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十篇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十篇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3:06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对策选择

[作者简介]郭红艳(1974-),女,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南开封475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德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2-GH-187)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43-02

高职院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程开设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人文素质;使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信仰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实效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一、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特性分析

1.教育类型的实践性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涵养为核心的教育类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围绕教育目的,高职院校应注重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注重实践教育模式,注重校企合作,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目的来设计教学方案,选取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途径。在“概论”课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兼顾国家的培养要求和高职生个体成长的要求。在“概论”课教育教学途径选择方面要兼顾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高职院校“概论”课的实践性要求很明确,这是由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性特征和“概论”课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要求决定的。

2.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强调高职生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包括性格、素质、能力、成长经历、思想实际等方面。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造就或者说是塑造高职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实然层面达到国家、社会应然层面的要求。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我国社会公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等不断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差异性凸显,独立性增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只有适应这一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社会市场实际,才能提高“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3.教育效果的整体性要求。教育效果是检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整体性要求强调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我们经常说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合格和可靠就是对学生的整体性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不可能只有某一方面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如果是这样,这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合格和可靠是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把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

二、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理念思考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实践性、主体性、整体性的要求,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笔者提出“概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该体系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的组织安排三个方面着手,将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材的十五章内容整合为四个项目化教学模块,同时将四个模块分解为九个具体教学专题,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

1.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须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次设定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通过对四个项目化教学模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概论”课的性质、作用和地位,学习的方法和原则;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及精髓;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过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其次是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运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分析判断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最后是素质目标。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指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学生通过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人文素质是指学生要有“国”、有“家”的观念,爱国守法、诚实守信等。只有将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经得起社会和市场的检验和考验。

2.教学内容的选取。“概论”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的。为了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的,我们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理论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重点,共分为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即第一次课,主要讲述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主要内容、意义和方法。第二个模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理论精髓,整合了书上第一、二章的内容,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模块是思想,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理论,整合了书上第三、四章内容,中心是思想。第四个模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项目五――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与改革开放;项目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战略;项目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项目八――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和外交政策;项目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为了保证理论教学的效果,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理论教学内容来设计。例如讲第一次课即绪论专题时,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概论”课的目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围绕为什么学习“概论”课这一主题,以3~5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发言人将本组的讨论意见进行反馈、梳理、总结。整个过程一方面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使学生的价值观得以凸显;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交流、协作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在校内校外的德育实训基地实习,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德育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理论+实践”这种教学内容的选取使单纯的理论教学走向学生生活、走向社会实际,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教学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教学的组织安排。在教学组织安排上我们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讲授互动交流实践体验”五步来进行。在“任务驱动”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详尽的课时授课计划和学期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明确规定每节课的基本内容、课时安排、重点难点等,学期授课计划是针对每一学期授课内容的详细规划。“项目导向”环节是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认真领会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理论周数的不同,合理调整讲授内容的详略。“课堂讲授”环节是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根据讲授内容不同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演讲法、讨论法等。“互动交流”环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的交流,采取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师生座谈等,教师总结提升。我们不仅注重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课下从周一到周六系部会安排专门教师、固定时间和固定场所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辅导,答疑解惑。“实践体验”环节是指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到知行统一。

三、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论选择

方法问题对于增强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至关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的方法不同,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同。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论选择上,应注重“两个结合”“三个贴近”。

1.“两个结合”。“两个结合”首先是指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的结合。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坚持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的结合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统一的要求,即要求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达到统治阶级所要求的目标,这就是先进性的标准。但实际情况是,不可能每一个受教育者思想都达到先进性标准的要求,毕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生活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人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差异性、独立性和多变性,这就是广泛性标准。因此,“概论”课在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时要坚持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相结合,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为坚持先进性标准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也不能因为坚持广泛性标准而忽视学生的共性。

“两个结合”其次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职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和职业对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家庭教育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所受的教育、性格、能力等都是对孩子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等产生重要作用的核心素材。如果父母的这些素材不具备优势或者处在劣势,就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机构,采用有组织、有纪律的育方式,保证了教育目的的实现。但是这种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果主体性作用没有很好体现,反而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人生活的环境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跟人的素质形成要求相符合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跟人的素质形成要求相背离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消极的。我们要积极创造具备正能量的社会环境,进而促进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灵魂。职业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水平的提高。

2.“三个贴近”。“三个贴近”强调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三个贴近”首先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围绕高职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材内容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设计,高职院校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因此教材设计也应该突出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三个贴近”其次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避免空讲理论。比如,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问题时,一方面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化、实事求是的内涵等;另一方面将这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基本原则,注重实事求是这一原则,教育学生生活中要注重个人实际,不能生搬硬套理论,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自我认识,不能盲目、盲从。“概论”课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在学生关心的问题上提供原则性的指导。“三个贴近”最后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和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重大问题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相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比如,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社会核心价值观问题,以及中国梦等问题在“概论”课教育教学中都不容回避,为学生的基本价值判断提供保障。

目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在“两个结合”“三个贴近”的要求上做得很不够,并且家庭、学校和社会并没有实现有机联系,因此,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涉及个人、国家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贲国栋.科学认识网络媒体在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2]黄发友.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篇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而且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和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既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迫切需要研究与解决的课题,结合教学工作,笔者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学中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的宣传邓小平理论。高校“两课”教学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主阵地,要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自觉钻研马克思主义的校园风气才会形成。否则,教师课堂上理不直气不壮,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就会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其次,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精髓――解放恩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理论问题展开教学。

再次,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要有所创新。教学手段的落后和形式的单一,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必须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通过采用视听资料、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增强该课程的吸引力,并充分利用讨论、演讲、辩论、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当调动起来,就会对一些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针对学生关心的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问题,教师应采取不回避的态度,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辨析,在是非问题上应立场坚定。避免学生走入极端。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就会增强。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高等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精神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是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最好教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的辨证法思想,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辩证统一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哲学思想的精华。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识、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素质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统一。如果在学习和工作中没有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在实践中锻炼出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无疑是创新精神的集中反映和思维结晶,敢于正视新情况,善于研究新问题,勇于作出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本质特征。邓小平表现出来的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和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勇气,敢于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气魄,是邓小平创新品格的集中体现,是邓小平理论最具魅力的亮点。在教学中,要力求找准两者闻的切入点,将邓小平的创新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素质。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2l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具备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现行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形式将面临着诸多调整与改变,大学生如果缺乏健康的心理准备与正常的心理耐受力,就难予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配置,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对邓小平同志传奇经历的介绍来感染学生。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首先,邓小平同志不仅以其“三起三落”的传奇经历感染人,更以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身份体现出领袖人物的优秀人格魅力,尤其是他那种在逆境中“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等待时机大干一场”的涵养;他认定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和不随波逐流.独立思考的个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勇往直前的进取力量。其次,通过学习和讨论,让学深深地体会到崇高的信念,坚韧不拔的耐受力,刚毅,顽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邓小平战胜厄运,走出低谷的第一素质。让学生明白一个哲理――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篇3

关键词:“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76-03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全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它在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论”课教师通过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信念。目前,高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不够重视,缺乏兴趣,加上“概论”课理论性非常强,这就增加了“概论”课教学的难度。但是“概论”课教师应该认识到“概论”课的许多内容与社会现实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实践教学在“概论”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概论”课教师要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

一、“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同时又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怎样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项优秀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全社会普遍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2]这对“概论”课教师怎样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导。“概论”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使命,应深刻认识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概论”课实践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概论”课课程建设的需要

我们党历来认为,如何抓好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并把思想政治工作看做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同样,我们党也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又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2005年2月1日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也明确强调了大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来看,“概论”课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重点,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体现了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精神实质。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课程设置,在全国高校设置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概论”课的学分最多、课时最多。根据设置,“概论”课6个学分中有2个学分是用于实践教学的。因此,不断推进“概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和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理论思考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促进“概论”课课程的建设。

2.“概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动力

所谓的实践教学,就是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而参与的各项实践活动。实践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客观对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做到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意识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其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

“概论”课教学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其教学内容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部分,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和两大历史进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进程,其基础来源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同时又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因此,大学生只有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深刻把握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精神实质。实践教学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连接起来的平台,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事“概论”课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也深深感受到如果只在课堂上进行纯碎的理论宣教,那么这堂课不管准备得多么充分,最终结果也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的教学,学生就不可能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不可能树立。总而言之,只有将理论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概论”课实践教学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当代大学生处于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易于接受和探索新事物。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从校门进校门,从书本到书本,对国情不甚了解,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很容易被误导。“概论”课教学中,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通过实践去感受、体会、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会发现和了解当今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并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分析,从而使大学生能更好地认清形势,客观公正地对待社会上存在的重大问题,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教学中使用的以深入社会、了解生活并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最佳途径,这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因此,“概论”课教学中应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以更好地为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二、“概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从“05方案”实施以来,“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效果不佳,表现为浮于内容、流于形式、质量不高等,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长期以来,不少高校对“概论”课的实践教学缺乏深刻认识,因而不重视实践教学,把它看做一种形式,纯碎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不与考试成绩相挂钩,从而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不感兴趣,认为实践教学作用不大,可有可无,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平时不学习,甚至不参加实践,考试前临时突击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事实上,“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各个高校既不能单纯地重视理论教学,也不能片面地提倡实践教学,而是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各个高校“概论”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所在。

2.实践教学缺乏统一规划

一般来说,“概论”课都有实践教学计划和安排,并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实践教学重复实施,其实际效果不佳。比如参观,因为高校所处地方的条件限制,可供参观的场所有限,“概论”课安排的红色参观地方,“纲要”课也作了同样的安排,甚至“基础”课也可能做了同样的安排,这必然会大大降低实践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与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必须有细致周密的安排和组织,但在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活动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也是如此,一般是任课教师布置实践活动任务,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参观调查,通过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教师随便给个分数了事。这样,一些学生为了应付,出现了搭便车的情况。如部分学生实际上根本没有参加实践活动,只在其他同学完成的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就能获得通过的分数,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干脆从网上下载论文,使得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严重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

4.学生参与比例不高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内容,理应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但由于各个高校实践经费不到位,加上目前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活动难以开展。有些高校为响应上级号召,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专项资金,并把全部经费落实到位,但由于近些年大学扩招,学生人数太多,组织起来相当复杂和困难,尤其是组织校外实践活动要考虑到场地、交通、学生安全等因素,生怕出事,谁也不敢搞大规模活动。但是根据教学计划和安排,实践活动又不能不进行,最终只能选出部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多数学生根本没有参与机会。这样,实践教学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失去了实际意义。

三、增强“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概论”课实践教学应不断拓宽领域,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使大学生能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概论”课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难题,从而提高“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1.设计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从事“概论”课教学的教师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仅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自己所教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为了获得有效的实践教学效果,“概论”课教师必须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设计,从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在“概论”课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扣教材主要内容,要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要贴近大学校园生活。“概论”课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在课堂内就实现教学目标,难度相当大,甚至不可能,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利用校园的硬件资源,比如图书馆、多功能教室等,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准备较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环境比较熟悉,他们对学校生活最具有发言权,可以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学校管理、生活实践中去,这样效果非常明显。

2.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社会实践教学是涉及到校园内外、师生之间、课堂上下的一项复杂工作,涉及到宣传动员、组织指导、总结交流、考核评估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科学化的运行体系。[5]因此,为提高“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高校和有关学院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以保障“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在“概论”课教学中,必须把“概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概论”课教学体系的全过程,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成果评价标准、成绩的考核办法、工作量核算、经费来源、教学目的等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制定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指南,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长期以来,经费不足、缺少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是“概论”课教师在组织实践课活动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过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付实践活动的有关费用,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附近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等问题,通过签约等方式,建成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便利。

3.实施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面对的人数较多,涉及的内容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相对于一般课程而言,外出实践极其困难。为此,“概论”课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结合本校特色,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可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种形式。校内实践教学包括讨论、举办多种主题活动、体验教师角色、文艺汇演等形式;校外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服务社会等形式。通过有选择性地开展这些活动有助于从不同侧面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这不仅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了解与合作。

4.切实提高“概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概论”课教师是实践教学能否取得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概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因此,要提高“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提高“概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它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其中包括政治素质、人格素质、理论素质和能力素质;熟练掌握“概论”课的课程体系;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实践教学;能够清晰地向学生表述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努力创造相应的学习情境;善于学习,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以学生为中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等等。[6]“概论”课实践教学从计划方案的制定到组织学生实施方案,再到对学生参加实践的考核评价,都需要“概论”课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实践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因此,着实提高“概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构建一支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一支精干的“概论”课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概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势,将会大大增强“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新华社、等四部门提出具体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n].人民日报,2005-03-22(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R].1999-06-1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a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R].2004-10-15.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篇4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评析

“成功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有明确和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成功素质教育”这一词条,其内涵有诸多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就是成功地获得了2009年度部级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的作品的见解,即由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教授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著(以下称《赵著》)的见解。该作品在公开出版后就受到高教界一些知名专家,如周满生、周文斌、陈金明、陶梅生等教授的好评,他们的评议共同特点就是指出了《赵著》成功素质教育中“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性质和作用。诸项评价关键词就在于《赵著》中提出和强调了“非专业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从而使其成为得到较大成功的教学成果。

“非专业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专业素质教育”而言的,因为大学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作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四有”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成长”、“成人”的德、智、体、美等基础素质,而大学教育则是在此基础之上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这里“高级”和“高素质”的人才必定具有特定的“专门性”素质,既是“专门”的,则其教育的特性尤其是在社会高度分工的条件下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特点;又因为是“高级”的人才,其教育性质是具有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点,所以,其培养目标是在“成长”、“成人”的基础上具有更高层次的“成才”、“成功”的要求,这就要同时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即“非专业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由此可见,“专业素质是指人们为追求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性的优秀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品格和专业观念等。而“非专业素质”是指不具备专业特性,但对人的成功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有时甚至是起到决定作用的素质。它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综合素质的提法,包括五大体系即观念(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拼搏、创新等特征)、品格(志向、胆识、心态、意志、性格等)、知识(专业知识以外的各种知识)、能力(如思维、创新、预见、适应、应变、沟通、协调等能力)、方法(主要指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在这五大素质体系中,观念是核心,品格是关键,知识是基础,能力和方法是重要方面。这五项素质相辅相成,形成一个非专业素质体系,又与专业素质相辅相成综合构成为一个具有更高层次性的成功素质体系。这两大类素质结构的教育活动,就是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对这两者予以同等重视、同步推进,就构成《赵著》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特色内容。

“非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之所以能成为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本质要义”和作为实践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这可以从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予以认识。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篇5

关键词: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界定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及核心问题。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看似早已被人熟知掌握,然真正进入学理的考证分析进而阐释其质的规定性却面临着复杂丰富甚至艰难的局面。本文基于学术界已有成果尝试提出对这一概念的自我界定。

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的几种界定分析目前学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界析可谓林林总总,形式多样,但细致分析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代表观点。

(一)从广义的实践观视角出发来界定其内涵与外延

如认为“大学生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与创新活动;是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1]。以此将其分为:“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虚拟社会实践活动。”[2]此种划分突出了社会实践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全程性,尤其是虚拟社会实践的提出是对当今时代的鲜明回应。但同时也导致了如下问题:一是是否所有教育性实践活动均应划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范畴?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否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内涵?二是此种划分看似层次与范围分明,但是在实质上却导致了所划分内容的交叠。如其认为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有专题调查、专业实习,校园社会实践中有志愿服务与勤工助学,但是在校外社会实践中其定义同样存在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包含的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与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包括走出校园的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可见此种划分在其层次中是存在交叉的。

与此相类似,从广义实践观出发,相对于传统教学划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学者认为“在广义的实践观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就是广义的实践教学。广义的实践教学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包括理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并以此将整个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层次:“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教学……第三种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习、假期社会服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总之它是指参与各种科学文化的创造、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各种生产实践的活动。”[3]此种定义从实践-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的概念路径出发,可以说较科学的阐释了社会实践教育的教育性实践本质问题,但是同样面临着具体外延划分层次区别以及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区分度问题。

(二)从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中来寻求概念的界定

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促进此项教育活动的科学化、社会化以及长效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文件来保障其顺利推进实施。因此,从这项活动开展的真实历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以及由政策文件所保障的合法性内涵。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进行泛化的定义,其理由有二:“一是从出现的时间视角来看,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内实践要远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其特定的内涵,即走出校门,具有社会参与性。”[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论及实践教学时,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这里就明确表明了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5]此概念的界定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历史活动以及政策文件出发来处理其具体内涵关系,考虑到了概念界定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但是就概念的质性要素阐释还不够全面。

另外相类似的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化教学、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并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李长松,2006年)可以明显看出,此概念的阐释借用了国家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对于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规定性内涵。

・理论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探析(三)基于不同学科语境的概念界定

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所关涉到的学科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此外还有哲学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从不同的学科语境出来,也会得出具有不同侧重点的研究结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所关注的焦点为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问题。因而以此为出发点,很多学者均肯认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路径,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剂与行为外化的选择器,并应促进二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有机结合,而概念的结合式探析就成为了先导。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阐释即为例证。前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的多种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6]而后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中审视这一教育活动,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按照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结合学生政治发展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各种实践活动”[7]。此种定义直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彼此的视野,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拓展,较好的促进了二者育人合力的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无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场域。但从内涵来看,其教育机理的揭示还需更加精细化。

其次,教育学核心关注的是生命个体的成长以及全面素质的养成。以此来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就有了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视域。如有学者从实践教育出发来探讨这一概念,认为其应该有三层内涵:“从狭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教育措施、方法,它往往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从中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课程体系及教育体系。从广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实践育人’、‘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8]可以说此概念界定给出了研究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广阔理论背景以及应然所需关涉的理论层次,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其具体内涵,还需从实践教育的整体范畴中剥离出来。

以上界定均对这一概念的探析给出了相对各异的标准以及具体的界定类型划分,丰富了后来研究者对这一概念不同角度的审视,从而继续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而在正式开始对此概念的界定之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界定本身所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至关重要。

二、定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名词的构成是复合形式的。在了解与其相关的理论背景基础上对其核心词汇进行有机拆分可以得到支持这一概念的上位概念――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换言之,在界定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时,首先应该就上述概念的意涵进行分析整合,进而在遵循词汇群义不断扩展的逻辑推演基础上得出所需概念的具体表述。其次,只单纯的逻辑推演不足以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圆满,因为站在不同的学科立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由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表述范式所决定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进行界定,本文将主要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场上,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出发,重点关注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形塑与整体素质的养成以及教育机制、规律的探求,并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与哲学等相关学科视野以求达到界析的综合全面。最后,作为现实层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其正式生成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教育部、以及各高校积极倡导努力下真实开展的一项逐渐扩大完善的育人工程。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进入现实层面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其理论层面的抽象概括应该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界定探析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以往哲学体系的重要范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是指能动地、客观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10]正是由于实践的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揭示了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机制、认识的发生发展验证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所在。这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实践主体、实践客体以及实践中介(工具)。由此三要素构成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客观的活动。构成实践诸要素以及实践过程、结果均具有客观性,受到现实关系的制约。其次实践活动呈现出自觉能动的特质,实践主体性的发挥使得人的意志对象化为客观现实。另外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每一项实践活动均受到社会现实关系的制约从而使不同时代的实践活动具有传承累积性以及时代突破性。最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指的是实践活动本身的客观物质性以及促使理论认识转化为实际的功能性。“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1]因此人正是通过实践来把握物质世界的,它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正是由于实践在历史发展、社会生活与人的认识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教育活动从开始便屡屡谋求与其交融式发展,探究将教育要素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希冀借助实践活动来达到教育价值的真实传递,从而促进教育对象能力素质的发展与完善。从历史上看,不论西方教育大家如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还是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躬行乃启化之源均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更是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但是从教育的视野中来看实践活动,则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实践活动的特色所在。“教育性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有目的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并基于多样化操作学习过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13]由此可见,相对于一般教育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客观性、能动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教育性实践更加注重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中习得情境性的体验认知与阶段性的总结反思。因为说到底教育性的实践是一种学习发展过程,较之一般实践活动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参与改造,它更体现在学生于实践学习中实现思维品质的内化与行为动机的外化;注重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深刻的检视主观世界的既有状态,通过实践操作、真实情境的观察访问以及社会服务学习验证知识理论、培养动手操作与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不断突破自我实现生命个体的完善。而这一实践活动进入学校教学之中,便是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与理论教育(或称为知识教育)相区别的一种教育活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育人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实践教育指的是在“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理论的指导之下,将教育过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实践活动成为教育的具体场域以及知识载体。一般说来,传统形态的理论教育将课堂视为教学的唯一固定地点,采取教师-文本-学生的单向度知识传递方式,进而学生也将间接经验的获得作为教育的主要成果。而实践教育是在知识传递的基础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践教育绝不是取代知识教育,取消课堂对间接经验的传递,而是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并且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同时结合理论形态的教育形式,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来达到教育过程的真实有效),重点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教育中学生处于“静听”的被动接受局面。同时教师也非教学过程的唯一主导者、知识价值真伪与对错的唯一裁判者以及教学结果仅有的评判者,而是实践教育活动的科学设计组织者、教学过程的艺术指导者以及实践教育结果的反思总结者。此外实践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养成以达到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教育以“问题型、策略型、情感型、技能型等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14]。这是一类主要涉及“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类型,如概念原理的运用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或情感性体验等。不同于理论教学中以陈述性知识为主,主要关涉“是什么”的知识类型,如概念、原题、命题等的具体事实为何。同时就其外延来看,实践教育按教学的地点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课堂实践教育、校园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在这三者之中,社会实践教育是最为根本的一种类型。

之所以说社会实践教育是实践教育体系中最为根本的一种形式,是因为它是课堂与校园实践教育的最后指向所在,并最为深刻鲜明地体现了实践教育的精神理念以及对其具体实践教育程式的验证丰富。相对于课堂实践教育中的讨论、学生展示等教育活动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体的校园实践教育而言,社会实践教育强调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参与社会现实,是在预先具有设计性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情境、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进而反思总结的一种具有发展性的学习过程。它与理论教育以及课堂、校园实践教育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社会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课堂实践教育、校园实践教育的关系

由图1可以看到,如果说整个教育体系是由两个圆环所组成的话,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整体教育中实践教育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或补充,也非是决然割裂式的互不相容,而是相互渗透、彼此依存式的和谐式生长。通过实践教育,加深了对理论教育所传递知识的验证,同时成为了理论知识发展的有效助推力。另一方面,理论教育也为实践教育的进行提供了知识心理基础。进一步来看,在实践教育中,社会实践教育是另外两种实践教育形式的延伸与确证,是实践教育中最基本、最主体的存在。而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意义重大而深远。

从概念发展的逻辑来看,经过前文对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其内涵与相互关系的分析,此时便可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纳入到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群组逻辑发展的理论链条之中,找到支撑其意涵发展的理论背景,从而可以在宏阔的视野中审视解读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含义。除此之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作为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成型为一项意义重大的育人工程有其历史脉络。可以说从开始便承担了特定的教育任务,具有专门的教育功能。1984年,团中央在辽宁首次召开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同志正式提出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口号,这一原则被确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指导方针。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指出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年8月20日,为了贯彻党中央的《决定》,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为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之一,并强调“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改革紧密结合,使之逐步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从开始便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强调在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实现教育成长与社会服务的双重功效。基于此,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界定为:在共青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与即时信息为主体、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形塑与综合素质养成为目的、并与课堂理论教育相辅相成的一种具有计划选择性的学习活动。

此定义首先明确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属性问题。强调社会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的重要形态,并非所有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均为实践教育的范畴,而是经由指导机构、学校教师以及实践单位等综合性的设计选择,以实践活动为实施载体,具有计划性与指导性的学习活动。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内容不同于理论教育的知识传授,而是强调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体验进而反思整合以达到问题的解决、实践技能的提升与思维品质的内化,是一种以直接经验学习、即时信息获得为主的教育活动。再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关系是彼此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并在现实层面上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切合社会需求以实现服务社会的教育改革。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养成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践活动中注重改造主观世界、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充分实现了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模式,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精神实质。而就其外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划分为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包括专业实习、实验、军事训练等;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教育,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

参考文献:

[1][2]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8,61-62.

[3]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86-187.

[4][5]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2,112.

[6]魏志强.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法的实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0.

[7]韩旭.思想道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8]曾素林.论实践教育――基于实证方法与国际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3.

[9][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3,134.

[10]杨河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7.

[12]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8.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篇6

能力素质的培养又是整个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能力素质与物理教学的关系

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已形成一定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基础上,自觉地发展其智力,培养其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制作能力等诸多能力。过去的传统学校教育一直是以重知识轻能力为办学路线的应试教育。这种“重知轻能”的办学模式培养出来的许多“优秀”毕业生虽然可考进高等学府深造,分数也不低,但是大学毕业后居然有些人连自己家里电灯线路出了故障都无法排除,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这种办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也无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工程和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然学科。学生通过物理学理论的学习可以培养自己分析类比的能力;判断、推理、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的辨证思维能力。通过物理实践培养自己细致、敏锐、准确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创造力;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正是人们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这些能力素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总体素质的高低。

物理教学是使受教育者接受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独特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它的教育功能等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和重视。

二.物理教学是能力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是一门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自然科学。它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大到尖端科技小到日常生活无处不包含着物理学的理论和规律。

物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物理现象与物理实验的描述;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的建立以及基本物理原理和理论的论证与阐述。

1.物理实验教学能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人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人类生来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比如幼儿时期站在大人们身边看大人们干活,到再大些自己拆开家里的闹钟看看自己为什么会走、打开家里的收音机看看里面到底是否有人在唱歌、讲话。其实,广义地讲这些活动就是一种人类认识低级阶段的实践,是一种无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人们的好奇心所至。

而物理实验教学向他们有目的地展现了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呈现了许多真实又形象生动的物理事实,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未知结果的探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产生了学习的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就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产生。学会观察,学会获取信息和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是当今人才最基本的能力素质之一。

物理实验能够有目的地提供给学习者大量的信息,以便学习者从中提取加工处理。学习者要想很好地完成实验,除了要有良好地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还要靠细致、敏锐、准确的观察力,从实验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加以处理,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例如: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能够得到的信息很多,象条型磁铁的形状、螺线管的形状与匝数、连接电流计的导线长度及条形磁铁的运动速度等,但真正有用的信息是条形磁铁的运动速度和螺线管的匝数,经过对有用信息的处理得出“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这就要求实验者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去伪存真”。养成良好的观察判断能力。

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以发展,而物理实验恰好为人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平等民主得自由空间。人们通过自己亲手操作获取信息,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实验探索和实验验证,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以萌发。

科学创造,贵在置疑。事实证明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创造意识训练的有效手段。

2.物理理论教学有助于提高人们判断、推理、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辨证思维能力

许多物理名家常说这样一句话“物理是想会的,不是听会、看会的”。这里所说的“想”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过程,而思维过程的进行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

物理理论包括基本物理概念、定理和定律等基本物理规律,而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又是物理教学过程的中心问题。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篇7

关键词:哲学视域多维参与新型教学模式意蕴方法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许多专家、学者大多是从教育学、信息学等方面进行考察与研究,从哲学的视域来阐释新型教学模式的却相对较少。本文试图从哲学视域审视新型教学模式的几个核心问题,以拓宽新型教学模式的路径,使教学模式更趋于规范化、科学化、理想化和现代化。

一、定义概念的哲学依据

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是研究这个问题的前提,研究新型教学模式的概念也是如此。定义一个概念,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依据。在这一点上,黑格尔的哲学为我们提示了借鉴。逻辑学是黑格尔庞大哲学体系的核心,逻辑学的内容是关于思想的纯粹规定,研究的是“纯粹理念”在逻辑阶段的运动,即:“纯粹理念”完全展现自身的过程。黑格尔认为:“纯粹理念”在逻辑阶段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即:“存在”、“本质”、“概念”。因此,逻辑学分为“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

“存在论”理论研究表明,直接性和潜在性是范畴的特点。直接性体现存在的概念或范畴直接呈现而不需中介环节;潜在性说明事物的丰富的内涵尚未显露。所以,新型教学模式的概念首先源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特别是源于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的变革,源于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的变革。

“本质论”理论研究表明,直接性的范畴或概念间接地表现出来,不是直接地呈现,是通过现象、现实呈现说明事物的本质概念,即:通过现象看本质。这个阶段分为“作为自我反思的本质”、“现象”、“现实”三个环节。“作为自我反思的本质”即“本质自身”,是本质在自身之内的反映。还未超出自身而表现在外,尚未表现为现象与现实;“现象”就是本质外在表现,是作为本质表现的“物”;“物”是从“根据”与“实存”这两个范畴发展起来的统一体。“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实存”是从“根据”发展起来的存在,现实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也要依据教学模式变革的本质自身、现象与现实,从“根据”与“实存”来把握其本质特征。

“概念论”理论研究表明,概念是人的思想表现形式之一,概念的运动过程也符合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所揭示的范畴运动过程。范畴的运动是概念整体的发展,是作为同一有机体中所潜伏的因素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多维参与新型外语教学模式概念的定义

多维参与教学源于互动观。互动观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一种理念。合作学习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便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一是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二是双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三是多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四是成员型,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惟一的信息源。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其间必然涉及上述四种信息互动过程和模式,缺一不可。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处于龙头地位。它制约着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活动形式、教学环境的构成形式、教学的管理形式。没有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他教学改革都将是无源之水。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互动式数据库、因特网提供的传播与交流平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发展个性的教育环境,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望。基于信息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直接和潜在地显现出来。

对于模式一词,英国传播学家卖奎而认为,模式是“表明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美国比较政治学家比尔和哈德格雷夫认为,“模式是再现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我国钟志贤先生认为,“模式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模式是现实的再现,即模式是现实的抽象概括,来源于现实,但终归于指导现实的改变;二是模式是理论性的形式,是一种理论,而非工艺性方法、方案或计划;三是模式是简化的形式,是经理性高度抽象概括后,以简约明了的方式表达的出来的”。

至于教学模式,从其演变看,如果说赫尔巴特的“四段法”是最早(1806年)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学模式的存在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教学模式由单一模式发展为上百种模式。

尽管教学模式及其相关的思想早已存在,但确切的“教学模式”(modelofteaching)的概念是在70年代初才出现的。

在我国,“教学模式”这一概念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在此之前,我国的教育学将教学模式归为教学方法,或者称为教学过程阶段理论。在我国的教育学著作中,最早将“教学模式”作为专门内容讨论的是叶澜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在这本书中,共介绍了十种教学模式,其中有三种是由我国教育工作者研究发展起来的。80年代至今,我国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教学模式体系。尽管如此,目前,人们对“教学模式”的认识还不一致。

叶澜先生认为,“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

李伯黍先生认为,“所谓教学模式,就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其作用是设计课程、安排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教学等等。”

丁证霖先生等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诸学科的长期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

王维城先生提出,“所谓模式,就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具有规定性的教学策略。说它们规定性的,因为明确地规定了教师在计划、实施和评价等阶段的职责。”

钟志贤先生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对理想教学活动的理论构造,是描述教与学活动结构或过程中各要素间稳定关系的简约化形式。

三、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1.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在我国很长时间没有教学模式这一概念,而教学模式作为客观事实存在于教学实践中,所以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师都习惯称我国的基本教学模式为“教学过程的阶段”,阶段由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五个部分组成,所以认为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个典型。

引起学习动机是进行教学的前提,是有效学习的保证;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学内容和理解教学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上升到概念,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巩固知识是通过复习、练习,将所学知识比较牢固地储存在记忆中;运用知识是促使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进而形成技能;检查知识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反馈,教师调整教学方案,学生调整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模式适用于我国以学科知识、书本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选择新型教学模式时离不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借鉴。

2.新型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以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创新。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对象上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在教学目标上发展整体素质,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与升学相关的素质的发展;在教学关系上看作师生间双边合作活动,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共同作用,民主、合作、互助型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上主动、生动、活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主导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导”、“动”中;在教学方法上启发、内化、转化,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填鸭式”,使知识、技能、和情感真正为学生所理解,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组成部分,产生融合和同化的效果;教学环境和谐、愉悦、共鸣,物质上注重学校环境和课堂环境的设计,人文上强调互相交往的氛围,潜移默化的感染,

基于建构主义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为中心,给学习者的主动发挥创造条件;强调创设真实的情境并引导学习者进入情境;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研究;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强调学生进行意义构建。其价值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的灌输。

四、结论――多维参与新型外语教学模式的意蕴

笔者认为,所谓模式,是以简约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表明一种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抽象概括了的理论性的形式。换言之,表达的简约明了性、内容的结构过程性、理论上的抽象概括性是模式的基本特征。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它具有特定的教学目的、特定的组合方式、稳定的结构、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型、包含教学策略的教学方法。

多维参与新型外语教学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无校园围墙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它将成为21世纪教育实效性、自主性、终身化发展目标的基本模式和基本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为新型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intetnet上的丰富资源特别适合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适合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新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面向未来要求必须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纳入教育教学之中,用信息化教育内容和手段来建立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

[2]王为民:《哲学视域中人的素质极其教育意蕴》,《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1。

[3]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上、下),《电化教育研究》,2001.3、4。

[4]shwu-chingYoung,SituatedLearninginaHyperm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篇8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一、引言

为了全面提高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在2015年11月联合发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指出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当然,高校应用型的转变包括组织机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以及教学改革等众多方面,毫无疑问,人是一切的核心,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的转变立足点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服务于当地,为当地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深入阐述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借鉴台湾及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地方本科普通院校提供一些借鉴。

二、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一)关于应用型人才的理论

1.知行合一理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知是指科学知识,是“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统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用科学知识来指导实践,反过来,实践又能促进科学知识的进步;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过“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两者都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地方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强调的应用型人才恰恰是对科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地方本科高等院校着重于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关键在于应用,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理论知识理应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否则将无法体现出学生自身价值,也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使教育的社会价值无法达到目的。因此,本文认为“知行合一”理论应是应用型学习的首要理论,其他理论的学习都需以此为基础。

2.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源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是首次提出素质的概念,随后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并在2010年正式全面开启素质教育的发展,将其立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广义的素质教育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强调不仅关注学生身体健康还强调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在素质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局限在专业方面教育还加强了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然而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完整的素质教育,地方本科学校培育的高等应用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还应有内在的精神素质、外在素养及自主创新精神,这才是符合地方特征的高级专门应用人才。

3.终身教育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终身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概念在全世界广泛推广起来,关于终身教育理论,学术界观点不一,但统一认为终身教育是人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终身性是终身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它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应该是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行者,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融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培育的应用型人才更应是终身教育的学习者,因为经济需要不断进步,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与此相关联的人才需要不断的学习与进步,受终身教育理论的影响,应用型人才必定也是终身教育的受益者。

(二)应用型人才概念的界定

何绍芬认为,本科应用型人才首先要符合本科教育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熟练操作技能、适应社会的素质[1]。吴兴华对应用型人才做了定义,认为应用型人才是面向企事业单位,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必须应用到具体的企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的复合型人才[2]。姜秀丽、杨锐锋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应用型人才做了更全面的概括,应用型人才是相对研究型人才来说的,是指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能够随着工作要求变化和专业理论的发展而持续更新知识和提高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3]。姜秀丽等对应用型人才概念的概括既反映了“知行合一”理论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反映了终身教育理论中持续更新学习的观念,概念理解较为全面。但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强调不断创新的素质教育发展,而不是盲目的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传统模式,因此本文强调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立足于地方经济的产业,以学生兴趣培养为导向,运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随着产业经济发展不断更新自己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人才。

三、台湾及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借鉴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篇9

[论文摘要]信息素质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开展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信息素质培养的关键一环,可以从学校调整课时,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进行交叉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素质;在讲授课堂知识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并举三条途径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资源己与能源、材料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素质成为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的学生是未来信息社会中信息利用的主要群体,培养跨世纪人才,就必须在学生中加强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y)教育与培养,以带动全社会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在我国,学生是未来人才的主力军,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就必须和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一、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是指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素质这一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波尔(paul zurkowski)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最早将信息素质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后又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耳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信息素养是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信息素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突破,人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将不断改变,这必将影响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理解信息等方式。其内涵由最初的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技术、技能到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再转到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的人。  

 

 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特征 

 

 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将学习到的理论指导和技能,灵活准确高效地应用到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去,并完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使客观事物达到学生主体合目的性、对象性活动的能力。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具有基本技能的熟练操作性特征。学生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知识和较高的心智活动水平,要能用“心”去体察服务对象即时的需求。其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性特征。操作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必经途径,只有通过具体的操作才能解决信息素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再次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能力的特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必不可少的,对待信息素质教育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加以分析、评判,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在基础理论上要为专业学习、继续学习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素质结构,形成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是不断创新的创造性特征。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是完全有必要的,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开展创新活动也是完全可行和有效的,从大量的实用专利、技术发明、管理服务改革的事例分析来看,创造力是应用能力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三、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途径 

 

 第一,学校应调整课时,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进行交叉学习。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必须要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最前沿的信息知识和动向,因此学校对于一些无法反映当前最新科技的课程和教材,用与改革相应的、当前或超前的、新的科学技术的教材。让学生们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主流的科学技术前沿和发展动态。使其在走上社会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所学的知识依然具有应用价值,这就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生存力。纯理论课程的课时要适当的缩短,让学生了解其基本和知识和动态即可,增加动手能力强、实用性高、同社会联系紧密的课程的课时,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和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并以选修课的形式相应得开设相关专业得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以提高学习的适应能力。 

 第二,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质。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前提。首先,信息意识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进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的效应。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理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其次是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是学生以后走进社会,从事信息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教师应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时刻灌输给学生,结合信息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如计算机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等案例,以及信息化社会伦理规范的内插及其构建等内容进行培养,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再次是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是渗透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和对信息产业的启蒙和憧憬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技术应用和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中,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在讲授课堂知识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并举。教师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课堂理论教学要在基本概念、方法、工具教学引导中要抓好概念的引入、方法的讲解、工具的特点等环节,使学生在概念学习中深入了解概念的含义,清晰的掌握使用方法及工具的特点,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打好基本功。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时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思考、探讨并将其掌握,归纳其中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逻辑能力。在讲解使用方法时要以学生熟悉的、认同的东西融入到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活式的感官和思维中接受深奥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把旧概念进行复习,让学生能深入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又可以加深对使用方法的理解。对于在对学生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有的课程教学中由于实验教多,所以我们在做实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接受情境。实验前要对学生提出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讨论,从而分析比较实验设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实验要善于发现学生易于出错的地方,注意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且要及时深化、活化问题,使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规律解决问题,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实验中发展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国庆.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教育概述[j].图书情报工作,1995.6  

 [2]张新潮.论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之途径[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4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篇10

1注重创新大学物理教育理念

当前的物理学科正逐步从原来的领头学科,转向到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在这种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就需要注重大学物理教育理念的转变,要及时从过去只注重自身知识体系完整的知识型教育,转到以培养物理科学精神和掌握其研究方法的能力型教育方向上来。因此,大学物理教育的理念要着眼于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科学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谨求实的精神,进而掌握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科学方法。素质教育对大学物理来说,它不仅包括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系统教育,还包括对物理认知规律和方法的教育,更应包括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要把大学物理教育定位在掌握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培养物理的科学精神等方面,才能真正展现出物理学科的特色,从而激发出大学物理教育的内在活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注重大学物理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

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是构成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学量专业物理的内容,而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就成为构成他们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实际生活中物理问题往往都是复杂的,是由多个简单的物理问题组合而成的,只有真正掌握了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才能把复杂的物理问题分解成简单的物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和实际社会生活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因此通过大学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要想达到很好的效果,就要求教师在系统传授物理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有意义的物理课题,以科学的精神,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方法去自主地研究和获取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需要进行配套的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材的编写工作,突出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尽量把这些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加教材的可读性、易学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注重大学物理课程中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力争每次课引入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例如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些重要的物理事件,当前有影响的技术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等。[3]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引入物理学史中的典型史实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基本内容的过程中领会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本质的认知过程。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各类物理辅助资源,将素质教育拓展到课外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开放、探究式的学习。还可以精选出一批典型的物理实验,在讲解的过程中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并突出物理精神的简洁性、研究方法的独创性和精确性等特点。[4]总之,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使学生在学学物理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自身素质的提高。

4注重提高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要有高素质的教师。以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文理严格分科,当今的大学教育理念正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方向转变。而大学物理教学应注重非物理类理工学科院校的特点,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传授具体的物理知识,还要揭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研究方法、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真正催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大学物理教师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他所教学和所研究的领域内,应当广泛涉猎知识,并具有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有机交融的能力与素质。在传授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借助博大精深的物理学所延伸出来的分支端口,充分连接于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传承与发展物理文化,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广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