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的历史笔记十篇初中的历史笔记十篇

初中的历史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3:50

初中的历史笔记篇1

   一个好的学习情境对历史的学习还是有相当好的作用,它能够使得学生有兴趣去进行思考,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事情。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设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比如说在上到“鸦片战争”一课时的时候,可以播放一段关于鸦片战争的影视片段。看完电影之后,学生会去想为什么会发生鸦片战争。在一定的情境的影响之下,学生是很容易去自发思考的,这样主动去学习还是很容易取得好成绩的。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成为了主角,而不是一味地在历史课堂上死记硬背,极为枯燥。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把主动权放在了学生身上,使得学生的本性挥发出来,在学生追求自助学习的同时更要发现自助学习的动机。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充满乐趣的课程,它本身拥有众多公众历史人物等丰富的事迹,同时有许多已经消失的古老文明的神秘气氛笼罩着,一旦学生体会到这些,便会产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于是乎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课程的成绩便提上来了。

   二、注重和学生的互动

   历史的学习不能够简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是学习和教学相互结合的一个过程。这种结合就需要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能够更加有效率。在以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上面,老师和学生是非常缺少这种互动的,以前的教学就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缺少交流,老师就没有办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老师就只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学,这肯定是会影响历史教学的。所以,想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注重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比如说,老师可以提问帮助学生复习,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需要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初中的历史笔记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一、习惯决定学习质量

历史课教学是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既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良好认知有重要影响,又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因此必须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各种研究和学习实践表明学习习惯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新课程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些论述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事实上习惯一旦养成,学生的学习就会成为非常自觉的行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学习,既有一些与其他课程学习相同的学习习惯,又有一些历史课程特点所决定的独特的学习习惯。

二、学习历史课需要培养的习惯

1.预习习惯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常用且高效的学习方法,预习不仅让学生学习新知识,而且让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发现难点,为正式学习打下基础,在正式学习时有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生的自学能力正在形成中,再加上初中生刚学习历史,还不会预习,需要教师明确指导。教师应当确切地提出预习要求,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教材,理解教材,并对不理解的地方作出标记,防止预习的随意性与浅尝辄止。

2.做笔记的习惯

在课内学习中记笔记,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听课的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抓住重点,进一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及时整合知识结构;更为以后的复习提供依据与方便,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记忆都会淡化甚至遗忘,而笔记为防止遗忘提供了基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正强调记笔记的好处。

教师要指导学生记笔记的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得忙忙碌碌,反而分散学生注意力;二是要字迹清楚,重要内容记完整,否则复习的时候,看不清楚,失去笔记的作用;三是课后及时补充与完善,使笔记切实发挥记录重点的作用。

3.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巩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初中学生课程门类突然增多,一部分学生在做作业时往往顾此失彼,因此要让学生按时完成历史课作业,教师就要注意作业布置的科学性。比如在学完一个单元后,老师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进行列表、编排年表、填图等,这种作业具有系统性与综合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分析能力。历史老师要灵活安排学生作业的时间、作业量、作业方式,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

4.比较并总结规律的习惯

历史课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虽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这些事件既有相似性,又有事件的独特性,通过比较既能发现异同,又能发现一些规律。比如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民起义进行比较,也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改革进行比较,如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比较等;学了世界历史以后还可以从世界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这种方法既可强化知识,提高效率,又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5.学以致用的习惯

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用历史知识指导现实,引导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理解、指导并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做到“以古为鉴”、“鉴古而知今”。学习历史既可以吸取历史教训,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秀传统,又可以总结历史规律。就多次强调过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导现实。比如学习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政治改革及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认识到《十报告》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6.及时复习并记忆的习惯

由于学生学习内容的增加及互相影响,遗忘是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的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要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防止遗忘的习惯。结合遗忘规律,复习方法应该先快后慢,当天、第二天、一周后的复习特别重要,这三个段复习到位,可以有效防止遗忘。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1.通过培养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学生对有兴趣的活动,钻入其中可以达到不知疲倦的程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历史的故事性、历史人物的形象性都可以对初中生产生直接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学生的理性兴趣会进一步提高。同时直观的现代教学资源、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具有帮助作用。

2.培养习惯要有计划有目的

学习习惯有多种,除了历史课学习中的专用习惯外,其他课程中的一些通用学习习惯也对学习历史有重要作用,比如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因此教师要将学习习惯梳理出来,列出清单,排出日程。培养习惯不能面面俱到,应该按照习惯养成的规律逐步培养,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些初步的习惯安排在前面,有些相对复杂的习惯安排在后面,通过系统安排,有计划地培养,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示范引领培养习惯

初中生由于年龄还小,认识水平与自控能力正在形成与提高,因此对一些学生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深,这种特点既要求教师讲明意义,更需要教师自己给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有学习与模仿的直接对象,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习惯在老师身上的具体表现,从而增强学习兴惯养成的自学性与主动性。比如历史知识进行比交较习惯,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还比较少,就需要教师具体地做出示范与指导,在反复的示范与指导中使学生逐步掌握要领,并逐渐养成习惯。

4.督促强化是培养习惯的重要手段

所有习惯都是反复强化的结果,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养成,必须有坚持不断强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对学习习惯长期督促与检查,严格要求,反复强化,不良习惯决不容忍,养成好习惯时立即表扬,因为表扬与批评是强化的重要手段,直到训练的习惯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然后强化另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张一平.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初中的历史笔记篇3

关键词:李肇《国史补》纯粹笔记小说

《国史补》,唐李肇撰,又名《唐国史补》。周勋初先生《唐记小说叙录》认为《国史补》“排除了鬼神梦幻的成分,也不载男女猥亵之事,这就与志怪的传统划清了界线,确立了纯粹的笔记小说的宗旨”。①34这种“纯粹的模式”强调笔记小说应以记叙典章制度、历史轶闻为主,兼采风俗民情,而摒弃神怪猥亵等成分。

关于《国史补》的创作意图,李肇已在其《国史补序》中申明:“昔刘集小说,涉南北朝至开元,著为《传记》(笔者按:即《隋唐嘉话》)。予自开元至长庆撰《国史补》,虑史氏或阙则补之意,续《传记》而有不为。言报应,叙鬼神,征梦卜,近帷箔,悉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采风俗,助谈笑,则书之。”①34可见李肇撰此书意在接续刘所撰《隋唐嘉话》,以裨补史缺。其创作意图实现的过程,实际也就是笔记小说纯粹模式确立的过程。

首先,《国史补》注重典章制度、历史轶闻的记叙,并兼采风俗民情,内容极为丰富,多可资史学家参考。李肇明确说《国史补》是对刘《隋唐嘉话》的接续,李肇学习《隋唐嘉话》主要就是在“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采风俗,助谈笑”方面,且较刘更进一步,更注重内容本身的史料价值,典章制度、官场轶闻、朝野轶事数量较多,其中卷中“崔昭行贿事”条记载裴佶所见其姑父前倨后恭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出唐代官场贿赂公行的风气;“安禄山心动”条从独特的角度展现安禄山的心怀不轨,足可与正史互补。下卷中还较集中地介绍了当时的文学风尚、社会民情,如“叙时文所尚”条对元和体及韩愈、张籍等人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文坛风尚;“愈大娘航船”、“师子国海舶”等条提供了研究当时民生、贸易等方面的珍贵史料,且很多是正史所不收的市井民俗风貌。

其次,《国史补》在承袭《隋唐嘉话》裨补史缺的同时,更摒弃神怪猥亵之事,与传统志怪划清界限。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尤为盛行,称道灵异、宣扬因果的内容成为主流,而唐代虽仍然盛行志怪,但作品数量逐渐减少,且显现出向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概念发展的倾向,后经发展出现唐传奇,也就偏离了笔记小说的范畴。这也就是李肇在《国史补序》中所说的“有不为”,《隋唐嘉话》中多有表现因果报应、神怪荒诞之语,如卷下载洛阳画工解奉先因食言而投胎为牛之事,与南朝一些宣扬因果的作品颇为类似,仍可见其驳杂之处。而李肇则是“言报应,叙鬼神,征梦卜,近帷箔,悉去之”,《国史补》中极少神鬼怪异之说,更不载男女猥亵之事,虽是笔记小说,所记内容较为自由、生动,但与正史一样摒弃荒诞不经或有害风化的成分。

当然,《国史补》对史实的记叙并非完全征实,一些记载多有偏颇,难以符合裨补史缺的要求。如《四库全书总目》云:“所载如谓王维取李嘉佑水田白鹭之联,今李集无之;又记霓裳羽衣曲一条,沈括亦辨其妄;又谓李德裕清直无党,谓陆贽诬于公异,皆为曲笔。”②《国史补》中确实存在上述问题,确是因为李肇对史料考辨不详,造成误载,但出现这种问题其实并不妨害李肇创作意图的实现。

笔记小说发展至《国史补》而确立这种与传统志怪划清界限的纯粹模式绝非偶然,深入考察《国史补》,可从时代、作者本人等角度窥见其原因,兹就此进行探究。

唐代史学繁荣及文士普遍的崇史情怀影响了李肇,并最终推动了《国史补》对于纯粹笔记小说模式的确立。唐代极为注重正史的修撰,唐初史官社会地位甚高,文士多企羡史职,自然重视裨补史缺的创作观念,这必然影响到李肇的创作,使其注重笔记小说对于正史的裨补。唐代国力高度强盛,史学也随之繁荣,《旧唐书・职官志二》云:“历代史官,隶秘书省著作局,皆著作郎掌修国史。武德因隋旧制。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始移史馆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宰相监修国史,自是著作郎始罢史职。”③1852由此可见,唐代不仅官修国史,至太宗时更由宰相监修,后来循此成为惯例,国家对修撰史书的重视程度空前。而“史官无常员,如有修撰大事,即用他官兼之,事毕日停”,③1853能够兼任史官自然成为文人士子的一种荣耀,无论能否参与修史,文士都会心怀向往。李肇自然也不例外,不能参与修史,而在自己的作品中则可以有所表现,同样可以秉持史官的理念进行创作。如卷上“熊执易义风”条赞扬熊执易的义举,是“示劝戒”之意。而如上述“师子国海舶”等条,所记涉及海上贸易、港口管理,甚至走私情况,多为正史所不能及。

促成《国史补》对纯粹笔记小说模式确立的另一原因正是唐代史学繁荣的副作用。唐初太宗即大力官修史书,宰相监修,实际上也就是直接代表着皇帝,《晋书》为太宗“御撰”,《隋书》更是着力于借鉴隋亡的深刻历史教训,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政治意味浓厚。官修的极度兴盛自然也就带来私修的衰落,唐初虽不明禁私修史书,但大规模的官修工作也就自然使得私修难以进行。唐以前历代史书数量不可谓少,但均以私修较为出色,尤其是司马迁《史记》之“一家之言”,不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出发点,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而唐代的现实情况使得《史记》这种只为“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作不可能存在,官修史书往往为尊者讳,于事实记述中曲回宛转,闪烁其词,甚至扭曲事实。终有唐一代也未能完成一部本朝史书的修撰,即使是起居注也在安史之乱后渐趋停滞。史学繁荣既给李肇等文士带来修史的向往,而其副作用又带来繁荣表象下史书修撰的缺失遗憾。这不能不刺激着他们更迫切地想要承担历史责任,裨补史缺。官修既已陷入困境,私修更加不切实际,那么也只好以笔记小说的形式去撰写自己的野史,在笔记小说的记叙中寄寓自己的褒贬。这些最终促成了李肇在《国史补》中“纪事实”,尤其是一些正史所不及的遗闻逸事,因为更加切合笔记小说的形式,被更多地保存下来。如卷上“玄宗幸长安”条记玄宗西幸长安,表现了李林甫的巧言献媚和玄宗的疏贤亲佞。其文云:

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时在东都。因宫中有怪,明日召宰相,欲西幸。裴稷山、张曲江谏曰:“百姓场圃未毕,请待冬中。”是时李林甫初拜相,窃知上意,及班旅退,佯为蹇步。上问:“何故脚疾?”对曰:“臣非脚疾,愿独奏事。”乃言:“二京,陛下东西宫也。将欲驾幸,焉用择时?假有妨于刈获,则独可蠲免沿路租税。臣请宣示有司,即日西幸。”上大说,自此驾至长安,不复东矣。旬月,耀卿、九龄俱罢,而牛仙客进焉。④

此条典型体现了《国史补》纯粹笔记小说的模式。正史对某些事情的描绘模糊不清,而从本条记载中可以发掘很多有价值的史料,玄宗不听劝谏,随意听信奸相李林甫,这些事实可补正史之缺,李林甫等人的丑恶嘴脸于此得到比《通鉴》等所载更为详尽的披露。正是上述史学发展的缺憾促成了这种模式的发展。

此外,唐记小说作家群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李肇个人的情况对于《国史补》确立纯粹的笔记小说模式,尤其是对剔除神怪猥亵,与传统志怪划清界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唐代文学繁盛,笔记小说的创作进入自觉阶段,这一体裁不再被看做是“君子弗为”的末流,文人士子也较少鄙视笔记小说的创作,反而比较多地参与其中。尤其是“温卷”之风的形成,更促进了举子的创作,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云:“唐之举人,先借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⑤笔记小说创作不仅不是小道,而且成了仕进的敲门砖,这就吸引了更多文化水平较高的创作者。反观魏晋南北朝,当时的小说创作多出于僧道方士或闲散文人之手,多数作品只是简单地称道灵异,宣扬迷信,甚至带有传教或牟利的目的,难免粗制滥造。唐记小说作家群自然不满于这种现象,自然产生对前代神鬼怪异内容的排斥,刘、李肇都有着较高的史学、文学修养,其创作自然走向纯粹一路。即使偶有语涉神怪,也多是暗含寓意。李肇本人的身份也决定其创作秉持严肃的态度,以裨补史缺自任,脱离传统志怪。

《国史补》所确立的纯粹笔记小说模式,提升了笔记小说的文学性和史料价值,为后世所普遍接受,唐代至宋代,影响了《北梦琐言》、《归田录》等一大批笔记小说的创作。

注释

①周勋初.唐记小说叙录[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②(清)永,等.四库全书总目・唐国史补・卷一百四十子部五十[m].

③(后晋)刘,等.旧唐书・卷四十三[m].

④隋唐嘉话・唐国史补[a]//中国历记小说选译丛书[C].盛钟健,等,选译.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177.

⑤(宋)赵彦卫,等.云麓漫钞・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96:135.

参考文献

[1](后晋)刘,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宋)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宋)李,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4](宋)赵彦卫,等.云麓漫钞[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周勋初.唐记小说叙录[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6]周勋初.唐人笔记小说考索[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7]吴礼权.中国笔记小说史[m].台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

[8]侯忠义.隋唐五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9]蔡静波.唐五记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0]崔兰海.唐代史料笔记研究[D].安徽大学博士论文,2013.

[11]周勋初.唐记小说的材料来源[J].唐代文学研究,2002(1).

[12]周勋初.谈笔记在唐代文史研究中的重要性[J].古典文献研究,2005(1).

[13]周勋初.《隋唐嘉话》考[J].唐代文献研究,1994(1).

[14]陶敏.论唐五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5).

[15]陶敏,刘再华.“笔记小说”与笔记研究[J].文学遗产,2003(2).

[16]李一飞.《唐国史补》作者李肇行迹考略[J].文献,1991(2).

初中的历史笔记篇4

【中图分类号】G633.51

要求:一般来说课堂笔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学生自己看书初步了解所学历史知识阶段,可以对教材中出现的时间、地点、人名、著作等相关内容进行勾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阶段,可以对勾画的内容进行修改,并加一些批注,如:原因、性质、影响等词语。如果教材中没有涉及到教师补充的内容,就需要学生动笔书写。课堂小结阶段,学生对本课所做的笔记进行整理,并根据笔记简单地归纳一下本课所学知识内容。当然,在进行勾画时,可以采用横线、曲线等不同的标记,对一些重要的时间、地点等进行圈点,也可以采用不同色彩的笔来进行勾画、标记。

一、首先这些要求是从学生进校开始培训。

1.一般开学第一课不要急于上新课,而是明确提出对历史课学习要求。接着上新课时就要耐心的辅导:学一段内容在书上如何做笔记,提出要求。而且课后将书收起来作检查,对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够好或根本没做的要作进一步的辅导,而且把做得好的作为示范进行传阅。如此坚持,直至学生基本学会。学生容易松懈,应该在一段时间(以期为单位)后应重复上述步骤,这样做了后应该初一结束后学生基本都学会了。、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

作用:学生能构建初中历史的知识网络能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便于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历史内容。

要求:首先,构建某个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知识网络。其次以课或以单元形成知识网络。第三以一阶段或一册形成知识网络。

2.训练: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老师要不厌其烦的告知学生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有背景要素(包括原因、条件、目的等)、经过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等)、结果要素(影响、作用、性质等),学完一个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时用一定的符号就把相关要素展现出来,整个现象、事件就比较全面的得以把握了。其实教材往往在一课中会用几个小标题来呈现历史内容,学生弄清每课小标题之间的关系,小标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同样一个单元,教材分为几课来讲述,学生要知道课与课之间的关系,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每课与单元主题之间关系怎样?然后根据理解用框架的形式把相关内容联接起来。还有同一册或同一时期的内容要明白每个部分讲述历史问题的属性。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类:政治策略、国家统一或政权巩固活动、经济举措、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科技、文学(戏剧、小说、诗词等)、艺术(书法、绘画、音乐、雕塑等)、社会习俗根据这些方面来整理历史内容从而形成一个线索清晰,彼此联系的历史知识网络。学生通过一件历史事件,一课内容,一个时期的知识这样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来理清知识网络。通过反复强化练习逐渐掌握这些方法。

3、记忆方法

作用:初中历史学科是记忆性较强的科目,课程标准提到的识记层次内容占知识与技能目标的70%。学生最感恼火的也是记忆。因此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对提高历史学习效果是很重要的。

要求:我们通过探索归纳了七种记忆方法即:顺序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归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要求学生根据内容的需要灵活采用上述方法。下面就顺序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进行具体介绍。

顺序记忆法:就是按事情本身的发展顺序依次记忆。①、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记忆。如《红军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这里的"4""5""6"就是其特征。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

1.教学中自然的情感流露

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事件有血有肉,如果仍旧使用老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一只粉笔一本书,念完了事,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种情感的流露。当然,课堂上教师的语调、节奏、表情都应随教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在教学《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一节的结尾部分,我提议:我们可以从郑和、戚继光的身上学到什么?(小组讨论,归纳,发言,然后评出三个较好的小组答案,由组长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分享。)然后,我声情并茂地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心?"--爱国心!学习他们的什么"情?"--爱国情!学习他们的什么"行动?"--爱国行动!这样一呼一应,加之我激情高亢的语调,仿佛把学生带到了郑和的航船上,和探索者一起在"西洋"上航行,共享"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独特风土民情"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维就完全集中于教师教学之中了。

2.教学图片的精心设计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有时具体的形象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运用和设计有关图片、图表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我讲俾斯麦发动的三次对外战争时,就利用电脑绘制了一张类似红十字会标志的示意图,讲解时,边介绍内容边指示,图表一步一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新奇之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的基本知识,还通过这一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趣味横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的新颖创设

在教学中,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等各种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也能主动自主地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颖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活动体验式

例如,在讲《佛教的产生》时,由县城凤山顶的寺庙导入。在介绍佛教出现的背景、教义、影响后,设计活动:佛教教人向善,请举出俗语成语证明--(1)放下屠刀,立地成佛;(2)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教学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方法亦然。)

2.情景交融式

初中的历史笔记篇5

一、要提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预习,找难点、抓重点,找出其中明白的和不明白的知识点。这样,在听老师讲课过程中才可以加深印象,并有针对性地重点听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二、认真听课

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听课的思考也包括考虑是不是听懂了,有没有疑问等自我质疑。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初中阶段的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但是前提不能影响听课,在老师板书的时候抓紧记下,老师讲重点时,抢着记下,下课了向同学借听课笔记,补上遗漏的内容。及时记下笔记。有的学生认为我把重点内容全背下来,可以不记笔记了,这是错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保留信息、强化记忆。课堂笔记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记笔记能提高听课的效果,而整理笔记是反思的过程,自己分析与综合能力会得到训练。

三、课后对知识点进行整理

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四、要独立完成作业

历史作业,是对听课效果的一种检测方式,也是巩固知识点的一种方式。所以,课后要独立、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达到及时巩固学业成果的目的。

五、及时复习

可以安排一周复习几次,长期性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多看,这样记忆效果会更好。不至于每当考试前期猛地学习,一是可能掌握程度不够;而是容易记错知识。就是说,在空余的时间,可以把历史书拿来随便看看,不要刻意去记忆,抓住要点随便看看就可以。

六、学会解题,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要想学好历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必须掌握解题的方法,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现在,历史考试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回答时要把相应的问题讲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层次清楚,最好分要点作答。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解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初中的历史笔记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语文元素

知识是相通的,在这一点上历史与语文学科表现得尤为明显。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即说明了历史与语文学科的紧密性。因为任何的文学作品都基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来反映社会现实,而对于历史的表述往往要借鉴文学的手法。因此,探寻文史相通之处,并将语文元素巧妙融于历史课堂之中,不仅会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而且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那么,什么是语文元素呢?这里有必要进行一下探讨。元素可以说是构成事物最本质的要素。语文元素自然也是能够反映语文学科特点的要素。就初中语文而言,语文元素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字的一种形式美,更体现在情境交融的一种意境美,具有丰富的情感诉求与人文特征。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秦朝的统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评价秦始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然后通过阅读课文插图,简述秦统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述能力。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笔者选择讲授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与结合,特别是在课前精心搜集和整理有关教学资料,以李白《古风》诗进行导课,在充满诗歌的气息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

教师首先呈现李白画像而后渐隐渐现的出现李白诗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李白《古风》

教师进行引导:在灭亡六国、统一全国、君临天下之时,面对众多的尊号,秦王嬴政选择了“皇帝”。秦始皇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也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那么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秦王是何许人也?他还有哪些不为同学们所知的事迹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这段惊心动魄又影响深远的历史,领略一下“千古一帝”的风采吧!这样的导课方式既清新自然,又不觉枯燥乏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笔者也经常尝试运用语文知识来阐释历史。例如,在讲解八年级历史十二课《红军长征》时,笔者通过互联网就搜集并整理了著名作家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和作家程贤章的《大迁徙》两部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这两部作品大多是对红军长征艰苦行程的描述,凸显了红军战士百折不挠,顽强英勇的英雄品格。《地球的红飘带》是对英雄营长金雨来、铁匠出身的红军战士杜铁锤的刻画,不仅在战斗中展示他们的英勇无畏,更在危难境况下描绘他们的从容献身,一个因冻饿而死于雪山脚下,一个为救援战友而沉陷泥沼,用动人心魄之笔完成了两个英雄的塑像。《大迁徙》是在描述征战途中红军勇士斩关夺隘的英雄气概的同时,还穿插绘写了一批红军女战士与徐特立、董必武等革命家的熠熠风采,这群女战士和革命老人吞咽苦难,备尝艰辛,同大队红军一起经受着战争炉火的熔炼,坚毅刚强地走过了长征之路,在这些人物身上尤为典型地体现着红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本色。可以说,这些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理解那段历史和感人事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对红军长征的意义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初中的历史笔记篇7

首先,为什么要选择通史的学习呢?

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一改原来的编排体系,按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等不同专题进行编写,采取了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有着很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但是,许多学生由于初中历史的“通史”未掌握好,升上高中突然进入了专题模块学习,学生缺乏清晰的历史线索与方向,感到学习历史一片茫然,就像一座大厦没有根基,学得很“飘”。笔者在原教学班级中抽取了80名已升上高一并学习了两个月的学生进行了“初中历史学习的有效性”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8份,其中,76%的同学认为“初中的通史基础不够扎实,学习高中模块历史有困难”。这证明了初中“通史”学习的重要性。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初中的一线历史教师应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己任,让学生能有清晰的“通史”线索以适应新课程的高中学习,也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延展性。

其次,为何要选择“同伴互助模式”呢?

这是因为,任何有效的教学,都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心理上的“重要他人”是同辈,同龄人的认可、赞赏对于初中生特别重要。从初中生心理需求的角度来说,“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具有可行性。初中一个班级大概在55人左右,人数众多,不利于老师的教学指导,而“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作为教学策略的补充十分合适。教师可以将互助的同伴通过调整座位的形式安排在一起再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以下是这场教学实验的实施过程,以及实验带来的思考。

第一步,笔者在2010届(八年级)所教的班级中,选择了2个班进行“同伴互助”模式的教学实验。实验前对所有教学班均进行了摸底测验,以了解学生们对初中历史的通史掌握的程度。

第二步,在两个实验班里进行一对一“结伴”。(实验a班是依据历史测验成绩由老师编排同伴,老师根据成绩将一弱一强的两个个体编为同伴。实验B班是依据学生个人喜好自行选择结伴对象)。根据结伴的结果,重新调整了历史课堂的座位,并简单地向实验班讲解了互助学习的规则。

第三步,“通史”教学活动的展开及互助学习。在常规教学的同时,笔者着重“通史”这一基础知识的落实,如给各班布置了“绘制祖国的历史长河”的作业,进行“历史大事记新闻播报会”、“难不倒我·历史知识竞赛”等等。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要求实验a班与实验B班的同学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而对照班级的学生则独立完成任务。

第四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及期末考试的测验,设置与“通史”相关的题目来考查学生,检验不同模式的学习效果是否有差异。如,在学期中段,给各班布置一次“能力考试”,考试题目为“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史”。该任务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考试时,老师与全班同学均有评分表一张,考试成绩为“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每个同学不评价自己的作品。

在期末考试中,我设计了关于历史“通史”的题目进行考查。如“图片材料题”中,展示了四幅图片“首次访华”、“访问印度”、“中日建交”、“亚非会议”,要求学生“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在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方面,笔者也设计了几题,举下题为例: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B.使朝鲜半岛完成了统一

C.有力地维护了国际和平

D.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

笔者将学生在与“通史”相关的测验题所得的平均分做了统计,得到以下数据:

从数据可见,在教学内容与进度都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班对“通史”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班。其中,实验a班的进步最大,从原来摸底时的与对照班相近到超越了对照班。

而能力考试的成绩显示,上交一些能加分的项目,如“ppt设计”、“小论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距不大,甚至在“小论文”的上交方面,对照班积极性大于实验B班。但从能力考试学生互评的最终成绩看,实验班的得分仍优于对照班。

仅一次测试加一次能力考试,其结果还不足以给实验下结论。

第五步,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目的是对“同伴互助”模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更为具体的调查和研究。

综合实验与调查问卷的结果,笔者发现,实验班的同学通过“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基本上能自觉地做到“互相帮助”,一改以往学习上单打独斗的局面,对通史的学习效果也明显进步。

本次实验给笔者带来了以下收获与思考:

(1)“同伴互助”注重同伴间“自发的”、“积极主动的”互助。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选同伴时不能有过于明显“编排”意图。学生一旦习惯了互相帮助的学习模式,发现了它高效、便捷、有趣的好处,同伴间的“互助”就会自觉、自发、积极主动。

(2)很多学生习惯于旧式的上课,在突然进行“互助”的模式下会茫然不知所措。教师要及时提供一些方法,如将上届学生互助的方法讲给学生听,提醒他们可以借鉴,鼓励他们在“同伴互助”过程中有创新。千万不要完全放手,丢下不管。

(3)教师要多动脑筋,设计一些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学习内容,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机会让学生分享“互助”的成果,提升其与人合作的意识及主动学习的成就感。如,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可以由学生为隔壁班出题目,由学生做评委,或是定期邀请合作得很好的二人组来分享自己学习“通史”的“金点子”等等。

(4)“同伴互助”的模式不仅是课后要求学生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其实,现在教学班人数众多、教师无法对学生一一兼顾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更适合在课堂上使用。如,在能力考试中,笔者抛出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史”,实验班许多同学能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与同伴一起在课外收集的材料,归纳总结出外交的几条主线“中苏”、“中美”、“中日”,有相当数量的同伴能找到“国家利益为外交的第一准则”这样的主要规律。这说明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历史重大事件、历史规律的理解。

(5)“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也需要不断地巩固。如定期评选“最佳二人组”、“效率最高同伴”等,用奖励的形式强化其合作意识。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要体现出合作的优势。如合作紧密高效的二人组给予5-8分的期评加分。

(6)“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要注意区分同伴之间的差异,要注意,有时任务完成过程中,能力强的同学会承担相对多的任务,为了区分,要设计一张“同伴互评”的表格,促进“同伴”合作的同时学生的个人成长及“承担责任”意识的增强。

(7)历史通史的教学本来是一种“记忆”类的东西,但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下,有同学将其变成了游戏般的“体验式”,这是值得历史老师思考自己教学策略的一个新方向。

初中的历史笔记篇8

第一,“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主要看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令学生心目中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是可有可无的。

第二,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从传统上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源头”。

第三,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外等各科比较,毕竟不是那么深奥难懂,对学科重要性的收益也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这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以上三点,我认为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现状与困境。如何冲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初步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法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前提

历史教育究竟能贡献什么?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但历史教育在今日中国教育体系中“功用”有限,从事历史基础教育者的欢乐亦有限。龚自珍说:“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历史的使命感,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梁启超曾感叹:“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往事,唯此为大。”“历史使人明智”,倘若我们有这样的认识,职业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教育不是讲述陈腐的万年之谷,而是先祖千百万年遗留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从而我们就会感到自豪,产生一种敬业精神,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为完成本职工作而兢兢业业,不因从教“历史”而愧色。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在师生中开展互动的探究性学习是关键

1.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以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既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选择内容,如《人类的起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小型专题为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基础及注重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2.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

对于教师而言,一般对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已驾轻就熟、习以为常。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其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必须具备新的教育理念,知识更新的能力。

3.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注意探究过程资料的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2)对历史学业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评价的比重应加大,尽可能减少单纯的记忆性试题,应该增加思维能力题,或者尝试采用开放性的试题,使学业评价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3)对教师的评价。此种评价要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初中的历史笔记篇9

关键词:回到列宁;文本研究;拟文本;方法论创新

任何严谨的理论研究都会尽力选择科学的方法,这不仅因为以不同的方法解读相同的文本会出现完全异质的理论结果,更重要的还在于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将直接决定理论研究的合法性与理论结果的科学性。十年前,张一兵教授应用“深层历史解读法”为我们科学地呈现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程,今天,他以再一次创新的方法论——思想构境论为我们重构了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情境。

在当代

在《回到列宁》中作者正是从对列宁“哲学笔记”中存在的拟文本的深度解读着手,在对传统列宁解读模式的解构的基础上,以“思想构境论”为主要方法,把文本背后隐藏的多处逻辑断裂与话语“异轨”通过作者自身的知识架构进行链接与补白,以内在的历史逻辑为线索为我们一步步拟现出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原像,使我们看到了列宁哲学思想在不同阶段的非同质性,并为我们细致分析了列宁如何挣脱“他性理论镜像”的影响,进入“自主性思考空间”,并最终达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发展的过程。

“伯尔尼笔记”是列宁留下的重要文本资料,在这一时期,列宁通过系统地学习黑格尔哲学使自己的哲学思想获得了重大飞跃,达到了较高的层级。正是以这一文本为依据,前苏东学者,如凯德诺夫等,构建了一个哲学上完全成熟,观点上绝对正确的列宁形象;而西方列宁学的一些学者,依据该文献中列宁对黑格尔哲学合理成分的赞扬,片面地把这一阶段中的列宁指认为“黑格尔化的列宁”。但是,当作者运用“思想构境论”面对“伯尔尼笔记”时,通过前后文本对比、互文式阅读,细致揣摩列宁的阅读情境,通过细心精密的研究、推想,深度捕捉被传统列宁研究中所忽略的文本信息,进而科学地证明了不仅整个列宁思想是一个历史性地从“他性理论支配”到“自主性理论居有”的过程,而且在这一列宁哲学思想获得重大发展的阶段,他的思想也经历了多次转变与跃迁的过程,并且是通过逐渐读懂黑格尔才实现了“自主理论居有”的。

“伯尔尼笔记”是从列宁对“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开始的。在笔记的一开始,作者就敏锐地抓住了列宁对摘录的两个批注:“科学认识的运动——这就是实质”,以及“‘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真正认识的、不断认识的、从不知到知的运动的道路(据我看来,这就是关键所在)。”通过这两个涉及认识论的批注,以及列宁在第一版序言中留下的方框中的提醒:“倒过来:逻辑和认识论应当从‘全部自然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中引申出来”,作者圈点出,列宁此时还是凭着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框架来面对黑格尔的。在这一部分的阅读中,列宁多次留下文本信息,以提醒自己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比如在第2版序言中,列宁在摘录了黑格尔论述“思维形式……‘贯穿于我们的一切表象’……是‘一般的东西本身’。”下面紧接着,就用方框标示出:“客观主义”,以示反对。在“存在论”开篇伊始,列宁就连着写了两个“打倒天”以警示自己不要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要用“自然界”取代黑格尔的精神。正是从这种内居的唯物主义出发,列宁在笔记中多次以批注的形式留下文字,提醒自己:否定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对黑格尔的观念辩证法进行唯物主义颠倒。通过对列宁刚接触黑格尔哲学著作时留下的这些拟文本的解读,作者为我们摹画了列宁在阅读黑格尔初期时的思想情景:即此时列宁还只是凭着哲学唯物主义的理论前见,以期消解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唯心主义成分,以实现他所理解的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颠倒。作者指出,当列宁企图简单地以唯物主义消解黑格尔唯心主义成分时,他此时其实是不可能读懂黑格尔的。这一判断的获得也得到了大量拟文本信息的支撑。首先,在这一阶段,列宁在摘录笔记的批注上留下了许多的相关信息,比如:不清楚,回头再看!!、抽象而费解的黑格尔主义——恩格斯语、高深莫测……、阐发得非常费解等,直接指认他此时进入黑格尔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作者依据其自身过硬的黑格尔哲学研究功底发现了列宁在阅读过程中漏失的许多黑格尔哲学的重要节点,比如“存在论”篇中对度、量、质的定义,对辩证法核心概念之———扬弃的分析等,对于这些黑格尔哲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列宁或者很少评论,或者只摘录不评论,甚至有一些就直接漏摘录。通过这些重要的文本信息,作者指出列宁此时是自觉地以居有的哲学唯物主义来否定性地面对黑格尔的,并且没能真正地深入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精髓。这一质性判断,一方面祛魅了苏东意识形态建构的“伯尔尼笔记”时期绝对成熟的列宁形象,同时也证伪了西方列宁学所指认的“伯尔尼笔记”时期的列宁是“黑格尔的列宁”的学术任意。应该说,这对于理解列宁与黑格尔的关系、列宁哲学思想的性质、列宁哲学思想在特定阶段的历史逻辑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重大问题都具有直接的和重要的意义。当然,这种研究结果是以同质化预设为先见的方法所无法达到的,只能是在打破先在的意识形态构境后,以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对文本进行深度的“田野工作”才可能获得的。

十年前,在写作《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时,基于对当时国内流行的“原理反注文本”研究方法的深刻质疑,作者延续了孙伯鍨先生的学术传统,开创性地运用了一种新的文本研究方法一“深层历史解读的文本学方法”。基于这一文本解读方法的转型,作者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了一次重新划分:一是读书摘录笔记与记事笔记类的亚文本;二是未完成的手稿和书信类的生成性文本;三是已经完成的论著和公开发表的文献类的正式文本。在传统研究中,注意的往往只是第三类(正式)文本,而在《回到马克思》中,作者一反传统研究理路,把解读的文本主要集中在《克罗茨纳赫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伦敦笔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一系列马克思留下的亚文本与生成性文本,这是因为作者自觉到,在“一定的意义上,恰恰是在对第一、二类文本的深入解读中,才能发现马克思思想发展和变革的真实心路与源起性的语境。”这就是说,《回到马克思》中注重的不是对马克思明确表达的观点的梳理与归类,而是要沿着马克思文本生成的历史踪迹,把捉文本内涵的隐性话语与深层逻辑,再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解读模式下,文本的意义不在于它静态地向读者呈现一个个理论结论,而在于它本身的历史发生过程中所固有的内存逻辑展现,以及在这一展现过程中文本自身的连续与断裂所隐含的文本作者自身的理论冲突与逻辑混乱,正是对这种理论冲突与逻辑混乱的解读,《回到马克思》为我们科学地呈现了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三大话语转变和认识飞跃”。

在《回到马克思》中,作者依托一系列亚文本与生成性文本开拓了马克思文本研究的视阈,通过对第一手文献的精读在全新思考语境中澄清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代意义,运用“深层历史解读的文本学方法”再现了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历史路径,所有这些都给当时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原理反注文本”的研究方法以当头棒喝,为脱离苏东意识形态教条桎梏树立了新的理论风范,也正是这部著作深化了“回到马克思”现象,引领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以注重第一手文献精读的方法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可是,当作者强调马克思思想中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历史现实批判之间的渗透和包含关系,致力于以整体性的眼光探寻马克思文本背后的隐性话语与逻辑时,作者当时还是自觉地借鉴哲学解释学的方法,以寻求与马克思文本原初理论视阈的融合,也因此在研究中不自觉地把马克思预设成一个先在的“大他者”,而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设定为对马克思文本原初理论的逼近。尽管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回到马克思》中,他最珍视的是文本的解读方法,从新的解读方法人手深化文本学研究,从而提出独到的学术结论,旨趣在于“马克思哲学话语深层转换的动态历史原相”;但是,当《回到马克思》依据对文本的深层解读而得出完全异质于传统的研究结果时,当作者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去占有、分析文本资料,进而进行理论生产时是否要以及如何去界定自己的理论结论与作为“大他者”存在的马克思文本的“绝对真理”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回到马克思》中隐含的问题。

在《回到列宁》中,当作者面对的文本由马克思的手稿与笔记转变为以大量读书批注形式存在的“哲学笔记”时,上述问题就愈益显得重要。“哲学笔记”作为一本被人为编辑、重组的文献汇编,其外在文本架构、内在话语逻辑都取决于编者的选择,文本自身的“原初意义”根本就没存在过,因此,对视阈融合的追求已成为明确的不可能。在对这类文本进行研究时,可能的只是研究者通过该文本透露的信息重新建构出一种思想语境。这也正是“思想构境”与“深层历史解读”法的最大异质性所在。但是,如果据此而把这两种研究方法说成是一种“断裂”显然是不对的。首先,这两种解读方法都是作者以独立的学术态度与立场真诚地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宏大研究工程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相较而言,后者只是一种“更诚实的新的方式”;其次,这两种文本研究的方法都是在大量的文本“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了深度的耕犁后得以运用的;再次,这两种文本学解读模式都内含了一种历史性的要求,无论是对马克思还是对列宁的解读,作者都严格按照文本历史发生的线索去探寻马克思与列宁的思想逻辑进程。我们知道,在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直以来都潜藏着两种文本研究的模式:一是漠视文本的内在理论逻辑,服务于意识形态需要的“原理反注文本”;二是把文本的原初思想语境设定为客观真理,把自己的主观研究结果直接等同于文本的原初真义。如果说,在《回到马克思》中,张一兵教授依据马克思文本中的摘录笔记和手稿,用“深层历史解读法”探寻马克思经济学语境背后隐藏的“哲学话语深层转换的动态历史原像”,揭示了第一种文本解读范式的非法性;那么,十年后的今天,在《回到列宁》中,用“思想构境论”的文本学方法去解读列宁“哲学笔记”中存在的大量拟文本则是打破第二种文本学范式的理论尝试,这种尝试也体现了张教授文本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方法论上的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初中的历史笔记篇10

关键词:历史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效率

教无定法。但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一定要从各种教法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努力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挖掘教材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挖掘教材的内涵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渠道和重要方法。挖掘教材深度必须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这样才能挖掘出教材中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内在的因果关系,不断通过教材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例如笔者在讲西安事变时就通过如下提问挖掘教材的内涵:“面对消极抗日、积极剿共的,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张杨两人为什么这样做?后来又如何处理的?对中国的时局有什么影响?”笔者在讲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时,也设计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经过如此环环相扣的设问,一步步挖掘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确保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二、巧用多媒体活跃学生的思维,深化对史实的理解

1.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勤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是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表现。多媒体教学具有表达形象直观,反馈迅速及时的特点,比较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如在讲“”这一段时,笔者就通过多媒体播放“谭嗣同”,形象生动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故事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当时就有学生跳出教材观点的束缚,提出问题:“可不可以将看作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全新的观点引发了学生对性质的热烈讨论。

2.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教材重点。在讲授“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专题时,学生对相关内容容易混淆,例如: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扩大对华商品输出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中国设立通商口岸,关于通商口岸的条约有五个,分别是1842年的《南京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中英和中法《北京条约》、1885年的《中法新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开放的城市有20个。如何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忆并理解呢?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计了通商口岸图示法,生动、直观地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势力和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到内陆逐渐延伸的趋势。

3.推进个性化和合作化探究学习。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界面友好,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如讲授“中外科技文化”这一专题时,笔者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讨论内容分别围绕绘画、短篇小说(重点讨论《警世通言》)和“书圣”王羲之。笔者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以讨论发言的形式来展示各组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以第三小组为例:课前,学生搜集了大量有关王羲之的材料,如:王羲之小时候苦练书法的故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并附介绍他书法风格的旁白,极大地推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化探究学习。

三、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强化历史教学的整体性

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在灌输系统、科学历史知识的同时,不继强化提升、拓展学生历史知识的层次和内容。

1.对于初中教材中已出现的历史知识。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若遇到初中课本已提及的知识点,历史教师可在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上,进一步增加感性认识,采取更加活泼、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甲午战争”、“红军的战略转移”等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和电教纪录片,并将一些精彩对白或感人情节等制作成课件,以便随时根据学生需要播放,加深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充分利用教材中外史结合的特点。

在讲述具体史实时,教师可以顺便提及同时代的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以便于学生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如在讲述“三国干涉还辽”时,教师就可以阐述一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有关内容,让学生明白,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正是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在华利益”相互斗争、相互矛盾的表现。由此帮助学生从单纯地死记硬背逐步过渡到在比较、联系和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

3.对于初、高教科书都出现的难点知识。

笔者努力寻找知识的突破口,进行启发诱导,讲清重点和难点,尽量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进行深化和扩展。例如“辛亥革命”,这是初高中教科书都出现的知识,笔者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设计好如下几个递进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和阐述:(1)在辛亥革命时期,旧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2)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3)在辛亥革命时期,完成了哪些民主主义革命任务?(4)综合以上内容,系统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和教训是什么?通过上述梯次推进的教学方法,将原来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授课模式,逐步转变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学习方式上来。

参考文献:

[1]刘正勇,钱焕延,应安明.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计算机世界,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