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十篇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十篇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8:32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1

检查预习,学生个个镇定自若,满怀欣喜――翻开学生的课本。只见该生在新学课文的字里行间,边边角角密密麻麻的填满了词语解释,多音字、形近字、近反义词、句子的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甚至生字的拼音、部首、字形结构、字画数、形近字、扩词,课文后思考练习题的答案等一应俱全,面面俱到(这些都是同步教学资料抄来的)。也就是教师上课时要讲的、要写的,学生在课前已早早的备足了,这样一来上课对老师而言就开始变得简单多了,学生的作业质量也明显提高。但问题的严重性也暴露无遗:课堂上学生举手发言的劲头小了,朗读的激情低了,讨论交流、探究争辩的欲望弱了――学生光顾着凝神听答案,埋头记段意,课堂已不再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照本宣科的课前预习是不是在舍本逐末呢?

【分析】

一、领会“课标”课改实质,解放阅读教学束缚

新“课标”为什么不提“分段、归纳段意归纳中心思想”了?案例中学生的预习或许会给我们一点原因的启示:“密密麻麻的记录各式各样的照抄笔记”,“其中就有段落划分、归纳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显然,段落划分、段意、中心思想是老师最后确定的答案。这种做法的弊端、新课标中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内容把握文章的要义、应该说这不失为一种有用的阅读预习方法。既然是一种方法,在教学中何尝不可用呢?问题是我们以往把这种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等作为唯一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似乎阅读教学就只此一法,别无他径,所以学生预习也只有沿用教师的教学方法:按步就班,照抄照搬,抄完就万事大吉,别无新意,别无创意。实际教学中对这种方法的机械套用和不适宜的强化,更使阅读教学的预习成为一种僵化的应付式的模式。这不但压倒了学生在阅读预习中的多元感受,而且把原本充满情趣和有着丰富内涵的阅读变成了索然无味的机械重复,把本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的熏陶感染变成了照抄、照搬、照本宣教的道德说教,黯然无味。所以,学生对阅读教学的期望难以得到改革创新。

二、守住学生预习效果的“末”,把住真正的“本”

针对“学生的作业质量也明显提高”(且不说是否是虚假提高)这个“末”,失去的却是“课堂上学生举手发言的劲头小了,朗读的激情低了,讨论交流、探索争辩的欲望弱了――学生光顾着凝神听答案,埋头记笔记,课堂已不在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个教育的“本”。究其因,挖其根,是学生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教师教的,说的,全都跟我预习的完全一致,无需深究,只此而已,至此罢了,只此预习也!

三、有效预习不在于照抄照搬照套,而在于体会感悟,探究创新,具体做法如下:

(一)默读1.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2.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和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词语多读一次。3.用波浪线划出不理解的句子、你喜欢的句子或者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4.圈出后鼻音和翘舌音,默记。(也可以找出多音字,近反义词等。)

(二)查问1.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读准生字字音,口头组词。2.数笔画、说偏旁、结构,书空或者抄写一遍。3.用各种办法记住生字字形。(象形、会意、形声,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做动作,猜迷语,奇思妙想。)4.理解要掌握词语,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5.选一些词语口头造句。

(三)朗读1.读课题,思考:我想知道些什么?2.大声朗读课文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重新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回答: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第三遍(低年级不做要求)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告诉我们的?3.大声朗读你不理解的、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者是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句子)3次。

(四)摘抄1.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如果还是不理解就摘抄到本子上,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2.摘抄喜欢的和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句子)或者为什么觉得这些词语(句子)写得好并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五)思考1.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么?做个记号,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2

【关键词】:英语单词记忆法有效性

英语单词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英语学习的好坏以及运用英语沟通能力的强弱。在我国的传统英语教学中,单词的记忆教学无非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背诵、教师默写。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生找不到单词记忆的规律,只能死记硬背,但收效甚微。单词学习不好,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就变成了空话。有效的单词记忆法,对于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很有帮助,从而提高英语的整体学习效果。

一、音标教学法

英语单词是由26个字母随意组合形成的。每个字母有自己的发音规则,称之为音标。在字母中a、e、i(y)、o、u被称为元音字母。此外英语中有48个国际音标:元音音标20个:其中单元音12个,双元音8个;辅音音标28个。国际音标无论从写法上还是读法上,很大程度上类似中文学习的汉语拼音,即将辅音和元音放在一起进行拼读,如:[k][a:]拼读成car;[p][i][g]拼读成pig。下面介绍两种基于元音音素形成的发音规律。

1、开音节:即以发音的元音字母结尾的单节或以辅音字母(r除外)加不发音的e结尾的音节,在重读的开音节中元音字母按字母名称读音。

从上述的表中我们不难发现规律,对于掌握了开音节发音规律的学生来说,很多符合开音节规律的单词可以不用死记硬背便可以轻松记忆。

2、闭音节:即一个元音字母后有一辅音或几个辅音字母(r除外)时,这时这个原因字母构成的音节称做闭音节。闭音节里面的元音字母也有自己的发音规律。

闭音节中元音音素的发音规则是要特殊记忆的,但是我们可以分辨出,开闭音节的规律:开音节都是字母的发音,因此都是长音或双元音;而闭音节都是短音,也就是单元音。

二、联想记忆法

所谓联想记忆法也就是要注意观察单词之间在形、音、义等方面内在的联系,在复习旧词的基础上,迅速记住新词的方法。联想记忆法也有很多种,下面简单介绍几种:

1、拟声联想法:很多的英语单词都是舶来的,也就是发音上和我们中文的实际物体很像,如:sofa(沙发);ping-pong(乒乓球);mango(芒果)等。从这些词的发音上找规律,便不难记忆。

2、形象联想法:顾名思义就是从字母的形象上体现单词的含义。如:drink和drunk的区别就在于i和u,i就好像是我们喝之前的肚子很扁,喝多后i就变成了u,肚子鼓起来了,也就喝醉了;还有grass,两个s很像疯长的野草,所以grass叫草。

三、词缀教学法

所谓词缀法,就是由一个单词加上词缀构成另一个词,包括前缀、后缀、词根等。其实英语单词和汉字一样,存在着很多的“偏旁部首”,知道了偏旁部首就可以他们大概猜出单词的意思。我们这里说的偏旁部首就是构成英语单词的词缀。

前缀教学法:比如re-表示重复的意思,而birth表示出生,那么rebirth就表示重生;再如super-表示超级的意思,market是市场,所以supermarket自然是超级市场。

后缀教学法:比如-ability表示能…;性质,usability则是可用性;-er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表示人的后缀,所以就有teacher(教师);driver(司机);singer(歌唱者)等。

词根教学法:词根的繁殖能力极强,一个词根可以派生出许多单词,各种词性都有,但万变不离其“宗”,所造的词其基本意思都以词根的意义为基础。如care为小心的意思,careful形容词,小心的;carefully副词,小心地;careless形容词,不小心的;carelessness名词,不小心。

利用词缀法构成的单词还有很多,熟悉掌握词缀对于我们更好的记忆单词非常有帮助。除了我们上述简单介绍的词缀外,前缀还有有:anti-,pre-,post-,il-,ir-等;后缀有:-er,-ist,-tion,-al,-tive,-ly等.

四、归纳记忆法

记忆材料必须系统化、条理化,记忆才能准确、高效。记忆单词也是一样,杂乱无章的单词记忆起来似乎是很困难,所以要想提高单词的记忆效率和准确率,要将单词进行归纳、分类、整理,使其条理清晰,这样背诵记忆起来也就容易了。最常见的归纳法包括:水果、天气、颜色、交通工具、服装、动物、近反义词、词性、词义等。比如水果类:apple,peach,pear,lemon,pineapple等;天气类:fine,pleasant,terrible,rainy,cloudy等;服装类:t-shirt,sock,trousers,jacket,coat,sweater等。近反义词类:smile和laugh;cry和sob;come和go;happy和unhappy等。

掌握正确的单词记忆方法对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记忆单词的方法很多,可以用一种也可以用多种结合记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关键是要学会运用和实践,毕竟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

参考文献:

刘一男:《单词寻根记忆魔法》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沃克:《瞬间单词记忆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3

关键词属名汉译方法问题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H215文献标识码:a

translationanalysisofGenusnameofUighurShopname

FanGuoxian

(Xinjiangnormal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54)

abstractShopnameisthenameoftheshopreflectspersonalitylies,thereforetranslateshopisalsoconsistentwithitscharacteristicnametoreflectthepersonality.thisarticleUighurshopnameisthenameofthetranslationofsimpleanalysis,inaccordancewithitsproblems,theauthorofalien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naturalizationproposedUighurshopgenusnameistranslatedintoChineseinsomeofthestrategies,hopetobenefitUrumqistorenametranslationstandardization.

Keywordsgenusname;Chinesetranslation;method;problem;domesticationalienation

店铺名称,是一个店铺的招牌。店铺名称不仅向人们传递着某种商业信息,而且可以折射出不同的地域特点、民族风情以及社会文化。因此,店铺名称的质量不仅对商家意义重大,而且对也彰显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尤其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店铺的名称更能彰显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第八、九、三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凡事在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等需使用文字的公章、门牌、名称标牌、公益广告、界牌、指路标志、交通标志和车辆上印写的单位名称、安全标语,区内生产并在区内销售的产品的名称、说明书等,都应当同时使用规范的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违反者会予以警告或者罚款。①因此,店铺名称的翻译也纳入了政府工作职能的范畴。

店铺名称的构成一般分为属名、业名和通名三部分。②其中业名和通名分别表示店铺的营业范围和通用的称呼,而属名才是体现店铺个性的真正名称。例如:“大光明眼镜行”中,“眼镜”与“行”分别是该店的业名和通名,而“大光明”则是店主赋予该店特殊意义的名称。由此可见,店铺的属名才是体现商家智慧与内涵的所在,也是吸引顾客眼球的第一印象。所以,在店铺名称的翻译过程中,属名的翻译亦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走访了乌鲁木齐延安路二道桥少数民族店铺最为集中的地段,收集了200多家店铺名称,筛选出196家具有属名的维语店铺属名,对其汉译进行简单的分析。

1店铺属名维译汉的一般翻译方法

店铺属名的翻译时一种特殊的语言翻译,其翻译过程中也离不开我们一般所使用的翻译方法。笔者对196家维文店铺属名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音译、直译、意译、音译加直译、省略、音意结合等6种方法,他们在196家店铺属名中所占的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下面就这六种方法加以举例说明。

1.1音译法

在这里,音译指的是将维文商铺的属名用汉字直接拼写出来,音译汉字不表示任何意义。例如:

坷捺儿童服饰

阿塔西

在这两个例子中,维文属名“”和“”分别音译成汉字“坷捺”和“阿塔西”,不表示任何意义。

1.2直译法

直译是要求维文店铺属名翻译成汉文时在词语和形式上要做到一一对应。③例如:

特价皮鞋

家乐超市

上例中,维文店铺属名“”和“”分别与汉文“特价”和“家乐”一一对应,采用直译方法。

1.3意译法

意译是指为重视原文内容或达到意义等值而不拘泥于原文结构形式的一种翻译方法。④例如:

大美西域

今日情缘休闲吧

第一个例子中店铺属名“”本义为“西域文明”,但店主并没有这样翻译,他根据商铺主要经营新疆特产的性质以及新疆古称“西域”的历史,将其翻译成“大美西域”,一方面喻新疆之美、新疆物之美,另一方面给人历史的厚重感。第二例中的“”的意思是“今日的情感命数”,被翻译成“今日情缘”,符合汉民族语言表达方式及思想情感。

1.4音译加直译

维文店铺中的有些属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构成的,这些属名在翻译成汉文时有时会采取音译加意译的方法,即店铺属名翻译时一部分采取音译法,一部分采取直译法。例如:

库车皇宫烤全羊

伊孜格力休闲网吧

在这两例中,“”和“”分别被译为“库车皇宫”和“伊孜格力休闲”,其中“库车”和“伊孜格力”采用音译,而“皇宫”和“休闲”则是直译。

1.5省略法

有些维文店铺属名在翻译成汉文时,属名并未翻译出,而只是把店铺的业名和通名翻译出来了。例如:

运动装

童装店

这两个例子中维文店铺属名翻译成汉语时,属名“”“”都被省略,未被翻译出来。笔者认为,这种省略法在商铺属名翻译中不应提倡,因为商铺属名翻译成汉语后,只体现了它的经营类别,却丢失了店主原本的经营理念或者商铺的个性。

1.6音译结合法

顾名思义,音译结合就是在维文店铺属名翻译成汉文时,把音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既要考虑翻译的音美又要兼顾语义内容。⑤这种翻译方法就体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所选取的汉字即要发音相近,又要富有意义内涵,尽管其意义也许和愚笨的维文意义大相径庭,但却符合汉民族消费者的心理。例如:

酷姿金首饰

爱西博维吾尔医门诊部

第一例中店铺属名“”被译为“酷姿”,这两个字首先发音上与“”相近,其次在意义上符合现代青年人追求时尚的心理。第二例中属名“”被翻译为“爱西博”,除了发音相近外,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联系,“”意为“治愈大众”,希望以精湛的医术使民众康复,而“爱西博”这三个字也蕴含着以仁爱之心关心民众,以广博深厚的医术治愈民众的宗旨,让人产生信赖之感。

以上归纳总结出的6种维文店铺属名汉译的方法,通过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的翻译方法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店铺的个性,有的方法则并不适合维文店铺属名的翻译。从所收集的维文店铺属名的汉译例子及方法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众多的问题。

2维文店铺属名汉译时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对所收集的维文店铺属名的汉译方法进行整理归纳时,也发现诸多存在的问题。下面进行简要列举分析。

2.1误译漏译

由于译者对维文店铺属名不甚理解或是粗心大意,有时会选词不当或将甲词译为乙词,造成误译。⑥例如:维文商铺名称“”中属名“”被译为“金币山”,其实“”应为“银币”之意,“金币”的维文应是“”,因此“”应译为“银山”才正确。漏译,就是维文商铺的属名在翻译成汉语时有遗漏确实的现象,前面提到翻译方法中的省略法,笔者认为并不适用于店铺属名的翻译,应该属于漏译的行列。

2.2书写不一致

由于汉语是表意文字,维语是表音文字,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不同,因此维文商铺属名在音译成汉文时,出现了使用多种汉字进行表达的现象。例如:维文商铺属名“”,被译成汉文时有“帕克则民”“怕科则敏”等形式。

2.3翻译方法没有统一标准⑦

维文店铺属名的汉译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因此在翻译时就出现了同一个维文店铺的属名在翻译成汉文时出现了多种翻译形式。例如:维文商铺名称“”中的属名“”被意译为“乐”,即“欢乐”之意,而在“”中“”被音译为“夏特力克”。

2.4缺乏个性,不生动

从前面统计的维文商铺属名汉译的方法的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音译法在维文商铺属名的汉译方法中占了很大的比例。音译法虽然简便经济,但译文却缺乏原本属名所具有的深刻内涵或生动形象,对译文消费者来说,也缺乏吸引力。例如:维文店铺名称“”中属名“”,被音译为“克奇克巧丽盘”,完全丧失了原属名“小星星”的生动含义。

维文商铺属名汉译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商铺的外在形象,而且也不利于商铺的长久发展,更宏观地说也影响乌市首府的商业文明和发展,所以应引起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有一些简单的想法。

3维文商铺属名的汉译策略

3.1从宏观层面可采取的策略措施

维文商铺属名汉译中出现的误译漏译、书写不一致、翻译方法不统一等问题,从从业人员的角度看,是因为店主及翻译人员本身的文化素质不够高,对两种语言也不够精通,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相关业务培训和学习。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审视,有关部门对正确、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仍不够重视,对维文商铺庶民的汉译工作的关注度亦不够。因此,相关的学者专家也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商铺名称及其属名的翻译单位、人员进行相关的知识教育和业务培训,并对这一行业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及时的整顿,让商铺名称及属名翻译的相关部门和个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翻译工作,做到翻译准确、熟练,书写规范。⑧笔者认为这些意见和建议也有利于解决维文商铺属名汉译时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积极重视,并采取可行措施。

3.2归化异化策略在维文商铺属名汉译中的应用

维文商铺属名汉译问题的解决,仅依靠政府的职能是远远不够的,要使维文商铺属名汉译体现个性、特色,能标新立异,根本上还得从翻译方法入手。在翻译界一直存在着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理论之争,归化、异化的概念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归化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翻译中采取目的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异化则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翻译中体现源语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差异。⑨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二者可以在语言文字的转换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依靠。维文商铺属名的汉译,不仅要体现原维文商铺属名的文化特色和价值理念,而且还要追求目的语消费者的语言风格、文化心理以及心理反应,翻译出来的商铺属名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因此,在维文商铺属名汉译过程中,应根据商铺属名翻译的特点、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民族文化特征等,恰当地使用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以达到维文商铺属名汉译的良好效果。

3.2.1音译法

在文章的前面已经提到,在维文商铺属名的汉译中,音译法是指把维文属名用相同或相近发音的汉字拼读出来。但在音译时不能纯粹异化为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选取的汉字应该要体现出源语和目的语民族的语言文化及心理特征,把异化与归化结合起来,使维文商铺属名的汉译能够被目的语消费者从心理上根本接受。例如:有一家维文商铺名称“”中属名“”,店家翻译成汉文时用了“韩帝雅”这三个字,首先从异化的角度看,直接将“”音译为“韩帝雅”,并且原属名中的“”与译文中的“帝”有相通之处,表达皇家御用的高贵、大气、上档次,体现出了商家起原属名的特色与理念;再从归化的角度审视,不难看出这三个字抓住了汉民族崇尚高贵典雅气质的传统心理以及现代人追求韩流时尚的时代特点,因此能够吸引目的语消费者的眼球。这就达到了维文商铺属名采用音译翻译成汉文的过程中异化归化充分结合所体现的效果。

3.2.2意译法

意译法,其实就是将原维文商铺属名归化成目的语汉文的表达方式。但维文商铺属名归化成汉文的同时,也应承载源语文化的信息、特色,这样才能体现出商铺属名传达商业及文化信息的价值和标新立异的特点。例如:维文商铺名称“”中属名“”的本义为“高贵的,珍贵的”,众所周知,黄金在维吾尔民族文化及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对维吾尔族女性来说,黄金是她们不可或缺的首饰之一,因此“”作为修饰形容“黄金”的定语在翻译成汉语时,要体现出黄金在维吾尔族心中高贵典雅的地位,所以“”被翻译成“尊雅”二字,还是很贴切的。再如:一家理发店的店名“”中属名“”直接翻译成“清水”,汉民族消费者看了觉得莫名其妙,不甚理解。而“”在维吾尔语中有十分丰富而又特殊的内涵,“”被维吾尔人民赋予了一定的人文精神,以“”喻人、喻性、喻德,“”可以喻人纯净,人的品德、品性像清水一样纯洁无瑕。所以将原属名“”译为“清水”,并不能体现出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如果翻译成“水清心净”,也许可以表达出店家的价值观念,效果会稍好一些。

3.2.3音译结合法

音译结合法,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就是将音译和意译结合起来的翻译方法。音义结合,本身就体现了异化与归化互相补充辅助的理念,如果能够将音译结合的方法充分运用到维文商铺属名的汉译过程中,那么就可以解决维文商铺属名汉译时不生动、死板的问题,并且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比如文章前面在讲音译结合法时举的例子“”和“”中的属名“”和“”分别被翻译成“酷姿”和“爱西博”,就是音义结合得很好的例子,体现了异化与归化互相结合补充的理念。再比如:一家音像中心的店名“”中的属名“”,直接音译为“纳瓦”,了解“”的人知道,“”是维吾尔族音乐之母木卡姆十二套曲之一,而木卡姆在维吾尔族人民心中的地位等同于京剧在汉民族文化中国粹的地位。因此“”直接异化音译成“纳瓦”并不能吸引目的语消费者,如果将其译为“纳瓦木卡姆”或者“纳瓦神曲”,或许更能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更能让汉民族消费者所理解接受,同时也使得翻译成的汉文活泼生动,摆脱死板僵硬的形式。

本文对维文商铺属名汉译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就其存在的问题整理出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宏观层面的意见和建议,但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突进还是改进维文商铺属名汉译的方法。商铺属名体现商铺的个性和特色,维文商铺属名汉译时应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充分运用异化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以改变以往维文商铺属名汉译死板僵硬的现状,使得维文商铺属名汉译后既能传达原属名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又能体现出目的语民族的语言习惯、文化心理特征,达到源语和目的语双赢的效果。

注释

①2002年修订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第八、九、三十一条的相关规定

②③④⑧李朝红.浅析乌鲁木齐市商铺名称的命名及翻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5:148,150.

⑤杨东芳,张君.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商标名称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0.

⑥⑦姚楷强.喀什市店铺名的命名及翻译研究[D].喀什:喀什师范学院,2012.6:13,14.

⑨陈志旗.归化异化策略与商标翻译[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89.

参考文献

[1]张国华.乌鲁木齐市部分街道店铺名称的翻译问题初探[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1.6:1-64.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4

关键词:文言文自读能力归纳能力

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扬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初中文言文教学工作一些经验,浅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如在《大道之行也》(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孔子的图象、和谐社会的一些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三、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早读、午读、晚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是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查阅文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4、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5、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5

[关键词]语音教学策略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语音教学,把语音教学放在中小学衔接和学生可持续学习背景下的一项关键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握时机,适当运用以下方法:

①分散与集中相结合,pep教材设计了分散进行语音教学,把语音教学的难点加以分散,循序渐进,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集中.

②归纳与演绎相结合,pep教材从第二册开始,逐点加以归纳,先归纳单词首字母相同的辅音,再归纳五个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发音,然后归纳字母组合的发音,最后才让学生了解一下音标符号.教材结合一些常用的词汇教学,若干未曾学过的单词,给学生一些小尝试、小小的挑战;教师也可搜集一些简单的符合上述规律的生词让学生来读,或编一些有关这些单词的顺口溜等让学生来绕口令,pep教材上也提供了这些活动:把音标、单词、和单词图形来连线,和有这些音标的单词放在一起组成的句子--绕口令.由于这些单词的拼读和拼写是有规律的,学生很容易获得触类旁通的成功感,觉得单词不象原来这样难拼读、难拼写、难记忆了.

③语音教学与词汇学法指导相结合,在第一课时的let'slearn之后的下节课复习时,教师一边启发学生,把单词分解拼读,直呼音名,一边板书逐个字母或字母组合,把学生引导到”根据发音记单词”上来.日积月累,养成习惯.

④语音教学与dictation相结合,在每次听写之前,先通过上述策略,把单词复习一遍,进一步强化”根据发音记单词”,这样,学生在听写时一般都能尝试着听音写字母(单词).

⑤pronunciation与let'slearn相结合,把教材中的两块内容一起教,有时pronunciation内容偏多时,可先教一小部分,这样不仅分散了难点,也分散了”枯燥点”.

⑥pronunciation与Let'stalk相结合.这是教材习惯上的教学安排.当然在教学安排上也可把pronunciation与Let'sRead相结合.

⑦模仿与纠音相结合.学习英语主要靠模仿,多听录音,多模仿.然而,没有教师的个别指导和个别纠音,许多学生会出现发音不到位的情况.

音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既难教又枯燥,对小学生来说,单纯的音素认读、记忆和反复的拼读练习也确实比较乏味.因此,我们必须在教法上多做文章,否则小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语音教学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多渠道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学生单词拼读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音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音教学的方法很多,很生动,有词音配对、听音选词、听音写词、辨析单词发音、选词造句等方法;有歌曲、饶口令、童谣、韵律诗、语音故事和各种游戏等活动;还有模仿录音、模仿老师、听课本录音、看英文影视作品等形式;还可以把拼写拼读相似的一组单词编成几句话的小故事,把含有相同字母组合的单词编成一段小故事,等等.提高语音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而不是陪衬(语音教学在实际课时安排或课堂教学中,往往处于附带从属的角色),把语音教学作为带动认读、调动兴趣、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落脚点和着重点;把语音教学与口语教学、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机地整合多种教材,取其它教材的长处,补自己教材的不足;广泛开展语音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如果说小学一年级学语文前的这段时间是作为母语的汉语语言的习得和积累,那么当前小学英语也相当于初中一年级学英语前的”习得”和积累.小学英语要通过歌谣、小诗、游戏、绕口令、尝试拼读、编趣味词汇故事等辅助形式,把课上得有趣、丰富、生动、扎实,引得学生乐学,并从中带领学生来感悟词汇的特点,体验语音的快乐,享受语言的美感.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始终贯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语音教学策略和方法,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独立拼读能力和根据发音记单词的能力放在首位,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插上翅膀,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音标;教学

本人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十余年,教材更换多次,从广东版到现在人教版,针对音标在教材中不同程度的编排呈现,在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音标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小学课本编排英标教学有无必要性和是否具有可行性,从小学设置英语课以来,已经争论了多年。争论的问题是:英语的音标教学能否提前介入:(原来的音标教学通常是放在初中第二册进行的)。争论的焦点即:“音标教学应不应该在小学英语教学前40课时基本掌握”。近几年来我校几位英语老师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音标教学应提前渗入到字母教学中,特别是体现在元音字母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理由如下:

1.单词的辨音能力差。在练习或考试中,判断两个单词划线部分字母发音是否相同,或从四个单词里选出一个划线部分字母不同于其它三个单词的词,如果学生稍有点音标认读知识就能根据发音规则做得出来。

2.相似发音易于混淆或发音不到位。在老师同范读单词发音的时候,有些学生为了能记住单词的发音,而又苦于找不到相应的符号来标记时,只得借用汉字来注音。由此会造成误读,以致在朗读句型与对话时中,语音语调生硬,不准确。

3.记忆单词慢,遗忘率高。做补充字母,完成单词练习时,学生常凭机械记忆填入字母,而很少是联系单词发音,利用读音规则来完成。如完成单词r

d时,尽管学生一下就能读出或知道该词的意思,然而在填写时,很多会误写成raed.

4.预习与课外复习难度大,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些学生通过邻居或家长预先学会读新课中的一个单词或一句话而沾沾自喜,向同学炫耀。也有些学生向老师询问新课中的单词如何读,某句话怎么说。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学生未掌握音标,无法通过词典自学掌握读音,给新课预习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几位英语教师都有建议把音标认读与字母认读同时安排在小学英语起始的第一学期,即避免了小学生容易将拼音与字母混淆的问题,也解决了老师教学与学生自学中的障碍。

二、如何把握音标教学的内容、要求、课时和进度

整个过程采取分散式,力求循序渐进,由浅、易到深、难,做到有序、有度、有量,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围绕教学26个字母,50多个单词,教学单元音及部分辅音,归纳部分字母组合的发音,按照字母所含元音音素分组归纳其所含同音素来认读音标符号。同时利用本阶段学过的单词归纳五个元音的字母长短音的讲法。通过大量模仿发音、朗读练习的形式来巩固。第二阶段:学习剩余的元音及辅音,归纳部分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掌握90个左右的常用单词。第三阶段:学习单词重音、辅音、连读、失去爆破等朗读技巧,掌握50多个常用单词。学生熟练掌握全部48个音标后,在根据音标注音读出单音节词和少数双音节词的同时,应该能够以基本正确的语音、语调、语句重音读出所学课文及简单句子。因此,此阶段应加强朗读练习,并尽量让学生听音模仿。

三、音标教学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音标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和理想效果,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将音素分类、游戏、运用图片、歌曲、分散难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字母引出音标等教学方法,着重口头练习。教学中除采用不同方法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音标概念的引出要自然。开始时可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联系所熟悉的汉语拼音知识来引出音标,使学生明白如同汉字发发音可通过拼音注音一样,英语单词可通过音标注音拼读出来。象汉语拼音有声母、韵母之分一样。音标有元音与辅音之分(不要求掌握概念,让学生能说出哪些是元音、哪些是辅音)

2.采取“集中-分散-归纳”的授课方式。在学完26个字母后先集中认读字母中所含的23个音素引出的音标符号,然后再在以后的句型教学里分散认读,让音标和拼读练习在单词教学中反复出现。一般三课时巩固1-4个。在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单词后,通过观察单词的发音和拼写,归纳读音规则,使读音规则与音标教学结合起来。

3.设计练习要多样性、趣味性。音标教学易落入单纯模仿跟读、机械练习的枯燥单一的俗套中。因此精心设计练习题非常必要。为此,可充分利用幻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与自制卡片、挂图、小黑板等教具交替使用。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7

一、“集散为整”记忆单词

单词是语言的最小要素,记忆单词不能割裂它与句子、段落之间的联系,必须把它放到特定语境中充当句中成分,表达一定意思,这样才能达到深刻记忆的目的。把单词放入句子与段落中记忆,既可以在一定的语境中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做到活记活用单词,又能利用上下文的联系避免遗忘。

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单词

一般地说,理解越深刻,记忆越牢固。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把单词的音、形、义、用法等内容全面告诉给学生,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同音异形词、词类转换、单词的比较归纳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以此来提高记忆效率。

三、要按照科学记忆法记忆英语单词

现代心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为我们记忆英语单词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我们要在教学中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特别是心理学原理为我们记忆英语单词提供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1.遗忘规律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4~7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而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就是及时而经常地复习。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有计划地重复识记,使学生在反复学习中巩固所学词。

2.瞬间记忆法。也叫快速记忆、限时记忆法,就是在记忆单词时,先向学生明确记忆指标,限定时间快速识记,然后由教师检查记忆效果的一种记忆方法。按照心理学原理,记忆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瞬间记忆虽然存储时间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发挥主要的作用。在瞬间记忆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回忆,就能转化为长时记忆,从而提高记忆单词的效。

3.发散记忆法。也叫多元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就是利用多元思维方法,全方位认知单词,实现初次记忆,然后在脑海中多角度多层次地立体再现单词,从而实现“二次记忆”,通过联想记住本词根相同、相近的各种单词、词组或短语。英语单词一般平均有三个左右的派生词,如果我们记住了一个常用单词,就可以通过发散记忆法记住3~4个英语单词,从而提高记忆效。

4.分解单词记忆法。就是利用单词构成知识对单词的组成部分进行分解,找出其组成规律,按其组成规律记忆单词。如对于单词indifferent,可以分解为in(前缀)+dif(前缀)+fer(词根)+ent(后缀)。通过分解,找出了单词的组成规律,从而加深了对单词的记。

5.归纳词根记忆法。就是按照构词基本知识,把具有相同词根的单词归纳到一起来记忆,如acting、action、active、actor、actress、activity、actively、activist.也可把同一前缀或后缀的词归纳在一起。

6.比较单词记忆法。就是通过对单词之间音形、词义的比较分类,找出其异同,分别记忆,从而避免单词之间弄混记错。如:改变一个元音的词,ball、bell、bill;改变一个辅音的词,fight,light,might,night,right,sight,tight;音同而形义不同的词,sun和son,too和two;形同而音义不同,desert(沙漠)和desert(丢弃);音形相同而意义不同,light(光)和light(轻)等。

7.象形记忆法。就是利用单词整体或局部结构的象形性(形状)想象到某种含义,加深印象,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如sap一词,其首字母“s”弯曲的形状可使人们想到流动的液体,而其词义即为树液、体液。这样,这个需GRe词汇一万以上才可接触到的单词利用象形记忆,几秒钟就可记住。除此之外,单词记忆方法还有辨析法、分类归纳法、说汉语夹杂外语记忆法等等。

总之,单词记忆方法很多。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根据不同情况,对学生记忆单词进行有意识地训练。通过记忆单词训练,掌握多种符合自身实际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8

汉代以前,人们还不知道有四声,直到齐梁间骈体文盛行,受佛教转读佛经声调的影响,逐渐觉察到自己的语言中也有声调存在,开始以“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字音进行归纳,随后定出“平、上、去、入”,通称为四声。《切韵》、《广韵》、《韵镜》及《七音略》等都是按照“四声”分韵的。

四声的名称起于南北朝齐梁时代(五世纪末六世纪初),据《南史•陆厥傅》说:齐永明年间,“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脁,琅玡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为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永明时期的这段叙述是平、上、去、入“四声”名称见于记载的较早的材料。此外,《梁书•沈约传》云:“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襟,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武帝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周颙传》记云:“颙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

“四声”只是归纳了中古时期语音的调类,至于各个声调具体的调值如何,古人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古人的形象的描绘中感受到大致的概括:“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急而促。”我们由此可推测,中古时期四声中的平声是平调,入声是短促调。因为平声没有升降,较长,而其他三声或有升降或短促,所以“平声”与“上、去、入”三声形成了平与仄两大类型。

中古时期的“四声”,发展到现代汉语方言里,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则只有三个(宁夏银川话只有平、上、去三个声调),多则有十一个(广西南宁心圩平话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甲、阴去乙、阳去、阴入甲、阴入乙、阳入甲、阳入乙等十一个声调)。但是,不管声调多少,或是如何变化,都与古代“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由于受古声母清(全清、次清)浊(全浊、次浊)的影响而发生了分化。有的分,有的合。

二、由中古语音声调到近代音声调的演变

近代音的声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明确列出,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与现代北京话的四声完全一致,只是具体的归字有所不同。概括的说,近代语音声调突出的特点就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平分阴阳

《中原音韵》里,每一个韵部的平声都明确标出“平声阴”和“平声阳”。平声的分化以清浊为条件,中古清音声母的平声字分化为阴平,中古浊音声母的平声字分化为阳平。这一变化,使得中古平声清浊的对立转化为声调类别的对立。

浊上变去

中古的上声字在《中原音韵》中分化为上声和去声两大类。上声的分化也是以清浊为条件的,其规律是:原清音声母、次浊声母,上声字仍读上声,全浊声母上声字则变读为去声。

入派三声

到了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把古入声字归入阳平、上声、去声。汉语音韵学称之为“入派三声”。“入派三声”的规律性很强,由于声调的变化常常受声母清浊的影响而变化,古入声字的变化也受声母清浊的影响而“入派三声”:

清声母字变读上声,例字:笔、法、尺、塔;

全浊声母字变读阳平,例字:白、读、舌、绝;

次浊声母字变读去声,例字:纳、辣、灭、热。

有些学者如陆志韦、杨耐思、李新魁等先生认为元代仍然存在入声。《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说:“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

三、现代汉语声调的发展

现代汉语声调,与近代汉语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入声字的分配有所不同。中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大部分读去声,其次是阳平,再次是阴平,最少的是上声。次浊入声字的演变最有规律,现代汉语一律读去声,全浊入声的演变也比较有规律,一般读为阳平,清入声读为阴阳上去四声的都有,缺乏规律性。

以平声字来看,在现代汉语方言里,除极少数地区平声不分阴阳外(如银川地区),绝大多数地区古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类:即古清声母平声字今为阴平,古浊声母平声字今为阳平。如:全清古声母“当”,次清古声母“康”,今读阴平。全浊古声母“堂”,次浊古声母“郎”,今读阳平。

以上声字来看,在现代汉语中,只有少数地区上声分阴阳(古清声母上声字为阴上,古浊声母上声字为阳上)。如:全清古声母“古”、“走”,次清古声母“口”、“丑”,在现代汉语广州话中读作阴上,全浊古声母“近”、“是”,次浊古声母“五”、“女”,在现代汉语温州话中读作阳上。

以去声字来看,古音浊上变去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去声不分阴阳,全浊声母上声字变读为去声。这种语音现象在北方方言区普遍存在。如:古声调中为全浊上声的“近”、“是”,在现代汉语中,北京、济南、兰州等地均读作去声。另一种情况为,去声分阴阳,全浊声母上声字变读为阳去。这种语音现象在南方的许多方言区普遍存在。如:古声调中的全浊上声字“近”、“是”,在现代汉语中,苏州、长沙、南昌等地都读作阳去。

以入声字来看,全浊声母入声字变阳平,次浊声母字入声变去声,《中原音韵》与现代普通话基本一致,但是《中原音韵》归到上声的清声母入声字到了现代普通话里,有的读阴平,有的读阳平,有的读上声,有的读去声。

除北方方言区外,其它方言区都保留古入声,但是各地保留的情况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保留-p、-t、-k三种塞音韵尾:粤方言、客家话、闽方言的一些地方都比较完整保留-p、-t、-k三种塞音韵尾。2、收喉塞音韵尾:吴方言、闽方言的福州话、晋方言以及北方方言区的江淮官话保留喉塞音韵尾。3、塞音韵尾消失,古入声字自成一个调:湘方言、闽方言的一些地区以及北方方言区的部分地区古入声字塞音韵尾消失,但自成一调。例如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的西昌话,古入声字自成一调,古入声字“急、竹、曲、黑、各、尺、岳、合、白”等字都读31调。

四、小结:

关于语音声调的发展变化,以上均是根据“古音声母的清浊”来展开讨论的,此外,影响声调变化的因素还有(1)声母是否送气、(2)韵母主要元音的长短等等。

(1)例如南昌话的阳平,今不送气纳“魔棉蒙麻泥南人来劳罗额牙”等为一类,今送气的纳“婆朋菩排掐从层除前求群”等为另一类;

(2)例如广州话的入声分为3类,其中阴入分为2类,阴入1读55,主要元音不是长元音;阴入2读33,不如阴入l短促,一般总是以长元音为主要元音。

声调在汉语语音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声调的地位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本文只在古音声母的清浊方面对声调的演变做了简单的讨论,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2]刘纶鑫.音韵学基础教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2

[3]李无未.汉语音韵学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03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2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识字是他们主要的语文学习任务。但是,识字教学本身就比较枯燥,再加上小学生好玩爱动,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时间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教他们识字,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导致识字教学的效果不理想。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能够学习课文,又学会识字,教师可以应用随文识字教学法,这种识字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文本入手,引导和带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生词,这样,学生可以边阅读、边识字,既有助于学生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又能使他们做到学用结合,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效率。

一、随文识字教学法的优点

(一)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入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基本上都具有句子短、篇幅小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再加上相应的配图,对学生来说,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借助语文课文的这些特点,让学生边诵读课文,边学习生字,由于课文内容具有情节性,且朗朗上口,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读,甚至背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训练,也学习和掌握了生字,同时受到了规范语言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二)有助于学生记住字形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学生的难度,也不科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随文识字。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会逐渐接触一些学习和辨别生字的方法,如部首字归类、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如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个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住字形的教学。识字教学,尤其是要求学生会认识的字,教师不要分注重字形的分析,而应强调让学生从整体进行记忆,个别有规律的可以分析,但适可而止,更不要见了生字就让组词、造句,没完没了地拓展,所以,通过反复与生字见面的方式让学生识字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教学手段,而随文识字教学正好符合这样的要求。

二、开展随文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课文中的所有文字都是带拼音的,只要学生学会了拼音,他们都能借助拼音顺利地初读课文,即便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没学过的生字,他们也能通过拼音和声调,将这些生字读准确。因此,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小声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要学习的生字,培养他们通过初读课文来自主学习生字的习惯。学生找出了生字,教师再借助标有拼音的识字卡片,让学生练习读准生字的字音,同时让他们感知字形,之后教师把拼音去掉,让学生在无拼音帮助的情况下认读生字,使他们进一步巩固生字的正确读音,争取做到不借助拼音便能读通、读顺课文。

(二)精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当学生认识了生字,能够读通、读顺课文后,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并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让学生理解生字、生词含义,使他们扫除理解课文内容的障碍。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掌握生字的字义,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具体来说,这个环节识字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区分学会和会认两类字。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应学会的字,而对会认的字不要做过高的要求,只要能够认读和感知字形即可。(2)要求学会的字,不仅要理解在本句中的含义,也可扩展延伸,如借字组词,扩展造句等。(3)在精读课文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理解字义是重点,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根据文字的结构特点,或借助字典、或借助直观的事物、或联系生活、或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4)注意音形义的联系。虽然这个环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字义,但是仍然不能忽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生字的读音和感知字形,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字形分析做好铺垫。

(三)分析字形,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识记字形是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生字的字形特点,使他们掌握不同的识字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常用的识字方法有结构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猜字谜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加减笔画记忆法,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他们就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生字,而且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的讲授好得多。比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晒”“炸”“铠”等生字的字义与其偏旁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结构记忆法来认识这些生字,理解其字义。再如,对于“物、旅、啥、薄、降、纷、洼、豌、荚、察”等单个生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两个步骤来认识和掌握这些生字,第一,分析归类,即对生字进行归类,寻找记忆规律;第二,选择方法,即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10

一、合成记忆法

有些汉字,比如“明”“解”等属于合成字。“日”即太阳,是白天光明的来源;“月”即月亮,是黑夜光明的来源;所以“明”就由“日”和“月”两个字合成而来。又,古时候人们宰牛是将“刀”放在“牛”的“角”后开始将其解体的,所以,“解”字就由“角”“刀”和“牛”三个字合成而来。在英语词汇里有与此类似的合成词,这些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子词组合而成的,而且合成词的意义通常就是其构成中子词意义的叠加与复合。根据子词与合成词的内在关系记忆英语单词,就好比是对合成汉字进行“以形说义”一样。所以,我们把合成记忆法看作是英语单词“说文解字”之一。

1.footballn.足球,足球比赛〔foot脚、足,ball球;主要用脚踢来进行的球赛〕

2.himselfpron.他自己,他亲自〔him他,self自己〕

3.overcomevt.战胜,克服〔over越过,come来;努力地越过各种障碍而来〕

二、构词分析法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同部字的共同形旁,同时它们还起着共同的表意作用。在“相、盯、看、睿、瞥”这组字中,有一个共同的构成部分“目”字,它不仅使每个字都具有用眼睛观看的基本意义,还使这组字成为同部字。像汉字由偏旁部首组成一样,许多英语单词也是由词根、词缀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构成的。单词数量虽然浩瀚如海,但常用的词根、词缀数量和汉字的偏旁部首差不多,只有二三百个。若利用词根、词缀对英语单词进行构词分析和解形释义,单词既好认又好记,词义一目了然。如果像归纳分析同部汉字那样归纳分析同根的英语单词,还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很快地记住一组组的单词。这方面,构词分析法与汉字的"以形说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是英语单词的“说文解字”之二。

词根是一个单词的核心部分,它表示单词的基本词义。有的词根能单独使用而成为单词,叫做“自由词根”或“根词”。前缀是加在词根或单词前面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含义,能改变、限制或加强词根和单词的含义。前缀的表示方式是在字母或字母组合后面加一短横,如in-。后缀是加在词根或单词后面的部分,对词根和单词的意义进行补充。常用的后缀有名词后缀、动词后缀、副词后缀和形容词后缀四种形式。后缀的表示方式是在字母或字母组合前面加附一短横,如-er。中缀是在单词里起连接作用的字母或字母组合。

1.advisevt.劝告,建议〔前缀ad-对、向,词根vis看,-e动词后缀;就某件事应该如何做向别人提出自己的看法〕

2.invisiblea.看不见的,无形的〔前缀in-不、无,词根vis看,形容词后缀-ible可…的;不可能被看见的〕

3.revisevt.复习,修改〔前缀re-再、又,词根vis看,-e动词后缀;为了究错而再次查看〕

注意:①同一词根或词缀有变体形式,词根、词缀也存在着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的情况。②读者在初学时不宜孤立地背记词根和词缀,要在常用词汇的构词分析中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地学习和记忆词根、词缀等构词知识,否则越学越糊涂。

三、借梯上楼法

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尽管汉字和英语单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文字,但它们有着共同的表现形式:汉语拼音字母与英文字母同形。这就使得某些汉字的拼音字母组合(对无关紧要的拼音声符进行省略)与一些英语单词的英文字母组合恰好相同。对于常用的汉字,我们已基本上烂熟于心,若利用汉语拼音为中介与英语单词进行奇特联想,就能既快又牢地记住英语单词。我们都知道,汉语里有异音异义的同形字,英语里有异音异义的同形词,而我们这里采用的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汉英同形字词记忆法”。在此,我们将汉语拼音比作梯子,记住了单词喻为上楼,故称为“借梯上楼法”。

1.bann.禁令,禁止〔颁〈ban〉布禁令〕

2.diev.死,死亡〔谍〈die〉报工作危险,多是九死一生〕

3.hangvi.悬挂,吊着〔吊着嗓子,引吭〈hang〉高歌〕

四、庖丁解牛法

当一些英语单词比较长而无法用合成记忆法和构词分析法来识记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庖丁解牛法尝试一下。此法原理出自中学课本里的古文《庖丁解牛》所记叙的故事。文中说庖丁在解剖牛体时,技艺高超,动作敏捷,姿态优雅,原因就是他对牛体的骨架脉络结构了然在胸,知道关键环节之所在,故能操刀自如,游刃有余。据此,对于那些较长的单词,我们可以先仔细观察其词形特征,从便于记忆的角度出发,将其人为地分解成自己所熟悉的单词、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拼音字母或拼音的首字母,然后用奇特联想法串起来,造成了深刻印象,就能达到以旧带新、速记单词的目的。庖丁解牛法实际上就是合成记忆法、构词分析法以及借梯上楼法融合之后的演变,当属英语单词的“说文解字”之三。

1.achevi./n.疼痛〔一(a)扯〈che〉绷带,伤口就疼〕

2.banquetn.宴会〔宴会未过半〈ban〉,宾客却〈que〉退〈t〉席〕

3.careern.生涯,职业〔家长都关心(care),儿〈er〉子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