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十篇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十篇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2:20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D52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加强基础教育的有效途径

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将学生为教学主体,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自学,使学习方式多样化,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还有局限,所以不能过于强调自主学习,应将书本知识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接受学习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和调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先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比意味着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确立的。而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影响下形成和确立的,没有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也越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保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课堂教学:教师进行教和学生进行学的活动,这两种活动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教师的主导完全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学服务。而没有教师的教学,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应有的效率,主动学和自主状态的学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主动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规范下进行的学。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发挥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教师确定方向,负责选择内容,积极教给方法,有教师教,有规范,有指导,才是新课改的改革核心。

2教学目的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现行课程体系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主动发展,包括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一种社会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服务,体现了社会选择和决定教育的理论。这样就决定了学生客体的位置,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性,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和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和个性难以得到真正的全面健康发展。而我们强调的“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和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发展的主人,要做社会的主人。在这中理念的支配下,基础教育的目的就会自动形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局面,而不是让学生成为被动适应社会的工具。同时在高度重视学生发展的教育过程中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和美好明天的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从价值取向上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形式,从而完成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使命…。

3让学生全面发展

(1)教师应该重视和关爱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注意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上学的第一天,学生都是满怀信心和兴趣来学习的,为什么有的学生却越来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老师的教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泯灭了。教学和教育的不得法,是造成学生不爱学习的重要原因。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使教学质量真正的提高,才符合我党的教育方针,少数学生的拔尖不是真正的质量。

(2)教师应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创造机会,包括优秀的和相对落后的学生,提携优秀的学生,帮助落后的学生,教师的心里要装着全体学生,公平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光应该覆盖全体学生,创造机会,课堂教学中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思考和提问等机会是均等的,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使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就感,享受成长的快乐。

(3)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十个手指不一样长的道理,每一个教师都知道,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是分层次的,在班级学生中,学的领先的、一般的、靠后的都存在,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不同措施,比如分层提问、分层作业。“提优辅差”要有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对个体制定措施,特别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有切实的措施。以激励为主,不是说不要批评,多表扬、多鼓励,实施多元评价,看到每一颗幼苗的优点,使其发挥长处,克服不足,在逐渐完善中,培养他们优秀的品格。小学阶段的教学就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规定,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二、小学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大量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因此,只要我们真正树立起教枵育人的观点,就能有机地把思想教育渗透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

(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本身就充满了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揭示它们,传授它们,让学生通过听课、观察、感知.从而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世界观教育。如在讲解约分和通分时.笔者就让学生观察约分和通分前后的分数单位变了,但是分数的大小没变,促使学生感觉到“变”与“不变”矛盾的双方同处一个整体之中,两者即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同时,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讲数学内容时可以介绍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数学家的成就,还可以与同时代的外国数学家相比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国热情,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操作,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

一种正确的思想、科学的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的认识,逐步形成而确立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存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如坚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掌握新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动手补多补少,探寻平均数的求法等。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操作中获取知识的乐趣,树立起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篇2

【关键词】质教育;计算机;基础

国内外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相关的教育教学部门开始对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相应的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在工作上带来了很多挑战。我们在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经常能够感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更新以及不断的改善。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之后,相关教学老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听课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开始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学校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本费用却没有提升,所以该项技术受到了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一致好评。

1对于我国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分析以及研究,同时对国内计算机教育教学情况进行阐述

我国的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但是为了能够让我国的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水平再上一层楼,相关的教育教学部门开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学校或者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不是仅仅将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空洞的理论或者思想。

部分学校的老师认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仅仅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即可,但是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往往不是这样的,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比较深厚的专业知识或者相对来说比较熟练的基本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比较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相对比较良好的素质教育。要想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或者要求,学校的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就需要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各个学科以及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这样才能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渐的培养或者提升的素质教育水平。

2计算机基础的实验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渗透着一定程度的素质教育工作

对新时代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时刻进行相应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同时拥有比较良好的素质教育以及相对来说较为优秀的计算机水平的专业人才,从而为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更加迅猛的进步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

2.1计算机教学老师可以把挫折教育渗透到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实验过程中

无论是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还是其他类别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心理上都存在着相同的缺点,即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这样就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应对所遇到的各种挫折或者困难,从而丧失应有的学习动力以及勇气。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程序的设计单元问题,与此同时编程内容又是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这些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相对来说难度指数比较高,这就可能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所遇到的挫折或者困难吓倒。因此,计算机方面的教育教学老师在进行基础实验课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指导或者引导学生进行编程知识的学习或者练习,与此同时在练习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训练工作,尤其是遇到编程失败的情况下,更加需要老师对学生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以及鼓励,之后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对程序进行相应的调试或者修改,这样经过不断的调试、运行,最终才能够获得成功。

总之,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仅需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此同时也需要对其素质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有所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在学好相关的编程知识以及技术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以及比较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以及工作过程中,接受住更加严厉的考验或者应付更加严峻的挑战。

2.2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现在我国的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老师,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注重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也不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来说,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相对来说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计算机老师在进行实验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进行设计性比较强,同时综合性也比较强的实验,这样才能够在提升学生计算机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

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授如果能够结合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性能力以及实践性能力的教育,那么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莉.正确处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中华文化论坛,2011(04):33-44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篇3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更好指导基础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促进这些目标顺利实现,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各项工作,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相应的方案,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1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方向与目标

1.1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而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升学率,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和推进。而采取有效的改革方案,能促进这种方式的转变,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

1.2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是整个时代的呼唤。为此,教学中应该结合时展和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综合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1.3推动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

基础教育改革方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是十分直接的,如果方案不完善,未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提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带来不利影响。而综合采取有效的基础教育改革方案,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推动教学效果提升,对基础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积极作用。

2基础教育改革方案面临的挑战

2.1教学方法落后

一些任课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未能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教学中常常采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方式,学生学习局限于做笔记、听课的方式,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2教学方案不完善

对教育教学缺乏完善的规划方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影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产生不利影响。

2.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增强

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忽视教师队伍建设,影响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因此,为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后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2.4课程开发不到位

教学中对课程开发不重视,或者课程开发工作不到位,未能建立完善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影响基础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也带来不利影响。

3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对策

3.1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法

结合时展、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综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例如,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更好投入学习当中,注重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第二、调整学生学习心态。转变学生思想观念,让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学习心态,克服烦躁、失落等不良心理因素。更好投入学习当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条件。第三、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劳逸结合,改变学习方式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高。

3.2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任课老师、家长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推进素质教育体制改革,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奠定基础。第一,改变评价方式方法。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能片面的只看学生学习成绩,而应该综合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品德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二,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基础教育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注重组织各类课堂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这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3.3完善教学改革方案

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才艺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重视对学生的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综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教学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为学生更好学习提供动力。从而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3.4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学校要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引进技术先进、基础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为素质教育顺利推进准备师资力量。要做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宣传工作,为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外,任课老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指导基础教育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项工作的要求,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学校也要注重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骨干教师团队,设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注重组织任课老师交流教学和学习经验,开展集体听课和评课活动,促进任课老师相互提高和进步。教学中还要重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任课老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确保他们能结合教学需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项要求。

3.5重视课程开发与建设

根据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开发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从而有效指导教学活动顺利推进。要提高课程设置的特色,重视课程教学规划工作,并做好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工作,对存在的不足要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对策。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篇4

关键词:教师工作方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75-02

教师工作方略,我以为,应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学生发展”,“两个基本点”是“素质教育”与“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工作要始终坚持工作方略不动摇,即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

我国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要求我们教师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工作方略。教师的工作方略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和生存线,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根本举措,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根本保证。学生发展是教育之根本,只有作为国家生力军、主力军——学生发展了,教育才会蓬勃向上,国家才会兴旺发达,人民才会幸福安康,社会才会发展进步。素质教育是教育之方向,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的根本要求,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作为国家的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学生走什么路、怎样走路的根本问题。归根到底,素质教育是立人之基、立人之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改革创新是教育之动力。要改革那些落后的不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体制、教育课程构成体系和教材构建体系,要创造新的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体制、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和教材构建体系;要改革原有的考试制度、评价体系、管理政策,要创造新的合符学生发展、社会需要的考试制度、评价体系、管理政策;要改革不适应素质教育和时展的目标、内容、结构、环节、途径、手段、方式、方法、思想、观念、策略、措施、经验、倾向等,要创造新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适应时展需要的目标、内容、结构、环节、途径、手段、方式、方法、思想、观念、策略、措施、经验、倾向等。要坚持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同素质教育、改革创新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事业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那么怎样坚持并实施教师工作方略呢?

首先,要转变观念。任何方面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变化,那么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核心关键在于学生的发展变化。当然,学生的发展变化不是指几个尖子生、少数学生的发展变化,而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变化,这是应试教育无法企及的,只有素质教育才能担此重任。因为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教育,是适应时展需要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的教育,是追求教育质量整体效益,使受教育者终生受益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教育,实质是提高人的质量的根本教育。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坚持并实施教师工作方略,推动教育事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其次,要科学协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协调好如下一些主要关系:

1.要协调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只要甄别与选拔(比如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公务员的录取、各行各业的人才任用等)现实需要在,就离不开考试制度。当然,学生也就毫不例外地接受应试需要。既然现实如此,就不应该回避,我们在实施工作方略时必须协调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当应试教育作为教育内容或手段之一,并与素质教育构成并列或交叉关系时,那么既利于培养人才,又利于选拔人才。

当应试教育作为教育体制,并凌驾于素质教育之上成为主体主导统治地位,与素质教育形成对立关系或使素质教育成为其附庸关系时,那么既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或基础发展。

我以为,只有当应试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内容或手段之一或某种能力之一,作为恰当甄别与选拔人才的教育功能或手段,包含于素质教育之中并与其构成真包含于关系,那么,才能真正回归并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要协调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基础教育是提高人人素质全面的教育,为其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并为其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素质基础;高等教育是在人人提高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享有的高层次教育,是人人要追求的并为之奋斗的深刻而丰厚的境界教育。

在实施基础教育过程中,有一种思想倾向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有些教师认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就抓基础教育,别的如高等教育它不关我们的事。其实这种思想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就是基础教育也不是只停留在原有基础上的,它也有其发展过程,即从基础型到发展型到提高型的发展过程。可见基础教育也是人人得到发展的教育,是儿童、青少年构建智慧步入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因而,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协调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使学生向更高的方向前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要协调好教育现实与教育理想的关系。教育现实,是我们改革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工作环境,是我们坚持和实施教师工作方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考虑问题、制定政策、编制方案、教学策略等都不能脱离它,要合于客观实际情况。同时,它为实现教育理想提供现实情境,使之合理化、科学化。教育理想则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要达到的崇高境界,是教育工作者追求未来教育的合理希望,它必须根植于教育现实沃土之中,并必须树立在教育现实基础之上。用它来鼓舞我们教育工作者勇于面对当前的教育现实,积极探索,自主创新,迎接各种挑战,把工作做到合符教育理想要求,让每位学生进入教育理想之境界,使党、国家和人民满意。

4.要协调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是学生自身普遍达到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或基础上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目标定位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可以有所不同,在方法运用上可以因人而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需要,可根据其不同特点和内在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需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篇5

一、素质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教育从工具性的、以追求升学为目标的实践模式中回归到育人的根本追求上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中来。因此,素质教育,从基本内涵上来讲,所强调的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这应该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次深刻变革。但是,由于“素质”概念的抽象性、认识的不一致性以及在实践中的难以操作性,再加上教育传统观念、评价模式、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一直难以在教育实践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因此,深入探索素质、素质教育等基本概念,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新思想,从素质教育的本质规定、基本内涵上形成素质教育理论上的突破,奠定素质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是用素质教育思想改造、重构当前教育实践的重要基础。

(一)什么是素质

素质教育概念提出后,素质教育研究的焦点实际上转移到了对“素质”的研究上。教育理论界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素质观点,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解决素质的本质是什么这一关键性问题。我认为,素质在本质上,就是人的一种身心特性,这种身心特性有与生俱来的,也有后天形成的。与生俱来的身心特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遗传素质,即人的解剖生理特性。后天形成的身心特性也就是后天形成的素质,有两种类型,即遗传—习得性素质和习得性素质。前者是直接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教育等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素质,如身体素质、智力性素质、技能性素质等。后者则是指在遗传性素质和遗传—习得性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等的作用而形成的,如知识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等。以上这些素质,尽管存在着来源、类型、形成方式的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都是一种身心特性。正是这种本质上的同一性,使得对素质的理解超越了先天与后天之争,为素质的可教育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素质的存在方式来看,素质作为一种身心特性,内蕴于人的存在状态之中。但是,这种内蕴并不意味着素质是不可测的。人的素质,通常通过人的身体特征、存在状态和行为方式等加以展现出来。例如,人的身体素质作为一种身心特性是内蕴的,但是,它可以通过人的体格、体质和适应性等存在状态表现出来。人的知识素质也是内蕴的,但可以通过人的谈话、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等行为表现出来。

素质的这种特性,一方面说明了素质是可以培养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素质培养的特殊性。由于素质的来源、类型、形成过程、对个体成长发展的作用各不相同,素质的培养也必然各不相同。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首要的是要从素质的类型入手,弄清究竟要培养学生的那些素质,然后才能从素质的形成过程开始,探索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二)个体素质的基本结构

素质作为一种身心特性,是任何人身心发展都必须的。一个人没有素质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但问题是,究竟哪些素质是基础性的,而且是个体发展必不可少的呢?笔者以为,研究个体的素质结构,就是要紧紧抓住个体的基础性素质以及未来发展究竟需要哪些必不可少的素质这一核心问题。只有这样形成的素质结构,才是符合个体发展需要的素质结构,也才是素质教育所要关注和培养的素质结构。

我认为,人作为一个动态存在的自然、社会生命系统,其发展离不开以下四个子系统的支持:能量系统、操作加工系统、信息储存系统和适应调节系统。能量系统是人得以存在、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从素质来讲,就是指人的身体素质。操作加工系统是人生存和发展必须的操作、加工、转换系统,是人与外部世界实现交换和相互作用的核心系统,从素质来讲,就是指人的智能素质,包含智力和能力两个主要方面。信息储存系统是人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的信息库、知识库,它既是操作加工系统的基础,也是操作加工系统成果的储存库,从素质来讲,可以统称为人的知识素质。适应调节系统是人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处理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系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怎样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生活,需要形成一个有效的适应调节系统。从人的素质来讲,适应调节系统可以统称为人的人格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上四个系统的协调作用过程,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它们共同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四者缺一不可。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使人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这四个系统是任何人生存与发展都必不可少的,它对应的四种基本素质,就是人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素质,它们形成了人的素质的基本结构。就是说,人的素质结构,就是由身体素质、智能素质、知识素质和人格素质四种基础性素质构成的一个稳定的有机联系的结构。

(三)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显然,有了对素质和个体素质结构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形成关于教育实践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从人的身体、智能、知识和人格等方面,培育人的身心特性,形成人的潜能的教育活动。因此,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促进人的潜能提升的教育,在思想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过程上是一种潜能开发的教育,在实践上是一种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基础的,构建人的素质结构的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使素质教育真正成为一种革命性的教育思想,引领教育领域的变革,就必须实现以下几个目标:首先是必须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使整个教育实践符合教育本质、教育规律的要求;其次是必须使教育的价值追求回归到人的发展上来,以人的素质培养和潜能开发作为教育永恒的价值追求;第三是必须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中心来重建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与人的有机结合。这些问题,既是教育的深层次的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性问题。当前的素质教育实践,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而举步维艰。

二、“三生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三生教育”的基本内涵

“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

“三生教育”涉及到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际上就是个体的整体生命成长过程,人的一生就是生命、生存和生活过程的有机统一。“三生教育”让教育回归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人为中心,也就是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真正使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实现对人的生命成长过程的全面关注,这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三生教育”体现了教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其次,“三生教育”强化了对生命的尊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三,“三生教育”要求教育过程与人的成长过程结合,强调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要求。显然,“三生教育”所蕴含的基本思想与实施素质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个部分:生命教育包括生命认知教育、生命伦理教育和生命发展教育;生存教育包括智力教育、技能教育和知识教育;生活教育包括生活行为教育、生活规范教育和生活情感教育。

“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紧紧围绕人的生命过程,也就是身心(生命)发展过程、生存过程和生活过程中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为基本框架来构建教育内容体系,使人的发展过程和教育过程相结合,使教育过程更加符合人的身心发展需求,能更有效地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三生教育”从内容上来讲,是一种构建和谐身心、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技能、培育学生品格、提升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和以人的素质培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本质是一致的,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

三、“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关系

“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都体现了教育本质、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教育的基本规律,就是教育必须适应与促进人的发展。从“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上来讲,他们都体现了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是遵循教育本质和规律要求、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教育思想。

2.“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都是“以人为本”,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三生教育”是一种以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为本的教育,它强调教育必须主动地去建构人的和谐生命,开启人的心智,解决人的生存问题,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一切都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中心,它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它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关注的是人的生命潜能、生存潜能和生活潜能的开发,关注的是人的健康和谐成长,其思想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强调教育的育人价值。可以看出,“三生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为解决当前教育实践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而提出来的,都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思想逻辑关系。

3.“三生教育”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三生教育”的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构建积极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幸福和谐的生命系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从个体来讲,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则是要提高个体的基础性素质,构建个体和谐的素质结构,也就是要培育学生和谐的潜能发展系统,使个体能积极主动地更好地适应和面对现代社会。“三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要有效地解决个体的“安身立命、健康发展”的问题,都是要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篇6

[关键词]基础素质教育大学生创新思维作用

[作者简介]赵辉(1975-),男,安徽泗县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南宁53000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全程考评模式’的探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GZ17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6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新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基础素质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基础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知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及学习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能力等基础素质。基础素质教育的主旨是以学生学习特点及个性发展选择的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是高校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石。2010年5月2日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要“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人才需要的契合度”,这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出了明确要求。基础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工程的基础,必须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尊重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创新素质教育模式,将基础素质教育渗透、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等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二、基础素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

1.基础素质教育为创新思维培养提供思想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全面的解放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就个体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三个方面。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创造力、社会能力及各种潜能的公开和展示。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即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关系从广度而言,不仅是物质关系,还是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思想关系等。正是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更加丰富,个人的主体地位才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化程度,体现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自由个性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心理素质的自由个性发展;人格、意志、情趣、爱好、特长的个性化发展。作为个体的人都具有自身属性,个体人之间存在差异,只有每一个人不断发展完善自身属性,自觉发挥和运用个人才能,才能在不断超越现实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历史,追求理想的境界。基础素质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科学的批判精神,进一步培养自信、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创新品质,养成身心和谐、视野开阔,思维敏捷、乐于创新,情操高尚、人格健全的自由和谐的人。

2.基础素质教育为创新思维培养提供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地包含着批判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其唯物辩证法思想不仅提供了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而且培养了学生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尊重客观事实,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素质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法,从多视角向学生呈现人类基本的重要的思想理论与思维方法,领悟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智慧光辉。同时,借助于对科学理性与非理性思维方法的探讨和启迪,有力地促进大学生全脑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3.基础素质教育为创新思维培养提供实践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作用,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在方法论上,首要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尊重实践,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基础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为大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历练其独立思考、敏锐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借助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载体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三、基础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1.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思维。教学理念是建构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决定教学内容和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基础素质教育是一种关于人性的教育,它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力量,进而净化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使其成为有个性、具有思维能动性的、人格健全高尚的人,最终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基础素质教育更重视人文关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价值取向,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

基础素质教育要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材施教,创造适宜学生个体自主发展的空间。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在某种意义上,基础素质教育契合人的本性,它是育人、育心、育德的一种全方位综合教育活动。为此,基础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以教师为本位向以学生为本位的转换,以学科专业为本位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位的转换。不应把大学生看作只是简单受教育的客体,而应看作积极能动的受教育的主体,启发他们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推动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2.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创新思维。复合型知识人才是当今时代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应逐步走向“专”“通”相融的道路,学生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素质,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和领军人物,还应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素质,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基础素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含了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等方面。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结构所具有的知、情、意的特点和专业发展的需要,遵照素质教育的规律和能力培养的特点,以哲学、科技、艺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军事等思想理论和思维方法为基础,全面拓展和丰富课程资源,扩大学生学习的可选择范围。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注重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人文与专业的对接、人文与职业的互动。注重人才的个性培养,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开阔视野,激发潜能,创新思维,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需要。

实践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要改变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如社会调查、生活体验、公益活动、学术讲座、创业实训、技能大赛等特色化的实践活动形式和载体,逐步形成知识学习与方法探索相结合、理想信念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使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去思考、去体验、去认识。要不断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他们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启迪创新思维。

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沟通和互动的桥梁,科学的教学方法会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教学内容的认同度,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强,富于理想、思维活跃、敢说敢为,心理和思想比较开放,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但对深奥的理论不感兴趣,对热点问题、现实问题敏感。就基础素质教育而言,更需要以生为本,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传统的“独唱”为“合唱”,变“无情”为“有情”。因此,教师应以自己对知识的挚爱,对受教育者的关爱,用充满真情、充满热情、充满激情的“情感式教学”“生活式教学”“对话式教学”“自助式教学”“快乐式教学”“项目驱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学科交叉渗透、多视角向学生展示创造性思维与方法的技巧和魅力。不断地优化学生参与机制,努力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让学生“活”起来,尊重质疑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完善管理体制,培养创新思维。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管理育人是重要环节,把基础素质教育融入学校的管理之中,优化服务意识,充满人文关怀,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教育环境和管理体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引导、鼓励、扩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权,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积极进取的民主和谐的教育管理环境,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建立科学的基础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发挥培养创新思维的导向作用。采取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学校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统一,注重能力、肯定个性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最后,依据基础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重视教师和学校党委、团委、学工、宣传等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重视学校和社会及企业合作,构建专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社团导师、社会和企业导师等为骨干的综合育人工作队伍体系以及学生管理和学生代表参议制度等为平台的实践体系,建立高校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篇7

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基础教育管理干部是基础教育的领导者和执行者,其整体素质决定了基础教育的高度和深度,而继续教育又给基础教育管理干部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通过对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继续教育国内外现状的分析,旨在研究构建继续教育的具体方法,以促进管理干部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继续教育

基础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石。怎样提高基础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决定着整个基础教育的水平。因此如何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发展基础教育的关键。继续教育给基础教育管理干部提供了一个终身学习、创新教育、个性发展的平台,是促进其有效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保障教育质量体系的重要措施。

1构建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继续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1.1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的基础教育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保障,是对公民融入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好基础教育工作,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顺利完成。

1.2基础教育管理干部是基础教育的践行者和领导者

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的主要职责就是传授基础教育内容,弘扬基本伦理道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他们的素质水平高度,直接决定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知识深度,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管理干部队伍,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1.3继续教育为基础教育管理干部提供了发展平台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的用“源头活水”充实自己,才能不被新事物所抛弃。继续教育为基础教育管理干部提供了一个终身可以学习,发展的平台,让其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干部的自身素质,让其学有所用,推进基础教育不断发展。

2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继续教育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基础教育管理干部”,对近10年的文献进行精确查找,发现近几年相关的研究理论逐年增加。说明我国对于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继续教育问题已经比较重视,并且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机制还不够成熟,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2.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大体分为三种类型:职前培训、职后培训和学历学位培训。不同的培训方式采用的培训模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其中,英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前沿,对于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经验和效果更为突出。他们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旨在提高校长领导和管理学校的具体能力和技巧。这种培训机制为校长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培训内容和知识,能够满足他们对提升自身素质水平的需求,就培训本身来说,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校长参与。

3构建继续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3.1.1加强培训制度管理

政府作为教育的倡导者,通过制定相关的培训制度,增强各级教育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形成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管理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为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提高其学习环境,让其乐于学习。

3.1.2建立继续教育奖励机制

要想对基础教育管理干部进行继续教育取得良好的成绩,就需要掌握更多先进、前沿的技术或方法,造成教育培训者工作压力大,负担重。如果加大对其继续教育成果的奖励,就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探索教学成果的热情,提高培训教育质量。

3.2转变继续教育观念

3.2.1加强各级领导的重视力度

为基础教育管理干部进行继续教育创建平台,应该作为考核领导工作成绩的一个方面,让其从根本上重视继续教育工作。肯投资,积极创造培训条件,为想要得到培训的人员创造机会。

3.2.2增强受培训者的认识程度

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对象,如果自己从内心就不想学习,不想提高自己,外界创造再好的条件,也是无事无补。“无知者,无畏。”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性,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珍惜得到的培训机会,提高培训学习效果,将新的知识和方法,传授给更多基础教育学习者。

3.3完善继续教育学科内容设置

对于一些老旧学科,或者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学科,将其从培训内容中去除掉。明确培训目标,根据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的知识需要,设立专业,让其学有所得,能够真正的起到继续教育的目的。同时,学科的设立应该更为人性化,学习的方式也应该不拘一格,因为继续教育管理者,有自身的工作时间和任务,继续教育作为知识的补充手段,让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

3.4构建继续教育学习系统

继续教育作为提升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素质水平的基本方式,首先,根据教育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分析管理干部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内容;然后,进一步将目标细化为阶段性指标,制定相应培训课程,以实现继续教育的培训目标,保证培训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

4结论

总之,构建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继续教育体系,在于总结培训经验、诊断培训问题、明确培训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教学管理,提高培训工作质量,提高培训实效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同时,构建该体系和培训工作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学校的专业化发展和培训效果转化,对大力提升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基础教育工作,对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主义社会和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基础教育管理干部继续教育体系,可以让更多的基础教育管理干部不断地学习到新理论、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工作,为我国的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斌.转型背景下公办普通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思考[J].当代继续教育,2017(01).

[2]寇海飞.继续教育战略管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09).

[3]席惠灵.浅谈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4]徐广安.突出地方高校特色为基础教育服务[J].中国成人教育,2003.5.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篇8

当今学校要为年轻一代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的“基础”之内涵,呈现出从“双基”到“多基”、“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从“共同基础”到“类基础”等变化趋势;素质教育的要义在于发展人的内涵,是专属基础教育的,业已被“窄化”和“泛化”了的素质教育应当回归基础教育;聚焦学校变革、形成个性与特色,通过自身的结构优化和面向社会的开放与互动,有助于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当之无愧的核心和引领社会精神文化的旗帜。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似一股浪潮正扑面而来,这一浪潮冲击下的教育实践重建是当今学校变革发生发展的重要背景,终身教育的理念也理应成为我们今天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的新的参照系。

终身教育理念的系统表述,始于法国学者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随后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着名报告《学会生存》,又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推进全球人的视野,从而与终身教育一起,为世界构筑起崭新的教育时空观。贯穿一生,与生活联系,使人的创造性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终身教育的显着标志;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改造现行学校教育体系,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战略选择。教育与生活本是紧密联系的,然而现代学校教育受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引导,在学校教育目的、内容和过程中疏离了人的真实生活,而终身教育则从本质上体现出教育对生活的回归。

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参照深入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从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出发,基础教育该为年轻一代奠定什么样的基础?素质教育是无处不在还是归基础教育所专有?走向学习型社会,基础教育究竟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从“终身”看“基础”

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相应地,“基础”之内涵的变化呈现出从“双基”到“多基”、“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从“共同基础”到“类基础”演变的大趋势。

我国近些年来,从终身教育视角考察基础教育改革的并不多,出于误解而有意无意将二者分离的却不少,一些省市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两套系统,这实际上是将基础教育从终身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主观动机是想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客观上却容易造成与终身教育脱节的错觉,如不加以澄清,难免会对实践产生某些误导。

只有基于正确的理解才可能做出正确回应。首先,要深刻理解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这一思想转化为实践的必然结果,且真正建立新的教育实践体系需要相当时日;其次,要以这种新观念新视角反思以往我们对基础教育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以及在以往的改革实践中有无误解和偏颇,尤其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要重新解读;第三是在新的理解之下重建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实践体系,当然这一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就有希望。

基础教育之“基础性”的重新解读:

解读之一:从“双基”到“多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小学注重“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渐渐成为公认的传统,这对年轻一代今后形成牢固的知识技能基础、进而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是重要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中小学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不再是一次接受终身受益的时候,“基础”所包含的内容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从基本的“读”、“写”、“算”基础变得“品种多样”,如外语、计算机技术等都渐渐成为基础的“要素”,从而使“双基”变为“多基”;还有的把“能力”也纳入基础。

解读之二:“软基础”比“硬基础”更重要。一些过去不被视为基础的“软性”的品质,如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直的人格,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开始引人注目,这些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是终身性的。比如,一位获得了数学奥林匹克奖牌的学生,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这辈子再也不想学数学了!”这意味着尽管他的数学知识很扎实,可他在学会数学的同时“学会”了痛恨数学,失去了继续钻研数学的兴趣,这种参赛活动也难以成为推动他终身发展的动力。相反,许多在“”中失去了继续读书机会的人,由于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高考一恢复,马上就能抓住机遇、改变人生命运。甚至可以说,面对一个变化越来越丰富的未来,兴趣、习惯、人格、志向、责任心等等这些基础性的“软件”,有时显得比知识、技能这些“硬件”更为重要、更为关键。

解读之三:从“共同基础”到“有差异的‘类基础’”。过去我们强调“基础”,较多地是在“共同基础”的意义上强调其重要性,所谓共同的基础,是指每个人成为一个成人都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在这个问题上有新的突破,超越了“统一的基础观”,主张为不同类型发展趋向的学生提供有差异的基础。以数学为例,5个必修模块对于今后从事体育艺术的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基础;5个必修模块加上某两个选修模块则可能是今后从事文科方面专业的学生的共同基础;必修模块加上更多的选修模块,则是为有志于理工科方向发展者今后学习准备的基石。从关注“统一基础”到重视“类基础”,这是观念上的一个重大的进步,是在“一律”与“差异”的两极思维中寻找到的一个富有“中庸”意义的“度”。

欧盟最近提出了一个参照性框架,称之为“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这类似于“类基础”的说法,是一种将知识、技能和态度融为一体的新理解,也是拒绝将基础与能力作机械划分的新理解。关键能力之“能力”,是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结合;每个人都需要关键能力,以实现个人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获得就业。欧盟提出的8种关键能力是:(1)运用母语交流的能力;(2)运用外国语交流的能力;(3)数学能力与科技基本能力;(4)数字能力;(5)学会学习的能力;(6)社会与公民的能力;(7)主动意识与创业能力;(8)文化意识与表现能力。

因为每种能力都有助于知识社会中的成功生活,所以这些能力同等重要。这些能力相互重叠与锁定,每个领域的基本能力对其他能力具有支撑作用。语言、阅读、数字,以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技能,是学习、学会学习的基础能力,支持所有学习活动。还有一些能力贯穿于参考性框架的8种能力之中,它们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主动性、问题解决、风险评估、决策能力,以及在情感上的建设性控制力。

欧盟提出这一框架的初衷是:由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欧盟面临新的挑战,每个公民需要广泛的关键能力,去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与紧密联系的世界。具备社会与经济的双重角色的教育,在确保欧洲公民掌握关键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关键能力使他们灵活地适应变化。尤其是,建立于尊重多种不同个体能力观念之上,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应该通过平等和接近那些群体而被满足,那些群体由于个人、社会、文化或经济环境造成教育上的劣势,因而需要特殊的支持,去实现他们的教育潜能。

反省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不是真正面向“每一个公民”?我们努力教他们适应的,究竟是“急剧变化与紧密联系的世界”,还是一场又一场考试?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们的考试本身进行了很多改变,但是,如果这种升学制度不改变,单一的目标、路径得不到纠正的话,仅仅靠考试上的花样翻新,照样不能使中小学教育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让素质教育回归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真的是无处不在吗?其实它是专属于基础教育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本分是实施专业和职业的教育,在特殊条件下,即便需要,也是补课性质的。反思30年来不是“窄化”就是“泛化”的教训,是到了让素质教育回归基础教育的时候了!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指明了教育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规定了“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的核心任务,优化了教育改革宏观环境;1993年《纲要》将教育由“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还要求“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随后又有一系列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意见出台,基础教育实践变革及相应的理论探讨,展现出一幅由外延式变革向内涵式发展逐渐推开的绚丽画卷。

正如2005年教育部素质教育调研组在调研总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在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素质教育在关键环节如德育、课程、招考制度、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开始突破,学校教育正在发生一些积极而重要的变化;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大幅度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仍然存在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偏差。调研表明,学校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着较深的误解。例如,将素质教育“窄化”,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或者就是经常被忽略的音乐、美术、科技制作、劳动、心理健康等等。这一认识误区导致对课堂内学科教学的忽视,无法改变学科教学的面貌;或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要“减负”、“减考”。另一种误解则是“泛化”,把素质教育不适当地推广到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一切学段,忽视了高等教育是集中进行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加强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或者提倡专业的“宽口径”固然是一种趋势,但这种“基础性”是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基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素质教育”。

针对“泛化”问题的应对之策是“回归本位”,即回到基础教育的本分,其职责就是打基础,它向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输送的就只能是“好木材”而非“半成品”,精雕细刻是基础教育之后教育机构的任务。因而,再不能简单地用升学率、重点率等指标来衡量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业绩。

针对“窄化”现象,则需要进行基础性素质教育的“价值澄清”,即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什么样的“硬基础”是最重要的?在“软基础”中,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德性、兴趣与好奇心、合作意识与交流沟通能力、个体发展的主动愿望以及使自己的专业志向梦想成真的想象力与坚持性等等,是当代人驾驭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掌握自己和国家及民族命运的关键素质。在“硬基础”中,必要的知识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自主学习的关键能力则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的问题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性变化。20多年的改革,较多地体现在学校物质条件改善、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推广与运用、课程改革的逐步扩大和系列化、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和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渠道,以及对素质教育的广泛宣传上,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社会地位也在提高。但是,就大多数学校而言,改革尚未在核心领域如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等实现突破,更谈不上转型性的变革。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组织与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与动力等等方面基本上还处于传统框架之内,亟待突破性的创新与变革。

三、以学校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社会

把基础教育改革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校并以学校法保障其改革与发展的自;在缩小学校之间不适当的发展差距的同时,让每一所学校葆有自己的特色;以结构优化和开放互动的方式,确立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无可置疑的核心地位……这些,是我们期待的,也是我们正在践行的。

首先,基础教育的改革应聚焦于学校,并以学校法保障其改革与发展的自。偏离素质教育宗旨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不仅存在着把基础教育之“基础”价值狭窄化的问题,而且存在工作思路上的短期化问题。狭窄化是指把基础理解为“双基”或中考高考必考的科目;短期化是指基础教育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和评比的满足,如把学科教学的价值定位于考试成绩提高,把德育的成效对准文明评比,把体育、美育的成功归结为参赛得奖等等。这些做法导致学校渐渐丢失了中小学教育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的奠基性价值,同时也肢解了学校育人的整体性和全程性。为恢复学校育人的整体性和长程性,需要克服从课程、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等某一方面入手搞“素质教育”的偏向,实现学校从价值取向到文化建设、从管理到实践(课堂与班级)的整体性、结构式的变革与重建,从各地各校的实际出发,探索素质教育的多样化的新形态。

聚焦学校变革之后,要保证其深入而有质量地开展,就需要有法律上的保障。然而,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强调的“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至今并未真正落实,作为办学自之保障的《学校法》千呼万唤也难出来。学校工作的思路长期停留在层层贯彻和演绎上级指示精神、上传下达行政指令的水平上,缺少从自身实际出发,发现改革空间,探明发展方向,体现办学特色的主动革新意识,千校一面现象比较突出。校长对学校改革方向和原则的决定权、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权等等,都是需要有法律来保障其正确行使的。

其次,缩小差异,保持个性,让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在普遍关注教育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同时,不应忽视同一地区同一城市之内学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据调查,学校之间生均公用经费总支出差距竟然高达439倍。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体的手心和手背,怎可以这样厚此薄彼?!究其根源,都是不正常的“政绩”观和“效率观”惹的祸。

办学基本条件上的差异,如实验室、图书馆、信息现代化配备、生均经费等等,还只是“外延式”的差异。外延差异会导致诸如好教师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从而形成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及教育发展观上的“内涵式”差异。然而,解决了物质条件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能自然而然地提升学校内涵。有了好教师,缺少好的管理与领导,缺少唤起教师内在职业尊严感和幸福感的学校内在凝聚力,优秀教师同样不进来、留不住。例如在上海这样的一些发达地区,外延式差异不再明显,但内涵式差异仍很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闵行地区引进“新基础教育”这一优质资源,持续十年全区域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三大领域的变革中,激活校级、中层和教师专业团队不同层面变革主体的内动力,进而从整体上增强学校自主发展的内生力。在持续的校内改革与校际互动中,每一所学校都逐渐显露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形成“和乐”、“自育”、“共生”、“自主-合作”等独特学校文化品质,即使特色文化尚未成型的学校,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可见,在缩小内涵差异时,必须关注学校在品质上、特色上的多样与共存。

最后,确立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让学校成为引领社会精神文化的旗帜。上个世纪曾有激进的改革者发起了“非学校化”运动,其着名代表人物伊里奇设计了四种学习网络,即:教育媒体的咨询服务,技艺交流,同伴切磋,非专职教育家咨询服务。其根据是:儿童的学习有四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即事物、模型、同伴和长辈。这四种资源“要求不同类型的设施以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地获得”。伊里奇用这四种网络构筑了一个令人愉快的“学习型社会”,在那里,教育、闲暇、工作和生活,所有这一切都融为一体了。另一位美国学者保罗·古德曼也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多方面的批判,还针对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层次的教育提出了使少数班级“不属于任何学校”、“使少数班级脱离校舍”、“使上课成为非强制性的”等六条替代性建议。尽管两人对传统学校都持偏激态度,但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学习型社会的敏感和预见都是令人佩服的,并且,他们批判的锋芒所指向的传统学校“过时”、“机械”和“僵化”等弊端,也是我们今天需要继续反省和批判的,因为我国以应试为取向的中小学教育,已经将这些弊端演绎到极致。然而,学校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核心位置的不可替代性,被他们严重地忽视了。当然,学校教育要成为当之无愧的核心,自身必须进行结构上的更新改造,同时要向社会开放并与之互动。

学校内部的结构优化,需要在时空交织的意义上进行结构重组。横向上,超越传统分科教学将知识箱格化、碎片化的弊端,使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科,都在“宇宙、地球、生命、人类”这样一个整体背景下确定其位置,以便为下一代“构造得宜的头脑”。纵向上,形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而有机递进的阶梯:在小学,要把儿童天然的好奇心引向对人类、生命、社会、世界、真理的探询;在中学,强化对文化的体验以及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建立真正融通的意识;到大学,则顺理成章地进入专业化学习与探究。

面向社会的开放互动,是指学校教育要毫不犹豫地向家庭、向社区、向全社会、向网络,以及向每一位学生/学习者成长的未来可能性开放。以开放为前提,在持续有效的互动中实现“双赢”:家庭、社区和社会不仅向学校源源不断地输送资源和人力(如义工)、承担起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同时藉学校的高端优质文化品性的引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品质;学校在向家庭和社会辐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充分吸纳地方文化资源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学校与社会持续良性互动的最终图景,是形成精神文化意义上的良好生态系。

如果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就会如《学会生存》报告所预言的那样,一个学习型社会将会出现于人间。而在其过程中,学校教育也就完成了一次壮美的浴火重生。

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解读和探讨。杨小微教授这篇讲演,以终身教育为视域,在向我们展示中国基础教育过去30年波澜壮阔改革巨幅画卷的同时,剖析了以往对基础教育理解上的一些偏差,并且指出了后续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以学校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社会,读来颇有启发。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篇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跨世纪教育的必然选择。

第一,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个重要动向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技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创新知识、无形资产和知识型劳动者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因此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的关键因素。所以说,能否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培养符合未来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我们的教育要切实更好地承担起科教兴国的伟大历史使命,就必须深化改革,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要,又要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目的是保证经济有长期发展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人的持续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意味着人类社会正在进人一个以现代科技为依托,以高新科技为支柱,以科技创新为灵魂、以精神文化的文明发展为特征的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所作出的重大抉择,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素质不高,资源相对不足,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力资源的水平,使劳动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与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和实践能力等。只有如此,才能把我国沉重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而节约经济资源、促进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和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是开发人才资源,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基本途径,人的持续发展是人力资源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再生、状大的源泉,所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不再是纯福利性的事业,而成为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基础环节和战略产业,科技、人才也成为重要的商品而进人了市场的激烈竞争,所有这些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竞争性、法制性、创造性和开放性,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有独立精神,有开拓能力,勇于创新,有宽广的视野,善于捕捉和处理信息,进行自主判断和决策,要有坚强的意志,有承受困难、挫折的心理素养,有灵敏的适应能力,同时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富有社会责任感,善于与人协作共事等品质。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巨大的、高层次的教育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过于集中统一、过于机械划一的教育结构和体制、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建立于与社会经济、科技有机结合的新机制,进一步密切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大力开拓知识、科技、信息等各类教育市场,同时要优化教育内部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益和质量,实现由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中心向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转变。只有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教育才能经受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考验和选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适用人才和知识贡献。

二、准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

第三次全教会的召开,标志着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它使素质教育从单项改革推进到综合改革,从基础教育扩展到各类教育,从教育行为转变为党政行为,从实践探索上升到法制和理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执法问题,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法定职责。要顺利推进素质教育,首要的前提是对素质教育的涵义有明晰而准确的把握。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是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运发展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主动、活泼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上,要服务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密切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坚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根本方向,把培养“四有”人才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充分体现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作为知识产业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其次,在教育的本体功能即育人功能上,要服务于全体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

第一,在育人的目标上,要以发展学生的内在素质为根本目标,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为此,素质教育要求必须把教育的基点放在孕育学生发展潜力,增强后劲上来,着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力、发展力、创造力和实践力,而这种持续发挥作用的潜力的大小,来源并取决于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高低。因为素质就是主体内化了的身心各种品质的总和,是一种以内在形式稳定存在、并持久发挥作用的潜在能量。因此,要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就必须把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开发学生潜能,形成学生内在素质上。潜能是人本身的自然蕴藏的潜力,是一种可能性的素质,只有通过教育等作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素质。所以,实施素质教育应精心安排外部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化机制,重视内外因素刺激的协同作用,以便把外在的教育因素转化为学生现实的内在素质。

第二,在育人的对象上,要面向受教育者群体,即全体学生。因为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服务,因此它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而不能面向少数人、少数学生。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就是要尽力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就学校和教师而言,就是要尊重和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对每个班、每个学生负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第三,在育人的内容上,要坚持全面性,使学生成为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发展包括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全面发展就是要通过上述各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都得到发展,形成健全的综合素质结构。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以偏代全。

第四,在育人的方法上,要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因为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注重形成学生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重视个性发展,承认个体差异,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冒尖,使每个学生的天赋、潜能和特长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三、明确基础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责任,但是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又是有区别的。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基础教育的任务,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在基础教育,这是由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全面性的显著特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体现在它处于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和关键时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又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强调要使学生形成全面的基本素质,这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教育,其普及性体现在要尽可能使更多的人接受基础教育,对象是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而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量大面广,又是各类专业教育的主要生源,他们的素质不仅直接构成国民素质的有机成分,而且也直接影响着高一级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质。时下人们常抱怨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不高,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基础教育阶段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关。因此,基础教育所培育的学生素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族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我们人力资源的水平。这说明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直接统一的。其他各类专业教育虽然对于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其重点是专业素质的培养,而且教育对象相对有限。所以,素质教育的战略重点必然应该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基础教育应该是完全的素质教育,它的任务和目标,归根到底就是发展学生的素质,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奠定广泛而坚实的基础。正确分析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而不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更不是一项权宜之计。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向“普九”的目标迈进,随着普及目标的实现,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更应该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追求,成为大家自觉、广泛的实际行动。

四、推进素质教育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对传统的升华,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正确把握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必须认识和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素质教育和现行教育的关系。我们的教育要科学、要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跟上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是素质教育。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简称,它的本质就应该是素质教育。对现行教育应坚持辩证分析。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改革探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为应试而学,为应试而教的倾向,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推行素质教育不是对现行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造、完善和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进一步回归自身,寻求其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过程,因此,对现行教育中,体现教育性质、规律的思想和做法仍然要坚持,如学校素质教育仍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渗透于各类课程中。二是要正确处理吸收与保留的关系。我们的教育必须服务于构建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因此推行素质教育,一方面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体现出民族特色,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另一方面,又要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胸怀,关注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极取其他国家教育发展中的有益营养。

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素质、培养能力的关系。知识是能力的载体,也是形成素质的前提。推行素质教育不是要放弃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摆脱以知识系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构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是要重新审视传授什么知识、怎样传授知识,使之更好地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教育内容分科过细,宠杂艰深,是学生负担加重,影响学生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素质教育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突出精要和全面,并补充现代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要革新教法和学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重视对学法的指导,从而真正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素质、能力的发展过程,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篇10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应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等的培养与教育,是集上述各种素质的开发、培养和训练于一体的整体性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静态描述。从教育过程实施的动态发展以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较的意义上看,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为全面的素养,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提高,使发展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态势。对素质教育内涵所作的静态与动态双重意义上的把握,可以看到围绕素质教育的实施所进行的教学改革的总精髓,就是要使我们所构建的教学新体系能够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较为全面的发展。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针对否定学习文化知识的弊端,强调了加强课堂教学,提出了“加强双基”的口号,即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布鲁纳、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理论的传播,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能力”和“发展”的重要,提出了不仅要“加强双基”而且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伴随着教学改革进一步的深入,大家又认识到“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非智力因素”就成为更加完整的教育改革目标。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具有整体的,内在的、长远的特性。一个人的事业之成败,工作之优劣,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基本素质状况。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基本目的的教育。只有对接受基础的中小学生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完善“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目标,应当从小学抓起,在基本素质方面为小学生打好基础,才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方针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基础性。

(一)体现了教育功能的前瞻性。

教育要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对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功能,决定了他的价值体现于未来。现在的小学生将成为新世纪的人才,将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不能只按传统的科学文化素质只强调掌握科学知识,还必须使学生掌握更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具有热爱科学,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意识和奉献、创新、协作、求实的科学精神。才可能为下一代打好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科学文化素质基础。

(二)体现了教育对象的整体性。

小学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决定着我们人才资源的水平。因此,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而不是单纯对高一级学校选拔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生。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

(三)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我们把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所形成的结构作为现代人的基础素质。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是每位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小学教师应该掌握的教育原则

首先,老师应该发挥一切能力,尽力在学校制造一个榜样世界。这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所谓素质教育,在我看来,实际上是教师的素质考察,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名师出高徒。在学校,日常环境的主体实际上就是老师本身。我们班的水池旁长年都保持有一块香皂,那都是我从自己家里拿来的。我常对孩子们说,一块香皂本身其实并不值什么,但是当你用它来给其他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它就不再只值一块香皂了。后来,我们班形成了这样的氛围,几乎没有自私的孩子,都很愿意帮助别人,大家像是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其次,不要试图引导孩子理解许多大道理,记忆对他们的帮助可能更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素质教育可不是要大家把书本都扔掉,书上有许多东西还是必须记忆的,而且对孩子是有好处的。教育过程中,如果孩子可以通过理解来记忆那自然是好,但是总有知识是当时理解不了的,而且数量还不少,那么记忆就是他们学习的最高效的方法了。同时,在大部分孩子的能力、特长、兴趣都不明朗的启蒙阶段,尽可能多的利用孩子的记忆能力,多让他们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不管是不是和书本有关,也是对孩子有极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