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产证券化优劣势十篇资产证券化优劣势十篇

资产证券化优劣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8:04

资产证券化优劣势篇1

【关键词】Swot发展策略招商证券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很快,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导向逐步占主导地位,证券市场也由卖方转为买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证券界开始重视营销理念的引进,相关学者对营销战略、营销模式、营销手段做了一定研究。李海泉(2012)运用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影响我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资本规模、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业务能力和成长能力等。何斌(2000)通过价值链分析法得出证券公司应该从融资能力、业务能力、服务水平、研发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五个方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总的来说,学者较少从swot视角分析具体的证券公司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一、Swot理论概念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H,weihrich)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wot分析方法旨在全面把握企业内部优劣势与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利用机会,化解威胁。

二、招商证券Swot分析

招商证券是百年招商局控股的证券公司,于1991年8月在深圳创立,公司在国内50个大、中城市和香港设有分支机构,2009年11月,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个值得客户信赖的综合金融理财服务平台,但仍处于证券公司的第二梯队,并没有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笔者通过收集整理招商证券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分析得出该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三、招商证券发展策略

根据以上矩阵模型,我们可以在充分发扬优势的同时,尽量克服存在的劣势,抓住招商证券发展的大好机会,应对各种威胁,并且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招商证券需要选择增长型战略,以下是其具体实施方案。

(一)构建强大融资渠道。

要实施增长型战略,资金来源及其重要。招商证券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增加自身的积累,另一方面要多方寻找和争取资金,要寻求合资伙伴和加强与政府的沟通联系,把公司优秀的管理能力展现出来,争取获得政府的融资支持。

(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任何一个企业能否取得立足不败之地,人是关键。其一,组织员工定期培训,构建学习型组织。其二,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促使企业规范经营。其三,优胜劣汰,构建淘汰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应坚决将业务素质低、道德品质不良的员工淘汰。

(三)夯实研发能力。

对于理性投资的机构投资者,研发的实力是衡量一个券商水准的重要祛码,公司应专注于消费者,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另外,渠道的研发也必不可少,近年来网上交易已经成为证券经纪业务的一种重要渠道形式,因此公司应加强互联网渠道建设的完善性,力求在互联网金融上寻求突破。

(四)注重营销推广。

营销能力不足是招商证券的相对劣势之一,市场营销中最关键的是营销策略的制定。其一,证券公司经营与开发的产品是服务产品的形式,招商证券要把握好提供服务的范围、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应依据目标市场的特点制定产品策略,把握好核心产品,向市场提供更多、更优、更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组合,同时持续关怀客户,保证公司信誉。其二,渠道是证券公司连接客户的桥梁,证券公司应合理设置销售网络、网点,同时重视网络业务咨询和办理的渠道构建,还应该与银行、保险公司和期货等潜在的消费群体构建战略联盟,吸引不同客户。其三,制定合理价格,招商证券可以依据网点区域、客户类别和服务需求对产品进行定价,尤其要开发出增值服务,才能赚取更大利润。其四,促销策略主要是指业务宣传、产品广告、公共关系等方面,如针对“新三板”这块新业务,证券公司在受理委托后应与发行者一起精心组织各种宣传推广活动。

(五)打造招商品牌。

品牌价值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打造招商品牌,一方面可以强化和巩固市场地位、稳定客户,另一方面品牌能够获取超额利润。因此,打造品牌对于招商证券是其必然的出路。一方面,招商证券应强化员工的品牌意识,认清品牌的价值和优势,自觉维护公司的外部形象,扎实自身专业,保证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公司要制定品牌战略,借用招商系的整体品牌优势,有计划的稳步推进品牌建设;最后要构建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统一的客户至上的共同理念,培训公司核心竞争力。

市场瞬息万变,企业要在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必然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发展策略,坚持“内外功”兼修,内功即指企业的品牌建设、文化塑造、管理制度和研发能力,外功则指融资渠道和营销策略的实施,才能得到消费者亲莱,才能培育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资产证券化优劣势篇2

建立证券公司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证券市场上,证券公司退出市场的主要途径包括证券公司破产,解散、收购和退出证券交易所交易(即下市,goingprivate)等。证券公司退出可以是主动的战略行为,但更多的表现为因经营不善而造成被动的结果。证券公司退出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不仅是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重要条件,而且是股东能够行使“用脚投票”权利的主要依据。建立证券公司退出机制使得公司经营者能够更多地关注自身股票价格的市场表现,可以对管理层产生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促使证券公司更加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促进市场运行的透明、公平和高效,从而实现证券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

现在,监管层将建立证券公司退出机制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本身就说明了市场正在向规范、成熟的方向迈进。证券公司退出机制的建立虽然会在短期内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压力,但是短痛总胜过长痛。从长期来讲,如果建立健全了证券公司退出机制,那么就意味着“该退出时就退出”的制度建设已经开始确立,有利于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稳健、高效和有序运作。

建立证券公司退出机制是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在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建立公司下市制度是各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之一。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证券市场可以通过其内在的运行机理实现其自身的均衡。证券市场运行机理的表现之一,就是不断吸纳优质公司上市,同时又不断淘汰劣质公司下市。通过吐故纳新的动态调整过程,为证券市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促使资源从低效率的劣质公司流向高效率的优质公司,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是证券市场所应具备的重要功能。因此,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机系统,证券市场必须是双向开放、有进有出的市场。但是,到为止,我国的证券市场基本上表现为一个单向扩容的半封闭式的市场,即只有单一的吸纳功能,而尚未真正有效地发挥排放功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市场体系的不健全造成市场功能残缺不全。同时,证券市场排放功能的发挥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和实现途径,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证券市场内在机理的正常运行,并弱化甚至异化了证券市场的其他功能,从而难以充分地发挥市场整体的功能整合效应。

“流水不腐,户枢不纛”。要确保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必须从制度建设上加以完善,这就需要在逐步改革股票发行制度、完善上市机制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并着手探讨建立既体现市场运作规则、又符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公司退出机制,使之与前者相匹配、相对应。证券公司的。动态调整过程就是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只有证券市场有进有退,证券公司能生能死,能上能下,把优质公司吸纳进来,将劣质公司淘汰出局,才能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证券市场内在运行机制的自身调节,可以优化证券公司主体结构,改善其整体素质,提高其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为我国证券市场运行实现更高层次的动态均衡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立证券公司退出机制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建立证券公司退出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建立健全适当的退出机制有助于证券公司的“优胜劣汰”,改善证券市场主体结构,提高证券公司的总体质量。对于一个市场来说,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高低对于该市场的平均利润水平和竞争程度有着明显。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应当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因此设立一定的进入壁垒是正确的,但设置很高的退出壁垒则是不合理的。高的退出壁垒造成经营不善的绩差公司仍然留在证券市场中,劣质资产不能退出,导致良莠不分,必然降低证券公司群体的质量。这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妨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难以实现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而且加剧证券公司之间的过度、无序竞争,增加竞争成本,降低竞争效率,摊薄证券公司的平均利润,从而不利于提高市场的整体运作效率。因此,建立证券公司退出机制,促使劣质公司适时退出证券市场,给成长性良好的证券公司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将充分地发挥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有利于改善市场主体结构,优化证券公司的内在质地,提高其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

其次,建立健全证券公司退出机制有助于优化证券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合理的约束和制衡机制。通过完善证券公司外部治理环境,以此来推动内部治理结构的健全,不仅较为现实,而且更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因为外部治理更多地表现为监管制度建设和游戏规则的建立,而内部治理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政府和管理层不宜介入。从广义的概念来说,破产、收购与摘牌(即下市)都属于证券公司退出机制,不同的退出路径具有较大的差别。由于我国证券法制建设相对比较滞后,法规体系不健全,相关立法不配套,加上监管不力,造成我国证券市场违规的现象非常严重。所以,建立健全证券公司下市制度,完善退出机制,并且辅以严厉的证券违规处罚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产生,降低成本,把经理层的经营管理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形成有效的约束和制衡机制,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证券公司运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再次,建立健全证券公司退出机制对于那些处于亏损边缘的证券公司来讲,无疑形成了无形的经营压力,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在只有“生”没有“死”的市场环境下,虽然有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欠佳,但丝毫没有退出市场的迹象,由此给市场造成一种假象:期待它们有朝一日能“乌鸦变凤凰”。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一旦注册成立,进入证券市场,似乎成为了一种终身制,如果那些理应摘牌的证券公司仍然充斥于市场,那么就会引发证券市场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合理现象。而一旦建立证券公司退出机制,情况就不同了。证券公司若一亏再亏,有可能被迫退出证券市场,这对于那些处于经营亏损边缘的证券公司来讲,压力与影响尤为明显。而有生有死是市场经济的客观,只有实行优胜劣汰,才能清理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促使证券市场真正走向良性循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同时建立退出机制对于那些业绩尚可的证券公司来讲也是一种挑战。正如产品具有生命周期一样,企业的生存和成长也具有自身的生命周期。由于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产业周期,它们的经营业绩也总是会有波动的,如何维持其经营业绩的稳定性与增长性,以避免其经营业绩的大幅滑坡,对它们来讲是一个持续的挑战。建立证券公司退出机制则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其四,建立健全证券公司的退出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证券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从证券市场成立以来,证券公司一直处于有进无出的状态。从证券市场完整的功能来看,它至少是具有融资、优化资源配置、转换经营机制、价格发现等几大部分,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证券市场只实现了融资功能。因此,有必要促使资源由低效率的劣势企业向高效率的优势企业集中,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运作效率,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即使是管理层不推出一定的办法,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也会自动矫正,促使资源在证券公司之间实现重新的优化配置,这是证券市场逐步走向规范、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国关于证券公司退出机制的规定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章第117条到第145条的有关法律条款对我国证券公司的有关法律地位进行了立法解释。1999年3月16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监管的若干意见》对证券公司的设立、变更、风险管理和日常监管等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意见;同时根据该意见还制定了《证券公司的报批程序》,对证券公司的筹建、开业和增资扩股等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但在以往的有关法律和条例中,大家对证券公司的理解更多的是在公司的设立、发展等方面,而对证券公司的退出机制则没有清晰的概念和认识。此次大连证券因违法违规行为严重、造成公司资不抵债而被中国证监会取消证券业务许可并责令关闭,到底有没有法律依据呢?

实际上,证券公司作为公司的一类,适用于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99年12月25日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法》中除了公司设立、合并分立等以外,还在第八章对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第189条到198条)做了详尽的规定。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以下两类:(1)自行终止: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股东会决议解散;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2)强制终止: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并进入清算程序;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并进入清算程序。此外,《证券法》第201条规定,“证券公司在证券交易中有严重违法行为,不再具备经营资格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取消其证券业务许可,并责令关闭”。从这个意义上讲,证券公司的退出有自愿退出和被迫退出两种情况。而公司资不抵债、被依法宣告破产及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是证券公司被迫退出的两1988年设立的大连证券公司,证券业务一度较快,在全国证券市场上曾有一定。但由于其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公司被内部人控制,少数高管人员缺乏意识,挪用客户保证金、为客户融资买入证券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致使公司资不抵债,经营风险巨增。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去年9月7日证监会决定对大连证券实施停业整顿,并会同辽宁省、大连市政府组成停业整顿工作组,进驻大连证券。停业至今七个月来,大连证券的整顿工作一直围绕着“稳定股民、稳定债民、稳定员工,化解风险和惩治犯罪”展开。,大连证券已停止所有证券业务,其停业整顿工作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风险已得到有效化解,违法犯罪行为遭到严厉打击。

从近年来国外证券业的风险事件中吸取教训

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际体系、资本市场此起彼伏的剧烈动荡,增强了国外证券公司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观念。到了90年代,金融证券业领域的风险事件接踵而至,更加显现出多事之秋的特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传统大公司破产倒闭的同时是证券公司的倒闭破产。1997年11月3日,三洋证券公司破产,负债31亿美元,这是东京股票交易所第一类上市日本证券公司的首宗破产事件。11月17日,日本十大商业银行之一的北海道拓殖银行因坏账累累,不得不宣布倒闭。11月24日,有如金融界的七级地震,山一证券公司宣布清盘,结束了它整整100年的悠久,这是日本战后最大的公司倒闭事件。山一证券是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之一,它的负债高达290亿美元,还被查出22亿美元的隐性债务。12月5日,韩国第证券公司——高丽证券公司破产。1998年春节前夕,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竟由于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失误,导致全盘资金周转困难,经过一番痛苦挣扎之后,于1月12日正式宣布停业清盘。百富勤曾一度是除日本之外亚洲最大的投资银行,1996年其利润可与世界第一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在亚洲的经营纪录相媲美。百富勤关闭仅仅十天以后,香港另一家大证券公司正达行又于1月22日宣布停业清盘。此外,还有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巴林银行的破产、大和银行国债交易部门的巨大营运风险、野村证券的舞弊交易行为引发的信用风险以及美国赫赫有名的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巨额损失。

世界金融证券业领域的一系列风险事件使业内人士普遍意识到,以往风险管理过多地注重甚至停留在政府管理层和大型的高级管理层,而风险管理最核心的部分——全面、完整的企业风险管理及控制系统却往往被忽视、割裂了;正如在1999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提交的主要针对银行业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验证架构”报告所指出的,近期出现的金融机构,如果能够有效地保持内部风险管理系统,许多危机都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此,当代风险管理尤其强调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以此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及有效规避、控制金融体系危机的最重要基石。虽然证券公司、投资银行每天面对的风险各不相同,但是从以上这些世界证券业中典型的风险事件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建立起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那么经营失败的教训将是惨痛和深刻的。对于我国证券公司来说,必须认真从中汲取教训。

1、金融机构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本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包括完善的帐目和会计记录及内部财务管制,完备和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制度,整个审计必须独立于公司的其他业务;明确个人权限,阐明公司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政策等,都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关键。试想,如果巴林银行和大和银行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在公司内部实施基本的风险管理做法——前后台业务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来负责,就有可能避免损失,至少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金融机构必须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业务人员的资格审查和监督管理。金融机构在对高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委以重任的同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否则,如果有关人员的虚荣心作崇,心理膨胀,不肯承认失败,不断违反交易原则将资金投入到无法挽回败局的交易中,那么最终遭受损失的将是证券公司本身。

3、风险管理和控制中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加强对人的控制。从国外证券公司的风险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致命的风险事件中,人的因素总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虽然人们可以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和运作程序来防范和控制各种各样的风险,引进对冲工具来降低市场风险,实施严格的审查程序来减少信贷风险,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来规避营运风险,但这一切都是人为设定的。既然人可以创造它们,也就可以反向地利用它们。因此,在大力倡导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监控机制的同时,强化员工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提高员工的执业素质是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实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有效发挥或约束人为的因素同样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4、必须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一个运作成功的证券公司应当牢固树立起稳健经营的理念。从国外大型证券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能够取得今天辉煌的经营业绩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稳健经营换取的。例如,摩根斯坦利有时为了减少或规避风险,宁愿放弃合作机会。相比之下,百富勤的经营作风则是偏好于高风险和高收益。1997年,当原来在亚洲拥有庞大债券业务的西方国家投资银行,例如美林证券等,将亚洲债券业务的范围只限于日本国债时,百富勤却独自在亚洲高风险国家的资本市场上驰骋。仅1997年,百富勤就为印尼公司主承销了36亿美元的债券。百富勤曾经自豪地声称拥有亚洲最大的债券承销队伍,1997年公司总裁杜辉廉在接受美国《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同我们竞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相信处于鼎盛时期的百富勤也没有料到,一年之后正是其引以为豪的债券业务迫使自身破产清盘。

结语

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建立证券公司退出机制对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和稳健发展都是利好。从宏观层面来讲,不符合“优胜劣汰”这一市场基本法则的证券公司被逐出证券市场,有利于大大减少证券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减少乃至消除动荡和金融危机。从行业层面来讲,通过购并、重组和联合,促进证券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以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是证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使我国证券行业能够更加从容地迎战加入wto后带来的挑战,增强与国外巨型投资银行相抗衡的能力,迅速打造出我国自己的部级巨型证券航母将成为一个现实选择。从微观层面来讲,建立健全证券公司退出机制,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维护一个公平,高效和透明的市场运行秩序,从而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资产证券化优劣势篇3

虽然11月暂停部分政信合作产品的传言被否认,但是业内人士表示,银监会继收紧地方政府从银行体系融资之后,开始对今年快速放量的信托渠道进行“点刹”,对于部分政信合作业务规模较大、比例较大的信托公司进行指导。

在其他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相对稳健的债券出现了结构性机会。借用优先劣后的结构设计,类信托和信托的债券产品日益增多。

120月产品增多

wind数据显示,11月(11月1日至29日,下同)58家信托公司发行了343款集合信托产品。

从公司发行产品数量来看,中融信托依旧位于信托发行数第一位,中铁信托位居第二,新时代信托和长安信托并列第三,平安信托、粤财信托、山东信托、对外经济贸易信托紧随其后,发行达到了两位数,粤财信托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势头。

11月发行产品中,约67.93%的发行产品公布了期限,平均期限约为25个月。其中,1年期至2年期(不含)产品的占比为42.49%;2年期至3年期(不含)产品的占比为48.93%;3年期及以上产品占比为9.44%。

在公布期限的产品中,240个月的产品1只,为中信信托的融赢银河2号伞形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120个月的产品8只,山西信托3只,华润深国投1只,中融信托1只,平安信托1只,新华信托1只,长安信托1只。

从平均预期年收益率来看,36月期继续成为平均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期限,约10.2%。剔除只有一款产品的对应期限,其次是21月期的9%和24月期的8.92%。

从信托公司角度,剔除未披露或仅披露一只产品收益率的公司,国民信托的平均预计年收益率第一,为10%;中信信托第二,为9.73%;西部信托第三,为9.6%;五矿信托第四,为9.5%;新华信托第五,为9.3%。

预期收益率上,不考虑投资起点的差别,各类别预期收益的平均水平为8.40%。

严控政信信托

11月下旬,有媒体报道部分信托公司接到通知,暂停部分政信合作产品,主要包括平台贷类、基础建设类型和资金池类项目。对此,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中信信托董事长蒲坚在接受《第一财经》电视采访时给予了否认。

“地方银监局对个别信托公司的口头风险提示有,但是实质的叫停没有。”北京某资深信托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我觉得只是控制,不是叫停。从大方向看,政信合作有收紧的趋势,只是在细化管理标准,暂时明确的文还没有。部分地区监管局抬高了标准,但在另一些地区的信托公司,标准本来就如此严格。”南方的一位匿名市场人士表示。

据悉,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主要靠银行贷款、债券和信托。继商业银行持续收紧贷款投放和城投债审批的加严,信托成为不少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渠道。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政信合作的余额为3903亿元,这与去年同期相比,规模增长了1115亿元。

对此,汪鹏表示,银监会继收紧地方政府从银行体系融资之后,开始对今年快速放量的信托渠道进行“点刹”,对于部分政信合作业务规模较大、比例较大的信托公司进行指导;这一举措有利于控制该类业务的总体风险,政信业务的资源会更多地转向财政收入丰厚的发达县市,就如房地产信托在收紧之后,一二线的开发商更加受到信托公司的青睐一样。

“毕竟发达县市的聚集效应在经济转型的当下,财政收入来源和不动产抵押品估值的抗压性远胜于三四线县市。”汪鹏说。

结构性债券产品走俏

与此同时,在其他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相对稳健的债券出现了结构性机会。借用优先劣后的结构设计,类信托和信托的债券产品日益增多。

“债券类产品的收益虽不高,但是资金成本也很低。比如运用银行优先资金,成本约5%,再引入小部分劣后资金,只要控制好风险水平,通常一个产品做到8%的难度不大,多多少少还是赚的。”上述匿名市场人士表示。

资产证券化优劣势篇4

【关键词】地方版amC;融资模式;不良资产

【中图分类号】F83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7)03-0075-04

一、地方版amC由来

(一)当前我国不良资产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为剥离中行、农行、工商、建行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我国成立了东方、华融、信达、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均拥有金融牌照。截至2008年末,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国有商业银行共收购政策性债务超过2.56万亿元,主要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央行贷款、发债等[1]。2008年,我国经济随着世界经济的低位运行开始进入长期的结构性转型和升级阶段,为此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快速攀升,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的快速攀升,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的金融环境[2](图1)。

(二)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由来

为化解地方不良资产,优化当地金融环境,2012年2月,财政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规定各省级人民政府原则上可“设立”或“授权”一家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参与本省范围内不良资产处置转让工作。随后,银监会先后分三次批准设立江苏、浙江、安徽、广东、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福建、辽宁、山东、湖北、宁夏、吉林、广西1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3](具体如表1)。

总体上新设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第一批成立至今也仅两年时间,业务模式和体系大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

二、当前地方版amC主要融资模式及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对比

(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融资模式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因政策使命而成立,筹资渠道也非常畅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原始资金

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财政部为四家公司各提供了100亿元资本金,央行发放了5700亿元的再贷款,四大资产获准向对口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了固定利率为2.25%的8200亿元金融债券,这些资金主要向中、农、工、建四大行收购1.4万亿元不良资产[4]。

2.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一直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筹资渠道,但随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集团化发展,银行融资占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外融资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aaa信用级别,银行借款的利率一般都在基准利率以下。

3.金融债

随着业务市场化的拓展,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规模逐渐壮大,资质提高,开始寻求市场化筹资渠道。2013年华融资产获批发行120亿元金融债,期限分别为3年和5年期,票面利率分别为5.55%和5.66%;2014年9月10日,长城资产首次在香港成功发行5亿美元金融债券,债券票面利率2.5%。金融债的l行优化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推动了其市场化业务的发展和金融创新。

4.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随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信贷资产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为其筹资的重要创新手段,如2014年初东方资产发行了8.074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华融资产发行了12.38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长城资产发行了12.1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它们的票面利率均为4.5%左右。

5.战略融资

战略融资是目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工作,信达和华融已经完成了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获得了充足的长期发展资本,长城和东方资产的“引战”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引战”目标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型保险资本、全国性金融控股集团以及国际大型投行机构。

6.体系内筹资

随着内部金融主体的日益多元化,特别是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子体系的构建,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内部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目前,内部融资逐渐成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筹资的重要渠道。

7.ipo融资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2013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筹集资金约156亿港元(如表2)。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15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其他两家资产管理公司也制定了近期上市融资的计划,以期通过资本市场的低成本融资为其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

得益于通畅的筹资渠道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灵活安排融资结构,随时为其业务发展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支持,并且做到按需融资,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率[5]。

(二)地方版amC现行主要融资模式

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大多成立时间较短,信用级别较低,因此基本都采用“银行借款为主、股东短期资金支持为辅”的筹资模式。部分转制设立的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正在探索债券等融资渠道。现行主要融资模式如下:

1.银行借款

对于成立不久的资产管理公司,由于业务体系尚未形成,自身信用级别不高,主要采用股东保证担保的方式或股权质押担保的方式向银行融资开展业务。此类融资方式成本较低,但受制于股东的各项规定,有天花板效应。

对于成立时间较长,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资产管理公司,则逐渐开始采用信用借款的方式为业务开展提供融资支持。此类方式一是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一般为同期贷款利率上浮一定额度;二是融资规模依然有限,不能满足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2.其他融资方式

一是股东增资,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股东大多为省市级政府投融资主体,资金实力雄厚,一般会根据需要适时向资产管理公司增资,以便提高资产管理公司的实力,扩大业务规模。二是发债融资,发债融资需要发债主体有一定的实力,包括业务规模、盈利能力、信用评级(一般aa及以上)等指标都需符合要求。截至目前,只有浙江浙商资产管理公司于2015年7月成功发行了20亿元非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此举是地方版探索融资模式的一大创举。

总体上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业务发展体系尚不完善,筹资模式相对单一,筹资成本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高。短期看资金规模可以支撑其业务的发展,但随着业务不断发展,资金不足与业务发展的矛盾将逐渐体现,且短期融资与不良资产处置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契合度低,即业务发展与筹资发展的协同性要远低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三、地方版amC融资的劣势与优势

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相比,地方版amC融资的劣势和优势均相对明显。

(一)劣势

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相比,地方版amC融资的劣势主要为以下方面:

一是地方版amC没有金融牌照,不能发行低成本的金融债,不能与金融机构开展同业借款,只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常规融资模式融资。

二是地方版amC成立时间较短,业务模式不完善,资信等级不高,不利于其获得低成本的融资。

三是管理资产有限,创新融资缺乏基础资产支撑。在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日益盛行的情况下,地方版amC因管理资产不够,无法形成充足有效的基础资产池,因此发行证券化产品融资存在障碍。

四是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充分利用内部合力。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已经形成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资管等在内的完整体系,内部资金的调配与利用效率高。在这方面,地方版amC尚未起步。

(二)优势

尽管地方版amC融资存在诸多劣势,但其优势也相对明显:

一是股东资质雄厚,担保融资能力强。地方版amC的出资人绝大部分为省级投融资平台,还有部分为央企或大型民营企业,实力雄厚,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方版amC的资信等级,还可以为其银行融资提供担保支持。

二是业务形式灵活,便于开展项目融资。地方版amC因业务模式灵活,在收购银行不良资产时,方便与银行开展“互助”模式,即银行向amC发放低成本贷款,amC用该笔贷款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这种模式可以把银行与amC的利益较好地捆绑在一起。

三是根植地方,政策支持力度大。地方版amC以本省的金融机构为服务对象,一般都会得到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在司法、财政补贴、税务等方面的支持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要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版amC的融资能力[6]。

四、地方版amC融资模式探索

资本或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脉,对于资本密集型的资产管理公司而言,资金的充足是其发挥“化解地方金融不良资产,优化本省金融生态环境”使命的重要保障[7]。因此,探索并扩大融资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缓解业务发展的资金瓶颈,是地方版amC发展的重中之重。结合目前资本和金融市场发展体系、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发展模式,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探索符合地方版amC的独特融资模式[8]。

(一)业务融资

对于成立时间相对较长的资产管理公司,由于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相对成熟,与银行关系稳定,可考虑在开展不良资产收购的同时,获得目标银行与收购价款等额的优惠借款,为特定资产的处置提供资金支持。这种方式称为业务融资或项目融资,此种模式不仅可有效解决项目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将项目的风险与银行的利益有效地捆绑,迫使银行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更加积极和务实。

(二)发债融资

尽管目前仅有一家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成功进行了发债融资,但发债融资是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一个较好渠道。发债融资有如下好处:一是融资期限灵活,可以更好地与资产处置的期限相吻合,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二是发债融资有利于提高资产管理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信誉,提升公信力,便于业务的拓展。但发债融资需要一定的条件,成立满两个完整财务年度的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尝试。

(三)利用地方政府资金

银行不良资产的持续攀升会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金融等级和政府平台的融资能力,因此地级市政府对于省级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拥有较强的迫切性和积极性。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可加强与地级市政府合作,通过少量出资,发挥自有资金的杠杆效应,发起设立不良资产处置基金或公司的形式,专门开展当地的不良资产经营业务。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资源和资金优势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必将成为地方版amC筹资与业务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式。

(四)公众筹资

随着不良资产市场的逐步扩大,同期金融和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短期内却无法畅通,大量社会资本(包括企业和自然人)逐渐将目光转移到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为此,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可充分利用社资本的力量,参与到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中。由于不良资产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单一的社会资本直接参与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可以通过一种合理的通道参与其中,如通过信托、资管、基金等,这种通道模式大体结构如图2所示。

公众筹资的好处:一是模式灵活,可以有效区分和设置投资对象;二是受众广,可以获取任何投资对象的资金;三是风险可控,资金与项目紧密结合。该种模式主要的弊端为:一是社会投资人对不良资产行业的认识不充分,投资信心不足;二是筹资的成本较银行信贷融资的成本略高。

(五)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目前异常火爆的融资方式,自人民银行放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后,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当前流行的融资模式。但是对于资产管理公司而言,由于持有的都是不良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尚需解决如下障碍:一是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问题,资产证券化必须满足稳定现金流要求,由于不良资产处置的现金流极不稳定,因此需配置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拥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放入资产池;二是时间搭配问题,不良资产处置的正常期限一般为2―3年,因此资产证券化的存续期也应保持在这个时间区间,时间越长,融资成本越高;三是基础资产的问题,因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存量资产较少,而资产证券化要求拥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资产,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上述障碍解决之后,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可成为地方版amC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五、结语

地方版amC作为各省资产管理的“巨鹫”,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必须以强大的融资能力作为支撑,如此才能提高资产管理与处置的能力,才能有效地配合各省金融环境的优化与经济转型的升级。

地方版amC的融资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融资计划和融资模式。对于第一批已经运作成熟的资产管理公司,可考虑在银行借款基础上增加公司债、社会融资、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筹资,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放大资本的杠杆。对于运作初期的地方版amC,则主要考虑股东担保融资、股东增资、项目融资等方式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债和资产证券化是地方版amC未来融资的主要创新模式,需要尽快突破障碍,积极尝试。特别是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地方版amC可探索联合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进行融资和业务创新,即几家amC共同提供基础资产和流动性支持来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可以有效避免基础资产不充分、评级不高的问题。总之,多元化融资是地方版amC融资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杨,刘少杰,等.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市场大波动中的洗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0-49.

[2]曹森,刘西敏.资产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18-45.

[3]倪剑.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与监管研究[J].上海金融,2015(1):49-53.

[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和发展课题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和发展[J].金融研究,2006(4):31-39.

[5]佟铁成.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管理:若干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的比较[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董红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会计应用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6(16):30-32.

资产证券化优劣势篇5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最早提出是在2004年,2005年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11家境内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17单、总计667.83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后各界对资产证券化带来的风险担忧过多,银监会宣布叫停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直到2012年,停滞三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才重新启动。2015年3月,《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公布,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行了33单,总计1151.97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云南省共有10家金融机构37笔、累计金额48.69亿元的信贷资金入池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管理方式由审批制变为备案、注册制

为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银监会于2014年11月20日下发《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工作流程的通知》,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由审批制改为业务备案制,对已经取得资质的银行取消资格审批,不再进行逐笔审批。央行也于2015年4月3日下发《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明确已取得监管部门相关业务资格、发行过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且能够按规定披露信息的受托机构和发起机构,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注册,并在注册有效期内自主分期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双审批”的放开,明显提高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效率,为信贷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制度层面的便利。

信贷资产证券化由商业银行总行统一操作,分支行提供入池资产

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一般遵循“总行统筹、集中发行、统一管理”的原则开展。分行层面主要依照总行确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计划和入池标准提供信贷资产,并配合总行、信托公司开展尽职调查、信用评级及发行后贷款管理等工作。待证券化产品发行成功后,扣减相应的信贷规模,以实现盘活存量、优化结构、腾挪规模的目的。

入池资产均为优质资产

从调查情况看,各商业银行总行在征集项目时均要求资产质量为正常类贷款,且借款人不涉及法律诉讼、裁决及重大突发事件,其信用记录良好,无违约记录。部分金融机构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要求,如上报的证券化基础资产承贷主体评级必须在aa级以上、企业类型必须为中型或大型等。从行业要求上看,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明确需回避两高一剩、房地产、平台类、军工类企业。从入池资产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水利发电、铁路、建筑、批发及零售等行业。从期限结构来看,在入池资产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优势更为明显,云南省的入池资产中,除国家开发银行有4笔中长期贷款外,其余均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证券化产品的信用增级机制和发行利率走势

在信用增级措施方面,所发行的大部分资产证券化产品均采用优先/次级的内部增级措施,其中,优先级中又可被细分为优先a档、优先B档等,每一个优先档中还可以进行细分,并分层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一般来说,优先级越高的利率水平越低,优先级可享受固定收益率;而劣后方即次级方的收益不固定,需要为优先级增信以确保收益,且劣后方往往有很大一部分由发包银行自持。2015年上半年,从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利率情况看,各档的发行利率整体呈现下降态势,且对比aaa级优先a档与同期限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可以看出,两者的利差空间逐渐收窄,尤其在5月份注册发行方式实行后,1年期的利差区间更是下降到75个Bp左右,为历史最低点,说明注册发行对证券化市场也产生了重大利好,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发起机构的发行动力。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以存量信贷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支持,发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过程。因此,对金融机构来讲,增加了利用存量信贷资产融通资金的渠道。同时,因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着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可用的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手段又非常有限,而信贷资产证券化则可以及时、灵活地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同时,信贷资产证券化将存量信贷资产变现,持续用于增量业务,可以加快资产的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相应地增强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将表内贷款转移至表外,可以释放贷款规模,拓宽贷款投放空间,提高资本充足率。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机构传统的存贷差盈利模式受到了挑战,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表外管理资产的规模,增加服务费等中间业务收入,有利于改善盈利模式,促进业务转型。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面临多重制约

资产证券化优劣势篇6

[关键词]品牌融资信息信息披露信号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1-0049-05

一、引言

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上市公司、投资者、监管部门。上市公司依赖于证券市场获取公司发展所需资金;投资者依据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如经营、财务、项目发展前景等,对公司未来的价值进行预期性判断,进而做出投资选择;监管部门依法核准公司股票的发行,监督股票的交易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等。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对自身的经营、财务以及项目的发展前景拥有信息优势,投资者则处于信息劣势。于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上市公司有动机利用信息不对称从事机会主义行为:(1)逆向选择,如为了骗取上市资格、增发或配股,在招股说明书中虚构利润或夸大投资项目前景;(2)道德危险,如通过关联交易,任意调整股份公司利润、重大损失长期不予披露、任意改变招股承诺而变更募集资金投向。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逆向选择或道德危险行为会导致两种结果:第一,短期来看,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会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第二,长期来看,众多投资者因无法观察到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或者无法从公开的渠道获知上市公司的真实信息,投资者并不能区分优秀和劣质的上市公司,导致证券市场出现类似“劣币公司驱逐良币”的现象(G.akerlof,1970),劣质公司把优秀公司驱逐出证券市场,从而使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产生扭曲。为了遏止上市公司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险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必须完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然而,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证监会只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实施程序和形式进行相对有效的监督,至于信息披露的内容则无法实施完全监督。于是,投资者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融资信息的真伪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真伪的判断成为投资者投资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在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机构外生给定的条件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实际上是交互作用的博弈过程。在这种博弈过程中,虽然上市公司拥有信息优势,但是投资者可以通过相应的信号(比如品牌价值)来识别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伪,从而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本文主要利用信号博弈模型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博弈行为进行均衡分析,分析的思路、过程和结果可以为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融资信息的真伪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借鉴。

二、博弈结构

1.博弈参与人。

为了使问题的分析简单,我们假设监管机构外生给定,将博弈参与人局限于一个上市公司与一个投资者之间。上市公司类型空间为?夼={1,2},?夼=1代表虚假信息的上市公司,?夼=2代表真实信息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本身知道自己的类型。投资者不知道上市公司的类型,只知道虚假信息公司的先验概率是p(?夼=1)=p,真实信息公司的先验概率是p(?夼=2)=1-p。投资者只有一种类型,类型信息为公共信息。

2.信号空间。

上市公司信号空间m={m1(k),m2(K)},k代表进行品牌投资的资本总量,且m1(k)≤m2(K),即虚假信息公司的品牌价值低于真实信息公司的品牌价值。品牌投资的成本函数是C?夼(k)=k?夼,函数C?夼(k)与?夼成反比,意味着上市公司的信息越真实,进行品牌投资的成本越低。正因为如此,品牌价值的高低才成为传递上市公司信息真伪的信号。

3.支付函数。

四、结论与启示

由于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全性,完全有效地监督上市公司融资信息真伪的成本非常高昂,监管机构只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伪实施程序化的特定监督。于是,拥有信息优势的上市公司有激励利用信息不对称披露虚假的信息,从事逆向选择或道德危险行为追求上市公司的利润最大化。这种现象会导致两类结果:(1)短期投资者遭受损失;(2)长期上市公司本身也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使证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生扭曲。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通过提高信息真伪的识别能力尽可能避免投资损失;对于优秀的公司如何规避“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本文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品牌信号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给出了启示性结论。

第一,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信息披露博弈存在三种均衡: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和准分离均衡。在分离均衡中,上市公司真实的信息,投资者能准确地判断上市公司质量的高低,此时市场完全有效,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均获取最大收益;在混同均衡中,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不能准确传递信号,投资者也不能明确地判断上市公司信息的真伪,市场处于完全失灵状态,投资者投资损失,优秀的上市公司被劣质上市公司驱逐出证市场;在准分离均衡中,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只能传递部分信号,市场处于部分失灵状态,存在部分投资者的损失和部分上市公司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这一均衡结果大体符合现实中的证市场。

第二,对于优秀的上市公司而言,要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需进行足够的品牌投资,增加劣质公司的模仿成本,从而向投资者传递可识别的信号。

第三,对于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资产负债率、多元化广度等指标都是反映上市公司优劣的信号,认真分析这些信号,能增加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信息真伪的能力,避免投资损失。

[参考文献]

[1]akerlof,George.themarketforlemons:Qualityuncertaintyandthemarketmechanism[J].Qua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70(84):488-500.

[2]Ross,S.theDeterminationofFinancialofeconomics[J].BellJournalofeconomics,1977(8):23-40.

[3]Spence,michael,JobmarketSignalling[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73(87):355-374.

[4]Kreps,D.andR.wilson.Reputationandimperfectinformation[J].Journalofeconomictheory,1982(27):253-279.

[5]milgrom,p.andJ.Robert.predation,ReputationandentryDeterrence[J].Journalofeconomictheory,1982(27):280-312.

资产证券化优劣势篇7

关键词:基金中的基金;组合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筛选;风险控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9-0073-03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FoF(FundofFunds)即基金中的基金,也就是组合基金,作为共同基金的一种,它和一般基金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投资标的的不同。普通的基金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投资标的,而FoF以“基金”为投资标的,不直接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证券,通过在一个委托账户下持有多个不同基金,以此分散投资,技术性降低集中投资的风险。

一、FoF发展历史

“基金的基金”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市场上已有8000余只共同基金,从种类上出现了投资不同地域、行业、主题,具有不同风格和风险收益特征的品种。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在合适的时机介入,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时间投入。而且,很多基金难以始终保持良好业绩,因此,把基金的管理交给专业机构便成了一件很有现实意义的事情,组合基金自然应运而生,并从2001年开始在欧美等资本市场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市场迅速壮大,数量和规模都有显著提高。

美国当前市场上的投资基金达2万多只,其中开放式6000只以上,封闭式600只以上,etF基金200多只,货币市场基金700只以上,众多的基金选择、不同的基金风格可谓让投资者眼花缭乱,这使得FoF在美国近十年的发展尤为迅速。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统计,1990年美国市场仅有16只FoF,管理总资产为14亿美元。至1999年底数量已达212只,管理资产达480亿美元。至2006年底,FoF的数量已达604只,管理总资产高达4710.24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

二、FoF的运作模式及其优缺点

(一)FoF的运作模式

FoF的操作方式看似简单,但在挑选的过程中却有一套复杂的逻辑判别机制及决策流程。组合基金投资组合的建构一般包括四个步骤:资产配置、挑选基金、决定买卖时点和风险控制。

1.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自上而下的宏观行业配置与自下而上的经理选择相结合,由市场上数百只基金中筛选出绩优基金的过程,依照总体经济景气状况等市场环境和各式量化与质化指标,决定各类型基金资产配置比例,如股票50%、债券30%、海外20%。通过对不同属性基金的配置,技术性地达到组合在区域、行业、基金经理之间的风险分散,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的最优配置方式。

2.基金筛选。决定最合适的资产配置比例后,依照量化指标如Sharpe、treynor、Jensen、i/R、β等加上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等因素作为计算参数,用严格的统计方法发展出量化的筛选基金公式,或考虑基金短、中、长期绩效,从月、季、一年、两年绩效表现初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子基金集;对基金公司形象、基金规模、基金周转率、基金费率、基金经理的投资绩效等指标进行评估,并与大量基金经理保持长期沟通,从子基金集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子基金,作为基金组合最终投资标的。

3.决定买卖时点。定期检测子基金表现(1、3、6个月不等期间的短期绩效和更长时间的长期绩效)及组合基金绩效是否符合预期,必要时调整股债比重、区域比重及筛选基金原则,进行汰旧换新,确保子基金品质和投资者利益。

4.风险控制。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是确保决策与运营成功的关键保障,FoF运用风险控制机制,在建构投资组合之初,即严格控制绩效表现是否落于预期报酬率区间之内,此预期报酬区间是否随大盘表现而调整,以追求相对超额报酬并随时追踪各基金的损益状况,以达到风险再分散及严格控制风险的目的。

(二)FoF的优劣势分析

1.FoF的投资优势

双重的风险分散。基金本身已经通过组合对股票等证券资产进行了风险分散,FoF则通过投资于不同类型基金,且随着不同的景气变化变换组合中的基金,分散单一基金经理人的决策风险和单一国家、单一区域风险,进行第二次风险分散,达到技术性降低集中投资风险的作用,能获得更稳定的业绩表现。

专业精选基金组合投资。FoF专业从事优质基金和优秀基金经理的选择,通过由上百只甚至数千只基金中优选出精华基金建构投资组合,利用模型化的数量分析手段,借助专业机构的信息与沟通优势,具有“集中所有好基金”的优势,能更大程度实现资产的平稳增长。

主动资产配置优势突出。组合基金能充分动态调整基金持有比例,发挥主动的资产配置,真正做到0或100%持有单一类型基金。这可以说是基金业的一大革新,牛市时,能做到100%持有国内外股票型基金;熊市下能l00%投资于国内外固定收益类基金。

简单的选择降低多样化投资门槛。一方面投资基金一站式选择,大大降低投资人挑选基金的繁复性,投资者只需要确定自己的风格类型,通过只投资一个产品来达到相似的投资效果,另一方面相比很多基金设置的最低投资限额,FoF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尤其适合投资某些限制零售投资者的表现较好的对冲基金。

2.FoF的投资劣势

双重收费。FoF的投资者一方面向FoF支付一定的费用,同时也承担了FoF所投资的基金所收取的费用,因而形成双重收费,当然,与购买基金的个人投资者相比,FoF本身作为规模较大的基金投资人,可以从基金那里享受到较明显的费率折扣优惠,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双重收费的不利之处。此外,若某一FoF所投资的基金主要是同一家公司旗下的产品,则不会存在双重收费的问题。

风格趋同下的风险问题。从FoF的发展看,一国(地区)基金市场上同一公司旗下的基金系列不论是在选股、操作策略及持股比例上都非常相似,不同基金公司发行的产品不够多样化,这样使得组合基金分散风险的作用有所淡化。

三、我国FoF发展历程及适应人群分析

(一)我国FoF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也迅速壮大,普通基金投资者所面临的是为数众多、优劣难分的选择,市场的内在发展和投资者的需求都不断呼唤FoF基金出世,而回应市场的需求,券商、信托公司和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FoF产品,国内市场的FoF基金开始起步。

FoF在国内的开展最早始于证券公司。招商证券基金宝i号于2005年5月发起成立,应该是国内最早的FoF产品。经过几年的发展,至2007年底国内发行的类FoF理财计划产品共有60多种。

国内FoF产品以价值投资理念为核心,多数采取主动投资、积极投资方式,投资范围包括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etF/LoF、部分涵盖了股票投资和新股申购,投资策略以资产配置为主,追求底层资产配置在股票、债券等方面的动态平衡,基金品种的遴选多依赖自身构筑的评价体系,部分参考晨星、理柏、天相等第三方评级,遴选标准大多从择股能力、择时能力和风险水平三方面进行量化选择。

从一个较长牛市周期看,FoF产品的收益率往往落后于证券市场主要指数涨幅;但若是从熊市或是平衡市开始进行业绩对比,则FoF可以依靠其业绩的稳定性一度超越指数。其设计特点决定了其投资业绩具备更高的稳定性。鉴于券商FoF产品信息披露时间间隔不同,我们采取另一种方式考察其业绩的稳定性,即考察其单位收益率与各指数单位收益率的相关性,如表2:

其单位收益率与各指数单位收益率全部小于1的结果显示出了FoF更为稳定的波动性。

(二)FoF产品适应人群分析

从1999年12月底至2008年2月底,全球FoF的整体业绩水平显著领先于三大证券市场指数,累计收益率约185%。其业绩波动水平相当稳定,以12个月计算的月度收益率标准差,维持在0.01-0.02之间,显著优于三大指数。其业绩对比及波动性对比如图1:

因此,在市场震荡加剧过程中,FoF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一次买“一篮子基金”,并通过专家一次精选实现多元投资,有效降低非系统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由于基金公司本身或者基金经理失误造成的风险。因此在基金产品繁多、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对那些对基金没什么研究的人或无心研究基金的人而言,FoF不失为一种好的投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FoF整体上风险较低、投资比较稳健,但是和大家所熟悉的证券投资基金一样,不同FoF产品也会有不同的投资范围、投资风格,因而收益和风险程度各异。在进行FoF的投资时,同样也应从风险、收益和流动性三个主要方面来考虑和比较,并结合自身的资金状况、风险偏好来进行选择。同其他类型的基金相比,由于FoF所投资的对象是崇尚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证券投资基金,而FoF本身也是按照组合投资的理念进行投资,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尤其适合那些风险厌恶型的稳健投资者。但如果是希望获得超额收益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希望在收益的较大波动中套利的投资者来说,FoF则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四、结论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规模的大幅增加,基金规模和品种都有了大的发展,基金的数量、涵盖的投资地区、投资工具和投资策略过于繁多,如何有效管理需要更专业化的分工。没有一只基金或一类基金或一种策略可以永远保持最佳绩效,如何做最优选择同样需要更专业化的分工。同时,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不断根据绩效排名作基金组合的调整转换涉及较高转换成本,且判断依据也不充分。FoF与主要指数相比确实体现出较高收益水平和较稳定的业绩波动。FoF对小额投资者的门槛较低,为其提供了投资于优秀管理者的优质基金的机会,从而为FoF自身的规模增长扩展了空间。

参考文献:

[1]德胜基金研究中心.FoF基金:海外基金业的宠儿[J].银行客户,2008,(3).

[2]李雯.揭开“基金的基金”面纱[J].maRKetS,2006,(4).

[3]张牧涵.基金中的基金“FoF”[J].财富人物,2007,(9).

[4]李清芬.组合基金的发展与运作模式[J].证券市场导报,2003,(9).

资产证券化优劣势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资本市场是以信息为轴心的市场,也是信息最不对称市场。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对资本市场上的主要信息现象进行了分析,解释了信息在资本市场中关键作用,并强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是强化资本市场监管的着力点。

【关键词】

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

资本市场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是典型的信息市场,是社会经济的“信息源”。然而,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资本市场也是信息最不对称的市场。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不仅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决策行为和利益差别,还会引起市场交易的不公平,降低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引起市场萎缩甚至市场失败。

一、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状况

(一)一级市场上发行公司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

一级市场上的资金交换关系的实质和前提就是信息的交换问题,它客观上要求发行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信息必须对称。然而,在现实中一级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突出。发行公司作为信息提供者,掌握着主动权,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迫于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除必须披露的基本信息以外,发行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总是以市场竞争、商业保密等为借口不披露、少披露或迟披露一些信息。因此,在发行公司和广大投资者之间必然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公司内部人与投资者之间对其证券真实价值的评估就存在系统性差异。而一级市场上发行公司众多,投资者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无法辨别每一种证券的真实价值,因而仅愿意按所有证券的平均价格来购买证券。

(二)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二级市场上,除了发行公司和新股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外,还存在着投资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种类很多,有法人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有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等,这些投资者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洛克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划分为两大类: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知情交易者是指掌握更多信息的投资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可以在证券交易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或者规避不必要的风险。相对应地,非知情交易者是指只掌握很少信息或者处于“无知”状态的投资者。他们往往以力量较小的散户投资者居多,在市场上处于信息劣势,在交易中处于被动的价格接受者的地位,难以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可能性更小。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决定着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和利益差别。在现实的二级市场上,庄家是知情交易者,散户是非知情交易者他们之间的博弈是二级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博弈关系。庄家的策略是主动出击,即“做庄”,行为方式一般是吸纳、拉抬、出货、套现,完成一轮股票炒作;散户的策略只能是被动防守,即“跟庄”,行为方式一般是通过技术分析或小道消息观测庄家的动向,一旦发现某只股票有庄家进入就开始跟从,搭庄家的“便车”,完成一轮交易,实现投资收益。

(三)管理者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上,管理者与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政府是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具有政策供给的主动权,在这些信息方面处于优势地位,而市场参与者则是这些信息的接受者,是信息的需求者,在信息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资本市场管理者和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

二、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控制

有效资本市场假设认为资本资产的价格能够同步地、迅速地、完全反映全部有关和可用的信息。效率市场的结构体现了一种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能充分发挥价格对信息的传导作用。效率市场对信息反应具备高度的灵敏性。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充分竞争所导致的充分信息。金融资产所特有的虚拟性质,使信息成为交易的重要依据,对资本收益的未来预期左右着资本资产的价格,当充分信息无法得到有效传播并由此导致对未来预期的估计误差时,资本市场就会丧失其效率而嬗变为噪声市场。因此,克服资本市场的噪声效应,使之成为效率市场,归根到底在于对信息的控制和管理。而控制信息主要在于安排一套系统完整、结构合理的制度体系。

(一)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尚不完善,因此,无论是从市场不完善的角度,还是从实现市场效率的角度来看,完善证券的强制信息披露制均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的证券市场还远不成熟。我国的绝大多数私人证券投资者不是理性投资者,买卖证券对他们来说主要是为了获得投机利润。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稳定,我国有关证券法也规定了信息披露制度,而且由证监会对证券发行实行实质性审查。然而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是无法建立真正的市场机制的,我国证券管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减少行政干预,取消证券发行的实质性审查制,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以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增进市场效率,保护投资者的目标。

(二)信息公开透明化

信息披露制度是为了让投资者平等地享有市场信息,从而据此作出投资决定。但是与证券发行与交易相关的某些知悉内情的人员,可能会利用这些内幕人员利用尚未公开的信息进行交易,从而使自己获利或减免损失。如果允许这些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就会违背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甚至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建立严格的信息保密制度,而建立保密制度的关键在于控制私人信息的低效率传播,堵塞信息传播的第二渠道,杜绝内幕交易,努力将私人信息限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规范资本市场行为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结构主要由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构成,而机构投机者无论是在资金规模上还是在投资地位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散户处于劣势之中,证券市场的价格很可能被机构投资者所操纵,造成虚造的市场信号,扰乱散户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从而作出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所以应当建立一套规范市场操作行为的准则,主要是针对机构投资者操作市场行为的准则,才能更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稳定资本市场的秩序。

(四)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

对前述各项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法制化的根本保证。根据我国的法律,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涉嫌内幕交易的人是无罪的,关键是证据。严酷的法律可以给市场带来更进一步的公平,可以让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心存畏惧!这样虽不能根治内幕交易,但是却可以大大减少内幕交易的数量,从而改善我们的市场,让绝大多数的投资者能够公平地参与市场交易。

参考文献:

[1]

谢军.试论资本市场与信息控制.四川会计,2000,1

[2]李兰云,杜超.资本市场的信息问题及其效应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7,6

[3]孙德传,杨宝昌.浅论资本市场的信息及其运行.地方财政研究,2007,6

资产证券化优劣势篇9

再次启动的资产证券化犹如一场诱人的盛宴,欲参宴者满怀欣喜。目前,央行已联手多个部门推动证券交易所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对接,以搭建新交易平台,即外界所称的“信贷资产流转平台”。有部分银行已经向监管部门上报了这一轮参与试点的项目和额度的方案。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了业内人士的关注焦点。

配套保障为前提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虽然已明确指出“总量控制”、“优质资产”、“强化监管”等前置性要求。可是,必要的谨慎还是需要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必须要以充分的配套保障措施为前提,否则,不仅试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良好初衷无法实现,而且极可能会引发区域性甚至全局性的金融风险。

强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配套措施,首先要核定标准,“总量控制”究竟是多少?何为“优质资产”?如何“强化监管”?这在决策层决定明确试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之后,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详细可行的标准,并建立在广泛征求金融市场意见的基础之上。其次是信用评级,事关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优质资产”和“风险资产”,在相关监管部门出台定量标准之后,其具体如何定性,不能仅由监管部门说了算,亦不能由监管部门指定的信用评级机构说了算,而应通过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全面引入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让信用评级市场更为公开透明、更具有公信力。最后是兼并重组(实体经济)要放开,在当前我国实体企业兼并重组仍然存在制度的情况下,信贷资产证券化所锁定的业务,只能以住房信贷资产为主,而无法切实进入更有迫切需求的企业信贷资产领域。

而与上述相比,最值得为之关注的是,在以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的国内金融市场,一定要防止商业银行借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行,“以劣换好”将不良信贷资产包装之后进行证券化,如此,商业银行是甩掉了包袱,但是,必将给全社会带来金融风险的堆砌。而且,如果对何为“优质资产”缺乏识别标准、识别能力以及识别机制的话,经由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助推,更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持续扩张的动能,而这对于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及增强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必将会造成巨大的反作用力。

走出“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给银行松绑,并将大大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手握大量资产、银行利润也很高,但同时商业银行却频频使用再融资手段,相关部门要想方设法对中国银行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例如,可以通过试点的方式,把商业银行一部分安全性比较高的住房贷款、房屋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前期可以选择那些首付比例在50%以上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进行证券化,通过这种方式将银行资产引入债券市场。商业银行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再融资、补充资本金、增加流动性,同时把债券市场做强做大。而且,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手握的资金也可以更多进入债券市场,大大拓宽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同时让企业获得融资。

必须注意的是,银行资产证券化之后不应在银行内部自我循环,不能是甲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完成后再给乙银行持有,而应该由社保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通过该方式给银行及整个资本市场减压,从而最终改变整个金融结构。不要认为这样做会带来金融风险,只要严格监管就能控制风险。如果不改革,那就是默认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同时,必须同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但是一定要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改革紧密结合。如果仅仅是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必将大大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另外,一定要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资产都纳入到财务体系中,也就是让影子银行从“影子”里走出来。

勿图短期之利

当下而言,试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既是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大势所趋,更是给央行货币持续宽松压力松绑的必由之路,其方向性正确确定无疑。

资产证券化优劣势篇10

关键词:基金子公司信托优势竞争

证监会公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设立全资子公司,也可以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出资设立子公司。据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近段时间修订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拓宽了专项账户的投资范围,对从事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要求基金管理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以达到从事此项业务的目的。

一、基金子公司的背景与现状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一般称基金公司),是指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企业法人。公司董事会是基金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基金公司发起人是从事证券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信托资产管理或者其他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基金子公司的性质与基金公司在业务上是有较大区别的,子公司和母公司在业务模式中基本上是从事完全不同的业务。

基金子公司最初以通道类业务为主,目前业务类型涵盖房地产信托、股权质押等多个领域。例如,工银瑞信基金子公司主打产品系列为幸福城市系列,投向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租房保障房建设与城镇化改造项目,还推出股票质押型产品、针对部分重点城市文化旅游专项建设产品。

二、从优劣的角度对基金子公司与信托进行对比

根据《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相应的匹配的规则修订,证监会将在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上放松监管,允许进行专门项目资产管理业务,提高了基金管理公司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能力。允许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并允许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于非上市公司股权、债权类资产、收益权类资产以及监管部门认可的其他资产,以提高基金管理公司在实体经济中的服务能力。

三、基金子公司的优点

1、更灵活的产品设计

修订草案取消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分别在投资单只股票和投资单一证券不得超出计划资产净值20%和10%的限制,从而基金管理公司在约定投资比例上可以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自行决定,因而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

证监会允许基金公司以专业子公司的形式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取消费率管理方面的规定,对于专项资产管理业务采用较为宽松的监管。

3、优化申购赎回的频率

安排申购赎回频率的优化,增加了“为单一客户设立资产管理计划,为多个客户设立现金资产管理计划及证监会许可的其它资产管理计划除外”的豁免性条款。

4、放宽要求,托管制度强制保留,但不会对托管机构提出具体的要求。

5、更强的流动性,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允许资产管理计划份额的转让,流动性得以增加。

6、资本金没有限制,相比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在资本金上没有限制,低成本,具有天生的开展通道业务的功能。

总的来看,我国信托业虽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挑战依旧严峻,专属业务领域缺乏。信托公司中绝大多数仍以融资服务业为主,在自主资产管理和创新能力上仍不占优势。现今由于信托产品缺乏流通机制,信托产品规模比较小,在期限上表现的结构性缺陷,严重限制了信托在长期融资功能中的应用,不能起到优化我国融资结构的作用。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和风险“零容忍”的特点更为严格,而且单一机构的风险爆发会对整个行业造成较大的风险。

四、基金子公司在与信托竞争中的应对。

总的来说,在财富管理行业竞争的大潮中,基金子公司有自己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是后发优势,子公司的未来业务有很多项目规划,主要会在场外交易市场,只要是风险收益合理的业务,子公司都可以做。

参考《暂行规定》中的规定,基金子公司可以开展上市股权、债权、收益权等实体资产的业务,与母公司的证券业务和债权业务相比拓宽了许多业务范围。但是就现状看,这种看似宽松的监管环境并不能给基金公司多大的发展空间,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具体怎么操作,是摆在基金子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道业务按现状来看应该是众多基金子公司首先考虑的领域。通道业务可以分纯通道业务,即基金公司还是和信托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基金子公司可以利用其牌照策划出一套盈利模式或是在形式上走程序从而参与信托和银行的业务。另一种通道业务就是与银行和信托或是券商等机构进行合作,基金公司可以自主提供客户与开发产品。这种通道业务可能也是基金子公司开始阶段涉足的初期业务范围。

基金公司在证券投资方面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这一点不论是信托还是银行都是不能比的。参考近几年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情况,从中看出被动型投资和工具型投资发展良好,这些业务恰好在基金公司中都有人员和系统可以实现,子公司可以通过自身的灵活性创造相应的“权”以供投资者使用。除了被动型投资,主动型投资也可以考虑,基金公司还可以投资信托产品、券商资管、银行理财等等。基金子公司利用其优势可以开展资金池业务,期货,股权质押融资,pe,VC等业务。

基金子公司的业务急需创新,范围可以不用局限与国内,通过QDii,能够将资金更好的投资于全球金融市场中去,QDii通道灵活性更强,投资范围更加广泛,投资目的也可以多元化。基金子公司在创新中应重视建设销售渠道这一重要的链接市场的环节。可以参考银行之间的银银合作的模式,基金公司可以将自己的产品与银行合作,利用银行的营业点多,客户多的优势双双合作形成销售联盟;或者在互联网金融告诉发展的今天,通过网络电商或直营店等自身的渠道销售。

参考文献:

[1]郑艳,2011,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子公司的相关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