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技术的异化十篇科学技术的异化十篇

科学技术的异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6:55

科学技术的异化篇1

[论文摘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文章在肯定科学技术进步作用的前提下,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异化问题,即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价值异化的表现、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不同立场和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异化的产生根源。

科学技术本来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服务和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手段,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能贻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从而使文明遭受破坏,这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异化。

一、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价值异化的表现

科学技术异化不仅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破坏,同时也发生在对精神文明的侵蚀。一方面,科学技术异化对物质文明的破坏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对自然界改造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产生的。随着二战以后工业的突飞猛进,人们像自然环境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和噪音越来越多,使人类赖以生存环境受到极度的污染,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在物质文明领域,现代科学技术异化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能源危机和人口膨胀等严重问题,造成了人类物质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恶化,使人类的生活质量下降,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异化对精神文明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伴随着科技发展可能出现某些消极道德现象,造成人的心理失衡和个性扭曲。

二、对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不同观点

伴随科技进步而出现的全球问题、不同的学者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对人类的未来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主要有“科技乐观派”和“科技悲观派”。

1.悲观主义

科技悲观派的主要代表是罗马俱乐部。以罗马俱乐部学者及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代表。认为人口、资源消耗、粮食生产、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是按指数增长的,无限的增长与有限的环境(地球)构成的矛盾必然导致“增长的极限”;如果维持现在的人口增长率与资源消耗速度不变,那么,很可能会导致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发生崩溃。他们提出“零增长”,即停止增长。认为只有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社会运行的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才能摆脱危机。否则,如果人类没有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没有为这种改变做出实际的努力,仍按照“惯性”思考和生存,将加剧危机,把人类拖向灭亡。他们在预测人类社会未来状况时,对科技的作用持消极否定的态度。

2.乐观主义

科技乐观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的康恩、托夫勒、贝尔等人。他们批评罗马俱乐部“悲观派”的观点,从所谓“乐观派”的立场出发,得出一系列同《增长的极限》相反的结论。康恩在《今后二百年》等著作中,坚决反对限制增长的办法,主张用发展新技术和保持经济不断增长的办法使当前的“失调性问题”得到控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认为技术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甚至是决定全局的因素,他坚信科学技术能够促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到来》这本书,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科技乐观主义认为科技决定一切,科技发展使人类社会能够和克服由于科技进步而造成的问题,他们在面临新科技挑战的时候,表现出乐观的情绪。

科技悲观主义和科技乐观主义是对科学技术的两种极端的看法。二者的不足之处恰恰在于他们对本来是正确的东西作了片面地夸大。除此之外,还有处在两个极端之间的很多不同派别和观点。

三、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价值异化的根源

1.科学的应用过程中本身存在着科学异化的可能性

科学技术本身是人类活动的精神产品,如果不进入应用过程,它就永远无法实现其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功利价值,但是科学技术一旦进入应用过程,情况就很不相同了。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即能够以建设性的方式被利用,也能够以破坏性的方式被利用;既可以为创造性的目的服务,也可以为毁灭性的目的服务;既可以从善,也可以从恶。科学技术成果一旦同实践要素结合起来,就直接延伸了人的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也能用来杀人。”[1]贝尔纳撰文说:“我们对于彻底毁灭的威胁,绝不能漠然视之”,“以裂变以及而今又以氢弹为代表的毁灭性武器,威胁着全人类。”[2]托夫勒指出:“我们的技术能力在增强,但是它所产生的副作用和潜在的公害也在不断增加。”[3]一言蔽之,科学技术到底能够给人类带来什么,关键在于掌握在什么人手里以及人们为什么和怎样利用它。有人把科学技术比作一把双刃剑,一刃对着自然界,一刃对着人类自己。正是科学技术利用的这种双重效应,为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异化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2.人们认识上的不完善为科学技术异化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科学的应用作为人类实际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长期以来,人们用以指导科学应用的认识却是极为片面和短视的,它往往过分看重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从自然界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一面,片面地以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却忽略了人类社会对于自然界的依赖以及这种索取活动受自然规律限制的一面;它往往只瞩目于科学应用能够带来的各种眼前的直接功利价值,而对科学技术应用的长远后果缺乏自觉意识;只看到本地区、本民族、本国家的局部利益,看不到全人类存在着共同的利益。正是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使得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异化不断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3.社会制度方面的缺陷加剧了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异化

虽然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但如何应用科学技术的成果,使其服务于什么样的目的,总是与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缺乏健全的道德监督和法律控制,滥用科技成果的行为往往不能受到应有的谴责和制裁。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科学应用过程中的科学异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最终一定能够克服各种科学技术异化现象,使被科学技术异化严重分裂了的科学技术价值体统一起来,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真、善、美的完整统一体。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56页,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10.

科学技术的异化篇2

【关键词】技术异化;价值判断;科学价值观

一、技术异化的内涵及外在表现

(1)技术异化的内涵

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异化的一般含义是指主体转化为否定自身的客体。黑格尔用“异化”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提出“人的异化”理论。费尔巴哈第一次把人的本质和异化联系起来,他认为宗教、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仅仅是宗教的异化,更根本的在于劳动异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异化作为社会现象是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思想深受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黑格尔、海德格尔、卢卡奇等人思想的影响。马尔库塞认为,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技术已经从人的解放力量转变成对人的控制力量。马尔库塞认为:“我们的社会的特点在于,它在绝对优势的效率和不断增长的生活标准这双重基础上,依靠技术,而不是依靠恐怖来征服离心的社会力量。”[1]在技术理性的同化与整合之下,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全面异化。这就是马尔库塞所谓的技术异化。

(2)技术异化的外在表现

技术异化的外在表现概括地说就是在技术的整合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一体化,在这种情形下,人变成单向度的人,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人是指人作为一种自由的存在者成为失去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指的是不同社会阶级与阶层在生产与生活方式上的同化或一体化;政治、经济、文化只有与现有制度相一致、一体化的一个方面、一个向度。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由于它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不能利用这些条件让人达到真正的自由,相反,社会愈富裕对人的制约就愈大。人在经济领域失去了自由,政治领域失去了选择,在思想文化领域失去了否定性与批判性,从而不得不依附于整个社会的统治。

二、现代社会中技术异化的原因

(1)人与自身目的的异化

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让人们不断的丰富和拓展着科学知识,技术被视为推动社会发展最有效、最快捷的工具。一项技术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科学技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被人类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之中。人类发明新技术、运用高科技无非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希望通过机械化生产来提高社会生产力,通过信息化交往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宣传媒介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等等。人类发展技术的目的是帮助自己摆脱对未知的恐惧,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和优越的生存环境,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然而,在某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科技实践活动及其产物却完全背离人创造它的善的初衷,反过来成为支配和控制人的异已力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2)人的价值理性的异化

针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进程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马克思指出,“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机器本身对于把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是没有责任的。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产生的。”[2]在他看来,人的存在是人的理性和意义的发源,因为人的存在,世间万物才有了意义。同时,人是具有价值理性的存在,人类通过对自我意识的内在把握建立起一种合目的的价值观念,指导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然而,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将手段视为目的,迷失了自身的价值理性,把工具本身当成人的理性。技术主体价值理性的异化使人们将个人的价值追求置于社会、自然以及他人的利益之上,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失当价值观使人类面临严重的思想危机和生存危机。可见,人的价值理性的缺失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异化的主体性根源,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技术理性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力量具有建设性,更具有破坏性,它使人拥有了巨大的物质力量,但同时也不断失去了驾驭这种力量的能力。

三、技术异化现象对我国发展路径的启示-----以科学的价值理性指导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生产

人类发展技术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要恢复技术的人性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价值理性来指导社会生产。在马尔库塞看来,扬弃技术异化就要改变现状,将价值理性放在技术理性的核心位置。“科学和技术的历史成就已经使得价值向技术任务的转化(价值的物质化)成为可能。结果,至关重要的是用技术的术语把价值重新定义为技术过程中的因素。”[3]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价值理性做出重新认识与评判。

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性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通过生产实践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实现生命的延续。用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来指导生产实践,意味着长远的人文精神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渗透。技术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人类的现代化发展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但人类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以长远利益为目标,不能破坏生态平衡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发展代价。

(2)以伦理价值观引导重大技术的研发方向

在价值要素中,马尔库塞很重视艺术的作用。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作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特定方式或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比较集中表现出人的创造性本质。按照马尔库塞的思路,如果我们能够将价值与艺术整合到科学和技术之中,并作为科学技术的内在要素,实现技术理性、科学理性同价值理性、艺术理性的统一,我们就可以扬弃技术的异化。

用伦理价值观来引导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当下技术主体接受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青年科学家而言,必须从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研发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理性引导和积极的伦理道德观渗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技术实践中赋予技术成果正面的伦理价值,从源头上消除技术异化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科学技术的异化篇3

“异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alienatio,英文为alienation,其含有让渡、转让、疏远、分离、差异等义。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最早表述,由alloisis词转化而来;异化还较早出现在西方《圣经》中指亚当和夏娃违反了上帝的绝对神性,因为偷吃了禁果而被“异化出去”。后引申为人因其原罪而与上帝分离和疏远。对异化的理解从古至今一直是哲学家和思想家们争相讨论的话题。黑格尔把异化看作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与分离,他认为主体为绝对精神,异化就是绝对精神由于自身内部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转化、派生出与其自身相对立并制约着自身的外在力量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苏联大百科垒书》把异化理解为阶级对抗社会所固有的客观社会过程,其焦点是把人的活动和这种活动的结果转化为一种支配人并与人敌对的独立力量;而美国UneSCo在社会科学词典这样表述:异化指存在的个人与个人所经验的部分世界或垒部世界的疏远或分离状态。;我国学者则认为,异化是人把自己的能力对象化的一种历史上暂时的形式。

2、劳动异化的解释

劳动异化亦译异化劳动,实际上是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来表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旨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异化,论证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异化的克服,由此引申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绪论。也就是马克思把异化与资本主义制度中现实的人联系起来,指出:工人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马克思还指责黑格尔只看到了劳动创造性的一面,没有看到其摧残人的一面,并从人和物的关系中看出了人与人的关系,从异化劳动中看到阶级的对立。他在《资本论》中也表述过资本关系使工人处于和他自己劳动的实现条件完垒无关、相外化和相异化的状况为此他提出消灭这类社会现象就成为人的本质力量所在,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就是消除异化劳动最有利的方法。中国学术界有人指出,异化劳动是马克思确立科学实践观的重要基础,也是历史唯物主义逐渐形成的突破点。

3、科技异化的内涵

科技异化这个概念,是相对于马克思劳动异化的继承和改变。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柱,马克思早就敏锐的发现科学技术这一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伴随着的科技异化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思想家和学者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但对其基本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提出科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操纵着整个工业社会和人们。在一种新的意义上来说,正盛行的社会控制形式是技术。可以肯定,生产性设备和破坏性设备的技术结构和效率,已经成为现阶段使人民隶属于既定的社会劳动分工的一个主要工具。。哈贝马斯也认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并且整个国家统治着一切,成为意识形态新形式。所以,国家掌管着的科技进步本身――已经成为[统治的]合法性的基础。而[统治的]这种新的合法性形式,显然已经丧失了意识形态的旧形态。从这两个人的观点能看出,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是从科技社会导向的异化上来看科技异化并从资本主义新控制看,认为科技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我国学者则更多的把科技异化理解为,科技的负面效应、科技价值两重性等,使人们误认为科技异化与这些词语等同,使这个问题一时之间成为国内学者争相讨论的话题。那么到底科技异化究竟是什么呢?应该怎样去理解它呢?笔者认为,科技异化既不单纯是科技的负面效应,也不是科技的两重价值,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创造的科学技术本应该为人们提供帮助、带来福利和利益价值反倒成为危害人,报复人,制裁人的力量,脱离了其真本质,破坏了人们最初创造它的本意和目的。

4、高科技异化的界定

科学技术的异化篇4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尔库塞认为,在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起着统治作用,科学技术的统治即为科技的异化。人创造的技术反过来统治人、奴役人。技术发展本应该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更好的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技术在提升了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反而日益使人变成了技术、生产和消费的奴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从解放人的力量变成了人的解放的桎梏。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理性的工具化使否定理性被肯定理性所取代。技术理性广泛涉及到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理性与意识形态的结合。技术的异化带来了人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人作为主体的完整性、创造性、批判性等功能的丧失,人同社会一体化程度加剧。马尔库塞用“单向度”一词来指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技术发展对人的异化作用。他认为,人在正常社会中有两个“向度”,一方面是肯定社会现实并与之保持一致的向度;另一方面是否定、批判、超越现实的向度。在当今的社会中,技术的改进促进了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从而使得体力劳动的强度减少,工人所受的直接的肉体压迫消失了。因此,劳动者享受着现代文明提供的物质生活,丧失了应有的批判功能,进入了单向的异化状态,这就使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成为一个病态社会。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健全的病态社会。在现代社会,人征服了自然,却被技术所控制,成为了自己发明的机器的奴隶。他认为异化不仅出现在生产领域,还出现在消费领域。技术系统将人变成纯粹的消费者,其目的是拥有并消费更多的东西。在消费领域,本来技术是为生产满足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产品服务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方社会从以生产为主导转向了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从健全的人变成了商品人、消费人。技术发挥作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技术的发展不再仅仅体现为促进人类的长远发展,而是为了满足人的越来越膨胀的消费欲望,人们越来越追求过度的消费,并将此作为衡量人的价值、地位的标准和尺度。技术创造的商品变成人的主宰,技术异化带来了消费异化。哈贝马斯强调,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实现了对人的统治。他认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得科学技术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成为主要因素,而马克思提出的生产者的劳动力的重要性则降低,这必然导致阶级意识的淡化。科学技术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统治的工具,掩盖了阶级压迫和剥削。与“公平交换”这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意识形态相比,科学技术这种新的意识形态更具控制性和更具欺骗性。科学技术成为统治工具,它广泛涉及到社会各行业,任何人都无法摆脱其控制。它展示出一个和谐,快速发展的社会,掩盖了其中的阶级对抗、剥削压迫。虽然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有不足之处,但是,他所揭示的科学技术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对人的思维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变成人统治人的工具这一事实还是值得我们思考。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虽然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的异化现象,但是他们仅仅关注科学技术产生的负面作用,把科学技术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苦难现象的根源。用批判科学技术代替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忽视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也就无法找到解决异化问题的根本方法。

二、农业技术的异化

农业技术异化是指人们在通过技术活动对农业生物体及其生活环境进行干预,以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正价值,为人类谋利益的过程中,技术、农业生物体及其生活环境反而以一种异己的力量,产生了非正常化、畸形化和病态化,并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的现象。

(一)农业技术异化的表现农业技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异化表现不同。在原始农业阶段,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水平虽然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也采取了精耕细作式经营,但是在这两个阶段,农业技术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小,自然可以自我恢复,因此技术的异化现象不明显。在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生产技术由传统经验向现代科学转变,现代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畜力农具生产。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带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农业技术对自然的破坏力增大,自然环境来不及或者无法自我恢复,以至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技术的异化现象日益明显。具体来说,现阶段农业技术的异化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技术的进步破坏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平衡。农业生产中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毁林造田使得林地面积减少,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带来高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其次,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农业技术异化对人类社会的危害表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化肥和农药技术的使用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控制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但是,农药和化肥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农药残留给人的身体健康也带来巨大隐患。再次,对资源的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以石油为动力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随着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其价格不断上涨,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使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浪费了大量水资源。最后,对人的制约。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应该是追求自由的发展。技术的发明最初也是为了帮助人摆脱自然的束缚,确立人对自然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不再是单纯的为人类服务的工具,相反,却变成了人实现自由的束缚,人依赖于技术、从属于技术,成为其附属物。

(二)农业技术异化的原因马克思认为,科技异化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的必然结果。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理性的工具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人的目的性与物的规律性出现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质的异化。哈贝马斯则认为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科技自身。他认为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是由其自身的属性决定的,必须批判科学技术本身,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异化原因进行了探索,但是农业技术异化并非仅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制度建设不完善,技术异化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实行地区粮食自给政策,各地区为达到指标,盲目使用技术毁林开荒,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损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农民的劳动成果与自家收益完全挂钩,农民劳动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但是,这也造成了农民为提高收入而盲目使用农药、化肥等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技术。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异化问题的研究,关于农业技术异化的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技术自身的原因农业技术之所以会出现异化,第一,农业技术本身是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性,绝对安全而没有副作用的技术是不存在的。第二,农业技术对象的复杂性。农业技术的对象是农业作物和作物生长依赖的自然环境,农业作物生长过程及其生长环境都是复杂的,人类无法及时直观的发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农业技术实施的干预性。农业技术的发明是为了更快、更好地获得人类所需的作物,用技术性手段去改变作物生长的条件和环境,是一种人为改变自然的过程。这种改变不可避免的会打破自然原有的规律,引起自然的报复。虽然技术本身的属性会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出现异化,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也强调要批判科学技术本身,但是,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上研究农业技术异化的主要根源即人的原因和社会层面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异化问题的真正途径。

2.人的原因第一,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人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掺杂个人的主观意识。由于个体人能力的有限,为了满足需求而过度依赖技术、崇拜技术,加剧了对自然的破坏。人的认识能力是受到实践制约的,具有历史局限性。当一个技术被发明和使用时,人们往往无法认识到这项技术会带来怎样的不利后果。第二,人在科学观上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会使人把科学看成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知识,这种功利主义使得人在农业生产中为谋取眼前利益而不恰当使用技术,忽略了技术在人类长远发展中的作用,导致技术异化日益严重。第三,人在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盲目的追求个人收入,看重个人或小团体的经济利益,滥用技术向自然索取,造成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割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仅追求经济回报,导致对自然的破坏。在消费过程中,个人主义使人仅仅满足于自身消费需求,尤其是虚假需求带来的虚假满足感,忽视商品对自身的有用性,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程度。

3.社会层面的原因第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产量。现代社会发展以经济价值的实现为首要目标,注重扩大生产,片面追求利润。一方面,经济实用主义把科技引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科技成果为经济服务,技术运用于追求高利润,造成了环境“高污染”;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中心论的理念和发展模式必然带来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在现代社会中,农业生产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者个人需求,更是为了创造收益,个人和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必然使用先进技术,而忽视这些技术对人和自然产生的负作用。农业是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技术使用只是为了增加产量,维护社会稳定,其在农业与生态环境、社会、人的关系中的作用往往被忽略。第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德国在2003年制定的《生态农业法》,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做了相应的标准规范,其中涉及水、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生物多样性、农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有效的协调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而我国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律、规章与形势的发展不适应,远远落后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一方面无法提高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中,对合理使用技术的重视程度,无法指导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无法可依给农村环境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带来困难,影响农业生产中环境污染的防治和保护。第三,发展理念的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扩展。但当前农业发展中,对农业功能认识的不全面,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停留在传统观念上,仅把农业看成“吃饭产业”,而忽视了农业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这种发展理念使人们只考虑农业技术的增产增量作用,而忽视其负面影响。

三、减少乃至消除农业技术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问题,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异化的完全克服。我国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在发展农业、提高产量的同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异化带来的危害。

(一)合理选择技术当今农业发展中技术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在选择技术时应合理选择对人类负面影响小的技术,运用生态性、绿色性的技术。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生物防治技术代替农药,使用农家肥代替化肥,从而减少农药和化肥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农作制度上,采用多熟种植制度和混合农作制度,一方面,可以减少为了规模化生产破坏林地带来的水土流失、沙尘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在充分利用土地,循环利用资源的同时,获得更大收益。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替代农业”来代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科技创新能力还是技术改造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可以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借鉴他们解决异化问题的经验。在尝试选择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农业技术负面作用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二)改变主体观念由于技术的主体在农业技术异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改变主体的观念成为解决异化问题的重要措施。第一,提高人的认识能力。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离不开自然界,人的存在受自然界制约。因而,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并遵循自然的规律,并用其指导自己的实践。相关专家在制定发展策略时要综合考虑策略的正负影响,正确认识政策产生的后果,避免因政策带来的技术异化。第二,要正确认识技术的作用。技术的正负效应总是相伴出现的,我们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使用某项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既要看到技术带来的利益,又要看到技术产生的危害,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技术使用产生的影响。只有全面的看待农业技术的作用,我们才能正确评估其价值,才能在生产中选择或者放弃这项技术的使用。第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高速发展的经济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很多人不再满足于实际需求的消费,开始转向奢侈消费。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从自然中获取资源的能力提高。人的欲望无限,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为此,我们必须建立科学的消费观,重视商品的有用性,让农业技术回到真正为人生产的目的,使生产活动建立在健康消费的基础上。

(三)完善相应法律制度从法律上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在合法的范围内正确使用技术。有了法律的保障,可以减少为了利益而使用不恰当的技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减少异化带来的影响。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却没有综合性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或条例,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这既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使其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异化问题必须要超越现代自然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农业技术使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若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农业活动中,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应当在以人为本的同时,重视自然规律的影响,减少技术性的改变作物的生长以及人为对环境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均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科学技术的异化篇5

第一条为了做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称奖励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以下称国际科技合作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创造性突出贡献的公民或者组织,并对同一项目授奖的公民、组织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第六条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国家授予公民或者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七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科学技术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称奖励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一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第八条奖励条例第八条第一款(一)所称“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是指候选人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或者特别重大发现,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的理论,引起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

第九条奖励条例第八条第一款(二)所称“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是指候选人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系列或者特别重大技术发明,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引起该领域技术的跨越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作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

第十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应当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并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

第二节国家自然科学奖

第十一条奖励条例第九条第二款(一)所称“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是指该项自然科学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学理论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

第十二条奖励条例第九条第二款(二)所称“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是指:(一)该发现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二)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十三条奖励条例第九条第二款(三)所称“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是指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尤其是重要学术刊物以及学术专著所正面引用或者应用。

第十四条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候选人应当是相关科学技术论著的主要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

(二)发现重要科学现象、特性和规律,并阐明科学理论和学说;

(三)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者实验技术难点,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的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等。

第十五条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特等奖除外。特等奖项目的具体授奖人数经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确定。

第十六条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等级根据候选人所做出的科学发现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如下:

(一)在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的自然现象、揭示的科学规律、提出的学术观点或者其研究方法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在科学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的自然现象、揭示的科学规律、提出的学术观点或者其研究方法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对于原始性创新特别突出、具有特别重大科学价值、在国内外自然科学界有重大影响的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可以评为特等奖。

第三节国家技术发明奖

第十七条奖励条例第十条第一款所称的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种等;工艺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系统是指产品、工艺和材料的技术综合。

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授奖范围不包括仅依赖个人经验和技能、技巧又不可重复实现的技术。

第十八条奖励条例第十条第二款(一)所称“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其他公众信息渠道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过。

第十九条奖励条例第十条>第二款(二)所称“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思路、技术原理或者技术方法有创新,技术上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第二十条奖励条例第十条第二款(三)所称“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是指该项技术发明成熟,并实施应用一年以上,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第二十一条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候选人应当是该项技术发明的全部或者部分创造性技术内容的独立完成人。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特等奖除外。特等奖项目的具体授奖人数经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确定。

第二十二条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等级根据候选人所做出的技术发明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如下:

(一)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独特,主要技术上有重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主要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二等奖。

对原始性创新特别突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显著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者产品,并取得重大经济或者社会效益的特别重大的技术发明,可以评为特等奖。

第四节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第二十三条奖励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一)所称“技术开发项目”,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场实用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及其推广应用。

第二十四条奖励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二)所称“社会公益项目”,是指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科学技术普及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第二十五条奖励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三)所称“国家安全项目”,是指在军队建设、国防科研、国家安全及相关活动中产生,并在一定时期内仅用于国防、国家安全目的,对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技术成果。

第二十六条奖励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四)所称“重大工程项目”,是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科学技术工程和国防工程等。

第二十七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重大工程类奖项仅授予组织。在完成重大工程中做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公民,符合奖励条例和本细则规定条件的,可另行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

第二十八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设计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做出重要贡献;

(二)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大技术创新;

(三)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

(四)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十九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

各级政府部门一般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候选单位。

第三十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15人,授奖单位不超过10个;二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10人,授奖单位不超过7个;特等奖授奖人数和单位数不限。特等奖项目的具体授奖人数和单位数经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确定。

第三十一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人或者候选单位所完成的项目应当总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领先水平。

(二)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所开发的项目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第三十二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等级根据候选人或者候选单位所完成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如下:

(一)技术开发项目类: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强,成果转化程度高,创造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水平,市场竞争力较强,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二)社会公益项目类: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先进水平,并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水平,在行业较大范围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国家安全项目类: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很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先进水平,应用效果十分突出,对国防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水平,应用效果突出,对国防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有较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四)重大工程项目类: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方面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方面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项目的水平,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较大意义,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对于技术创新性特别突出、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特别显著、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特别明显的项目,可以评为特等奖。

第五节国际科技合作奖

第三十三条奖励条例第十二条所称“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是指在双边或者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中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管理等组织。

第三十四条被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奖的外国人或者组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与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二)在向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提出重要科技发展建议与对策、培养科技人才或者管理人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推进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

(三)在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并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三十五条国际科技合作奖每年授奖数额不超过10个。

第三章评审组织

第三十六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

(二)审定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

(三)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异议处理工作进行监督;

(四)为完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五)研究、解决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三十七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15-20人。主任委员由科学技术部部长担任,设副主任委员1至2人、秘书长1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由科技、教育、经济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行政部门领导组成。委员人选由科学技术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3年。

第三十八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下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等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各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二)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报告评审结果;

(三)对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处理;

(四)对完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十九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分别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至4人、秘书长1人、委员若干人。委员人选由科学技术部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提出建议。秘书长由奖励办公室主任担任。

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3年,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第四十条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内设专用项目小组,负责国防、国家安全等保密项目的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向评审委员会报告。

第四十一条根据评审工作需要,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可以设立若干评审组,对相关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及项目进行初评,初评结果报相应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

第四十二条各评审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1至3人、委员若干人,组长一般由相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担任。评审组委员实行资格聘任制,其资格由科学技术部认定。

各评审组的委员组成,由奖励办公室根据当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的具体情况,从有资格的人选中提出,经评审委员会秘书长审核,报相应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批准。评审组委员每年要进行一定比例的轮换。

第四十三条科学技术部可以委托相关部门负责涉及国防、国家安全方面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组的日常工作。

第四十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因故不能出席会议,可能影响评审工作正常进行时,可以由相关评审组的委员代替,并享有与其他委员同等的权利。具体人选由评审委员会秘书长提名,经相应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批准。

第四十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及其评审组的委员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守秘密。

第四章推荐

第四十六条奖励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一)、(二)、(三)所列推荐单位的推荐工作,由其科学技术主管机构负责。

第四十七条奖励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四)所称“其他单位”,是指经科学技术部认定,具备推荐条件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央有关部门及其他特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第四十八条奖励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四)所称“科学技术专家”,是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四十九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实行限额推荐制度。各推荐单位在奖励办公室当年下达的限额范围内进行推荐。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每人每年度可推荐1名(项)所熟悉专业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年度可3人以上共同推荐1名(项)所熟悉专业的国家科学技术奖。

推荐单位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应当在推荐前征得5名以上熟悉该项目的院士的同意。

第五十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推荐单位、推荐人,应当按照本细则规定的条件严格控制候选人、候选单位的数量。

综合性的重大自然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候选人数超过规定限额的,推荐单位、推荐人应当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中提出充分理由。

第五十一条推荐单位、推荐人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应当征得候选人和候选单位的同意,并填写由奖励办公室制作的统一格式的推荐书,提供必要的证明或者评价材料。推荐书及有关材料应当完整、真实、可靠。

第五十二条推荐单位、推荐人认为有关专家学者参加评审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的,可以要求其回避,并在推荐时书面提出理由及相关的证明材料。每项推荐所提出的回避专家人数不得超过3人。

第五十三条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的,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推荐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

第五十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取得有关许可证,且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公共利益的项目,如动植物新品种、食品、药品、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等,在未获得主管行政机关批准之前,不得推荐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

第五十五条同一技术内容不得在同一年度重复推荐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

第五十六条经评定未授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如果其完成的项目或者工作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活动中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奖励条例及本细则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推荐。

连续两年参加评审未予授奖的,如再次推荐须隔一年进行。

第五十七条我国公民或者组织在国外以及我国公民在中国的外资机构,单独或者合作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符合奖励条例和本细则规定的条件,且成果的主要学术思想、技术路线和研究工作由我国公民或者组织提出和完成,并享有有关的知识产权,可以推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或者候选组织。

第五十八条对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特别意义或者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可适时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第五章评审

第五十九条符合奖励条例第十五条及本细则规定的推荐单位和推荐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奖励办公室提交推荐书及相关材料。奖励办公室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可以要求推荐单位和推荐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不提交评审并退回推荐材料。

第六十条奖励办公室应当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网站等媒体上公布通过形式审查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及项目。涉及国防、国家安全的,在适当范围内公布。

第六十一条对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由奖励办公室提交相应评审组进行初评。

第六十二条国际科技合作奖的初评结果应当征询我国有关驻外使、领馆或者派出机构的意见。

第六十三条在保障国家安全和候选人、候选单位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奖励办公室可以邀请海外同行专家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及项目进行评议,并将有关意见提交相关评审组织。

第六十四条对通过初评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科技合作奖人选,及通过初评且没有异议或者虽有异议但已在规定时间内处理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人选及项目,提交相应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第六十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进行审定。

第六十六条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表决规则如下:

(一)初评以网络评审或者会议评审方式进行,以记名投票表决产生初评结果。

(二)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以会议方式进行评审,以记名投票表决产生评审结果。

(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会议方式对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进行审定。其中,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以记名投票表决方式进行审定。

(四)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及各评审委员会、评审组的评审表决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含三分之二)委员参加,表决结果有效。

(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科技合作奖的人选,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一等奖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含三分之二)通过。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二等奖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二分之一以上多数(不含二分之一)通过。

第六十七条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实行回避制度,与被评审的候选人、候选单位或者项目有利害关系的评审专家应当回避。

第六章监督及异议处理

第六十八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异议处理工作进行监督。

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组成人选由科学技术部提出,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

第六十九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办公室应当定期向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报告有关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异议处理的工作情况。必要时,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可以要求进行专题汇报。

第七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异议处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可以向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进行举报和投诉。有关方面收到举报或者投诉材料的,应当及时转交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

第七十一条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对评审活动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对在评审活动中违反奖励条例及本细则有关规定的专家学者,可以分别情况建议有关方面给予责令改正、记录不良信誉、警告、通报批评、解除聘任或者取消资格的处理。

第七十二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实行评审信誉制度。科学技术部对参加评审活动的专家学者建立信誉档案,信誉记录作为提出评审委员会委员和评审组委员人选的重要依据。

第七十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接受社会的监督。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持有异议的,应当在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公布之日起60日内向奖励办公室提出;逾期且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

第七十四条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候选人、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以及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

推荐单位、推荐人及项目的完成人和完成单位对评审等级的意见,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七十五条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

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以匿名方式提出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

第七十六条为维护异议者的合法权益,奖励办公室、推荐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和推荐人,以及其他参与异议调查、处理的有关人员应当对异议者的身份予以保密;确实需要公开的,应当事前征求异议者的意见。

第七十七条奖励办公室在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当对异议内容进行审查,如果异议内容属于本细则第七十四条>所述情况,并能提供充分证据的,应予受理。

第七十八条实质性异议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协调,由有关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协助。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接到异议通知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将调查、核实情况报送奖励办公室审核。必要时,奖励办公室可以组织评审委员和专家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非实质性异议由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负责协调,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送奖励办公室审核。涉及跨部门的异议处理,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协助,其处理程序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未提出调查、核实报告和协调处理意见的,不提交评审。

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项目的异议,由有关部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奖励办公室。

第七十九条异议处理过程中,涉及异议的任何一方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推诿和延误。候选人、候选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承认异议内容;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异议。

第八十条奖励办公室应当向相关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报告异议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提请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决定,并将决定意见通知异议方和推荐单位、推荐人。

奖励办公室应当及时向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报告异议处理情况。

第八十一条异议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60日内处理完毕的,可以提交本年度评审;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内处理完毕的,可以提交下一年度评审;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后处理完毕的,可以重新推荐。

第八十二条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不得擅自将异议材料直接提交评审组织或者其委员;委员收到异议材料的,应当及时转交奖励办公室,不得提交评审组织讨论和转发其他委员。

第七章授奖

第八十三条科学技术部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做出的获奖人选、项目及等级的决议进行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第八十四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国务院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其中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

第八十五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

科学技术的异化篇6

关键词:院校分类;高等技术院校;办学定位

作者简介:刘晓保(1966-),男,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JDGC008)成果之一,主持人:夏建国;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6XKJ05)成果之一,主持人:夏建国。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8-0055-04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多样化。对所谓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应用型”依然是一个比较纠结的名词,因为“应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即使是“985”和“211”等高校也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学科。面对这种纠结,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办学传统和现实条件的特色化之路,依然有许多开拓的空间。

本文试图对“高等技术院校”及其办学定位作个阐述和介绍,以期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提供一种借鉴。

一、人才分类、教育分类与学校分类的关系

人才分类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社会分工和职业分类确定由什么样的人才来完成具体的工作,以确保工作的专门化,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人才分类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本文选用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分类方式[1],主要是这种人才分类方式有利于揭示人才的专业属性,并能根据人才的专业属性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分类主要是根据教育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形式的特征对教育实践所作的划分,由于划分标准不一,因此教育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如根据接受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种类型。在其中,中等教育还可以再分为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则又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按照教育实施场所或形式的不同,教育又可以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概括起来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化教育和非形式化教育。所谓形式化教育是指教育活动已从社会生产、生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态,它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场所和比较规范的教育内容,如学校教育。所谓非形式化教育是指教育的活动和存在形式与社会生活、生产浑然一体的原始形态,没有稳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规范的教育内容,如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按实施主体的性质差异教育则可划分为公办教育、民办教育两种类型,等等。由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高等教育,有针对性、高效率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是其终级目标。据此,我们可以说人才类型直接影响教育类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活动称之为科学教育(学术教育),把以培养工程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活动称之为工程教育,把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活动称之为技术教育,而把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活动称之为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应当承认,人才类型直接影响教育类型并不意味着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因为,其一,人才形成的途径多种多样,除学校教育这条重要的途径之外,他还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形成,也可以在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以经验积累的方式形成。其二,即使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由于教育的迁移性,一种人才类型也可以通过其他教育类型渠道形成,即一种教育类型也可以培养多种人才类型。人才类型直接影响教育类型说明人才类型是选择教育类型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我们知道,不同的人才类型其知识、态度和能力结构具有差异性,其呈现出的培养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只有实施针对性的培养才能提高教育效率,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性的人才。

对高校分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许多学者和专门机构为了挑战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其中代表性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简称iSCeD)、卡内基大学分类法、我国高等教育著名学者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分类法及武书连的大学分类法等等。这些分类方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孰优孰劣难以有定论,本文也无意对其进行评述,因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千丝万缕的关系始终难以理清。但笔者以为,“教育分类”与“大学分类”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首先,“教育分类”更多是从培养人的实践活动的视角来进行思考,而“大学分类”则更多是从办学实践活动的视角来进行思考。在现实中,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主要关注的是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以及达成目标、规格和要求应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而办学实践活动则涉及到办学主体、办学条件、办学途径、办学模式等多种因素。这也就是为何大学的分类与教育分类一样也是多种多样,如有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之分;有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之分;以及综合型大学、多科性大学、专科性大学之分等等。其次,教育分类只是确定了教育的类型,至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则并没有严格的限定,即人才培养既可以通过制度化形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非制度化形式来实现,而学校分类主要是对制度化形式的机构(学校)来进行分类,其范围有所差异。第三,不管是教育分类还是学校分类,两者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这使得教育分类与学校分类又是密切联系的。如对教育而言,制度化的教育,特别是高等院校,是高效、大面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对高等院校而言,既可以实施单一的教育类型,也可以实施多种教育类型,其学校类型主要取决于以哪种类型的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如以科学教育为主导,则可称之为科学型大学(也可称之为学术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如以工程教育为主导,则可称之为工程型大学;如以技术教育为主导,则可称之为技术型大学。一种教育类型占主导并不意味着一个院校不能实施多种教育类型,如果一所高校实施多种教育类型,并能均衡发展,则可称这类高校为综合型大学。因此我们可以说,人才类型决定教育类型,而教育类型又影响学校类型。

人才存在类型之间的差异和质量上的差异。人才类型之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社会的需求,体现各种人才的社会价值。人才质量上的差异体现在同一种人才类型之间层次和水平的差异。因此,任何一种人才类型必然存在初级人才、中级人才和高级人才之间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类型只存在类型之间的差异,而不存在质量上的差异,对单一教育类型而言其人才培养水平决定其教育质量,即任何教育类型都能通过学校教育的形式办出高水平,进而对高等院校而言,学校的类型差异体现的是社会需求的差异,而不是质量上的差异。

当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等院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985”、“211”高校,其中大部分是我国所谓的“一类本科”,对这类高校,国家是重点投入、重点照顾,其招生的要求也高,目的是希望在我国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这类高校主要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主;第二类是所谓的“二类本科”,主要是一些综合性或称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三类是所谓的“三类本科”,主要是一些独立学院和新建的民办高校。由于这种划分方式是以等级作为标准,所以不同的等级在杜会资源、教育资源等的获得方面大不相同。因此,对所有的高等院校来说,成为所谓的“一类本科”是其共同的目标,这样带来的结果是我国高等院校“同质化”倾向十分显著,出现“千校一面,一学科千遍”的现象。由于高校的培养目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上的差异,使得我国人才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教育类型和高等院校多样化是与我国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我们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既有一些地区大部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如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又有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中西部地区),因此,我们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既要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规划、技术开发和设计、决策管理的人才,也要有在生产一线从事解决具体问题和现场管理的人才,还要有直接从事生产的技能型人才。其次,在我国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今天,需要多样化的科学技术,既要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也要有相当数量的应用技术研究,更要有大量的推广现成技术的研究,高校的科研结构与产业结构要相适应,学校教育结构与社会生产结构要相适应。第三,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学生的成分,如专业兴趣、学习经历、能力素质、学习模式也日益多样化,因此,单一、“同质化”的高校体制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需要多样化、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与之相适应。对具体的高校来说,必须根据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竞争发展的规律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国家也不需要同一模式的高等教育,每一所高校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其不可替代性越强,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就越强。

二、什么是高等技术院校

所谓高等技术院校是指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体的普通高等院校,其培养目标主要以技术型人才为主体,有很强的行业背景和产业结构元素。这种技术型人才包括了技术员、技术师、技术研发人员,甚至技术科学家等等。正因如此,高等技术院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技术员为主要培养目标,实施专科层次技术教育为主体的专科学校;第二层次是以技术师为主要培养目标,实施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普通高校;第三层次是以技术研发人员或技术科学家为主要培养目标,实施研究生层次技术教育为主体的普通高校。当然第二与第三层次除一些没有研究生教育的新生本科院校之外,基本上是两个层次都集中在一所高校中。目前也有学者把实施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普通高等院校称之为“技术本科院校”,以区别于专科层次技术教育的层次要求和规格标准,并对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称之为“在本科教育层次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是实施技术师基本训练的教育,其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与本科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同‘级’,但有‘类’差;与专科技术教育同‘类’,但有‘级’差的教育。”[2]对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界定,笔者认为反映了其基本特征,有利于把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和科学教育区分开来,但如果仅仅以此就把实施该层次的高等院校就称之为“技术本科院校”在学理的表述上有待商榷。这是因为,尽管许多普通高校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但许多高校在一校之中存在三个层次:即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因此以“技术本科院校”来称这种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体的普通高校难以体现技术教育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称这类院校为高等技术院校可能更合适。一方面,普通高等院校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他们可能有的只有两个层次,即专科和本科,但有的则同时包含了三个层次。另一方面,称之为高等技术院校体现了技术教育的高级化,它是技术教育的高等层次,反映了技术教育体系化的属性,也体现了技术教育体系各层次之间的前后衔接,并体现了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体系化属性。

三、高等技术院校的定位

高等技术院校是相对科学类院校和工程类院校而言,因此,高等技术院校除了一般高等院校的共同特征之外,与科学类院校和工程类院校相比还有反映技术教育属性的基本特征,其主要体现在其定位上。一般情况下,高等院校的定位一方面是指其宏观定位,另一方面是指微观定位。所谓宏观定位主要是指“高校自身的职能属性定位,它所要确定的是整体高校的责任和使命,所要回答的是高校是什么或做什么的问题。”[3]所谓微观定位主要是指高校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类型和服务面向等问题的确立,它要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本文所说的高等技术院校的定位主要是指微观层面的定位。

(一)办学目标定位

办学目标定位是一所学校在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和条件,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内外部环境的特点,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走向、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或将要处于的位置的整体和理性思考,是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综合体现。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核心技术以及技术的储备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因此,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教育对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不同层次的高等技术院校来说,现有的办学水平和条件以及将来可能获取的有关资源是决定其办学目标定位的关键因素,但不管怎样,作为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技术院校,既可以成为培养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改造、技术维护和技术管理的大众化技术型人才,也可以成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甚至技术科学家等精英人才,进而把学校建设成高水平、世界一流的技术科学大学。然而,在一般人的眼中,往往把高等技术院校与科学类大学和工程类大学相比,视其为二流大学或者三流大学,其实这种不同类型之间的横向比较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缺乏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殊不知,在现实中,科学类院校和工程类院校中也很自然地存在一流大学和二、三流大学之间的差异。可见,一流的大学不是科学类院校和工程类院校的专利,而二、三流大学也不是技术类大学的专利,大学办学水平的差异只存在于同类之间的纵向比较,而不存在异类之间的横向比较。决定高等技术院校办学目标定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只要遵循技术教育的科学发展规律,办成一流的、高水平的技术科学大学也是必然的。

(二)办学类型定位

高等院校的类型定位是高校办学定位的前提和条件。高等院校的类型定位一方面是依据高等院校所实施的教育类型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依据大学的职能。因此,“学校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高等院校所形成的种类,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教育类别办学主体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4]

高等技术院校主要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体,因此,其与科学类大学和工程类大学有本质的区别,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与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模式等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教育类型之间的差异主要反映社会需求对各类人才之间的差异,它没有优劣之分,教育类型之间只是一种互补关系,一种类型是否存在决定于社会的需求,而不取决于个人意志。但高等技术院校作为整个大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势必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在这三项职能中,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教学这个途径,而科学研究必须借助学科建设这条渠道,社会服务主要通过人才和科技成果回报社会。因此对任何一所高等技术院校来说,不管是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能还是科学研究的职能都能为社会服务,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充实,人才培养的质量会受到影响,反之,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也是通过人才的创造性劳动才获得的。在高等技术院校中,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从事高水平技术科学的研究也是相互影响的。然而,受高等技术院校办学时间、办学条件和资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履行的职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一些办学基础和条件比较好的高等技术院校可能会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能履行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而大部分的高校可能只是通过培养高质量技术型人才的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正如美国学者克拉克·克尔所言,并不是所有的的高等院校必须履行所有的职能,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和侧重,“一些可能专注于某一套职能,而其它则着重于另一套职能”。[5]因此,根据高等技术院校所履行职能的结合度,高等技术院校也可以划分为这几种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院校等等。至于一所高等技术院校定位于哪种类型,主要依据的是学校所处的内外部办学条件,但可以肯定的是,高等技术院校也存在研究型大学的可能。

(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者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结构等等,其目标选择的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技术院校主要以本科层次以上的技术型人才为主,这种人才主要在生产与服务领域从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职责,其目的是为现代技术发展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在具体的实践中,本科层次以上的技术型人才又可以分为技术师(包括工业技术师、工程技术师和服务技术师)、技术开发人员和技术科学家。技术师是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术人才,这类技术人才通常运用各种科学技术理论,并结合技术实践的实际,进行技术规划、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最终在应用过程中组织完成技术任务,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技术开发人员主要从事新技术的开发与设计,技术科学家主要从事技术科学理论的研究。高等技术院校选择什么层次的技术型人才进行培养一方面取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现代技术发展对不同层次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结构。

(四)服务面向定位

高等院校最根本的职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其服务的面向定位必然涉及到服务的范畴、服务的途径和服务的形式,它解决的是高等院校与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服务面向定位决定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是高等院校的立足点。

不同类型的高校,其服务的范畴、服务的途径和服务的形式存在显著的差异,即使同一类型的高校,由于其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所处区域经济的特点不同其服务的面向也不同。对高等技术院校来说,从服务的范畴来看,尽管目前打着高等技术院校大旗的学校多以地方性为主,但从长远来看,其服务的范畴依然包括全国性、区域性以及行业、产业性等领域,因此,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依然要有一种全国性和泛区域性的视角。从服务的途径来看,产学研是高等技术院校最基本的形式。由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限于企业专门从事技术研究与开发人才的劣势,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对高等技术院校来说既能了解现代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又能发挥高等技术院校的人才优势,更是高等技术院校的科学技术研究符合生产实际的需要,走出传统高校“象牙塔”的困境。而从服务的形式来看,高等技术院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各层次人才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从事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其服务的形式可以单一层次,也可以多层次;可以是高水平的技术科学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开发,也可以通过技术服务的帮助行业企业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甚至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关键在于学校的服务意识及条件,及其服务对象、内容等选择。

参考文献:

[1]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06).

[2]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17.

科学技术的异化篇7

【论文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意识形态;大众文化;技术理性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阵容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流派。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他们高举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的旗帜,越出了抽象的思辩王国,积极关心社会问题,致力于从经济、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去研究和批判所谓发达的资本主义,并形成了“社会批判理论”。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20世纪异化对人的束缚与统治已从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转向各种普遍的、异己的文化力量对人的自由的束缚,因此,他们的批判理论从本质上讲是以异化理论为依据的文化批判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武器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主要是根植于工人阶级的被剥削和被支配,他描述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抗关系。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在人的自我活动(劳动)中表现出来的,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得以实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的劳动和实践活动的正面与负面分析,指出异化劳动与私有制运动是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对马克思来说,异化的消灭不仅意味着人性的复归,它还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而“共产主义是私有制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性的人向自身的复归。”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同马克思的时代相比,今天的异化问题更加严重了,它不再只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被自己的劳动产品所压迫和统治的传统异化劳动,这种异化的实质是人与自然、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的反映,也不单是某些被统治阶级的命运,而是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绝大多数人的命运,这种异化的实质是人与自己的创造物——人化自然的矛盾。

二、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在《启蒙辩证法》这一奠定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基础的重要着作中,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指出,启蒙运动的纲领就是要用理性的正义来取代神话的非正义,亦即通过启蒙理性来唤醒世界,来消除神话。但当理性发展到极端,成为支配一切的力量时,它本身也就成为一种统治力量、压抑力量。至此,旨在解放人的理性工具最终异化为统治人、奴役人的工具理性。正是从“异化”与“技术理性”这对概念人手,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从分析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时代状况与主体人的生存现状着手.以“异化”概念为核心、以“工具理性”为主要对象,猛烈抨击与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技术理性等支配下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总体异化状态下的人类生存状况。

(一)对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

“意识形态”概念的现代语境是由马克思确立的。在葛兰西看来,意识形态是“含蓄地表现于艺术、法律、经济活动和个人与集体生活的一切表现之中”的“世界观”。他主张把“历史上有机的意识形态”,同“随意的、理性化的或被强加意愿的意识形态”区别开来,认为这种“有机的意识形态”能组织人民群众,并创造出这样的领域——人们在其中进行活动并获得对其所处地位的意识。从而进行斗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是将自己对“意识形态”的认识运用到日常话语中来的一个重要实践。葛兰西结合“意识形态”的生产形式,分析了社会生活中各种“文化霸权”的获得过程。

在上述思想家有关“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阿尔都塞进一步把意识形态普遍化,将意识形态视为一种存在于特定社会历史中“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意识形态是个人同他存在的现实环境的想象性关系的表现”。“人类通过并依赖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体验自己的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人天生是意识形态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阿尔都塞对此作了挖掘和发挥。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人们与其真实生存状况关系的想象性再现”。也就是说,人们在意识形态中看到的不是他们真实的生存状况,不是自己的真实世界,而是他们与其生存状况的关系。值得玩味的是,这种关系并不真实,而是想象性的,甚至是虚假的。当统治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合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时,意识形态就差不多是一种“美丽的谎言”了。所以.意识形态与其说是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反映,不如说是一种“误认”。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据于自己的利益和阶级实践的考虑而构成的问题式。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人们看到的就不是真实、具体的世界。而只能是意识形态化了的世界“幻相”——即意识形态的体系。尽管意识形态理论家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制造一种“幻相”,常常认为自己在为真理而斗争,但由于狭隘的阶级主体利益,他们实质上只能是“欺入”。所以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认定为一种“自欺欺人”。反之,科学的问题是一种以对真正的现实提出问题的理论性问答模式,是一种超越狭隘的阶级主体、阶级利益和阶级实践羁绊的思考方式

(二)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认为。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各阶层的生活水平已提高到这样的地步.以致于他们对社会解放的兴趣已不再直接以经济和政治形式表达出来。科技进步创造了一个富裕的社会,然而这个社会却是异化的、单面的、畸形的社会。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统治形式、阶级结构等已发生了变化,它不再主要表现为野蛮的人身压迫.而主要表现为对人的意识思想的操纵或控制,即统治者通过技术手段和传媒将自己意志内化为被统治者的心理意识,使人丧失独立判断的能力,人由此而丧失批判否定能力,成为思想僵化、麻木不仁,缺乏革命意志的“单面人”。因此,从40年代起,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开始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同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批判结合起来.对马克思思想进行了补充和拓展。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并不是艺术品,其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性,呈现出商品化趋势,从一开始它们就是作为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而被生产出来的,它们和商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接受为价值规律所统摄,被纳入到市场交换的轨道,具有共同的商品特性。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只承认效益”。当文化的追求与利润的追求发生矛盾时,文化的追求就要为利润的追求让路,这就是文化工业的运作逻辑。阿多诺在对流行音乐分析批判时认为,流行音乐纯然是商业炒作。流行音乐所表现出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文化工业的商品拜物教性质,其结果必然导致听众鉴赏力的退化。这也是文化赖以安身立命的个性、风格、独特性、独创性的失落。法兰克福学派着重剖析了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表征和危害。一是文化的商品化。他们指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文化呈现出无所不在的商品化趋势,商品已成为一种普照的光投射到各个角落,工业化、都市化、商业化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正如霍克海默尔和阿多尔诺所说的那样,“艺术今天明确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其结果是文化的生产和消费被纳入市场交换的轨道.服从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从而排除文化、艺术的自主性。二是文化的标准化。标准化是指文化工业所生产的所有产品表现为均一化、模式化、齐一化。今天,不用说电影、电视、收音机和报刊杂志类同,就是无数的工业管理建筑和展览中心,无处不显露极其相似的面孔和尊容。这样的文化艺术没有个性和差异可言,颠来倒去的程式就是它们的风格。三是文化的技术化。该学派指出大众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的产物,“文化工业的每个产品都是经济机器上的一个标本”,“在垄断下的大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四是文化的强制性。在他们看来,文化工业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现实进行辩护,以虚假的文化繁荣来加强现存的社会秩序,以“一体化”的需要妨碍着人们去认识自身真实的需要和利益,以文化的平民化、均一化攫取文化权力。因而,他们得出文化工业是一种“社会水泥”,堕落为具有操作性,欺骗性和强制性的意识形态。

(三)对科学技术的批判

在工业文明社会。科学技术异化为社会控制的工具这一事实同时表明技术合理性成了统治的合理性,技术合理性正趋向于变成极权主义,并且这种具有极权主义特征的技术合理性已经扩展到发展工业社会的各个领域,以至于使“潜在自由和现实压抑之间的脱节日趋严重”,人已变成了缺乏否定精神、没有批判意识、更无超越欲望的单向度的人。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等人通过对与理性自身的嬗变为“肯定理性”“技术理性”这一逻辑过程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即技术理性是与肯定理性产生了极权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领导人哈贝马斯更进一步研究了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他在《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中明确地指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统治的合法性是通过科学技术的成果与惊人的发展速度取得的。哈贝马斯把意识形态的批判作用引申到对社会的控制和异化的批判,他和马尔库塞一样将科学和技术当作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之于批判对象。在他看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核心的“公平交换”观念的批判,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已成为了与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的“技术统治论”意识论了。哈贝马斯认为,随着国家干预主义的出现和科学技术成为头号生产力,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现实面前碰壁了,当代工业社会需要一种新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当然这种政治的合法性只有靠经济的合法性来证明.而保持经济不断增长的唯一办法就是应用发展科学技术。从而经济的合理性要靠科学技术来保证,一旦科学技术具有了赋予政治秩序以合法性的功能。它本身就变成了意识形态。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发达工业文明阶段,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人们的统治,已经转向一种技术性统治.并达到高度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实质就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直接成为统治阶段的意识形态工具。据此,他们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极权主义看作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极权,而造成这种极权主义性质的主要不是恐怖与暴力,而是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造成一种“控制的新形式”。今天,在西方工业社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大众传播媒介,已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到人的生活方式之中.使外在的统治、压迫曰益内化在人的生活方式之中,直接阻碍了人的真正自由发展。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局限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出发,以异化理论作为基础,对现存的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其对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的深刻分析和批判对我们反思现代社会仍然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亦需注意:

科学技术的异化篇8

一、对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辩证理解

(一)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合理性

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向我们描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存在的异化现象。整个社会的统治方式、人们工作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异化,社会成为了病态的社会。人类变得不自由,沦为劳动的工具和商品的附庸。其异化理论是具有合理性和积极意义的。第一,马尔库塞指出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的一种“新的控制工具”来奴役和统治人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劳动、消费、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异化。第二,马尔库塞批判发达工业社会把人当作劳动工具,提出物质需要不是人唯一的需要,它只是人最基本的一项需要。马尔库塞提倡更应当重视人的精神生活。第三,马尔库塞所提倡的社会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为我们对现今问题的研究观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局限性

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他彻底否定了科学技术,他认为技术使人的不自由处处得到合理化。人要成为自由、自主的人,要作自己生活的主人,想要通过技术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在分析发达工业社会出现“异化”的原因时,只揭示了科学技术和商品对人的统治,而没有分析经济和阶级因素带来的影响。第二,他着重对社会文化的批判,而忽略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仅仅局限于“物质文明的发展伴随着人的精神遭到压抑上”,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阶级的矛盾。总而言之,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结构。他只是将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文化的堕落的原因单纯地归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没有归咎于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

二、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发达工业社会所面临的异化问题也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正如美国后现代主义代表大卫・雷・格里芬所说:“应该通过了解西方社会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破坏性的影响”[1]。尤其是我国现在处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阶段,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马尔库塞认为科技进步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受到了一定的伤害,现代文明与人性倒退出现了并存的局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也加快了迅速发展的脚步,商品的种类日益繁多,刺激了人们对物质的欲望。物质欲望的膨胀让人们忽略了自己感情世界。人们的物质欲求与精神追求分离开来,整个人类的追求更倾向于物质。马尔库塞强调要高度重视人的真正的价值,反对用异化的价值去压制人的价值,避免人类沦为劳动的工具,成为了机器的奴隶。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有助于人们正确协调物质欲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二)为防止工具理性膨胀提供了借鉴

马尔库塞提出“理性=真理=现实的公式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结合成一个对立面的统一体”[2]。他认为极权主义的技术合理性是理性观念演变的最新结果。唯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④成为主导思维方式,使得人的思维过于程式化和理性化,它们将既定的事实无批判得接受下来,多向度的思维进过洗涤成为了单向度的思维,人类思维的否定、批判、创新等随之消失。发达工业文明的成就导致单向度社会取得对各种矛盾的胜利,肯定性的思维占据人的头脑。所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防止工具理性的膨胀,做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三)揭示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发达工业社会的进步导致人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由的选择权,从而沦为工具的附庸。人们自身的价值受到压抑,使得人们成为了机器的奴隶。工业的高度发达使得人性也发生了扭曲,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否定性、批判性思维随之消失,人们只能一味肯定科学的进步强加给他们的生活状态。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个人以及人类本身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正视物质需求与人本身价值的关系,不过分追求物质需要,而忽略人自身的精神需要。尊重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维护人们的自由和权利,使之不至于沦为物质的奴隶。

(四)有助于我们辩证地看待技术进步

邓小平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今“科学―技术―生产”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的确为人类造就了许多福利。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利和弊两面的,科学技术也一样。它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是它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例如: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死亡率降低,生命得以延长。但科学技术的弊端就是它的绝对理性使得人们的生活过于机械化和程式化了。马尔库塞对科学理性的批判给予我们警醒。因此,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辩证看待技术进步,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并且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我们既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又不能把技术凌驾于人之上,要让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而不是控制人类。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的异化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职-本科;升学制度;德国;奥地利;瑞士

中图分类号G71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27-0073-05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教育公平的内在驱动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需求的上移,中职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趋强烈,升学人数年年激增[1]。与此同时,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正在逐步转型,为职校生接受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能。中职-技术本科这一新的升学路径的出现,不仅会对高职院校的招生产生影响,而且必将引发整个高等教育生源结构的调整。其中核心问题在于,要清晰界定高职院校、技术本科和普通本科院校三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操作层面,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中职生进入三类院校的升学选拔机制,引导中职生理性地做出选择?尤其是如何通过机制设计提高学生升学后在高校学习的适应性?是目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在以“双元制”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三个德语系国家,都较早开展了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转变身份,三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制度设计帮助职校生在升学中实现身份角色的顺利过渡,这些经验能够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思路。

一、德语系国家中职-本科升学制度分析

在中职-本科升学制度设计中,德国、奥地利、瑞士分别采取的是双重学历达标补习制度、毕业水平考试制度及职业教育会考证书制度三种路径。其中,德、奥、瑞三国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是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以下简称FH)。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德、奥、瑞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文化自治,因此在具体实施中会略有差异。

(一)德国:双重学历达标补习制度

如表1所示,在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首要条件是获得高中毕业文凭或同等学力的大学入学资格。对于双元制学校的学生及部分从业人员而言,其并不具有高中毕业文凭,所以无法申请进入大学。而双重学历达标补习模式为他们开辟了通往高等教育的另一条路径。

双重学历达标补习模式,即由职教机构对职业教育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专门补习,使之达到高中阶段学历标准的学习模式。一般情况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双元制学校学生可以在职业培训(至少1.5年之后)的同时进入全日制职业提高学校学习1-1.5年,或进入非全日制提高学校学习3-3.5年(依专业不同),毕业时可获得中等教育毕业证书;第二步,学生凭借中等教育毕业证书,进入专科高中或专业文法学校学习,参加全州统一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即可申请FH。见表2。

(二)奥地利:毕业水平考试制度

在奥地利,只有学制较长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能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具有申请FH和普通大学的资格。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双元制”学校、就业前技术培训学校的毕业生,只能获得技能证书,而无毕业证书,所以需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毕业水平考试(BRp),获得BRp证书来申请大学(包括FH)。见表3。

表4分别对BRp的报考对象、考试内容、培训机构、证书类型及制度保障五个维度做了梳理和归纳。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等教育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外,成人教育机构也可以提供BRp的备考课程,规定德语至少160课时,专业领域至少120课时,数学和现代外语至少180课时,并且至少有一门考试要在中等教育以上学校进行,这些学校将决定考生是否具有参加BRp考试的资格,并在所有考试合格后颁发BRp证书。BRp证书与文法中学(aHS)及高等职业技术学校(BHS)的证书等值,能够申请进入大学、研究所、FH等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学习。

(三)瑞士:职业教育会考证书(FVB)制度

在瑞士,职业学校毕业生在申请大学时的条件有严格区分。持有职业培训能力资格证书(FVD)的毕业生不能直接申请大学,需要在完成6类基本学科的课程培训之后,通过瑞士联邦职业教育会考,获得FVB证书才可申请FH。FVB会考证书制度是在联邦职业教育法的框架下实施的,考试通过率一般不到20%。另外,若想申请普通大学,还需要通过补充考试。

二、中职-本科升学制度的四国比较

在全面了解德、奥、瑞三国中职-本科升学制度的基础上,与我国现行升学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对我国中职-本科升学制度进行反思和革新。见表6。

(一)升学方式:“资格申请制度”VS“考试制度”

总体上看,在升学方式上德、奥、瑞三国采用的都是资格申请入学制度,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而我国采用的是考试制度,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历史、文化、政治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所以单从资格申请制度与考试制度本身来比较两者的差异,难说孰优孰劣。而值得关注的是,在两种升学方式差异的背后,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能力发展存在差异。

德、奥、瑞三国的中职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参加另外的课程补习(主要是文化课),考试合格后获得相应的证书来申请大学。额外的课程培训与补习,目的是让中职学生在文化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达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入学要求。不过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中职学生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业余时间和更长的时间跨度,来完成课程培训并获得证书。

而我国采用考试的升学方式,学校教育以统一的模式进行,要求无论是否有升学需求的所有学生,在3年时间内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考试所需的文化课,在两类知识体系的合力作用下,普遍造成学生负担重、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即使考入高校的中职学生,也会对尚未衔接的课程内容和风格迥异的教学模式产生不适应感。

(二)升学要求:“双证书+差异化”VS“分数杠杆”

在升学要求上,德、奥、瑞三国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双证书的资格申请。中职学生在申请大学时,需要持有两类证书:专业技能证书(职业培训证书、技能证书、职业培训能力资格证书)以及与高中毕业文凭相等值的资格证书(专业高中或专业文法学校毕业文凭、BRp、FVB)。专业技能证书一般在参加相应的文化课考试之前获得,德、奥、瑞对于专业技能的考核分别侧重于培训经历、技能水平以及培训能力上。在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之后,中职学生可以集中精力针对文化课进行培训和补习。第二,中职-技术本科与中职-普通本科两条升学路径的差异化设计。相对而言,德语系三个国家的普通本科对于中职学生的要求更高。比如,德国和瑞士的中职生在申请普通本科时,需要参加额外的补充考试,内容涉及法语和拉丁语。这种差异设计的合理性在于,虽然FH和普通本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教育分类中都位于5a层次,但两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对于各自生源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

而在我国的普通高考中,不同层次、类型的院校在考试内容或形式上的区分度不大,主要区别在于分数。直到2014年我国《关于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分类考试”的高考改革在上海和浙江先进行试点,不过这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而言,并未涉及技术本科。随着转型后一大批应用技术本科的出现,要让中职学生在高职、技术本科、普通本科院校中能够理性选择,就需要在升学要求、考试科目设置、评价方式等方面凸显差异和特色。

(三)考试内容:“文化课”VS“文化课+专业课”

考试内容作为升学机制中指导理念的显性表达,能反映出各国在遴选中职学生过程中关注点的差异,以及差异性背后的价值取向。在德、奥、瑞三个国家中职-本科升学证书的考试中,文化课占有较大比例。其中,瑞士的考试科目涵盖面最为广泛,对学生的历史、公民素养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奥地利是唯一设置专业领域考试的国家,但如果通过了其他类似等值的专业考试,专业领域考试就可以免试。对于文化课考试的重视,说明虽然德、奥、瑞三国为中职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升学渠道,但不意味着这样的衔接是“低水准”的[11]。他们更希望进入普通高等教育的中职学生在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尽可能达到普通高中生的水平。

在我国,职校生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语、数、外”,专业技能考试以及专业理论考试。应该说,这样的考试内容设置突出了职业技能型人才选拔的特点和要求。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职校生在毕业时一般都会获得两项证书:技能证书和毕业证书。但是为什么在职校生高考中还要设置专业技能的考核?这间接揭示了目前我国技能证书含金量不高的事实,缺乏完善的国家资格证书体系作为保障。另外,学校在录取过程中,往往对于文化课成绩的要求比较低,再加之目前中职、技术本科之间课程体系尚未实现一体化设计,造成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胜任本科阶段的学习,角色转换困难,带来入学后一系列学习上和管理上的问题。

三、我国中职―本科升学制度的设计

通过对德、奥、瑞三国中职-本科升学机制的经验分析,以及与我国现有升学机制的多维度比较,可以为我国中职-本科升学机制的设计提供多方面的理性思考和启示。

(一)制度引导:基于内容与层次的差异化升学路径

当我们在探讨中职-本科升学机制的设计时,不能够也不应该回避中职-高职这条升学路径。因为高职与技术本科属于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技术本科与普通本科属于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12],所以需要对中职-高职、中职-技术本科、中职-普通本科三类升学考试制度进行整体设计,在内容和层次上凸显差异,引导中职学生在升学中进行理性选择。

首先,中职-技术本科与中职-普通本科路径应注重内容差异。从德、奥、瑞三国的经验来看,中职-普通本科与中职-技术本科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上可以增加适度的弹性空间。比如,在文化课的难度与范围上中职-普通本科应该更高更广,而中职-技术本科的升学考试可以增加对于职业素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考察。

其次,中职-技术本科与中职-高职要注重层次差异。所谓层次差异,就是中职-技术本科较中职-高职而言,不仅要在文化课的分数上有较高要求,而且对于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及技能证书上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德、奥、瑞三国采用的是“替代机制”,即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证书与专业技能考试等值认可。在我国,在完善国家资格证书体系的前提下,可以将等级证书换算成相应的专业技能考试分数,鼓励中职学生考取更好的证书,促进其专业领域的学习。

(二)质量保障:“二次补习模式”的多机构实施

从德、奥、瑞三国的经验中可以看到,外在的升学机制设计是其中一部分,而关注中职学生能力真实提升的内隐部分,同样是保障中职学生向本科顺利过渡的重要环节。这也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中职学生进入本科学习后面临胜任力不佳的问题。可以借鉴德国经验,实施“二次补习模式”来提高对于中职学生的质量保障。所谓“二次补习模式”,就是在升学考试前和进入本科院校之后分别进行补习培训。升学考试前的补习培训,可以在具备培训资格的多种机构中实施。中职学校的师资水平、学习氛围,相对普通高中都较为有限。在补习培训平台的搭建中,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资源,可以通过资格审核将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都纳入进来。比如: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等都可以开设相应课程,来帮助中职学生进行补习培训。而在进入本科院校之后,可以结合升学考试成绩,对录取的中职学生进行二次补习。这不仅有助于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本科阶段学习,建立学习自信心,也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

(三)穿针引线:一体化、多样化的课程衔接设计

基于德语系三个国家升学机制设计的经验,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课程衔接的设计:

首先,课程设计多样化。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多种类型的课程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搭建多元化成才路径。多种类型的课程模块包括就业、升学、留学及创业等。在升学模块中,依据“分类考试”的思想,以学生选择的升学路径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模块组合,为学生打造最佳适切性的学习内容。

其次,课程设计一体化。在中职-高职、中职-技术本科、中职-普通本科这三条升学路径中,目前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课程衔接,而中职与普通本科分别属于两类课程体系,衔接和贯通的可能性不高,而且也没有必要。但是,中职与技术本科之间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随着中职-技术本科升学机制的完善越来越明显。中职-技术本科一体化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要求对中职与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和分层,再以能力发展的逻辑来确定各阶段的课程目标,以螺旋递进的方式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以核心能力课程为主线,多样化辅助课程为支撑,打通中职-技术本科的课程通道。

总的来说,德、奥、瑞三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升学制度给予我们颇多启示。在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大背景下,对于中职-高职、中职-技术本科及中职-普通本科三条升学路径整体设计和规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在升学制度的革新过程中,不但要关注不同升学路径之间的差异化设计,更要关注中职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真实提升,帮助中职学生理性选择、顺利过渡、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等.警惕职业院校片面追求“升学率”[n].中国教育报,2015-07-03(1).

[2][3]石伟平,匡瑛.比较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9-49.

[4][7][8]peterSchl?gl.thetransitionfrom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toHighereducationintheGerman-SpeakingCountries[C]//FelixRaunerandericaSmith(eds.).Rediscoveringapprenticeship:ResearchFindingsoftheinternationalnetworkoninnovativeapprenticeship(inap).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2010:19-30.

[5]李海宗,陈磊.德国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9):100-106.

[6]尹莎莎.奥地利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74-76.

[9]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27-42.

[10]吴全全.瑞士职业教育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77-81.

科学技术的异化篇10

【关键词】马克思技术思想劳动与技术技术和社会技术异化与克服

一、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世纪。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顺利完成,科学技术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科技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科学技术开始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科技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科学家成为深受尊重的职业,人类由此步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马克思首先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其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思想理论背景和科学理论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吸收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

二、关于“技术”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开始倾向将哲学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即使哲学理论技术化。使哲学理论技术化必须把技术置于哲学的核心位置,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给“技术”下定义,我们还是可以对一些著作的零散描述进行梳理,用所能看见的一鳞半爪恢复出一条龙来。马克思在不同的文献中先后阐明,技术是“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或能动关系”,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关于“怎样生产”的方法,是“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的方式方法”,即马克思认为:技术是实践性的知识和操作方法。

三、劳动、技术、人与自然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出发来考察技术的发展,他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马克思这里,劳动是一门技术,正是劳动的作用使人类最终形成。劳动的发展就是技术的发展,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发展史,人类自始至终都会寻求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而这种改善也只有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中才能逐步实现。

人在劳动中不断形成各种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劳动”,人在劳动中改造自然,在劳动中创造历史,在劳动中推动社会进步。劳动的本质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都是技术问题,正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逐步成为了现实意义上的人。如果“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就会得出唯心主义结论。”[1]正是人类永无止境的对生存条件改善需求的提高,技术便被赋予了满足人类追求的意义。

四、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状况与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生产的发展依赖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依赖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大工业的持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2]“必须改变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3]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除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直接杠杆。社会发展中,生产力起最终决定作用,生产力每前进一步,都凝结着技术的作用。社会越前进,技术的这种作用越明显。“蒙昧时代高级阶段从弓箭的发明开始。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通常的食物,打猎也成了常规的劳动。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有犁以后,生活资料在当时条件下无限制的增加,便有可能了。这样一来,人口也迅速地增加了。”[4]“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4]

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手工磨产生了封建君主的社会,蒸汽磨则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生动的揭示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技术已经成为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杠杆,马克思对技术的巨大革命作用作了形象的比喻,认为技术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五、技术异化与克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生产分工、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细化的分工产生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术,人被迫限制在生产链的某个节点,对节点以外的知识和技术则知之甚少。人的这种专业化发展是一种纵深的发展,也是一种片面的发展,片面的发展自身的智力和技能,进而成为专业人、“单向度”的人或片面人、畸形人。在简单生产阶段,人对生产的全部过程都是熟悉的;而工业社会则发展了人的专业技能或片面能力。“不仅各种局部劳动分配给不同的个体,而且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工人们各自承担一项专门职能,并且局限于这一职能中,这样工人们就成了局部的或“单向度”的、片面发展的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了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5]

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体现着对社会进步和人类自由的追求,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彻底解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技术异化的克服也同样依赖于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生产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适应。技术进步必将推动社会进步,推动生产力提高,推进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从而推动人类摆脱对物的依赖,进而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

“工艺学(技术)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在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中,技术承载着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人类自由的历史性、阶段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之伟大不仅是因为认识到技术是把双刃剑:技术的作用和技术异化,更是因为认识到:技术会把人带向异己,技术的发展最终必将把人类带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p191

[2]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p206、p6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p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