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安全生产下步打算十篇安全生产下步打算十篇

安全生产下步打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0:35

安全生产下步打算篇1

第一季度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及早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追究的规定》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及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会议精神,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一票否决”的规定,在制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同时,市农委早在2005年12月份就与委属各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强化了责任。

二是迅速传达贯彻了市政府第一季度安全例会精神。3月30日,市政府召开了2006年第一季度安全例会,为了将会议精神迅速传达下去,我委及时于4月初召开了系统内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认真传达贯彻了市安全例会精神,对委系统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年活动。原创: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根据市安全生产委员会阜安[2006]5号《关于开展××市2006年安全生产宣传年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我委及早安排,精心部署,全面开展了市安全生产宣传年活动。一是印发了活动方案。结合我委实际,及时制定印发了开展本次活动的实施方案。(阜农办[2006]59号)。二是成立了活动领导组织。为将市安全生产宣传年活动落到实处,我委及时成立了由主任程凤军为组长,委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杨庆芳为副组长,委属十三个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宣传活动领导小组。三是给工作实际,制定了重点活动内容。(1)悬挂“安全生产宣传年”活动条幅并张贴标语、宣传画;(2)积极参加第五个安全生产月活动;(3)举办一次安全生产知识讲座;(4)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5)组织职工参加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大奖赛等活动。

四是重新对委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分工,明确了领导责任。为贯彻上级安全生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确保市农委系统生产安全,重新对委领导就系统内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分工,强化了领导,明确了责任。

五是全面开展了“五一”安全生产工作大检查。为贯彻落实好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开展好五一节日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市直农委系统实际情况,我委及时在本系统内开展了“五一”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印发了大检查实施方案,明确了检查方式、检查内容,突出了检点。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直农委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安排是:继续以贯彻落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一切责任事故均可避免“的理念,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强化事故责任追究,夯实工作基础,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开创市直农委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突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各单位一把手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抓安全生产工作的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各单位都要明确一名负责人具体抓落实。并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单位总体工作规划,制定出相应工作目标和措施,全面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二要突出目标责任。今年委同委属各单位继续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要求委属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行目标管理与考核,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责任和安全防范意识。

三要突出培训宣传。为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在委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培训、宣传《安全生产法》活动,把学习领会《安全生产法》作为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契机,在委机关及委系统迅速掀起“学法规、找差距、促安全”的热潮。

四要突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一是建立日常值班制度。日常工作或节假日都要有人值班和负责人带班,24小时不脱岗,及时处理安全生产日常事务。二是建立领导小组成员议事协调制度。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各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建立自查互查制度。各单位每季度要搞一次自查自纠,委每半年开展一次大检查或互查,重点检查责任状、安全制度、安全隐患、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四是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快报制度。为加强联系,及时沟通,各单位每季度要上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信息。同时,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生的安全事故等,应及时上报,任何单位不能瞒报、漏报。

安全生产下步打算篇2

我国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后,为使企业加强该项费用的财务核算,2004年,我国财政部下发了119号文:《关于印发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并同时下发财会[2004]3号文:《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的通知》,对煤炭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进行了规范。主要内容是要求煤炭企业按照吨煤的某种标准计提安全生产费用,并且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会计科目负债中列示。如果该项费用支出,可直接核销。如果该项支出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可一次性提足折旧,并冲减相应金额。而且,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可以在利税前给予扣除。具体的会计核算是:第一步,提取安全费用时,按照煤吨标准提取金额,借方计入“制造费用—提取安全费用”,贷方计入“长期应付款—应付安全费用”。第二步,该项费用使用时,可在借方直接计入“长期应付款———应付安全费用”,贷方可直接冲减相应金额,计入“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如果费用支出是形成固定资产,可以先在借方形成“固定资产”科目,第二步再用“累计折旧”科目计入“长期应付款———应付安全费用”科目。2004年安全生产费用会计核算的变革,对我国社会制度发展意义重大。首先,我国第一次以法规形式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规范,说明了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其次,计提安全费用,有效保证了人们的工作环境,有效降低了整体经济建设成本;第三,规定了安全费用的计提标准,并规定了其会计核算流程。第四,安全管理费用的计提标准和核算需报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保证了该项费用的存在和使用。但是,在2004年安全生产费用会计核算改革中也存在很多弊端。首先,安全生产费用直接计入制造费用,并且可以把用于安全生产的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折旧,这些都在鼓励企业在税前计入成本,大大削减了纳税基数,使国家利税减少。再次,计提的安全费用专款专用,年度结余可以直接转为下年使用,可以为企业滥用负债科目打下伏笔,使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二、2008年安全生产费用会计核算分析

财政部在2008年12月下发财会函[2008]60号文:《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报工作的通知》,要求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会计核算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的具体要求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对企业的安全费用的核算变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企业计提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费用以及具有类似性质的各项费用,应在“盈余公积”科目下的“专项储备”中单独反映,不再计入“长期应付款”,取消了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计入负债的规定。2008年安全生产费用的具体会计核算如下:第一步,企业按照国家相应标准提取安全费用后,借方记入“利润分配———提取专项储备”,贷方计入“盈余公积———专项储备”科目。第二步,企业在支出安全生产费用时,根据支出不同内容,分别计入“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科目,贷方计入“银行存款”等科目。如果形成固定资产,可以使用“累计折旧”科目,最终结转到“制造费用”科目。企业要根据实际发生金额在所有者权益内部进行结转。借记“盈余公积———专项储备”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提取专项储备”科目,但结转金额以“盈余公积———专项储备”科目余额冲减至零为限。2008年安全费用核算变革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全费用不再计入企业负债,使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数据更真实。二是安全生产费用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正常分期摊销,取消一次性计入成本,使企业成本数据真实性提高,提高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但是2008年改革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计提安全生产费用时,计入“利润分配———提取专项储备”,容易使企业误解,认为在企业没有利润或净利润为负的时候就可以不计提该项储备,使企业安全投入受影响,不利于社会安全生产环境的建立和发展。

三、2009年安全生产费用会计核算分析

2009年财政部下发财会[2009]8号文:《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对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做了部分变动。将安全生产费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重新改为税前提取,并且增加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专项核算科目“4301专项储备”,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专门核算。该项规定具体到会计核算主要表现在:第一步,高危企业按照国家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时,应当借方计入“制造费用———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形成企业当期生产成本,同时贷方计入“4301专项储备”科目。第二步,安全生产费用支出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即可形成一次性累计折旧直接冲减专项储备。2009年安全生产费用会计核算优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安全生产费用在税前提取,保证了企业安全投入的积极性。第二,允许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大于实际支出的部分在所得税税前扣除。鼓励企业按标准计提安全生产费用,使其在效益不好时能够利用已提的安全生产费用,保证企业的长久安全生产。2009年安全生产费用会计核算改革也有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企业在计提安全生产费用标准上还存在的浮动范围,成为了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第二,安全生产费用形成的固定资产可一次性计提折旧,使企业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不利于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政府的日常监管。从以上对我国安全生产费用的三次会计制度的变革可以看出,我国安全生产制度一直围绕着三个方面进行变化:一是安全生产费用计提是计入负债还是权益;二是固定资产的折旧结转是一次性还是分次进行;三是费用发生额是在税前还是税后扣除。安全生产制度在时间上来看较为频繁,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安全生产事故的频发,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在该项费用核算改革中理论准备不足,给企业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结语

安全生产下步打算篇3

一、打造“民生财政”,力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力保民生项目、重点项目支出的资金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力向民生倾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具体说来,一是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二是优化财政民生支出结构,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本着提高水平、缩小差距、促进均等化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着重解决好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困难基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继续完善财政体制,均衡各地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规范各级财政政府间分配关系,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建立乡镇级财力保障机制,确保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缩小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财力差距。进一步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提高各级财政的运行效率。

二、打造“发展财政”,重点推动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涵养财源,转变经济管理方式。要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原则,从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由不分轻重、全面扶持向放弃一般、重点倾斜转变;由财政直接投资向财政政策引导和加强配套服务转变;由经营领域向基础设施转变。通过加强财源建设,建立起财源基础稳定、财源结构合理、财源发展势头良好的财源体系,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其次,要突破思维定势,促进多极发展。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农业投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运用市场经济法则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彻底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有重点、有选择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变单一支柱产业财源支撑局面,培养跨行业、跨地域的多种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培育最具发展空间的新的财源增长点;加强服务业打造,提高第三产业对财政贡献水平。第三,综合运用财政杠杆,不断拓展财源。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和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要求,拓展财源的方式应采取财政贴息、政策引导和规范运作等多元方式,增强财政信息、咨询、决策等服务功能,促进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以少带多”、“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间接引导和调控经济发展的作用。激活财政投融资的引导功能,采取贷款贴息、信用担保和建立专项资金(基金)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措施,不断营造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

三、打造“绩效财政”,着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以深化预算改革作为龙头,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加快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透明的预算制度体系。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加快建立健全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等有机结合的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度。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实施范围。二是以加强财政监督作为保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树立财政“大监督”的观念,把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紧密融合,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制衡,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相衔接的新型财政监督运行机制。三是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抓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牢固树立绩效观念,推动财政管理方式的转型,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四是以加强“两基”工作为重点,不断强化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支撑。继续完善基本数据信息和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全面推进财政信息化,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强化乡镇财政监管职能,加强基层财政机构队伍建设。

四、打造“透明财政”,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对财政运行、管理等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努力形成一套确保财政工作运转的规程体系;逐步建立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制度,规范预算公开内容和范围,增强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的透明度。

一是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推动依法规范理财。坚持以法制为基础,以运作规范为要求,以依法依规为准则,把财政收支的每个环节都纳入法制轨道。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理财行为的约束机制。二是完善资金分配办法,促进财政资金科学分配。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制定更加科学准确的财政资金分配标准,提高财政支出编制的科学性。坚持整合资金,盘活财力,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聚集、放大”效应。三是稳步推进预算公开,增强财政管理的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和财政部要求,明确预算公开工作的责任机制,规范预算公开的具体内容,逐步扩大预算公开的范围,按照统一步调稳步推进预算公开。四是主动加强财政宣传,为财政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把握宣传规律,综合运用门户网站、报刊等媒体,进一步提高财政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打造“服务财政”,营造优质高效、宽松和谐的发展软环境。要规范财政行政审批行为,对所有审批事项逐一清理,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事项,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削减前置性条件,切实把行政审批事项减到位,环节缩到位,收费降到位。要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执法人员必须参加业务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执法证后方可上岗。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法程序、严守工作纪律,依法行使财经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年终不能参加评先评优,情节严重的还将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要规范服务行为,明确首先接听电话咨询或接待服务的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解答和接待。从项目审批、指标下达、资金拨付等方面实行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坚决杜绝有意设置障碍、故意刁难他人的不良现象发生。要规范行政管理,要求工作人员,不准以任何形式乱收费、乱集资或强行摊派,不准强制或变相强制服务对象接受有偿服务,购买指定商品,不准借年审、年检、会议、检查、评比、咨询等名义收费。

六、打造“法治财政”,完善现代财政管理体系。要树立依法理财的理念,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把财政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健全财政法律法规体系,认真落实预算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清理财政文件,制定和完善财政管理规章制度,适应改革发展。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地方各级财政分配关系,推进省直管区和乡财区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推动城乡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政府预算制度体系,完善公共财政预算,规范政府性基金预算,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水平,试编政府性债务预算。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机制,依法对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提升财政行政执法水平,加强财政法制宣传教育,严格落实财政法规制度,规范财经管理秩序。

七、打造“效能财政”,提高财政管理效率。要围绕深化财政绩效管理改革,全面推行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绩效考评机制,并结合强化财政监督工作,切实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项目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要围绕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科学配置财力,不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大跨部门资金整合力度,健全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提高财政管理效能。要围绕加强财政基层和基础工作,提升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促进节本增效,深化财政综合改革与管理示范区创建活动,全面加强乡镇财政所标准化打造;提升干部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干部大局观念、服务观念、法治观念、效率观念,完善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为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八、打造“创新财政”,注重完善机制。要支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运用财政奖补、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用足土地政策,支持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推进土地上市。支持对已落地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周边土地的规划利用。要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

九、打造“文化财政”,突出队伍打造。要以“创先争优”、“治庸问责”活动为契机,着力建设财政干部队伍。要激励机关干部成为掌握大局、精通业务的内行人、实干家。要努力克服和摈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要完善内部目标考核办法,使目标管理公平、公正。要推行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流程零障碍、服务对象零投诉、服务跟踪零时限等举措。同时,以党风廉政教育为抓手,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做到秉公办事、廉洁自律。

十、打造“效益财政”,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一是整合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针对财政支持经济打造项目零星分散、资金效益较低的实际,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城镇建设、民营经济、公共安全等项目,切实解决以往存在的项目小、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提高项目和资金的集中度。要做好跨类资金整合,将同一使用方向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和政府基金整合到一起;做好跨部门资金整合,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的同一类资金整合使用;做好跨科室资金整合,将同一部门内部不同科室管理的资金整合使用。二是大力扶持创新,提高财政资金投入产出比。支持科技创新,调整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财政对科技、技改经费的投入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前提,向开发、引进、应用高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并能尽快形成生产能力的项目倾斜。积极支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用财政贴息或补贴的办法,鼓励企业购买对促进经济效益有重大作用的科研成果、专利权和其他无形资产,提高资金的再生能力。三是加快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要建立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制度,以财政支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标准,对财政支出行为进行最终评判,判定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据此不断根据形势的发展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安全生产下步打算篇4

关键词:企业经营煤炭生产新局面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92-02

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下游需求疲软,煤价不断走低,中国的煤炭价格已经跌至九年来最低。为了保证煤炭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支持煤炭企业渡过难关,山西省从2013年8月开始暂停收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基金,2014年12月开始停止征收已实行7年多的可持续发展基金,政府还清理了一些其他不合理的摊派费用。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扶持给陷入重重危机的煤炭企业带来了一线生机,但依然没有彻底扭转煤炭企业的困境,持续下跌的煤价给煤炭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

如何能让煤炭企业继续生存下去?确保陷入经营困境的煤矿持续稳定发展下去,已经成了我们无法逃避的难题。结合当前国有煤矿的经营现状,我们怎么能摆脱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让我们的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生存发展能力?

在当前与未来,煤炭企业已经失去了过去黄金10年的增长机遇期,煤炭企业要生存更要发展,唯有深化内部改革,进一步加强经营管控。彻底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管理理念,打破固守经验的传统式管理,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减亏增效为目标,倒逼经营机制转换,强化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强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平稳发展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我们要时刻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最突出的位置。继续从抓基层、抓基础、苦练基本功做起,毫不懈怠地消除安全短板,继续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同时摒弃“搞标准化就必须花大钱”的思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加强一线生产的同时,更要加强瓦斯、防治水、顶板、运输提升、安全供电等辅助生产的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安全重大事故,保证安全效益百分百。

二、优化生产衔接,科学组织生产

在生产工作面中要进一步优化生产设计,合理部署采掘衔接,汇总往年的先进经验,将采掘作业的每道工序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合理编排,找到影响各道工序的关键制约环节和卡壳因素,并寻找突破口和解决办法,力求得出一套最为科学有效、正规合理的工序流程,这样既能保证安全生产,又能减少无效进尺施工,从根本上降低巷道的掘进成本费用投入。紧跟市场风向标,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增加适销对路产品,加大科技攻关,提高单产单进水平,通过保质保量,降低吨煤生产成本。

三、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资金流安全运行

“危机之下,现金为王”,现金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保证煤矿企业的充足现金流,一要销售部门要配合财务部门加强货款回收和债权清收,针对重要客户和小散客户制定严谨的回收货款条例,保证销售货款回款率。二要畅通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降低财务费用;强化信用管理,争取银行授信额度。在保证了现金流入后,必须按照“安全、发展、民生”三大主题和“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的原则,分层次有重点安排资金使用。严格执行月度资金预算会审制度,制定货币资金收支预算,定期召开货币资金预算审查会,集体决策货币资金支付预算。

四、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加大成本管控力度

彻底摒弃以往粗放式管理模式,对一切开支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年初制定好详细的成本预算,并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方法层层分解下去,年中执行刚性考核,切实维护指标计划的严肃性。紧缩各项成本支出,切实做到每一项支出都投的准、投的省、投的有效果、投的有效益。如煤矿电费支出,以往管理中存在着“大马拉小车”和开空车现象,对这种现象要根据生产需要,要求技术人员合理设计开停设备时间,并组织错峰生产,利用“峰谷”电价差,降低电费。

五、加大修旧利废和回收复用管理,提高物资再利用率

材料的浪费是最直接的浪费,尤其是井下物资材料的浪费是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要真正节约井下物资,就要做到:对井下回收物资能够直接复用的就地进行移交,减少拉运和出入库成本,对不能就地复用的则组织及时升坑检修。坚持“能小修的不大修,能内修的不外修”的原则,加大自检能力,扩大普采设备和五小电器的检修范围;提升井下安全牌板加工水平,实现井下牌板自主加工制作;规范工作面安拆管理,对安拆预算指标实行集体会审制度,严格按照预算对安拆材料进行预算管控,将物资新投比控制在生产必须材料最低比例。

六、开源节流,提高收费力度

对内部费用性单位要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外创收,本着增收节支的宗旨,加强各个收费项目的收费力度,细化本企业内部收费项目。对外委工程用电、用水和材料以及后勤收费等各个环节制定详细的收费管理制度,下达收费指标,并与绩效工资考核相挂钩。对外部应积极探寻市场需求,打破国有企业的思想禁锢,组织现有的设备、技术、人才,在满足生产需要后,积极发展外部项目的创收,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

七、重新按岗定员,开展减人提效工作

要彻底打破大锅饭思想,全面开展对劳动用工清查工作,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定岗定员,对富余人员进行减员分流,也可以组织富余职工对外输出劳务创收。在企业内部合理调配各部门富余人员,严格清理不能正常工作人员,充分盘活劳动力资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轻装上阵,重新激发活力,进而提高劳动效率。

煤炭企业尽管已经失去过去黄金10年的井喷发展期,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企业每个成员都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全面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把力量凝聚到应对危机、节支降耗、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具体行动中来,彻底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粗放的发展理念,朝着精细化管理大步迈进,煤炭企业就一定能够持续稳定更加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赵忠.浅谈市场低迷情况下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应对措施.露天采矿技术,2013(12)

安全生产下步打算篇5

1-6月份,全区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3,321万元,比上年同期35,191万元增收8,130万元,增长23.1%,完成年度预算86,400万元的50.14%。其中区本级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3,281万元,比上年同期19,168万元增收4,113万元,增长21.46%,完成年度预算46,266万元的50.32%。

全区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9,106万元,比上年同期29,079万元增支27万元,增长0.09%,完成年度预算96,795万元的30.07%,其中区本级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8,472万元,比上年同期19,963万元减支1,491万元,减少7.47%,完成年度预算66,890万元的27.62%。

此外,全区上划中央税收收入65,174万元,比上年同期62,176万元增收2,998万元,增长4.82%;上划省税收收入9,864万元,比上年同期9,220万元增收644万元,增长6.98%,合计上划75,038万元,为中央和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半年财政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我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区财政收入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且增幅(23.1%)超出年度预算增幅(9%)14.1个百分点。区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上下功夫;在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上下工夫;在加快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凝心聚力抓收入,全力以赴保增长,着力培植和壮大地方财源。

1、培植财源,注重把握航空产业的主题。区财政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转变发展思路,立足航空产业这个主题,不断培植新兴财源,推进产业转化升级。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资金上给予倾斜,而且还借助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主动出击,专题向市财政局提出申请,争取到了上级财政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目前市2009年的扶持资金已拨付到位4,370万元,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积极扶持,确保财源的稳定增长。注重发挥财税激励及导向作用,今年我区预算安排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350万元,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区财政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战略及工作部署,合理安排资金,侧重对生物医药、电子电器、航空制造和服务三大产业进行财政扶持,及时兑现了伟迪捷公司的科技创新资金,为确保税源的稳定有效增长打下了基础。

3、协税护税,注重强化税收征管工作。区财政部门大力支持税务部门不断完善征管措施,严格治税,突出抓好重点税源的征收管理;同时积极发挥协税护税机制的作用,针对区域内工程项目税款流失的问题,联合地税、建设、农业等相关部门召开协税护税会议,制定了有效的共同协管的措施。

4、加强调研,提高组织收入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区财政部门针对区内企业不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不断加强调研工作,在第一季度,由区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到企业的第一线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为其解决实际问题;区镇财政部门还对飞利浦、伟迪捷及博世安保公司等纳税大户形成调研报告,对其税收情况作出具体分析,提供良好建议给区委、区政府;并及时跟踪纳税大户的税收增减情况,对纳税大户收入情况进行专题分析汇报,做好收入预测,牢牢把握了税收工作的主动权,确保了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5、对症下药,协助企业采取不同措施应对困难。区财政部门不断改进工作观念,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意识,联合了区税务部门对博世安保公司的转营开展调研工作,协助企业转变经营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到万邦药业进行调研,听取企业意见,共同商讨对策,防止因受国家医疗改革的政策影响,企业税收收入进一步下滑;同时我们与区国税部门联合举办了“金湾区首届税法知识电视竞赛”,各大企业踊跃参加,进一步普及了税收法律知识,提高了企业自觉纳税的意识,为促进地方经济和谐、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优化支出结构,千方百计惠民生、保重点,着力推动和谐金湾的构建。

今年我区的支出压力十分大,打造新兴航空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偿还历史债务等都需要财政做好资金配套。区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真抓实干,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投入,切实安排好各项财政资金:一是注重财力向“三农”倾斜,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及时发放各项惠农补贴,本期安排“三农”支出5,468万元,加快推进了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的进度,推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注重财力向“改善民生”倾斜,本期全区安排民生资金12,580万元,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等民生项目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推进了民生工程建设,使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在每个角落;三是注重财力向重点工作倾斜,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及区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确保重点支出的资金到位,本期安排危房改造资金3,092万元,堤围建设资金1,050万元等,加快了重点项目的支出进度;四是注重财力向“保信用”倾斜,区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偿还历史遗留债务3,379万元及金融机构贷款5,408万元,合计安排8,787万元,大大维护了政府的信用和社会的稳定。

三、高度重视强管理,开拓创新谋改革,着力提升财政科学精细化的管理水平。

1、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与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在2010年的部门预算中,区财政部门将预算编制与国库集中支付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部门预算编制方法,统筹各项政府性资金,强化预算管理,不断细化预算项目,力求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确保了部门预算的准确及全面,确保了财政资金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全面深入。

2、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预算执行管理。一是区财政部门注重按年度预算安排资金,分时间、分进度拨付,按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的原则,做好财政资金的调度,严控随意调整或追加预算。二是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专款专用,严加监管,综合运用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手段将民生资金、支农资金等着实用在群众身上。三是坚决树立“节支就是增收”的思想观念,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继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切实防止铺张浪费,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

3、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管理。一是针对省市出台的有关政府采购管理的政策,区财政部门强化对各预算单位的业务指导,加强政府采购的规范化管理;二是继续完善采购制度建设,细化相应实施办法,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和管理办法制度化,推动政府采购管理又上新台阶。

4、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区财政部门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理,扩大清理范围,并首次通过公开拍卖方式处理各单位报废资产,逐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和处置管理。同时严格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清理、登记,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盘活,积极探索国有资源的融通和利用,优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和配置。

5、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和会计管理。一是积极配合区审计部门对我区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并对有关的审计建议、审计结果跟踪整改;二是精心安排、热心服务,加强会计证年审工作,举办好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和初级电算化考试,今年1-6月,共组织了3,000多人次参加了上述考试,为我区培养和储备了会计人才;三是发挥中介评审机构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委托中介审核政府工程结算,直接节约了政府资金。

上半年,我局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要完成全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还有不少压力,所以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抢抓发展机遇、采取超常规举措,为实现金湾区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下半年财政工作初步安排

下半年,区财政部门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和要求,以保增长为主线,强化征管,培植财源,确保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保民生为重点,加大投入,完善体制,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以深化管理为目标,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确保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以规范秩序为保障,加强监管,提高素质,确保高效规范理财,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良好有序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强化征管,拓展财源,进一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以“打造新兴航空城”为发展目标,积极培植新兴税源。区财政部门将继续转变发展思路,从调整产业结构中培植新兴税源,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千方百计推动现有航空企业建设、投产,配合招商部门全力做好航空产业园的企业项目服务,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效益性、内涵性转变。二是以“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为基础,积极培植重点税源。我们在加强收入征管的同时,将更加注重服务企业,注重培植重点税源做大做强,认真贯彻区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侧重对生物医药、电子电器、航空制造和服务三大产业进行财政扶持,加强企业政策辅导,扶持现有企业扩大规模,把产业做强。三是以“充分发挥协税护税机制”为依托,积极监测重点税源动态。建立主体税种和重点税源企业的实时跟踪监控制度,继续完善协税护税机制,抓好税收收入调研分析,抓好区内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抓好零星税源征管,确保我区年度收入计划的完成。

二、关注民生,突出重点,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财政政策要更加突出民生服务,将更多的资源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从管理为主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集中财力保证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力争“小财政办大事”,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全力保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确保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发放,切实改善居住条件,巩固和强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多样化发展;二是全力支持教育发展,继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资金的落实,加大教育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力度,重点解决抗震加固问题,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是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认真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四是全力促进就业,保障城乡最低生活救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退役安置、残疾人康复等资金的落实;五是鼓励低碳经济发展,大力扶持企业技术改造,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深化管理,强化监督,进一步促进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

加强管理是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始终要把加强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作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不断强化预算执行监督,探索科学理财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年我区大部制改革顺利进行,要进一步借机构改革的契机,大胆突破和创新财政分配理念,科学“减”“增”:一方面,继续坚持厉行节约,强化预算管理,从严从紧控制财政支出,确保“五个零增长”目标的实现,该减就减;另一方面,切实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扩大绩效管理范围,加强绩效监督,逐步实现从注重投入向注重支出效果转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该增就增。

四、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进一步强化财政干部队伍能力。

安全生产下步打算篇6

一、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完成县局到税务所广域网络改换工作。县局到各所总共10网点的网络运营网由广电改为电信后,网络通信故障大为减少,局内网络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上半年因网络线路故障的原因引起的网络通讯故障仅3起,且都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

2、完成内网与外网的完全隔离,开通机关大楼21个网点光纤上互联网,其余各税也通过adsl方式相继开通互联网,各单位查询资料、获取最新信息的问题得到解决;

3、完成到市局网络双线路改造工程。改造后的网络到市局带宽由由2m增大到8m,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且双线路互备份,出现故障后自动切换到另一条线路,确保了到市局网络24小时无故障不间断运行,到市局网络改造后县局上市局网没有出现一次通讯故障;

4、整合机房服务器功能,合理配置机房资源。一是今年以来相继对县局ftp进行分类整理,开设“临时存放”和“全局共享”文件夹,“临时存放”文件夹解决了部门间文件临时传递只能通过办公室周转的问题,避免临时文件(相片等)存放散乱,长期得不到清理,占用大量磁盘空间,影响服务器运行性能;“全局共享”文件夹主要是将全局共用的信息,包括政策法规、各类应用软件及各种软件使用说明及期使用手册集中存放,解决以前此类公用信息分布于各个科室,不利于基层单位甚至本部门使用人查找和使用;二是开通数据备份ftp(单位内部ftp)服务器,解决各单位数据文档的安全存储(备份),作为县局ftp的有效补充;5、事前预防,加强监控,网络安全管理上新台阶。一是督促全局内网所有电脑安装由市局统一配备的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不留死角,并加强监控,发生问题机及时通知处理;二是用好市局下发给我局的防火墙、防入侵检测等网络产品,通过每天的数据流量监控、统计分析,实现了网络安全预警、问题及时发现、事故及时处理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我局网络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上半年通过网络监控发现问题计算机10次以上,每次都在安全问题大规模爆发前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理,避免病毒的大面积感染和网络中断;下半年拟对问题计算机(不关机/杀毒软件报警/异常发包)进行定期通告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实现增多事前管理、减少事后管理;

6、用好市局下发的vpn资源,用vpn方式实现了远程办公。目前已对局领导、人教科、办公室、计财科以等特殊重要岗位通过配备vpn实现了家庭远程办公,为解决西城所运输企业拷盘/写盘今年以来多次发生带病毒到局内网络,由此引起局内网络多次安全事故的问题,拟对西城所运输企业拷盘/写盘采用vpn方式通过互联网进入市局运输发票服务器进行进行拷盘/写盘操作,通过这一方式将有效解决运输企业带病毒的网络安全问题;

7、软件运行维护工作进入正常状态。由于以前搞信息化建设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致使去年因人员变动后工作出现脱节,今年以来配合计财科完成了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预算款编码的更新,以及完成了对煤碳基金、网上办税等程序的升级,保证了ds2.0程序的正常运行;

8、初步完成对信息化建设方面技术知识资料的整理,知识的归类归档,解决了因岗位变化、人员调动等情况引起的技术、管理脱节问题,实现岗位的知识共享。上半年主要完成对县局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服务器资料、网络布线工程、服务器重要参数、软件安装运行技术文档、重要岗位机器数据备份、计算机设备档案等方面的归类存档工作;

9、计算机日常维护模式实现远程维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目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单位计算机管理员兼职的情况下,县局计算机管理人员只有一人的情况下,只要与县局网络保持畅通,就能实现远程对计算机进行维护,这一技术有效解决了以前计算机出现小故障要到现场进行维护的老大难问题,为单位节省费用,为基层计算机使用人员节约了时间,这一点得到基层人员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10、改变计算机设备管理模式,实现计算机设备“责任到人,机随人走”的管理体制。实行这一管理模式后将大大减少计算机随意调换,不爱护公共财产,以及不注意电脑的日常维护等不良习惯,延长公共财产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使用效率;

11、计算机设备管理进入有序轨道。一是上半年对淘汰下来的废旧电脑进行了及时处理变现,程序公开、公平,最大限度的使资产得到有效利用;二是完成对培训室电脑的升级安装,培训室电脑全部更新为奔四机,安装电子教室教学软件,培训室的使用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三是合理配备计算机资源,上半年分别为东、西城所配备两台质量较好的激光打印机,更新局领导打印机,合理调配收回可用的打印机,使资源得到整合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计算机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在信息化建设日显重要的今天,我局计算机管理人员不增反降,县局计算机管理员目前只有一人明显不足;基层单位计算机管理员分配不合理,有的单位有两个或以上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而有的单位却很难选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管理员,导致计算机维护工作全部依赖局里;

2、计算机专项经费使用不合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每年县局以每台电脑500元的维护经费拨付给基层单位,但从了解的使用情况看,有的单位计算机专项经费用于计算机维护方面的费用却很少,以各种明目挪作他用,计算机出了本应由基层单位自己解决的故障总是依赖局里来解决等等问题;

3、县局每年没有对计算机相关设备进行统一维护。对县局机房、各税务所机房、网络设备、网点、针式打印机等重要部位、重要设备每年没有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清洁、检查、维护,往往就是等到出了问题后才去排除解决,造成维护滞后,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甚至造成设备浪费;

4、考核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一是由于没有好的考核机制和责任界定导致网络安全事故频发,今年以来西城所因运输企业拷盘引起的网络安全事故的责任问题无法界定,导致多次发生病毒带到全局网络,影响到全局正常的办公;二是县局制定(转发)的文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年初征管科转发市局关于内外网完全隔离的文件,并提出了转发意见,但真正在实施时按文件规定在开通互联网之前向征管科报批备案的只有两个所,其余三所有两所已经开通县局没有向县局报批,另一所甚至将内外网接入一台机器没有完全实现物理隔离,且没有向县局作任何说明;

5、部分人员工作缺乏责任心,计算机设备使用不合理,浪费严重。今年以来县局通过对各单位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情况进监控,发现计算机经常下班不关机,计算机、打印机人为损坏现象屡有发生,打印机随意打印或无用打印导致打印机故障频发,有的税务所打印机未到使用年限却故障频频,多次申请购买或更换新打印机,有的甚至提出过分要求,比如放着好的打印机不用,非要使用双面的打印机不可;

6、培训工作做得不好、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力度不够。上半年培训室设备已经更新换代,开通了电子教室,能随时保证30台以上的计算机正常使用,但使用率低,培训质量不高,包括计算机管理员在内的培训今年都还没有进行。由于计算机方面的培训仅限于县局的业务培训,对针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日常维护的知识没有进行,导致大部分人对工作出现一些简单软硬件故障都无能为力,更不用说借助计算机使用技巧来帮促税收工作了。

7、计算机与征管工作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信息化辅助征管工作成效不大。上半年由于人手及本身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事情杂的情况下,屈指可数的是仅在国地税信息比对中做了一些工作,其它与征管结合的工作基本未涉及,导致与征管工作的结合得不好,未能发挥信息化技术促进税收征管的应有作用。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

1、对机房线路进行改造,对机关大楼、基层单位机房、网点进行统一维护;

2、对税务所打票用的针式打印机请专业打印机维护人员进行一次统一维护;

3、加强数据备份管理,特别服务器数据的冷热备份、异机备份、异地备份,以及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数据安全;

4、修订《计算机设备类管理办法》,明确计算机设备“责任到人,机随人走”的管理体制,增加对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管理内容,增加县局机关科室计算机管理员和税务所计算机管理员a、b角制度;

5、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界定网络安全事故责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6、建立内部交流平台(rtx),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促进内部的交流与协作;

7、开展一期针对基层计算机管理员的计算机日常维护操作培训;

安全生产下步打算篇7

1.加强收入形势预测分析。精细测算今年财政收入总盘子,认真谋划年初公共财政收入良好开局。紧盯财政经济走势、宏观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变化,认真研究建筑业、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等“营改增”对财政收入实际影响。加大财政收入预测分析,围绕产业税收、六大经济、重点企业开展深层次分析预测,详细了解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税收增减变化原因,重点加大楼宇、市场、重点区块税收监控分析,及时掌握企业纳税动态,力促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平稳增长。

2.加强重点财源培育建设。强化“底线思维”,积极发现和培育财政收入新增长点,不断提升财政增收潜力。充分发挥财税优惠政策和财政资金作用,主动服务全区招商引税,动态掌握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入驻进展,紧盯华融租赁等重点项目落地,积极服务宁波航运广场、甬台商贸区等特色楼宇区块建设,积极跟进邮储银行宁波分行、台湾兆丰银行等总部企业落户,努力拓宽财源建设渠道,增加今年区级可用财力。关注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进展,不断挖掘环球航运广场、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南区等重大功能平台以及环球航运广场、东部新城门户区、宁波中心等城市综合体的纳税贡献潜力,着力培植壮大“可持续型”优质财源。

3.加强收入征管考核力度。进一步强化财政、国税、地税部门配合,落实收入征管责任,定期交流税收变化,科学研判财税形势。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突出加大财政票据和罚没物品管理力度,做到“既抱西瓜又捡芝麻”,努力增加财政收入。落实新一轮区街财政体制,继续做好街道楼宇企业归属认定,努力营造“楼宇经济促增收”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大收入组织考核,合理分解落实收入组织任务,按月财政收入“排行榜”并及时督查,充分利用收入考核倒逼机制,凝聚提升全区上下齐心合力抓收入的强大合力。

4.夯实政策扶持基础基石。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紧密结合新时期企业转型升级实际和区情财力,进一步调整《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重点完善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方面配套政策,大力扶持以平台经济、站点经济、月光经济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业态加快发展。

5.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清理规范力度。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全区经济扶持政策清理规范工作,严格按照“政策分类处理、区别对待、保持经济增长稳定预期”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国家统一制定的各类优惠政策,有序清理规范一批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兑现相关政策扶持资金,切实把握好节奏、控制好节点,确保政策清理规范与加大政策扶持实现“无缝衔接”。

6.提高政策扶持资金绩效。坚持扶大、扶优、扶强,进一步突出政策扶持重点,加快落实政策扶持资金,及早启动年度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评定,尽快完成工业、金融、服务业、外经贸、文化产业、服务外包等扶持政策审核兑现。充分发挥好政策扶持“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加大东部新城相关扶持政策跟踪力度,动态分析东部新城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及时发现解决政策扶持中的实际难题,力促东部新城加快聚拢人气、尽快集聚商气。

7.打通创新驱动和重点项目资金保障“最后一公里”。继续加大产业转型创新扶持,落实好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梯队,支持产业创新联盟建设。加大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落实好人才专项资金,全力支持“__英才300”计划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优化全区人才服务和政策环境。拓宽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渠道,通过盘活可用财政资金、科学包装重点融资项目等途径,全力支持东部新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和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稳妥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难题”。

8.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和实事工程建设。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坚守保障改善民生“底线”,继续加大“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市区重点项目资金投入,严格按照项目计划要求,分步有序落实南北河等10条河道疏浚、无违建创建以及南余、桑家等拆迁项目扫尾建设资金,确保项目加快建设。继续加大政府实事工程投入,坚持从群众需求入手,进一步完善实事工程投入保障机制,推动政府实事工程向教育、卫生、就业等民生领域倾斜,着力解决一批居民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9.不断强化民生和社会事业保障。继续加大社保、教育、卫生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财政支出,集中力量保障重点民生项目,让居民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加大社会救助资金、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投入,强化居民就业创业扶持,支持保障公共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千方百计解决困难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支持深化教育、卫生领域综合改革,保障争创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区,足额落实教育法定经费、项目经费和学前教育投入,支持建成新七

中校区,改扩建曙光中学等4所学校和智慧教育实施,确保教育经常性经费适度稳定增长。支持深化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等领域综合改革,保障市眼科医院、东部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加大突发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控和社区公共卫生投入,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10.支持核心城区建设提升生活品质。紧扣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步伐,稳妥加大城市管理维护投入,支持东部新城打造成为全市城市建设“管理样板”,重点加大街巷整治、内河整治、节能减排、绿化建设以及节能减排投入,不断改善居民居住、出行和生活环境。支持提升__文化“软实力”,着力加大文明城市创建、文化基础设施、海商主题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和基层文化团队建设投入,培育打造社区文化艺术节、阿拉宁波摄影节等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生活在__、文化看__”的文化自豪感和精神凝聚力。

11.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保障。保障“平安__”建设和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全力支持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努力维护全区社会稳定。强化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建设投入,切实保障好网络安全防控、专项排查整治、五大和谐细胞工程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安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支持社会安全专项整治,统筹落实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经费,推动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安全整治,着力支持构建“大平安”工作格局。

12.学习贯彻新法规新精神。新常态下实现财政增收、推动财政管理改革将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入学习贯彻新预算法精神和国务院“两个决定”精神,通过主动学、研究学和调研学等多样化的途径,真正搞清楚、弄明白新预算法的精神实质和两个决定的最新要求,真正学通、学透法律和文件精神。

13.全力保持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立足当前财政收支严峻矛盾,进一步强化节俭意识和过紧日子思想,结合区级实际可用财力,从严从紧编制20__年度部门预算,严控财政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厘清与财政收支挂钩项目,重视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处理。督促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切实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力求全年财政收支预算平衡。

14.全力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精神,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目标,重点调整区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等制度与新预算法不适应、不一致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区级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完善财政“两库系统”建设,结合系统调试运行实际情况,加快调整相应操作模块,切实提高部门预算信息化水平。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持续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单位全覆盖和财政实拨资金全覆盖。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完善动态监控基础信息和规则设置,重点加大预算单位大额餐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款项支付监控,切实弥补动态监控体系的监督漏洞。进一步加快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进程,鼓励开设单位公务卡专户,切实完善公务卡管理体系。

15.积极打造“公开透明”财政。深化三公经费管理,完善“三公”经费月报制度,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公务卡强制结算,坚决把去年新出台的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等制度落实执行到底,切实降低“三公”经费支出规模。稳妥打造“公开透明预算”,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实施20__年区级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公开,集中精力稳妥推进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进一步提高预算信息公开“透明度”。

16.全力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修订完善《__区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建立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内控管理机制。继续开展财政专户集中清理整顿,逐步撤并未经核准的财政专户,分类清理区级财政以及部门结余结转资金,及时清理往来款项结余,有效防止资金沉淀,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财政资金收付管理,依托“金财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重点加大资金异常支付审核和银行管理,进一步完善资金支付对账制度,切实消除财政资金收付安全隐患。

17.全力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推动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监管,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专项资金检查力度,依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系统,有序扩大项目资金绩效评价范围,稳妥增加纳入专项资金管理系统的部门数量和资金数量。进一步完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建立评价结果信息公开机制,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完善政策和安排预算的主要依据。

18.继续加强财政监督力度。深化巩固专项治理成果,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继续加大“小金库”专项整治力度,探索构建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重点从银行账户开设、票据管理、非税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财务核算等方面入手,严肃财经纪律,强化源头治理。组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针对性地实施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监督,按照最少不低于30%要求强化财政内部监督。坚持依法、规范监督,严格按照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工作流程机制。探索构建重大典型案例公告制度,适时把握公告时机,加大通报和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督的透明度和影响力。

19.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有序推进存量债务甄别清理,积极争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逐步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推进过渡期内融资授信进展,加强债务资金使用管理,逐步构建起包括例会制度、报表报送在内的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20.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调整完善房产出租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重点规范街道、学校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探索推进资产整合重组,加强国有资产“家底排摸”,继续加强部门、街道下属企业、经济实体资产清理规范。加强企业国资财务监督,重点关注大额资金支付、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财务核算,探索推行国企财务预算制度,切实防范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风险。

21.稳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推行电子竞价系统,试行采购招标文件电子备案制度,制定出台《__区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预算,扩大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不断提高购买资金绩效。

22.全力优化会计行业管理服务。深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贯彻实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法规准则,启动实施新一轮会计从业资格换证工作。加大会计记帐监管,依托会计

账管理系统,动态监控从业人员信息和执业动态。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机制,适时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落实会计人才“考级”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会计人员考取专业技术等级。大力推荐输送、培养使用会计领军人才和会计骨干人才,不断提高我区会计人员整体能力素质。继续实施会计窗口“omS”服务,深化巩固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创建成果,不断提高会计窗口服务水平。23.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扣“三转”要求,严格落实好局党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局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矩,组织干部深入学习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加大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针对性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切实把我局打造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安全岛”。

24.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突出抓好区纪委确定的牵头治本工作,进一步明确纳入“项目化管理”重点项目,依托区纪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系统,定期督促跟进工作完成情况。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落实干部效能问题管理规定,下大力气整治不良的工作作风。坚持提前介入、谈话引导,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和提醒教育,切实将干部身上的作风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继续丰富党风廉政建设活动载体,组织“一把手”讲廉政党课,积极参加“八分钟廉政课堂”等活动,多方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和警示教育,着力凝聚廉洁向上的工作氛围。

25.扎实推动机关党建各项工作。加大机关党建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和学习型党员培育,有序审慎发展党员,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生活,进一步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凝聚力。深化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内涵,重点谋划部署与奉化杨家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指导做好会计行业党支部党建工作,重点指导会计行业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督促抓好教育实践活动问题整改,进一步激发行业党员创业创新的工作激情。

安全生产下步打算篇8

一、

“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指导思想及内涵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财务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指导思想和内涵,具体为:

1.“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目标,适应国内外理财环境新变化,借鉴国际先进财务管理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推进国际化、集约化、精细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财务风险管控,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建设世界一流财务,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加快实现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撑。

2.“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内涵

创造世界一流的财务绩效,建成世界一流的财务管控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的财务管理水平。根据国资委公布的“世界一流企业”具体量化为主营业务突出、公司治理良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知名品牌和国际经营能力等五大类、二十五个具体指标。中国石化借鉴国资委的分类,把“一流财务”大致划分为财务绩效好、财务管理模式先进、财务管控水平高等几个要素。其中,财务绩效好可量化为收入、资产、净利润、RoCe、销售净利润率、Roe、资产负债率和市值等八个数据指标;财务管理模式先进定性表述为清晰的财务战略、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坚实的财务基础管理;财务管控能力定性表述为形成集团化财务管控体系、高效的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全面的财务风险管控、公司财务健康等五个定性指标。因此,“一流财务”总共有三个大类、十六个具体指标。

二、与世界一流财务相比存在的差距

对于油田企业来说,虽然经过多年发展,油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国内先进企业、国际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纵观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发展目标,我们可以从“建标、对标、追标、创标”工作开始,分析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从石化行业看,中国石化自1983年成立截至2011年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炼油公司,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石化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成品油、石化产品营销商、进口原有贸易商和国内第二大原有生产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11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上升至第5位。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建设和强化管理有了明显提升,许多方面已经达到或正在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但与世界“三超”、“三大”石油公司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财务绩效不显著、财务管理技术创新手段不足、财会人员和财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和价值创造的力度不够、高端财会人员紧缺;各分(子)公司财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国际化、市场化理念不强。

从油田本身看,油田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财务管理水平处于中国石化行业领先水平,但与世界一流财务要求相比,财务管控能力有待提高,财务融入生产经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增强,财务精细化程度还有空间,财会队伍素质能力需要提高。

三、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几点思考

集团公司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财务系统既是管理系统,又是价值创造系统,更是对企业的导向系统。油田企业财务要更加重视在“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管理内涵、风险防控、精细程度、保障水平的软实力,以一流的业绩、一流的收益、一流的管理支撑油田发展。

1.创新管理模式,提高预算执行水平

一是开展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围绕油田打造上游长板和实现率先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做长预算周期,做宽预算领域,细分业务类型,细化预算层级,以产量、工作量结构优化为突破口,以经济效益评价为核心,以单井效益评价为手段,形成依据效益配产量、配资金投入的技术体系。二是完善一体化运行机制。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重效益的发展要求,加强投资成本一体化预算安排,统籌考虑油田的稳产基础和长效发展,有效整合资源,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配套的体制机制,规范运作,努力提高关联交易的经济总量,增强各板块的造血功能,实现共同发展。三是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多挣钱才能多花钱、才能增加工资”的思路,引导各单位自我加压、自树目标,加强奖励的及时性、激励性和公正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预算安排时对重点工作量和费用分别确定成本指标和奋斗目标,充分调动单位精细管理、挖潜增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强成本精细管理,增强成本管控能力

一是持续推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根据油田各行业的标准成本消耗定额,建立全系统、全过程、全要素对标管理机制,以系统节点精细管理为抓手,以经济活动分析为平台,对各生产系统、全生产过程和全成本要素的主要成本目标、管理指标进行对标,在业务部门、二级单位和单元(区块)三个纬度,对比指标差距,查找存在问题,不断改善成本管理指标。深化重点成本项目组管理,加强参与重点成本项目的预算核定、分解落实、过程管理、分析考核的全过程,及时反映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的差异、生产与经营矛盾,寻找化解预算风险的途径和措施。二是深入开展单元(区块)目标管理。将成本管理的决策主体落实到油藏区块、开发单元和成本管理单元,重点费用的成本控制延伸到单井。分层级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单元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分别设立基本目标和提升目标,充分发挥单元的管理潜力,将成本控制责任真正落实到单元。三是建立成本预警管控体系。根据年度生产经营任务,建立起经营风险与成本风险同步运行的预警机制,关注产量结构变化、市场变化、工作量变化,在油田、二级单位不同层面构建一体化、分层级、全方位的成本管理网络。围绕全年的预算目标,油田上下要正视压力,按照总部提出的“厉行节约,弘扬艰苦朴素作风”、“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的要求,采取优化运行、一体化结合、精细管理和信息化提升等降本减费,深入挖掘潜力,强化责任落实,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3.加快资金周转和运营效率,保障生产经营需要

一是优化资金配置。坚持统一籌划、统一安排、统一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重点做好集团内部企业间结算、油田关联交易结算和资金清算,保障重点资金需求。二是加强资金的安全监管。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从经济业务、核算、稽核、支付各环节分解落实资金安全责任,加强银行账户和资金的安全监管,及时优化资金的存量、流量和流向,做到物流、资金流的信息对称,确保资金安全。三是加大应收款项、存货清理力度。全面推行责任落实、预警控制、兑现考核的应收款项管理机制,从明确责任领导、直接责任人、责任部门、回收时间、回收金额等入手,严格落实清收责任,按结算期限建立应收款项清理四级预警机制。采取定期盘点,重点监控的方式加强存货管理,将长期待摊资产纳入流动资产管理范围,实现购置、使用、摊销、退出各环节全过程管理,并逐步实现网络化管理。

4.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资产运营质量

理顺计划、投资和资产管理职能,构建横向上由财务部门管理资产价值、职能部门管理资产实物,纵向上逐级落实管理责任到班组、岗位的资产管理组织网络体系。在资产转资、使用、清查、调剂、处置等方面建立资产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在资产处置方面,严格执行报废固定资产集中处置的管理模式,加大审批力度,从制度上和管理流程上保证资产处置环节的廉洁自律,防范资产业务风险。根据生产经营需求和投资购置计划,在全油田范围内优先平衡使用闲置资产,规范租赁业务管理,完善投入与管理机制,减少重复投资,盘活闲置资产,更好的发挥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

5.理顺经济关系,强化内部控制,做好财务风险防范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需要有一流的治理规范,在稳定的经济秩序下和良性发展轨道上实现一流的管理。一是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在一体化的目标下,统籌协调好油田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规划好油田与地方利益、规划好改制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改制企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规范化治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用制度规范和指导油田生产经营活动,始终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将内控制度作为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利器,将内控管理向基层延伸,增强员工合规管理意识,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制度保障。三是从战略高度重视风险管理。不断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和体系建设,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方法,积极开展经营风险评估、识别、预警、监测工作,建立投资、税务、资金、汇率等风险量化分析和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切实有效化解财务风险。

6.打造—流财务管理团队,推动财务健康发展

一流财务就要有一流财会团队做基础。财会人员要增强责任意识,立足提升自身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坚守规范经营的防线,坚持“每一笔账都是承诺”,不断完善财务制度,规范经营行为,防止效益流失。立足油田发展战略,增强主动意识,注重价值管理,熟悉生产知识,了解生产运行,把财务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要变事后算账为超前预算和过程控制,积极参与经济运行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帮助指导服务对象加强财务管理、经济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为生产经营提供财务技术支持,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参考,勇当经营管理的排头兵。财会人员要树立市场经营理念,熟悉市场规则,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以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标准来审视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从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人员培养机制等方面入手,尽快与国际接轨,支持油田健康快速发展。强化财会人员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油田发展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财会人才队伍。

7.全面防范控制企业风险,提高驾驭风险能力

风险可控、受控是企业健康的内在体现,倡导推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现金流量为切入点,做好籌资籌划、投资规划,优化结构、谨慎投资,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水平。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提高信息识别查找能力,完善风险评价方法,改进防范控制措施,致力于风险管理长效机制、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营造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

安全生产下步打算篇9

一、同心协力,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虽然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但是拌和站广大职工仍然全力服从县防指和交建集团的统一指挥,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高昂的斗志,,每天上班时佩戴口罩、测体温,做好人员出入登记,,并且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力度,普及疫情防控基础常识,把每名职工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二、抓好设备维修,为拌和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五月份开始,拌和站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拌和站的所有设备于六月份全部检修完毕。

三、安全生产

拌和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宁可不生产,也要保安全。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安全股人员全程监控生产、维修的每一个环节,随时随地排查安全隐患,要求每台拌和机下面只能有两台运料车,从而避免了运料车在站内乱停乱放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四、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生产配合比生产,每天第一斗料产出后,由生产站长、拌和班班长、化验室质检人员共同验证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并做好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拌和班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整改,绝不允许一车不合格沥青拌合料出厂。相关人员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回访,征求施工单位的意见建议,以便于沥青混合料生产进行合理调整。

五、党建和维稳工作

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始终将“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按集团党委要求,组织全体党员认真答题(学习强国),认真写笔记,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召集全体职工收看相关教育片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引导广大职工坚定对党的信任和信念,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努力营造廉清自律、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下半年工作打算:

1、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动心态,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2、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争全年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3、在质量管理上精益求精,为施工单位提供优质沥青产品;

4、精打细算,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和办公成本;

5、利用雨休时间和生产间歇时间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安全生产下步打算篇10

根据工作实际和龙煤集团要求,七台河分子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统一召开。下面,我代表分子公司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一、加快调整,持续攻坚,企业“五化”建设在应对危机中开创了新局面

年初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煤炭市场滑坡、体制改革和机制调整等复杂工作局面,我们在龙煤集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次职代会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冷静审视国内外经济走势,以“三个不变”的原则,沉着应对,合力攻坚,企业整体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多项指标创出新水平,多领域工作取得新突破。主要标志是:

1、生产与准备同步发展,单产单进实现历史性突破。预计全年生产原煤1250万吨,同比增产40万吨;完成总进尺33.5万米,同比超掘1.7万米,其中开拓进尺6万米,同比超掘4320米。大井单产1.45万吨、单进94.2米,同比分别提高1000吨和4米。

2、经营与管理同步加强,精煤战略实现标志性突破。入洗原煤1183.5万吨,同比增加89万吨;精煤产率40.19%,同比提高0.65个百分点。销售商品煤870万吨,同比增加37.8万吨,其中精煤销量475万吨,同比增加38万吨;精煤收入达到41.5亿元,占商品煤总收入的77%。分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62.7亿元,盈利2.7亿元;七煤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亏损1837万元。

3、事故与隐患同步减少,质量达标实现整体性突破。安全隐患、事故起数和工伤人数大幅下降,消灭了2人以上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龙煤要求标准以下,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4、工资与福利同步提高,社会贡献实现实质性突破。职工年人均收入26508元,同比增加2268元;其中采掘工达到36516元,同比增加2412元。“五险一金”、取暖费、廉租房建设等福利性支出8.7亿元,同比增加3.3亿元。全年上缴税金12.5亿元,同比增加3亿元。

5、资源与项目同步推进,持续发展实现阶段性突破。西部区深部资源勘探已开始打钻,向阳立井、铁东矸石电厂项目核准取得重大进展,瓦斯发电初具产业规模,资源扩充和循环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主要工作是:

(一)提升装备抓调整,生产高效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从“采煤做强、掘进做大”着手,做精主业,推进生产高效化建设。积极推进技术装备升级,投入3.2亿元,购置各类生产设备2081台套,大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77.3%和77%,同比分别提高11.8和1个百分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工艺,急倾斜煤层上综采、极薄煤层上机采和硬岩综掘工艺取得重大突破,综采和极薄煤层机采面分别达到5个、8个,综掘和连续化运输掘进面分别达到5个、30个;采用走向长壁仰斜分段开采工艺淘汰了花垛、条带等落后采煤方式;探索大倾角巷道护帮、高应力煤层采后备技术取得新成效;直属井机采、液压钻车应用实现零的突破;钢铁化配套支护、“四锚”联合支护、中深孔爆破、二运装车等技术应用面进一步扩大,微震监测预防冲击地压技术效果明显。

加快安全高效区队建设,全年有330个队次达到安全高效采掘队标准,新兴41031、新建40031、新强45062采煤队年产量突破40万吨,新立44001等8支采煤队单产突破2.5万吨;新建00802、新兴10503和新强50001、50008折合进尺达到XX米,龙湖70302等9支掘进队单进突破150米。大井采掘工作面由年初的59个和202个,分别减至55个和181个。加大正规循环作业和生产组织力度,12个矿全部完成产量考核计划,新建、新兴、新强、龙湖、桃山、新立、胜利、向阳、新富、建设等10个矿完成目标计划;新建矿产煤205万吨,总产量居各矿之首;新兴矿产煤191万吨,超计划26万吨,超产量名列第一。

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接续准备,严格矿井三量、万吨掘进率考核,对重点工程、极薄煤层巷道、大倾角巷道护帮、巷道补喷进行补贴,全年极薄煤层巷道进尺达到1万米,完成补欠工程3.2万米、大倾角巷道护帮2万米、巷道补喷2.5万米。加快水平延深,新兴三水平副立井、新铁二水平副立井矿建工程提前完工,龙湖二水平矸石立井和回风立井开始凿井。加快新区准备,桃山七采等9个新区建设进展顺利,新强一采形成首采面,新铁六采主体工程完工。加快系统改造和资源勘探,完成新四矿10对增能井和7对接续井改造、办证工作,新增储量900万吨,提高产能60万吨/年;大力推进西部矿井后部层组、新强矿深部、龙湖矿地质复杂采区资源勘探,施工钻孔16个、打钻5260米。

(二)综合治理抓现场,本质安全矿井建设得到新加强。坚持从落实责任、强化现场管理和“三基”建设入手,打牢安全生产根基。突出安全重点。把瓦斯抽放作为防范重大事故的治本之策强力推进,全年施工钻场715个,抽放瓦斯6820万米3,抽放率达到40.5%,瓦斯超限次数同比下降34%。通过加大投入、完善装备、提高标准等手段,推进通风、监测和防尘系统改造,完成改造工程15项、降阻工程1.8万米,更换主扇23台,新增防尘管路18.4万米、防尘设施1120处,矿井“一通三防”系统更加稳定可靠。通过严格执行“总经理令”、瓦检员“一岗双责”、综合防突措施、瓦斯监测、局部通风和防尘管理等制度,加强采掘工作面瓦斯煤尘管理,矿井防范重大事故基础进一步夯实。共6页,当前第1页1

强化综合治理。持续开展百日安全会战和专项治理会战,强化井下重点部位、薄弱环节、边远末梢和地面车辆运输、森林防火、煤气储运隐患排查,加大隐患挂牌督办、闭合整改和责任追查力度,全年开展安全检查400矿次,查出隐患1680条,追查隐患和事故41次,处罚责任人320人,安全检查覆盖面、隐患整改率全部达到100%。坚持“现场管理三到位”原则,严格落实干部安全包保和下井带班、入井写实制度,全面加强现场指挥、安全监管和技术指导,作业现场的安全把握程度明显提高。坚持“自下而上抓安全”理念,明确小班安全主体责任,推广小班“三零”安全目标管理,开展小班安全质量评估,提高安全基金匹配工资,一线职工“自我保安”意识明显增强,“三违”现象明显减少。

夯实安全基础。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全年投入安全费用3.7亿元,新增安全设备3580台套,矿井安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加大质量标准化建设力度,把达标重点放在采掘工作面、小运输、机电设备和零散工种兑规作业上,放在生产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和新四矿质量提升上,推动标准化建设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建成东部三级安全培训中心,开展班段长中专学历教育,推进“必知必会”培训向岗位关联知识延伸、向闲散工种拓展,全年完成各类培训30456人次,干部职工自主保安、团队联保意识和岗位操作技能明显增强。

(三)开源节流抓管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有了新提高。坚持从“选煤做精、管理做细”着手,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大力推动精煤战略升级。把改造选煤工艺、提高精煤产量产率作为创效的根本,投入5000万元改造铁选厂、龙选厂,六个洗煤厂重介工艺改造全部完成,选煤工艺水平、洗选加工效率、产品质量稳定性全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年度精煤产率首次突破40%,精煤销量比重达到54.6%,并获得全省产品质量保障功勋企业荣誉。桃选厂、七洗厂、铁选厂、新选厂、龙选厂、富选厂科学配比出精煤,运输部加强协调保发运,为推动精煤战略升级,保证企业资金流做出了突出贡献。把强化煤质管理、打造质量品牌作为创效的基础,加强生产过程中的优劣煤层搭配开采、煤岩分装分运、捡矸筛分,加强洗选过程中的科学配比、单项指标考核,商品煤灰分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拉动电煤提质增收1078万元。

深入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加强盈亏成本双向考核,强化成本预算控制,重点加强材料采购、物资配送、合理利库、修旧利废、躲峰调负等关键环节监管,重点控制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等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全年吨煤成本完成345.87元,同比降低2.31元,其中材料费同比降低17.46元/吨、电费同比降低1.58元/吨。严格执行货币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和资金支出预算制,加强资源补偿费、交通建设费、失业保险等税费协调和银行倒贷,节约资金6900余万元。全年节支34787万元,比龙煤计划多节支7750万元,分子公司41个独立核算单位,全部完成全年盈亏考核计划。

持续规范企业经营秩序。加大专项审计力度,开展“财经纪律、清理小金库、工资管理”三项监查,纠正不规范问题52条,罚款707万元;加大用工管理力度,规范劳动定员、合同签订、工伤社保管理;加强法律诉讼管理,避免和减少经济损失4160万元。推进成本核算体系下延,制定“井区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推广新兴矿井区核算电算化、井区材料管理微机化经验,井区成本核算体系初步建立。

(四)深化改革谋发展,企业多元发展迈出新步伐。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把争取资源、建设新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来抓,投资1.8亿元的西部区深部资源勘探项目,已通过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审查和省长签发,并已开始启动,预计可增加资源2.5亿吨;向阳立井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核准,明年可动工建设;七峰区西部资源详查接近尾声,30万吨矿井项目前期工作开始启动;困扰企业多年的后备资源不足、矿井接续不上的坚冰正在逐步破解。把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推进,铁东矸石电厂项目通过环评,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明年可破土动工;煤气厂焦炉改造一期工程动工,改造后将成为七煤公司支柱企业;建材公司6000万块空心砖、60万吨粉煤灰水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蓝天公司三座电站并网发电,利用瓦斯680万米3,发电2300万度,盈利400万元;三和公司瓦斯抽放管生产线年末完成安装;投资3600万元,推进七洗、新选、铁选、富选、热电厂变频改造和桃山、新兴、东风矿井水处理厂建设,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

稳妥推进体制改革。按照龙煤股改上市的总体部署,先后完成机械制造、地质勘探、设计院的剥离,分子公司的分立和职业培训学院的移交。七煤公司独立运营后,面对困难,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立足企业实际,科学谋划思路,紧紧抓住“打造服务品牌、推进扭亏增盈、加快项目建设”三件大事,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服务体系迅速形成,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整体形势加速发展。

(五)以人为本惠民生,和谐矿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大力实施惠民利民工程。深入开展扶贫救助和“金秋助学”活动,下拨扶贫款1150万元、扶贫粮500吨,帮扶924名困难职工脱贫,资助1332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持续提高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全员收入同比增长10%,组织1100余名劳模及一线骨干外出疗养,为379名一线农民工办理了城镇户口,为4689名“五七工”、家属工申报了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努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完成161栋住宅楼平改坡改造、1236户住宅供热分户改造,完成热网大修5450米,新建道路4万米2,完成绿化面积2036亩,职工保健餐标准进一步提高,洗浴条件进一步改善。特别是经过我们积极争取,建筑面积11万米2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始运作,420户廉租房建成移交使用。上届职代会确定的“三个不变、两个争取”目标全部完成,承诺的十件好事全部兑现。共6页,当前第2页2

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积极推进民主管理,深化企务公开,广泛开展职工代表视察、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活动。强化执纪纠风和效能监察,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企业风气明显好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安全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等特色文化起步上路,扎实推进。积极开展向国庆60周年献礼、庆祝第二届矿工节、选树“三爱三立”典型、创建“三优”文明矿区等精神文明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各级工团组织、武装保卫、矿山救护、生活后勤等部门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青年文明岗、平安矿区等活动,为推动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倍感艰辛、令人欣慰。这一年,是在煤炭市场好转以来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是我们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境中经受考验的一年。这一年,是我们企业改革力度最大、安全形势最好、生产力发展速度最快、职工收入最高的一年,也是破解资源瓶颈、改善民生工作成效十分显著的一年。这一年,整体工作加快发展,各条战线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应该说,公司上下企盼发展的愿望、拼搏进取的精神、奋发向上的激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涨;破解资源“瓶颈”的成就、精煤战略的成果、改善民生的成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显;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谐发展的目标、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

回顾一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重中之重的核心任务,提升科技含量,推进安全高效;必须把精煤战略作为市场竞争的第一法宝,培育精煤品牌,抢占市场份额;必须把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保证,提升整体素质,锤炼过硬作风。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虽然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但安全把握程度还不高,零星事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虽然资源争取有了突破,但落实解决需要时间,矿井大小接续还较为紧张,单产单进在全煤行业内还比较低;虽然经营形势保持平稳,但效益来源主要靠煤炭主业,产业结构单一、管理粗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虽然职工收入持续提高,但与行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生活欠账比较多,影响矿区稳定的因素还仍然存在。我们今后的任务就是要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这些问题。

二、推进“五化”,提速发展,全力推动企业步入快速持续发展轨道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们抢抓机遇,加快调整,推进“五化”,为实现“十二五”提速发展打基础的关键一年。关于明年面临的形势,刚刚召开的党委工作会议已经做了深入分析,总的讲,就是压力不小、希望更大,矛盾不少、优势更多。要在压力层层叠加、矛盾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把希望变成现实,把优势变成胜势,实现企业快速持续发展,需要全局上下高度统一思想,明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合智合力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工作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五化”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扩充资源、项目建设、改善民生三大重点,稳定总量保规模,强化准备攒后劲,提升科技增实力,打牢基础保安全,多元发展调结构,严细管理提效益,以人为本促和谐,为实现企业快速持续发展而奋斗!

工作目标是:

1、原煤产量计划1100万吨,奋斗目标1200万吨。其中分公司计划870万吨,奋斗目标956万吨;七煤公司计划230万吨,奋斗目标244万吨。

2、总进尺计划28.4万米,其中分公司18.5万米,七煤公司9.9万米。开拓进尺55130米,其中分公司32840米,七煤公司22290米。

3、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达到一级标准,杜绝3人以上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龙煤下达指标以内;地面杜绝轻伤以上事故。

4、入洗原煤1074万吨,生产精煤440万吨,外销商品煤811万吨。

5、非煤经济比重大幅提高,产值力争突破17亿元。

6、分子公司分别完成龙煤集团下达的利润考核指标。

7、职工收入依据企业经营状况保持适度增长。

工作思路是:巩固三大基石,推进两个升级,抓实三项工作。

巩固三大基石:

一是做强煤炭生产主业,巩固企业发展基石。煤炭主业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稳定生产规模,加大调整力度,完善系统保障,提高科技含量”的指导方针,着力把企业发展的基础打牢。

要围绕提高生产科技含量,重点在发展采掘机械化和开展技术攻关上下功夫。按照“生产工艺先进,装备精良适用”原则,积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努力推进技术装备升级。采掘机械化程度双双达到80%以上;新四矿要大力推广走向伪斜分段密集、气垛式自移支架和高档普采等工艺,取缔非正规采煤。要积极探索薄煤层综采,大力推进机采面装备配套,继续推广中深孔爆破、断层超前预测、大倾角护帮、钢铁化配套支护等先进适用工艺技术,依托科技手段提高支护强度和生产作业效率。

要围绕加快安全高效建设,重点在狠抓正规循环和推进减面并队上下功夫。贯彻“布局合理、均衡生产、安全高效”原则,科学规划采区和工作面参数,实现集中高效生产。认真抓好搬家跳面的安装和收尾工作,实现搬家不停产、不减产;切实加强生产计划、小班交接、工序衔接和机电管理,提高设备开机率和工时利用率,保证生产正规循环;健全完善安全高效奖励政策,支持各矿改造低产低进队,提高单产单进水平,确保八大矿有30%以上的采煤队达到安全高效采煤队标准,采煤工作面单产达到1.5万吨以上,进一步推进减面提效。共6页,当前第3页3

要围绕强化生产接续准备,重点在加快布局调整和增加资源保障能力上下功夫。树立“抓准备就是抓生产、保后劲就是保发展”理念,加大维简、更改基金投入,完善超掘补贴政策,在控制煤炭总量的前提下,支持各矿大打接续会战。强力推进龙湖矿二水平、新兴矿三水平、新立矿四水平等5个水平延深工程;强力推进新建矿新一采区、桃山矿二采下山区等10个新区建设,加大新立矿二采、新强矿二采五采等采区调整力度,确保桃山矿七采区、新强矿二水平一采区、新铁矿六采区3个新区移交生产;强力推进东风矿及20对“五统一”矿井资源扩储、新强矿生产补探和七峰区资源详查、西部区深部勘探等工作,努力增加资源储量。

二是发挥洗选加工优势,巩固市场创效基石。精煤战略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发挥管理专业化、技术实力强、工艺先进、煤种稀缺等优势,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放大洗选效益,巩固提升七台河精煤的“品牌”地位。要严把煤质关,重点从优化开采设计、强化生产管理入手,抓好高低灰分煤层搭配开采,解决好机械化开采、连续化运输带来的矸石掺入问题,努力降低原煤灰分。要强化洗煤管理,重点要深入研究各煤层的煤种、煤质特性,进一步优化原料煤配比,有所侧重地培育各厂精煤品牌,使稀缺煤种和先进工艺优势得到充分释放。要加大煤质化验、单项指标考核力度,在稳定商品煤质量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精煤产率,确保精煤产率稳定在40%以上。要把握市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洗煤产品结构,重点抓好洗中块煤品牌培育和市场销售工作。加强与重点用户、铁路和龙煤营销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及时发运,扩大市场份额,实现销售利润最大化。

三是强化基层班组建设,巩固队伍支撑基石。基层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组织单元,生产任务要靠班组来完成,安全质量要靠班组来实现,经济效益要靠班组来创造。要高度重视基层班组建设,以建设“高素质的班段长队伍、一专多能的职工队伍”为方向,锲而不舍地抓好基层班组建设。要突出抓好班段长管理,提高班段长准入门槛,把技术好、能力强、威信高、有责任感的业务骨干选拔到班段长岗位上来;加强班段长教育、培训,大力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提高班段长严抓制度落实和工程质量、及时处理隐患、指导现场安全作业的能力,把班段长培养成一线安全生产把关人。要着力提高班组战斗力,在继续抓好岗位必知必会培训,开展“安康杯”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的同时,积极探索班组建设规律,健全完善班组管理制度、硬性纪律要求,逐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班组战斗力。同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特别是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和非煤产业实际,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融创业型管理人才、创新型技术人才于一体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推进两个升级:

一是推进安全质量升级。安全是煤矿的头等大事,也是压倒一切、重于一切的大事,一切工作都要把安全摆到第一位。

要突出重点抓抽放。贯彻“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管理到位、监控有效”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加大系统改造和瓦斯抽采力度,完成新兴、新立、新强、新富、龙湖5个矿通风系统和八大矿监测系统光纤环网改造,抓好高瓦斯矿井入风巷、重点峒室入风监测设施安装工作,推进7套新增抽放系统建设和桃山、新强抽放系统改造,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抽放工艺和技术,力争全年抽放瓦斯7000万立方米、抽采率达到40%以上。深刻吸取鹤岗“11.21”事故教训,切实加强“一通三防”基础管理,严格执行《总经理令》,消灭违规放炮和不合理串联风现象;落实好综合防尘措施,加强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及防治攻关,发挥瓦检员作用,坚决杜绝瓦斯煤尘事故。

要强化现场抓隐患。把抓实现场、根治隐患、消除“三违”作为控制和消灭零打碎敲事故的治本之策。以小班“三零”安全目标管理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为载体,认真执行安全包保、下井带班和入井写实制度,持续开展“反三违、反事故”活动,加强风险抵押、安全年金和班段长津贴考核,落实小班安全主体责任,发挥班段长、安检员、瓦检员现场把关作用,巩固和夯实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按照安全检查覆盖面和隐患闭合整改率“两个100%”的基本要求,持续加大专项治理会战和日常安全检查力度,强化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强制整改和责任追究,从根本上解决隐患重复出现、久治不绝的问题。

要夯实基础抓质量。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推进安全质量点线面逐级达标和专业系统质量升级,推行小班质量评估,强化兑规作业管理,努力促进工程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加大安全投入,更新淘汰落后装备,提升矿井装备水平,高标准建立井下安全生产通讯指挥系统,努力促进安全作业环境不断改善;通过创新监管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努力促进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日常应急演练,严把入井考勤关,努力提高科学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能力;通过抓实安全思想教育和三、四、五级培训,努力促进职工安全素质提升,全方位打牢安全生产基础。

二是推进企业管理升级。企业的效益是干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深挖节支降成潜力,努力向管理升级要效益。共6页,当前第4页4

要延伸成本管理触角。按照重心下移、节约挖潜、目标管理的原则,从成本发生的全过程入手,全面系统地控制成本支出。要推进井区核算。加强盈亏成本双向控制考核,完善细化井区段队成本核算,明确责任,严把出口,堵塞管理漏洞,控制不合理材料消耗。要坚持供管结合。重点加强招标采购、定额定量、集中配送、跟踪核销、调剂周转、修旧利废、科学降储管理,加大用电考核和躲峰调负力度,确保吨煤材料费、电费等成本构成项目都控制在预算之内。要完善管理手段。推广新兴矿内部核算管理软件,把材料耗用、劳动用工、费用支出等全部纳入微机管理,用信息化管理杜绝跑冒现象。要控制其它支出。严格控制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修理费,规范各类奖金,降低非生产性支出。

要调整资金投入取向。牢固树立资金是企业血脉的思想,坚持集中使用,保证重点投入,发挥资金最大效能。要确保资金畅通。加大煤款结算和各种应收账款清收力度,努力增加现金回款;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严肃查处资金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和截留、坐支现象,努力活化资金,形成资金集中使用合力。要确保发展需求。强化资金预算和审批管理,科学制定维简、更改、大修理、安全技措等各项基金计划,把资金使用的重点调整到推进安全生产装备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要规范经济运行秩序。推行精细化管理,完善经营管理政策,细化量化考核、控制、评价指标和内控制度,强化月份考核和政策执行,重点抓住工程建设、工资分配、奖金发放、资金使用、合同签订、工伤劳鉴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加强信息化建设,抓好财务基础、资产创效、税费协调、结算对接等工作,提高科学理财水平。规范企业管理,增强法律意识,做好经济纠纷和案件应诉工作,规避法律风险,减少经济损失。

抓实三项工作:

一是抢抓项目建设。要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国家产业调整机遇,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紧向阳立井开工、西部区深部勘探,做好七峰30万吨小型矿井项目前期工作,为主业持续发展储备资源、打牢基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铁东矸石电厂、6000万块空心砖厂和60万吨粉煤灰水泥厂开工建设,争取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等项目;特别要吃透中央投资导向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推进瓦斯发电扩容、新强和新立矿井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龙湖矿余热利用示范等节能减排项目,促进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扶持非煤单位发展,在资金、政策、市场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搞好焦炉改造及焦化深加工,做大服务及非煤产业,发展特色农林业,开辟物流新市场,积极面向社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单位筹划新项目,要充分搞好论证,搞好市场调查,把握好国家产业政策,切忌盲目投入。

二是稳推改革改制。按照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矿区稳定、有利于员工利益的“三个有利于”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转制工作。要创新管理体制。鼓励支持煤气厂、建材公司等有产品、有市场的单位搞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实行“四自”经营,推进产品升级,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要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盈亏监管、实行预算控制、推进管理创新、制定配套政策,帮助支持水暖电讯、医疗中心、七煤宾馆等服务型企业和三和公司、长青林业等资源型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创效能力,实现扭亏为盈。要争取政策支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加大与政府部门和上级组织协调力度,努力争取税费减免返还、安全技术改造、清洁能源生产、厂办大集体改制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发展。

三是着力改善民生。坚持造福员工、奉献社会的办企宗旨,维护职工尊严、保障职工权益、发展职工利益。要加强民主管理,完善职工代表视察、民主评议、群众举报等制度,拓展企务公开范围,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学习权等基本权益。要落实稳定责任,做好思想引导、政策宣传和矛盾调处工作,及时解决职工群众的合理诉求,保持企业政治局面稳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职工收入保持适度增长;(2)预算投资1.6亿元,启动11万米2棚户区改造工程,改善XX户沉陷区职工居住条件;(3)拿出1000万元帮扶困难职工;(4)筹集100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5)预算投资200万元,继续实施“千名煤矿功臣疗养”计划;(6)投入500万元修缮居民小区道路4万米2;(7)投入918万元全部完成职工小区屋面平改坡工程,粉刷楼体33200米2;(8)预算投资500万元,对四处职工住宅小区进行环境绿化;(9)投入300万元对1000户职工住宅进行供热分户改造;(10)成立总务处,对全公司班中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配方,提高标准、提高质量,分散加工、强制食用,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11)强化作业服公管,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改善井下人员工作条件;(12)实行住房公积金全额货币化缴存计息,待条件成熟时启动房贷业务,让职工真正享受到住房公积金政策的优惠。共6页,当前第5页5

做好明年工作,实现既定目标,需要各级班子和干部积极有为、发挥作用,更要依靠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两级班子要统筹谋划、科学组织、强力推进,各级干部要知责有为、率先垂范、真抓实干,广大职工要立足岗位、勇挑重担、务实奉献,充分发挥主人翁和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