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十篇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十篇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0:39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篇1

关键词: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现状分析;开发预测;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105-04

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西部的不发达中差距很多,其中教育差距是社会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表明,教育差距的程度和拉大的速度在许多方面比经济更严重。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差距会严重制约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缩小教育的差距比缩小其他差距更困难、更缓慢。缩小教育差距应该放到宏观战略地位上予以考虑[1]。对于甘肃这样一个人才基本流出不流进的西部欠发达大省,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及推动作用更是明显并特别有效的。甘肃在努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如何加快教育的改革步伐,提高省内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各层次、各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充分发挥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甘肃省“十一五”目标的关键。因为基础教育师资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是提高甘肃教育整体效益的关键。在“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如何提高甘肃教师教育的综合效益,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是政府和有关高校都应该十分关心的问题。

1.甘肃省教师基础教育师资发展现状

1.1从数量上来看,甘肃教师资源总体不足,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纵向比较研究教育人力资源水平是确定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师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参照,表1、图1反映了90年代以来部分年份甘肃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变动趋势。可以看出,整体上,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专任教师数都得到了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大,个别年份还出现了人数下降的现象。相对于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资源严重短缺,这可以从生师比上看出,高中教师生师比增加幅度很大,从13.1增长至19.6,初中教师生师比也有所增加,从16到19.9,小学教师生师比从19.4增加到24.5。将甘肃省2004年高中、初中和小学教师的生师比与全国水平(2003年数据,表2)对比可以看出,甘肃省的生师比仍然偏高,可以看出,伴随着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师数量增加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说明甘肃省教师绝对数量不足。

另外,目前甘肃省仍有数量众多的代课教师(表3),共有代课教师25043人,占全省教师比例为11.29%,而且这些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农村中小学。尽管形成代课教师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但这也可以作为甘肃省教师资源不足的一个例证。

1.2基础教育教师资源的质量令人堪忧,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从表4看出,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在逐年提高,其中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提高更为明显,但与全国、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根据表1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所提供的数据,甘肃省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从1997年的87.2%增至2004年的95.99%,2004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98.31%,上海市为99.38%。甘肃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从1997年的74.5%提高到2004年的90.25%,2004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93.79%,上海市为99.20%。2004年甘肃省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则刚刚达到60%,当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75.71%,北京市为93.28%。从绝对数值上看来,甘肃省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的水平是相当低的。

进一步分析,我们将教师的学历层次分成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以及高中阶段以下,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以北京为例)进行比较(表5、6、7)。比较中对女性人数和女性比例占各类教师总数比例进行了考察。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高中教育、初中教育,还是小学阶段教育,甘肃省教师的学历结构都是明显偏低的,甘肃的高学历教师比例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北京为例),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低学历的教师比例恰恰相反。如,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甘肃省研究生比例仅为0.29%,而发达地区北京市为2.61%,全国平均水平为0.86%;本科比例甘肃为57.19%,北京市为90.67%,全国平均水平为74.85%;而专科比例甘肃为41.80%,北京市为6.44%,全国平均水平为23.73%。

同时我们发现,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师资源中,女性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不仅低于发达地区水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小学教育为例,小学教育应该是一个女性密集的行业,在北京为78.3%,全国平均为53.56%,而甘肃省仅为37.73%,说明女性在甘肃省教师资源中参与机会较少,教师队伍性别结构不合理。

综上可知,甘肃省教师资源的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都不合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潜力和后劲,也反映了整体素质,虽然甘肃省教师队伍的结构逐步得到改善,总体素质也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从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来看,甘肃中小学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近几年虽有持续增长,但实质上并不高,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存在性别结构不合理的问题。2004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史静寰等人参与的“全国中小学教师基础调研”课题组,对包括甘肃在内的6省区中小学教师抽样调查,也显示出了同样的结果[2]。

2.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开发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沉重的人口压力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要求有更高专业化水平和更高素质的教师。目前甘肃省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任务需要高质量的教师

甘肃省决定到2010年全面实现两基攻坚目标[3]。目前,全省还有20多个县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国家和甘肃省的发展战略要求来看,这些县在201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相当艰巨,需要足够的财力和高质量教师的支持。同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如何不断巩固成果,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尤其是借助国家新课程改革,创建特色学校、变革课堂教学、建立学校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校本教研等方面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都是以教师水平提高作为保证的。

2.2高中教育大发展需要大批高水平的教师

甘肃省在《关于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4]中指出,要在未来几年的城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力争创建部级示范高中3~5所,要更新观念,强化管理,提高高中教育质量。要加强培训,优化结构,提高初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强调指出要不断提高学历合格率,逐步扩大师范类本科专业的招生比例;加快高中教师队伍的培养,特别要加大紧缺学科和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师的培养力度②。

2.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要求提高教师的水平

国家教育部主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在正处在试验和推广过程中。根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指导理念和基本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处理好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处理好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参与者;处理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成为社区的一员,与家长、社区、同事合作参与社区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共建[5]。要更好地适应这一趋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大力拓宽教师视野,建立综合知识结构,增强教育教学实际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从总体上提高教师的质量与水平。

2.4师德建设任重道远

从专业道德的角度来说,师德的好坏将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成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从事的是塑造人和培养人的高尚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具有更为突出的示范性、公益性和教育性,因此也更应具有更严格的专业道德要求。据相关的调查和大量舆论调查反馈,甘肃省的教师职业道德也存在着危机,主要表现为:进取精神、敬业奉献精神不足,爱心不够;对待贫困生和思想品德不佳的学生缺乏耐心;部分教师的不良行为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大量存在网络和报纸上的对于教师的指责,甚至“禽兽教师”等等报道并非毫无根据,为此,师德建设仍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比较薄弱的一环。

3.“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教育发展对策建议

3.1合理确定“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的发展规模

基础教育师资规模的确定主要是要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基础教育师资的规模,根据教育中长期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基础教育师资的规模,对“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的发展规模进行初步预测。

3.1.1根据年均增长率进行预测

根据表1,我们分别以1990年和1999年为基期,计算出高中、初中和小学教师的年均增长率,如表2。选择1990年是因为

1990年是我们得到的较早年份数据,选择1999年是因为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同时1999年在时间上也处于“十五”的前端,由于我们的数据最迟到2004年,1999~2004年刚好五年,虽然与“十五”的时间交错,但可以进行近似预测。

考虑到成长因素,如果儿童6岁入学,2010年小学阶段人口逆推到2000年应该是-4岁(负号表示2000年还没有出生)到2岁,而初中阶段人口应该是3~5岁,高中阶段应该是6~8岁。很显然,我们没有2000年还没有出生的数据资料,因此就不能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预测2010年的小学教师教育需求,而从1990~2004年的时序数据分析,考虑到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因素,小学教师教育需求变动将不会很大,根据我们的“普九”目标,可以推算出2010年初中阶段学生的规模和教师教育需求,而假设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人学率的目标为80%,也可以相应地推出高中阶段教师教育需求④。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根据年均增长率进行预测得出到2010年,甘肃省教师需求分别为高中51144人、初中83781人,小学128571人;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预测得出:2010年,甘肃省教师需求分别为高中62790人、初中64970人;而2004年甘肃省教师数分别为高中25458人、初中67566人,小学128725人。可见“十一五”期间高中层次教师(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数量会大大增加。另外,根据国家和省上的有关政策,“十一五”期间有2万5千多名代课教师逐步替换,因此“十一五”期间甘肃教师教育是一个规模扩大的过程。具体规模需要政府在更为准确详细数据条件下建立模型测算。

同时,发展规模预测要本着基础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合理确定城市、县镇、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规模。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地区。客观地讲,甘肃省目前关于城镇和农村的教师比例划分是不合理的(城16∶1,农村18∶1),城市班额很大,反而教师比例高;农村生源集中相对困难,反而教师比例小。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在当前强调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这一点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3.2努力优化基础教育师资的结构

“十一五”期间甘肃要努力优化基础教育师资结构。首先是基础教育师资中教师学科结构应趋于合理。大力培养复合型学科人才,确保学科资源稀缺时能予以补充。其次,要力争使基础基础教育师资中教师队伍职务结构相对合理。再次,还要力争使基础教育师资中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注意不要使同年龄的教师集中到某一层面,导致拥堵和断档情况的发生。另外,还要适当注意男女性别的合理比例,通过以上种种努力来合理确定优化基础教育师资的结构比例。

3.3努力提高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水平

农村教育的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前文已有所述,甘肃省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学历合格率低、工资待遇差、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许多教师缺乏基本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使这些地区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还导致相当多的优秀教师流失,可以说甘肃省教师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甘肃省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培养培训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坚持把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摆在突出位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6]。

高度重视并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切实优化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在“十一五”期间至少使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待遇与城市教师的待遇差距缩小甚至基本持平。力争使基础教育师资城乡分布趋于合理。力争使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基本满足普及义务教育的需求。这不仅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更应有相应的法规保障。

注释:

①表中教师数为专任教师数。

②关于这一点,《甘肃高教2003发展报告》(安心:甘肃高教2003发展报告[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100.)中就业状况部分分析指出,2003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1648人,需求4147人。从需求分布来看,99%的需求在地县基层教育部门。

③以学生数预测的教师教育需求时,生师比参照表1的全国平均水平。

④同样地,生师比参照表1的全国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15.

[2]史静寰,延建林等.聚焦农村中小学教师关注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6,(1):8-13.

[3]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2003-2010年“两基”规划》的通知(甘政办发[2003]23号)[a].甘肃教育年鉴2004[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3-5.

[4]甘肃教育年鉴2004[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27-28.

[5]钟启泉,崔允廓.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5-251.

[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7.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信息技术;西部农村;评价机制;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4.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93-02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然而,茫茫数十载,素质教育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农村地区究竟发展到了哪一步天地?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有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谈一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1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西部农村的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那么,西部农村中小学是否按《纲要》的要求去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了呢?特别是有没有切实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呢?

事实上,在广大的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受地形、地貌等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成的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经济落后,使得西部农村的很多村校校舍到现在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就更别说投影仪、电脑、网络、闭路电视系统、大屏幕彩电和教学监控系统了。这对试行新课改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虽然国家逐年在加大对西部农村教育的投资,但是真正改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时日。目前,广大的西部各省市村级小学都与现代信息技术无缘。

2师资力量薄弱,配置不尽合理,使西部农村的教育改革步履维艰

我国西部许多地区,由于近几年在校学生人数的逐渐减少,使学校教师表面上出现了“过剩”的现象,但是从所开设的课程来看,有显得极为不足。教师年龄结构偏老龄化,学科结构也存在严重偏差,而这些教师又主要集中在教育实力薄弱的村级学校。在很多乡镇的各所学校中,物理、化学教师多为半路出家,音乐、体育、美术、外语等课程教师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落实国家课程,开齐、开足课程仍然存在一定困难,最简单地说,单是音体美课程的开设就需要一大批专业教师,退一步讲即便是都能开足课时,谁又能保证质量?特别是在新课程中,能胜任一些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更是没有,但有些中心小学的师生比例却严重超标,这种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和学校之间的教师人数比例失衡的教师配置不合理状况,严重的制约着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再加上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无法吸引优秀师范人才扎根西部。由于价值规律对人才资源的调配自然作用,西部民众教育支付能力的有限性根本无法吸引发达地区的教师人才。在人才流动的市场取向的条件下,反而使西部高校培养的教师人才纷纷流向东部发达地区,成为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才输入的源泉。同时原本在西部工作的教师从业人员,也在积累了一定的从业经验后,成为发达地区教师职位的“抢手货”,在人才流动的市场趋势下流入东部发达地区。

3单一的评价机制,使素质教育成了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

高考制度的存在,有它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也有它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在高考指挥棒的“隐形”作用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类学校教育质量的最终评价也是唯分数论,分数也成了学校评价每一个科任教师的主要依据。在这种以分数作为唯一尺度的评价机制下,素质教育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挂羊头卖狗肉”的教育怪相。某些地区更是将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推向极致,就是划定一个标准,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比较,对于未达标的教师进行罚款,甚至末位淘汰。在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单一的考核办法下,一方面,会导致教师给学生施加很大的压力,课外活动时间被严重“掠夺”,课业负担急剧加重。小学生晚上十点以后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六年级还有补课现象。这种让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会使学生过早的产生了极度的厌学情绪,相应地,学生就会找一些娱乐场所来放松自己,如逃学、进网吧、打台球等等,久而久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全面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会使教师之间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不正常的竞争。

评价是总结经验,克服缺点;评价是激励先进,激发后进。我们虽然打出的素质教育的大旗,但是,如果不能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恐怕这杆旗帜不会飘扬多久,就会遭到人们的质疑。

4社会差别的存在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强化了应试教育

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人,追求生活的美好是每个人的愿望。在我国目前阶段,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处境,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高考是一条主要途径。特别是西部农村青少年,凭借读书升学来改变自己命运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大学有限的招生名额成了莘莘学子的竞争目标,大家都渴望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争得一块蛋糕。

“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等等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大大强化了应试教育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入世”的功利思想,在今天并没有失去其依存的土壤。正因如此,对知识的追求演绎成了对完美人生的追求的同义语。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以能否为社会所用作为衡量标准,以别人的认同为标准,使人失去自我。不论自己或别人,都会觉得“没用”,“书白读了”。不仅自己觉得脸上无光,失了面子,家人也有同样的感受。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面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全社会,包括教育部门、学校、家长,都应该好好检讨和反思:为什么孩子会累得让我们如此心痛?为什么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篇3

职业教育是特指教育制度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民族职业教育是在民族地区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从事特定职业所必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内容,直接培养该类职业所需要的从业人员,以此来促进民族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地区的发展。本文结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具有典型特征的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找出民族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民族职业教育的特点

 

1.1民族职业教育区别于民族地区普通教育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体制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领域,民族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以及对师资的特殊要求方面与普通教育相区别。

 

1.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所在。深厚的理论功底可以为终身接受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民族职业教育还需要加强某一岗位的所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的教育。但在现代社会,职业不仅作为谋生的手段,也是劳动者快乐的源泉,展现自我的必由之路,所以劳动者健康的劳动者素质也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目标。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而普通教育面向所有社会成员,培养目标是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

 

1.3课程结构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学生的3年学习期间里,前一年半抓紧理论课程学习,在后一年半时间内加强校企合作,将学生培养至社会,为学生的工作奠定基础。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虽然也学习普通文化课,但它学习文化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在课程安排上主要是以专业技术基础理论课程和生产实习课程为主要课程,在安排方面留有约整个学制一半时间是在校企合作方进行实地操作实习,不忘职业教育初衷,为学生的职业提供基础。而普通教育以其培养目的为核心,安排课程主要是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普通文化课程。

 

1.4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非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区别

 

由于民族和社会等环境的原因,民族文化特征突出,每个民族都保留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地区这些特有的文化地域经济特征使得民族地区的教育与非民族地区的教育存在区别,我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在学费方面,第二是对学生的资助及奖励政策方面,第三个方面是教育设施方面,包括教育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恩施职中采取免收学费,只收取住宿费与书本费,以此鼓励家长送孩子来学校学习知识与技术。而其他非民族地区,经济相对发展些,奖助学金评比更加严格,人数比例相对降低,除了国家省级院级以外,其他专门针对技能岗位的奖学金较少。但由于条件原因,非民族地区学习条件更好,基础设施也更充分,设备更新相对更快,学生实训机会更多。

 

1.5民族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学生进入主流社会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一方面旨在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同时,也需要将民族地区的学生培养进入主流社会,适应主流社会发展需要。民族地区培养学生进入主流社会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技能高考,同普高生一样可考入省内本、专科院校。二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2+1”,“3+2”,“1+1+1”等教学模式,由大型企业提前预定(签约)学生组成的班级,通过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知名企业合作,比如学生前一年在校学习,第二年企业到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第三年学生到企业实习,这样一些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培养地区人才走出去。

 

二、民族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妥善设计好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这三门课程,通过大量类似或接近未来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与训练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以促进相应技艺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素质的养成,通过边理论边实践的方式给学生投课,大大提高了讲课的效率。职业学校需要两类师资:一种是偏重理论型的,负责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另一种是偏重于实践型的教师,负责向学生传授实践技能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的实习。

 

未来民族职业教育将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日趋完善,将培养成更多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而又很紧缺的专业型人才,不仅会为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富强,快速发展作出贡献,其积极输入到社会的各专业人才也将带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篇4

【关键词】西部;基础教育;办学设施

基础教育是指对国民实施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也是提高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或者指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1]在本研究中,基础教育的内涵定义为普通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其中:普通基础教育=普通中学+普通小学(不包括学);中等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成人中专。因此,基础教育=地方普通小学+地方普通中学+地方职业中学+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地方技工学校。

以下数据均由调研后获得资料计算得出。

一、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办学设施现状

(一)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年末固定资产总值

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年末固定资产总值由1998年的82231515千元上升至2004年的155146041千元,年均增长值12152421千元;东部地区1998年到2004年年末固定资产总值由187898982千元发展到362833764千元,年均增长值29155797千元;全国地区基础教育年末固定资产总值由1998年的382560713千元上升至2004年的700744671,年均增长值53030659.67千元。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年末固定资产总值年均增长值仅占东部地区基础教育年末固定资产总值年均增长值的41.68%,占全国的22.92%。可见,西部地区省均基础教育固定资产额均低于全国及东部地区省均基础教育固定资产总额。

(二)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年末图书册数

西部、东部和全国整体的年末图书册数都在逐年增长。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年末图书册数由1998年的453499千册增至2004年的617744千册,年均增长值为27374.16千册;东部地区由1998年的1018262千册到2004年的1289917千册,年均增长值为45275.83千册;全国1998年到2004年基础教育年末图书册数分别为2267546千册和2821579千册,年均增长值为92338.83千册。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年末图书册数年均增长值分别占东部及全国的60.46%和29.65%。可见,西部地区省均基础教育年末图书册数均低于全国及东部地区省均基础教育图书册数。

(三)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本年购置专用设备仪器金额

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本年购置专用设备金额由1998年的1183063千元增加到2004年的1971716千元,年均增长值为131442.17千元;东部地区由1998年的3485484千元增加到2004年的7697673千元,年均增长值为702031.50千元。全国1998年到2004年基础教育本年购置专用设备金额由6469833千元增长到11954020千元,年均增长值914031.17千元。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本年购置专用设备金额年均增长值分别占东部及全国的18.72%和14.38%。可见,西部地区省均基础教育本年购置专用设备金额均低于全国及东部地区省均基础教育专用设备金额。

二、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办学设施落后的成因分析

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办学设施的落后,具体表现在固定资产、图书册数和仪器设备三方面较之全国及东部地区的落后。虽然从年均增长率来看,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并没有很大的差距,固定资产总值和年末图书册数的年均增长率甚至略高于全国年均增长率,但就基数而言,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及全国,分析其落后的原因,主要如下:

(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永远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基础教育的发展也有赖于经济的不断需要和推动,经济发达,则说明地方有能力支持和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办学设施等建设也较完善;反之,地方经济不发达,对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能力就会很低,进而,直接影响到购置相关教育设备、修建校舍等教育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

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物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对该地区基础教育办学设施建设的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处于良好自然环境下,如气候温和、空气湿润,资源丰富,地势平缓等,人口较多、交通发达,经济发展也较快,因此,在办学设施所需经费上,地方的支持能力较之其他地区而言更强,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这些环境相对优越的地区基础教育设施上的投入也就相应较多。

(三)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经费的多少是决定该地区基础教育相关设施建设的最根本因素,教育经费充足,则相关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就有经济支持,有能力去进行相关的建设;反之,教育经费缺乏,普遍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等现象,连维持教育的基本公用经费都不足,建设教育办学设施就更有难度了。

三、加强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办学设施建设的措施分析

(一)全面完善和落实国家有关发展西部基础教育的政策法规及项目措施

首先,国家政府应当给西部大量的优惠政策支持以促进其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差距,从而促进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政策上的优惠和倾斜,将会进一步促进西部的改(下转第35页)(上接第21页)革开放,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到西部大开发中,必将进一步刺激和推动西部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鼓励跨区域互动合作,促进东、中、西部基础教育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一种节约经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交流的有效形式。东西部基础教育办学设施的差距日益扩大,东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优越的基础上日趋先进,而很多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连最基本的设施都无法保障。因此,我们要鼓励东中西部跨区域互动合作,共享各区域间先进的教育资源,扶持和帮助西部落后地区发展基础教育。

(三)建立健全西部基础教育经费的投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西部基础教育经费的投资机制;建立健全西部基础教育监督管理机制。

(四)改变观念,加强对基础教育的重视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关系整个国家素质的最大的公益事业。首先国家层面要重视基础教育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占全国面积国土总面积的71%,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后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教育作用的滞后性,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政府只重视眼前经济利益,没有认识到教育对经济的重大促进作用,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因此地方政府也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基础教育对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素质,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的重要作用,加大支持基础教育建设的力度。【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篇5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157-02

教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一、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现状

我国西部共有12个省份,其中内蒙、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和八个省(区)为民族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受多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无法为教育进行足够必要的投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教育因素的制约。

(一)入学机会不均等

在西部民族地区最基本、最主要的问题是初等教育中“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这里的教育机会均等是指在不断普及和扩大教育的过程中,保证我国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和人群能有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1]。在西部民族地区,贯彻“教育机会均等”,就是要确保每位适龄儿童都能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确保“起点平等”。有效地扩大适龄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范围,确保该他们通过公平竞争拥有向上流动的机会。

本地区入学机会不均等还体现在两性之间。西部民族地区人民多数为少数民族,受民族传统与宗教思想的影响,“重男轻女”的思想仍有存在。历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总人口的性别结构与男女学生的性别比例结构有一定的差距。除小学文化程度的男女生比例较为接近外,其他各种文化程度中,女生所占的比例都低于男生,而且层次越高,女生的比例越少。女童教育出现了“三低一高”。即入学率低、巩固率低、在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低,辍学率高。如青海循化县女童入学率只有30%[2]。

(二)受教育过程中所享受的教育条件不均等

科尔曼报告指出:“机会均等观念意味着机会的效益均等,换言之,均等寓于对学习起作用的基本因素之中”[3]。该地区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体现在:

1、西部民族地区物质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公平、有效既是检测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不可忽略的客观依据。目前,我国教育物质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均衡,尤其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重要障碍[4]。

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差异性,导致了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教育的物质资源配置不均衡。据有关统计表明,上海市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已达91.0%,北京、天津分别为52.0%和65.2%,但广西、、青海等省(区)达标率不到10%;上海市的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已达62.4%,但有12个省区小学达标率不到5%,其中广西、、宁夏、新疆等省(区)不到1%[3]。

2、西部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呈现出教师素质不高和数量不足并存的突出矛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国家对于进入西部民族地区师范学校学习的民族学生,给予了政策照顾。旨在通过降低这类学生的入学分数的办法,来保证师范学校的生源,但这种做法却直接导致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教师质量不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总体偏低。同时,西部民族地区很难迅速培养出大批优秀教师及专业技术人才,而外地的优秀人才大都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待遇偏低等原因不愿来工作。这些都致使从事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师资总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师结构的合理性和师资队伍水平都有待提高[5]。

二、造成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现状的体制与政策原因

在影响制约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诸多原因中,最关键因素是没有建立持续投入、持续发展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与扶贫政策。

(一)“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在目前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下,义务教育投入中80%左右由县级政府负担。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说,这种不具有倾向性的财政制度具有明显的缺陷。第一,西部民族地区县级财政收入的来源不足、总量较低。第二,县级政府缺少合理利用国家各种专项拨款的行政能力。第三,西部民族地区的县级政府,无法尽可能地确保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配置效率。正是该地区农村公共财政服务体系不完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方政府间财政能力低下,才导致我国的义务教育投入水平具有不均衡性与不均等性。

(二)教育扶贫政策

到目前为止,国家以及由国家组织的教育扶贫工程主要有:(1)政府扶贫――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基金扶贫――社会捐资,以“希望工程”为代表;(3)国际组织扶贫――引进外资,以世界银行为代表[6]。

不可否认,这些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已经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给予了照顾和倾斜,使该地区的教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一段时间内加大财政支持的做法,无法从根本上保证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长久发展,只能算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同时还助长了当地政府和的依赖心理和行为。

三、改变西部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状况的措施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状况是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加教育的财政支持

1、政府的经常性补助专款

为确保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稳定快速的发展,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应实行经常性的专项拨款制度,以专款的形式定期定量直接拨给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市县的教育机构,减少拨款经过的行政层级,严格跟踪专款的最终去向和使用情况。接受此项专款的教育机构可以将资金用于扩大学校的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设施的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由于该地区大部分政府财政情况紧张,所以,此专款还可直接分配给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减轻每个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

2、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面对“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尽可能地将社会资金引入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积极争取多渠道的教育贷款,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义务投工投劳,还可以探索其他形式的社会筹资。比如可通过发行教育、建立全省的教育发展基金、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以发展义务教育。省有关部门可以引导两级政府运用政策上的优惠,如国家拨款补助、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当地政府可以把部分公办学校进行改制,改为民办,

形成社会参与义务教育投资负担与补偿的局面,从而减轻政府办学投入不足的压力,并能通过促进公立、民办学校间的竞争,以提高办学质量。这样一来,政府可节省出大量的教育经费来加大对公立学校的投入,并有效地保障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受教育权益。同时又可以通过民办学校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到教育领域,以发展义务教育[7]。

3、建立对口省市帮助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

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对口省市帮助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来加快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实施。充分利用我国发达地区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不仅在教育的物质资源上给予帮助,还应定期选派优秀的年轻教师进行支教。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几个阶段的扶持,将该地区的教学质量提升一个高度,帮助和引导当地的教师专心教学,接受各种对教学有帮助的新鲜事物,提升本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实施相对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

所谓相对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指基础教育的投资应由中央(省)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其中中央(省)政府应在整个基础教育投资中承担较大的比例和义务。

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者,而基础教育按其性质来说,属于纯公共产品,并且具有正外部效应,所以理应由政府来担当教育投入的重任。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而市场是需要自由的交易、交换的,所以完全依靠市场来对教育进行投资,必定会在教育的供给和消费之间产生矛盾,大大影响了教育全面快速发展的步伐。

通过国家对教育投资政策的倾斜来消除我国东西部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为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该地区中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长久支持。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师队伍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保障,更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手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教育观念

通过一系列政策的长期执行,西部地区的群众对于教育重要性认识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深切体会到了教育给他们家庭和地区带来的好处和实惠。但仍有部分群众,注重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把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当做家庭经济中的沉重负担。这就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进行教育宣传,改变教育观念,使西部教育在科学的指导下健康快速地发展。

2、组建强大师资队伍

教师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他们领导和推动着整个教育过程的发展和教育目的的实现。

西部各级政府和学校应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西部各级政府要制定优惠的政策,比如提高工资、实行轮换制、延迟退休年限等,使西部教师能安心工作,稳定师资队伍[8]。组织经常性的培训,支持和资助教师进修,通过再学习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实时更新教师的各方面信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

3、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应该结合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对教育的目标、手段、内容、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应该区别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基础教育,教授的课程更应该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尽管目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存在诸多不尽人意地地方,但这种现状已经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总理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相信通过国家、政府的努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定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2]刘尧.西部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116.

[3]冯建军.关于现阶段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01):37.

[4]徐小洲.教育优质资源配置中外比较[J].人民论坛,2005,(12):18.

[5]马洪江,陈松,黄辛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9,(09):32.

[6]刘尧,姜峰.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05):37.

[7]白童,刘凯.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族教育,2006,(05):12.

[8]刘岩红,王晶.论西部教育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08):159.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篇6

内蒙古师范大学在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和民族特色,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上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深化自身教学改革,进一步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和民族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中学教师;另一方面,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加强与中小学的广泛联系,直接参与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与帮助。与此同时,也不断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速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一、围绕为中学培养高素质师资这个根本任务,突出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

(一)拓宽专业,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学科教育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内蒙古师大已多次大幅度修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优化课程结构。比较有效地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尤其是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在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方面,重点加强了学科教育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1986年,自治区政府将教育学科确定为自治区高校重点学科之一,并予以积极扶持,这为学校教育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为了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和民族特色,学校把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教育实习以及教师职业技能课作为学科群来建设。这些课程的开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在认真总结学科教育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础上,在1997年制定了《关于加强学科教育学课程建设的意见》。从此学科教育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由经验性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将学科教育学课程提到了相对重要的地位,并列为学校优先重点建设的课程。

在学科教育学课程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从而重点加强了学科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第一,鼓励蒙汉语授课各学科教育学教师开设系列课程,强化了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和各种能力;第二,从管理制度上保障了学科教育学课程建设,规定了最低学时(72学时)和学分(4学分);第三,加强了蒙汉语授课所有专业的学科教育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师资队伍结构:(1)配齐了各专业的学科教育学教师,各专业专职教师不得少于1人,蒙汉语授课的要配备2名专职教师,同时,再配备2名以上兼职学科教育学教师;(2)在评优、评奖、晋级、晋职等方面,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学科教育学教师;(3)学校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学科教育学课程建设,用于正式立项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增大案例教学比例,改革考试模式,建设音像电子教材;(4)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科教育学课程的发展。

经过学校多方努力,在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同主持的全国民族地区高校非民族类教材立项工作中,大获丰收,在第一批研究立项的15部教材中,该校教师任主编的教材3部,任副主编的教材7部,参编人员若干名,其中绝大部分教材为蒙语授课学科教育学教师编的有关学科教育学教材,这也是该校民族教育方面的重要成果。

(二)开展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培训考核工作

高师开展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精神,制定出《内蒙古师范大学关于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培训考核实施办法》,并对全校师范生全面进行了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培训考核工作。同时,实行了合格证制度,即培训考核合格者,才有资格获得本科或专科毕业证书的制度。

加强了教学制度、教学大纲、组织管理建设,研究出台了《培训考核实施办法》、《普通话培训考核大纲》、《标准蒙古语培训考核大纲》、《教师应用文写作培训考核大纲》(蒙汉各一套)、《三笔字培训考核大纲》(蒙汉各一套)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大纲》等。从1997至今,学校共开展了多期“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工作。共开设了“三笔字”、“普通话”、“标准蒙古语”、“教师应用文写作”等5门课的培训与考核,参加人数达2万多人次。

除此之外,教务处还与学生处、校团委等联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能”大赛,如:“毛笔技法大赛”、“普通话演讲大赛”、“教案大赛”等,从而强化和提高了师范生的职业技能与教师素质,突出了教师教育特色。

(三)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特别强调高年级学生要接触到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鼓励高校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去。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近年来,学校强调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使用教学媒体。

1994年、1999年学校教务处两次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称号。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按照“三个面向”的发展战略,学校进一步研究素质教育对未来师资的要求,构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发展趋势,体现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时代特征与教师教育特点、民族特点、地区特点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

(四)积极发展蒙语授课教师教育专业,不断提高蒙语授课教学质量

不断加强蒙授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蒙文教学管理,不断提高蒙文教材的编写质量,加强培养学生“双语"教学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中等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民族教育服务。1996年12月,学校研究制定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关于加强民族教育研究,为民族基础教育服务的实施纲要》。

二、建立完整的、全方位的符合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和需要的服务网络体系,加强教育研究基地建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建立从幼儿园到中学完整的教育研究基地体系,是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面向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1995年10月,学校将新建的实验幼儿园纳入教育科学学院师生教学与科研基地后,不断加快校外基地建设的步伐。

(一)实行双项互惠原则,扩展校外基地

1995年以来,该校进一步扩展校外基地建设:1.1997年9月,在巴盟临河市教委正式挂匾成立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习、实验基地”,下设6所中小学为实验学校。

2.1997年,在东乌旗正式挂匾成立了“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全旗各中小学为实验学校,体现了民族教育特色。这是一所高师院校直接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基地。

3.高师与企业联合建立基地。1996年,我校与包钢联合,在原包钢第五中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内蒙古师大二附中”。这是高师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新模式。

4.2000年4月以来,又与内蒙古电管局、赤峰市喀剌沁旗联合,在原内蒙古电力中学和喀剌沁旗锦山中学分别正式挂牌成立了“内蒙古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此外,还与全区多所中学签订了共建协议,建立了若干个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

(三)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和实验研究基地为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出高师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高师与基层学校共建“基地”,可使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实行“双向服务”,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充分发挥了高校的“辐射”作用,共同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基地建设,一方面为高校教师、研究生进行调查、教改实验以及本科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开展二、三课堂活动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基地,也发挥了其教育的辐射功能。基地学校将实习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加强管理。选派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实习生,使实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从1996年开始,学校每年安排新上岗教师到基地实际锻炼一年,还选派部分优秀青年教师挂职到基层锻炼。基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特别注重对他们的培养使用,使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加速了成长。同时,基地也为青年教师施展其智慧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基础教育研究基地的建立,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在东乌旗和临河市建立研究基地之初,学校针对两个基地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把加强师训、干训工作,提高师资整体水平作为实验研究的切入点。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吸收基地的教师到师大进修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分阶段、分学科重点培训了基地的骨干教师,同时也加强了在职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和薄弱学科教师的业务培训。如上所述,师大还采取了新上岗教师到基地顶岗任教方式,并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强的指导教师蹲点指导教学实践和研究,使师大新的教学方法和科研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推广;还多次派专家、教授到基地进行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专题讲座,有利地促进了基地师资水平的全面提高。在师大的积极支持下,东乌旗和临河市采取了许多相应的配套措施,积极开展了各项教育活动,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多年来,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各项建设工作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

第一,积极开展了师资培训和校长培训工作,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进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和校长的素质。1995年以来,它们普遍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通过函授、面授、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几个教育基地的近千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培训,使他们既提高了学历层次,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临河市建立研究基地之初,内师大首先就针对该市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提高师资整体水平作为实验研究的切入点,分层次、分阶段、分学科举办了两期“中小学校长硕士学位课程班”、“教育管理专业函授本专科班”、“小学教育大专班”、“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等各种层次的班,对该市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进行了大面积培训。在师大的影响下,他们也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积极开展了“园丁奖”、“名教师”、“名校长”评选认定等活动,增强了教师争先创优意识,使全市教师学历合格率以及整体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配合教科院等有关院系,在东乌旗共同举办了成人高考蒙授、汉授教育管理专业、思想政治专业、法律专业、历史专业和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专本科函授班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等,从而加强了对基地师资队伍质量的提高;还接受了教育研究基地有关专业师生来我校集训任务。近几年校领导、民教中心负责同志组织学校有关院系的专家学者,多次赴教育基地,进行了民族基础教育实地考察和调研工作,并完成了多项调研报告,为当地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此后,又对几个基地多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学校签订了联合搞科学研究、教改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案,有的正在付诸实施当中。

第二,学校积极承担了为基地无偿培养骨干教师的任务。双方正式研究制定了《民族基础教育研究基地五年(1998-2002年)工作规划》和《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基地五年工作规划》。遵照合作双方的协议内容,从1997年至今,先后接受了东乌旗派送来的近40名教师免费进修的任务。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利用寒暑假举办了中学主干课程教师短期培训班,效果显著,颇受欢迎。把学校新留校的青年教师全部派到几个教育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这项重要改革举措已达到预期目的,成绩突出,影响颇大。近几年来,学校先后给基地各实验学校捐赠几万元的图书资料、教学软件、电脑等,同时,给几所学校的牧场及旗畜牧、农林等单位帮助提供和解决了有关技术和种子等问题,还给中学收集、制作了一千多种生物标本。

2.基础教育研究基地的建立,是进一步深化教育科学研究的催化剂。在不断提高各教育基地师资水平的同时,师大在各个教育基地积极开展了教育科研活动,特别是在几所实验学校,根据各自特点,分别确定了实验课题,如“‘整体优化教学法’实验研究”、“教学过程完整化实验研究”、“民族学校‘三语教学’研究”、“牧区中小学在职教师素质提高研究”、“民族学校蒙语文课程内容改革研究”等。临河市上下进一步提高了科研意识,加大了科研力度,把原来的教研室改为教育研究中心,扩大了规模,调整了人员结构,进一步完善了科研档案,规范了科研行为,创办了《教育通讯》、《教育信息》等内部刊物,实行了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学年会制,汇编年会优秀论文集,及时推广新经验、新方法。在师大科研优势、信息优势的带动下,临河市教育科研活动逐渐由自发的、零散的、低效益的向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整体科研结构转变,并形成了规模效益。

在东乌旗开展的有关民族教育的研究课题,带动了一批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各学校教师们的科研教研意识空前活跃。在“首届全区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中有23项成果获不同档次的奖励;教委领导和中小学教师共40多人两次参加了在内蒙古师大召开的第一、第二、第三届“中美基础教育研讨会”,参会人员均交流了学术论文。

巴盟临河等基地,承担了由李龙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整体优化教学法”课题,经过3年的实验研究,激发了当地的教学研究热情,带出了一批骨干教师,实验取得了可喜成绩。

基地承担了由陶·哈斯巴根教授的“教学过程完整化”课题,经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成果曾获得了国家教委师范司首届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两项。目前,双方联合搞的其他科研项目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牧区中小学在职教师素质提高研究”和“边境牧区民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课题已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有关部门的评估验收。2000年8月,经过学校领导的多次努力和协调,与美国佛蒙特州大学联合立项,为东乌旗基地争得了4万美元的科研项目。该课题现已完成,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3.基础教育研究基地的建立,是强化教育管理,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整体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通过师大对各个教育基地基础教育的研究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基地教育管理进一步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各教育基地先后制定了《校长四年任期目标管理系统》、《教学常规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得到了加强。目前,各教育基地中小学均能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做到了规定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第二课堂活动分类开展、学生全体活动。不断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工作的同时,重点抓了校风、学风建设,并制定出台了有关文件。关于师德方面,结合师大“师德与师魂”的课题研究,临河市制定出台了《临河市关于开展“讲师德、铸师魂、树形象、作表率”系列活动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了教师仪表举止十二忌评比竞赛活动,规范了教师言行,强化了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意识。

4.基础教育研究基地的建立,为继续巩固和加强“两基”工作、落实“两全”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基础教育实验研究的不断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基地各项教育指标的进一步提高,为巩固“两基”成果、落实“两全”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基地经济基础和教育改革进程,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夯实基础、创造条件;观念先行、实践为本;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分步推进、全面实施”的基本指导思想,先后制定了《临河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意见》、《临河市素质教育实验方案》、《东乌旗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意见》、《东乌旗素质教育实验方案》等文件,基地素质教育实验工作进一步推开。目前,基地正在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载体、以第二课堂为补充的素质教育模式。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工作逐步由理论形态、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操作形态迈进。

三、加强对教育实习环节的管理,培养高素质的中学教师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体现教师教育性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与培养规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抓好教育实习工作是落实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具体措施。所以,教改以来,该校高度重视全校的教育实习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验研究、改革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教育实习观念的大转变。一是教育实习价值观念的转变。学校对教育实习的价值、功能、地位、作用及意义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二是教育实习整体观念的形成。教育实习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教师教育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充分调动地方教育行政和实习学校的积极性。三是教育实习质量观的确立。总之,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教育实习改革发展和教育实习质量的提高。

2.教育实习方式的多样性。一是实习组织方式的多样化。具体表现为:(1)除集体定点实习外,有些院系尝试了全委托实习,即实习指导与管理由中学全面负责;(2)半委托实习,有些院系尝试过实习指导与管理主要由中学负责,高校安排教师巡回指导;(3)顶岗实习,即实习生承担实习学校教师的全部教育教学工作任务;(4)回原籍实习,个别系的部分学生结合预分配尝试回原籍实习。二是教育实习模式的多样化。我校在采用集中、定点的传统实习模式的同时,还开辟了与社会调查相结合、与社会服务、毕业分配相结合、与完成某部门的科研课题或工作任务、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实习质量,并受到实习学校的欢迎。

3.教育实习的科学化管理。学校规定教育实习时间为专科生4-6周,本科生6-8周。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等3项内容。指导教师以学科教育学教师为主,按比例选派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指导学生。评定成绩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来完成,要求做到综合评定实习成绩。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一整套规章制度。从而使该校教育实习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组织管理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教育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理想园地;是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理想桥梁,是教学、科研、实验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因此,该校大力开展了基地建设工作,近几年来,对3个基地30多所学校,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两个综合性实验研究基地以及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内蒙古师大第二附中”、“内蒙古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以外,先后组织该校有关院系同各盟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协商,正式建立了30多个教育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其中也包括3个教育研究基地的所有实验中小学。

四、培养一批群体化、梯队化的教育科研队伍,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努力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

(一)面向民族基础教育,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学校一贯重视民族基础教育研究。学校教科所设置民族教育研究室,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6年9月,经国家教委同意,内蒙古教育厅批准,以我校为依托成立了“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以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研究为基本任务,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宗旨,是集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教改实验、师资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科研机构。“中心”的成立,把该校民族教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台阶。

近些年来,该校主要的研究课题有:“民族儿童心理研究”、“蒙汉儿童认知发展对比研究”、“民族学校'三语教学'研究”、“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研究”、“高师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民族教育史研究”、“民族学校教育评估研究”、“牧区中小学在职教师素质提高研究”、“高师基地建设改革与实践”、“学科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蒙古族学校'三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心理教育学研究”、“牧区学前教育发展途径研究”、“内蒙古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思考”等。有些研究已取得显著的成绩或阶段性成果。目前,研究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二)构建和推进新的民族教育发展模式

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民族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专家学者们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长期从事民族教育和教学领域的研究,全面系统地总结概括了民族学校“三语教学模式”,论证了“三语教学”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中所必备的条件等,并亲自指导研究生在中小学进行“双语”和“三语”教改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教育科学学院扎巴教授的“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几点理论思考”和陈中永教授、苏德教授主持的“边境牧区民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苏德的“内蒙古地区‘三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等研究成果的正式发表及在几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后反响颇大,曾受到了自治区教委领导及国家教育部民教司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以上成果均获过自治区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这是一个面向21世纪的教学模式。它在实践中广泛运用,将会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整体素质。

又如,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研室的部分教师,在牧区推进草原流动幼儿园这一新型教育模式方面成绩显著。1992-1995年,学前教研室承担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研究课题———“中国牧区学前教育发展途径的研究”。课题组从内蒙古牧区实际出发,提出在牧区推进草原流动幼儿园的构想,并在锡林郭勒盟进行了试点实验研究。草原流动幼儿园,是一种适应牧区特定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创办的新型的、非正规化的办园模式,可为牧区更多的幼儿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种形式深受广大牧民和孩子们的喜爱。该项目主持人邢利娅教授代表课题组参加了于1993年8月在日本大阪召开的“亚太地区幼儿教育与保育国际研讨会”,并引起与会代表的兴趣和好评。此项研究还受到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的官员和国家教委师范司的肯定与好评。

(三)该校结合基地建设工作,通过教育科研成果的进一步推广,进一步加强了基地建设

专家深入基层,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研究。例如,教科院的金增教授在呼市新城区满族小学多年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他数年风雨无阻地带领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深入小学课堂教学,亲自指导实验班教师的教学。此项研究成果于1992年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又如,教育研究中心李龙教授和物理系教学法专家陶·哈斯巴根教授,长期从事中学教学改革及实验研究,其研究成果“整体优化教学法”实验研究和“教学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成果在推广中深受中小学教师的欢迎。

目前,教育基地继续为师大提供着优良的实验研究条件,加强了教育科研工作。他们紧紧抓住内蒙古师大教育研究基地的有利契机,与高校共同探索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逐步试行高中升学指标分配与初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价结合挂钩的办法。他们努力全面推进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充分落实课程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想方设法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创造有利条件。并且努力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管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服务意识,逐步变机关管理职能为服务职能。

4.加强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工作的指导与帮助。

高师院校不仅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同时应有效地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对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指导与帮助,直接参与到基础教育改革之中,成为基础教育的参与者、指导者和推动者。近十几年来,几乎所有中小学都行动起来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但在改革中,有些学校由于缺乏理论上的准备,制定实验方案有一定的盲目性、模仿性,缺乏严密性、可行性。有的学校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一时束手无策;也有的学校对素质教育的含义理解上有所偏差。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希望得到高校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帮助。教科院充分发挥教育学科的优势,主动指导和帮助数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制定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并对实施过程进行咨询、指导与评估。其中与呼和浩特第七中学合作进行的“初中素质教育整体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从方案设计到实施阶段,以及最终的总结评估过程,均是在教育系有关专家和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就保证了整个实验过程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及成果的有效性。同时,也培养和训练了中学教师的科研能力。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篇7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教育的发展总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教育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基础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中的基础,决定社会发展的后劲。教育不是孤立的,它是社会事业的有机构成。做教育的人也必须了解区域社会的发展,真正把教育融入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中,并做到优先发展、率先发展。

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一下上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亿元,同比增长16.9%;完成财政收入4.84亿元,占年计划的62.8%,同比增长32.3%;固定资产投资25.7亿元,同比增长10.8%;实际利用外资10343.2万美元,占年计划的103.4%,同比增长227.3%;出口创汇26769万美元,占年计划的120.5%,同比增长164.9%。抓住证券大厦、金融大厦、石油大厦等建设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完善了星海湾商务功能。启动了西安路三期改造工程,西安路商业中心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步伐加快。上半年,在建大项目30个,完成实际投资22.61亿元,占年计划的50%;新引办百万元以上企业161家,占年计划的71.6%,注册资本金总计10.4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企业19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825户;新发展私营企业1092家,同比增长4.4%;新引办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个。

(二)8项民生工程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活。上半年全区实现实名制就业14608人,完成年计划的65.21%。扩大了“大学生激情创业沙河口”活动的影响力,带动500余名大学生和失业人员就业。对困难居民、低保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实施医疗救助,对特困家庭子女实行教育零收费,改善了弱势群体生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的得到拓展,全区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价格下调22%。荣获辽宁省“双拥共建模范城区”六连冠。

(三)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大家都知道,即将召开的“中国夏季达沃斯”年会是展示城市功能和发展水平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区委、区政府以此为契机,积极配合市政府完成黄河路、华北路的拓宽改造工程,对破损严重的114条马路进行养护修复,新建了11万平方米绿地,重点改造迎宾路线、路街景观,完成了1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社区全覆盖工程,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

(四)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上半年,面对年三十晚出现的山林大火能不畏风险,沉着应战,奋力灭火;面对年初多次特大降雪,能周密部署、全民动员,昼夜除雪,有效保证了居民的出行安全和交通畅通;面对突如其来的温带风暴袭击,我们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城建和安监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始终奋战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针对锦华南园10号楼北侧边坡发生大面积滑坡导致楼体斜滑,我们反应迅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妥善安置居民60多户、疏散周边居民550多人,经过三天奋战,险情得以解除、无人员伤亡、居民财产得到最大限度抢救。通过几次应急实战的检验,我区组织、指挥、协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十五”以来我区教育工作发展情况

区第十次党代会把“建设基础教育超前发展的教育特色区”确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定位之一。“十五”以来,全区上下围绕这一目标,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广大干部教师能按照“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狠抓教研教改,推进了教育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这里,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区教育发展的成绩取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区委、区政府一贯坚持的方针和原则。区十次党代会定位的建设“教育特色区”的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区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对区域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该说这两次党代会制定的教育发展目标,为我区教育发展提供了两大战略机遇。

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的力度。加大投入是保证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几年来,区政府在教育经费支出上,都能达到全区财政收入的40%。年,投入教育经费1.5亿元,2005年投入教育经费2.1亿元,年投入教育经费2.5亿元。三年来,全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就投入了7000多万元。经费的保障,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无论是教育的硬件投入,还是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都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和进展,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依法治教、依法执教方面,能按照《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教育法规的要求,落实了政府的责任,明确了学校的职责。在去年全省依法治教工作大检查中,我区以全省最高分通过了检查验收,这是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通过老百姓的满意度也可以看出来,这几年百姓对教育的投诉和反对的声音在减少,这是我们多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

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去年年底,教育局结合区的“十一五”规划,出台了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这个规划很有针对性。学校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两个层面的规划得到初步落实,教育的发展迈上了科学的轨道。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你们建立的学校、干部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要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区域教育管理、质量的相对均衡发展。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实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教育事业更应该站在改革创新的最前沿,只有打破陈旧的、传统的、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才能催生出崭新的、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格局。近年来,我区的教育工作在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师德建设成效显著。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人格素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连续几年狠抓了教师道德和职业素养建设工作。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水平,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课程观;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专业精神;贯彻落实各种教育法律法规,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近两年的“师德年”建设,我区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人格修养有了明显的提高,老百姓对教育满意度的逐步提高就是对师德水平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加大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通过新岗、骨干、校本、特色、境外等培训形式,构建了大培训体系,培训达35000余人次。尤其是选派教师境外培训,这一举措是全市乃至全省的先例,政府每年投入资金200万元,几年来培训教师共计198人,其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极大的提高了我区的外语教学水平。

教师交流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交流总人数333人,其中骨干教师交流123人,全区教师交流比率达到18%以上。骨干教师交流总比例已经达到80%,通过交流达到预期效果:一是促进了学科建设,使全区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科都有学科带头人;二是全区学校的骨干教师比例基本持平;三是“首席教师”、“骨干教师”的交流为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快速提升创造了条件。

打造了一支理念先进的干部队伍。我区从年开始实行校长聘任制,年开始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年推行校长职级制,通过机制创新,打造了一支能引领我区教育发展的政治业务素质强、科学管理水平高的校长队伍。

三是坚持均衡发展,实现基础教育整体推进

加强硬件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硬件建设是提高现代化教育条件、实现教育均衡化的基础性工程。我区新建和改建的中小学校的教育装备均按国家一类标准一次性投资配齐,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装备和教学仪器的配备达到了国家一类标准,学校有足够的教室和专用教室。“十五”期间,全区新建了13所学校,新建总面积达59820平方米,改扩建校舍13所,面积达32165平方米,塑胶操场的总面积已达70000平方米。目前来看,我区50余所中小学的硬件建设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已经基本达到均衡。办学条件在全市横向比较毫不逊色,说明了我们对教育的投入有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是对我们财政投入的一个很好的评价。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区域教育的一个办学特色去规划、去落实,我区信息化建设步伐一直走在大连市前列。几年来共投入7000多万元实施了信息化工程,目前全区中小学共有微机7000余台,建设多媒体教室93间,生机比为7:1。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百年是我们“十一五”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继续加大财力投入,加强教学硬环境建设,尤其是要持续提高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薄弱学校改造是“十五”期间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改造薄弱学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们在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干部配备、教师交流等方面,给薄弱学校以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快速缩小校际间的差距,扭转薄弱学校的薄弱局面。通过改造,目前几所薄弱学校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有的甚至已经显现出可喜的变化,如4中在今年的中考中,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全科及格率由年的67.02%提高到今年的88.2%,今年中考在70%的学校没有超过600分的情况下,有一名超过600分的学生,10人超过了580分,50人超过530分,全校无200分以下学生。这个成绩对于4中这个过去老大难的薄弱学校来说,是一个辉煌的战绩,是个了不起的事情,是我区薄弱校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更是我区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

三、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十五”期间,沙河口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成绩与经验为区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时期,区域教育的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

(一)准确把握我区教育发展趋势

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要求教育工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符合终身教育要求、具有城区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义务教育,不断推进办学条件和手段、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区域均衡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着眼于经济发展和群众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教育需求,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区域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认清当前面临的新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教育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规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区域内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区域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学校和社会的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社区教育亟需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尚未健全,素质教育还需要向更深层次推进。高层次教育人才的数量和储备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教育管理人才、高层次教育教学人才总量和储备仍然比较缺乏。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终身教育体系与和谐城区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0岁到终生的终身教育体系尚未健全,不能完全满足区域居民的各种教育需求,与学习型城区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下一步教育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是加强教育督导,全面完成“双高普九”工作。“双高普九”是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我区整体形象,提高全区青少年素质,实现区委、区政府“科教兴区”战略的系统工程。做好“双高普九”工作,对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特色的生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前期,教育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市“双高普九”督查组的高度评价。下一步,“双高普九”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教育部门要自我加压,集中精力做好全面工作,反复督导、督查,近期内有针对性地突破、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要切实发挥督导的管理和规范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全力以赴做好“双高普九”迎检工作。要加强重点工作专项督导,精心组织全面复查,进一步完善区级和各学校的档案材料、自查报告,力求项项指标高水平达标。特别是要针市“双高普九”督查组在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和不足,对“哪些是通过努力,在正式验收前能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认识不到位需转变观念的问题,哪些是今后要不断努力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进而加紧研究部署,提出整改办法,并落实到每个人,保证在正式验收时做到硬件从实,软件从优,确保一次性高质量通过验收。各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素质教育中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按照评估标准验收细则,认真分析“双高普九”各项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薄弱环节,强化整改措施,以确保“双高普九”迎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加大教育均衡化力度,提高中小学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加快教育均衡化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辖区百姓的迫切要求。过去我们加强示范性学校建设,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但示范学校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尤其是教育质量相对落后的少数薄弱学校,仍不能得到老百姓的广泛认可。由于教育政策的调整,如重点高中指标生比例的不断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择校现象,老百姓又不可能为了孩子上好学校而花几十万或上百万重新买房子,因此,加快教育均衡发展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区教育若要达到新的高位均衡,就必须大幅度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其困难程度将远远大于建几所示范学校,必须要从基础和细节抓起。因此,如何全面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严峻课题。近年来,我区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切不可沾沾自喜,要戒骄戒躁,树立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希望在座诸位潜下心来认真研究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弯下腰来踏踏实实工作。4中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我希望像4中这样的学校更多地涌现出来。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师队伍素质是教育教学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区把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新岗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优秀教师研修培训、校本培训、特色培训、英语双语教师境外培训和全员学科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个做法很有效,今后要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坚持下去。区里将继续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力度,在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基地功能,紧密结合教育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好教师培训。另一方面,适当增加教师赴境外参加培训的比例,给更多的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第三是要根据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研究、探索和创新教师培训机制,以便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打造出一支教学水平高、师德素养好、作风过得硬的教师队伍。

四是加强特色学校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我区在加强基础教育特色区建设上,经过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无论是在发展外语特色、计算机特色,还是文体特色,特别是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有不少的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东北路小学、中心小学等,但在全区范围内形成各自学校特色、建设特色学校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所谓特色学校就是在办学方面,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思路,有独特的举措,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形成传统。说白了,就是一个学校要有一样与众不同的特点,让在这个学校上过学的学生终生都不能忘记。特色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力。每所学校所处环境不同,发展历史不同,办学的方式不同,如果不考虑各自不同的情况办学,没有学校自己的特色,这个学校就不会有生机。只有学校办出特色,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人才,按部就班,平平庸庸,上级布置什么,学校就做什么,是培养不出具有个性的创新人才的。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化之中,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活动,对它的规律我们还探索得不够清楚,尚需要学校和广大的教师勇于提出新观点,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实验全新的办法模式,探索教育的规律,探索学生成长的规律,在各校不同的探索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经验,这就是各个学校的特色。尤其是我们的各位校长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师,要研究学校所处的环境、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发现学校的优势、认识学校的不足,扬长补短,不断开拓和创新,使学校前进有方向,师生努力有动力,逐渐形成学校的独立风格。当然,学校办出特色是在探索教育规律、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模式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是刻意追求形式所能办到的。把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学校特色,这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是我们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是最重要、最本质的,也是最难的。当前,我们的教育均衡化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硬件环境。今后,我希望我们各个学校都要确立办特色学校的指导思想,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搞好常规教学的前提下,强化体音美微机教学,创办具有各自特色的教育品牌,促使学生个性发展,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特长型建设人才。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篇8

政府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行为,包括思想认识到位与实践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确认并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对教育的价值、功能及目的等认识上的深化和飞跃。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国民性的基本属性。因此,它不仅是为克服“片追”、“应试”等教育弊端而采取的一种对策性措施和某种具体的教育改革实践模式,而且成为对我国教育基本属性的本质的概括;成为对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适应整个国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目的和新的办学目标的简约化表述。

因此,确认并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与观念是实现“转轨”的首要任务。它应体现在:

1.建立起地方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转轨”,各有关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依据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的到本世纪末基础教育要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上取得显著进展的目标,结合本地区在“转轨”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好“九五”期间每年实现“转轨”的具体目标要求,排列出逐年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规划出地方政府要采取的重大举措,以及各相关方面工作的具体途径与办法。

2.地方党政领导必须努力防止和克服在抓“两基”和“两全”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特别是易于出现的抓“普九”的手硬,抓“转轨”的手软。在一定意义上说,“两全”、“转轨”更多地体现着教育“软环境”的建设。只有抓好“软环境”建设,才能使学校教育活动符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要求,培育出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矗。

3.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当前突出表现在对学校工作评价标准的转变上。要采取重大措施从根本上改变用考试成绩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杜绝政府向学校,学校向老师层层下达升学率指标的做法。

(二)建立起导向素质教育的资源配置机制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资源配置机制包括资源配置的方向、资源配置的结构、资源配置的方式及对资源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等等。

粉碎“四人帮”之后,作为遭受“文革”灾难性破坏的教育领域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为了解决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人才的燃眉之急,同时也为了在教育领域建起一批能起示范作用的学校,在80年代初期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得不把优秀的校长、良好的教师、拔尖的学生及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与设备,配置给重点中小学,把有限的教育经费向重点中小学倾斜。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与我国中小学的国民教育属性是相悖的。时至今日,80年代初期所形成的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仍在实际工作中运行着,影响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因此,政府若继续将相当多的、好的资源都配置到少数的重点校、“窗口校”,而使相当多的中小学陷入困难的办学窘境之中,“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目标就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改革和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核心是要面向每一所学校,把每一所中小学都办成合格的学校;利用资源配置机制引导每一所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成为让群众信得过的学校。

基础教育中的“择校”现象历来都存在,而“择校”现象成为众人注目的社会问题却是近年来形成的。其背景是群众日益高涨的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愿望,与当前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悬殊过大造成的。因此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一定时期内要作较大调整,要明显地向薄弱校倾斜,以使这些学校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三)完善中等教育结构,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

我国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果的领域之一。但90年代以来,高科技生产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规格、类型和层次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等教育的结构,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多层次需要。

1.地方政府在完善和优化本地区中等教育结构时必须考虑到以下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别的;二是学生在完成了强制性的九年义务教育后,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是有差异的。教育结构的优化,要立足于为每个学生的最优发展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机会、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以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其身心素质得到最好的发展。

2.理顺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创设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层次,进行合理分流,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展其才,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当前的职业技术教育除抓好专业技能的培养外,尤要重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素质的提高。

3.目前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普遍比较低,教育资源浪费问题比较突出。在调整和优化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时,要改变80年代以“外延式”发展为主的做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对本地区学校重复设置的专业,陈旧的专业,规模过小的学校,通过调整、合并、联合,发挥规模效益,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区别不同学校,确定其发展目标和重点专业,以使不同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领域内办出自己的特色。

(四)积极、稳妥、分层次地改革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人们突破传统的狭隘的课程观念,要在新的大课程观念指导下,对课程进行整体优化的改革。它包括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优化课程的结构体系,更新课程的内容体系,调整课程的实施体系,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等。

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要积极组织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教研部门及学校的干部和教师,在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通力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课程改革。这包括:

1.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地方政府要认真抓好区域内学校切实落实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课程计划及要求。在学科课程方面,主要是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计划中的所有学科。当前要特别强调和重点检查音、体、美及长期被人忽视的所谓“副科”是否开齐、开足。

在活动课程方面,要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宗旨,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区域内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社会公益劳动。要把活动课程列入课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杜绝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环境课程方面,要强调建设。由于环境课程的教育功能具有潜在性,常常易于被人忽视。为此,各级领导要自觉地重视环境课程的建设、开发,搞活环境课程,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2.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可指导部分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性地对部分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科课程可沿着加强学科课的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及地方性的方向进行调整,根据学科的内容和门类,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不突破周学时总量的前提下,合理搭配标准课(40或45分钟)与微型课(20至30分钟)。活动课是课程改革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的教育资源,进行活动课程设置特色化的探索。环境课程的建设要与整个区域或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使其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3.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地方政府在课程改革上,可选择少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比较扎实、有一定基础的实验校作试点,并借助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力量,以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主攻方向,依据国家课程计划的总体目标要求,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内容体系和结构安排等,进行重新构建的实验,探索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处理好继承、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关系。

(五)构建起区域性素质教育场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学生的健康成长绝不是学校教育一方作用的结果,他们同时还要受到家庭环境和教育,以及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近年来有人提出了“教育潮的概念。教育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当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形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关系和谐的素质教育场时,才能有效地防止三方教育影响与作用相互抵消的现象,进一步发挥三者的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效益。构建起区域性的素质教育场是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基础性建设和重要保证。地方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1.人的素质是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政府应建设好所辖区域的少年宫、科技宫、图书馆、文化馆及其它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为实施素质教育创设必要的条件。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篇9

(一)主城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市城区(包括县城)的学校建校时间都比较早,当初设计的规模已远远不能适应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据统计,目前老城区中小学占地面积仅达国家标准的70.9%,校舍面积仅达国家标准的52.4%,而且无法扩大校园面积,大班额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二)师资配置不平衡,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师资水平不高。目前,我市农村及边远地区师资严重短缺,年龄结构老化,整体水平不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编制紧缺是主要因素。加上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无法得到兑现,骨干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加剧了教师紧缺。

(三)教育经费难以满足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近年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无法得到保证,加之初中和小学自身发展的能力不强、造血功能不足,导致我市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关注的重心主要在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效益上,反映在目前的教育统计中,主要表现为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效率等方面的指标,缺少反映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等方面的内容。

(四)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由于近十年市场经济发展,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社会分层带来的影响,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这需要制度的保障和制度的变革,这种改革也必须根据现状的需要,有一定的过渡性,研究多从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入手。义务教育城乡差异表现在:第一,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城市普通小学所获得的义务教育生均经费远远高于农村小学所获得的生均教育经费;第二,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配置的城乡差距缩小较快,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配置的城乡偏差还是很大;第三,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配置的城乡差异: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配置的城乡偏差,是指政府对城市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投入与对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投入的差异。这一指标最能反映城乡之间教育财力的配置差异问题。

二、淮北地区基础教育实证分析

(一)淮北地区基础教育情况

以淮北市为例,科学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大力推进主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实招倾力解决城区校际差距和城乡校际差距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不断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队伍均衡化、办学行为规范化、教育管理一体化、教育质量优质化,使人民群众真正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得到实惠,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加大投入促设施均衡。该市研究制定《淮北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合理调整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加大对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加快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步伐,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得以根本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达到省定标准,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了硬件设施均衡配置,全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整体优化升级。校干交流促管理均衡。淮北市加大校干队伍交流力度,在市直学校交流任职3名校干,交流挂职2名校长,区属学校7名校干到市直学校挂职锻炼。该市学校校长挂职交流后,优势互补,互相借鉴,有力促进了学校间资源有效利用、骨干教师资源共享、对口处室无缝对接,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交流学校的发展带来新气象,受到社会和家长广泛赞誉。下一步,该市将进一步加大校干异校轮岗交流力度,打破学校间壁垒,为区域内学校间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搭建平台,促进全市学校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思路、管理方式。教师交流促师资均衡。淮北市出台了《淮北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赴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服务实施办法》,市直18所学校和百善、五沟、渠沟、烈山、高岳五个试点镇(办)18所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市直学校共选派120余名城区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县、区教育局开展城区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和城乡教师交流工作,发挥名校名师传、帮、带作用,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软件均衡发展。淮北市实行新招聘教师无校籍管理,2011年起,在起始年级进行一定比例的教师交流,开展名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双向互动交流,逐步均衡配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资源。

(二)淮北地区基础教育调查分析

淮北地区基础教育通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规范发展等四项措施的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标准化建设情况取得良好效果。我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科学规划教育布局,集约教育资源,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加速提升我市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淮北市共规划义务教育阶段达标学校454所,学生数218756人。目前,淮北市中小学校达标182所,达标比例为40.8%。2012年规划达标学校117所,已经有3所学校基本达标,其余114所正在招标中。淮北市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已列入第一批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县区,全市已召开动员大会,市辖三区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分解任务、积极筹备、初步已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标。2012年市辖三区和市直项目学校标准化建设设备资金3630万元,其中,购置图书357.2万元、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1129.6万元、实验室成套设备421万元、教学实验仪器132万元、音体美器材552.5万元、学校扩容改造及附属设施建设838万元。2008年制定了《淮北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8-2020)》,构建了组织领导、布局调控、财政投入、社会帮扶、考核奖惩五个机制,进一步加大教育布局调整力度,全市中小学校由原来的779所调整为514所,提高办学整体效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我市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不断改善全市办学条件。2012年我市远程教育工程累计投入2476万元,校安工程项目27个,总面积3924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4080万元,目前全部已经开始主体施工。实施“中小学校校长提升工程”,已完成500人的培训任务;选派7名薄弱学校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培训;从2011年开始,利用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成立的“教育干部远程培训中心”,共培训了2000余名中小学校长。2012年,全市新招聘205名新教师(不含濉溪县),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148人,为薄弱学校招聘教师112人,充实了农村教师队伍;18所市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选派了52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72名优秀教师赴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加强了教学教改交流。制定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成立二中梅苑教育集团,对三实小、惠黎路小学进行深化整合。同时,在新城区建设一所小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计划2012年8月开工建设,2013年秋季投入使用。通过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规范办学,促进义务教育规范发展。严格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和《淮北市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工作的意见》,严禁学校跨学区招生,严格控制班额,切实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同时,规范办学和从教行为。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全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专项行动,实行规范办学行为月报制度和月通报制度,定期组织学校办学行为、教师从教行为大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行为,巩固规范办学行为工作成果。

三、淮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基础教育均衡体现社会公正的诉求,福利经济学以为个人的初始禀赋平等反映经济均衡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实证证明,教育分配的不公平将扩大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一)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育效率、增进教育公平。激发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推进学制改革,建立与义务教育性质相适应的学校制度和学校结构。实行完全中学的初、高中脱钩,在制度上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完整性,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矛盾。从政策导向上尽快取消和淡出目前依然存在的重点中小学和示范学校,以及中小学管理上的不同主管层次,深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按照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改革学校制度,调整学校结构。三是加快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考试制度是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因素,要以多种方式推进小学升初中及初中升高中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加大初中升高中考试改革力度,努力从学生生源上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学校间合理的教育竞争。实行公立中小学招生的名额分配制度,促进招生公平。逐渐给予少数有条件的民办中学在招生上更大的自,以满足社会需求,对公立学校应该推选更有公平性的招生办法。四是推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实施教育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办学体制改革为核心,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改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促进投资主体、教育类型、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首先,应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逐步缩小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这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效的政策选择。不断增加国家对基础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实行教育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重要的政策导向。其次,政府应通过政策导向,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尤其要保证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为了缩小现有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必须对原来的政策导向进行调整,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确保教育公平。再次,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和指导思想。在公平、效率等重大的教育政策目标之中,教育政策应把公平作为基础性的政策价值目标,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拨款标准,统一硬件配备水平,统一信息平台,统一提供教师培训与发展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差距。最后,实现区域的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通过现代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共享和交流;在教师管理和使用上,政府还可以制定政策通过对口支援和教师支教交流,平衡校与校之间的教学力量,使骨干教师在最大的限度的发挥作用;在确定办学标准上,政府还可以对有些教育设施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教育共享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师资水平、师资素质、师资优质配置和教师队伍建设,是这项工程的核心。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还非常的明显,随着城镇化进程中人才的不断聚集和流动速度的加快,致使我国教师队伍出现了新一轮的流动潮。由于城区教育需求的猛增,教师需求增大,农村相对优秀的教师开始向城区、城镇调动、转移,给农村本就比较薄弱的教师队伍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农村学校变相的成为城区学校的教师“培训基地”。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与师资队伍优质化的矛盾,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均衡的发展,使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迫在眉睫。但是我国师资培养、培训的体制和机制还不能较好地适应优质教育发展的形势。由于经费投入少,农村教师待遇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在软件建设上的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创新思想,树立新的教育发展观,建立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管理新模式。从师资流动、学校管理、教学交流、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创设一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道路,整体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国家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师范毕业生去农村学校工作,来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甘肃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4-0066-02

一、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视野中的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延伸战略的主攻方向。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提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学前教育在个体人的自然生命的基础上,开始着手赋予个体人以文化生命,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奠基”作用,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乃至其社会化、文化化进程的影响持久而深刻。

长期以来,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学前教育的漠视以及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现代学校教育中奉行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等功利固结的教育价值追求,我国的学前教育一直以来并未列入国民基础教育序列。在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中,仅有1.3%左右用于学前教育,这其中大部分还流向了城市幼儿园。长期以来,没有了体制支持的学前教育一度成为一部分城市儿童和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儿童独享的特权,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相当薄弱,而地处西北的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尤为落后。这种情况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幼教事业特别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

研究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主要因为甘肃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有回、藏、东乡、裕固、蒙古、哈萨克、保安、撒拉、满、土、维吾尔等44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甘肃总人口的10%。研究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不但有助于整体把握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认识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路向及基本策略;而且通过对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学前教育现状的个案研究,可以具体呈现甘肃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境,深入剖析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甘肃乃至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的路径及策略,为推动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学术资料和理论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路向的设计,要求加强对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纲要》的颁布,对处于弱势地区的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而言,与其说是一种政策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因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历史欠账多、文化负累重,改革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突出。

另外,当前关于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相关资料及成果极少。这大概受制约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历史欠账多,研究者的自发性、随境性,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教育的复杂性和敏感性等因素,限制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同时,研究过程中文本性研究居多,田野的方法很少;质性研究较多,量化研究较少;研究能认识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思考不缜密;研究视角雷同,研究眼界不够开阔也是一个制约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向纵深挺进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及其学前教育需求消失了;为数不多的研究,也没有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系统地置于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生活中不断的对话、交融甚至存在着博弈与冲突这个独特的大背景下去观照,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复杂性缺乏理性的反思和行动研究,不能很好地建构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完整地反映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真正面貌。所以,甘肃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仍是一块处女地,对该地区学前教育进行系统的探索与研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二、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的重要价值

对基于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交融、博弈场域中的甘肃民族地区之学前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可丰富和拓宽人类学、教育学学科领域;基于田野基础上的研究,其生成的数据、理论成果乃至行动研究方法等,可作为我国政府特别是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对少数民族原有文化教育传统的尊重,基于田野基础上对民族地区民族儿童、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家长之学前教育需求的理解与发展愿景之勾画,对于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各民族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体现了国家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对促进民族地区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素质、促进我国教育公平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地域、文化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山区、牧区,适龄民族幼儿入园率大大低于全国乃至甘肃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儿童“入园难”、“入园贵”,民族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民族文化氛围缺失,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幼教机构管理水平滞后、师资水平较差等问题非常突出。我国一些教育实践研究表明,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及教育质量,与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与教育质量成正相关。所以,研究和发展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社会化、文化化进程,影响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关系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最重的是,研究对于制定科学的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战略,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教育文化具有战略意义。

三、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我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首先,对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可以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为基石,以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问题的客观存在,对甘肃少数民族的分布及文化风土、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图景、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等进行叙事性勾勒为基础,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揭示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要对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发展之阻抗性因素进行归因。这种研究要基于田野,走向民间,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制度原因、经济文化原因、民族地区教育当事人之教育观念、民族生活方式及民族文化制约等方面的原因进行细致梳理与整合;要加强对该地区民族儿童家长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态度、对子女的入园类型意向、对子女教育的期望,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儿童家长对子女接受有本民族文化特点的学前教育的态度调查,加强民族地区、民族社区、教育当事人对民族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特殊诉求及其合理需求的重视。

最后,研究要落实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方面。主要就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观念革新、政府学前教育制度的优化方面,如何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做到兼顾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如何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各方物质支持;如何规范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师资、管理支持,加强家园合作,利用地方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呈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管理队伍及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等方面,设计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路径与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