方式地参与各级政府领导人的选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重大决策和政策法规制定、完善,以及实施的监督和纠错,包括反腐。这一制度体系,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细化形式。只有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面深入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并监督实施,才能真正做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确保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里,从而确保经济、社会制度和法规政策制定、完善的更为公平、合理,贯彻、运行的更加高效、顺畅,包括实施操作失误乃至违反的及时纠正。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宏观人力产权自主实现制度体系的研究可以做出这样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保障人的生存直至最大可能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基本生存权实现是底线原则,其制度是人力产权实现的起码保障;全面发展权实现是理想目标,其制度是人力产权实现的最大保障;公平共享权实现是必要前提,其制度是人力产权实现的资源保障;治理监督权实现是根本手段,其制度是人力产权实现的行政保障。由此,再加上人本产权型企业制度体系,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就基本完备了。

似还需明确,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调控、社保体系等市场经济体制各要素,分解整合于人力产权实现制度体系之中,对于新自由主义等物本产权论说具有本质的不同:是以人为本致力于人力产权当家作主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直至人类彻底解放,与以物为本致力于物力产权当家作主旨在价值增殖至上而致人为物奴的根本对立;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常规界定来说,如果不加深思表层地看,可能感到只是视角的不同:人的发展人本视角与社会发展制度视角的区别。但若从关于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视野略加深思就会发现,由于这种分解整合对我国市场经济必须更加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制度探讨更为准确到位,而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意义会有更为深层的认识。从“重大理论命题”看,由于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焦点,由“资本论”向“人本论”转型的必然,而会感到这一研究可以为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的更为深层到位的理论支持。同时,还会进一步感到西方经济学的穷途末路性质。从“重大实践命题”看,由于有助于更加深刻地把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深化改革,是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作用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历史形式性质,而加深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从而也就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信心和决心。当然,这也就自然地加深了对“三个自信”的理解。

注释:

①程言君在《现代企业制度的革命:资本产权型到人力产权型》(《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中,对国有企业人本产权型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制度,包括产权主体增加了企业职工和全国人民的代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成员增加了企业党委会(中央对此作了规定)、工会和职代会代表,以及人力产权转化股权的制度等都作了研究。本文凡涉及此类内容,均请参阅此文,不再加注。

②参见程言君等:《我国企业制度两次转型嬗变性质透析》,载《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第3期。

③参见程言君:《深化改革分配制度的必定路向》,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④参见李芳、程言君:《人力产权研究的传承、发展与超越》,载《江汉论坛》2014年第3期。

⑤参见程言君等:《正本清源: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理论和舆论基础》,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4期。

⑥参见程言君、汪冰:《人力产权范畴研究之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创新的意义》,载《探索》2013年第5期;李芳、程言君:《人力产权研究的传承、发展与超越》,载《江汉论坛》2014年第3期。

⑦新中国分配制度有“公平初步型”(改革开放前的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两极分化特征的分配制度)和“公平高效型”(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建构的公平高效分配制度)三种历史形态。以下凡分配问题均请参阅程言君:《深化改革分配制度的必定路向》,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⑧参见《程恩富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23-729页。

⑨参见程恩富等主编《中国经济规律研究报告(2016)》,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5-7页。

⑩《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5月28日。

11昆仑岩:《“三个有利于”是国企改革的科学指南》,环球网2015-07-21。

12参阅《中央深改组通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意见》,新华网2015-06-05。

13《列宁专题文集・论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李炳炎.“中国模式”经济改革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篇8

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全文如下:

摘要:针对国际贸易理论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难以在知识的深度性和课堂的生动性之间把握平衡等现实问题,认为,在教学中缺乏哲学和历史思维的导入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存在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进行完整的梳理和提炼,希望有助于同行本科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本科教学;哲学线索;历史线索。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师生们来说,面对《国际经济学》、尤其是其中的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都颇有畏惧之心。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贸易理论较之国际金融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科,具有更多的几何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理论发展又具有较强的逻辑连贯性,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微观宏观经济学基础和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甚至还需要一点对经济问题研究的热情和兴趣[1]。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在知识的深度性和课堂的生动性之间把握平衡,容易陷入乏味的说教中去;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忽视逻辑思维整体把握,割裂各个数学模型间的联系,陷入死记硬背的痛苦境地从而,在教与学方面,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忽视哲学和历史思维的导入;缺乏哲学和历史的视野,必然将国际贸易理论说教成干巴巴的数学模型和几何线条,使得课程的教学缺乏生气和现实感。哲学方法和历史方法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综观几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我们发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其发展也存在着清晰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把握好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与历史线索,才能使我们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上。以下,笔者结合自己本科教学的心得体验,对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进行提炼和总结,希望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国际贸易演化中存在的潜在规律。

一、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

国际贸易纯理论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中潜藏着一条哲学线索,我们可以套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来形象化地描述它,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这句话是老子从哲学的层面上来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规律,也可以从系统的层面上来揭示国际贸易理论整体逻辑演绎的哲学规律。

(一)道生一。

所谓的道生一,即,经济学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逐渐建立一套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其本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讨论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为了说明理性人进行资源配置之道,数百年来,从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们进行着一场构建一般均衡理论大厦的智慧接力。到19世纪末,马歇尔将古典的劳动和成本价值理论和新兴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综合起来,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构建一个以供求分析为基本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3],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初步建立起来,后经阿罗、德布鲁等现代经济学家的严格证明,使一般均衡理论实现了完全公理化。当我们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后,掌握了这个资源配置之道,接下来的《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就要将这个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而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经济格局下进行应用,来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国际贸易问题。

(二)一生二。

所谓的一生二,指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应用,先后形成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几何分析工具:一是生产可能性界曲线,二是相对价格线;三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在古典与现代贸易理论的不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古典贸易理论,坚持劳动价值论,在劳动的同质性和唯一性的假设下,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段;而现代要素禀赋理论,贯彻要素价值论的原则,引入另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在两部门不同要素比例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呈外凸状。在封闭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不同形状和位置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于是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又进一步统一到比较优势理论中去。这正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贸易完全竞争理论中的完美应用。

(三)二生三。

所谓二生三,系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诞生了新贸易理论。

197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在引入规模经济因素后,突破了一般均衡的完全竞争模型,将资源配置之道贯穿到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去,从而实现贸易理论的新变革。规模经济因素的引入,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从而形成内凹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新贸易理论有三大贸易理论模型,它们是外部规模经济模型、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外部规模经济模型仍然应用一般均衡的三大工具,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而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则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应用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中去,从而证明了产品的差异性、规模经济,以及厂商的非合作行为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四)三生万物。

所谓的三生万物,是指在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理不断演化,从多个研究的角度产生诸多理论流派和观点,所有这些理论都可以统一在供求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下。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价格理论(供求价值论),即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国际贸易从其实务本质来说,就是一笔以国家为主体的交易,任何交易都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一笔交易的达成,或是由于供给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或是由于需求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我们都可以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去寻找其交易背后发生的动因。同样,任何国际贸易理论,或是从供给层面,或是从需求层面来寻求不同形态贸易发生的基础,或二者兼有之。综观各种贸易理论,其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可用下图加以概括。

?图1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从思维的高度展现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哲学脉络。综观诸多国际贸易数理模型,大多可以从一般均衡框架中的三大几何曲线的变化中得以生动说明。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变化:或呈直线状(古典贸易理论);或呈外凸状(现代要素禀赋理论);或呈内凹状(新贸易理论);或内外移动或偏向不同的坐标轴(反映要素积累对国际分工的影响)。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变化:或内移或外移(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高低);或偏向X轴或偏向Y轴(反映一国对X、Y两种产品的不同偏好性);或弯曲或平缓(反映一国对两种产品组合的不同偏好程度)。相对价格线的变化:或相对平缓(反映一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或相对陡峭(反映一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劣势,而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相对价格线上生产均衡点和消费均衡点的位置又呈相应的变化(两点合一反映一国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两点分离则反映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状态;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左上方,反映一国出口X进口Y;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右下方,则相反)。三条曲线不同的变化组合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的贸易基础和贸易形态的变化。此外,作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组成部分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则成功应用于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的分析中。所有这些分析又统一于以供求价值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框架,源于理人假设下的全球化资源配置之道。这就是资源配置之道在国际经济格局下简洁而有力的演绎。

二、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历史线索。

国贸理论的讲授,如果过多地渗透进数理的语言,不免显得枯燥乏味。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其学习和讲授,历史视野的引进也必不可少。纵观数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笔者认为,存在着三大历史动因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

(一)与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

历史上,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存在着两大流派:

一是自由贸易理论流派;二是保护贸易理论流派。其中,前者居于主流地位,后者居于支流地位。在以国家为主角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一国国内不同部门的利益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分配。西方学者或是站在本部门利益或是站在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自身存在着强烈阶级性和对抗性。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就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保护贸易主义的斗争史。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提出,是站在当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反对重商主义;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是为反对当时的《谷物法》,从而为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进扫除了障碍;李斯特为了保护德国的民族工业,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以对抗英法两国经济学家极力主张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也是在相互寻找对方理论逻辑漏洞的过程中而提出的,他们背后是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对抗,在思想层面上同时也是他们各自贸易理论观点的精彩叠呈的博弈。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金银是财富唯一形态的财富观,将绝对成本理论建立在更为科学的财富观的基础上;李嘉图为回应《谷物法》支持者对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存在的逻辑漏洞的攻击,创立了比较成本理论,夯实了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使自由贸易潮流波及到世界更广的范围;李斯特则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提出生产力理论以抗辩斯密的财富观理论,创立符合德国国情的保护幼稚工业论,在理论上指导着德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这些经济学家的贸易理论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阶级烙印和人文情怀,其背景的充分展开,将展现出一幅生动而鲜活的历史画面。

(二)理论在逻辑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

理论的发展既有质变,也有量变。当理论的质变所形成的范式固定下来的时候,理论就开始自我完善式的量变。这种量变是寻找固有理论在阐述或论证过程中所遗留的逻辑方面的漏洞和空白,进行自我填补、自我完善。这既是学术研究的路径,也是推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现实动因。这种动因,在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历史上,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虽然成功论证了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贸易基础,但是李嘉图的理论并没有解决贸易双方利益的具体分配问题,特别是没有解决进出口商品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李嘉图留下的这一国际贸易利益划分问题的学术空白,被其后继者约翰穆勒所填补。于是,穆勒创立了相互需求说,从而补充和发展了比较成本理论;此后,马歇尔又运用数学工具阐释了穆勒的相互需求说,以几何图形使这一学说精密化[5]62-63,以臻于完美。此外,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罗伯津斯基定理也是对H-o理论所遗留下的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分配和要素积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问题的理论空白进行填补。

国际贸易理论在逻辑上的自我完善又表现为,随着价值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日益将自己建立在更为科学的价值论的基础上,使贸易理论的发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到供求价值论的不断更替,国际贸易理论也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演进,最终将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集于一体,形成了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标准模型,从而使其理论基础更为坚实完善。

(三)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对经济现象的反映和解释,当实践的发展,经济理论不能够解释说明新的经济现象时,就必然会得到不断的修正,甚至被否定,这就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国际贸易理论几百年来的演化史,其实就是不断地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历史,实践给予贸易理论以新的生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甚至实现了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加国际贸易的各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丰富的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稀缺的要素的产品。当里昂惕夫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来实证检验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时,却得出了与这一结论相反的结果。如何解释这个被普遍认为正确的理论却又与国际贸易的现实相矛盾的现象,引发了战后一系列新的贸易理论的产生,从而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向纵深发展[5]81。

回眸世界一百年来国际贸易发展历程,从劳动分工形态演变的大尺度看,过去一百年国际分工的基本层面从产业间、产业内深入到产品内部的不同工序、区段、环节和流程;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的挑战,国际贸易理论也顺次经历了产业间分工理论(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产业内分工理论(新贸易理论)、产品内分工理论阶段[6]。二战后,国际贸易所表现的特征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预期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1960年代以来,约2/3甚至更多世界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其主要以制成品贸易为主。这对以产业间贸易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贸易理论形成强大的挑战,导致1970年代新贸易理论的诞生[4]94-95。当前国际产品内分工深入发展的现实,对以产品为基本分工对象的国际分工贸易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正在发展成熟的产品内分工理论弥补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长期忽视工序层面分工现象的缺陷[6]。

以上三大动因,或单独或共同地推动贸易理论大树不断地发展、繁荣壮大。例如,相互需求理论的诞生,既有填补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空白的需要,又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运动相联系;重叠需求理论的产生,既有应对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又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长期忽视需求层面分析的缺陷;普雷维什的中心论的提出,则既有维护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利益的动因,又有理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对参与国普遍有利,而二战后的国际分工情形正好与之相反。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与学习贯穿哲学的线索,能充分展示理论数理推导的逻辑美,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内涵;贯穿历史的线索,则会增强理论课讲授的生动性,使其更贴进社会科学的本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论专业素养的养成,加深其对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的了解。联系历史背景,紧扣理论观点,再配以条理性和系统性的模型解说,必然使课堂的讲授张驰有度,更富有立体性。当然,这也对教师综合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大挑战。哲学方法与历史方法,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同样,高校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也必须将哲学和历史线索充分展现,并且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归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讲授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娟。《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经济师,2009,(07):115-116.

[2]老子,陈忠。道德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朱富强。计量经济分析能够发现理论吗?[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01):74-82.

[4]李坤望,张伯伟。国际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篇9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二 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转贴于

三 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开矿筑路、掠取原料农业品……,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4]。

四 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本科教学;哲学线索;历史线索。

对于经济论文"target="_blank">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师生们来说,面对《国际经济学》、尤其是其中的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都颇有畏惧之心。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贸易理论较之国际金融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科,具有更多的几何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理论发展又具有较强的逻辑连贯性,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微观宏观经济学基础和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甚至还需要一点对经济问题研究的热情和兴趣[1]。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在知识的深度性和课堂的生动性之间把握平衡,容易陷入乏味的说教中去;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忽视逻辑思维整体把握,割裂各个数学模型间的联系,陷入死记硬背的痛苦境地———从而,在教与学方面,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忽视哲学和历史思维的导入;缺乏哲学和历史的视野,必然将国际贸易理论说教成干巴巴的数学模型和几何线条,使得课程的教学缺乏生气和现实感。哲学方法和历史方法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综观几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我们发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其发展也存在着清晰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把握好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与历史线索,才能使我们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上。以下,笔者结合自己本科教学的心得体验,对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进行提炼和总结,希望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国际贸易演化中存在的潜在规律。

一、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

国际贸易纯理论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中潜藏着一条哲学线索,我们可以套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来形象化地描述它,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这句话是老子从哲学的层面上来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规律,也可以从系统的层面上来揭示国际贸易理论整体逻辑演绎的哲学规律。

(一)道生一。

所谓的“道生一”,即,经济学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逐渐建立一套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其本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讨论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为了说明理性人进行资源配置之道,数百年来,从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们进行着一场构建一般均衡理论大厦的智慧接力。到19世纪末,马歇尔将古典的劳动和成本价值理论和新兴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综合起来,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构建一个以供求分析为基本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3],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初步建立起来,后经阿罗、德布鲁等现代经济学家的严格证明,使一般均衡理论实现了完全公理化。当我们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后,掌握了这个资源配置之道,接下来的《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就要将这个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而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经济格局下进行应用,来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国际贸易问题。

(二)一生二。

所谓的“一生二”,指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应用,先后形成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几何分析工具:一是生产可能性界曲线,二是相对价格线;三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在古典与现代贸易理论的不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古典贸易理论,坚持劳动价值论,在劳动的同质性和唯一性的假设下,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段;而现代要素禀赋理论,贯彻要素价值论的原则,引入另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在两部门不同要素比例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呈外凸状。在封闭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不同形状和位置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于是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又进一步统一到比较优势理论中去。这正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贸易完全竞争理论”中的完美应用。

(三)二生三。

所谓“二生三”,系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诞生了“新贸易理论”。

197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在引入规模经济因素后,突破了一般均衡的完全竞争模型,将资源配置之道贯穿到“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去,从而实现贸易理论的新变革。规模经济因素的引入,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从而形成内凹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新贸易理论有三大贸易理论模型,它们是外部规模经济模型、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外部规模经济模型仍然应用一般均衡的三大工具,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而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则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应用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中去,从而证明了产品的差异性、规模经济,以及厂商的非合作行为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四)三生万物。

所谓的“三生万物”,是指在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理不断演化,从多个研究的角度产生诸多理论流派和观点,所有这些理论都可以统一在供求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下。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价格理论(供求价值论),即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国际贸易从其实务本质来说,就是一笔以国家为主体的交易,任何交易都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一笔交易的达成,或是由于供给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或是由于需求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我们都可以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去寻找其交易背后发生的动因。同样,任何国际贸易理论,或是从供给层面,或是从需求层面来寻求不同形态贸易发生的基础,或二者兼有之。综观各种贸易理论,其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可用下图加以概括。

图1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从思维的高度展现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哲学脉络。综观诸多国际贸易数理模型,大多可以从一般均衡框架中的三大几何曲线的变化中得以生动说明。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变化:或呈直线状(古典贸易理论);或呈外凸状(现代要素禀赋理论);或呈内凹状(新贸易理论);或内外移动或偏向不同的坐标轴(反映要素积累对国际分工的影响)。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变化:或内移或外移(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高低);或偏向X轴或偏向Y轴(反映一国对X、Y两种产品的不同偏好性);或弯曲或平缓(反映一国对两种产品组合的不同偏好程度)。相对价格线的变化:或相对平缓(反映一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或相对陡峭(反映一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劣势,而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相对价格线上生产均衡点和消费均衡点的位置又呈相应的变化(两点合一反映一国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两点分离则反映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状态;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左上方,反映一国出口X进口Y;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右下方,则相反)。三条曲线不同的变化组合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的贸易基础和贸易形态的变化。此外,作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组成部分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则成功应用于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的分析中。所有这些分析又统一于以供求价值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框架,源于理人假设下的全球化资源配置之道。这就是资源配置之道在国际经济格局下简洁而有力的演绎。

二、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历史线索。

国贸理论的讲授,如果过多地渗透进数理的语言,不免显得枯燥乏味。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其学习和讲授,历史视野的引进也必不可少。纵观数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笔者认为,存在着三大历史动因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

(一)与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

历史上,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存在着两大流派:

一是自由贸易理论流派;二是保护贸易理论流派。其中,前者居于主流地位,后者居于支流地位。在以国家为主角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一国国内不同部门的利益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分配。西方学者或是站在本部门利益或是站在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自身存在着强烈阶级性和对抗性。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就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保护贸易主义的斗争史。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提出,是站在当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反对重商主义;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是为反对当时的《谷物法》,从而为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进扫除了障碍;李斯特为了保护德国的民族工业,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以对抗英法两国经济学家极力主张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也是在相互寻找对方理论逻辑漏洞的过程中而提出的,他们背后是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对抗,在思想层面上同时也是他们各自贸易理论观点的精彩叠呈的博弈。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金银是财富唯一形态的财富观,将绝对成本理论建立在更为科学的财富观的基础上;李嘉图为回应《谷物法》支持者对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存在的逻辑漏洞的攻击,创立了比较成本理论,夯实了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使自由贸易潮流波及到世界更广的范围;李斯特则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提出生产力理论以抗辩斯密的财富观理论,创立符合德国国情的保护幼稚工业论,在理论上指导着德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这些经济学家的贸易理论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阶级烙印和人文情怀,其背景的充分展开,将展现出一幅生动而鲜活的历史画面。

(二)理论在逻辑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

理论的发展既有质变,也有量变。当理论的质变所形成的范式固定下来的时候,理论就开始自我完善式的量变。这种量变是寻找固有理论在阐述或论证过程中所遗留的逻辑方面的漏洞和空白,进行自我填补、自我完善。这既是学术研究的路径,也是推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现实动因。这种动因,在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历史上,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虽然成功论证了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贸易基础,但是李嘉图的理论并没有解决贸易双方利益的具体分配问题,特别是没有解决进出口商品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李嘉图留下的这一国际贸易利益划分问题的学术空白,被其后继者约翰·穆勒所填补。于是,穆勒创立了相互需求说,从而补充和发展了比较成本理论;此后,马歇尔又运用数学工具阐释了穆勒的相互需求说,以几何图形使这一学说“精密化”[5]62-63,以臻于完美。此外,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罗伯津斯基定理也是对H-o理论所遗留下的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分配和要素积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问题的理论空白进行填补。

国际贸易理论在逻辑上的自我完善又表现为,随着价值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日益将自己建立在更为科学的价值论的基础上,使贸易理论的发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到供求价值论的不断更替,国际贸易理论也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演进,最终将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集于一体,形成了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标准模型,从而使其理论基础更为坚实完善。

(三)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对经济现象的反映和解释,当实践的发展,经济理论不能够解释说明新的经济现象时,就必然会得到不断的修正,甚至被否定,这就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国际贸易理论几百年来的演化史,其实就是不断地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历史,实践给予贸易理论以新的生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甚至实现了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加国际贸易的各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丰富的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稀缺的要素的产品。当里昂惕夫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来实证检验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时,却得出了与这一结论相反的结果。如何解释这个被普遍认为正确的理论却又与国际贸易的现实相矛盾的现象,引发了战后一系列新的贸易理论的产生,从而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向纵深发展[5]81。

回眸世界一百年来国际贸易发展历程,从劳动分工形态演变的大尺度看,过去一百年国际分工的基本层面从产业间、产业内深入到产品内部的不同工序、区段、环节和流程;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的挑战,国际贸易理论也顺次经历了产业间分工理论(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产业内分工理论(新贸易理论)、产品内分工理论阶段[6]。二战后,国际贸易所表现的特征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预期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1960年代以来,约2/3甚至更多世界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其主要以制成品贸易为主。这对以产业间贸易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贸易理论形成强大的挑战,导致1970年代“新贸易理论”的诞生[4]94-95。当前国际产品内分工深入发展的现实,对以产品为基本分工对象的国际分工贸易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正在发展成熟的产品内分工理论弥补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长期忽视工序层面分工现象的缺陷[6]。

以上三大动因,或单独或共同地推动贸易理论大树不断地发展、繁荣壮大。例如,相互需求理论的诞生,既有填补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空白的需要,又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运动相联系;重叠需求理论的产生,既有应对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又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长期忽视需求层面分析的缺陷;普雷维什的“中心—论”的提出,则既有维护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利益的动因,又有理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对参与国普遍有利,而二战后的国际分工情形正好与之相反。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与学习贯穿哲学的线索,能充分展示理论数理推导的逻辑美,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内涵;贯穿历史的线索,则会增强理论课讲授的生动性,使其更贴进社会科学的本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论专业素养的养成,加深其对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的了解。联系历史背景,紧扣理论观点,再配以条理性和系统性的模型解说,必然使课堂的讲授张驰有度,更富有立体性。当然,这也对教师综合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大挑战。哲学方法与历史方法,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同样,高校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也必须将哲学和历史线索充分展现,并且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归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讲授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娟。《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经济师,2009,(07):115-116.

[2]老子,陈忠。道德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朱富强。计量经济分析能够“发现”理论吗?[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01):74-82.

[4]李坤望,张伯伟。国际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教育论文"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