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居环境科学十篇人居环境科学十篇

人居环境科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09:40

人居环境科学篇1

研讨会对人居环境科学在云浮的实验进行了审视,从2010年6月在云浮召开了“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人居环境”研讨会,达成了“云浮共识”以来,云浮市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探索理想人居环境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县域主体功能扩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施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未来云浮将形成“交通轴线+城镇走廊+完整社区+生态环境”的空间发展模式,通过交通轴线、城镇走廊、生态环境的互相嵌套和连接,形成人工与自然一体、生产与生活融合、内外交通便捷、生态环境宜人的空间发展模式。规划提出了通过区域一体化战略统筹区域城乡发展,通过轴向拓展战略塑造城镇发展廊道,通过美好环境战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条件,通过空间优化战略营造优质生活空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云浮实验先是从城市周边地区建设绿道起步,随后逐步向城市内部渗透,向农村拓展,改善环境,使民心凝聚。现在实践活动进入到了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城到村庄的规划,到城乡统筹,实践活动内容不断拓展。现在,云浮城乡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更多的人安居乐业,2010年外出人员回乡购房人数增加,购买的户数占当地销售商品房户数的比重由5%上升到15%。经济发展加速,2011年上半年,该市GDp增长15.1%,增速排全省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5%,增速排全省第1位;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9.4%,增速排全省第7位。毛其智教授认为,云浮实验取得的重要进展,具备普遍性和推广性。人居环境科学里面的统筹观、区域观和聚落的理论在云浮都有比较好的体现,云浮规划希望城和乡各得其所地发展,包容地发展,和谐地发展,从大处着眼勾画愿景,从小处着手,修路、填沟、改墙等等,看起来是小事,但却是和人民群众的幸福观、理想观结合在一起。最富裕的地方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地方,GDp最高的地方也不一定是最能实现每个人理想的地方。云浮的经验是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突出的样板,至少目前在国内是很突出的样板。

2《云浮市统筹发展规划》的创新特色

2.1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

吴良镛院士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求为目的,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地;人创造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云浮市统筹发展规划》没有受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束缚,而是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以人为本,主动参加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探索,积极开展人居环境建设实践。周干峙院士表示,必须肯定云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正确的。云浮有好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而且紧密联系实际。邹德慈院士也认为,云浮实验用人居环境科学作为指导思想非常好,突出的感觉是云浮的实验是成功的,特别是把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实践了,而且落到了实处,也比较深,深的意思就是不但落到了城市,而且从县镇一直到村到最基层的社区都对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进行了实践,真正把规划做到了镇、村,做到了最基层的社区,而且有实际的行动体现。这一点很突出,也很重要。崔功豪教授提到,人居环境科学非常重要的概念提升就是把过去的居住体系扩展成为人居系统,人居系统是和环境相连的,不仅仅是居住的概念,而是整个人居环境的概念,这个提升怎么体现,最基本的就是社区。云浮提出完整社区建设的概念,其人居环境建设着重在基层,着重在农村,着重贯彻以人为本,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杜立群副院长对以人居环境科学指导规划一个比较突出的体会,是人的问题。即以人为本,具体到规划中对人怎样认识,对人群怎么划分,除了要对领导负责,如何对群众负责,这些在云浮经验的总结中应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是最核心的内容。只有真正重视了人,规划的效果才会显著。

2.2规划实施方法创新,坚持城乡统筹

云浮统筹规划的创新,是形式的创新,是内容的创新,也是方法的创新。云浮规划的主要做法是:县域主体功能扩展通过在空间上解决“该干什么的地方就干什么”,在实施上落实让“能干什么的人就干什么”,建立建设云浮人居环境的一整套政策保障机制。把县域划分为重点城市化地区、工业化促进地区、特色农业地区、生态与林业协调发展区四类主体功能区,推进“三化融合”发展,确定县的职能以经济发展为主体,镇的职能以社会管理为主体,村的职能以社区建设为主体。同时建立相配套的保障机制,在经济上,建立税收共享和财政保障机制;在机构上,建立以党政办、农经办、宜居办、综治维稳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三办两中心”为主的“向下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在考核机制上,建立与主体功能相对应的指标体系。人居环境建设实践的框架强调空间功能和实施主体相匹配,在战略与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通过落实规划实施主体建立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机制。人居环境的愿景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统领市域空间发展布局;县域主体功能扩展是落实理想人居环境的行为主体和政策保障,把空间布局和实施主体结合在一起;完整社区建设构建了人居环境实践的最基层单位,落实社会管理和环境建设,把人居环境建设落实到以人为核心的社区空间;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是体现政府发动、群众参与、政策激励的行动安排。吴唯佳教授特别提到,云浮规划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个愿景,两个抓手。两个抓手一个称之为主体功能区的扩展,一个称之为完整社区,这个办法比原来的城乡规划办法有比较大的突破,主要抓住了影响云浮发展的关键问题,着重抓的是怎么组织实施使愿景变为现实。除了组织之外,要让发展能够惠及普通百姓,抓完整社区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在完整社区里面表现,不仅是GDp数据的增长,而是真正要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社区层面和老百姓的生活层面反映出来。就这两方面来看云浮实验很有价值。石楠副理事长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领域或者一个学科在做,国家政策层面非常关注这个话题,落实到具体地方和某个具体的行业,通过什么样的抓手推动这些工作,是每一个具体工作的同志要研究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云浮的工作确实是做得很超前,非常扎实。中央对“十二五”期间发展一系列的要求,转型发展是核心,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创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所以云浮的做法非常成功。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云浮本身长期的积淀,从几个规划统一起来做,到关键领导岗位有一些很有远见的同志担任领导职务等等,体制机制创新非常值得提出来研究,尤其是县层面,可以说县层面的管理是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的核心,云浮实验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包括从党和政府来抓走向民众积极的参与或者作为主体走向制度建设,都需要很好地体会和总结。

2.3统筹核心重在基层,坚持自下而上

李强院长在谈到城乡统筹概念时提出了两点:一是城乡统筹的核心并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二是城乡统筹的核心是如何在农村重建有秩序的农村社会,如何把城市的文明引进农村。云浮提出的人居环境,强调以人为本,肯定幸福是目标,和谐是目标,人自身的满足是目标。云浮的实验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方面做了很大的创造,创造一定是从基层来的,很多事情老百姓如果没有积极性是推行不下去的。云浮运用了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推进的时候很多都是从最基层的社区做起,经常倾听群众的意见。这样的做法真的有民间活力。人居环境科学的思路是自下而上,是从个体需求扩展到整个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从城乡发展角度来说,显然乡村环境的改善、乡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必须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云浮实验一系列的措施做到了这一点,将城乡统筹落到实处。云浮在建设完整社区方面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慢行绿道为载体,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二是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途径,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包括通过三网融合平台推动镇一级的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组建农村社区服务合作社、经济服务工作站、公共服务工作站、综治维稳工作站“一社三站”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五改”为核心的农村环境整治,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三是以设立三级理事会为平台,形成社会管理群众自治的基本单元,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水平。四是以培育“自律自强、互信互助、共建共享”精神为核心,营造具有地方感的社区文化。而亲身参与了云浮规划的梁勤理事在实验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地老百姓踊跃参与,出钱、出力、出工,追求美好环境的渴望和热情令人感动。在发动群众方面,云浮市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很重视培训,不单是培训各级干部,更多的是培训农民中的能人、社区的热心人,这是云浮统筹发展规划整体的含义。

人居环境科学篇2

(一)创新区域综合研究方法当前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主要表现在反映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过程,对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区域发展研究中收集大量相关的区域资料,对资料作出分类、整理、分析,最终用于论证问题结果的准确性,所获得的成果往往不太理想,也缺乏可信度,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其作出处理,不能全面的表示历史区域与现象的因果关系。由于事物的发展呈复杂的、不规律的过程,研究区域文化与现象的同时,应从多维度、多学科进行研究。首先要转变区域综合研究方法与思路,区域问题过于复杂的情况,应不断调整研究方法,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核心,对区域建设、规划等内容作出综合研究,采用多种学科的技术方法,例如类型学、统计学、地图学等,对区域内容进行精细化的定量处理。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区域综合研究无法做到全面发展,只能不断向深处挖掘,这种专业性研究过于局限,制约了区域综合研究的发展,没有对区域研究发展进行更系统、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实际的区域综合研究中,应建立专业丰富的人才队伍,从不同专业的角度对区域问题作出综合探讨,集思广益下易于获得理想的研究成果。综合研究是区域研究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根据多学科提出全方面的观点与看法,有助于扩张区域研究课题的深度、广度,促进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二)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对象区域综合研究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复杂性的研究过程,其中涉及到度学科的知识,因此,对区域综合研究对象的要求比较高,研究人员涉及专业学科越广越好,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能够基于本专业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有助于促进区域综合研究的发展。综合性研究方法在许多学术研究中得到应用,参与研究项目的人员跨度较大,包括历史学、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内容,相关技术水准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在研究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这一课题时,采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内容,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证了东北至西南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在学术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专业结构是界定各学科的规划线,许多区域研究中均可采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

(三)区域综合研究中地理学的应用地理学在区域综合研究中作为地方尺度的明确界限,以地球磁极为主要背景知识,对不同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现象进行阐述,通过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对区域作出综合研究,在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优先采用地理学学科。在建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通过加强人文学科、技术学科的相关内容,增加人文地理学科的教学比例,事实上,人居环境科学中涉及到许多地理学方面的内容,在对区域综合研究中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地理学是基于地理角度对环境、社会等进行研究,在地球表面演化过程中的研究,会对自然、空间、人文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对区域产生作用与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内容也是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近几年,许多基于地理学角度的研究文献或资料在许多领域得到引用,可用于解决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地理学涉及十分广域的研究范围,例如教育、卫生、环境、民族等,这些内容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曾经有位著名学者这样说过“地理学是自然科学走向社会科学的桥梁,”地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见一斑,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人文发展逐渐走下坡,人居环境科学与地理学一样,属于研究地球表面活动的学科,人居环境科学以人类为中心,地理学以地球表面无规律的发展特征为主,通过地理学研究,加强科学技术与人文的有效衔接,促进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同存。

二、结束语

人居环境科学篇3

建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倡议提出近五年来,巳在学术研究及建设实践中引发了广泛的共鸣、讨论和初步的实践探索,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这一学科体系(学科群)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种种认识上和实践中的差异,对学科体系建设的目的、方式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做出不同的探索,有许多“热点”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例如:人居环境学能否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科?人居环境学的建立能否在某种程度上取代相关学科的独立研究?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建立在解决实践问题上与单一型学科体系相比有什么优势和特点,单一型学科体系中若干学科的独立扩展能否达到同样的效果?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是学术领域的重新划分还是试图模糊领域划分的某种尝试?这一学科体系的建立是否应强调核心学科的主导作用、处理多学科融贯研究问题的难点何在?

笔者在近年的规划设计实践和课程讲授中初步积累和形成了一些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愿抛砖引玉。面对这种挑战,试图通过“整体思考、综合解决”的方法处理在我国城乡建设中遇到的复杂问题。

众所周知,随着对城乡建设问题复杂性的逐渐认识,日渐众多的单一型学科都逐渐向城乡建设的相关研究领域渗透,并直接参与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在不断地深化对城乡建设的认识,在日渐广泛的领域内剖析、探索城乡建设的规律。但是,为什么在解决城乡建设所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时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呢?这主要与目前研究和组织实施城乡建设的思维方式、研究方式和工作组织方式中存在的弊病有关?

2.1思维方式——缺乏“整体思考”的解析、解析、再解析

迄今为止,在解决城乡建设的某个具体问题时,我们基本上遵循了p.格迪斯在20世纪初提出的“调查先于规划,诊断先于治疗’的工作模式,这种“调查一分析一规划的工作程序一直被广泛的采用”①由于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人们面对调查中遇到的庞杂的现象,欲分析其内在规律往往采用将系统分解而逐一描述现象、解释规律的思考方式(即:先分解再解析方式),不断地总结出从某一特定角度出发的所谓“描述性理论’和“解释性理论”,这对“认识世界”的过程及其结论深化无疑是重要和有效的。但当人们把这些主要由单一学科研究中产生的、源于实践的解析结论直接升华为用于“改造世界”的所谓“规范性理论”去解决在新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时,力不从心的现象就出现了。

其原因在于对系统的过度解析正在使我们丧失对事物内在联系的思考,使真实世界变得支离破碎。因此,当我们将解析研究的结论一子系统最优方案,堆砌起来去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时,会发现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之大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在这里我们所缺乏的不再是解析能力,而是综合与协调,是从整体最优出发建立起各子系统的有机联系的能力。

2.2研究方式——失去“宏观目的”的划分、划分、再划分

对人居环境系统的了解越多、越深入产生的学科及学科分支也越多,学科分类趋向于复杂和繁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其直接后果是单一型学科体系逐步走向各独立学科的相对自我封闭和孤立深入,专业的过度细化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综合协调能力的下降。例如:建筑学的毕业生有能力设计出形式出众的住宅,却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居住问题茫然无知;结构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精通结构有限元分析,却无力主持大型建筑的结构工程设计。当这些现象不再是某种个体缺陷,而成为一种基本规律时,则说明我们的科研、教育出现了十分现实的危机,即;我们在研究各种技术细节,解析探索详细规律的同时,正在丧失对研究的“宏观目的”——“形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追求。

在缺乏“整体思考”的前提下,对研究对象的过度解析使针对现实问题的研究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境地,各独立学科研究中产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往往是难于相互协调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2.3工作组织——缺少“整体利益”的膨胀、膨胀、再膨胀

研究所形成的对策是要靠具体的政府工作部门去实施的,决策源和决策本身的划分及深化方式会影响导致政府工作部门利益及职权范围的划分、扩张及萎缩的过程。

目前,决策源的过度细化和决策本身的过度专业化,往往直接导致了政府工作部门利益及权力的繁琐分化和部分机构非正常的膨胀、萎缩;机构调整十分困难,“精简一扩张一精简、再扩张一再精简”已成政府机构调整的周期性特征。在具体操作中各部门、行业政策之间的不协调可谓彼比皆是。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我们过度划分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式和过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及输送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然,要从目前困境中走出来,努力是多方面的,而寻求某种新的学科体系(学科群)建设思路和有效的多学科研究组织方式无疑是学术界会优先考虑的。如何通过某种综合性的、多学科融贯的学科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强化“认识世界”的解析过程与“改造世界”的综合过程之间的联系是解决“过度解析”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建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这一倡议最重要的意义正在于此。

3“综合与融贯’的过程

从已有的对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讨论看,“综合”与“融贯”是倡导者反复强调的主要方法论概念,更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更全面的对伟大的实践进行“总结、提高和归纳”是倡导者反复强调的主要宗旨,并由此产生了对整体的学科体系的初步设想(见图1),这是一张能引发思考,同时也易使望文生义者产生误解的学科体系图解。有人担心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成熟会最终含盖相关独立学科;进而有人更为肤浅地认为倡导者试图将众多独立学科统

图1倡导者对建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设想(资料来源:吴良镛、周干峙、林志群,《我国建设事业的今天和明天》,中国城市出版社)

图2笔者对人居环境学建设侧重点的考虑

领于一面旗帜下,惟恐参与这一学科体系的建设会丢掉自己的“名份”。

但从倡导者近年领导的研究与实践看,这一学科体系(学科群)的组建,会适度调整(而不是抛弃)现有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改造世界”的过程:它关注研究中对现实世界的解析程度与方式,但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时决策综合程度的提高:意在面对城乡建设的复杂问题时,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和工作组织方法建立起多学科之间和多个工作部门之间的相关性关系,

弄清庞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使研究决策的思维方式更贴近于现实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具综合性和广泛的利益协调性(见图2),务实而不求虚名是其鲜明的特征。

3.1“整体思考”下的解析与“解析结论磨合过程”

就人居环境建设中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而言,试图用新建立的“人居环境学”或是通过某种已有学科的独立扩展去涵盖所有相关学科的解析研究过程是天真的和不现实的,例如:仅就城市规划领域而言,现代城市建设涉及了众多的相关领域,即使在教育体系中针对每个相关领域都设置相应的课程以介绍相关学科的研究,则其总学时量之大也是目前任何一种规划专业教育体制所无法承受的,更不用讲要求学生普遍掌握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技能了。

但围绕某个特定现实问题建立起相关学科在现象描述和规律解析研究之间的联系,在单一学科解析基础上进行跨学科的解析结论“磨合”(磨合者,求同存异,达成共识也。)无疑将深化对现象和规律之间相关性的认识,既是合理的,也是现实的。例如:目前规划界开展的“两区划定”工作,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做到有效保护基本农田与合理发展城乡建设之间的平衡,毫无疑问不仅应从城乡规划研究中找依据,还应从农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寻找依据,因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位置及规模的确定与农业耕作方式的选择和农业耕作技术的采用有直接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规划师应取代农业专家去从事专门的农业耕作方式和耕作技术的研究,也不意味着人居环境学应将相关农业发展研究归并掉。我们所做的仅仅是将农业相关研究成果中解析形成的与农田位置及规模有关的结论找出来,同时将从城乡建设要求出发提出的保护设想(城乡规划学的解析研究结论)做出来,通过两者的叠合“磨合”出一种从两个方面出发都可以接受的解析结论。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个例子可以发现,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建立的重点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整体思考”的前提下广泛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解析结论,其思考问题的“整体性”越强,则可能寻找到的相关结论就越多,其对“问题”相关规律的描述和解释也就越贴近于现实世界:二是试图寻找出相关解析结论之间的相关性联系和一套处理相关解析结论所涉及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办法,对学科间相关性关系的研究越广泛、越可靠,则可以处理的叠合层次就越多,“磨合”出的结论所代表的利益也越广泛和真实。而离开“整体思考”则不可能主动去寻求超越某一领域以外的与“问题”相关的解析结论,也会常常无从下手,犹如盲人摸象,这种“整体思考”是建立在事物间具有广泛联系性规律的基础上的。在人居环境学建立之初对广泛联系性规律的认识更多地来自单一学科发展过程中部分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研究者个人的经验积累,往往是概念化和不确定的,甚至不一定是可靠的;但随着从“问题”出发的多学科解析结论间相关性规律研究的深化,人居环境学研究最终会形成一套发掘、认识和总结与城乡建设事物有关的、定性甚至定量化的科学、可靠的广泛联系性规律使我们的思考更具整体性。

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与其认为人居环境学会成长为一个覆盖面甚为广泛的独立学科,不如希望它作为一个针对具体研究项目的学科体系(学科群)组织框架,衍生出一系列有特色的、可行的针对特定城乡建设“问题”的指导多学科融贯研究,寻求综合可行决策的方法。

3.2“宏观目的”的建立与研究领域的“边界模糊过程’

研究的“宏观目的"应是解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应强调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方案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研究的后期及核心阶段思维方式中对事物广泛联系性规律的总结将直接导致“宏观目的”的建立。同样以前文提到的“两区划定’依据研究为例,一个缺乏综合和融贯观念的研究者,可能仅从城市规划的传统经验出发,按规范指标去划定各级聚居点的用地,然后按基本农田的保护数量要求去划定农田保护区,最后在两者之间做一个简单的数量及位置的校核,工作就结束了(不幸的是,目前大部分以“两区划定’为目标的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就是这样做的)可在现实中问题要复杂得多,以综合、融贯的观念看来,这种农用土地资源与城乡建设用土地资源在数量和位置上的调整过程至少涉及了如下多方面的目的性:①保护农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及质量,合理解决地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②有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及规模经营,会促进节能、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③有利于控制各类聚居点的盲目扩张,建立起城乡间新的资源分配平衡关系;④有利于控制工业污染源的过度分散,改善城乡环境质量;⑤有利于各级聚居点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提高,促进城乡合理规模社区的形成;⑥有利于城乡各自文化特征的保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存。基于这种思考的对策研究组织必然是超越单一学科研究领域的,例如:针对目的①、②可进行“农业耕作组织方式的研究”,重点弄清现代农场的组织形态及规模;开展农业技术进步及其对农田集中规模、方式要求的研究,重点弄清节能、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对空间环境的要求;这两项研究又是相关的。需要规划师与相关农业专家共同“磨合”出可操作的对策结论。

从研究组织方式看建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并推广其方法论思维模式的目的不在于取消或重新划分学科界限,亦没有必要针对十分现实的具体问题不断组建或衍生某种新学科,它所强调的是在解决“问题”阶段,采用“跨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更为广泛地听取多学科的意见,使形成的对策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共识。

3.3“整体利益”的实现与“政策协调过程”的改进

建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所带来的研究组织方式的变化,会改变决策源的成分和工作方式在解决城乡建设具体问题时,从以单一学科专家和单一政府部门为主到相关多学科专家间的交流和相关多个政府部门的联合参与,及政府综合决策部门的强化;也会调整与决策相关的利益取向,从以与单一学科直接挂钩的部门利益取向转变为与相关多学科联系的多部门“整体利益”的协商和平衡。

对政府工作的决策一执行程序而言,某种“政策协调过程”始终是存在的,现在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各部门先从自身利益出发结合相关单一学科研究做出决策,然后在执行中再与其他部门协调政策的方法。随着研究组织方式的改变可能采用的办法是由政府综合性决策机构或针对具体“问题”形成的部门联合体会同相关多学科体系的专家,在“整体利益”最优的前提下做出决策,然后再将巳协调过的决策和措施分解交具体部门执行。从控制论的角度讲,这种调整是将决策及其调整过程中以“反馈控制’为主,变成以“前馈控制”为主,更符合“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

同时,对“政策协调过程”的改进也有利于政府机构的精简,可以改变目前每个部门的工作均需包含“调查一分析一研究一决策一执行”全过程,并为此组建相应机构的做法。而按研究的“宏观目的”分大类(而不是按单一学科领域和专业的细分类)组建政策研究机构和决策结构,同时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中可以进一步划分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属政府行为的由政府部门去管,属市场行为的交给公司、企业等非政府部门去做。这样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借用”科研、技术和学术部门的研究力量,在把“科教兴国”落到实处的同时,精简和重组政府研究与决策机构;另一方面,简化和分流政府部门职能,达到精简政府部门的目的。

另外,综合、融贯的多学科体系的建设,有助于部分过度细化的学科与专业的归并,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使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方式逐步与社会实践的需求更紧密的结合起来。

4综合与融贯的难点与前景

事实上,系统的解析与系统的综合都是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围绕城乡建设的解析研究过程充分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与之相对应的综合与融贯研究过程会举步维艰是值得思考的。

试图以综合与融贯的方法对人居环境(或称人类聚居)开展研究,总结规律,指导建设的设想并非始于近年,本世纪50?60年代希腊学者道萨迪斯就提出过建立“人类聚居学”的设想,并编织了一个庞大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体系②吴良镛教授等倡导在我国开展同类研究也近5年了,但正如吴良镛教授着文指出的“虽然人居环境研究在国际上酝酿巳久,许多学术机构也进行了大量工作,但至今它还是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③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原因是复杂的,从方法论的角度可做如下分析。

4.1“重复、替代”与“拓展、交叉”——“统成”与“渐进”

“重复与替代”和“拓展与交叉”是发展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前者试图建立“一门以人类聚居为完整研究对象的系统综合学科’’,而后者致力于通过与人居环境相关多学科的融贯提高解决人居环境建设中所遇到的“复杂’问题的能力,而不奢求研究对象的完整性和学科的独立性;相比较而言后者的思路更为现实可行。

早期系统论研究对系统开放性的忽视,导致许多学者在处理各子系统关系时习惯地遵循试图用一个更大的“完整”系统去包容子系统的做法,追求系统的“统成’’,其结果是“系统”越研究越大,子系统的关系越搞越复杂,当“系统”庞大到某种极限时,研究者无法驾驭它,索性重走系统分解的道路,使学科分分、合合。这种做法有三个重要的误e,其一,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绝对的“完整”是不存在的;其二,系统是有层次的,各子系统对更高层次系统的影响是不均衡的;其三,“系统”与现实世界是有差距的,系统的“完整性”和“最优化”程度越高,则假设性前提也越多,距现实世界的距离也越大。从这个角度讲,“重复与替代”的思路具有目标“无限性’和技术路线庞杂,不易清理的特点,是一种永远不会有明确前景的思路。

在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建设中应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中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的思路,采用围绕现实“问题”组织开放型学科体系的方法其所追求的不应是研究对象的“完整性’”而是思考问题的“综合性”和如何组织多学科专家来协调、融贯地解决“问题'当然,要沿这个思路走下去,也有技术难点需要克服。

“综合与融贯”可以讲是一种学术理想,是一种建立在事物广泛联系性规律基础上的对最高学术境界的追求。任何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和不断深入的,对事物间相关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试图一蹴而就的达到“综合与融贯”的境界是不现实的。探求事物间相关规律的过程将是漫长而艰难的,是一个不断总结阶段性经验的“渐进”过程。

围绕“问题”所包含的主要矛盾(系统层次性的反映)围绕“问题”的解决(从实践入手,而不是从理论入手)优先考虑与事物发展密切相关的核心学科的领域“拓展”(单一子系统的边界开放)及与其他主要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有限数量的有确定相关规律的子系统间的边界开放与相互渗透)是必要的。从这个角度讲“拓展与交叉”是走向“综合与融贯”的必要步骤。

4.2“理论探求”与“实践落实”——“广博”与“核心”

毫无疑问,“理论探求”和“实践落实”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这里要讨论的是在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在学科体系建立之初有一定的理论预研究是必要的,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概念性的思考问题的框架,从哲学层次上解决若干新的“整体思维方式”的观念建立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巳有了一定的理论积累,关键在于如何加强宣传,使之达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共识。

但在进入理论深化研究之后如继续以理论推导和框架的理论完善为重点实际上是难于操作的,而必须转向首先从实践入手。由于人居环境涉及领域太多,如不针对具体现实问题加以筛选和精心组织,很容易在对“虚拟现实”一即各种“系统”的研究中顾此失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仅无法建立解决“问题”的主导思路和具体的技术路线,还会因研究目的的不明确,使研究者“迷失”在浩瀚的学术海洋和虚拟世界的“精心构造”中。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学科筛选和研究组织的过程是一个从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中“剥离”出与“问题”相关多种因素和多种相关规律,针对某种现实目标进行再组织的过程,其难点在于“剥离”程度的判断和“相关性”程度的确定。

要克服这个难点就需要强调,即使是从实践入手也要处理好“广博”与“核心”的关系,才可能在有限资源和有限时间条件下看到解决“问题’的实效。过分“广博”,而没有“核心”,即片面强调事物的广泛联系性,忽略事物联系的层次性和解决“问题”的目标“有限性,会重蹈“重复与替代”的覆辙,无法实现“剥离’,也无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明确目标及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没有“广博”,而过分“核心”化,即研究的相关因素和相关规律过少,会抑制“拓展与交叉”,达不到探求“相关性”的目的,这一新型学科体系的建立也就失去了意义。对这种“平衡程度”的把握,不可能来自于理论推导,而只能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问题”研究去积累经验,逐步升华为理论的总结。

目前,倡导者强调首先融合建筑、规划、园林作为三位一体的核心学科来发展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的设想无疑是基于倡导者的学术背景和从他们面对的特定实践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出发的。针对其他的学术背景和其他特定实践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发掘另外的、“问题”针对性不同的核心学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这有待于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

 4.3组织方式与资源保障

从这个角度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学科组织形态不是按研究领域划分和所谓“学科涵盖”层次建立的金字塔结构,而是有层次的、针对各种“问题”的一系列网状结构的集合、交叉与渗透。对具体独立学科而言,不存在“绝对”核心地位问题,在实践中,与需解决“问题”的“目的性”和“主要矛盾”关系最为密切的若干学科自然会成为围绕特定“问题”组织学科体系(学科群)研究时的核心因为离开了这些学科的主导作用,学科体系(学科群)的组建及工作体系的变革均会丧失其明确的目的性,导致多学科的“融贯’演变成简单的“集合”,不仅无助于“问题”的综合性解决,反而使解决“问题”的背景复杂化。学科体系的学术带头人也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某个领域内的“学术权威’的概念,他可能仍是某一“核心”学科的“权威”,但更必须是具备针对某种特定“问题”组织多学科合作攻关的项目组织和管理专家;其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不仅要反映出专业研究的精深和相关知识的广博更应长于科研组织、管理方面的技能。

从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组织方式看,首先根据对“问题”中包含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问题”的主要“目标”的分析,确定相关核心学科及相关政府核心决策、管理机构,然后根据关联程度不同分“圈层”组织其他相关学科和相关政府机构及具体操作部门的参与,“核心向外扩展”与“向内渗透”相结合来达到“综合、融贾’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工作方式对相关政府核心决策、管理机构的人员素质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屏弃“条块分割”带来的思维“惯性”,学会从更为整体、更为长远的利益追求角度考虑问题,恐怕是政府人员观念变革的第一步。科教系统对跨学科、宽口径人才及以解决“问题’为主要技能的新型学术带头人(政府高级咨询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与输送将加速政府工作组织系统变革的过程。

为上述研究组织方式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是关系到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建设成败的关键,目前研究经费分配办法及侧重点和项目委托办法都不利于获取跨学科项目的研究资源;政府的财政分配方式和市场投资多元化后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下降也不利于综合性研究成果与决策的实施。目前,在国内有限的与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建立有关的实践中核心学科的参与者往往被迫使用支持独立学科发展的有限资源来推动相关学科的研究;部分政府部门中的“热心人”也只能用本部门可支配的有限资源从一定程度上支持此类项目的研究,而无力将成果转化为实践,整体上是一种“小马拉大车”的局面。长此以往,不仅新的学科体系无法正常建立,由于资源的非正常“分流”,还会直接影响到现有学科和机构的正常发展,极大挫伤参与者的积极性。

5总结

5.1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建立不应以发展出一个函盖面庞大的独立和完整学科为目的。

其发展的原动力首先来自于城乡建设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而不是来自于学科及专业整合的需要。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研究与单一型学科体系的研究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独立学科的专门性研究越深入,则参与多学科融贯研究的能力越强所能提供的技术支持越具体、可靠;综合性多学科融贯研究开展得越深入则为独立学科的专门性研究目的越宏观、越明确其解析和对策结论越贴近现实世界。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建立有助于多学科各自的生长与发展,而不会取代进而吞并各学科发展的独立性。但随着这一学科体系的成熟,确实不可避免地会推动目前一些过度细化的学科及专业(主要是二级以下)向各自所属的一、二级学科归并o

5.2人居环境学所倡导的研究不是围绕着某个f艮定的学科领域(无论其狭小或庞大)开展的,而是围绕着实践中遇到的某个具体“问题”(同样可大、可小)展开的。

其学科体系(学科群)的组织方式会与传统学科组织和划分方式有较大差异其学术带头人或有代表性专家的特征与知识、技能结构也有别于传统学科建设的要求。受实际可获取的发展资源的制约,其创立初期优先选择的“问题”往往是巳被实践证明必须突破领域限制才能取得科学答案的“问题”(大的和复杂的居多),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巳被社会所广泛认识,并具备寻求“新思维”的社会需求。其学术代表者也会首先产生于与这些“问题”相关的“核心”领域。

5.3从思维方式看,人居环境学学科体系(学科群)的建立侧重点是试图密切“认识世界”的“解析过程’和“改造世界’的“综合过程’之间的联系。

一方面,将现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出现的“只解析不综合’’、“重解析轻综合”趋势转变为“整体思考”下的“解析”和“解析”基础上的“磨合另一方面,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强调决策研究的“融贯与综合’,强调拟采取措施的“整体合理性'它的发展与成熟会对与城乡建设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产生影响,其自身的主要理论定位应是应用性基础理论和在城乡建设实践中的直接应用;换言之,它会影响和丰富“描述性’和“解释性”理论的研究成果,但更会在相当程度上改变“规范性”理论的构筑方式。

5.4从发展进程看,这一学科体系识从城市规划到建设都把环保放在重要地位,加强环保法规的建设,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⑤加快城市绿化工作的进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预留一定比例的绿化空间,扩大绿化面积,以此来美化城市环境和净化城市空气^

5.5完善城市交通设施网络

  5.5.1发展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

对内,应在上海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一个立体化、功能合理以快速干道加骨架的道路系统,一个以快速有轨交通为骨架,地面汽车、电车为基础,具有便利的换乘设施的城市交通系统;对外,应根据国外大城市先进的对外交通建设经验发展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即现代化航空港、深水港、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并重的立体化交通辐射体系,使上海的对外交通有一个质的飞跃。

5.5.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上海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①加快有轨交通的建设并着手进行公交专用道路的建设和使用;②积极及时地开辟联系新居住区与市中心的公交线路;③从公交乘客利益优先的角度出发,对全市公交线网及站点的设置进行一

的建设是以某些核心学科的强化和研究领域拓展为先导的,与需解决的特定“问题”的“目的性”和“主要矛盾”关系最为密切的若干学科会成为围绕特定“问题”组织学科体系(学科群)研究时的核心?

人居环境科学篇4

/,!/一、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过程

人居环境科学的发源时间在二十世纪,这个时期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是科学方面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作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间,在二十世纪整整一百年里,全球城市人口比例从世纪初的不到14%,世纪末全球城市人口的比例就超过了50%,换句话说,20世纪末有近30亿人居住在城市中,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刷新中。

二次大战过后,大量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之相对应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速,很多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几十年就能够和发达国家过去一百年的成就相媲美,而在众多国家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却衍生了众多的城市问题,而这些城市问题则深深的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导致城市环境日益恶化。

其实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e.霍华德来自英国的思想家就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当时英国还是日不落帝国,现代化程度高,但是在工业化初期形成的城市却存在着各种城市问题,而田园城市理论则是一种针对这些城市问题开出的一副良药,所以很快在全世界得到了普遍的传播,成为开创现代城市的重要思想和理念,不过当时的工业化城市和如今的现代化城市又有着巨大的差异,城市问题更加复杂,所以田园城市理论也同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发展。

开创现代人居环境科学这一门综合学科的重要人物,就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人居环境科学概念是这位学者首次提出,并且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道氏理论,应该说,随着二战的结束,很多国家在战争的废墟中,开始了城市重建工作,道萨迪亚斯在目睹了城市化时所引发的各种不断新出现的城市问题,再加上二十世纪早起城市化进程所出现的城市问题,从而通过引入人居环境科学理念来对当时的一些不可科学城市规划和建筑进行了批判,从而提出要结合建筑,城市和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环境来构建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和现代人居环境科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却是现代人居科学环境发展的基础,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创建更加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可动态扩张的绿色城市。可是遗憾的是,道氏理论在我国并没有产生重要的影响,不过因为中国的一位科学家吴良镛则是以道氏理论为基础,发展出来的人居环境科学,则对我国城乡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速度令世人大为震惊,大型超大型城市越来越多,而在这些城市化过程中,却产生了很多始料未及的城市问题,比如现在各大城市都因为地下排水管网设计问题,一旦夏季暴雨来临之际,就会出现严重内涝问题,正是这些各种严重的城市问题,让吴良镛先生结合道氏理论和当代的科学技术方法开创了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理论,这极大的丰富了道氏理论,并且在现代城市规划上,更加具有实用的意义。

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相比于道氏理论,更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涉及到的诸多科学,比如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建筑学等诸多学科,比如吴良镛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这部专着里,详细论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原则,将各种学科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并且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建设方法论,从而让人居环境科学真正实用到现代城市规划中。

二十一世纪,城市化进程速度会更快,有数据证明,全球城市人口将会达到60亿,是二十世纪末城市人口数量的2倍,我国如今大力发展的新农村,实际上就是微型城市化,也是城乡规划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经济将会成为每个国家的重要支柱,而我国城市化也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不过其背后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阻力,比如我国工业化体系还没有成熟,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下,城市化推进速度必然越来越快,很多城市资源短缺但却不得不面临扩张的压力,大量农村人员涌入城市,城市棚户区改造的诸多矛盾必然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主要问题,而新农村所涉及的乡村城市化也会导致农转非后的心理问题,这些都可以利用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思想,来进行科学的城乡规划,从而降低城市问题的影响。

二、人居环境科学在城乡规划上的指导作用

人居环境科学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城市规划的设计制作要充分考虑长远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并尽量避免在规划执行过程中进行原则性的重大调整,要注重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站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角度上,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在经济上相互影响、并具有各种功能的集合体;不只是权力的集中表现,更是文化的集合。

1.1基地因素

基地作为地域自然人文环境的缩影,构成要素错综复杂,包括气候、土地、水文、植物、地形、建设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如果利用的不好就会给一个城市的规划带来生活、交通上的不便,严重的更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例如:由于未考虑山谷特殊地理条件致使汽车尾气在城市上空堆叠因而造成严重污染的美国洛杉矶市;这些要素如果利用的好给城市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居住的方便、城市的美感,还会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的增长。

1.2政治因素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城市规划对于一定范围的利益选择往往不能顾及所有者的利益,通常是偏向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忽略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规划的本质也就是政治上的选择。正确的政治选择可以给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例如,“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就给西部城市和东北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1.3经济因素

城市经济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吸引资本的竞争优势不断培育。因此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城建最基本、最活跃、最多变的因素,同时也是城建最根本的动力。一方面,经济是城市规划的外部环境,是实施规划的经济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各种城建项目,尤其是房地产公司为追求最大利益化,而忽略了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城市规划是以实现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而为城市量身定制的综合部署与发展计划。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与国民经济计划应该相协调一致。

1.4文化因素

城市不仅是建筑的群集,更是对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形象的刻画,它以其特色的建筑物和独特的建筑空间组织形式,也即城市规划,综合反映其物质文化文明。由于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是历史积累与沉淀的结果,因而不同地区的城市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风格差异。当今的城市风格是昨日城市规划的体现,是各时期文化特色的积累的结果,同时,各时期的城市文化又对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起指导作用,从而使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得以延续。总之城市规划和城市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体现在其建筑的形式、色彩及其组织形式。不同的文化,其对建筑色彩的理解也不同,比方说,回族人崇爱象征活力代表生命的绿色,日本喜爱代表着旭日东升的橙色等。

2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城市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在日渐广泛的领域内探索着城市发展建设的规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城市规划工作的问题。

2.1在城市管理中缺乏法律保障,导致规划错位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部门既承担着规划的基本任务,同时又承担着规划评价的任务,所以在工作中就难免会有疏忽和漏洞。而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又没有听取百姓的心声,没有集思广益,不公开的城市规划工作不能够接受大众的监督,难免会出现一些弊病。一些规划部门以及一些规划工作的领导等,为了为部门和个人谋取私利,明知道规划工作中有问题,还是强硬执行,最终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一些城市规划的官员与施工建设单位权钱勾结,没有建设实力和资金能力的前提下招标成功,给城市留下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

2.2研究方式的过度细化

受传统的分解方法和简化方法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城市的了解越多,产生的学科及学科分支就会越多。如今,对城市进行研究的有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而且仍将随时代拓展。研究学科越分越细的结果是:各专业往往只是针对某一个侧面来研究问题,而且着重探索详细规律和研究各种技术细节。如此,顾此失彼在所难免,其研究结果往往也是难以相互协调,有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而在丧失了对研究对象整体利益追求的前提下,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综合协调能力大大下降,使城市规划陷入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境地,成为了一项针对性很强的补救性工作,失去了前瞻性和指导性。

2.3规划方式的过度技术化倾向

人类所生存的世界是知识世界、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的统一。思维方式过度解析和研究方式过度细化使得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体现知识世界的发展成果,越来越成为了一门技术,同时却越来越忽视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这种纯粹技术的统治只会使城市更为物质化、形象化、感官化,人类科学精神是得到了体现,我们却丢掉了人类人文精神这个基础,舍弃了人类哲学精神这个本源,不能够真正体现人类聚居生活的基本要求,这是城市规划中的不负责任,也是城市规划中的弊病,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处理,将会影响城市规划的整体质量。

3“人居环境”理论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现代城市规划需要整体观和战略观指导,人居环境科学的特点符合这种要求。虽然人居环境科学在城市规划研究及建设实践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还未真正融入城市规划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中来。

3.1人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人居环境”理论的人类因素是其他所有因素的前提条件,在满足人类因素的前提下,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些设计没有对小区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及使用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很少真正关心居民身心与健康的需求,使近在咫尺的邻里关系变得陌生;忽略了形式与功能的相结合的方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缺失,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难以维持。真正留给公共服务空间的用地少之又少,居民交流和交往的公共空间就这样被压缩了。应该合理地对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强调居住小区的人文和交际功能,在此基础上,按照功能的需要再确定配置标准。

3.2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有这样一种奇怪现象,开发商知道业主对于小区的居住环境尤为重视,因此,在销售宣传的初期大力渲染小区的环境建设,打着小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的幌子,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经费的投资,提高工期,往往没有进行相关的建设,或者只是形式上的敷衍了事,造成了开发商和业主之间的较大矛盾。这就导致了建筑周边的河流资源,生态资源,植被资源等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用,反而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居环境的思想概念,主要是实现因地制宜,倡导充分利用周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降低对各项资源的破坏,最终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利用人居思想进行的城市规划,使得绿化工程等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问题,也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结语

人居环境的科学思想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概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概念的综合和升华,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人居环境的科学思想战略,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改善城市居住市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随着社会建设的逐渐深入,未来人居环境理念将会得到更大的重视,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也将会越来越科学。

参考文献:

[1]陆彤.浅析影响我国城市规划的因素与显著问题[J].城乡与环境.2012:487.

人居环境科学篇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也随之产生。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便是城市的住房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不同领域对其都有不同的见解和建议,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而言,往往习惯从技术层面来缓解该问题,如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运用传统的城市规划手段来缓解城市的住房问题已经远远不够了,规划领域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环境条件下,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去缓解住房问题,就应当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而人居环境科学则为规划者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方法。

1人居环境科学概况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而不像城市规划、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是涉及人类聚居某一部分或者某个侧面。

在借鉴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的理论的基础上,吴良镛先生把人居环境内容分为五个大系统,包括人、自然、居住、社会和其他支撑系统等。根据中国实践把人居环境分为五个层次,即建筑、社区、城市、区域、全球五个层次。他还明确了处理这些问题的五大原则,包括生态观念、经济观念、科技观念、社会观念和文化观念。[1]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居环境科学就要求规划者在规划过程中,特别是在面对各种城市问题的时候,应当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城市,这包括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等,而不仅仅是物质规划的层面。与此同时,在整体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在规划前将各方面因素考虑进去,还要考虑到我们的规划成果对城市的各方面、对城市的整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及带来什么样的作用。

2当下我国城市住房问题分析

造成我国城市住房问题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不同领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当下我国的住房问题主要体现在住房质量和住房供给两方面。

2.1住房质量的问题

一方面是住宅建筑本身质量问题,主要指低质量的住房,这包括城市里一些老城区的住房,当初质量合格的住房,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逐渐老化而变成的低质量住房;另一方面是一些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这类住房在建成之时便已经是低质量住房了。对于前者,我国目前许多城市面临着城市更新的问题,在这过程中,便牵涉到拆迁与改善的问题。该如何安置拆迁地区的居民,是为他们提供别处的住房,还是简简单单的给他们一个搬迁的通知和一定的补贴然后就把他们赶走,这都将带来不同的社会影响,这都是我们在规划过程中应当考虑进去的;对于后者,主要是由于一些黑心的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相关的监管部门的玩忽职守所导致,这不仅仅会带来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还将对社会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对于这点,规划的审批部门应当严肃认真对待,把好关卡,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第三个方面是住宅建筑周围环境质量问题,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城市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他们对住房的追求不仅表现在住房本身方面,而且对于住房周边的舒适、方便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是住房面积大而住房周边景观环境较差、设施不完善同样会影响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引起居民的不满。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住宅本身,还应当考虑到其周边的景观环境,如何将建筑更好的融入到周边的景观之中。

2.2住房供给问题

通俗的来说,笔者认为在住房供给问题上主要有“无房可买”“无钱买房”两种情况。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表现为“无房可买”的情况,我国当时“重生产,轻生活”的方针,使得当时的城市建设极少进行住房建设,而在少有的住房中,采取的也是政府统一分配的制度,私人基本上无法自主进行住房的选购;自从我国的住房商品化以来,发展至今,住房供给问题则更多的体现在“无钱买房”的情况。各地高得离谱的房价,使得现在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房,特别是对在一线城市的打拼的绝大部分外地年轻人来说,想在一线城市买房“扎根”简直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在一些一线之外的城市,有的人可能举全家之力住进了新买的住房,也得当大半辈子的“房奴”。虽然这类现象已经得到了大家无奈的共识,但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并算不上是积极的。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与房价与人们收入的不对等,从规划层面可能无法直接解决此类问题,但是规划可以从侧面去帮助和缓解这类人群的住房压力,下文会对此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对策。

3从人居环境科学角度提出的规划对策

导致住房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等等,当下城市规划在面对住房问题时的任务并不是去想办法解决其产生背后复杂的原因,城市规划无法左右政府加大对住房的投入,无法提高人们的收入,无法直接制定有助于弱势群体的住房政策。但是作为规划者,如果我们能运用人居环境科学整体观的方法论来思考和分析住房问题背后的原因,把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当成既定的前提条件,将规划内容与这些方面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去做规划,那么,我们的规划成果就能有效地配合城市中的其他部门去真正的发挥出规划应有的作用。因此,针对我国当下的住房问题,结合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笔者认为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可以做出以下几点对策:

3.1细化居住用地分类

在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居住用地分為三大类六小类,然而这些分类都是从住宅的建筑质量及其周边的设施配套和环境质量等物质层面来划分的,这便使得规划的内容与住房问题的调控政策基本没有关联。如果借助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在能在规划之外,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研究当下的住房问题以及一些相关的住房政策,在现行的用地标准基础上深化居住用地分类或者平行地再出一套针对住房的分类标准,比如将居住用地分类为商品房用地、经济适用房用地、保障性住房用地等,那么城市规划不仅将更好的体现其追求公平和效率的属性,而且也将更好地去配合其他部门去解决住房问题。

3.2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对住房问题的整体性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同样,在住房问题领域,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那如何解决问题也无从谈起。那么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出发,不仅仅是在物质规划层面,人民家庭的收入水平、购房意向、住房类型和面积意向等各个方面的调研,都将为今后住房用地面积的划定、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等规划编制内容提供重要的依据。江苏省常熟市的住房建设规划除了规划正本外,还开展了6个专题研究:住房现状分析、住房需求预测、住房市场分析和预测、住房结构和保障体系、住房空间布局、居住用地规划。常熟市在房展会时对参展者的年龄、收入、购房意向、购房目的、未购房原因作了问卷调查,对现有住房需求态势进行了分析。预测未来住房需求时,常熟市考虑了户籍人口增长缓慢、外来人口增长迅速等特征,考虑了产业发展、拆迁安置等因素,并对不同群体住房需求进行分别预测。从当地的实施情况看,常熟市住房建设规划比较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

3.3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的管理严控

在规划管理中,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严格控制。目前全国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已经逐步向普通商品住房倾斜,一些城市也迅速推出了一定数量、比例的保障性住房项目用地。在《2008年苏州住房建设计划》中新建商品房与政策保障房比例已经接近1:1。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保障性住房的用地布局及控制指标应作为强制性内容.在开发建设中应保障此类用地不被占用,严格予以落实。[3]一旦此类用地被占用,所引起的不仅仅是城市用地功能的问题,还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

4结语

导致住房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还是政治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对于任何一名规划者来说都是一项必须的和长期的任务,笔者在此也只是从规划层面表达了一些对住房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其中某些观点肯定是不成熟、不全面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城市中的其他问题如交通、生态、历史文化保护等也是一样,关键在于掌握和运用好正确的方法,而人居环境科学恰恰给规划工作者在处理城市问题上指明了一个正确而有效的方向。相信随着人居环境科学方法论的深入和推广,城市中的各种问题也将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得到缓解和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晶晶.“人居环境科学”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吴良镛先生新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读后感[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22-524.

[2]常熟市住房建设规划课题组.常熟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20)专题报告汇编[R].2007.

[3]邹军,郑文含,姚秀利.关于住房问题的规划应对思考[J].城市规划,2008(09).

人居环境科学篇7

试论从人居环境到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因此,在实践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以科学的发展观践行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给了景观设计以理论的指导。

关键词:人居环境学;景观设计;系统。“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二、景观设计原则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从生态学的角度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强调生物的总体和环境的作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起构成了一个实体,所有的需要都从这个人居环境取得,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它的各个部分建设,还要达到整体的完满,既达到作为“生物的人”在这个生物圈内存在的条件的满足,又达到作为“社会的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需要的条件的满足。因此,人工建设必然以人居环境的和谐作为前提和目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同样不例外。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三、结语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参考文献:[1]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研究.1996(1)1.[2]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曹林娣.静读园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人居环境科学篇8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篇9

关键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物质需求;精神需求

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处于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应从人居环境的科学发展战略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营造一个适于人居的环境,使城市发展步入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

2科学依据的分析

2.1“五大统筹”与人居环境科学框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都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也是指导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最高指导原则,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以“五大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五大要素”(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五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为基础,构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

2.2人居环境科学的哲学思考

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的建设任务就是建立宜人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科学框架建立在对环境的基本认识上:我们的居住环境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各个相关部分组成,要求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综合起来,这“整体环境”与“普遍联系”是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它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变化的。

3以科学为依据分析人居环境

3.1创新观念,充分认识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

人居环境,就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人类进行居住、工作、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活动的过程中创造的环境;它不仅包括住宅质量、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交通状况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空气质量、绿化美化、卫生条件等硬件设施构成的硬环境,而且包括家庭氛围、邻里质量、居住区和谐、安全归属感、社会制度和秩序、人居环境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人们从追求生活水平到追求生活质量,方便、舒适、和谐、优美的居住空间,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有益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3.2正确把握改善人居环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改善人居环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坚持改善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树立品质特色、精品意识。

3.2.1以“人”为本

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一个追求居住环境,讲究居住生活品质,提高建设质量水平的人居环境时代。在环境时代,人居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人、资源和环境协调问题,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人、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要对环境合理性、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有一个周到的考虑。

3.2.1.1居住环境应以人为本

新加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建的住宅,因设计缺乏舒适性,且无绿地率,不得不将90%的住宅楼拆除重建!人们往往在创造了一个新品种后,由于其无法与生态环境一致,又将其毁灭。我国以前在住宅规划中很少考虑到环境的设计,而现在,环境已成为住宅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人们在购买住宅时所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但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的建设,也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在住宅环境设计中,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奢华,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却不够。有相当一部分住宅小区的室外环境从表面上看,注重对环境的营造,如大面积的绿地及各式各样的水景和建筑小品,可仔细研究,这些只不过是在景观上追求宏大和公园化的视觉效果,其结果却是将温馨的家园变成了城市公园,忽视了对居民活动场地等功能性空间和设施的考虑。

其实,居住环境的优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细致分析起来,包含五个方面的因素:①交通环境;②商业购物环境;③交往教育环境;④绿化生态环境;⑤治安服务环境[1]。

在居住环境的需求中,最大的需求是人们互助互爱的邻里关系,社会交往和回归自然等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社会所必不可少的活动[2]。一般来讲,住宅区应设置数量较多的且舒适的可供人们交往,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的空间场所,如林荫、草坪、凉亭、桌椅、水面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散步、锻炼身体、休息、玩耍、交往、读书等,而不同的户外活动行为需要不同功能的场所,居民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一种场所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或治疗大城市中的冷漠病。所以,居住区的环境,如绿地等设计要方便人们使用,重视空间绿地规划,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并且,按照不同年龄的人行为的需要和规律,配备设施,安排场地,布置道路和种植,创造出方便、舒适、充满人情味的居家环境[3]。

4科技开发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以人为本”是当代居住环境的共同要求。从环境的生存需求、私密性、舒适性、归属感等方面阐述现代居住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内容及原则。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居住环境才是“人性化”的环境。

人类的居住活动被称为“城市的第一活动”。住宅与居住环境的优劣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已成为人类居住活动的共同取向。

4.1满足居住活动的物质需求

功能是居住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第一要素,人们的生存空间是由一个个完整的单元体组成。居住环境的设计是围绕单元体组成的居住建筑的主体,并对建筑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居住环境设计并非居住条件的决定因素,但在空间利用上给人带来的方便与影响却不容忽视。现代居住环境对居住空间中供人们使用、观赏、休闲、娱乐的一些设施的设计和对自然景观、环境景观的完善,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美感。交通道路的设计便捷而不迂回,曲折而有趣,户外休息和健身设施按照人体工程学尺度的要求进行设计。合理布置植物与水体改善环境生态、调节小气候,适应人们的情感及审美情趣。

4.2满足居住活动的精神需求

关注与强调精神文化是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现代居住环境设计不仅要关注环境的使用功能,更强调人类的精神文化。希望加强场所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建筑与景观尺度宜人、形态亲和,回归人们对“家”的感知。从心理学的需求出发,在环境设计中,根据不同空间环境的特点,如游乐场与纪念性广场的区别,使空间的体验性与环境的实用功能性相吻合,满足私密性、舒适性、归属感的基本要求。不同形态的空间引起人们情绪及心理上的不同体验。封闭的空间私密性较强,而开放的空间缺乏私密性。舒适感的产生有赖于环境的可识别性、标志性。

4.3科学设计居住环境

有特征的环境设计,能体现居住区的精神及个性特点,很容易让人有丰富的想象。居住设施的完善,人际交往空间的形成,可使居民对本社区地域与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社区中的文化性设施,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环境的魅力,并从中体验到极强的归属感,易于形成融洽、稳定的社会关系。

4.3.1居住环境的品质特色

改善人居环境要从建设最佳人居环境的指标出发,制定出属于自己独有品质和特色的社区。要有细节意识,让社区具有独特的人居品质和健康特色,要将环保、健康的概念真正落到实处。

4.3.2居住环境的设计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渴望与自然对话,渴望重新融于自然,融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居住区在选址上要给人们提供较好的外界环境—“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远离噪声源的地段。选择较好的环境是小区居住环境人性化好设计的前提,是小区居住环境设计优化的根本。

4.3.2.1尊重自然、生态优化

居住区的公共绿化要考虑应有的覆盖率。要从总体考虑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中进行房屋的有序排列、房屋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恢复建筑所占用的植被面积,对原有环境进一步优化。这是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与创造自然优化生态的“生态美学观”的有机结合。在建筑设计中选用适宜的形式、高度、位置、材料进行防噪、阻噪。充分利用屋顶、平台等恢复植被面积,建立私人的“景观花园”等,这些做法都是“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值得借鉴。

4.3.2.2空间环境

居住区空间环境对改善小区生活条件,丰富城市景观面貌,提高居住区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空间发展到今天是被赋予历史文脉、现代意识、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精神的广义人性空间。

在“生态优化”,“整体优化”的前提下,如何在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满足空间开阔、布局紧凑,使住户在小区公共空间环境中有轻快、愉悦、友好的氛围,对组团环境有认同感、归属感,小区中空间秩序及组团合理布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小区“广场”应是广义的、可意象的,是开放的、有序的。

4.3.2.3智能环境

在人们迈向知识时代的今天,居住环境的智能化设计,是居住区人性需求的必须条件。人们对高科技信息在智能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对环保材料、生物材料、高科技复合材料的充分利用,对资源可循环利用设备的开发利用,对节能设备的利用,对自然资源设备的利用等。真正的人性化居住环境,将是一个绿色的、空间氛围积极的、智能环境先进的栖息之地。是人们融于自然环境,创造自然,秉承传统文脉,赋予现代意识的高质量的栖身之社区、城市最积极的构架组成。[4]

5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保证自然和人居环境的和谐

5.1以可持续发展为本就是坚持自然生态环境原则和绿色建筑技术原则

自然生态环境原则就是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并将其纳入整个城市的生态园林规划,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绿色建筑技术原则就是提倡在城市住区建设中广泛采用新技术,根除低劣的材料和产品,努力开发出适合资源节约型住宅建筑体系[5]。

5.2怎样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意义在于,将具体的发展活动与全球环境和人类未来的大时空结合起来。现在,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从量的需求转向质的需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6]。提高住宅建筑的灵活性[7],在初始设计时进行超前考虑和留有充分的余地,能延长住宅的生命期限[8],并减少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6居住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改善居住环境,既要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又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和市民的承受能力,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发展,以最少的社会经济资本保护环境。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7居住环境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建设一个有利于人的一切活动,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和享受的城市人居环境,应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要制定好建设规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要从满意程度和客观环境建设水平两方面进行,要根据《中国人居环境申报和评选办法》,对照《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和《中国人居环境奖评选主题及内容》各项标准和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源于国标,高于国标”的要求,建立符合国家规定和我市实际的指标评价体系。

8居住环境的保障措施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的政绩观做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营造环境,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这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本身就是最大的政绩。

9结论

制定政策,合理开发,客观务实。坚持以科学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合理的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住区是人类发展的一种理想,为提高人类的自我价值,爱护自然,保证整体环境的和谐与稳定,保护探索可持续发展技术,营造可持续发展绿色居住区,为不断提高人类的居住质量和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耀培.中国居住实态与小康住宅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81

[2]陈晓.浅谈居住外环境质量的提高[J].中外建筑,2000

[3]黄晓鸾.居住区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韩东青.浅析绿色实际及其在城市建筑中的难点.建筑学报.1995

[5]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6]易金萍.浅议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住宅科技,2001

人居环境科学篇10

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住宅小区;景观衰败;景观修复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Residentialquartersoftheinteractionofurbantransport

wanGYi-fei1,CHenXian2,SonGJie3,wanGJie4

(1.YunnanindustrialandCommercialofcollege;2.CollegeofLandscapeandHorticulture,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3.FlowerResearchinstitute,Yunn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YunnanKunming650201,

china;3.Xi’aninternationalUniversity,ShanxiXi’an71007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introducesthepresentsituationofresidentialarealandscapedecline,characteristicsandreasons,onthebasisofthetheoryofhumansettlementenvironmentcapacity,toYikangroadcommunityofYongchangresidentialinKunmingcityasanexampleforanalysis,fromthecorrespondingrepairplan:Firstly,therepairofecologicalcarryingcapacity;then,repaircapacity;thirdly,repairtheresidents'psychologicalbearingcapacity,Forourcountrytheexplorationofnewcommunitydevelopmentmodel,therenewalandtransformationofresidentialresearchprovidesthebeneficialreference.

Keywords: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residentialquarters;Landscapedecline;Landscaperestoration

随着现代主义功能城市的衰败,住宅小区的衰败引发了很多城市及社会问题,一个代表就是1972被爆炸拆除的普鲁伊-埃戈住宅小区。欧美国家在20世纪5-60年代就开始经历了城市的各种病态现象,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在社区规划、城市社会学、人文科学及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中成果丰硕,其中以社区建设理论、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倡导性更新和改造论等理论为代表[1-3],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的扭转了社区的衰败,提升了社区的活力。

国内主流社区发展模式仍旧是带有自闭性和大尺度弊端的住宅小区,近年来衰败以初见端倪,但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却得到了空前普及[2],因此我国住宅小区发生大规模衰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发生衰败的住宅小区主要集中在建设时间处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的住宅小区也被称之为城市旧居住区[4-5]。国内的关注点大多仍停留在新小区的开发和建设中,期间催生了一些理论如城市更新改造论及城市空间发展论[6],但这些理论都是以城市规划学科为背景具有较大的宏观性,以简单的拆迁改为主要方式忽视了小区与城市的有机系统性、地方文化特色和居民的心理感受,并不能有效的从微观层面来应对未来住宅小区大规模的衰败问题。本文以住宅小区景观衰败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为依据从微观层面进行修复和活力的提升为住宅小区衰败的扭转创造基础。

一、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

1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提出是以人类聚居环境学、景观学及景观承载力理论为理论基础,面对新的问题和形势提出的新的解决方法,并将这个新的解决方法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形成的新理论。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HumaninhabitationandSettlementenvironmentcapcity)的概念:泛指人类所聚居或居住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对于人类的生产与活动的供给和持续的能力[6]。

2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内涵

从人类聚居环境的研究对象来看,人类聚居环境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概念由人类聚居(HumaninhabitaionandSettlement)和生态环境科学(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这两大概念范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其研究对象概括的说可以分为客体―生态环境;主体―人类的生产与活动[6]。因此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具有研究尺度上的三元即宏观、中观及微观层的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特征上的三元即时空性、动态性和自律性;

此外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更加着重的探讨和研究了环境的变化对于环境中的人的心理影响,因此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内容上的三元包括生态环境承载力、功能承载力及居民心理环境承载力(见图1)。

(1)生态环境承载力指人类所聚居或居住的生存环境对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供给与持续能力。包括环境对于激增的人口、为生产与生活所提供的资源及产生的垃圾等的供给与承受能力。

(2)功能承载力是环境满足居民的各项生产与生活的功能的能力。

(3)居民心理环境承载力是指居民对于所居住环境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个承载力是一个心理量。具体细分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初级的层次即生理容量;第二,心理容量;第三,最高级的层次即精神层次的容量[7]。这个三个层次构成了一个金字塔体系(见图2),可知景观设计的方法与人对景观的感受方向恰恰相反,是以精神层次为设计出发点,进而满足心理容量第二个层次,最后满足生理容量这个初级层次,这样居民的心理承载力就可以得到显著的、持续的提高,并形成正向循环系统。

对衰败小区运用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首先从宏观的角度系统认识衰败小区与城市的系统关系,分析衰败的原因,明确景观修复的理念。其次从微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和提出景观衰败的各项承载力的修复方案,保证小区景观修复后的适宜人居性。

二、昆明市永昌小区景观衰败的现状调查

永昌小区位于昆明城市的次中心区域,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昆明标准的旧居住区,由多个社区组成本文以永昌小区益康路社区为例。小区居住人员现多为外来流动人口,因政府对小区的投入较少,少有维护导致区内整体形象“脏”、“乱”、“差”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居住环境质量,亟待改进。

1生态环境调查

区内植物缺乏正常的养护管理而生长较差,使得区内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加之城市日益增加的尾气及噪音,使得区内原本下降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蒙受更大的压力,进而使得整个小区环境毫无生态可言(见图3)。

(1)绿化植物数量少、种类单一、配置不合理、生态综合效益较差。小区内部绿化植物有13种,乔灌木共计57棵,小区绿化率为15%。

(2)绿化植物生长情况较差。在缺失了正常的绿化养护管理下,乔木生长缓慢且直立枝、旁枝较多,杂草丛生,病虫害较多。

2功能设施调查

区内公共设施在建造前,就已经依据区内居民的人数、需求及服务对象的群体特征做了了规划与设计,能够满足当时区内居民的使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居民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发展,小区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却没有及时更新,功能单一且简陋导致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不足(见图4)。

(1)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单一且数量较少。区内设施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居民日渐丰富的生活需求,导致小区活力丧失、周边交通拥堵、自行车及机动车位配置数量明显不足、占消防通道及乱停现象严重、消防设施及娱乐健身设施很少。

(2)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丧失。区内设施年久失修,多数已荒废或被居民改为它用。

3景观形象调查

(1)景观形象脏乱差。区内建筑破败、道路破损严重、车辆乱停、植物病虫害严重、杂草丛生、违规临时搭建建筑较多、电线私自搭设现象严重导致区内景观形象“脏”、“乱”、“差”。

(2)无景观特色。小区建设年代较早,园林设计多为简单绿化、建筑样式及外立面也过于简单和呆板,使得区内景观设计毫无特色可言。

三、景观衰败修复思路与设计

1景观修复设计思路

上述分析表明,永昌小区的衰败本质原因是作为子系统的住宅小区在自身弊端的作用下与作为母系统的城市非正向互动所引起的[2],其表现形式是由于区内各项承载力的下降和丧失所造成的,因此修复形式要以增加、改善和更新的方式进行。修复思路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调查、评价和规划,打开围墙对内部交通与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进行统筹更新规划,从微观的角度对区内生态环境承载力、功能承载力和居民心理环境承载力方面进行全面的增加和改善以保证小区景观承载力修复后的适宜人居性。

2修复设计方案

(1)区内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修复;①清除原有带病虫害、生长不良、无观赏和功效价值的绿化植物;②增加具有观赏特性并能净化空气的植物15种,提高区内的绿化率至40%,主要绿化植物见表1。

表1主要绿化植物

序号中名学名科属类型规格

胸径

(cm)高度

(m)冠幅

(m)

1银杏GinkgobilobaL.银杏科

银杏属落叶

乔木8~123~52~3

2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杉科

水杉属落叶

乔木8~125~82~3

3玉兰magnoliadenudafaDesr.exLamk木兰科

木兰属落叶

乔木5~82~31.5~2

4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樟科

樟属常绿

乔木12~153~63~5

5云南樟Cinnamomumglanduliferum(wall.)nees樟科

樟属常绿

乔木12~153~63~5

6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千屈菜科

紫薇属落叶

乔木4~61~21~2

7冬樱花Cerasuscerasoidesvar.majestica(Koehne)ingram蔷薇科

樱属落叶

乔木8~102~32~3

8云南

樱花CerasuscerasoidesD.Donvar.rubeaC.ingram蔷薇科

樱属落叶

乔木6~82~32~3

9垂丝

海棠malushallianaKoehne蔷薇科

苹果属落叶

乔木6~83~52~3

10垂柳SalixbabylonicaL.杨柳科

柳属落叶

乔木12~153~54~5

11小叶榕FicusmicrocarpaL.f.桑科

榕属常绿

乔木15~204~63~5

12四季

桂花osmanthusfragransLour.var.semperflorens木樨科

木樨属常绿

乔木12~154~53~5

13蓝花楹JacarandaacutifoliaHumb.etBonpl.紫葳科

蓝花楹属落叶

乔木8~123~42~3

14蒲葵Livistonachinensis(Jacq.)R.Br.棕榈科

蒲葵属常绿

乔木12~153~61.5~2

15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thunb.小檗科

南天竹属常绿

灌木0.3~0.60.1~0.2

16萼距花CupheaplatycentraLem.千屈菜科

萼距花属常绿

灌木0.2~0.30.1~0.2

17叶子花Bougainvilleaspectabiliswilld.紫茉莉科

叶子花属常绿

灌木0.6~1.20.6~1

18海桐pittosporumtobira(thunb.)aiton海桐花科

海桐花属常绿

灌木1~1.20.6~1

19黄花槐SophoraxanthanthaC.Y.ma蝶形花科

槐属常绿

灌木8~102~31.5~2

20红花

木Loropetalumchinense(R.Br.)oliv.var.rubrumYieh金缕梅科

木属常绿

灌木0.3~0.60.3~0.6

21桃叶

珊瑚aucubachlorascensF.t.wang山茱萸科

桃叶珊瑚属常绿

灌木0.2~0.30.2~0.3

22八角

金盘Fatsiajaponica(thunb.)Decneetplanch.五加科

八角金盘属常绿

灌木0.3~0.60.3~0.6

23毛杜鹃RhododendronmicrophytonFranch.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常绿

灌木0.4~0.60.3~0.6

24假连翘DurantarepensL.马鞭草科

假连翘属常绿

灌木0.3~0.60.3~0.6

25肾蕨nephrolepisauriculata(L.)trimen肾蕨科

肾蕨属草本0.2~0.30.2~0.3

26睡莲nymphaeatetragonaGeorgi睡莲科

睡莲属草本

27美人蕉CannaindicaL.美人蕉科

美人蕉属多年生草本0.6~1.20.3~0.6

28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百合科

沿街草属多年生草本0.2~0.30.2~0.3

29菖蒲acorusgramineus(L.)Soland天南星科

菖蒲属多年生草本

30蜘蛛兰HymenocallisLittoralis(Jacq.)Salisb.石蒜科

水鬼蕉属多年生草本0.6~10.3~0.6

31鸢尾iristectorummaxim.鸢尾科

鸢尾属多年生草本0.3~0.50.3~0.6

32金竹phyllostachyssulphurea(Carr.)a.etC.Riv竹亚科

刚竹属竹类2~31~1.2

33紫藤wisteriasinensis(Sims)Sweet蝶形花科

紫藤属落叶藤本

34炮仗花pyrostegiavenusta(Ker)miers紫葳科

炮仗藤属藤本

(2)社区功能承载力的修复

从宏观的角度以作为子系统的住宅小区需要向作为母系统的城市进行资源的返还作为指导理念对社区功能的承载力进行修复。①打开小区围墙,将小区的出入口增加为6个,新建小区6米宽干路4条、4米宽支路2条,将小区内的交通承载力返还给城市,以缓解周边永昌路、华昌路和永学巷的交通压力,增加区内商业机会,提升社区活力;②将9号、12号、16号和20号楼拆除,改建为公共服务设施如停车场、社区篮球场、绿地,以提高子系统(小区)的功能承载力(见图5)。

从微观的角度以绿色公共设施引导居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指导理念对社区功能的承载力进行修复。①更新并增加原有功能设施的量如残破的道路系统、健身设施、车库、园林小品、园桌、座椅、廊架、垃圾桶等;②健康慢跑道、自行车道、步行林荫道各2.1公里、社区篮球场1个、机动车停车位40个、健身设施场地370平米、残疾人专用设施等;③新建商业办公综合体,将居住、商业、办公多功能高度混合,提升居民的生活、工作的便利性和社区的活力。上述可直接提高区内的公共设施的量和服务功能,也可以间接的提高区内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见图6)。

(3)社区居民心理承载力的修复

在精神层次:①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势和特点,以开展和参与社区活动的形式来强化社区文化特色,提高居民的身份感和归属感;②在规划上留出开敞空间,并通过对建筑出入口的有意安排增加居民相遇、交流、活动的次数以增进了解[13-14]。

在心理层次:①道路系统易曲不易直;②对过境交通进行限速为20公里/小时,并禁止鸣笛以减少过境交通的干扰,保证静稳性[15-16];③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上选择粗糙、而有厚重感和质感的仿石漆,并辅以常春藤来增加其材质感给人一种平稳、厚重和悠闲的感觉。

在生理层次:①植物的搭配形式、种植形式,如乔灌草的复层搭配、立体绿化等以增加区内的空间流畅感、丰富区内的空间层次;②通过对植物造型、花色、花期、香气的合理配植强化区内的季象变化和景观特色,以提高小区的可观赏性。

四、结语

目前国内住宅小区景观衰败是由其自身弊端所引起的子―母系统的非正向互动的结果,表现为小区内部各项承载力的下降和丧失。本文运用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对小区内的各项承载力的修复做了一些探索式的研究,但这还远远不能很好的应对将来国内住宅小区的大规模衰败,因此应该从理念上彻底摒弃住宅小区这种落后的社区发展模式,花大力气尽快探索出一种能与城市进行正向互动的新型社区发展模式,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宜人的新型人类聚居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一飞.开放式住区生态景观设计的研究[D].昆明:云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10.

[2]杨德昭.城市花园公寓[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美]简•雅各布斯.伟大的美国城市的生与死[m].金衡山,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王一飞,车伟光,陈贤,郑锋.住宅小区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10,30(4):41-45.

[5]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刘滨谊.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J].城市规划汇刊,1996,(4):5-11.

[7]刘滨谊.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m].

[8]王敏,段渊古,马强,绍兰兰,王龙.城市旧居住区改造的思考[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3):230-234.

[9]姜长怔,王丽.城市旧居住区改造研究[J].住宅科技,2009,28(1):52-56.

[10]刘滨谊.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J].中国园林,2010,(10):31-35.

[11]刘滨谊.风景园林三元论[J].中国园林.2013,(11):37-45.

[12]刘滨谊,李开然.纪念性景观设计原则初探[J].规划设计.2003,(2):21-25.

[13]杨庆贵,提高社区环境品质加强居民定居意识―对上海大都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1997,4:17-33.

[14]杨蕊.激发社区活力,创造邻里良好的交往空间―城市郊区开放住区的街道空间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