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十篇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十篇

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2:51

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篇1

关键词:乳制品加工 机电一体化 必要性 运用

中图分类号:tS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03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有了较大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更加大了对于社会发展的更大的需求。目前,在我国的现状下,人们对于乳制品的需求量在扩增,对于其质量上也有更为严谨的要求,所以乳制品加工行业的技术性要求也要相应的有所提升。鉴于当前我国的乳制品加工技术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上,所以本文要讨论机电一体化在乳制品行业中的运用。

1机电一体化相关概念的介绍

1.1机电一体化概念

机电一体化,又被称为机械电子学,就是指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等各种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机的整合,并要运用在现实的工作中的一种技术手段。目前,机电一体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在各行各业中都有非常广泛的运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在很多行业和企业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乳制品加工行业中,机电一体化的运用就比较普遍。现代化的自动生产的设备在乳制品加工业中对于提高乳制品的生产量和生产质量,都能有效地加强和提升。对于乳制品加工的生产环境的改善是直接影响乳制品加工业的发展有极为关键的影响,不但可以保障乳制品加工技术的深入,并且能够保证其质量。所以研究乳制品加工行业中机电一体化的运用意义是非凡的。

1.2机电一体化的原理与基本特点

在一个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中,要实现机电一体化必须要涵盖五个方面的运用,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和系统化的运作是实现机电一体化在行业中发挥作用的前提,这五个方面是结构构成方面,动力构成方面,运动构成方面,感知构成方面和职能构成方面,这五部分的相互配合与辅助是机电一体化在行业中运作的关键所在,只有五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发挥效用,才能够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工作的照常进行。

机电一体化的广泛运用对于机械加工和电子行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所以机电一体化对于乳制品加工的发展也是会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的。乳制品加工有着很复杂繁琐的加工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但要最求乳制品的生产量同时最重要的还要保证乳制品的产品质量,无论是对乳品原材料的检查还是乳品化学成分的分析上都能使得机电一体化的作用得以发挥运用。在乳品加工行业的复杂环节中,乳品加工企业的机电一体化的运用是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果。

2乳制品加工行业中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更加广泛,在乳制品的加工中同样需要机电一体化的大力应用。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要求以及对乳制品质量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如何提高乳制品的产量和质量是乳制品加工企业需要加以重视的,而机电一体化正是能够解决乳制品加工企业难题的主要手段。

机电一体化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运用,不但能够提高乳制品的产量,因为机电一体化的本质特点就是使产品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机械化,在大量减少人力成本的前提下,能够使乳制品的加工过程更加简单化和标准化。同时由于其加工过程更加简单化和标准化,可以让乳制品的加工过程更加科学化,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更有质量保证。这不但能够保证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优化我国乳制品加工行业标准也能够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使我国乳制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更加健康。

3机电一体化在乳品加工业中的有效运用

现代化的乳品企业的的发展要求,要越来越多的采用全程的自动化的控制,因为在乳品行业的发展中要求在生产自动化的同时还要保证生产的高效与高质性。在乳品企业管理中实现机电一体化,不但能够实现乳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能够增加乳品生产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乳品符合HaCCp与Gmp的要求。

乳制品加工过程中,自动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是乳品行业的发展趋势,运用综合的技术管理手段,并且与eRp等技术手段相互结合,不但可以实现生产技术与订单管理以及乳品质量和乳品配方的生产信息的分析实现高效化、环保化和效益化,而且对于提高乳品加工的质量安全和乳品的市场销售量也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影响作用。在乳制品生产包括很多环节,如储奶、配料、均质、巴氏杀菌、冷却、灌装、Cip及仓库的工业全自动化中,都可以有效实现封闭式的生产过程,从而能够保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污染源的避免,从而保证了奶品供应的安全性。

机电一体化外化为自动控制技术,能够应用在乳制品

生产线的控制系统中,通过自动化的生产控制系统,如采用pLC进行检测、设置相关工艺参数,进行间接控制执行机构。通过对温度和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中央控制室的工控功能。然后将中央控制室与管理层的计算机进行联网,实现互通,从而做到在远程办公室对生产现场的数据控制。对于酸奶发酵过程,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主要是利用组态软件,通过合理科学的控制算法进行计算。从而在Qa的监控下,对每一步的配料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每步配料过程的严谨性,最终生产出合格的乳产品。

在乳制品加工车间中,自动控制技术也能够有效的应用。一般在乳制品加工车间内的控制室都设有操作员台,主要是采用pLC进行控制,操作员台通过对加工工艺的具体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然后将调整控制信息及时上传给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根据返回的信息进行监控,从而实现上下的信息互通,及时了解加工情况,对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起到了很好地帮助作用。而且这种pLC控制程序具有非常好地机动灵活性,其处理能力也比较突出。

在生产工序的设计中,乳制品加工的程序被设计为先后顺序控制,由于加工程序为先后顺序,所以在加工程序执行时就会按照原先设置好的顺序进行严格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实时检测阀门和泵的临时状态,如果两者都正常则进行下一环节,如果两者有其一发生故障,则程序会按照原先设置好的程序执行报警并同时调整两者的具体动作,从而保证程序顺利执行完毕或者及时终止执行。

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篇2

为了促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展,需要将自身的设备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对能源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是企业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创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创建;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机电设备管理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各个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机电设备信息化建设,社会发展中,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企业的机器设备创新发展中,企业思维社会创造更多利润的群体。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对促进企业适应现代化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企业适应现代化社会,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时展下,推动企业能够有效地提升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水平,需要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都更加重视。

1机电设备管理现状

首先,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已经无法适应高新技术引领的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机电设备传统化管理会使得企业的财政资金控制中的数据不实,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会由于对企业机器设备维护的数据资料记录不详细和保存不当使得企业机电设备的评估中的数据不清晰,导致企业对自身资产的评估失实;其次,企业的机电装置在设置的过程中控制的覆盖面不够完全,对一些企业而言,机电装置的控制管理和技术创新往往只关注当前装置的具体情况,而对装置所涉及的其他方面的关注不足,其中更重要的问题是他们不能对机电装备的记录情况和机电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数据进行比较明确的对比分析和相应的研究,这就会导致机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具体情况了解并不清晰;最后,企业对机电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完善,对企业的资产账目更新比较落后。在生产企业中,固定资产核对过后的相关数据能够反映出来的不仅是企业的真正实力和资产状况,同时也反映出企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当前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不重视设备维护和管理,不仅会对企业的账目更新具有一定负面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账目更新结果的可信度。

2信息化技术在机电系统管理中的体现

2.1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技术保障

企业在机电系统管理的过程中,促进企业能够积极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对企业机电系统管理提供新的方式和发展平台,不仅能够对企业生产中机电设备利用的成本以及维修时间成本有效降低,同时还能促进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降低,对企业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还能有效加强企业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企业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的力度,对国家关注的绿色发展相适应。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将一台计算机的设备运用切分成多台计算机对设备运用进行管理,同时将这些计算机进行机电管理设备不断优化的一项技术。

2.2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组织保障

通过对我国当前企业的机电系统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大多数的情况都表明,企业机电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用的不到位,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原因就在于企业管理经费支撑的不足,同时还有一些情况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对机电系统的组织管理力度不够。综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而言,在企业机电设备管理控制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总是具有领导功能,企业管理人员发挥着自身的主导作用,同时表明企业在管理人员分配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作用比较明显和逐渐重要。而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只有加强企业的组织管理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发展,高度重视企业的人员组织作用,同时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中注重对先进的管理设备的引进,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工具的使用,才能不断推动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更加完善,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搭建机电系统管理信息化平台

3.1构建信息化平台,健全企业内部监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当前复杂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多无法预料以及难以防控的风险。为了促进企业能够健康发展,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的局面,需要企业为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做好预防准备,企业同时应该及时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平台。对于能源企业的发展来说,能够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是对我国加强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促进能源资源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中,不仅需要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以及领导部门对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同时也需要更加及时快速地监督企业内部变化的机制,对企业的内部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监督部门不断完善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企业在公司内部成立内控部门,构建信息化平台,根据平台建设的优势,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力度。由于公司对所有部门内部控制难度较大,一些公司还具有一些分公司,对这些公司的日常管理并不及时,对年终总结也需要人员上报,而这些复杂的传达过程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也会由于信息传达的误差造成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就要求企业和各个分公司之间建立机电设备信息化交流平台,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可以对企业日常的机电设备的管理情况进行有效进度,在监督的过程中及时对企业管理进行调整,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信息传递的精确化,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对管理人员工作量的降低、减少人员成本。

3.2政府引导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在财政资金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对企业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支撑,政府在引导企业构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初期建设进行有效保护和发展,同时帮助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能够顺利完善和发展,政府需要帮助企业对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所面临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公益性以及市场开放性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解决,在政府的关注下和支持下,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可以有效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同时也可以体现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特点以及自我进步的特色。同时在政府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支撑下,企业要逐步提升自身对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认识程度,不断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积极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调研结果,完善企业发展平台的方案制订,积极使用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情况提供各种合理范围内服务,促进企业信息化平台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控制下合理有效发展。

3.3构建信息化平台企业资产透明化

在企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管理同样也在企业资产管理的范围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资产管理包含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以及核对情况,企业的发展为防范企业财务中的风险,需要对企业固定资产所涉及的资金管理的力度有效加强。多数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已经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企业资产的全面预算框架下,对纳入收支两条线企业管理资金具体收支计划,以及关于设备等固定资产和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逐渐开始利用企业信息化平台,还包括具体的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进行具体管理。公司总部管理部门作为机电设备的管理总部门,将机电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对机电设备的资产管理需要进行同一的账户开设,同时将账户开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信息化平台展示,将机电设备的具体收支情况公布在信息化平台,加强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监督和资金引进监督。企业在对机电系统的具体管理中,通过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运作和具体实施,使企业的机电设备方面相关资金在一定的流程中不断循环使用,逐渐杜绝资金的外部循环,实现对企业内部资产的统一控制和集中管理,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资产进行有效监督,通过企业特定的信息化平台对资产的调度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减少企业员工对企业资产管理的干扰程度,促进企业资产的合理高效运转。

4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中的应用

4.1对机电系统的控制流程加强规范

当前社会互联网技术的渗透越来越明显,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相对先进的机电设备而言,企业对这些机电系统中设备的控制重点主要是机电设备管理的再加强过程,即如何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企业对机电系统的控制管理中,企业在进行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在对机电系统的控制流程有效完善和控制的同时,还需要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对机电设备装置的控制环节逐渐简化。另外,在企业对机电系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系统管理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要求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机电系统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促使能源企业在引入先进机电设备时能够同时对其科学控制方式加以掌握和创新,提升机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中,多数企业都已经具备一定的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同时在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的扩大化,促进设备的性能更加优化,使用效率更高,在机电系统的管理中企业使用信息化技术能使企业对机电设备的具体控制更加精细,控制的流程具有一定规范性,就会使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因此企业在进行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机电系统的相关运行要求以及企业的流转关系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对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发展的管控方式也需要规范,促进企业机电系统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在管理要求逐渐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各个企业逐渐引进和普及信息化管理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控制策略要求和设备使用中的相关规范作为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构建的依据,逐渐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对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中,促使企业机电系统的管理更加高效和及时,能够将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时刻展示在平台中,信息化的分析数据结果和研究,促进企业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和管理工作更加方便。我国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断促进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使得信息化管理更加系统化和整体化。目前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运行,主要目的是使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运用到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管理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完善,逐步对企业机电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起到提升作用,企业在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中逐渐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渐分析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分析的数据结果为今后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提供更加有效的经验,提升企业机电设备利用的效率,合理使用延长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机械设备的购入成本。此外,信息化技术在企业机电设备使用中的具体应用,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采购和工作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员工采购的过程中已经可以根据机电设备的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使得采购更加便利化。在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中,促进企业信息化平台管理力度加强,有效使管理人员更加直观管理机电设备,对其使用情况及时掌握和资料更新,而企业的设备采购人员就可以根据信息化平台所展示的数据作为机电设备采购的具体依据,促使采购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备采购。同时设备管理人员还可以对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及时维修。因此,加强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不但可以促进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观察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同时也能够推动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更加便利,促进企业发展。

4.2促进机电设备管理更便捷

在我国科技发展进步的环境下,我国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的变革,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企业在机电使用的信息获取方面的速度有了很大提升,不断促进今后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更加方便,企业的设备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实施,能够使企业领导对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更加清晰的了解,企业对机电设备管控部门的设置和关注能够对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经过对机电设备的具体了解和应用,有效对企业机电设备的购买情况以及维护工作进行必要分配。同时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中,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对企业机电设备的购进和维修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具体的反映,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和规范化整理,对这些数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档案数据记录。最后,企业机电设备管理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够使得数据有记录的具体电子平台,同时也更方便数据更新换代,加强信息化平台对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情况的数据反映和记录,促进企业固定资产账目核算更加明晰,方便企业账目的具体核对,企业机电设备的相关使用信息记录的准确度随之提升。加强信息化平台构建,节约企业机电设备购买的选择时间及维修成本,为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作业提供便利,有效节约企业机电设备运作的人力成本,加强企业对先进机电设备的应用,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

5结语

促进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是应对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适应市场竞争就需要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不仅需要加强企业管理现代化,同时也要对管理信息化技术加以引进和学习,逐渐促进高素质管理人员的培养,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企业加强自身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爱辉.基于Soa的省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3.

[2]郑孟龙.《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在山西省高速公路机电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10,(4).

[3]惠丰机电选择QmaX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J].中国质量,2009,(3).

[4]张文.建筑暖通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

[5]谢红安.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信息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7.

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篇3

【关键词】机械工业;计算机技术;发展;应用

0引言

机械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即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多元化需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机械工业领域的变革,提高了生产水平和技术。随着各种技术之间相融合的发展,以计算机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为核心的机电控制领域将给工业及科研等领域带来更多的实际应用。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概况

自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首先被用来自动检测化工生产过程的过程参量并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同时也研究了计算机的开环控制。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用于过程控制的计算机,实现了直接数字控制。后经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到现在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分层式控制系统控制,通过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和管理控制等。伴随着计算机处理器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革,最终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并对其产生巨大影响。

2机械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机械行业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在国内和国际上已取得一定地位,从业企业在市场、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都初具特色,为中国机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仍要对行业形势及企业自身发展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机械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显的至关重要,它很大程度上牵制和引领着中国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方向,因此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机械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机械行业的影响非常重要,机械自动化,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出现,直接实现了工业生产中各参量和过程的数字控制。计算机的微型化使控制技术更加智能化,同时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机结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且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生产领域。随着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在不断地拓宽。

3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及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计算机软件系统集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总称,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对各生产领域的控制过程进行监督操作。它主要应用领域有数控机床,通过相应的数控技术,在工业操作上结构、功能、操作精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采用多CpU和多主线的体系结构,丰富了数控功能,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3.1“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3.2“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4)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3.3计算机在机械和电子控制产业的应用实例

机器人的应用正迅速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产品随之出现。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结合应用的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自动售货机[的应用。自动售货机通过顾客选择商品开关,投入的硬币值由pLC驱动数码管显示,经过光传感器识别,通过判断,进行下一步操作,经过pLC的系统控制和信号输出完成售卖过程。计算机技术和机电自动控制在自动售货机中的这项应用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使pLC的应用更加广泛。

交通信号灯系统也是微机软件应用到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典型实例。通过主要应用pLC技术控制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动作。准确无误的完成信号灯的变灯动作来控制时间,这项应用更是极大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出行。

4总结

在机械生产领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形成是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变革。通过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使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广大设计人员应清醒的认识到机械设计制造只有向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方向发展,才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所以设计人员不能只热衷于技术引进,不能仅仅安心于作为新技术的传播者,而应该作为新技术产业化的创造者。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张东宝.工程机械与控制技术[m].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

[2]马增强,等.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1998.

[3]王立新.浅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2007.

[4]杨明,等.机电一体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6.

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篇4

关键词:电子集成;现状;发展方向

1市场扩大倒逼技术更新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当前有越多的企业和行业认识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价值,市场的扩大对于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更新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倒逼作用。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情况,针对当前机械制造领域和产业制造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和需求,急速发展的市场和不断更新换代的社会现实情况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春天。庞大的外部市场也是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事业迅速发展的有力依傍。有需求就有市场,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倒逼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也是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发展进程中所面对的现实情况。技术的多边发展与我国当前产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大政方针联系密切。当前我国大力主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多种政策的叠加作用下,将会有更多的创业者涌入市场,参与到我国的创新创业工程当中,中小规模的创业公司也将次第涌现。中小创业者在进行产品制造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用到定制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从这个角度上看,以小规模、定制化为特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发展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该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2技术创新打开了更多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市场

技术的创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打开了更多的应用市场。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相对迅速。得益于较好的鼓励政策和宽松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历程。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较为完整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事业迅速发展和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我国的设备制造行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围绕此种现实状况,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相对快速。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国内的消费市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更多的便捷化、享受型的诉求。这种市场的新动向也让更多的高新科技的民用化路径更加可行。这也就意味着,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更多的运用空间,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随着工业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更新换代,当前看来,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小规模民用领域将会有更多施展的空间和应用的可能。

3技术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中得以解决

当前在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中被解决。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正处于窗口期,宽松的经济环境和较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使得我国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加的广泛。市场的深入发展让当前市场所需的装置类型越来越多样。但是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装置本身具有复杂性,复杂的装置应用在不同的领域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受制于装置本身复杂性的特点,电子集成装置在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一定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操作性和装配性问题,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不断进行安装调试和技术攻关,过程当中的技术消耗很大,这也是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进程当中的现实状况。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容量逐年扩大所产生的助推作用。而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也将促进电子集成领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出现。从这个角度上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当前科研实力的快速提升,相信在市场和科技的双重助推下,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定会朝着定制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结束语得益于我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中高端国际市场的省里开辟,当前我国制造业行业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关产业在发展进程当中对于本土装机能力和技术的庞大需求。而市场的强劲发展一定会对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产生十分重大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李志,孙哲峰,雷禹周.机电一体化综述[J].电源世界,2008(2):78-79.

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篇5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产品;煤炭行业;应用

引言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发展及其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衍生出一大批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从整体上看,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对中国煤炭行业的意义至关重要,一方面,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对促进煤炭行业生产效率及生产过程中安全性能的提升作用明显;另一方面,随着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对降低煤炭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大有助益[1]。因而近几年,中国煤炭行业开始大力推广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并通过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生产中的运用,切实有效地实现煤炭行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粗放型到现代化集约型转变。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一门集微电子技术、接口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号转变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机械技术、光学技术、编程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既跟随这些与之相关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又反过来促进这些技术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制定了“863”计划。自此之后的30a多,机电一体化技术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到今天,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微型化等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与进步。不仅如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还给煤炭行业带来巨大变革,煤炭行业在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衍生产品后,极大地改善了行业生产的工作环境,降低了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人所需负担的劳动强度,有效保障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在降低能源消耗和保障生产安全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也体现出特有的价值,煤炭企业在生产中不需要更换各种设备,只需要及时调整生产过程和产品结构,就能有效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变,为传统机械工业注入新活力,达到煤炭行业文明生产的目的。2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及其应用现状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上研发而成的产品,同时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也是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体现。从当前中国煤炭行业生产形势上看,煤炭机电一体化产品在中国煤炭生产行业应用已经十分广泛,煤炭企业也已掌握了娴熟的煤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能力和煤炭机电一体化产品使用水平。其中,尤以全数字提升机和电牵引采煤机等这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中国国内煤炭市场占据较大比重。与此同时,中国也具备了生产矿井供电设备、胶带运输机、监控掘进机的能力,基本实现了矿井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煤矿安全监管系统、工作地点的图像监控、胶带机控制系统、调度室装备管理的数字化,并且广泛将计算机管理系统运用到煤矿企业生产调度、办公室管理、销售、设备、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中。由此也可以看出,煤炭机电一体化产品在中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及信息化发展,同时依靠煤炭机电一体化产品,还有效保障了中国煤炭企业高效率、高效益生产,为煤炭企业走现代化发展提供一条可0引言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发展及其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衍生出一大批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从整体上看,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对中国煤炭行业的意义至关重要,一方面,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对促进煤炭行业生产效率及生产过程中安全性能的提升作用明显;另一方面,随着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对降低煤炭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大有助益[1]。因而近几年,中国煤炭行业开始大力推广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并通过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生产中的运用,切实有效地实现煤炭行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粗放型到现代化集约型转变。

1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集微电子技术、接口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号转变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机械技术、光学技术、编程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既跟随这些与之相关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又反过来促进这些技术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制定了“863”计划。自此之后的30a多,机电一体化技术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到今天,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微型化等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与进步。不仅如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还给煤炭行业带来巨大变革,煤炭行业在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衍生产品后,极大地改善了行业生产的工作环境,降低了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人所需负担的劳动强度,有效保障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在降低能源消耗和保障生产安全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也体现出特有的价值,煤炭企业在生产中不需要更换各种设备,只需要及时调整生产过程和产品结构,就能有效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变,为传统机械工业注入新活力,达到煤炭行业文明生产的目的。

2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及其应用现状

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上研发而成的产品,同时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也是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体现。从当前中国煤炭行业生产形势上看,煤炭机电一体化产品在中国煤炭生产行业应用已经十分广泛,煤炭企业也已掌握了娴熟的煤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能力和煤炭机电一体化产品使用水平。其中,尤以全数字提升机和电牵引采煤机等这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中国国内煤炭市场占据较大比重。与此同时,中国也具备了生产矿井供电设备、胶带运输机、监控掘进机的能力,基本实现了矿井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煤矿安全监管系统、工作地点的图像监控、胶带机控制系统、调度室装备管理的数字化,并且广泛将计算机管理系统运用到煤矿企业生产调度、办公室管理、销售、设备、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中。

3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具体应用

3.1mGD150-nw采煤机当前,mGD150-nw采煤机是中国煤炭行业采用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最常用的设备,在大部分煤炭企业中都可以见到。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mGD150-nw采煤机以高效且应用范围广著称。mGD150-nw采煤机的作业原理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环境的煤炭采集环境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分析,并根据具体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作业技术调整,有效保障煤炭采掘、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质量。对于煤炭企业而言,使用mGD150-nw采煤机的主要出发点有两个:a)通过mGD150-nw采煤机来提升煤炭采集的产量和生产效率;b)通过mGD150-nw采煤机采集原煤,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人工消耗,降低企业生产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整体效益。3.2综采液压支架综采液压支架是一种综合机械化工作面设备,在煤炭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是对工作顶板起支撑和控制作用。众所周知,煤矿资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主要存在于地下。因此,煤炭开采的主要工作场所也在地底下,这就要求在进行生产作业时,需要支起一个工作空间,而综采液压支架的作用正是在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通过使用综采液压支架支撑工作顶面的重力,以提供作业空间。同时通过运用综采液压支架,一方面能够保证煤炭采集工作更加合理、科学,另一方面通过对工作面的强有力支持,能够使煤炭采集作业更加安全。当然,综采液压支架除了运用于支撑工作顶板重力,为煤炭地下作业空间提供安全支撑这一用途以外,还可以用于机械化地推移其它矿采设备和回采工作面,也可以用于配合可弯曲输送机、采煤机、顺槽转载机等设备的工作,以增强煤炭开采设备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综上所述,煤炭生产中使用综采液压支架十分必要。3.3自耦减压起动控制柜自耦减压起动控制柜是一种配置在风扇机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用于提升风扇机的工作性能,维护风扇机正常、稳定工作,从而使风扇机整机工作运转良好。从事过煤炭开产或深入过煤炭开产场所的人都知道,煤炭开采过程中容易生热,而煤炭本身就是易燃物质,如果通风渠道不畅,散热效果不良,则很容易引发事故。所以在进行煤炭采集作业中,做好场所的通风散热十分重要。而由于特殊的地下工作环境,煤炭采集通道的主要通风渠道就是运用风扇机散热,由此也可看出在矿采过程中风扇机的地位和重要性。在风扇机性能和特性受到影响时,通过自耦减压起动控制柜能够有效提升风扇机的运转效率,同时改变风扇机的运行状态,帮助实现矿采工作所要求的低环境污染、低噪音污染及节约能源等目的,促进矿采工作安全顺利开展[2]。3.4钢丝绳损伤定置检测系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充分运用到煤炭开产之前,中国矿难事故频发,其中关键的环节之一就在于缺乏钢丝绳损伤定置检测技术。早期检测钢丝绳损伤的主要方法较为简单,通常所采用的方式是由检测工人人工目视及用手触摸这两种。这两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耗费大量人力和工作时间,而且检测结果偏差明显,精确度低,这也是导致长期以来中国矿采工作中钢丝绳存在安全系数低、效率低及危害大等问题的根本所在。钢丝绳定损方法的缺失严重制约了中国煤矿生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在回顾中国煤矿安全事故中,还出现过不少因为钢丝绳损坏而未能及时有效地替换,最终酿成严重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实践发现,钢丝绳损伤定置检测系统不仅能够很好地检测和判断钢丝绳的柔韧性和强度,而且也能精确检测出钢丝绳有无磨损、断丝、锈蚀及疲劳等问题,检测耗时短,检测结果精确度高,有效地保障了煤矿生产过程中因钢丝绳断裂而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3.5提升机交流电控系统提升机是煤矿生产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途是用于各种工作人员和运送开采出的煤炭。对于煤炭生产企业而言,提升机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体工作效率的高低,而提升机电控系统又直接决定了提升机的工作效率,这就为提升机交流电控系统奠定了广泛推广和运用的基础。提升机交流电控系统可以大幅提高提升机的运转效率,有效控制提升机的能源消耗,加之当前电子信息处理模块在提升机交流电控系统中得到集成处理,更是促成提升机交流电控系统成为当前最为理想的提升机设备之一。除此之外,提升机交流电控系统还具有参数调整快捷、系统安装简单和维护工作量小的优势。未来,提升机交流电控系统必将在煤矿行业生产中得到更广泛地运用。4结语通过使用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得煤矿行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经济效益不断增加,更有力地保障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因此,煤矿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生产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最合适的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并保障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倩臣,孙书永.关于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18):134-135.

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篇6

abstract:mechanicalandelectricalintegrationisthemoderninevitableoutcomeof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thispaperintroducedthebasicsituationoftheelectromechanicalintegrationtechnologyanddevelopmentbackground,aswellasthedomesticpresentsituationoftheapplicationofelectromechanicalintegrationtechnology,andanalyzedthemechanicalandelectricalintegrationtechnologyof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Keywords:mechanicalandelectricalintegration;applicationsituation;developmenttrend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110-02

0引言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机械工业领域的技术改造和革命。迄今为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机电一体化技术。近些年来,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机械工业领域,形成了机电一体化,不仅对机械工业的产品功能、构成和技术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给机械工业的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从“机械电气化”时代迈入了“机电一体化”阶段。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深刻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并以蓬勃的生机向前发展[1,2]。

1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的概念最早是1960年代末由日本安川电气公司提出,是将机械和电子技术集成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作为一门新型学科,机电一体化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自身的体系,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它从系统的视角出发,成功将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通过对各功能单元进行合理布局与配置,使这些功能的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现了优化系统的目的。一个所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或机电一体化系统就由此产生。所以,“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3]。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不是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新技术的简单拼凑,而是将以上技术群进行有机融合的综合技术。正是这一点,使机电一体化在概念上与机械电气化相区别。从发展历程看,尽管从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但这样的机械工程技术仍属传统机械。进入到机电一体化阶段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不仅具有了和某些机械部件一样的功能,而且还具备了诸如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检测、自动调节与控制等许多新的功能。形象地说,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可以替代人力去完成许多机械劳动,实现人手和肢体的延伸,而且还拥有了智能化特征,实现了感官与头脑的延伸。这一点也在功能上将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区别开。这个定义强调它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机电整合。它在复杂的非线性上下文包括电脑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它存储和处理信息、通讯和互联网,这发送信息,以及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4]。

2国内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尽管较之以往我们的机电产品出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正确对待机遇和挑战,思考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无疑会有助于提高我国机电技术产品的水平和性能,对于完善我们的市场经济制度也大有裨益。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完整的机电一体产业形成的角度看,我们的机电一体化面临以下两点任务:其一,要进一步推动传统工业技术升级,实现节能高效,这就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微电子技术改造。其二,大张旗鼓地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5,6]。

首先,在技术政策上,要对能耗高、效率低下、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传统产业进行限制,加快对落后产品的淘汰。同时,要鼓励对传统产业实施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

其次,我国机电一体化产业覆盖面广,发展迅速,而我们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产业的规划和发展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应建立机电一体化行业“协会”性质的统管合作机构,并赋予其职能,既有利于深入的行业调查,指导行业布点布局的调整,发展重点项目,又有助于制定出纵览全局的“机电一体化”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以避免开发上重复、生产上撞车。

再次,通过“协会”的有效组织和广泛宣传,一来可以建立行业信息平台,及时分享更多的行业内部信息,二来可以增加产业在社会上的认知,使行业内外都重视和支持“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既可以吸引外商到我国投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眼球,又可以更加方便合理调配资源。同时,尽管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会减缓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但对技术贸易来讲,却可以利用此时的时机,大量引进相关产业的先进技术,反哺自身加工业,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既是振兴我国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源动力,也是一条促使机电行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日益完善的捷径[7,8]。

3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

microelectro-mechanical系统(memS)一直是一个近年来热门研究领域。它也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它们的大小已经超过100亿美元,数以百万计的memS一直在等产品汽车安全气囊和喷墨打印机。memS技术已经应用到开发微型光学开关来处理高卷数据和话音通信的通信。memS本身是一个机电一体化极好的例子。作为另一个措施,表示的重要性小型化、美国政府投资270美元在2000年在国家纳米技术倡议关于人口统计学的改变,aSme报告中,“人口统计学是第二强大的力量改变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在未来4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将增长50%左右。婴儿潮一代将进入高级成熟度然后年老。“然后,报告触动了几个具体的方面包括欧洲和日本人口迅速老龄化趋势。虽然报告中没有讨论aSme,这种趋势将激励机电朝着人性化方向发展,如护理机器人的研发被称为人类友好的机电一体化。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最近发表了一份报告,题为《机械工程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其内容主要介绍了从20世纪到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进展和今后发展的趋势。它从以下四个类别描述了工程学的变革趋势:技术变革、人口变革、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下八个领域将会是机电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信息技术、微型化、材料科学、生物工程和医药、能源、运输、环境工程和制造业等[9,10]。

4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对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本国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电制造思维是基于现代工程教育而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当然,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发展与延伸,在经济社会不断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我们需要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妥善处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障碍,推动机电一体化时代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安红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7.

[2]刘莎,周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3):108-109.

[3]黄恩勇.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J].河南科技,2012,(1):79.

[4]刘波.机电一体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科技传播,2012,(10):39-40.

[5]张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4):114-115.

[6]贾启升.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195-196.

[7]刘耀海.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信息系统工程,2012,(10):89-95.

[8]闫金鹏.浅析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前景.价值工程,2012,(14):52-53.

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篇7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农业机械;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对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智能化人工设备的应用,会成为我国农业领域未来的一大特点。从我国的农业生产现状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对我国农业领域生产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特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机械学科的相关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从这一技术在生产实践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来看,其自身功能的强大性可以被看作是这一技术的一大突出特点。通过对应用这一技术的操作系统进行探究可以发现,操作系统对软件编程技术和信息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应用。在应用软件编程技术、传感控制技术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以后,这一系统可以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具体作用及主要的功能类型进行合理化分配,这就可以让农业机械的能耗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人工智能化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的出现与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发展问题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性。微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人工智能化特性的强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机械设备的生产领域,微电子系统可以对一些传统零件在生产实践领域所发挥出来的功能进行充分发挥。这就对我国机械设备的系统升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应用这一技术以后,机械的故障诊断方法问题、自动调节与控制问题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优化。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进步,会让建立在这一技术基础之上的机械设备对传统的机械电子设备进行替代。因而,从这一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来看,其会对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后,电子信息自动采集功能就成为了农业机械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所发挥出的一种功能,除了这一功能以外,自动控制功能的发挥,也可以提升农业机械设备在生产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确度。可以说,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设备在作业范围的规划能力和作业精度的处理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电子信息的灵敏度得到提升以后,机械的操作人员在对机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机械自身的控制系统,指挥机械进行一些预定的作业动作。从这一功能的作用机理来看,建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之上的作业对象数学耐模型存储功能是其发挥这一功能的一种要素。这对控制机械作业能力的强化,可以让一些因操作人员自身因素而引发的农业机械故障问题得到解决。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对农业机械自身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降低农业机械设备的故障率

在农业机械的应用过程中,机械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农户所关注的问题。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可以让机械的使用性能得到充分的完善。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中,故障自动诊断机制和故障报警机制的应用,是这一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表现。为了让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得到充分的提升,在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以后,自动防护功能和电子监控功能的完善,也可以让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为了解决农业机械在生产实践领域存在的零件磨损问题,一些先进的电子元件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些建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之上的电子元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农业机械设备自身的灵敏度也会得到充分的提升。这样在机械出现电力故障的情况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机械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这就对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下,农业机械机身的模块化处理,也可以让机械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三)对农业机械设备操作性能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程控技术和数控技术的应用,也是机电一体化在农业机械领域进行应用的表现形式。从与农业机械设备有关的操作零件问题来看,这一技术的应用对操作零件的简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系统而言,这种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也让便捷化的操作系统成为了农业机械的一大应用特点。在进行便捷化处理以后,农业机械设备与人体学设计要求之间的吻合度会得到较为充分的提升。操作系统的方便化、便捷化发展,对农业机械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应用以后,在农业生产领域,机械作业环境的环境参数变化问题会成为机械设备工作程序的影响因素。从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化功能的应用,是让机械设备满足用户需求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机械设备的作业环境产生变化的情况下,随着作业环境参数的变化,机械设备会从生产地域的实际情况入手,对自身的工作程序进行最优化调整。这就可以让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领域随时保持最佳的作业状态。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机械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国家农业发展状况的一大重要因素。针对我国农业机械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在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技术优势进行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提升,是让我国农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赵志强,卢昕,林甦君.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2(20):132-133.

[2]马炅旻.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与推进机制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3]张广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15(3):56-58.

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篇8

通过调研,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人才需求有了全面的了解,明确了努力方向,为学校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的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下面就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亦称为机械电子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高度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柔性自动化系统等方面。“机电一体化”这一名词仅仅出现了30年余年,它不仅与数控机床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还展现了产生现代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组合,并进一步对制造系统的柔性自动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机电一体化行业现状。根据《2009年中国机电行业深度分析报告》将机电行业分为以下17大类:金属制品业(含20个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含38个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含59个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含34个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含35个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与办公用品制造业(含29个制造业)、农业机械(含16个制造业)、内燃机(含3个制造业)、工程机械(含15个制造业)、仪器仪表(含41个制造业)、石化通用机械(含21个制造业)、重型机械(含12个制造业)、机床工具行业(含13个制造业)、电工电器(含31个制造业)、机械基础件(含14个制造业)、食品和包装机械(含3个制造业)、汽车(含13个制造业)。其中与电气有关的大类有5个。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随着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床电气制造业、电工电器制造业等重点发展行业的工业总产值逐年增长,对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凸现。

(二)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趋势。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要求有精度、动力、快速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近期职场行情看,制造业是人才需求大户,其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重点发展领域人才的需求特点是:高层次研发人才需求呈现旺势;高级技能型工人需求量大,生产岗位需求数量排在第二位,仅此于科技活动岗位,具有一线操作和管理经验的高技能工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复合型、实用型、经验型人才是需求重点。调查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两个领域都呈现出需求人才趋于年轻化,对复合型、应用型、经验型、高技能操作型和维修型人才需求旺盛,科技活动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需求集中等具体特征。目前,我国现有8000万产业工人,其中高级技工仅占3.5%,技师与高级技师不到1.4%,而世界发达国家高级技师、高级技工的比例达到30%到40%。据此,预计安装工程高空车两年将新增80万从业人员。由于高空车电路系统日趋复杂,对电气维修人员的要求皆高,这为我校开设安装工程高空车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机会。

(三)机电一体化社会需求预测分析。近几年,长三角经济带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自动控制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目前,我省高等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长三角经济带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性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是一个新兴产业技术,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其发展的速度是不可估量的,新技术的发展势必带来人才的紧缺,作为输送专业技术人员的基地:学校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发展机会,壮大我们的学校,与此同时我们更应了解市场,掌握主动权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通过市场调查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都将是一个不衰的专业,但知识将会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更新。

1、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新技术,是机械与电子技术的结合产物。发展历史不长,多功能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还没有达到高保和的程度。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和大量的机电一体化设备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去操作,出制造,出维修,去管理。人才市场需求量大,近三年机电人才需求量一直和电子技术人才需求量排在首位。

2、我省工业企业的发展更需要这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经济区的建成,促进了我省新型工业的发展,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一体化产品占有主导地位,如数控加工机床我省每年以万台的速度递增。目前,我省高等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老化,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我省人才市场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成为新宠,同时,也给我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带来了机遇和发展空间。

3、随着毕业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沿海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本地区人才的需求量。加上订单培训更加明确了我们专业发展的方向。从2008--2010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工市场反馈的信息可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十分抢手。信息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对各领域的渗透,电子技术对机械制造领域的渗透,以及新兴技术的综合应用,使电气技术人才成为急需;大量的更为先进的机电设备投入生产,对操作和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量将更大。随着我国和各地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

(四)机电一体化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近年来,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一体化设备,我省机电一体化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高职及其以上学历水平的技术人员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机电设备电气方面维修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与电气电子技术已变得密不可分,使机电行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总体上,从业人员数量没有明显的上升,反而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呈下降趋势。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电气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是越来越高,对电气技术综合应用的技能型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同时,技术的革新,带来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使电气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呈总体下降趋势,而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呈逐年上升态势。

二、学校开办该专业的发展前景

(一)学校发展概况。我们学是目前市唯一的一所由国家公办的规模较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城区内,集自然之神秀,汇人文之灵杰,风景秀丽,交通便利。学样占地面积*余亩,总体规划*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余万元。拥有计算机室、现代化多媒体语音室、多媒体演示室、工程制图、家电维修、财会模拟、绘画、体操等实验室训室*多个,藏书总量*万册.通过近年的努力,力争把学校办成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市高素质实用人才的培训基地。

(二)我校该专业特色。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电气自动化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办学思路,在市场调查和企业反馈的各种信息中找准系本专业在广东经济发展中的位置,调整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在改革和探索中,结合行业特点,形成了以工业电气化与自动控制为主,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辅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其中几个创新项目在其他同类院校和专业体系中独树一格,获得了一致的认可。

(三)开办安装工程高空车专业的优势。我校开设该专业有以下优势:一是我校已有机电、应用电子专业,并具有一定的规模,有较好的电类实习实验设备。拥有电工电子实验室、电控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二是具有较好的师资力量。目前机电工程系现有教职工*余人,全部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其中副教授*人,高级讲师*人,高级工程师*人,高级实验师*人,讲师*人,“双师型”教师达70%以上。三是我校学生数较多,招生与就业情况良好,通过努力,在安装工程高空车专业可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四是安装工程高空车专业发展前景。本专业将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出发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实验实训建设步伐,利用3-5年时间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学校重点专业。五是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具有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可以面向各行各业。

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篇9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一体化;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23-0186-02

0引言

机电技术一体化又被称为机械电子工程学,是微电子技术融合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高科技术。机电技术一体化在我国企业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煤矿机械设备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煤矿机电设备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

1煤矿机电技术一体化应用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信息流成为机电技术一体化主流,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性能。机电一体化将机械与电子科学技术融为一体,是实现高效、安全、机械化采煤和煤矿机电产品,加强煤矿企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机电技术一体化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支撑技术,是煤矿行业全面实现综合机械设备自动化的前提与条件。

1)随着煤矿生产不断向深部水平发展,加速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机电一体化产品获得更强大功能、更优越性能,更高的智能化性能,促使企业获得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而谋求更大的生产小小。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开采和运输装备的应用和推广,展现了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功能价值,以及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煤矿生产的综合实力,为实现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煤炭工业生产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降低生产煤矿劳动难度和提高安全系数,为传统的机械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实现文明生产;

2)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效融合了机械、电子技术和液压控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矿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经济效益性能、可靠性能、可操作性能等,同时,对于机械设备的作业精度、作业效率等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使得机械设备更方便进行安装拆除,便于日后的机器维护和现场在线监控,当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自动报警并实行故障自诊,优化了机械操作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不但提高了机器设备的工作效率,更达到了节能降耗,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有效解决实践应用管理问题,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全方位优势,不但提高机电技术生产制造水平,增加产品的多功能性质,还节约能源资源和减少材料消耗,降低煤矿企业成本支出,而且在更新煤矿企业机械设备系统,改造陈旧老化的机器设备以及引入新技术产品方面取得突出的成效;

3)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矿企业的应用,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改进落后的生产作业方式,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质量和改善工作环境。除外,通过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煤炭的采掘、运输过程的应用,更有利于减轻矿工繁重的体力劳动,降低事故发生率,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矿工的人身安全;

4)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能促进煤炭产量的提高,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积极推动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加矿工的劳动收入,改善矿工的生活质量。此外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实行,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机械设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不但能减轻技术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和降低操作难度,而且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创造了不可估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探索加强煤矿机电技术一体化应用的途径

1)引进国外先进煤矿机电技术一体化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与使用机电一体化,不断提高设备的质量,改进和升级性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了煤矿每个环节,但是我国在开发水平、应用范围、投资规模、技术人才和管理水平方面基础薄弱,相对国外先进机电设备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掌握信息时代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力操作,关注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适时引进国内应用实践。同时国家要积极鼓励企业开发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以及装置技术设备;要关注国内外高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将那些先进的高新技术运用于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从而提高煤矿现代化和科学先进化发展,达到煤矿自动化生产,适应企业综合自动化的需要。

2)大力加强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和通用化的提高;要选用开放性和可靠性的通信技术,促进企业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化发展,广泛的应用到我国煤矿安全监控体系中;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需要达到智能化发展水平,能判断机电设备好坏和周围环境的状态,使设备能自动适应环境并以最优的状态工作,同时能快速地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发出诊断结果;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管理,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持续良好运行,并为煤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矿工生命安全提供完善保障。提高机电设备自身的安全可靠程度和自动化程度,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煤矿工人的安全,推动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

3)强化作业人员基础设备技术培训,提高职工职业素质道德。企业组织鼓励职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掌握机电技术一体化技能操作,精选技术骨干做导师,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认真培训煤矿矿机电设备技术后备人才,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思想和业务技能以及工作责任意识。企业要建立全矿范围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高技术人员待遇,稳定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队伍;同时着手培养基础好、有事业心、敬岗爱业的技术作业人员,增强了技术后备力量。

3结论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性能先进、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特点,是煤矿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技术,是矿山综合现代科学自动化技术的最高水平,实现高产高效的最好选择。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践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煤矿生产的综合实力,使设备动作趋于协调统一,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完善操作性能,为煤炭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对有效解决实践应用管理问题,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优势,提升煤矿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定高效发展,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五计.机电一体化在煤矿中的应用与分析[J].能源与节能网,2013.

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篇10

论文摘要:根据国家整体规划,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圈已经进入快速建设期,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在本地区也将迎来一个高峰期。本文对其专业人才需求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根据本校及本专业现有的师资力量,提出了建设“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方案。在本文中,确定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总结了“1.5+0.5+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及“双证融通”式课程教学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机械、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技术,也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随着山东省大力推进半岛制造业基地暨北部沿海经济产业带建设,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黄金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汽车、手机、电脑三大产业集群均进入了快速膨胀期。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最显著的标志是采用大量的自动化生产制造系统取代了传统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方式。

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学科有机结合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食品、医药等行业。可以说,任何产品只要投入工业生产,就必须采用自动化生产制造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否则将没有市场竞争力,而自动化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因此加速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但一方面,企业难于招聘到合格人才,另一方面相应毕业生感叹就业困难,工作难找。分析原因是供非所需,高职院校内部在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应依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服务地方经济,并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1根据半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对山东省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和胶东半岛大中型机电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半岛经济发展急需的三种职业特色鲜明的机电类就业岗位群,分别是食品灌装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生产与维护,电子组装工艺操作。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包装和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带动了食品灌装、包装设备的飞速发展。自从我省做出重点发展食品产业群的重大决策以来。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对灌装生产线人才的大量需求早已初见端倪。

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的核电和风电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山东在半岛沿海地区规划了海阳、荣成、乳山三座核电站,并计划在“十二五”末全部投产发电。同时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各大发电集团竞相在山东沿海地区修建风力发电厂。这使得山东省核电、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山东核电、风电产业发展的推进将需要大量掌握核电、风电相关知识的装备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现代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子应用技术发展的不断需求,电子组装技术在真个电子整机装配加工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胶东半岛在发展电子信息与家电产业集群的同时,电子组装技术备受关注,据调查分析,电子组装技术产业的人才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在未来需要众多电子组装技术人才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我们通过以上市场调研,制定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食品灌装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生产与维护、电子组装工艺操作。

2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胶东半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1构建“1.5+0.5+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实施“2.5+0.5”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中两年半在学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最后半年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为地方企业量身打造而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化人才。因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势在必行。“1.5+0.5+1”正是贯彻分方向教学并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种教学新模式。1.5是指在新生入学后在第一到第三学期,学习基础类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技能核心模块,在这样一个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机电类岗位的基本能力。0.5是指在第四学期进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的学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自行选择三个就业方向的一个,进行该方向一系列知识和技能领域的学习。1是指在最后一年,学生根据各自选择的专业方向到对口的企业进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并顺利完成顶岗实习。

2.2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分方向教学的课程学习中,部分课程专业性强,如没有合适的实训载体,学生难以实际掌握该专业技能,因而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建设了两个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在这里实现了部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实际操作为载体。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得到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并有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的部分授课任务,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实现了“零距离”接轨。

2.3实行“双证融通”式课程教学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而国家在长期对各行业生产一线和生产过程职业技能的总结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各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所以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课程内容的重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以“双证书”为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可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证书和机电一体化技能认证。

3结语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通过对胶东半岛人才市场需求的深入调查研究,培养特色鲜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仅契合高职院校的服务定位,而且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参考文献:

[1]李宏.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