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的背景十篇经济学的背景十篇

经济学的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7:08

经济学的背景篇1

【关键词】中国经济模式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经济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74-02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研究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们更好地生活与发展,脱离实际生活的经济理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一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应有的特征就是对人的关怀和对现实世界的分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揭示,对社会制度的剖析。西方学者绝大多数都是站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上为资产阶级政府提供经济理论及政策的。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是我国目前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核心内容。西方经济学实际上也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的学问,是对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和理论总结。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资源配置问题,论证了价格机制如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从而证明了以价格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它的核心内容国民收入的均衡决定理论,在对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并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经济持续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进入我国大学课堂以来,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构成的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一直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二西方经济学的中国化教学

从西方经济学的主导思想来看,主要强调资源稀缺,同时强调要有效率地使用它。如果说,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及其效率问题,并且把问题集中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三个方面,那么,这些问题好像并不需要“中国化”。但实际上,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可避免地要介入经济制度。配置方式总要具体到不同的解决方式,而这些解决方式是由特定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们所说的经济制度主要有三类,即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以及混合经济制度。区分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的经济制度,既包含资源配置方式因素,又包含所有制因素。暂且不涉及所有制因素,单从资源配置方式因素来说,纯粹形式的自由市场经济和集权计划经济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也就是说,当今所存在的经济制度都是混合经济制度。这是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混合经济制度。也正是在混合经济无确定比例的前提下,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表现出实践活动的差异,即不同的国家都试图在自由经济和集权经济这两种极端的制度之间选择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以至于市场或者计划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公认的一种观点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下,混合经济可以是以分散决策为主,也可以是以集中决策为主。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产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主要讨论以市场机制为主、配合以国家干预的经济制度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问题。虽然混合经济是当代经济的基本特征,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混合经济主要表现为依靠市场机制的混合经济。市场机制以自由交换为特征,主要是个人决策,即一种分散决策。而分散决策的结果势必会出现个人的最优结果未必是社会的最优结果。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为此,在中国经济模式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需要剔除西方经济学中那些与我们的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一致的内容,需要联系中国实际来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使西方经济学在中国“本土化”。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是没有阶级性和国情差别的,在西方可以用,在中国也同样可以用。我们可以列举一些教学过程中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具体的理论。例如:国有企业不能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的目标,国有企业还需要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如解决就业、稳定经济、安定社会。如果用西方流行的企业理论或生产者行为理论来统一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不得要领的。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目标函数可能是不同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用来说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反方向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的前提经济条件是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都是发达、成熟的市场,货币工资形成机制和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完善的。它所描述的关系已经被一些发达国家过去的经验事实所“证实”,但是这种关系并不一定适合一切国家的经济情况。如果我们用菲利普斯曲线来分析中国现阶段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得出一个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的曲线;西方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利息率是市场化的利息率,而中国的利息率目前是高度管制的

利息率,这两种利息率有着大不相同的决定方式和变动规律。因此,建立在市场化利息率基础上的有些理论不能照搬过来解释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现象。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投资增加会通过利息率提高来排挤私人投资的理论,iS-Lm模型所说的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过利息率下降(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来刺激投资的机制,都不能直接用来说明中国目前的相关经济问题。在进行这些理论讲授时,我们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和改造。

西方经济学是来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背景和经济条件得出来的理论认识,它是由意识形态、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组成的综合体。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不同学派在对经济问题分析的结论中和提出的政策主张中,不同程度地掺杂着意识形态的因素。这是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之处。事实上,西方经济学探讨的市场经济的一般性问题,有其科学的内容,仍然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和利益关系的社会科学,基本理论体系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也是我国目前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资源配置问题,论证了价格机制如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从而证明了以价格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它以国民收入的均衡决定为核心,在对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并提出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经济持续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进入我国大学课堂以来,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构成的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一直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核心内容。这些经济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就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每一个概念、经济模型、结论都要用一个实例或一个案例加以讲解。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伟辉、钱常胜.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J].学术论坛,2006(4)

经济学的背景篇2

摘 要:计量经济学论文"target="_blank">经济学是属于经济学范畴的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高校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对文科背景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文科背景;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三者的综合。计量经济学本身并不涉及经济现象及其演变的内部机理,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和计量分析结果的解释都依赖于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从其性质来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或者说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的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而不是应用数学或应用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70余年的发展,其理论日臻完善,应用也十分广泛,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经济问题,它必须以对经济现象的透彻认识为基础。此外,理论模型的设计和统计数据的搜集,必须在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等也需要运用经济理论,不是单靠数学知识所能完成的。在经济分析从定性向定量转化的过程中,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现,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等学科。1998年,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将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课程特点和日益显现的重要性,对当前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学,特别是对文科背景的本科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知识基础和课时设置与教学目标不相适应

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矩阵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学等先修课程的良好基础,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类实践,能够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灵活运用这种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动态计量经济学、时间计量经济学等更高级的计量经济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对于较深的数学推导更是觉得晦涩难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处理经济中的问题,也不懂得如何操作相关软件来完成计量经济学的运算。

计量经济学之所以使许多学生感到难学,除了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知识掌握较差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时少,没有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经济理论和统计学三者的统一,其中经济理论的学习相对要容易点,数学和数理统计学要难

一些,特别是对文科学生更是如此。文科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范围相对理科学生要窄,进入大学后要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内学完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难度可想而知,学过这三门课的人都知道,它们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别,学习方法和理解思路也有相当的不同。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除了认真听课外,课后的习题练习同样重要,不做大量的习题,很难深刻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这点跟数学的学习方法特别相似。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其效果已经过教学实践多次得到验证。

2.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教学,难以实践当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课堂教学方法不灵活,几乎都以讲授为主,各层次的教学都比较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没有很好展开。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大量用到数学与统计学知识,较多地偏于理论方法的证明,使部分学生感到有一定困难,且与经济学课程似乎有一定距离。

有些学校由于教学条件较差或者缺少实验师资力量,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只进行理论教学,而没有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面对复杂的数学推导与数学运算,难免会对计量经济学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课后作业也完成不好,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更谈不上运用所学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习惯于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理论,涉及到数学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将经济学问题从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或统计学语言,更是一个艰难的思维和理念的转换过程。

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软件运用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的环节。学生学了不少估计和检验的方法,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用,或者对计算的结果还是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实际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计量经济学研究应包括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模型的应用,目前的教学中主要注重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对如何从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却讨论得较少,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练习也很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文科学生在软件学习和使用的能力和兴趣上,明显不如理工科背景的学生。

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国内不乏许多有益的实践,有“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等,这些改革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获得了较好的教与学的效果。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软件技术为基础,倡导一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重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但从教学实践看,在教学条件和受教学生变化时,尤其是对于基本功相对差(数学,软件技术)的文科背景学生“,任务驱动,重实践,相对独立完成”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案例教学法”大多由于侧重于应用、对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理论教学重点不突出,教授时间紧张,因而“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很难把握好“度”,集中体现在理论知识学习与案例实践应用在时间上的冲突。[www.]

二、因材施教,积极探索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1.充分尊重学科地位,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的关键。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它不同于经济理论,也不同于统计学和数学。尽管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有一定的学科独立性,但不可否认它的工具性和服务性。根据一般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水平,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建议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安排以两个学期为好,因为一个学期(一般为54学时)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过于紧张,无论是学习的内容、理论知识还是应用能力都很难得到保证,两个学期的课时安排,将给任课教师充裕的时间安排教学计划,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保证做习题,教师以将计量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如动态计量经济学、非均衡计量经济学和协整理论、建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等内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有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而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两者的合理衔接至关重要。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两者应统筹规划,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来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每章的理论教学完成之后,紧接一次实验教学,由教师结合例题讲授和演示理论方法的软件实现,安排学生完成布置的作业,由教师进行即时的现场讲解和点评,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16周64学时的理论教学而言,一般情况下,两周可完成一章的理论教学,因此每两周安排2学时的实验教学比较合适,时间安排在该两周最后一次理论课之后,8周共计16学时。这样一来,试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在时间安排上浑然天成,融为一体。

2.适当减少理论教学,注重计量分析思维的培养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探索真相、理论检验和预测,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建立模型。构造模型的科学,包括一些用来构造和检验真实世界的数学理论和数学工具,它们的发展和使用全都包括在计量经济学的范畴内。数学和统计学的理论知识无疑是科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艺术的学习方法有本质的区别,科学知识的表述是明确的和有严格的逻辑性的,可用文字或定理或公式的形式清楚地阐述,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领会是可以掌握的。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艺术,即使是简单的单方程模型,也必须判断哪些变量应该放进方程,选择什么样的函数形式,怎样解释模型的统计拟合度,以及模型的结果对预测或解释目的的有用程度。众所周知,经济数据一般来说是非实验数据(实验经济学所研究的数据除外),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点与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截然不同。即便如此,研究者还经常会面对数据短缺或缺失的问题。如何根据已有数据去补全所有数据或者寻找相关的数据来代替缺失的数据,更是一门艺术,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学习和利用,只能按照研究者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解去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计量经济学的艺术性比其科学性更难理解和掌握,因为艺术性的知识很难用文字性的东西来阐述,更多的是靠研究者在长期的学习和研究中对计量经济学培养的悟性与直觉。

作为文科背景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应当以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由浅入深为线索,将各个单元串接起来。每一单元以实例分析和计算为中心,在分析中引入新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尽量回避数学推导,同步进行某一特定软件的教学,并注意已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在分析中的应用。在每一单元,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计算,完成该单元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软件计算方法的教学,并配合实际习题练习,步步为营,层层深入,逐步巩固和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打破计量经济学教材纯数学推导的局面,使软件教学与理论方法教学一一对应,及时练习和巩固。按照这一方法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即使是文科生源的,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对该课程产生兴趣,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与方法,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计量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教师教学实践中,应当建立适应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库。在建立案例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案例来源广泛,尽量利用针对性强的经济实证分析材料,素材可以取自国内外,尤其是那些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文或著作,也可以来源于教师承担的相关科学研究项目,以增加对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学生的吸引力。二是案例数据来源的方便性,能够保持案例的动态更新,在案例分析中体现出对经济热点主题的反映和解释,改变教材中实例一成不变的形象,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三是案例要能够尽量浓缩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四是案例应包含有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因为案例教学法主要不是传递信息,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做到经济学理论分析、计量经济学方法及其软件应用与具体的经济问题解决三结合。

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应编写上机实习指导,并要求学生掌握一个计量分析软件。

上机实际操作也是案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的,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要给学生安排一次。这里的所谓案例,是经教师精心设定的一个经济计量问题。学生在建模分析中要达到的目的是,掌握经济计量软件建模的计算机实现过程、读懂输出结果、撰写分析报告。为此,必须编写上机实习指导,具体地列出实习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和计量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掌握了一个计量软件等于掌握了一个有用的工具。目前在经济计量分析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应用软件是eviews、SpSS、SaS、Stata。就经济计量建模应用来说,软件处理的方法原理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精通一个软件会产生触类旁通的效果。当然,各类软件处理计量经济问题的功能强弱还是有差别的。对本科生教学来说,使用eviews软件是比较适宜的。

三、结论

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与计量经济学分离开来,经济学的许多高级课程都是以计量经济学应用为基础的。一个学习经济学的人,如果不学计量经济学,很难与他人进行学术交流,甚至连经济学的学术刊物也难以读懂。因此,无论怎么强调这门学科重要性,都不为过。问题是,由于建国后高校对计量经济学的误解而不够重视,全面引入较迟,教师队伍本身的计量经济学功底参差不齐,加上不少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招收文科背景学生,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在高校教师自身努力和相关管理部门重视下,即便是文科学生,在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思想,并借助于软件的学习和应用,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工作中对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分析,以及阅读经济学学术刊物和进行学术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立平,王健.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6(4):56-58.

[2]杨华.以案例教学施教《计量经济学》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5(2):27-28.

经济学的背景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更加迅猛,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物质和思想界限,“地球村”的概念已然穿越为各种相互博弈的统一效果。受此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愫出现弱化倾向,尤其是人生归宿的困惑、理想信念的匮乏、文化境界的偏颇、精神家园的重构成为以“90后”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生最为“纠结的窘迫”。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值得我们深思。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滑坡的表现

民族责任意识弱化。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竭力宣扬腐朽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价值观冲击着我国传统的以集体为本位的价值观念,淡化了一部分人的集体观念、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甚至摧毁了他们对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追求的信心。一些大学生在人生价值目标选择上呈现出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在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矛盾时,重个人目标轻社会目标。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的凸显,物质层面的贪乐在短期效应上占据了一部分人的时间和精力。

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度下降。文化是精神领域较高的境界,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上的优势衍生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强权衍生出文化上的强权。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等优势,竭力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现代应用形式大肆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受到侵蚀,极大地削弱了他们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动摇了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更加难以达到。

理想信念动摇。中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与西方存在明显的分歧。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前途教育的最高理想,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仍有一定差距。这就使得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经济全球化就必须是西方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景信心不足,对我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认同度不高,这也叠加了对他们进行政治原则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范畴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掌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让爱国主义的期冀在每个国人的生命中生根发芽。首先,着重培养国家安全意识。在全球化大潮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主题,且已被大学生认可和接受,但往往忽视了世界仍存在不太平因素和潜伏危机的事实。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等为理由制造“中国”的声音也一直没有消解。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让大学生理性认识到国家安全的真实现状,认清义务责任、科学规划人生,真情奉献力量。

其次,重视进行理国教育。近几年,我们看到国内缺乏理性的爱国行为屡屡发生:盲目抵制“家乐福”、“华堂”商场,拒绝购买“日货”、砸日本车等。对于大学生这种偏激的行为,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这种理性既非狭隘的民族主义、妄自尊大,也非不顾一切的兼容并包、不分伯仲。为此,对当代大学生要以形势教育为基础、以理论教育为两翼、以情感教育为纽带、以合理疏导为渠道、以奋发学习为动力的系统教育为理国主义引导的大平台,不仅将大学生的爱国火种点燃、呵护,而且使之燃烧为内心奋斗的持久情感。

再次,重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做出的正确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大学生群体,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不断武装头脑,指导行动。

最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通过建设完善多样化的活动基地、开辟以“中国梦”等为代表的特色活动阵地、充实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增强教育主体的能力等,重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的优势互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色

突出社会教育。在“人人麦克风”的时代背景下,“微言”和“宏大”的间接社会载体都会对被教育个体社会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的客观存在,也会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现代社会大学生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弱,学校教育在特定范围内才能产生,而社会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设计范围最大、群体最广、因素最复杂、影响力最容易泛化的领域。

重视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法律保障。近几年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出台了许多新的法律法规,或对原有法律法规进行了新的细化、说明。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在制度上的体现,遵纪守法、学法、用法是引导大学生理国、知性建国的前提。教育的体系化发展也为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浓厚氛围。

倡导参与教育。许多大学生对自身与国家、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也有意向能够利用一定途径参与教育活动,但事实上大学生真正参与的教育活动依然有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已不再是“精英”,其毕业后的服务对象更多的是面向基层人民大众。因此,要创造多种途径,让更多的大学生有组织地走进“社会一线”,“接地气、长底气”,增强主体认知、激励主体情感、锤炼主体意志。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

与“两个课堂”教学相结合。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在大学阶段,以“第一课堂”课程教学为主渠道,“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必要补充,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挖掘课余时间社会实践的力度和深度,用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发展成就来说明问题,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近年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已成共识,但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延续性依然有待提高。同时,在“第二课堂”中还应深化和扩展社会实践内容和方式。

与网络文化建设相结合。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的社会影响力。”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体系、培育高品位的网络校园文化氛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网络立体平台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氛围。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加深网络问责意识,充分占领各种网络空间,吸引学生的兴趣、疏导消极情绪、凸显文化魅力。

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几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自豪;中国遭受蹂躏的近百年是我们的屈辱史。以史为鉴、“以天下为己任”,让大学生了解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了解到在中国革命史上党和人民不平凡的奋斗历程,感知幸福、珍惜幸福。要对大学生开展成就教育、国情教育和国防教育,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和为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决心。同时,警惕西方社会以“偶像崇拜”等为代表的文化侵蚀的负效应。通过教育互动,借助偶像力量,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与国际形势、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大学生是精力充沛、信息敏感的群体。对汶川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能够激发民族情感的大事件,要适时正确地加以引导,抓住契机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特定的事件,如“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争端”等中,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常常一触即发、迅速蔓延、甚至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此时学校是正确引导学生理性表达的第一道防线和首要出口,应当有效预防学生因一时头脑冲动做出过激行为,甚至引发恶性。

总之,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活力并存,挑战和机遇同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自己的理想融入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自觉刻苦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新意识,立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本文系2012年度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经济全球化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025a107)

【注释】

经济学的背景篇4

在目前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以低排放、低能耗以及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发展潮流。低碳化学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方法与措施从根源上降低甚至消除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以及社区安全等有害的催化剂、原料、溶剂、试剂及其产物的应用与再生,确保在无毒害的前提下,生产环境友好性化学品。在此过程中,高校的化学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根据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构建绿色低碳实验室。

一、低碳经济与高校化学实验室建设

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构建低碳经济》报告,该报告明确提出低碳经济主要是通过使用更少资源消耗以及更低环境污染,来获得更多产出。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特点就是低排放、低能耗以及低污染,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以及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低碳经济时代”到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高校化学实验室在科研以及教学活动当中往往会产生许多污染,同时需要消耗电、水、气、纸张以及药品等。这就导致高校化学实验室面临着“低碳经济”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化学实验室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强烈责任感的任务,是言传身教的重要场所,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职能。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化学实验室应当与时俱进,建设符合“低碳经济”相关要求的实验室,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在化学实验室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及科研活动的各个实践环节当中贯彻“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并且借助此活动来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教师也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发挥示范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以及绿色经济意识。

二、“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一)化学实验室建设的低碳化

对于实验室建设,需要非常注意的一点是关于实验室中药品的保存和使用,一般情况下一定注重数量化、科学化和准确化,才能切实保证药品存放安全。首先要遵守的是分类存放的原则,因为化学药剂的特殊性,本着分类存放的原则,能够提高实验室安全性。化学药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易升华、易挥发、易水解、易潮解、易风化、易氧化或者是易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对于这样的药品,管理者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予以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比如使用蜡封、水封、油封、低温、避光、防震、通风以及防碰等办法。例如:电石以及红磷等需要存放于干燥器皿中防止潮解;agn03以及Hno3等需要存储在棕色瓶中防止出现分解,液溴等需要加水密封封存从而防止挥发;各种碱性溶液(例如naoH、naCo3)或者是粉末等需要使用橡胶塞而避免使用玻璃塞盖住从而避免出现黏结问题;浓酸性(例如HCl、H2So4)的溶液、氯水以及溴水等需要玻璃塞而避免使用橡皮塞盖住从而防止腐蚀;活泼金属钾钠需要存放在煤油当中,白磷应当存放于水中从而避免着火。

化学试剂的配用需要定量化以及科学化。对于一个实验来说,准备过程尤为重要,对于试剂的配制更是重中之重,规范的操作以及准确的计量,不仅使实验事半功倍,也更安全和科学。比如说,一般情况下,在做无机实验的时候,往往会用到很多种的试剂,因此造成的污染物排放的量也会更大,那么,在实验中,就应该先多调制一些要用到的溶液的浓溶液,之后随时需要随时稀释,目的是尽最大可能节省原料,也尽可能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实验中还涉及到对于药品的取用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药品取用量一定要严格遵循实验要求,如果实验说明中没有具体的规定,那么,以少量获取为原则。其次,有时存在药品已经分装,但是实验过后还有剩余的情况,可能一些实验人员出于节省的想法,将药品又放回原来的装瓶中,而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浪费。需要明确的是药品分装出去之后,未能用完也避免放回原瓶。通过控制溶液用量以及浓度,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实验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实验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

(二)实验室污染物处理的低碳化

化学实验产生废酸碱液存放处理之后,例如废酸应当使用石灰乳或者是碳酸钠进行中和,从而将其中和到规定的pH值之后再排放,可以说是有效控制污染的重要手段。通常的盐溶液、废液可以直接排放,而含有有害离子的盐溶液需要通过化学法进行转化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重金属离子废液应当使用碱或者是硫化钠沉积,然后过滤分离并将残渣埋到地下。有毒废液例如含氰废液需要仔细处理,使用还原法处理之后再回收。例如含铬的化合物能够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亚硫酸铁还原,之后添加碱液生成沉淀,完成静置分离之后,调整溶液的pH值后排放,剩下的废渣再埋入到地下。化学实验的残渣以及残液可以重复利用的应当尽可能回收利用,尤其是分组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用药量比较大,剩余的残渣残液数量较多,需要做好回收利用工作。这一方面是控制成本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低碳思想的重要体现。例如学生实验配制量浓度得到的naCi溶液过多,就需要进行回收处理,或者下次实验继续使用,或者回收风干之后制成粗盐保存,在粗盐提纯实验当中应用。

(三)化学实验教学的低碳化

要减少化学实验中的污染,目前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尽量降低化学品的用量,在同等实验要求下,选择那些对环境污产生较小危害的化学药品。还有一点是,作为化学实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奇思妙想,通过一些设计,改良实验的方式,或者提升实验仪器的性能,这也是当前化学实验教育中从源头降低环境污染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

第一,微型化学实验的低碳化微型化学实验需要使用微型化学装置完成化学实验,能够用少量的化学试剂得到所需的反应结果以及化学信息。微型实验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显著降低实验的成本费用,另一方面能够显著增加化学实验覆盖的范围,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控制试剂的用量,通常情况下只有常规实验用量的1/10,因此能够减少实验排废量,控制环境污染并且缩短实验时间,过程也比较安全可靠。因此,微型化学实验这一低碳化学技术在国内外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第二,设计综合性的实验。这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效减少实验原料用量和提升实验教学时间效率的一个积极做法。教师可以通过阶段性的教学后,综合设计实验,比如说,有机合成粗产物,分离提纯以及精制之后,可以对所得纯产物完成物理常数的测定。那么,在实验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测定物理常数来检查学生实验合成产品的质量以及纯度。

第三,对于实验设计精益求精,寻找使用无毒性的替代性装置以及药品。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生成物质应当对健康以及环境无毒或者毒性较低。比如说,煤油相对于四氯化碳在实验中的出现的剧毒光气来说更具安全性。同时,主动设计制作,或者选择以具有环保意义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替代陈旧的设备,也是有利于消除和减轻环境污染的一个不错的措施。比如在进行氯化铵实验时,传统方法需要将氯化铵装入试管之后使用酒精灯加热,从而分解氯化铵,这样就会导致nH3以及HCi的逸出,导致环境污染。现在一些实验室使用的办法是将氯化铵晶体密封到玻璃管当中,这样当酒精灯对一端进行加热的时候,nH3和HCi就变成白色烟雾,上端凝聚成为白色固体,这种封闭系统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实验符合预期要求,也能最大限度避免室内污染,是一种低碳无毒的方法。

(四)实验室管理的低碳化

良好的化学实验室的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使他们在内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于低碳环保实验的追求信念有着首当其冲的作用。实验台柜干净并且仪器整齐摆放,有利于帮助学生进入实验室后产生环保意识。化学在改善生活质量等领域的贡献不容忽视,不过同样也要正视在化学实验中会产生危害环境的物质这一事实。因此,在进行低碳化实验室的管理建设中,对于学生的实验精神、实验习惯、试验态度的培养教育也是不可不做的,要教育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控制消除污染。从管理层面而言,低碳化学实验室的构建需要从水、电、纸、气、药品、备品等物质以及能量消耗方面加强管理,管理制度需要更加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减少电、水、气、纸、备品以及药品用量。

首先是要加强对实验用水的节约使用与管理,具体而言可以从下列环节着手努力:化学实验的冷却水应当循环使用,其中有机合成实验往往需要使用冷却水,当前很多实验室将冷却水排放进下水管从而白白浪费,这就需要实验室使用价格适中并且方便使用的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从而实现节水用水的目的,间接实现低碳减排;此外还应当应用节水龙头,防止实验用水的跑、冒、漏、滴。

其次是强化实验用电的节约使用与管理。可以选用节能干燥箱例如微波干燥箱以及真空干燥箱等,淘汰高耗能的马弗炉以及烘箱等,并合理进行仪器断电。不用饮水机时要断电,及时拔下各种电器的插头,电脑以及打印机的使用也要合理,电脑不用时应当待机,同时可以调低屏幕的亮度,打印机不使用时可以断电。实验室的照明应当使用感应型的半导体节能灯。同样的亮度下,耗电量只有白炽灯的10%,而使用寿命却为白炽灯100倍以上。高效节电灯比常规日光灯的节电效果更好,因此应当尽可能选用。

再次,合理使用纸张。应当重复使用各种实验教科书,并且办公纸张应当双面打印以及复印,尽可能使用电子邮件来替代纸质信函,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再生纸。

经济学的背景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高职;英语;教学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新技术职业岗位和岗位群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术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纷纷在中国落户,中国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也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全球化的背景中,由此,高职毕业生用英语直接与外商、外籍客户交际以及以专业英语作为从事职业岗位基本媒介的需要更为普遍和迫切。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的长期制约,我国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英语教学,基本未走出以系统的英语言知识传授为重点,偏重英语阅读、写作、书面翻译能力培养的模式,导致了所谓“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广泛存在。由此,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全方位重新建构,已成为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共同面临的重大实践性课题。

一、全面树立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高职教育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属于高等教育;二是属于职业技术教育。高职教育不是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也不是培养一般技术工人的中职教育,而是承担着培养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大量需求的、“零培训”或短期培训就可以胜任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职业岗位的大批量新型人力资源的历史重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下中国社会的高职教育就是一种直面就业的教育。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普通高校做出明确区分。普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应能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传播沟通信息和交流科技成果、从事各种类型的高层次管理与服务、参与教育与科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方面,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而且能把英语与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成为“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是以直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特色的,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不能照搬普通高校,也不应是普通本科英语教学内容的简单的量的压缩。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夯实基础,更重要的是突出实用性,在他们现有的英语基础上,在较短的受教育期限内掌握能直接服务于岗位工作的语言能力。

教育部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要把教学重点从关注语言系统转移到言语能力上。长期以来,普通教育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系统上,关注的是语言系统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这三大要素,从而造成了所谓“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的大量存在。如果我们把教学重心定位在言语上,我们关注的将是另外三大要素:言语主体、言语环境和言语作品,从而把言语和言语活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唯此,才有可能真正关注学生这一言语主体,才会把学生的需要即学生就业的需要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通过引导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言语、创造性地运用英语言语去获得就业岗位需求的言语能力,进而真正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职业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大会的建议》在“主题3——改革教育与培训过程”中论道:“21世纪学生所面临的挑战,要求对职业技术教育采取革新措施。最明白不过的是要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与定向,以便考虑新课题和新出现的情况,如技术、环境、学习外语与外国文化、企业情况,以及与休闲、旅游接待等有关的、迅速发展的服务业的要求。”又进一步指出,“迅速变化的时代会产生许多‘虚拟课程’,学生可凭藉这些虚拟课程来更新快过时的知识与技能,并学到许多通用的新知识与新技能;而在新时代的企业界,各种形式的自谋职业可为经济独立提供许多潜在的机会。”同样,高职英语课程也必须朝着内容职业化方向尽快完成改革。

过去几年里,高职英语课程长期依赖本科院校教材,而本科英语教材缺少了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与岗位相联系的实用性,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基本要求》印发后,专门面向高职学生的英语教材相继问世,应该说,新的系列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基本要求》的精神,保证了全国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但是,在内容职业化方面仍不能适应多数专业学生岗位英语能力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课程整合主要应指建立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整合的原则是“岗位实践的需要”。从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角度看,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的必然选择,高职英语课程亦不例外。

项目课程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是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课程,这些知识不是按照本身的逻辑,而是按照“工作项目完成的需要”而被组织的,项目课程认为,与实践过程直接相联结的知识是实践知识,因此,实践知识是项目课程的核心,但为了促进对实践过程的理解,促进实践能力的迁移以及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形成,根据实践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部分理论知识也是必要的。对项目课程来说,受过教育就意味着能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当课程内容以工作项目为中心而被组织时,这就始终在提醒学生,这些内容是与工作任务紧密相关的。这样,学生就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上,他们会意识到,掌握这些知识仅仅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样,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便能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地匹配起来。而高职英语项目课程的构建,必须分阶段、分学科、分专业实施,其基本思路可定位于:大一开设高职公共英语,大二、大三则针对不同专业和岗位需求,开设高职英语项目课程,使学生所学内容充分职业化。

三、坚持交际法教学,强化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经济学的背景篇6

关键词:信息化;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相对于其他的经济学课程,微观经济学是最难学习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抽象性。微观经济学反映的是具体的经济现象,但往往通过抽象的模型来描述其规律,因而学生很难在直观的经济现象和抽象的模型方法上建立联系。第二,微观经济学中需要使用到一些高等数学工具,对于文科背景的学生来说,学习和理解很难。第三,微观经济学中许多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性很强,尽管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虽然有较大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尴尬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进入21世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伴随着人们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使得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网络教学工具的使用突破了传统教育同时、同步、同地的局限,使学习者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学习的时间更加自由,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国家对于“校校通”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得教学信息化成为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微观经济学教学工作者不仅要客服传统教学方法面临的难题,还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手段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讨论在信息化背景下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他指出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直接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生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而,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引导者、帮助者。

二、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不仅仅在显性知识的范围之内,实质上其内容的复杂和难以理解之处往往在于内在的缄默知识。这是由微观经济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充满了深奥的理论和晦涩的专业术语,案例大多描述的是西方国家的经济现象,缺乏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对于与周围环境联系不紧密的知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二)微观经济学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经济问题,逻辑结构非常严密。微观经济学以经济中的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着重于分析消费者、生产者、资源拥有者的决策规律,以及它们在消费、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微观经济学借助数学模型推演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释经济现象,其对经济个体的基本假设、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从前提到结论的推论过程合乎严格的形式逻辑规范。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理论等。知识点繁多复杂,学生一时间难以掌握。尤其是管理学专业中的文科学生,数学功底不深,面对复杂的数学公式、数学证明、几何图形多数学生不太适应,在学习中很难理解这些图形和公式的经济学涵义。

(三)微观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方法体系研究经济问题,思路清晰规范。微观经济学运用长期与短期分析方法、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等经济学方法体系研究经济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理论假设、基本原理到政策主张都渗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思想。而目前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教育所培养的思维方式,与经济学的思维方法相去甚远,如果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讲解传授微观经济学各个章节的知识,不交论或模型的来龙去脉,忽视逻辑分析和推导,那么学生往往就无法理解微观经济理论形成的思路,对学习产生很强的畏难情绪。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创造探索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情况普遍存在。与此相反的是,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游戏尤其是对网游的兴致很高。像是当下流行的“开心农场”、“QQ抢车位”、“魔兽世界”等游戏不仅受到学生高度的追捧,而且有些学生还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在这里姑且不对网游作道德评判。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游戏当中一些有趣的升级模式、趣味任务带给游戏者畅快的体验。那么在微观教学过程中是否需要对于现有的学习的情境模式做一个改变呢?一方面逐步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现实“案例”为中心,以课堂学习为中心转变为以平时实践知识积累为中心;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对各个章节的内容结合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设置由浅入深的学习任务,辅之以相应的平时成绩考核,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博客、QQ学习群组等信息平台,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提交作业任务。将每次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与平时成绩挂钩,一开始可以形成学生自律的学习行为。将每次任务完成的情况以积分的形式进行累计,会对学生在学习进度的掌握上有一种“升级”的体验。教师也要在第一时间对于提交的作业给予批改,并对完成和为未完成、完成质量优劣做出评价反馈给学生,同时对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以解决。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过程的转化。

(二)培养独立探索与团队协作的学习态度

独立探索的意义在于学生的学习角色不再是信息被动的接收者。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产生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在教学内容上,对于相关的概念、定理,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能力做出假设,推测其中的关系,从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教学ppt及教学重、难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前,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结合与相关知识点联系紧密的当下国内外经学热点问题在讨论区发起讨论。鼓励持相同意见的学生组成小组,对问题的深入展开建言献策。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使得这种讨论不再局限于课堂,在对问题的相关思考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网络在小组中进行交换,更有利于团队协作的达成。此外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扩充相关扩展性阅读资料,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对问题进行探索。此时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三)因势利导培养发散性思维

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和理解并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中总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总是以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信息和知识。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从这一角度上来讲建构主义肯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认知主体性。但若要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必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发散性思维结构与操纵控制信息的能力。互联网和手机上网的广泛普及使现代大学生在信息掌握方面十分的便捷,但对于信息的甄别还需要一定的训练。因而,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要重视教师的指导。如结合前不久日本核电站泄露影响下中国国内出现的加碘盐涨价现象在教学中进行讨论,在这个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供求定理展开分析,同时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消费者、生产者两个方面对于解决食盐危机方案进行设计,并运用互联网中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简单的实证分析,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此外,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对微观经济学进行重新的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还要在理论和模型的介绍和分析中要深入浅出,重视逻辑分析和推导,在探究式的学习中使得学生掌握大量的、全面的知识。

注:石河子大学商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项目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卡尔・e・沃尔什著.经济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经济学的背景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思政教育;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092-02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化,人们的思想已经默默地发生了转变,这种思想转变对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加艰难的挑战。要想与时俱进地做好我国的思政教育工作,就必须对传统教育做出细致的分析,并运用现代教育方式改善我国的思政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思政教育水平。

一、全球经济化背景下我国思政教育面对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来说有好有坏。对于我国学校的思政教育来说,经济全球化一方面起到了推进了我国在学校思政教育方面的进步,而另一方面却使我国的思政教育工作面对很大的挑战性。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学校学生“三观”的影响

网络的存在使得我国的大多数学生视野得以开阔,知识体系得以丰富,并且对于我国学生对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风俗人情以及文化的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信息技术行业最发达的国家则利用网络在西方思想政治方面的观念对我国具有心理弱势的学生进行引诱和思想上的颠覆,主要针对学生的思维判断和价值倾向散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风气。此外,还有某些经济和军事发达的国家对我国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进行黑化,在诋毁我国国家性质的同时放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问题,通过一些不良手段将事实的真实情况进行歪曲或者对事实的负面影响进行夸大等,以达到扭曲我国学生思想价值观的目的。这种风气主要影响的是我国的学生和社会青年。而我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中社会青年和学生居多,占据了我国大部分人口数量(如图1)。在这种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对我国学生的“三观”进行培养和坚固,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1]。

(二)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学生的国家和民主意识弱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加,并且在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互补性,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日益增多。而现代社会提出的地球村观念使得全球人类一家的观念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这种观念主要以全球治理理论为基础,提出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责任,也不是一个政府的责任,而是政府与非政府结合在一起的责任,在这其中并没有国家的限制,使得某些国家在社会、经济、整治等方面失去了独立性,这种观念的核心就是政治、经济自由化和国家协调合作的理论。这种主要从国际生态问题、环境人口问题以及气候问题等方面进行国际合作的观念对我国学生的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进行模糊化,使他们忽视了每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和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认识不到这种观念并不适合全球的共同治理,存在非现实性[2]。

(三)网络的发展促使我国挑战传统思政教育方式

21世纪初以来,网络技术的重大突破使网络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四大主要信息传播媒体之一,并且超过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信息传播媒体,成为提供全球信息资源的基础平台。网络具有互动性、便捷性、及时性三大特性,使得网络技术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很大程度的改变了人类的精神层面。网络信息的存在使得人类的知识储备、人类的精神享受、传统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类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然而,我国目前的学校思政教育模式还是传统模式,该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信息的高速自由化以及社会舆论的表达自由化使得我国学校的思政教育模式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满足当下的教育要求。

二、全球经济化背景下我国思政教育的优势

(一)经济全球化奠定了我国思政教育的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的革新是导致全球经济化的主要原因,推动了各国的友好发展,各国在社会领域、政治、经济方面都展开了积极的合作和交流,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平台的开拓,奠定了我国思政教育的开展工作。由于全球资源的系统性配置和国家之间的共赢理念,使得我国思政教育革新工作的开展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空间得以扩大。

(二)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使得思政教育的内容得以丰富

全球化不等于济化,全球化意味着在思想、文化、政治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延伸和扩展。科学技术的革新使得很多具有不良影响的国际问题日益严重,比如恐怖主义、核问题以及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冲击了人们的思想,使得思政教育的内容得以丰富。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国家之间的影响力增大,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得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得到及时的更新和改善。

(三)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平台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使得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可以有效运用网络的便捷性快速传播思政教育的内容。网络提供的交流平台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人们的交流,这对于学生的三观树立非常有利,使思政教育的对象更有针对性,使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更加快捷方便。现代社会发展中,网络起到了桥梁作用,为多方面的沟通提供了平台和空间,这更有利于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使得思政教育的开展更加的便利。

(四)全球化提高我国的国家影响力

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的国家影响力日益提升,为我国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稳定的实施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使得我国在解决各项国际问题的时候如鱼得水。国际地位的上升,加强了我国的国民自尊,加深了国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为我国的思政教育环境打好了基础。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思政教育工作如何开展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某些国家对我国社会青年和在校学生的思想误导,使得一些思想存在弱点的学生“三观”动摇,我国如何运用有效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来进行思政教育[3]?

(一)爱国主义观念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愿意为自己的祖国付出一切的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是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的核心是国家和民族,在看待国家和个人的问题中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行为和思想准则。在全球经济化的冲击下,爱国主义精神更能凝聚国家和民族。我国坚决抵制国家霸权主义,并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抵制霸权主义的宣传,以引领我国的社会青年和学生自觉的抵制这种行为和思想,并且使他们的爱国思想意识更加坚定,每个人都肩负着国家的荣辱,更要有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在树立爱国主义的观念中,必须注意民族情绪的发展。我们应该宣扬积极的民族情绪,以便于人们真正感知爱国主义精神。

(二)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个国家的历史是这个国家民族的精髓,国家的历史发展中包含了各种历史文化,这些文化经历了时间和风霜,是我国民族文化精髓的积淀。在全球经济化的情势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髓,同时对本国文化的优良传统铭记在心,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使我国的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了时间的考验,是我国的精神支撑。同志曾经说过:“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所以,在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必须强调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塑造学生的民族观念,在充分尊重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我国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拉兹洛认为,“不同文化的人所信奉的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观念只要不互相对抗,就能是当代世界增添丰富性和活力。”所以,加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4]。

(三)社会主义教育的加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在思政教育中必须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该主义的荣辱观念,从多角度教育中使学生理解和认识我国国家性质。学生的思政教育决定了我国的前途与命运,在思政教育中我们必须传播这种理念,使我国的国家建设得以推动,使学生积极实行我国的国家政策和基本方针,并且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要在我国的思政教育中切实的贯彻我国的国家性质教育,使学生肩负起自身的使命,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和斗争,以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纵然我国在学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着很大的难题与挑战,但是也不乏机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机遇,为我国的思政教育多做献,以树立我国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姜良杰,姜鹏飞.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

[2]周建华.浅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2,30(41).

经济学的背景篇8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教育;空间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实践路径,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上升,积累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红利,但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人口数量红利的消失,中国人力资本面临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挑战。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一直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不懈奋斗,减贫成效卓著。尤其自2013年以来,学术界对于减贫脱贫的研究也从对物质贫困、经济贫困的探索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及人的本质的探索上。张全红、周强认为中国贫困的主体一直都在农村,而且导致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也实现了从收入到教育的转变,教育维度对贫困的贡献率不断攀升,说明改善农村教育,消灭教育贫困已成为实现农村减贫脱贫的最有利渠道。

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推进,跨地区人口流动加剧,使得人力资源空间配置问题空前突出,在这过程中政府的调控速度跟不上人口流动速度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障碍所带来的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教育回报尤其是农村的教育回报降低,从而影响农村教育积极性。相反的,改善农村教育,发挥政府在教育供给上的重要作用,主要是要权衡教育投入和教育回报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改善农村教育就要求政府加大空间政治治理力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减小教育投入,增加教育回报,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

1教育扶贫背景下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农村教育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中国教育更好发展的重要抓手。

1.1当前我中国教育现状

1.1.1整体教育现状。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不断探索、构建起基本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长足发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进入到攻坚阶段,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规模大幅增长、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是从当前中国劳动人口高中阶段教育的占比来看,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与一些人均GDp相同的国家相比也明显较低。

1.1.2农村教育现状。要改善农村教育现状,关键在于提高青少年的教育水平,尤其是农村青少年。在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作为中国整个教育格局中的短板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家密切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前后出台了十几项相关政策,涵盖农村教育的各个层面,国家多项政策也向农村教育倾斜。尽管如此,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仍不能忽视。例如,教育资源、教育设施匮乏所带来的学生培养形式单一问题。其次,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所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也十分突出,家庭经济条件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桎梏农村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问题以及教育资源空间配置问题仍不容忽视。

(1)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城乡教育差异。教育的社会与经济功能的一方面体现就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影响。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就是主要矛盾转变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一直以来,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协调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矛盾,政府也通过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之间的差距,但是随之产生的生产要素地区间的配置问题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包括资本、劳动力等。因此,解决教育不均衡发展背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好的途径。

(2)区域教育投入不平衡所带来的城乡教育差异。中国的教育公平是在教育政策法规约束下实现的地区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公平以及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公平。但是区域教育投入受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制约,决定了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造成了地区间教育以及城乡教育的差异。张锦华度量中国各地区教育贫困状况发现西部地区是全国教育贫困最严重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这背后就是地区经济发展能力不足所带来的教育投入不平衡问题。另外,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城乡之间也面临教育投入不平衡问题。

(3)政策补偿条件下农村教育的发展。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实现教育公平本身难度较大,其中政策补偿在缓解教育城乡差异和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公平配置上具有重要作用。张锦华提出通过完善政府对教育干预的体制机制建设,针对弱势家庭和教育贫困地区采取补偿性的倾斜政策,是更好地促进普及教育、增进教育公平的手段。事实上中国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消除教育贫困,实现区域教育公平。

1.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育目标

中共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于乡村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描绘了中国乡村未来发展的蓝图。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在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村教育肩负着壮大自身力量,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完善乡村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作用。站在中国整体教育格局上,最根本的就是消除区域教育不平等,实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均衡发展。

2农村教育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通过对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梳理,空间资源配置不平等和教育投入的差异成为桎梏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提高中国农村的教育数量和质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乃至整個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1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生产要素区域发展平衡,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坚强后盾

中共报告中所提到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细化和创新,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其中农村教育是推动这些战略实施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匹配,教育格局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追根究底还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一系列战略的实施将更好地推动农村教育高速、高质量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遗余力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态势良好,基本保持协调发展基调,区域间差距趋同性逐步提升,下一阶段在继续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包括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均衡等。其次要不断完善区域经济治理能力,政府充分协调地区发挥自主自管自治能力。最后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

2.2改善资源空间配置模式,提升农村教育投入水平竞争力

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城乡不匹配是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城乡教育基本均衡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优质均衡并重,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农村教师筛选和聘用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农村教师的选配不以义务教育考核方式为标准,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完善艺术、体育、小语种等领域教师的配备。建立农村教师信息化跟踪管理平台。二是优化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学生培养需求相匹配。除基本的教学楼、教室等教学要素的配置外,现代化信息技术引进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保证。三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减少农村学子的教育投入。加大投入的方式很多,首先就是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也就是财政支持;其次就是充分利用政策优势,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教育进行扶持。四是政策性扶持农村教育,提升农村学子学习、工作竞争力。

2.3调整农村教育格局,优化输出数量、质量

农村教育要想实现教育输出上数量与质量的并重,最好的途径是在基本实现优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调整教育格局,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阻碍,一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教育成果期待值低,不愿继续学习;二是农村高中办学条件差,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匮乏;三是农村家庭教育观念固守陈旧,高中教育回报率低。因此,农村实施高中阶段教育首先就是要扩大农村高中阶段办学规模,提高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师资水平;其次是加大农村高考改革力度,高考招生向高中教育弱势地区倾斜。

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最快也是农村家庭最能接受的途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快职业院校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二是大力推广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成为更多不能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农村学子的选择。三是实行有效的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就業竞争力。

2.4提高教育空间治理能力,为农村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经济学的背景篇9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养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由于现代社会的不良现象、家庭文化不良冲击、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导致学生懒惰、攀比、任性、自私、不学习、不劳动、扰乱社会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学生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行为习惯的社会性表现是整个国家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从小就培养小学生,使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如此漫长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过程,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为人父母对社会与国家的重大使命。

从微观角度看,当今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和社会,都有着重知识、轻能力,重小学生智育的培养、轻学生社会实践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重学校教育、轻家校联合培养小学生的倾向。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而忽视其他方面教育;家长们也容易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其他都位居次要地位。这就促使没有正确行为习惯与认知能力的小学生走进了误区,不仅影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他们健康快乐的发展,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也为当今倡导的实施素质教育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因素主要为家庭环境,通常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主要方面。物质环境一般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职业状况、基本生存条件、医疗保健条件等,经济状况在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区分度,所以本研究选取经济状况作为物质环境因素的代表;家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沟通方式、父母对小学生的教养方式及家庭矛盾的解决方法、责任与义务等方面。这些都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在笔者自编的《小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背景与行为习惯养成调查问卷》中也都有明确的体现。

本研究选取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的河北省,从选取的10所小学中(每个省份五所)选取2-6年级各30名学生做问卷,也即每个学校发放问卷150份,总共发放1500份,回收率为83.9%,有效率为81.6%;从两个省份各选取两所小学进行实地观察,并对个别家长和教师、学校领导进行访谈。

(一)家庭经济因素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1.经济因素对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

经济因素主要涉及家庭经济消费观对学生的影响。笔者在实际观察中发现,某些家庭能给小学生较高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些小学生就互相攀比零用钱,甚至用钱的多少来衡量人的关系亲疏,这些现象在学校门口的商店内比较明显。个别小学生沾染了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追求享乐的不良风气,更有甚者出现了说谎、偷窃等现象。从对午饭时间的观察看,小学生对饭菜、烫、饮料和饮用水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这也间接反映了家庭教育状况。

2.经济因素对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经济如果极端困难,不能为子女提供正常或必要的学习条件,就会严重影响子女的教育和身心发展;家庭经济如果极度宽裕,超过了满足子女正常学习的需求,对于子女的学习和教育而言,就不再产生有益的影响或发生积极的作用[1]。前一种规律在我国确有普遍的适用性,而后一种过于优越的家庭条件,反而容易养成子女养尊处优的品性。目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都能满足子女正常学习的一般需求,因而家庭经济因素对教育所产生的实际差异影响并不是特别显著。

就在这不显著中,笔者试图调查出差异,经过问卷结果分析,发现在成绩达到中上等(约占班里的1/3)及其以上的小学生中,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的占31.8%,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占48.3%,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占19.9%。由这一数据可以分析出: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小学生,学习成绩较好的比率最高。

3.经济因素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的影响

人际交往与经济不能截然分开。小学生虽然尚未涉足具体的经济,但是家庭的经济情况直接影响到其交际范围。如经济状况较好的小学生在和其他学生交往时,就表现出优越与自信。笔者通过访谈得知,这类小学生普遍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已经懂得好的家庭条件使得他们很有面子。他们大都掌握两三门特长,比如美术、器乐、声乐、英语等,这都需要较好的经济条件给予支持,甚至家长经常带他们出去旅游、参观、参加重要活动,增加了小学生的阅历和见识,这些都构成了小学生自信和优越的潜在条件。而那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小学生,在和经济状况好的小学生交往时,普遍会有无形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外在表现就是拘谨,不自然。

(二)家庭文化因素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家庭文化是影响儿童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特征和对子女教育方式的不同也就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家庭文化,而这些也正是构成不同家庭文化的重要因素。

1.家庭文化因素对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

生活行为习惯体现在细枝末节中,小学生是否做家务、做多少,就是有力的体现之一,这也就表明了家庭文化和家长教育对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在问卷调查中,选择偶尔做一点家务的学生比例最高,占到69.3%。虽然这个百分比较高,但题项只是偶尔做一点,并不是天天做或经常做,几乎每天都做的同学只占到23.5%,这个比例也包括了“有酬家务”,即家长付给孩子钱。有勇气承认自己“从不做家务”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小学生只占到7.2%。笔者通过对家长的访谈发现,应该远不止这个百分比,只是小学生碍于内心的羞愧选择了“偶尔做一点家务”。进一步从内容上分析,小学生做家务主要是以扫地和擦桌子为主,占到72.6%的比例,而洗碗、擦家具、整理房间、洗衣服位居其次,擦玻璃、买菜、做饭几乎为零。这就从侧面体现出家庭对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的锻炼和重视程度。

2.家庭文化因素对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影响

家长文化程度是影响子女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高学历的家长一般更重视孩子的学习和学习方式的培养,尽可能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孩子热爱学习。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家长,就不可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具体指导,并且一般不会尽力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针对这一差异,本研究以问卷的形式展开了具体调查。

从对小学生家长在休息时间喜欢的活动调查发现,51.2%的家长喜欢上网,其次是出去逛街等娱乐活动,而喜欢带孩子去儿童科教娱乐场所的只有8.1%,会在家看书的家长只占6.4%。由此看来,大部分家长都没有以身作则地创造良好的家庭读书和学习氛围。进一步分析发现,家长喜欢休息时间读书的以教师为多,而带孩子去科教娱乐场所的工人、销售员等基层工作者和外来打工的家长所占比例就很少。并且,家长学历程度越高,休息时间喜欢看书的比例越高;学历在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几乎不看书。

3.家庭文化因素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

父母文化程度可谓是小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奠基石。一个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家庭与一个普通的低学历家庭平时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为人处世作风、态度是不相同的,这都会映射到小学生的潜意识中,即使今后花再多的经历与经费也难以改变因父母文化程度差异而造成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不同。

家长的职业①也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一项调查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家长的职业对学生交往观念的影响。认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个体工商业者子女最多,为66.7%,干部子女次之,为60.2%,职工子女为百分之57.3%,农民子女只占55.9%。这与从事个体工商业的父母重视和气生财,当干部的父母重视“领导关系,群众威信”,一般职工、农民家长相信“凭力气干活、靠技术吃饭”的生活态度基本吻合。[2]

生活中的细节往往更能体现家庭文化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以“家里来客人,是否会主动打招呼”为例,选择会主动打招呼的只占14.7%,家长提醒时会打招呼的占56.7%,不会打招呼的小学生占25.6%,选择躲避的只有3%。从中可以看出,很少有小学生会主动招呼家里访客,说明大部分家长没有对子女待人接客等人际交往行为进行专门教育,对孩子的关注也没过多放在这方面。

三、小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的改善思考

(一)家庭经济背景的改善思考

1.改变生活习惯,崇尚节俭美德

家庭经济消费习惯是对孩子的一种无形教育,能让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小学生明白何谓正确的消费观念。并且父母应当把经济消费看成是培养子女节俭美德的教育,让小学生明白钱来之不易,节俭既是光荣又是自豪的,互相攀比、摆阔享乐都是应该被鄙视的。同时还要让小学生知道,虽然现在用钱可以买到饭菜、饮料、玩具等,但由于我国资源缺乏、耕地不断缩小,如果不节俭不保护,不远的将来即便有钱也买不到这些物质资源。当然也没必要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节俭方式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只要让他们懂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就好。

2.改变消费方式,增加学习投入

现代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家长的劳动报酬。既然职业与工作不容易改变,那么能改变的只有家庭消费方式。哪方面多一点支出,哪方面少一些消费,都会给子女带来潜在影响。面对独生子女的现实状况,以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孩子将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所以提倡家长改变已有的消费方式,特别是无意义的消费方式,把节省下来的资本用于子女的学习。

3.改变交往范围,转换经济资源

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当今时代,一切人与社会的行为都相互交融,人与人的接触日益密切,所以交往行为应该作为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从小培养。而担当这一重任的不只是学校,更应是小学生的父母及所处的家庭环境。面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的优越感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的自卑感,根本的改善措施就是增进两类学生和家庭的交往次数,让他们彼此了解与合作,增进友谊。

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父母,应当尽量合理转换经济资源,改善消费支出,把更多生活结余用于孩子的特长学习,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增强自信心。或者给小学生增添新的学习用具、课外读物,甚至衣服玩具等,让孩子们从心理上缩小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的差距;并尽可能多地带孩子去省市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已免费开放,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提供了便捷),增长他们的见识。

(二)家庭文化背景的改善思考

1.改善家庭生活行为习惯,树立以身作则意识

要想改变子女的生活行为习惯,父母首先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改变家庭文化,然后再对孩子稍加指导,便可立竿见影。比如,小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分子,理应承担少量的家务活,而不能养成不劳动的懒惰习气。也要给孩子自己的空间,他的房间由自己来布置和打扫,养成爱干净、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另外,不要随意给子女零花钱,要让他们懂得只有付出努力、通过劳动才能获取报酬,他们额外的家务劳动或帮父母做事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更为重要的是,全家应该共同制订一份“家庭准则”或“现代家规”,并张贴在明显的位置,内容包括基本生活习惯的要求,比如早上起床时间不得超过八点半,房间不保持整洁要额外打扫客厅和厨房以示惩罚等,以明确指标的形式加以约束。

2.鼓励参加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文化素养

虽然家长的学历和职业较难改变,但完全可以通过再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使自己的水平能达到辅导小学生学习或给予指导的程度。从侧面看,家长的主动学习也为子女提供了榜样,改善了家庭学习氛围,使得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得到进步。

家长还要尽量参加家长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了解一些小学生心理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真正理解、关心孩子,更要与他们成为朋友,从他们的角度解决遇到的困难,从而推动子女的进步。从宏观层面看,这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也利于下一代的教育和发展,为国家储备众多高素质的后备军。

3.主张民主参与,锻炼交往能力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交往能力,家长要首先做到适度开放、热情好客,并鼓励孩子主动招呼客人。也欢迎孩子带同学来家里玩、复习功课,并协助子女接待同学,同时教他如何择友。相应的也允许孩子去亲戚、同学家做客,以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且尽可能带孩子走访不同职业背景的家庭,使他们对不同的环境有更多的体会和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行为、正误判断能力,民主参与能极好地锻炼其交际能力,所以家里的大事小情尽量让孩子参与和讨论,真正把他当做具有知情权的小主人。家长也要经常关心孩子与他人的交往行为,并观察他的喜怒哀乐,当遇到孩子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协助他化解其中的矛盾,让他学会正确处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勇,王亚锋,张艳红.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情况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1).

[2]张华.家庭文化背景对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中小学管理,2003,(6).

经济学的背景篇10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正面性分析

总体上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的表现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相关研究表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与同时期的其他学历层次人才是一致的。虽然是高考成绩不太理想才最终报考职业技术类院校,但是学生总体的状态是追求向上的,而其单从成绩角度讲很多同学的学习偏科是最终导致整体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这从另一角度分析出学生具有某些个人的突出优点,不应该将他们的能力水平标签化即上高职了就是低能的标签。除了学习基础较弱外,在其他方面也同所有年轻人一样思维活跃、乐于探索新奇世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并乐于在学校方方面面的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寻求他人的认可,在适宜的教育学习环境中他们会迅速成长,所以高职职业技术类学生有其独特特点的成才路径,总结其正面性的特点是对学习有期待,特别是对掌握一技之长欲望强烈,同时乐于学习能提升自身素养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校期间学习的争优思想更多体现在技能比赛、实践操作等方面。而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责任感很强,乐于为社会、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其对自我能力认知趋低,所有一旦获得认可会表现出更好的乐群性和感恩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劣势性分析

1、学习自信心弱,自卑感强。高职院校学生面对“高职”两个字,感到自卑,面对将来的就业,感到迷茫。特别是涉及就业时刻,对于心仪的工作时常因为学历等因素被否定,而且这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并且这种集体类的坏情绪就像心理学中提到的“踢猫效应”一样,在整体群体中传染开来。曾经高考的失利就是对于自身学习能力认知的一次打击,而社会上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歧视类评价,更是对其自信的打击,因此学生总体表现为自信心弱,自卑感强。在大学自主学习占主导的情况下,学习的及时反馈相对变弱,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肯定,让美好的愿景和梦想因为自卑而变得迷茫。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对问题思考模式容易走极端,甚至会有叛逆的方式来引起关注,而这个现象迁移到学业上这些因素迁移到学习上,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容易受挫,遇到学习困难就会感觉挫折甚至放弃,慢慢出现迟到、旱退、旷课或中途退学等现象,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2、学习的意志品质薄弱,目标方向性差。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偏低,对于学习的总体意义很多学生认识不到位,学习目标方向性差,表现在没有长远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实际,浮于表面不爱深专研,喜欢投机取巧。学习目标的缺失使其对于课堂教学和课后任务也有应付之嫌,学习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拖延症普遍存在。

3、依赖性强,责任感相对较差,缺乏自律性。随着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及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个人对于家庭和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多,而自身相对承受的压力和自身责任感确在越来越退化,这使得学习的原动力缺失,学习上漫不经心、逃课、注意力不放在学习上不但不觉得不妥,甚至感觉自己很酷、很与众不同,加之早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出现了同学们对网络信息、娱乐是乐此不疲,而学业就被束之高阁的现象,这些可归咎于自律性差。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除了努力提升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保健,也需要在信息化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发出参与性强、个性化定制的教育形式,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不断增强高职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在外在学习氛围上营造良好环境,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而目前随着大量的慕课、微课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因其丰富的媒体资源与情景感知,这将是职业教育经济发展的新未来。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已不只是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唯一成果,更值得推崇的是有效学习的发生将是这种改革更加值得骄傲的成果,这些都将催生职业教育信息化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教育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我们对信息化环境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保健提出如下建议:

二、学习心理保健的建议

(一)认知模式改变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职业学习,不仅可以通过良好的情景模式培养起学生职业能力所需的操作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心智技能。事物的内外因提示我们,所有的外在因素都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信息技术除了促进学习技术本身的发展,更应深层地培养有效支持科学探究的心智技能。认知模式的改变才是学习元认知改变的首要,更加科学的思维习惯、资源管理策略以及计划、监控和调节的能力才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本质。因此合理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认识良性改变提供途径,并在学习的深入中不断得到强化,更能深层次的影响到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职业人格养成。

(二)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或进行某项具体学习活动能力的预期和判断。有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成极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研究结果说明学生在学习方而越自信,就会对学习投入越多,信息化教育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使在完成一些困难些的学习任务时随着个性化的学习能让肯定实时强化,而成功的体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进步给自己正面积极的归因,进而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