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十篇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十篇

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4:40

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篇1

一、新课程改革下更新史学观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时下,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吸纳新的学术成果和新的史学观念,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课程标准把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在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

作为一名一线的历史教师,作为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我们要重视教材的指导思想。然而纵观近年来的高中新课程实践,我们注重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合,关注了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却忽视了对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不少教师史学观念陈旧,对学术界的动态反应漠然,对教科书中新的史学观点了解不到位,致使教学内容与学术研究成果严重脱节。这一现象,不符合新课程的时代性要求,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发展的瓶颈。高中新课程强调的时代性,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学反映学科的发展,因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更新史学观念刻不容缓。

二、新史学观念的内涵

在新课程教学中要突出新史学观的指导作用,就必须首先全面准确地理解新史学观的内涵。

文明史观是指用进化论的观点看待历史发展。它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中华文明史和西方文明史等若干系统。从纵向看,以生产力作为考察标准,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两大阶段。历史教学中,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是指由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社会(工业文明)的变迁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从历史的纵向发展看现代化是西方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进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近代工业化的先驱。

全球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即用整体视角看世界历史,就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全球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突出强调人类文明的整体性,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的开辟。发展的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交往。对于1500年后的世界历史新教材把全球史观运用得淋漓尽致,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发展演变、全球化趋势正是对这一全球史脉络的突出反映。同时新课程也尽量将中国史视为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注重强调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命制也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一点。

三种史观不可分割、彼此联系,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更多地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以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文明史观的一个特定阶段;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蕴涵在文明史观的大视野中。

三、运用新的史学观诠释新课程教学

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篇2

根据以上考点统计,不难发现,从历史阶段看,近代史最重,现代史次之,古代史相对较少;从模块来看,必修一、二、三、选修的分值大约是4:3:2:1;从知识点来看,相对集中在古代中国的制度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外交,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尤其是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全球化,国际格局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反映等。不刻意追求知识覆盖率和教材各模块间的均衡,对同一知识点变换角度反复考查。

这就要求我们厂大考生在复习策略上要狠抓主干知识,建议考生在第一轮复习按教材顺序,第二轮复习按“通史+专题+热点”的模式,特别要注意不同模块知识的整合,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整合教材,做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线索清楚。通史如先秦时期可分先秦时期的政治、先秦时期的经济、先秦时期的文化来建构知识体系。

专题复习要重点关注九大主线: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希腊、罗马古代的民主、法制;②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③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④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生活近代化和思想理性化;⑤西方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和外交;⑦中苏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⑧世界市场的形成;现代西方经济模式、经济的多极化、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⑨政治的多极化和世界的科技文化。

二、命题视角:以新的史学范式为引领

从新的角度审视历史过程,是传统历史学习适应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锤炼学生整合历史知识、深刻理解历史事物的过程,更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判断能力的需要。纵观2012年的历史试卷,都明显体现了新史学范式在命题中的渗透。所以,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也要注重不同史学范式的综合运用。

【例1,2012年山东卷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 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 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 基本上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解析】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考生要了解“现代化”这史学范式的基本内涵。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北洋军阀的混战导致社会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国民革命运动消灭的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重创奉系军阀,基本上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上扫清了当时中国近代化最大的阻碍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D。

除此之外,广大高三考生还要了解另外几个史学范式的基本内涵:革命史范式、文明史范式、全球化范式、社会生活史范式、生态史范式、心态史范式等。

三、呈现方式: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历史思维能力

几乎全国各地高考试卷,都无一例外大量使用报纸通讯报道、场景照片漫画、人物言论摘录、诗歌谚语民谣、曲线图表数据、英文俚语典故、电影戏剧名著、研究设计想象等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考查探究性学习能力。

【例2,2012年全国课标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 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人物言论摘录切入,创设出新的情境,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从题干中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B项正确;a、C、D项题干无从反映。

【例3,2012年天津卷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 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 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新课程理念在例2和例3中得到全面呈现。其表现之一就是试题以材料题为主,命题不直接考查知识的再认与再现,而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铺垫下的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通过呈现新的材料,创设新情境,寻找设问新切口,以新问题的面目呈现出来,试题与课本“若即若离”,内容源于教材,答案在于理解。这种命题方式要求我们在日常复习中,要毅然改变传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要转变知识落实的角度,改单纯背记结论为理解结论,还原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初步掌握利用材料、运用证据、让事实说话的历史思维习惯。

四、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新课程强调,中学历史学习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人文素养,强调通过历史学习树立起现代的价值观念。历史试题引领的价值观主要是以下内容: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一一了解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人丈主义精神一一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健康的审美情趣一一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一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一一崇尚科学,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世界意识一一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例4,2012年四川卷1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一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这反映出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

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解析】命题者对本题的考查设计真是匠心独运,新课程理念在本题中得到充分展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上述人文素养的学生能正确应对。题干中“介绍两个月前”说明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图中文字“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仅能反映出美国的公民教育的成就和妇女地位变化,不能反映民国初期的中国,试题反映的应是其倡导人性向上,因此,正确选项为a。

五、测试目标:凸显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考查史思维能力

新课程把历史学习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随着命题技术的提高,命题者对后两个目标的考查已经运用自如,这要求我们的考生要自觉在这三个目标的复习中训练自己。考生除了掌握历史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关注文史常识、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加强对史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强培养自己对图表类试题进行准确、完整地解读的能力。

【例5,2012年福建卷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广人稀

B 自然灾害频发

C 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买施

【解析】历史计量学是一门将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特别是经济史研究的交叉学科。所有的政治史,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社会史,而对社会史的最终分析,只能是计量史。因为应用于社会史研究的资料必须以精确的有关社会结构、社会变化过程和社会经济事态的知识为前提条件,绝不能是“脱离实际的”或“非社会性的”。

统计表格的题目,要从纵横两方面看,从表中可以分析,苏联的粮食产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斯大林推行的农业政策,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农业得不到发展,赫鲁晓夫改革在1956年以后,排除D。答案:c。

【例6,2012年北京卷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 ①②⑥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⑦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中国近代以来对西方的认识逐步加深,其中题目材料就认识到西方之所以强大,不只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而且发展近代科学技术。①错误,句读应该是在“末”后,“本末”是一个词;③错误,句读应该是在“用”后;⑥错误,句读应该是在末“用”后,“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表明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故选B项。

【例7,2012年四川卷18】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刊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映出《时代》周刊

a 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 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C 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D 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解析】本题以抗日战争为载体,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解题要从西方列强对法西斯国家的态度来分析。从题千中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1936年是采取中立政策,a、B、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D顼正确。

六、切入方式:隐性或显性介入时政热点

试题以历史材料考查考生对社会现实中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关注,重视历史的现实性和时代感,突出地反映了历史学科强调“学以致用”,也体现了历史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彰显了公民素养教育。

【例8,2012年浙江卷18】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碍出的结论是

a 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 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 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解析】本题直接植根于当前中日关系这一重大热点,从统计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有增有减,a项错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超过了1937到1940年的发展水平,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介绍沿海工业发展概况以及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C、D项错误。

【例9,2012年四川卷13】右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体现了高考考查注重地方元素的特点,从图中说唱俑的形态与内容分析,主要反映了手工业中的制陶技术和汉代的文化生活。图片反映的是东汉说唱俑,并没有反映出汉代其它的娱乐方式,排除③,正确选项为B。

例8和例9考查意图在于引导考生:首先,认真研究与现实生活,与当今时代的发展,与当代国内外大事密切相关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具体应该包括:能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带有战咯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历史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其次,关注2012年和2013年的周年大事。再次,重视融入地方元素并与学科思维能力有机结合。

七、评价方式:答题方式开放化

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12-0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在教学领域掀起了一股自主学习的热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贯穿其中。英国的斯滕豪斯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教师是关系课改成败的关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并提出了“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任务。但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历史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历史教师的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不能适应历史课程要求,甚至偏离了历史新课程理念的现象。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特别是这种知识结构状态与历史课程改革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历史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的变化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当人的生存安全等基本需要受到威胁或发生缺失时,人的心理就会引起巨大的内需力。教师由此产生的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是远远大于外推式的培训效果的。所以“内控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即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调控下的发展途径,将调控置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之下,有充分考虑教师自身的需要,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一、历史教师要加强“自主”专业发展意识

在当前江苏高考形势下,历史在高考中是文科选修课,分数按等级计算,在中学各学科中地位非常尴尬,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历史教师存在着“事业心、进取意识薄弱,缺乏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表现在懒于看书、工作得过且过等”现象,这些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的顺利推进和历史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在新课程中,历史教师应该加强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提升发展自觉,将新课程对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同自己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自主发展的动力。历史教师要在新课程中积极行动起来,在实践中运用自主发展意识指导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历史教师要加强反思意识,以反思促发展

杜威指出“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在实际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们获得的历史教育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历史学习的资源,只有经过深刻反思的历史经验才能成为财富。如果一个历史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历史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即使有三十年的经验,也许只是历史教学工作的三十次重复。只有善于从历史教育经验中汲取营养,才能发展自己。

首先,加强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反思意识,就是指反思的愿望、动机和意图,这是历史教师反思的出发点和原动力。这种反思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加以指导、培养,历史教师才会逐渐形成反思的意识。只有认识到没有回顾、没有内省、没有剖析和没有自我质疑,就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差距,就找不准改良、发展、完善的方向。历史教师认识了反思的特点、意义、作用,接纳了反思的观念,就会把它内化为自我的愿望、需求,以及形成作为历史教学工作中的一种自觉意识。具有了反思能力,还需要强化反思意识,有些历史教师由于职业倦怠,虽然具有反思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将教学作为一种任务,不肯去做反思,反思意识的缺乏,使得很多历史教师也仅仅是一名“教书匠”,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其次,应加强对历史教学课堂反思。历史课堂是由历史教师、学生及环境之间形成的一个充满生机和意义的、能够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整体和复杂系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丰富的信息量蕴含在历史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及教学环境中,更为重要的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众多的隐形教学因素,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课堂的教学反思,对于课堂上发生一些问题,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形成指导,并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积极将外在的问题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研读专业书籍,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教师作为学习者,应以终身学习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先导理念。终身学习使教师教育逐步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培训的一体化”。终身学习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历史教师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大多时间久远,内容陈旧,观点老化,面对这种情况,再继续以老化的知识和陈旧的观点去教授学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都是不利的。当前的高考中,历史试题大多以材料题和图片题等形式出现,如果历史教师不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更为先进的知识、观点和教学理念,就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当前的学生已不再是传统的学生,他们是“90后”甚至是“00后”,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对于事物有自己的独特、个性的观点。面对这些学生,如果再继续以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可能会导致学生反感。历史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研读各种专业书籍,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育理念,使自己能够跟上学生成长的步伐,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

四、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自主”专业发展

“在积极主动的专业发展中,教师应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专业知识。还应打破相互隔离状态,寻求合作与帮助,充分利用自我专业发展资源,使自我专业发展得以顺利健康地进行”。历史教师要开放自己,让自己打破隔离,积极与同行、学生实现交流与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保持一种平等心态,和学生平等交流、交往,“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在这个学习体中,历史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共同进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以此实现历史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在注意历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时,也要注意到历史教师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在一所学校中,历史教师有自己的“娘家”――教研组。在教研组内部,通过活动,将所有历史教师联系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评论和交流,历史教师在这种活动中更要释放自己,让自己完全投入其中,以此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篇4

关键词:校史课程;课程开设;教学探讨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流行“校庆热”,高校校庆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这也反映了高校对校史的日益重视,此外,相当一些高校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管理机构,开展校史的研究,这都表明校史的重要价值。校史即学校的历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浓缩的精华,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将校史作为一门课程引入课堂,是对校史的潜在功能和价值的深入挖掘,使其在学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校史课程以学校的历史为课程内容,每一所学校无论办学时间的长短,历史是否久远,都有感人的业绩、动人的故事,因此,课程的内容是丰富的、生动的,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设校史课程的意义

(一)反思历史、探索新的学校发展之路

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中,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校史课程的开设,使全校师生认清了学校发展过程的全貌,感受学校发展壮大的辛路历程,深刻反思学校发展壮大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明确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特色,有效地参与学校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管理改革、学科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创新学校发展之路。如今,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竞争日益激烈,开设校史课程,注重校史教育,培养师生员工对母校精神与理念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中外高校提炼与巩固学校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行之有效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学校的办学特色、优秀传统、核心价值与主体精神培育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就有利于巩固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承扬校史文化,珍视学校精神

校史既属校园文化的内涵,又是校园文化的载体,记录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脉络。校史文化是在学校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的沧桑,人世的变故而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一般指学校在办学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许多高校办学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独特的精神品质。校史蕴含了师生员工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教职工投身教育、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学生发愤图强、刻苦攻读的报国精神。校史课程的开设是对校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对学校精神品质的珍视。

(三)“以史育人”的真正体现

高校的办学历史与国家的命运、民族兴旺紧密相连,校史赋予了爱国主义新内涵,校史中革命先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革命传统、名人事迹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也将培养学生爱校情怀,“知校、爱校、荣校、兴校、强校”,增强荣誉感,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母校的发展建设。校史校情教育必须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列入课表,规定学时,使教育真正得到实施。校史课程的开设是将校史教育落到实处,是“以史育人”的真正体现。通过校史课程,了解校史中的峥嵘岁月,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四)教职工爱岗敬业、奉献再教育的重要内容

校史是一代代教职工以校为家、艰苦创业的奋斗史,献身教育、孜孜不倦的感人史。学校的发展壮大是一代代教职工奉献的结果,校史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过去,也是教职工回顾历史、爱岗敬业、奉献再教育的重要内容。身处学校的教职工,不是每人都清楚学校的发展历史中的点点滴滴,尤其是青年教职工。校史的学习将有助于教职工进一步了解校情校史,培养爱校、荣校的信念,团结一心,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五)校史课程是学校与校友联系的纽带、情感沟通的桥梁,是校友心灵归属的家园

学校的历史是一代代校友走过的历史,学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校友的贡献。高校培养了一批批杰出校友,这是高校办学历史过程中培育人才所取得的成就的真实写照,是高校的一笔宝贵财富。校史是学校与校友沟通与交流的精神通道,校史能唤起校友的美好回忆,也能激励校友回报母校。开设校史课程,邀请校友参与到校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是加强学校与校友联系,促进校友与在校师生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校史课程将进一步增强校友爱校与感恩的情结,是校友心灵归属的家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将校友这种宝贵资源引入课堂,用校友的优秀事迹去激励学生,校友精神去感召学生,具有生动性、感染力强等特点,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爱校、爱学的热情。

二、校史课程的教学探讨

(一)校史课程的教学与校史研究相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学

在校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深入挖掘历史细节,考证历史资料,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作为主讲校史课程的教师,应认真开展校史的研究,将校史研究的成果和体会反映到教学活动中,以研究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应开展校史的研究,让学生主动追述学校历史的踪迹,热爱校史,热爱学校,开展学术讨论会,调查研究活动,撰写论文或报告,做到以“研”促学,学有所为。学有所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校史的学习应坚持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育活动。可以开展以校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作文大赛、歌咏比赛、戏剧表演赛等,参观校史展览馆,举行校史图片展、校史影视展,开展“校史文化宣传周”,校史刊物征文……利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宣传和学习校史,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校史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珍贵的校史图片,播放校史纪录片,以生动形象的课程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形成以“大师风采”“名家讲坛”为亮点的特色课程

校史课程是宣扬学校历经岁月淘漉后所积淀的人文精神的课程,是授课教师演绎学校发展沧桑历程的课程,其生动性、感染力强必然引起师生的强烈反响。授课教师应生动、风趣地讲述名人轶事,深刻、启发性地阐释所蕴含的哲理,富有激情地鼓舞师生的士气、振奋师生的精神,努力打造“名师”形象,展现“大师”风采。校史课程不仅仅是“大师”的展现舞台,也是“名家”的汇聚地。高校的知名专家、老教授参与到校史课程的教学中,讲述自己对学校历史的感悟,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对青年学子的寄语。同时。邀请知名校友回校讲学,作为校史课程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友讲述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成功经验和奋斗历程,表达对母校的爱念之情,鼓励在校学子热爱母校,认真学习。

(四)校史育人与学校宣传相结合,让“校史”走出去

校史课程是彰显学校办学历史、特色和成就的课程,是向校内师生传播校史文化,弘扬校史精神的课程,是校史育人与校史宣传相结合的课程。全校师生是校史的学习者,也是校史的传播者。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一批批深爱母校的青年学子,走向社会,向自己的周围宣传母校,他们是光辉校史最有力的宣传者,这是学校树立“名校”形象,提高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校史课程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宣传校史,宣传学校的办学成就、特色。校史不仅仅是高校对内的学习和宣传,更应是对外的宣传。高校应利用电视、广播播放校史专题节目,建立校史专题网站,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等多种形式、多种媒介宣传校史,让“校史”走出去。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篇5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备战2013年的高考,2012年6月底,笔者组织了淮北市四所省示范高中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共199人进行了模拟测试。为了保证测试效果,尽量缩小和高考实战之间的误差,虽然笔者选择了各校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文科实验班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但测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依然令笔者大跌眼镜。

命题者选取了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问题,以学术视野俯瞰高中课程内容,在总结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历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应对世界的挑战。命题者希望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希望看到有创意且论证严密的观点,进而以此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但学生答题的现实和命题者预设的理想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反差,折射出存在于中学历史教学现实中的偏差。

问题1:199人中,没有一个人选择“另有观点”,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与“冲击—反应”模式不同的中国近代史的解释模式。(当然,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题目中的“运用材料中的史实”)

问题2:23人明确表示反对“冲击—反应”模式(15人),或认为该模式观点片面(8人),占总人数的11.5%。这其中只有10人能给出反对的理由,占总人数的5%。但理由无一例外都是干巴巴的一条:“外因决定论”的错误。至于其他解释,如“西方中心论”“逻辑论证上的矛盾性”“预设前提”等等,无一人涉及。

问题3: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的,占总人数的88.5%,但在如何“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方面漏洞百出。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1)简单抄题,不会评析。基本没有什么评论,更甭提“评析”了。既没有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对比分析近代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也没有从“器物—制度—文化”被逐次认识的角度深入分析西方的冲击怎样促进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深化。

(2)有史实无观点。部分学生自始至终未能清晰表明自己的观点,含糊其辞,罗列史实,甚至没有观点,对题目中要求的“观点明确”把握不够。不能充分提炼与运用材料所提供的答题信息,绝大部分同学都只是根据图片的提示,把“冲击”和“反应”中的史实一一对应起来,把图示中的重大事件用文字再重新描述一遍,依次罗列五次“西方的冲击”所导致的“中国的反应”。

(3)有观点,但缺乏史实支撑,而且有的观点明显偏离材料本意。

(4)史实与观点明显不符,分明是反对这种模式,但史实论证都是突出西方冲击的作用。

(5)缺乏思维力度。仅仅满足于完成观点到史实的罗列或做出平行的结论,对该模式的深层内涵理解不够,缺乏思辨精神,缺乏论证的理论高度。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想与现实两张皮的现象呢?是教学出现偏差?学生基础太差?老师引导不够?还是命题者过高估计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弄清问题的缘由方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经过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1.缺乏学术背景,无法做到高屋建瓴

为什么199名学生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与“冲击—反应”模式不同的解释模式呢?为什么学生反对“冲击—反应”模式的理由仅能列出一条“忽视了内因的决定作用”呢?为什么学生不敢清晰表明自己的观点,含糊其辞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重材料训练,轻史观培养。师生缺乏学术背景,无法做到高屋建瓴,遇到超出教材范围带有学术性的问题,只能平视或仰视。在平时授课和高三复习时,中学历史教师虽然会用“冲击—反应”模式解读中国近代史,也对“近代化史观”与“革命史观”有所了解,但有多少人做过系统的学术梳理呢?有多少人知道“西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模式:‘冲击—回应’‘传统—近代’和‘帝国主义模式’”?②有多少人知道“20世纪以来,海内外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话语模式:一是‘冲击—反应’模式……二是‘侵略—革命’模式……三是‘早期启蒙’模式”?③有多少人知道“费正清‘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在70年代以后受到批判,被美国另一中国史专家柯文的‘中国中心观’所代替”?④有多少人知道“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的局限性在于‘西方中心论’‘逻辑论证上的矛盾性’‘过分强调文化因素’‘预设前提’”?⑤……即使有人知道,又有多少老师认为为了应对高考,需要向学生粗线条地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解释模式”?即使老师偶有涉及,又有多少学生真正用心去记、去想、去思考?

有不少人反映这道题“超纲”了,其实,高考并不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只是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了解基本的学术动态;高考试题也无意深究考生的学术观点,而更在意其是否能自圆其说。《课程标准》就特别强调,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这道运用史料创设情境的小论文题,真正凸显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体现主体性和建构性,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最好的诠释。既与高中课程方案相吻合,又符合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不仅没有“超纲”,而且正是践行了《考试说明》强调的思想。②对照《考试说明》,反思一下我们的高三历史教学,是不是眼界太窄了,过于功利了,只顾就题论题了?!

2.囿于教材体系,没有做到“用教材教”

为什么高达88.4%的同学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呢?从教材本身来说,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教材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编的,教师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教的,学生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学的。例如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标题是“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下设“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非常系统地勾画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中西历史的发展脉络,非常直接地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纳入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冲击之中,非常清晰地印证了“冲击—反应”模式。再如,从二战后一直到60年代末,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差不多成为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大多数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学者们都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这种划分表明这样一个观点,即“中国近代的革命肇始于中国跟西方的接触。西方对中国的武力侵略,西方思想和现代技术的输入是这场革命的原动力”。③因为“冲击—反应”模式强调的是西方之“冲击”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只能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④以教材为依托,中学历史教师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传授模式是:外部冲击导致内部变化(破坏性的变化和建设性的变化),导致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学生高中三年都是在这种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熏陶下成长的,所以对于“冲击—反应”模式,他们很难提出反对意见,更遑论“另有观点”了。平时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都只是依赖于所使用的教材版本,拘泥于教材的表述,只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没有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把教材转化为学习材料,训练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怎能指望学生在考场上面对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正如安徽省历史教研员徐贵亮老师所言:“奉历史教科书为圭臬,对教材知识、结论的固化与墨守,对教材以外史识、史料、史论和史观的视而不见,不仅不利于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知识观、历史思维和视野的开放与拓展也是极为不利的。”⑤

3.思维能力不足,难于做到创新发展

本题的答题要求是“评析”,即分析和评论。“分析”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评论”是指批评或议论。“评析”本是带有总结性的认识,是分析持这种观点的原因和实质。但很多学生的回答却有史无论,仅仅罗列了某个方面的史实,没有用史实去说明自己的观点,没有将史实和观点之间建立联系,没有做到史论结合,甚至是毫无根据地乱发议论。不能把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层次,不能从理论上分析为什么持某一观点,以及这一观点的本质特点是什么。限于知识背景和答题能力,学生对“冲击—反应”这一模式唯有迎合,难以突破。只能就事论事,很难做出命题者所期望的有创意的分析、评论。

历史思维既要有证据,又讲究逻辑。没有逻辑的思维必然是混乱的。①要把证据逻辑化地表达出来,需要平时有目的地进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的训练。进行这方面训练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根据材料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围绕结论附会材料。但是,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脱离材料抽象分析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则听得“一头雾水”,还美其名曰:培养思维能力。其结果,除了给学生又生硬地传授了一个结论,再次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之外,别无所获。②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面对高考命题改革,我们所能做的应当是尽快适应而非单纯抱怨。重视高考就应该研究高考试题,从优秀的高考试题中,领悟命题者在教学方面的引领意图,从中分析教学的差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史观教学,关注学术动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从高考全国卷命题到地方自主命题都很重视联系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以此为命题素材,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问题,以考查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虽然引进了史观,但基本上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而且因编撰工作客观性因素的制约,教科书的观点难免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关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应该成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教学杂志、专业图书、互联网等,搜索有关特定历史主题的研究资料,了解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将其适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命题改革的导向是迫使中学历史教师大量补充学术资料,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强调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全面解读历史。

2.勤于阅读思考,完善知识结构

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高考新题型?怎样了解日新月异的学术成果?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实际?除阅读外别无他途。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主动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新成果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与复习备考中来。③阅读有助于旧知识的更新,有利于学术视野的开阔,有益于理解力的提高,使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读书的广度决定人生的跨度,读书的深度决定人生的力度,读书的厚度决定教学的高度。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而不爱读书的老师,也是没有希望的老师。面对高考命题改革,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3.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高达88.4%的同学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也说明平时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中学历史教师没有充分做到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学生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束手无策。纵观近年来新课程高考一些历史试题的材料或结论,常有突破教材束缚、质疑教材观点的情况,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或说明,这代表着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向。已逝的过去无法“如实再现”,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因此,所有的历史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解释,教科书的表述也是一种解释。研究者所处的立场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时代背景与学识水平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评价。④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探究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①因此,课堂上要求学生记忆的应该是那些基本史实,而不应当是历史认识。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理解,教师不应当只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当是问题探究的引导者和方法的指导者,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学生而言,要改变过分依赖教师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积极思考、分析历史知识,特别是要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史论结合,做到在历史思维中的逻辑推理有史实依据。要以问题为主线,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教会学生整理思路,注意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②

4.练习历史论文,学会论证问题

《考试说明》对考试的内容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它特别强调要“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其实,这就是对小论文题型所作的提示。历史小论文的特点是用史实论证,有论点、有论据是小论文的基本思路。④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对试题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是解答小论文试题的前提条件。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就是全面、准确地理解试题所呈现的图文内容和命题意图。首先要读懂试题探究的学术问题的范围,即依据试题提炼出一个完整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其次要读懂设问的角度;最后是解读试题的要求。在具体的习题训练中,要注意避免将开放性的小论文试题当作列举题解答,只会罗列史实,不会表达观点;要通过不断变换材料、变换视角练习“小论文”这种题型,树立信心,把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形成一家之言,言之成理,把观点进行提高和升华。要注意做到答题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文字通顺,逻辑性强。在表达过程中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将自己的思考融入文字中,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有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真能像第41题的“冲击—反应”模式那样,高考命题的“冲击”导致中学历史教学的连锁“反应”,引导中学历史教师加强史观教学,关注学术动态;勤于阅读思考,完善知识结构;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引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那真是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幸事!

【作者简介】赵剑峰,男,1969年生,中学特级教师,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李广元,男,1971年生,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历史教师。

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篇6

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殊语言,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标志性语言。阅图、识图、解图能力是学习地理的重要能力,是地理教学中被首要培养的能力。

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反映了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理环境中的具体活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内容也可以通过历史地图的形式来反映。这样,历史地图是借助地理中最基本的地图形式,以及历史地理基本要素来表示历史内容。所以,它是跨学科综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课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切入点。这主要是因为:

1历史地图是我们研究、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受自然条件、生存环境等地理因素影响的。中国古代就有“左图右史”,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多运用历史地图这种形象、直观的表现工具,有助于教师阐明问题、也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求事半功倍。

2历史地图对于我们了解地理因素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揭示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掌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地图的这些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1)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掌握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海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地理因素对人类经济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历史地图反映出来。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往往是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水源便利的地区,正是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早期人类创造了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如关中平原。(2)历史地图可以反映人类政治活动与地理自然环境的联系,有利于揭示政治活动的本质特征。中国历史上分裂局面的出现,也可以从历史地图上找出某些规律和形成原因。中国古代南北分裂对峙局面基本上是沿秦岭-淮河这条地理南北分界线划分的。南方的政权,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大山大河阻挡北方强敌的进攻,如赤壁之战。南方亚热带湿热气候和复杂的地形也不利于北方政权征服南方。江南地区土地肥沃、光热、雨水条件适宜于发展农业生产,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南方政权统治的稳固。(3)历史地图可以反映人类思想文化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揭示思想文化的物质根源。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影响人们吃穿住用行,从而在人们思想意识领域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阅读《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的分布》图,学会、学堂、报馆主要集中在广东、长江流域、京津地区。这些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如江南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或为政治文化中心,如京津地区;另外这些地区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较早,加速当地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而且较早的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影响。这些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经济基础、阶级基础,也准备了思想基础。转贴于

有效利用地理知识服务于历史学习,达到跨学科综合,应做到:

2.1掌握历史地图中的图例。一般历史地图与常规地图的图例基本相同,只是被赋予了一些历史地图特有的概念,熟悉图例是阅读历史地图的首要条件。

2.2熟悉历史地图中河流和山脉。一般历史地图标明江河、山脉的名称与现在名称有差别,但地理中的河流、山脉的走向、位置变化一般不大,所以熟悉江河、山脉的位置,就是确定地理位置的极好参照物。在高中历史教材和配套的历史地图册中的历史地图没有经纬线,就可以借助熟悉的海陆位置、江河、山脉、岛屿等来进一步确认地理位置。熟悉河流、山脉的位置,以此作为地理环境的分界线,相应明白一定地理环境的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物产资源等,进而分析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有以河流、山脉的位置确认不同政权的地域范围。地理常识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历史学习中。

2.3注意古今地名对照。一般在历史地图中下面提供重要历史地名的古今对照表,学生以此了解古地名相对应的现今方位,就能对历史地图中表示的古地名的确切位置有个明确的概念,为他们阅读历史地图提供了明确的参照,帮助他们理解历史地图所表示的主要内容。另外,学生熟悉了古今地名的变化,就能以此判断历史时期及历史背景。如台湾从古至今的名称不同,三国时称夷洲、隋朝时称流求、元朝时称琉球、明朝时称台湾,以不同的名称判断其历史时期,进而明确其历史背景。

2.4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历史地图与教材中相关历史内容有机结合,学生通过阅读历史地图中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空间状态的变化,进而明确其历史时期、历史背景及发展变化的原因。这样,学生可以借助历史地图进行形象、直观表述历史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篇7

一、以学为主体组织教学进程,提高学法指导的实效性。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远胜于掌握一些现存的结论。基于此,教师教学的着力点已不再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要以学为主体组织教学进程,把学为主体作为施教的基本点,以“会学”为目标,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学法指导的有机渗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步:确立目标教学的核心地位,教会学生读书。教师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总体、学期、单元、课时、专题教与学的目标,规划知识要点及应达到的能力水平,编拟预习提纲,紧扣重点难点设计出启发性问题,课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预习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使历史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太平天国运动》一章为例:

预习提纲(按照最具代表性的“三级目标”提出能力要求):

(一)、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解)

(二)、运动的过程

1、兴起与发展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理解)和反清力量的组织(识记)。

(2).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上武汉、定都天京(识记)。

(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容、革命性和局限性)(应用)。

(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北伐、西征、东征)(识记)。

2、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1).天京变乱(理解)和新领导核心的形成(识记)。

(2).《资政新篇》(内容、评价)(应用)。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识记)。①摧垮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②再破江南大营和东进江浙沪。③安庆保卫战。④天京保卫战。

(三)、运动失败的原因(应用)

(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

预习题目:1.依据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洪秀全革命理论的特点。2.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为何不能实现?3.你怎样评价《资政新篇》?4.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时代赋予它的新特点?5.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分析单纯的农民战争为何不能赢得中国近代革命的胜利?6.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试评论这一观点。7.曾国藩说:“洋人(咸丰)十年入京,不伤我宗庙社稷,目下且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二者而怨其小者。”试评论这一观点。

提纲一经列出,本章就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要点明晰、重点难点突出了。学生按照提纲预习教材内容,思考预习题目,既可充分熟悉教学内容,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新旧知识联系,发现疑点,解决一般问题,增强听课和笔记的针对性,又可把握历史知识结构内在的规律性和高中历史学习的侧重点,掌握读书、自学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而规范的读书习惯和深钻、多思、善问的学习品质,提高阅读理解、综合概括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搞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抽问、学生讲题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通过预习读书、思考已解决的问题可少讲或不讲;教师讲的重点应在于学习目标中要求理解和应用的内容,着力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概括要点、提炼观点、澄清疑点、分析易混易错点、落实考点。精讲基本的系统的历史知识、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点拨历史思维。把分析历史现象和把握历史规律的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准确、规范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历史事物,准确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提高比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遵循大纲、考纲,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针对教材重点难点,紧扣知识要点,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贯彻教学意图的有效手段,就是把教学的内容和指导的方法,以练习的形式具体化。章节练习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单元练习、阶段性练习重在知识过关;专题练习、综合练习、模拟训练应注重能力培养。练习宜精不宜多。一般说来,好的练习在内容上要有代表性,在思路上要有启发性,既能检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巩固、深化和活化所学知识。练习中一要注意良好审题习惯及解题技能的培养,规范答题;二要加强材料题的训练,提高解答主观性试题的能力;三要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临场经验的积累;四要重视练后讲评,上好讲评课,矫正补偿,启发指导。

第四步:根据反馈信息,做好辅导答疑。这是教学工作的弥补环节,也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出现的疑难和暴露的问题,兼顾普遍性和个体差异,通过集中辅导、个别答疑、互矫互补、错例示众、达标测评等方式,分析差错原因,指导答题方法,弥补知识缺漏,帮助学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二、加强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中学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有透彻解释,归纳起来就是:反映历史整体面貌和发展线索的内容;反映历史演变规律的内容;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内容;反映国情的内容以及建立在主体知识之上的与大学学习相关密切的学科理论和能力方面的内容,即历史资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运用基本史学原理分析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历史阐释的能力。加强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教学,使教为主导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根本保证,必须做好以下两点:

(一)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引导学生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符合教材要求的历史知识网络,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章节知识结构,提高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章节内容一般以事件为中心,结构相对简单,掌握较易。同时,章节内容涉及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相对较少,有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以有效地固本强基。这一步的关键是弄清史实发展的因果关系,探究历史发展的本质原因,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准确理解有关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历史结论,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促进再认、再现能力的提高。

其次,指导学生掌握单元知识结构,提高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一是作好单元划分,根据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二是通过对单元内容准确、合理、全面的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三是根据单元间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如,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对应世界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对华侵略及其后果,可分为三个单元(上册1、2章,3、4、5章,6、7章)。第一单元的基本线索是:工业革命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尝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英国首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清政府残酷的封建剥削与压迫,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不满足于既得侵华利益的英、法、美,力图利用清政府处于内战的窘境全面扩大侵华权益,“修约”不成,便制造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采取先“打”(用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后“拉”(为保证新的不平等条约的实施,又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打”“拉”结合的策略,“驯化”了清政府,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抗争和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主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这一阶段的特征。三个单元联系起来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完全形成和深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就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再次,指导学生掌握专题知识结构,提高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一是引导学生作好专题划分和专题知识归类,按专题把教材中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系统化。二是引导学生作好专题总结,即在把握专题内容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通过综合、概括、归纳、比较、分析、评价,把零散的认识条理成系统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是能力培养、发展和升华的关键。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为例,在按地区、民族以及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巩固理清知识线索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可得出如下基本结论: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民族隔阂、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战争是短暂的、次要的,是支流;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造成的,是国内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不具有侵略与反侵略性质,但有正义性与非正义性、进步性与反动性之分,且其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三是引导学生把握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专题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系统,专题之间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以世界近代史为例: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列强加紧对亚、非、拉美地区的侵略和掠夺,激起被奴役者的激烈反抗。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进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使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以欧美国家为主导形成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是系统的、有条理的、有重点的学习,既便于知识的储存,又便于知识的提取,能够有效地保证历史学习质量,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同时,把握结构、梳理线索、提取系统知识要点、归纳历史认识的过程,也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归纳和综合概括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有利于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二)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规律。这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要求。

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篇8

关键词历史课程历史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历史课程改革。综观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例如,美国1996年颁布的《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增加了科技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对二战后美苏对抗的历史作了“更好仔细”的处理、增加了殖民地时期欧洲文明和经济史的分量等;在香港,历史教材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就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我国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近现代史的内容及科技、文化史等方面的内容并把乡土史列为选修课,标准还列出了一些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篇9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怎么写?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下学期的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

2、教材简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质量目标:

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25%

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

四、重点工作: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五、具体措施:

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

上课力求精干、实在。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6、注重授课语言的精确,准确适用以下词汇“了解”“掌握”“重点学习”“知识迁移”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1.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和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全面完成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规定的各项具体任务,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

2.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帮助学生认真学习,理解课表要求,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在教学方式上,着眼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努力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熟悉,相对来说容易融合到历史老师的教学习惯中,但一方面由于本学期重新分班,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上学期的历史教学中看到,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仍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学校推行学案制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在制作学案的同时也制作ppt,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多媒体直观浅显、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一)工作重点:

1.总的要求: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精心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备学习方法。

3.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4.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5.努力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操作能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1)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我校实行学案制的情况,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得到全面优化。做到课前充分准备,课中高效落实,平时听评课开诚布公,课后认真反思提升质量。

(2)努力尝试三种课型的模式

结合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在教学中,努力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培养自己的教学习惯。

第一种课型,新授课。它的基本环节:课标导航,制定学案,创设情境,模式学习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落实知识,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知识。

第二种课型,复习课。它的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第三种课型,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典例分析变式巩固补偿训练。

(3)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编制的学案,充分发挥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作用;课堂高效落实学案的导学功能;课后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延展功能。

(4)在巩固环节上,力求做到每课一练,每单元一练。

(1)每堂课最后留一些时间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做到每课一练。

(2)每单元总结测查,把前面所学主要内容以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每单元一练。

(3)利用学校教导处、级组组织的月考、中段考、期末考,查漏补缺,让老师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知道得与失。

2.虚心向科组的其他历史老师学习。

根据科组的安排,教学结对子活动中,与夏培荣老师结成教学伙伴,互相之间多听课、多指导,加在备课、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语言表达、授课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试卷讲评等教学过程所有环节的互相学习,促进我校历史学科建设的成长。

3.充分利用科组教研活动,展开高效交流。

历史科组人数少,高一年级历史老师就本人一人,集体备课的落实只能在科组教研活动或课后进行。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集体研究,做到课前一周认真准备,写好教案;课间向40分钟要效益;课后及时反思成败得失。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3一、教学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i)是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材分析: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历史必修(i)的8个学习专题,共27课。主要是了解人类历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市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政治活动既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又发作用于经济及其他活动,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共5个班,每个班将近50个学生,生源质量高低不一,因此,我在教学当中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进行一定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五、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购建。共八个学习专题,包括导语、学习建议、主要介绍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学习重点,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正文后辐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历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料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深刻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仅仅围绕高中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二、现状分析

1、高一年级共有班级10个,共分三个层次,创新实验班2个,实验班4个,省招班4个。

学生层次丰富,但总体素质比较高。

2、教师方面,高一年级共有两位历史老师,两位老师同时还担任高二部分历史会考班的教学工作,课时任务重。

3、随着近年来历史会考难度的增加,并适应新一轮高考需求,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迫在眉睫,而高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三、工作思路和目标

1、“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践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

2、夯实学生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和复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组内的听评课交流,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重点工作

1、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措施:针对高一年级三个班级层次之现状,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创新实验班及实验班在教学中除了进行常规教学外,更应注重学科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省招班则更注重常规教学,再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科能力。

2、高一历史剧(12月)

措施:提前制定计划,安排相关人员和具体任务。11月布置到各个班级,进行剧本编排和演练。

3、历史讲座(12月待定)

措施:提前联系确定讲座专家。此项为待定。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5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个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____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

就是要将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要注意研究在复习中怎样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要研究怎样整合教材,怎样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怎样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要研究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把主干历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达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2.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

(1)研究怎样实施问题意识教学,即怎样在复习教学中渗透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2)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理论认识能力,即学会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落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即怎样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与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结合;怎样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中,做到能力培养内容化、方法化、经常化,以期切实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

(4)研究采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3.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

初步设想通过老师明确要求和样卷展览、个别指导、限期做到等四个环节来落实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的训练。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三个教学目标:一是放慢速度,夯实基础;二是理清线索,构建结构;三是注重能力,接轨高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全面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以期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化学反应工程发展史篇10

加强个人教学探索和集体备课,充分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先进得当,保证教学效果的良好落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岳麓版高一历史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针对这一新形势,我们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一口号。要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验田,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赢得主动,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双重进步。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尽快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望亭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共六个班近三百四十个学生,重点班生源质量相对较好,普通班生源质量相对差一些,高一新生一方面由于初次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历史教学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一些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历史典故,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波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又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构建。历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四、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做到日日清。

(2)每两周一次小考,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贵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材分析: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教科书选取的纠葛贯通古今、关联之外的学习专题,了解人类历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葱人治到法治市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政治活动既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又发作用于经济及其他活动,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曾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换句话说,代表一定佳绩利益的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及其个人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国际方面的言论和活动都是政治。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共一个班近四十个学生,生源质量参次不齐,教学上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又要进行一定的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四、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购建。共九个学习专题,包括导语、学习建议、主要介绍办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学习重点,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正文后辐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的呢个一起构成料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3为进一步做好学科教研工作,促进全市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课程方案》及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省素质教育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殷实和谐、公平质优教育名市提供智力支持”为实践载体,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科教研工作,全面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思路

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为重点,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实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与突破;以强化网上教研为契机,实现教研方式的优化和互补;以提高教研水平与实效为目标,实现自身与师生的共成长。

三、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实施意见,规范学科教学行为。

1、科学安排历史学科课程,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ii与校本课程。

2、研究模块专题教学的特点,更新评价理念。

(1)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课程对教学实施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时要着眼于模块或专题的整体设计,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融入教学实践。

(2)尊重教学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学常规,也要根据新课程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的工作,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与同伴、专家开展合作研究,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

(3)转变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要认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了解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4)树立正确的评价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其方式。

3、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指导。

培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典型学校,适时举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场观摩会。

4、加强学生选课指导研究,尝试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结合。

(二)强化理论研究,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1、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形势,我们应全面优化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准备课,高效落实课,开诚布公听评课,认真反思提升课。

2、进一步完善三种课型的基本环节

新授课的基本环节:创设情境、课标导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复习课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典例分析变式巩固补偿训练。

自查自纠合作交流问题汇报教师点拨典题巩固补偿训练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4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

2、教材简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质量目标:

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25%

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

四、重点工作: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五、具体措施:

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

上课力求精干、实在。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6、注重授课语言的精确,准确适用以下词汇“了解”“掌握”“重点学习”“知识迁移”

附:高一历史教学进度

授课时间

授课专题

授课内容

9月1日—9月13日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9月14日—9月21日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9月22日—10月7日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0月8日—10月20日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0月21日—11月2日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1月3日—11月11日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11月12日—1月21日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11月22日—12月2日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12月3日—12月11日

专题九

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月12日—12月21日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得基本结构与特点

12月21日—12月30日

专题二

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2月30日—1月8日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得探索

1月8日—1月18日

专题四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5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

2、教材简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质量目标:

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25%

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

四、重点工作: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五、具体措施:

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

上课力求精干、实在。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

4、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