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十篇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十篇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8:11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篇1

>>浅析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图们江区域开发项目现状评估浅析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原因及对策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现状研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图们江浅议中小企业税务风险浅析中小企业税务筹划大图们江区域合作的法律研究联想掘金区域中小企业市场破解图们江困境图们江区域合作背景下中蒙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探析浅谈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化解及防范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分析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探析中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浅析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②《我州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http:///news_view.asp?newsid=3211.

参考文献:

[1]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刍探[J].湖湘论坛,2014(02):57-62.

[2]段光林.风险管理理论对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的启示[J].税务研究,2008(05):66-69.

[3]大连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原因及对策[J].涉外税务,2011(06):40-44.

[4]李旭红,马雯.税收优惠与中小企业成长能力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14(08):79-84.

[5]陈军梅.税收征管、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避税[J].税务与经济,2014(06):68-75.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篇2

关键词:税务风险;规避;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21日

一、税务风险的含义与特点

(一)税务风险的含义。“税务陷阱”是每个企业经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遭遇的管理问题。如有税收优惠政策但未申请而错失,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视同销售补税且罚款,土地增值税未抵减企业收入,没有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等等。按规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但涉税事项繁杂不堪,涉税规定细致入微且行业特殊性较多,尤其是在税收法律政策不断更新的今天,税务风险成为企业需要规避的主要风险之一。一般认为,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这里包括两点:一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缴税或少缴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的风险;二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二)税务风险的特点

1、税务风险必然存在。征纳主体的矛盾性决定了税务风险的必然存在。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税收是纳税人必须承担的一项带有强制性、无偿性与固定性的义务。而从纳税人的角度来说,税收作为一项现金支出,是企业利润的减项,直接违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之间利益的矛盾,必然会造成企业与政府对涉税事项的关注点与出发点不同,一旦纳税义务人和税务机关就同一涉税业务的具体处理方法或程序存在着理解偏差,那么税务风险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

2、税务风险呈加剧趋势。近些年我国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变革和国内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不断调整国家税收法律政策和执法制度与力度。税收政策转型、税收优惠层出不穷都加大了企业管理者、业务人员、财务人员以及涉税工作者对新政策的解读与执行压力,加剧了企业税务风险。完全规避税务风险,变得尤为困难。很多企业在无知觉的状态下违背了税法,被处以各种罚款,税务风险成为持续困扰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风险,其破坏性甚至超过了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

3、税务风险预先存在。纳税义务伴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开展而同时产生,纳税义务的发生必然不可避免地带来税务风险。而会计核算是对企业经营业务的反映和监督,一般发生在事后,纳税活动伴随财务活动的开展而发生。因此,就是说税务风险也是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税务风险先于企业纳税活动即税务责任履行而存在。事前从源头上把控税务风险的产生,强于事后的控制和修补。

4、税务风险具有一定主观性和波动性。实践中,纳税事项在细节上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同税务机构对税收制度的理解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体现了一定的主观性。因此,税款征纳双方有效沟通,并在沟通中达成共识较为重要。从这个角度说,企业税务风险因具体征管环境、征管要求不同,会出现或大或小的状况,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二、税务风险高低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内因。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不同。总体来说,税务风险主要受到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

1、经营理念和价值导向。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导向对税务风险的高低有很大影响。通常,如果企业从上到下倡导遵纪守法、诚信求实、依法纳税的理念,并且在经营过程中严格践行,使得这种文化发扬光大,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那么严谨做事、不出纰漏的行事风格必然大大减少企业风险。如果管理者缺少财税知识,对经营状况不甚了解,甚至对税务筹划工作理解扭曲,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业务偏离税法的状况;此外,照章纳税、合理规划、规避风险一旦成为财务人员的习惯,也可有效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使得企业运营进入良性循环。

2、企业经营体制与管理架构。良好的氛围是企业合法经营,员工诚信处事的基础,而保持科学健全的经营管理体制与架构,则是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重要保证。在健全的体制和科学的管理程序下,公司的账务处理、账簿管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日常财税工作按照税法规定有序进行,公司在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全面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将科学的税务筹划活动纳入企业财务管理的范围,按税法办事,有效利用国家各项税收优惠,规避风险,合理节税。

3、企业财税人员的业务水平。财税人员的财务管理经验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税收风险的高低。税务事项涉及面广,细节规定诸多,而且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政策各异,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和办税人员除了具备细心谨慎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悟性和税务钻研与筹划能力。

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是企业降低风险的软实力。高水平、高能力可以保证涉税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与合法性,是企业正确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如果财务人员工作不够严谨,常常出现各种失误,那税务风险就很难规避减少。平时关注国家经济形势与政策发展,注重税收法律法规的收集和研读,能深入理解税收政策的精髓,并与财务运作结合起来,能利用其中规律,达到为企业合理避税的效果。

(二)环境外因。经济发展状况,政策与法律制度的修订与变革,执法程序与力度等等都是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的外部因素。随着电子商务、信息革命的发展,企业经营涉猎的范围更加广泛,行业细分加剧,个性化经营增多,这些都使得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的内容相比传统工作有很大不同,税务风险增加。另外,税收政策的不断更迭和修订,税收优惠不断出新,企业财务人员往往很难准确把握当期的最新税务规定,造成风险。

三、税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政策环境诱发的税务风险。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税收制度更加符合国情,更加合理与健全,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税收政策始终处于不断修订的过程中。这一现状是诱发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原因。财务工作本来琐碎,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细节,税务风险又与企业经营过程相关联,因此税务政策的持续变化必然加大财税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也挑战着财税人员深厚的业务功底与独到的职业判断能力。新政策及时正确解读与无偏差实践运用十分关键。在涉税事项处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财务人员因对新出台政策把握有偏差或信息滞后而造成的各种税务风险,尤其税务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如果企业财务人员与执法人员缺少沟通,不能准确把握他们的思路和观点,很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这几乎成为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税务问题。

(二)企业业务失当引起的税务风险。传统观念认为:税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纳税筹划、税务风险的防治完全处于财务人员和税务会计的职责范围内,与其他人关系不大。企业通常的做法是随意做业务,随意签合同,随意制定经营政策,财务和税收问题通通交由财务部门来处理。实际上这是完全错误的。财务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对企业业务过程的反映和监督,税收因经营业务而发生,财务只是事后核算与计算缴纳税款的环节。如果业务部门违背税法进行经营、销售、签合同做业务,全然不管其会造成的各种税收风险,而将后果处理转嫁给财务部门的话,财务部门也只能通过做账来解决问题,毕竟事已至此,只能利用账目来掩饰不合理的业务过程,从而造成一系列管理安全隐患,这是企业产生税收风险的主要根源。

(三)企业内控制度漏洞引起的税务风险。内控制度漏洞也是引起税务风险的原因之一。内部控制制度分为会计控制制度和管理控制制度。会计控制用来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合法性,而管理控制则保证经营政策、决策的严格执行,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会计控制制度存在漏洞,会给会计违法犯罪行为创造生存的土壤,形成会计核算安全隐患,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无法为企业纳税治税提供可靠信息,加剧税务风险。管理控制制度存在漏洞则不能有效监管企业经营决策的执行效率,企业生产无法在严密的组织程序和管理制度下高效运转,引发经营风险居高不下,并极有可能引发企业非蓄意税收违法行为的存在,增加税务风险。

四、税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一)健全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经营决策。税务风险伴随着企业的生产与发展。若要规避风险,必须从业务抓起。首先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制定各种科学的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严格的内部业务工作流程,进而约束企业每一名员工和管理者的行为活动,从源头上避免不合规业务和不合规财务,杜绝各种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制定相应的程序制度来监督管理人员的决策过程,规范业务人员在从事业务、签订合同等具体工作时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加强会计活动内部监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程的每个细节都符合税法规定,从根源上避免会计核算为减少企业成本而掩盖业务缺陷的不良行为发生,降低税务风险。

(二)加强政策学习和税务人才培养。业务精湛、道德高尚的财务人才始终是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税人员应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乐于钻研的精神,善于归纳总结、完善提高,不断提高纳税筹划能力和税务风险防治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判断能力。当国家税收政策不断修订,这些良好素质都能促使财会人才时刻关注政策局势变化,不断学习研究新的税收政策和纳税筹划方法,从而规避税务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及时评估税务风险,严密监控,避免风险过高。事前的规划和预防,胜过出问题后再修补。对于税务风险的防控,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税务评估系统,实时监控税务风险高低,并在事前积极采取措施来规避风险,避免风险带来的一系列损失。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应保持清晰的头脑,时刻拉紧风险这根弦。积极识别评价企业未来可能遭遇的各种税务风险,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检测企业内部发生的各项经营数据、财务数据,研究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评估潜在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其可能带来的破坏性,掌握风险的所有负面效应。

与风险评估紧密相连的重要工作便是风险监控。对企业经营业务和环节进行研判,分析税务风险产生的关键点所在,从而在这些事项发生之前,进行系统性的谋划,尽可能实现税务零风险。此外,重视纳税筹划,认真研究合理避税的途径,尽量减少企业多缴税的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篇3

【关键词】企业税务管理现状优化措施

一、加强我国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税务开支是企业支出的一项重要的成本支出,具有较高的风险,所以企业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此外,由于税收支出的多少影响企业利润的高低,而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税务管理方法,则可以有效的降低税务成本,提高利润,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首先,企业的税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关系密切,而企业则可以通过做好税务管理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其次,企业还可以通过税务管理及时的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调整企业的投资方向,并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技术进行改革,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在税务方面可能会遇到税收违法风险、分担税款风险、企业信誉风险、企业生存发展风险这四种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会增加企业的税收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加强税收管理,能够在降低税收成本的基础上降低或避免企业涉税风险,这都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企业税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新颖的管理理念

由于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相对较为复杂,企业在进行税务申报的过程中,需要填写较多的税务表格,所以其操作程序比较麻烦。但是企业的经营者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税务管理专业知识,在管理岗位中进行管理工作的时间较少,所以他们在税务管理工作中可能会存在畏惧的心理,这样就会影响整个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缺乏对现代较新的管理理念的认识,管理者在企业投资经营之前并没有统筹规划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就导致其在管理的过程中,只是督促员工按时完成报税、纳税工作,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少缴税或者晚缴税,并不能在根本上优化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

(二)企业的税收业务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

企业的税收管理部门对其税收进行筹划是合理的,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税务管理部门并没有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这就使得纳税人在纳税的过程中出现伪造、编造以及隐匿销毁记账凭证的现象。企业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还可能会使得纳税人在记账簿上多列支出部分的内容,少列或不列收入部分的内容,企业接到税务机关申报通知时并没有及时的申报或者在申报内容中参杂不实内容,这些都是违法的。此外,由于企业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还可能会使得企业的管理者放松对偷税行为的处罚力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偷税行为。

(三)缺乏税收筹划成本观念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企业减轻税收带来的负担,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还需要支付与之相关的成本与费用。其中不仅包括企业为研究税收政策所使用的经费、为提高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培训费用等都可以视为税收的筹划成本。但是,现阶段有许多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税收筹划成本观念。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忽视对税收成本的筹划,这就使得企业不能正确的理解机会成本。

三、优化我国企业税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税法制度的不断完善,税法体系越来越复杂,对企业税务部门的监督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这样一来,企业如果还依靠会计人员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的传统管理方式对企业税务进行管理,则企业的税务工作就很难得到顺利的实施。所以,为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应该监理专门负责管理的税务部门,并对其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聘请熟悉税务管理的专门人才,研究国家税收政策,并根据企业的税务状况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纳税方案,减少企业在税务方面存在的风险。

(二)将信息化投入到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

企业应该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引入到税务管理中来,实现税收管理的现代化。而税务管理信息化则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税收管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将各种先进的手段运用到税务管理中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一些先进的科技运用进去,还应该对其手段进行及时的创新,从而优化业务流程,转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以前在税务申报的时候,需要手工进行信息的填写工作,而信息化则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纳税申报等工作,这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信息化手段还可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企业将税务信息上床到网络上,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让更多的纳税人及时的了解到国家的税收政策。

(三)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的税务管理需求,税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税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水平,还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较高的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所以企业要重视对税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税务管理人员业务和技能的培养力度以及对国家相关政策的掌握程度。如在培训方面,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员工树立纳税观念,从而促进税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加强企业税务管理部门的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在有限的时间内纳税,就会遭到税务机关的处罚,一些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税务环境的变化,企业发生税务风险的概率大大提高。而企业要想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完整的措施,对税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控制,做好事前预测分析工作、事中风险识别监督工作,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此外,企业还应该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总结

企业的税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比较复杂的工作,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建立健全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入手,将信息化投入到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来,并在提高税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加强企业税务管理部门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优化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篇4

关键词:税务风险;内部;搭建;体系;发展

现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在为实现税后收益最理想化而努力,这对企业发展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然而,要想实现企业的这一理想目标并不是这么容易的,毕竟税收是固定和无偿的,而其具备的这两点特征毫无疑问造成了税收工作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想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企业不得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就是要加大力度对税收风险提前做好合理的预判。再基于企业自身状况,针对企业税务风险搭建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只有以此为前提,企业才能有强大的实力来应对自身面临的税收风险并且大大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准。然而,就算实现了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这主要是由于税务风险本身就很复杂并且非常系统化,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只能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把控好税务风险,这样才能帮助企业获取最理想化的税后收益。

一、目前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搭建的情况

(一)企业以财务部门为主体进行税务管理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于控制税务风险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但是并没有对此采取具体的行动,而是依然把几乎全部任务都设置于财会部门的相关工作中,这样一来财务部门就几乎承担了税务风险管控的所有责任,其余的部门的工作,就只体现出了一定的辅助效果[1]。通过这样的税务管理方式,使得财务部门对于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也确定了企业在搭建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的过程中的重要方向。

(二)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完成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搭建在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时,风险管理与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视的,要想高效地管控好税务风险,就必须以高效的风险内部控制为基础[2]。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完成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构建,如果有越来越多的职员从各个部门之中加入到这一工作,那么企业将逐步发展,继而推进这项内部控制体系的搭建进一步发展并逐步完善。

(三)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搭建过程中的不足1.体系搭建的整体框架尚不完善。在任何情况下,人才对于企业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企业要想顺利地搭建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必须投入大量的人才,然而目前一支素质过硬、技能过硬、专业过硬的人才团队是大多数企业所不具备的[3]。在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工作中,相关人员的专业性要求的体现非常突出,尤其是进行统计核算和分析工作时,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准是影响工作效果的关键。与此同时,要想做好税务风险把控的工作,单纯依靠申报核算是肯定不够的,除此之外还要求进行财会工作的相关人员不能拘泥于当下,要有强大的预判能力,能够对风险的发展状况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急方案。然而,能够具备上述条件的优秀会计人员以及风险把控的团队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正是由于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搭建存在许多阻碍。2.缺乏自动控制体制。由于我国在企业税务风险这一块发展得比较晚,所以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没有对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这样的认知基础导致了绝大多数企业在发展和构建此体系时,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很大程度上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也会使企业的员工在开展工作时达不到一个理想的效果,不能即时而高效的应对突如其来的税务风险[4]。与此同时,由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尚未引起重视,未主动防控,因此未投入比例较大的精力来实现税务风险内部管控,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自动化控制很难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建立起来,并且通常还会存在一些缺陷。

二、搭建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时务必遵守的规则

(一)牵制与授权的相关原则为了使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展现出良好的执行效果,就必须在牵制和授权方面拟定一套原则,这就需要企业由上而下各部门岗位形成完善的监督系统,这样才能在整个企业的内部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这就使得企业的各个部门,在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搭建的过程中各显其能。与此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必须独立展开工作,并保证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恪守规定。在此期间,牵制原则可以让企业的税务风险更加公平公正,也更加透明,使企业上下同心,为同一目标而努力;授权原则更多的是简化企业内部的手续办理,下发更多的权限给相关工作人员,这样才能使在建设内部税务风险体系的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有效规避因人员权限过大造成的消极影响。

(二)全面合规的原则在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搭建过程中,各个层面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应该秉着务实的理念将工作落实,并且不能脱离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企业必须保证在对各项工作进行落实的时候,从计划的实施、决策和执行三大环节实行管控。想要做好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必须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统筹,这样才能将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在相对较低的范畴,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也能提高员工的收益。在做好以上工作后,为了避免因为触破法律底线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在实现风险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国家法律政策的约束,防止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及名誉上的消极影响。

(三)协作合作的原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内部的团结协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部门之间需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互相配合对方的工作,在工作效率改善的同时避免各部门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这样一来,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四)成本效益原则和重点控制原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其至始至终都在追求的目标。为了达成此项目标,成本效益原则的提出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对于企业的经营来说,实现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是企业运营当中的一部分,所以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时,也务必要遵从此原则,将企业运营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帮助企业争取到最大的经济收益[5]。除此之外,重点控制原则,主要是对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的领域实行科学有效的管控,保证无论任何时候,都能对突如其来的企业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管控,如有必要的话采取单独措施也无妨,以此实现内部控制的高效化。

三、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主体建设在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搭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内部控制主体的搭建。简而言之,在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时,对企业现目前的状态和发展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掌握,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风险要有理性的认识,与此同时,财会工作人员在工作工程中一定要对可以提前窥探到的静态、动态风险进行预判,并基于预判结果做出合理的应对举措,防止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及名誉上的消极影响,尽量避免触碰法律底线,导致受到相应的惩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做好税务风险管控。因此,搭建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显得尤其重要,以此提高风险管控能力[6]。与此同时,在该体系搭建的过程中,企业各部门、各业务、各岗位之间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单打独斗来实现这一目标。这样一来,企业才能使工作工程中的分工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清晰。

(二)建立税务风险评估体系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要想实现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建立税务风险评估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将会对企业风险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搭建风险预估体系时,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既要对目前常见的出现税务风险的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可能造成税务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做好企业税务风险的预估工作。企业中负责税务风险管控的相关部门在进行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来搭建税务风险模型,这样可以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提前预防。另外,由于我国税务风险防控技术相对外国比较落后,所以国内企业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在控制税务风险方面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结合自身情况采取有效的税务风险管控措施,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三)提高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实施效率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体制对于提升企业税务内部风险管控的实施效率是非常可取的。有了灵活的激励制度后,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证其对工作的投入度,这样一来才能使大家高效的完成分内之事[7]。当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以后,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就能发挥巨大价值,从而使税务风险的预判工作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与此同时,完善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也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基础的保障[8]。

(四)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自身素质财务部门是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部门,也是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的关键部门。因此,企业税务风险能否得到有效管控,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财务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影响。为了使财务部门的工作质量得到保障,企业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人为的失误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篇5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税政策;筹划;争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F426.61;F40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0-02

财税政策筹划对供电企业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到供电企业方方面面,从合同签订开始一直到业务运作都存在,它也成为供电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然而,供电企业在开展财税政策筹划中还遇到一些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促进供电企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1供电企业特点及财税政策筹划现状

1.1供电企业特点

供电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所有制多样化,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有直接关系,多样的所有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供电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经营方式多样。尤其是县级供电企业,这种特点较为突出,采用多样的经营方式,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还可以带动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增长。第三,管理模式多样,这与我国国情相符,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供电企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供电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多样管理模式在供电企业的应用,对现代电网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供电企业财税政策筹划现状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其经营环节与阶段十分多,这也意味着供电企业财税政策筹划要存在于所有工作中,所以,就要采用多种财税政策筹划方法。在供电企业(特别是县级供电企业)初级发展阶段,并不存在财税政策筹划,企业工作的开展多依赖于上级管理部门。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财税政策筹划,供电企业的财税政策筹划工作应从经营阶段开始,主要是做好税收筹资与核算。但很多供电企业并没有做好这一点,很容易造成资金浪费,更不利于供电企业稳定发展。

2供电企业财税政策筹划中遇到的问题

在良好的财税政策筹划影响下,供电企业能够节约大量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即便是相对完善的财税政策筹划也会让供电企业的发展陷入发展僵局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税政策筹划容易给供电企业带来税务风险,这与企业内外管理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有一定关系,一旦出现税务风险,企业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第二,财税政策筹划自身存在问题,而这种问题会随着财税政策筹划的实施转移到供电企业运营中。第三,在供电企业发展中很容易发生财税政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进而导致无法全面解释财税政策,再加上相关操作细则并不清晰,也会引起供电企业相关部门出现理解偏差,同时,各个监管部门因受时间或地域影响,不能很好地理解国家宏观政策,它也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税收策划的执行。第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很多政策会发生变化,相关监管部门也要联系实际更新财税政策,然而,很多财税人员都无法及时了解新政策,加之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受编制影响,经常要兼任会计工作,工作量也会随之增长。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额外时间学习新政策,只能做做报税纳税等简单工作,财税政策筹划也就不复存在。

此外,尽管供电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财税政策筹划的重要性,但依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尤其是无法正确理解新税收政策,且财税基础工作缺乏规范性,也会影响到财税政策筹划的开展,也就无法发挥其节约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作用。再加上相关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也会引发税务风险。这样一来,企业管理者就会采用较为保守的方式减少损失,也就没有将选择合适的财税政策筹划方案作为主要工作之一。这些都是供电企业在财税政策筹划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所以应联系实际情况,做好财税政策筹划工作,推动电力企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3供电企业做好财税政策筹划的必要性

供电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供电企业发展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供电企业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因此,供电企业就要完全透彻理解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形成正确风险意识,认识到电力企业税务工作的重要性,做好财税政策筹划,供电企业更要避免涉税犯罪,正确理解相关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财税政策筹划,减少不必要损失。

4供电企业做好财税政策筹划与争取工作的方法

4.1建立税收风险防控机制

由于我国很多供电企业还不能完全正确认识财税政策筹划风险,还处于逐步探索阶段,所以,供电企业首先应建立税收风险防控机制,做好实践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联系供电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创新管理方式,尤其是在税务缴纳中,一定重视集约化税收资源的收集,加强与国家经济方向及税务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全面提高税收风险自查能力,尽量做好纳税完整,避免多纳税或少纳税情况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

根据国家电网相关指示,各个供电企业应合法经营,加强成本控制,重视集约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所以,供电企业就要以此为基础,构建适用于电力企业的税收风险防控体系,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认识到企业在享受国家政策与奖励的同时,还要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风险成本,实现安全管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实现自身价值。

4.2重视防控机制的运用

在税务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以后,最重要的就是怎样运用该机制。这就需要供电企业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创新企业现有管理理念,形成正确管理意识,注重实用性的融入,运用科学管理机制,确保税收管理机制始终处于高效、可靠运作状态。同时,还要完善现有税收管理措施,要求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该规定开展工作,一旦出现私自违背的情况就要严肃处理。

第二,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联系企业实际情况设定好权限标准,在内部控制机制中加入税收风险控制,明确责任,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防止出现事故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保证各项工作都有具体人员负责。同时,还要重视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确定风险评价流程,划分好风险识别等级,提高风险甄别能力,能够按照风险等级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提升风险预测能力,在风险发生前就能了解由此带来的损失,尽一切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还要拥有转移风险或分担风险的意识,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供电企业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将风险转移出去或将风险分散开。

第三,注重精细化管理的融入,认真解读国家政府推出的每一项与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理解这些法规,控制好税收风险,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为保证能够正确运用国家政策,避免触及新法规底线,供电企业应加强与专业部门的联系,如税务机关等,与税务工作者搞好关系,随时向其询问相关政策,遇到不懂或模棱两可的问题也要在第一时间咨询,确保企业财税政策筹划正确。

第四,重视均衡化管理体系的融入,保证供电企业始终属于良性运作状态中,这样也有利于税收收益的实现,进而将风险降到最低。为做好财税政策筹划工作,还要注意环境氛围的创设,供电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财税政策筹划的重要性,在会议上强调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让相关工作人员多与税务部门相互交流,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划分好工作责任,避免负责财税政策筹划工作的人兼任其他职务,减轻其工作压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新法规,这样一来也能够为纳税筹划与税收风险防控创设良好条件,开辟新型道路。

第五,为做好财税政策筹划工作,还要重视建立税收风险新型档案,以便为税收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意见。这其中还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强这些档案的管理,对于纸质档案,应经常通风换气,防止档案受潮;对于电子档案要每隔一年或两年重新刻录一次光盘,防止长期使用光盘出现磨损等情况,影响后期使用。

4.3发挥防控机制优势

要充分发挥防控机制优势,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做好对税收政策的研究,利用合适的宏观管理政策,根据国家要求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应用适合本企业的税收政策,为财税政策筹划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加强税款节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控制好资金流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其次,提升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控机制,将风险降到最低;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经常检查工作情况,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就要做好整改工作,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全面部署好工作,根据当地政治环境与经济状况开展工作,提高对本企业的要求,做到精益求精,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此外,还要制定风险预控措施,提高抗风险能力。

再次,加强财税政策筹划环境的构建。供电企业的发展要做到依法经营,就需要构建财税政策筹划环境,让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责任,并联系企业自身情况,让专业人士提供指导意见,推动企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最后,供电企业还要积极借鉴其他企业在财税政策筹划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既包括国内企业,又包括国外企业,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些成就与企业自身联系在一起,避免出现照搬某种方式的情况。同时,还要为企业争取各种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财税政策,不放过任何能够发展企业的机会,只要能够促进企业发展,就要全面应用,并且还要规范好企业前端业务,做好工作规划,保证财税政策筹划工作的开展有理有据。此外,分析供电企业优势,采用可行性较高的措施,促进企业发展。

5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财税政策筹划已经成为供电企业发展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好财税政策筹划不仅可以减少供电企业的损失,还可以让企业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使其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然而,很多供电企业并没有做好财税政策筹划,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供电企业自身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联系实际提出了供电企业做好财税政策筹划与争取的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俊薇,马涛.细化财税基础工作,提升财税管理水平[J].财经界:学术版,2014(26).

[2]陈国明.简析供电企业税务筹划的管理及技巧[J].广东科技,2014(24).

[3]陈琼璇.供电企业的财税管理及运营节税筹划[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

[4]罗唯.供电企业税收策划[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2).

[5]高辉凤.供电企业营改增下的税收筹划[J].中外企业家,2013(33).

[6]邓轶群.供电企业的财税管理及运营节税筹划[J].经贸实践,2016(4).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篇6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财务管理不善,无法及时满足必要的财务资源,从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财务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现在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个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

二、财务风险的类型

1、内部风险

良好的财务状况一定是建立在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缺失势必会带来财务风险。企业内部财务管控的风险点主要是预算、运营资金调度、财务政策安排三个环节。首先,精细化的预算是企业全年财务变动的真实写照,预算就是计划,如果没有计划或者计划不够精细,企业的经营将缺乏管控。其次,运营资金调度工作是企业的重要财务管理工作,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企业留备的资金很少,企业的运作其实就是供产销环节的资金的反复运转,如果资金运转过程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企业的资金供应就会出现问题。最后,财务政策决定着财务资源的分布,财务政策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财务状况的好坏。财务政策主要包括:(1)财务杠杆。杠杆化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将会降低。(2)收益分配政策。收益分配需要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不科学的分配政策将会限制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财务资源。(3)运营资本政策。激进的运营资本政策会引起不稳健的财务状况。(4)收付款政策。收付款政策决定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时间,不得当的收付款政策会造成资金的不匹配。

2、外部风险

外部环境的状况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外部环境的波动很容易造成企业的财务状况的恶化。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融资环境、产品市场环境、关联主体环境。政治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很难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对于企业来讲往往具有毁灭性的危害。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很多企业处于扩张阶段,资金需求量大,融资环境对于企业的生存具有重大影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供应能力和资本成本。产品市场环境作为企业经营的终端环境,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影响最大。一旦产品市场环境恶化,企业将失去“造血能力”,产品销量不畅,企业的生存成本将不能及时收回,存货积压,占用大量资金,资金的持续性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企业的运营不可能是单打独斗,需要关联主体的协作。关联主体主要是指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供应商所带的风险威胁主要在于供应商的价格上涨会导致企业的成本过高和降低企业的流动性,而客户带来的风险主要是资金回收的风险,一旦客户财务状况不佳,将无法正常偿还货款。

3、税务风险

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讲,税务风险是指企业未严格遵守税法的有关规定或未能有效地利用税法,而需支付更多的税金或额外的罚款。税金在企业的成本费用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且税金具有强制性。税务风险的大小对企业有严重的影响:(1)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2)占用企业的现金流,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资金链。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1)税收法规政策的不断更新变化,企业的财务人员很难跟得上步伐。(2)地方税务机关的自主裁量权过大。例如,有些地方长久以来实行包税制和税收摊牌制度,这无形中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内部因素包括:(1)财务人员的素质较低,对于税法的具体条款的理解程度低,未能正确做好纳税工作。(2)纳税工作组织不严密,纳税工作效率低下。(3)税收筹划工作未做到位。很多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做得不够精细,缺乏有关的人才。

4、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资项目的时候,市场的反应和企业的预期存在较大偏差的可能性。投资对于企业的意义非常重大,特别是战略投资,决定着企业长时间的营运状况,甚至企业的生死存亡。投资大致分为前期论证阶段、实施阶段、后期维护阶段,每个阶段的风险都存在独有的特点,需要逐一分析。俗话说,一招不当,全盘皆输,这也是前期论证阶段的真实写照,前期论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风险也相应较大,主要有:(1)盲目自信的风险。从以往的投资失败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很多投资人对市场估计不足,盲目自信,结果血本无归。(2)论证不足的风险。企业的投资项目事先一定要经过管理层、相关中介和专家的论证,进行详细的调查,其后才做出决策,否则,就无法充分把握市场,估计风险。(3)项目预算偏差的风险。项目预算出现偏差,会造成后续资金的短缺,影响投资的实施。投资的实施过程是关键的时期,风险管控尤其重要,其主要风险有:(1)资金支持风险。投资所需的资金量较大,如果出现中途资金链断裂的情况,那么已经投入的部分将很难收回。(2)约束松懈的风险。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及时控制投资进度,时刻搜集市场信息,动态分析,否则,很容易出现投资成本过高或者未能及时悬崖勒马的风险。

三、加强财务管控和降低财务风险的措施

1、建立起有效的精细化财务管控机制,主动化解内部风险。

精细化的财务管控机制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有效的整合。首先,精细化管控的起点是精细化的预算,企业应尽可能清楚未来可能收入或支出的每一笔钱,测算出需要从外部筹措的资金,这样才能对财务资源的分配做好事前的把握。市场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应尽可能采取滚动预算的策略,提高预算的时效性。此外,企业还应准备一笔预算外资金,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其次,企业应建立起以财务部门为核心的贯穿供应、销售、后勤的管控体系。财务部门应及时采集信息,了解和掌握各部门的资金使用状况。供应部门应及时上报采购数量、价格等信息,以备财务部门做好资金安排,以防资金不到位,影响到正常的生产。财务部门与供应部门联合,搜集市场数据,做好价格的预测工作,如果预计价格将大幅度上涨,应提前批量采购,以防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务风险。另外要制定好付款政策,尽可能延迟付款时间。财务部门还应及时掌握销售状况,及时催要货款,加紧资金回收,制定有效的收款政策,促使客户尽早付款。最后,对于企业的财务政策,企业的管理层应进行充分的衡量。如果采取高杠杆的政策,应充分考虑资金的回收效率、偿还的时效性、筹措资金的渠道等因素。企业的分配政策应匹配企业的发展阶段,在高速发展阶段,应尽量采用少分多留的政策。

2、准确外部市场,积极应对外部风险

目前的融资环境很不利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应格外注意融资难所带来的风险。首先应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应与银行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关系,积极改善财务指标,争取从银行获取资金。另一方面,尝试上市、私募、信托等筹资方式,上市、私募等方式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要求较高,在前期,企业积极做好准备,尽量改良财务状况以符合有关政策的要求。其次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的投放一定要选择良好的项目。产品市场环境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在这方面,企业应做好对市场的评估工作,主动搜集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也可以求助于有关权威中介部门,切记盲目投资,一旦出现经济不景气的迹象,应及时控制好产量,放缓投资,做好成本压缩工作,紧跟经济形势的发展。维护好企业的上下游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供应商和客户的选择,应做好事前的审查工作,评估其财务状况和信誉。另外,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一旦发生周转问题,可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延缓支付。再者,要时刻关注客户的财务状况,及时催促客户付款,一旦发现不良苗头,应及时考虑与客户的交易。

3、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首先,税务工作应从人抓起,企业应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与税务征收有关的课程或培训,使得有关财务人员能够及时领悟国家最新出台的税收政策,避免因为税收政策的变化给企业的报税缴纳工作带来麻烦,减少企业额外支付罚款的可能性。其次,企业应做好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工作,及时从税务部门获取最新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最后,积极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税务筹划需要专业的人才,专业的人才应是熟练地掌握国家税收政策,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应设立专人专岗。不同的交易形式所适用的税率不同,税负自然也不同,企业在交易时,应与客户进行协商,巧妙安排交易形式,降低税收负担。同时,还要合理安排税款支付的时间,税款的支付应与企业的流动性相匹配,流动性差的时候应尽量延迟支付时间,避免流动性的恶化。如果要求助于有关中介,一定要选择有实力、有口碑的中介。

4、建立动态的投资控制机制

在投资的前期,应充分做好论证工作和资金安排工作,对于重大的投资,一定要经过多级多层次的反复论证,做好调查工作,充分把握好市场的发展态势,对项目的可行性和未来的盈利状况做好评估,切记草率做出决定。资金安排非常重要,在项目选择之处,就应考虑资金来源问题,确定筹资渠道,投资一旦论证通过,必须做好充分的测算和预算,结合投资进度,安排资金支付。投资的实施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反馈和修正的动态过程。在投资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感受到市场的反应,做好市场调查,如果市场反应很不理想,就应考虑缩小投资规模,或者及时中断投资。对于投资的成本支出也需要进行动态的控制,避免放任不管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投资实施完成以后,要做好对市场的监测工作,后期的维护与更新的成本是很高的,评估市场前景和未来的现金流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投资的风险管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切不可只重视前期的做法。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篇7

【关键词】税务风险防范

2009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正式下发了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即《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就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与目标、税务风险管理组织、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监督和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明确。依《指引》要求,企业应按需设置与企业财务部平行的税务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投资、重大并购与重组、经营模式的改变以及重要合同或协议的签订等,企业内部税务部门均应深度参与,并跟踪和监控相关税务风险,以此促进企业具体的经营决策得以正确运作,实现税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及企业税负的最优化目标。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

在学术界,税务风险的定义有多种,有人认为税务风险是指纳税人未能充分利用税收政策或者税收风险规避措施运用不当而付出的代价的可能性;有人认为税务风险是指企业没有正确有效遵守税法而造成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一般来说,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要特点

1.主观性

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对同一涉税业务存在不同理解,这直接导致税务风险的产生。同时,纳税业务在相关业务中表现出主观态度,不同税务机构对税收制度的理解大多不同,这都是税款征纳双方较难做到“沟通中的认同”。企业税务风险因此而出现,并且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大有小。

2.必然性

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任何企业均以税后净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这一客观状况却与税收本身具备的强制性存在矛盾,在此中间,企业追求税务成本最小化的动机,导致企业和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加上国家税收执法环境不断变化,以及企业管理者、财务工作者对相应政策法规理解程度的有限性,更使企业管理者难以完全规避税务风险,并使得风险对企业经营带来潜在的持续影响。

3.预先性

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与财务核算时,税务风险已然存在于企业实际缴纳各项税费之前的相关行为中。换言之,企业主观上实施的涉税相关业务计算与核算的调整等行为,导致其与税收政策、法规等出现矛盾甚至相互背离,也就是说,企业税务风险先于税务责任履行行为而存在。了解企业风险的预先性特征,有利于企业建立正确的税务风险控制时间观,以此及时掌握税收法规的制定及变动,切实降低税务风险。

二、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所处宏观环境诱发税务风险

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主要有,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税收法规或地方法规的适用性与完整性,行业惯例,上级或股东的越权及违规行为等。具体来讲,经济环境、政策和法规环境、执法环境发生变化,以及社会意识、税务执法等都会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

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税收政策、法规等将会不断调整和更新,在对财务、税收知识进行理解、认知、掌握和运用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难免因为对新出台的政策理解出现偏差而给企业带来风险;不同税务执法机构和人员对同一企业的同一涉税行为的判断和裁定往往存在不同看法,尤其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税务机关在涉税实务中具有的自由裁量权,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可能性。

(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税务风险

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经营者税务规划及其对税务风险的态度,企业经营理念与发展战略,经营模式或业务流程,部门间的权责划分与相互制衡,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与执行,企业信息的基础管理情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管理层的业绩考核,监督机制有效性等。当前,企业管理者涉税意识有待加强、财务工作者业务水平偏低、内部审计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以及近年来税务服务的出现,都是企业在微观上所面临税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对经营状况了解有限以及对税务筹划理解扭曲,导致企业涉税行为出现偏差;财务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是保证涉税资料真实、科学、合法的重要砝码,也是企业正确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如果财务人员工作失误过多,企业便会遇到较大的税务风险;企业内审是否健全,关系到税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内部审计工作失效会增加企业税务风险,同时极易造成企业非蓄意的税收违规行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也会给企业带来深层次的涉税缺陷;税务机构鱼龙混杂,业务人员能力有限、素质偏低的现状,使得多数机构服务只局限于纳税申报、发票领购、小型业户的建账和记账等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对企业税收筹划和咨询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较难开展。

三、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

(一)健全制度基础

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当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完善,税收制度也逐渐健全,但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上述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这一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即企业应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严格把握传统财务内控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化知识技术加以充分利用,建立一套操作性强、便于控制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2.健全税务制度

税务即税务人在国家法律法规限定的范围内,依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目前,我国多数税务机构与税务机关有着较大联系,为促进税务事业更好发展,税务机构应依照行业性的统一管理,在范围、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等方面逐步规范,并逐渐成长为独立执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中介组织。

(二)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

1.明确纳税人权利

在实际的税务管理过程中,税收往往只注重纳税人需履行的依法纳税义务,对纳税人的权利则较为忽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不断提高对纳税权利的关注度,为实现任何经济个体能从缴税安排中获益,政府应对纳税人的权利加以明确。

2.正确评价税务风险

评估预测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风险,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关键。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积极识别和评价企业未来的税务风险,综合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手段,全面、系统地预测企业内外环境的各种资料及财务数据。比如分析税务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及影响程度,以了解税务风险产生的负面作用。

3.适时监控税务风险

以正确评价税务风险为基础,企业还应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适时监控,尤其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审阅和合理性策划,尽可能实现企业税务的零风险。在实施监控行为的具体过程中,要合理、合法地审阅纳税事项,合理规划纳税事项的实施策略等,并对纳税模式不断分析和调整,测定其税收负担,制定相应可行的纳税计划。

主要参考文献:

[1]邢黎黎.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与化解.现代企业,2008(5).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篇8

关键词:大企业税务风险风险管理

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健全和完善,在经济实力提高的同时,国家对税收管理方面的问题更加重视。对于我国大企业而言,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与良好的税务管理和合理规避税务风险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面对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企业来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严峻问题和考验。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的合理规避和妥善解决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企业高层人员也并没有高度重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这样不仅会使企业发生巨大损失的几率增加,也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我国大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

针对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面对各种的风险类型都会比小型企业多得多。以税务风险来说,由于大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大,跨地区经营是很常见的事情,这样就会增加大企业的经营难度,呈现出经营范围广、复杂程度高的特点。还有很多大型企业具有进出口业务,跨境经营的模式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显著提高,由于每个国家对税收管理上的标准不同,就会产生相应的税种问题、税率问题等。总的来说,大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针对税收管理更为复杂和繁琐,涉税方面种类多、会计处理方式难度高、适用的税收政策也更加复杂。总的来说,大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包括了税务经济风险和税收法律风险。其中,税务经济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没有很好的意识到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现状,对经营范围没有准确的评估,致使没有很好的服从国家制定的税收政策,导致大企业本身的税务风险提高,承担了更多的税务负担。其次,税收法律风险是以我国现行的与税收相关的法律、政策和规定等为基准,而企业的纳税行为出现了违法、违规的现象,比如偷税漏税、逃税、不纳税等违法行为,从而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使企业声誉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大企业面临税务风险的原因

(一)企业管理的主观因素。

首先,由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税收管理方面不够重视,缺少防范意识。目前很多大企业的重要环节多为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这些能带来高额经济利润的方面是很多企业高层都着力关注和大力发展的重点,就使得企业在整个生产决策体系中忽视了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和税务风险防范工作的建设。由于没有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和完善的风险规避体系,使整个企业置身在险象环生的环境之中。其次,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存在营私舞弊的现象。有个别人为了获取最大化的自身利益,而对企业利润和股市交易进行暗箱操作,进行恶意炒作或者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故意粉饰等,这样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税务风险,严重则会产生违法现象,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

(二)企业经营的客观因素。

同小型企业相比,大企业面临的经营业务类型更多、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因此面临的税务风险也就更多。并且,由于大企业涉及更多的税收政策和法律条文,一旦国家出台新的税收政策,那么企业依法纳税的各项标准都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从客观上来说,会影响企业无法正确把握住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中心理念,而加大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同时,很多大企业也没有进行妥善的税务筹划,操作行为的不当会使得企业出现偷税漏税行为,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

三、税务风险管理在大企业中的重要性

首先,大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能够确保国家的税收收入。针对我国的现阶段国情来看,大企业是我国主要的税收来源。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广、经济实力强,其良好的纳税行为对国家的税收收入有很好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对我国的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强大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提升大企业的税务管理能力,改善和规范大企业依法纳税行为,对全国各缴税企事业单位的纳税行为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其次,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够提升国家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效率,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纳税回收周期,提升企业依法纳税的主动性和自控性,提升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能力。最后,投资者根本利益也有了根本保障,进一步稳定了我国市场供给需求状况。我国很多大型企业都是属于上市公司,良好的企业运行和经营产生了社会影响非常重要,更关系到了整个证券市场的稳定性。

四、加强大企业税务管理的手段

(一)成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部门。

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对于大企业来说就相当于一个强大的后备军,为企业的良好经营和正常发展营造了安全的经营环境和氛围。因此,大企业更有必要专门建立一个属于企业内部的、独立的、专门针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部门或中心小组,重视企业依法纳税行为,树立企业整体员工对税收管理的正确认识,确保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

(二)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在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必须有一套完整、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作为保证,这样才能在规范的环境下进行税收风险管理。大企业的税务事项涉及到的人员、部门、财务和技术等因素的范围都是非常广泛且种类繁杂的,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就很有必要制定完善税务风险体系来明确工作的责任,加大工作的执行力度。

(三)完善税务风险信息管理机制。

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是一系列的、环环紧扣的整体工作体系,要保证风险管理能够对信息实现有效收集、整理、分类、分析和执行工作,确保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对税务信息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同时,企业也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企业内部税务人员规范纳税行为,全面提升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认识到了我国众多大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针对税收管理上更为复杂和繁琐,涉税方面种类多、会计处理方式难度高、适用的税收政策也更加复杂的问题,因此面对的税务风险会更高。而进行良好的企业税务风险防范,能够提升企业依法纳税的主动性和自控性,提升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大企业的税务管理能力,改善和规范大企业依法纳税行为,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彭正国.对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税务,2012,04:50-51.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篇9

关键词:税务风险;风险管理体系;问题;成因;对策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问题和现状

凡是涉及税务问题和税务行为的企业,就有可能面临税务风险。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为了利益某些企业一心想着走捷径,抱着侥幸心理,往往会不惜做出一些违法行为,比如不交税、少缴税等行为,其实这些行为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我国税务机关一直在加强对企业税务的监管力度,但是企业仍然不能规范其税务活动,这些投机行为一经发现,不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得不偿失。虽然企业的税务风险是不确定的,但属于可控因素。企业主要存在的税务风险有:(一)公司在注册阶段存在的风险;(二)公司收入方面存在的风险;(三)成本费用方面存在的纳税风险;(四)公司的会计报表存在的风险;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

我国很多企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偷逃税款,都会存在一定的纳税风险,只是严重程度不同罢了。通过认真地分析税务风险的成因,希望能使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地面对其税务风险,并进行防范和控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管理者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不能正确认识税务风险,因此会出现各部门的权责分配不够明确,管理混乱等现象,因此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好税务风险。这些企业的管理层对于税务风险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和曲解,不够重视税务风险,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成效。

(二)虚假出资或抽逃注册资本

很多公司在刚开始注册时就已经存在风险了,表现在注册资本不实或者注册后不就资金退回或转移。很多公司在注册时会让一些中介公司代为出资,等到相关部门验资过后再将资金抽走。也有部分公司自己出资,过后将资金抽走或挪作他用。很多企业存在侥幸心理不够重视或者根本不能认识到其中的风险,但是这对企业的运营是很不利的。根据《工商登记条例》,注册不到位或抽逃注册资本的,要求补足,并给予相应的罚款。严重者,将依据《刑法》判处抽逃注册资本罪,如果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股东还有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收入纳税风险

部分企业会有隐蔽性收入,存在账外账,资金体外循环。企业收到销售款后,不计在收入上,而长期将其记在往来款项上,计入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上,不进行纳税申报。这种手段往往会运用在客户不需要出具发票的情况下,这种手法这种行为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无法支付也无需支付。根据新的会计准则,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些不将收入全部上报,或者延长申报时间,以滞后进行纳税申报,从而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这样,企业将会被要求补税,以及交付滞纳金。根据我国的法律,偷税漏税等行为有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一些视同销售的行为不遵税法规定,逃避缴纳税款。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企业有很多行为要视为销售,有的企业不按政策处理,应该视同销售的项目不视同销售,不做纳税调整。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财务人员不了解税收法律政策所致也有一些懂政策但故意违背。比如,企业的促销行为必须视同销售行为处理,但很多企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违背,这就存在纳税风险。

(四)成本费用纳税风险

一些企业存在大量收据或白条,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不符合国家相关的合法票据,不得入账,也不得进行税前抵扣。企业在很难取得正规的发票的情况下,必须进行纳税调整,但有一些企业不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就会存在一定的纳税风险。有一些企业可能会虚增人头和工资,进行偷逃税款,这种行为很容易被识别和查处。我国实行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政策后,部分企业还会虚开发票以增加成本或随意调整纳税期间的成本费用,以进行增值税进项抵扣或所得税税前抵扣。我国的税务虽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企业应该去适应法律,而非以身试法,做出投机行为,违背国家政策,否则只会损害企业的利益。

(五)会计报表税务风险

企业会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其经济活动,但如果企业存在偷税逃税的行为,通过财务报表也可以查出来。一些企业想通过做假账来偷税逃税,不被发现是很难的。比如,有些企业的报表连续几年表现出亏损,但是企业的规模却不断扩大,这很难不会引起怀疑。现金和银行存款对企业来说一般容易控制,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账实相符。但是很难做到存货的账实相符,一般经不起盘点,这样就会产生税务风险了。

三、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

企业的税务风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应采取积极地态度,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风险。

(一)增强企业管理者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税务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就会对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企业内部对税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二)把握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企业应该把握好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才能成功地应对各种税务风险。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是一种站在企业全方位的角度来考察整个企业的状况,使企业的风险管理具有整体化特性,企业应该对税务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目前,最为流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就是基于组织结构体系全面风险标准化度量的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和基于风险决策因素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目前来看,基于风险决策因素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效果更好,企业应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以更好地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视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法律基础

企业应该重视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法律基础,并对其进行充分的理解。我国税务总局下发过相关文件,认为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构建一套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设立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分配好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权责。该文件指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必须纳入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去。当代企业应该遵循纳税原则,根据国家纳税相关规定履行法定的纳税义务,任何违反上述要求的纳税行为将会产生一定的税务风险,给企业的经济活动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还会面临一定的法律制裁。

(四)做好税务风险防控的计划

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做好事前设计,事中风险识别和评估和应对、事后改进。事前企业要做好模块设计,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事中要能及时识别风险,并进行风险评估,判断其严重程度,进行税务风险防范和控制。事后要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内部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相互沟通,并对其进行监督与评价,以支持企业进行改进税务风险防控的计划。

四、结语

企业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税务风险,一旦不能做好防控,企业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构建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能够从内部和外部全面防控税务风险,合理纳税,这样,既可以保障自己的纳税权益,又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天灯.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3.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篇10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

一、前言

施工企业风险是企业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是市场经济运作下客观存在的市场规律带来的。在当前市场体制有待完善、机制有待健全的环境下,提高在市场中抵御、抗拒风险的能力,是企业避免失败、赢得成功的关键。研究和分析施工企业的一些常见主要风险,有针对性地防范和化解风险,,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实现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

施工企业的风险大致分为:业主资信风险;合同风险;法律风险;质量与安全风险;工程分包风险;工程结算风险;资金风险;成本风险;税务风险等。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特点及种类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运营活动中,因不确定性因素引起公司财务丧失偿债能力,收益受损下降等风险,分为可控制风险和不可控制风险。控制与管理财务风险的前提是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及其特点。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可控制性、不平衡性等特点,财务风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企业带来效益,也可以带来毁灭性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资金风险、成本风险和税务风险,表现为筹资管理不善、资金运营不佳、非主观意愿的偷税漏税带给企业的罚款、加收滞纳金、声誉损害等风险等方面。另外,财务部门管理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忽略自身独立性,忽视资本运作带给企业的收益也是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1、资金风险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施工企业而言尤为如此。如果资金链断裂,企业必定处于崩溃的边缘。因此资金风险是关乎施工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风险。主要表现为工程款和各类垫资、保证金无法及时回收的风险。施工企业项目较为分散,管理不集中,企业多是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筹资,承担着银行自身筹资压力的风险,企业财务必然承受巨大的风险压力,隐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财务风险。

2、成本风险

项目施工组织方案不合理、项目管理控制不得力,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租赁市场价格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成本;材料或设备质量不合格或供应不及时,工程变更,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带来的挑战都会增加工程成本的风险。工程分包及结算、工程质量与安全、工期滞后,都会加大企业运营成本,给企业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

3、税务风险

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这些行为使得企业面临很大的税务风险。

除此以外,经济环境风险、人员管理缺陷、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企业运作都会产生财务风险,施工企业风险可想而知。

三、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必须要有针对性,针对薄弱之处进行整改完善,才能真正管理好财务风险。

(一)财务管理意识不高

多数企业忽略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未能有效进行管理,未能深入解决财务问题。此外,财务制度不健全,部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做事不严谨,导致财务工作全局把握不够,整体效益跟不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在每一个工作中体现出来,财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实实在在的落实到行动中来,确保财务管理的真实可靠性,否则只能是为企业财务运作留下隐患。

(二)财务信息滞后

财务信息对企业决策具有一定意义,及时到位的财务信息能够为高层提供依据,对把控全局提供更为准确的资讯。施工企业分支较为分散,会计没有统一规范的流程制约,各部门项目核算不及时或者不到位,甚至弄虚作假,严重影响了财务整体工作的进行。财务信息速度慢、时效差,都是影响企业资金归集与运转的因素。

(三)工程成本管理不善

一些工程项目管理不善,工作粗放不严谨,成本核算带有随意性,缺乏真实可靠性。成本核算管理人员意识淡薄,盲目把企业各项目支出归为一体,导致成本针对性不强,核算不准确,出现乱摊现象,无形中加大了成本压力。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资金收支管理缺乏,记账不清晰,工程结算及撤场无专人处理,造成施工企业资金流失,加重企业负担。

(四)责权失衡

施工企业体制不完善,工程项目承包机制松懈,人事制度紊乱,造成责任、权利混杂,出现财务状况。负责人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责任感不足,弄虚作假,一味只追求产值、进度等指标的完成,不注重施工工程的质量,没有把企业长足的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管理目标,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影响财务工作的整体进行。

(五)监督机制缺失

施工企业工作具有分散性、长期性等特点,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机制的控管,使得部分工作人员钻空子,损害公司集体利益。财务管理机制应该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受监督系统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企业整体的正常运转,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控制及步骤

风险管理是对施工项目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价、预防及控制的过程,是一种主动性的控制手段。风险控制管理是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工程合同管理、安全管理、技术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资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及国际经营管理等部分展开研究,对于不同的风险要建立不同的风险驾驭和监控的策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采用风险可避的管理办法,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财务风险管理应贯彻:谨慎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及可操作性原则。这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基础。

总体思路:结合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对六大会计要素展开逐一分析,重点分析资金、预算及成本,从中发现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达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

具体步骤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企业工程项目管理

处理好投标相关事宜,在符合客观要求的基础上做好定价工作。

第一,投标前进行全面分析,了解资金、工程、工期等相关情况,做好预算分析,对于重大投标工程要符合自身财务支付情况,谨慎投标。

第二,完善成本测算工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目标成本方案,注意项目的可操作性以及客观性,及时补充完善目标成本决案。

第三,成本总量与中标项目评估,总额控制经营成本,将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发放、中标项目数量以及利润联系起来,将其纳入财务流程。

工程整个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管理流程进行,加强系统基础管理、项目策划、施工进度、合同管理和内部分及劳务分包管理,加强成本测算、建造合同及索赔管理。项目工程分包行为要严格执行分包申请和审批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选择分包商的原则,杜绝工程分包中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相关规定至少包括: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成本管理、费用报销管理、资产管理、产权管理、税务管理、预算管理及财务报告编制管理等相关制度。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细化企业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的职责、工作流程及目标,能够规范约束财务机构及人员的行为,保证企业正确地核算经营成果,对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发挥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

(三)实行资金集中化管理

集团公司采取资金集中化管理模式,从源头上杜绝资金浪费,及时了解资金动向,把握资金流向,提高资金合理使用效益,把资金集中到含金量高的项目中,实现施工企业整体资源配置合理化。加强风险预警,实现信息集成,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支持,使得资金有效利用,降低浪费,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实现企业资金高效用的管理模式。

(四)合同中的财务风险规避工作

加强分析合同财务风险,完全符合标准的合同才能够签订,否则会增加企业施工风险。资金支付条件尽量达到理想状态,条件不符合者不要急于签订合同。例如工程部拨预付款、质保金暂扣的占比例过大、计量充满不确定依据等都不应该急于签订合同,这些情况极易引发财务风险,给企业留下财务隐患,造成潜性亏损的局面。再次,对于施工合同相关的补充协议也必须引起重视,要放在等同主题合同的位置上来。一项合同中,业主常以自身利益出发对施工合同进行多次补充或是修改,补充协议具有优先适用的特点,优于施工合同前述条款,针对工程款的拨付、税金、主要材料款等的支付都有相关规定,必须要引起重视,以免企业利益受损。

(五)竣工结算、决算要及时

工程竣工后应该及时办理决算,拖延导致欠款风险扩大化,不利于施工企业回收资金。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承包工程项目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财务运作,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控制因素。施工后期,多数工程资金出现紧张状态,工程结算这个时候尤其重要,业主往往托付工程款,拖延时间越长,企业回收资金的可能性就越低,风险也就越大。所以施工完成后必须及时办理结算,严格遵照合同行事。施工流程设计若是变更或是业主因故使得工期停损等。期间产生的费用要到现场及时签证,办理阶段合同价款工程结算等。最后,制定索赔工作计划。施工过程中有索赔发生时必须遵照合同相关条款做好索赔工作,若是发生合同以外的以外事件,要遵照客观情况收集资料,分析评估,提出索赔方案,弥补损失。索赔事项时保障工期进行、保障工作人员有序工作的后顾作业,做好索赔计划工作,减少施工企业投入的资源损失,加快工程进行,减小财务风险。

(六)加强税务筹划,减少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加强对税务筹划的正确理解。财务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是保证涉税资料真实、科学、合法的重要砝码,也是企业正确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如果财务人员工作失误过多,企业便会遇到较大的税务风险。企业内审制度是否健全也是关系到税务风险水平的高低。以正确评价税务风险为基础,企业应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适时监控,尤其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审阅和合理性策划,尽可能实现企业税务的零风险。在实施监控行为的具体过程中,要合理、合法地审阅纳税事项,合理规划纳税事项的实施策略,包括对基本税制、税收惯例、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各主要税种及纳税范围、税率和计算基础、与项目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关信息做深入了解,对纳税模式不断分析和调整,测定其税收负担,制定相应可行的纳税计划。

(七)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及监控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与监控十分重要,是提高企业财务运作有序进行的催化剂,是处理企业突发财务危机的依据,是预防财务隐患的现实需要。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报告制度,设置财务风险监控点,及时收集预测企业财务信息,分析整理预测财务风险,提出解决风险问题的方案和建议,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在应对工程所在国税部门的审查、按章纳税的同时,又要尽量降低税负,适当合法保护企业利益,规避税收风险,在降低税收风险的同时,保证利润最大化。

(八)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进行后续培训

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及态度影响着财务工作的进展。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认识和分析风险的能力,采取积极的、相应的措施降低财务风险。例如,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创新,激励工作人员加强自身塑造,确保财务风险控制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五、施工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现实意义

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及管理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利于企业业务整体向前发展,拓宽业务市场,增加资金能力,获得市场竞争力。企业风险越高,企业信用越低;企业风险越高,企业竞争力越小,首先,必须加强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提高企业竞标实力,确保业务拓展成功。其次,加强风险控制利于提高企业效益,提高利润率,风险控管的重要内容包括工程收款和成本管理的控制。工程与成本风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直接影响收支的平衡,收款风险决定着项目投资前的成本是否获得回收;成本风险决定着企业纯利润是否持平。第三,企业风险控制与管理还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活动,财务风险管理得好则企业获得效益,那么就有资金投入到市场竞争力技术上,例如科技创新,这对企业长足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理,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促进技术工艺向前发展,使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六、结束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提高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企业全员的风险意识,切实把管理措施落实到现实工作中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以点带面,以促进财务风险管理的水平的提高从而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5(02):33-34

[2]王俪茵.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当代经济,2011,17(11):78-79

[3]陈林彬,时强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建筑施工,2011,15(06):46-47

[4]时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2,12(1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