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十篇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十篇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5:45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篇1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产力;本质;未来景象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1-0005-07

“现代化”作为一个科学认识和研究的对象,无论其意指一个历史进程,还是指一种目标、愿景,在中国知识界都经历了从褒义到贬义、再到褒义的演变过程。在20世纪30年代《申报月刊》组织的讨论中,不同政治思想倾向的学者异口同声地鼓吹现代化,这已为世人所共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地将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1954年到1975年,从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到第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每次《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或重申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并且对具体的实施步骤做了越来越详细的规划。然而与此同时,“现代化”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对象却一直被视为禁区。在“文革”极“左”思潮的控制下,报刊杂志大批“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宣扬“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甚至要揪出所谓“四个现代化背后”的“黑手”,吓得人们闻“现代化”而色变,唯恐避之不及,更不要说去研究它了。这种形势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有所改变。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如果宣称国人已经普遍对“现代化”持积极的、赞扬的态度,应当不是妄说。

然而,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究竟是什么,现代化——或日当今世界发展——可以预见的未来前景如何,却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把两个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是因为它们相互关联太密切。简单地说,即前者决定后者,反过来,后者又能折射出前者。

现代化从来不是一个先验的从抽象思维中产生出来的理论概念,我们应当从历史经验的角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考察其内容,探寻其本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前人对西欧现代化历史经验的总结。

有些人至今仍然将现代化看作是虚幻的、未曾发生的历史,或者只看到它阳光明媚的一面。事实上,正如伯曼所说:“假如我们向前推进100年左右,试图确定19世纪现代性的主旋律和主音色,那么我们首先会注意到的便是那幅高度发达、明显可辨、生机勃勃、并由此产生出现代体验的新景象。在这幅景象中,出现了蒸汽机、自动化工厂、铁路、巨大的新工业区;出现了雨后春笋般的大批城市,常常伴随着可怕的非人待遇,……出现了日益强大的民族国家和资本的跨民族集聚;出现了各种大众群众运动,……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展的包容一切的世界市场,既容许最为壮观的成长,也容许骇人的浪费和破坏,除了不容许坚固不变,它容许任何事物。”伯曼所描绘的“19世纪现代性的主旋律”,反映了西方早期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一方面是工业化、城市化,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是可怕的非人待遇和骇人的浪费与破坏。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有人引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德文版)里的一句话“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来说明现代化的涵义,其意在于告诉人们:迟发展国家现代化的理想目标就是“西化”,世界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就是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已有的“景象”。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从下面的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在这里所“显示”的,正是包括伯曼所说“可怕的非人待遇”在内的“现代灾难”:

……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地对他说,这正是阁下的事情!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撇开这点不

,在资本主义已经在我们那里完全确立的地方,例如在真正的工厂里。由于没有起抗衡作用的工厂法,情况比英国要坏得多。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

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

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即工业较发达国家显示的景象或伯曼所说的“现代体验的新景象”)的鲜明而尖锐的批判态度。

进一步我们还应看到:迄今已经全面展开的世界性现代化进程,在造就空前未有的历史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矛盾和冲突。如同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所写的:“……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似乎立刻便要上天堂,但也可能很快便入地狱。”光明与阴影同时存在,人们必须居安思危。

现代化与“现代性”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二者之间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现代化可以被简要地定义为“一种创造现代性状况的过程”,翻而构成现代社会本质特征或日“现代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特定形态”的“现代性”,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二战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现代化进一步向全世界扩展,形成全球化的大浪潮。冷战结束之际,福山曾预言世界文明的终结——终结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但更多的人看到的是新的比冷战更严酷的“文明冲突”,而且很快就被一系列全球性的恐怖袭击和战争所验证。这也正像伯曼所说的:“现代的环境和经验直接跨越了地理的和种族的、阶级的和国籍的、宗教的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性把全人类都统一到了一起。但这是含有悖论的统一,一个不统一的统一:它将我们所有的人都倒进了一个不断崩溃与更新、斗争与冲突、模棱两可与痛苦的大漩涡。所谓现代性,也就是成为一个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中,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充满矛盾和变动不居,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世界现代化的本质性特征。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刚刚摆脱旧的折磨,马上又要体验新的痛苦。整个世界正在面临规模空前的风险和危机,包括各种经济、政治、社会风险与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化灾难,核战争恐怖和灾难,全球化大趋势下新的失落和认同危机,等等。

正因为现代性充满矛盾,充满变数,人们才会对它众说纷纭,种种理论观念如“单一的现代性”、“欧洲”(euro-modemity)、“殖民现代性”(colonialmodernity)、“晚期现代性”(latemodemity)、“第二次现代性”(thesecondageofmodernity)等等,让人目不暇接。而“多元现代性”(mulfiplemodernities)、“另类现代性”(ahemativemodemity)等等,都指向那个把全人类都统一到了一起的“大旋涡”,说明今日已经将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卷入的现代化进程,只能是一个构建全球“多元现代性”的“不统一的统一”过程。简单地说,我们应该批判地看待“现代性”,认清现代化充满矛盾的本质性特征,如同批判地看待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一样,既要看到其积极的正面的价值,又要认真对待、逐个解决它带来的严重问题。

既然现代化不能等同于西欧早期工业化,那么,非“西化”的现代化又有哪些能够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内容呢?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现代化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发展生产力,说得比较完整一点也不过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众福祉,也被理解为强国富民。下面的说法很有代表性:“现代化是指什么?是指生产力。……生产力不包含生产关系的含意,不包含社会形态的含意。”所以,“就像不能说资本主义现代化一样,也不能说社会主义现代化。……说现代化物质文明,还马马虎虎,说现代化精神文明,就不太合适。……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这些文明的内容和本质是不一样的。笼统说现代化精神文明,不知道你是说哪一种精神文明。”现代化的这种认识,与将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一样,是非常片面而且十分有害的。

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大变革。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中,现代大工业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技术革命和

科学革命又起了领头作用。从而,科学技术被称为“第一生产力”。既有的三次世界现代化大浪潮,都是由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所带动的生产力大飞跃所造成的。其中,科学技术进步又是工业革命的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包括促进现代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代表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两种思维模式,前者从自然的角度出发,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后者则以人为中心,透过人的视角,从人的经验出发了解自身、认识自然。但这并不是说科学与人文互为歧路。科学注重求真,其成果当属“物质文明”;人文则重在求善、求美,当属“精神文明”。两个现代文明合在一起,才能说明现代化的本意。科学的第一个样本是哲学,哲学是“爱智”之学,自由之学。所以说,科学一开始就是关乎自由的学问。现代人文主义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培根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被理性之手撩开,人类从对自然的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奠定了批判理性的人文主义基调。西欧许多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其思想的人文主义光辉、对传统的批判锋芒,都直接来源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信心和乐观态度。

总之,对工业化、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大发展之于现代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从19世纪后期迄于今日,中国人所看到的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首先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首先要着手的也是提高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在今天发达国家主导跨国资本流动和全球自由贸易的背景下,中国要实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只能诉诸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提高生产力,以科技和工业的现代化带动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否则就会空有“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之名,而实际上是跨国公司的廉价加工基地。

但是,不能把现代化的本质属性简单地规定为发展生产力。正如火车离开火车头无法前行,先进生产力犹如现代化的火车头,但是它不能囊括现代化的道路、目标和现代化的列车所运载的内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但离不开其承载者——人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制度体系。没有一个良好的国内制度和国际社会秩序,生产力有可能停滞甚至倒退。这在前现代是如此,例如西欧古代的辉煌被中世纪的“黑暗”所取代,中国历史上一次次改朝换代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现代依然如此,军国主义的兴起和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即使为了发展生产力,也必须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互相适应,而这些都是现代化的内容。

对生产力发展在现代化中地位的认识,涉及对现代化意义的认识。就拿“第一生产力”——科学来说,历史与现实中,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会遇到这样一类尴尬:医学科学可以延长垂死病人的生命,却不能顾及病人的痛苦和愿望,不考虑该生命继续存在的意义;艺术科学探讨艺术品产生的条件,却不追问它是否与人类的博爱精神对立。甚至还有更难堪的局面,例如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导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现;基因技术导致各种危害性转基因食品,甚至出现克隆人怪物的危险;经济发展理论在促进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巨大的贫富悬殊;人类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征服自然,在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英国宇宙学家马丁?里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最后的世纪》中预言,地球在未来200年内将面临十大迫在眉睫的灾难。这些灾难多数都与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有关。所以,很难证明科学所描述、改造或创造的世界是否值得存在。

科学具有“唯一的”、理性的尊严,但人的价值选择却可能是多元的、相对性的。从科学中找不到人“应当如何生活”的答案,科学不提供人生指南。当然,不是说科学家都是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主义者。相反,许多科学家都充满了人文精神。这可以爱因斯坦为代表。这位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却严厉批评“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他

告诫人们:“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甚至明确提出,“关于目标和价值的独立的基本定义,仍然是在科学所能及的范围之外。”因此,如果将现代化定义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就只是手段,它们必须很好地受到控制,才能“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强大的利润驱动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产生的。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趋势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基本进程。扩张性、掠夺性是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特性,这一方面为现代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但另一方面,也将其功用引向一个又一个死胡同。除了不断制造新式武器用于毁灭性战争,环境、能源问题从资本主义早期就开始积累,到20世纪50年代,弊端逐渐显示出来,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大公害。从煤烟污染、工业“三废”污染以及石油、化工、毒气污染,到农药污染、核污染和噪声污染,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正是在此背景下,新一代科学哲学家提出了“进化认识论”、“科学历史主义”和“让科学回归人文”,关心科学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强调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指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是知识体系分科化、专业化的结果,而知识的分科化、专业化又来自诉求效率与力量的技术理性。所谓“弘扬科学精神”,不应当是特别地张扬科学的优越性,而应当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重新审视自由与理性。

因此,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将由科学技术引导的生产力发展与对人及其生存环境的关怀结合起来,将现代经济发展与现代文化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才能说明现代化的本质。中国政府反复申明的“三步走”战略,以经济建设即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不断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文化建设为动力,以社会和谐、共同富裕为目标,囊括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体现了现代化的本质。

如上所述,现代化大变革绝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力,它还必须包括人的自由、解放和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对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进行全面的变革,由此而构成现代化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或“分进程”。这些分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因不同的性质、不同的顺序排列而形成了现代化的不同道路、不同模式。所谓“西化”,也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粗略地说,就是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或者以资本主义为目标的现代化。非西方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年掠夺性、扩张性现代化的老路,而需要另辟蹊径。这就要求在社会变革、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经济和政治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做新的探索。所谓“现代精神文明”是针对传统文明而言的。但现代精神文明不等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当是一种比资本主义精神文明更高级的现代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带有本质性的特征。

在中国,这种有自己特色的精神文明的结晶,就是人们正在探讨的、建立在华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法治、民主与人权。法治是针对人治而言,民主是针对专制而言,人权是针对特权而言。这些看起来都是具有普遍性价值的观念或制度,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早发展”、“迟发展”各种现代化模式,概莫能外。然而仔细分辨,就能看出其中的差别。就拿“人权”来说,人权是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当然不可能没有人权,争取实现法治化、民主化等现代化目标,不可能不实践人权。现代西方各国的人权观念源于早期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皆生而自由平等的自然权利假设,其人权实践则基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起码需求。这种人权是狭隘的,其实践具有欺骗性,所以马克思批评它是“资产阶级所有权”、“本身就是特权”,㈣“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中国人的人权观念最早也是从西方舶来的自然权利概念。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君权、神权、族权、夫权等传统特权,积极倡导个人自由、个性解放,倡导“天赋人权”,为人权在中国扎根也为现代化在中国的扩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国的人权理念和

践就是照搬西方的。事实上,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跟现代人权接榫的因素,如人权所包含的人道精神、大同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能找到而且相当丰富。缺少的主要是民主法治。现在,中国政府已经签署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和其他有关的国际公约,不仅关注重在保障个人自由的第一代人权,更关注着重于为个人自由与基本生存权利提供社会经济条件的第二代人权和包括发展权、环境权在内的第三代人权。中国学者也正在积极探讨符合最广大民众利益的人权理论和民主与法制体系。有了这些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建构做保障,加上可持续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高度物质文明,假以时日,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国内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国际上与所有平等待我之民族和谐共处的高度民主自由平等与法治化的繁荣富强的理想国度。所有这些目标实现之日,也就是中国现代化达成之时。“沿着这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中国必将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然而,来自国外和内部的各种困难、挑战也将继续与机遇相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将给中华民族带来美好前景,中国实现现代化也将预示全世界的美好前景。但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曲折和反复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尽力少走弯路。

世界现代化或日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是“世界体系”的扩展或日“全球化”。这个“世界体系”由全球性的资本流动、生产与交换,具体体现于各种各样的跨国金融往来、跨国贸易和跨国生产,以及维护这些活动的国际机构、国际组织所构成。套用沃勒斯坦的概念,这是一个“世界政治经济体”,也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统一体。迄今为止,这个世界政治经济体各个部分的规章制度,基本上是发达的“中心”国家制定的。几百年来,处于体系“边缘”的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心”国家的侵略压迫进行了不懈的反抗,以争得体系中平等的一席。他们的经验证明,只有苦苦力争,平等、和谐的世界秩序才有可能实现。居于体系“中心”的少数发达国家凭借其科学技术、工业和军事实力,以不平等交换为手段,力求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世界市场的霸主地位;与此同时,“中心”的“国家阶级”(stateclass)也不惜放低身段,以各种“跨国”形式,居高临下地与“边缘”的资本拥有者联合起来。相形之下,下层劳工的世界性流动与国际合作,以及“边缘”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平等合作,则落在了后头。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篇2

关键词: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综述

一、引言

胜任特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发表的“测量胜任特征而不是智力”一文中正式提出。此后,胜任特征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推广,形成了众多的胜任特征理论及模型,尤其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随着胜任特征研究和应用的进一步成熟,以科研人员为对象的胜任特征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众多学者以及政府管理者的重视,以期提高我国科研人员队伍的素质和绩效建设。

有研究显示,在我国70%以上的科研人员集中在由政府出资举办的科研事业单位(李瑛,2008),而国家科研机构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和考核还基本停留在以定性为主导的传统层面上,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岗位起关键作用的深层次特征并没有引起重视。同时,目前有关科研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章惠娟,陈万明,2011;李晓非,金春华,邵球军,2013)和高校教职人员中(亢学璐,2013;王冠,2010),前者处于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的大环境下,后者则具有承担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的特点,而国家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是以承担科研项目和课题为主要工作任务的群体,是为推进国家科技进步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的重要智库,在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上均有别于以上两类科研人员,因此胜任特征也存在差异,而国内对于这一群体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关注较少。

建立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对于国家科研机构人才选拔、人员培训、绩效考核到薪酬体系的设计提供前瞻性的参考和指导,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始终围绕人岗匹配的原则开展,形成一个选人、用人、育人良好的循环机制。因此,对国内现有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进行一个梳理和思考,是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基础和前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胜任特征的概念

目前,在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的研究中,大多数采用了Spencer(1993)在《工作中的胜任特征:建立卓越的绩效模型》(“Competenceatwork:modelsforSuperiorperformance)一书中的定义,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上述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涵:潜在性,即指胜任特征是隐藏在个体外显特征之下的潜在的特征,这点与Spencer所作的胜任特征冰山模型强调的深层次特征相似;绩效关联性,指胜任特征与工作绩效相关,能够预测或者导致高工作绩效;区分性,即指胜任特征能够区分实际情景中的绩效卓越者和表现平平者;针对性:胜任特征与具体的工作情景相结合,不能独立于工作岗位之外。

三、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方法

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方法主要包括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o*net工作分析法、团体焦点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等,以上方法各有利弊,研究中需要根据研究内容、目的和现实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在此,列出常用的几种方法的比较(表1)。

目前,国内对于国家科研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主要采用的是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马军,2008;李志,李苑凌,2007)。蒋敏(2004)以航天a所为研究样本构建航天系统科研人员胜任特征模型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三种方式获取胜任特征要素。而同样是构建航天系统科研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孙丽(2005)采用了问卷调查为主,行为事件访谈和专家小组座谈为辅的方法。廖建桥、石薇、陈诚(2010)在对比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胜任特征的差异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检索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胜任特征研究,从中提炼出31个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和96个管理人员胜任特征模型涉及的胜任特征要素,并进行频次统计,并选择了出现频次较高的要素编制调查问卷。

四、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结果

尽管国家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形式上有较多的共性,但是在以往研究中,研究对象不同,得出的胜任特征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可以发现国家科研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共性,同时可以获取更多的胜任特征的要素,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蒋敏(2004)对航天系统270名员工进行的调查问卷得出航天科研人员的胜任特征按照解释力大小排序依次为:系统思维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个人特征、创新性和责任感。同样是以航天系统科研人员88名被试为调查对象,得出胜任特征的五个维度分别为:专业知识与技术、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工作方式、成就动机和工作主动性。以上两个研究对于团队合作与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而通过对每个维度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后发现,前者提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特征、创新性和责任感分别与后者提出的良好的工作方式、成就动机和工作主动性具有相同的内涵。这也与廖建桥、石薇、陈诚(2010)的研究具有相似的结论,他们在对比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胜任特征的区别时,得出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包括三个维度:自我效能、思维与认知、职业素养,这三个要素基本与上述两个研究相一致。马军(2008)以20名科研人员进行访谈编制了问卷后对100名科研人员进行施测,得出科技人员的胜任特征主要是由四个维度构成的,分别是行为和动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能力因素、外部能力因素(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科研报告的写作能力、辅助工具的使用),该研究提出的心理能力因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李志、李苑凌(2007)通过对重庆市教委、建委、卫生局、科委等所属10余家单位335名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四个胜任特征要素:组织认同、人格特质、专业知识技能、一般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公关能力、学习能力),该研究中得出后三个要素在其他研究中均有涉及,而组织认同这一要素具有一定的创新。

表1胜任特征研究方法的比较

研究方法操作定义优点缺点

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确定访谈者所表现出来的胜任特征。通过对比担任某一任务角色的卓越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所体现出的胜任特征差异在绩效与影响绩效的胜任力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信效度高,胜任特征要素全面,适用范围广。操作过程繁琐,误差难以掌握,并且无法大规模进行,只能限定在小范围内开展,模型动态性不足。

问卷调查法通过先前的文献分析、行为事件访谈、专家小组访谈等方法,初步提炼出一些胜任特征,然后根据这些胜任特征编制调查问卷,并确定调查样本,发放问卷。最后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可以迅速快捷的收据数据,信效度较高,操作难度低,适用范围广。耗时较长,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测量和统计知识。

o*net工作分析法这一工作分析系统吸收了多种工作分析问卷(如paQ、CmQ等)的优点,该问卷基于Bei关键事件访谈技术获得的行为指标来锚定问卷评价的维度,将工作信息和任职者特征统一在一起,在揭示职位胜任特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费用较低,可以比较系统化地了解并梳理相关工作信息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模型动态性一般。

团体焦点访谈法通过与专家的访谈交流进行数据的收集,参与访谈的成员通常有:高层管理者、优秀业绩者、胜任特征分析专家、直接上级和下级、同事等可以检验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所得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其它环节获得的胜任特征结果进行最后裁定和补充,使形成的职位胜任特征模型具有动态性邀请专家的成本较高,团体成员的经验和知识的一致性问题得不到保证,结果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偏差。

文献分析法搜索并收集相关文献,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构建胜任力模型的雏形成本较低,资料丰富,提供的信息量较大,可以借鉴较为成熟的胜任特征要素文献搜集和统计过程较为繁琐,可能无法获取与本研究具体情况相关程度较高的信息

综上所述,尽管不同研究对于国家科研人员所构建的胜任特征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对于专业技术能力、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这三个维度有一致的研究结论,尽管具体描述上存在一定差异,这与国家科研人员从事的工作特点和要求有关,由于国家科研人员主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社会责任是其工作的主要目的,因此他们要有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奉献的责任感。同时科研是工作的主要内容,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是保证科研工作严谨、科学的基础。此外,科研任务具有周期性、合作性,需要整个科研团队来完成,因此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分享意识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基本素质。

五、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通过关于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以往研究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局限,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同时,本研究也提出了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展望。

首先,研究中样本量较小。在进行因素分析时通常要求样本量是项目数的5倍,才能保证统计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以往文献中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并不能够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在统计分析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甚至得出不科学的结果。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避免结果导向而放弃样本量的做法,尽可能地扩大样本数,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其次,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已有研究多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行为事件访谈法一方面对访谈者的访谈技巧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被访谈者主动真实地呈现工作的情境和做法,而被访谈者可能会为了回避消极影响而选择性地或欺骗性地提供访谈信息,造成胜任特征要素的提取出现错误或偏差。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尝试更多的研究方法,比如工作观察法,可以最直接地获得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信息,或团体讨论的方法,对工作中的关键事件共同发表看法和意见,根据讨论者在发言过程中的观点和看法来反应其本身的真实想法。同时,应对访谈者进行培训和练习,提高访谈技巧和方法,尽可能地保证访谈获得信息的丰富性和有效性。此外,在模型的验证方面,未来可以引入时间序列的纵向研究方法,用跟踪调查的方式进一步研究胜任特征与绩效等结果变量的关系,更科学和更有说服力地验证胜任特征对绩效、工作成就感等结果变量的预测作用。

最后,在研究目的上,以往研究通常都止步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忽略了胜任特征模型的应用。胜任特征模型在管理中应该更多扮演工具性的角色,其目的在于服务国家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各个环节的改革与提高,使其更加科学化、有效化。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关注绩效以外的与胜任特征模型相关的结果变量,如人员招聘选拔时评价要素的选择、人员培训目标的设置和培训结果的反馈、考核关键指标的选择,真正发挥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americanpsychologist,1973,28(1):1-14

[2]蒋敏.航天系统科研人员胜任特征模型探讨――以航天a所科研人员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3]亢学璐.高校科技研究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7):49-51+110

[4]廖建桥,石薇,陈诚.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胜任特征差别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189-193

[5]李晓非,金春华,邵球军.基于Kano理论的企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构建[J].企业经济,2013(7):44-47

[6]李瑛.浅议科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激励约束机制[J].软科学,2009(2):90-92

[7]李志,李苑凌.专业技术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1):131-134

[8]马军.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9]权宗帅,孙晓龙,李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北方经贸,2009(6):122-123

[10]孙丽.航天科研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篇3

关键词:足球;技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G843.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8-0135-04

ResearchontheSystemStructureandmainFeaturesofFootballplayerathleticstechnology

wanGXiang-dong

(p.e.Dept.,Yanshan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HebeiChina)

abstract:throughthenewunderstandingaboutcompetitivetechniqueofsoccerandthediversifiedcomplexthinkingofholistic,integratedanddynamicarchitectonics,thepaperhasdonethetheoreticaldiscussionaboutessentialfeaturesanddeep-seatedlaws,inwhichcompetitivetechniqueofsoccerisregardedasthemainobjective.itisnecessarytoanalyzethedefinition,structure,characteristicsandevolutionofthecompetitiveskillsinsoccer,whichishelpfultodefinethestructuralfeatures,thedevelopmentofnon-linearrelationshipbetweenelementsandtheirlocations,aswellasthecharacteristicsofvariousfactorsandthedevelopmenttrend.withphilosophicalandmultidisciplinary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theresearchtriestoimproveandenrichthebasictheoreticalsystemofcompetitivetechniqueofsoccer.atthesametime,itishopedthepresentworkwouldhavepracticalsignificancetoimprovethelevelofcompetitivetechniqueofChinesefootballplayers.

Keywords:soccer;technique;characteristics

投稿日期:2010-03-15

作者简介:王向东,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在技能主导类项目中,尤其足球这样同场对抗的集体项目,其相应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从对文献的调查研究看,生理学表明,运动技能是一种行为,它涉及到许多心理学的问题。因此,只用运动生理学的知识来解释运动技能的一系列问题是不够的。心理学表明,对于运动技能虽表明有一定的含义但缺乏明确的定义,不仅如此,运动技能是一种行为方式还是种活动方式,对此也存在着重要的理论分歧。[1]

我国运体育学界对技术的研究有一定基础,而且发展很快,一些优势项目已在其技术训练内容、方法和应用上形成一整套理论,但就整体来说体育学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足球运动基础理论的发展已明显滞后于实践,并影响到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足球技术基础理论领域有许多课题需要开发。近几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体育交流的扩大和加深,体育的复杂化和扩大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要求足球竞技技能必须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足球专项竞技技术的理论体系,加强自身理论建设,才能应对足球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技术的复杂化、技术主体化等理论问题阐释,是技术效能最大化的需要。

1足球竞技技术主体化的成因及其意义

我们知道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战术目的是靠技术行为实现的,同时,战术目的是技术任务的引导。技术任务是以动作目标为起点和归宿。战术目的是为战胜对手采取计谋和行动的指南。从目的与任务上很容易分辨它们。在我国竞技运动原有理论中,对运动技术内涵认识上的局限、分歧,造成技术概念不统一,直接导致竞技技术论域不明,尤其是足球项目,战术的部分功能代替了技术的部分功能,把意识和技术这个物质对象割裂,造成其结构的不完整。这是原有技术结构要素关系论述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原有理论为了研究的方便把意识因素都归到战术体系里,把支配技术行动相应的意识活动,人为割裂开,在造成原有理论积弊的同时,使技术体系理论的发展受到限制,从而使技术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发展。

从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建构来看,重要的是理论体系框架中居核心地位的基本概念,只有获得自己的基本概念,才能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和取得重大进展,如果基本概念改变,理论体系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把竞技技术有关的内涵新概念和系统思维的新方法运用到足球竞技技术系统,发展足球竞技技术结构理论体系,才能放大足球竞技技术结构的整体功能,提高我国足球竞技技术的质量和效益。这正是竞技足球技术应用理论研究和完善足球竞技技术理论内容和训练方法体系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再有,以往的竞技技术研究,训练学是从竞技能力要素的角度;生理学和心理学是从技能的习得和形成的角度,是静态的研究。缺乏从竞技技术本身,主体化的角度去研究技术问题,没能动态的从竞技能力的核心,竞技技术的主观方面,去揭示其实践发展规律。技术的主体化是技术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符合运动技术发展的本质特征,是足球运动竞技技术研究发展的自然回归。

其意义,首先,足球技术的主体作用突显了足球专项特征,避免在当前我国训练理论中,对项目特征的认识存在的3个误区:在范围上局限在对专项技术的外在表现的描述范畴之内,缺乏甚至忽视专项运动的内在生理、生化特点:在形式上以静态的专项模型作为项目的主要特征,很少从动态的角度探索专项特征;在程度上过于宏观,运用一般或项群的共性特点代替专项特征。[2]

其次,足球竞技技术概念的内涵已经从行动和动作方法向比赛技术运用能力和适应拓展,人们对技术的主体化程度的认识越来越明晰,竞技技术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确。同时随着技术内涵的扩大和人们认识的发展,对技术的定义有了新的诠释。技术结构上的变化,使原有结构要素关系论述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合理的解释,技术主体新理论更能发挥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原有竞技能力要素之间关系更加和谐,能最大程度提高技术效能。

2足球竞技技术系统结构的特点

2.1足球竞技技术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运动如果缺乏完善的社会性比赛技术,竞技运动就难以发展和形成现实性的竞争力。“竞技运动比赛,运动员之间的对抗和竞争,是人的社会性反映,是人与人在竞赛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群体属性。不断的竞赛,就是强化这种群体关系。这是竞技的人性化。竞技不仅具有生物性(自然性)竞争的一面,还有人性---社会性竞争(公平竞争)和社会性协作的一面。[3]”

关于竞技足球比赛技术的理论研究也需要用哲学的观点、方法进行理论思维,从而创新理论、发展理论、提高竞技体育理论水平。从哲学中技术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得出,竞技运动技术所具有的特征:足球竞技技术是人控制比赛的能动过程,竞技技术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是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转化过程,是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是竞技能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

社会性技术概念的确立,是运动技术理论发展的前提,加入意识的运动技术结构体系的建构,是人的整体化发展和对技术认识提高的结果,是意识的自然回归。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归根结底要由人发展问题的复杂性来说明。

长期以来,在体育研究中,受简单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复杂的现象加以简化或还原,在局部静态的审视问题。事实证明,体育科学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体育研究思维方式的转变,复杂性思维超越还原性思维,实现体育竞技项目整体化的研究。它把体育视为一个学科系统,然后,归并到一种可供分析的更大系统中,从而给出在变化的环境下对体育的分析、理解和认识。[4]同理,复杂性的足球竞技技术结构研究是把竞技技术作为子系统,然后,把其放到竞技能力母系统中,在足球实践情景中,综合与比赛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在不断变化的时空条件下对足球竞技技术结构进行非线性的、动态的分析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结构、要素协调统一起来,发挥出系统的整体功能(图1)。

从实践的角度理解运动技术的社会本质,就会发现体育运动的本体已经不在是原有的物化的人和外在于人的抽象的实体,而是人的个性丰富性与社会化本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感性活动。从这个视角观之,竞技技术结构只能是社会主体人的自我阐释和技术主体构建。实践把居于能动和主要方面的技术主体和居于依据和基础方面的技术客体连接起来,实现竞技技术效能的最大化。

2.2足球技术结构体系客体特征探索足球竞技技术的基本规律,不要用以前传统思维方式,从客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是要从哲学的、系统整体的、竞技足球中主体的、实践的角度出发,利用复杂思维的方法,探索足球竞技技术应用系统中,具体的、相互联系的、具有决定性的,技术主体化特征理论问题。我们从技术原理的角度分析足球技术客体的表现特征。

时空特征:足球技术的时空观表现是运动员在技术运行时,对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创造、控制和利用。分为三个阶段:分析时空阶段、赢得时空阶段、控制时空阶段[5]。表现的基本特征是时空意识和技术意识的强与弱。

生物学特征:表现一般特征为动作操作,单个技术、综合技术、比赛技巧。前两者表现的基本特征是动作技能,后者表现的基本特征是选择不同动作技能的能力。强弱表现为协调能力和形态机能状况。

心理学特征:表现一般特征为运动动作单元和运动动作序列,基本特征是运动认知与运动作业策略。强弱表现为心理运动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社会学特征:在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下,表现一般特征为简单适应技能、复合适应技能、复杂适应技能。表现的基本特征为,习得的技术动作带有的区域文化和历史特征,具体表现为不同时期的技术打法和技术风格。强弱表现为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运用系统方法论的方法和体育博弈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足球竞技技术构成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宏观结构,即足球竞技技术指导思想层、竞技技术目标决策层、竞技技术实施层。足球竞技技术结构的三个层次之中,目标决策过程是竞技技术的内在表现形式,竞技技术实施层是竞技技术的外在表现。竞技技术指导思想,是运动员进行技术目标决策和展开实施竞技技术的原理依据,也是必须遵循的竞技运动的内在规律。技术目标决策是指在足球比赛竞争战略目标、策略和战术实施和运用技术动作时,是运动员行动时的即时思维活动,是途径、手段的制定和抉择。体现的一般时空特征是,运动员在技术运行时,对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创造、控制和利用;分为三个阶段:分析时空阶段、赢得时空阶段、控制时空阶段[5];表现的基本特征是足球意识的强与弱。

根据竞技足球比赛技术(社会性)技术概念,其科学内涵包括以下结构(图2)。

认识规律、突破传统、转变观念、树立竞技足球技术科学内涵和结构新理念。

3足球竞技技术主体化的特征

3.1竞技技术系统运行中技术与战术要素的关系我们知道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战术目的是靠技术行为实现的,同时,战术目的是技术目的的引导。技术目的是以动作目标为起点和归宿。战术目的是为战胜对手采取计谋和行动的指南。从目的上很容易分辨它们。技术有了意识,那战术意识该怎样。这是原有技术结构要素关系论述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原有理论为了研究的方便把意识因素都归到战术体系里,把支配技术行动相应的意识活动,人为割裂开,在造成原有理论积弊的同时,使技术体系理论的发展受到限制。

技术水映运动员动作的智慧附加值,战术水映运动队比赛行为的智慧附加值,这种智慧附加值表现为无数供选择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动作技巧与战术配合)和高度活跃的球场意识这样相互结合的两种形态。

解决技术和战术要素里不协调关系的关键是技术意识概念的确立和引入。我们知道竞技足球技术的基本特征包括: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和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转化过程。技术这两大特征是通过技术系统运行表现出来的。技术系统运行是技术客体在主体结构间的产生、获取、传递的方式,是技术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转化过程。足球竞技技术运行是运动员有目的的改变、创造和利用时空,调整身心状态,控制比赛有序的整体运行的方式方法体系。因而竞技技术动作方法的一个突出特征必然是强烈的主体性和目的性或称选择性。足球意识按其产生的时序看应包括时空意识、战术意识和技术意识三阶段内容。

第一阶段,时空意识:――知道什么。是时空信息处理,即对比赛场上全局和局部进行观察感知。

第二阶段,战术意识:――需要做什么。是通过时空意识活动,从而形成战术目的的思维活动。

第三阶段,技术意识:――怎么去做。即技术应用决策是指是足球运动员是为了达到专门的动作目的而在战术意识的基础上完成动作任务的心智活动过程;是运动员积极思维和决策的过程;是在足球比赛竞争战略目标、策略和战术实施中,运用技术动作时,途径、手段的制定和抉择,是运动员行动时的即时思维活动。

战术行动与技术行为都是动态的,因此,足球意识三个阶段也是动态的、瞬间的、依次的反应过程。技术意识是在战术意识基础上产生的。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原有结构中技术和战术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

3.2技术主体化特征技术主体化的能动过程即技术动作方法的实践,也是为使技术目的效能达到最大化的过程,是运动员在实施操作技能过程中,改变、创造和利用时空、调整身心状态、控制好动作、整合各因素,使需要的结果向有利自己的一方发展,是从动作记忆中进行的方案抉择,选择一个方案作为行为指南的动态过程。在运动技术观上,以人为本的思想,本质上是要求将运动员的技术活动真正当作运动员的活动来理解,强调运动员技术的主体能动性,倡导“以人为本”以及运动员对于运动技术的各种客观认识的主体建构性。主体要形成关于客体的意识,前提应该是为主体提供足够的关于客体的实在依据。足球技术客体的实在就是除主体之外的其它因素,是运动技术原理的外在表现特征,是主体运行的依据和基础,同时,表现出足球项目技术多维的时空特征和专项特征。

下面是技术主体实施中,时空因素和技术原理因素的表现特征示意图3。

技术的目的脱离不了客观因果性。足球竞技技术运用实践中,作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技术能力,常常是利用已有的关于技术客观因果性的科学认识,来设计和抉择相关的技术目的。技术系统运行的研究通常是技术的模式化,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它有助于我们认识最有效的、“样板”的技术形式。

3.3技术实施主要特征技术动作行为判断的全面性和预知性。判断是运动员对球场上各种信息的分析主要包括:对比赛场地气候和地理的判断、对球各种状态的判断、对场上对阵态势的判断、对对手技术和心理的判断、对自己和对友的情况判断。

技术动作目的运作方案选择的随机性和合理性。做好正确地选择目的的最佳方案、准备姿势、身体动作、应变方案的心理准备。正确决策要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在比赛条件下,大部分技术动作,包括传、接、控、运、射等技术目的的运用处理技巧上应有选择性,队员应按客观上存在的最佳方案运作。

技术动作实施的多变与熟练性。动作实施即移动,是在对抗条件下,队员在达到、保持身体行动或控球目的过程中,采取的各种行动时身体的位移,是应变过程中的动作行为的外在表现。是身体重心的平衡移动、步法移动和反射控制移动(假动作)的熟练运用。

技术动作控制的精确性。根据控球的可能和自己的需要,依据自己与球、对手与场地的各种时空关系,调整好身体姿势和方位,使自己的身体形成合理的准备姿势并与球、对手、场地等构成最佳的时空关系。这一最佳的时空关系是运动员控制球的保障。足球运动员对球时空特性形成的感知能力和球感能力,可使运动员,准、快、巧、变地完成身体动作。

4结论

1)技术主体化的能动过程即技术动作方法的实践,也是为使技术目的效能达到最大化的过程,是运动员在实施操作技能过程中,改变、创造和利用时空、调整身心状态、控制好动作、整合各因素,使需要的结果向有利自己的一方发展,是从动作记忆中进行的方案抉择,选择一个方案作为行为指南的动态过程。2)从实践的角度理解运动技术的社会本质,就会发现体育运动的本体已经不在是原有的物化的人和外在于人的抽象的实体,而是人的个性丰富性与社会化本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感性活动。从这个视角观之,竞技技术结构只能是社会主体人的自我阐释和技术主体构建。实践把居于能动和主要方面的技术主体和居于依据和基础方面的技术客体连接起来,实现竞技技术功能的最大化。3)技术意识:即技术应用决策是指是足球运动员是为了达到专门的动作目的而在战术意识的基础上完成动作任务的心智活动过程;是运动员积极思维和决策的过程;是在足球比赛竞争战略目标、策略和战术实施中,运用技术动作时,途径、手段的制定和抉择,是运动员行动时的即时思维活动。4)技术主体化特征的研究,在纠正原有理论积弊的同时,使技术体系理论得到发展,技术实际结构特征得以体现,从理论上进一步认清,现代足球技术的发展与主要特征。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任未多,主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5-196.

[2]陈小平.论专项特征――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体育科学m2007(2):73.

[3]伍绍祖,主编.系统科学与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247.

[4]马卫平.复杂性思维视野中的体育研究――对我国体育研究中的思维方式之反思[J].体育科学,2007(1):82.

[5]中国足球协会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编写组.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4.

[6]王向东.竞技足球比赛技术制胜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126-128.

[7]田雨普,张文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6(4):12.

[8]张英波著.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2.

[9]陈昌曙,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325,70-71.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篇4

内容论文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为其找到一个合适的发展模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特征为依据,分别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四方面入手来探讨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在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和选择。论文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策略选择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是科技人员为主创办的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工艺、服务)研制、开发及生产的中小规模企业。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但我国的中小企业起步晚,创新能力弱。因此,在加入wto的背景下,面对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如何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是摆在企业、政府和学者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兼具“科技型”和“中小”企业这两方面的特点,其发展模式和企业行为必然有其独特之处。如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周期短、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进行有效的创新,以实现企业持续而快速地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特征不同,必然要求我们在各阶段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本文在旨在解决这一问题,来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做出合理的创新策略选择。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创新可以通过创新客体与主体这对范畴来进行分类,其主要划分依据是创新活动的技术变动强度与对象,具代表性的有弗里曼(C.Freeman)的客体分类法和帕维特(K.L.R.pavitt)主体分类法。根据强度的不同,可以把创新区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根据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引起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渐进创新”的产生,源自经济学界广受推崇的“学习经济”理念,这一经济学说注重强调企业(和产业)的学习能力培养,即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渐进性创新的过程。当大量的小创新不断的改善着企业的技术状态,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变的大创新。渐进性创新的特征之一是在某个时点的创新成果并不明显,但它有巨大的累积性效果。而对于突破性创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突破性创新作了定义:如,“突破性创新是使产品、工艺或服务或者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能特征或者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是性能和成本都有巨大的提高,或者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VadimKotelnikov,2001);“突破性创新是采用破坏性方法和力量产生突破性的创新和思想的一种方法。”(RichardLeifer,2000);“突破性创新是指基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是那些在并不是按照公司主流客户的需求性能改进轨道上进行改进的创新,也可能是暂时还不能满足公司主流用户需求的创新。”(陈劲,2002)。因此,突破性创新是基于工程和科学原理上的突破性技术而产生的创新,此类创新往往导致产品性能主要指标发生跃迁,导致对市场规则、竞争态势、甚至整个产业发生变革。事实上,以上两类不同性质的创新将会在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四个层面上反映出来。各成长阶段的创新策略选择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为此,我们分别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四方面入手来探讨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在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初创期初创期是指科技人员或机构对已选定的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生产可行性研究、技术难点攻关和中间实验,以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出可供市场出售的新产品(服务)或新工艺的过程。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篇5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融合理工科学和生物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步成长起来的边缘性学科,其基本任务是运用理工科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研究和解决医学和生物学中的相关问题。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的历史尚不足50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在保障人类健康和推进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已经成为当前医疗卫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技术支撑。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先后开启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相继启动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美国的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特点是在技术产业化需求驱动建立起来的具有其自身特性,且反映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前沿特征。各个学校的本科教育课程虽然具有自己的特色,但在课程设置上大致可以分为科学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关注领域课程、设计课程、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其他选修课程等六类Q_2。不同学校本科课程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专业选修课程及其他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特点开设一些相应的选修课程,并培养学生在相应方向上的研究探索实践能力。这是美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点。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发源于著名工科院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和力学专业,进而逐渐形成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后来,_些医学院校在医学物理和医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于是在我国基本上形成了这样两种类型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4_3。上述两类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发展模式各具侧重,遵循了共同的学科基础,在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应用层面上有显著特点。相对来说,工科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模式注重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功能拓展,医科院校则注重医学与工程结合、工程技术在医学中的综合应用。

1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思路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种交叉学科,交叉的学科基础及其融合的紧密程度决定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水平,交叉的学科发展推动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并且使得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领域变得十分广泛,而且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1.1学科发展轨迹在中国,基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生物医学信息计算分析、生物医学成像及图像处理分析、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仿真、临床治疗与康复的工程优化方法、手术规划图像仿真以及图像导引手术及放疗优化等;有基于力学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流体力学、生物固体力学、运动生物力学、计算生物力学和微观尺度的细胞生物力学等;基于化学材料工程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与人工器官、物理因子的生物化学效应等。

1.2学科发展特点作为交叉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其发展的关键在于交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构建一种良好的交叉结构,对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样的交叉学科的描述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交叉学科如同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连接桥梁,如果在河两岸没有坚实的基础,桥是无法建立好的,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样一座建立在两个不同学科之间的桥来说,它的发展要求具有坚实的交叉学科基础和交叉学科紧密融合深度。那么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构建良好的交叉结构,需要选取具有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的主干学科进行交叉,凝练学科方向,不能大而全,过于宽泛。

目前,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应该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设备能有力推动医疗产业的发展。医疗仪器和医学成像设备是现代医疗器械产业中的主流产品,在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技术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产业化驱动也是学科发展的一种动力,也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需求和生命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应大力促进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方法的学科建设,从而提升整个学科的发展水平。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的应用。一流的学术研究不但能提升学科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开拓学科纵深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增强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将确保学科建设的发展动力和趋势以及学科发展的活力。

交叉学科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可替代性程度越高,交叉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就越小。如何减小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可替代性的程度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是需要提升学科的特异性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应用理论研究和理论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开展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理论应用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借助理工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是理论驱动型的学术研究,理论应用研究是应用驱动型的学术研究。理论驱动型和应用驱动型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术研究的两种主要模式。理工科大学具有良好的理论创新基础和强大的交叉的学科背景,开展理论驱动型研究具有自身优势。医学院校具有丰富的医学资源,面临着大量需要应用理工知识解决的医学问题,开展应用驱动型研究,将很好地实现与医学的应用融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力推进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各自的学术优势将有利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色发展,从而增强其不可替代的程度,实现学科可持续创新发展。

1.3学科体系作为一级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包含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且该体系离不开所交叉的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支撑,此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既要有学科自身的特色,又要具有可持续发展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这样学科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要面向医疗卫生、生物科学所涉及的重大、重要技术理论问题及基础应用开展学术研究。实现良好的学术研究定位,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2大数据时代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

  守正创新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所谓大数据(bigdata),或称海量数据,是指由于数据容量太庞大和数据来源过于复杂,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工具软件对其内容进行获取、管理、存储、检索、共享、传输、挖掘和分析处理的数据集。大数据具有“4V”特征:①数据容量(volume)大;②数据种类(variety)多,常常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来源;③动态变化(velocity)快,如各种动态数据,非平稳数据,时效性要求高;④科学价值(value)大,尽管目前利用率低,却常常蕴藏着新知识和重要特征价值或具有重要预测价值。大数据是需要新的分析处理模式才能挖掘分析出其蕴藏的重要特征信息[<3。

人体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涌现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发生源,这种源源不断的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检测、处理与分析,将给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发展将带动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生物医学大数据广泛涉及人类医疗卫生健康相关的各个领域:临床医疗、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医药研发、临床工程、心里、行为与情绪、人类遗传学与组学、基因和蛋白质组学、远程医疗、健康网络信息等,可谓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生物医学大数据中蕴藏了种种有科学价值的信息,研究有效的大数据挖掘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对生物医学大数据进行关联和融合计算分析,充分挖掘生物医学大数据中的信息关联和特征关联和数据空间映射关联,既能为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康复提供系统化的全新的认识,有利于深入疾病机理研究分析,开展个性化诊疗。还可以通过整合系统生物学与临床数据,更准确地预测个体患病风险和预后,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和治疗。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所面临的生物医学大数据主要包括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多种类医学信号数据以及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数据。生物医学大数据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领域内有着广泛深远的应用前景,从三个方面应用将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1)开展多模态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从早期看得到,到看得清,目前的看得准,未来的趋势是看得早。只有看得准和看得早才有利于临床早期干预,提高治疗预期。医学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在影像诊断、手术计划、图像导引、远程医疗和病程跟踪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建立新的医学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挖掘多模态影像数据的特征数据和特征关联,将会提供强有力的影像诊断分析手段,极大地推动影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科学价值。

(2)开展多种类医学信号大数据计算分析。医学信号大多直接产生于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信号,能在不同层面上表达生理和病理相关机制特征。融合多种医学信号的大数据计算分析,能对生理病理过程进行更好更全面的阐释,不仅能深入了解生理病理的状态特征和过程特征,而且能实现个体健康监测和管理。可以很好地开展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推进系统化的医学应用研究。实现强大的多种医学信号数据的特征挖掘及特征关联计算分析。大数据挖掘能够增加准确度和发现弱关联的能力,能更好地认识生理病理现象和本质。

(3)开展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大数据计算分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涌现了海量的需要计算分析的生物信息数据,已进入计算系统生物学的时代。开展生物信息大数据计算分析,可以拓展组学研究及不同组学间的关联研究。从环境交互、个体生活方式、心里行为等暴露组学,至细胞分子水平上的基因组学、表观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蛋白质调控网络,再到人类健康和疾病状态的表型组学等不同层面不同方向上实现大规模的关联计算分析,可以全面阐述生命过程机制,挖掘生命过程特征及关联特征。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篇6

关键词:纳米技术意义展望

一、纳米技术的内涵

纳米技术是一门在0.1―100nm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具有特定性能的产品,或对物质进行研究、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规律和特征的高新技术学科,被认为是“今后十年最可能使人类发生巨大变化的十项技术”之一。

纳米技术包含下列四个主要方面:(1)纳米材料。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即0.1―100nm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又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2)纳米动力学。主要是微机械和微电机,或总称为微型电动机械系统,用于有传动机械的微型传感器和执行器、光纤通讯系统,特种电子设备、医疗和诊断仪器等。用的是一种类似于集成电器设计和制造的新工艺,特点是部件很小,刻蚀的深度往往要求数十至数百μm,而宽度误差很小。(3)纳米生物学和纳米药物学。如在云母表面用纳米微粒度的胶体金固定dna的粒子,dna的精细结构,等等。纳米生物学发展到一定技术时,可以用纳米材料制成具有识别能力的纳米生物细胞,并可以吸收癌细胞的生物医药,注入人体内,用于定向杀癌细胞。(4)纳米电子学。包括基于量子效应的纳米电子器件,纳米结构的光/电性质,纳米电子材料的表征,以及原子操纵和原子组装,等等。当前电子技术的趋势要求器件和系统更小、更快、更冷。更快,是指响应速度要快。更冷,是指单个器件的功耗要小。但是更小并非没有限度,纳米技术是建设者的最后疆界,它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二、研发纳米技术的重要意义

在充满生机的21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的高速发展必然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元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等对材料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航空航天、新型军事装备及先进制造技术等对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的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诱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是未来10年对社会发展、经济振兴、国力增强最有影响力的战略研究领域,纳米材料将是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材料之一。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是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力、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研究对象,也是纳米科技中最为活跃、最接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例如,存储密度达到每平方英寸400G的磁性纳米棒阵列的量子磁盘,成本低廉、发光频段可调的高效纳米阵列激光器,价格低廉。高能量转化的纳米结构太阳能电池和热电转化元件,用作轨道炮道轨的耐烧蚀高强高韧纳米复合材料等的问世,充分显示了它在国民经济新型支柱产业和高技术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正像美国科学家估计的“这种人们肉眼看不见的极微小的物质很可能给予各个领域带来一场革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应用将对调整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布局、设计新产品、形成新的产业及改造传统产业注入高科技含量提供新的机遇。

研究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重要科学意义在于它开辟了人们认识自然的新层次,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由于纳米结构单元的尺度(0.1―100nrn)与物质中的许多特征长度,如电子的德布洛意波长、超导相干长度、隧穿势垒厚度、铁磁性临界尺寸相当,因而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物理、化学特性既不同于微观的原子、分子,又不同于宏观物体,从而把人们探索自然、创造知识的能力延伸到介于宏观和微观物体之间的中间领域。在纳米领域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提出新概念,建立新理论,为构筑纳米材料科学体系新框架奠定基础,也将极大丰富纳米物理和纳米化学等新领域的研究内涵。世纪之交高韧性纳米陶瓷、超强纳米金属等仍然是纳米材料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纳米结构设计,异质、异相和不同性质的纳米基元(零维纳米微粒、一维纳米管、纳米棒和纳米丝)的组合。纳米尺度基元的表面修饰改性等形成了当今纳米材料研究新热点,人们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度按自己的的意愿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利用新物性、新原理、新方法设计纳米结构原理性器件及纳米复合传统材料改性正孕育着新的突破。

纳米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是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关键性前沿技术。纳米技术在社会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纳米技术不仅会推动新产品的开发,而且将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纳米技术将成为21世纪新型技术的发展新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对纳米技术未来发展的展望

纳米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制造的两种基本类型方式――连续制造和离散制造。连续制造是指批量物质或材料的生产,例如化学品或金属卷材。离散制造是指单个配件的生产,例如螺栓或元件(集成电路)或组装系统(计算机)。对于纳米尺度制造来说,原子、分子与团簇都是生产“原料”。因此,纳米尺度制造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与目前应用于大于100nm的微制造工艺与设备将会有很大不同。纳米制造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

1.材料开发

了解和模拟纳米尺度物质合成、操控及监测的现象和工艺,这是开发新型纳米制造技术所需的;开发表征、监测、筛选、分离和控制纳米结构大小/形状/多分散性和表面或体积特征的方法。

2.制造纳米系统的材料操控与控制

分子、大分子、纳米颗粒及纳米尺度组件的定位、定向、分散、集群和导向自我组装,非共价键和信息内容是不可或缺的;纳米材料的包装和输运,如通过超声和纳米流化床;纳米自组装结构融入功能器件和系统。

3.与微观和宏观系统相结合

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制备技术融入低本高效的优化生产制造中;制造技术的尺度放大、并行和集成能力,如平行探针或束阵列等方法。

4.制造工具

改造和控制表面组成/结构,以确保随后组装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开发可支撑的、用户与环境友好、廉价而高产的制图技术;开发和运用纳米结构复制方法;纳米制造结构和性能的低本高效清除/修复/接缝技术,等等。

5.测量和标准工具

纳米颗粒与结构的化学和结构表征技术(除几何形状特征外);开发三维加工和非破坏性表面下探测技术;把在线传感与监测技术同制造方法融合在一起;远程制作和远程表征设备和仪器,等等。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篇7

关键词: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特点;缺陷和不足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维修在工艺、技术、材料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使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能够更加全面、快速的了解和掌握汽车问题出现的原因,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汽车进行维修,提高准确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汽车维修的时间,节约了维修成本,有利于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一、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

由于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加强了对先进科学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集合了很多的技术优势,对性能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加快自身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总的来说,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逐渐向知识化方面发展,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使用的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技术原理,这也是顺利的进行汽车维修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二是越来越复杂,这主要表现在对汽车检修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技术比较多,对汽车的检查越来越全面、细致、具体,特别是在故障排查方面会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也进一步增加了维修的复杂性;三是人们对汽车维修的速度、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节奏不断得到加快,这样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花费在汽车维修方面,因此人们对速度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四是维修的设备和技术逐渐先进化和高科技化,在现代汽车维修的过程中,逐渐开始普及发动机分析仪、专用示波器、四轮定位仪等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并加大了对电脑技术和电子检测技术的运用[1]。

二、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开始凸显出一些不足和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持续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制约的作用,其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不高

就目前在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来看,总体而言年龄偏小,而且知识水平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在汽修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够。在早期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从业人员对技能的掌握也主要是通过积累经验的方式,这样还是能够适应和胜任最基本的汽车维修服务[2]。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汽车生产以及汽车维修行业中对高科技的使用在不断增加,这也提高了对维修人员自身的素质要求,如果维修人员的自身素质也专业技能不高,就会逐渐难以胜任这项工作,这也是妨碍现代汽车维修技术进步的原因之一。

(二)对汽车维修的观念比较落后

在传统的汽车维修过程中,可以大致分为四步,即:第一步根据经验判断,以机械维修为主;第二步在拆卸之后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并制定修理方案;第三步是进行换件修理或者是旧件修理;第四步是修理的时间比较长,而且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3]。但是这种维修方式显然已经难以使用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汽车维修还是使用传统的方式,这种落后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维修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三)严重缺乏先进的维修设备仪器

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对科学技术的普及较为缓慢,也难以自主研发出先进的设备仪器,及时在近几年这一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增强,但是在维修设备仪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不够,在各个方面的功能还不齐全。同时,有的维修企业为了节省自身的生产成本,在资金投入方面有所限制,导致设备仪器较为缺乏。

三、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

(一)现代化特征

随着不断扩大的经济全球化效益,对我国的汽车行业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汽车结构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都逐渐体现现代化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汽车后期服务的要求,极大的促进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其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汽车维修的经营方式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比如逐渐出现会员制维修、连锁经营维修、定点维修、特约维修、维修、现场维修等多种方式,这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减少维修的成本。由于汽车生产厂家的不同,其设计类型、维修原理等多方面的数据都会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修人员的难度,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和普及,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打破了信息传递原先受到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了维修技术水平[4]。

(二)汽车检修工具以及故障诊断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汽车维修的过程中逐渐开始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仪器,比如解码器、四轮定位仪、发动机分析仪、尾气测试仪、示波器、专用电表等先进的电子检测设备仪器。这些设备仪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维修人员的要求,为了确保设备仪器作用的有效发挥,维修人员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和外语水平,这也能够提高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5]。

(三)汽车维修管理的特征

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的扩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方式。因此,要实现现代化的汽车维修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进而实现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人机一体化,提高维修质量,缩短维修时间,减少维修成本。

结语:

在现代汽车维修发展趋势中,应该是逐渐实现其社会化、电脑化、专家化、网络化、现代化、高科技化,逐渐加强完善和改进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全面提高汽车维修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甄怀宁.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开展策略探讨[J].才智,2016,07:4.

[2]吐尔逊・热西提.浅议现代汽车维修制度技术特点[J].科技与企业,2016,08:78.

[3]刘新力,葛卿理,李克剑.中国汽车维修技术特征与发展[J].汽车维修,2013,07:2-3.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升本应用型本科

从1998—2005年的七年间,我国共新增设本科院校189所,这些院校均为高职高专院校升格或多个高职高专院校合并而成,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如何准确定位,如何加快内涵和外延建设,如何进行专科向本科转轨等一系列问题。理清这些问题,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从历史继承、社会需求、国际标准等角度进行分析,针对新建本科院校面对的种种困惑,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位概念——高职本科,这是一个亟待探索与创新的教育层次。

一、高职本科的缘起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不难发现,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二者的内部构成都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

在国际上,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高职本科教育早已有之。从20世纪中叶起,随着西方各发达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工程教育为代表的高职本科教育在各国迅速崛起。美国有四年制工程教育、二年制社区学院教育;德国20世纪60年代创办了一种与传统大学并行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高等专科学校。我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也设置了“技术学士”“技术硕士”学位。可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之所以将新建本科高校称为高职本科,而不称作“应用型本科”“本科高职”“技术本科”“技术应用本科”等,意在突出高职教育特征,注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好地区别于普通本科,更符合实际教学运作,更有利于高职升格本科院校的良好发展。

二、高职本科与普通本科、高职专科的主要区别

高职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而言的,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

一方面,普通本科和高职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两者应是平行发展的。高职本科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层次,它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兼具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并侧重技术教育的本科层次教育。主要特征:一是以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二是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专业课程的模块化;三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四是采用产学研结合类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因此,其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打破普通本科的“学科本位”,拓宽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

另一方面,高职本科和高职专科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高职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中职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

三、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

高职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分支,应具有高职教育的特点。同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亦有自身的特点。其培养目标定位上应考虑到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和社会性。

1.学历层次的高等性。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高职本科教育是高职教育中的较高层次,“高等性”应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因此,高职本科的专业口径方面应该比高职专科更宽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应该更厚一些,使学生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有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

2.培养目标的职业性。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性”应是高职本科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高职本科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求学生取得代表其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毕业后能够胜任较高技术要求的岗位。因此,它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设置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3.人才能力结构的技术性、综合性、创新性。高职本科人才不但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人员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际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技术应用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而且是创造性应用,更多的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4.服务面向的区域性。区域性是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从区域经济的结构性来讲,不同地区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开发方向等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所需要的“专才”岗位结构是不一样的。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来讲,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不同地区所需要的“专才”能力结构是不一样的。

5.办学模式的社会性。社会性是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价值取向。普通本科教育也在讲要实现与社会之间的双向参与,高职本科教育则更需要开放办学,面向社会,依靠社会,被社会所接纳,为社会服务,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和走向市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四、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本科与高职专科在人才培养的特征上应有显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高职专科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构建基础理论,重在掌握实用技术并熟悉相关规范。高职本科则因岗位的适应面较宽,适应的层次较高,要求理论基础相对宽厚;二是能力特征。高职专科主要掌握技能性的实践能力,重在常规操作,即运用成熟技术,按既定规范操作,强调熟练性、规范性。本科则重视系统的专业思维训练,培养技术性的实践能力,重在非常规操作,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专科学生要求知道如何做,对本科学生则还应要求为何这样做。

在专业培养模式上,确立“大类宽口招生,基础统一教学,专业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多层次的基础平台,多方向的专业模块”的教学体系。以基础平台教学保证本科适应性的要求,以专业模块教学发挥专科针对性的优势,实现高职本科“保本科本色,创高职特色”的教育目标。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建立高职本科“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柔性专业方向模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体现厚实基础和发展潜力的要求;柔性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体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符合职业性特征;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体现技术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综合素质教育体现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在专业教学安排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发跨学科及文理渗透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开发隐性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高职专科升格为高职本科院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观念转变的问题。高职本科教育既不同于学术型的本科教育,也不是三年制专科教育的简单扩展。从专业设置方面来看,本科专业基本上按学科、甚至一级学科设置,而专科专业则主要按行业的从业要求、面向职业岗位(群)设置。因此,专科专业丰富多彩、新颖实用的特点在本科专业设置中难以反映。专科追求教育的针对性,强调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重对口。本科追求教育的学科性、学术性,强调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本科和专科教育的重大区别带来转型的重任,要深入学习,研究本科,实现全方位“转型”,真正办出高职本科的特色。

2.学科建设与专业整合的问题。新建高职本科院校原有的教师队伍虽然专业意识强,但学科意识淡薄,科研方向不够明确,学科带头人紧缺。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由单一的专业建设向学科建设的提升,充分认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从职业角度看,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岗位。从学科角度看,专业建设既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又以学科为支撑,且学科自身方向的确定更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同时,要加大专业整合力度,跨专业、甚至跨系整合专业力量,共建基础平台,共享学科资源,集中力量争取有所突破,把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与基础教学的稳定性结合起来。按本科教学模式组织配备师资,使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3.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基于高职本科人才的特点,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等的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因此,要培养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着重下列几个方面:其一,出台政策,加快引进人才;其二,加大校内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适用性;其三,与企业、研究部门联手,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工程师”兼职教师队伍;其四,设立重点岗位,创造良好工作条件与发展空间,激励教师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4.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提高应用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因此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根据高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在确定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个层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让学生、教师都得到实践技能锻炼。

5.资源整合的问题。除人们常规理解的人、财、物外,新的工作理念、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经验与工程环境的短缺都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快速发展与提升。学校要办出特色、形成亮点就必须重视外延发展,重视引进社会资源,开放办学,外字当头,围绕“特色与创新”开展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篇9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8-000-02

摘要项群训练理论是以竞技运动项目的科学分类为基础而提出和建立的。它的提出丰富了运动训练体系。有利于竞技运动发展战略的制定、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竞技人才的合理流动等。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项群训练理论其项群是否完善都存在着一定的质疑。逻辑学告诉我们,任何分类都要遵守相应相称(子项之和等于母项)、同一标准以及按照一定层次逐级进行的这样一些基本原则。而田麦久先生的项群训练理论发展至今,亦没有将奥运会的全部竞技运动划归进去,有其不足。本文根据项群训练理论建立的科学基础,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田麦久先生提出的项群训练理论基础上衍生了一条全新的项群训练理论――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

关键词器物操纵项群训练理论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标志着该理论已趋于系统和成熟。该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同时也成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日趋成熟的标志之一,在理论运用于运动实践的过程中,推动了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成为运动训练科研领域的主旋律。然而,项群训练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还需进一步改善提高。本文在田麦久先生提出的项群训练理论基础上衍生了一条全新的项群训练理论――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

一、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定义

对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理解与定义,首先要理解何谓“器物”、何谓“操纵”,这是该项群训练理论的两大核心词汇。根据罗竹风1990年主编的《汉语大词典》对“器物”一词的定义是:“原指尊彝之类,后为各种用具的统称。”后引申为包括没有生命的器具和有生命的动物。对于“操纵”一词的定义是:“(一)收与放,引申为控制、掌握;(二)驾驭机器与动物;(三)处理、裁决;(四)指取合,开合等变化多样的写作手法。”本文取其(一)、(二)释义。综合而论,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是指:以器械或动物自主发力或借助外力为主;强调人的主导地位,合理、熟练地控制、驾驭器械和动物运动规律,并具有一定技术、战术意识的复合型项群。其又可细分为技能主导类器械操纵性项群和技能主导类动物操纵性项群两个亚类。

二、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训练原理

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包括帆船、帆板、马术、摩托艇、高空跳伞、骑牛比赛、赛马、赛车等竞技运动项目。尽管这些竞技运动项目有的是在陆上,有的是在空中,有的则是在水上进行运动;运动员有的是在特定的器械上进行的,或者是在动物身上完成的。然而,各个项目在竞赛中运动员都必须努力控制器械或者动物,只有人与物的完美结合才能取得优异竞技成绩。

三、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项群的意义

(一)此项群的建立有利于项群内部各个竞技运动训练规律和竞赛规律的合理借鉴,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组织训练和参加比赛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例如技能主导类器械操纵性项群中的帆板和帆船竞技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说它们的训练模式是可以相互借鉴的。首先,都是在水域中进行训练和比赛的;其次,运动员都需要合理的判断风向、水流及其他天气状况;再次,它们都兴起于欧美国家,在国内并不常见,需要立足本国国情合理地借鉴他国先进的训练、比赛经验。

(二)逻辑学告诉我们,任何分类都要遵守相应相称(子项之和等于母项)、同一标准以及按照一定层次逐级进行的这样一些基本原则。而田麦久先生的项群训练理论发展至今,亦没有将奥运会的全部竞技运动划归进去,有其不足。此项群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发展项群训练理论,使项群训练理论趋向合理。

四、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任何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智能七个因素所决定的,各个因素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又依项目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别。技战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共同特点是心理、技术及运动智能的影响较高,而战术和体能影响则较低。

(一)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运动员的体能特征

1.形态特征:身体强健,体型匀称。体型正常而匀称,专项的特殊需求并不明显,技战能主导类动物操纵性项群对体型的要求稍微比技战能主导类器械操纵性项群要高。骑牛比赛对运动员的体型要求最高:身高、腿长、身体结实。

2.机能特征:技战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与其他项群一样,要求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获得良好发展。

3.素质特征:技战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对运动员生理机能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突出。不同运动项目对运动员一般运动素质有不同的侧重,对专项运动素质则有较高的要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能力和稳定性好;(2)动作协调能力强;(3)本体感觉较好;(4)较好的视觉。

(二)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技术特征

技能主导类项群的竞技能力,主要表现在技术上。技术不但是战术的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素质的不足,因技能主导类器物操控性项群运动员之间无身体接触,体能的要求较小,更依靠技术取胜。

靠技术取胜的项目,技术的基本功更为重要。帆板、帆船、马术等兴起于西欧国家,此项群中的大多数竞技运动在我国并不常见,基本上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并且也只限于一些沿海城市或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全国开展还未普及,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技术的练习要强调基本功的练习,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做到“扬长避短,突出特色”。

(三)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战术特征

战术是合理地使用技术和素质条件的能力。本项群比赛要求运动员多按预先制定的比赛方案进行,尽最大努力创造最佳成绩。在赛场上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努力突破原有最高水平。因此,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具备很高的自控能力和物控能力。力争首演成功,给对手以心理压力。运用多种暗示以激发运动员战斗意识和拼搏精神。

(四)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心理特征

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各项目运动员与对手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竞赛中要保证自己对外界条件(包括赛场场地条件、器械状况、动物突发情况、观众、裁判、对手得分等)刺激中引起的异常心理状态及时地进行自我调节,以语言、思维等各种手段暗示自己,保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技术水平的发挥。

(五)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智能特征

本项群对智能的要求较高,越来越多地应用众多学科的科技成果,需要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去接收、吸取或创新,才能更快地提高技术水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本项群的运动员要十分熟悉自己的器械性能或动物的习性,除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项理论知识外,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科研能力、自控与物控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其独立作战能力及应变能力,而在各种复杂、困难条件下及时采取措施,去夺取胜利。

五、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运动员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一)比赛条件及比赛的特点

帆船、帆板、马术等此项群的竞技项目可以在同一场地、同一水域分成不同道次或组次进行比赛。比赛中,运动员之间身体无接触,各自操纵自己的器械或动物,比赛完毕后由裁判评定公布成绩。因对手技术战术的变化和自己直接关联不大,要创造优异成绩,主要靠运动员自身技术的发挥和对心理状态的控制。

(二)影响比赛成绩的决定性因素

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包括在比赛中所取得的名次,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是由运动员自身在比赛中的竞技表现,参赛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三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田麦久,1984年)。其中运动员个体的努力程度与努力结果通常起着首要作用,器械的科技含量、动物的竞技状态和天气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运动员取得良好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

技能主导类器械操纵项群受比赛当时天气影响较大,帆板、帆船需要借助一定的风力和水流,天气不佳也是影响比赛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能主导类动物操纵项群成绩优劣则与动物的竞技状况有直接关联。马术讲究“人马合一”,只有人与动物的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竞技成绩。

六、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性项群的训练特征

帆板、帆船、马术等技能主导类器物操纵项目,大多是19世纪末、20世界初从西欧国家传入我国,尽管起步比较晚,但是中国的帆板、帆船、马术运动的发展很快,令世界刮目相看。如张小冬获得第25届奥运会银牌,并多次获得世界帆板锦标赛冠军。

同其它项群一样,器物操纵性项群的训练也必须遵循竞技运动的基本规律,坚持运动训练的一般原则。同时,也要兼顾本项群的特点予以运用、实施。因此,我们要结合西方先进的训练经验,不断创新本项群的训练基本理论框架。

(一)训练视野的不断开拓

本项群的大多数运动项目起源、发展与西欧,引入我国的历史不足百年,我国还未能完全掌握此项群运动最核心的训练方法。训练指导思想进一步解放,有利于运动员、教练员的视野和思维的开阔。我们的训练理念已不是局限于本单项内“闭门造车”,而是更加广泛、深入借鉴、移植其他项群、国家的相关先进的、成功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使得一些优势项目独有的训练特征迅速成为本项群训练的整体特征。

(二)运动员的心智须相对成熟

本项群训练的一大特点是运动员的心智须比其他项群运动员成熟,此项群主要培养人的勇敢、坚毅和驯服动物的品质,需要较高的智慧和心理特质。帆板、帆船、高空跳伞的比赛是在深海或高空进行,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能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而赛马、骑牛需要了解动物的特殊性情以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需要智慧与勇敢并重,因此说此项群要求运动心智须相对成熟。

(三)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练队伍和科研系统

此项群的最大训练特点是人与物的和谐发展,人与物如何协调发展是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做支撑的。如何自主研发高科技竞技器材是我国体育科研学者一支不断努力的方向,器械的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早在1979年,中国的一些航海工作者在报刊上发现了一些帆板运动的消息,经过研究、探索,制造出第一条中国帆板。与此同时,比赛中对动物动作、性情的预判以及如何进行赛前训练也是体育科研学者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才能做出详尽的解决方案,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才能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竞技成绩。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00:917.

[2]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3]田麦久,麻雪田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毛庆敏.体育小百科[m].山东:明天出版社.2005:152.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篇10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制度;知识

在传统的农业体制中,一般科技知识的供给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农村和农业发展的要求,从而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必须要有一个能促进城市知识、资本等先进生产要素流入农村,把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和一大批的农业科技人员的智慧结合在一起的先进制度。这个制度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那么这些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就是科技特派员。

从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的主要载体或者说从微观上来看,主要是科技特派员和农民。农村的贫穷和落后根源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和科学技术的贫乏。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说:“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不是最重要的,物质资本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1也就是说实现农民能力的提高,进而就会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来看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知识特征主要有明确性、个体性、实践性与经验性和创新性四种。

明确性。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科技特派员的主要任务是农业的科研与技术的推广,他们已成为农民技术教育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实施主体。科技特派员将清晰、明确的科研成果或已在书本中的知识通过正确、正规的形式(各种教育媒体)加以传递。对于农民来说,这种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的获得是需要科技特派员的帮助的,这种对于科技知识的学习是比较简单和直接的方式。首先,科技特派员是具备必需的、明确的农业科技知识的,科技特派员制度首先是对科技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这样就保证了科技特派员队伍的高素质。科技特派员通过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播放科技录像、发放科技宣传资料等方式,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墙报、科技简报等各种有效途径,向农民宣传科普知识,传授农业科学新技术。这些都将促使科研成果迅速走向广袤的农村大地,到农村企业和农民的手中,使技术创新与扩撒形成良性循环,大大地缩短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周期。从以往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农业只有依靠科技知识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只有依靠科技知识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依靠科技知识才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我国要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让这种显性知识的普遍性充分发挥出来。

个体性。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无论是科技特派员还是农民都不可能将自己所拥有的全部知识描述出来,这种知识是难以像可编码知识那样由几个概念组成的理论来描述,难以用有形的物质实体作为载体表现出来,难以通过读书、听讲和查看数据库等传播手段获得,难以用很低的成本简单直接地在人们之间交流和供人们享受。2在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的知识系统中,都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和诀窍。因为先前所处的生活背景不同,具有的经验不同,因此科技特派员和农民基于各自不同的心智模式、信念、价值观等具有高度个性化的个人知识,这些知识是无形的存在其头脑中的,并对生产生活及所处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反映。这种无形性的知识特征是以个人为载体,并附着在个人的生命体上,与个人的生命、历史、精神融为一体的,它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具有不同的个性。因此,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是要立足民情,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走村串户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熟悉村情,寻找工作的切入点和科技、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这样才能合理制定出科技、经济发展的路线。实践性与经验性。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科技知识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农业生产以露天作业为主,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所不同,科技特派员所掌握的科技成果很难在各地照搬和通用,所以必须通过实践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将已有的科技成果加以改进使之成为适应当地的科技成果。当地的农民中,虽然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但是对本地区的环境是最熟悉不过的。例如光、热、气温、水分和土壤等。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知识的实践性与经验性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在生产生活中许多成功表现都是以它为基础的。农业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因此科技特派员传授的农业科技知识不仅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要适应当地的耕作制度。在新技术推广前要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改进,并对推广的知识作出通俗易懂的解释。那些在科技知识手册或其他书本上明示出如何做或怎样做的知识,即使对这些知识烂熟于心也一定保证他在实际上“能做”。所以,知识的实践性和经验性特征可以指导科技特派员和农民凭经验来决定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行动,也就是知道某种显性知识可以应用于某种情境。那么,在实践中的边实践边学习过程中就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不可分离的隐性知识。由以上可知,科技特派员制度中最重要的知识特征是实践性与经验性,是通过实践取得经验,再由经验指导实践的一个循环发展向前推进的过程。

创新性。创新性是在实践与经验基础上的创新。科技特派员是通过实践获得相应的经验知识,对将要发生的情况具有“先见之明”,这是与单纯的猜测所不同的,是无法言传无法让外界获得的知识。科技特派员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这些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也是新观念产生的前提。是在相对博学中追求知识的创新。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知识的创新性特征主要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在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中,知识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发现创新问题的启发性期待,也是孕育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预期,或者说孕育着“正确的”技术和创新问题。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预先定向了技术的进步,将问题的解决过程形成一种知识,反过来融入到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经验知识的增长。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科学技术知识的获取是比较容易,而更需要的是以有意义的方式利用它们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能力。因而选择、识别并有效利用和创新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当科技特派员在了解了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需要对原本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进行改进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时,创新就应运而生,这正是利用“干中学”“用中学”“学中学”的模式,利用人类的智慧,通过开放的链式反馈来控制和改进原有的农业科技知识来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性知识是在生产实践中,凭借对经验的偶然顿悟完成的,是偶然和意外的统一。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洪盛.制度为什么重要[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孙振誉.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