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矿山企业信息化十篇矿山企业信息化十篇

矿山企业信息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4:06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1

关键词:矿山企业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矿上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效益的提升,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矿上企业的管理,促进其规模的扩张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刺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具有极为重要性的影响作用。接下来,本文就以提升矿上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目的,对矿上企业的管理信息化进行深入探究,为全面促进矿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改革提供可借鉴的参考经验。

一、矿山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矿上企业管理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复杂的任务,它不仅需要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进行管理,还需要对煤矿的开采,采矿的设备、机械以及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所包含的管理任务繁杂多样,包含了极为庞大的信息量,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管理任务和可能存在的管理问题,仅依靠人力在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基于以上影响因素,为了能够完成企业管理工作任务,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工作完成都相对比较粗糙,隐含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矿上企业的持续发展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1]。

而如果通过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企业进行管理,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化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矿山企业的管理中应用信息化进行管理,不仅能够在高效的完成企业管理任务的基础上大幅度缩减企业的管理成本,还能够大幅度提升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矿上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对信息化管理引起足够重视,并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改革,更好的推动矿上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限制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的主要因素

限制矿上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的主要因素,就是由于我国信息化管理系统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慢,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跟不上矿山企业的发展需求,无法对矿山企业形成有效管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时间尚短,外加上企业对于实现信息化管理发展也不够重视,所以,在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严重限制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率和其自身更新换代的速度。

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软件设计水平较低,形成该结果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管理系统设计的内容比较单调,具有比较严重的局限性,这一点,从矿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就可以明确的看出来,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本满足不了矿山企业管理的需要,无法对矿上企业庞大的管理任务进行有效管理;除此之外,系统运行缺乏灵活性,无法全面实现系统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达不到理想的设计效果,无法对企业管理任务进行自动和智能处理,也是影响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的主要因素。其二,我国缺少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方面的高端人才,无法保证对一些比较繁杂的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的,比如,信息量大、管理任务多的矿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很难开发出来。

三、加快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速度的有效对策

(一)为系统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矿山企业进行管理,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还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精确性,全方面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更好、更快发展。所以,为了能够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改革,即使在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前期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矿山企业也要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持,以保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顺利构建,尽早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二)重视管理信息化的改革,加强软件的开发与更新

矿山企业应用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引起足够重视,并根据矿山企业自身经营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信息化改革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的现状[2]。比如,由于矿山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难度比较大,所以矿山企业应该加大系统构建资金的投入,同时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管理、煤矿勘探和开采管理、采矿机械和人工管理、煤矿处理和运输管理以及销售管理的信息化,全面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改革。另外,应用软件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如果对于企业管理项目的相关业务没有开发或购置相应的软件而只有良好的硬件配置,很难达到信息化建改革预期目的,也无法充分发挥其硬件资源的优势。因此,为了切实推进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改革,矿山企业应该对应用软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强软件的开发与更新,保证管理系统的先进性。

(三)培养专业人才

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是我国矿上企业管理信息化无法顺利改革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为了能够满足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及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对于人才的需求,矿上企业应该重视起对专业人才的培养[3]。首先,对于企业现有的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对于专业能力和技术的培训,对于一些比较优秀,有着更大发展空间的高能力高水平的人才,甚至可以将其派遣到国外进行进修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发展,努力提升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水平。其次,要提高信息化管理技术人员,尤其是程序设计和开发人员的薪资待遇,扩大其晋升空间,在留住现有人才的同时招揽更多的外来人才,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全面促进矿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结束语

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对矿上企业的持续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矿山企业一定要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引起足够重视,设法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的速度。只有这样,矿上企业才能够解决以往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矿上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茂贤.信息化在矿山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矿业,2010(1).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2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矿山管理应用分析信息系统

0引言

目前信息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信息化不仅带动了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给矿山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中。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矿山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矿山进行合理开发已经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矿山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势头,大大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矿山企业科学有效的管理。

1我国矿山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矿产的开采和资源的利用一直是困扰我国矿山管理工作的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我国矿产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的信息化管理在矿山企业中的应用起步还比较晚,与国外先进的科技水平相比,我国矿山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我国信息化时代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取得较快发展的。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的矿山应用信息技术很快得到了矿山企业的普遍认可。在矿业的发展方面,一些与矿山有关的研究所和大专院校深入探索了信息技术在矿山设计和生产中的应用,开发出来的矿山管理应用系统对我国矿山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3年以来,我国引进并开发了先进的矿山软件,为矿山企业信息化的到来提供了保障和可能。

2我国矿山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矿山信息化总体水平偏低,对信息化缺乏正确认识我国是矿业大国,但是只有少部分地区在矿山管理上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大部分地区在信息化建设上还始于起步阶段。与其它和信息产业息息相关的金融、保险行业相比,矿山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差距较大,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另外,目前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国家信息化的进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部分矿山企业对信息化缺乏正确的认识,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信息化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2]

2.2信息化管理不利,走了很多弯路目前,很多企业对于矿山管理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网站,但是对网站信息内容的开发还缺乏必要的管理。网站的信息量并不能满足当前矿山企业发展的需求。与传统的信息传递手段不同的是,现代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多以办公自动化为中心,逐步形成了适合矿山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网络,但是在管理系统中,每个企业都采用不同的发展平台,不利于信息的综合管理,严重造成了各种信息资源的浪费。[3]

3信息化建设在矿山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分析

矿山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每一个矿山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且不同的矿山在采矿手段以及生产的设备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加上矿山收地理位置、矿床形态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给矿山开采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我国是矿业大国,在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我国矿业在设计、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其它行业一样,矿山企业正处在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信息化建设在矿山企业的管理中也有着重要作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矿山企业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也为我国矿山面临的主要难题提供了解决的方法。矿山管理的信息化将进一步推动矿山企业的发展。

3.1矿山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矿山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目前在矿山信息化管理中,主要存在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两种基础。

3.1.1智能技术。智能技术的建设和应用在矿山设备管理能大大提高决策、计划的能力。智能技术能为矿山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并有效监控方案的执行和后期效果,从而使矿山企业的管理成本控制到最低点。

3.1.2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矿山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交流有着重要作用,能进一步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有效的信息资源为矿山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管理者可以从大局出发,对整个信息系统实行全面的管理,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4]

3.2信息化在矿山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2.1信息化管理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地质勘查信息系统应具备探矿工程测量与化验结果数据库,矿床地质平面图、剖面图等的设计和描绘功能。而且在对各种资源进行计算之后,能够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矿体三维模型为地质勘查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具体内容。

3.2.2信息化在矿山开发与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矿山的开发与生产的信息化建设是整个矿山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八千多座大中型矿山中,矿山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我国矿山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整个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想促进矿山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必须定期对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另外,还要综合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保证矿山开发与生产的科学运行。[5]

3.2.3信息化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推动矿山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必须不断加强矿产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矿产资源的信息化可以通过互联网向社会提供更多透明有效的信息,推动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3.2.4信息化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近年来,我国非煤矿山伤亡事故频发,给人们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加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已成为了矿山管理关注的焦点。为此,我国建立了矿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和存储与矿山安全生产与管理相关的信息,内容涵盖矿山地质情况、自然环境和矿山生产的基本情况等各方面。要促进矿山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构建和完善矿山企业数据仓库。矿山安全数据仓库的构建应从安全组织管理、行为控制、场地与设施管理和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人财物等特征的数据库、建立气候环境数据库和设备状况信息库等相关数据库。通过安全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矿山企业的竞争实力,促进矿山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其次,要建立安全技术评价系统。安全评价系统是对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具体分析,目的是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安全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经过几年的总结,我们得知,目前比较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事件树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要想建立安全技术评价系统,必须立足于当前矿山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安全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收集,不断建立新的安全管理体制,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6]第三,在得出安全技术评价结果后要对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和调整。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在对各种安全事故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要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主要的责任人,要对安全事故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可以从加强技术改进、对安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各项措施的实施状况等方面着手对安全事故进行补救。

如果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矿山安全管理的信息化,还要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系统,通过远程教育和论坛交流的形式不断普及和推广安全生产的信息和技术,推动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不断取得进步。

4结语

在当今信息化席卷全球的新时代,管理信息化俨然成为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信息化在我国矿山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推广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信息化是矿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一项长期发展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已经表现出了远大的发展前景。要对我国矿山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这样才能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才能推动矿山管理信息化的最终实现,促进矿山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茂贤,赵其祥.信息化在矿山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矿业.2003年第12卷第7期.

[2]李学锋,谢长江,段希祥.我国矿山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探讨[J].矿山研究与开发.2004年12月(第24卷第6期).

[3]王军锋,黄勇等.矿山信息化的主要问题与关键因素[J].采矿技术.2004年9月(第4卷第3期).

[4]王佳.信息化技术在矿山机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设备管理与改造.2012年第15期(总第333期).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3

(一)矿山企业成本预算难以依靠会计核算进行有效约束

部分矿山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都是通过对上年预算数据进行微调,没有充分考虑到成本的变动情况和实际管理需要,造成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不准确。而且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少矿产企业的费用成本控制不严格,浪费现象较为突出,缺少必要的预算执行监督约束手段。在矿山企业专项矿山开采过程中,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着重视拨款以及预算的审核,而轻视实际执行以及管理的监督约束,在项目资金使用上效率和效益都难以保障。

(二)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跟会计核算之间存在核算科目不协调的情况

矿山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使用结转自筹基建的会计科目,要求企业的项目作业单独核算、单独记账。但是在实际的成本预算管理中,矿山企业的所有收支项目都已经纳入到了财务综合预算中,对后者实行项目支出的会计核算处理,两个账目实行并账核算。同时矿山企业的会计核算科目在设置上较为单一,不能够有效满足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细化。

二、进一步推动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及会计核算协调性的建议措施

(一)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及会计核算共用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效率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管理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矿山企业现代化管理来讲,信息化平台建设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在日常的成本预算管理中需要对大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对这些信息进行人工处理会耗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矿山企业要想有效协调成本预算管理跟自身会计核算,需要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积极搭建成本预算管理信息平台,并紧紧围绕矿山企业管理的实际特点,实现企业数据信息的全过程、全方位以及多层次,将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探、开采、销售等多方面的信息数据都及时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信息平台中,有效提升成本预算管理的效率及效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信息平台的数字化、科学化、信息化。在搭建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信息平台时可以将企业eRp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作业成本预算之间进行有效衔接,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其工作效率。

(二)强化矿山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及会计核算科目设置科学性,重点对矿山企业废置费用会计核算进行完善

对于矿山企业来讲,其会计核算中的资产项目性质较为特殊,相应的固定资产在进行废置处理时金额一般较高。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对于矿山企业废置项目的日常处理及核算规定较少,不够具体,尤其是对于矿山企业废置费用的会计核算范围不明确。矿山企业在协调成本预算管理跟自身会计核算时往往存在着障碍。正是基于此,我国矿山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有效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财务核算制度,对固定资产废置核算的指标以及核算的范围等进一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明确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成本以及相应的初始价值。

(三)结合矿山企业成本预算执行,强化跟企业会计核算数据之间对比,及时查找问题,改进提升

矿山企业应当将成本预算管理的重心落脚在企业作业成本资金的管理以及部门预算支出的控制上。对矿山企业的部门预算会计核算实时跟进,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完善成本预算项目及数据的比照分析,以便及时查找问题进行纠正。不仅如此,矿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除了强化对会计处理的管理与控制之外,还应当确保企业各项资产勘探的持续健康进行。

三、总结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4

虽然现阶段大多数的黄金矿山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了多项措施建设信息化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但由于信息化基础薄弱,因此,在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上存在着较多的制约问题。

1.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较低

由于黄金矿山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起步相对较晚,因此,信息化的水平还较低,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固定资产的验收、入库、出库等手续审批以及做账入账还未能完全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进行业务处理。在固定资产的一些关键管理环节仍停留在手工登记的管理阶段,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系统更新也不及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黄金矿山企业的资产变动情况。

1.2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结合水平不高

黄金矿山企业内部绝大多数已经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以便于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高效准确也必须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相结合,但是这正是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所欠缺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预算编制系统、决算系统以及财务核算系统的衔接不完善,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

1.3缺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除了必须了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面的业务之外,还必须熟悉了解计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但是由于部分黄金矿山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缺乏信息化的技能培训,因此,造成了能够适应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缺乏,不利于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

2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体系优化措施

2.1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功能需求完善其信息化系统的设计

对于系统的设计,应该分别在基础数据模块、日常管理模块、盘点功能模块以及报表管理模块进行整体设计,进而系统的实施对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基础数据功能模块重点应该涵盖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资料、责任人员管理、职责管理、资产分类管理以及供应商资料等几部分内容。在日产管理功能模块则需要设计固定资产入库、领用、调拨、借用、返还、维修、清理以及报废处置等功能模块。在盘点功能模块,则重点应该制定盘点任务以及盘点报表管理两项内容。报表中心管理则主要是通过报表的形成,整理汇集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以便于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管理。

2.2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机结合

在黄金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应该注重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协同建设,实现黄金矿山企业内部信息的全面高效利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应该着重与预算编制、决算系统以及财务核算系统的有效结合。通过与这些财务管理子系统的衔接,完成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申报审批、资产情况分析、资产收益分析、资产数据统计以及资产账目核查等工作,确保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同财务管理工作一样,得到及时、动态的分析、掌握与调整,确保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可靠。

2.3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

为了确保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应该采取培训教育等措施,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尤其是针对固定资产的条码信息化管理、重点资产卡片信息管理等几方面,加大这些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对于信息系统的理解掌握能力。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库,准确的获取、分析固定资产管理运营的相关信息,并强化对于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结构、效用分析的准确度,依靠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实现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

3结语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5

关键词:铁矿管理;管理信息化;必要性;重点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一、铁矿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铁矿行业的发展,铁矿管理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我国铁矿虽然具有丰富的储量,但是大部分铁矿资源为赤铁矿石类型,这类矿石具有较低的含铁品位、较高的杂志含量以及较细的嵌布粒度。另外,我国铁矿石开采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地下开采,而在普遍利用崩落采矿法的地下铁矿开采中,铁矿石的贫化率达到了35%~40%,同时综合回收率也仅能够达到50%左右,这让大量的铁矿资源被丢弃并难以回收。从铁矿行业的发展来看,我国铁矿生产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受到铁矿石供求关系的影响,我国钢铁企业在钢铁价格谈判中也存在话语权缺失的问题。因此,推动我国铁矿行业的发展,通过优化铁矿管理来实现我国铁矿生产产量、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的提高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此过程中推动铁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作为一条有效路径。当前,我国虽然在铁矿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等铁矿石巨头企业相比,我国在铁矿勘察、设计、规划等方面信息化建设的差距十分明显。而铁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铁矿企业树立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意识基础之上,因此认识到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是十分重要的。

(一)铁矿管理信息化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要条件。在信息化时代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铁矿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同时要关注与国际铁矿行业差距的缩小,而在此过程中,我国铁矿企业需要融入到信息化时代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当中。但是,对这种时代背景的适应同时也决定着我国铁矿管理需要接受国际铁矿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以及企业体制等多方面的挑战,而要面对这些挑战,我国铁矿管理工作需要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同时也必须实现管理、体制以及技术的创新,而这一切工作的开展,都需要铁矿管理工作将重视信息化建设以及开展与深化信息化建设作为基本前提。

(二)铁矿信息化是推动铁矿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重要要求。我国铁矿企业具有散而广的分布形式,并且体现出了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铁矿管理需要实现分散管理与集中控制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通过推动铁矿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控制铁矿企业中的二级法人单位、事业部、服务中心以及分厂,并确保铁矿集团能够在统一的战略指导与调度工作中开展协调运作,避免铁矿企业由于内部管理问题而引发管理风险与财务风险。

(三)铁矿管理信息化是我国铁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中,铁矿管理工作以及铁矿企业的发展都取决于铁矿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能力与处理能力。我国铁矿的发展需要在技术层面以及供求层面寻求与国内企业以及国际企业的合作,只有如此,才能够推动铁矿管理水平的发展。从供求层面的国际合作来看,当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在铁矿采购中使用全球网上采购,而国内铁矿管理中如果不能达到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则将不能参与到全球采购系统中,自然也难以与国际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这将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四)铁矿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我国铁矿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从我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发展中国家在强调生产技术的发展基础上,可以通过后发优势的发挥,来促进国内各个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在铁矿工业方面与发达国家具有多年落差,要在国际竞争中突显出我国铁矿行业优势,就必须通过跨越落差来体现出强大竞争力,而这种跨越式发展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利用信息技术对我国传统铁矿行业做出改造并推动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推动铁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实现我国铁矿行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五)铁矿管理信息化是推动铁矿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在铁矿企业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在优化铁矿管理的基础上提高铁矿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能力。同时,存在于我国铁矿企业中的陈旧经营理念、薄弱管理基础、落后管理手段等都制约了铁矿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而要让这种现状发生改变,就有必要通过推动铁矿管理信息化来提高铁矿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效率。

(六)铁矿管理信息化是提高铁矿企业市场适应性的需求。在铁矿管理工作以及铁矿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市场需求迅速作出反应是提高铁矿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铁矿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信息流较多,而通过推动铁矿管理信息化,就能够提高铁矿企业对企业以及市场信息进行掌控的能力,从而确保铁矿管理成效的提升以及铁矿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铁矿管理信息化工作并非一时兴起,也并非赶时髦,而是优化铁矿管理工作以及推动铁矿企业适应国际信息化浪潮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要求,通过深化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铁矿企业管理效率以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有利于企业抓住发展契机,应对市场挑战,因此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在铁矿管理工作中,我国有必要对国际先进经验作出借鉴,从而推动铁矿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二、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要点内容

铁矿信息系统建设是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铁矿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对于提高铁矿管理中生产水平、经营水平、决策水平的提高以及推动铁矿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当前我国铁矿信息化建设在整体上仍旧处在较低的水平和阶段中,所以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必要确定重点内容,并通过强化重点内容来推动铁矿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开展。

(一)总体规划方案的制定。在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不仅需要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做出调研,同时需要对信息化建设模式、内容、机构、资金预算等作出总体规划,矿山企业是开展这些规划工作的主体,这是因为矿山企业对规划内容最为了解,所以矿山企业能够确保规划方案与企业实际相适应,从而推动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的设置。在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仅仅设立信息管理部门并不能较好地满足铁矿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长远发展,这主要是因为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广的涉及面,其中不仅关系到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同时还关系到铁矿管理体制以及组织机构的变革。因此,在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引起铁矿企业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而为了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这种情况作出有效协调,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必要设置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其责任则在于在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做出全面的统筹、有效的协调和周密的部署,从而确保信息化规划方案能够有效落实。

(三)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合理选取。铁矿管理工作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因此铁矿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且熟悉铁矿管理工作流程的人才队伍。事实上,仅仅依靠铁矿企业来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并不现实的。所以,对于大多数铁矿企业而言,都有必要践行合作开发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如与高校、软件公司以及科研单位等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出合作开发,并在此过程中对矿山企业内部信息化人才队伍进行培养与锻炼。

(四)数据标准化的实现。在矿山管理信息化中,数据是信息化系统处理的主要对象,所以数据规范化应当作为推动信息集成实现的重要条件。矿山管理工作要确保各类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并制定与构建统一的铁矿基础代码,从而让铁矿信息化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具有明确且标准的名称、定义和模式。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铁矿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国内其他行业对信息化建设的广泛重视与开展,我国铁矿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平均水平已经相对滞后,因此重视铁矿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当作为铁矿管理工作以及铁矿企业发展中重要的任务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玉兰,周莉.浅议矿山信息化建设[J].有色金属设计.2003.1.

[2]刘新亮,姜同强,左敏,韩忠明.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在矿山信息化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09.2.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6

【关键词】数字矿山;信息管理;自动化;信息网

anapproachtoConstructionofmineDigitalizationinGacun

JinZhao-huiLiQian-qian

(XinyuanminingofSichuanSichuanChengdu610000)

【abstract】theauthormakesanintroductiontobasicconceptofdigitalmine,technicalbackgroundofdigitalmineandpresentsituationofconstructionofminedigitalizationinGacun,discussesthenecessityforconstructionofdigitalmine,andputsforwardstepsandcontentsofconstructionofminedigitalizationinGacun.

【Keywords】digitalmine;informationmanagement;automation;informationnetwork

0引言

呷村银多金属矿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是一处高品位、易开采、难分选的复杂银、铜、铅、锌矿床,被誉为为“高原三明珠”之一。随着数字浪潮的到来,如何提高矿山企业的竞争能力,如何实现矿业企业现代化管理与国际先进管理方式的接轨,如何实现“高效、安全、绿色、可持续”的经营理念,是当下各个矿山企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呷村银多金属矿为更适应这一市场机制,正朝着真正的数字化方向发展。

1数字化矿山的涵义

数字矿山(Digitalmine)是数字矿山是以矿山系统为原型,以地理坐标为参考系,以矿山科学技术、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和计算科学为理论基础,以高新矿山观测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建立起的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原型、系统场、物质模型、力学模型、数学模型、信息模型和计算机模型并集成,可用多媒体和模拟仿真虚拟技术进行多维的表达,同时具有高分辨率、海量数据和多种数据的融合及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

数字矿山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集成化基础上的,有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它综合考虑生产、经营、管理、环境、资源、安全和效益等各种因素,是企业实现整体协调优化,在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提高整体效益、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的目的。数字矿山的最终表现为矿山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与高校安全开采,以至无人采矿和遥控采矿模式。它将深刻改变传统的采矿生产生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2数字矿山的七大主层次

数字矿山按照系统结构自下而上可分为七个主层次。

2.1基础数据层

基础数据层,即数据获取与存储层。数据获取包括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各种形式的数据及其预处理;数据存储包括各类数据库、数据文件、图形文件库等。该层为后续各层提供部分或全部数据输入。

2.2模型层

模型层,即表述层。如空间和矿物属性的二维和三维块状模型、矿区地质模型、采场模型、地里信息系统模型、虚拟现实动画模型等。该层不仅将数据加工为直观、形象的表述形式,而且为优化、模拟与设计提供输入。

2.3模拟与优化层

例如工艺流程模拟、参数优化、设计与计划方案优化等。

2.4设计层

设计层,即计算机辅助设计层。该层为把优化解转化为可执行方案或直接进行方案设计提供手段。

2.5执行与控制层。

执行与控制层,如自动调度、流程参数自动监测测与控制、远程操作等。该层是生产方案的执行者。

2.6管理层

管理层包括miS与oa办公自动化。

2.7决策支持层

依据各种信息和以上各层提供的数据加工成果进行相关分析与预测,为决策者提供各个层次的决策支持。

3呷村银多金属矿数字化建设的技术背景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呷村银多金属矿作为一新兴矿山,拥有前沿的硬件、软件、网络技术,这些为矿山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有力的基础保障。

3S技术、多分辩率海量数据的存贮技术、互操作互运算技术、多维可视化技术等,都为矿山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伴随着各种类型的矿业软件,如SURpaC、mapteK、Datamine等相继问世,并投入实际应用,可以把十几年来积累的地质成果以及相关矿山开采资料数字化,逐步建立起矿山地、测、采数据库。oa软件、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的推广与使用为矿山数字系统的建设也提供了强有力的软件平台支持。同时,各种新型采掘设备、选矿设备及相关控制管理系统的引进,为数字矿山的实现做了好的硬件铺垫。大型扫描设备、矢量化图形工作站、宽幅真彩色大型绘图仪等硬件设备的配备,使得矿山数据库的建立和数字化成图更方便、更精确。

4呷村银多金属矿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矿产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脉。人类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是来自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有限和不可再生的,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有限空间中的有限矿山资源来满足人类社会可的持续发展需求,最大程度的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已向信息化转型,为实现我国矿业企业适应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实现矿业企业现代化管理与国际先进管理方式的接轨,矿山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也是势在必行。

数字化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通过数字化技术,才可以实现可视化、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从而最终实现矿山企业的全面信息化管理。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5呷村银多金属矿数字化建设现状

自1999年首届“国际数字地球”大会上提出了“数字矿山”(Digitalmine,简称Dm)概念以来,矿山的数字化建设就在各大矿山企业中悄然兴起。呷村银多金属矿也加入到数字矿山的建设队伍中来。

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对数字化矿山的正确认识。矿山的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关系到矿山发展的长期工程,涉及到矿山很多层面及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工程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职工的思想观念以及对数字化矿山的理解程度。但由于数字化是近十年出现的产物,很多员工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数字化矿山这个新事物的了解有些偏差,甚至认为数字化建设就是网络建设。认为矿山数字化建设是it人员的事情,与企业的根本利益无关。

落后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阻碍了数字化矿山的发展。部分工程技术人员习惯于原有的工作方式,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愿变革甚至惧怕变革。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阻碍了数字化矿山的发展。由于员工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阻碍了矿山数字化建设的进程。it人才的严重短缺,这也是阻碍矿山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矿井综合信息系统不够完善,传统的作业方式处于分割管理状态,信息交换困难。

6呷村银多金属矿数字化建设的探讨

针对呷村矿山数字化建设现状,要多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不能急于求成,应“全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把握数字矿山建设的规划布局。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矿山数字化建设。

开展矿山数字化知识讲座,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数字化矿山不但包含了现代化所需的软硬件环境,还应包含现代化矿山的理念。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组织职工进行矿山数字化相关培训,重点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其信息素养,使之不仅熟练掌握矿山专业知识,还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数字化加工方法。重视人才引进,并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科技攻关与技术推广。及时引进、配备前沿数字化建设软件技术,完善矿山数字化七大层次间的信息传递。实现基础信息化、作业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加强构建完整的矿井综合信息系统。

7结束语

中国的矿山企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数字矿山是未来矿山的发展方向,也是必由之路,任重道远。呷村银多金属矿应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完善软硬件配备,加强协调数字化建设七大层次之间的信息、指令的顺畅传递,最终适应市场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m.Kelly.Developingcoalminingtechnologyforthe21stcentury[J].proc.miningSci.&tech.netherlands:Balkema,1999.3~7.

[2]吴立新,殷作如,钟亚平.再论数字矿山:特征、框架与关键技术[J].煤炭学报,2003,(2):1~7.

[3]邓永胜.数字矿山特征及未来数字遥控采矿系统模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9~63.

[4]杨强,雍卫华.国内外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矿业,2002,11(7):16219.

作者简介: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7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近年来,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了煤炭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对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安全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常村煤矿目前信息化建设的成绩,分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将大力助推煤矿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化。

1常村煤矿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义煤公司常村煤矿围绕煤炭行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将信息化技术与煤炭生产、管理、安全相结合,整合资源,多个信息化技术项目的实施取得了实际成效,使煤矿生产系统得到优化,煤矿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等有较显著的提高,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目前常村煤矿已建设的信息化项目有oa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矿区治安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生产调度通讯系统和井上下小灵通移动通讯系统。此外,风机、水泵、皮带机等大型设备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已经部分建成,集团公司首个自动化综采工作面也即将在我矿开展建设。

常村煤矿各监控系统普遍采用的是有线局域网通讯方式及现场监控模式,各系统尚未到达全面的信息沟通与共享,只是仅仅解决了部门内部信息传递的问题,存在信息孤岛。此外,由于煤矿目前尚未采用高速移动通信技术,煤矿主管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一旦离开办公场所,在安全隐患管理时无法方便的查询和录入相关信息,即无法获得煤矿安全生产的实时信息,无法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能够横向整合煤矿现有监控系统、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全方位提高矿井信息化水平。

2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功能需求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是建立在煤矿企业现有监控系统基础之上,将管理者最为关心的各类生产信息进行横向整合,利用3G网络将整合后的信息发送至3G手机终端,使得煤矿企业管理人员不再拘泥于办公地点,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监测监控、超限预警、人员定位、井下视频监控、安全隐患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应与煤矿现有各安全监控系统耦合,为煤矿企业提供通过手机经无线通信网络访问内部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应使原有的只能在安全指挥中心和办公网中使用的功能、查询的数据扩展到无线网络和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

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端定制软件,接入内部系统,及时了解矿井的生产状况和安全状况。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可根据煤矿现有和未来的信息化子系统自由组合,并可以进行二次定制开发。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应该是安全的,矿井信息的保密性要好,不能泄露矿井信息。

3移动智能矿山系统类型选择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的实现,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常村煤矿目前采用的小灵通移动通讯,网络带宽低,无法支持视频传输的需要,属于国家明令即将退网的通讯技术。而目前发展起来的3G,即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因其高速数据传输、强大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引起了信息化的又一次革命,可以说有了3G,才有了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因此,移动智能矿山系统方案的选择,其实就是3G制式的选择。

目前我国有3种3G制式,如表1所示,分别为中国联通wCDma、中国电信CDma2000和中国移动的tD-SCDma。其中,又以中国联通wCDma网络速度最快,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中国联通wCDma制式的移动智能矿山系统。

3wCDma移动智能矿山系统

中国联通wCDma“智能矿山”移动监控系统,共有安全生产、生产日报、重点工程、人员定位、视频监控和产量销量等功能模块。生产安全方面具备分层级安全预警功能。“智能矿山”模块还可以根据煤矿现有信息化子系统自由组合,并可进行二次定制开发。

3.1安全生产模块

该模块对接煤矿安全检测系统,对煤矿井下涉及安全生产的各项危险源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包括负压、风速、仓位、瓦斯、一氧化碳、温度等。该模块还支持对生产环节的强力皮带机、主提升机等各种重要设备运行状态的即时查询。

3.2生产日报模块

该模块支持对煤矿企业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情况,按照煤仓、库存、产量、入洗量等进行分类统计查询。

3.3重点工程模块

该模块提供与安全生产相关的重点部门每日、每班的工作内容的实时在线查询,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重要支撑部门及生产一线每日工作情况。

3.4人员定位模块

该模块是基于煤矿现有的射频识别系统,与煤矿现有的人员定位系统对接,可以实现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井上下各部门、采区的人员分布及人员活动轨迹进行查询。

3.5视频监控模块

该模块依托煤矿现有的井上、井下视频监控系统,借助3G通道,向用户提供流畅的多路手机端视频呈现。

3.6销量产量模块

该模块支持对煤炭企业的原煤、商品煤等进行逐日逐月的产销总量的统计,企业高层可通过此功能从整体上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3.7分层级安全预警

该模块是将达到预警条件的某个危险源通过事先制定的预警信息和相应的处置办法,以短信或彩信的形式发送至直接管理人员。若超出规定时间为处理,系统会自动将预警信息发至上一级管理人员,直到预警事件得到妥善解决为止。

3.8信息安全保障

中国联通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实行分层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手机终端监控模块执行分层机制,即最高管理人员通过终端可了解最全面信息,高级以下层级管理人员通过终端智能获知本级管理所需信息。重要敏感信息,如产销统计、人员定位等只面向特定部门。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8

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也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四大基本问题。消除灾害,控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矿山是高危生产场所,人类自懂得向大地索取财富以来,多少人为此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无数专业技术人员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防范事故发生、拯救生命而默默辛勤工作着。跨入新世纪,在现代科学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能将这一信息化技术应用在这一高危场所,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将是新一代矿山技术人员的最美好心愿。

二、数字地球概况

“数字地球”计划是继信息高速公路之后又一全球性科技发展战略目标,是国家主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的高度综合。

“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地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地球”主要由空间数据、文本数据、操作平台和应用模型组成,关于地球的数据无疑是其核心。

“数字地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以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为依托;2)具有无边无缝的包括广泛数据的分布式结构:3)具有一种可以迅速充实、连网的地学数据库和可以融合并显示多源数据的机制;4)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提供全球范围的数据、信息和知识方面的服务;5)提供一个地球空间的超媒体虚拟现实环境;6)不同的用户对数据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

三、目前矿业企业信息化现状

采矿业是以自然资源为生产对象的古老产业,绝大多数矿山企业还处在劳动密集性阶段,信息化程度很低。

我国矿山企业在硬件投入较大,但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却寥寥无几,部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所占比例也只有4.7%左右。这反映出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明显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局部、轻整体,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存在主要问题有:(1)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整体上,我国矿山企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低。产业集中度过低,企业的“小、散、乱”格局显然不利于行业信息化的推进。(2)信息化发展很不均衡。一方面,企业内部对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生产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矿区通信专网等工程建设实施推进较快,但企业管理信息化进展却相对迟缓;另一方面,企业之间信息化水平差距很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应用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少数比较先进的企业在生产组织、安全监控、经营管理中全面实施了信息化,并已从中受益。(3)“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制约信息化整体效益的实现。比如,通过煤矿机电一体化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但却因为缺乏必要的通讯功能而处于“自动化孤岛”状态;另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系统各自处于封闭状态,系统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增加了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4)行业专用软件研发相对滞后,研发力量薄弱。

四、数字矿山构想

1、总体框架

构建数字矿山,以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带动采矿业的改造与发展,开创安全、高效、高产、绿色和可持续的矿业发展新模式,是中国采矿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数字矿山建设,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结合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实际需要,宏观把握、统筹规划,制定出基本框架和总体建设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稳步推进。

数字矿山基本框架可由核心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决策支系统、调度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应用系统等多部分组成,应从基础理论与模型、矿山空间信息的数字化及矿山数据仓库建设、矿山网络传输平台、各种相关业务流程、专业综合软件等几方面进行总体建设。数字矿山的建立必须以实现矿区资源高效、安全、绿色开发开采为目标,数字矿山研究必须关注、考虑矿区资源绿色开发开采,数字矿山应该建立在信息集成技术基础上,矿区空间信息采集必须及时可靠,建立数字矿山标准化体系,即共享规则、标准、规范和政策等是数字矿山的重要基础,应从现代企业运营实际出发建设数字化矿山。其中进行观念更新、组织人才培训、加大经费投入、组织科技攻关、形成优势合力、稳步健康推进等是数字矿山战略实施具体对策。

2、基础信息库

从不同的数据库中收集不同的历史数据,然后整合成一个数据库,最终的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时的、随时更新并且可立即呈现给中控的数据库系统。

围绕矿山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矿山3D拓扑建模与分析技术、矿山虚拟现实模拟与可视化仿真技术、矿井综合监控与多媒体通讯技术、地下快速定位与自动导航技术、智能采矿与高效安全保障技术、矿山系统工程与多目标决策理论与技术、矿山3S、oa、CDS五位一体技术等数字矿山关键技术,对国外研究现状及国内存在的差距和原因,解决关键问题。

3、网络监测预警系统

根据矿山信息和数据的特点开展数字矿山基础理论研究、探讨数字矿山建设原型框架、建立数字矿山的标准体系,建立一个数字矿山示范工程,通过数字矿山示范工程的建设可以检验和完善数字矿山基础理论,实现数字矿山各系统的实际应用,为数字矿山进一步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导。

4、再管理信息系统

参照相关矿山、其他学科、领域的信息技术。如核磁共振技术应用在探测地下水含水层位置、边坡稳定性已被国内专家所采用;煤矿由于主要是层控矿床而在三维地质建模方面与金属矿有所不同;金属矿在智能采矿、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经验可为煤矿提供参考。

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应用,对矿井开采的生产系统(如连续采煤机、蓄电池机车等)进行动态三维实时模拟,促进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并彻底改变传统采矿业危险、艰苦和低效的面貌,促进采矿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优化矿山设计、生产管理、危险性评价及矿工培训。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吸引国外投资者开发中国矿产资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而有效引进国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

5、可视化管理设计

探矿:根据矿区断层分布、钻孔资料或煤层底板等高线、开采矿层等厚线,推测任意一点底板高程、倾角和厚度,精确计算地质储量。按任意间距绘制底板等高线图、开采矿层倾角等值线,形成开采矿层赋存的三维立体模型。自动形成工作面任意点高程,实现数据准备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可视化,为合理有效、安全开采提供资源保障。

开拓:将矿山所有开采设计方案的作业区采用、并且整合运用采矿规划和工程设计、统计、采矿地质和勘探领域,将所有的信息集中在统一的环境中,从勘探数据、显示、管理到地下采矿设计和生产,利用预测与决策理论进行优化选择,完成开采设计方案选择,从而进行开拓方案布置。

开采:在完成了最初的数据转换后,作业组开始研究系统的采矿范围,查明所有的钻孔和矿体等级的情况,重新整理信息,重新解释存在的信息,把他们转换成有用的采矿和建模的格式,然后确认所有的数据输入的设置。确认阶段涉及可完整的数据库的细节工作,检查日志和坐标,以系统的方法避免在这种劳动密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在完成了数据的确认过程后,作业组集中精力完成矿山的建模工作,采矿现场的数据的三维显示使得矿体和矿山的了解一目了然,然后重新评估开采规划,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原始数据。

运输:矿井提升机采用红外激光位置跟踪系统,实时测量矿井提升机与地面的距离及其运行速度,准确地显示提升机的实际位置,实现对提升机速度的数字化控制。将矿车的位置实时地显示在生产系统图上,矿车及其他移动设备实时定位,自动记录各个工区的生产情况,实时观测各采、掘进工区的生产情况、各矿车的运行路线,自动对各种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效提高矿井运输安全。

供电:将井下各变(配)电所、用电设备电流、电压和有功功率等,以及机电设备开停、机电设备馈电状态、风门开关状态等数据,通过传感器输送至地面供配电中控室,实时反映井下供电系统的状态,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及时切断电源,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地面集中控制系统。

灾防:

(1)采用射频定位识别技术,结合GiS系统强大的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功能,有善的应用程序作保障,在地面的监控中心主计算机在软件数据库的支持下,把井下作业人员发射的数据信号录入大型数据库、经软件处理,使人员等移动目标动态分布和环境安全状态在主计算机中得以实时反映,从而实现人员和移动目标的自动跟踪、自动监控、运行轨迹回放和环境安全状态的数字管理。当发生煤尘爆炸、瓦斯爆炸、大面积塌方、突水淹井等灾害时,可以实时显示灾区人员的数量、身份、位置等数据,为抢险救灾迅速提供确切的决策依据。

(2)通过与其他监控系统连接、动态反映矿山的生产运行情况,及时方便地调阅地测、通风、防尘、供电、排水、安全信息、避灾路线、机电运输及通讯等图件和实时资料。

(3)利用先进的地表变形预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因地下开采活动引起的地表塌陷、移动、变形及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破坏范围进行预测预报。

(4)利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通过设在井下各采、掘工作面迎头、机房峒室、进回风巷道、封闭采空区观察口的各种传感器,对井下生产环境中的瓦斯、风速、温度、一氧化碳、烟雾、运行设备等环境数据、工作状态进行实监测,时随时将现场的瓦斯浓度及时反馈至地面,一旦发现井下有瓦斯超限等异常情况,可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和程序,发出警报并自动断掉该作业区域的电源,使工作地点的作业人员自动停止作业。并随时将现场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主排水泵、主、副井提升机的运行情况以及巷道风门设施的开关情况反映到设在地面中控室,可有效地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5)利用现代网络化技术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应对准确和责任落实。

(6)灾害与事故预警。开展重大灾害事故预警技术和预警系统的研究开发,建立各类重大事故预警与调控机制。研究埋地压力管线(输油、燃气等)不开挖检测、评价和预警技术;研究设备失效、构筑物(地基、大坝、尾矿库等)失稳监测预警技术。

(7)矿山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针对岩土体多相、非均质、各向异性的复杂环境特点和大规模采掘工程的诱变灾害,研究气-固耦合作用下,稳定与非稳定变形、破坏与状态变化及转化机理、条件与规律;气-固耦合作用及突变动力学模型,为瓦斯煤尘爆炸、顶板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和岩爆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深部开采灾变动力学与防治理论。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9

关键词:矿山;数字化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虽然矿山数字化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所涉及的的知识也相当广泛,但是它为企业营造的高产、高效、绿色等等优点是无可替代的,正是社会往前发展所需要的。因为其重要性,所以对矿山数字化建设与管理的探讨必不可少,在详细了解矿山数字化相关概念的前提下才能对矿山数字化建设及管理作出恰当合理的判断,最终实现发展并逐步完善矿山数字化建设体系和建立全面且妥善的管理理念的完美结果,实现经济、文化、科技同步发展!

1.矿山数字化体系相关介绍

1.1矿山数字化的功能体系

数字化矿山实质是一种矿山开发应用,它是在矿山开发范围内建立一个三维坐标,并以这个三维坐标为主线建立了一个信息模型,用三维坐标描述矿山中没一点的信息,并进行存储起来,这样矿山工作人员就可以快速、准确、全面的获得矿山中每一点、每一方面的信息,实现方便有效的检索手段和显示信息方式。此外,在用三维坐标存储起来的信息形成的数字化三维空间站上面可添加所有相关信息,这样矿山工作人员看到的数据更全面,更透彻。矿山数字化具有动态性和业务、管理多元性,数据不断的更新,数字化三维空间站的内容页不断的更新,保障矿山工作人员获得的信息是最新的。

1.2数字化矿山的体系结构

从数据层面、业务层面、技术层面分层,矿山数字化体系结构主要包含:高速宽带网络支撑体系、三维数据原库和应用模型、中间处理层、三维基础数据及业务环境提供者、信息管理中心、安全体系及业务管理体系、等。数字化矿山体系由不能的层次实现各系的功能,综合实现数字化矿山的功能。

1.3矿山数字化关键技术的应用分析

上述矿山数字化体系分层中提到的高速宽带网络支撑体系中,其中涉及的高速企业网技术的数字化矿山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数字化矿山建设的基石,它建立的宽带和通讯网络使庞大的矿山数据在网络间快速传递。数字化矿山的关键技术还有虚拟现实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生产调度与检测监控技术、矿山综合通讯技术等。其中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应用在了对数据的三维模型建立上。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的是从海量的矿山数据信息中快速、只能的提取出客户需要的有用的数据信息。这些关键技术为数字化矿山提供的服务是不可替代的,它们所实现的功能解决了数字化体系的核心问题。

2.矿山数字化建设

2.1目前国内数字化矿山存在的问题

受国外矿山数字化建设发展的影响,我国采矿业的总体化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整体水平仍旧担忧。就拿安全问题举例,我国的煤矿安全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每年在煤矿企业中由于安全事故而产生的人员伤亡数字是不容乐观的。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渗透,信息技术逐步运用到煤矿企业中,矿山企业的经济形势以及运营状态正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但是跟国外的采矿企业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着差距。矿山建设方式、运营模式、管理制度、施工技术、安全隐患,都需要不断改进才能跟上国际发展的步伐。

2.2矿山数字化建设目标

今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t行业兴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采矿业也因此受惠。目前我国的采矿业正处在转型的重要时期,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进展,努力实现由经验型、传统型向科学型、智能化发展。数字化矿山建设的目标在于以引用三维数据知识,用三维空间存储数据,动态链接三维空间站分析数据获得矿山各个方面的情况,应用到每个生产和管理环节中去,提高矿山系统质量,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的。

2.3未来矿山数字化发展趋势

信息时代的来临提醒着人民信息技术与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人们开始潜心钻心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煤矿企业中去,带动企业的发展。在1999年召开的“国际数字地球”会议中提出了“数字矿山”,“数字矿山”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科研者对它的关注,在2004年4月还举办了以“数字矿山战略与未来发展”为主题的活动,举办单位是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目前国内数字矿井发展较好的有淮南的新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神华集团的补连塔和大柳塔两个矿区。以上就说明了矿山数字在我国的发展前途一片大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矿山数字化必将一步步完善,投入到生产应用中,伴随着是它带来的是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3.矿山数字化建设管理方案研究

3.1管理方案的侧重点内容

我国目前的煤矿产业发展已经相对稳定,但是每年调查总结得出的因煤矿安全引发的安全事故总让人心惊胆战,因此对矿山数字化建设的管理中,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只有把煤矿安全问题先解决了,才能进行矿山数字化的另外方面的研究。安全隐患的重要性是每一个从事煤矿工作者担心的第一个问题,安全有无保障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等等一系列问题。

而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这一问题经过我和另外几个人探讨后以及上网搜索过资料之后得出:只有把信息技术紧密的应用到煤矿安全中,加强和改进煤矿的工作安全,才能有效的降低煤矿工作中出现危险的几率,降低人员伤亡数量。推广煤矿行业的信息技术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在矿山数字化管理方案中对煤矿安全问题的管理不容小觑,其主要做法就是加强信息技术技术的应用,保持煤矿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用科技预防危险!

必须指出的是,每一个矿山数字化建设都是一个支出资金庞大的工程,对于数字化工程造价管理不可忽视。通过在矿山数字化管理平台设置造价管理模块,完成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使工程化造价达到数字化信息化,也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3.2方案制度完善

矿山数字化管理方案不仅仅只有安全问题管理,其管理内容还包含了煤矿资源管理、矿山数字化应用模式管理、煤矿信息产业管理、数字化信息管理等等多个管理方面。每一方面都要经过实施部门的确认及建议,保证制度的合理性。管理制度的确立必须确保数字化矿山的技术可行性、质量、安全、发展前景的问题。制度的一步步完善要依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实现。另外,管理制度中要包含监督制度,不仅是对理论监督,还有实施监督,监督管理,数字化矿山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遗漏,否则必定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问题。

4.总结

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家政策也越来越注重煤矿业发展。虽然我国煤矿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起步较晚,但是进过科研者的潜心钻研已经有重大突破,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必定会取得更傲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齐安文;吴立新;侯恩科;等;三维地学模拟评述及其矿山应用关键问题[J];中国矿业;2001年10(5);61-64.

[2]张登攀;朱建安;李新功;矿山装备数字化检测仪器构件模式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10期.

矿山企业信息化篇10

关键词:物联网RFiD矿山本质安全智能监控智慧矿山

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035-04

abstract:minesafetyproductionisthecurrentfocusofthewholesociety.RealizationofminingequipmentcomperhensiveintelliSensebyusing“theinternetofthings”technologytoachieve“pbjectsconnectedwitheachother’s”isacreativemodleinminesafetyproductionmanagement.thispaperdiscusses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mineintrinsicSafetywebofthingswhichbasedonequipmentsafetyaesthesia.

Keywords:internetofthings;RFiD;mineintrinsicSafety;intelligentmonitoring;intelligentmine

1概述

1.1背景

人们普遍认为煤炭属于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把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那么矿山发生事故就是偶然的,而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矿山本质安全”。矿山本质安全的实现不仅要靠管理,还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已并列成为支撑矿山企业安全水平的两大基础。

随着我国科技兴安战略的逐步深入,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安监部门正以科技兴安战略为牵引,以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为契机,全面推进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源头防范、事故预防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通过各种感知、信息传输与智能处理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及智能化,实现从监测监控向“超前感知”方向发展,从被动式安全向主动式安全转变。

目前基于设备安全感知开展矿山本安物联网建设已具备了较好基础。自1990年起我国对矿用设备就实施了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已成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力手段,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和过程控制的有力措施。矿山企业也具有相当的设备管理意识,大型矿山企业均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些都为基于设备安全感知的矿山本安物联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2基于设备安全感知的矿山本安物联网的概念

1.2.1基于设备安全感知的矿山本安物联网的概念

在矿山本质安全中,物指的就是设备、设施等硬件,是矿山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山企业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设备、设施等硬件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我国因设备原因导致的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这就要求国家监管部门、矿山企业需要从源头管控上将物的不安全状态消灭在萌芽阶段。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设计、制造和使用三个阶段,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就要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解决。

因此,基于设备安全感知的矿山本安物联网是充分借助RFiD技术、自动控制、通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把矿用设备的生产、采购、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集成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监控与管理,利用前端多途径设备感知和后台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基于网络传输平台将矿用设备“物物相连”的综合智能感知系统,是一种新的矿用设备管理模式。基于设备安全感知的矿山本安物联网的提出,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安全生产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

1.2.2基于设备安全感知的矿山本安物联网的特征

基于设备安全感知的矿山本安物联网应该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等技术随时随地获取矿用产品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矿用产品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即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矿用产品实施智能化的管理。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真正地实现矿用安标设备“产、运、发、用、修、废”全生命周期环节上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立矿用产品使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监测、预防、监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从而达到矿用设备管理精细化、使用安全合理的目的。(见图1)

2矿用设备管理的基础及现状及管理需求

2.1我国矿用产品执行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的情况

为彻底改变我国煤矿矿用产品的安全管理状况,我国自1990年起对煤矿用设备、材料、仪器仪表执行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为保障这一制度的实施,原能源部、原煤炭部、原国家经贸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自1990年煤矿矿用产品执行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以来,安全标志已成为鉴别合格产品和使用安全产品的重要依据。煤矿矿用产品执行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为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92年以来煤矿的多起重特大恶性事故中,未发现一例是由已获安全标志的产品造成的,安全标志管理制度在煤矿用产品生产企业和煤矿用户中有很高的权威地位。

2.2矿用设备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2.2.1矿用设备未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无法为监管监察提供全流程数据支撑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矿山相继建设本省、本市、本地区、本行业的物联网示范工程,这些示范工程容易出现建设范围较小、建设内容不统一、信息交互较少或没有信息交互等问题,这不仅不一定能满足生产管理的需要,同时也不利于监管部门统一监管。

矿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环节包括设备生产、设备采购、设备运输、设备仓储、设备使用、设备维护、设备报废等环节。虽然目前各方资料、文献和改建工程中都提到矿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但因没有牵头部门监管,各部门只关注自身管理的数据,没有形成真正的矿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环节数据闭环,不能有效的监管部分提供监管及决策数据。

2.2.2矿用设备安全管理标志的真伪难辨

目前矿用设备安全管理标志,均为铜质金属标牌,易被复制造假,矿山企业采购、检验部门难以有效判断安标设备的真实性,可能导致假冒安标产品投入到矿山使用中,埋下安全隐患。

2.2.3矿用设备生产环节,设备质量监管信息非闭环管理

目前在矿用设备生产环节中设备质量监管,信息获取非闭环管理,有些取得安全标志的生产单位,擅自降低产品生产标准、降低生产条件或修改产品设计,不按安全标志管理规定从事煤矿矿用设备的生产,监察部门无法及时在生产环节获取这类不合格产品信息,使得不合格矿用设备流入市场,造成不安全隐患,极易导致事故发生。

2.2.4对矿山企业使用非标设备缺乏技术手段监管

个别矿山企业对某些安标设备识别度不够,或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用的矿用设备,不重视安标产品与普通产品差异,采购无安全标志的产品,导致使用不合格产品引发重大事故。而监管部门没有技术手段及时有效获取矿山企业采购、生产数据,难以发现个别矿山企业使用非标设备进行生产。

2.2.5矿山企业安标设备老旧,未按要求定期检测、校验

目前我国部分矿山企业所使用的安标设备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入使用的。虽然已经有部分国有大中型煤矿对这些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安装了新一代数字化的矿用设备,但大多数煤矿还在使用老式的设备和机器,如果不定期、按时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2.2.6无法全面掌握矿用设备维护信息和状态信息,难以做到有效监督

随着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种类、型号增多,规格加大,对设备使用情况日常维护和修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设备使用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状况信息获取不及时:矿山企业对老旧设备状态信息隐报、瞒报,监管部门不能及时获取上述信息不及时,不能及时处理,是发生事故隐患。

(2)设备检修不到位:设备陈旧再加上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没有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检修,日常维护保养,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

2.2.7缺少矿山设备故障预知手段

因为缺少有效的预知手段,又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造成设备的故障率都比较高,而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再去维修或者是定期去维修,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矿山所采用的机械设备管理的好坏、安全设施配备是否齐全、设备维护及设备运行情况好坏等都没有较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提前预知,不能在事故没发生时就发现并处理。

2.3矿用设备安全管理的需求

2.3.1源头管理,隐患排查

通过基于设备安全感知的矿山本安物联网的建设,加强对矿用产品安全许可标志的有效防伪和深度管理,防止可能给煤矿安全带来隐患的产品进入煤矿生产过程,从矿用设备的源头上防止煤矿灾害的发生。

依托矿用设备安全标志,利用先进传感设备、网络传输技术获取设备生产信息和运行状态信息,以人工隐患排查为主,系统自动排查为辅的方式,为矿山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多种隐患排查手段。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根据隐患等级、类别登记、建档,详实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处置,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2.3.2有效跟踪,掌握流向

矿用设备从生产、采购、运输、使用、维修、报废所经历的全部过程都应纳入监管流程,对设备由生产开始直到设备报废的整个过程开展管理,形成矿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有效跟踪和管理。从设备生产环节开始采集生产基础信息,约束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避免企业降低生产条件或修改产品设计,不按安全标志管理规定从事煤矿矿用产品的生产。通过安全标志RFiD标签控制安标设备生产总量,确保每台设备全生命周期都在安监局监管范围内。

2.3.3超前感知,防患未然

由于矿山环境复杂,造成设备的故障率比较高,而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再去维修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使矿山蒙受巨大损失。为切实加强矿山企业的设备事故管理,必须通过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和诊断,及早了解设备故障症兆,实行预防维修,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事故,提高设备的运转周期和可靠性,以期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最经济、最高效的目标。在提高安全程度的基础上做到“预测、预知、预警、预报、预防”,实现设备的超前感知。

2.3.4科学查处,完善标准

基于设备安全感知的矿山本安物联网的建立,加强技术装备、人力升级,实现事故排查、发现、处理、查处的科学化、自动化、及时化。确保在事故发生后使用科学手段快速发现事故原因,并快速响应处理。对事故相关信息(发生原因、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处理方式、事故印象等)进行有效整合、处理记录到数据库中。系统根据大量的事故数据,对事故进行分类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总结相应教训、处理方式。对于因管理漏洞的产生的事故,管理部门可通过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等资料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及标准,为预防事故、事故处理提供法律依据。

3国内外现状

3.1徐州“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

2011年9月,徐州夹河矿成功建设我国首个“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矿井信息化改造和矿山物联网建设,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建立覆盖煤矿井下,并与千兆工业英特网相结合的无线自组网系统,通过设备工况监测监控、灾害环境信息监测、人员定位、机车管理、语音通信、工业电视等,形成完善的无线感知平台。

3.2南非采矿业利用RFiD技术管理矿用设备

作为南非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alliedelectronics公司的分公司,willardBatteries公司,通过为矿灯配备RFiD标签,可以对矿灯的使用以及维护情况进行跟踪。该技术也能够跟踪使用者以及他们的进出矿井情况(见图2)。

3.3澳大利亚利用RFiD提高采矿业安全水平

“nL科技”(nLtechnologies)是加拿大一家专业矿业地下照明与数字通信设计制造商,它准备利用433mHz主动式RFiD标签追踪和管理地下作业的矿工和车辆。nL科技采用的主动式RFiD标签利用矿工戴着的用于矿帽顶灯供电的电池供电,每个标签的唯一识别码在nt科技开发的“北部数字照明软件套装”(northernLightDigitalSoftwareSuite)中与各自的矿帽灯关联。这种标签也可以安装在矿井内的运输车辆上,用以监控车辆的位置。

3.4aCt申请美国产品煤安认证欲在采矿业大展拳脚

activeControltechnologyinc;aCt)正向美国煤矿安全和健康工作组(mSHa)申请activemine产品的煤安认证。activemine是一套完全无线化(wi-Fi)网络的煤矿双向通讯和定位系统。aCt已正式向mSHa申请他们有源RFiDwi-Fi标签的煤安认证。RFiDwi-Fi标签是activemine系统组成部分,activemine系统用于精确、实进追踪人员或资产。

4系统设计

4.1系统总体设计

总体架构的设计思想遵循平台化、组件化设计理念,通过在底层软硬件环境上搭建构件化软件平台,系统平台向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服务和通用的应用服务,可实现安监部门的信息系统横向联动,系统管理与业务应用的无缝集成,提高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消除信息沟通的空间障碍,以统一的门户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服务的集中式协调调度和分布式管理运作的目的(见图3)。

4.2业务信息流设计(见图4)

安标设备生产企业向安标中心申请安标授权,安标中心向生产企业提供授权及电子芯片。生产企业完成授权标签制作和RFiD信息关联,并把管理信息传输至数据中心。同时安装安标标签的设备生产、采购、运输、仓储、发放、报废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传输数据中心并与安标标签上的RFiD进行信息关联,关联完成信息传输至巡检系统作为手动巡检及智能巡检的基础数据。巡检后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以备信息统计、查询,决策支持。数据中心通过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上传同步,完成一次采集多部门共享。

4.3系统部署设计(见图5)

4.4安标设备传感网设计

传感器是各种信息系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RFiD,感知查询设备的基本信息;如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用环境指标等);通过一系列专业感知设备;如温度传感器等)监测设备的运行环境;通过摄像头、相机等视图工具实时查看设备的运行状况。通过全方位建立感知系统,为监管人员做出合理决策提供依据。

由矿区内网、互联网、安监专网、安监局内网组成安标设备监管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安标设备在生产、运输、使用、存储、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设备基础信息、设备采购信息、物流仓储信息、运行状态信息、运行环境信息、设备报废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为矿区安全保障系统和安标设备监管系统等提供网络支撑。当发生矿难或因其它原因导致灾区网络无法联通时,通过卫星通讯等技术进行信息传输,保障安监工作及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见图6)。

4.5应用支撑服务平台设计

安标设备物联网应用支撑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安标设备信息基础库和基础运行支撑平台。应用支撑服务平台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建立:

(1)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

(2)数字化和物联网等最新技术,“云存储+云计算”模式;

(3)与已建应用系统的业务协同。

4.6应用方案设计

基于设备安全感知的矿山本安物联网利用矿用设备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以矿用设备安全标志为技术纽带,对获得安全标志的矿用产品加上RFiD电子标签,并将安全标志信息与产品进行关联,从而形成矿用产品的唯一电子标识。通过此电子标识打通安标设备生产、采购、仓储、使用、维修、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RFiD、视频、多媒体传感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重要矿用安标设备的有效巡检和智能监测,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维修和保养的掌控。利用数据挖掘、三维GiS等信息技术实现多种模式的安标设备状态展示及数据分析,实现矿用产品使用事故的隐患排查、整治、监测、预警的综合性管理,为监管部门、中介机构、矿山企业等用户提供有效服务。

5结论

物联网技术是当前我国大力推广的智能监控技术,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项技术在矿用设备安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将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实现对矿用设备安全从监测监控向“超前感知”的转变,实现矿山安全生产从被动式安全向主动式安全的转变,全面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