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十篇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十篇

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7:46

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篇1

关键词:表现手法;语文教学;态度;内容

“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是高中语文教学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组专用术语,无论是平常的教学还是高考复习,都要经常使用到。然而,对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没有准确定论,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本文试着就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做一个梳理,权当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表现手法与艺术手法、表达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困惑的是:“表现手法”与“艺术手法”是不是一回事?“表现手法”是否包含“表达方式”?先看以下几处有关表现手法的表述:

《新编文史地辞典》:“表现手法属于文学作品的形式要素。表现手法主要有叙述(顺叙、倒叙和插叙),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此外,还有象征、暗示、对比与照应、虚构、渲染、夸张等。”

从上述事例中,可看出:

第一,“表现手法”就是“艺术手法”。它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

第二,“表现手法”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属于表达方式的,如“描写、叙述、抒情和议论”等,一类是属于创作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如“虚构、渲染、夸张、象征、暗示、对比与照应”等。

二、高考考试大纲的有关表述与高考试题实践体现

作为中学语文的指挥棒――课程标准和高考是如何表述这组概念的?

(一)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的有关表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

古代诗文阅读: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可以看出,其一,不管是课标还是考纲,均使用“表现手法”,不使用“艺术手法”。其二,把“表达技巧”归之于“表现手法”之下。在古代诗文鉴赏考查表述中使用了“表达技巧”一词,与“形象”和“语言”并列;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没有使用“表达技巧”,只使用了“艺术表现力”一词。

(二)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的有关表述

1.近五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古代诗文阅读直接考查“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有:

例1.[2009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小重山・端午》),完成8~9题。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答案】手法:对比。

例2.[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回答问题。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手法:托物言志、象征。

2.近五年来,全国各地高考现代文阅读直接考查“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有:

例1.[200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老屋》楚岩),完成18~21题。

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表现手法:对比。

例2.[2010年上海卷]阅读下文(《天目山》),完成第7~12题。

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答案】手法:虚实结合。

通过高考考试大纲的有关表述与高考试题实践体现,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1)高考试题把“表达技巧”纳入“表现手法”范畴。虽然《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鉴赏考查表述中使用了“表达技巧”,可在近五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中,除了2014年辽宁卷外,均使用“表现手法”这一概念。

(2)“表现手法”包含“修辞”。“表现手法”考查的内容有:虚实结合、托物言志、象征、映衬、衬托、烘托,渲染、列锦、比喻、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可见,高考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应用与课程标准、辞典上的界定基本一致。

那么,高考试题把“表达技巧”纳入“表现手法”范畴,“表达技巧”包含“修辞”并非没有道理。请看下面辞典及名家关于“表达技巧”的表述。

三、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也叫艺术技巧。有一种观点认为,表达技巧包含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我觉得,这种说法,不管是从语义上讲还是从逻辑上讲,都是不科学的。

(一)手法与技巧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弄不清“手法”与“技巧”的区别,有的认为“手法”包含“技巧”,有的认为“技巧”包含“手法”。请看以下辞书及名家的有关表述:

1.《辞源》(合订本)第651页手法:方法与技巧;第658页技巧:精练的技能。

2.《辞海》(缩印本)第1450页手法:处理材料的方法。常用于工艺、美术或文字方面,含有技巧、工夫、作风等意义。如表现手法、手法高超。第669页技巧:一般的熟练技能。如:写作技巧;绘画技巧。

3.《汉语大词典》第297页手法:方法技巧。第359页技巧:指工艺、文艺、体育等方面的精巧的技能。

4.《现代汉语大词典》第1046页手法:文学艺术方面的技巧。第522页技巧: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

(二)艺术技巧

我国著名美学家蔡仪先生认为,“所谓艺术的技巧,就是能够将艺术认识的内容恰巧地、充分地表现出来,而且使之非常容易为别人所接受的能力或方法。”

《写作艺术大辞典》:艺术技巧是“作家在作品的情节设置、结构布局、人物刻画、环境描写、语言运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技能。”“在具体分析时,常从以下诸方面入手:(1)看作品的构思是否巧妙。如何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进行组织安排,情节的各个环节如何布置,如何穿插照应,人物形象如何对比和补充,如何突出主要人物,如何创造意境,等等。(2)看作者如何运用语言。如叙述的人称、角度、节奏,抒情、描写、议论的方法,语言的色彩和个性等等。(3)看其他如悬念、误会,巧合、蓄势、渲染、讽喻、象征、对比、烘托、间歇等技法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从上述定义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表达方式不是表达技巧,只有当作家独创性地运用这些表达方式表现出作者所把握到的艺术内容,渗透着作者的个性、思想感情、内心世界,才算是技巧。

其二,表达技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如叙述方式有正叙、倒叙、插叙等;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谋篇技巧,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用典、托物言志、赋比兴、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以动写静等。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起承转合、悬念、照应、铺垫、衔接、伏笔、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综上所述,我把表现手法所包含的内容用以下图示来表示:

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篇2

关键词:理论与技巧;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运用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国际间的交流愈加密切,目前对专业的英语翻译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在大学阶段开展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英语翻译人才,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实际英语的实际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国内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因此,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翻译教学理论与技巧,确保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适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技巧

(一)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理论

1.异化理论和归化理论

异化理论和归化理论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理论,异化理论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存原语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形式,即保留偏离了本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要求翻译者尽量向原文靠拢,用原语的思维方式进行译文表达,丰富目的语的文化和语言表达方式[1]。

归化理论则正好与异化理论相反,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向目的与靠拢,采用清晰流畅的语言风格,消除原语文化的陌生感。在这种翻译策略下,应采取目的语的语言风格和思维习惯表述原语内容。

2.直译理论和意译理论

直译理论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内容和形式都要与原文保持一致,语言风格以原文为主。意译理论则不要求表达方式的一致性,可以在保证翻译内容一致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直译理论和意译理论的差异不像异化理论和归化理论那样明显,主要是体现在翻译星尚上的差异,但这两种翻译理论都要求翻译内容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这一点应格外注意,这也是在英语翻译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2]。

(二)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技巧

1.分译法和合译法

分译法是用于翻译较长的英语句子的常用方法,翻译者可以将一个较长的英语句子划分成几个结构相对完整、内容简洁的断句进行翻译,在理解各个断句意义的基础上,利用汉语逻辑进行重新组合,完整的表达出原语句的意思。这种方法在英译汉的翻译过程中比较适用。

合译法与分译法的过程完全相反,是将几个短句进行组合,然后翻译成一个结构完成、条理清晰的长句的过程。合译法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较为适用。分译法和合译法的配合使用可以使英语翻译更加合理,对句式结构作出有效调整,便于用目的语更好的解析原语的意思。

2.转化法

转化法通过对原语中词类、语态或句型的巧妙转化,使译文在表达方式和表述方法以及表达习惯上与原文更加契合。常见的转化法又词性转化,比如将名词转化为形容词或代词,将动词转化为形容词或副词等。也可以对语句结构进行转化,比如将谓语语句转化为表语语句,将宾语语句转化为主语语句等。还可以将并列式句型与复合式句型相互转化。通过转化法可以使整段文字的语言风格保持一致,使英语翻译更加灵活。

3.增译法和省译法

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习惯和表述方式上有^大差别,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需要作出一些必要的增加或删减,这就需要用到增译法和省译法。增译法是在翻译过程中,引入一些具有特定概念的词语,使语境更加完整。有时也需要增加一些虚词,使上下语句更加通顺,从而更准确、全面的表达出原语的意思。

省译法则与增译法相反,是在翻译过程中,结合语境和语意作出判断,省略掉一些不必要的表达,使译文更加简洁流畅,提高可读性。使用省译法可以有效避免译文存在拖沓感与重复感的问题。但是增译法和省译法在使用时都要注意,不能出现无意义的增减,或破坏原文意思。

二、运用理论与技巧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这些理论和技巧时,应注意渗透的方式和方法。首先应提高学生对英语翻译的重视,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在使用这些理论和技巧时,不能破坏原文的意思,或做一些没有意义的增删。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练习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学生的翻译过程,基于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各种方法技巧的差异和具体使用范围,使其能够恰当的运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另外,应注重对学生翻译过程的细化评价,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尽快补充需要的理论和技巧,更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都是在英语翻译中较为实用的方法技巧,围绕这些方法技巧开展英语翻译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翻译水平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124-01

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而对一个考生来说,阅读理解题是试卷中分值最高的题型,理解的正确率和速度是阅读理解成败的关键。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无论从语言本身的交际作用还是从高考中阅读理解来看都需要学生的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逐步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不仅因为英语考试中阅读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也是因为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知识,自如阅读英语文献。但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要面对许多实际的问题。比如阅读文章的生词较多,而学生的积累词汇少;文章中某些句子较长且结构复杂,要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学生不懂得应用阅读技巧,阅读速度慢且效率低;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较少,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缺乏自信,影响了阅读判断和效果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对教师开展阅读教学造成困难,加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难度。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对策,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

学生在考试中常常感觉阅读理解的题目很多,文章很长但是时间十分有限,经常是题目没做完但是考试时间已经到了。这是因为学生的阅读没有运用有效的阅读技巧,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2.1高中英语阅读的接收。人们对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的判定主要通过读、写、听、说这四个方面来实施。高中英语中,阅读理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理解技巧的掌握,能够有效增加和巩固词汇量,进而为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词汇等奠定坚实基础。所以,高中英语教学必须注重阅读理解的教学,英语阅读理解同样是高中生获得训练阅读技巧、培养英语阅读能力、获得英语语言知识最为主要的渠道。英语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了英语综合技能掌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方面,英语阅读能力标志着一个人的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在高中英语阅读中,接收主要适用于英语听力技巧和英语阅读技巧。接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高中英语阅读的预测技巧。所谓的预测技巧就是指学生对于课文大体的内容进行预测,一边阅读一边理解自己预测的内容是不是符合课文的内容。有的时候,学生对于课文的预测并不准确,但是,这是一个学生和课文内容之间的互动过程。第二,快读技巧。所谓的快读技巧就是指将某个信息提取出来。第三,略读,也就是要求学生稍微读一下文章,掌握全文的大意。第四,对文章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进行推测。第五,根据英语阅读文章的上文和下文推断文章的意义。第六,识别技巧,所谓的识别技巧就是指对文章中的提示词、语篇结构以及语法功能进行识别,对文章的论点、论据、种类进行识别,对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词进行识别。比如,当文章中出现"inotherword"的时候,文章的作者一定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对一个概念进行表达。

2.2高中英语阅读要坚持略读和精读结合。近些年来,在我国高考中,逐渐增加了英语的阅读量,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英语阅读训练中鼓励学生将泛读和精读进行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如,略读主要是为了对课文表层意思进行理解,这样的阅读必须要快,引导高中生快速找到主题句,获得文章的大意,并且要找出文章中每一个段落的主题,如果这个段落没有主题,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段落之中的衔接句子,依靠句际关系来对段落大意进行分析、概括和推断,进而达到对段落大意进行整体理解的目的,最终获得文章想要表达的信息。而精读就是指慢一些阅读,旨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和理解,对课文的深层含义进行理解。不管是精读还是略读,都要对阅读时间进行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英语阅读的速度。

2.3高中英语阅读要准确处理词。在高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难易程度、题材以及学生的水平,来充分运用英语阅读的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英语写作和英语阅读进行整合。阅读其实就是一种语言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中间学生通过对内容进行感悟,对字句进行理解,把阅读材料的语言资料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知识来进行充分运用。英语阅读必须对词进行准确处理,鼓励高中生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意思来猜测出词的意思,不要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词就查词典,教师必须注重培养高中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对于词的判断能力,采用构词法来对合成词、记忆派生词的词性、词类进行判断。与此同时,还必须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这一学习词汇的原则,根据文章的上文和下文来对熟词生意以及一词多义等情况进行处理。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注重一些关联词以及关联词的功能,比如that、thatis、or、referto、means等,根据这些词组或者词来对英语阅读过程中的生词进行解释。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按照语言学习自身的规律,高中生必须经过一定的语言实践、吸收一定的语言材料,才能够将英语这一门语言运用的能力掌握,高中英语教学必须侧重于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占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了检验高中生实际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将英语阅读能力提升,必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参考文献:

[1]许先洲.例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功效[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02:29-30.

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篇4

一、强化课前预习方法指导

一直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充分注重预习环节的作用,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阶段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将教学的环节局限于课堂和课后,没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最为明显的缺陷是课堂互动性受到制约,因为学生对新授内容不够熟悉,学习过程中懵懵懂懂,一些基础性知识掌握也不够熟练,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学生的预习技巧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笔者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状况,对学生进行预习技巧指点,帮助学生提高预习效果。在每一课的教学之前,都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基础性知识应当在课前进行预习,利用查阅工具书、相互讨论等形式,将这些内容的掌握放在课前环节来完成,将课堂时间用于难点探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笔者还注重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技巧,提高预习效率。如向学生推荐“四步预习法”,第一步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字词、文学常识等方面的问题,扫清学习障碍。第二步对照预习要求进行独立思考,尝试去理解问题。第三步是按照习题内容做一做,检查一下自己的预习效果,分析学习重难点。最后一步是将自己在预习活动中的难点内容筛选出来,便于在下一步的学习活动中有的放矢。

另外,笔者还定期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方面的技巧与心得,将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好的预习方法进行提炼,进一步完善学生的预习方式,提高预习效果。

二、强化课堂互动技巧指导

课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战场与主阵地,师生互动能够为教学活动增添活力,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过去一段时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以灌输方式为主,以适应应试模式的教学需要。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应当注重课堂互动技巧的指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抓住学习的重点,攻克教学的难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改变“单打独斗”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冥思苦想,要善于和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笔者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合作小组,每一小组在人员数量上保持均衡,人员组成方面也体现好中差相结合的原则,在这样的集体之中开展学习研究,更能够体现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研究的速度与质量。

其次,在自主讨论的学习环节,笔者指导学生畅所欲言、百花齐放,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和小组间讨论交流两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思维与智慧成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内交流环节,笔者要求牵头学生发挥好启发引导作用,将小组内每位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对照教师提出的思考提纲进行阐述,然后全体成员一起进行完善与补充,集中全组成员的智慧完善学习成果。在小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各个小组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在全班层面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性和全面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地位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同时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技巧与能力,对教学效率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强化薄弱环节巩固指导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应当特别强调针对性,因为教学时间紧、进度快,做无谓的重复劳动只会降低语文教学成效。因此要抓重点、抓薄弱环节,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针对性效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新授与回顾同步的方式,指导学生及时巩固和深化理解语文知识点,达到扎实有效的目标。

首先,指导学生学会制作“难点分布图”,将新授课教学中尚未完全掌握以及已学内容中不够扎实的知识点分析和筛选出来,将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学得不够扎实的知识点凸显出来,以便于在下一步的语文学习中突出重点,以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复习巩固效果。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制作“路线前进图”。每一轮复习的时间间隔对于学习效率方面的影响较大,间隔时间过短,属于浪费,过长则影响记忆效果。人脑在语文学习中的记忆规律是有章可循的,尤其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一成果得到了广泛运用。语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合理安排语文学习难点和重点的间隔时间,首次复习、二次复习以及再次复习之间要科学安排,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成效。

再次,指导学生学会制作“记忆联动图”。良好的记忆方式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许多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死记硬背,效果不够理想,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记忆方式,如将关联知识点联合进行记忆的“框架结构记忆法”,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记忆和把握语文知识点。通过将枯燥知识点与形象事物联系起来的“联想记忆法”,能够缓解学生记忆的枯燥性与乏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四、强化课后拓展学习指导

课后环节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抓好课前预习、课内探究的基础上,还应当将学习技巧方法指导的触角向课外进行延伸,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具趣味性。

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活动中提炼方法技巧,结合教师推荐的先进学习方法、同学的学习技巧,加上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整理总结出自己最为成功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内进行语文学习技巧交流,让他们拓宽眼界,接触到更多、更实用的语文学习方法,丰富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趣味性。

其次,教师不仅对学生提出“量”与“质”的双重要求,还应将“速度”作为重要的指标,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采取以赛促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学习技巧提高效率,如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古文背诵比赛,指定材料作文竞赛等等。在这样的竞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要求学生进一步总结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

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篇5

关键词:科技英语文体特点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201-01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现代化社会中,世界逐渐呈现一体化的趋势,各国之间的科技合作交流与企业合作日益增强,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由于各国之间的语言各不相同,英语作为标准性的国际语言,在各国友人交流中逐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科技交流与合作过程中,科技英语的重要性日渐呈现,我国对于专业强并具有较强科技英语翻译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扩大。由此可见本文对科技英语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与技巧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科技英语文体的主要特点

1.科技英语语法方面的特点

科技英语作为科技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常用到的语言载体,要求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科技英语文体相较于普通英语而言在语法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无人称句的叙述。无人称句是科技英语语法特点中较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无人称句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主要是由于科技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普遍为客观事实,或是自然性的规律,因此科技人员在发表自身观点时也应着重强调客观性,不能够参杂个人主观臆断,由此无人称句在科技英语中应用较广泛;另一方面是现在时态的频繁使用。在科技应用中较为常用的时态有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完成时,但最为常用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主要是由于在多数的科技性文章中,科技人员会通过一般现在时的时态陈述事实[1]。

2.科技英语词汇方面的特点

科技英语在词汇方面也具有较为独特的特点,其在词汇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科技英语较为广泛的使用专业术语。该特点主要是由于在科技领域方面,科技英语所需要反映的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翻译人员与对象普遍为科技领域的专业性科技人员,因此在科技文章中必然会出现过多的科技专业术语,科技型的专业术语特点表现为单一和严谨,力求概念清楚准确;其二是非专业词汇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英语语言中通用的基本词汇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也较为普遍,通用的基本词汇即所谓的非专业词汇,虽然其应用较为广泛,但部分词语的功能诸如介词、连词等复现率较高,而由于科技文章的严谨性要求,即便是非专业词汇在使用中的意义也较为明确。

3.科技英语篇章方面的特点

科技英语在英语应用中具有专业性、客观性以及精确性等特点,由于科技英语的上述特点,成就了科技文章在篇章方面的特点表现为结构普遍性紧凑和严谨,其用词简单明了,尤其是科技英语篇章的语气较为正式,基本不运用英语文学作品中所常用的修饰性词语和方法,语法语句也比较规范。另外,科技文章在篇章表达方面十分重视予以逻辑上的表达,通常使用逻辑联系较长的语句来连接科技英语篇章中的句子,使科技英语篇章读取来具有较强的逻辑水准[2]。

二、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1.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标准

对于英语的翻译而言,其翻译方法和标准各不相同,而科技英语由于其文体具有独特的特点,其用途主要是针对科技类文章,以至于科技英语的翻译标准略不同于普通英语翻译标准。科技英语翻译方法的标准主要是对将两种语言信息,通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以转换,由此在进行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点标准。首先是翻译过程中要力求准确规范。在翻译科技英语过程中,要完整忠实的将科技原文中的意思表达出来,并且其语言表达要与实际的科技语言含义相规范;其次是要翻译的通顺易懂。科技英语的译文必须要在符合科技语言的同时,能够使读者读懂,避免文理不通的现象;最后是译文要简洁清晰。科技英语由于其严谨性,要求其译文要简洁清晰,避免不必要的繁琐[3]。

2.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

科技英语具有较为独特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科技英语在翻译过程中没有技巧可言,在科技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若要使译文能够通俗易懂,必须要运用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增减词译法。增减词译法主要是指在翻译科技英语过程中,在所翻译的科技英语句中适当的增加句子中之前没有的词语,从而使该语句能够更加完整,进而能够更清楚地翻译索要表达的内容。在科技英语句子中,有的词汇在语法结构方面虽然必不可少,但实际毫无意义,因此在译文过程中可以选择忽略不计;其次是对科技英语此类的转换。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将英语句子中本属于某一词类的词汇转换成另一种词类的词汇是十分普遍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是翻译者适应汉语的表达习惯,从而达到有效翻译的目的;最后是延伸译法。科技英语在翻译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某词汇按词典释义的理解无法翻译出较为规范的汉语,因此可以在适当脱离科技英语本义的基础上,较为灵活的对词组进行延伸翻译。

结语:在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信息化网络时代中,科技英语以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和翻译技巧逐渐在对外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科技英语文体特点的了解、对科技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的了解能够有效的帮助翻译者对科技英语进行准确的翻译。本文对科技英语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与技巧主要从科技英语语法方面的特点、词汇方面的特点以及篇章方面的特点对科技英语文体特点进行分析,同时从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标准和翻译技巧对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进行研究,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邬金.科技英语说明书的文体特征及翻译技巧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03):91-93.

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能力培养;分析研究

语文是语言与文字的艺术,读写能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着眼于学生能力发展状况,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有效促进学生读写综合能力发展,为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一、当前小学生读写能力现状分析

读写能力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这一方面的有效开展,许多学生在读写能力方面发展不够均衡。一是读得不准、不多。在读音方面,有些学生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区别不够清楚,情感朗读能力相对不足,阅读的书目也偏少。二是写得不佳、不足。许多学生的写作训练还停留于每周的作文课之中,没有在课余进行自主写作训练,在写作技巧掌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当前小学生读写能力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应当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整合资源,优化措施,综合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发展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读写能力低下的现状束手无策,导致教学陷入困境,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研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了优化与改进,着眼于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针对性给予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效。

1.以读写课题研究为抓手,将读写训练融入课程体系。读写强化训练是提高学生读写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我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请了读写研究方面的课题,向学校领导请示将其融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为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如每周早读课中有一节专门用于读写巩固训练,每天下午有20分钟的读写小课时间,以及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穿插了读写方面的专题活动,读写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了与其他环节的紧密相连。有了读写专题计划做保障,学生的读写训练活动就进入了有序发展的轨道,与语文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2.以朗读强化训练为抓手,提高音准与感情朗读水平。我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了学生的音准训练,将容易混淆的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单独列举出来,印制成卡片让学生随身携带,空余时间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将间隙时间应用于音准的纠正,发挥了较好的效果。我在每周的早读训练中还要求学生进行情感朗读,教给学生音调、停顿、细节处理等方面的技巧,帮助学生把握好情感朗读的要点,有效纠正了学生在朗读中唱读、平铺直叙等方面的问题。小学生朗读不够生动以及发音不够准确是普遍面临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强化这一方面的专题训练,能够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3.以课外丰富阅读为抓手,帮助学生积累深厚的底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语文读写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为学生圈定了236种优秀读物,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方向,保证优秀的读物进入学生的视野。同时,要求学生从家庭藏书中寻找优秀的书目,从学校图书室借阅以及购买一批,建立班级图书角,按照学号顺序轮流阅读,提高了图书流通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阅读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每学期的阅读量分布到每个月、每一周,使阅读活动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步进行。在阅读之后,要求学生将阅读作品中的精美语段摘记下来,好的写作方法技巧总结出来,这些方面对于积累学生文学底蕴、提高写作技巧方面作用非常明显。丰富的课外阅读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了学生的朋友,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底蕴,培养遣词造句能力,同时渗透了思想与情感教育,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还能够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4.以写作技巧指导为抓手,增强技巧技法掌握的效果。在读写专题活动中,我将写作技巧指导作为重中之重。首先,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表达技巧、描法以及间架结构、选题立意等,从中汲取写作方面的精华,通过课后仿写、续写,提高对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领悟效果。其次,我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思考,将优秀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技法提炼出来,并思考自己写作这样的文章会从哪些方面下手,会运用哪些手法,会怎样进行结构与选题的确定等,这些方面都是提高学生写作技巧的重要抓手。另外,我利用读写小课强化对学生的技巧指导,通过下水文示范、美文研读欣赏、写作方法交流讨论等,指导他们自主构思、选择技巧技法,同时加大写作训练的频度,让学生在多读、多思、多悟、多写中熟能生巧。此外,我还针对学生写作中的一些难点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如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要求一些写得较好的学生介绍经验,选取一些精彩的片段进行研读分析,以及指导学生自主选材开展训练等,这些方面都能够提高学生作文技巧水平。

三、小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注意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强化小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始终紧扣要点、突出重点,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课堂与课外的关系,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课外为有效补充,不能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一定要杜绝重课外而轻课内的现象,要拓展处理好课外与课内阅读之间的关系,以课内阅读指导为依托,充分提升课外阅读成效;二是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读写的质量为基础,循序渐进提高训练的量。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保证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积累效果,在丰富的阅读活动之中积淀文学底蕴,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为生动;三是要处理好指导与探究的关系,既要对学生强化技巧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与运用的能力,更多环节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研究活动,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授人以渔,实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小学生读写能力发展状况,广大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理念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昌芹.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J].中学时代,2012(10).

[2]杨瑾.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一体化[J].新课程(下),2012(02).

[3]张霖.对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1).

[4]李春梅.巧用文本,让读写结合有效有趣[J].江苏教育,2009(28).

[5]汪潮.读写结合的历史追溯[J].小学语文教学,2002(03).

[6]查本治.借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J].新课程学习(下),2013(08).

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篇7

1.阅读技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有些英语阅读文章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阅读者的水平又是不能与之相对应的,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者要想提取文章的有效信息,就需要通过分析、判断和推测等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的就是阅读技巧,通过这些阅读技巧的运用增强了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

1.2提高阅读做题效率

提高阅读效率对于初中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是很重要的,为了能够高效的获取有效的阅读信息,阅读者应该根据阅读的内容和具体情况适当的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的效率上去了,做题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1.3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阅读技巧的运用并非单纯的是指做对题的策略,其中不仅涉及到词汇的构成和句子逻辑判断,还包括阅读的方法和做题的习惯等等,因此在运用阅读技巧的过程中也就是学习和锻炼学习者的英语运用能力的过程。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技巧优化策略

2.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英语教学效果。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采取的是学生课下做练习、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对答案;教师一边讲一边与学生对答案等模式。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着严重的弊端,假如学生没有提前完成练习题目,教师课堂讲解过程中就会听得一头雾水,使教学效果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手段只是适用于短篇的或者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并不能针对所有类型的英语阅读讲解。经过不断的探索,教师终于意识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技巧更能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

2.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技巧优化策略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优化策略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部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前引导策略

优化阅读教材。阅读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料,合理而恰当的利用阅读教材对于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阅读教学对教材的利用是单纯的,并没有将教材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内容开发和利用起来。为此教师应该加强教材的整合优化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中蕴含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积累等,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规律。另外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讲解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合理开发教材资源,并且使之成为对课本教材的有机补充,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

重视文化积累。语言具有很强的民族和地狱文化差异性,为此即使有些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仍然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正确率。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对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英语阅读内容与英语运用地区的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只有增加文化积累,了解英语运用地区的文化才能正确的理解英语阅读内容;另外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更加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并且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学习能力。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凸显主体地位。学生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为此教师应该及时的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将每一位学生都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愿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努力的挖掘出课堂学习的潜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自我意识。课堂教学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挖掘学生的自我意识,而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率,只是帮助学生做对题是不正确的,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激励机制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

尊重个性差异。每一位学生在阅读水平和思维方式以及阅读习惯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必须正视每位学生的个性之处,并且能够因材施教,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差异性,争取为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创作机会和空间。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后优化策略

写阅读笔记。课堂学习之后写阅读笔记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写阅读笔记的督促。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英语阅读笔记交流会,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教师要求学生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写阅读笔记,相互之间传换,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

开设“英语角”。将英语阅读教学置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增强听说读写的融合。开设“英语角”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利用英语角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或者是利用学校的网站等信息交流平台,开展英语阅读技巧交流会,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例如在讲过关于兴趣爱好的主题阅读后,可以让学生在英语角进行简单演讲,可以是教师的命题,“myfavoritesport”、“thetimeafterschool”等,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这样在把握好阅读内容之后也实现更大的提高。

3.总结

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篇8

一、重技能、轻理论

长期以来,声乐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实践性的歌唱艺术。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往往对声乐理论的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往往只注重声音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声乐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以发挥理论对技巧的指导作用。此外,对何谓声乐理论也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认为所谓的声乐理论就是研究歌唱方法的,学习声乐理论的目的就是学会怎样歌唱。然而声乐理论不仅包括歌唱理论,而且还包括声乐艺术、声乐发展史、声乐美学、声乐心理学、声乐社会学以及声乐教育与教学等多种理论。

二、重技巧、轻情感

歌唱是反映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学习和掌握歌唱技巧,最终还是为了声情并茂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演唱的情感训练,而将绝大部分精力花到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上去,结果当学生演唱歌曲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感情投入,使歌唱成为不能触动人们心灵的苍白表现,从而也就不能很好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和技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情感因素加入到技巧训练中去,才能让演唱技巧得以充分发挥。

三、重技术、轻文化

声乐不仅是一种发声机制和技术,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艺术。事实上声乐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声乐文化。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轻文”的倾向。首先表现在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对发声技能的了解和掌握,而没有从文化形成方面去阐述歌唱艺术的本质。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但由于缺乏音乐文化方面的修养和其它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制约了他们歌唱技能的提高。事实上,学生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声乐作品的悟性和理解力,如果底蕴欠佳,就难以很好地表现作品的境界。另外,长期以来由于受声乐技法的困扰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在艺术生源的选择、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评价等方面存在着技巧和文化的对立。而文化知识的贫乏必然会抑制艺术、教育才能的发展。

四、重声音、轻语言

声乐是语言的音乐化,语言是声乐艺术的基础。声乐语言学以语言学为基础,包括声乐语言在行腔中的表现规律,发音、正音、吐字、引长、归韵、收声等基本技巧训练,声乐语言的高位置念白训练,声乐语言专业敏感性的培养及声乐语言的性格化训练等内容。长期以来,我国高师声乐教学只注重歌唱呼吸、发声、共鸣等演唱技能与技巧方面的生理技能训练,而对声乐语言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则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声乐语言的机制和其在声乐艺术中的创造功能的探讨则更少。据了解,目前高师教学计划中很少设置声乐语言课,即便设置了,也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有的院校仅把它看成一般的“正音”课,认为能掌握拼音字母,学会普通话就行了。另外,高师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沿用美声唱法的元音训练方法,使演唱者在唱中国声乐作品时,必然与中国语言有不相适应之处。因此,如果没有掌握好中国语言特有的发音吐字规律和其独特的声调、节奏与韵律,即使演唱者有很强的发音能力,也会产生吐字不清、有声无字、音包字等弊端,更谈不上完美地表现歌曲了。

通过以上我们对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师范特点

高师音乐教育以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及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己任,这就决定了高师声乐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演唱的技能技巧、理论知识和教学等三方面的能力为发展方向。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师声乐教师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一是思想素质,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二是专业素质,教师专业素质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三是文化素养,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应该了解和熟悉与声乐有关的语言学、文学、美学、生理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扩展声乐理论教学内涵

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特征,决定了高师声乐教学要打破以往声乐教学的单一模式,代之以多元化的新的教学内容。高师声乐理论课应包括声乐理论、声乐心理、声乐表演、声乐语言、声乐美学和声乐教育等课程。

四、更新声乐教学形式及大纲。

高师声乐教学大纲指出:高师声乐教学应采取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与大班课相结合的形式,以个别课为主。以个别课为主并不意味着个别课是唯一的教学形式,我们需要在以个别课为主的基础上,增加声乐集体课的学习,把声乐技能与技巧训练、声乐理论知识与教学法的讲授贯穿其中。声乐集体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声乐集体课可以讲授普遍的带有共性的声乐理论知识,也可以解决带有共性的技能问题;其次,声乐集体课可以让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演唱,进行示范讲解与分析,从而可以使学生观摩学习教师上课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高师声乐教材应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要突出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特点。

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篇9

1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诸如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的差异性、思维定势等,但主要还是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1)学生的词汇量不足,严重制约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2)语法知识、句法结构功底薄弱,会造成分析、推测、理解失误;3)不会根据文章体裁特点应用相应的阅读技巧;4)常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学生只关注词、句,不按意群、段落进行阅读,分析理解文章主旨,归纳中心思想;5)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其中,不良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包括:1)指读,指用手指或钢笔、铅笔指着词、句读,这样会影响理解,减缓阅读速度;2)出声读,指首先眼要到,看见词后输入大脑,再从大脑经过口舌输出,更影响阅读速度;3)复读,指遇到读不懂的句子或词时返回重读,停滞不前,速度会大大减慢;4)心译,指在阅读时一边读一边翻译,这是一种较普遍的阅读行为,这样只会降低阅读速度,是不可取的。

2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加强阅读技巧及策略指导

2.1词汇量问题

词汇量是影响阅读的第一要素,没有足够的词汇量,阅读便无从谈起,所以让学生学习、积累、掌握丰富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一些单词记忆法,如词缀、构词法等常识,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从而扩大词汇量,解决词汇问题。

2.2语法、句法知识

英语语法是一种比较系统、严密的知识体系;英语句法不外乎5种基本句型及therebe结构、并列句和复合句以及一些特殊句式结构,它们在阅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辅助作用。凡是好的文章无不是在灵活运用语法及句法体系所规定的各种规则下完成的。因此,只有掌握扎实的语法、句法知识,学生才能在阅读时准确捕捉作者意图,理解文章信息,推测归纳中心。

2.3了解文章各种体裁的特点

文章体裁不同,它的写作方式和格式风格也不同。

2.4学会抓住中心句,吃透主旨大意

阅读时,首先看是否有标题,若有,就应高度重视。因为标题是文章主题的高度凝聚,它能给人启发和想象,有利于理解和抓住文章中心。

2.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人认知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既重要又有必要,它能使学生读得轻松,读得高效。具体做法:1)阅读时,眼睛与试卷的距离要适当,否则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和目光的快速移动;2)养成默读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阅读时出声或将英语心译成汉语都会影响阅读的速度;3)阅读时忌用手指、钢笔等指着词、句逐一阅读,更不可返回去复读,力争一口气读完。

2.6灵活应用阅读技巧及策略

大多数英语文章重要的部分存在于某一段,而其他段落大多有关键句,应根据文章的特点和需要获取信息,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及策略,如通过上下文猜词、略读、跳读、细读等不同技巧。

3结语

现代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著名英语教学专家JeremyHarmer指出:阅读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增加他们接触英语的机会,也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好的阅读活动甚至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靠长期艰苦的训练,并结合科学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掌握阅读材料的难易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易于接受、易于实施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最终让其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观,掌握科学的英语阅读技巧及策略。

参考文献

[1]陈琳,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高中语文技巧和方法篇10

在新课改之下,高中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中学生六级的课外阅读量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达到30万词以上。

在如此高的要求之下,高中英语的阅读理解也就不会很简单,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平时大量的阅读训练之下,能够利用正确的阅读技巧或策略来完成阅读理解的一些题目。而阅读理解题目在高考试题中又占了很大的一个部分,换句话说,阅读理解题能够决定英语高考的成绩。在这种形势之下,我们更应该注重英语阅读的教学。

 

在做英语阅读理解之前应按照新课标要求,多进行广泛阅读,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古话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而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语言知识,而且能获取文章提供的有效信息,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独立地学习。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教育学生要多注意词汇量的积累,短语的运用,以及句子的分析,还要借助翻译来解决学生的理解障碍。的确,词汇和短语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句子的分析以及语法的运用对于语言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过分地加重这两方面的作用,并不是一个可取的方法。而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教师的翻译更是理解的一大误区,这样的翻译教学是一种以知识点为重点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宏观阅读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教育部2003)。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点,更是要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帮助学生领悟内涵,把握文章脉络,还要教会学生采取适当的阅读技巧,掌握高效率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提高语言学习能力。这就需要知识点教学和策略教学的统一。

 

知识点教学与策略教学的统一就需要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教师不但要抓好课内的词组,语法教学,还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地理解文章。教师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应该是一步步培养,由简单到复杂。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的第一种技巧就是抓住文章的首段与末段及段落的首句和末句来推测主旨大意,将阅读和这种技巧联合在一起,补充相关的练习,训练学生寻找文章的主旨大意。第二种技巧是进行合理推断,对文章有了详细而全面的理解之后,就要按照文章内容、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作出推理判断。而合理的推断就需要对上下文的内容的理解,也需要学生对于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的了解,同时还要善于抓住一些小品词的使用,比如if,because,though,as,which,it,and,but,however,therefore,so,forexample,sothat,so...that,ononehand...ontheotherhand...等,能够掌握这些词的含义,对于文章的理解就有很大的好处。第三种技巧是推测词义。虽然新课标对于学生的词汇量的掌握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文章中出现生词还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这时切忌立即查字典,阅读理解中碰到新单词,要善于推测词意。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语意来推测,根据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含义来推测;还可以根据构词法来推测,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了解词的前缀、后缀和词根等。第四种技巧是利用常识解题。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对于各种题材的文章都要涉及,多看、多输入,才能有多输出。最后一种技巧就是要善于理出文章的大纲。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文章的大纲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知道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文章分几个部分来阐述它的中心,又用几个部分来印证。大纲一旦形成,那么理解细节也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