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十篇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十篇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1:27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篇1

[论文摘要]分析了国内建筑设计行业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给出了一条建筑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之路,提出了以优化的管理为前提,采用图文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协同化设计相结合来完成设计院的信息化建设。

在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设计和管理一般分为2个系统来处理。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只引进管理信息系统还是不行的,设计系统也要考虑,这样最终能使得2个系统既能结合起来运行,共同享用资源,亦能分开来单独执行任务,对节约资源有利。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2个系统缺一不可。

l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在建筑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避免误入以下2个认识上的误区:

(1)误区1:信息化只是生产工具。由于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比较依赖于工程的需求,所以有人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只是为了工程设计服务的一个生产工具,而忽略了企业信息化其实是为整个企业目标服务的,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2)误区2:信息化是技术问题。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信息化建设是技术性的工作,只要花些钱买些硬件和软件,教会员工使用就完事大吉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是对企业管理的一次提升,它是将信息技术、企业组织构架、经营战略、营运流程、人力资源等诸方面协同集成、最重要的是流程再造促进企业管理转变。企业信息化的成功要素“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所以单纯技术性的概念会将企业信息化的实践引入误区,这也是国内许多企业往往信息化投人大但效益不高的症结所在。

真正优秀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将适合于某一行业的、经过考察多个成功企业最终将最先进最适合的管理理念融人到信息系统中的管理系统。大家需要先优化现有的管理,使用优化后的管理思想来选择定制自身使用的系统,然后再使用这一含有管理思想的系统来进一步改变大家的管理思想,从而实现相互促进,用好的思想建立好的系统,再用好的系统渗透更好的管理思想,形成良性循环。

2设计系统的信息化

设计单位最大量、最重要的工作是生产设计,信息化的要求也最紧迫。随着竞争的加剧、设计规模、复杂程度的加大,对团队协同完成整体设计、增强设计团队的配合与协同,从更深层次来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资源的整合、缩短设计周期、以更进一步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需求愈来迫切。基于这种需求,人们提出了采用图文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协同化设计相结合来完成设计系统的信息化。

2.1图文管理

以纬衡浩建科技有限公司的解决方案为例解释一下图文管理。

(1)快速建立设计资源数据库。

(2)文件自动扫描上传:扫描画出的所有图形文件然后归档到某工程。

(3)手工上传。

(4)自动识别和归档。

(5)提取图鉴信息。根据建立的分类规则,将某1文件分类后归档。

(6)自动拆分图鉴。将1个图拆分成n个图,即n个文件,给予不同信息提取海量数据。根据以上几步,建立起了图文数据库,这样就可以实现全文检索,图鉴检索,图文检索,提高设计图纸的重用性,节省了开发时间,共享了资源,避免了重复开发带来的资源浪费。这样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给企业赢得了声誉。

2.2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就是一个个体或组织将自己和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知识管理学家认为,知识分为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而企业的知识管理不仅仅是对企业中个人而言的,它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使企业…t、应市场的挑战,并且能够比竞争者保持一定程度的领先。现在,企业对信息化系统得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处理,也不再是单纯的行政事务了,其任务是要提高整个企业的运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知识共享和再利用的问题。知识管理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给正确的人,使他们采取最合适的行动,避免重复错误和重复工作。

2.3协同设计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篇2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息化现状战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面监着许多问题。

(1)广度不深。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不平衡。目前较为全面采用信息化技术仅限于特级、一级等一些大的建筑队企业,这些建筑企业建立了互联网,在办公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标等方面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信息技术。但大多数建筑企业普遍重视生产经营,忙于发展,对实施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

(2)深度不够。很多已经购置微机的企业,都以单机操作为主,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利用网络资源来加强企业与外部市场的沟通或对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各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进行整合,也没有借肋网络开展商务活动,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特别是对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度低,在企业管理上收效甚微。

(3)建筑企业信息化基础条件较差。突出表现在人员文化素质低及装备差上,尤其是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无法开发满足本企业个性化要求的软件。具备较深厚的计算机知识、熟悉本单位业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有力推动者。但长期以来,对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相互脱钩,分开进行,缺乏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训,人才过于单一化;有些企业经济实力弱,资金不足,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同时管理不规范,也使信息化方案难以见到成效。

(4)国家有关法律相对滞后。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取决于相关合同法律框架的制订,只有制订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使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企业信息化营造公平的交易平台,才能促使其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中。但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缓慢,国内关于此类法律要么空白,要么简单,难以确保建筑业信息化运作的安全性、合法性。

(5)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促进作用认识不足;一方面表现在技术、资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化程度不高,没能为企业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和对接方式;未发挥对企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二、政府及企业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一)政府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政府作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倡导者、促进者及使用受益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目标是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设施并适应现代化发展;利用政策指导了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共享,投资建设公共设施基础,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大力发展电子政府等。

(1)尊重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各条渠道调动和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信息化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发展电子政府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带动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和运行,把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去。一切以企业为中心,通过市场运作,循序渐进地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以此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建设。

(2)政府立法保障。政府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立法保障,一方面,在信息化建设初期政府致力于建立高速信息公路,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法律保障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激励企业投资信息化,从而促进信息化的提高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推进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的要求转变,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3)引导民间资金的投入。关键要扩大第三方(如信息化建设服务商)的投资力量,由于信息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对民间资金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应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将一些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交给第三方来做,引入民间资金,发展信息产业。因此,国家应当出台相关的风险投资管理规定,开放民间资金市场,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增加对信息产业的总体投入。如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通过维持低廉资费扩大需求等手段,对信息产业单位给与一定的支持,政策性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增加信息公司的收益。

(二)建筑企业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向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并成为企业本身的自觉行为。且信息化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现在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都希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充分开发、利用和管理所需的信息资源,建立各种信息系统,实现招标、采购、建设、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以提高企业动作效率,降低成本,创造利润,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1)信息化建设结合企业基础管理。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素质。企业信息化建设应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水平为主导,不能搞花架子,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的生命力在于融合。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的管理方式、生产经营方式、企业组织的改革、改造结合起来。与本企业管理荼融合得越紧密,就越能发挥“加速”作用,实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接受并采用更加先进、与国际惯例更加吻合的管理思想和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对传统管理和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和改善各项基础管理荼,推动管理创新。

(2)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技术、资金密集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雄厚的资金和人才支持,难以一步到位,必须分阶段逐步实施。为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整体效益的发挥,要制定整体的规划,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在硬件和软件的选择上,既要满足企业现实需要,又要有较好的拓展性和兼容性,避免以后升级发展时,增加投资负担。分布实施就是要找准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需要,从影响建设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实施重点突破,以重要程度为序,建立一些子系统,循序渐进,逐步做到企业内部数据库的高度共享和集成,最终达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

(3)建立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信息系统。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应由单机操作向网络化发展,把一个个信息孤岛连接起来。根据建筑业的特点建筑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应基于网络和大型后台数据库,系统要做好整体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信息的子系统应由合同、预算、物质、人力档案、查询等死气沉沉成,各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信息共享,保持内部信息畅通。同时要有选择的与外部信息连接,有效利用外部信息资源。

(4)要保障企业内部信息安全。信息是企业重要的资源,必须保障信息的安全,防止本企业商业机密外泄,损害企业利益。信息安全可以从管理管理、技术上予以保障。要通过建立企业信息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建立完善安全的密码体系,采用多种的与外部信息系统连接,有效利用外部信息资源。

(5)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培训。为信息化建设培养人才,建设企业管理系统,人的因素是关键。信息技术无论多么先进,如果没有人的介入,其作用无从发挥。信息化建设要求具体实施的企业具有全新的信息化理念和新型知识结构。目前,绝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员工不能适应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要把加强培训作为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对职工进行观念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加强全员性计算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培训,尤其要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三、结束语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篇3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目标是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设施并适应现代化发展。例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明确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1];国家大力投资于电力、通信线路,扩大电讯容量,加强对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设备、数字程控、远程通讯的投入等。同时,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增加效益。各种企业根据行业特色、具体运作状况,均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据国家经贸委对2000年it投入最大的100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80%以上的企业设立了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总裁或副总经理[2].

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来看,国家和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国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战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外部网络,构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也得到了发展,但仅处于简单的使用计算机阶段。第3阶段,部分企业逐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把信息化建设列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主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一方面政府积极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政府。第3阶段,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面临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逐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自主投资及经营力度,信息化服务作为新型产业也应运产生了,同时,也吸引了民间风险资金的进入。

2、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局限和不足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生产经营特点,如工序复杂、动态性强、资料档案繁多、信息管理难度大等,建筑业应用信息化管理整合企业资源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有关法律相对滞后。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取决于相关合同法律框架的制订[3],只有制订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使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企业信息化营造公平的交易平台,才能促使其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中。但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缓慢,国内关于此类法律要么空白,要么简单,难以确保建筑业信息化运作的安全性、合法性。

(2)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促进作用认识不足;在技术、资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化程度不高,没能为企业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和对接方式;未发挥对企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

(3)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软件市场的无序竞争问题也亟待解决。

(4)建筑企业未能充分利用internet带来的便利,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5)以应用单机版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和即时传递,效率较低。据有关资料,美国的pC机的深度使用率为38%,而中国只有6%[4].

(6)具备较深厚的计算机知识、熟悉本单位业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有力推动者。但长期以来,对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相互脱钩,分开进行,缺乏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训,人才过于单一化。

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其他行业,因此,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发展策略,主要应该是根据自身财力、技术、发展战略、市场核心竞争力等,研究介入信息化建设的时机、投资的力度、建设信息化的模式等。

3、政府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我国信息化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政府作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倡导者、促进者及使用受益者,利用政策指导了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共享,投资建设公共设施基础,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大力发展电子政府等。

(1)尊重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各条渠道调动和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信息化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发展电子政府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带动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和运行,把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去。一切以企业为中心,通过市场运作,循序渐进地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以此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建设。

(2)政府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立法保障。一方面,在信息化建设初期政府致力于建立高速信息公路,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银行、税收等金融管理体制、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等的联网信息化建设。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法律保障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激励企业投资信息化,从而促进信息化的提高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推进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的要求转变,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3)引导民间资金的投入,扩大第三方(如信息化建设服务商)的投资力量。由于信息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对民间资金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应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将一些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交给第三方来做,引入民间资金,发展信息产业。因此,国家应当出台相关的风险投资管理规定,开放民间资金市场,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增加对信息产业的总体投入。如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通过维持低廉资费扩大需求等手段,对信息产业单位给与一定的支持,政策性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增加信息公司的收益。

4、建筑企业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实现信息化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加大这一方面产品的应用工作。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从企业的本身条件出发,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推进。企业也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带来高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即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扩大收益的同时,若投资不善也可能使其陷入投资困境。为此,建筑企业必须准确理解和应用信息化管理,对信息化管理进行评价,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对建筑企业而言,一个准备充分的、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战略应包括:

(1)企业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准确定位。尽管在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等方面具有共性的企业,可以相互借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但是,任何企业信息化模式(即使是非常成功的)都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的。因为,每个企业所面对的问题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投资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决策层首先应当从经营战略、体制、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自我诊断和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方针、范围、阶段和深度,确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很好地服务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2)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由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因此,企业首先应制定总体目标,同时,根据企业本身的经营方式、产品特点、管理流程来规划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目标。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有:加强企业各层人员之间、企业与各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和优化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等。只有逐次实现阶段目标才能不断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如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等;加快信息流通,实现内部资源共享;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充分利用企业网和互联网,建立网上营销系统,积极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实现公司经营信息化,实现经营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智能化,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调整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使之与信息化系统相配套的,逐步实现企业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等。

(3)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时机及投资力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启动涉及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流程的新建、重组与再造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关系到人员的工作方式、思想观念等。因此,启动时机和投资力度的选择便变得至关重要,企业应全面、客观地分析国家对信息化建设和企业自身对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蓄积动力、克服阻力,积极地、有计划地准备信息化实施所需的条件,并由此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投资额。

(4)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评价。信息化建设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过程,所以必须定期对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业务进行评价,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与过剩,及时调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实现优化企业的价值链,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的目标。

5、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方面,如单机操作文档处理、数据计算,未能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整体化管理控制。建筑业在继续加大对信息化的投资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建设和应用的策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借助第三方信息公司的力量,深入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等,实现建筑企业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金达仁。我国企业信息化渐入佳境[oL].人民网,2003-05-14.

[2]安筱鹏,王厚芹。中国企业信息化回顾与展望[n].中国计算机报,2003-02-26.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篇4

1.1信息化管理是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

随着建筑企业的迅速发展,地域已经跨出国门,海外项目越来越多,即使是在国内,我们更多的时间也不在办公室,不依赖于信息化,我们已经无法管理和沟通,更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1.2物资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物资是重要的生产支持过程和重要的价值创造过程,是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管理的提升有赖于物资管理的提升。物资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提升的重要途径,所以物资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建筑企业物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由于建筑企业点多线长的特点,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对占整个工程成本60%~70%的物资成本进行控制,更是企业管理的一大难题。所以很多建筑企业都开始研究和建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由于企业各自存在实际情况的差异,即使同样是建筑企业,现有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仍不能完全通用。目前,我国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方面,与国外计算机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无论在开发技术还是在应用水平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国内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广大计算机技术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的勇于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会开发出高水平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3中交二航局物资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结合中交二航局的管理现状及发展要求,笔者对物资信息化建设制定了统一的规划。以建立一套先进、适用的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目标,提高信息化的利用率与共享性,使物资工作与信息化管理有机结合。物资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的原则是实用、高效、即时、系统。目标是输入简便、结果适用、系统可靠、数据贯通。组成部分有项目物资工作模块、物资对外商务模块、公司物资管控模块:①项目物资工作模块:立足项目实务,覆盖物资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②物资对外商务模块: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电子商务模块与内部物资工作系统信息交换,最终实现物资对外采购的电子商务化;③公司物资管控模块:在项目物资工作模块、物资对外商务模块的基础上,建立管控模块,能实时管控物资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系统会明确身份设置,简化操作步骤,强化系统流程,满足实际需要,减轻事务性劳动强度。通过信息化,固化流程,提高管理的可靠性。

4中交二航局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对于中交二航局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已拟定详细的设计需求,其设计的主要特点有:

4.1“一竿子到底”

系统架构设计为项目部、分子公司、公司三层,既涵盖了基层的基础工作,也涵盖了管理部门对业务的管理。基础数据全部来源于项目部,如计划、采购、消耗、结算、支付等原始数据,而上层的管理则依托于这些数据指标,体现了“一竿子到底”的集约化思路。

4.2实用性

一个再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如果做不到实用,也不能称之为好系统。本系统的设计,基本上把对实际工作的要求完整地搬到了网上,也就是立足实用。物资工作是一项繁杂的活动,既需要到现场,又要有严格的账务管理要求,实现信息化后,数据的贯通,可以避免重复劳动,报表的自动生成,可以避免人工处理,从而账务、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物资人员可以从繁重的文字事务中解脱出来。

4.3智能化

整个系统的所有模块之间环环相扣,数据之间也相互关联。系统设计的数据自动关联与控制、自动提示与预警、待办事项及工作流转情况的提示,体现了智能化管理。如计划管理的设计:工程部(使用部门)编制工程(施工)需用计划———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批———物资计划员做计划平衡———制定采购计划。在计划管理模块中,需用计划与采购计划关联。而在计划管理与仓储管理模块之间,计划数量与领用数量又自动控制,并根据领料数量与计划数量的比例自动预警,如领用数量超出计划数量,则系统中不能完成出库,以此体现限额领料。

4.4人性化

系统强调输入的简化和人性化,力求实现每人平均每天1小时在网上完成工作。而且在系统应用过程中,业务部门会协同技术部门,及时提供指导和服务,并结合实际情况,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保证系统的稳定与完备,使之即时、实用、易操作。

4.5三位一体

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工作体系,缺一不可。没有项目物资工作模块,信息会缺失源头;没有商务模块,采购的过程无法体现;没有管控模块,系统中录入的所有数据就失去了意义。

4.6必填项多

数据录入时,必填项会比较多,这是基础。有了这些基础数据,再加上系统的数据处理和输出功能,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所以,必填项的增加,可能会增加一定数据录入的工作量,却能大大简化后期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如仓储管理的数据流向:(1)入库管理。现场验收单———验收序时台账———收料单———采购日记、库存明细账、保管账。入库管理中的所有数据,均以现场验收为基础,即验收序时台账、收料单、采购日记、库存明细账、保管账等信息的源头都来自于现场验收单。(2)出库管理。①工程用料领用:按工程部位领用———导出部位领用汇总表———与计划对比;②施工用料领用:按使用部门领用———导出部门领用汇总表———与计划对比。通过工程用料的领用与计划对比情况,能达到限额领料的目的,同时由系统自动生成核算核销表。通过施工用料的领用与计划对比情况,进行单机核算、按台班计入部位成本。

4.7规范化

通过系统,可以对物资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进行规范化,如编码体系,单、账、表的格式,物资合同范本等等。系统中会植入所有的物资管理工作流程,给物资人员提供学习与指导,操作人员也可以随时查询操作流程、待办事项及流程的流转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化固化流程,以规范基础工作的管理。

5结语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篇5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1.建筑企业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静态定额一直是在我国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所采用的,但是由于一部分建筑企业仅仅把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当成一种结果,而忽视了信息化的过程.即企业单方面的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各种工程造价的相关软件,来提升整个信息管理的效率,从而忽视了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动。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和内部技术人员不能深刻认识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没有把信息化建设当成完成工程造价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其的重视也有很大缺失。不仅如此,还有一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与决策者仅仅把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当成一种“面子工程”来建设,大力的建设只是因为一些规范要求或舆论压力,从而使得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从总体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认识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同时这些认识上的不足也是各个建筑企业应该首先处理的问题。

2.建筑企业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

目前建筑企业还没有较为统一和全面的信息管理体系,从而使得各类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储存与管理。虽然说大部分建筑企业内部都有了较为丰富的造价信息数据,但是因为各个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与沟通,这些信息数据只能封闭的进行储存与使用,失去了其必要的时效性与精准性。此外,目前工程项目的造价信息数据基本上都单单掌握在少数群体的手中,并且随着项目工程的变化其变动也较快。信息缺乏沟通与共享将直接带来多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建筑企业工程材料的价格变动一般都较快,没有良好的信息共享就会使得企业难以掌握最新的工程造价信息,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的成本计算出现失误;第二是建筑企业之间信息堵塞将会直接影响到各个企业的利益,使得工程各个部分的价格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有序发展。

3.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人员的素质低下

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大工程,所以也需要一些高素质的信息人才进行综合的管理工作。但我国目前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信息人才正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即企业内部资格较老人才的技能与理论一般都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大部分的新人才由于其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将信息管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技巧,从而使得建筑企业的信息管理人才出现一定程度的缺乏。此外,建筑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大部分企业都单单依靠定期的各种会议对信息管理人才进行教育,这对于建筑企业的实际需求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二、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1.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意识

对于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来说,其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是整个造价管理工作稳定进行的前提。在实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相应的管理人员应该有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是充分认识工程造价信息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信息化建设不但要管理好管理中各个软件之间的兼容性等问题,并且其身为建筑企业的重要部分对管理任务的完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是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需要信息、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相应理论知识,还要把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联动部门相关职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最优信息管理:第三是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劣与管理实际情况,通过多方面的对比与整合,明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2.完善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

就我国目前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库。但是因为这些资源库的质量不一,并且数量上也不够,因此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健全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所以说,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人员应该把其工作重心转移到这些信息的整合和联系上,从而进一步的完善信息资源库,从而给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提供资源基础。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应该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系统对信息的抽取和管理效率,从而满足各个层次的工程造价在信息方面的需求。

3.构建工程造价信息标准体系

由于我国各项经济正处速发展时期,而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因为其独特的效率性和全面性,己经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建筑工程项目中。但是因为目前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必要的信息表针,从而其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共享也存在着阻碍。所以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应该先针对电子软件等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标准,并把各个部分有效的联动起来,最后根据工程实际的要求,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体系。

4.增强企业之间信息的相互联系

目前建筑行业中出现的大部分混乱基本上都是因为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共享,从而使得工程造价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基于此种情况,建筑企业应该有针对性的建立一种企业间相互联系的信息共享交流体系。在这之中,主要应以建筑企业的建造方与供应方为主要基准,把各个企业的工程造价信息体系联系在一起。在这之中,因为建筑企业的供应方拥有各种建筑材料的造价信息,而建造方承担着整个工程的建造过程,所以供应方和建造方的深度融合能够大大增强工程造价信息的透明程度。此外,在这个信息共享交流体系中,对于供应方和建造方的监督等各类工作,应该由两个不同的部门进行独立的监督工作。这样以后就能够大大的降低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内部的资源分配,从而增强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相互协同性。

5.加强建筑工程造价信息人员的培养

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是一个交叉性较强并且过程繁琐的一项工作,所以其直接的信息管理人员必须拥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应对信息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因此培养高复合型和素质性的人才,就成了目前建筑企业各项活动中的重中之重。首先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全面的企业内部信息人员的数据库,并把各类人员按照其自身的素质进行必要的排名;其次是建筑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引导内部人员组成一个网络体系,并分析各类造价信息人员的流动情况及原因,从而对本地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必要的预测,进而基于此对企业内部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最后建筑企业还应该积极开展一些交流活动和网上授课等等,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造价信息人员在日程生活中都能得到技能和经验提升,进而增强建筑企业信息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促进建筑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以后必将有更宽广的研究前景。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在当下更应该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的掌握,积极借鉴国内外在此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从而最大程度的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慧紫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研究现代商业,2013年21期

[2]沈天文.让工程造价信息化更好地为建筑企业服务福建建筑,2008年4期.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篇6

【关键词】信息化精细化综合项目管理

1.企业基本情况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公路、桥梁施工,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和对外经营资质,年施工生产能力为60亿元。设备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前列,多次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2.综合项目管理系统

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项目管理能力的高低是公司竞争能力的直接体现,更是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公司把信息化重点放在项目管理系统上,于2008年开始着手开发研制企业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公司总部、权属单位、项目部人员使用个人账号,按照职能权限进入平台,进行公司的业务管理工作。全面的业务管理,系统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强大的管理手段。模块涵盖了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的经济类和非经济类的全部业务,为企业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

2.1企业、项目基础信息

企业基础信息是企业物资信息、机械设备信息、企业模板的汇总,是企业多年来针对自身物资、设备需求而编制的一套完整信息库;内容涵盖了定额库中物资、设备的名称、编码、规格型号、材质等信息。企业基础信息包括:“根节点”“投标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模板的主要功能是:定义常用数据库字段名定义、制定操作模板。是公司多年来形成的自身管理特点、经验和模式的积累。项目基础信息是所有项目管理业务最基础模块,需要先行处理。项目基础信息包括:“项目立项”、“项目人员编制”、“项目信息汇总查询”。建设项目立项,根据工程项目组建项目部机构名称,及录入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经部建立是项目人员维护以及项目人员授权,项目信息汇总查询,查询项目信息以及人员角色情况内容。

2.2招投标管理

招投标管理是企业经营业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实现其他相关模块功能的前提,需要重点关注。该模块帮助用户建立企业投标资源库,并对企业过往投标情况、竞争对手情况进行管理和分析,辅助企业决策。招投标管理包括“投标信息管理”、“投标管理”、“投标资料管理”。“投标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企业准备投标工程的登记及跟踪管理,方便管理者对报名工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工程动态信息。“投标管理”功能比较全面,针对企业在投标过程中的介绍信管理、标书编制、投标资格预审、保证金管理、封标申请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投标资料管理”相对比较简单,而且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能使用该功能,包括了企业业绩资料维护、投标使用证书申请、合同借用申请、投标资料使用查询、主材市场价格登记。为企业投项目工作相关基础信息依据和参考。

2.3物资、设备管理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物资成本在整个工程成本构成中占60%至70%。做好物资计划的管理,实现需求计划、采购计划和生产进度的吻合。加强对物资消耗量的控制,逐步形成企业的消耗量定额。物资管理包括:“基础信息维护”、“供应商管理”、“物资计划管理”、“在用物资使用管理”、“物资报表管理”。针对企业自有机械设备、内租机械设备、外租机械设备的管理。搭建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机械设备分类、统一编码等标准。实现各种计划、申请、报废、调拨的审批,提供设备动态分布台帐、设备运行及维修保养统计分析等功能。机械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分类、编码”、“设备登记管理”、“设备变价”、“设备查询和分析”、“项目设备需求计划”、“项目设备现场管理”、“项目检测设备管理”、“备品备件管理”、“项目设备查询和分析”。

2.4成本资金管理

成本管理和控制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重点,通过系统地运用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方法,可对构成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成本的各个生产环节实施有效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并对下属各单位项目部资金的回收、使用支付的计划管理,业主工程合同收款等方面的管理。满足企业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对项目成本进行动态管理的需要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基础信息”、“计划成本管理”、“实际成本”、“成本综合分析”。

2.5进度、质量、安全、环境管理

进度管理包括:“开工报告”、“项目计划制定”、“实际进度填报”、“项目计划查询”、“省外工程项目分包情况”、“国外项目风险报警”、“形象进度照片”。质量管理包括:“质量工作目标”、“质量控制过程”、“质量信息库”。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知识库”、“安全目标与计划管理”、“安全培训管理”、“安全动态管理”。环境管理包括:“环境因素信息库”、“环境管理策划”、“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检查记录表”、“合规性评价报告”。主要支持公司4标合一的体系建立与运行。

2.6风险管理

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是通过对施工风险的防范,降低施工损失,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识别、风险建立、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通过风险预警将系统预知的风险项提醒给用户。

风险管理包括:“进度管理风险预警”、“工程和合同变更风险预警”、“分包合同支付提前预警”“设备维护风险预警”、“成本执行风险预警”、“工作延期风险预警”、“保函到期提示”。

3.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

龙建路桥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精细化管理,企业管理效率得到了提升,管理的效果初步展现。具体的应用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强化过程控制

公司通过对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在有限资源约束下,对全部施工项目和各项职能管理有效的管理,从项目的投标到竣工全过程控制,加强了工程项目的实施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在实施信息化的4年中,公司的年施工生产能力从23亿元提高到60亿元,没有出现以往因规模骤增,导致的过程管理滑坡

3.2增强成本、资金监管力度

公司信息化的建立细化了公司内部的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加大了对成本的控制和资金流动的监控,改变了传统的采购和管理模式,实现了公司物资材料的集中控制功能。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公司所有资源的集中控制,统一调配,在资源上可以做到重复利用,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3.3实现必要的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系统的使用,提高信息的集成度,屏蔽了大量无用的信息,将有用的信息高度集成,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信息的质量得到改善,为生产运作和科学、快速的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依据。最终体现为公司的各种资源在信息系统有效的指导、调度下得以合理的配置。

3.4提升风险防范的能力

通过信息系统对项目实施中,过程信息的整合与分析,清楚及时的发现在发遇到的异常情况,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调整,克服了由于龙建路桥的项目地域分布广,点多、线长、面广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尤其在对省外和国外项目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结语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精细化管理既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又是管理工作的目标。在今后的企业具体工作中,我们将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要求,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手段,以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深度和应用广度。

参考文献:

[1]张毅.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资格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篇7

1)有利于调整工作流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有利于调整工作流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将有助于企业信息组织工作,进而调整工作流程,使建筑工程建设的工作流程更规范,以便适合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企业而言,从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出发,有效整合建筑工程基础化信息,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还能为企业领导人的科学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组织企业信息。

2)有利于规避企业风险。有利于规避企业风险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又一优势。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材料采购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如电子邮件、互联网等,传达给承包商和供应商,一方面可以在双向交流沟通中增加信息透明度,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规避企业风险。无论是降低采购成本还是促进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都能使其受益。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控制,也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测后能改变,进而规避企业风险。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水平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性有待提高、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人才素质偏低、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存在缺陷。在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性方面,缺乏必要的战略计划为支撑,使得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举步维艰。在建筑信息管理人才方面,由于建筑工程信息管理范围广,涉及部门较多,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现有的信息管理人员无法满足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另外,在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方面,由于忽视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较为滞后,缺乏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规范建筑工程信息化,也从客观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因此,探索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1)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性,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方面,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a.根据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符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信息软件,以便建筑工程信息化更好地为建筑工程管理服务。b.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广泛应用局域网、互联网等信息共享平台,促使建筑工程管理相关信息在此平台上得到分享和交流,变纵向的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的信息交流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建筑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c.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应用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利用质量管理软件,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

2)培养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信息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建筑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不仅懂得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灵活变通,理论结合实际,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在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促使在实际工作中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人员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3)完善管理控制体系。完善管理控制体系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完善的组织架构是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保障,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由于没有开展对建筑工程的统筹规划,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有的地方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缺乏共享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都不利于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而言,完善管理控制体系,应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从制度上保障建筑工程信息化的顺利进行,制定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制度,科学合理地控制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规范运行。

4结语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篇8

关键字: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

前言:从当前社会发展的态势来看,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已经具备了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不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依旧需要完善,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着较为显著的劣势,这就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受到了阻碍,影响了其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将针对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状及提高途径进行有效分析。

一、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是为了紧密的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筑工程行业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理念,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正在面临管理数据增多、管理范围加大等问题的出现。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必然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能力与质量,以下将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优势进行研究分析。

1.1有利于做好战略规划

有利于做好战略规划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之一。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将有助于企业做好战略规划。具体来说,建筑工程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高标准、分步骤地做好企业战略部署,在建立信息体系结构模型中,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行规划,站在战略的高度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1.2有利于调整工作流程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有利于调整工作流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将有助于企业信息组织工作,进而调整工作流程,使建筑工程建设的工作流程更规范,以便适合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企业而言,从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出发,有效整合建筑工程基础化信息,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还能为企业领导人的科学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组织企业信息。

1.3有利于规避企业风险

有利于规避企业风险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又一优势。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材料采购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如电子邮件、互联网等,传达给承包商和供应商,一方面可以在双向交流沟通中增加信息透明度,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规避企业风险。无论是降低采购成本还是促进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都能使其受益。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控制,也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测后能改变,进而规避企业风险。

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建设、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也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面对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建筑行业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只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严格的落实信息化管理制度,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能力的提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水平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性有待提高、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人才素质偏低、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存在缺陷。在建筑工程管理决策性方面,缺乏必要的战略计划为支撑,使得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举步维艰。在建筑信息管理人才方面,由于建筑工程信息管理范围广,涉及部门较多,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现有的信息管理人员无法满足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另外,在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方面,由于忽视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较为滞后,缺乏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规范建筑工程信息化,也从客观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因此,探索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其内部管理的能力,完善其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建设过程中,虽然会出现一些阻碍其应用价值发挥的问题,但是,面对当前社会发展理念的不断转变,以及大量人才的不断涌现,这些问题终将会被合理的解决。只有完善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能力,才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建筑行业发展的潜力,以下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

3.1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性,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方面,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a.根据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符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信息软件,以便建筑工程信息化更好地为建筑工程管理服务。b.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广泛应用局域网、互联网等信息共享平台,促使建筑工程管理相关信息在此平台上得到分享和交流,变纵向的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的信息交流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建筑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c.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应用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利用质量管理软件,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

3.2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得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灵活变通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3.3完善管理控制体系

管理控制系统是指构成管理行为的计划、策略及奖惩的组合。完善管理控制体系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完善的组织架构是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保障,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由于没有开展对建筑工程的统筹规划,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有的地方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缺乏共享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都不利于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而言,完善管理控制体系,应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从制度上保障建筑工程信息化的顺利进行,制定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制度,科学合理地控制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规范运行。

结语: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充足的耐心,面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其建设的复杂程度做好心理准备。与此同时,积极完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理念,提高建筑工程信息化应用管理水平,引进并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完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的建设,不断的优化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相关途径等,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卢利群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探析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年07期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tU71;tU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02

1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概述

1.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主要是为了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包括整个建筑工程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而且还涉及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开发与应用等。一般而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工程施工方、设计方以及监督管理方等共同合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工作量较大、任务较为繁重、涉及的专业较广、交叉施工较多等,所以单单依靠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难以实现高水平的管理。信息化管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使得管理的效果得以有效地提高。

1.2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2.1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使工程施工各部门与参与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加快,这样大大减轻了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负担,有助于管理工作者对建筑工程开展及时有效的监控,从而有助于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与效率得以提高。

1.2.2适应现代建筑业信息量迅速增加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对信息的要求非常高,信息的收集十分重要,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有助于从整体上对建筑工程开展动态化监管,进而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展开。所以,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2.3有助于科学引导建筑工程

通过对建筑工程相关信息的搜索、分析及传播等,能够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的分析数据,在对这些数据的研究中,能够制订出科学的工程管理方案,从而为后续工程施工以及工程管理提供正确的方向,使工程得以顺利开展。

除此之外,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要想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必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相关信息予以及时、系统的掌握。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方法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风险的预防提供便利。

2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现状

经过数年的探讨以及实践,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逐渐建成了一套和我国国情相符的管理体系,现在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已逐渐变成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研究的一个重点与热点。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系统、计算机以及工程管理相关软件等已经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部门等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信息公开来说,很多个人网站以及个人网站上都提供了一些有关法律规范、规划等相关信息,为相关企业应用与调查提供便利;就学习与交流角度而言,计算机网络之上有很多的社区与论坛,其能够给工程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相关的资料,而且能够就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寻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等。除此之外,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之中。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建筑企业对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以及管理控制体系存在缺陷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开展,需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

3.1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较低

对于建筑工程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而言,由于建筑信息管理牵涉范围较广、涉及部门较多,因此对其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现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工程现代化管理的相关要求,这就对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2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相关领导人员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仍然没有充足的认识,他们通常将计算机当成信息化系统,把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单纯的看作建筑工作者在建筑过程中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记录,这仅仅是将信息记录的方式从人工转变为计算机,并没有重视信息化管理工作。此外,就对建设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中的资金投入上,部分建筑企业认为投入的资金过多,为了缩减开支直接放弃了建设信息化管理。还有部分企业仅仅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一些比较简单的软件,而忽视对相关配套软件的使用。

3.3管理控制体系存在缺陷

在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现方面,由于建筑企业不够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致使建筑管理控制系统较为落后,而且建筑管理信息化控制不够系统、全面,无法有效地管控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这客观上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4推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4.1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必然不能缺少信息化管理人才。在现代建筑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其所需的管理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在现在是较为缺少的,所以,在开展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管理工作者开展信息化管理相关培训,不断增强其专业技能水平以及信息化应用水平等,有效提高专业素质,从而使管理工作者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之中,能够为工程的展开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4.2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为有效解决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不断地提高建筑企业领导人员对建设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并予以足够重视。在充分了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避免对信息化管理的肤浅认识,从根本上解决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因而,提高建筑工程领导人员对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能够为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

4.3不断完善管理控制体系

所谓的管理控制系统就是指管理者采取管理方法措施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等来实施战略的工具。建立健全管理控制系统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在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若未对建筑工程开展统筹规划,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同意的标准等,这些问题会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时候,应该不断完善管理控制系统,并且重视管理控制体系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供制度保证。除此之外,还应科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切实确保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开展。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建筑亦是如此。一个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取优势地位,必然要采用信息化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现代建筑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唯有对信息化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切实做好改革工作,企业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不断进步,获得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丹.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3).

[2]董洁.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低碳世界,2015(34).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Bim技术;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反之,建筑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建筑行业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稳步的向着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过去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中,CaD制图的发展使得建筑师们从手工绘图的时代装变为电子绘图的时代,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效果,但是还停留在2D的时代,在对于一些复杂的建筑上无法直观的体现,Bim的建筑方式是由传统的二维设计向三维数字化设计转化的技术,具有可视化、信息化的特点,并且能够符合现代建筑复杂的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工程的规划设计,Bim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中,由于其自身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使用者所认同。

1.传统建筑设计方式面临的问题

1.1传统建筑设备的信息管理建筑设备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运营维护信息、合同信息和成本信息的四个方面,建筑设备的信息管理就是为了保证建筑设备能够良好的运行工作,减少信息成本,实现公司效益的最大化。传统的建筑设备的信息管理工作较为原始,人工操作繁琐复杂,效率低下,及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的程度,但是在各个参与方之间的交互和共享程度较低,不能很好的将各个参与方进行融合共享。

1.2设计空间定位不准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传统的二维模型上进行三维的设计,用于表达建筑行业的结构,但是这种设计方式在建筑设计上存在较大的不足,对于一些建筑结构,尤其是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建筑结构,容易出现错漏,使得设计空间定位不准确,这就会对后期的施工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影响施工的进程,传统的建筑设计,建筑师们采用的是CaD制图,进行传统的平面二维设设计,设计中所使用的2D线条禁锢了建筑师的空间想象力,同时也使得建筑师的精力无法集中于设计本身,而在设计图需要修改的时候,也往往会牵动整个设计方案,会对整体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工作量,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也影响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

2.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在结构设计中的信息共享建筑设计的参与方众多,是一个多方共同参与协调的工作平台,做好信息共享工作有助于各方能够及时的获取最新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反馈的效率,从而使得建筑设计具有时效性,也使得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能够及时有效,从而降低信息传递降低的工作效率,由于来对建筑的性能进行评估,使用Bim技术能够对建筑设计中的早期预算、评估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计算,从而为建筑整个流程提供决策上的支持,能够对建筑流程进行整体的把控,同时对计算工作也进行了简化,降低了工作量,对自然环境等方面可以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使得建筑设计能够更为高效的运行下去。

3.结语

经济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也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高了行业技术含量,建筑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将信息化引入到建筑设计行业中,能够促进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促进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Bim技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能够解决建筑设计行业中存在的多方面缺陷,极大的促进了传统建筑设计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欧阳东,赵媛琳,等.Bim技术—第二次建筑设计革命[J].建筑技艺,2014(05):l-5.

[2]贺灵童.Bim在全球的应用现状[J].工程质量,2013(3):12-19.

[3]王忠,赵潇,孟志凯.利用工程Bim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J].品牌,2014(12):98-99

[4]杨党辉,苏原,孙明.基于Bim技术的结构设计中的数据转换问题分析[J].建筑科学,2015(3):31-36.

[5]潘佳怡,赵源煜.中国建筑业Bim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2(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