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治理解决方案十篇社会治理解决方案十篇

社会治理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6:12

社会治理解决方案篇1

[关键词]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民事审判结构、司法体制结构、社会结构

自2002年司法政策开始重视调解之后,到2007年最高法院确定了“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调解“新十六字方针”以来,司法政策和司法实践对调解的强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审判方式改革以来被边缘化的调解正乘着这一轮的“新调解运动”而强势“回归”。然而,对于民事司法政策这样的重大转型,民事诉讼学界的反应却相对比较冷淡,除了少数批评的声音,几乎没有正面的回应。而调判结合原则本身似乎正深处于某种困境之中,以致从最高法院到基层法院都毫无例外地偏离了“调判结合”,进一步指向了强化调解。在这一背景下,某些地方的司法实践部门倡导全面同归马锡五审判方式,而该做法在法学界(不是民事诉讼学界)又引起了强烈的争论,最高人民法院在这样的争论中似乎立场微妙。法院调解的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是理性地反思过度重视调解的问题,还是顺势而为地进一步推动调解?或者在两者间保持某种微妙的张力?这一切似乎正在酝酿之中。

不过,从事态的发展来看,偏重调解的倾向已经不可逆转。2010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2010年7月28至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正式提出“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并定下了将来法院调解工作的基调——强化调解。因此,民事司法政策已经从2007年确定的“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原则,正式过渡到2010年确定的“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法院调解政策的变迁,几乎达到了令学界和基层实践部门瞠目结舌的程度,应该如何认识和评判这一变迁,恐怕是学术界已经不能也不该回避的问题。本文将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工具,以该次会议的内容为基础,结合最近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下简称《若干意见》)以及《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工作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对法院调解的这一最新动向及其原因、问题进行剖析。

一、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的主要内容

1 会议的主要精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会议上的发言,会议的主要精神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全面加强调解工作,将调解工作的原则改成“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第二,加强调解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发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黄金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高发期,加强调解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第三,调解既是高质量的审判,能够实现化解纠纷与保护权利的有机统一;也是高效益的审判,既可以减轻当事人的讼累,解决当事人诉讼难的问题,又可以节省大量的司法资源。缓解巨大的审判压力。第四,要全面理解和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必须紧紧围绕“案结事了”这个目标,尽可能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努力实现调解结案率和服判息诉率的“两上升”,实现涉诉率和强制执行率的“两下降”。第五,要科学把握适用调解或者判决方式处理案件的基础和条件,对于有调解可能的,要认真进行调解,对于根本没有调解可能的,要及时判决;在加强调解的同时,要防止不当调解和片面追求调解率的倾向。第六,要积极推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调解制度。

2 强化调解的措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在会议上的发言,法院系统强化调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在思想上,增强调解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做好调解工作。第二,在时间上,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合理放宽对调解案件适用时间、期间和审限的限制。第三,在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调解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法官配置、经费保障、物质装备等方面向调解倾斜,有效整合一切有利于调解的资源。加大保障力度,夯实调解工作基础。建立健全调解保障机制,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优先解决调解经费不足、条件欠缺、队伍不强等问题。第四,在工作机制上,积极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成效考评机制,健全调解激励机制,创新调解方法,提高调解水平。进一步总结推广调解工作经验,建立健全调解机制,谋求调解工作长远发展。重点抓好建立健全案件类型化调解机制和建立健全调解考评及激励机制。加强调解能力建设,提高调解工作水平。注重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进一步树立法官公正、文明、亲民、务实、廉洁的良好形象,逐步搭建起“学有平台,外有压力,内有动力”的调解能力培养长效机制。第五,紧紧围绕解决诉讼难、执行难、息诉难问题,进一步抓好调解工作重点环节。各级人民法院要紧紧围绕“两上升,两下降”的目标要求,努力抓好三个重点环节:一是抓好全程、全员、全面调解。要把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贯穿于一审、二审、再审、的全过程,要采取“引进来、托出去”等方式充分调动法院内外一切有利于调解的力量形成调解合力。二是抓好立案调解,充分发挥立案前的案件分流作用、立案后的调解引导作用、开庭前的调解解纷作用。三是抓好委托调解。坚持法院对委托调解全程的指导,不能将案件一托了之,放任自流,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坚持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效力,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要及时依法审查并制作调解书。第六,紧紧围绕“大调解”格局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调解制度的优越性。要加强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司法保障,做好对诉讼外调解协议的审查确认和强制执行工作。在加强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配合上下工夫,尽快建立资源共享、工作协调、职能互补工作机制,推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法院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

3 “调判结合”的回应。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最高法院在强化调解的同时也特别强调了不要片面调解,这一点至少在话语层面回应了“调判结合”,意味着最高法院在偏重调解的同时力图在调与判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而不是纯粹的“一边倒”,在一定程度上秉持了理性、冷静与客观的立场。如王胜俊在会议上指出,不论是调解还是判决,都必须立足于有效化解纠纷矛盾,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

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司法实践中,要科学把握适用调解或者判决方式处理案件的基础和条件。对于有调解可能的,要认真进行调解;对于根本没有调解可能的,要及时判决。…沈德咏也强调:

坚持“调解优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案结事了”。在加强调解的同时,要防止不当调解和片面追求调解率的倾向。对于当事人作虚假陈述或者使用诉讼技巧意在以调解拖延诉讼的,对于一方当事人提出的方案显失公平,勉强调解可能纵容违法者、违约方,应当及时作出判决;对于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的,应当认真履行对调解协议审查确认职责,必要时可以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确保调解协议不存在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的情形,不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不违背善良风俗和社会公共道德;对于当事人坚持要求法院裁判明确是非的应当尊重当事人选择。辨法析理,及时裁判。

同样,在《若干意见》第三部分也规范了调解程序,如经过aDR仍然调解不成的,法院应当及时立案、审判:开庭前从事调解的法官原则上不参与同一案件的开庭审理;调解作出的让步和承诺原则上不得作为判决的证据等。除最高法院强调了不要片面调解外,与会学者也重申了调解的自愿原则。不过,在习惯于“运动式”地理解主流话语的司法科层系统中,这样的关照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避免地方司法部门对调解“一边倒”的理解,仍然值得关注。

二、“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因分析: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基础

1 民事审判结构理论。所谓民事审判结构理论,是指以民事审判结构模型为核心,包括与之相关的司法体制结构模型,以及上述两个结构模型之间、结构模型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的生成机制、结构变迁的原因,动力机制、结构变迁的规律等,是一组旨在解释并预测我国民事审判制度发展变迁的理论假说。民事审判结构理论认为,我国的民事审判结构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方面是马锡五审判方式,这代表了民事审判结构中非程序化、强调实体公正、注重调解、人民满意、司法为民、群众路线的一极;另一方面是正式开庭,这代表了民事审判结构中强调程序、注重判决、法官消极中立、规范庭审运作的一极。简而言之,民事审判结构模型=“马锡五审判方式+正式开庭”。民事审判结构模型的两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正是促使民事审判结构不断发展变迁的内在动力(内因),并决定了其变迁的基本走向,必然是一时偏向马锡五审判方式,一时又偏向正式开庭。不过,这一模型本身尚不能回答结构于何时转变以及转变到何种程度的问题。

从民事审判结构的变迁史分析,民事审判结构的变迁正好对应了国家司法体制结构或者框架巾的“政治一法律”维度的变迁。这样的思路不仅能够回答上述问题,也同时可以建构一个新的结构模型。据此,民事审判结构理论提出,现行的司法体制结构不单纯是法律层面上的,而是由政治与法律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即司法体制结构模型=“政治+法律”,或者简称为“政法型”司法体制结构模型。同理,司法体制结构模型的两个组成部分之间也存在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也是促使司法体制结构不断发展变迁的内在动力(内因),并决定了其变迁的基本走向,必然是一时偏向法律,一时又偏向政治。

上述两个结构模型之间的关系是,政治与法律这两者在司法体制中的结构及变迁决定了司法体制的状况,而这又进一步决定了“马锡五审判方式+正式开庭”的结构及变迁,包括两者强弱对比、构成状况、动态变迁等,因此,民事审判结构模型变迁的外部动力(外因)即是“政法型”司法体制。司法体制结构中政治与法律之所以变迁,外部的直接原因是党与国家的政治决策,而深层原因则是为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凸显的矛盾和问题,故社会结构转型就是司法体制结构模型变迁的外部动力(外因),而从最终意义上分析,社会结构转型也是民事审判结构变迁的外因。

总而言之,民事审判结构理论将民事审判结构、司法体制结构与社会结构理解为相互关联的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外部关系是社会结构转型导致了司法体制结构的变化,而司法体制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导致了民事审判结构的变化。而且,只有恰当地回应社会结构转型的司法体制结构变化与民事审判结构变化,才是具有外部合理性的妥当的制度变化。同时,司法体制结构与民事审判结构内部构成要素的结构性矛盾,使得具备外部合理性的结构恒常处于一种或强或弱的内部紧张状态。“调判结合”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外部合理但内部紧张的结构。

2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因分析。所谓“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就是在处理案件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用调解方式处理;不论是调解还是判决,都必须立足于有效化解纠纷矛盾,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f2i该原则与2007年正式提出的“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原则相比,已经有了一个重要的变化:调判结合原则是指调解与判决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地位,而“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则是调解处于优先于判决的地位。以此为标志,法院的民事审判原则已经从“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过渡到“调解优先、调判结合”,但目的仍然是“案结事了”,因此,我国的民事审判结构,不论从形式还是实质,已经偏离了调判结合的中间状态,而进一步偏向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一极。不过,从话语层面分析,这一偏离才刚刚开始,两者仍然有“调判结合”共识。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院在强调调解的同时,也对一味追求调解的动向给予了适度的警觉,对判决给予了适度的关照。

根据民事审判结构理论,由于调解与判决之间的内在矛盾,调判结合的运作很容易偏重调解:而在司法实践中,在“调解优先”提出之前,实际上已在偏重调解的结构上运作了,因此最高法院此时正式提出“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可以认为是对司法实践中普遍现象的一种确认。不过这仍然是话语层面的重大改变,如果不真正重视判决并反思过度重视调解的倾向,这样的运作很可能会完全偏向调解,推动民事审判结构向极端化的马锡五审判方式移动,并解构审判方式自改革以来形成的法治新传统。

除了民事审判结构的内在矛盾导致结构的变迁之外,民事审判结构变迁也存在深层的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2007年以后调解政策的强化?调判结合存在的两条主线是“和谐社会一纠纷解决一调解”与“法治社会一秩序建构一判决”,Ⅲ如果说要强化调解,很可能是法院面临的前一主线的任务越来越重大。事实上,在最高法院看来,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导致了“和谐社会一纠纷解决一调解”这一主线显得越来越重要。

不过,社会矛盾高发、案件类型多、法律关系复杂、利益冲突加剧的情况并非近几年才出现。综合法院面临的基本情况,近两年来最显著的变化,大致表现在两方面:第一,2007年以来案件数量的急剧增长。2006年,全国法院民事案件收案4385732件,较上年增长0.13%;2007年底全国法院民商事案件一审受理数达到4724440件,比2006年增长7.72%;2010年底全国法院民事案件受理数达到上升11.56%。第二,涉诉上访与涉法上访在中的比例偏高,而中央对工作的重视,导致法院系统面临较大的政治压力,如何减少涉诉上访的数量与比例,尽可能“案结事了”,让当事人“息诉罢访”,是法院必须高度重视的政治工作。中央政法委员会2010年8月颁布的《意见》指出,“虽然经过近几年集中治理,全国涉法涉诉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涉法涉诉总量占全国比例仍然较高。”针对上述情况,最高法院于2010年7月24日出台了《若干意见》,鼓励aDR的发展,尽可能减轻流向法院的案件数量;同时也希望通过强化调解,节约司法资源,缓解审判压力,并减少涉诉。

仅就涉法涉诉而言,《意见》也指出,“要始终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等的衔接机制,依靠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自愿协商和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减少涉法涉诉问题的发生。”在2010年8月召开的“全国涉法涉诉丁作会议暨领导干部培训班”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强调,在审判工作中要强化调解功能,认真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构建诉讼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多方面相结合的矛盾化解机制,紧紧围绕“案结事了”这个目标。努力提高调解结案率和服判息诉率,防止诉讼纠纷转化为涉诉矛盾。

三、“调解优先”:社会结构层面的反思

上述分析表明,“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回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加剧的现状。应该是一个妥当的选择。最高法院希望通过此原则的确立,使得法院系统能够应对社会转型的需求以及由此导致的法院系统面i临的困境。不过,笔者认为,最高法院的这次政策转换,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社会结构原因的不当判断基础之上,“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很可能缺乏社会结构基础的支撑。不仅如此,最高法院还忽略了社会结构原因的一个重大变化,即社会的法治化取向。这将导致本次政策转换在礼会结构层面、“政法型”司法体制层面、民事审判结构层面产生“叠加效应”,导致双倍的负面后果:一是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法院系统面临的困境,而且还可能加剧困境;二是不仅不利于政治的稳定,还会凶为政治与纠纷解决的绩效进一步挂钩,而给政治运行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三是不仅不能满足社会结构的需求,还会进一步扭曲社会结构。同时,这三个层面之间还会产生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国家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如前所述,对于2007年以来案件数量的急剧上升。其主要原因并非社会的结构性矛盾”、的急剧上升。案件数量的急剧上升可能存在诸多原因,其中一个最重要、最明显的制度性原因是2007年4月1日施行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相比以前的诉讼收费标准,新收费标准极大地减少了案件的诉讼费用,而导致法院收案数飙升。此外,2007年底至2010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是导致相关纠纷迅速增加的非制度性原因。㈣对于涉法涉诉上访比例的偏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社会结构性矛盾方面的原因当然不能否认,但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近2-3年来社会结构性矛盾就比之前的更“高发”,而很可能维持大致相同的水准。笔者想要强调的一个更可能的原因是,在这个“走向权利与法治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而,涉法涉诉上访数量的居高不下和比例的偏高与公众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的成长有密切的关联。

从国家层面分析,近两年的宏观社会危机确实有增加的状况,如大规模自然灾害;、实施的恐怖分裂活动;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这些社会危机会产生并增加社会矛盾,但这些社会矛盾的产生是非制度性的、非体制性的、非结构性的,既不意味着社会整体的结构性矛盾相比以前更加严峻,也不意味着司法面临的社会结构性矛盾更严峻。不过,有一个现象确实使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所紧张,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公众对国家权力的网络舆论监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国家权力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其背后的逻辑是:在国家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逐步展开,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与民主意识不断成长的背景下,公众越来越要求国家权力(包括司法权力)必须在法律限定的框架内运作,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公众的监督提供了一个几乎不受限制的平台,我们的国家权力在如此“透明”的环境下运作还显得有些不习惯。

一个与法院有关的现象是,法院的裁判经常会受到以网络舆论为主的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如“彭宇案”、“许霆案”等;而当前的趋势甚至演变成案件尚未进入审判程序,网络舆论的导向性压力已经提前介入,如“邓玉娇案”等。甚至最高法院也承认,法院系统面临着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社会对司法的信任危机其实在背后有社会结构转型的逻辑,因此也有完全不同的意蕴:一方面是司法不能够回应社会转型的需求,导致社会对司法的失望;另一方面是意味着社会对司法的鞭策与期望。公众对司法的关注度是前所未有的,大多数舆论焦点事件最终都可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司法相勾连,这意味着法治、法律、司法已经成为社会日常生活中永远“在场”的常规话语,因此,这也不必然意味着社会矛盾的加剧,而更可能是社会公众法律知识与法治意识的成长并搭上了互联网这列“快车”。事实上。在“监督一回应”的循环往复中,往往能促进国家权力的法治化运作,形成良陛互动的国家一社会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社会结构现状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社会公众要求法治的倾向日益强烈,而国家对此还停留在以前的认识层面上——如果说在审判方式改革中前期社会公众的法律知识与法治意识还相对比较欠缺的话,当前似乎再也不能如此简单地下结论了。因此,当前社会的结构性矛盾之一是社会公众要求法治/国家不能提供法治的矛盾,而如果国家还坚持“强化调解”来处理,显然不是对症下药,尽管可以化解个案的矛盾,但总是显得社会矛盾高发、社会与国家关系紧张。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求法治/不能提供法治之间距离越大,就可以说社会矛盾越大,但解决方法显然不是强化调解,而如果决策者未能注意社会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涨的事实,就可能会加剧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这一结构性矛盾。

综上所述,将“调判结合”转换成“调解优先”,并且“强化调解”,不仅很可能是“错误估计了形势”,有夸大社会矛盾、超越社会结构现状之嫌,而且,面对日益多元的价值观和日益高涨的权利意识与法治意识,强化调解未必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及当下社会结构的真实需求。甚至还可能扭曲社会结构,逆转社会的法治化取向,从而阻碍国家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四、“调解优先”:“政法型”司法体制层面的反思

从“政法型”司法体制中政治与法律近两年的关系变迁来判断,政治色彩的渐浓与法律色彩的渐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最高决策层而言,根据2006年5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当时确定的原则仍然是“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而2010年8月出台的《意见》所反映的政策转变成了调解优先原则,据此可以认为是最高决策层认为目前的社会矛盾已经较数年前的社会矛盾更为高发。最高法院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工作中加强政治性的一面,应该是一个政治正确的理性选择,故最高法院强化调解的政策,具有其政治逻辑。

根据民事审判结构理论,司法体制中政治与法律的关系之所以变迁,直接的原因是党和国家的政治决策,但深层原因是为了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而如果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存在重大变化,则司法系统就需要主动或被动地改变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改变的目的是使司法体制结构符合或满足社会结构的需要,并因此保障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稳定。因此,假定在宏观社会结构层面,社会结构性矛盾确实有实质性的激增,而且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还很薄弱,则决策者的“调解优先”政策才是合理妥当的。如果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并不存在甚至恰好相反,则该政策很可能害大于益。

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最高决策层可能也误判了国家面临的社会结构现状,认为当前处于社会矛盾高发期,仅仅依靠司法/法律/判决难以应对社会矛盾,为保障国家一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顺利展开、社会的稳定以及政治的稳定,在国家一社会关系层面,国家应该更深度地介入社会;在司法体制层面,政治应该更深度地介入司法的运作;在具体的纠纷解决层面,国家应该动员更多的资源并更多地依靠调解,实质性地化解更多的矛盾。尽管将纠纷解决矛盾化解这一方面的问题以“未雨绸缪”的方式来对待似乎并没有错,但鉴于“社会矛盾未必上升,但社会的法治化取向明显增强”是当前社会结构层面的基本特征。从维护政治运行的稳定性、建构良性的国家一社会关系、保障现代化转型得以顺利实现的长远目标来看,这一政策转移多少显得有些“近视”甚至是“饮鸩止渴”。

政治对司法的深度介入将会直接导致司法的政治化,对于政治而言,其不良后果就是国家政治结构不得不毫无缓冲地直面恒常存在的社会日常纠纷,政治结构的稳定与纠纷解决的绩效直接挂钩,纠纷解决的风险就会转换成政治运行的风险(risk),并进一步形成现实的危险(danger)。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无论是否符合社会结构需要,司法的政治化过程本身就是从功能分化到功能集中的过程,从分权到集权的过程,结果就是政治从风险分化到风险集中的过程。故此,司法的政治化与西方法治理论的预设是冲突的。但是,基于法治建构的中国国情与中国路径以及法治建构过程的长期性之视角,司法的政治化与司法的去政治化可以视为国家层面针对社会结构的状况而刻意选择的法治建设策略,司法的政治化因而具有一种韦伯意义上的目的合理性。

司法的政治化尽管集中了政治的风险,但假如确实符合社会结构需要,则无论纠纷解决的结果如何(相比司法政治化不符合社会结构需求时的情形,公众对实质公正的要求相对要低,毕竟是社会结构的主动要求,但又必须大部分“靠谱”才能够使公众对政治的介入不失望,否则又可能逆转社会结构的需求),公众并不会或者至少难以质疑政治的正当性,进而不会影响其稳定性,政治的风险也不会轻易转化为实际的危险。当然,这不是社会的常态,换言之,需要司法政治化的社会结构是一种非常规的状态,是当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较大的矛盾、通过常规的司法难以解决时,而需要国家进一步介入的情形。如果社会结构不需要,也只有在纠纷解决未达致实质公正②时公众才会质疑政治的正当性,因为一旦达到实质公正,公众也无话可说,难以提出质疑。而只有在司法政治化不符合社会结构的需要,且纠纷解决未达到实质公正时,公众才有资格质疑政治的正当性,政治的风险才会转化为现实的危险而对政治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综上,司法政治化的风险与最终是否导致危险可以表述为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形:其一,司法政治化政治有风险但符合社会结构需要无论纠纷解决是否达到实质公正公众不质疑政治的正当性不影响稳定性风险不演变为现实的危险;其二,司法政治化政治有风险不符合社会结构需要但纠纷解决达到实质公正公众难以质疑政治的正当性不影响稳定性风险不演变为现实的危险:其三,司法政治化一政治有风险一不符合社会结构需要纠纷解决未达到实质公公众质疑政治的正当性影响稳定性风险演变为现实的危险。尽管只有最后一种情形才会导致现实的危险,但是,一方面,由于政治不像司法一样拥有一整套通过程序公正、司法中立消极等独特的方法技术消解风险的精巧机制,所以政治必须“实打实”地“让群众满意”;另一方面,国家既不可能也不应当对所有纠纷的实质公正负责,而社会日常纠纷总是存在无法实质公正解决的情形,政治又没有办法“实打实”地“让群众满意”,即完全的实质公正在现实中是无法企及的目标,因而这种危险又有某种必然性。因此。总体而言,司法政治化会倾向于增加政治的现实危险。

社会治理解决方案篇2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是解决政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检院、省院和分院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做出了周密的部署,作为基层检察院要真正落实各级组织部署,搞好教育活动,就必须深刻理解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时代特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以及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应当重视和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对此,笔者谈三点意见。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决策,符合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需求和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罗干同志在中政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斯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要适应现阶段形势要求,必须进一步明确执法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政法干警头脑。要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确保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切实提高政法干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罗干同志的讲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学习罗干同志讲话,我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不仅是一项重大决策,而且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以下四个方面能够充分说明这一点:一是经济发展,人们追求政治民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的需求不断发展,从需求食物、居所和安全,到追求政治民主、寻求社会尊重和平等,社会需要执法为民、公平正义这一法治理念。二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体现依法治国,法治理念就必须顺民心、合民意。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需要政法机关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世界法治文明的成果。宽严相济,疑罪从无,教育挽救,以及变究问式庭审为控辩式庭审等,都是一些具体体现。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首先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增强开展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版权所有

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只有全面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才能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内涵。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指导检察实践,在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深化改革、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思想有新认识、工作有新举措、队伍有新面貌上来。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增强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坚定改革方向、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对于检察机关来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干警对这项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克服与己无关、思想厌烦、消极应付等不良情绪,主动认真搞好学习培训,在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上下功夫。

要认真搞好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以及参加轮训等形式,增强学习培训的效果。全体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参加培训学习,把培训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课,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在搞好培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形成高质量的理论研讨成果,通过理论研讨会和网络等方式交流。

二、现实执法理念存在的问题,反衬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鉴于我国几千年封建法律思想观念的承传和建国后长期"左倾思潮"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社会法治理念中存在许多问题与偏差,制约和阻滞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当前司法机关在执法理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

即在价值观念上,重视刑事法律的惩治功能,忽视其保护人权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功能。政法机关被简单地视为工具,甚至认为打击是第一位的,保护是第二位的。强调保障人权会对犯罪打击不力。在执法中人权意识淡薄,特权思想浓厚,随意抓人、捕人。习惯有罪推定,先入为主,重口供,轻其他证据。重从重从严,忽视按照宽严相济的形势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案件从宽从缓处理。

(二)重实体,轻程序

即在执法观念上,程序工具主义、虚无主义还有很深的影响。不少执法人员认为,只要查清实体问题,案件没有搞错,就是依法办案了,程序违法不算违法。有的办案手续不全,文书不规范;有的不能按照法律规定全面把握逮捕条件,以捕代侦;有的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财产。"重实体,轻程序"是造成司法不公、执法不文明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处理的涉法上访问题看,很多执法过错都是出在程序不完善和不严格遵守程序上。

(三)重办案数量,轻案件质量

即片面追求办案效率的政绩观,忽视了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与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执法理念一脉相承,并受工作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利益驱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片面强调办案数量轻视执法质量,办案下指标,搞攀比,不该立案的立案,立凑数案,有的将经济纠纷当作刑事案件立案。

(四)重配合,轻监督制约

法律规定,办理刑事案件,公、检、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但在执法办案的实践中,强调配合的多,认为这是关系到与犯罪作斗争的立场、态度问题,强调形成合力,不愿意接受制约监督,认为是找茬子,过不去,有的检察机关不敢监督,怕影响关系,照顾面子,搞迁就,放弃法律赋予的把关、监督、纠错的职责。配合有余,监督不足,有的导致错案的发生。

(五)重就案办案,轻运用司法职能维护和谐稳定服务大局

在执法中,存在单纯的办案思想,就案办案,机械执法,简单地对号入座,不善于运用刑事政策指导办案,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的大局观念比较淡薄。重打击轻教育预防,重判决轻调解,重监管轻教育改造,重法律效果,轻政治社会效果。有的办案中不讲方式方法,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经济发展,有的执法缺乏文明作风和人文关怀精神,导致滋生怨恨情绪,有的案件办结,引发新的矛盾,引起涉法上访。

(六)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

即本位主义的执法观,损害了法制的统一。由于执法机关现行的人、财、物管理体制受制于地方,一些执法机关往往以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为重,在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的案件中争取管辖权,对一些执法难度大、无经济利益的案件又相互推诿,或者为"保护"本地企业及本系统部门不顾司法公正,偏袒一方当事人。

(七)执法作风、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存在问题。

在我们一些检察人员中,无论是执法作风,执法水平,还是办案质量,以及队伍素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执法观念陈旧,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水平不高,办案质量跑粗,给公正执法和执法为民带来一定影响。

因此,现实执法理念存在的问题,也反衬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要搞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必须认真查摆在思想认识和检察工作中存在的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这是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为使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全体干警必须在查摆问题上下功夫,认认真真地按上级要求搞好对照检查。

要本着联系实际、边学边改、边整边改、解决问题的原则,进一步解决好在专项整改活动中查摆出的制约检察工作发展的执法水平不高,办案能力不强,执法观念陈旧,工作作风漂浮等问题。要按照分院“面对奖牌找差距”活动中确定的“四个对照”的要求,进一步查摆和反思单位、部门和个人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荣辱观、队伍素质、案件质量、执法思想、执法作风和“三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自查、互查、上下帮查等形式,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挖思想根源。要从执法思想、执法观念上找差距,从职业道德、执法作风上找差距,从执法水平、办案质量上找差距,使全体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认识上更加深刻,在行动上更加自觉。

查摆的效果怎么样,最终要看依法治国的理念是否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是否牢固,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否明确,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是否真正确立,党性意识、党的领导的观念是否坚定。对查摆的问题要人人反思,深刻剖析,深挖根源,找准症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促进问题的整改,推进各项检察工作的落实,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公平正义。

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需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

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解决了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思想和工作上的突出问题,这也是衡量这次教版权所有育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必须扎扎实实抓整改,使干警在端正执法思想、解决突出问题上见成效,并牢固树立“七种意识”,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清廉从政的意识,牢固树立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意识,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牢固树执法为民的意识,牢固树立平等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政法工作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意识,牢固树立党性意识。要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取得好效果,特别是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明确责任,加强教育活动的领导。这次教育活动,时间长、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这就需要对教育活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必须切实负责,认真推进,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检察长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各主管副检察长和科长要分工负责,具体指导,检查落实。院班子成员既要做到带头学习,带头查摆,带头整改,又要搞好思想发动,解决干警中存在的厌倦情绪,把干警的思想统一到各级领导机关的部署上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中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一岗双责”,教育、业务两手抓、两不误。

2、统筹兼顾,搞好活动与工作的有机结合。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我们必须坚持突出四个特点,一是要坚持开拓创新。无论是在教育活动的形式上,还是在教育活动的方式上,以及在教育活动的成果上,都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效果。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检察工作实践,真正做到公正执法,执法为民,廉洁从检。二是要坚持结合实际。一定要承认自身存在的差距,要实事求是地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无论是学习、查摆还是整改,都要结合我们每名领导干部和干警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一定要克服与己无关思想。三是要坚持解决问题。要通过教育活动使每名干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得到改正,执法思想得到端正,执法水平特别是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真正解决问题,不走过场。特别是要在抓好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检察队伍素质上下大力气,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四是要坚持统筹兼顾。要打牢思想基础,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规范执法行为、深化专项整改等项活动结合起来,与实现省院考核目标和分院全国争先的“六突破”58个项点结合起来,处理好工学矛盾,做到各项活动有效果,检察工作有成绩,争先目标能实现。

社会治理解决方案篇3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富民强县”总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着力破解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社会秩序紊乱等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深化依法治县工作,要实现“两个健全,三个提高,四个降低,五个百分百”。两个健全,即乡、村(社区)依法治理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规范公众行为、行政行为等各项社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三个提高,即公民法律意识、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四个降低,即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越级上访、闹访、缠访事件发生率,重大发生率,徇私枉法、冤假错案及违规执法发生率得到降低;五个百分百,即国家公职人员、在校青少年法制教育普及率,国家公职人员年度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及合格率,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合格率和持证上岗率均达100%。

1、建立健全依法治县组织领导机构。乡党委对依法治县工作实施全面领导、乡级各单位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完善普法依法治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一把手”负责制,统一部署,细化任务,组织人员,安排经费,抓好落实。

2、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乡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制度》,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制度要求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等职能。

1、突出法制宣传针对性。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要大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条例》、《节约能源法》、《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招商引资等密切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征地拆迁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

2、创新法制宣传方式,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要充分发挥黑板报、横幅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法制宣传。以“法律七进”为载体,以“学法、守法、敬法、用法”为主题,在全乡范围内以黑板报、横幅的形式广泛宣传法律知识。以动员会、讨论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集中开展依法直线宣传教育活动。

1、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以及调研、听证、合法性审查、调查评估、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增强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努力实现科学、民主、合法决策。要建立作决策、上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安全生产、价格调整等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前风险评估。要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确保行政决策行为规范。

2、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的、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定期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提高政务公开质量。

3、建

立健全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以及调研、听证、合法性审查、调查评估、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增强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努力实现科学、民主、合法决策。要建立作决策、上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安全生产、价格调整等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前风险评估。要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确保行政决策行为规范。4、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的、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定期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提高政务公开质量。

5、严格行政执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问题。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县政府每年要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对年度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评议考核,切实规范行政执法。

1、大力整治和规范社会治安秩序、城市管理秩序和市场管理秩序。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电力市场、土地市场、城市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活动,做到活动有方案、有行动、有成效,强化地方、行业依法治理。

2、加强基层依法治理。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民主法治村(社区)”标准,强化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村委会定期向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报告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村务、政务公开制度,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

1、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认真抓好责任制的落实,年终按要求进行考评,强化“一票否决”制度。

2、充实和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坚持“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司法主办、部门参与、联合调处”“五管齐下”的大调解工作模式,进一步落实定期排查、敏感期排查、专项排查和领导包案调处等工作制度,坚持从源头治理,积极引导群众把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首要选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3、积极处理案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领导责任制,完善主要领导接待日制度和干部下访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做好上访群众的矛盾化解工作,认真贯彻__组办〔2014〕3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全乡依法治县宣传活动。

4、大力整治和规范社会治安秩序、城市管理秩序和市场管理秩序。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电力市场、土地市场、城市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活动,做到活动有方案、有行动、有成效,强化地方、行业依法治理。

5、加强基层依法治理。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民主法治村(社区)”标准,强化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村委会定期向党员大会和村民会议报告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村务、政务公开制度,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

1、切实抓好政法队伍建设。要以综治办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素能教育和专项业务、岗位技能等培训,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从严治警,改革管理制度,开展“六个严禁”专项治理,努力提高整体素质。要切实加强“一庭两所”建设,从人员、经费及装备上予以保障。

2、要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为重点,推进政法工作全面发展。审判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审判和执行工作力度,认真执行《司法公开六项规定》,确保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公开。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的原则,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目标。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制度,细化明确司法救助申请条件和标准,以政府财政拨款形式落实司法救助专项基金,保证司法救助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乡纪委要积极预防和查办在工程建设、征地拆迁、政府采购等领域中发生的、权钱交易犯罪案件。要加强对侦查活动和审判活动的监督。派出所要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活动,加强对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的管理,进一步增加电子探头的数量,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注重在社区、车站等部位和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人群中建特情和信息员,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监控管理,严厉打击利用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降低六类刑事案件和可防性治安案件的发案率,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努力实现帮教率达95%以上,力争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网络,每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低于100件,最大限度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加强对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承办群体性案件、重大敏感疑难案件报告制度、案件涉访问责制度和违法违规执业处罚机制,净化法律服务市场。

1、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认真抓好责任制的落实,年终按要求进行考评,强化“一票否决”制度。

2、充实和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坚持“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司法主办、部门参与、联合调处”“五管齐下”的大调解工作模式,进一步落实定期排查、敏感期排查、专项排查和领导包案调处等工作制度,坚持从源头治理,积极引导群众把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首要选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社会治理解决方案篇4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成效;思考

案例式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在1921年首创,该教学法一经问世,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其在培养应用型、实战型、技能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独到的功能和效果显示了在教学领域的强大生命力。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将之作为必修课列入大学的课程体系。该课程的开设,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到了思想保障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将之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按照新时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编订统一教材,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实施方案(“05方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迈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50-60年代模仿苏联课程和教学体系;70-80年代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课程和教学体系;90年代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并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教学虽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直存在着重理论和研究,轻实践和应用的弊端,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显得枯燥无味,导致广大青年学生缺乏政治理论的学习热情。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通过两难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选定的含有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进而达到理解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设计和激励,通过典型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案例中所隐含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受和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时代需要作出的呼应,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自身特点,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内在要求。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特点

比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和引起广泛关注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对问题的见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三是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案例分析,用事实帮助学生解决认识上的是非,澄清理论上的迷惑,打开发散思维的天窗,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战性”;四是促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培养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将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的引用,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发展,将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的目标。

当然,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独立地完成一门课程的全部任务,也不是否定其他教学方法的依据。同样,实施案例教学,并意味着对理论教学的全盘否定。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变革中,广大思政教育者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案例教学、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必要的理论教学,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掌握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论知识在模拟情境中的应用,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延伸;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社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具象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克服理论知识灌输传统习惯的影响,用案例教学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又要充分重视理论知识对案例分析的工具作用,不能有失偏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和分析,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运用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阐述理论或概念而进行的举例分析,而是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对某一事件的描述(案例)和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理解原理、巩固概念、深化知识、巧用方法的目的。用于教学的典型案例的选择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具有决策导向性。通过案例教学,营造虚拟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案例之中,参与问题的认定与问题的解决,作出自己的评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本为本、注重概念和理论知识灌输的注入式教学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达到学以致用,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取得的成效

多年来,我院一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格人才,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致力于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开始,选择部分教学班级进行案例教学的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09年在总结试点经验,进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引入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深入分析研究,探寻破解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困境的办法: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价值取向的变化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非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在学生中开展了广泛的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心理诉求,征求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对课程教学的要求。调查分析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运用基本原理来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引导,不能体现政治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使得课程内容显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实施案例教学,精选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意义,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鲜活案例,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破解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困境的有效办法。例如在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章时,没有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而是选取了1958年10月中旬发生在湖北省当阳县跑马乡一夜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典型事件作为分析对象,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本事件产生的原因,讨论我们从中应吸取的教训。通过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而产生对党的针对国情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与认同。

(二)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试点阶段和全面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注重实际调查,系统开展思政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专项研究,借鉴案例教学法在其他教学领域的成经验,根据案例教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施程序、教学规范和实现步骤,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并公开发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精心编辑“三贴近”特色的典型教学案例,初步形成了由“教学引导案例”、“课堂讨论案例”和“课外思考案例”组成的教学案例体系,实现了教学案例的模块化。正式出版了《教学案例》和《教学案例》,并分别被评为校级精品教材。及时跟踪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关注目标,实时修订教学案例,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贴近”案例教学体系。

(三)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中心,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同步改变课程的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考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方法,突出能力考核。具体实施上采取理论知识学习考察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考察和行为表现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考察和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的“三结合”综合考核方法。

五、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体系的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保障不力。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案例式教学的保障体系。一是投入不足,还未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充足的财力和物力的保障。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师资培训、购置教学资料、收集相关信息以及编写教学案例等均需要学院提供资金和各种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二是教学团队建设。广泛搜集资料、编写高质量教学案例,预设问题,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程序,对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批改和指导,都使教师工作量骤然增加,必须扩大教学团队,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

社会治理解决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县政法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从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面动态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着力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安定、有序、和谐的新。

二、目标任务

通过活动的开展,努力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各级“两会”的顺利举行,确保党的“十”胜利召开;“三个减少”:即群体上访事件减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难点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减少;“四个到位”:即排查责任到位,调处化解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宣传教育到位;“五个一批”:即排查一批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调处一批社会矛盾纠纷,消除一批不安定隐患,打击一批违法犯罪人员,教育一批干部群众。全力打造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率高的和谐稳定环境。

三、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矛盾纠纷集中化解年活动取得实效,决定成立全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由吴伟宗同志任主任,吕道兴同志任副主任,负责面上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

四、工作内容

(一)活动时间安排:全年

(二)活动阶段划分:分三个阶段实施。

1、宣传发动、排查摸底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领导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分层召开动员会议,采取“边宣传,边排摸”、“边排摸、边调处”的方式,要层层宣传、全面发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要通过深入、细致、全面的摸底排查,全面掌握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底数和不安定因素的基本情况,确保不漏掉一个矛盾,不放过一个问题,把全部隐患纳入视线,确定重点对象,为有效化解、调处各类社会矛盾奠定基础。要对排查出来的矛盾隐患,立即落实人员及时化解,不使矛盾扩大激化,酿成后果。

(1)、各办事处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深入宣传、调查摸底,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及群众举报等形式,对矛盾隐患、隐患、社会治安隐患进行一次地毯式大排查。排查的重点:因村级财务管理、新农村建设、拆迁征地、违章建房、山林土地权属、祖坟祭祇以及经济往来等引发的社会矛盾。通过排查对影响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准。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和不安定因素要进行分类梳理,登记造册,建好帐。

(2)、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各办公室、办事处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结合职能认真开展排查,将社会治安混乱的部位、地段列为重点治理区域,将排查出的重点户、重点人列入重点管理范围,切实抓好对重点人员和重点要害部位的管理和监控。

2、集中调处和动态调处相结合

对排查出的和上级转送交办的案件,要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成立专门班子,采取有力措施,分门别类,突出重点,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员,一案一策,逐案解决,对每个案件的办理情况要建立帐。

(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采取边排查边调处的方式进行。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和不安定隐患要认真落实包案制度,采取“定工作职责、定调处人员、定解决方案、定结案时间”的“四定”措施,包案调处。做到不调查清楚决不放过,不解决到位决不放过,不彻底化解决不放过。能当场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对当场解决不了的,先稳定群众的情绪,向群众解释清楚,并详细记录在案,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正确引导、积极协调、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政法办与公安派出所、交警队要针对当前的社会治安特点,深入开展“优化治安环境、打造平安”活动,认真落实“严打”和专项整治的各项措施,坚决遏制刑事犯罪案件的高发态势,有效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确保社会治安状况的稳定好转。要切实加强公共场所、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人群和重要设施的管理防范,坚决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和突出问题,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3、定期与随机督查

这次全镇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结束后,各办事处、镇综治成员单位对活动年工作情况要进行一次认真总结。综治办将组织人员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落实、成效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深入宣传教育,扎实调处矛盾纠纷。各办事处、镇综治成员单位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对这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尽快作出具体安排,抓紧组织实施。

(二)注重实效,切实解决好来信来访及矛盾纠纷。坚持排查、调处统一,对排查出的各类问题,归口调处、分类化解,切实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各部门要配合联动,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工作质量,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绩取信于民。

社会治理解决方案篇6

一、全面认识法院的职能作用,把综合治理的方针作为自己的业务指导思想。

审判案件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责,也是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这一规定要求人民法院不仅应做好审判工作,同时要通过审判活动和其它活动对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我们法院并不是单纯为了审判案件而审判案件的,不能单纯以审判代替参与,而应“用它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预防和减少各类犯罪与纠纷的发生,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因此,要全面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不但要始终紧紧抓住审判这条主线不放,正确、及时、合法地审判处理好各类案件,还要不断拓宽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领域,坚持审判案件与拓宽服务相结合,通过一切合法有效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而实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教育人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的目的。这既是法院职能所决定的,又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民法院在审判刑事案件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查明犯罪事实,根据刑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才算适当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而且要把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的方针作为自己的业务指导思想。如在查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时候,可以究其犯罪的原因,对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在确定罪与非罪,应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的时候,应严格依法办事,区别对待,为综合治理中的严厉打击或教育挽救、改造打好基础。在宣判时,可考虑扩大办案效果,为综合治理中的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以丰富的审判实践为基础,在党委决策中发挥参谋作用。

在综合治理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人民法院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对于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便于党委在进行决策时作参考依据,从而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在综合治理的宏观决策上,人民法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挥参谋作用。1、通过参加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作为成员发挥在决策中的应有作用;2、在政府的重大行政事务中,如企业破产、群体性上访等重大事件的处理中,法院通过参与解决和提供咨询,以这些事件的妥善处理,发挥积极的参谋作用;3、通过审判具体案件,对各部门、单位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管理上的漏洞,及时依法向行政机关及有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帮助他们理顺关系,完善制度,以减少工作中的失误;4、通过审判工作发现带有普遍性和社会性的问题,向党政机关和综合治理领导机构提出宏观的建议和决策。

三、抓好各类案件审理及执行工作,依法调节好各种社会关系,强化监督机制,以公开保公正,确保社会稳定。

综合治理,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法院要充分利用审判职能,抓好刑事审判工作,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及时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惩处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为综合治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调节社会关系的职能作用,减少不安定的社会因素。就我院来说,平均每年要审结近1000件民事、经济纠纷案件,这就意味着每年要有近1000件左右的纠纷要通过法院来解决,人民法院能否正确地处理好这些纠纷,对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运用审判职能,维护社会稳定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我院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运用审判职能,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平息论争,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为维护和静的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充分运用审判职能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打击功能,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近年来,我院从当前的社会治安实际状况出发,根据州委、县委和巴州中级人民法院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打击功能,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依法严惩了一批盗窃、抢劫、抢夺犯罪分子。我院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一方面坚持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一律从重从快,决不手软,充分体现了严打和从重打击的方针。对应当判处财产刑的,依法判处财产刑,彻底摧毁犯罪分子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坚持理性严打,重视依法办案,做到从快,快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从重,重在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之内,不搞破时限的突击结案,不搞法外加刑。始终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强调“稳、准、狠”,严把案件事实、证据、程序和适用法律关,确保案件质量,确保每一案件均办成“铁”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有力地震慑了犯罪,促进了社会治安形势的好转,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充分运用审判职能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调节功能,努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运用审判职能平息诉争,化解矛盾是维护稳定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院坚持以稳定统揽民商事审判工作,运用审判职能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调节功能,妥善调解和判决了各类民商事案件,仅2006年一年,我院审结民商事案件近1000件,平息了诉争,有效地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在审理这些民商事案件中,我院法官坚持平等保护的原则,在公正审判的同时,注重做好调解工作,特别是涉及面广,涉及人数众多的民商事案件,注意加大调解力度,防止矛盾激发引发,如在去年,我院受理民商事案件中通过调解结案的就有700多件,调解率达72%,很好的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充分运用审判职能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保护功能,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近年来,我院在严厉打击各种犯罪的同时,依法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强了社会的安全感。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我院注重公正地审理好每一件民商事案件,特别是通过依法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案件,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依法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及时审理涉及企业下岗职工,低保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众利益的案件,使一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同时我院还加大对申诉案件的复查工作,对申诉复查确有错误的,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改判。为保护弱势群体,让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我院认真落实最高法院司法救助规定,对诉讼费用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4、综合治理,就是要严格依照法律办事。生效的法律文书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处理具体案件所作出的最终结果,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人民法院要进一步强化执行措施,充实执行力量,要充分发挥综治基层组织群防群治的网络优势和领导责任制的激励约束优势,将执行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建立基层协助执行工作网络,多管齐下,确保生效的法律文书确认的权利、义务得到兑现,维护法律的尊严。

5、认真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加强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权力失去监督就会产生腐败,人民赋予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审判权力,因此,要认真用好这一权力,加强自身的内部监督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违法办案与错案追究制、当事人评议制、案件催办制、案件检查和超时限催办等制度,加大追究力度,对贪赃枉法,循私舞弊的要坚决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经常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同时要拓宽监督渠道,自觉、主动地接受党委、人大、检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充分发挥举报中心的作用,将审判活动更多地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司法公正。

四、以法制宣传为职责,配合有关部门多渠道开展普法教育工作,积极推进普法工作。

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实现综合治理的基础,我院平均每年要审结1700余件各类案件,也就是说。每年至少有1700余人不同程度地接受人民法院面对面的法律教育(不包括旁听案件审理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的法制宣传教育,但这与实现综合治理的要求还相差较远,人民法院还必须与新闻媒介密切配合。通过对典型案件的重点宣传报道,以案释法,让更多的公民接受法制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为综合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人民法院审理的大量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之外,均实行公开审理。所有案件均公开宣判,对案件审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法制宣传和教育的过程。

我院近年来充分运用审判职能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教育功能,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每年利用3.15消防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12.1的预防艾滋病日、12.4的法制宣传日等,我院法官都要积极上街,进行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为群众解答各种法律问题。二是我院多次选派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法官深入中小学校举办法制宣传教育讲座,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未成年人犯罪。三是法官进社区进行法制教育。今年,我院开展了法官进社区工作,主要是采取巡回法庭的形式进驻社区。法官进社区后,立即开展工作,他们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日,法制教育讲座,社区公开审理案件等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制意识。

要促进综合治理,人民法院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还应进一步拓展工作面。首先,要提高认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人民法院工作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参与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要在法院干部思想中改变法制宣传工作可有可无、事不关己,或者是软任务的不正确思想。其次,要加强领导和工作规划,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进行安排,逐步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人民法院宣传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第三,要逐步形成电视宣传报道为龙头,广播、报纸等多种宣传手段一齐上的法制宣传的格局,使法院法制宣传工作产生更广泛的作用。

五、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和司法联络员工作。

这是人民法院坚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指导基层调解组织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责,重点应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建立民情信息网络,开展业务指导,及时掌握纠纷苗头,帮助基层调解组织使大量民间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企业中建立经济司法联络员,对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法制建设十分必要,要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范围,充分发挥其法制宣传员、合同管理员、纠纷调解员、信息联络员、人民陪审员的作用。

社会治理解决方案篇7

关键词:法律的社会功能;个案公正;社会保障法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我国的法治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吴邦国委员长宣布我国已经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立法成果丰硕,而法治建设的程度依然有待提高。

其实法治中国的建设过程,也是法律功能的实现的过程。主席曾经指出过,中国的问题在农村,根本的问题在于农民,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才能解决好中国的问题,所以法律的社会功能的实现,也应当围绕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来展开,这是文章的出发点。

一、法律功能和法律社会功能简述

法律功能的涵义,目前在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基本上可以表述为法内在的具有的功用与效能即法律的功能。具体来讲,法律具有规范功能①和社会功能。

法律的社会功能,则是以法的根本性质和目的为出发点来分析法律的功能,是一个更为复杂和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讲,学界认为法律的社会功能分为法律的政治功能、法律的社会公共功能、法律的经济功能、法律的文化功能等等。

在这里,由于我更多的想谈农村的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所以主要谈的是法律的社会公共功能。根据我过去在农村工作的经历,把法律的社会公共功能在农村的体现大致解释为吃、穿、住、行及精神生活五个方面。我们把握中国问题,就必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任何单方面的行动都不会取得成功的。法治中国的建设,不仅要在理论上下功夫,也要实实在在的结合我们的法治实践。

二、中国农村法治建设中法律功能的实现

(一)学者对农村法治现状与对策的分析

有学者曾经把中国农村的法治现状做过深入的分析,分析的结果,大致归纳为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基层干部的法律知识普遍缺乏,法治意识普遍淡薄,“重人治、轻法治”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二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依然存在,农村的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形势趋于复杂,不稳定因素增多。造成法治建设在农村更加举步维艰。三是农村司法机构不健全,群众依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同时,他们也谈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归纳起来,对策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努力缩小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从二元走向一元,构建城乡新结构;三是加强教育宣传,倡导遵法守法;四是完善司法改革,建立公正司法制度;五是进一完善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制。

上述现状分析,从宏观上看毫无疑问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并且每一条都有相关的分析,对我国农村的法治建设的建议也比较合理。

(二)、对于学者们提出的对策的微观质疑

学者们的研究很多,也很深入,但更多的是大框架的对策研究,我非常尊重大家的研究成果,大家对我们的农村问题的现状分析在理论上也是很全面的。但是,继续把这种大框架的理论讲下去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从微观上去再做把握的。

理论上的东西我们不必要讲得太多,太多也不切合实际,解决不了我们的实际问题,而且有的研究脱离实际。理论上讲得很好,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更简单一点讲就是所研究的问题解决了吗?解决不了所研究的问题,不管理论上多先进,同样没有现实价值,因为对老百姓所关注的东西不太对口,老百姓不是关注研究出了多少成果,他也没法关注这些东西,而是看能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在于各种法律制度、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让人吃不吃的好、穿不穿的暖、住不住的舒服、可支配收入宽不宽裕、各项风险有没有转移承担、精神文化生活有没有保障、思想解放程度高不高等等…

讲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从二元走向一元,构建城乡新结构。其实这是宏观上的事情,也是国家宏观方面做的,这类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了,决策者很可能一直都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但要解决的是微观的问题,需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现在很多人类似的大话空话都会讲一大堆,但对于具体的问题的解决不知所以,实事做不好,老百姓是不买账的。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如果一味的局限在喊口号,拉条幅、发宣传册、写总结、做汇报,这样的宣传教育的效果是不够理想的。

谈到建立公正司法制度和完善法律监督机制,或许我们应该想办法怎么样去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度建设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三)农村法治建设中实法律社会功能的对策

要在农村法治建设中体现出法律的社会功能,笔者认为就是要把农村法治建设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农村,转移到农民身上来,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实现个案公正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当然是法治建设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必须的过程。真正意义的宣传教育不在于理论的宣传而在与司法实践,司法实践又体现在司法个案的解决,个案的导向性非常大,尤其是在仍以熟人社会为主的农村,其影响范围是很广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相对较低,但是这不影响他们对公平公正的理解,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才会让老百姓更信服法律。而老百姓能够信仰法律,那么我们农村法治建设的基础才能稳固。所以笔者认为个案的解决,才是最好的普法教育。

2、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之于法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前面我已经提到,将农民的问题解决好,关键是看吃、穿、住、行和精神生活五个方面,而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当然,这是在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的前提下,并不能抛开经济的发展来谈社会的建设。

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政策,往往能够给来老百姓带来福利,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有法律保障的前提下解决得到了解决,其社会意义是巨大的。所以即使农民文化素质再低,也会由于看得到的正义得到了伸张,得到了保障,从而便会自觉的遵守法律,依靠法律,信仰法律,那么法律功能不就实现了吗?

因此,在农村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如果做好了个案的公正和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建设这两方面的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依法、信法,便是很好的实现了法律的社会功能。而法律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法治中国在农村的建设无疑是最好的答卷。(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1.

[2]王大伟《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理论前沿》2008年第24期

[3]崔二玲.《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法律功能的实现》[J],p2-27

[4]韦吉莉《对农村法治建设的思考》中国法院网

http:///article/detail/2009/11/id/381522.shtml

社会治理解决方案篇8

近年来,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市、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全区综治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按照省、市综治工作的部署要求,团结奋斗,紧密配合,齐抓共管,为维护全区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1、社会治安比较平稳。今年以来,全区有30个社区列为“无刑事案件社区”、33个社区列为“平安社区”;未发生大的有影响的,中央门地区治安案件案发率明显下降。

2、严打整治成效明显。中央门地区和四大专业市场治安、市容、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涌现出五塘新村二段、热南五段、清江小区、象山小区、四平苑、东炮台和张家圩等一批综合防范先进社区居委会。下关区被省评为“创安工作先进区”,中央门综管办、四所村派出所被省评为“严打整治斗争先进单位”;区综治办等7家单位被市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区公安分局等5家单位被市评为“严打整治斗争先进单位”;“无刑事案件社区”和创“平安社区”活动成效在全市名列第二、第三。

3、维护稳定措施有力。制定下发了《下关区2003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区委与各系统、街道,街道与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居委会与居民住户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建立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信息网络,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举办顽固分子普法学习班,全区教育转化率达66.6%,实现“一个零指标”和“三个不发生”的目标;流动人口集中清查规范管理;进一步开展禁毒专项斗争;每天出动110在辖区内不间断巡逻,每天组织专门警力对辖区内重点路段、场所进行巡查整治。

4、防控基础得到强化。公安整合力量,进行“三队一室”改革,特巡大队划归分局;调整防控布局,加强一线力量,最大限度把警力压向街面;采取一台主机多探头方法大力推广技防设施。中央门综管办投资30余万元购置安装了集监控矩阵、多画面分割和录像为一体的电子监控系统,在中央门长客站广场、南京商厦广场、白宫大酒店、金桥玉桥市场等重点部位和地段安装10个360度旋转的监控探头,对中央门地区路面状况实行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动态监控。

5、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520万元,建立了410人的社区保安队伍,填补治安防范空隙,压减犯罪分子的作案空间;调整充实44所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科学整合群防群治队伍,全区有8000多名志愿者积极投入加强社会治安各项活动。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1、政治斗争形势依然相当复杂。等组织、敌对势力的渗透捣乱破坏活动始终没有停止。出现新的“全能神”组织,影响很大,发展很快。短短一个月时间,先后在我区就有十余人被发展为其组织成员,甚至包括两名宗教堂点负责人。

2、社会矛盾纠纷产生新的难点。企业三联动改制、老城改造拆迁和“三小车”整治等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增多。如南京长江链条厂、南京肉联厂、白云石矿等企业单位在改制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引发群体性治安事件。

3、各类犯罪案件出现新的情况。今年以来,辖区陆续发生1.29恶性杀人分尸案、南堡新寓案、喜之郎果冻系列投毒案、5.14系列团伙飞车抢劫案、九家圩39巷附近发生伤害致死人命案件、热河路周边地区连发三起两个涉恶团伙参与的持刀聚众斗殴案件、中央门和家乐福地区多起团伙抢劫盗窃案件以及其它经济犯罪案件、非法传销经营案件、涉毒犯罪案件等。突出的是抢劫案件增多、案件增多、盗窃案件增多。

4、治安经费不足办公用房困难。如:中央门综管办日常办公经费每年100万元,原来由有关企事业单位分摊解决,因企业有抵触情绪,经协调现改为由市财政、市城建每年分别补助50万元解决。但迄今为止,市里仅拨付70万元。另外,综管办目前共有人员114名(包括临时工)人头经费也不足。三汊河与二板桥派出所、热河路与车站派出所调整合并后办公拥挤,车站所还有部分人员只能在原热河路所办公;中山桥所因用房限制无法与车站所合并;公安分局办公大楼和中山桥、热河路所又面临拆迁。中央门综管办办公用房2001年6月市委书记办公会规定:永久性办公用房在玉桥二期建设中协调解决。但至今仍然没有着落。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建议:

1、切实加强领导,深入普法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省、市、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担负起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政治责任。要正确估价当前社会治安面临的形势,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度。深刻认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搞好政法、综治工作的内在联系,花大力气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加强“四五”普法宣传,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把“严打”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四五”普法规划,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向纵深发展;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起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激励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坚决打击利用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力度,努力铲除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保护和促进先进文化的前进和发展。

2、注重矛盾排查,调处矛盾纠纷。随着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进一步凸现,对社会治安稳定必将产生一定影响和冲击。全区有77家单位要改制,驻区企事业单位也要全面改制;“三小车”整治还有后续工作要做,这也将给社会稳定带来一些隐患,务必充分估计出现矛盾的复杂性和工作的艰巨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重点排查调处可能引发和可能转化成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密切掌握社会动向,依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及时解决因拆迁、改制等利益调整所产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快速反应,冷静处置,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有效化解和钝化矛盾。要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努力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和人员的利益,认真分析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成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依法予以调处和疏导,把纠纷和矛盾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

3、实行长效管理,保持“严打”态势。实现社会治安根本好转,必须实行长效管理,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只有“严打”才能震慑犯罪,伸张正义,树立广大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信心。对于某些社会治安混乱地区和某些猖狂一时的犯罪活动,应及时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斗争。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必须露头就打,决不能让其形成气候。要进一步提高“110”快速反应能力,加大打击“两盗”、“两抢”的力度。继续把“打黑除恶”作为“严打”整治斗争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除恶务尽,不留后患。要以重点整治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中央门地区、家乐福、惠民桥、白云亭、热南农贸中心等专业市场区域性和发案频繁时段的治安问题,对顶风作案分子,要狠刹其嚣张气焰,从重、从快打击。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对外来经营或务工人员的管理要多服务、少罚款,减少或取消超额多收的费用或特定的收费项目,减轻外来人员的经济负担,减少社会治安的压力,确保我区社会治安的稳定。

4、强化治安防范,完善防控体系。建议在区委、政府直接领导下,由区政法委、综治办统一协调,建立以公安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面、居民区和单位内部的防范为基础,以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以街道、社区为单位,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专业防范与群众防范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增强全社会预防和控制犯罪的能力。大力推进公安警务制度改革,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适应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将社区治安防范与社区建设同规划、同部署,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要进一步把治安防范网络和触角向外企、混合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延伸,尤其要做好“三人公司五人店”治安防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严密防范“”等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

社会治理解决方案篇9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新年伊始我国南方地区经受了冰冻****,到汶川大地震,乃至8月8日将在北京举行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我们南街办事处一班人带领辖区广大居民群众在新一届市、区班子的正确领导下能和全国人民携手共进,众志成城,战胜灾害,迎接奥运。在新旧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的城镇聚集地,面临种种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情况,办事处党委一班人按照市、区的统一要求,积极开展“三城联创”,在城市百日整顿的同时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平安尧都”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建立组织,制订目标,签订责任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得力措施,全面落实综治工作目标任务,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平安创建”和城市“百日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基础建设,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使社会治安状况保持了平稳态势。全辖区1—6月,共发生各类刑事案件起,破获起,其中拘留人、少管人、劳教人;治安案件起,破获起,拘留人。整治治安乱点个,稳控重点人员名。调处各类民事纠纷起。查处不安全生产隐患处,各类案件发生数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目标。为保证我辖区各项综治目标责任的全面落实,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办事处党委书记陈保红同志为组长,即第一责任人,行政一把手办事处主任田向宇同志为副组长,即第二责任人,派出所长、武装部长为骨干、各站所负责人及各社区主任为成员的综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武装部长张文福兼办公室主任,主抓综合治理的日常工作及联络事宜;二是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年目标管理,并与辖区行政事业、机关企业各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和错案追究责任制;三是领导组坚持实行每月一次综治工作例会制度,汇报工作,分析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四是综合治理办公室对各项目标责任做到了案案有排查、件件有记载、半年检查一小结、年终总结一评比;有问题随时解决,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

二、排查矛盾,及时处理各方面存在的隐患。上半年我辖区在排查矛盾,处理隐患方面,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认识到排查矛盾,分析原因,妥善处理,消除隐患,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社会综治工作的重要方法,更是维护单位和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上半年隐患乱点两个,扁担巷小区居民因吃水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祥和大厦下岗职工劳动争议问题都被我们及时排查(简述案情),由于处理及时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反映。二是在辖区广泛开展入户活动,开展与居民群众的谈心活动,党员包户,社区干部包重点人的帮教工作,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的解决思想问题,现有帮教对象名,无一名重新犯罪;三是经常了解掌握各小区的实际状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排除处理矛盾纠纷,并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工作档案,从而使一切不安定因素全部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杜绝了影响稳定的事件发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巩固防控网络平台,充分发挥防控人员的积极性

社会治理解决方案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县综治委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问题活动的部署要求,大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积极整合各方面力量,集中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治安问题,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大活动成功举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两个排查”活动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一是突出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基本解决,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黑恶势力彻底摧毁,团伙犯罪受到有力打击,刑事和治安案件得到有效控制。二是社会治安长效工作机制基本建立,综治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能力明显增强。影响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总量下降、不发生“民转刑案件”和进京上访案件,杜绝发生影响稳定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安全生产隐患消除,防范措施落实,杜绝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三是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三、排查调处、排查整治的工作重点

排查调处的工作重点:因交通行业管理和改革、企业改制、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经营承包、土地征用、土地和资源权属、环境污染和邻里纠纷等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集体上访事件、和“民转刑案件”等矛盾纠纷。

排查整治的重点地区(部位):流动人口聚居地、交通重点项目与建筑工地、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长途汽车及客轮上等。

四、工作步骤

“两个排查”活动具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月5日至5月22日,为动员部署和制定工作方案阶段。局里将组织开展“两个排查”活动部署会议。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局里工作部署,迅速动员部署,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报局综治办。

第二阶段,5月21日至9月20日;为全面集中摸底排查和调处整治阶段。各单位要针对排查出来问题,组织开展针对性强、见效快的集中排查调处和集中打击整治行动,做到治理一批乱点、调处一批矛盾纠纷,做到对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矛盾、民间纠纷、问题和突出治安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第三阶段,9月21曰至9月30日,为总结和检查验收阶段。要按照“两个排查”活动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回头看”,总结活动成效和经验做法,分析存在问题,拟定整改措施,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提升活动成果,进一步推进交通系统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集中组织开展“两个排查”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客观要求,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环节,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是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行动,也是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