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经济学原理十篇城市经济学原理十篇

城市经济学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3:56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1

关键词:太原都市圈产业布局山西高教园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31-0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大都市圈,主要有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成就了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和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推动了上述两个区域的经济繁荣,使我国经济的繁荣在这两个区域得以集中体现。这两大都市圈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对中国向世界大国的目标迈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9年6月,长沙、湘潭、株洲三市实现通信一体化,区号统一为0731,而且手机通信时也不用在号码前加拨“0”,这一改变成为长株潭城市群成型一大特征,也被认为是城市群建设的标本事件。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在“培育城市群增长极”部分再次明确了六大城市群(圈)发展方向,以太(原)榆(次)为中心的太原城市圈同样位列其中。然而,与另外五大城市群(圈)相比,目前,太原城市圈的发展仍较为滞后,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太原城市圈的发展要明显滞后于城市群的概念。一般来讲,城市圈内除了具有龙头产业外,其他产业也应该形成互补,最好的结果是,城市圈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而太原城市圈范围内的产业合作程度并不乐观,各城市中的同类产业并为形成链条,产业层次也较低,甚至还会形成内部的恶性竞争。

在中国经济由南向北的梯度推移规律之下,作为21世纪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重点区域,太原及周边地区已成为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工业装备条件、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以及突出的人才素质的一大区域。因此,加快该地区的发展是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建立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必然要求。

一、太原都市圈核心区的产业布局的问题所在

1.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对传统模式过度依赖。太原城市圈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一产”比重较高(占全省GDp的40.74%)、“二产”以能源原材料的传统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而且缺乏技术和创新;“三产”发展尤其是旅游业迟迟不能快速发展(详见图1)。

2.太榆产业结构趋同。两地都以本地利益导向为原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两地之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互挖墙脚,榆次出台一些优惠的政策措施,一些企业便从太原迁到榆次,虽然相隔有20公里,行政区域划分使之泾渭分明。比如,“双合成”本是太原糕点老字号,但今天其工业园区却落户在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无疑是两地产业竞争的最现实的案例。如围绕武宿机场,太原市规划了高新技术开发区,而榆次区则规划了经济开发区,两者在资金、技术、项目上竞争激烈,最终导致产业规划趋同和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比较突出(除了主导产业外),阻碍了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太榆区域产业布局在向几条轴线聚集的同时,也出现了分散化的趋向。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布局过于分散,导致一方面无法发挥产业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城镇化发展失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截至2008年,山西全省城镇化率为45.11%,太原城镇化水平高达82%,而晋中、阳泉和吕梁分别只有42.7%、58.48%和35.78%。可见,城市圈内的城镇化质量发展严重失衡,加之城市规模参差不齐,大多数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太原城市圈的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太原城市圈一直保持着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圈内本身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严重匮乏,导致单位能耗和排污严重超标,造成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不利于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5.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与中部地区其它五大城市群(圈)相比,目前,太原城市圈的发展仍较为滞后。从中原各城市圈2004年至2008年的GDp增速可以看出,太原城市圈以增速为105.40%的数值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圈。从城市圈基础支撑力的几个指标综合来看,太原城市圈的整体发展水平在中部城市群的中处于中下游水平,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比重最低,GDp总量、财政收入、投资占比都较为落后,但人口占比最高,仅外贸收入占比较为理想。可见,太原城市圈综合实力较弱,区域竞争力不够,发展相对缓慢。

二、山西高教园区的优势

大学是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小社会团体,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的科研形成了与学校紧密相连的产业集群。例如与斯坦福大学形成互动的硅谷,就大学城的内涵而言已经构成了大学城。而集群效应带动的产业的繁荣进而导致日益密集的人口、扩大的就业市场和消费市场。这些类似的需求又进一步导致了配套产业,如餐饮、购物、房地产等行业的相应繁荣。最终形成了依托大学城,以大学城为核心的一种发展模式。

大学城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即主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调整、环境整治、机制创新、政策扶持和创业投资等途径,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文化氛围浓厚、科技产业发达、服务体系完美、优秀人才汇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化地域,并最终建成一个一流的大学科教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优美的生活区。它以名牌大学为动力,能够带动并形成高品质的新型城市。

在山西高教园区的一期规划中,首批入驻的高校有11座,分别是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学院、山西传媒艺术学院(筹)、山西煤炭学院(筹)、山西中医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职工医学院,涵盖了文、理、工、医、建筑、交通等多学科门类。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1997年由原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而成。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文、管、经、法、体、美、军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目前有硕士点113个,博士点38个,院士5人。包括化学工艺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学科、采矿工程学科等国家重点学科。目前与全国十几个地市和400余家企业均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成果项目转化累计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30亿元。

山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19年,迄今已有94年的办学历史。经过9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由初创时的单一学科,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医、理、管、法、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拥有硕士点、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等,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附属第一、第二医院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两所医院开放床位1979张,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有12个学科被省卫生厅及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还是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具有一定优势。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在教学及专业建设方面受省教育厅指导。学院拥有教职员工317人,教师中高级职称7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89人,双师型教师资格的人数达到87人。学院现有公路、工程管理、车辆工程、经济管理、信息工程、机械工程6个教学系22个高职类专业,涵盖公路、工程管理、汽车、交通网络、计算机、交通经济等交通运输领域。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和公路监理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先后与路桥集团、汽车集团、一汽丰田、沃尔沃、顺宝行、三一重工、沃源建筑设备等中外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并拥有校外实训基地达132个。

除以上几所高校外,其他几所如晋中学院、山西中医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职工医学院等,也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学科,并与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在很多领域都起到科技支撑作用。而大学城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将对周边地区产生强有力的辐射,最终影响产业结构及布局,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制约太原都市圈产业布局的因素

1.行政区划分割不明。目前太原榆次两地仍然各自为政。两地都以本地利益向导为原则,分别制定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造成很多产业的重复设置和资源的浪费,并且很容易造成恶性竞争。同时,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彻底,领导协调机制的缺失,使得太原城市圈的规划只能停留在小范围内实施,难以实现区域间的统一布局、优化互补、集中开发、分工协作,直接导致太原城市圈目前以规划为主,实质性进展较少。

2.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辐射源。太原作为省会城市,面临着加快自身转型的问题,辐射范围有限,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强,向南发展与榆次同城化尚处于发展阶段;区域内产业分工不明确,互补性不强,发展又相对独立,太原对整个城市圈的辐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区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限制了目前城市群的发展和扩张,使得太原在国家战略地位中处于被边缘化状态。

3.至今仍没有出台有力的倾斜政策机制。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太原榆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两地如何合作?企业、学校、居民在经济区内如何迁移?如何打破经济区内的户籍壁垒?如何完善经济区内竞争激励机制?如何消除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跨地区流动的限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歧视政策?如何消除影响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法规障碍?如何认真清理各经济区现行的各项政策规定?如何改善投资环境?等等诸多方面,均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和法规,限制了太榆同城化的发展,制约了两地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四、对策及建议

1.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打破行政边界,加强区域分工合作,推动城市圏的发展与繁荣。在政府合作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市场的力量,重点协调核心城市与各成员城市之间的关系,建立一整套制度化的磋商机制、功能性机构和经济合作中介。借鉴“西咸新区”的成功经验,打造“太榆特区”。在省级层面成立“太榆特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整体规划、统筹对外招商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在成立“太榆特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的同时,设立太原新区和榆次新区两个管委会。太原新区管委会受“太榆特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和太原市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以太原市政府为主,太原市政府为建设责任主体;榆次新区管委会受“太榆特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和晋中市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以晋中市政府为主,晋中市政府为建设责任主体;两个新区均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

2.制定强有力的倾斜政策。根据需要与可能,制定促进经济联合开发的优惠政策。当务之急,一是建议在用地补偿、占补总量平衡上,借鉴外地的经验和做法,在经济开发区内,实行跨行政区补偿建设用地。二是制定企业、学校、居民在经济区内迁移的优惠政策。着手研究大经济区内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打破经济区内的户籍壁垒。三是完善经济区内竞争激励机制,消除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跨地区流动的限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歧视政策。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完善和实施一整套培育、聚集、使用人才的措施,使人才工作成为大太原都市圈、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和决定性力量。四是要加强地方法规建设,消除影响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法规障碍。要认真清理各经济区现行的各项政策规定,在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建立“软环境”综合评估机制,完善制度和政策,为经济区内企业发展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条件。五是优化投资环境。省城太原市和大太原经济圈,应当成为全省投资环境的首善之区。转变投资调控方式,放开社会投资领域,放开一般的(对破坏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例外)非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为投资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3.构筑“大太原”经济辐射源。首先,应把太原、榆次区域核心城市的培育摆到全局性位置,在职能分工和发展上,各圈层在努力承担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业、农业和清洁能源生产的同时,也应着力塑造城市特色,强化太榆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使其真正承担起增长极的作用。其次,还应积极发展潜在的中心城市,使其辐射功能覆盖全区。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能够带动太原城市圈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特色城市,抢占地域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姚士谋.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4.李淳.“大太原经济区”与山西中部崛起.理论探索,2006(2)

5.杨晶晶.“大太原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优秀硕士论文,2008

6.山西省建设厅.太原经济圈规划纲要.http:///view

7.黎苑楚,王茜,黄倩,赵一鸣.面向中部崛起的太原城市圈发展战略与对策.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8.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发挥承东启西优势加快“太原经济圈”建设.太原日报,2008.1.28

9.李淳.加快以太原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经济圈的建设.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048-03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管理者通过制定和编修科学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来确定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引导城市经济发展方向、调控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合理配置城市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确定更加科学的城市生产生活布局,促使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效益日益提高。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含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的战略性指导,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城市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前确定城市的性质、建设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统筹协调城市各项建设的空间布局和选址而制定和编修的。

城市经济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吸引资本的竞争优势不断培育。

二、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联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引起更多的重视。1980年以来,城市管理者在发展经济时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规划的制定和编修工作中,经济学家们也更加注重研究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论联系。

1.集聚经济理论及规模经济规律。空间集聚是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集聚经济效应指的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的人口、资本等要素在空间上产生集聚,相互关联的企业集群发展,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不断下降,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拉动城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只有经济活动的集聚达到一定临界度时集聚经济效应才会产生,这个临界度在经济学中叫做“规模经济”。{1}一个城市在规模经济中是集聚的生产系统,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临界度是指城市经济发展的总成本和总效益形成帕累托最优状态,城市规划根据规模经济原理,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寻求总成本和总效益的最佳组合点,确定城市建设过程中最优经济发展规模或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优城市规模。

2.后发优势理论及信息化发展规律。后发优势理论认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拥有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有利的经济政策,可以直接引进和吸收较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培育和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在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的经济领域内实现赶超。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将逐渐转变为以信息经济{2}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而言,无疑是良好机遇。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城市,要迅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就是在实现工业化时,首先发挥城市的后发优势。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具有后发优势的城市通过引进和吸收国外高新技术,节约巨额研究开发费用及宝贵时间,跳过某些发展阶段而建设现代化城市,促进信息经济深层次发展。

3.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及产业结构转变规律。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是在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加上了结构因素,认为现代经济的快速增长往往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升级,即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市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均衡增长的特征,主要体现为通过转变经济结构反映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在原有的生产部门当中裂变出新的产业部门。新产业部门的形成,必然会牵引其他相关部门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进。这主要体现为,一是新产业部门的形成引起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要素在各部门之间的流动;二是新的产业部门出现会影响或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生产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城市经济普遍存在非均衡增长的现象,许多城市的产业结构配置不尽合理,经济发展缺乏自身特色,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严重,给城市造成布局混乱和资源浪费等现象,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保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三、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一个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规划的科学制定和有力实施,城市规划通过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依据城市的现实状况,制定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产业空间布局的目标,改造更新中心城区、进行新区拓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1)中心城区改造更新。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中心地区,致使中心地区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均居住面积严重不足、治安混乱,整体状况恶化。城市规划顺应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制定合理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投入财政资金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在中心城区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保障城市正常的“新陈代谢”,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2)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有利的内外部因素,诸如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等,城市管理者通过制定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城市规划来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整合城市现有资源,规划和建设相对独立、完整和系统的、具备自我城市功能的新区。通过新区建设,来扩大城市规模、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催生新的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产生城市综合发展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从而推动城市的转型、跨越和赶超发展

2.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竞争优势。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教育科研、体育、卫医疗生、社会福利、交通、邮电通信、能源、环境、防灾等多种类型,城市经济的发展依存于各类公共设施。现代城市规划非常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些年,城市“绿色基础设施”{3}建设也备受关注,通过调节空气质量、水质、微气候以及管理能量资源等要素,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生态、环保的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通过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促使城市吸引资本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来吸引更多投资、聚集更优产业,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利益协调整合,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城市规划科学协调和整合各方利益,优化和引导城市建设,统筹安排和布局大型项目选址,将分散的工业园区集中建设,使共处同一产业链条的企业以及同一类型的产业集聚区实现融合发展,不仅解决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需求大的问题,又能利用产业集聚高效充分集中地利用基础配套设施,节约城市资源、降低经济成本、提高总体效益,形成设施共享、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城市整体利益得到发挥,城市规模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4.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土地是人们进行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载体,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政府作为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力量,基于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现状,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通过城市规划不断修正目标,逐步协调影响土地利用发展的各种因素和不同利益,引导和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优化组合。依据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建立和完善地价形成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地价符合城市发展状况。通过利用科学原理反复论证,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在有机统一城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之,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具有被动性和局限性,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出现市场失灵,因此城市经济的发展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应有效发挥城市规划的引导和调控功能,防止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侵害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国内城市规划优秀案例介绍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城市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更加注重对城市规划部门的建立及其职能的完善,强调对各类城市规划的制定和编修。笔者就职于城市规划设计院,多年来潜心对国内外城市成功利用科学规划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案例进行研究,接下来将列举太原、慈溪、苏州等城市借助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引领城市经济发展方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吸引资本、集聚产业、扩大规模的能力。

1.重视规划编制,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建国60年来,太原市顺应时展需要和城市发展目标,四次编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性质和城市经济发展方向也随着每次规划的编修有不同定位。市政府秉承一流的城市规划理念,按照“高效能管理城市、高水平经营城市”的要求,科学制定和运用城市规划指导太原城市建设和转型跨越发展。(1)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制定规划。太原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2007年5月,太原市组成了由市长担任组长、70余部门参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太原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操作的规划编修工作组,进行建国以来太原市的第四次城市规划编修。规划编制工作组引进国际顶级规划团队,在对太原市基础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当今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精品意识,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编制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完善基础设施,城市扩容提质。太原市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按照“南移西进、北展东扩、提升品质、重塑形象”的总体思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批城市道路、桥梁、水、电、热、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运,太中银铁路、石太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大西铁路和省城十大建筑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立足“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容量”,以新城建设为龙头,引领城中村改造,大力建设工业园区。目前,以“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五个全覆盖”为重点的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拥有部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3个,总规划面积168.15平方公里,各园区不断扩容提质,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3)转型跨越发展,综合实力增强。太原市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三次产业比例由2001年的4∶49∶47演变为2010年的2∶45∶53,更趋合理化。新型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

科学先进的城市规划引导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目前,太原市依托自身优势,形成了以冶金、能源、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为支柱,并有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20多个行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工业体系。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778亿元,较2001年增长294%,10年间,除2008年、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出现下滑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

2.科学规划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浙江省慈溪市位于上海、杭州、宁波金三角的中心位置,是连接上海和宁波的“黄金节点”,拥有显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慈溪市政府通过制定和编修具有引导和协调作用的城市规划,使城市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打造工业园区,拓展城市空间。慈溪市注重工业园区的建设,坚持工业向园区集聚,打造了很多工业园区典范,主要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周巷镇工业园区,列入国家计委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的观城镇工业园区,与宁波城区接壤的慈东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的打造,为拓展城市空间,扩大城市规模,发展城市经济意义重大。(2)强调配套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慈溪市城市规划强调配套建设,规划确定建设高效能的城市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目标,思路清晰、中心明确,建成了包括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共三级完整的公共设施体系。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指出要建立适度超前的市政设施体系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制定城市环保及环卫、水资源与城市供水排水、城市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燃气供热、城市重大安全保障等专业规划。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规划面面俱到,城市综合实力大大提高,城市发展环境得到极大改善。(3)产业集群形成,经济发展活跃。慈溪市城市规划部门顺应城市经济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使得慈溪市经济在十几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慈溪市已初步形成五金机械、家用电器及电气器材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塑料制品、纺织服装及化纤制造、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生产3000多种产品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精密微小型轴承出口基地,欧式插座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有“家电之都”、“打火机世界”、“轴承王国”、“轻纺基地”之称,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生产和制造基地{4}。

3.重点园区规划,引领城市经济发展。苏州工业园是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的高科技工业园区,也是具有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是中国城市规划中园区建设的成功典范。该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1)园区定位准确,引领城市发展。苏州工业园成立之初,便定位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到2005年,进一步将园区定位为“国际技术产业城市”,即具有高度的高度的“区域核心城市”功能和“全球产业集群”功能,同时两种功能高度一体化的城市。致力于将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苏州的增长核心、经济发展引擎”,引领着苏州中心城核心功能的东移。园区的战略定位是苏州新城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支撑大苏州的城市战略性发展。(2)坚持规划先行,优化投资环境。中新双方在园区成立前期,便互派人员组成专家小组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外的成功规划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园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涉及到园区总体建设和包括工业企业、道路交通、居住环境、人文景观等多方面内容的专业建设。同时,确立了科学的开发程序,实行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有序开发,制定了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保障了园区整体建设过程的推进。园区注重投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1994年至今已经累计投入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达400亿元用来建设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在前期规划的指导下,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具有一定超前性,符合园区长期发展的需要。另外,苏州工业园基础设施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完整性和系统性,即园区建成了包括水、电、气、热、运等在内的工业配套设施,形成了“无跑道机场”、“无水港口”等独具优势的物流通关,打造了“公平、透明、规范、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囊括了金融、会计、律师、中介咨询机构等的服务性企业。完善的设施、紧密的配套、一流的服务,有力保障了项目持续进入、建设、投产、达效。(3)新兴产业集聚,经济健康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科学规划的正确引导下,园区已在iC、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集群,并在集成电路、tFt-LCD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发展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液晶面板生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的生产能力居于行业先进水平。2010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高于60%,实现利税占全市的比重大于1/3,园区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十万分之三,而其创造的it产值和iC产值则分别占全国的3%和16%{5}。1994年以来,园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高位,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总体经济实力在我国国家及开发区中位居前列。2010年,园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33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8.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738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为550亿元,苏州工业园区用占苏州市3.4%的土地资源、5.2%的人口资源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效益{6}。

五、有效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正确的、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能够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不同的城市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所具备的经济系统特征不尽相同,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必须根据城市具体情况,有效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规划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务。不断加强对规划的管理力度,以实现城市整体效益和实现城市居民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以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目标。强化城市规划的统一领导,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能管理,为加快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健全规划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听证制度、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制度,用制度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做好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严格规划编制的管理、强化规划审批的管理、加强规划的监督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作用有效发挥。

2.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以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编制城市规划要在确定城市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取得全面准确的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根据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发展目标,制定城市的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3.保证城市规划有效实施。城市规划编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实施,即政府通过依法行政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把制定的规划逐步变为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证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政府应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要求,以公共的名义制定相关政策,来干预市场的自发过程,调节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克服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采用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相衔接的机制,依托财政机制、经济机制、社会机制确保其实施;遵循行政合法原则、行政合理原则、行政效率原则、行政统一原则、行政公开原则,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公共效益和生态效益。

注释:

{1}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信息经济又称资讯经济,it经济。作为信息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伟大成果的信息经济,是通过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两个相互联系和彼此促进的途径不断发展起来的。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

{3}绿色基础设施是指一个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这些要素组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可为野生动物迁徙和生态过程提供起点和终点,系统自身可以自然地管理暴雨,减少洪水的危害,改善水的质量,节约城市管理成本。

{4}数据根据慈溪市统计局网站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5}{6}数据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网站.

参考文献:

1.戎蕾.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J].华章,2011

2.贾晶晶.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1(2)

3.潘展东.城市经营背景下城市规划管理中地方政府的作用[J].城市建设,2010(7)

4.郦少刚.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中几个问题的分析[J].科技资讯,2009(15)

5.朱艳红.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城镇化与城市发展,2008(19)

6.陶伟.对新时期城市规划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2)

7.韩少平.浅谈新时代我国的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

8.侯学刚.城市规划中的相邻权与国家利益保护[J].城市问题,2003(3)

9.徐巨洲.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J].城市规划研究,2001(1)

10.刘斌.城市规划实施中的困惑和原则[J].当代建设,2000(3)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一、相关概念分析

1.循环经济理论的含义、本质及遵循原则

循环经济就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按照生态规律规划、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容量,尽可能以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为来源,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融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一体经济活动,以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充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少的程度,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得生态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向,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中的物质利用模式遵循了生态规律,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在实际操作中,循环经济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是针对输入端的,旨在减少物质和能量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从而达到尽量节约资源及减少废弃物排放之目的;再利用原则:目的在于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地使用产品,延长产品从投入使用到成为垃圾的时间;资源化原则(再循环原则):就是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实现回收利用的最大化,以减少末端处理量。

2.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旅游新时尚,生态旅游的主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满足人们对自然区域的向往,保护其资源与环境;二要考虑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使经营者意识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并重性,从而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促使旅游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与传统旅游最本质区别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生态旅游区的建立则可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此对生态旅游城市进行如下定义:所谓生态旅游城市是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的原理,遵循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基础,以城市生态旅游为主线,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为核心,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生态旅游城市是生态系统、旅游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体系。建设生态旅游

城市,必须要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促进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文环境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

1.两者都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论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诞生。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自循环经济诞生之日起,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而生态旅游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甚为密切,早在1983年“生态旅游”一词被iUCn生态特别顾问谢贝洛斯理解为: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里已蕴涵了可持续发展的特质。现今,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它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将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于旅游业各个层面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也是生态旅游的灵魂之所在,因而,可以说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因贯彻可持续发展而联姻,同时生态旅游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走着循环经济之路。

2.两者都以生态经济为实质内容

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经济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一个分支率先触及了循环经济的实质――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而生态旅游无论其核心理论、支撑理论,还是相关理论都体现出其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实质是实现旅游业发展的真正生态化。

三、生态旅游城市的循环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无规划,造成了城市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文明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建设生态旅游城市,重视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就是城市生态发展的结果,倡导的就是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认识城市的循环结构系统,并应该借鉴生态系统的共存原理,加强城市系统的内部循环与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能源,建立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建立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睦循环。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循环经济理论是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取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上,应该把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和城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并实现其内部之间的循环和谐,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建立生态城市系统,取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旅游城市,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根据循环经济理论,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谋求城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既要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休憩质量,又要确保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而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和循环经济型的现代城市发展之路。

四、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城市旅游资源是城市居民所共用的自然、社会资源,其开发利用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融入循环经济理论的原则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开发与保护,并将其与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融入一体,从而使城市旅游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城市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该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3R原则,系统地减少和避免过多的旅游资源破坏,进行合理的规划,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旅游废弃物的排放,最终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

1.重视对城市旅游生态的综合保护

对全民进行教育和宣传,更新陈旧观念,提高生态保护的自觉性。改变长期以来,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忽视旅游污染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对旅游城市和景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治理污染源。要建立和健全旅游城市和景区的生态管理和监测机构,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指标体系、培养和提高生态保护的专业技术队伍,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治理。另外,还应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基金,除由国家从旅游收入中适当拨款外,主要应由游客和旅游经营单位缴纳,以弥补生态资源的耗费。生态环境基金也要建立有偿使用机制,使之不断增值。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开发、保护城市旅游资源,必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国务院己颁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保护法》、《海洋保护法》等10个有关保护生态的法规,并酝酿制定《旅游法》。各城市及其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并逐步组建一支生态执法队伍,宣传生态法制,严肃处理破坏生态的案件,培养公民的生态法制观念,促使生态保护走上法制的轨道,蔚为风气,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这样,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良胜循环。

2.重点保护城市的建筑格局和文化遗产

城市是立体的图画,流动的风景线。城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承载、凝固的不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也是文化产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结晶。大众的流行文化和心理,鲜明地积淀在城市建筑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城市名胜古迹、建筑景观不一样。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开发城市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保护历史遗留的古城遗址、古建筑风貌,加强各名胜、景观、景点的防火、防盗、防腐蚀等安全保护措施,加强人们对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同时加强执法监督,杜绝破坏景观、景点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3.通过城市现代化建设优化城市旅游环境

旅游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和享受,游客到一个城市首先接触的是城市的旅游环境,它体现着城市的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水平。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目前,各城市都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并在不断改善、提高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如各城市均在努力争取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另外,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提供了现代化科学技术,从而提供便捷的交通、通讯,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城市、旅游景点进得去、出得来,交通方便、安全、舒适的要求。再次,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也加强了城市的法律效力,使得城市旅游能够做到依法加强管理,从而保护景点、景区的旅游设施,以及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正泰等: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广瑞等:2002~200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4

(保险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循环经济是我国城市群建设乃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及其理论的哲学思想,对把握我国循环经济和城市群的发展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哲学思想;中国特色城市群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213

1引言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萌芽的循环经济理论揭开了现代社会管理方式变革的新篇章,使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成为国际社会并驾齐驱的两大趋势,那么我国从90年代起引入的循环经济理论则开启了社会管理新方式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使循环经济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标杆性要求,成为方兴未艾的城市群建设乃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发展模式。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但是,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循环经济及其理论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却知之者不多。而笔者却认为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及其理论的哲学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循序发展中国特色的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2循环经济的哲学思想

2.1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

综观循环经济理论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笔者以为,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相吻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原则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

2.2循环经济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律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是降低经济活动中的环境损害,从资源开发到消费品的生产、再生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最终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是对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种革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者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3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与中国特色的城市群

3.1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我国乃至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科学发展观与实施循环经济相结合,体现了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的辩证统一。当前,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继续向纵深推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2)循环经济的“新农村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面实现循环经济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当前,城市和工业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已经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产生了十分严重恶劣的影响,农业、农村和农民也正在产生大量污染影响环境、破坏生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永续利用,促进大范围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因此,只有紧密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的循环经济才能步入良性持续发展的轨道。

(3)循环经济的“多文明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生态文明与“三个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文明创造的生态环境必然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反过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因此,“多文明性”是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特征。

3.2中国特色的城市群

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城市群的建设普遍体现在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配置密切、主导产业的聚集度高度集中、辅助产业对主导产业的依存不断提高等方面。例如,美国华盛顿城市群,就是以华盛顿为政治中心,以周边服务业、金融业为主体的城市群组建的。

那么,现阶段我国城市群有哪些特征呢?

(1)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含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城市群是一定思想下的产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因而中国的城市群建设必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时代性。

(2)民族性。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积淀和社会历史意识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民族化的精髓,深深渗透于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因此,中国的城市群也必然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这是不可逆的。有的地方在城市群建设中搞以破坏民族名胜为代价的大拆大建,这显然是违背民族性的。

(3)民主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民主意识,把优良的民主传统和作风贯穿于城市群建设,使民主精神在城市群建设中开花结果,这是有中国城市群应有的含义。我们提倡城市群多样化,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势按照不同的风格发展,同时,合理吸收外国城市群一切好的东西,这是我国城市群建设所不可忽略的。

(4)群众性。我国城市群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城市群建设的主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城市群。说到底,我国的城市群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城市群,一切不利于人民群众的东西都不能带进我们的城市群建设中。

参考文献:

[1]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77-79.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5

1.1资源型城市转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宗旨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系统性的整体过程,需要兼顾综合发展,如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等,实现在发展中求稳定,在稳定中促进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彻底改变传统的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协调物质和精神的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实现能源高利用、生态环保工作,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也要开发新兴产业,努力挖掘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要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多元化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还应该注重对社会发展的投入,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强化对社会效益的发展,做大做强社会事业,解决社会大众现实生活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大众全面自由发展。

1.2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导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顺转型中涉及到的所有关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向,解决转型问题,实现转型的顺利进展。如,在产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产业开发中要同时注重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利用,坚持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开发和利用产业资源,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为代价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促使资源型城市转型良性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2.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遵循的原则

2.1生态平衡原则

资源型城市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很多都是依靠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发展起来的,致使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破坏,打破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现阶段我国很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困境。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以此为戒,积极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在产业发展中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经济效益的调整增长,在经济发展中引进治理环境的新技术,取缔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产业,以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进行管制。另外,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还需要加大对环保的宣传教育,只有每位公民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对环保负责,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态平衡。

2.2实事求是原则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要结合每个城市的优缺点,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本城市的转型道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其他成功城市的经验,不能实行一刀切的转型策略,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本城市的发展目标,正确评估本城市的发展资源,综合考虑本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交通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等,参考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有效结合本城市内外部条件,积极探索适合本城市经济转型的道路。

2.3政府参与原则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看出,政府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可能以主导形式促进城市转型,起到了主导转型的作用,也可能只是为城市转型提供政策扶持,促进城市自行转型,在城市转型中起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建设初期,政府主要以主导形式促进城市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和产业的发展逐渐分离,不再以直接领导的形式参与城市发展,更多的是以无形的、宏观调控的手段指导城市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时间还较短,政府只是通过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宏观层面对城市的转型实施引导调控作用,以为城市转型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2.4市场规律原则

我国资源型城市通常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很多都是政府主导的国有大型资源企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资源型城市已经不再适应经济体制的要求。如,国有大型资源企业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会提供较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这类型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比之民营企业具有绝对的发展优势,存在较大的竞争差异,导致市场经济发展不公平性,不利于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必须秉承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才能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率。我国政府扶持的国有大型资源企业,与国内同类企业产品服务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长期发展的话势必会落后于市场竞争企业。因此,在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原则,实行优胜劣汰的规律,对市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3.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

3.1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是一次理论创新,是一次思想解放,是城市发展中制定战略、编制规划和提出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过度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依靠资源优势带动城市产业发展,没有以正确的发展思想作为指导,以持续性的战略作为调控,造成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经济发展中资源的消耗往往是经济发展的数倍之多。因此,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应以正确的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经济转型带动科学发展。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第一,针对资源型城市现有资源状况,正确判断产业发展优势,精准产业发展方向。资源型城市应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创新自身的发展优势,在政府提出的城市持续发展的机遇下,立足本地实情,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精深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第二,延伸资源产业链,精深加工资源产业产品服务。资源型城市面临发展困境,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式经营方式造成的,因此需要在产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加强对产业产品的综合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工程,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升级;第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附加值较低和高新技术欠缺两方面,因此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对传统产业技术进行创新变革,提高产业附加值,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

3.2培育集群发展优势

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科学发展观实践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工作方法,要在发展中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解决,解决矛盾,实现发展。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就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针对工业经济大力培育集群发展优势,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企业集群化战略和品牌集群化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培育集群发展优势:第一,产业集群化战略。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是有资源优势的,因此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就需要资源型城市立足本地实情,寻求本地发展的比较优势,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的主体作用,发展具有潜力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产品服务,发挥产业优势,以产业集群的形式促进城市发展;第二,企业集群化战略。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内,联系紧密的企业之间形成的在空间上的聚集现象,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需要以原有资源为基础,寻求带头企业,拉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企业集群,优化配置市场资源;第三,名牌集群化战略。品牌集群优势可以为企业发展,甚至产业发展带来比较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精深企业产品服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统筹品牌发展,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品牌,以品牌集群形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3.3创新政府管理职能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6

【关键词】云南城市化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近几年来,云南省经济发展连续跃上新台阶,全省经济总量突破57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连续突破8000元、10000元、12000元。但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2008年,云南省生产总值仅占全国总量的1.89%,人均GDp12903.06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7%。云南省各个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最高和最低相差5倍左右。2008年,云南省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6.72%。城市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其对劳动力、服务、农产品、其他资源的需求才能扩大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带动周围乡镇和农村的发展。云南省城市规模小,辐射作用弱,不能有效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城市功能发挥不足。

一、文献回顾

康云海、黄亚勤(2003)对云南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云南城市化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云南省城市化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云南城市规模偏小及城镇密度低影响多元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云南城市化低于全国城市化水平可看作是经济增长的潜在空间;云南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制约着工业化快速发展。熊炎(2006)对云南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经济对云南城市化的推动具体表现在不同经济部门对城市化的不同促进作用上。即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广义的农业剩余;工业成为云南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第三产业成为云南城市化的新动力。并提出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把握发展机遇以加快发展步伐。郭跃华(2007)认为应该积极探索推进云南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发展路径,更有效地解决好产业基础发展问题,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化城市的要素集聚和经济带动功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是促进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吴莉昀、陈福勇(2007)认为云南城市化发展的问题是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城市网络不健全,空间分布不合理;城市发展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城市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层次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工业对农村城镇化带动力弱等。从学者们对云南城市化的研究可以得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推进城市化的因素最终会加快经济增长。本文将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云南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建议。

二、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由于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向非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以及城市生活建立的过程,非农业人口数量的增加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成果之一,因此,本文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剔除了人口规模的影响,包含的内容比较全面,所以用来衡量经济增长较为合理。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云南统计年鉴》,为剔除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利用人均GDp指数对人均GDp绝对值进行转换,转换为2000年不变价的人均GDp。

三、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为消除变量的异方差,分别对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时间序列取自然对数。采用的变量及符号如下:城市化水平y(%)、人均GDp为x(单位:元),相应的自然对数序列为lny、lnx。计量分析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6.0完成。

对2000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设为随机影响形式,分为2000―2003年、2004―2005和2006―2011年三个时间段。以人均GDp为自变量,城市化为因变量,先建立随机影响模型,然后进行Hausman检验。原假设是:H0: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无关(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H1: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相关(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在原假设成立的情况下,Hausman检验统计量w值服从自由度为K的?字2分布,给定显著水平?琢,若统计量w>?字■■(k),则否定原假设,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因此,先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然后进行Hausman检验,得到的结果如表1、2和3所示。

因为2000―2003年的w=8.520163>?字■■(1)=3.841,则否定原假设,所以相应模型存在个体固定效应;2004―2005年的w=10.317386>?字■■(1)=3.841,则否定原假设,所以相应模型存在个体固定效应;2006―2011年的w=12.516035>?字■■(1)=3.841,也否定原假设,所以相应模型存在个体固定效应。

因此,以人均GDp为自变量,城市化为因变量,分别建立固定影响模型,相应的模型形式为:lnYit=Ci+?茁lnxit+?着it(i=1,…,16;t=2000,…,2011,t是分段的)。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模型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2000―2003年、2004―2005年和2006―2011年各时间段,经济增长对城市化都具有推动的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093469、0.060586和0.014558。在模型估计结果中,C值为16个市和州的城市化平均取值,回归系数?茁为16个市和州的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边际促进水平,而截距为各地区对平均城市化取值的偏离,反映了市和州之间的城市化平均取值的偏离程度。在不同时间段,从各地区截距值的变化可以得出,城市化起点较低的保山、昭通、临沧和文山等地区与起点较高的昆明、红河和版纳等地区的差距在扩大。

2、建议

首先,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打破行政区划,科学规划发展滇中城市群(昆明、曲靖、玉溪、楚雄)、蒙开个城市群(蒙自、开远、个旧)、普宁景城市群(普洱、宁洱、景谷)、大理城市群(大理、祥云、弥渡、宾川)、保腾芒瑞城市群(保山、腾冲、芒市、瑞丽)五大城市群,通过科学合理编制发展规划,形成合理的产业带,有步骤地引导各类企业和人口向城市集聚,实现城市化布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其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政府在增加城市建设投入时,也要在政策上扶持农村的发展,使城乡均衡发展,这样才能使经济整体地稳步上升,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解决城乡产业联系不紧密的矛盾和问题,应统筹考虑农业、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贸流通业及其他服务业,加强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要统筹考虑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增强城市对农村,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带动作用;在科学布局产业空间方面,打造新型产业链,将农业―制造业―流通贸易业科学地布局在乡村―城郊―城市地域空间,以整合城乡经济资源和三次产业的经济活动,打破城乡封闭体系各自独立运行的局面,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注:本文属于课题“云南教育厅科研基金课题:云南省城市化进程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9Y0341)。)

【参考文献】

[1]Davis,JamesC.andJ.VernonHenderson,evidenceonthepoliticaleconomyoftheUrbanizationprocess[J].JournalofUrbaneconomics,2003(53).

[2]杨洪波、罗宏翔:云南城镇化政策的演变及其绩效评价[J].云南社会科学,2005(1).

[3]康云海、黄亚勤:云南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3(6).

[4]熊炎:云南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6(9).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资源共享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城市群是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城市集合体,是相当数量城市关系的总和。它的特点主要反映在,经济的紧密联系;资源的高度共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发展。其实质,聚拢这些城市构成一个巨大的商圈或经济圈。

现阶段,我国比较成熟的城市群有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它们引领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的经济势头,给中国经济带来春天。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1月,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部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是继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城市群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它肩负着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因此,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对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五省30个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原城市群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抉择。中原城市群的平稳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战略选择。良好的生态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舒心的环境,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隶属于可持续发展范畴,符合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依托,加快城市群的发展步伐,满足城镇与乡村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良好环境要求,对于实现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具有现实价值。

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生态环境优良目标的现实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是中原城市群良好发展的衡量目标之一,城市群的发展不应仅仅是经济的飞速前进,而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应是城市群发展的题中之义。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效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步骤,并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中原城市群的长远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意义

以生态文明为视角来建设中原城市群,其意义和价值非凡。第一,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味着生态环境的良好,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第二,有利于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第三,有利于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推动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拓展,形成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第四,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建设中原城市群,从根本上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为人口密集的传统农区建设探索有益经验。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承,有着密不可分而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原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

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包括中部地区的河南、山西、安徽三省,并联动辐射河北、山东两省,这五省基本是雾霾的重灾区。近年来因城市工业与家庭用车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不断增加、汽车尾车排放与日俱增,碳排放量增加,而氧气量不断减少,空气净化和调节能力日渐削弱;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楼房大增,林园绿地相对减少,在一些盆地城市往往形成逆温气象,致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和烟雾不能向上向远处扩散。这些使得能源消耗量大且快,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加剧雾霾天的形成,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很多民众只关注到雾霾对自身身体健康的恶性影响,并未从真正根源上去遏制污染物的产生。对雾霾的防护只存在于表面,忽略了源头的有效遏制。虽然有关环保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还市民以“碧水蓝天”,但是根源的问题并未解决。

(二)水资源失衡,污染普遍

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来判断,我国属于中度缺水的国家。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原本缺水的状态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再加上水资源的浪费和严重污染,势必给城市群建设带来压力。有的城市,由于河流和水源受到工业发展与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水的严重污染,致使难以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清洁,造成饮水困难。有的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影响到地下水的循环,树木的生长,造成井水枯竭。城市用水的紧张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污染,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根源。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淡薄,无法从自身建设和国家发展有效连接起来,所以造成城市生活用水普遍紧张的常态。工业生产用水后排污环节的治理不严,净化力度不够,这是造成生产用水污染浪费的重要原因。

(三)土地资源供给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

城市群的发展势必给土地资源带来压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其中之关键。联动五省发展城市化,扩大城市用地,压缩农业用地,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难免因为方法不或者执法不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剧水土流失。由于城市园林绿地少、树林生长受影响,城市汇水面积大,加之不少开发建设项目的排洪设施不到位,以及其他因素如城市河道淤积,雨水不能及时渗漏和流失,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农村科技落后,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对土地容易造成过度使用,且保护力度弱小。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且在破坏原有土地生态之后,因为技术上的弱势,观念上的落后,对土地生态的恢复工作缺口很大。使得土地的再次使用只能是更加贫瘠或又一次伤害,造成恶性循环。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驱使下,无所节制而以杀鸡取卵式的野蛮方式对待大自然,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使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循环和平衡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自然资源如空气、水、土壤、树木的光合作用等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破坏了自然法则,势必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和警告,有时会以次生自然灾害的方式让人类承担因开发利用自然不当给自然本身带来的不堪承受的结果。当人类深受其害时,意识到人类必须以文明的方式自觉地敬畏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中原城市群现代生态价值观

1.倡导健康绿色消费观念。中原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整体努力。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从根源上遏制污染的产生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污染源追根到底是人类造成的,从观念上对人们进行教化,让人们从根本的认知上深刻的领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为社会的稳定发展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善自己的周边环境,保护城市整洁文明。

2.转变传统经济发展理念。中原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依赖于现代的生态价值观念。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依靠的是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并能从行动上做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倡导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现代生态价值观,以期早日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模式。

3.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整个社会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也应重视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比如在社区内进行生态文化的正面宣讲,给社区成员普及生态建设的理念。在学校开展生态文化的课程教育,可以带领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微薄的力量。

(二)发展中原城市群生态经济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现代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大胆采用新的更加环保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探索更契合的新模式,向集约节约环保模式转变,带动整个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2.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建立适合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更好的促进整个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崛起,需要结合中原经济发展的常态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加入生态经济的观念,指导形成新的经济体系。

(三)促进中原城市群生态科技发展

1.加快生态科技创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世界的较量。将前沿科技运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符合科技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理念,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态科技的创新,就是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争取时间和机会,当今社会变化之快,科技的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而创新就是生命力。

2.培养生态科技人才。人才战略是不会过时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引进生态科技人才,对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发展作出长远有利的科学指导,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科技人员适时制定出调整方略,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城市群的平稳良好发展。所以,生态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城市群的发展作用巨大。

3.完善生态科技政策制定。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需要政府牵头,制定合理的生态科技政策,从宏观上把控整个城市群的l展走向。在制定相关生态科技的政策中,要立足中原城市群的现有经济基础,针对不同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而变,制定适合特定区域的切实可行的生态科技政策。

(四)加强中原城市群生态制度建设

1.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五位一体”建设就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契合的,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区域生态的和谐发展。另外,保护环境要从源头抓起,不仅做好水源地保护,还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稳步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的保护工程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创建工程,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城市绿地湿地等的保护,还城市及市民一片蓝天;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2.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把发展循环经济同生态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其统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加快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树立生态示范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中原城市群是涵盖五省的大城市群,地域广,难于统一管理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在,加强各区域间执法部门的联合,以及执法力度的统一,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对于整个城市群的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在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建设不规范与不健全,往往出现纰漏甚至扯皮现象,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被动和难以落实的局面。党的“十”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全民进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全民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全民以行动进行环境保护的热情。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在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目标任务体系、标准评价体系、技术指标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程序清晰、职责分明、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有监督检查、问责制度作保障,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与监督权,从而促进各种制度的落实,让环保变成切实的行动。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对于经济区的良性发展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参考文献:

[1]王陶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原城市群关系研究,经济经纬[J].2016.2.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8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非农人口比重信息熵

一、引言

我国研究城市化水平和进程的理论起步相对较晚。新中国成立后20年是建立,国家基本采取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措施,城市化速度缓慢;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开始出现大量的自发流向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日益严重,关于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得以出现。目前,较多研究是从社会学、人口学、人文地理学甚至统计学、数学的视角展开,探讨城市化概念、社会意义、城市化转化方式与道路选择。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陈洋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空间格局由北南差异转变为东中西差异,省级城市化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影响中国城市化省际差异的因素方面,传y的农业发展水平对城市化的影响正逐渐减弱,乡镇企业及外商直接投资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①邱彭华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相关分析(Ca)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福州市城市化进程问题,以及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变之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自80年代后期以来,福州综合城市化水平经历一段波动发展期后较快提高;综合城市化水平同产业结构的调整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信息产业、电子工业、建筑业及房地产业,对福州综合城市化水平有较大促进作用。②史晓庆以山东为例,运用灰度关联方法分析了山东城市化与经济、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山东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③万欢用工业总产值、人均GDp、平均每万人在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数量、非农人口比重四个变量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得出变量间的互动关系,期间用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④然而,这种从定量角度研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章较少,大多数城市化研究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而对于广州市城市化水平及其影响研究,单独用定量方法研究的文献则更少。

本文采取定量研究方法测量广州城市化水平,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广州统计信息网中的广州市统计年鉴。⑤数据包括1999年至2014年广州市的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比重等。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1999年至2014年间广州城市化水平进行测量,测量采取城市化综合指数的模式;第二部分对计算出的广州城市化水平的一系列相关因素作相关分析。

二、广州市城市化水平测定

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化发展状况的前提,所选指标必须要能体现系统的主要特征,指标体系选取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城市化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综合性原则。城市化过程是经济、人口、生活方式、地域环境等多要素的转化过程,指标的选取要能涵盖城市化的基本内涵。第二,主导型原则。因为该系统是受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社会建设城市化和地域环境城市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不同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不能等量对待,要尽量选择能突出反映城市化内涵和特征的关键指标。第三,层次性原则。众多城市化指标所反映的城市化内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合理确定其合理确定其在指标体系中的层次和位置。第四,可行性原则。对所选定的指标要素,要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概念明确,容易获取和界定,可操作性强。为此,本文选取非农人口比重和城市化综合指标来测定城市化水平,这样既可以将综合因素、主导因素结合起来,同时在分析时采取赋权方法以便识别各实际的因素及影响因素对广州市城市化水平产生效应的差别,从而保证可行性和层次性。

城市化综合指标测量广州市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标准之一,很多学者都将“非农业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但是这种方法其科学意义是有限的。这种方法侧重人口城市化,但对经济城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等没办法说明。为此,不少研究将人口、经济、生活、环境、科技、保障等方面纳入城市化范畴。根据已有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广州市的具体情况,本文确立人口、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三方面作为测量广州市城市化的综合指标。人口城市化表现为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使得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本文用人口结构、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等来衡量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产业结构的转变,即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发展的过程。根据Sullivan的研究,非农产业集中化主要有比较优势、生产上的内部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三个方面的原因。⑥综上,本文选取的综合指标有: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比重、每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均GDp、人均内政财政收入、人均规模以上工业总值、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三、广州市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一)评价体系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因素的作用也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动力结构。根据相关研究结论,可以将区域城市化分异的动力原因概括为六个方面,即自然环境条件的支撑力、工农业发展的推拉力,产业结构的转换力、科技进步推动力、外向经济的促发力、国家政策的调控力。考虑到广州市市情及资料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以下11项指标(如图5),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该市两段时间内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具体指标解释如下:以人均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两指标代表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以人均GDp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以人均农业产值和人均工业产值代表工农业发展水平、以人均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和人均社会零售总额代表社会投资和消费、以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代表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以人均进出口总额代表外向经济的发展、以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代表科技教育发展水平、以存贷款占GDp的比例来代表金融发展水平。

(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因为以上所提到的所有数据都是定比变量,故要分析影响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因素,要用到pearson相关分析,即用1999年到2014年的城市化水平指数与上文图5中的11项指标作pearson相关分析。为消除数据的屏蔽,将人均产值和人均GDp都取自然对数,进出口额按照世界银行图表集法换算为人民币,然后对其人均值也取自然对数。

对上文所计算出的信息熵确定的广州市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和广州市统计年鉴上获得的1999年到2014年的广州市人均耕地面积等11项指标运用spss作pearson相关分析,导出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3可见,由信息熵确定的城市化水平指数与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人均GDp、人均农业产值、人均工业产值、人均社会投资总额、人均社会零售总额、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出口总额、存贷款比例的显著性系数分别为0.00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

均小于0.050,且除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均小于0.010。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633、-0.935、0.988、0.978、0.995、0.998、0.976、0.945、-0.707。说明由信息熵确定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人均农业产值、人均工业产值、人均社会投资总额、人均社会零售总额、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出口总额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存贷款比例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城市化水平指数与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显著性系数为0.451,大于0.050,说明城市化水平指数与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没有明显的显著关系。总的来说,由信息熵方法确定的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社会投资和消费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外向经济的发展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区域地理环境、区域农业生产条件、金融发展水平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显著性关系。

四、结论

从城市化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与广州市非农人口比重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社会投资和消费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外向经济的发展,都属于经济增长因素;呈负相关的因素有区域地理环境、区域农业生产条件、金融发展水平,主要为地理、生态和金融环境。与广州市综合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区域地理环境和金融发展水平,主要为地理和金融环境;成负相关的因素有农业发展水平、社会消费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外向经济发展,主要为经济增长因素。从这几方面相关关系可以假定,广州市非农人口比重升高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破坏了地理、生态和金融环境;另外,经济发展并不表明综合城市化水平提高,测量结果表明的情况恰恰相反,但后者与地理和金融环境具有正相关关系。由此,我们认为,综合城市化水平测量不仅摆脱了采用非农人口比重这种单一指标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局限性,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拉动,将地理、生态、金融等环境要素纳入其中,为城市更为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上,对于广州市这样的城市,非农人口比重ζ涑鞘谢水平的贡献将越来越难以说明问题,应该寻求更为灵敏的指标体系,综合城市化水平是一种比较灵敏的指标。综合城市化水平追求将摆脱单纯追求非农人口比重和经济增长这种城市化理念,从而使城市发展能更多地关怀地理、生态、金融等环境因素。从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非农人口比重虽然达到将近90%,但综合城市化水平波动很大,且水平相对低不少。也就是说,广州市如果要提高综合城市化水平,需要摆脱单纯追求人口和经济增长这种粗放型城市发展的路子,需要更加注重地理、生态、金融,以及社会环境建设与发展。

注释

①陈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地理科学,2007,27(2):143-145.

②邱彭华.福州城市化进程的多元分析.福建地理,2001,16(4):32-34.

③史晓庆.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因素分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2):66-68.

④万欢.影响广西城市化进程因素的时政分析.特区经济,2001年1月222-225.

⑤广州市统计年鉴:http:///gzStat1/chaxun/njsj.jsp.

⑥晓会林.城市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⑦张继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信息熵研究.南京:河海大学,2004.5.

⑧岳书平.中国东北样带生态可持续研究.长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08.5.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9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引力模型;城市质量;空间发展模式;空间范围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18-03

200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决策,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即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1个半小时的经济圈(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而国家发改委宏观院项目组所做的“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研究报告”中却提出:“从空间关系和中部崛起的实际需要来看,中原城市群应该以郑州为中心,在2小时经济圈内包括河南的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安阳、鹤壁、濮阳、商丘、周口、驻马店以及山西的晋城、长治和山东菏泽等18个省辖(管)市的城市密集区”。基于这两种不同的中原城市群空间范围,本文拟运用引力模型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出发定量界定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进而确定其相应的空间发展模式。

一、理论基础

经济动力学中的经济引力论认为,“万有引力原理也适用于经济联系,即区域经济联系也存在着相互吸引的规律性”[1]。城市引力模型认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力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表示城市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其一般形式即引力模式公式表示如下:

Fab=G

式中,Fab为城市a对城市B的吸引力,m1、m2分别为城市a、城市B的人口规模,d为城市a、城市B之间的距离,G为经验系数。

这个公式现在虽被广泛应用,但它仍然只是由万有引力公式转换过来的一个基本模型,对区域发展的一些特点、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而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修正。

修正一:城市质量的确定[2]。城市是由人口、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所组成的巨大“磁场”,所以单一人口指标并不能反映城市质量。本文是通过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影响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来考察城市质量的。

修正二:距离的确定。万有引力公式中的d是指物体的空间距离,但在城市引力模型中简单应用空间距离无法体现城市间的引力关系。对于城市这样一个具体的经济主体来说,距离更多地包含了非空间因素,所以现在把d改设为一个时间距离的概念,在数值上等于两地之间按日常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所花费的时间。

二、城市间相互作用力的计算

(一)“城市质量”的确定

根据科学性、代表性、可行性原则,建立“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iUD)经过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了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中的相关指标。借鉴他们的成果,确定如下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的指标体系由总目标层、要素层、基本指标层相互联结而成,运用主成份分析法,使每一层次指标均由下一层指标综合而成,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城市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3],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得到各城市的“城市质量”如下表:

(二)距离的确定

根据中国交通地图册(1999),量出郑州与各个城市间的交通距离,对其进行处理算出两个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如下表:

(三)郑州与各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力计算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郑州步入了特大城市的行列,在未来几年郑州有望成为特大城市,它作为中原城市群中心的地位毋庸置疑。中原城市群作为一个城市集合体,本文拟通过计算郑州与各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力来确定其辐射范围进而界定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

根据前面修正的引力公式,得城市a对城市B的吸引力

Fab=G

式中,为城市a对城市B的吸引力,m1、m2分别为城市a、城市B的“城市质量”,d为城市a、城市B之间的时间距离。“城市质量”、时间距离分别取表2、表3的值,G取1。得到郑州与各城市间的吸引力如下表:

三、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界定

表4中,吸引力的值越大,意味着该城市与省会郑州的经济联系越紧密,其中吸引力大于0的城市有4个,在0和-1之间的有7个,小于-1的有6个。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吸引力e作为临界值界定城市群的范围,吸引力大于e的区域为城市吸引力的显著作用区域――“有效吸引区”[4]。若取e=0,则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只包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和焦作五个城市,城市数量少,不符合城市群的构成;若取e<-1,则郑州对吸引力小于-1的城市吸引作用就不显著了,这样的城市群就不是一个有效的系统,阻碍各个城市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顺畅流动。所以,现取e=-1,选取吸引力值在-1以上的城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共12个城市,分别为: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安阳、平顶山、商丘、周口、菏泽、晋城、长治。河南官方及几乎所有的学术文献中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均包括郑州、洛阳、新乡、焦作、济源、许昌、漯河、平顶山。与其不同的是,上述定量界定的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不包括济源、许昌和漯河,而把安阳、商丘、周口、菏泽、晋城和长治六城市加了进来。

山西晋城、长治和山东菏泽,这三个城市是距离郑州最近的省外地级市,而且也都是离它们的省会比离郑州更远,理论上可划入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目前这三市都没有明确表示要主动融入中原城市群。毕竟作为核心的郑州实力还不是很强,它们到郑州的交通也并非十分方便,所以,在可行性上暂不能把菏泽、晋城、长治划入中原城市群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还是会逐渐地融入中原城市群的。

济源、漯河、许昌三市按照与郑州吸引力大小不能划入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但是按照城市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却分别位居河南省的第二、四、六位,竞争力较强,并且都在距离郑州一小时经济圈内,应当划入中原城市群空间范围提高其作为增长极的作用;考虑到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连续性和完整性,介于安阳和新乡之间的鹤壁也应列入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内。至此,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为以下十三市: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济源、安阳、鹤壁、许昌、漯河、平顶山、商丘、周口。

四、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模式

本文界定的中原城市群十三市,都沿京广线、陇海线、焦枝线等铁路线分布,具有明显的铁路指向性,呈现出纵横交叉的大“十”字型特点。郑州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点上,纵轴为沿京广线轴(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横轴为沿陇海线轴(洛阳-郑州-开封-商丘)。这种分布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城市群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打下基础。为突出各经济区域的特点,从整体上把各区域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中原城市群应选择“一核二轴三角四带”的发展模式。

“一核”即以郑州为中心城市及其边缘区组成的郑州都市圈,其功能是聚合全省各种要素,向城市群边缘带和外部区域传递辐射作用。加快郑东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加速周边郊县(市)的城市化进程,完善卫星城市布局;加强协调,统筹规划,适时调整区划,实现中心城市跨区域低成本扩张,协调要素整合、产业布局和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吸引国内外著名企业进驻;改善投资结构,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等。

“二轴”为沿京广线纵轴(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和沿陇海线横轴(洛阳-郑州-开封-商丘)。洛阳-郑州-开封-商丘是中原城市群内工业基础较好的带状区域,还有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开-洛高速公路贯穿整个带内,带内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所辖区域基本撤县改市,基础设施良好。带内各县级市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且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具有承接中心城市产业梯度转移的能力和基础,并以其各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形成对中心城市的互补。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是中原城市群内沿京广铁路的新兴产业带,带内资源基础类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比较相似的产业结构,能源、机械、石化、冶金、建材是其支柱产业,近年来,煤电铝特别是电力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双汇集团、银鸽集团、集团、许昌卷烟总厂、许继集团、瑞贝卡公司等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是其龙头和品牌。带内的新郑、禹州和长葛等县级市和郾城、临颍、许昌、原阳等县近年来发展迅猛,特别是新郑市2002年与巩义一道跻身于全国百强县市。

打造“金三角”。由于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前还处在一个初始阶段,城市群内部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偏低,区域整体经济实力较弱,相互间经济联系尚不够紧密,竞争合作互动机制有待形成、完善,一体化程度还不高,距较成熟的城市群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多方面促进,特别是从基础上强化相互间联系。除加强中心城市间联系外,比较现实可行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增长三角”的作用,打造众多“金三角”。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郑州-开封-许昌、郑州-开封-新乡、洛阳(含吉利和小浪底)-济源-焦作、漯河-许昌-平顶山和商丘-开封-周口等。

培育四大产业发展带。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城市为载体,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和协作,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向基地化方向发展,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化方向发展,通过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和园区化发展,带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努力培育形成四大产业发展带:重点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加快发展新-郑-漯(京广)产业发展带,发展壮大新-焦-济(南太行)产业发展带,积极培育洛-平-漯产业发展带。

上述提出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模式是在中原城市群现有发育阶段的基础上提出的,也就是说这只是中原城市群近期所应采取的发展模式。由于决定城市群发展因素的动态性,决定了任何地区城市群模式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的,因此,必须根据中原地区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城市群模式,以防“落后”‘的城市群模式成为中原地区发展的桎梏。

参考文献:

[1]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47-48.

[2]赵霞.南京市卫星城市发展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3]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1-144.

[4]尹虹潘.对城市吸引区范围界定的理论分析[J].财经研究,2005,(11):108-114.

Studyonthespacedevelopmentmodeofthecityclusterinthecentralplain

SHiXian-guang

(economicsandmanagementsciencedepartment,Sngqiunormalcollege,Shangqiu476000,Chian)

城市经济学原理篇10

论坛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张巨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廖明共同主持。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作了大会开幕式致辞。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作了题为“面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谈到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关于总体经济形势估计;二是金融危机的教训;三是中国的经济;四是展望后危机时代。他认为,2009年经济还并没有发展到原来很多人预想的那么坏。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有两点,一是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和缺乏监督;二是金融界从业人员道德操守的低下和道德规范本身的缺陷。深层次原因有五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失衡;世界供需平衡严重失衡;国际贸易货币严重不适应当今世界的需要;全球格局已经发生变化,治理框架不能适应当前的实际;西方强行推行的民主观、人权观和西方制度,造成广泛的绝对冲突。展望后危机时代,蒋正华认为有四个方面的改革值得认真研究,分别是:科技革命、能源革命、增长模式的革命、生命科学的革命。未来应该从世界的高度和从历史的深度这两方面来认真研究世界的形势,研究中国的形势,来研究我们今后长期跟当前的这样一些政策的走向。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在演讲中指出,目前我们要以低碳经济引领城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其中包括三方面内容: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当前必须做好低碳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加强规划管理,引导城市科学合理的发展。他提出,目前城市管理现在有不少问题,管理方面的法制还不够,要鼓励利用新手段。低碳经济对我们经济结构方面提出了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出现新的技术革新。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认为,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建楼房和基础设施等,还应该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问题。现代化的标志,不仅指我们的经济发展,物质文明水平提高,还应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等。现代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必须做到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目前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要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三产结构来说,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并且结构层次普遍较低。需求角度来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再者,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将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这种要素投入方式转为依赖提高创新能力,依赖技术进步,依赖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总结了我们国家的“五个转变”,即由过去的以基本生存为目标的发展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由外向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内需集约型的发展方式;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从一穷二白的低收入国家逐渐到上中等国家的转变;由发展中国家转变为有责任心的大国。

与会专家对中国城市建设与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题演讲和讨论。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就住房建设问题阐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一个区别,两项政策,三对矛盾和四点对策。他提出的对策是:1.研究和制定完整的住房制度和政策,并上升到法律的地位或层面,制定“城市住房法”和相应的“住房土地法”。2.大力促进城市房地产二级市场的扩大和发展。城市住房建设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不断建设新住房;二是充分利用已建住房,提高已建住房的使用效率,减少闲置房。3.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实行城乡住房制度与政策的对接和协调。4.构建和完善城市住房和住宅用地的税收体系,逐步实施不动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