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历史年代史十篇初中历史年代史十篇

初中历史年代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9:24

初中历史年代史篇1

(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①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②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l

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在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农业方面:

①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②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③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3)手工业方面: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①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②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③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l

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富裕农民:

①背景: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贵族将地产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学科&网

②结果: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市民阶层:

①形成: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②政治权利的扩大:富商巨贾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二)文艺复兴运动

1.文艺复兴

(2)兴起: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时间

14—16世纪(延续近300年)

实质

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方式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意义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但丁

(1)地位:文艺复兴的先驱。

(2)国籍:意大利。

(3)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

l

《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4)地位: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l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它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

(5)地位: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4.莎士比亚

(1)背景: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学科*网

(2)国籍:英国。

(3)成就: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4)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l

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三)探寻新航路

1.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历史因素:

①经济根源:

a.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B.来自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宝石和黄金等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

②社会根源: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对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描绘,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③商路因素:

a.亚洲的商品要先汇聚到地中海地区,再转运欧洲各地,中间要经过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的层层转手,商品到达欧洲后,价格已经涨了8—10倍。

B.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客观条件:

①地圆学说的流行: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有的学者还能大致勾画出地球的自然轮廓。他们断定,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一些人试图环绕地球进行航行。

②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a.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B.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

C.同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载重量增加;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

2.探寻新航路的活动

航海家

资助国家

时间

航行路线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1488年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1498年

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哥伦布

西班牙

1492—1493年

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

西班牙

1519—1522年

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l

哥伦布到达了美洲,但他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

3.探寻新航路的意义:

(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四)早期殖民掠夺

l

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他们用葡萄牙的手工业品,交换当地人的黄金。

l

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自称“无敌舰队”。西班牙凭借这支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西班牙殖民者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

2.英国的殖民扩张

(1)背景:

①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的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

②英国位于海上贸易航道的要冲,只有打破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才能向海外发展。

(2)过程:

①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②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学科.网

l

“三角贸易”: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3.荷、法、英殖民争霸

(1)荷兰:

(1)背景: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2)殖民争霸概况:进入17世纪,荷兰加入殖民掠夺行列。

①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②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和锡兰。

③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

④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

⑤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

(2)法国:17世纪下半叶,后崛起的法国也加入殖民争霸的行列,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

(3)英国与荷兰、法国的争夺

①目的: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

②时间:从17世纪下半叶起

③结果: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4.殖民掠夺的影响:

(1)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2)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传统原则:

①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发《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②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2)议会与王权的对立: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来自苏格兰,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学科&网

2.革命的发生

(1)背景:

①继詹姆士一世之后,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②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l

《权利请愿书》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

(2)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3)初期成果: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4)克伦威尔的统治:共和国的权力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3.《权利法案》

(1)背景: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查理二世的继任者是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二世是个天主教徒,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2)“光荣革命”爆发: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

。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3)《权利法案》颁布:

①时间:1689年。

②颁布机构:英国议会。

③主要内容:

l

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l

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4)其他限制:议会还规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威廉夫妇接受了《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

(5)影响: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二)美国的独立

1.独立战争的序幕

(1)北美概况:

①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

②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来到北美,他们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③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商品的市场,英国殖民者驱赶当地的印第安人,剥削欧洲移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奴。

④1765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2)独立战争的序幕:

①导火索: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了新的抗税浪潮。

②开始标志:1775年4月19日凌晨,800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军,在来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来克星顿的枪声)

2.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背景:来克星顿的枪声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抵抗热情,各地人民纷纷组织起来,武装支援波士顿。

(2)第二届大陆会议

①时间:1775年5月。

②参会者: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

③地点:费城。

④主要人物:华盛顿。

⑤主张:武力反抗英军。

⑥成果: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3)发展:北美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④主要内容:

a.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B.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⑤意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⑥地位:《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⑦局限性: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2)萨拉托加大捷

①背景:《独立宣言》发表后,大陆军与英军的战争仍在进行。法国支持美国独立。

②概况:1777年,一支6000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

③地位: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④影响:之后,法国承认美国,公开参战。欧洲各国也因与英国的矛盾结成了“武装中立同盟”,英国陷入孤立。

(3)独立战争结束

①约克镇战役: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

②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4)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5)1787年美国宪法

①背景:《独立宣言》发表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学科%网

②制定: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

③内容: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④意义: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旧制度的危机

(1)政治概况: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

(2)经济概况: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概况:启蒙运动。

①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②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③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法国大革命

(1)背景:

①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②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2)导火索: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强自身的政治权利,并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

l

按照原来的方式,三级会议分三个等级分别开会,每个等级,都只有一票表决权。在这次会议中,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强自身的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此后,第三等级的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作为民众的唯一代表,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消息传开,巴黎民众不断聚集并武装起来,支持制宪议会。

(3)过程

①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②纲领文件: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③制定宪法: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④曲折:国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但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巴黎。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组织义勇军救援巴黎。法国军队在瓦尔密击退侵略者,将敌人赶出国境。学科*网

⑤建立共和国:随后,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⑥处死国王:国王呼吁外国君主军事干预的信件随即被发现,巴黎民众强烈要求惩办国王。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

⑦高潮:

a.外部: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各国君主深受震动,他们害怕革命传播,决定绞杀法国的革命。英、荷、西与普、奥等国结成反法联盟,从几个方向进攻法国。

B.内部: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乘机抬头,妄图复辟。

C.应对: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结果:雅各宾派的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结果罗伯斯庇尔等人也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不久,新的反法联军又卷土重来。

(4)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拿破仑帝国

(1)建立:

①背景:当时的法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②政变: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③拿破仑的统治

a.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B.制定《拿破仑法典》。

l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C.在战场上,反法联盟一次次与法国较量,一次次败在拿破仑手下。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他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

④建立帝国: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⑤覆灭:

①拿破仑虽然当上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

②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③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考向一

文艺复兴的实质

在封建社会内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新的思想文化来冲破教会的桎梏,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来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不是简单地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其产生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前提,是以反对封建教会为重要内容,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是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服务的,属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所以,恩格斯说:“这个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典例引领】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文艺复兴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

B.文艺复兴没有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文艺复兴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文艺复兴没有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答案】C

考向二

多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典例引领】新航路开辟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②伴随着殖民扩张与掠夺

③促进了各大洲经济的繁荣与交流

④传播了欧洲的先进文明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考向三

比较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

【典例引领】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都是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爆发

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③革命都以暴力斗争方式进行

④革命最后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答案】D

考向四

全面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关于拿破仑对外战争,分两个阶段分析。

以1806年为界,此前战争主要是针对反法同盟国家,是为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是正义战争。通过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打击了欧洲封建反动势力,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同时,法军所到之处,推翻了一些小邦的封建王朝,废除其农奴制度,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这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1806年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战争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战争性质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争夺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战争给欧洲各国人民包括法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拿破仑帝国在各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之下,逐渐走向衰败。学科#网

【典例引领】“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下列有关对拿破仑扩散“1789年瘟疫”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反法联盟的主要国家

B.拿破仑是靠政变夺取政权的

C.拿破仑帝国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和领土

D.拿破仑对外战争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对象是欧洲封建主,他们最害怕的应该是资产阶级思想。所以答案选D。

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

a.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

B.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C.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D.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诗人但丁曾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人文主义的鼻祖彼特拉克也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的,而是自为的。”可见文艺复兴

a.肯定封建的门第

B.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D.推动了文化领域的繁荣

3.某班开展“与哥伦布同舟远航”的主题活动,下列与其相符的内容是

a.完成环球航行

B.到达印度

C.到达今天的美洲

D.“发现”好望角

4.世界文明是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从________开始的。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拜占庭帝国灭亡

D.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5.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a.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和伊斯兰教的创立

C.“光荣革命”和新航路的开辟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6.新航路开辟后,在连续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中,遭受灾难最深重的地区是

a.欧洲

B.亚洲

C.美洲

D.非洲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国王

a.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B.掌握了征税权

C.权力受到了明显制约

D.丧失了一切政治权利

8.下图是某部法律文献部分内容的摘录。据此判断,该部法律文献是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

9.他被誉为美国“开国元勋”,率领大陆军与英军艰苦战斗,最终赢得了美国的独立。这位“开国元勋”是

a.杰斐逊

B.克伦威尔

C.华盛顿

D.罗伯斯庇尔

10.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1.下列有关法国大革命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是一场“欧洲范围内的革命”

D.使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12.“她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并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启蒙思想”,其中“她”和“实际行动”分别指

a.意大利

文艺复兴

B.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

法国大革命

D.美国

独立战争

13.学者伍德·沃斯说,它是现代法典制定参考最多的民法典。“它”所指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4.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开启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议会上、下两院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决议请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向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威廉接受了这些要求,即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此后,英国议会颁布的文件,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1)材料一中文件指的是什么文件?此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二

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违反事物常规的,也是不合历代先例的,甚至英国最有自信的人也不这样想。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年,也是办不到的。和解在现今是个荒谬的梦想。

——托马斯·潘恩

(2)材料二中“这个大陆”指的是什么?“这个大陆”要独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3)材料三所述的“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指什么?此次革命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简要指出世界近代史上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1.(2018年黑龙江大庆)有这样一幅世界名画,画中的妇女温柔、典雅,面带微笑。那“神秘的微笑”给人们以无限丰富的联想。这幅画是

a.《神曲》

B.《哈姆雷特》

C.《最后的晚餐》

D.《蒙娜丽莎》

2.(2018年四川达州)“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下列有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叙述,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a.“由信仰、幻想、幼稚和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B.运动的目的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让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

C.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都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

D.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2018年四川雅安)下图中材料是文艺复兴时期某个阶级(阶层)的思想。这个阶级(阶层)应是

a.封建贵族

B.教士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4.(2018年湖南株洲)“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世界走向整体发展

B.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C.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D.其动机是对财富的追求

5.(2018年浙江杭州)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某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后来葡萄牙国王称它为“好望角”。这位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6.(2018年山东枣庄)1492年10月2日,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新大陆”指的是今天

a.非洲的好望角

B.亚洲的印度

C.亚洲的菲律宾

D.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7.(2018年山东滨州)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①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②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018年湖南张家界)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a.《法典》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9.(2018年黑龙江大庆)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

a.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身份制度

C.君主立宪制度

D.民主共和制度

10.(2018年四川成都)“1777年7月,英军退到萨拉托加,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两万多民兵和迅速开到的大陆军包围,英军只得放下武器投降。”该战役的胜利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

a.导火线

B.开始的标志

C.转折点

D.结束的标志

11.(2018年山东滨州)在《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他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更加不可磨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华盛顿的功绩?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领导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12.(2018年山东东营)“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是指

a.路易十六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巴士底监狱

D.欧洲反法联军

13.(2018年四川成都)九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针对某历史人物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下图为双方辩手的部分观点,据此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考点冲关

1.【答案】B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但丁”“彼特拉克”“落在个人身上”“真正的高贵……是自为的”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但丁和彼特拉克都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题干材料强调了个人的作用,故选C。a、B本身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学科#网

3.【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完成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排除a;到达印度的是达·伽马,排除B;到达今天的美洲

,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哥伦布,C符合题意;“发现”好望角的是迪亚士。故选C。

4.【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因此说,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从新航路开辟开始的。故选a。

5.【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符合题干中的“肯定人性”;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符合题干中的“寻找出路”。故选D。

6.【答案】D

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a、B、D错误,C正确。故选C。学*科网

8.【答案】a

【解析】由图示材料中“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的信息可知,该材料反映的是国王的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a符合题意,B、C、D与材料不符。故选a。

9.【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5年4月19日,来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上,华盛顿强烈主张武力反抗英军,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华盛顿率领大陆军最终打败英军,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C符合题意。a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人物,D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代表人物。故选C。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美国是最早贯彻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国家。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马克思称法国大革命不仅是一场“欧洲范围内的革命”,更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革命。a、B、D均正确,C错误。故答案选C。

1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以启蒙思想为指导思想,推翻了封建君主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答案选C。

13.【答案】D

14.【答案】(1)《权利法案》。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2)北美13个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影响: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步入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向资本主义过渡;等等。(其他意思表达正确也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根据材料二的“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违反事物常规的,也是不合历代先例的,甚至英国最有自信的人也不这样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这个大陆”指的是北美13个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北美要独立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的“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由此可以概括出世界近代史上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欧美主要国家步入近代,或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或欧美向资本主义过渡等。

直通中考

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故选D。学^科网

2.【答案】B

3.【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图中信息“他们颂扬人的价值,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他们肯定现实,肯定人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材料体现的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体现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C符合题意;a、B、D与文艺复兴的实质不符。故选C。

4.【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欧洲的冒险家对财富尤其是黄金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力之一,材料中“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就揭示了这一点,D项符合题意;aBC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不是动机,不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B

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到达美洲;“新大陆”也就是今天的古巴、海地等地,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非洲的好望角与迪亚士相关;选项B亚洲的印度与达·伽马相关;选项C亚洲的菲律宾与麦哲伦相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D

【解析】依据图片所给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知识,1492年,哥伦布远航,到达古巴、海地等,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新航路的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8.【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故选C。a项是法国拿破仑颁布的;B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D项是美国独立后制定的宪法。

9.【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和宗教事务中的权力作了严格的限定,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这样,英国虽然保留了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制度都不符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故选C。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故选C。a项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B项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D项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标志。

11.【答案】C

1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王权的堡垒——巴士底监狱,法国大革命开始。结合“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可知,材料中的“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是指巴士底监狱,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无关。故选C。学科*网

初中历史年代史篇2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到今年,我国中学历史课程已走过110年的历程。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笔者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粗析其是非得失,试探其演变规律,写成本文,以纪念近代历史课程开设110周年。

继《钦定中学堂章程》之后,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颁布。该章程规定,中学历史学科先讲中国史,次讲亚洲各国史,最后讲欧洲、美洲史;强调中国史“当专讲历代帝王之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2](p.7)。据此可知,《奏定中学堂章程》实际规定新开设的中学堂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与中国传统史学一致的“皇朝—精英史体系”。

按系统论观点,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历史观点、历史发展战索、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含常识)、历史学习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上述诸要素都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也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1902年,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课程的元年,也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元年。在这一年,梁启超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新史学》,学界一般以此作为中国近代史学诞生的标志。虽然中国近代历史课程和中国近代史学同年诞生,但两者的起点却不相同。官办的中学堂继承了传统史学,即“皇朝-精英史体系”的衣钵,而梁启超却高扬“史学革命”大旗,力倡“新史学”。他一方面批判皇朝-精英史学,一方面宣传进化论史学。梁启超认为:新史学是“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的学问”[3](p.355)。受此启示,当时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学界的有识之士积极探索不同于“皇朝-精英史体系”的新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

1903年,曾鲲化著《中国历史》。该书别树“光辉雄美之新历史旗帜”,力倡“竞争进化之国史”[4]。1904—1906年,夏曾佑编写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分册出版。该书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勾勒中国“物换星移、世事沧桑的历史进化过程”[5](p.201),初步构建起以进化史观为理论依据的进化论史学体系。中华民国成立后,进化论史学体系建设大步向前推进。1912年底颁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强调,“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2](p.11)。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要求“大抵打破以朝代分界的旧观念,而取一种转移大局的潮流做标准”[2](p.26)。该课标在“目标”部分列出了体现历史进化观的众多要点,如“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研究重要各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研究各国重要民族学术文化演进的概况,与中国学术文化演进的经过”,“明了近代科学对于物质文明及社会进化的贡献”,将中国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世、现代四期[2](pp.22~26)。而与之配套的高级中学普通科历史暂行课程标准不仅对中国历史如此进行分期,而且将外国史分为先史、上古、中古、近世、现代五个时期[2](pp.31~35)。至此,进化论史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定型,并成为中国近代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主流形态。

进化论史学体系虽是中国近代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主流,但那时,还有一些历史教师和历史教育研究者在探索其他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在这些体系中,文化史体系和专题史体系值得关注。

1922年,傅运森等编著的《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的特点是“打破朝代和国界的旧习,专从人类文化上演述变迁的情形”[5](pp.202~203),目的在构建文化史体系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1923年,《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颁布。这个由徐则陵起草的历史课程纲要,共设116课,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包括中国文化史在内的“世界文化史”,构建了以人类文化发展为主线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

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陆光宇编写的《新撰初级中学历史教科书》,由总论和分论构成。总论为“历代兴亡述略”,分论为民族史、学术史、宗教史、风俗史、实业史、近代外交史等专题。研究者评论说,该书“优点是各部分专史叙得较清楚,使人一目了然”[5](p.203)。应该说此书是构建专题史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一次有益探索。

此外,1923年制定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常乃德起草)构建了中外历史“混合”编制体系。该纲要写道:“中学历史,向分本国史世界史二部。今为使学生明了世界人类生活共同演进状况,打破关于朝代国界的狭隘起见,初中历史编制宜取混合主义,以全世界为纲,而于中国部分,特加详述;使学生对于本国历史,得因比较而益审其在世界史中之地位,似较分授之制为善。”[2](p.14)但该纲要仍将历史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四个阶段,与进化论史学体系一致。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近代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有三个特点:第一,从皇朝史体系向近代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转化是基本趋势;第二,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具有多样性;第三,在多样的课程内容体系中,进化论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占据主流地位。比之传统的皇朝史体系,进化论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无疑具有进步性,但进化论史观及其课程体系只承认历史的渐进性变化,否认历史的突变,并注重从外部寻找历史变化的动因,因而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在以往的几十年里,我们一直把1902—1949年的中学历史课程(含课程标准、教科书等)视为垃圾一堆,而且认为其毒性很大。现在,当我们冷静地去清理这笔历史遗产时,却发现我国这一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是糟粕与精华并存。笔者认为,在长期的批判和否定之后,当前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其精华,以作为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和建设之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唯物史观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指导地位很快树立起来。1956年,随着《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颁布,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形成。

我国现代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新体系有两个来源:一是源自解放区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二是源自苏联的历史课程体系。但前者也受苏联历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在苏联的影响下构建的。具体地说,世界史课程内容体系照搬苏联体系,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在苏联体系的“指导”下构建。研究者指出,苏联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特点是“确信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无一例外地遵循共同的历史阶段逐一更替,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6](p.292)。195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和《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充分而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下面以《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为例,略作说明。

第一,大纲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因此,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发展阶段,安排章节内容。初三世界史共九部分,第一部分讲“原始人的生活”,第二、三、四部分讲亚、非、欧三洲奴隶社会历史,第五、六、七部分讲封建制度的建立、巩固、发展和解体,第八部分讲“资本主义从确立到衰落”,第九部分讲“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

第二,大纲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2](p.166),为此,大纲以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为“社会制度改变”的转折点,即:以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以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之年)为资本主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旧的资本主义世界进入新的社会主义世界这一根本转变的标志”[2](p.170)。与此对应,大纲高度重视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古代史部分将各国主要的奴隶起义、隶农起义、农民起义、织工起义等列为教学要点,近代现代部分则主要讲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第三,突出苏联的历史,其第九部分“现代——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可以说是苏联史的缩编。

如果说1956年构建的中学世界史课程内容体系是照搬苏联体系,那么当时的中学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则是参照苏联体系编写的。该年制定的初中、高中中国史教学大纲构建的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都以社会形态更替为框架,阶级斗争史为核心内容。如果说有不同于苏联体系的“创新”的话,那就是在五种社会形态中,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取代了资本主义社会,近代阶级斗争重点讲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但这些“创新”与苏联体系无本质的差异。

1956年构建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影响很大,此后半个世纪里,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基本沿用这个体系。20世纪末期虽有调整和改进,但变化不大,甚至200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变化的也主要是形式(采用主题式和专题式),而不是内容。

五种社会形态体系是20世纪后半期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唯一内容体系。这是一种不同于皇朝史体系、进化论史学体系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按这一体系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传播唯物史观,有助于年青一代认识和探索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有助于人们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但是这一体系也有明显的弊端。首先,作为该体系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并非马克思和恩格斯原创的唯物史观(亦即精典唯物史观),而是苏联式唯物史观(亦即流行唯物史观),作为该体系蓝本的苏联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一个政治化教条化的体系。其次,通过这一体系灌输给几代中国人的历史结论长期被视为“真理”,但其中一些并不科学,有的还有违于历史。最后,一种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几十年一统天下的局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在诸种弊端中,这一方面的危害,应该是最严重的。

新近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

(一)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

2011年版历史课标中国古代史“学习板块”讲述中华大地上出现人类活动至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课标将这段漫长的历史分为史前、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时期,除史前时期外,均着重讲述主要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各个时期的文化则相对集中(除隋唐时期)。这个内容体系,注意朝代兴亡,凸现阶段特征,展现了中华文化辉煌。

中国近代史“学习板块”概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并指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据此可知,该课标是以革命历程和现代化进程为线索来构建中国近代史内容体系的。但在这两条线索中,革命是主线,现代化是辅线。因此,中国近代史内容体系基本上是革命史体系。

中国现代史“学习板块”中,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史的主线。围绕此主线,课标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起步的条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曲折与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三个前后衔接的问题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7]。

(二)世界史课程内容体系

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世界史板块虽由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三个板块组成,但其体系是统一的,或者说三个板块被置于一个体系之中。这个体系可描述如下:

1.一条主线: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发展。

2.两个方向:人类历史可从纵向、横向进行研究。纵向系统以时间为序,反映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横向系统反映地域之间的关系,交往使地域之间联系不断加强。在此过程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至关重要。

3.三个阶段:以16世纪初和20世纪初为时间节点,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勾勒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据上可知,2011年版历史课标构建了一个不同于社会形态史体系的世界史课程内容新体系,这个体系可称之为全球史体系或整体史体系。比之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这个体系具有创新力度大、相对严密完整的特点。

为突破五种社会形态史体系的限制,构建新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2011年版历史课标的编制编审者下了很大工夫,并取得重要成果,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但从已构建的体系来看,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其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中国史没有统一的体系,二是中国史体系和世界史体系互不协调。

史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多维的视角,多元的史观,多种多样历史认识方法,丰富的史料,为构建各种各样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生产力体系、社会形态体系、革命史或阶级斗争史体系、现代化体系、全球史体系、文明史体系,生态史体系等等,都可供我们选择。以文明史观的运用来说,即可以人类文明演进,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并围绕这条主线,精选内容,构建文明史体系的历史知识体系。这一思路可供构建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参考。

近代以来我国历史教学界对社会需求型、学生本位型、学科结构型三大类历史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但完整的学生本位型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尚未成熟。笔者认为,现在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建立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长远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科结构型课程内容体系应是历史课程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冯一下,男,1939年生,四川蓬溪人,现为成都大学退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学。

参考文献:

[1]王家范.吕著中国历史教材研究刍议[J].历史教学问题,2008(1).

[2]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

编(历史卷)[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4]范连生.略论清季民初中国的中小学历史教育[J].历史教学问题,2008(1).

初中历史年代史篇3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基础性

一、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

初中历史学科是学生第一次全面系统学习历史知识,主要是学习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对中国或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因为初中历史学科和初中其他学科具有相似性,即基础性,这在2011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前言”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分别用了16个“初步”、12个“基本”、7个“基础”来叙述。具体有:

第一部分“前言”。学习初中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课程性质:初中历史的教学针对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1周岁至16周岁之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高中学习历史打下基础。课程基本理念:基础是为普及历史常识,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课程设计思路: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学习内容的编制方面,选取最基本的史实,反映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在突出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也为高中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初中历史是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进一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激发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具有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与勇气,使学生在质疑状态下记忆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为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论从史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初步学会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解释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初中历史教学

1.教师要精讲历史知识点

基于初中生阶段的思想特点和课程标准,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克服繁、难、偏、旧弊端,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课程开卷考试的参考资料,老师应通过对相应教参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知道、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但限于课时要求,不可过多赘述。

例如,在讲授川教版九年级上册13课《英国的新生》时,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教材精简地叙述了“议会斗争”“两次内战”“查理一世被处死”“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到“光荣革命”“通过《权利法案》”,最终建立“君主立宪制”,教师讲授时应分析事件因果关系,归纳主要过程,体现课标“英国的新生”,对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如何形成及责任内阁制、代议制的发展等复杂历史,初中生难以理解,课程标准不做要求的内容,教学时就不必详细展开。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同时又不能花太多时间在非关键之处。简而言之,教师应注意取舍、详略有当,把要讲的讲清楚、透彻,不要讲的可以不讲,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时有节余,可以拓展课程学习内容,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学习历史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激情,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迫于外在压力,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基本历史技能,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基本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制作课件展示给学生,新课内容讲授后,出一个历史问题。前510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按照公元纪年法,推算这一年属于世纪(初或末)。面对这道选择题,有的学生很快就回答出公元前6世纪,对于是公元前6世纪初还是公元前6世纪末有不同答案。我先叫一个学生回答,他说是前6世纪初,因为年份较小。然后再叫一个学生回答,他说是前6世纪末,因为是前510年距前500年只有9年,前6世纪快结束了。我表扬后面回答问题的学生,今后出现公元纪年法换算问题,学生出错的几率低多了。

3.教师要注意挖掘历史课程的教育价值

通过历史学习,培育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融入历史社会发展中。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学习世界近代史,使学生明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必然的,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

初中历史年代史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原则;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51

2012年秋季,仙游一中复办了中断十五年的初中部。我服从学校安排,来到七年级担任历史科教学。在这一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既体会到初中历史教学的艰辛,也体会到初中历史教学的乐趣,真可谓酸甜苦乐,皆有感触。本人认为,初中历史教学有别于高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更侧重于理性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初中历史教学更侧重于感性分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当然,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亦有许多共性的地方。我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担任初中历史教学的。所以,当20多年后我重返新课程初中历史课堂时,因为有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积淀,我便能更加科学有效地驾驭初中历史课堂。在此,本人想谈谈构建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应注意和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学生本人来讲,可以为他今后的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而对于整个国家民族来讲,这就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了。初中历史教材中富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作为历史老师,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岳家军、戚家军战无不胜的纪律意识,学习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学习郑成功的爱国情怀,等等。

二、人文性原则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意识,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具有人文思维的理性的人。在这方面,历史教师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是开展探究课活动。比如,我们可以结合七年上册探究课一"破解彩陶之谜",向学生们展示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状况,了解那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二是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图片。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开封禹王台大禹治水石刻画",从中感受大禹率领民众,夜以继日,不畏劳苦,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三是引导学生阅读楷体字内容。楷体字内容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好宋体字的内容。如讲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楷体字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孔子这一公平的教育理念,也让学生体会到只要不管什么人,只要肯下苦功都是可以成才的。又如讲到司马迁与《史记》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楷体字内容中总结出司马迁取得成功的几个原因:家庭熏陶、博览群书、注重实践、忍辱负重。另外,教材中的"每课一得"、"材料阅读"等也富含人文性,教师应充分予以利用。

三、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好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积极性,既可以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又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到这一学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有这么几个做法:一是举行课前三分钟历史小故事比赛,每次一位,让学生自己报名后事先认真准备,老师点评后,由全班学生投票,优秀讲演者在期中期末考时酌情给予奖励分。二是举行专题的历史故事会。我在介绍完三国鼎立的历史后,就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国故事会"。首先老师简要地绘声绘色地复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精心准备,然后推选代表上台,最后全班集体朗读老师自己创作的诗歌"说三国,道三国,三国故事人人说,三国故事人人爱,三国故事传四方,三国故事永流芳",全班学生兴趣盎然。三是结合学校科技周活动,举行了"历史谜语有奖竞猜活动"。教师事先采集了初中学生认知范围之内的历史谜语,用小布条张贴悬挂在科学楼内,答对的同学老师奖励一个小礼品。

四、兼容性原则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实际上,政史地亦不分家。这些道理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不管是高中历史教学还是初中历史教学都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有机渗透。在这方面,初中历史教学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这里介绍几个做法。一是渗透成语典故。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我在上课过程中,经常渗透一些成语典故。如讲到"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时,介绍成语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讲到"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时,介绍成语典故"老马识途","尊王攘夷","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等。学完七年历史上册后,我还组织学生举行一场成语历史故事竞赛。既可以增强学习历史的趣味性,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学好语文积累了有益的素材。二是渗透歇后语知识。歇后语也是祖国语言文化的宝贵遗产,学好歇后语,对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大有裨益。如"孔子佩腰刀-不文不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周瑜)谋荆洲---陪了夫人又折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等等。

五、条理性原则

由小学到初中,初中学生正经历着由小学到中学学习方式的转型。一方面,学习的科目极大增加,另一方面,需要学生阅读的内容也急剧扩大。据我观察,许多刚上初中的同学,对于中学的学习方法是一头雾水一面茫然。作为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由严重依赖老师到逐渐适应独立自主,逐渐做到自主学习。就历史老师来讲,可以通过课堂示范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潜移默化的思路让学生知晓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本人认为,历史老师最主要的就是对初中历史教材进行合理地取舍,在尊重历史教材编写思路的前提下,对历史教材进行再创造再加工,在此基础上认真设计好每一课的板书,用科学规范条理清楚的板书引导学生,并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作为课后复习的重要依据。如七年下册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教材编写比较乱,学生不易掌握。但通过条理性的板书设计,这一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一、金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二、北宋的灭亡(时间,标志);三、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四、宋金关系(宋金战争,宋金议和,金朝的汉化改革)。这样的板书设计,纲举目张,条理清楚,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初中历史年代史篇5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中国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K90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186-02

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其前身为沿革地理。从公元1世纪《汉书·地理志》至20世纪20年代,沿革地理始终处于主导地位;20世纪30年代,现代历史地理学理论开始传入中国,其中国化拉开了帷幕。到今天已走过七八十年,追溯其曲折历程,探讨期间发生发展的道路、特点与规律等,无疑会对当今历史地理的学科发展进而指导实践有所裨益。此前学界前辈们已在学科史和相关方面作过许多重要论述,本文仅试从中国化的角度,浅谈一下拙见,以期对学科发展尽绵薄之力。

一、现代历史地理学中国化产生的必然性

首先,中国传统沿革地理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中世纪的早期,中国人曾一度遥遥领先。从汉到唐的这一段时间里西方在地理学上没有任何东西比得上中国。到了宋代,除了阿拉伯外,也仍然不能与中国相比”[1]。沿革地理发展近二千年,时至20世纪20年代,主导地位尚未被有效撼动。可见沿革地理在中国根深蒂固,成就辉煌。

其次,中国历史、地理学家对西方现代地理学的介绍和传播是其出现的主观动因,也是最主要原因。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19世纪后半叶,我国地理学开始进入新旧交替期;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对西方科学的学习与导入。面对西方现代地理学的先进思想、方法,中国学者们日益认识到仅描述疆域消长、政区变革、地名更易、城邑兴衰和水道变迁等的沿革地理的局限性,在实践中逐渐把历史时期的一切地理现象及发展、变化规律纳入到研究范围。于是,30年代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中国化进程真正开始了。

最后,各国列强对中国的不断侵略是促使其产生的重要外因。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以及后起的日本帝国主义屡屡侵吞与蚕食中国边疆领土,这些罪恶行径极大地激发了爱国学者推动中外地理交流以及考察边疆地理的工作热忱,直接加速了中国化的出现进程。

二、现代历史地理学中国化的进程

根据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中国化发展的具体状况,笔者认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中国化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属于现代历史地理学中国化的萌芽阶段。本阶段现代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思想理论在中国的介绍和传播断断续续,影响不显著,但沿革地理传统已被打破。1934年,顾颉刚、谭其骧发起成立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并主办《禹贡》半月刊,标志着传统沿革地理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转变,[2]中国化进程由此开始。1935年,《禹贡》换以“中国历史地理”(the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作刊物名称,说明了现代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对禹贡学者影响的进一步加深。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存在仅三年余,却有力推动了中国化的进程。之后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化进程趋于停滞。

(二)奠基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现代历史地理学中国化的奠基阶段。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现代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终于被系统地介引到国内,中国化进程出现了加速、稳定发展的态势,渐入正轨,直到。

50年代和60年代初,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对本学科与沿革地理的关系及其学科性质进行了广泛讨论,其中侯仁之贡献最大。侯仁之分别于1950年和1962年发表了《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3]和《历史地理学刍议》[4]两文,前者阐明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本质区别及相互关系,为沿革地理向现代历史地理学转变奠定了基石;后者最早阐明了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论述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现实意义,从而解决了历史地理学为地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谭其骧、史念海对此均表示赞同,黄盛璋等则发表了一些不同看法[5]。讨论,学界对历史地理学属于地理学的意见和相关理论取得了基本一致,并开始用以指导实际研究工作。

此阶段历史气候、历史水文、历史地貌、城市历史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古代地理名著研究及历史地图编绘等领域都获国家重视并取得重要进展。各种专门研究机构相继建立,专业人员不断增加,到60年代中期已初具规模,至此历史地理学中国化进程的根基基本奠定。

(三)初步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中国化的初步发展阶段。此阶段尽管受“”影响停顿多年,但前一阶段已受重视并颇有成果的研究领域还是继续得以发展,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中国历史地理学两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都在70年代末基本完成。历史地理学界的两种权威级刊物,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和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历史地理》杂志创刊号也分别在1981年7月、11月先后出版。

学科理论及方法论上的探讨,本阶段又有新的深入,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序文与《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前言,都在以前基础上做了进一步阐述。研究方法的发展,野外考察已被公认为历史地理研究主要方法之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C14测定、卫星照片判读,甚至遥感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到研究中。

候仁之1982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上所做报告中指出:“三十三年来这门新兴的学科……已经初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历史地理学。”邹逸麟1984年发表《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一文,也认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三十五年……已经初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点的历史地理学”。80年代初期,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初步形成,已成为历史地理学界的基本共识。

(四)全面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及以后现代历史地理学中国化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此阶段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外历史地理著作得到更多、更全面的引进和介绍。日本学者菊地利夫的《历史地理学导论》一书于80年代末被选译连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前苏联地理学会副主席热库林的《历史地理学:对象和方法》一书也在1992年被翻译出版,两书都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在本阶段学科理论日趋完备,研究方法比较科学,北京、上海、西安三大研究中心形成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领域更是覆盖各个分支学科,呈现出全方位发展的局面,如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985年)、谭其骧的《长水集》(上、下、续编)(1987-1994年)、史念海的《河山集》三至九集(1988-2006)、史念海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1992年)等重要著作相继出版,谭其骧主编的《历史地理》、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侯仁之主编的《环境变迁研究》等重要刊物交相辉映、硕果累累,还有“”之后迅速成长起来的一批优秀中青年历史地理学者也成绩斐然。

“经过近40年来的努力,中国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已经基本形成了,从30年代的《禹贡》开始的、从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的转变发展过程已经基本完成了。”[6]事实表明,80年代末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已基本形成。1992年,谭其骧发表《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一文,学界高度重视,就此又掀起了一个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热潮。2001年出版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邹逸麟主编)一书可以说是这个时期研究的较系统总结。

近年来,伴随若干专题研究的深入与发展,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出现了新领域和新趋势,如研究时间上限推至全新世早期(距今约1万年),对新科技手段在科研中的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区域自然、人文历史地理综合研究愈加受到重视,探索性工作屡有进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又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新势头。目前,中国历史地理学正面临着全面跃进的新形势。

三、结语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中国化催生于内忧外患的20世纪30年代,一开始便承载了沉甸甸的爱国情怀,更注定了经世致用的神圣学术使命。其进程历经几代人四阶段七八十年的努力,战胜种种曲折险阻,到今天中国历史地理学已在许多方面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纵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以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中国化水平为标准,离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等,但我们仍旧有理由相信通过前赴后继、才华横溢的历史地理学者卓有成效的努力,未来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必将雄峙于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55-56.

[2]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3.

[3]侯仁之.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J].新建设,1950,(11):136-140.

[4]候仁之.历史地理学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11):73-80.

初中历史年代史篇6

【关键词】历史教育,共和制,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K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0-0058-06

在法国开展初等学校历史教育的要求始于大革命,散见于其后近一个世纪中有关初等教育改革的计划、法案和法令中。然而,直至第三共和国成立后,历史教育才真正进入初等学校并成为其必修课程。学校历史教育的政治倾向问题自19世纪后期起就已经引起一些法国史学家的关注。部分当代史学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法国学校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社会的变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这些研究无疑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历史在此期间开始逐步被视为国民所必需的知识,但却未对法兰西共和制国家为何特别重视初等学校历史教育问题展开探讨。笔者认为,鉴于在法国,直至20世纪上半叶,初等教育仍为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子弟所接受的全部教育,考察历史教育进入法国初等学校的曲折历程、历史教育的内容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历史教育在法兰西建立、反复与巩固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初等学校历史教育的开展

直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初期,法国初等学校基本未开设历史课。1871年10月16日,塞纳省初等教育分部部长格雷阿规定在全省使用统一的初等学校课程表,在该课程表中,历史与地理合并为一门史地课,各年级每日均安排了半小时至一小时的史地课。塞纳省实施统一课程表的做法得到时任公共教育临时委员会主席汝尔·西蒙的赞赏。同年11月18日,西蒙致书各学区督学,要求各学区均制定本学区统一执行的初等学校课程表。自1872年起,初等学校统一课程表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各学区制定的统一课程表中无一例外地设置了一门史地课,历史因而在事实上成为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1882年3月28日,法国义务初等教育法颁布,第一条明确规定,初等教育内容包括“历史,以法国史为主”。同年7月27日,初等教育教学大纲出台,其中规定各年级每日安排一个小时左右的史地课,同时,对各年级历史教育的范畴也作出如下规定:“初级班:用通俗语言叙述法国历史从起源至百年战争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中级班:法国历史基础知识,重点讲述百年战争迄今的历史。高级班:世界历史基础知识,系统复习法国历史,深入学习法国现代历史。”该大纲一直沿用至第三共和国末期,其间仅对各年级学习的历史时段做过调整,加大了现代历史的学习比重。

然而,普及国民历史知识教育的要求和尝试并非始自第三共和国。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部分有识之士就敏锐意识到历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政治宣传功能,开始要求在初等学校讲授历史知识以培养新时代的公民。1791年,塔列朗在向制宪议会提交的“关于公共教育的报告”中指出,“历史是树立典范以激励民众的有效方式”,初等学校应讲授“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自由民族的历史、法国历史即法兰西民族的历史”。1793年,勒佩勒提埃也在其教育改革计划中要求在初等学校开设历史课程,强调儿童应当学习“自由民族以及法国革命历史上最动人的英雄事迹”。1794年11月17日,国民公会颁布“初等学校组织法令”,规定在初等学校讲授“自由民族的历史”。这是法国首部规定历史教育为初等学校教育内容的教育法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报告、计划和法令均强调,初等学校历史教育的中心内容是“自由民族的历史”,以法兰西民族史为中心内容的共和派历史观显然已经取代了以君王史传为主线的传统历史观,这对学校历史教育的内容与主旨产生重大影响,历史教育的公民政治教育功能也因此得到前所未有的放大。然而,大革命时期政局动荡,政府实际上无暇顾及教育问题,相继颁布的各项教育法令无一得到贯彻执行,革命者通过学校历史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美好愿望也化为泡影。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年6月,卡尔诺在向制宪议会提交的初等教育法案中,也要求在初等学校开展历史教育。然而,第二共和国在短暂的“人民的春天”后迅速走向反动,卡尔诺法案被搁置。虽然185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规定,初等教育“可以包含”历史基础知识,但“可以包含”这一并非强制性的措词,使得本来即非初等学校传统教育内容的历史教育备受忽视。而在大革命后相继建立的王朝和帝国的统治者关心的则是在初等学校强化宗教教育,以巩固建立在君权神授理论基础上的政体。第一帝国和复辟王朝时期颁布的初等教育法只字未提历史教育;七月王朝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虽然规定在初等教育的高级阶段即高级小学讲授法国历史基础知识,但当时的高级小学附设在中学内,实际上是初等教育的“贵族学校”,罕有普通民众子弟入读;第二帝国于1867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虽然也规定历史和地理基础知识为初等学校的必修内容并于次年制定了初等学校历史教育大纲。但正如1871年西蒙主持的调查显示,1867年的初等教育法实际上并未得到执行。而历史教育之所以能够在第三共和时期真正成为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除了得益于第三共和政府对初等教育改革的倾力支持与落实外,还有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首先,第三共和国的共和派深刻认识到共和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共和制度获得了法国大多数民众的支持。法兰西第一和第二共和国先后被占法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用手中的选票葬送,而且,就在第三共和国诞生前几个月,帝国秩序依然得到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第三共和国初年,来自农村的选票又将大量君主派送入国民议会,选举出一届“地主议会”。麦克马洪当选总统后,组织的清一色君主派内阁提出重建以王权和教权为基础的道德秩序,复辟势力甚嚣尘上。虽然共和派自1879年起全面掌握了国家政权,但君主派和帝制派仍时刻伺机制造各种政治和社会危机,向共和政府发起反扑。其中,布朗热运动席卷全国,险些令共和国再度蒙受被颠覆的厄运;德雷福斯案件也让一度收敛和隐藏起来的顽固的君主主义者、保守的天主教徒与民族主义者等反动势力再度纠集起来挑衅共和国。可以说,自诞生之日起,第三共和国就笼罩在君主制或帝制的复辟威胁之中。

其次,广大乡村民众对国家与民族的观念十分淡薄,在很大程度上仍游离子法兰西民族共同体之外。普法战争期间,巴黎人“群情激昂”,外省却弥漫着沮丧和恐惧的情绪,农民厌战、反战甚至里通外国的行为在各地普遍存在。据记载,阿尔代斯和利摹日的乡民反对战争,甚至敌视途经该地的法军;中部地区的民众只盼望结束战争,愿意“为了和平而不惜一切代价”;索瓦松、博维、维赞等地的村民拒绝加入国民自卫队。厌恶战争的农民甚至高喊:“打倒共和国!皇帝万岁!普鲁士万

岁!”他们拒绝向法军将士提供粮食,反而将粮食供给他们畏惧的普鲁士军队,还泄露法国游击队员的行踪,甚至将其捕送普军。

因此,如何争取农民对共和制度的支持,如何强化农民的国家和民族情感,使得共和国真正成为“农民的共和国”,是共和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面向广大民众子弟的初等学校传播共和思想,培养支持共和制度的未来公民和选民,从而为共和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因而成为共和派领导的初等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历史教育因其独特的学科特点而被共和派视为激发学童的爱国情感、树立法兰西民族观念和共和思想的重要思想宣传工具。第三共和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埃尔内斯·拉维斯对小学历史教师的一席话,充分反映出共和派对历史教育的殷切期望:“历史教育负有让学童热爱和了解祖国的责任……如果学童不在头脑中铭刻下我们光荣的民族史;如果他们不知道先辈们为了崇高的事业在无数战场上战斗过;如果他们不知道祖国的统一是用无数的鲜血和努力换来的;如果他们没有成长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公民和热爱军旗的士兵,历史教师就白白浪费了时间。”时任公共教育部长布尔汝瓦也强调:“历史教师是捍卫民族统一的律师……历史能够而且必须协助强化民族情感。”肩负历史教育重任的历史教师也深刻认识到历史教育所承载的政治和社会宣传功能,他们明确表示:“教师应通过历史教育传播爱国主义思想,将其铭刻在学生的头脑里。”“我们讲授法国历史的目的就是培养真诚的爱国者。”“历史是让法国人自幼就形成爱国、义务和牺牲观念的最有效的方式,历史教育尤其能让我们为法国培养出勇敢的士兵和无畏的公民。”

历史课程被设置为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以及上至政府下至教师对历史教育的热切期待,使得历史教育的公民政治教育功能在第三共和国时期得到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载体——初等学校历史教科书则是这一功能的最佳体现。

二、初等学校历史教育的重点

在第三共和国时期,初等学校历史教科书迎来了一个编写与出版的高峰。很多法国人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初等学校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其中不乏学界、政界知名人士,如著名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院长拉维斯、巴黎大学历史学教授奥拉尔、公共教育部总督学卡兹和德比杜、公共教育部高等理事会理事戴维纳、初等教育督学穆斯梯尔等。历史教科书编者们纷纷在教科书前言中宣布,自己编写的教科书“以人民解放史取代了国王传记”“歌颂法国大革命开辟的理性和正义事业,以历史事实证明我国政体所依据的各项原则的合理性……摒弃一切分裂因素,突出一切利于团结的因素、突出自由民主原则以及忠于大革命精神的法国人民所共有的各项原则”,殷切希望学童牢记今日的“幸福”和“自由”是先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得来的,明白自己的“首要任务是热爱祖国”,深切体会到“共和国的优越性”,成长为“追求进步的人、真诚高尚的共和派、优秀的法国人,对法国大革命所开辟的、第三共和国继续进行的伟大事业充满信心”。为此,编者们围绕祖国、共和国和法兰西民族这三个核心概念,层层深入地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历史教育模式。

首先,法国历史上三位顽强抵御外族侵略者,但却最终落败的英雄,即维尔森吉托克里斯、贞德和甘必大成为编者们浓墨重彩赞誉的爱国民族英雄。率领部落英勇抗击罗马侵略军的维尔森吉托克里斯被誉为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英雄,最伟大的英雄”,“为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甘愿牺牲自我”,“保全了高卢的荣誉”,使得“高卢虽然向罗马俯首称臣,但却输得光彩”。百年战争的爱国英雄首推农家女贞德,这位“祖国的圣女”“热爱法国,希望拯救法国”。拉维斯甚至要求教师在讲完贞德的英雄事迹后,必须带领全体学童高呼“法国万岁”。甘必大则代表了普法战争时期的抗战英雄,“震撼于他那铿锵有力的言语,法国重新站起来了;崇高的英雄行为在各地涌现。爱国激情洋溢在维尔森吉托克里斯和贞德的故土上!高涨的士气虽未令我们免于失败,但法国的荣誉得以保全!”

应该说,这种爱国主义教育与第三共和国惨痛的开国史不无关系,回应了当时法兰西民族亟待尽快摆脱战败的负面影响,提升民族士气的需要。另外,编者们重点记叙高卢、百年战争和普法战争三个时期的爱国英雄也绝非偶然之举。法兰西民族视高卢人为祖先,几乎所有历史教科书均以“我们的祖先高卢人”开篇。百年战争则第一次激发起高昂的法兰西民族感情,被视为“法兰西民族史的开端”。歌颂维尔森吉托克里斯和贞德虽然战败但令强敌钦佩,就是在为法兰西民族不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奠定历史的基础。而普法战争时期的法国与高卢和百年战争时期的法国遭外族强敌入侵的历史何其相似,法兰西民族的苦难史将历史长河中涌现的这些英雄串联在一起。教科书编者们用英雄的事迹鼓舞学童:“擦干眼泪,孩子们……抬起头,记住自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民族的孩子。”孩子们,你们了解了昨天的法国,明天的法国将由你们来创造。你们要让她永远伟大,永远受到敬仰。”显然,正面诠释民族苦难,激发法兰西年青一代的爱国热情,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

第二,编者们进一步宣扬共和制是法国的最佳政治体制,热爱共和制即热爱法国。编者们或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法国人自己统治自己”;或要求学童论述“人民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并为学童列出如下提纲:“1.专制王朝:缺乏监督;国王专横(路易十四及其错误)、自私(路易十五及其错误)。2.共和国:人民拥有选举权;人民有义务正确投票;人民淘汰不合格的当选人;人民行使监督权。结论:共和国优于专制王朝”;或以图表的形式让学童对大革命前后法国的巨变一目了然。

同时,编者们还引导学童通过对比大革命前后法国两种政治制度的优劣来思考大革命必然爆发的原因:“专制王朝将法国迅速推向深渊,一场规模宏大的革命是必然的。”“国王和人民的利益相互对立:革命爆发了。”请解释路易十四的统治如何酝酿了大革命。”“我们能否预见一场革命即将发生?”这样的对比与思考显然是希望学童深刻认识到“惟有共和政府才能保障自由,才能保障人民真正得到行使”,认识到“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认识到“未来是属于共和国的……共和政府是卓越的民主政府”,从而成长为坚定的共和主义者。

这些政治立场鲜明的教科书编者们在宣传共和思想,抨击君主制和帝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曾经是王朝和帝国的支持者,当前仍对共和体制存在抵触情绪的天主教会作出负面评述。部分编者斥责天主教会禁止信仰自由,残害异见分子,发动宗教战争等,但却闭口不提教会在法国历史上曾起过的积极作用。部分编者对贞德等历史人物进行去宗教化的处理,他们强调贞德被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但对于贞德听从神谕而肩负起拯

救法国重任的传说,则要么使用贞德“以为”或“似乎”听见圣徒指示之类的含糊字眼,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予以否认。同时,在涉及大革命时期的恐怖和血腥事件时,编者们要么保持沉默,要么措词温和,强调实施恐怖政策的目的在于抗敌救国。天主教会对此极为不满。1909年9月4日,天主教会公开宣布十四部初等教育教科书为禁书,其中历史教科书就占了八部,包括卡尔维、戴维纳、布罗索莱特编著的三部《法国史》,纪约和马纳、高蒂耶和德尚、奥拉尔和德比杜合著的三部《法国史》以及罗日耶和德皮凯合著的《法国史》与《法国文化史简易读物》。天主教会指责这些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事实,是“带有偏见的政治论著”,要求家长谨慎择校,避免送子女人读坚持使用禁书的学校。各地先后发生神甫亲自或指使学生及其家长焚烧被禁教科书、煽动家长抵制公立世俗学校的事件,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教科书战争”,成为法国初等教育史上尤为瞩目的事件。

第三,在爱国主义思想和共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编者们力图树立起法兰西民族大家庭的观念。编者们高度评价象征团结的结盟节:“这一天,来自各地的民众产生了兄弟般的情感,他们组成一个家庭,一个民族。”“这一天,所有法国人都忘记了旧日的仇恨,结成联盟,怀着对祖国、对自由的爱,团结在一起。”他们告诉学童:“法国所有居民都是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应当像兄弟般友爱。”同时,他们严厉斥责民族分裂和内战对国家的危害,以高卢因分裂而战败为例警示学童:“高卢人和罗马人一样勇敢;然而,罗马人团结为一个民族,高卢人却分裂成许多小部落,相互争战,不懂得团结起来抵御外敌。”“高卢人忘不了彼此的分裂,无法团结起来一致对敌,恺撒则乘机接连得胜。”“恺撒曾说过,倘若高卢团结起来,建立起统一的国家,齐心协力,就完全可以抵抗整个世界”百年战争期间,法国两大封建派别勃艮第派和阿曼涅克派内讧,使得英军以少胜多大败法军的事件,也成为历史教科书编者经常援引的反例。

三、结语

初中历史年代史篇7

[关键词]朝鲜族;历史教育史;综述

朝鲜族历史教育史是日益受民族教育者关注的研究领域,笔者试图通过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者在朝鲜族历史教育的史料、发展历程、经验与建议等三个方面研究成果的分析,探讨其研究成就与存在的不足点。

一、朝鲜族历史教育史料

许青善、姜永德主编的《中国朝鲜民族教育史料集》共有四卷,分为清朝、日帝强占到解放战争、建国初到前、后等四个时期。其中包含的朝鲜族历史教育史料有,养正小学堂历史课程表、《东国史略》目录;1947年小学历史课程及教学时数、1949年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朝鲜历史6》目录;1950年延边朝鲜人小学校历史课程、1952年延边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初中一、二年级用朝鲜历史提纲;1998年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朝鲜族历史常识目录、2002年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本)《中国朝鲜族历史》(乡土教材)目录等。

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朝鲜民族文化史大系-教育史》把中国朝鲜族中小学教育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大时期,介绍并阐述了清末民初堂的历史课程、9.18前民族私立学校的历史课程、9.18前中国方设立运营的学校的历史课程及教学时数、日帝强占时期历史课程、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课程、建国初期初中历史课程计划表等内容。还有与历史教育相关的教育法令,1911年日帝《朝鲜教育令》、1930年8月吉林省教育厅《延边垦民教育法》。

二、朝鲜族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

孙春日的《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中阐述了迁入初期的书塾历史教育、朝鲜族私立学校历史课程和教材、日伪殖民统治时期奴化历史教育、解放战争时期历史教育的恢复、时期取消民族史课程等。

朴今海的《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朝鲜族教育权的侵夺》一文中作者认为,在当时中朝日矛盾异常复杂有激烈的形势下,朝鲜族可以学习朝鲜历史对于朝鲜族来说是能够保存自身传统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朝鲜族人民不懈斗争的结果。

许青善、姜永德主编的《中国朝鲜族教育史》介绍了清末民初书堂的历史课程、9.18事变前反日私立民族学校的历史课程和教材、近代民族私立学校瑞甸书塾和明东学校的历史课程、1910年垦民教育会编写的历史教材、解放战争时期恢复发展的历史教育、建国后17年-50年代前期东北区朝鲜族普通中学历史教学计划等内容。

申春善的《文化选择与民族文化课程建构―延边州个案研究》阐述了历史课程中的民族文化因素,并将中国朝鲜族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9.18事变前、日帝强占时期、建国初期、时期、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后等几大时期做一整体的概括。

朝鲜族历史教育的经验与建议

许青善的《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促进跨越式发展》在总结朝鲜族教育的历史经验时提到,应教育学生了解朝鲜族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以及优秀文化传统。

朴文一的《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朝鲜族基础教育的姿态与课题》一文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加强本民族历史教育,并把它纳入校本课程。建议省州政府将其定位法定课程内容,并编写规范的教科书。

崔成学的《朝鲜族的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现代化》一文表示相当多的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缺乏了解。作者还提出要强化民族文化及民族意识教育,应开设与朝鲜族历史与文化关联的专门课程并保障课程学习正常进行。作者认为小学和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少,校际间的学习成绩竞争不那么激烈,相对容易进行民族历史与文化、民族意识方面的教育,更容易保障实际效果。

郭哲洙的《关于中国朝鲜族民族历史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阐述了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延边一中校本课程“中国朝鲜族民族史”教育的目的、意义及内容。还介绍和总结了延边第一中学自1995年起实施的“中国朝鲜族民族史”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的成效,并提出了几点不足之处。

申英美的《中国朝鲜族教育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认为朝鲜族历史教育的缺失主要是源于教育主体的历史教育意识的缺乏。各级学校负责学校管理的校长和教师、学生、家长等3方面都仅仅抓住入学考试教育,却忽略了重要的朝鲜族历史教育,最终导致朝鲜族青少年在自我形成的青少年时期得不到朝鲜族历史教育。对此,作者提出的对策是:由民间团体出面向青少年开设假期免费朝鲜族历史和朝鲜族文化讲座,努力让学生们有机会学到无法在学校学到的朝鲜族文化、历史等。

朴今海的《朝鲜族中小学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一文中,作者认为虽然目前已经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但实际上有关民族历史的内容很少,还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教育形式来看,尽管延边州有不少的历史文化遗址,学校并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参观和亲身体验民族历史文化。另外缺乏担任民族文化课的专门教师,也缺乏对专门教师的教育和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三十年来我国研究者从多方面对朝鲜族历史教育史进行研究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不足,笔者认为在今后相关研究中尚需进一步改进。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每个时期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历史课程、使用的教材及课时安排,以及有关朝鲜族历史教育的经验与建议等内容。今后我们应对朝鲜族历史教育史的发展脉络做一系统、专门的研究,并加以分析和探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对每个时期的特点做一概括,以此来预测今后朝鲜族历史教育发展的趋势及方向。

初中历史年代史篇8

《中国教师》:何老师好。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准确定位课程性质是课程设计的首要问题,准确把握历史课程性质有助于确定课程的目标,并据此精选和组织教学内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课程定义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并从“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四个方面阐述了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您能否为教师们谈谈如何理解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

何成刚: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你刚才提到的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这里,结合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四性”的表述以及我们的理解,可作如下的理解: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地去理解。遗憾的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语意表述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强调“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显然将“历史课程”与“历史学”混淆了,因为“历史课程”并不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因而不可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来理解: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具有显著的人文社会特色和历史学特色的一门基础课程。

《中国教师》: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采用“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突出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系统性,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和理解。

何成刚: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是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我们都知道,时序性是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还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应该厚此薄彼。实际上,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修订组专家对此并不具有“先见之明”的优势。说到“点-线”结合,我们看看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也有着鲜明的“点-线”结合的特点,只是未点破而已。

不过如果细究的话,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有与时序性相冲突的内容编排。比如“中国现代史”部分,将“了解‘两弹一星’……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设置在“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学习要求之后,显然不妥。

在历史内容的系统性方面,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呈现出完善发展的一面。比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实事求是地说,洋枪队很难归入“外来侵略”的范畴,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这一学习内容设计在“(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下确实不妥。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不但修补了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不足,而且增加了学生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内容。再如,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对于东汉史的学习。在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东汉史是以隐性方式存在其中,实践证明,这种设计容易引起初中历史教师的困惑。可以说,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此问题上的处理比较到位。

初中历史年代史篇9

一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1.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脉络。

(1)中国大陆。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有开设历史课。小学历史教科书前有过4次修订,1980-1990年代对教材进行了3次修改,从1993年秋开始,小学取消历史课,一些历史知识安排在社会课里讲授。初中和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前进行过3次修改,主要讲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1977年后,重新开始编写初中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材。1990年秋开始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因材施教,得到广泛好评,1992年秋季为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采用。1990年初,国家教委规定高中开设历史课,2000年教材作修订。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历史教学内容,共有9次修改,先后开设过“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

(2)台湾。

二战后,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台湾开始使用国民政府编写的历史教材,1950年后编撰历史教材。1945年后台湾的小学历史教科书共历经6次修订,历史课程有时并入社会科,有时单独设置。初中历史教科书至今共7次修订,1948年为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编辑的教科书,正式在台湾编写的有6次,而以1994年版《国民中学课程标准》在历史课程方面的变动最大,其中关键是加入台湾史内容。高中历史课程前后有5次主要的修订,最后一次修订是1995年,增加台湾史的内容。

(3)韩国。

无论小学、初高中,还是大学,韩国学生都要接受历史知识的教育。小学阶段的历史知识与社会科的其他知识是完全融合的,进入初中阶段以后,才有了独立的历史课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历史课程先后进行了6次课程改革。1954年,韩国进行第一次历史课程改革,历史课被并人社会生活科。初中高中学生在生活课中学习韩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第二次课程改革结合国家的经济政策,突出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以效率和实用为原则。1973年第三次课程改革将韩国历史课定为小学五六年级至高中和大学必修的独立课程。第四次课程改革加大了国史的教学内容,并强调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次课程改革使历史教育观念更加现代化,并突出民族精神。第六次课程改革方案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指出从国际视野审视韩国历史。[1]

2.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历史教育的特点。

(1)重视历史课程的设置和改革。

韩国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二战后,韩国先后进行了6次历史课程改革。国家从课程设置和编写体制等方面保证对历史教科书的管理,教材内容上韩国本国历史部分内容逐渐增多,教学方式上更加重视历史教育的实践教学,历史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大陆历史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也是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材编写的主管部门层级在不断提高,大学的历史教育也是如此,“我国高校思政课的设置经历了一个由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规范性要求、到由教育部制定规范性要求、再到由和教育部联合制定规范性要求的过程。”[2]同时课程设置改革和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等配套整体推进。

(2)强调历史知识的完整性。

韩国历史教育强调历史知识的完整性,完整性指从古到今时序完整性和历史发展的逻辑完整性,这些由国家统一安排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来保障。如韩国初中《国史》简洁地叙述了从史前时代、国家的建立、三国时代、高丽的建立、朝鲜王朝的出现、日本殖民时代一直到当代的韩国,给学生展示韩国历史的全貌,同时也为高中历史的学习奠定基础。中国大陆历史教材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完整编写各部分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编的初中中国历史4册,从远古直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初中世界历史两册,上册为古代史,下册为近现代史。高中1956年比较完整的一套历史教科书中国史下限至新中国成立,世界史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讲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之后进行的几次课程改革,体系的完整性并无变化,下限不断延伸。台湾历史教材的中国史以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主,使学生明了中华民族的演进和历代疆域的变迁,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但1994年后设立单独的台湾史。

(3)围绕各时期主要任务开展历史教育。

韩国历史课程改革随着国内国外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第二次课程改革正值韩国经济起飞时期,历史教学结合国家的经济政策,以效率和实用为原则。至70年代,南北朝鲜政治对峙加剧,要求每个人都要具有精神和民族精神。随着韩国国力逐渐强大,在历史教学中突出韩国民族精神。在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的情况下,提出以国际视野认识韩国历史,以使国民成为适应世界发展的新公民。韩国的历史教育使民众具有团结自信向上的民族精神。因此,韩国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社会公德水平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韩国人充满了民族自豪感。中国大陆历史课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设置或改变。过渡时期、“”和化运动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历史课程都进行相应调整。台湾方面课程的改革主要基于学术研究成果或政治考量,“光复初期以‘去殖民化’为核心;中期以‘台湾本土化’为核心;1993年后以‘台湾主体论’为核心。”[3]中国大陆历史教育保证了各时期主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教育起到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保证全民族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重大作用。

二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及启示

1.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韩国历史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上,从韩国形成发展史、韩民族遭受侵略的苦难史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不屈抗争史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大量教育,渗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为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除了系统讲授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访问历史名流的故居旧址,韩国很多公共场所都矗立着抗日英雄的雕像供人景仰。韩国学校还规定,每逢奏国歌升国旗不论是谁在何处均必须肃立,通过多种途径提升韩国人的爱国主义感情。中国历史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学目的要使学生从小就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了解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了解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但中国大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些脱离实际,应更多地与现实结合起来,使爱国主义更符合现时代,同时注意爱国主义应该不是狭隘的,而是对祖国、人民和世界和平热爱的爱国主义。

(2)增进政治认同感。

韩国历史教材经过多次调整,始终都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渗透其中。从突出民族抗争意识以增强民族精神到倡导现代自由民主精神,爱国统一观念,韩国政府通过调整历史教学目标等多种途径将政治意识渗透其中。通过历史教育,韩国人崇尚人权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对于韩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充满信心。当然,韩国历史教育并不“唯政治化”,在具体实施上是相当程度地依赖多元教化来完成的,韩国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多元化渠道将历史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各类学校在历史教育中发挥中心作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担当社会历史教育的职责。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政府对历史教育也愈发重视。在现当代青年学生因受西方多种思想影响,政治信仰减弱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包括加强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在大学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这门课着重强调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和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突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史、国情,明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通过学习,大学生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念和立场体系,最终确定为自己的政治态度和信仰。但中国大陆的政治信仰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社会、媒体等依然各行其是,政府应以政治的权威和统领性地位来逐渐使社会、家庭、媒体等等也担负起历史教育培养政治认同的职责。

(3)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韩国学校在开展历史教育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国民精神,强调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学生不是被当作只承担‘聆听教诲’任务的单向度的静态对象,而是从一开始就被认定为会承担‘爱家、建国、服务社会’使命的具有特定发展目标的活生生的人。”[4]因而,在学校的历史教学中,历史结合现实,突出韩国发展的现实目标,让学生成为符合韩国发展需要的能积极服从社会规则,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合格人才。通过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培养出的国民,不仅是理论家,而且是担负了神圣的使命的实践者。在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时,当韩元兑美元汇率大跌时,韩国人提出“一人一元救国家”的口号。人们把自己的金银首饰卖给国家,只收欠条,民间团体和群众还自发组织起来,增加生产,购买国货,减少出国旅游,正是韩国人这样齐心合力,使韩国成为亚洲摆脱经济危机最快的国家。中国历史教育中介绍了大量不同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身上展现的不同风姿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传统,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优良品格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奋进的巨大动力。如忧国忧民,以死殉国,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通过这些动人的事迹使学生养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产生承担历史重任的神圣使命感。但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标过于理想化,理论超越现实,历史教育应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同样使学生可以报效国家。

2.中韩历史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1)中国应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支柱。

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振奋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般来讲,只有对历史和传统了解很深的人,才会对自己民族、国家、文化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同时担负起民族振兴的重担。韩国在历史教育别突出民族精神教育。韩国过去是一个受压迫很深的国家,历史教育强调民族意识、国民精神,使人们形成“殖民地抗争意识”,尤其增强了学生对家园、祖国和民族等身份符号的情感接受和理性认同,韩国民众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由于过度强调民族精神,使韩国民族形成民族主义和以本国为中心的地方历史主义。在具体行动上,韩国政府甚至提倡“经济爱国主义”,拒买外国车,以坐本国生产的汽车为荣。这样的民族精神就有些盲目和自高自大了。中国大陆历史课程虽然也有涉及民族意识,但其教学内容并未将培育民族精神放在突出地位,加上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使教学中民族精神教育部分的时效性被削弱。中国大陆的历史教育应该进一步做到:国家教育部应该组织历史学家修改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在历史教育目标和历史功能的定位上,应着重强调对青年人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和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思索人我、群我的关系,以培养年轻人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强化他们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责任感;同时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历史教育在台湾对于台湾民众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起着独特的作用。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后,台湾人民心系祖国、认同中华、不断抗击日寇,终于使日本军国主义在台湾推行的“皇民化”教育以失败告终。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之后的50余年间,政府在台湾各级学校推行历史教育,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历史教科书特别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而不仅仅是他们生长之地的台湾,这对塑造年青一代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爱国情感,收到了积极的效果。然而,最近一些年来,台湾当局推行“”路线,主张各级学校国史教育只讲授台湾史,而废除中国史,甚至主张把中国史当作外国史。台湾史开始专门设立并且内容占相当的比重,这对于台湾青年一代产生不良影响,使台湾人尤其年轻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逐渐减弱。如2005年针对在沪台湾大学生的调查,在向外籍人士介绍自己的身份时,“选择‘中国人’的比例为15.6%,选择‘中国台湾人’的比例仅12.3%,有74.6%的学生选择了‘台湾人’。”[5]

(2)中国大陆应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避免重复性,注重实践性。

初中历史年代史篇10

   一、教学目的、要求的改革趋向于素质教育

   各个国家要建设自己的国家,都需要培养众多的人才,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界,就需要较高素质的人才。较高素质的人才是指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停留于仅仅传授知识上,而应当从知识教育、智能培养、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三方面来考虑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说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的智能,并开展道德与心理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如:中国大陆在90年代开始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就是分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叙述的。美国中学的美国史的教学目的有五条,其中第一条是品德教育,第二、三条是智能培养,第四、五条才是知识要求。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里,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具体的应达到的能力要求。

   在知识教育方面,小学、初中、高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均属基础知识,所以在要求上要注意分清不同的层次。我以为小学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应当广而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线索,并从面上了解重要的历史史实;高中所学属于高层次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比较深入,学生应能从宏观上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及其发展趋势,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背景、原因等。中国大陆90年代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这样要求的,我看到的马来西亚华中历史教科书也大体上是这样要求的。

   在智能培养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史学是一门智能之学,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比较各学科的不同作用时,认为“历史给人以智能”。中国古人认为史学是治国之学,帝王之学,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即所谓的“以史为鉴”。今天的史学同样是一门智能之学:从历史上,人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历史的文化遗产中,人们可以继承其优秀部分;从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培养历史感,即看问题具有历史意识、历史眼光。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智能培养上,今天更要发扬历史的智能功能,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分析能力为核心,使他们成长为聪明的、有能力的一代新人。中国大陆近年来的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教材上的思考题、文献资料、阅读文字、图表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比较、概括,或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欧美各国还流行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角色,来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历史教学是进行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过去人们对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到他的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所以心理素质教育很重要。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与奋发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吸引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起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历史上的失败者较差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引以为戒。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趋向于体现时代精神

   有的人认为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讲过去的事,而过去的事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历史教学就无所谓时代精神。我以为有这种认识的人实在是不了解历史教学。的确,历史是过去的事,但历史的范围非常广泛,历史学的研究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的发掘,不断提高。这样一来,历史教学的内容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而是应当符合时代的精神。具体地说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基础知识的内容趋向于广而浅,在广的方面着重增加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内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提高,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世界形势的缓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上。所以,历史教学的内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政治史,而要加强经济史和文化史。

   其次,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随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变化。一是古代史的内容不断减少,近现代史的内容不断增加。这是因为近现代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今天的许多问题是昨天的继续,要找原因首先要从昨天和前天去找,而与遥远的三皇五帝的时代关系不大。各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都不断地认识到这一点。如:前苏联在50年代开设的世界史只有古代与中世纪,没有世界近现代史;50年代末,决定增开世界近现代史,且安排在初、高中两次循环。又如:中国现在高中的必修课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只开近现代史;初中的历史课里,中国近现代史占了近1/2,世界近现代史占了3/4。而且,历史的下限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向后延伸,香港回归也写入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教科书。二是世界史的内容不断增加,亚洲的国家增加了亚洲史的内容。步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同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不了解世界的历史和现况是不能有所作为的。为此,各国的历史教学中,都不断增加世界史的内容。如英国,60年代以前,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只有英国史,世界史的内容包括在英国史里;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中学开设了独立的世界史课程。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开设的历史课程里,初中原来没有世界史,到80年代后期,增加了世界史,但只有一个学期;90年代义务教育的初中历史课程里,世界史增加到一个学年,占历史总课时的1/3。在历史教学里,注重和增加亚洲史的内容,这点在马来西亚十分突出。马来西亚开设的历史课程里,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有东亚史;而且,在它的世界史里亚洲的内容讲的也很多。韩国、日本也是如此,中国近些年新编的世界史教科书也在这方面做了努力。重视亚洲史的教学,不仅因为我们是亚洲人,而且,更由于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亚洲发展很快,在未来的世界里,亚洲将在世界上起的作用愈来愈大。

   第三,吸收史学、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教学,也要不断吸收当代史学研究及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否则,它给予学生的知识,也会像自然科学一样显得陈旧。新编的华文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里,就吸收了不少学术界的新成果。如对二战后西亚诸国的独立,尤其是阿以冲突的由来与发展,就是采用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三、教科书体系结构和表述的改革,趋向于既反映历史学科体系及其逻辑顺序,又要适应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承受能力,并能有利于教学的需要。

   前面提到历史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为历史学科体系,大都将上述内容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来编写。从历史科学体系看,所讲的内容愈多,愈能全面反映历史发展的面貌。但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看,并不是教给他们的知识愈多愈好,而是要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份量要适度。对史实的分析,也不是愈深入愈好,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分析也要适度。内容过多、过深、难度过大,学生承受不了,听不懂,历史学科的体系再完整,教科书的编写也是失败的。怎样处理好历史的学科体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教学需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

   这也就是说要加大教科书的弹性,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中国古代从孔夫子就提倡因材施教,今天的历史教学就更应当体现这一点。在中国大陆,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大纲,再根据这一大纲编写教科书,统一性体现出来了;怎么做到因材施教呢?不能只靠教师在教学中去体现,教科书本身也应适于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科书内容要有弹性,而教师对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要有灵活性,即不能只是一种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兼顾教师教和学生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既要按历史学科体系,又要从教师易教和学生易学出发,将同一性质的内容相对集中编写。如马来西亚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材在讲二战后区域统合的盛行时,因其重点是在六、七十年代,所以这一内容不是安排在“二战后的世界”一章里讲,而是安排在“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与改革调整潮流”一章里讲。这样就比较易教易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还要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而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教科书编写的内容,不能仅是教师单一讲授的内容,还要有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的内容,做练习的内容等等,总之,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教科书内容和形式的历史性、教育性和生动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