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十篇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十篇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4:24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篇1

关键词:胶原生物医用材料;优势;临床医学应用

生物医学材料是一类对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具有增强、替代、修复、再生作用的新型功能材料。它有独特的基本要求:①具有生物相容性,要求材料在使用期间,同机体之间不产生有害作用,不引起中毒、溶血、凝血、发热、过敏等现象;②具有生物功能性,在生理环境的约束下能够发挥一定的生理功能;③具有生物可靠性,无毒性,不致癌、不致畸、不致引起人体组织细胞突变和组织细胞反应(即“三致物质”),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具有与生物组织相适应的物理机械性能;④化学性质稳定,抗体液、血液及酶的作用;⑤针对不同的使用目的具有特定功能。按生物医用材料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①医用金属材料。主要用于硬组织的修复和置换,有钴合金(Co-Cr-ni)、不锈钢、钛合金(ti-6al-4V)、贵金属系、形状记忆合金、金属磁性材料等7类,广泛用于齿科填充、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等。②医用高分子材料。有天然与合成两类,通过分子设计与功能拓展,即合金化、共混、复合(aBC)等技术手段,可获得许多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的新型生物材料。③生物陶瓷材料。有惰性生物陶瓷(氧化铝陶瓷材料、医用碳素材料等)和生物活性陶瓷(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玻璃等)。④医用复合材料。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性质材料复合而成,取长补短,达到功能互补。主要用于修复或者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以及人工器官的制造。胶原属于细胞外基质的结构蛋白质,结构复杂,根据分子结构决定功能和性质的原则。其分子量大小、形状、化学反应以及独特的生物分子等对功能、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胶原来源广泛,资源丰富,性质特殊。是21世纪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和重点[1]。

1胶原生物医学材料的优势

(1)低免疫源性。组织胶原具有一定的免疫性,20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其免疫源性来自于端肽及变性胶原和非胶原蛋白质,在提取胶原时,除去端肽及纯化分离掉变性胶原和非胶原蛋白,能得到极弱免疫原性的胶原材料。(2)与宿主细胞及组织之间的协调作用。其特点:①胶原有利于细胞的存活和促进不同类型细胞的生长;②胶原不但可增加细胞黏结,而且有利于控制细胞的形态、运动、骨架组装及细胞增殖与分化。(3)止血作用。胶原的四级特殊结构能使血小板活化、释放出颗粒成分,起到迅速凝血的作用。(4)可生物降解性。胶原是一种特殊的生物降解材料,其降解性作为器官移植的基础。(5)物理机械性能。胶原的三螺旋结构以及自身交联而成网状结构,使其具有很高的强度,可满足机体对机械强度的要求;另外通过进一步的交联增强其强度,而且采用不同的交联剂可获得不同的强度和韧性材料。通过复合和接枝共聚能获得更多性能优良的材料。(6)组织工程(tissueengineering)。胶原的优良特性使其在组织工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大量应用于临床,前景广阔。

2胶原在生物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2](1)手术缝合线。当前应用的天然与合成材料制备缝合线均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陷,或者不能自然吸收,需要拆线;或者与组织反应大,引起发炎、造成伤口瘢痕明显;或者吸收时间过长等。而胶原制备的缝合线既有与天然丝一样的高强度,又有可吸收性;使用时有优良的血小板凝聚性能,止血效果好,有较好的平滑性和弹性,缝合结头不易松散,操作过程中不易损伤肌体组织。可采用复合与交联改性方法提高缝合线功能和性能,制备的可吸收缝合线有:①纯胶原可吸收缝合线;②胶原/聚乙烯醇共混复合;③胶原/壳聚糖复合可吸收缝合线;④胶原/壳聚糖/聚丙烯酰胺复合可吸收缝合线。(2)止血纤维。胶原纤维是一种天然的止血剂和凝血材料,且止血功能优异。胶原纤维是一种集止血、消炎、促愈为一体,可被组织吸收,无毒、无副作用的医用功能纤维,相比于以前使用的氧化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及明胶海绵等止血材料,其效果要好的多。(3)止血海绵。胶原海绵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能使创口渗血区血液很快凝结,被人体组织吸收,一般用于内脏手术时的毛细血管渗出性出血。临床应用于普外科、心血管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皮肤科、烧伤科、妇产科以及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等几乎所有的手术。(4)代血浆。当人体由于外伤或其他原因发生意外急性失血时,最佳方法必须立刻输血,但众所周知,血液来源非常困难!而且不能长久保存,输血之前还需鉴定血型和配型。因此,寻找理想的代用品成为人们的梦想。20世纪50年明胶代血浆受到重视,且符合血浆的条件和性质,国外已大量使用,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其产业化。国外明胶类代血浆有脲交联明胶、改性液体明胶和氧化聚明胶3种。国内有氧化聚明胶、血安定(Gelofu-sine)海星明胶和血代(Haemaccel)。(5)水凝胶。水凝胶是一些由亲水大分子吸收了大量水分形成的溶胀交联状态的半固体(三维网络),能保持大量水分而不溶解,具有良好的溶胀性、柔软性和弹性,以及较低的表面张力等特殊性质。交联方式有共价键、离子键和次级键(范德华力、氢键等)。水凝胶是高分子凝胶中的一类,可分为物理凝胶和化学凝胶。为改善性能需对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进行共混复合制备新型水凝胶(互穿网络水凝胶),现已取得很大进展。制成的复合材料有胶原/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水凝胶、胶原/聚乙烯醇水凝胶、胶原/聚异丙酰胺水凝胶、胶原/壳聚糖水凝胶等。(6)敷料。敷料是能够起到暂时保护伤口、防止感染、促进愈合作用的医用材料。有普通敷料(常用植物纤维纱布)、生物敷料(胶原蛋白及其改性产品以及左旋糖酐、壳聚糖、淀粉磷酸酯等)、合成敷料和复合敷料等四种。开发使用的品种有海绵型敷料、胶原膜敷料、凝胶敷料。(7)人工皮肤。人工皮肤是在创伤敷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皮肤创伤修复材料和损伤皮肤的替代品。其制备方法采用复合与交联法,一是提高胶原的机械强度;二是胶原与其他天然高分子进行杂化改善机械性能和生物活性。(8)人工血管。人工血管是近年来组织工程(一门多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当今临床应用的人工血管主要是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最早是涤纶纤维编织的人工血管,但只能对大口径血管有较短的替代作用。后来开发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改性,以适应血管植入的要求。此外,还有生物降解材料如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异构体(pLLa)等。(9)人工食管。分为两种,一种是用自身的其他组织或器官(如结肠、空肠、胃、胃管和游离的空肠等)加工而成,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优缺互见;另一种是人工合成材料加工而成,比如塑料管、金属管、ptFe管、硅胶管等,效果均不理想。最早制成使用的聚乙烯(pe)管,此后发展了ptFe、硅橡胶、硅胶涂覆的涤纶编织管(pet)、碳纤维管等。近年以来,使用聚乙烯醇(pVa)、pLa降解塑料。用降解塑料制作无细胞支架的人工食管、组织工程化食管等。(10)心脏瓣膜。分为机械瓣膜(金属瓣)和生物瓣膜。心脏瓣膜支架材料有可降解合成高分子和生物高分子。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有pLa、pGa及二者共聚物(pGLa),此外还有聚β—羟基烷酸酯、聚羟基丁酸酯(pHB);生物高分子材料有胶原、纤维蛋白凝胶、去细胞瓣膜支架等。(11)骨的修复和人工骨。目前仍以金属(不锈钢、钴铬合金、钴镍合金、钛合金)为主;高分子材料,诸如ptFe、聚硅氧烷、高密度聚乙烯(HDpe)、陶瓷(结晶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以及复合材料。胶原以其独特的性能成为不可或缺的生物材料,在骨修复中起举足轻重作用。①在组织引导再生术中(guidedtissueregeneration,GtR)能起到“诱导成骨”、“传导成骨”,实现再生修复和骨愈合的作用。②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构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寻求能够作为细胞移植与引导新骨生长的支架结构作为细胞外基质(eCm)的替代物;二是种子细胞;三是组织工程骨的组织还原(骨缺损修复)。(12)角膜与神经修复。角膜胶原膜和组织工程化角膜;人工神经支架采用胶原、胶原/壳聚糖或胶原/糖胺聚糖等。(13)药物载体。药物载体由高分子材料充当,大多数为传递系统,其主要成分是胶原和明胶。有胶原膜、胶原海绵、药用胶囊和微胶囊和丸剂与片剂。(14)固定化酶载体。胶原可作为细胞或酶的载体,其特点:①胶原本身是蛋白质,对酶和细胞的亲和性是其他材料不可及的;②胶原蛋白成膜性好,可制成各种酶膜;③胶原蛋白肽链上具有许多官能团,诸如羧基、氨基、羟基等,易于吸附和固化。胶原蛋白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可被逐步吸收,交联接枝共聚后赋予了材料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且可在体内长期保存。广泛应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生物医学材料在人体的应用部位,详见图1[3]。

3结语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生命至上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天赋人权,生命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最高权利,人类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当前,新型材料更多的应用于医药和临床,尤其如胶原基生物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优异的性能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科技改变未来、改变生活,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材料通过共混、复合、合金化、纳米化等技术手段,制备成多种新颖独特的新材料和新产品。尤其应用于临床和组织器官工程挽救了数以万计的人类生命并提高了生命质量和延长了寿命。随着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如何制备出适合3D打印的不同类型胶原蛋白材料,并保证在打印过程中蛋白不变性、强度可控、易塑性等成为研究的新课题[4]。

当今,是生物高分子时代,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生命科学和生物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医药是“十四五”的新兴产业链。胶原在生物医学、医药、组织器官工程和临床医学的应用将更加光明,潜力非常巨大。开发应用必将成为广大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我们将拭目以待有更多的新型材料和产品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并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王璐,但卫华,但年华.胞牛皮源高层级胶原聚集体的制备与表征[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9,29(05):16-22.

[2]将挺大胶原与胶原蛋白[m].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03:186-251.

[3]韩冬冰,王慧敏.高分子材料概论[m].中国石化出版社,北京,2008.07:126-142.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篇2

【关键词】硅橡胶印模;材料;取模

回顾口腔印模材料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石膏调拌藻酸钠糊剂型、水调拌藻酸盐糊剂型、硅橡胶印模材料(亲水性乙烯基聚硅氧烷印模材料)三个阶段。由于硅橡胶印模材料在稳定性与制取阴模的清晰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硅橡胶印模材料需要医生、护士与患者相互配合。护士作为硅橡胶印模材料的调拌者,调拌的速度、均匀度、调拌时机对取模的成功与否具有很大影响。我科利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取模已有十几年时间,本文从护士角度出发,介绍在临床中利用二次法硅橡胶印模材料取模的体会。

1临床操作

1.1取模前准备选择托盘时要检查是否有蜡痕等污物污染,医生试完托盘后在开始取模前要检查托盘是否已经干燥,避免硅橡胶印模材料与托盘容易分离。洗净双手,避免橡胶手套的成分影响硅橡胶印模材料的凝固。然后,将硅橡胶印模材料及调拌工具准备好。

1.2第一步操作当医生准备就绪发出取模指令后,根据托盘的大小,用量匙取等量重体型基质和催化剂,快速用手指揉捏基质和催化剂,直至混匀至颜色均匀协调,调拌时间一般30s左右。将混合好的硅橡胶印模材料置于托盘递给医师。

1.3第二步操作取注射型硅橡胶在调拌纸上挤出等长的基质和催化剂,用调拌刀前端快速搅拌至均匀混合,其操作时间应小于30s。将一部分装入注射器内递给医师,其余部分均匀置于已取好的重体型初模的托盘的牙齿阴模内,当医师口内操作完毕后将托盘递给医师,由医师完成第二步取模操作。

1.4取模后处理医师取出托盘,确认取模成功后,用水和消毒溶液清洁印模,吹干,连同设计单送技工室灌注模型。

2操作体会

2.1取模前检查要细致。选择托盘前应检查托盘是否有蜡痕等污物污染。此外,医生往往会在取模前检查托盘是否合适,这有可能造成唾液污染托盘内部。在开始第一次操作前一定要检查托盘是否干燥,因为硅橡胶印模材料具有疏水性,如果托盘有水、唾液,硅橡胶印模材料与托盘容易分离,尤其是倒凹比较大时。为防印模脱盘,必要时应使用托盘黏结剂或医用胶布。此外应检查生产日期与保质时间,避免用超出保质时间的硅橡胶印模材料取模可能造成的模型不准确。

2.2硅橡胶是一种新型的亲水性乙烯基聚硅氧烷印模材料,当受到橡胶、丁香油或缩合型硅橡胶等成分污染时,会使其固化延迟,从而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因此,在操作前,护士应取下手套,将手洗净,避免手套内的滑石粉或手套的橡胶成分污染而影响硅橡胶聚合。

2.3硅橡胶材料重体型和注射型中的基质和催化剂要严格按厂家说明书提供的比例调和。如果比例错误,会导致印模材料固化时间缩短或延长,不仅影响操作时间,而且也会影响模型的形态稳定性和精确度。

2.4调合印模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和调拌时间。一般来说,最佳的温度是23℃,湿度为50%左右。重体型基质与催化剂调拌时间应小于30s,注射型不超过2min15s。这就对护士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与医生配合的默契程度提出了要求。

2.5初模放置到托盘上时,稍用力按压,将其与托盘之间的空气排尽,上颌后部应稍低平,防止印模材料向后溢出过多而刺激咽部,引起患者恶心不适。

2.6硅橡胶印模材料强度高,取出时较藻酸盐印模材料困难。所以脱模时操作应小心,避免使用蛮力。当剩余天然牙倒凹大或颈部牙体缺损较多,基牙极易折断,不宜采用硅橡胶印模材料时,可选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取模。

2.7硅橡胶印模的消毒。取模后应该常规对口腔印模材料进行浸泡消毒,避免肝炎、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交叉感染。一般厂家会提供或建议相应的消毒液,如果没有给出,建议先使用表面活性剂或润湿剂后再进行常规消毒,否则会对其表面润湿性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随着各种口腔精密修复体、种植牙等新技术的发展,硅橡胶印模材料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临床上,只有正确掌握硅橡胶印模材料的性能和操作技巧,才能充分发挥硅橡胶印模材料强度大、弹性强、流动性好,可塑性佳,尺寸稳定,精确度高等优点,从而准确复制患者口内情况,为制作精确的修复体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篇3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60-02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核酸分析常用的实验技术,是核酸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基础理论研究、农业科学、医学卫生、工业生产等许多领域,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中具有重要作用。[1-2]我校自2009年为医学专科学生增开该实验以来,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实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实验试剂、耗材准备比较复杂,微小的疏忽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在长期的实验准备和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

一、实验前准备

实验设备及材料的准备。待测Dna,琼脂糖,电泳仪,电泳槽,紫外透射反射仪,酒精灯,100ml烧杯,微量移液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醋酸钠,eDta,琼脂糖,溴酚蓝,溴化乙锭。

二、实验课中

1.琼脂糖胶的制备。本实验配制的是质量浓度为1%的50mL凝胶。在电炉上将胶熔至清澈透明的溶液状,冷却到60℃左右,加染料GV(GoldView),每100ml胶加5pl,摇匀,倒入事先装好的水平电泳槽内,梳子根据样品量选用。凝胶厚度一般为0.3~0.5cm。待凝胶完全凝固后(于室温放置30~45min),在梳子齿附近加入少量电泳缓冲液,然后缓慢轻轻地向上拔掉梳子,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

2.点样。点样量要根据点样孔大小和样品浓度确定,一般上样体积约5~10uL。点样前,样品需按照配比添加上样缓冲液,吹打均匀后,移液器吸取样品,垂直于点样孔,用另一只手帮助固定移液器下端,移液器枪头尖端进入点样孔即可将样品注入孔内,注意不可将枪头尖端插至孔底,并选择其他点样孔点上适合的Dna分子量标准(Dnamarker)。所谓适合是指样品Dna分子量大小应基本在Dna分子量标准范围之内。

3.电泳。将电泳仪的正极与电泳槽的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核酸带负电荷,从负极向正极移动,胶的点样孔一端应放在电泳槽的负极接线一端。电泳槽中电泳缓冲液与制胶用电泳缓冲液应相同,电泳缓冲液(1xtBe),使其恰好没过胶面约lmm。电泳缓冲液太多则电流加大,凝胶发热,设置好电源,一般采用恒压电源,电压选择为5V/cm左右(长度以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计算)。电泳时间一般为30~60min,根据实验需要也可做适当调整。电压增高,电泳时间缩短,核酸条带相对来说不够整齐,不够清晰;相反,电压降低,电泳时间较长,核酸条带整齐清晰。将电泳后的凝胶放在紫外透视仪中观察结果,对照Dnamarker分析条带、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

4.重视实验结果分析,指导填写实验报告。生化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加强理解和验证相关理论,通过实验操作获得和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实验报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检验学生对实验原理、目的、实验结果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在过去的实验报告中,学生由于不知道如何最终来书写实验报告,所以盲目抄书或者相互抄袭的现象很多,实验结论往往简单了事,这样根本无法达到实验的预先效果。有效地利用实验课后的十分钟时间给学生讲解如何书写实验报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相互抄袭的现象,既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3-5],又真正地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收获。

三、实验课后

1.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册,及时返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始终要求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时如实反映实验结果,不得抄袭或者编写实验结果,这样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册时才能更好地发现实验失败或者出现偏差的原因,并在报告册中一一进行修改;同时,批阅实验报告册还能帮助教师发现一些在以往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对于完善今后的实验教学有着深刻的意义。其次,批阅后的报告册及时返还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回忆起实验中操作不当的地方究竟出现在何处,避免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再犯类似的错误。

2.课后思考。在参考了其他医学院校的实验教程,我校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课的成功开设,是我校生物化学实验改革的一大举措。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地位不断增强,开展一定比例的生化分子实验无疑将为学生今后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6-11]。

总之,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探索适合医学专科生物化学的新实验,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培养出面向2l世纪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殷冬梅,周亚军,王新,等.医学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3):294-296.

[2]胡建华,陶祥亚.“案例式”教学法在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5):369-372.

[3]段春燕,陈川宁,邵军.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9,26(2):311―312.

[4]王保龙,苏虹,伍佳玲.在医学检验专业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学的思考[J].中华疾病控制,2010,14(5):461-462.

[5]苏晓杰,林雪松,赵晶.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医学检验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10,13(2):181-183.

[6]焦炳华,冯伟华,黄才国,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9):861―863.

[7]段春燕,陈川宁,邵军.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9,26(2):311-312.

[8]周必英.设计性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初步实践和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10,9(2):250-252.

[9]苏何玲,刘永明.开设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7):2589-2592.

[10]王迎伟,朱学江,郭军,等.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10,9(8):1103-1105.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篇4

一、阿胶简介阿胶,又称阿胶珠,在中国是与人参、鹿茸并称的“滋补三大宝”。因产于古东阿地区(现聊城东阿县及其附近地区),所以以“东阿阿胶”最为出名。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沈括《梦溪笔谈》说“:阿井水,性趋下,清且重。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阿胶用驴皮、马皮、猪皮等用阿井水熬制而成,但以驴皮制成的阿胶最佳。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规定以驴皮熬制的胶为阿胶正品。《中国药学大辞典》对古东阿镇一带熬制阿胶的要素作了明确的论述:“每年春季,择纯黑无病健驴,饲以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再浸漂数日,取阿井水,用桑柴火熬三昼夜,去滓滤清,再用银锅金铲,加参芪归芎橘桂甘草等药汁,熬至成胶,其色光洁,味甘咸,气清香,此即真阿胶也。”阿胶为传统中药,其功效主要有滋阴润燥、补血的功用;可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妇女月经不调等,对虚劳贫血、肺瘘咯血、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等症有良好疗效。阿胶作为我国传统中医养生佳品,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生产历史。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阿胶中主要含明胶蛋白,是一种无脂肪的高蛋白,不含胆固醇,虽甜,但食用后不会使人发胖,也不会导致体力下降。明胶还是一种强有力的保护胶体,食用后能抑制牛奶、豆浆等蛋白质因胃酸作用而引起的凝聚作用,从而有利于食物消化。所以,在现代医学领域,阿胶补益气血、增强体质、强心补肺、强筋健骨、美肤养颜、善治血症等功效受到越来越多的女性青睐。在中国,山东半岛尤其是胶东地区,阿胶是女性滋养补身、美容养颜的首选。而其中,尤以山东东阿阿胶集团出产的阿胶最受欢迎。二、东阿阿胶集团简介山东东阿阿胶集团位于山东省聊城市,1952年建厂,1993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成为上市公司,同年7月29日“东阿阿胶”a股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系国内最大的阿胶及系列产品生产企业。公司以“融古今智慧,创健康人生”为核心理念,意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继承古人智慧、发扬光大阿胶的同时发展现代医学,为国人的健康和企业的发展而努力。秉持这一理念,山东东阿阿胶集团先后获得了上海世博会“千年金奖”,全国唯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企业、“中国科技名牌500强”、影响世界中国力量品牌500强、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最受消费者信赖保健品品牌”、“最具放心企业和最具放心品牌”等荣誉称号。公司系部级高新技术企业,率先在全国同行业通过Gmp、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三认证,跨入全国医药百强、全国科技百强、全国中药行业效益十佳企业、“中国最具生命力的企业百强”行列,第二届中国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20强等。获得的一系列荣誉,不仅展现了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也说明了公司依靠所掌握的技术和资源而获得的持久竞争力。正如东阿阿胶集团的经营哲学———“经营资源,创造价值”所体现的那样,东阿阿胶的资源观是一种系统开放的资源观,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有形的无形的,只要进入东阿阿胶这个系统,皆可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像海水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正是基于此,公司凭借着“一水”“两宝”“三千年”等优势特色,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全国90%以上的驴皮资源,成为阿胶行业、乃至整个中医药行业名符其实的稀缺资源垄断型企业。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发展,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物反应器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美国哈佛医学院等十六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最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随着公司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的扩大,东阿阿胶集团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已是大势所趋。目前,东阿阿胶产品已出口到台湾、日本、泰国、美国等地区和国家。而韩国作为中国的友邦邻国,相信日后将成为东阿阿胶产品的主打国际市场之一。三、结合韩国本土文化对其市场可行性分析韩国与山东省紧密相邻,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民间素有“可闻邻国鸡鸣犬叫之说”。截至2008年底,累计批准韩商投资项目4.42万个,实际使用韩资金额549.9亿元。从中国吸收韩资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山东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吸收韩资最密集且效益较好的地区。到08年底,山东省累计批准韩商投资项目1.83万个,占中国累计批准韩商投资项目的41.5%;实际使用韩资金额198.3亿美元,占中国实际使用韩资总额的56.7%,韩国超过日本成为山东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所以,从上述数据显示的情况来看,山东和韩国的经济交流有着良好的基础。而两国在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相似,为东阿阿胶产品的推行提供了可能。其实,自公元4世纪起,中国与韩国就已有了频繁的沟通交流,其中尤以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最主要。华夏文化向周边的朝鲜半岛国家、日本、越南等国扩散,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而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儒家文化长久以来就对韩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中韩两国在思想风俗上有很大的相同点,例如两国都过很多相同的传统节日,对传统医学偏爱有加。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当今这个现代社会,韩国人依旧十分崇尚“复古”,对很多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而“韩医”就是其中一个方面。(一)韩国的传统医学韩国的传统医学渊源于中国的传统中医。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中医药就传入了朝鲜,与其传统医学合并,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传统医学———东医学。1990年之前,韩医还是使用中医原理来治病,但随着韩医的发展,其后改名为“韩医学”。虽然名称改了,但是学习的基本内容和科目与中医还是有很多相似。中医的经典———《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都是其必学的内容。韩医作为传统医学在韩国受到普遍信任和重视,中药产品也广泛获得认可。韩国现有20余所韩医院,3000多间韩医诊所,同时,韩国将传统医学教育纳入正规大学教育。目前,韩国有正规全日制韩医大学10多所,开设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教育,而在中国大学专门学习中医的韩国学生就已超过二千多人。所以,传统医学———不论是中医还是韩医,及其医药产品在韩国国内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而阿胶作为中国传统的珍贵中药材,同时见史于多部传统医学著作,其中东阿阿胶传统制作技艺精湛,有近百余道,历经千年历炼传承,其操作工艺被列为部级保密项目,在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医学文化的韩国,将能有效地开辟出属于东阿阿胶集团的市场。#p#分页标题#e#(二)韩国的饮食文化韩国人对饮食很讲究,有“食为五福之一”的说法。韩国菜的特点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味和红、白、黑、绿、黄五色调和而成,菜肴以炖煮和烤制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汤也是其用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由于韩国山地较多,盛产高丽参,所以韩国人经常会在汤里和菜中加入高丽参及其他山菌以均衡营养。药膳,成为其日常饮食中普遍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东阿阿胶食用方法多样,性质较平和,可药食两用,将其熬制而成后加入韩国人日常饮用的汤中,便也是药膳一道。同时,由于东阿阿胶“气微,味微甘”,对于药效和食物的品味都不会有太大改变。在此,对于阿胶的使用方法不再做太多赘述。另外,韩国多泉水,泉水干净清凉甘美,因此韩国人很少喝茶和开水。而食用阿胶时要求不能同时喝茶,所以产品并不会与韩国人的日常饮食习惯产生太大的冲突,避免了因二者的冲撞而造成阿胶难以融入韩国的日常生活中的状况。(三)韩国的酒文化烧酒在韩国大行其道,虽然韩国人在酒桌上很少劝酒,但经常会在下班后邀上三五知己,无论烧酒还是炮弹酒都要“一醉方休”。而男子下班后的聚餐喝酒,也被妻子认为是丈夫人缘好的一种表现而加以支持。2011年年初,韩国第二大烧酒制造企业斗山推出的新产品,在短短5个月创造了销售上亿瓶的奇迹。同期,第一大烧酒厂商真露的烧酒销量接近前者的8倍,由此可见韩国对酒消费量之多。韩国著名酒厂曲醇堂的名言是用汉字写的,断句为“酒,百药之长”,意指喝好酒会有益身体,这就是韩国的酒里为什么要添加人参、甘草、何首乌、枸杞子和五味子等许多药材的原因。而曲醇堂所推出的深受韩国消费者喜爱的百岁酒,其中也包含了多种药材,甚至该酒还获得了政府颁发的“韩国代表酒”的殊荣。所以,阿胶作为珍贵的中药材,在韩国盛行的酒文化背景下,可以独辟蹊径在其酒市场中探索推广。(四)韩国女性的养身美容观念东阿阿胶性质比较平和,可药食两用,是适合细水长流长期服用的一种滋补品,《神农本草经》就有阿胶“久服轻身益气”的说法,因此,只要服用后没有明显不适感受,常年服用阿胶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养生习惯。另外,阿胶具有滋阴补血、补肺润燥的功能,所以更有利于滋润肌肤,美容养颜,历代被作为女性美容佳品。服用阿胶之所以使肌肤光泽,是因为阿胶对皮肤有营养作用,并能促进钙的吸收。阿胶是由动物驴的皮熬制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又可作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重要补充来源,起到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由此可知,阿胶对肌肤的营养作用是值得肯定的。韩国女性注重养身,同时依靠化妆品和整容以获得或保持靓丽外形是世界众所周知的。国中大部分女性自青少年时起就开始使用化妆品,并且整容在韩国女性中成为十分普遍和经常的事情。所以,由于韩国女性的这种对美的价值观念,造就了韩国化妆品市场和整容市场的蓬勃发展。据韩国KBS网今年2月份的报道,韩国统计厅的数据显示,2011年韩国化妆品消费市场规模已达10.82万亿韩元(现韩元兑美元汇率约为1.123:1),同比增长9.6%。因此,只要韩国女性对外在美的需要不发生重大改变,东阿阿胶“养身”“美肤养颜”这些效用相信也将获得韩国女性的青睐,使得东阿阿胶集团在韩国的女性市场中独辟蹊径。目前,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旗下已生产出多种类型的阿胶产品,试图面对市场的扩大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中韩两国虽在历史文化上有很大渊源,但是决不能因此以偏盖全,要克服自我参照度,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在结合韩国本土文化的同时,更要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动加以预测。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篇5

【关键词】中药阿胶;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4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43-01

阿胶自古就被当作药材,中药阿胶是历史较为悠久的名贵中药材,一般是主要是由驴皮熬制而成,阿胶性味较为甘平,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用牛皮进行熬制出来的阿胶是名贵中药。在唐代时期,人们就研究出用驴皮熬制出来的阿胶,这种阿胶的药用功效是最好的,而且这种方法流传到现在,中药阿胶有利于安胎、滋阴补肾、补血等功效,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

1中药阿胶的药理作用

1.1促进免疫功能改善阿胶中的甘氨酸可以调整人体的血清铁,能够有效地推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对人体缺铁性贫血进行有效地控制。根据临床应用疗效来看,中药阿胶对于控制人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发展速度跟铁剂相比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医院临床治疗中,一般将阿胶应到治疗常规血液病、出血性疾病和一般月经病等的过程中。血液病指的是人体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出现减少,导致出现人体的再生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出血性疾病指的是孕妇产后出血、月经量过多、月经出现雪崩、血尿和便血等症状[1]。

1.2有利于骨组织和钙代谢进行阿胶临床治疗,能够提高阿胶组血钙度,可以调节人体骨钙平衡,阿胶中的药血清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体骨细胞分离成熟,提高人体黄骨髓的造血功能,加快骨折愈合的速度。

1.3降低人体血管通透率由于阿胶中的中性氨基酸含量和酸性氨基酸含量较高,所以阿胶能有效地扩张血管,缩短凝血酶原的活化时间,提升人体血小板的数量,进而降低发生病变血管的通透性。

1.4具有较好美白作用和增强抵抗力中药阿胶具有明显的抑制黑色素合成以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作用,进而能够达到美白的效果,已经成为了非常理想的一种滋补和美白养颜的补品,现代药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中药阿胶具有贮存钙、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休克以及促进钙吸收等等保健功能以及临床医疗作用。

在临床治疗中,中药阿胶能够有效地抑制黑色素沉淀和抵制络氨酸活性发展,以此实现美白的功效,中药阿胶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较为理想的美容养颜圣品,根据现代医学药理学,中药阿胶有着以下优点:预防容颜衰老、增强人体抵抗力、抑制肿瘤的生长、促进人体钙吸收等[2]。

1.5促进生育根据科学研究表明,阿胶可以促进女性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子宫内膜环境,有利于胚胎着床,促进生育。

2中药阿胶的临床应用

2.1有着止血补血的作用阿胶具有良好的补血功效,尤其是适合治疗出血性疾病,因为血虚疾病和阴虚患者较为适用,我国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热衷于用中药阿胶进行治疗因脾虚气寒产生便血和吐血,例如黄土汤药,《本草纲目》是这样记载阿胶的,阿胶主要用于治疗吐血、便血、女性经血不调、血痛、血崩以及产后出现的疾病,阿胶在临床的主要表现是:阿胶用于治疗旅客经过长期旅途劳累出现血虚症状,一般是搭配芍药、熟地和当归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例如胶艾汤。

2.2有着良好的安胎和保胎作用从古自今,阿胶就是安胎和保胎的功效。在《千金方》中有实际记载,就是葱白汤有着阿胶成分在内,能够有效地治疗女性怀孕期间的母体冷热交虚、损伤阴体等症状,因为在妊娠期间,胎儿主要依靠母体血液进行吸收和营养,所以,女性在生育之后,很容易出现阴血亏损症状,假如在女性妊娠期间,对孕妇的血虚进行冲任,胎儿会失去母体营养,经常出现胎儿胎动,胎儿出现不稳定情况,严重的甚至倒是妊娠终止,然而阿胶有着较好的滋阴补血的功效,能够孕妇在妊娠期间安胎和保胎。

2.3有着滋阴和润肺作用中药阿胶有着较好的滋阴润燥的作用,阿胶主要用于临床治疗阴虚肺燥病症,治疗药物组成部分为枇杷叶、胡麻仁、甘草等以及阿胶,运用胡麻仁、麦冬和阿胶治疗润肺养阴具有很好的功效。在实际治疗中,假如幼儿出现肺热、喉咙干燥和气喘的病症,应该使用上述药方,能够有效地发挥养阴润肺作用[3]。

3注意事项

3.1鉴别真假因为中药阿胶药材比较珍贵,所以一定注意鉴别阿胶的真假,阿胶正品是有着光泽的黑褐色的长方块状,表面较为平滑;对着阳光看,是属于半透明的状态,质地较为坚硬易碎,横切面呈棕黑色,没有光泽感,较为平滑,胶花不明显,没有小孔,质地较为软,不易打碎,而且时而带有异味,这时就要仔细观察,有可能是仿冒品[4]。

3.2注意服用剂量和时间阿胶正常服用剂量为5-15克,一般是作用汤剂服用,最好烊化冲服,最好不要进行煎煮,但是阿胶性质较为滋腻,不易消化,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该配合调理脾胃的药物,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阿胶消化和吸收,这样效果更加显著,阿胶服用最好适量,有时也需要忌口,在服用2个小时前后,一定不要吃萝卜和大蒜,这样会降低阿胶的作用,同时也不能饮茶[5]。

4结语

本文主要从中药阿胶具有止血补血的功效、中药阿胶的保胎和安胎的功效和中药阿胶的润肺和滋阴功效三个部分进行研究和探讨中药阿胶的临床应用作用,对于中药阿胶的药理作用论述。阿胶是一种较为名贵中药药材,它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所以在实际的治疗和一般服用中,应该学会正确服用阿胶,以此发挥阿胶的实际疗效[6]。

参考文献

[1]刘培民,章安,刘维志.复方阿胶浆对小鼠抗疲劳作用实验[J].现代中医药,2008,25(02):51.

[2]李志,陈壁锋,黄俊明.阿胶口服液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23(07):1426-1427.

[3]顾雨芳,张映城,施俊.复方阿胶浆对化疗患者外周血象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08):74-76.

[4]李志,陈壁锋,黄俊明.阿胶口服液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田.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7):1426-1427.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篇6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位于消化管中央,常规检查手段难以到达或者获得理想效果,传统的胃肠镜检查仅能对一小部分小肠黏膜进行直视检查,而其他影像学检查如小肠气钡造影、核素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也比较有限。因此,长期以来小肠一直是消化道检查的盲区,小肠疾病也由于检查手段的限制而难以得到正确诊断,导致大量小肠疾病患者的长期误诊和漏诊,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贻误了小肠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近年,随着胶囊内镜的发明和应用,为小肠疾病诊断带来了历史性的突破,其图像清晰、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是小肠疾病诊断、筛查的首选。

1.胶囊内镜的工作原理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胶囊内镜实际上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微型数码照相机。它的大小类似普通的药物胶囊,表面光滑,可以像服药一样吞服。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只需要用水服下一颗智能胶囊,它就会在人体内借助肠道肌肉的蠕动向前运动,按照胃――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结肠――直肠的路线运行,同时以每秒两幅图像的频率连续进行拍摄,然后将图像的数字信号记录到戴在患者腰部的数据记录仪中。整个过程大概需要8-10小时,期间病人可离开医院正常工作、生活。检查结束以后,病人只需送回数据记录仪,医生从数据记录仪中下载图像数据并对疾病作出诊断,而胶囊最终随粪便自然排出。世界上首粒胶囊内镜于1999年问世,并于2001年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填补了小肠无创性、可视化检查的空白,并在临床应用中得到迅速发展。与传统内镜相比,胶囊内镜具有操作方便、无创、无交叉感染、容易耐受、无需镇静剂等优点。而且,拍摄的彩色图像清晰,为医师和患者提供全胃肠道图像,对小肠病变诊断率高,是怀疑小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也是小肠疾病筛查的理想方法。

2.胶囊内镜检查的适应证

胶囊内镜的设计原理及仪器特点均明示,它的最佳适用脏器是小肠。适于胶囊内镜检查的小肠疾病包括:

(1)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经胃镜、结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者。胶囊内镜对消化道出血的观察的优点在于它对活动性出血的检出率较高,可以明确出血的准确部位,为治疗、尤其是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出血静止期胶囊内镜仍可检出25%的活动性出血。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诊断率明显高于选择性血管造影、同位素扫描。

(2)小肠肿瘤。临床中无症状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小肠肿瘤检出,且病变以良性为主,其中小肠息肉多见,恶性病变则以间质瘤为主;有症状人群检出小肠肿瘤的比例更高,且病变以恶性为主。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率明显优于小肠钡餐或小肠钡灌检查,胶囊内镜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小肠肿瘤亚临床期检出,而且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是小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保障。

(3)无法解释的腹痛、腹泻。

(4)炎性肠病,如克罗恩病。

(5)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6)肠营养吸收不良病及小肠影像学异常。

(7)胶囊内镜还可用于了解节段性肠炎,观察手术吻合口的情况、小肠息肉综合征的发展和某些小肠疾病的疗效。

另外,正常体检也可做胶囊内镜检查,其临床意义在于能发现亚临床性疾病,提高小肠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水平。

3.胶囊内镜的优点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篇7

关键词:分子材料;医疗器械制造;应用

0引言

分子材料对疾病的治疗和健康保健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生物惰性高分子材料和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中阐述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

1惰性分子材料

惰性分子材料是指能长期存在于体内的材料,主要指硅橡胶、聚氨酯、pVC、聚酯等。下面我们就以聚氨酯和硅橡胶材料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进行简单说明。

1.1聚氨酯弹性体

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一定的拉伸度和硬度,能够和生物相融合,和血液的融合性也较好。这种弹性体在医疗制造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因其优越的性能,应用前景很广阔。聚氨酯弹性体在医疗中主要应用于植入体内的制品和导管类的制品、膜类制品和其他类制品等。植入类制品主要有人工心脏、输精管栓塞、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人造颅骨等。导管类制品主要是导入体内的一些物质,主要包括J型和微型导管、血液透析中的插管、胃肠、肝胆等的养护作用的导管。膜类制品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些医用的手套、防护服、血浆袋等膜质的用品。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高分子材料也在不断被研制成新的产品,聚氨酯弹性体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1.2医用硅橡胶

硅橡胶是在酸或者碱的腐蚀作用下,二甲机硅氧烷单体和其他有机硅单体结合形成的一种高聚合物质。橡胶硅的生物特性很显著,具体特征表现为:无毒、抗老化、生理惰性等,根据其特性,当植入人体后,硅橡胶对人体器官和组织不会产生副作用,其周围的组织也不会出现感染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在理论上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硅橡胶的使用寿命随着温度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一般在20℃下能够长期工作,120℃左右的温度下可以使用10年,150℃温度下使用5年,到260℃的高温条件下,仅能使用三个月。硅橡胶作为医学界的重要医疗材料,在理论和临床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获得了医学界的一致肯定,其制成品已经达到上百种之多,在医学各个领域应用广泛。例如导管制品、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制品、心脑和颅脑外科制品等等。其中导管制品的用途最广,发展速度更快,像我们常见的体外各类泵管、连接各种器械的导管,用于输液的输液管等,还包括各类体内的插管、导管和引流管等,都有硅橡胶制品。消化系统使用的制品大多数是一次性产品,例如胃管、十二指肠导管、胃造瘘管、洗胃和灌肠的导管等等。颅脑外科制品主要包括各种脑器官的人工制品,人工颅骨、脑膜导管等,脑积水的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等等。心外科制品主要包括体外循环机泵管,人工肺硅胶膜和胸腔隔离膜、人工心脏尖瓣等。耳鼻喉科使用的制品有各种人工鼻梁、耳朵、上下颌骨、鼻腔止血气囊、治疗中耳炎导管、鼻孔治疗架等等。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制品使用硅橡胶材料非常多,例如皮埋装置避孕设备、子宫预热治疗器材、前列腺治疗仪、假体、膀胱造瘘管、导尿管等。腹外科制品只要包括各种引流设备,引流管、腹膜透析管等各种类型的导管。另外,硅橡胶材料在皮肤科中用于皮肤的扩张器、人工假体、人工关节等医疗设备中也得到了应用。在医疗美容事业的发展下,人工假体的用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人工合成能够进行分解的高分子材料开始应用在临床中。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药物工程的发展以及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再生技术和生物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这些新型医疗技术和科研成果促进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以下就以聚乙交酯和聚乳酸作为典型代表,分析其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2.1聚乙交酯

聚乙交酯是利用水解达到降解的目的。通常一到两个月,其力学特性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半年到一年,其质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聚乙交酯在体内会被分解成甘氨酸,随着尿液被排出,同时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医学上比较实用的是缝合线的使用,因为其能够被降解,所以患者也不会再受到拆线的痛苦。无纺布的支架材料也在临床上开始使用。

2.2聚乳酸

这是一种半结晶体,聚合物呈现无规则性。这种材料拉伸的强度和弹性较大,广泛应用于医学上的承重材料中,例如固定骨头的设备方面。

3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可知,分子材料的应用很广泛,具有众多的优势,我们要正确发挥其优势,认识其不足,更好促进我国医疗器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孔庆香.高分子医疗器械的发展对人类生命质量的提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1)

[2]刘亚军,黄华.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及前景[J].医疗卫生装备,2012(6).

[3]柏保东.医用pVC非邻苯化在国内市场的推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6).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篇8

[关键词]医用生物蛋白胶;腱鞘囊肿;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5(a)-0023-03

observationeffectofbiomedicalfibringlueinjectioninthetreatmentoftendonsheathcyst

GanHuaCHenJin-shuangnieZhi-hong

DepartmentoftheFirstSurgery,people′sHospitalofZhangshuCityinJiangxiprovince,Zhangshu331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icacyofbiomedicalfibringlueinjectioninthetreatmentoftendonsheathcyst.methods64patientswhoweretreatedfortendonsheathcystfromDecember2013toDecember2014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and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eachgrouphad32patients.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biomedicalfibringlueinjection,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conventionaloperationresection.thecurerate,recurrencerate,VaSscoreand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cur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6.88%,whilethecontrolgroupwas87.50%,thecur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withstatisticaldifference(p

[Keywords]Biomedicalfibringlue;tendonsheathcyst;Curativeefficacy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内含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导致囊肿腔内压力高,压迫神经而产生关节疼痛,在青壮年和女性中最为常见[1-3]。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手法挤压、局部封闭等,目前这些治疗方法各有缺点,复发率较高[4-5]。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腱鞘囊肿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腱鞘囊肿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15~75岁,平均(38.9±4.1)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医用生物蛋白胶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15~75岁,平均(37.9±4.1)岁,n窝囊肿18例,腕部囊肿8例,手肘和足部囊肿各3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16~74岁,平均(38.3±2.7)岁,n窝囊肿16例,腕部囊肿10例,手肘和足部囊肿各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常规手术切除腱鞘囊肿,加压进行包扎。

观察组: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用注射器刺入囊肿抽出囊内液,吸取干净后,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杭州普济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批号文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4第3650757号,规格:1.0ml],轻揉注射部位,利于药物扩散。医用生物蛋白胶的用量:若囊内液6ml,注入6ml。

1.3疗效评价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显示囊肿消失,随访3个月以上复发。未治愈:临床症状未消失,影像学检查囊肿未消失。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3个月疾病是否复发。

1.4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在纸上画一条10cm的直线,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1~3表示轻度疼痛;4~6表示中度疼痛;7~10表示重度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在横线上表示疼痛的程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复发率的比较

观察组治愈31例,治愈率为96.88%,对照组治愈28例,治愈率为87.50%,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术后3d、术后7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种内含胶冻状黏液的良性肿块,多为单房性,也可为多房性。腱鞘囊肿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不会扩散,即使其局部病变范围可能会扩大,也不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6]。手腕腱鞘囊肿症状明显,病变部位会有轻微酸痛感,囊液变多时,会变硬且有压痛感,其同时伴有腕部无力、不适或酸痛、放射性痛,严重者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7-9]。医用生物蛋白胶是一种生物蛋白制剂,通过凝血过程中的相关物质,模拟机体凝血过程的最后阶段,从而实现人工止血的效果。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刺激性小、无毒性,应用2周后可再吸收,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的止血过程[10-11]。医用生物蛋白胶主要包括主体胶(纤维蛋白原浓缩液)及其溶解液,激化剂(凝血酶)及钙离子溶液。医用生物蛋白胶为异体蛋白,术者在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现用现配,防止其沉淀。注射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充分暴露血灶,有助于发挥医用生物蛋白胶的治疗效果[12-13]。经皮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腱鞘囊肿的原理是利用医用生物蛋白胶阻塞囊腔,抑制囊液进入囊腔;促进囊腔粘连闭塞,使囊肿逐渐变小或消失。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经皮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腱鞘囊肿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炼.非手术治疗腱鞘囊肿50例[J].中医药导报,2010,12(4):45-46.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7.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28.

[4]Casparw,papaveroL,nabhana,etal.microsurgicalexcisionofsymptomaticsacralperineurialcysts:astudyof15cases[J].Surgneurol,2003,59(2):101-105.

[5]周荣博,周曼瑜,张春英.腱鞘囊肿抽吸注药与切除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76,178.

[6]paulsenRD,CallGa,murtaghFR.prevalenceandpercutaneousdrainageofcystsofthesacralnerverootsheath(tarlovcysts)[J].aJnRamJneuroradiol,1994,15(2):293-299.

[7]庞广兴,陈建庭,钟招明,等.椎体内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对松质骨创面出血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5):372-375.

[8]BartelsRHma,VanovebeekeJJ.Lumbercerebrospinalfluiddrainageforsymptomaticsacralnerverootcysts:anadjuvantdiagnosticprocedureand/oralternativetreatmeat?technicalcasereport[J].neturosurgery,1997,40(4):861-865.

[9]熊峰,杜晓红,宋彪,等.瘢痕疙瘩两种治疗方法对比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7):21-22.

[10]段晓天.局部注射联合按压分推手法治疗腕背腱鞘囊肿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9):47-49.

[11]孙洋,李涓涓,朱国新,等.腕背隆凸综合征误诊为键鞘囊肿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42-443.

[12]李晓明,张艳峰.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43):84-85.

[13]张焕君.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26):2405.

[14]宋永蔚,张静潭.医用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09,5(6):57-58.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篇9

摘要:

本文从凝胶贴膏在儿童用药的应用情况、作用机制、基质组成与配比以及儿童用凝胶贴膏的特点等方面,综述了近年凝胶贴膏在儿童用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并对开发应用前景提出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凝胶贴膏;新剂型;儿童用药;作用机制;基质组成

凝胶贴膏(原巴布膏剂)[1-3]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水凝胶巴布剂[4](hydrogelcataplasm)为透皮给药制剂的新剂型,属于缓控释制剂的范畴。具有载药量大、与皮肤生物相容性好、药物释放性能好、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以及适合于各种类型的药物分子、药效显著等优点[5],特别适合于儿童使用。本文在应用、作用机制、基质组成与配比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儿童用凝胶贴膏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优缺点以及开发应用前景展开讨论。

1凝胶贴膏在儿童辅助用药的应用情况

目前凝胶贴膏(巴布剂)在治疗儿童胃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哮喘、鼻炎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甚至在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且凝胶贴膏往往与西医的常规治疗或中药汤剂、颗粒剂、糖浆剂联合治疗儿童疾病,给药形式大多为穴位贴敷。

1.1胃肠道疾病

徐沙沙等[6]采用复方丁香开胃贴结合微生态制剂及肠粘膜保护剂治疗50例小儿腹泻,22例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张春华等[7]采用自拟中药贴剂联合利巴韦林,双八面蒙脱石粉等常规对症治疗法治疗10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76%,说明中药贴剂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周源等[8]研究得出中药巴布剂FXn能显著降低小鼠腹泻指数,降低小鼠血清iL-1β、tnF-α的含量,使低浓度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并能上调结肠上皮细胞中aQp4的表达,说明该中药巴布剂FXn具有良好的抗腹泻、抗炎及镇痛作用。

1.2呼吸道感染

1.2.1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9]。胡丹[10]使用兵兵退热贴治疗50例小儿发热,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冰袋擦敷等)退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贴敷兵兵退热贴,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88.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凝胶贴膏剂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吴宏图[11]使用小儿退热贴敷脐治疗122例小儿外感发热,对照组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3mL,观察组予印堂、曲池或大椎穴敷小儿退热贴,观察组退热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小儿退热贴治疗效果优于口服的布洛芬混悬液。

1.2.2下呼吸道感染

(1)肺炎

南春红等[12]采用敷胸巴布剂治疗40例肺炎患者,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治疗组于病灶部位贴敷胸巴布剂(大黄、玄明粉=1∶1),对照组于病灶部位敷等量的敷胸散(大黄、玄明粉=1∶1),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为90%,对照组80%,两组在治疗肺炎患儿咳嗽、痰壅症状以及肺部啰音消失天数上有统计学差异,就止咳、化痰方面疗效敷胸巴布剂明显优于敷胸散。徐睿霞[13]采用妥洛特罗贴剂治疗120小儿喘息性肺炎,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背部、胸部或上臂贴1片妥洛特罗贴剂(0.5mg/贴),结果对照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和血氧饱和度回复至正常时间均长于观察组,说明该凝胶贴膏剂对小儿喘息性肺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支气管炎

何丽芸[14]应用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108例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胸背贴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组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84.3%),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组在退热、咳嗽、咯痰改善及肺部罗音吸收方面均早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小儿清热宣肺贴膏对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徐赛红等[15]应用平喘止咳贴联合穴位揉贴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进行护理,对照穴位揉贴护理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3哮喘

对于哮喘,吸入给药因为直接进入靶部位,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但吸入制剂给药时要求患者有较高的协同性,故常用于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6]。而外用制剂在婴幼儿哮喘方面具有使用方便、顺应性高等无法取代的优势。林舜娜等[17]采用纳米穴位贴结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42例小儿哮喘,观察组的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间症状评分及夜间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腧穴部位贴上纳米穴位贴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可减少过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患儿的不适,说明纳米穴位贴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1.4鼻炎

韩建新等[18]采用温鼻巴布剂治疗60例小儿过敏性鼻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汤剂(黄芪、葛根、白术、桂枝、防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脾俞、大椎等穴位贴温鼻巴布剂,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鼻巴布剂对小儿过敏性鼻炎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1.5过敏性紫癜

董薇薇[19]在清紫巴布剂的药学研究中提到,该方具有清热凉血、化瘀消斑的作用,主治过敏性紫癜。且在过敏性试验中,清紫巴布剂皮肤激发接触后未观察到豚鼠出现流涕、喷嚏、哮喘、站立不稳或休克等现象,72h内未出现皮肤红斑、水肿;在局部刺激性试验中,清紫巴布剂对豚鼠的致敏率为0%,说明清紫巴布剂几乎无致敏性。

1.6联合用药

李荣[20]用补肾健脾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哮喘;丁倩[21]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与退热贴联合治疗小儿发热;唐进[22]采用平喘止咳贴佐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罗世杰等[23]应用小儿清热宣肺贴膏联合桑菊饮加减方口服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张霞等[24]在应用抗生素(青霉素或先锋霉素)的基础上采用红外止咳贴治疗60例小儿肺炎等,均疗效确切,适合儿童用药。

2儿童用凝胶贴膏的作用机制研究

儿科生物药剂学中,凝胶贴膏剂中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分为: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3个阶段[4],即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释放到皮肤表面;药物穿透角质层屏障;药物通过表皮和真皮被血管吸收(主要途径)3个步骤[25-26]。其中主要研究促进药物的经皮渗透和体内外经皮渗透。凝胶贴膏中有效成分首先从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作为主要基质的骨架中以一级或近零级速率释放出来,使药物始终处于活性状态,延长有效作用时间,提高药物活性成分渗透而发挥作用并维持最佳血药浓度。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有3种:药剂学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常用的物理方法[27-29]:离子导入法、电致孔法、无针喷射给药、微针法、超声波法、磁导入技术等;常用的化学方法:加入一些透皮促进剂,如月桂氮卓酮类、二甲基亚砜、中药挥发油类等;常用的药剂学方法:将制剂制成微乳、脂质体、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等。对各方法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如下。

2.1物理方法

主要是通过改变皮肤的通透性[27-29]而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

2.2化学方法

通过透皮促进剂以改善皮肤的通透性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30-31]。它是增加药物透皮吸收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比如透皮促进吸收剂氮酮、二甲基亚砜[32-35],其作用机制包括:(1)作用于角质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干扰破坏脂质分子的有序排列,增加脂质的流动性,从而有助于药物分子的扩散;(2)促进剂溶解角质层的类脂,影响药物在皮肤的分配或促进皮肤的水化而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使药物有效成分更好的渗透并到达病灶;(3)使角质层细胞蛋白质变形而打开其密集的结构,增加其通透性;(4)作为药物的助溶剂以提高药物在角质层的热力学活性;(5)增加药物在水性介质中向角质层的分配。中药芳香性挥发油作为天然透皮促进吸收剂,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机理可能是因其性味芳香,行散走窜,透达经络,开宣毛窍,不仅具有促渗透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3药剂学方法

以脂质体为例,其作用机制包括:(1)穿透机制:脂质体作为转运药物的载体,由于其自身粒径大小和结构决定其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其穿透皮肤浓度不一样,把药物带入的深度也不一样;(2)水合作用:脂质体提供外源性脂质双层膜而使角质细胞间的结构改变,脂质双层中疏水性尾部排列紊乱而使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扩散和毛细血管的作用进入细胞间隙,使角质层湿化和水合作用加强;(3)融合:脂质体的膜插入细胞膜的脂质层中而释放出水相内容物到细胞内,在多层脂质体存在的情况下,脂质体内膜层与胞浆接触,脂质体与亚细胞器之间相互作用[36]。目前,关于凝胶贴膏剂的作用机制虽有一部分研究报道,但是体内外药动学和药代学还缺乏实验数据,需进一步研究。

3儿童用凝胶贴膏的组成与配比

凝胶贴膏基质用材料主要有骨架基质、粘合剂、填充剂、保湿剂、透皮促进吸收剂等。其次有pH值调节剂、交联调节剂、抑菌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儿童用凝胶贴膏与普通凝胶贴膏在基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是要针对儿童皮肤较薄、透皮吸收率较成人高等本身生理特点,结合儿童的代谢能力及过敏程度选择安全的辅料。如保湿剂中的聚乙二醇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时间使用可致皮肤脱水干燥,故儿童用凝胶贴膏中的保湿剂常用甘油;渗透促进剂中二甲基亚砜有异臭及对皮肤的刺激性,长时间及大量使用可引起肝损坏或神经毒性,而月桂氮卓酮对皮肤刺激性小,更适合儿童。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型对皮肤的刺激性最小,如吐温。

3.1骨架及粘合剂

常用的骨架有聚丙烯酸及其纳盐、卡波姆等,常用量3%~10%。粘合剂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如明胶、西黄蓍胶、羧甲基纤维素纳。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维酮、聚乙烯醇,常用量约10%~20%[37-38]。如吉小欣等[39]在妥洛特罗亲水型贴剂处方中选用卡波姆作和聚丙烯酸钠的交联物作为骨架基质。

3.2保湿剂及填充剂

常用的保湿剂有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或者甘油与丙二醇的混合物等,常用量30%~50%。填充剂有高岭土、二氧化钛、微粉硅胶、氧化锌等,常用量约5%。王文忠等[40]在紫草巴布剂基质处方的优化一文中选用甘油和丙二醇的混合物作为保湿剂,其保湿效果比单用甘油更佳。

3.3渗透

促进剂目前使用较多的渗透促进剂为氮酮、二甲亚砜、丙二醇以及芳香精油(如薄荷油、桉叶油)等,常用量为1%~6%[41-42]。3.4其他抑菌剂[43-44]:尼泊金酯类、苯甲酸等;其中交联型凝胶贴膏剂基质还包括交联剂:高价金属盐,主要为铝盐,如:结晶氯化铝、甘氨酸铝、硫酸铝,常用量0.1%~0.5%;pH值调节剂:枸橼酸、酒石酸等。

3.5配比

凝胶贴膏基质由多种物质组成,其性质与作用也各有不同,加上药物本身的性质差异,使基质处方对其成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儿童用凝胶贴膏其常用的基质有聚丙烯酸钠、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明胶、甘油和微粉硅胶、氮酮等。吉小欣等[39]在妥洛特罗亲水型贴剂处方的优化中采用卡波姆∶pana∶甘油∶高岭土∶柠檬酸为0.5∶6∶37.5∶0.8∶0.2;王文忠等[40]在紫草巴布剂基质处方的优化一文中处方配比为明胶∶阿拉伯胶∶pVa∶CmC-na∶聚维酮∶甘油∶1,2-丙二醇为1.0∶1.0∶1.0∶0.4∶0.4∶5.2∶3.92(质量比)。优化后的处方质量更稳定,载药量更大、粘附性和感官更佳。

4小结

4.1凝胶贴膏儿童用药的优势

凝胶贴膏作为一种经皮给药系统,优势如下[45-49]:

(1)可避免首过消除和胃肠道不良反应,适合治疗窗窄的药物给药;

(2)有效避免针头恐惧症以及儿童对口服药的不顺从性[44],适合儿童给药;

(3)凝胶贴膏与其他外用制剂一样具有疗效显著、用量少、相对安全、副作用少、易透皮吸收等优点,尤其作为发挥全身作用的新型外用制剂,弥补了起局部作用(如气雾剂、喷雾剂、滴剂等)的外用制剂局限性的缺点;

(4)更突出的是使用方便,不适感较小,患者顺应性强,在减少用药次数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疗效[50];

(5)具有背衬材料,避免了软膏等制剂由于儿童好动导致的药物被衣物擦除,从而影响疗效、污染衣物等问题;

(6)其带有适度的粘附性,基质毒性以及过敏性较小,避免了黑膏药制剂与橡胶膏剂等黏附性过大,或是含有毒性、皮肤刺激性成分,从而引起皮肤不适的缺点。正因为凝胶膏剂在儿童用药方面具有显著优点,所以其应用十分广泛。

4.2凝胶贴膏的安全性要求与处方基质的优选趋势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婴幼儿时期,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尚不健全,药物在其体内呈现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有较大差别,儿童皮肤较薄,透皮吸收率较成人高[51-52];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较差,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因此,儿童用凝胶贴膏基质应选用无毒或低毒、无致敏性的辅料。如选择甘油作为保湿剂;月桂氮卓酮作为促渗透剂。

4.3其他制剂制成凝胶贴膏剂型的趋势

儿童对药品的可接受性会影响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3]。从制剂的适用性、安全性、方便性、合理性、生物利用度等角度来看,敷贴型散剂、穴位贴、橡皮膏、软膏等都更适合制成凝胶贴膏剂[54-55]。

4.4凝胶贴膏儿童用药的展望

凝胶贴膏与新型技术和新方法的结合,如柔性脂质体、微乳、微针以及超声波、离子导入法或电致孔、纳米技术等,不仅可进一步提高其透皮给药效果,起到缓释或控释作用,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扩大药物给药范围,特别适合儿童。但对于早产儿,由于其未成熟和迅速生成的皮肤障碍功能等特点,使微针和超声波导入该类技术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虽然如此,凝胶贴膏与新技术的结合必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凝胶贴膏制剂的发展方向。凝胶贴膏剂能同单液儿科制剂[49]一样(其给药体积改变药物剂量),通过特定方法有效且方便地调节给药剂量使之适用于婴幼儿,如通过给药量折算成贴膏面积,建立时效、量效曲线方程,从而确定给药量、时间与儿童年龄、体重之间的方程,同时也考虑特殊儿童皮肤的状况-部分儿童皮肤异于常人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如皮肤湿疹、溃疡或烫伤),这无疑将扩大凝胶贴膏在儿童用药的应用。设立小儿个性化用药系统[56],使疗效确切,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2-23.

[2]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8-9.

[3]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9.

[4]李伟泽,张光伟,赵宁,等.中药水凝胶巴布剂产业化工艺技术攻关研究[J].中草药,2012,43(10):1928-1933.

[5]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18-319.

[6]徐沙沙,张向峰.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2289-2290.

[7]张春华,马真芳,李浩志.自拟中药贴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8):862-864.

[8]周源,薛照芸,李承,等.中药巴布剂FXn抗腹泻作用研究[J].中药材,2014,37(12):2272-2275.

[10]胡丹.兵兵退热贴治疗小儿发热50例[J].中国药业,2014,23(5):77-78.

[11]吴宏图.小儿退热贴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303,1306.

[12]南春红,王雪峰.敷胸巴布剂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9):136-138.

[13]徐睿霞.妥洛特罗贴剂对喘息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401-402.

[14]何丽芸.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10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2):38-39.

[15]徐赛红,林亚媛,朱忆祥.平喘止咳贴联合穴位揉贴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2):2895-2896.

[17]林舜娜,钟富珍,林蔓彬.纳米穴位贴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疗保健器具,2014,21(2):217-218.

[18]韩建新,王少锋,朱少华.温鼻巴布剂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7):35-36.

[19]董薇薇.清紫巴布剂的药学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3.

[20]李荣.补肾健脾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哮喘[J].中医临床研究,2014,20(6):27-28.

[21]丁倩.对乙酰氨基酚栓与退热贴联合使用对小儿退热疗效的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6):548.

[22]唐进.平喘止咳贴佐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1):146-147.

[23]罗世杰,韩勤学.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80例[J].现代中医药,2013,33(6):42-43.

[24]张霞,陈静,熊小丽.红外止咳贴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90-1291.

[26]刘建平,李高.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8-80.

[34]富志军,祝星,陈笑.挥发油包合对温脐巴布剂质量的影响[J].中成药,2014.36(10):2083-2087.

[36]袁雍,黄萍,杨秀丽.脂质体经皮局部给药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4,17(7):1227-1231.

[39]吉小欣,高申.妥洛特罗亲水型贴剂处方的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5):570-571.

[40]王文忠,王玉翠,郑平.紫草巴布剂基质处方的优化[J].中成药,2013,35(4):861-864.

[50]陈明.儿科临床用药乱象治理[n].医药经济报,2014-5-28(008).

胶体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篇10

【关键词】超声刀;康派特医用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我院普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超声刀联合康派特医用胶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6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20~65岁,平均35.5岁;甲状腺腺瘤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5例,全部病例行双侧或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1.2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气管内麻醉,颈部低位皮纹切口,位置在胸骨上窝上方1.5cm,长度3.0~4.0cm,于颈阔肌与颈前肌群之间的疏松组织处上下游离皮瓣,组织钳+皮肤拉钩向切口上下牵引暴露手术野,超声刀纵形切开颈白线,上至甲状腺上极水平,下至胸骨上窝,用两把甲状腺拉钩向两侧牵开颈前肌群,超声刀切开甲状腺包膜,显露甲状腺峡部及双侧腺叶,触诊判断腺体的范围及性质,以7号丝线缝扎腺叶中部于牵引,钝分气管前甲状腺峡部,沿腺体被膜以超声刀离断甲状腺中静脉及下动脉、静脉,注意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行双侧或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毕创面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盐水冲洗,以干纱布蘸拭创面使之干燥,使用康派特医用胶(北京瞬康医用胶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5ml/支)均匀喷洒于创面止血。逐层缝合颈白线、颈阔肌,皮肤切口用有齿镊将皮肤逐段对合平性,避兔伤口缘外翻及拭干渗出液,将少许康派特医用胶喷涂在切口皮肤表面后及时抹平,直至完成整个切口的粘合。术中不放引流物。

2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60min;出血10~40ml,平均25ml;无1例发生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伤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未出现医用胶过敏症状。术后切口美观,患者对术后评价满意。随访3~6个月,未见病变复发及甲减。

3讨论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手术,传统的甲状腺手术一味强调手术切口长短的同时给手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由于甲状腺血运丰富,控制出血、避免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是手术的关键;由于术野狭小,追求小切口手术操作有一定的困难,长期以来止血的主要方法是依赖结扎与缝合。超声刀通过特殊转换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经高频超声震荡,使所接触组织细胞内水汽化,蛋白氢键断裂,组织被凝固后切开。与普通手术常用的电刀比较,超声刀具有切割精确、止血牢固、可控性强,不损伤周围组织、无(少)烟雾与焦痂等优点[1],近年广泛的应用于外科临床。超声刀应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具有以下优点[1]:①切口小,仅3~4cm。②不横断颈前肌群,避免了传统手术方式横断颈前肌群后再缝合而形成的切口不平整。③伤口出血、积血并发症减少。④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缩短。⑤只要正确使用超声刀,几乎无手术并发症。

颈部甲状腺手术后易在颈部留下瘢痕而影响美容,一直是头颈外科医师和患者难以满意的问题。康派特医用胶是一种α-氰基丙烯酸酯同系物经改性而制成的快速医用人体组织粘合剂,作为关闭切口皮肤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2]。康派特医用胶具有其独特的优点[3]:①康派特医用胶粘合皮肤操作相对简便,技术要领容易掌握,关闭皮肤时间明显短于皮内缝合;②康派特医用胶形成的薄膜有防水作用,能有效地避免汗液等外来物对伤口的污染;③康派特医用胶成膜将组织和细菌隔离,具抗感染和护创作用,有利于切口的愈合;④康派特医用胶粘合的皮肤切口,皮缘两侧受力均匀,有利于切口的平整愈合,可减少切口瘢痕的出现[4]。

总之,使用超声刀超声刀联合康派特医用胶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可以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缩短关闭皮肤时间、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家华,周小红,李真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3):293-294.

[2]金绍明,余书勇,吴维敏,等.超声刀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应用体会.海南医学,2008,19(1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