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十篇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十篇

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4:10

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篇1

【关键词】腰椎手术;交接;交接记录单;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27-0159-03

doi:10.14033/ki.cfmr.2016.27.086

临床实践表明,腰椎手术要求较高,手术台上下操作节奏较快,患者交接过程中也会涉及病房和科室的多个内容,容易发生交接失误影响手术开展[1]。传统的口头交接方式容易导致交接信息传递缺失和交接漏项的发生,影响护理质量[2]。笔者所在医院通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涉及了一份简洁、有效的交接记录单,在腰椎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应用效果满意,现将其临床优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交接记录单后接受腰椎手术治疗的647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将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应用交接记录单前接受腰椎手术治疗的62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试验组男406例,女241例,年龄18~75岁,平均(50.62±8.14)岁,手术类型: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262例,腰椎椎间融合术198例,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187例;对照组男389例,女233例,年龄18~75岁,平均(51.08±8.27)岁,手术类型: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256例,腰椎椎间融合术211例,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155例。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构成以及腰椎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口头交接的方式进行交接。试验组患者应用交接记录单进行交接,具体如下:(1)交接记录单内容设计。交接记录单包括患者详细资料、腰椎手术前交接记录、术前确认和腰椎手术后交接记录4项主要内容,其中患者详细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病床号、手术名称、手术日期和实践、麻醉方式以及施术医师名称等[3];腰椎手术前交接记录包括患者准备(核对信息、术野皮肤准备情况、常规化验结果、影像资料、术中是否带药)、患者评估(心理状态、配合能力、术前训练要领掌握情况、生命体征指标)等;术前确认包括再次核对患者信息、正确录入患者信息、手术安全防护措施核验等[4];腰椎手术后交接记录包括第三次核对患者信息、术后皮肤完整性、影像资料、术中用药、生命体征、皮肤颜色、患肢制动时间、穿刺部位情况、患者去向等[5]。(2)交接记录单的使用。在所有选项前采取打“√”的方式填写交接记录单,特殊备注需手写补充,填写内容需经交接双方护士和患者家属三方确认,腰椎手术前交接记录需由病房护士与腰椎手术护士共同签名,术前确认需由值班医师与腰椎手术护士共同签名,腰椎手术后交接记录需由腰椎手术护士与病房护士共同签名[6]。(3)交接记录单的保存。交接记录单按照病房手术室病房的顺序由交接双方护士逐级传递和保存,不得遗失和损坏,最后交由病房档案处归入病历档案保存,便于出现问题时及时查阅。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交接不良事件(术前评估漏项、术前准备不齐、术中防护不当、术后交接漏项等)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由护士为患者讲解调查问卷内容,患者自主填写问卷,对围术期交接以及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75分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iBmSpSSStatistic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本研究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交接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前评估漏项、术前准备不齐、术中防护不当、术后交接漏项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腰椎手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腰椎骨折、腰椎退行性病变以及椎管狭窄等的重要术式。腰椎手术术式复杂,手术要求也较高,常需要科室和病房护士配合交接,工作中任何细节疏忽均可能影响交接效果,直接影响患者手术进行,严重者可引起安全隐患[7]。传统的口头交接方式缺乏规范性,也无法保证交接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大大降低了交接质量;同时护理人员缺乏合理的交接分工,责任也不明确,也大大浪费了护理资源,影响了护理效果[8]。

笔者所在医院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了一份可行的交接记录单,记录单中各项内容分别针对腰椎手术患者围术期各个交接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多项详细选项,有理有据,护理人员通过打“√”方式即可轻松完成填写,仅在出现特殊备注时才需手写补充。另外,由于交接记录单内容详细,可作为责任依据进行保存,有效防范了交接不良事件的发生,也避免了发生护理纠纷时无法明确责任人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9]。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前评估漏项、术前准备不齐、术中防护不当、术后交接漏项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也证实了应用交接记录单能够有效提高交接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另外,交接记录单也通过详细的环节分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了护理资源的合理利用,突出了交接工作的重点,从整体上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尤其对于经验较浅的年轻护士,有效避免了其因业务不熟练造成的围术期准备不充分、患者评估不全面、信息记录不到位、交接信息缺失等情况的发生[10]。同时也方便了护理人员通过及时查阅交接记录单了解患者的准确情况,不必反复查阅病历资料和询问前一环节的交接人员,实用性很强。

总之,应用交接记录单能够有效降低交接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腰椎手术围术期护理服务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魏薇.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5):70.

[2]BobekS,FarrellB,ChoiC,etal.Virtualsurgicalplanningfororthognathicsurgeryusingdigitaldatatransferandanintraoralfiducialmarker:thecharlottemethod[J].JoralmaxillofacSurg,2015,73(6):1143-1158.

[3]丁敏,潘龙芳,唐丽.转科病人交接记录单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19-320.

[4]陈燕.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7):17,27.

[5]汪太芸,高前珍,王金彩.外科护理记录中的几点感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5-86.

[6]杨莉.手术室-病房患者交接记录单围术期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0):1362-1363.

[7]CloeteC,ReganS,GiddyJ,etal.theLinkageoutcomesofaLarge-scale,RapidtransferofHiV-infectedpatientsFromHospital-basedtoCommunity-basedClinicsinSouthafrica[J].openForuminfectDis,2014,1(2):58.

[8]吴君,王传秀,余昌娥.住院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13):72.

[9]沈铖姬,施英英,鲁琛.心内科介入治疗交接记录单的设计和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54-1056.

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篇2

【关键词】:竣工资料、收集、整理、立卷、归档

【abstract】completiondataisscienceandtechnologyarchivesisanimportantpartofengineeringandtechnicalpersonneloflaborandthecrystallizationofwisdom,isaprojecttoaudit,management,checkandacceptanceaswellasthemainbasisofequipmentmaintenance,isthebasicdocumentdeliveryprojectcompletion,andsummarizestheconstructionexperienceofconstructiontechnology,improvethemanagementlevelandplaysanimportantrole,becausethiswantstostrengthenfilecollection,classification,andthefilearchivesmanagement,ensuretheintegrityoftheconstructionprojectsfiles,accuracy,systematic,to"buildfirst-classengineering,createsthefirst-classengineeringdocuments"goal.

【keywords】:completiondata,collecting,collating,archivesandfiling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总则

工程开工后就建立施工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直到交工验收结束。

凡列入留存的施工技术资料,都必须经各级技术负责人审定。所有资料都必须如实反映情况,要求记载真实、准确、及时,内容齐全、完整、全面,整理系统化、表格化,字迹工整,并分类成册。严禁擅自修改、伪造和事后补作。

施工技术资料是永久性保存文件,必须严格管理,不得遗失、损坏,人员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

资料管理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本级技术资料情况。各类技术资

料应分专业、分类组卷、编制目录,补充资料要与原设计配套

二、竣工资料管理体系与职责

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建立项目资料管理网络,层层建立资料管理岗位责任制。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各部门均明确专人负责配合内业资料的档案工作,根据项目部对资料的要求,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与合同内有关的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

(一)、项目经理职责

1.组织项目部各部门贯彻执行本制度的各项规定,并负责监督检查。

2.负责档案工作的总体安排,定期检查档案工作。

3.布置和检查各项工作的同时要布置和检查资料、文件材料的形成和归档。

(二)、项目总工职责

1.负责工程技术档案工作的总体安排,定期检查各部门工程技术档案工作。

2.安排和协调项目部资料室与项目部各部门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原始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

3.组织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汇总、移交工作。

(三)、资料管理部门职责

1.贯彻执行统一管理资料。

2.负责组织竣工后项目全部资料、文件的汇总整理,并根据项目资料分类编号有关规定,完成案卷总目录的编制工作。

3.负责检查和协助各部门内业管理员做好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

4.项目资料由项目部资料管理部门汇总后,按规定流向统一向有关单位办理移交,移交工作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完成。

5.项目部资料资料管理部门向有关单位移交档案时应办理档案移交手续,明确档案移交的内容、案卷数、图纸份数等,并有完备的清点、签字等交接手续。

(四)、各部门职责

1.各部门接受资料管理部门档案管理的业务指导和检查。

2.各部门工作人员要增强档案意识,注意收集有查考价值的档案资料并按规定移交资料室归档立卷。

3.一项工作由几个部门参与办理,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主要负责部门收集整理并交由资料室归档。

4.施工技术资料由技术部负责编制、整理后交由资料室报送、立卷归档。

5.工程质检资料、安全资料由安质部填报、整理和立卷归档。

6.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由工程部收集、整理后送资料室立卷归档。

7.试验资料由试验室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备份复印件送资料室存档。

8.测量资料由测量部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备份复印件送资料室存档。

9.材料、外购成品、半成品出厂合格证、质保书、质量检验报告由物资部收集整理后送资料室立卷归档。

10.计量资料由合约部整理存档。

三、竣工资料管理控制措施

竣工资料工作应从项目部成立开始就着手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工作。在项目部成立时,就要对竣工资料的质量、份数和移交工作做出明确要求。在工程实施阶段,检查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时,要同时检查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进行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和单项工程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应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程度与整理质量,并在验收后,及时整理归档,基本做到工程完工,资料整理基本完成。

项目部应建立竣工资料工作的“四纳入”和“三参加”制度。“四纳入”即将建设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纳入工程计划管理工作;纳入施工管理及考核范围;纳入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中。“三参加”即项目部资料管理人员要参加工作例会和工程质量评定会;参加设备开箱验收;参加工程合同段验收和项目交工和竣工验收。

四、加强各部门接口内容的衔接

1、竣工资料因涉及部门多,由项目经理要亲自布置,总工程师协调,专人负责,并经常过问、检查,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

2、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及变更情况计算现场需要的各种材料用量,交物资部门和试验部门以便提供相应资料。

3、物资部根据实际工程量索要供货方的材质单、材料发票,材质单复印件交技术部门和试验部门,材料发票交财务部门。

4、试验部门根据技术人员计算的材料用量,确定需做的试验批次,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出具足够批次的试验报告,将试验资料及时提供给技术部门。

5、技术人员根据试验资料填写检验批资料时,及时复核试验及物资部门提供的试验和材质证明的数量是否满足检验要求,并及时归档。

五、工程技术资料归档范围

工程技术资料是合同内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合同段标准试验及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质保书、质量检验报告,外购件成品的合格证及成品制造过程的检验资料等均按单位工程或合同段以时间顺序分类别组卷。

合同段内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组卷。

其他技术资料应在遵照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的基础上,以分项工程为单位依次整理立卷。

六、案卷质量要求

为统一立卷规范,保证案卷质量,立卷工作由相关部门配合,资料室资料员负责组卷、编目。

1、案卷质量总的要求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的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2、归档的文件材料种类、份数以及每份文件的页数均应齐整。

3、齐全完整。应归档的施工资料、图纸全部收齐,印章齐全,具备法律效力

4、内容准确。所交的竣工文件内容,真实记述和准确反映工程建设过程和竣工时的客观实际,各项原始记录和技术数据详实可靠;竣工图纸已按变更设计和施工洽商记录进行了修改,做到图物相符,施工里程已更换为竣工后的统一里程

5、系统配套。一个建设项目内容内各专业内容,一个单位工程内施工资料、图纸的各项内容应配套完整

6、整洁美观。竣工文件材料装订整齐、美观,软封面及卷内目录填写清楚,字体工整,文面整洁。不的用圆珠笔、铅笔、双面蓝色复写纸书写。图纸图幅标准、线条清晰、字体工整、反差良好、折叠规范统一。

7、卷内目录、备考表不编号、不装订,分别置于案卷的首尾,卷内目录在首页,备考表在尾页。

8、有关卷内文件材料的情况说明,都应逐项填写在备考表内。若无情况可说明,也应将立卷人、检查人的姓名和日期填上以示负责。备考表应置卷尾。

9、所有资料必须做到及时、准确、真实、齐全,字迹图样清晰,图表简洁,印章签字手续完备,不得追记,不得复印。

10、严禁使用复印表格填写资料,同时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复写纸、红墨水、纯蓝墨水、针式打印机等填写材料。

11、项目部各部门必须按照内业的相关要求对提供的资料文件进行汇总,每周进行存档,质检、施工记录在上报监理签认前必须经过工区技术主管的审核,对不满足要求的资料进行纠改,合格后资料报送监理单位相关监理工程师签认。

12、项目部工程部将定期对下属工区内业资料进行不定期检查,每周各工区资料员对所属管辖范围内的内业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归档。

七、竣工文件装盒

1、竣工文件按已组好的保管单位装入铁道部统一规定的盒内,装盒的顺序是:卷内目录、施工资料、工程日志、图纸、备考表。

2、文字资料组卷时应受控前五项①按开工报告、②竣工验收报告、③施工小结(按规定格式书写)、④工程数量表(同时具备施工图设计数量和工程竣工数量)、⑤变更、洽商、协议。之后可按文件材料形成时间、重要程度排序,检验批必须编置于最后。归档文件中开工报告、竣工验收报告、工程数量表(逐张加盖)、施工小结以及案卷软封面、备考表、移交目录、移交证明书均需加盖法律受控章。

总之,竣工资料是项目管理、施工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应根据分管业务内容,做好各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国档发【1988】4号)

3、《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铁道部办档【2002】08号)

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篇3

一、做好档案管理的立卷和归档工作是前提

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立卷和归档。它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保证档案质量的关键环节,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对整个司法鉴定档案管理有着重大意义。对于一个司法鉴定案件的档案的整理,其立卷和归档的过程应包含以下几个程序:

(一)确定司法鉴定材料的立卷范围,即哪些材料应纳入归档范围,哪些材料不纳入归档范围。

(二)编制案卷目录,按照纳入立卷范围的材料的归档成册先后顺序进行分条列项地编制目录,并根据案卷具体内容冠以案卷名称,用以提示案卷内容,并且每一材料应标注起始页码,以方便档案管理与查阅。纳入归档成册的材料的先后顺序应怎样来安排呢?其先后顺序应本着案卷材料清楚明了、体现司法鉴定活动过程的目的来编排。通常的做法是按照材料的来源的分类及司法鉴定活动的流程来按排先后顺序,例如:

1、司法鉴定委托书;

2、受理通知;

3、案件受理登记表;

4、鉴定笔录;

5、鉴定书底稿;

6、鉴定书正本;

7、鉴定人资格证明;

8、送达回证;

9、鉴定费收费凭证;

10、送鉴材料;

11、其它应当立卷的资料。还可以用其它方法来排列,如可按照案件材料的重要程度,将主要材料排列在前,次要材料排列在后的方法来安排顺序。

(三)根据案卷目录的先后顺序将材料分别整

理好,在整理时通常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卷页的大小是否整齐一致。由于标准的档案卷盒一般是装a4(21х29.7cm)大小的卷宗,所以在整理时要注意卷页的大小,如果卷页过大,应就左对齐后,由右向左折叠,且在折叠时,应在左边留足装订空位,以保证折叠部分不被装订;如果卷页材料过小,在装订时有可能遮挡或损坏材料内容时,应将卷页附着在a4空白纸上。

2、卷宗的卷页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修补时应以修复材料的内容为目的。

3、检查是否有过于柔薄的卷页。过于柔薄的页面在装订时及在保存过程中容易被损坏,故应在整理时将这样的页面附着在a4空白打印纸上。

4、仔细检查所有卷页是否有金属固件,如订书钉、别针、回形针等。应将所有金属固件拆掉,不然,这些金属物件在年久后会发生氧化现象,这样会损害其所附着的档案,发生巨大的危害。

(四)对整理好的材料进行标注页码,一页一标,目录中的材料页码应与此页码相对应。

(五)对整理好的案卷进行装订。装订时最好选用棉质线,线的粗细应据案卷的厚薄来决定。装订一律采用左侧装订,装订时注意不要遮挡或损坏材料的内容。在装订完好后,应装入标准的档案盒,每一档案盒的封皮上应标注档案名称、鉴定书文号、档案号等项目。

二、做好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基础

档案的接收和管理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认真细致,在接收案卷时,应按照立卷归档的要求,检查案卷质量,并按规定办理归档手续。对已接收的案卷,应分类进行管理,此分类要从几方面来综合考虑。

(一)按鉴定业务类别来分,据司法部对司法鉴定业务现行分类方法,分为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法医毒物鉴定、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微量鉴定、声像资料鉴定、司法会计鉴定、计算机司法鉴定、建筑工程司法鉴定、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其他类,其中其他类通常指的是资产评估司法鉴定、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产品质量司法鉴定等。

(二)按保管期限来分,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三)按年度顺序分,每一年分别编号。

(四)按保密程度分,有秘密、机密、绝密,其中绝密案卷单独编号。

在分类、排列的基础上应编制《案卷目录》检索工具。司法鉴定档案管理工作除了上述的立卷和归档、档案的接收和管理外,还有档案的鉴定和销毁、档案的统计和移交等工作,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认真仔细、有高度的责任感,档案管理中每一个细小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得有任何疏忽。值得一提的是要建立好档案的借阅制度,必须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借调、查阅、摘抄、复印等。要做好借阅的登记工作,可采用表格式进行登记,应包含编号(此号为借阅的流水号)、借出时间、借卷人、归档号、鉴定文书号、案卷名称、归还时间、归还人签名、备注等栏目,备注中可以记录是借出还是查阅、是否复印或摘抄、所借出案卷有多少页等。这些信息是对卷宗的流转与使用情况的真实记载,具有相当价值的凭证依据作用,也应妥善保存。

此外,还要做好档案的保护和防护工作。要做好日常的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鼠、防虫、防光、防污染,室内要保持清洁、整齐、通风。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和清点,对于破损、虫蛀、鼠咬、变质、字迹褪色的档案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并进行修补和复制。尤其对于存放多年的档案,防虫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重庆市档案馆研制完成的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精油经加工精制而成Da91多效杀虫灵来进行杀虫,其杀虫效果好,驱避作用强,对档案纸张和字迹材料无明显影响,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也可以用其它防虫、杀虫的产品来进行杀虫,如灵香草等。

三、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是关键

在档案管理的每一环节中都贯穿着保密原则。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保密制度。做好保密工作,主要是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做好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环节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擅自扩大档案借阅范围,更不得将档案遗失。另一方面要做好档案库房管理的保密工作。档案的库房管理是档案保密的重点。从总体上讲,档案库房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兴建,但是根据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往往鉴定机构由于司法鉴定业务量不大,没有必要也不具备单独兴建的条件,往往将库房附设在单位办公楼内。应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用作库房的,从档案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以防盗窃。还应尽量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库房与阅览室分开。

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篇4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是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与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又是护生走向独立工作的第一步,而手术室作为一个必须实习的科室,其护理工作有很强的特殊性,在临床带教中发现许多学生对手术室有畏惧心理,不能尽快地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加之实习生学历不同、实习时间短,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将手术室工作全面、系统地传授给护生,并使护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掌握和提高,需要在方法上不断创新,合理安排,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本人针对学生手术室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带教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1选择带教老师

临床护理教学具有示范性,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学生是通过观察老师的工作行为,最初理解和建立对护理工作的概念。因此要选择责任感和事业心强,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操作过硬,掌握一定的新技术、新业务的护师以上职称担任带教老师。

2掌握护理实习生情况

(1)护理实习生的心理状况。手术室实习时间为4周,来自不同的院校,有本科、大专、中专实习生。中专生年龄偏小,基础差,学习主动性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动手能力差等,缺乏工作热情;大专生动手能力较强,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本科生理论知识较强,但动手能力较差,个别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不热爱护理事业,在实习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吃苦精神差、容易受挫折,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工作强度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带教工作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教育。

(2)护理实习生的手术室护理知识。经调查不同院校的护生,了解到手术室护理知识在校的教学学时很少,理论约2~4学时,实训约2~4学时,学习内容不全面,实训机会少,个别院校受实训条件的限制根本没有人人达到对手术室护理实训进行练习。无菌观念不强、操作流程不熟,理论基础差,在带教工作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3制定实习目标和计划

根据各校护生的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出具有专科特点、不同层次的带教计划。护理实习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应了解手术室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范围和常规操作,应掌握常见疾病的中小型手术的护理配合。

4实习内容的具体实施

(1)手术室护理基本知识的带教(第一周):科室的带教组长负责实习生的接待和管理工作,用1天的时间集中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①认识手术室环境及规章制度。②精心设计做一次完整的模拟手术操作给护生观看,示范手术室的常规操作,让他们初步了解手术的全过程,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等;讲解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防护措施及意义;病理标本的处置,垃圾分类、存放制度等。另外几天在物品准备间工作,进行以下内容培训:上午参与手术物品准备工作,学习、认识常用器械;下午参观手术,增加感性认识,消除恐惧心理。

(2)巡回护理工作的带教(第二周):①改变护理观念:带领护生下病房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增强护生对整体护理认识。②熟悉巡回护理工作:如常见手术体位的安置方法;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及保养;查对制度、物品器械清点;术中病情观察;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记录;手术结束,协助麻醉师护送病人,进行手术间的整理工作。

(3)器械护理工作的带教(第三周):在带教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参与中、小手术的器械护理工作,包括外科洗手法、穿无菌手术衣、带手套等无菌操作。同时示范各种无菌包的开包方法、无菌台面的铺置,让护生了解无菌区域的概念;刀片装卸、缝针的夹持及穿针方法,传递器械的方法,台上器械的管理方法,使护生树立较强的无菌观念。标本的保管及术后放置常识;手术结束后,懂得器械的处置与保养,尤其是传染手术器械的处置方法。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巩固及考核评价(第四周):带教组长对护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操作技能。理论考核包括手术室制度、职责及无菌概念原则等;操作考核为四项:手臂的清洗与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器械台。根据考核成绩,结合带教老师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点评纠正,所取得的成绩作为护生在手术室的实习成绩。并请学生对老师作出评价,以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5体会

(1)多种带教方法。老师在带教过程中根据护生情况采用多种的带教方法,提高带教效果。如中专生,先讲解后提问;大专生,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学习后,让护生自己总结,老师再讲解点评;本科生,安排当小老师,给个题目,进行讲课。要求护生每天工作结束后,记学习笔记,结合书本知识复习,便于记忆。通过多种带教方法,启发护生主动思维,培养护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老师要仔细阅读护生的笔记和出科小结,动态的了解学生状态。使护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

(2)防范手术室护理风险。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反复强调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注重自身的仪表言行,注意保护性医疗,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篇5

【关键词】初中;高中;生物教学;衔接

如何在“生物学科是小学科、副科”的逆境中,在初中生物只参加会考的现实中,让初中学生确实掌握好基本知识、培养好基本能力,让学生在进入高中时能及时消除学习障碍?这需要初中生物教师用生命科学的特点去引领学生,用科学事实去吸引学生,用专业的敬畏去感化学生,在重视初高中衔接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实惠。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实施与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呢?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衔接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初中生物课程要求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初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高中生物课程强调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激发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该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高中的衔接呢?

1.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要关爱生命、热爱生物、热爱生物教育,站在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更加积极、热情、认真地对待初中生物教学;教师要用自己健康的情感态度、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去影响学习主体,使学生在学习、体会中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课堂内、外要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引领学生进入生物知识的殿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关爱学生的心智成长,联系社会实际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疑虑并正面引导。如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的用药观;正确对待疾病或疫情的态度;抗生素滥用、乙肝歧视、灰霾、沙尘暴、海洋之争等问题;这些话题,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2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教材资源包括问题探讨、正文、图表、资料分析、科学前沿、思考与讨论、课后练习、生物实验等。除了应用好显性的材料外,更需要教师充分挖掘隐性材料,并作一定的引导和设计,让教材发挥最大的效益,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自觉、自然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3营造良好的生物学氛围。如对校园绿化树种进行挂牌和分管,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植物结构、了解植物的分类;办生物小报,让同学们交流分享成果;举行课前5分钟生物知识大放送活动,增加阅历;开展实践活动如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等,使学生感悟到生物学知识就在生活中。在活动中进行爱护绿化树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课程内容上的衔接

初中教材主要涉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等比较浅显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而高中生物着重于生命的本质和规律的认知,需要以初中的知识作基础,是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和加深。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要注意落实“三个点”,建构知识网。“三个点”分别是:连接点即在初中学过且已掌握,高中必备的知识点;间断点即初中学过但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深化点即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的知识点。下面以高中生物必修1(人教版)第一章“走进细胞”为例进行说明:

知识网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花的结构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动植物进化的系统树;人体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的联系等。

如何落实好“三个点”,并构建知识网络?具体策略如下:

2.1通览初高中的课标和教材,充分理解、把握初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的互补和递进关系,明确高中生物学习必备的初中基础知识。主要衔接点举例:

2.2开展初中生物教学衔接高中问题的研究。初高中教学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其中必有衔接的规律可循。学校可以给生物教研组配一套高中生物教材,以便组织教师学习、研讨,让教师知道我的学生未来要学习什么?在集体备课中研究和找出每节课的初高中知识衔接点,在教学中把这些衔接的知识点体现出来;在导学案中设置“知识链接”栏目,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确这些点是学习高中生物必备的。只有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实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充分发挥本地“名校”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教研员为轴心,充分利用教师工作群,分享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展示优秀的导学案、课件等,交流教学、衔接教学,培养、培训教师,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教研合力,构建一支理念先进、技术先行、方法创新、求真务实的教师团队,迎接生物教育的春天。

3.教学方式上的衔接

初中课程改革以后,生物教师队伍逐步稳定并向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教,在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的学,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在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但应付结业会考,教师圈范围、画重点,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仍存在,这些学生到了高中便感到明显的不适应。故初中生物教学要在建立稳定、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同时,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比武活动,让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更新、在教学方法有创新并更趋成熟。

3.1尊重学科教学规律和方法,并不断优化与创新。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教学方法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教学语言要准确并专业。如直观教学要充分利用标本、模型接地气,运用多媒体解决教学中复杂的结构问题、动态问题,运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合作探究、交流互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巧用小诗歌、成语、俗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总结,运用谐音记忆、口诀记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记忆的准确度。

3.2尊重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使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得出,一节生物好课应具有5个共同要素:⑴新颖的导入;⑵以生为本的活动与展示;⑶多感官参与;⑷非同一般的反馈;⑸充满快乐元素。一节生物好课应具有4个特点:⑴生本,以学生为中心;⑵有效,效率高、效果好;⑶有情,渗透情感,充满快乐;⑷有变,有变化,有活动,有生成。

3.3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并提高使用效率。学校要加强生物专用实验室建设与投入、配备实验员而不是保管员,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实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动手中感悟真知,在合作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4.指导学法上的衔接

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形象思维为主,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各个年级的教学中,并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给学生以具体的方法指导。

4.1阅读。认真、全面地阅读理解教材是学习的根本。教材主要是为同学们写的,也是为教师写的。生物教材至少由三个系统组成,即文字、图像、练习系统。读书要三个系统一起读,配合起来读;读书要拿起笔,做合适的记号,每读一次要做一种记号;读后要有一个反思过程,本节内容有哪些专业术语、重点语句、重点图形、生理过程、实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读出问题、读出感觉、读出收获来。

4.2听课。听课要有准备,它包括知识准备、心理准备、物质准备。听讲要听思路,教师授课都有充分的准备,可能是演绎的方法,也可能是归纳的方法,或两者兼而有之,要在思路中受到启发,培养科学的、有条理的、又是灵活的思维习惯。听课要听出问题,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由于并没有理解而成为问题的问题,这是最普通的,也可称为初级性的问题;二是诱发的新问题,即诱发产生的已超出本次课题范围的问题;三是对教师的讲解或教科书的叙述不满足、挑刺儿性问题。听课要适当笔记,笔记不一定要有笔记本,可以在教材的空白、旁批栏适当记载,或先草写在草稿纸上,课后再整理到笔记本上,笔记不是对老师展示内容的照搬照抄,而是一个再思考加工过程。

4.3整理。学生在学习一节、一章、一书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常见的方法有概念图法、提纲法、列表法。概念图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区别相似的概念。教师可先给学生构建大的概念图再让学生去添加枝叶,可列出表格的比较项目让学生完成,以逐渐训练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益。

4.4答题。知识储备是答题的基础,学会答题的根本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现在的结业会考试题与高中阶段的很多题目相似,往往设置了层层关卡,需要拨开云雾才能见真理,这需要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一般可以这样指导学生:一是适当记号,细细读题,不需一味求快;二是克服平时学习中的思维定势,把碰到的与平时相同类型的题目当做新题来做;三是要准确读题,在读题过程中要准确判断出哪些是有用条件,哪些是干扰因素,同时也要找出哪些是隐含条件,要将之利用,综合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试卷或练习的评讲,要逐步指导学生如何准确把握题目信息。非选择题,需要学生用相关术语、语句来描述现象、过程、结果、结论,往往是学生的拦路虎,这需要在平时适当加强这种题型的训练,让学生重视起来,有的放矢的对一些重点知识块进行训练,逐步提高表达能力。

5.会考导向上的衔接

初中结业会考试题与高中考题类似,也要体现科学课程的性质,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基础知识、科学探究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试题突出“基础与能力相融”,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初中结业会考试题要在考查内容、题型设置、考查方向、重难点等方面都逐步衔接生物高考,服务于学生对高中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如初中会考中有关“神经系统”的内容服务于高中的“神经调节”、“食物链食物网”的内容在高考“生态部分”也是重点。如突出核心概念、重视图文转换和实验考查,这对高中生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篇6

【关键词】一体化组合教学模式;手术室;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22-0105-02

doi:10.14033/ki.cfmr.2015.22.058

手术室承担着对患者进行手术、抢救、检查等一系列重要任务的场所。由于其专科性,实践性强、手术器械种类多、无菌要求高、专业知识涉及面广、工作流程与其它科室差异性大等特点,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普遍存在无所适从感[1]。随着护理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现代手术室护理教学的步伐。为了适应手术室现代护理教学的需要,近年来笔者对手术室护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2014年笔者将一体化组合教学模式运用到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8月-2014年3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30名护生为对照组,其中女生25名,男生5名,本科2名,专科28名,年龄18~23岁,平均(20.1±0.78)岁。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28名护生为试验组,其中女生24名,男生4名,本科4名,专科24名,年龄18~13岁,平均(20.2±0.89)岁,两组均经过临床护理学专业2~3年理论知的学习,在手术室实习周期为4周,带教老师均由6年及以上临床护理经且具有护理师及以上职称的老师担任。两组护生学历、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入科时对科室规章制度讲解、手术室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论讲课、相关操作项目进行操作示范以及“一对一”教学。

1.2.2试验组在对照组教学模式的基础增加一体化组合的教学模式,现介绍如下。

1.2.2.1阶段目标教学根据实纲要求结合手术室专科知识及护生实习周期,在护理部总的教学计划指引下由总带教及带教老师制定了见习阶段、熟悉阶段、实践阶段、巩固阶段4个阶段目标,阶段目标的设定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阶段时限设定为1周,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由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两方面组成,并对其进行层层细分,将目标细化具体到天,护生入科时将4阶段教学目标发放给每位护生,带教老师根据阶段目标进行带教,于每阶段结束前对护生教学目标掌握情况给予评价打分。

1.2.2.2多媒体辅助教学此种教学模式宜选择在实习初期和中期。由于护生对手术室环境、布局、工作流程、性质较陌生,特将手术室环境及相关操作拍摄成图片或视频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资料在护生入科时进行学习,促进护生对手术室的认识,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2]。同时准备了常见手术的配合图片、视频,在教学过程中护生可有选择性地学习和人机对话进行复习。多媒体教学通过多感官的直接刺激,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护生视野,增强了自我认可度。

1.2.2.3教学反思日记教学反思日记模式贯穿于整个手术室教学过程中。护生入科第一日进行岗前培训后由总带教对教学反思日记相关知识的培训,具体内容包括书写反思日记的目的、方法及书写要求。每位护生每周书写2~3篇。要求护生在手术室实习过程中把亲身经历、遇到的问题、实习的体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查阅教科书或互联网知识平台分析问题的原因、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3]。带教老师每周定期对反思日记进行批阅、归纳、总结,对日记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反馈;对个别问题采用单个反馈。

1.2.2.4情景模拟教学适用于实习中期教学查房环节中,此阶段护生对手术室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已有一定了解。具体方法:由带教老师给出模拟病例并讲解操作要点、原则及注意事项后,分别由护生扮演患者、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根据查房要求进行演练,演练过程由带教老师进行引导,演练结束后组织护生互评,带教老师对护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术熟练程度、沟通能力进行点评,对闪光点给予表扬,同时对模拟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予以分析和指正[4]。

1.2.2.5护生讲小课教学法护生讲小课一般安排在实习巩固阶段,根据手术室教学计划护生在实习第四周结束前进行护理小讲课,护理小讲课以组为单位,每组3~4名,时间限定为20~30min。小课要求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题要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和专业性原则。由总代教和实习小组长讨论课件题目,带教老师对课件内容的选择、讲课技巧进行指导。听课对象主要为护士长、总带教及带教老师、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手术室实习护生。课后由护士长、带教老师评价护生小讲课的优点、亮点及不足。护生小讲课增强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同时掌握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综合能力[5]。

1.3评价指标

护生第四周中期对其进行出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内容依照《外科护理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操作技能考核为外科刷手法、无菌技术操作。出科理论、操作考试均为百分制。第四周末向护生发放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2个维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检验分析,p

2结果

2.1两组护生入科理论成绩、出科理论、操作技能成绩比较

试验组护生入科学理论成绩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率比较

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临床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带教模式已然有悖于现代的护理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带教老师凭借自己的经验带教等问题,而使临床带教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特点[6]。阶段目标教学使带教老师及护生明确了每一阶段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使老师与护生根据教学目标指引进行教与学,使教学活动趋向于目标化、规范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独特、内容直观、感官刺激面多、信息输出量多,便于护生更快进入手术室工作角色,减低紧张焦虑等不适感,同时护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料能更全面的了解不同科别手术的配合内容,提高了护生学习兴趣与自主性;教学反思日记在寻找事件的原因以及实行措施的理论依据的过程中,巩固原有的理论知识,使护生学会了将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学会运用分析、综合的思维技巧应对复杂的问题,伴随着临床经验的累积,提高了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模拟真实场景演练的教学法,为护生提供了一个综合运用知识的平台,学习氛围较为活跃,使以往胆小的护生在演练的过程锻炼了表达与操作的能力,护生在体验各种角色的同时增强了护生的学习动力、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护生讲小课从选题、备课、讲课的各个环节激发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护生收集、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一体化组合教学模式组护生的出科理论、出科操作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的沟通方式主要表现为“老师负责讲,护生负责听”,其形式单一、死板、缺乏创新性。一体化组合教学模式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带教老师一直和护生保持沟通,老师能随时掌握护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次一体化组合教学模式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和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热情、使带教老师更尽心的指导护生。再次护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带教老师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带教水平,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从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一体化组合教学模式在手术学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手术室的护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实施一体化组合教学模式必须制定各个阶段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目标,教学活动的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各位教学组老师需充分掌握上述内容;其次需要准备内容丰富的课件、手术室相关知识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的教学资料;再次为了情景模拟教学、护生小讲课教学模式更好的开展,最好配备单独的供教学使用的多功能教学室;最后手术室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持续与护生保持沟通、注重护生对教学的反馈,对出现的问题、不足之处应进行及时纠正与调整,使一体化组合教学模式在手术室的护理教学中发挥最大化的效果,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林雅.手术室新带教方法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6):858-859.

[2]李英,陈云超,张晖,等.多媒体教学结合pBL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教学中的效果研[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0-31.

[3]蔡永红,卞春梅,顾冬梅.反思日记带教对手术室本科护生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6):117-118.

[4]赵美琴.情景模拟在静脉输液操作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5,32(2):62-64.

[5]王敏玲.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2,11(6):26-27.

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篇7

关键词:质量记录技术记录职责权限识别收集检索存取储存维护处理

记录一般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两大类,即所有证明、报告/证书、过程控制、管理体系与其要求的符合性或证明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运行的记录。质量记录是记录整个管理体系各个活动和结果的证据文件。也是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证据性文件,以及整个体系所涉及活动的技术性数据。包括来自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报告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技术记录是进行检定、校准和检测所得信息的积累,它们表明检定、校准和检测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或规定的过程参数。技术记录可包括表格、合同、工作单、工作手册、核查表、工作笔记、控制图、外部和内部的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客户信函和反馈意见。

1明确记录控制的职责和权限

所有管理体系运行所涉及的部门都必须保留自己的工作情况和体系运行当中的记录和必要的追溯性、证明性记录。指定一个部门收集、归档和保存相关质量和技术记录,负责建立和管理人员技术档案和设备技术档案和各类记录表格的审核和发放等,一般为管理部门。各检定部门按规定要求填写、整理本部门使用的记录。形成以管理部门为主,检定部门为辅的记录控制和管理。

2明确记录的识别、收集、检索、存取、储存、维护和处理

2.1记录的识别

所有记录均按管理体系各个不同的活动和规范考核分类的目录纳入其具体的对应项目,并且编入体系文件。

2.2记录的收集

记录由管理体系各活动参与人根据预先制定的表格具体记录,然后定期汇总至管理部门。

2.3记录的编号与检索

①各实验室可自行制定编号规则,举个例子:以标准档案编号作为第一顺序号(两位数字)。以记录两个字的汉语拼音字头为第二顺序号(两位字母)。后面加上“x-y”,“x”代表该标准的原始记录种类数,“y”代表原始记录种类顺序号。如:某检定装置标准档案号为71号,该标准的原始记录有两种,所以该检定装置的原始记录编号分别为71JL2-1、71JL2-2。②记录的检索可以根据记录名称、归档编号、收集日期等信息在台帐中查询。

2.4记录的存取及储存

记录的目录可以活页形式编入体系文件,具体记录暂时保存在质量活动的各个部门,年底由管理部门装订成册保存。其目录同时存入计算机。查取时,可通过计算机检索目录,先查到部门,再根据分类和日期查找。也可通过体系文件目录来查找。

2.5记录的维护和处理

①所有的记录分别由各个不同的质量活动的职能部门来填写,由管理部门定期监督检查。发现有缺陷或不足,及时通知具体填写部门改进并作为内部审核的依据。②记录的填写应符合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填写的内容要清楚、详细、完整、字迹清楚,并且应随质量活动的发生而进行,禁止后补。记录的填写出现错误需要更改时,应在错误处划双横线以示去除,同时将正确的内容写在上面的空白处,并加盖更正人印章,禁止在错误处涂改;记录应有记录人签字并注明日期。③当年记录保存在具体记录部门,第二年上交管理部门统一编号归档,确保每本记录均有唯一的名称和编号,规定出保存期,一般为5年,超过5年的,酌情处理或销毁。保存应确保安全和不丢失,在内审时应检查质量记录的可信度,并督促可信度差的部门及时改正。④存入计算机的记录,只有管理部门根据授权指令可以修改,并通过密码进入。其他职能部门只能通过共享进行阅读,不能存取和修改。程序员定期对存储记录进行光盘刻录备份。⑤所有记录应做好保密,管理体系任何环节均不得把记录失密。本所内部人员查阅记录须经过批准后登记方可查阅;外部人员须要查阅,应在注意为其他客户信息保密的前提下,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登记方可查阅。

3原始记录控制的注意事项

在记录控制管理中,原始记录是重中之重,它是检定、校准、检测能力的证据。为确保对实验室已进行的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进行复现、追溯,就要对原始记录进行有效控制。

3.1原始记录的内容与格式

各检定部门检定、校准和检测人员必须按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检测方法及规范要求的记录格式填写原始记录,若没有格式要求,也要按实验室规定的通用格式填写原始记录。原始记录要能全面反映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全过程。内容包括:日期、观察结果、读出数据、计算公式、导出数据和结果,必要时包括图形、表格等。需要时还应在原始记录中记录偏离规程或校准方法的情况、测量不确定度等足够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在接近原来的情况下复现检定、校准和检测活动并识别出产生不确定度的影响量。

3.2原始记录的识别

实验室的原始记录均应有唯一性标识。固定实验室之外的现场检定、校准、检测的原始记录也必须达到上述要求。

3.3原始记录的使用

所有未填写的空白原始记录由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发放、记录。检定部门按需领取。严禁检定部门擅自出具(打印)空白原始记录。

参考文献:

[1]傅德慧,冯慧珍,吴彦.实验室记录的控制与管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18).

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篇8

【关键词】咽癌;咽瘘;护理对策;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9.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11-0088-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iskfactorsandnursingstrategyofpostoperativepharyngealfistulaforpharyngealcancer.method:172pharyngealcancerpatientsforsurgerytreatmentfromaugust2005toDecember2013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llpatientsweregiventotallaryngectomycombinedwithhypopharyngealresectionandradicalneckdissection,theprognosisandtheclinicaldatawereobservedandanalyzed.Result:allpatientswerecompletedthesurgery,therewere13casesofpostoperativepharyngealfistulaoccurred,theratewas7.56%.multivariatenon-conditional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independentriskfactorsaffectedpostoperativepharyngealfistulaweremainlydiabetes,postoperativepyrexiaanddiseasetype(p

【Keywords】pharyngealcancer;pharyngealfistula;nursingStrategy;Riskfactors

咽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肿瘤,在全身肿瘤的发病率为3.0%左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咽癌多数为男性,多发病于中老年人[1]。咽癌的恶性程度高,早期即可转移,为此在治疗中多需要行全喉切除和下咽切除加颈清扫的手术方法[2]。众所周知,喉和下咽是两个关系密切,喉的后壁构成下咽的前壁。咽瘘(pharyngo-cutaneousfistula,pCF)是指唾液或脓液蓄积于皮下组织,可以使咽腔与皮肤之间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唾液或食物可经此向外溢出[3-4]。而咽瘘作为全喉切除术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常给患者带来身心方面的负面影响,还可影响患者发音和吞咽功能的恢复,甚至可因严重感染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5]。本文具体探讨了咽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发生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8月-2013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72例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病理明确诊断咽癌,具有咽癌完全切除手术指证;年龄20~80岁;术前均未发现远隔脏器转移;患者临床及手术资料齐全。其中男100例,女72例;年龄21~79岁,平均(63.42±17.47)岁;疾病分型:中声门上型62例,声门型90例,贯声门型16例,声门下型4例;合并疾病:糖尿病32例,高血压19例,支气管炎33例;术前白细胞计数为(1.88±1.08)×109/L,血小板计数为(82.80±21.68)×109/L。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全喉切除结合下咽切除加颈清扫,裂开甲状软骨后,沿甲状软骨内壁剥离并切除声带全长,包括喉室、室带、会厌等。

1.3观察指标

(1)围手术指标: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2)感染情况:术后咽瘘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相关标准执行;诊断有争议的病例,由笔者所在医院专家共同讨论确诊。同时在收治中,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分型、合并疾病、术前检查、手术时间、鼻饲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与药物使用情况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的统计分析在SpSS13.00下进行,对术后咽瘘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变量筛选与分析,以p

2结果

2.1咽瘘发病及治疗情况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44.29±21.2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6.32±22.13)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14±2.00)d。术后发生咽瘘13例,发生率为7.56%。咽瘘出现最早时间为术后第5天,最迟为术后第12天,平均(7.72±1.34)d。

2.2发病因素分析

将术后并发咽瘘发生情况作为应变量,与记录的相关临床资料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咽癌术后并发咽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糖尿病、术后发热和疾病分型(p

2.3预后情况

在13例咽瘘患者中,有10例通过调整用药、加强换药等保守治疗治愈,3例通过外科手术治愈,自咽瘘出现至咽瘘完全愈合时间为20~107d,平均(52.13±10.18)d。

3讨论

咽癌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是多选择全喉切除术,但是术后咽瘘发生也比较常见,发生率为8.0%左右。有研究认为,下咽癌在喉全切除的基础上行下咽部分切除,会增加出现咽瘘的风险[6]。本文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44.29±21.2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6.32±22.13)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14±2.00)d。术后发生咽瘘13例,发生率为7.56%。咽瘘出现最早时间为术后第5天,最迟为术后第12天,平均(7.72±1.34)d。

从发病因素上来说,糖尿病是咽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因手术和麻醉刺激,加剧了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再加上高血糖引起的糖尿易继发渗透性利尿,加快了营养消耗,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7]。高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降低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使伤口愈合延迟,从而引起咽瘘,并且手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解代谢明显增高。而糖尿病患者对外源性营养反应差,利用外源性氨基酸的代谢功能受限,也容易出现并发症[8]。声门区淋巴管较少,不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为此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原发于声门上、声门下及下咽的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因漏诊、误诊而导致疾病紧张;增加了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几率[9]。并且下咽周围组织疏松,缺乏屏障,可造成下咽癌术后咽腔黏膜缺损较多,术后恢复差。非感染性的术后发热常见于手术时间长、组织损伤重的患者,多数能在术后48h内恢复正常。不过部分患者由于营养状况差,术后呕吐、胃食管反流等引起的感染性发热多持续3~5d,也容易促进其他并发症的发生[10]。本文结果显示影响咽癌术后并发咽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糖尿病、术后发热和疾病分型(p

在护理对策中,在围手术期应控制血糖,以减少咽瘘的发生。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在术前给予营养支持的药物,低于正常值者注意加强营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积极加强口腔护理,以防止感染加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避免漏诊的同时应注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创伤[11]。本文所有咽瘘患者经过对症干预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总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比较常见,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临床发病因素积极加强对症护理与干预。

参考文献

[1]tomifujim,arakiK,KamideD,etal.totallaryngectomyusingalinearstaplerforlaryngealcancer[J].nihonJibiinkokaGakkaiKaiho,2014,117(6):821-826.

[2]何晓光.现代喉癌研究及诊治状况[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2):1-2.

[3]周梁,陶磊.喉癌及下咽癌手术治疗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14):625-629.

[4]刘曼曼.喉癌患者术后饮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185-186.

[5]mikitiea,irishJ,Gullanep.pharyngocutaneousfistula[J].CurtopinotolaryngolHeadneckSurg,2003,11(4):78-84.

[6]鄢丹桂,张彬,李德志,等.下咽后壁鳞状细胞癌患者喉功能保留及修复[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7):548-552.

[7]paydarfarJa,Birkmeyernplicationsinheadandnecksurgery:ameta-analysisofpostlaryngectomypharyngocutaneousfistula[J].archotolaryngolHeadneckSurg,2006,132(12):67-72.

[8]吴云云.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349-4350.

[9]ShiRJ,XuCZ,ZhangCp,etal.outcomesoflaryngectomyinelderlypatientswithlaryngealcarcinoma[J].GenetmolRes,2014,13(1):1955-1963.

[10]包燕东,顾玲,陈文明,等.喉切除术后咽瘘的原因及防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139-1140.

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篇9

关键词:档案管理;办公室;改进;人员素养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andthedevelopment,officearchivalmanagementshouldadvancewiththetimesandcontinuetoimproveworkefficiency,andthiscannotleavethearchivesmanagementhardwareandsoftwareresourcesimprovement.thepaperdescribestheconceptandfilemanagementofficearchivalmanagementbasedonthecontent,accordingtoyourworkexperience,thispaperputsforwardtheimprovedofficearchivalmanagementandtoimprovethefilemanagementpersonnelliteracyproposal,thehopetoperfecttheinstitutionsoftheofficearchivalmanagementatpresent.

Keywords:filemanagement;office;improvement;personnelliteracy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档案系统的基础工作是档案实体管理,信息的开发和反馈是在档案实体管理的提前下进行的,档案实体管理就使对档案进行集中,安全,统一,高质量的管理,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四个环节:

(一)收集

档案的收集是丰富馆藏的重要工作环节,是实现档案集中管理的前提。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档案的载体记录方式出现了多样化趋势,现在很多的社会活动的记录都不在采用纸质的记录方式,而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以声像,图片等多媒体方式进行保存记录,这样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档案收集的难度。档案通过各种方法存入计算机,作为机读档案数据库,完成档案收集工作,确保档案收集的完整性。

(二)整理

档案整理是一种系统的整理过程,将多种多样的零散的文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整体归纳,从而化零散为系统。档案整体的对象为收集的有价值资料,一般手动操作,现在主要为计算机操作。当分类、组卷时计算机随时可以迅速的对电子档案中的单份文件从任何角度进行分类组合,可以尽可能的表现文件之间的在来源、内容、时间、形式等方面的历史联系。

(三)鉴定

档案的鉴定是鉴别档案的价值大小,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决定档案保存和销毁的一个工作环节。将档案由庞杂状态转化为优质状态,使档案存贮优质化。

(四)保管

档案的保管工作是保护档案安全,延长档案寿命的一个工作环节。保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保证档案存储井然有序,提高档案传递效率,及时提供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

二、对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

上述工作内容既是事业单位中办公室档案管理中基础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办公室工作的主要职能是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而档案管理工作是办公室“三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是办公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长期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事业单位中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将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是档案管理的保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是开展档案工作的行为准则。办公室要认真研究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档案法》,完善档案管理“三合一”制度,建立档案员管理考核制度。同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细化档案管理的流程,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和要求,使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二)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要完善硬件资源

做好档案工作必须有一定的设施保证,办公室要按标准设置档案库房、阅览室、档案人员办公室,做到库房、阅览室、办公室三分开,按照有电脑,有档案柜,有温湿计,有防火、防潮、防高温器材,有防盗、防火、防潮、防高温、防尘、防光、防有害气体、防虫设施等“五有”要求,做好库房的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既为档案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又确保档案运行的完整与安全,也为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推进办公室档案管理方式的电子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档案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条件。电子政务的推行使档案的归档整理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传统纸质档案一统天下的局面受到冲击。为了适应变革,国家档案局已颁布了《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档案部门必须从当前电子文档形成的特点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电子文档管理工作。此外,在档案管理从手工操作走向智能化的趋势下,无论是档案载体,还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实践,无不渗透着人类科技进步的成果。

三、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养的提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丰富档案内容,不断出现的新载体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如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应用,让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机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的高素养。作为一名路政大队的办公室档案工作人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养:

(一)从选人源头把好关

在选配档案工作人员时,要认真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特别是在道德品质方面,要挑选那些爱岗敬业、公道正派乐于奉献、、遵纪守法、保密观念强的同志从事人事档案工作。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定期举办相关知识培训班,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上级文件,了解业务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素质,解决“半路出家”、专业性不强的问题。

(二)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

1、有平常心

档案管理人员任务重、要求严、责任大,工作没有前台的辉煌,只有后台的艰辛;没有显赫的名位,只有无私的奉献。这些要求工作人员发扬“老黄牛”的精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置个人得失于度外,力求达到“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崇高境界。

2、有上进心

档案工作者只有保持旺盛的学习上进心,不断从学习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学习―实践―提高”的循环往复中使档案管理工作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三)优化人员的知识结构

第一,要有扎实的信息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档案工作者必须掌握信息管理和文件、图书、情报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管理技能,才能应对面临的挑战。

第二,要熟悉当代政策法律知识,并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

第三,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事业单位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推进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和电子化建设,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提高自己档案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理笔记归纳篇10

一、办公室档案管http://理工作的内容

档案系统的基础工作是档案实体管理,信息的开发和反馈是在档案实体管理的提前下进行的,档案实体管理就使对档案进行集中,安全,统一,高质量的管理,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四个环节:

(一)收集

档案的收集是丰富馆藏的重要工作环节,是实现档案集中管理的前提。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档案的载体记录方式出现了多样化趋势,现在很多的社会活动的记录都不在采用纸质的记录方式,而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以声像,图片等多媒体方式进行保存记录,这样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档案收集的难度。档案通过各种方法存入计算机,作为机读档案数据库,完成档案收集工作,确保档案收集的完整性。

(二)整理

档案整理是一种系统的整理过程,将多种多样的零散的文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整体归纳,从而化零散为系统。档案整体的对象为收集的有价值资料,一般手动操作,现在主要为计算机操作。当分类、组卷时计算机随时可以迅速的对电子档案中的单份文件从任何角度进行分类组合,可以尽可能的表现文件之间的在来源、内容、时间、形式等方面的历史联系。

(三)鉴定

档案的鉴定是鉴别档案的价值大小,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决定档案保存和销毁的一个工作环节。将档案由庞杂状态转化为优质状态,使档案存贮优质化。

(四)保管

档案的保管工作是保护档案安全,延长档案寿命的一个工作环节。保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保证档案存储井然有序,提高档案传递效率,及时提供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

二、对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

上述工作内容既是事业单位中办公室档案管理中基础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办公室工作的主要职能是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而档案管理工作是办公室“三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是办公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长期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事业单位中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将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是档案管理的保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是开展档案工作的行为准则。办公室要认真研究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档案法》,完善档案管理“三合一”制度,建立档案员管理考核制度。同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细化档案管理的流程,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和要求,使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二)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要完善硬件资源

做好档案工作必须有一定的设施保证,办公室要按标准设置档案库房、阅览室、档案人员办公室,做到库房、阅览室、办公室三分开,按照有电脑,有档案柜,有温湿计,有防火、防潮、防高温器材,有防盗、防火、防潮、防高温、防尘、防光、防有害气体、防虫设施等“五有”要求,做好库房的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既为档案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又确保档案运行的完整与安全,也为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推进办公室档案管理方式的电子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档案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条件。电子政务的推行使档案的归档整理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传统纸质档案一统天下的局面受到冲击。为了适应变革,国家档案局已颁布了《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档案部门必须从当前电子文档形成的特点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电子文档管理工作。此外,在档案管理从手工操作走向智能化的趋势下,无论是档案载体,还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实践,无不渗透着人类科技进步的成果。

三、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养的提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丰富档案内容,不断出现的新载体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如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应用,让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机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办公室

转贴于http://

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的高素养。作为一名路政大队的办公室档案工作人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养:

(一)从选人源头把好关

在选配档案工作人员时,要认真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特别是在道德品质方面,要挑选那些爱岗敬业、公道正派乐于奉献、、遵纪守法、保密观念强的同志从事人事档案工作。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定期举办相关知识培训班,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上级文件,了解业务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素质,解决“半路出家”、专业性不强的问题。

(二)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

1、有平常心

档案管理人员任务重、要求严、责任大,工作没有前台的辉煌,只有后台的艰辛;没有显赫的名位,只有无私的奉献。这些要求工作人员发扬“老黄牛”的精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置个人得失于度外,力求达到“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崇高境界。

2、有上进心

档案工作者只有保持旺盛的学习上进心,不断从学习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学习—实践—提高”的循环往复中使档案管理工作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三)优化http://人员的知识结构

第一,要有扎实的信息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档案工作者必须掌握信息管理和文件、图书、情报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管理技能,才能应对面临的挑战。

第二,要熟悉当代政策法律知识,并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