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十篇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十篇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9:31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资产池现金流

从资产到证券的融资原理就是将一组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按照某种模式分解为一组证券上的现金流(胡奕明,2000),即知识产权证券化实质上是未来现金流的证券化融资过程。知识产权证券化运作流程中,资产池的构建是关键环节,因为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所发行的基础资产支持债券本金及利息的偿付是以证券化的知识产权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投资者对证券化发行债券的债权能否实现取决于基础资产本身的性质,更取决于其未来产生的实际收益。也就是说,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运作过程中,怎样构建资产池使其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是证券化成功的关键。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国内外学者对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影响因素、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研究中均涉及到了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现金流量的不稳定性,以及价值评估的方法选择。eisbruck(2002)基于知识产权的特性,认为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信用评级的难度及复杂度远远大于传统资产证券化,原因就在于消费者的喜好和技术水平的变化显著影响知识产权的未来收益。而且消费者口味的变化以及先进技术的替代性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这使得知识产权未来收益(现金流量)的预测更加困难。Kendall(1996)从知识产权许可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专利价值评分体系的估值模型;Lai和Che(2009)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专利估价模型,进而再通过改变专利估价模型输出的Z评分确定了专利综合评价程序;而Jeffrey(2007)则专门研究了品牌许可证的价值,建立了nestedlogit市场占有率模型。

(二)国内文献黄光辉(2011)认为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的中心环节便是资产池的构建。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不仅要以已有基础的知识产权债权为主,还要对知识产权进行实质调查和现金流分析,更重要的是在构建资产池时遵守大数定律,以此控制基础知识产权资产的离散度,达到防范群组化风险的目的。张婉菁(2006)认为知识产权证券化中实现预期稳定且持续的现金流的前提是通过资产池的构建来降低风险,并提出选择优质的知识产权资产、注意资产的新老搭配、选择恰当的资产管理人是资产池构建的有效策略。李虹、石芳娟(2010)认为虽然我国拥有专利数量非常可观,但知识产权融资发展仍比较缓慢,其制约因素主要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收益不确定、产权交易市场不成熟等几个方面。马维野(2011)认为知识产权的优势首先表现为数量和质量,而影响知识产权融资发展的首要因素便是知识产权的质量,其次是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主体的资质,此外,知识产权的评估结果是否被金融机构以及市场上的各交易主体所接受更是知识产权证券化得以进行的关键所在。姜秋和王宁(2005)认为知识产权价值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可以提高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王关义和(2004)认为企业运用专利进行投资的权利可以看作是一种项目投资的经营性期权,并且认为可以用欧式看涨期权来计算其价值。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现金流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一)影响因素分析综上认为,与传统的资产证券化不同,知识产权证券化基础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是由知识产权未来的许可收益所组成的,更具有不稳定性,影响知识产权未来现金流量的因素有以下方面:(1)知识产权特征。证券化的基础知识产权不受发起人破产风险的影响,但知识产权的种类、权利状态是否稳定、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将直接影响未来现金流量。比如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是否明确、知识产权是否面临侵权风险等。(2)知识产权被许可人特征以及知识产权产品特征。知识产权证券化现金流量取决于未来许可收益,而许可收益来源于被许可方利用知识产权所生产产品的销售收入,因此被许可方的经营是否得当以及所生产的产品销售情况决定了知识产权证券化未来现金流量。(3)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人的经营情况及服务水平。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由专业的服务机构对基础资产进行管理,并负责收取许可收益,因此没有资产管理人就没有资产的现金流,资产管理人提供的服务程度以及经营水平将对现金的回收率产生重大影响。

(二)问卷设计和样本选取针对以上影响知识产权现金流量的三个方面,本文在调查问卷中具体设计了30个指标变量来表示知识产权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且在问卷编制方面,本文对各测评指标采用态度量化的5级李克特累加量表方法,即分别对各因素5级重要程度“非常重要、重要、不确定、不重要、非常不重要”赋予“5,4,3,2,1”的值。本文的调查对象包括以下四类:企业(包括知识产权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发放问卷时,采用对mBa学员教学现场发放以及与企业、金融机构等预约发放相结合的方式,以便于更有效的实现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最终,累计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7份,回收率为91%;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为86%,此外,调查问卷中的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操作。

(三)因子分析的初始效度分析在因子分析法运用过程中,所选取的30个影响因素指标变量的Kmo指标和Bartlett球体检验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Kmo指标为0.694,p值为0.000,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整体效果较好。问卷中设计的指标变量主要是根据已有文献及理论尽可能多地进行选取,然后初步精炼,方法是首先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平均值并进行排序,从而得到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如表(2)所示。然后对指标进行精炼的方法是将表中全部影响因素平均值进行相加再平均得到总体均值,经统计本研究中样本均值为3.79,将各影响因素指标均值与3.79进行比较,优先考虑变量均值在3.79及以上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到19个影响因素变量(其中不存在相关性较为平均的因子),即表5.2中排序前19位的变量。对19个变量的效度检验如表(3)所示。对比表(1)和表(3),发现19个因素的Kmo值0.723大于30个因素的Kmo值0.694,说明剔除部分因素后,数据的效度更高。

(四)因子重分类调整和排序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由表(4)可知:旋转后的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是5个,累积解释的变异量为56.859%,因此提取5个公因子,从图(2)的碎石图中也可以发现,斜率较为陡峭的是前5个公因子,从第5个公因子以后,碎石图斜率变得较为平缓,说明前5个公因子对解释变量的影响较大。通过上述旋转矩阵,结果见表(5),各因子表达式如下:

F1=0.641a1+0.802a2+0.819a3+0.459a4+0.630a5

F2=0.760a7+0.680a11+0.662a12+0.642a13+0.494a14+0.404a16

F3=0.715a17+0.580a18+0.693a19+0.681a20

F4=0.790a22+0.724a23

F5=0.670a29+0.456a30

重分类后,知识产权现金流量影响因素的新结构如表(6)所示。而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代表因子的信息含量,所以各因子的权重根据表(4)计算如下:w1=13.453/56.859=0.24;w2=12.927/56.859=0.23;w3=11.512/56.859=0.20;w4=9.712/56.859

=0.17;w5=9.255/56.859=0.16

即影响知识产权现金流量的影响因子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知识产权权利特征因素、知识产权产品特征因素、被许可人企业特征因素、被许可人人口特征因素和知识产权管理人特征因素。

(1)知识产权权利特征因素是影响其现金流量的首要因素,因为知识产权较传统资产而言权利状态更具有不稳定性。证券化过程中知识产权所有人将知识产权真实转让给了证券化公司,那么该知识产权的权利品质如权利的稳定性、归属的明确性等是否存在法律上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现金流量,权利特征发生问题的知识产权本身就具有了法律风险,那么其未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更是无从谈起。

(2)知识产权产品是未来收益来源的直接基础。具有优质产品特征的产品更能产生持续的现金流,如处于成熟期的产品或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的那些产品将会有良好的销售记录,进而增加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

(3)知识产权被许可人企业特征会影响知识产权的未来现金流量。一方面被许可人所处的行业状况影响着产品的销售情况,技术领域较为先进的行业由于其专业优势,产品便具有难以替代性,进而产生充足的现金流;另一方面被许可方的经营能力也直接影响着未来现金流量,且被许可方的信用水平则明确的表示了被许可方按期支付许可费用的可能性。

(4)知识产权被许可人的人口特征主要是指地域经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情况,被许可人所在的地域条件是其生产经营的外部保障,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不发达地区而言,企业在经营状况以及盈利能力等各方面往往都具有优势,进而知识产权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更有保障。另外,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对被许可方未来许可收费的证券化,此时,被许可方的人数便对其未来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因为被许可方人数越多,那么他们同时违约不支付许可费用的风险就越低,从而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稳定性就越低。

(5)知识产权管理人特征会影响未来现金流量的原因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由于其结构性融资特征,需要一系列组织机构的共同参与,其中包括了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人。资产管理人是在证券发行后进行维护与管理,不仅对知识产权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以防止知识产权价值的流失,而且负责从被许可方那里收取许可费用。所以知识产权管理人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对现金流量产生影响,也就是资产管理人的职能所在决定了具备良好品质的资产管理人不仅会降低知识产权本身价值的折损,更能提高许可费用的回收率,进而对知识产权未来现金流量产生重要影响。

(五)信度检验前述的效度分析显示本文选择的19个变量在很大效度上揭示了知识产权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说明重分类具有可信性,本文进行了信度检验,重分类后19个影响因素的信度系数Cronbach'salpha为0.818,说明具有较高的信度。第一类知识产权权利特征影响因素的5个指标的信度系数Cronbach'salpha为0.767,说明信度较高;第二类知识产权产品特征影响因素的6个指标的信度系数Cronbach'salpha为0.748,说明信度较高;第三类知识产权被许可人企业特征影响因素的4个指标的信度系数Cronbach'salpha为0.662,说明比较可信;第四类知识产权被许可人人口特征影响因素的2个指标的信度系数Cronbach'salpha为0.784,说明信度较高;第五类知识产权管理人特征影响因素的2个指标的信度系数Cronbach'salpha为0.539,说明是可信的。因此重分类后的5类19个指标较可信地刻画了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知识产权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知识产权的选择以及资产池的构建应按照所分类的知识产权现金流量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知识产权权利状态的调查。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中,发起人需将知识产权转移给知识产权证券化公司,从而知识产权的品质直接影响证券化的成败。这里的权利状态调查包括知识产权基础资产的权利是否存在、知识产权权利是否有效、权利归属是否明确以及是否存在质押等权利瑕疵。当基础知识产权资产存在上述权利状态问题时,将无法产生预期的现金流量,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所以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对知识产权权利状态进行调查是首要的也是必须的。(2)知识产权的重组与搭配。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资产池就是一系列权利状态稳定的优质知识产权的一个组合,由上述得到的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可以认为构建证券化资产池时应考虑以下的组合搭配方式,从而优化资产池并降低资产池的风险。第一,根据知识产权保护期的长短进行新老搭配。知识产权都有一定的保护期,这使得资产池的现金流量会受到保护期限的具体情况的影响,所以将具有不同的保护期限或处于不同时期的知识产权进行新老搭配和长短搭配能够更加保证资产池中现金流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第二,附载不同产品特征的知识产权的组合。被许可方的许可费用直接来源于产品的销售收入,所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的竞争能力、产品被大众接受程度以及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等影响产品销售收入的特征便影响着许可费的支付即现金流量的流入,所以将产品特征存在差异的知识产权进行组合能够降低现金流量的波动性,如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产品销售收入大于初创期和衰退期的产品收入,那么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进行组合达到期限上的匹配可以提高资产池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另外,不同产品的特征有时候表现为不同种类的知识产权,比如药品专利所对应的药品特征不同于木材专利所对应的木材特征等,所以不同种类的知识产权也应该进行合理搭配,这样一方面使得知识产权本身达到了一定的离散性,避免知识产权过于集中于某一领域而产生群组化风险,另外也使得知识产权附载的产品特征更具有差异性,进一步保证了资产池现金流量的稳定性。第三,不同行业知识产权的组合。这里所说的行业是指知识产权被许可人所处的行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现金流量来源于被许可人的许可费用,那么被许可人所处的行业是朝阳企业还是夕阳企业以及该行业是否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决定未来的许可费用能否持续进行支付,也就是决定了未来现金流量的持续性,因此将处于不同行业的知识产权进行组合能够有效地避免行业波动带来的现金流不稳定风险,也能够降低资产池中知识产权被许可方同时违约的风险。第四,被许可人经营能力和信用水平不等同的知识产权的组合。知识产权被许可人的经营能力决定了知识产权产品的收入进而影响着知识产权未来现金流量,而被许可人信用水平直接表征着其支付现金流量的违约风险。因此对处于不同水平经营能力和信用水平的被许可人进行合理搭配能够避免众多被许可人经营能力的不稳定性和一起违约的风险,从而提高资产池现金流量的持续性。第五,知识产权被许可人的数量和不同区域知识产权被许可人的组合。一方面要考虑知识产权被许可人的数量,使得资产池中被许可人人数足够多,以达到人口数量上的分散化,另一方面要考虑知识产权被许可人是分布在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并对被许可人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组合,这样的组合能够使得知识产许被许可人在地域空间上实现分散化,进而避免区域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保证众多被许可人不可能同时违约,那么知识产权未来现金流量受到地区性经济影响的可能性就将降低,资产池的质量也得以提高。(3)选择合适的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人。证券化过程中,对资产池的后续管理十分重要,资产管理人一方面是对知识产权本身的管理,以确保知识产权权利和价值的稳定,另一方面负责知识产权许可费用的收取,也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回收,所以有了资产管理人才有现金流,选择经营能力和服务能力强的资产管理人将会提高现金流量的回收率,进而确保知识产权证券化拟发行债券的信用等级。综上所述,资产池的构建是知识产权证券化运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资产池的现金流量直接影响着证券化成败。只有在对影响其现金流量的各因素进行综合、有序考量的基础上才能构建优质的资产池,进而在各组织机构的共同参与下,遵循规范的证券化运作流程,最终保证证券化在良好的模式下运行。

参考文献:

[1]胡奕明:《现金流模式:从资产到证券的融资原理》,《会计研究》2000年第1期。

[2]董安然、马跃:《试述知识产权价值的不确定性》,《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第12期。

[3]黄光辉、徐筱箐:《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的构建策略研究——以风险控制为中心》,《经济问题》2011年第2期。

[4]张婉菁:《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的构建》,《科技创业》2006年第11期。

[5]黄光辉:《我国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制约因素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4期。

[6]孙春伟:《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制度缺失与完善》,《学术交流》2010年第9期。

[7]李虹、石芳娟:《知识产权融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天津经济》2010年第5期。

[8]姜秋、王宁:《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第26期。

[9]王关义、:《无形资产中专利权评估方法初探》,《商业研究》2004年第8期。

[10]JayH.eisbruck,Creditanalysisofintellectualpropertysecuritization,inFromideastoassets:investingwiselyinintellectualproperty.Johnwiley&Sons,inc,2002.

[11]Kendall,L.t.,m.J.Fislunan.aprimeronSecuritization.themit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1996.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篇2

(一)管理动机指标的趋近

档案管理单位为了竭尽全力迎合社会综合发展需求,其决定联合知识管理核心价值进行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完善,特定知识必将同步传输到特定人群之中,为了将内部决策调试到最佳状态,档案管理的落脚点识别工作将全面遵照知识细节衔接特征做好相关掌控。两者日常学习生活中都会给予用户知识服务,要知道文件与知识管理存在多方面交织迹象,只有经过精细化筛选控制才可确保单位成员获得有关信息。档案管理可说是高度停驻在知识服务顶点,在促进共享能效上与科学教育机制广泛交接,具体的差异效应不过是广度、深度的异质结果。

(二)管理流程的趋同

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围绕基础资料接收、整合、科学鉴定、长效保管与重编服务等流程进行系统调试,力争发挥文件的集成管制特征。知识管理则主张将创新机理内涵实施科学存储与整理,对象归属方向上没有精准设定,强调集中化存储,确保彼此衔接秩序化特征,真正为后期人员利用开拓广泛引用价值,并且深度开发中仍旧会产生新文件格式类别,这无疑是开启后期创新知识延展力度的最佳手段。

(三)技术应用形态一致

透过数字化文件格式与档案流转功能鉴别,有关计算机操作背景下的资料接收、传递与保管活动都不可从中脱离而独自运行。知识管理可说是信息高度发展的核心产物类别,其中网络通讯活动广泛交织,档案、管理必须全面掌控数据库整编、检索媒介、门户系统以及信息安全推送要诀。由此便可清晰判定,无论是档案或是知识管理都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予以统一掌控操作的。

二、档案、知识管理行为的差异效果解析

利用管理界面认知,档案管理活动归属于专业技术项目行列;而知识管理则借助管理模式与创新价值理念进行人民思想结构完善,同时延展更高等级管理体系以及方法论渠道。实质上档案处置需要明确载体格式;知识管理明确将侧重点向基础信息角度偏移,其将档案结构显性要点梳理,并向图书馆员工大脑内部隐形架构灌输,确保日后多元材料规划与日常服务的实效价值。综合来讲,档案管理始终注重维护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价值,力求稳定程序、制度的规范化特征,希望各类人员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效应,促使政策良好定义结果;知识管理在管理体系上一向宽松处置,希望发挥内部情报传播功效,力求服务大众,督促其掌握更多实用情报,杜绝认知混乱结果的滋生,偏偏这种不受约束特征会相应造成对传统组织格式辅助功效的忽视结果,这点应当引起现场规划人员的强效关注。

三、档案与知识管理衔接特征细节补充

(一)知识管理能够有效拓宽档案管理整体认知功效

首先,知识管理能够尽量延展档案规范空间,过往企业标准化档案搜集、整编强调与情报文件的区分,经常会对一些图书资料排除职责界定范围,基本与现实服务方向偏离,企业存在价值长期受到质疑,这对于其今后长远综合化发展势必造成重大创伤。知识管理需要将各类文件进行多重载体形态的划分,做好日常知识细节集成工作,力求借此开创相对完善的资源架构体系,其充分注重企业在不同生产流程下的共享、应用的知识要素,希望企业价值创造能效就此得到有机彰显。长期坚持此类策略,档案管理也会顺势被自然纳入到一个较为宽阔的领域之中,期间先进组织战略以及业务活动充分融合,为企业秩序创新调整提供不少协调经验。其次,知识管理进一步提升档案规划工作的基础价值地位。过往企业内部档案管理经常忽视综合利用价值的呈现特征,基本就是利用广泛借阅、复印等落后手段实施浅层服务,这对于各类用户即时性补充需求难以深度满足,致使企业各类生产、管理活动严重脱节,生产动力自然饱受限制。由此,知识管理活动开始主动开辟先进技术实用格局,根据智能化、人性化手段提供给用户更加深层的知识服务成果,争取将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彰显完全。这部分管理活动可说是有效强化了知识开发潜质,令文件管理人员全面理解知识规划专家辅助意见,加快档案开发利用效率,日渐提升内部统一管制能效与机构存在地位。

(二)档案管理进一步为知识管理提供疏通机遇与适应空间

第一,档案管理可以将创新知识挖掘、交流工作进一步协调。创新知识传播主要借助语言、书面交流形式拓展。其中前者秉承随意、简洁特征,希望透过单一话题挖掘更多知识创新经验,但是由于内部时间、空间限制效应影响,信息知识传播范围不大,并且经过多重层次交接之后,难免滋生损耗或失真效应;另外,语言交流过程中会同步滋生相对应的书面记录结果,组织阶段沉淀、记忆能效付诸东流。书面交流由于程序规范力度加剧,涉及单一问题的讨论上难以即时开展,并且会对员工创新思维产生一定的约束。但是,透过现代信息技术便可将一系列时间、空间限制效应清除,有效遏制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反应。由此可见,电子文件已经成为先进知识传输、共享的必要媒介,相对地提升文件流转效率,促进知识的高度传播与交流能度。

第二,档案管理可以进一步稳固创新知识的挖掘、理解程度。档案管理长期以来秉承来源最高识别原则,过往定义标准为文件的形成主体,而目前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广泛交织,这类定义结果已经朝向鲜活动机指标过渡转移。其实就是强调文件需要运用标准数据以及明确衔接结构予以调试,此类信息了解与管理程序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电子文件的高度延展价值。上述强调的背景知识原理可以有效促进创新知识原理的衔接进度,适当方便工作人员尽快掌握知识应用拓展依据。具体来讲,文件管理工作者可以使知识管理者对信息的生成和管理具有敏锐而深刻的理解。

第三,档案管理可以为知识产权维护做足补充贡献。企业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企业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它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成果,是企业核心的无形资产、知识资本。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件、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企业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企业拥有某一知识产权的法律凭证。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它们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凭证作用。

四、结语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篇3

「关键词竞争优势;剩余贡献;绩效依存性;知识资本权益

经营者与股东之间激励不兼容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成本、道德风险、效率损失等,是委托制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历程表明,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委托制本身,而是缘于传统产权制度的缺陷以及对人性本质——自利性的忽略。

循着传统的产权制度,股东作为企业财务资本的出资人与风险的终极承担者,享有两种最基本的权利: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财务资本这种“状态依存性”的权责利关系特征,显然有助于激励或者迫使股东实现企业运营绩效的不断提高,由此便确立了对股东激励的产权动因。而作为受托方的经营者,却不占有企业的产权以及由此派生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因此也就缺乏对经营者激励的产权动因。既然产权的激励效应与经营者不相关,从自利性本质出发,经营者必然会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经营管理的实质性控制权,借助信息不对称优势,在股东勉强容忍的限度内,谋求自身的内部控制权利益,如转移股东财富、过度在职消费、目标次优化选择等。无论哪种情形,对于企业的团队效率直至股东的财富目标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矛盾既然根源于产权对经营者激励的不相关性以及对人性本质的忽略,那么就必须遵循人本思想,重新定位经营者角色,实施产权制度创新和经营者激励机制再造,从而在企业——股东——经营者间打造出一种利益激励与风险约束的互动机制。

一、经营者知识与管理的资本属性

(一)知识与管理的价值创造功能。在初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型的企业里,业主依托自身的财务资本以及知识与管理技能,进行价值及其增值的创造。在这种企业制度下,业主集财务资本所有者与知识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于一身,相应由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共同创造的税后利润也就完全归属于业主一身。由于股东个体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有限性,为了抗御日渐加剧的竞争风险,谋求更大的规模效应与管理业绩,迫使业主彼此间不仅要在财务资本上实施联合,而且还必须寻求与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以及规模扩大后的财务资本相匹配的知识资本,并建立起一种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于是,以两权分离、委托为基本制度特征的股份制公司应运而生。一旦进入股份制公司制度,创造价值及其增值的两种资本要素: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所有者主体便发生了分离,相应所实现的税后利润也就需要在不同的资本所有者主体之间进行分割。随着两权分离与股权结构的日趋分散,经营者业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拥有了企业决策管理的实质性控制权。在这种现实格局下,无论是企业价值目标抑或股东财富目标等的实现,越来越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与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经营者及其知识资本完全融入了企业价值及其增值的创造过程,成为了与财务资本同等的、甚至更为重要的一种实质性的资本要素。既然如此,经营者也就完全有理由提出对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要求。

(二)财务资本及其所有者与知识资本及其所有者的契约关系。财务资本的所有权归属于股东,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社会组织;而知识资本的所有权则只能天然且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这个载体不单必须是人,而且必须是活生生的人。知识资本所有者的权利一旦遭受损失,其价值创增功能便会贬值,以致荡然无存。知识资本这种能动的、天然的个人专属性,决定了其必然超脱于财务资本的所有者而有着自身独立的价值目标与判断标准,并且只有在得到正确激励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价值创造的功能。

显然,传统的“以资为本”所体现的“财务资本雇用劳动”的思维逻辑,在非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一旦人类社会演进到知识竞争的时代,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力量便会发生根本性的转换:不是静态的“消极货币”即纯粹的财务资本的存在才使得知识资本的所有者“有碗饭吃”,相反倒是动态的“积极货币”即知识资本及其所有者为财务资本的保值、增值提供了可能与保障。在这里,财务资本更主要的是为知识资本价值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媒体与物质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讲,与其将股份公司定义为(财务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莫若视为是财务资本及其所有者与知识资本及其所有者之间的平等而复杂的契约关系更为准确。循着这一逻辑,使得经营者凭借知识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取得了同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一起参与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享的资格。

二、经营者知识资本权益特征

作为“资本”范畴,无论是知识资本抑或财务资本,在利益分配关系的把握上,都应遵循资本——报酬这一共性规则。但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也还存在着诸下方面的差异:

(一)价值的归属性。财务资本体现为一种物化形态特征,一般不受其所有者(股东)结构变化或物质载体流动的影响,具有对特定法人主体很强的归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量财务资本的价值并无太大的困难。比较之下,知识资本则不具备物化形态的载体,而只能依附于活生生的人-经营者或经营者群体。因而,知识资本不仅在价值上存在着事先无法估测的变异性,而且更难以使之保持对特定法人主体的完全归属性,尤其是那些知识资本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经营者更是如此。

(二)经济性风险责任。企业绩效不佳,虽然经营者的知识资本将遭受贬值与利益损失,但股东财务资本的损失同样也不可避免。倘若竞争失败或陷入财务危机境地,几乎一切的经济性损失都将落在财务资本及其所有者身上。因为企业一旦进入这种情形,对承担经济性风险真正的也是惟一能够起作用的只有那些物化形态的资产。而对经营者其实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失,因为那些将企业带人失败或危机境地的低素质的经营者,其知识与管理原本就不具备知识资本的价值。

(三)权益实现条件。尽管同属资本范畴,都体现着“状态依存性”的资本权益特征,但较之股东财务资本,经营者的知识资本在权益的实现上存在着更大的限制性的资格条件。准确地讲,经营者能否享有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取决于管理绩效的优劣。只有当管理绩效达到并超过既定的水平,特别是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时,经营者自身的知识与管理才具有了资本化的前提,从而才有资格以知识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分享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如果达不到既定的绩效标准,即便企业赢余,经营者也不能参与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因而经营者知识资本的权益体现为一种“绩效依存性”特征;相反,对于财务资本所有者,只要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只要有盈余存在,股东就始终拥有享受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资格,亦即股东财务资本的权益体现为一种“存在依存性”特征。

三、竞争机制与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计划设计思想

(一)产权激励制度缺陷与竞争机制的引入。经营者知识与管理的资本化,消除了委托制下激励不兼容的矛盾根源,从而为经营者管理的高效率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源。然而也必须看到的是,具有了产权利益驱动机制,并非直接意味着管理绩效的必然提高。总结国内外一些私有企业或企业私有化后失败的教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产权重组改变的只是企业的激励机制,却没有给企业及其经营者创造出“生存发展”与“淘汰死亡”的强制性择别,因而也就无法保障企业运行必然是高效率的。

动力不仅来自于内在的激励,更来自于外在的压力,来自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客观强制。具体到经营者的管理效率,竞争同样发挥着强制性的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不单关注产权利益的激励,更受着控制权利益的激励。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经营者控制权的稳定性必然受到严重的威胁。对于经营者而言,一旦企业在竞争中失败,或者管理绩效达不到股东的期望,经营者的管理控制权及其相关利益便会丧失,随之其知识资本价值也将不复存在。面对市场竞争,经营者惟一的、也是最为理性的选择就是努力工作,不断提高管理绩效。而且,市场竞争的程度越是激烈,经营者就越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谋求更高的效率、效益与竞争优势。

(二)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计划的设计思想。竞争机制的引入,不仅弥补了产权激励对经营者管理效率提高的局限性,强化了对人本思想的认识,同时也为评价经营者的管理绩效,并制定知识资本报酬计划提供了指引:

1.知识资本报酬计划实施的宗旨在于促使经营者实现管理的高效率性,并借此推动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不断强化,因此,知识资本报酬计划设计的立足点是:经营者是否为企业奠定了持续性的市场竞争优势基础,并带来了超出社会或行业平均水平的剩余贡献,即剩余税后利润(=实现的税后利润-相当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部分)。没有剩余贡献,知识资本就不能取得报酬。剩余贡献越大,经营者分享的数额也就越大。

2.经营者管理绩效的优劣,在静态上,应当以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为最低判断标准,在动态趋势上,必须以与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的比较劣势不断缩小为着眼点。

3.竞争优势的创造缘于核心能力的支持与对战略发展结构的遵循,因此,首先对经营者管理业绩的有效性进行战略符合性分析,是实施知识资本报酬计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4.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计划的设计,还必须遵循剩余贡献共享原则。剩余贡献并非都是由知识资本创造的,财务资本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财务资本,经营者的知识与管理就无法转化为知识资本,就不可能独立发挥价值创造功能。因此,财务资本也就当然地要求参与剩余贡献的分享。

四、经营者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与指标对报酬的影响权重

(一)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者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竞争中的企业,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失败了;有的繁荣不过昙花一现,有的却能保持持久的发展活力,其具体原因可能各异,但在一些关键成功因素上把握能力的差异,则是其中的根源所在。从关键成功因素出发,并基于效率、效益与谋求竞争优势宗旨,企业需要对经营者管理绩效设置如下考核指标体系:

1.谋求竞争优势的能量基础:以核心能力为依托的营运效率;

2.持续经营的风险抗御机制:财务安全系数

3.制胜竞争对手的成本领先优势:成本控制效率

4.竞争优势的效益转化能力:资产增值水平及其质量

5.财务目标的最终达成:净资产收益率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篇4

一、知识型企业的基本特征

(一)高新技术是知识型企业的物质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离不开知识存量的积累,且以人的知识创新能力即人的脑力劳动为基础,因而,在知识型企业里,人力资产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资源就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技术基础,缺乏人力资源优势依托的企业将会举步维艰。

(二)劳动雇佣资本是知识型企业的治理结构。在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企业里存在着资本雇佣劳动的委托权安排体制,在社会知识存量不变的假定下,拥有资本的生产资料提供者,享有最终的剩余索取权而成为企业的委托者,劳动只不过是完成价值增值的一个手段;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企业里,社会知识存量的急剧变动使得知识和知识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通过知识创新创造的财富超过拥有物质资本获得的财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明显,因而拥有知识比拥有资本更易获得成功,有了技术,便有了企业,拥有知识及知识创新能力的社会群体将成为社会主流,资本所有者则退居其次。现代金融市场高度发达,扩张资本并不成为企业设立的难题,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雇佣资本便成为知识型企业的典型特征。在劳动雇佣资本的体制下,知识创新者成为企业委托人,是企业增量知识的创造者并决定生产对象;经营者管理工人并组织生产;生产者负责生产,获取固定的工资报酬;资本拥有者成为债权人,获取固定的利息收益;创新者和经营者则共同分享企业剩余。

(三)知识导向是知识型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生产经营,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将是知识创新,如研究与开发、职工培训等。由于知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企业获利的主要源泉,企业有没有知识创新能力便成为判断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尺度,因而以知识为导向将是知识型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国外经济学家在研究企业兼并的条件时,首先谈到的便是被兼并企业有没有知识创新能力,有没有专利技术,他们认为,即使企业暂时负债累累,但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值得收购;反之,企业虽暂时红火,市场占有率较高,若没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应认真考虑值不值得兼并。知识(技术)创新成为知识型企业管理的重点和导向是知识型经济发展的逻辑选择结果,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挑战,其本身也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

(四)网络协作是知识型企业的生产方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是网络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触角伸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网络信息成为知识型企业互为依托、互相合作,同时也是企业互相竞争的主要依据。高度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为网络公司的诞生提供了技术基础,国外已出现网络公司(又称虚拟公司,VirtualCorporation)、网络银行、网络书店、网络医院等。网络企业临时结盟,分组迅速,机制灵活,将是知识型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网络公司的最大特点是根据网络信息提供的瞬间即逝的市场机会组成临时性的结盟,进行网络协作式的生产,即分散化生产。网络协作式的分散化生产将成为知识型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流水线式的集中化生产方式已大不相同。

二、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和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企业首要的生产要素,提供知识和拥有知识创新能力者成为知识型企业的主体,知识型企业的管理将以知识为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包括人力资源投入管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和人力资源战略储备管理等。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以人才储备管理为前提。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作为知识和知识创新载体的人,其素质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寡往往决定企业的成功与否。一个知识型企业只有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储备高科技人才,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人才的储备也就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储备,也是抢占高新技术领域前沿阵地的重要手段,北大方正的知识创新就具有典型意义,为了保持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往往向世界一流大学网络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开发超越日本、欧美二代甚至三代的同类技术。

以知识创新管理为核心。知识创新是知识型企业的灵魂,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理当以对知识创新人才的管理为核心。要使现有科技人才发挥其最大的知识创新能力,必须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最重要的一点是能者优酬优位,庸者劣酬劣位,人力资源管理要制定与此相适应的制度。

以继续教育管理为基础。知识经济时代也是知识爆炸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陈旧的周期越来越短,学历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毕业后不几年便可能过时,因而要想获得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技能必须崇尚终身教育。知识型企业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聚合体,更要重视现有科技人员的技能与知识水平的保持,继续职业教育已成为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三、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

知识经济社会是以人才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社会,具有超常性、独立性、开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人的智慧和创新将成为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第一生产要素,会计所需要提供的信息将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比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将发生以下几方面的重心转移,即:资产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移;投资方案效益的评价将从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转变;对人力资源经济价值计量重点也将从投入价值计量法转向产出价值计量法;在利益分配上也将由现在的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改为按贡献和创造价值的大小分配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人力资源会计必须紧紧围绕着知识、智力的价值这个中心,反映和描绘知识型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全貌,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除此以外,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界定人力资源的产权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前提。人力资源会计是以一个经济组织所拥有、控制的人力资源为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个会计分支。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一个经济组织的人力资源所进行的知识创新及其实施往往可由单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合作所完成,知识创新的团队性及综合性不能体现出来;作为知识及知识创新载体的人力资源在进入某一组织以前,其知识的拥有及知识创新能力的积累和提高与该经济组织并无多大关系,这就使其项知识创新及其无形资产的形成与其主创人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而该主创人取得创新成果又离不开所在单位的支持和条件给予,因而该知识产权并不清晰(究竟是属主创人的还是所在机构的?),这就使以其为核算对象的传统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人力资源信息相关度并不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最大特点就是团队性与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知识产权应该属于该创新集体,但人力资源产权从本质上看仍然属于个人,因为内含于人这个活载体的知识潜力是具有“人身依附”特点的,脱离“人”这个活载体,人力资源将毫无经济价值可言。因而知识产权与人力资源产权有时是同一的,有时又有区别,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必须首先界定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

(二)反映和核算人力资源权益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中心。“传统人力资源会计以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为核算中心,并不能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劳动雇佣资本的知识型企业的特征,也并没有将人力资源作为可以再生性的经济资源对待,而是将其等同于一般性的经济资源。为克服这一缺陷,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应该以反映和报告人力资源权益为其核心。人力资源权益之”权“是指人力资源之产权,而人力资源权益之”益“是指人力资源之所得报酬,结合起来就是人力资源之产权所有者可因其知识创新产权而获益,这就触及到了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实质,也反映了知识型企业的重要特征-劳动雇佣资本的企业治理结构,因而将人力资源权益而不是其投入成本和产出价值作为知识型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以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知识型企业的典型特征。

(三)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恒等式。为适应知识型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权益作为其核算中心的要求,应将传统人力资源会计的会计恒等式作一适当的修正,即将原有的会计恒等式: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篇5

一、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法律适用的特殊性

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以知识产权为转让或许可标的的合同类型。此处的转让为规范意义上的转让,既包括以转让知识产权所有权为标的的转让合同,也包括以转让知识产权使用权为标的的合同。与其他涉外民商事合同相比,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有着自己的特性,其中主要有:

1.转让标的具有地域性

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的标的是无形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取得通常需要通过国家审批并授权,具有地域性的特征。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通常意味着知识产权和调整知识产权的法律不具有域外效力,或者说,该国都不承认其他国家知识产权及其立法的域外效力,因此,按照一般原理,在知识产权产权领域不存在法律冲突。传统的国际私法,无论是立法还是学说,要么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要么只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而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则是无人问津,也是无须顾及的。知识产权转让合同以具有极强地域性特征的知识产权为标的,必然受到这种地域性特征的影响。这种地域性决定了在确定转让合同的准据法时,无法完全套用合同的一般冲突原则,确定连接点时参考的因素应考虑地域性特征。

2.知识产权的无形性

知识产权具有无形特征,在21世纪网络科技革命到来的时代,无形性特征为知识产权转让交易带来空前的挑战。许多知识产权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尤其是版权,不同国境内的当事人可以更加便捷地分享他国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成果。传统主权特征体现的地域性被击败,人为设定的堤坝已经无法阻碍无形知识产权交易的跨国界运行,而这种知识产权交易的空前繁荣,同样带来知识产权转让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

3.转让合同与知识产权效力之两分性

知识产权本身具有的强烈地域性特征决定了,很少有国家会主动放弃本国对知识产权有效性的决定权,尽管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私法近年有所进步,但尚未达成国际层面的一致规则。这就决定了与普通有形财产的转让不同,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通常涉及作为标的知识产权有效性与合同本身有效性的双重考量,两者之间的区别使得效力判定具有两分性。合同效力判定适用的法律与知识产权有效性判定适用的法律也会产生差别,知识产权受限于地域性保护。

二、国际合同准据法的一般适用原则

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是典型国际民商事合同的一种,是由知识产权转让双方当事人以知识产权为标的进行的跨越国境贸易,在进行国际技术贸易的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法律适用方面的冲突。研究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应首先考察国际民商事合同的法律适用的一般性原则。

(一)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theoryofautonomyoftheparties)指合同当事人可以协商选择适用某一国或某一地区的法律作为合同准据法,这一原则是契约自由的体现与延伸,已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采用。参加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完全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思缔结合同关系,为自己设定权利或对他人承担义务,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罗马法虽然并未提出意思自治的概念,也未将意思自治抽象为私法原则,但许多学者指出该原则的寓意应最早出自古罗马法。16世纪的法国法学家查理杜摩兰(CharlesDumoulin)提出契约关系中应适用当事人自己意欲适用的法律,对这一原则最早作出了概括。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契约自由原则在国际私法问题上一种适用方式,依合同法的一般原理,合同当事人与何人订立合同,订立合同的内容怎样,合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对合同如何进行解释都要由当事人的意思来决定,那么在合同发生争议时适用哪一个国家的法律,即如何确定合同的准据法就没有理由排除当事人的本意,当事人应当可以选择适用其合同的法律规范。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已经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但各国在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时,并非是完全依照当事人的意思确定准据法,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要在一定条件下受到限制,一般来说,该原则受到的限制主要有:

1.强行法的限制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同样,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尽管赋予当事人对合同所适用法律进行确定与选择的权利,但同其他任何一种自由,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这种对自由权利的限制既是对自由的制约,也是对自由权利的保障,法律在保证合同当事人权利的同时,也要保证其他公民的权利,保证社会的公共利益,这种源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等其他内容的强行性法律规范,合同的当事人无权排除。

例如,英国在许多制定法的条款中,如其1971年制定的《海上货运法》中的第一节规定,《海牙维斯比则》是否能够适用于某一项提单,根据规则的范围来决定,当事人无权进行选择,显然,英国法院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进行了限制。又如,美国在第二次《冲突法重述》的187节第二款中作出这样的规定:当事人选择的法律的适用,不得与准据法所属州的基本政策发生抵触。如果当事人依据其意思选择的法律对与所属州的基本政策相抵触,当事人的法律选择无效。

2.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应是善意的

对当事人选择的法律要求善意标准的比较典型的国家是英国。英国法院的司法实践曾经认为合同的当事人只能选择与合同有实际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但在1939年VitaFoodproductsinc.v.UnusShippingCo.Ltd一案中,法院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个合同,只要合同的当事人选择了英国法作为合同的准据法,且这种选择是善意的,即使合同与英国没有某种客观上联系,也不能随意排除这种选择。

英国法院的这一善意标准,对英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司法实践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谓善意的标准,根据1939年英国法院对案件的审理,认为只要当事人在选择一个与合同没有客观联系的法律时,确实不存在规避某国法律的企图,这一法律的选择就是有效的。然而,后来英国法院又提出了考察当事人选择某国法律是否是善意的客观标准。

3.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必须具有合理的根据

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必须具有合理的根据,是指当事人所选择的法律与合同有着实际的联系,而不能选择与合同无实际联系的法律。但显然各国对于这一标准的态度是不同的,由前文关于善意标准的论述可知,英国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较其他国最为开明的态度,即如果当事人选择的是英国法,只要是善意、合法的,且不违反英国公共政策,即使英国与合同没有联系,英国法院也可承认当事人选择的效力。而其他国家尽管也在法律中承认善意标准,但具体的解释与适用却大相径庭,如澳大利亚法院GoldenacresLtd.v.QueenslandestatesptyLtd.案和QueenslandestatesptyLtd.v.Collis案中对此问题作出解释,认为如果当事人选择了一个与合同没有联系的法律体系,这种选择就是不诚实和不善意的,且违背公共政策。当事人选择与合同无关的法律,是要逃避本应适用于合同的强制性法律,是非善意和违反公共政策的,因而拒绝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由此两案可以看出,澳大利亚要求合同的准据法,当事人在进行选择时,应当与合同有着实际的联系。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家也均有类似的要求。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

所谓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指法院通过权衡各种与合同具有联系的因素,从中找出具有最密切联系的因素,根据该因素的指引,适用解决该案件的与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国家(或地区)法律的原则。

最密切联系原则被认为源于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本座之所在,即联系之所在的理论,这一原则可以说发展了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因为依该原则,应适用的虽不是所谓法律关系本座所在地法律,却仍然是根据多方面的因素去选择那个与该法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许多国家在立法中采纳了这一原则,如美国第二部《冲突法重述》第188节规定:当合同当事人没有对合同的准据法进行有效选择时,依照重述中所列的原则,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州的法律。1979年经欧共体国际私法专家委员会通过的法律适用公约就规定:契约适用当事人选择法律,当事人未作法律选择,则应适用与之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奥地利国际私法在该法的第1条就明确指出:与外国联结的事实,在私法上,应该由与该事实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裁判之。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有几个住所的,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为主。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合同法》《海商法》及《航空法》的相关条款中也有所反映。

尽管各国对最密切联系原则多有规定,但在适用该原则时却有着不同。以我国为例,我国在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时的一项前提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准据法没有作出明确约定,这种情况下,法院才可以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来确定准据法,而在一些国家,如英国、美国等,还存在对当事人意思进行推定的默示选择,只有根据各方面条件都无法确定当事人默示选择的法律规范时,才会选择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考察大多数国家的司法实践,都是首先承认当事人对合同的明确选择,只有当事人没有进行选择时,才采用这一原则,因此,也可以说,这一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为意思自治原则的立法补充。

三、一般原则在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中的适用

(一)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关于合同的国际私法领域一般性原则,但在知识产权领域,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受到限制的。如我国2004年《关于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2条规定,对外国人的作品进行保护,适用作品所在国的法律。外国人就其在外国出版的作品在我国主张著作权的,该作品是否产生著作权、著作权权利内容和归属等问题,应依我国著作权法确认。排除当事人意思自治,目前各国在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中,主要承认来源国法、被请求保护国法,以及分割性适用不同国家法律。在实践中,技术转让合同的法律适用一般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的一些规范当事人不得规避,对当事人选择合同的适用法律都有一定的限制,有的国家规定,对一些许可合同只能适用本国法,这方面的强制性规范较多。

对于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合同,意思自治原则依然发挥很大的作用,一些国家承认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合同适用的法律。如《瑞士联邦国际私法》第122条规定:有关知识产权合同,适用知识产权特许人或转让人习惯住所地国家的法律。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所适用的法律。总体而言,在知识产权转让合同中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国际私法发展的方向。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适用的法律。这表明即使是在地域性较强的知识产权领域,对于知识产权转让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依然发挥重要作用。但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在实践中受到很多限制,首先,是当事人是否可以默示选择所适用法律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多数法律未给予明确授权,而是选择适用被请求保护国法,或者原始来源国法。再者,知识产权转让合同要受到国家强行法的制约。对于知识产权标的效力、权利内容等方面,国家之间的差异性较强。如对于版权,英美法系侧重经济权利,而大陆法系国家强调精神权利,在进行知识产权的转让时,法院很难因为当事人的自主选择而放弃本国法典体系结构规范。

(二)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特征履行说

在当事人没有对所使用的法律进行选择时,多数国家法律规定,适用与合同具有最密切联系地的法律。如《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9条规定: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本法对合同的有关规定。结合该法第41条的规定,可以总结为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适用的法律;没有协议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其他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法律。特征履行说是确定最密切联系地的主要学说之一。如根据1980年《罗马公约》的规定,在国际专利许可合同当事人未对合同确定哪一国的准据法作出规定时,应适用特征履行方的属人法,即许可方的惯常居所地法、核心管理机构所在地法或主管营业所所在地法,当合同与其他国家具有更密切的联系时,适用其他国家的法律。

简单将知识产权转让合同的许可方或被许可方的义务作为特征履行都不是十分合理,而是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加以确定。现以一项有效期为五年、以提成费支付使用费的涉外专利许可合同为例结合表格进行分析。

1.依合同阶段确定特征履行

可以看出,在专利许可合同前期,许可方的履行能够体现合同的特征履行,其要承担大部分的义务履行,包括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等。如果涉外专利许可合同的争议发生在这一阶段,许可方的义务履行能够反映协议的特征,应为特征履行;而在合同的后阶段,许可方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已经基本结束,被许可方自己的工作人员已经可以逐步单独进行生产。此外,被许可方还要将所生产的产品采用营销手段出售,获取利润,并按照所赚利润的一定比率向许可方支付使用费,尽管这一阶段许可方仍然会就技术上的有关问题对被许可方负责,但在后期技术已经成为成熟技术,对专利技术的改进等主要还是要靠被许可方自己的能力。因此,如果涉外专利许可合同的争议发生的协议的后期,被许可方的义务履行为特征履行。

2.依技术使用费的支付方法确定特征履行

被许可方技术使用费的支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支付,既可以采用一次总算的方式进行支付,即在订立合同时就将所有的技术使用费付清,也可以采用提成费或入门费加提成费的方法进行。在后两种情形下,尤其是在单独使用提成费方法进行支付的情况下,被许可方的支付义务要一直延续到协议的最后,而且要与生产产品及产品的销售额直接相关。

依上述分析,如果双方当事人采用一次总算的方式支付,被许可方的义务只有支付使用费,而许可方的义务则要包括提供技术资料、技术培训等,则应考虑许可方的履行为特征履行。反之,如果双方当事人采用提成费或入门加提成的方式支付,则应以考虑被许可方的履行为特征履行为主。

四、确定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法律适用的思考

1.以意思自治原则为基础

通过以上论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同样是确定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尽管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但意思自治原则无论在国际层面,还是该国立法之中均得到了认可。我国的立法也认可在涉外技术转让合同中允许当事人对所适用的法律加以选择,并未将涉外技术转让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列为不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类型范围。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必然受到更严格意义上国内法律的限制。对于这一点,各国知识产权法律中均有体现,即使在国际文件中,也予以认可。在《国际技术转让守则》附件4中,联合国贸发会执行主席提出了一份参考意见:技术转让合同当事人协商选择适用与合同关系最密切的法律,但须服从当事人所在国国内法律与政策对法律选择的限制。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会扩大知识产权的准据法范围,如法院地法的适用。适用法院地法意味着在有关知识产权的诉讼中,对案件行使管辖权的国家只适用其内国法,这一理论的根据是认为选择了法院就选择了法律,因此,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明确选择协议所要适用的准据法,但依据意思自治原则选择了解决争议的法院,那么,法院就会推定当事人意欲选择法院地的法律作为解决争议的准据法。尽管近年来对法院地法的适用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变化,但法院地法的适用机会还是比外国法在法院地适用的机会要大得多。

2.标的与合同效力法律适用两分法

标的与合同效力法律适用的两分法即对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标的知识产权效力的判定,与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本身效力的判定,应当加以区别对待,而不能因知识产权的无效否定合同的效力,或者因合同的无效否定知识产权本身的效力。知识产权的效力独立于合同效力之外,应当明确加以区分。以专利为例,当专利权被宣告无效时,不能因此否定以前签署的专利转让合同的效力,尽管依据专利法律的相关规定,各国均承认,专利无效视为专利权自始无效。这就意味着,专利转让合同的受让人不能因专利权无效而否定专利转让合同效力,主张已经交付的专利使用费返回,或者对于本应依据合同交付的使用费不再支付。因为尽管专利权被宣告无效,但合同履行期间受让人已经基于有效的专利转让合同受益,其排除了其他同业竞争者的事实成为合同应当得到支持的基础。

对于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本身的效力可以适用合同准据法一般原则加以确定,但对于知识产权的效力则应区别对待。在涉外知识产权转让过程中,对知识产权有效性产生异议时,一般只能适用权利实施地国,也是权利登记地国的法律。一项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有效的前提条件就是,转让方在许可实施地国拥有有效的知识产权。许可方应保证所许可的知识产权是有效的,是通过国家授权批准的。因此,对于知识产权转让合同准据法的确定,知识产权的权利登记地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对权利进行登记的国家被视为是能够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国家,通常情况下也是受让方打算实施知识产权转让的地点,由此,可以认为权利登记国是与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因素之一。许多国家采用这一方法来确定知识产权的准据法,如1984年的《秘鲁民法典》第2093条规定:凡有关知识产权的存在和效力,如不能适用国际条约或特别法的规定时,应适用权利注册地法。1928年的《布斯塔曼特法典》第115条也有着类似的规定:除受国际条约拘束外,工业产权和著作权的取得、登记和享有均应依授予该项权利的当地法。这一规定的结果就是使一些国家在一定的程度上承认了他国知识产权法的域外效力。

3.特征履行理论应充分考虑知识产权的特殊性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篇6

[关键词]网络型组织;组织结构;企业创新能力

[Doi]10.13939/ki.zgsc.2017.10.138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技术、产品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外部环境日益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传统、机械式的组织形式逐渐显露其弊端,难以快速响应外部变化、有效进行内部沟通。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由此展开,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应运而生,网络型组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与此同时,知识资源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引发了人们对于知识和创新的关注,希望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前人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与衡量。Vorhies等人(2002)从过程的角度对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业从内部或外部获取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将这些知识整合以获取创意并配合相应资源,从而为市场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的过程。陈力田等人(2012)则从创新系统的结构角度出发,将企业创新能力分为要素能力和架构能力,前者指代创新过程中各职能部门所需形成的惯例,后者指代创新活动w系中协调各职能要素关系的能力。[1]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创新能力都与企业内部各部分的构成与关系,即组织结构息息相关。网络型组织产生于适应知识经济新环境的需要,作为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它对企业创新能力必然有着特殊的影响。本文希望从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出发,分析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这一新型组织结构的认识。

2网络型组织概述

网络型组织是一种新兴的组织结构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同企业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Gerioff等人(1991)从三个维度界定了环境的特征,分别是:环境的动态性,衡量环境的变化速度与幅度;环境的异质性/复杂性,衡量参与人数量和新参与人出现的频率;环境的容量,衡量环境能够为组织发展提供的资源支持和成长空间。[2]

Courtright等人(1989)从以上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静态、均质、高容量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低,遇到的多为结构性问题,可以用程序化的方法加以处理。机械式的组织结构,例如“U”形(职能型)、“m”形(事业部)等,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类环境。这类组织结构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集权度较高,层级与分工分明,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正式的沟通渠道,以客观业绩为基础的评估和奖励。[3]

但在动态、异质、低容量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高,想要及时响应外部变化并正确应对必须保证内部的有效协调和高度合作,机械式的组织结构胜在稳定却失之灵活,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更适应这类环境。有机式的组织结构一般拥有较高程度的分权或授权,规则与程序相对模糊,具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和非正规化的关系,重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激励。[4]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可以提供密切的、持续的跨职能沟通和同伴之间的协调,有利于释放和提高组织及其成员自身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而网络型组织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组织结构。

网络型组织是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目标而组成的联合体,这些个人、部门、企业或是它们的混合构成一个个节点,每个节点之间都以平等身份保持着互动式联系。当某一项使命需要若干个节点的共同参与时,它们之间的联系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网络型组织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区别所在。[5]

3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

StephenRobbins在《组织理论》中提出,企业组织结构包含着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与分权性。[6]

“组织结构维度”及其含义

组织结构维度含义

复杂性横向的差异性组织中横向分工的细化程度

纵向的差异性组织中层级的数量

规范性组织行为受成文制度或规则制约的程度大小

集权与分权性组织中权力和决策的集中程度

下面文章就从组织结构的这三个维度来分析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

3.1复杂性

企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由横向和纵向的差异性决定。从横向差异性来看,在网络型组织中,劳动分工是按照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的。网络型组织中的员工大多具有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以自身独特的智力劳动来交换劳动报酬。他们都具有相应的知识专长,在某一领域有着长时间的智能积累,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不易替代性。因此依据员工类型进行的横向分工细化程度高,网络型组织的横向差异性大。[7]

但是从纵向角度看,网络型组织的差异性较小。在传统的机械式组织结构中,企业纵向层级较多,组织的运转多靠自上而下逐级命令与自下而上逐级服从来维系。而网络型组织更扁平化,作为基本组织单位的每一个团队都是自主的、平等的,没有设置过多的纵向层级来层层管控。[8]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横向差异性较大,纵向差异性较小,具有扁平化的特征。

3.2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由成文的制度或规则所制约的员工行为的比例大小。在机械式组织中,组织管理的一切多以制度形式固化,等级森严,部门、岗位都有着明确的描述和要求,确保了组织运行的顺畅、稳定。而网络型组织的运行并非依靠传统的层级控制,组织内各部分在遵从统一内部规则的前提下,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背对背竞争”,依靠市场机制进行控制。因此网络型组织中固化的制度规则较少,规范性较低,更多依赖灵活的内部市场而非制度规则来维系组织的运作。

3.3集权性与分权性

集权还是分权,往往是权衡成本和信息成本的结果。组织的决策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和支持决策的知识的匹配程度。当知识与决策权不匹配的时候,有两条路径:一是将决策权转移给有知识的人,这会提高成本;二是将知识转移给有决策权的人,这会提高信息成本。前文提到网络型组织中员工大多拥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而专门知识具有难以转移的特性,导致组织的信息成本高于成本,所以组织一般是将决策权转移给具有专门知识的人。[9]因此在网络型组织中,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集权化程度低。

4网络型组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成为了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网络型组织产生于适应知识经济新环境的需要,并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它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特殊的影响。下面就从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出发,分析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4.1复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呈现扁平化的特征,横向差异性较大,纵向差异性较小。横向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按照员工掌握知识、技能类型进行细化分工,同时他们可以选择单独或者团队的形式去完成某项任务。这种横向差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分工效应方面。而网络型组织的纵向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级的减少,作为基本组织单位的团队自主、平等。这种纵向差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流动和组织边界拓展方面。

4.1.1分工效应

新d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的创新路径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分工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即科学知识或其他有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系统运用(Galbraith,1967),而这些技术最终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使组织能够充分利用其成员所拥有的特殊技能,并通过反复的运用和学习促进这种技能的发展。[10]网络型组织对横向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主要深化了后一种影响,细化的分工更适应员工的专业知识领域,使他们得以在某一领域不断积累和应用知识,为创新奠定基础。

4.1.2促进信息流动与共享

在管理层级较多、注重集权的组织结构中,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的。中层监督部门或下层专业化操作人员有着影响上层决策和绩效评价的动机,往往会凭借其私有信息组成利益集团,操纵传递给上层管理者的信息,导致信息在企业中流动不畅,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创新效应。[11]

而网络型组织中,管理层级减少,基本组织单位――团队之间主要通过沟通对话来协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的。横向沟通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使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促进了企业的知识积累,并最终推动创新的发生。

4.1.3拓展组织边界

网络型组织不依赖于集权控制,其组织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制约。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组织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以获取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为企业的持续创新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复杂性特征促进了企业内知识的积累、应用、流动,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条件。

4.2规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的规范性较低,固化的制度规则较少,更多依靠团队内部的合作以及团队间基于内部市场机制的竞争合作来维系组织的运作。这一规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组织学习和组织适应能力的提高上。

4.2.1加强组织学习能力

网络型组织本质上是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其工作团队与个人之间联系密切,并相互提供援助,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彼此积极主动地学习,将各类知识、技能整合,促进了新知识与新技能的产生,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推动力。且由于组织内各团队各部分是基于市场机制开展内部竞争的,组织学习处于一个市场环境内,其积累和产生的知识更贴近市场的需要,最终的创新效果更佳。

4.2.2提高组织适应能力

机械式的组织按设计、制造、营销、财务等职能划分部门,员工及管理人员的知识被分类和固定化,部门和职位的职能、要求等被各种规章制度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部门开始为了部门利益、目标而忽略企业整体利益和目标,这会使组织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创新的迫切要求,逐渐丧失竞争优势。

网络组织中的团队组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经常根据任务需要进行团队的重组,这种本位主义现象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而组织内部的市场竞争机制确保了网络型组织结构总是由最具适应能力的职能性模块构成。此外,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交流合作打破了组织内信息交流的隔阂,确保了网络型组织结构内部协作的效率。分属不同职能的模块可以对周边环境作出快速的反应,且模块之间可以高效沟通,这使得网络型组织具有很高的适应性能力。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规范性特征加强了组织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组织的适应能力。组织学习是创新系统的推动力,直接推动了企业的创新过程;而组织适应能力的提高为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4.3集权与分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网络型组织中集权程度低,组织将决策权转移给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这一特征极大鼓舞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由此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网络型组织中,专门知识在整个组织权力系统中的地位十分突出,促使职位权力中的指挥、决策职能不得不下移和分散。团队掌握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各项决策由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员工直接参与决策制定满足了员工的尊重需要,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员工、团队之间的知识技能互补,会进一步推动创新的进程。因此,网络型组织中的员工既是创新的参与者,又可能成为创新的推动者和倡导者。

总的来说,网络型组织的集权与分权性特征满足了员工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与创新渴求,保持了企业创新系统的活力。

5结论

文章从网络型m织的三个组织结构特征出发,探讨了这一新型组织形式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网络型组织从多个方面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网络型组织的复杂性特征在知识的积累、应用、共享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源条件和基础;规范性特征通过加强组织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推动了企业的创新过程,并为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保障;集权与分权性特征则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新性,为企业创新系统注入了活力。网络型组织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保持和提升,为企业适应知识经济背景下竞争强、变化快的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力田,赵晓庆,魏致善.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演变:一个系统化的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4):154-160.

[2]e.a.Gerloff,n.K.muir,w.D.Bodenstenie.threeComponentstoperceivedenvironmentUncertainty:anexploratoryanalysisoftheeffectsofaggregation[J].Journalofmanagement,1991:749-768.

[3]J.a.Courtrigllt,G.t.Falrllurst,andL.e.Rogers.interactionpatternsinorganicandmechanisticSystems[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89:773-802.

[4]刘学,靳云汇.动态、异质性环境中的组织设计与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0(3):49-52.

[5]甘碧群,程凯.网络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创新[J].经济评论,2001(2):120-122.

[6]Stephenanizationtheory:theStructureandDesignoforganizations[m].newYork:prenticeHall,1987.

[7]胡晓鹏.网络型组织结构与模块化创新[J].财经科学,2007(4):80-87.

[8]曾小彬.试论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与特点[J].财经研究,2001(4):26-31.

[9]刘景江.网络环境下制造企业组织创新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篇7

论文摘要:当前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其含义的界定尚存欠缺。在区分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对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应界定为累积性知识。在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外延上,应重视知识产权能力在企业能力构成中的作用,实际上知识产权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能力的一种构成要素。另一方面,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也是知识,与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两者统一于企业能力体中。对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清晰认识有助于明确其在企业能力中的核心位置,进而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积极作用。

1引言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重要性。郭秋海(2007〕提出,知识产权能力是指组织对界定为知识产权范畴的智力成果,有效控制、保护、运用并加以整合的能力,为组织所拥有,能为组织带来利益。知识产权能力具有无形资产性、价值性和独特性等三方面特征。李蓉、萧延高、王晓明(2007]从知识产权能力与动态能力的逻辑关系出发,认为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是指企业创造、管理、利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目标是为了形成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喻翠玲(2009〕将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界定为企业创造、利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参与竞争尤其是国际竞争的能力。

现有的文献研究表明,知识产权能力尚属较新的概念,尽管取得了有一定价值的成果,但对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献对知识产权能力内涵进行了分析,都强调知识产权能力包括了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具体内容,但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只是知识产权能力具体构成要素,存在着用能力解释能力的问题,对知识产权能力的本质还有待深人,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理论基础还显得薄弱。

2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

2.1知识产权能力和知识产权资源

根据企业能力理论,资源(Resource)和能力(Capability)是两个基本的概念。关于能力和资源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二者是相互包含的关系,资源包含能力或者能力包含资源。前者如资源论学者wernerfelt(1984)将资源定义为任何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给企业力量或弱点的东西。Barney(1991)将企业资源划分为物质性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具体包括企业的资产、知识、信息、能力、特点和组织程序。多数学者认为,资源和能力是相互区分的。Grant(1991〕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的投人要素,如资本设备、员工技能、专利等;能力则是完成一定的任务或活动的一组资源的一切有形能力和无形能力的客观存在。amit,Schoemaker(1993)〕认为,资源是企业所控制或拥有、能参与产品和服务生产以满足需求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人力的和非人力的所有投人要素;能力则是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通常是运用整合的方式和组织的流程来影响期望的结果。

资源和能力是存在区别和联系的两个概念。一般而言,资源是企业所能控制或拥有的有效要素的综合,是静态的存量。能力是动态的流量,是整合企业资源,使其在整个价值形成过程中,不断增值的能力。优势资源如果不能被有效整合,带给企业的则可能并不是市场优势。一个企业获得租金,可能并不是因为它有更好的资源,而是由于具有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的特别能力。关于资源和能力的关系,Javidan(1998〕提出了核心能力的关系层级(如图1)。在这个关系中,资源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资源的整合,竞争能力是企业职能性能力的有机协调和组合,核心能力作为竞争能力的最高层次,是企业竞争能力的进一步组合。

按照上述观点,知识产权资源是企业无形资源的一种,以企业已经获得的知识产权为主,包括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运用等情况。企业知识产权能力与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相适应,是指企业依据内外部环境形成的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和管理知识产权,并将知识产权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整合的一种累积性知识。这个概念的特征在于,按照企业知识基础论的观点,将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最终透视为企业的一种累积性知识,避免了用能力解释能力的逻辑循环。知识产权资源是知识产权能力的基础和载体,要强化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必须首先获得具有优势的知识产权资源,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知识产权能力建设。但企业拥有知识产权资源并不能自动转化为竟争能力和竞争优势,还必须对这种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和组织,才能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2.2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持征

(1)价值性。如同其它资源和能力一样,知识产权能力只有具备了价值性,才能够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产权能力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创造、改变和配置企业知识产权资源,从而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知识产权能力的价值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占领市场,内部可以激发发明创造,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动态性。知识产权能力是动态发展的,必须随时间而变化,这是知识产权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teece(2000)0通过研究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战略,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的竞争力源于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工具保护知识资产的能力。当代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是非线性的,顾客的需求也是动态变化难以把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保持动态的知识产权能力,在企业现有知识产权资源基础上及时根据外部环境进行调整,确保公司竞争力的实现。动态性特征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学习能力—元学习能力。元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是将组织中不同的甚至是互为矛盾的知识进行同步整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持续竞争力。

(3)默会性。知识产权能力作为一种知识,当然也具备知识的默会性特征。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当某种知识能够被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学习者或者接受者也能够通过这种表达获得这种知识的话,这种知识就属于显性知识,反之,则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具有高度个人性,难以交流。企业内的知识,尤其是一些隐性知识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比如为了平衡专利权人的垄断,各国在授予专利的同时,都要求申请人将其发明创造的主要内容写成详细的说明文件,并以专利说明书的形式向社会公开通报,以使该知识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均能明了和评价,因此,静态的专利资源往往是显性知识,但这并不否认知识产权能力的默会性。因为,在静态的专利文献背后,专利如何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等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隐藏在企业员工头脑和实践中,这些都要求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能力的培育加以解决。

(4)开放性。企业总是处于一个开放的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之中,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必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专利具备国家授予性,专利权的取得有赖于国家有关机关对某种具体发明创造的审查,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创造性成果才能获得专利,专利的保护和运用也都离不开国家权力的干预和支持,因此,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影响更是明显,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自始至终都与外部环境密切联系并相互作用。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应当具备开放性和适应性,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对其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进行完善,不断向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变化。

3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外延

3.1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和企业能力

企业是一个能力体,但企业应当由哪些能力组成,学者则存在不同的观点,这是因为企业生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和多变的系统。杜纲、姚长佳和王军平(2002〕将企业能力分为柔性和刚性两个维度进行研究,其中,柔性主要是指企业对动态环境的有效反应和适应能力,既包括被动的响应,也包括主动的创新和影响环境。刚性则主要是指企业自主技术的实力和水平,包括狭义的研制开发技术、生产制造技术、广义的市场营销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等。吴正刚、韩玉启和周业铮(2004)从企业能力及其指数定义出发,设定了知识生成体系、基础管理体系、组织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博弈体系、价值实现体系等六个一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应的二级指标。上述文献关于企业能力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都忽视了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能力在企业能力构成中的作用。杜纲、姚长佳和王军平(2002)构建的企业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市场、管理和技术三个层面,而对组织、企业文化、知识、信念、规范等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

知识产权能力在企业能力中的地位,可以借助波特(1985〕的价值链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波特认为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价值链就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体,一个价值链显示了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生产的整合价值,它是由价值活动和边际利润两个部分组成。波特将企业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主要涉及生产实体的产品、销售产品给购买者以及提供售后服务等活动,而支持性活动是以提供生产要素投人、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公司范围内的各种职能等支持企业的基本活动。

在这个价值链中,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从单纯的研发能力指标转变为企业基础设施之一。现代专利制度的复杂程度使得工业革命时期一个产品一个专利的时代早已过去,企业面对日益膨胀的全球专利,如何避免专利陷阱、有效管理专利,这些问题都使得知识产权能力成为企业能力的一种构成要素,如同拥有丰富资源的企业不一定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一样,拥有大量知识产权而不能有效管理同样可能导致企业的不成功。企业只有充分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才能确保企业形成持续竞争优势。从知识的角度出发,知识产权能力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知识,就应当遵循知识管理的原则,从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选择、知识的生成、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的外化等角度,全方位实现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一个企业如何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内外部环境,有效地进行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这些都是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韩国三星公司2005年发表的《专利经营宣言》中明确规定,在研发、进人新领域和其他企业合作过程中都必须考虑专利,提出构造一个和产品组合相适应的专利组合,对专利进行全球化管理。为了上述目标的实现,韩国三星设立了首席专利官(Cpo),同时努力营造全公司重视专利的文化。因此,知识产权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职能性能力之一,与企业其他职能性能力,如研发能力、财务能力、营销能力、制造能力等有机协调和整合形成企业竞争能力。

3.2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和企业技术能力

martinFransman}King(1984)最早在对发展中国家及其企业的研究中提出企业技术能力概念。对于企业技术能力的定义,现有研究主要分为三大流派:(1)结构学派,将企业技术能力分解为生产能力、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2)过程学派,将企业技术能力看作是从技术选择、使用、改进到创新的行为流程;(3)资源学派,认为技术能力是一种生产和管理技术变化所需要的资源。近几年,受到知识基础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知识本体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技术能力理论是企业的一种知识。技术能力是企业为支持技术活动与技术创新的实现,附着在内部人员、设备、信息和组织中的内生化知识存量的总和。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其静态特征表现为一定的存量,动态特征则表现为对存量的操作,如搜索、筛选、格式化、存储、纯化、编码、激活等。

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知识产权能力一样,是企业的一种知识,二者同为企业能力体中的一部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般而言,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和企业技术能力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因为技术能力是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主要源泉,静态的知识产权资源是企业技术活动的重要产物,是企业的一种重要技术资源,较强的技术能力往往意味着企业同时拥有的较强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反过来,较强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又能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专利信息的运用和向外部购买知识产权等行为都将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但也可能存在相反的可能,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包含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如果企业拥有了较强的技术能力,获取了较多的知识产权,但如果企业不能充分地保护、管理和运用这些知识产权,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也可能较差。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篇8

关键词:Ceo特征进入模式

一、前言

在过去几十年中有相当多关于Ceo继任者问题的研究,这一点也不令人惊奇,因为选择一个新的Ceo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Kesner和Sebora(1994)把Ceo继任者问题表述成是“一个重要、独一无二和非常重大的事件”,它将对企业组织和公司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也已经见证了企业Ceo在国际化竞争中为了开拓公司业务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继任的Ceo来讲这点是千真万确的,公司通常要求他们比前任取得更好的业绩。本文选择研究Ceo继任者是因为继任后的时期具有新的Ceo为寻求最大影响形成和实施战略的典型特征,许多组织变化和反映他们知识基石及经验的战略变化通常出现在Ceo继任后(Hambrick,Geletkanycz和Fredrickson,1993)。那么在进入模式的选择上是否也反映出Ceo继任者的特征呢?

二、Ceo特征和公司战略

实证研究关于经理们人口学统计的特征、战略选择和公司绩效很大程度是基于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的上层梯队理论。该理论假设战略选择是由管理人员作出的“……反映决策者的气质”(Hambrick和mason,1984,p.195)。其背后的逻辑来自于卡内基学派的思想,他们认为复杂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行为因素的结果,包括关键成员的价值观和认识的定位。Hambrick和mason(1984)认为经理的认识定位通过信息过滤、限定他们的视野,影响作出战略决定背后的感性过程。这样,经理们认识定位方面的差异影响战略制定过程的各方面,包括对问题的识别,信息的找寻和信息加工等。换句话说,经理们带入到决定机制中的信仰、假定和价值等因素驱动着他们作出相应的决定。

Hambrick和mason(1984)还认为经理们的背景特征和经验是形成他们看法和知识的基石。尽管心理因素是上层梯队理论的中心,但却很少直接用于最上层经理的研究。通常,心理定位一般归于更为直观的特征,包括任期、受教育水平、职业背景和国际化经验。潜在的假设是经验、个人背景和所受教育形成管理人员的认识,知识和技能,它们通过各种方式显著地影响经理们的决定作出和行为。Kiesler和Sproull(1982)也认为个人背景特征和经验反映了管理人员潜在的心理定位和知识基石,自然也就会影响战略选择和结果。

大多关于最上层管理人员的研究将Ceo的特征作为研究的中心,它们暗含的认为做出关键决定的权力高度掌控在Ceo手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检验Ceo特征和公司战略之间的关系。基于战略选择范式和上层梯队理论,该研究首要问题是经理人员的战略选择是否反映出他们个人的经验、定位和知识基石。实证研究发现最上层管理者特征无论在公司经营还是商务层面上都和公司的战略定位有关。Smith和white(1987)证实了新的Ceo的职业背景和公司多样性战略之间存在系统性关系。Sambharya(1987)和Govindarajan(1989)证实了关键经理人员的职业背景和公司竞争性战略之间的关系。miller,HetsDeVries和toulouse(1982)发现那些自信好战的Ceo领导的公司乐意采用风险性和创新性战略,而那些感觉孤立无助的Ceo领导的公司则更多的采用保守战略。Barker和mueller发现那些年龄较轻、具有“产出”部门(市场、销售、产品研发,公共关系)从业背景的Ceo领导的公司在研发部门投入更大。总之,以上的研究证实了Ceo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公司战略之间存在着系统性关系,说明Ceo根据经验获得的参考框架对他们的战略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这些结论延伸到国际化领域,我们可以很自然的得出Ceo继任者特征应该会对国际化战略和决定,包括国外市场的进入模式起着非常大的影响。

三、国外市场进入模式

公司寻求进入国外市场有许多战略选择,比如采用独资形式(包含新建和收购),股份制公司以及契约型进入模式(如特许经营)。进入模式的不同暗含着所有权和控制水平的不同。因此,Hill,Hwang和Kim(1990)将进入模式分为两大类:完全控制和部分控制权进入模式。公司可以通过选择新建或跨国收购实现完全控制和完全所有,股份公司和许可经营则将公司限定在部分控制权和部分所有权。对控制权和所有权程度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经理们通常在实施国外市场进入决定时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如果控制权是重要的,公司可能会选择新建或收购。第二步,如果经理接受可能的部分控制权的话,决定将会在较低所有权水平中进行选择,直到选择到一个合适的合作者(Gatignon和anderson,1988)。

进入模式除了在控制权和所有权方面不同外,在其它方面也有重要的区别。首先,它们在风险暴露上不同(agarwal和Ramaswami,1992)。完全控制进入模式更容易受到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多的暴露在政治风险中。第二、完全控制进入模式通常需要更多的资源承诺,这经常不可避免导致重新配置资产时产生大量的沉没成本(Hill等,1990)。这部分资产导致公司退出障碍从而限制了公司战略的灵活变动,因此实际上也就增加了投资的风险。基于公司进入国外市场面临的资源承诺,转换成本和风险暴露,一些研究者认为进入模式中的高控制权是和高风险联系在一起的(anderson和Gatignon,1986)。agarwal和Ramaswami(1992)同样认为完全控制和高风险是紧密联系的。他们写到“独资公司模式是一种很高的投资,因此也是高风险高回报高控制权的投资形式。股份公司模式相对来说投资较少,因此可以根据它们在公司中股份的多少度量出它们的风险、回报、控制权”。从他们的观点来看,进入模式的选择可以看成是公司在风险程度和资源承诺中追求一种平衡的战略决定。最后,采用完全控制进入模式要求进入的公司发展它们自己的知识基石,并在国外环境中能高效地运作,而那些采用部分控制权的进入模式在市场上会接触到当地合作者的知识,竞争者和政府政策。

因为独资公司最终的成功依赖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市场等多种因素,完全控制进入模式决定通常比部分控制进入模式需要多得多的信息。因此,决策者必须能够根据环境的状况,高效广泛、有深度地收集和加工信息。举例来说,在跨国收购中为了准确的评估潜在候选人获得可靠的信息就显得特别困难。更进一步,不管是哪种进入模式都有重要的学习机会来发展公司战略以创造和维系竞争优势(Hitt,Hoskisson和Kim,1997),而这样的机会不可避免的在完全控制进入模式上出现更多。表1对完全控制进入模式和部分控制权进入模式特征进行了归纳。

四、继任者特征和进入模式关系

1、Ceo职位任期

Hambrick和Fukutomi(1991)在他们的“Ceo任期(职位年数)时期”模型中阐述了职位任职期限的重要性。在他们任期的早期阶段,Ceo们通常是风险回避者,尽量避免采用风险大的战略以免对他们的职位构成威胁。同时,Ceo在任期的早期阶段对公司任务也缺乏相应的了解,使得他们很难采用风险性战略决策。随着在位时间的增加,公司Ceo对决策过程更加熟悉,也获得了更多的任务知识和经验,同时他们在组织中的权力也加强了,使得Ceo们更为自信,可以采用更为冒险的策略。任职期限增加还能导致Ceo们拥有更多的自治权(miller,1991),为Ceo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来选择那些对风险水平和资源要求更高的战略。以上的讨论说明新当选的Ceo很有可能喜欢选择那些资源承诺较少、风险较低,尤其是拥有部分控制权的进入模式。但是,随着在位时间的增加,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权威和权力,Ceo们可能更容易选择较高控制权的进入模式,尽管这将会需要更多的资源承诺,企业也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

2、Ceo受教育水平

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受教育水平与决策者的思想开放度、对模棱两可问题的容忍度、处理信息的能力、多项选择的识别和评价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具备较高教育水平的管理者更有可能拥有认知能力来处理复杂信息、分析新的状况、在多项选择中进行正确区分。完全控制进入模式需要决策者更广的知识以及对国外市场有更好的理解。Kogut和Singh(1988)也认为完全控制进入模式通常比部分控制权进入模式需要更广泛的分析和对公司价值需要更精确的评估。此外受教育水平还和对创新的接受程度和执行中采取的风险程度相关(Kimberly和evanisko,1981)。考虑到完全控制进入模式是和高风险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可以得出那些拥有较高教育水平的Ceo们比受教育水平低的Ceo更乐意冒险。总之,我们可以认为受教育水平更高的Ceo具有认识定位能力和分析复杂因素的能力以及接受与风险联系在一起的完全控制进入模式;另一方面,受教育水平较低的Ceo更有可能乐意选择部分控制权的进入模式,因为它们只要较少的信息处理和较低的风险。

3、Ceo职业背景

管理人员的职业经历,是管理者带入到工作的偏好识别、知识种类的重要指示器,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发现哪些商业问题或解决办法是经理们常涉及到的。Ceo通常被假设具有专家的视角,他们通常会把他们原来的职业领域经验带到新的工作中(Hambrick和mason,1984)。举例来说,一个具备“产出”部门从业经验的Ceo,像Hambrick和mason描述的那样,通常是与偏好新的产品、新的市场、新的机会联系在一起的,而“投入”部门(会计、操作、工艺研发)通常需要保持企业一定的控制和经营的效率。因此,一个大部分职业背景是来源于“投入”部门的Ceo更有可能需要一定的控制和经营的效率,所以他们偏好选择有更多金融控制权的完全控制进入模式。

同样,相互依赖关系导致不同的进入模式的事实在选择中有着重要的含意。在部分控制权的进入模式中战略的相互依赖性更大些,公司和国外合作者的每一天都要打交道,因此这种相互关系就更为重要。具有“产出”部门职业背景的经理通常更适合管理这样的相互关系,而那些具有“投入”部门职业背景的经理更喜欢那些相互依赖关系较低的完全控制进入模式。Gupta(1984)也认为有市场和销售经验的经理在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状态环境下更为适合。这样,我们就能够认为那些具有“产出”部门背景的Ceo表现为偏好采用部分控制权的进入模式;相反,那些具有“投入”背景的Ceo,他们的技术和认识定位能力更合适在关注的焦点更多的是控制权而不是相互依赖关系管理上的那种形式的国外经营,他们也特别偏好选择完全控制进入模式。

4、Ceo国际化经验

最上层管理者的国际化经验与降低在国际化经营中的不确定水平(Sambharya,1996),增强企业的国际机遇意识,拥有驾驭在不同国家经营的能力相联系的。这样的经验在考虑国外市场进入时特别重要,给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带来了机会。国外市场是纷繁复杂的,它包含非常广泛的需求特征,变化多端的竞争对手、卖方和买方。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与学习效应联系在一起的国际化经验能够使公司减少错误,或者说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此外,通过淡化“国外”这一概念能够帮助经理们将所学习到的文化和他们原来自己的融为一体,国际化经验对经理们的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些逐渐积累起外国文化知识和通过国际化经历获得的商务实践的Ceo,可以认为他们拥有特别的技能使得他们在国外经营时拥有更多的自信。

其他学者也强调国际化经验的价值,他们认为这样的经验为经理们提供了通过其他路径很难获得的技能。这样的国际化经验很可能在考虑那些需要更多的市场知识和理解时的进入模式――也就是完全控制进入模式时就特别有价值。melin(1992)研究认为,对国外市场的知识在克服海外经营中的“心理距离”就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语言、文化、风俗、法律等造成的)。一个具有更多国际化经验的Ceo拥有如何处理不同的国际化和产品机制的超强洞察力,将会增加他们使用完全控制进入模式的倾向。甚至,国际化经验在那些当地合作者的知识不能用来克服“心理距离”,完全控制进入模式中很可能也有更大的价值。最后,就像Kedia和mukherji(1999)认为的那样,经理们的国际化经验对“全球化思维倾向”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它使得经理们面对国外环境更加自信,也更为有效地面对全球竞争。这种全球化思维倾向将会增加那些具有国际化经验的Ceo更加乐意采用完全控制进入模式。

五、结论

thomas,Litschert和Ramaswamy(1991),Datta和Rajagopalan(1998)以及其他学者研究认为那些更好地根据执行者的背景特征调整他们的战略表现出更好的绩效。也就是说管理者特征和公司战略的匹配程度能导致一个公司绩效的好坏。把这点延伸到公司对进入模式的选择上,我们认为公司进入模式的选择和Ceo特征的匹配程度将对公司的绩效起重大影响,匹配程度高绩效好。文章结论如下:

1、随着Ceo继任者在位时间的增加,他们将倾向于选择控制权更高的进入模式。

2、受教育水平高的Ceo继任者的更有可能采用完全控制进入模式。

3、具有“投入”部门从业背景的Ceo继任者更加比具有“产出”部门从业背景的Ceo继任者选择完全控制的进入模式。

4、具有国际化经验的Ceo继任者将会更加倾向于采用完全控制进入模式。

参考文献:

[1]agarwal,Sanjeev&Sridharn.Rama-swami.1992.ChoiceofForeignmar-ketentrymode:impactofownership,LocationandinternationalizationFac-tors.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23:1-27.

[2]anderson,erin&HubertGatignon.1986.modesofentry:atransactionCostanalysisandpropositions.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7:1-26.

[3]Barkema,Harry&FreekVermeulen.1998.internationalexpansionthroughStart-Uporacquisition:aLearningperspective.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41:7-26.

[4]Chaganti,Rajeswararao&RakeshSam-bharya.1987.Strategicorient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Uppermanage-ment.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8:393-401.

[5]Datta,DeepakK.&JamesGuthrie.1994.executiveSuccession:organizationalantecedentsofCeoCharacteristic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5:569-577.

[6]erramilli,m.Krishna&C.p.Rao.1993.ServiceFirms'internationalentry-modeChoice:amodifiedtransactionCostanalysisapproach.Journalofmarketing,57(3):19-38.

[7]Gatignon,Hubert&erinanderson.1988.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De-greeofControloverForeignSubsid-iaries:anempiricaltestofatransac-tionCostexplanation.JournalofLaw,economics,andorganization,4:305-336.

[8]Govindarajan,Vijay.1989.implement-ingCompetitiveStrategiesattheBusi-nessUnitLevel:implicationsofmatch-ingmanagerstoStrategie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0:251-269.

[9]Hambrick,DonaldC.&GregoryD.S.Fukutomi.1991.theSeasonsofaCeo'stenur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6:719-742.

[10]Hill,Charles,w.,peterHwang,&ChanKim.1990.aneclectictheoryoftheChoiceofinternationalentrymode.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1:117-128.

[11]Kedia,BenL.&anandamukherji.1999.Globalmanagers:Developingamind-setForGlobalCompetitiveness.Jour-nalofworldBusiness.34:230-251.

[12]Kogut,Bruce&HarbirSingh.1988.theeffectofnationalCultureontheChoiceofentrymode.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411-432.

[13]miller,Danny.1991.StaleintheSaddle:Ceotenureandthematchbetweenorganizationandenvironment.man-agementScience,37:34-52.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篇9

一、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投资的概述

(一)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内涵

传统的无形资产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六十多年前,美国著名会计学者Hatfield所著的《会计学原理与实务》中指出:“无形资产的含义是指专利权、版权、秘密制作法和商誉、商标、专营权以及其他类似的财产”。传统的企业会计制度认为,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

上述两种定义,前者是通过列举外延来把握无形资产内涵,后者使无形资产概念表述得系统化和规范化。由于研究时代的局限,两种表述都更适用于以财务资本密集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时代。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备独立实体,对生产经营与服务能持续发挥作用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资源,尽管其价值形态缺乏横向比较的可能,但它的存在和应用能使特定企业获取高于一般水平的盈利,在长于一年的不确定的未来期间内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服务。

(二)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范围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资本来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是知识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和扩展。与传统经济相比,无形资产的范围包括更广,其扩展的范围中主要有以下几项:

(1)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企业、经济组织中雇员及雇主所拥有的各种技能、知识、信息、创新能力、思维意识的总和。知识经济的运行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资本,知识资本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全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造性人才就是主宰者和操作者。因为人才是知识的拥有者,人才是资本的使用者,人才更是财富的创造者。因此,拥有知识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2)品牌资本。所谓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个企业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的组合构成。品牌它并不仅仅是指商品的商标。广义上来讲,它包括先进的技术、优越的性能、有效的管理、高素质的员工等等。在消费者心目中,品牌产品就是质量的代表,二者浑然一体。消费者购买品牌商品,不仅得到了质量上的保证,而且还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品牌商标极大地促进了消费能力,扩大了该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经理曾说:“如果可口可乐公司在全世界的所有工厂,一夜之间被大火烧得精光,那么可以肯定,大银行家们会争先恐后地向公司贷款。因为,‘可口可乐’这个牌子进入世界任何一家公司,都会给它带来滚滚财源。”由此可见,品牌商标是无形资产中最为精彩的组成部分。

(3)知识产权资本。知识产权资本是一种权力资本,即智力成果。所有人对创造性智力活动的成果依法享有控制、运动、与使用所带来的知识积累、增值与无限制使用的权利。知识产权资本是智力成果的价值实现,是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只有被使用,转化成了社会生产力,才能体现其价值,才是一项资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作为科学技术的成果――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和管理技术等无形资产要素已经成为项目投资中最重要的资本要素。

二、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投资特征

随着中国市场的开发程度逐渐扩大,中国企业已经从国内竞争转向全球竞争,所有中国企业都要面对国际企业竞争国内化。中国企业要靠什么才能占领市场呢?靠技术、资金、人才、还是销售渠道?其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无形资产中的知识产权、品牌、人力资源、商誉等等都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企业应该改变投资观念,以无形资产投资为主,扩大投资力度。这种观念的转变,也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认清无形资产投资的新特征,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投资也应充分借鉴传统无形资产投资需要考虑的因素,但基于知识经济的特殊性,无形资产投资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投资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知识经济时代,将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本投入,大大加快了知识的产品化进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了无形资产的内容。除了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商誉等传统的无形资产投资外,还增加了计算机软件、注册的域名、人力资本、品牌资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投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依靠知识资本的营运与管理实现目标利润。企业之间竞争主要是无形资产的竞争,无形资产投资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事关企业的存亡兴衰,所以无形资产投资的范围必须扩大。

(一)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素质、技能是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而企业直接作用于人的开支也越来越大。本文所指的人力资本投资对象既包括一般性人力资本,也包括特殊性人力资本。一般性人力资本投资指企业对企业内的基层员工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内容主要是基本的技能和技巧;特殊性人力资本投资是指对企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才的投资,例如首席执行官这种特殊人才。知识经济注重“以人为本”。因为只有人才是掌握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主体。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是经济时代重要的一个特征。企业只有慧眼识人,善用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人力资本投资对新时代企业生存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具有长期性、间接性、超额收益特点的投资项目,它产生的效益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是借助于物质形态反映出来的。

(二)更加重视品牌培育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篇10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对生产经营持续发展起作用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来源。无形资产管理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有关的法律制度已经十分健全,在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在国内,虽然我国目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历史尚短,宣传力度、普及程度不够,造成无形资产流失和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尤其是高校对无形资产流失现象已经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无论在各级管理部门还是在高校内部,都缺乏对高校无形资产进行综合全面的研究分析,没有建立起有效控制无形资产流失、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社会经济价值的管理模式。

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及其特征

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

高校无形资产,是指与高校有内在联系,能给高校带来高额收益的那部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高校尤其是著名高校,由于其人才聚集,知识、信息密集,以及设备先进,学科门类齐全、科技优势明显,蕴藏着巨大的无形资产。高校无形资产的范围一般包括:

知识产权类。是指教职员工及学生的职务专利权、职务专有技术成果权、职务作品著作权(包括计算机软件)、学校企业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注册商标专用权等。

高校的属性类。指与高校属性相联系的名称、标志、可信度等,会给高校带来高额的收益。

政府特别授权类。是指由政府对高校特别授予一些权力所形成的可能带来高额收益的情形。如自主招生权、土地使用权、税收减免权等。

人力资源类。指高校拥有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他们知识、信息密集,其公有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如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亦会给高校带来高额收益。

其他类。主要是指由高校自身优势、特色及其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技实力延伸对师生水平、能力的认同感,海内外校友的联络,等等。

高校无形资产的特征

高校的无形资产既不同于流动资产,也有别于固定资产。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非实体性。高校的无形资产所代表的是一种权利,尽管有些无形资产(如专利权、著作权等)需要证书、图纸、著作之类的物质载体来体现,有些无形资产(如商誉)不能脱离特定的有形资产而存在,但无形资产自身并不像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那样具有物质实体,不能直接感触,它的存在是无形的,是观念上的,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有形损耗,报废时也无残值。

垄断性。高校无形资产通常由学校垄断性地占有。这种垄断性受到法律保护,有关法律严禁非持有人无偿使用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有些无形资产(如技术诀窍)的垄断权虽不受法律保护,但学校能通过严格的保密措施来维持其垄断地位。

高效性。无形资产代表某种先进成果或有利优势,带来远远高于其成本的经济利益,能给高校带来超额的级差收益。学校的无形资产越多,则其所能获取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越大。

不确定性。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无形资产的计价、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无形资产当期摊销与当期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等。无形资产所提供的经济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它们所提供的经济利益有可能随着新科技成果的出现而丧失。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无形资产意识淡漠

由于无形资产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物形态,所以我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大多数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还仅限于有形资产管理,普遍忽视了无形资产的客观存在。有些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对无形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无形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漠。“国有资产就是有形资产,有形资产就是国有资产”的观念还普遍存在,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法律意识,当无形资产被出卖、转让时,高校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使无形资产的日常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无形资产核算方法不健全

无形资产的计价比较复杂,不象有形资产那样有明确的原始成本。但是无形资产能使高校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获取收益,所以应按照受益期限对无形资产进行分期摊销。由于无形资产所代表的未来经济利益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所以很难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做出较为准确的估计。《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对学校的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版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各种无形资产只是一般性地提到“按规定合理摊销”以及“对外投资”和“向外转让”时的核算方法,因而财务人员在操作上难度较大。

无形资产的管理部门和有关制度缺乏

目前,有许多高校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没有明确的部门和相应的管理人员,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学校在无形资产的认定、取得、转让计价、法律保护、利用等环节均无相应的监督体制和明确规定,因而容易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无形资产也是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将无形资产排斥在外,是高校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造成高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数据不真实,不能准确反映高校国有资产的真实状况,这将不利于高校国有资产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无形资产的品牌意识不强

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形成的高校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著作权、发明及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形成的声誉、单位名称、徽章图案等,都是多年来国家投入资金的结果,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单位从本部门利益着想,未经学校有关部门允许将无形资产私下转让给社会上其他单位使用,从中牟取个人利益。我国高校中有许多经过百余年形成的名校品牌,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有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未经学校批准,就以学校名誉在外办班、注册经济实体,从而造成高校无形资产白白流失。在高校对外投资、实行承包、合办经济实体等过程中缺乏对高校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使高校无形资产流失。 学校人才、技术大量外流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竞争,一切竞争说到底是人才、技术的竞争。以人为本,解决好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高校工作,是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水平、学术水平的重要途经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在许多高校为了吸引人才,都采取优厚的条件和待遇广泛吸纳人才,使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学术上具有高水平人才的大量外流,带走科研成果、学术研究、技术工艺等以致影响到学校声誉和实力水平的下降,形成无形资产流失。另一方面教职员工创造的科研成果没有及时办理专利申请,在获得专利权之前早已被别人使用,也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

完善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