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论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52:34

盖棺论定篇1

“盖棺论定”可以吗?

“盖棺论定”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死后,可以对他的生平做出结论了,对大人物的功过是非进行评述了。

其实这句话对于一般的,普通的人是可以适用的,但对大人物,或特殊人物却未必适用。因为这些人物对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可以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对他们的评价,不仅要着眼当时,还要看以后,比如曹操,学者评价好于民间,今人评价好于古人。秦始皇也是如此,他的功绩今人大书特书,过错多一笔带过。孔子活着时候作用有限,死后数百年,被一代代统治者不断抬高。成了统治者精神支柱,中国古代文人价值取向。这种成就和荣誉,我想是他老人家没有,也不会想到的,几乎是奢望。今人对他的评价又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大人物为什么不能“盖棺论定”呢我想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生平所做的事情,随着历史演进,又有新的发现,或彰显更大价值,需要重新评价。二是,当时的统治者需要利用他去维护自己的统治,人为的去抬高,去美化他的成就,甚至滥造荣誉头衔,仙话神话,而对他进行评价。这实质上是一体两面,是现实的需要决定,对历史人物进行新的评价。

2014,7,29,

盖棺论定篇2

在这份全文不到两百宇的官方讣告中,案情被简单地描述为“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王志平不幸被枪杀的事实被别扭地形容为“英勇牺牲”,而对死者的定性则是“一位好领导、好同志、好战友”,“一位优秀的民族干部”。

可笔者以为,在公众和舆论对该案保持高度关注的时候,官方的“沉痛宣告”不仅有掩盖案情的嫌疑和明显的用词不当,而且,在案情未白之前,官方提前宣告被杀官员“永垂不朽”,也是很不恰当的。

死者已矣,我们理当尊重死者,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尊重死者并不等于就可以罔顾事实;相反,让死者在公众的一片质疑声中不明不白地“永垂不朽”,某种意义上恰恰是对死者更大的不尊。倒不如在详细的司法调查大白案情真相之后,再对死者一生做出客观评价并宣告“永垂不朽”,更能体现对死者的尊重――同时也是对公众和社会的尊重。

对于“公安局长枪杀市委副书记”这样一起轰动因素极多的刑事案件,公众理所当然会有很多疑问。比如:不久前才荣获表彰的公安局长为何要枪杀市委副书记?是否真如坊间传言的“买官不成,遂起杀心”?还是如另一版本传言所述的事发前关六如职务被撤,于是“心怀不满,报复行凶”?传说中关六如自杀前的遗书和买官的送礼列表是否真实存在?有网友更是直陈案件只有两种可能:“好人杀恶人”或者“恶人杀恶人”,而不大可能是“恶人杀好人”或者“好人杀好人”。

坊间买官卖官传言的可信度固然值得怀疑,而网友“死者乃恶人”的简单判断更是失之武断,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在当前社会普遍愤恨贪官的情势之下,舆论的“合理怀疑”和“合理猜测”对死者并不是很有利。因此,在案情未白之前,官方单方面对死者做出“永垂不朽”论定,事实上不仅很难服众,反而可能变相加深民众怀疑。

更重要的是,官方在案情未白之前对王志平先行做出“永垂不朽”论定,对案件司法调查的公平公正开展无疑会很不利,甚至很可能直接将真相拒绝于大门之外。试想,既然王志平已经被官方提早定性为“永垂不朽”,而案发现场的女税务干部和开枪者关六如又均已死亡,那么这件案子几乎就已经不用侦查了,而且基本上也很难侦查出什么另样的结果。

总而言之,无论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还是出于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对案件真相的追求和对公平办案的保证,枪杀案真相大白之前,官方都不宜对王志平提早盖棺论定。

“上传艳照重判10年”不解风情!

彭兴庭

为提高公司业绩,某电信公司4名职员向手机wap网上传大量不雅照。虽然被查获时只发现28张,但点击率却高达25万余次。近日,一段视频《25岁女青年上传艳照牟利可能被判10年》引起网友强烈关注。不少网友认为若严格按照法律判决会量刑过重,律师也称点击率不作为量刑依据已有先例,而也有网友认为“有法当依,若被判重刑活该”。

对于网络中发生的“传播物品”,司法实践中,点击率是否可以成为量刑依据,这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正如有网友所言,假如25个人每人点了一万次呢?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案件中,与许霆案有一些类似的是,众多网友再一次站在了司法的对立面。如果上传艳照重判10年,“那满大街卖黄碟的岂不是要拖出去枪毙?站街女郎是不是要灭九族?”在我看来,网民的这些言论,与其说是他们不懂法,不如说是我们传统的法律体系、法律价值观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刑法上,量刑确实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但是,在这里面,量刑更应该考虑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谓“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害结果的程度。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其程度大小是区分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重要根据。但是,如何衡量社会危害性呢?靠点击率?显然,这是一个粗鄙的判断依据。或许,在时期,这种“传播物品”的行为,人人都会认为是一种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是毒草,就像中世纪西方禁欲主义盛行的年代那样,属于“十恶不赦”的范畴。但是,时过境迁,如今色情影碟到处有,甚至还时不时以“艺术”的名义登堂入室。随着封面女郎指数的升高,广大成年人对场面的承受力越来越高,而“传播物品”在人们眼中的“罪感”,也在逐渐淡化。可是,我们的法官仍然在用老一套的思维来量刑,这恐怕就有些“不解风情”了。

盖棺论定篇3

[关键词]河西走廊地区;汉族;丧葬礼俗

[中图分类号]K89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80-02

当一个人人生旅途结束的时候,汉族人首要表达哀思的方式就是要让死者尽快入土为安。河西走廊地区汉族人几千年来形成的丧葬礼仪,是生者与死者之间存在着的念祖怀亲情结。地处大西北古丝绸之路中端的河西走廊地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因其所置身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民族融合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丧葬礼俗。

一、送终

河西走廊地区汉族人对亲人已过世俗称“老了人”,又叫办白事。长者病危,在外子孙要火速归家守候,听其遗嘱,否则,就被认为没能尽孝,引为憾事。在老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其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在老人临终之前,家族中年长的人用清水为其擦洗身体,然后穿上寿衣和寿鞋(暴死的除外)。死者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深蓝色的棉衣棉裤。整套衣服不带扣子,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衣服的件数讲究单件,五件最为平常,也有穿七件、九件的。一旦长者落气,屋内亲人嚎啕痛哭,同时要烧“倒头纸”作“路上盘缠”,同时,家里人还要把米、茶叶和碎银少许放在死者嘴里,称“口含钱”,这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而成为饿死鬼。咽气后给死者脸上盖一尺二寸红布,意为人死后不再见人。亲属要在老人断气后,马上把尸体移到上房(堂屋)的地上或灵床上,头朝门,脚向屋内,俗语叫“掉头”。如果不“掉头”停放尸体,对生者来说就不吉利了。全家人跪在床前嚎啕大哭,此为“送终”。如果死者不是在家里去世,尸体就不能停放在院子里,必须停在院子外边,甚至不能进村。

二、报丧

报丧,就是把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当尸体停放停当后,孝子马上到家族的族人家去报丧,到了族人家看到人,不论长幼首先磕头,然后再报丧。族人到了后,商办有关事宜,先派人到当地以操办丧事为业的道士(又称“阴阳”)家里选择适宜下葬的日子。大多数人家只办三天,也有五至七天或九天半个月甚至数月才葬的。孝子到亲友家报丧,其他族人布置灵堂搭设灵棚。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挂白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并摆上插有筷子的一碗夹生米饭,上放一枚红枣,俗称“枣头饭”。灵前置一个陶瓷盆子又叫“粮浆盆子”,死者家属(孝子)披麻带孝,夫妻、兄弟之间亦有互相带孝的习惯。上香烧纸钱,纸钱烧在粮浆盆中,用米汤、开水泡馍或汤饭、酒等祭奠其中,以敬死者。孝子跪在死者两旁守灵,每逢亲友来祭奠,哭泣示哀。死者的晚辈和直系亲属都要戴孝示哀,直系子孙、女眷要头戴孝帽,穿不钉扣子的白长衫,叫孝衫(衣),腰系麻绳,鞋面缝白布,孙辈的孝帽上系一小块红布以示区别,曾孙辈要穿带蓝孝,再晚一辈穿带红孝。亲友吊唁,不论年龄,孝子均下跪相迎。女眷每日早晚到孝帷外烧纸并嚎哭一场,俗名“闹丧”。亲友和邻居闻丧后,多以布、被面、花圈或纸质挽词诗章悬挂于孝堂,表示亲友们的哀悼和怀念,同时有些亲友还蒸一些面食馒头来祭奠死者,称为摆斋,一般的亲友蒸小馒头称摆小斋,近亲蒸大馒头称摆大斋,女婿、外甥为示对死者的敬意大小斋一起摆。

三、操办丧事

首先要请本族中德才兼备的长者做大东,负责调配亲朋好友协办丧事。请专门从事挖墓穴的人(又称“打坑的”)在家族坟地中破土挖坑,又名搌穴。家族坟地中穴位已满的,得请风水先生选定一个“藏风聚气”的结穴之处,俗称“择新茔”。同时请木匠做棺木(又称“做老房”),家庭条件允许的选择上好松木、加一些柏木称“松包柏”棺材,也有用纯松木、柏木或杨木制作的。一般的棺材只有一个底、一个盖,讲究的则用两底两盖,称为“全棺”。内底按北斗七星的样子打上七个眼,叫“七星底”,内盖比外盖薄一些,相对比较密封。有钱的人家还要再做个椁(外形和棺材差不多,但没有底)。棺材做好后,请画工绘制棺材,棺前画门庭并写上死者排位,棺后一般画一朵莲花,寓意人死后登莲升天。旧时一般人家的棺材只漆成红色或黑色,也有的画个鱼戏莲图案,现在好多人家要求棺材两侧画龙,寓意后代子孙能兴旺发达,龙的个数视死者身份而定,有三、五、七条,最多九条。一般的人死后棺材的底色为大红色,德高望重的人死后棺材的底色则为黑色。棺材两边画上芭蕉扇、荷花、笛子、宝剑等图案称“暗八仙”,寓意人死后可升天成仙。棺材盖上一般写几个大字,多为歌功颂德的吉祥话语,以示对死者的尊敬怀念。

四、吊唁

吊唁是丧葬仪式中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下葬前一天,死者家属备办粥品、糕点,用鸡、羊、猪或猪头等贡品供于灵前。太阳落山前,大东召集孝男孝女和亲朋好友排成长队,长子或长孙扛“引魂幡”,由道士们吹奏哀乐带领,到死者住所附近的主要道路上走一圈,并在路旁点上油灯,这叫“撒灯”。太阳落山后,由主祭喊礼,开祭亡灵。祭祀有家祭、客祭之分。道士们整装,在灵旁挂上神像,执法杖,摇铃打鼓,吹鼓手奏哀乐,放鞭炮,并在搭设的法台上念经以超度亡灵。孝子披麻戴孝,手扶哭丧杖,肩扛“引魂幡”,跪在灵前,孝女接其后,在主祭的指挥下致祭。死者的亲生儿子,一般为大儿子在灵前剃头发,以表哀思。没有亲生子的由女婿或侄子代替。主祭念完祭文之后,在木板做的牌位上写“××神王”,然后用新针穿红线在死者长子的左手中指上刺血,拿一支新毛笔蘸血在“王”上加一点即为“主”,俗称“点主”。接下来主祭主持祭奠仪式,本家先祭,外客后祭,一律先念祭文并跪拜行礼,长者在前,晚辈在后。接下来就是跑桥,由道士吹奏唢呐前引,孝子们手持点燃的蜡烛紧随其后,速度由慢到快,围绕临时搭设的“桥”诵经超度,为亡灵引路。整个晚上孝子们通宵守灵,俗称“坐夜”。“坐夜”时,家属一般买来糖果、花生等招待吊唁的亲友。

五、入殓

将死者穿戴整齐入棺,谓之“入殓”。这是与亡者永别,也是丧葬中最悲痛的时刻,主持入殓的人会大声说出与死者相冲的属相,这些属相的人都得回避,不在盖棺时同死者见面。亲人们把亡者生前最喜爱的东西悉数放入棺内,但忌眼泪流入。民间讲究让死者左手执金,右手握银,不让亡灵空手上路。凡是亡人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都放入棺内,如年老时脱落的牙齿,以及大把剪下的头发等。入殓时,要将死者的脚蹬在棺材下部,意为脚踏实地。待死者和殉葬物放妥后,拿开盖在死者脸上的红布,亲人们可以看死者最后一面,然后盖上棺盖钉上棺钉。

六、出殡

次日,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抬灵柩出门去埋葬称为出殡,俗称“送葬”。出殡前,孝子孝女要再次叩头向灵柩告别,接着撤去祭桌,道士念路,孝子肩扛粮浆盆出门将盆内物倒在出殡的路上,返回后将盆倒扣在门外。在哀乐和哭泣声中,由孝子及亲友抬棺起灵,紧接着,道士吹唢呐敲鼓奏哀乐开道,孝子扛“引魂幡”紧随其后。按习俗,女亲友在棺后哭拜送灵,灵柩抬出住所不远就停下来进行绕棺,孝子们跪于棺前,由道士诵经超度亡灵上路,女亲友停止哭泣返回。众人抬棺走向墓地,沿途众多亲友相互交替抬灵柩相送,有的甚至设路祭,路途较远的用车拉灵柩到墓地。

七、下葬

灵柩到达墓地,下葬之前,先将“枣头饭”、文房四宝及面塑的公鸡等动物放入墓穴内,意为能让亡灵早日投胎转世,给后人带来文脉和家道兴旺。棺材入穴的时候由众人拽着绳索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孝子须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叫做“添土”。灵柩下去之后,将铭锦盖在棺盖上,用酒祭奠,由孝子挖三锹土散在棺盖上,接着当场的亲友轮流掩埋。埋时不得将铁锨从手中转交他人,埋几下土将铁锨扔在地上,其他人从地上捡起铁锨再埋。同时,点燃“引魂幡”及用纸糊的住宅、井灶等,用火烧尽,意为死者可以在阴间有房住,俗称“化库”。现在则焚化纸糊的家电等,好让死者在阴间也过上“现代化”生活。

八、葬后礼仪

盖棺论定篇4

那时我才10岁,对死亡的感觉只有憎恨和恐惧。堂屋里的黑棺材,犹如一道目面狰狞的鬼影。我从不敢正眼看它,偶尔余光擦过,全身便骤起鸡皮疙瘩,深恐被它张口吞噬。偏偏我的卧室就在堂屋隔壁的东厢,出来进去非得经由此间,尤其夜半起来小解,黑条条的棺材横在墙根,我的毛毛小胆不知被吓破出多少裂缝。

有一回,小伙伴们在我家玩躲迷藏的游戏。在寻找藏身屋里的表哥时,我从侧门快步穿过堂屋,忽听棺材里嘎嘎作响,顿时毛骨悚然。斜眼一瞥,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黑沉沉的棺材盖竟然在一点一点忽上忽下地移动,掀开。我顿时魂飞魄散,尖叫着夺门而逃。小表哥从堂屋里追出来,得意洋洋地笑着:“怎么样?想不到吧,棺材里真正好藏身呀,你老半天都没找着我,害我在里面快睡着了!”

又一次,伙伴们比试胆量,看谁敢单独走进堂屋把一颗小石子放进棺材。打头阵的还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表哥。这一回,他刚进屋不久,就哇哇惨叫着冲出来,脸白如纸,嘴里哆嗦着:“有鬼!冰凉的鬼!我摸到了它的手!”哥哥姐姐操着锄头去探究竟,口里还念着咒语:“手里四两铁,不怕鬼来接!”揭开棺材盖,里面赫然盘着一条菜花蛇。家蛇是父亲眼里的神蛇,打不得伤不得的,大家拿棍棒锄头在棺材上叮叮当当地敲打,企图赶走它,不知是谁用力过猛,咣地一下,刮下一大块油漆,这可闯了大祸,弄坏了父亲的宝贝。大家你怪我我怪你,谁也不承认那至关重要的一下是自己出手,争论半天,最后一致确定是我。其实我手中只有一根一口气就能吹得飘起来的芦苇,但这个罪只有我去顶最合适,因为大家觉得,姊妹几个中我最得父亲宠爱。果然。当父亲的大巴掌正要朝我扇过来时,我尖叫一声,那巴掌就停在空中,然后轻轻地落在棺材的伤口上。从此,姊妹们常常请我做替罪羊,都知道父亲手中的板子永远不会落到我身上。

对家里这副棺材,也只有我敢于直露地表达我的深恶痛绝。每当父亲形容悲戚地擦拭棺材上的灰尘,或者向人夸耀棺材质地的上乘,憧憬他将来如何从这里安稳地完成生死轮回,我就嗤之以鼻,叫他“迷信头头”。但我心里又对自己感到迷惑,明明不信鬼神的,为什么会害怕这副木质棺材?

在父亲的惶恐不安和家人的不以为然中,父亲的五十岁过去了。他除了长得更瘦一些,一切安然无恙,乐得他成天哼哼唱唱。父亲是乡里唱花鼓戏的名角,以反串婆旦扬名,很多精彩唱段就是他唱得家喻户晓的。在家里,花鼓戏自然成了他宣泄快乐的首选方式。有时,他一边撒谷喂鸡,一边唱着《王婆骂鸡》,成群的鸡鸭围着他扑翅欢跳,把院里的一地阳光搅得金叶纷飞。有时,父亲挑着柴担吱呀吱呀地走在山道上,黄昏的山谷久久回荡着他的高腔高调:“小刘海在茅棚别了娘亲……。”父亲五十一岁寿辰那天,亲友邻里都来贺寿,经不住怂恿,他兴冲冲地唱起《小姑贤》,刁难媳妇的恶婆婆形象逗得大家前仰后翻。我被临时要求跟他配戏,扮演为婆媳劝和的女儿桂妹子,当我唱到一句“手心手背都是我妈妈娘的肉,妈妈你不要做出两样的心肠”时,旁观的妹妹马上指着我发表申明:“你正是爸爸的手心,我是没肉的手背。以后爸爸死了,你应该要比我哭得多!”父亲当即转身去追打口无遮拦的妹妹,她犯了父亲最大的忌讳:那个“死”字。我为父亲享受健康生命的快乐而快乐,又瞧不起他骨子里对死神的畏惧。

做完五十一岁大寿,家人全力要求把堂屋里那副棺材处理掉,我更是举双手赞成。父亲却坚持要留着等他度过五十五岁难关,他还要验证八字先生的另半句预言哩。这件令我胆寒的不祥之物、不洁之物便继续雄居高堂。有一年青黄不接时,家里米缸空了半个月,顿顿红薯当饭,母亲想把棺材卖掉,弄点钱买几斗米。这事当然是全家人合伙瞒了父亲偷偷干。买主上门来,钱都付清了,正要抬棺材,父亲闻讯从地里连滚带爬地赶回来,二话不说,爬进棺材,仰面一躺。结果买卖告吹。我觉得天底下再没有比父亲更自私自利的人,活人都快饿得没命了,他却一心只为自己的来生打算。吃饭时分他还在棺材里赖着,谁叫也不理,我走过去叩着棺材道:“再不起来我盖盖子啦!”父亲翻身坐起,脸上居然印着一片花花的泪痕。

后来长兄成家单立门户,堂屋成为两家的公共场所。长兄也要在堂屋里放置五谷农具,棺材便被排挤出来,一时无处安放。我主动要求将它搬进我的闺房。反正我已进了中学寄宿,很少在家住,而且我自认为自己已完全觉醒为一个无神论者。说是棺材,其实不就是几块木板的合成品?跟存放衣服的木箱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我有理由叫自己不再害怕,同时也是有意做给父亲看,证明我对迷信的轻蔑,其实内心里哪有不怕?有天晚上,我从村头看了一场“棺材精”的电影回来,再看眼前真实的棺材,禁不住心惊肉跳,脑子里尽是血淋淋毛乎乎的鬼影,怎么也睡不安宁,捂紧被子,似觉耳朵里有声音,塞住耳朵,又觉床板在抖动。我蜷缩着瑟缩着凄哭起来。父母闻声奔来探问,我只说走多了路腿痛,心里誓做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与父亲的封建迷信思想彻底决裂。

岁月之轮载着父亲向他的生死大关五十五岁驶进。这年,父亲重病缠身,连着家业衰败,不祥的阴影笼罩全家。兄弟姐妹和母亲相继外出打工,长年留守家中的只有我和病弱的父亲。我偏在这年考上高中,又为这个贫寒之家添上了一个沉重的负担。直到开学那天,同村的同学都去学校报到了,父亲还没有明确表态是否让我续读。我追在他身后,一语不发地催他作决。他正端着一碗油漆一遍遍涂刷他未来的“安身之所”,恰巧邻居有急事请他去办,父亲便嘱我接着刷完。我心里愁烦,懒洋洋地涂着刷着,失手将碗打碎,油漆洒了一地。父亲心疼得像要了他的命,顺手抄起一根木棍,擀面一样连连捶在我背上。我倔强地咬牙挺住,没有嚎啕,没有求饶,直至被打得皮开肉绽,血水粘住衬衣,透出一条条殷红的血道。这顿毒打并没有激发我对父亲的怨恨,反而打消了我续读的愿望。生身于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亲,这是我无可选择的命运。父亲这辈子过得也不易,幼年成孤,中年丧子,家道中落,又挣扎在行将就木的预言里,我何忍做一个自私的学子而无视父亲的痛苦?中午,父亲若无其事地叫我吃饭,还说要我天黑以前赶到花明楼。我一听“花明楼”三个字便惊喜过望,那是刘少奇的旧居地,也是我刚刚考上的高中所在地呀!我赶紧走向饭桌,桌上只有一样菜:鸡蛋炒辣椒。父女俩一顿饭下来,还没吃完这又辣又成的一只鸡蛋,父亲希望我多吃一点,而我,心里塞满了愧疚。上学的路漫长如无边的夜空,父亲挑着我的书箱和生活用具,我揣着父亲不知从哪弄来的钱跟在后面。猜想父亲如有积蓄,那也一定是他多年攒下来准备后事的。爬过一座座山,穿过一片片田野,一直走了五个钟头,看见校门时,月牙儿已经趴在校园的树梢上等我。

周末回家,忽然不见了屋里那副黑棺材,心下什么都明白了。是父亲将它卖了,那可是他连饥荒时都不肯拿出来换活命粮的至珍之宝啊!父亲却忍痛让它变成了我的学费。五姊妹只我一人在读,其余或因家中劳力不够要承担家务、或因学习稍差被认为浪费学费而早早辍学,我才成为父母竭尽全力确保的掌上明珠。

所幸卖了棺材的父亲身体渐好,平平安安地又过了一年。我本不信神,却在父亲56岁大寿这天,燃了三柱香叩谢祖宗神灵,并发誓:为了不再给父亲增加更重的负担,我不想上大学了,但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我终于读完高中考上大学,并在父母和姊妹们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家境渐好,儿女们常给父母掖一点零钱,父亲又打造了第二副棺材。饱不忘饥,有备无患,这是我那农民父亲的性格特点。那棺材,土黄色的油漆面泛着月色一样的柔光,四角包着白白亮亮的金属皮,好美观,好气派!我常想,将来父亲躺在那里面入土为安时,一定会心满意足地唱起花鼓戏来。可惜不久这副棺材就易了主。村里有个孤寡老头过世,邻居们凑钱买棺材时,为了谁家摊多摊少争吵不休。父亲对众人说,把我家那副抬去吧,算我捐了!父亲小气是出了名的,这回作此义举,全村称赞,家人荣光。我眼中瘦弱的父亲一下子高大了许多。

年过古稀的父亲日子依然过得节俭,粗茶淡饭,破衣烂衫,儿女们孝敬给他的好东西总在壁橱里发霉褪色,而他身体却越发硬朗了。家里已十多年不见棺材,难道父亲对生老病死的看法有了改变?我多次想问,但面对父亲苍老如松的容颜,竟不敢言及此题。好多次独处冥想,会不自觉地想到父亲百年之后,想到自己扶柩送灵的情景,禁不住悲恸泣下,半天回不过神来。倒是父母常常拿死亡的话题来开玩笑,母亲喜欢跟我住城里,而父亲总是故土难离,两老一直在试图说服对方。母亲取笑父亲:“老守着这些破旧家什干嘛?将来你还能把它们带进土去?真是老古板!”父亲回敬母亲:“就你时髦!你呆在城里去等着烧成灰吧!”

工作在外地,只要有时间我便回家探望。父母的日子是过一天就少一天了,趁现在还来得及,多看一次,将来就少一点遗憾。前次回老家,惊见新建的楼房杂屋里又摆了一副棺材,枣红色的漆面,雕花画鸟,镶边嵌角,一派喜庆色彩,上面还诙谐地写了一副对联:“举目家乡近,回首人世遥。”哪像丧事用的棺材?简直是件艺术观赏品。我知道这是父亲的得意之作,戏言道:“我给您加个横批吧:有去无回!”父亲笑道:“对的!谁不想不去?还得认这个命。”“弄得这么花花绿绿的,您就不怕到那时我们看着它哭不出来?”“哭也可以,笑也可以,唱也可以!漂亮的棺材人家看着不害怕,不厌弃,我自己看着也舒坦。”父亲说得有道理,生命有旦夕福祸的无常和不堪一击的脆弱,把死亡看得美丽一些,从容一些,活着不就多一点轻松?生命不就多一丝坚韧?父亲真的已不再是从前那个为瞎子的一句诳语颤颤兢兢的“迷信头头”了。

盖棺论定篇5

02年12月11日星期三晴

气象台预报:明天是阴天,后天阴有小雨。

为了抢在下雨之前,拍好清理完填土之后的第一张遗迹关系照片(即墓坑与车马坑、墓坑与墓坑口平面四至边缘的关系),“王头”(工地总领队王红星博士)下令:工作进度再向前赶一天。也就是说,今晚下班前,两个车马坑上的防护棚必须全部拆除;明早七点前,两个墓坑内的椁盖板必须完全露出;明天上午10点前,场内的清理打扫工作必须如期完成。这意味着今夜将通宵加班(民工两班倒)。对长期加班夜干已日显疲态的业务人员而言,通宵加班的辛苦(九连墩的下半夜太过寒冷)是不言而喻的,但没一个人有怨言。因为,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大家都明白,这张照片就是几个月来辛苦工作的结晶,对后人来讲,它就是文物。拼命也要抢拍好这张照片真的不是一句口号。

02年12月12日星期四大雾转晴

不知是我们的工作态度感动了上天,还是我们的敬业精神唤醒了墓中的老祖,直至中午还是大雾弥漫的天气,到正午时分竟然变成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看着身穿大红航空服的飞行人员,驾驶黄、红、绿、蓝四色相间的热气球,引领着我们的摄影师,翱翔在墓地的上空拍摄墓地全景照时,我们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喜悦。特别是热气球安全降落后,三位摄影师高举双手大喊“我们成功了”,王红星快步迎上前去与他们击掌相庆时,那流淌自心里的快乐与兴奋,感染着全场每一位考古工作者。

自今晨早班始,进驻工地的武警战士正式上岗(昨日下午试岗)。工地秩序为之一新:既无人横穿安全网,也不见围观者挤在墓坑、车坑边,而是站在安全线以外静静地观看。尤其叫人放心的是文物安全有了保障。看着这些与自己儿子年岁相仿的年轻人,内心不由生出一股深深的敬意,他们真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02年12月13日星期五大雾转晴

惦记着一号墓的盗洞问题,一夜辗转反侧,至凌晨方才入睡。忽闻夜战工地的同事说话声,赶紧披衣下床询问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情况不妙,希望很大。”真是不如不说。

匆匆赶往工地,只见不少同事正围在墓坑内椁室的东南角争论不休。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意见――已盗,未盗。前者的理由是:南室东部有三块椁盖板两头断裂,中段形成一个50×80厘米的豁口,跌落其中的“青膏泥”(一种用以密封棺椁的填土,因其质细如膏、色泛青灰而得名)清晰可见。后者的理由是:断口呈自然茬口状,无斧凿痕迹,豁口中的“青膏泥”很纯净,其上既无砍凿遗留的木屑,亦无盗取遗物的残片。两种意见各有道理,难分伯仲。由于需绘图、照相后方能揭去椁盖板,所以究竟哪种意见正确,只能等到明天才能见分晓。

0212月14日星期六晴

今天开始揭取一号墓的椁盖板。

由于保存情况不是太好,大部分椁盖板与少量上层椁墙板都已碳化下塌。因此,揭取工作的难度较大,全部起取完毕,预计需时两天。

为保证文物安全,清理小组制定了周密的揭取计划。首先,用安全板、长杉木在椁坑壁上搭建一个可供伸缩、拆卸的工作面,这样既便于顺序作业,又不会伤及椁板与文物。再用安全板做成若干个托板,托在撬开后的椁盖板下,然后用棕绳套住托板向上提升,以避免椁盖板断裂后砸伤文物。

一切准备就绪,工地负责人一声令下,揭取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开始了。“咔嚓”,只听一声沉闷的断裂声响起,北室现场指挥韩楚文副研究员立即大喊:“快用身体撑住!其他人调整姿势,再上一块托板。”以上动作几乎与韩楚文的喊叫声同时结束,真险!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场虚惊过后,揭取工作逐渐默契得当,进度不断加快。为了抢时间,专业人员与民工都是换班吃饭――歇人不歇工。在大家的配合、努力下,至晚八时,所有的椁盖板全部揭取完毕,比预期提前了整整一天。

置于椁盖之下的分板多已塌落。可见一号墓为内、外双椁,外椁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分室,内椁藏棺,置于中室内,周围四室用于放置随葬器物。只可惜南室上部被倒下的椁墙板盖住,一时无法看清内容,但东、西、北三室的随葬器物看起来保存状况不错,给了“未盗”论坚持者相当的信心。

受椁室坍塌的影响,几个分室内都淤满了泥土与木渣,明天的清淤量一定不小。

0212月15日星期日阴

今天各室均按计划有条不紊地清理淤泥、木渣,工作进行得紧张而有序。

上午十时,我正在堆满青铜礼器的东室观察、记录器物的放置情况。忽然,从南室东部传来丁家元副研究员与王红星博士的窃窃私语声,紧接着看到王红星招手示意,请经验丰富的吴顺清研究员前去,三人立即热烈地讨论起来。我忍不住也凑了过去,只听王红星正在作总结发言:1、从封土到墓坑填土盗洞的迹象都很清楚;2、刚才丁家元发现的椁盖板残片上有斧凿痕迹;3、南室内东端有墓坑的五花填土(从次序上讲,五花填土叠压在青膏泥之上,青膏泥叠压在椁盖板之上。正常情况下,五花填土是不可能在椁室内出现的);4、原来怀疑有盗洞的地方不见器物。根据以上几点,可以确认盗洞已然打穿了南室的东南角,盗墓贼成功了。但从东室、西室、北室的器物露头情况看,南室以外的其它各室肯定没有被盗。这也算称得上是不幸中的大幸,值得好好庆祝!

然而,大家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一直不愿看到的事实,毕竟出现了。

天上阴云密布,就像大家沉重的心情。

0212月16日星期一阴有大雾

南室继续清理淤泥,东、西二室清完残淤之后绘图、照相,北室暂停清理。

开工不久,吴顺清发现椁坑西壁、北壁近椁墙处出现裂缝,立马告知给我,我赶紧找来朱俊英一起商量对策。三人很快达成共识:先将墓坑西壁的第十四级台阶(离椁墙最近)挖去一半,以减轻椁墙的压力,延缓裂缝扩大;再抓紧时间寻找有效对策,避免塌方,确保人员与文物的安全。方案紧急报告给王红星,立即得以批准实施。与此同时,王红星亲自召集黄文新等人商讨遏止塌方的良策。经过几轮推敲与反复求证,最终确定采用在出现裂缝的西、北、南三面打插钢管并加支撑,然后在钢管内侧嵌入安全板以挡土的方案。后勤科长李汉生迅速到枣阳采购钢管,天黑才满载而归。黄文新副研究员则带着一批技工通宵加班实施上述方案。

夜11时,开始下雨。南壁、西壁、北壁的裂缝仍在不断扩大……

02年12月17日星期二小雨

清晨上班时,只见昨天有塌方危险的三壁,已打入钢管并固定住安全板。黄文新正站在墓口,脸上露出舒心的微笑,大伙频频向其挥手致意。

由于椁室上部坍塌的缘故,外椁南、北、西三壁的上层墙板分别向内倒塌,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清理这些倒塌在南室、北室、西室内的椁墙板。

王红星今天电话铃声不断,只见其一脸歉意,连连解释:“伙计,我也没办法,对不起!对不起!完了以后我请你喝酒,负荆请罪,好不好!”

我理解王红星此时的心情:平时做文物保护工作,经常请各大媒体的朋友帮忙,现在有了重大考古发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湖北电视台买断现场直播权),加之上级有明确指令,不能向这些敬业的朋友提供任何消息。这对于很讲“哥们”的王红星来说,是件非常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

02年12月18日星期三阴有小雨

今天大家冒雨继续清理南、北两室塌落的椁室墙板,发现内椁的侧板及挡板均不同程度地塌落,外棺的南侧板也塌落且被内椁侧板压住。这些侧、挡板又不同程度地压住了随葬器物。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先取外椁。

头晕,身体极为不适。王红星强迫我回驻地休息。

在家也惦记着工地,下午强撑着上工地。发现外棺之内有一玉璧,直径达12厘米,这是一块少见的大玉璧,大家奔走相告,高兴极了。

02年12月19日星期四阴有间断小雨

南室塌落的椁墙板已清理出一部分,除盗洞正对的东北角空无一物外,其它部位的器物均清晰可见。这表明盗洞虽然被打穿,盗走的器物却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所有人都为此意外之喜而欢呼雀跃,以至于中午吃饭时,大家还以茶代酒庆祝了一番。

儿子打电话来,告知他的病(带状庖疹)已基本痊愈,明天可以出院了。他还问我带去的药收到了没有?原来他在电话里听到我的嗓子哑了,就弄了一些胖大海托人带来,给我泡茶喝。听着儿子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已变得雄浑的声音,我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既为了儿子的坚强,也为了儿子对我的理解,更为了我对儿子的歉疚。

02年12月20日星期五小到中雨

一号墓南、北椁坑壁随时有塌方的危险,为了将文物及时清理起取完毕,所有工作人员继续冒雨奋战在工地。除少部分人带领民工在南、北椁墙板外打插钢钎撑装安全护板外,其他业务人员全部分散在东、南、西、北四个室内清理文物。

由于椁室墙板碳化严重,加之盗洞坍塌所致,各分室内充满了淤泥浊水和木块木渣。为了不伤及文物,大家放下器具、褪去手套,用双手掏挖淤泥、清除杂物。周士本的手指被金属器皿划破了,用创可贴缠裹一下,继续清挖。雨水淋湿了头发、淋湿了衣裳,除了绘图人员撑着一把雨伞,谁也顾不上寻找雨具。大家只有一个心愿:抢在塌方之前,尽快将文物科学、完整、安全地起出。

这种以身作祭的敬业精神,难道还不足以动天地泣鬼神吗?但愿明天是一个好天气。

02年12月21日星期六阴有小雨

一号墓各分室的淤泥杂质均清理完毕,东、西、南、北四室(中室为棺室)的文物放置情况,已基本了然。其中,东室以青铜礼器为主,南室以兵器、车马器为主,西室以日常用器为主,北室以乐器为主。

东室器物保存情况最好,出土状况较为完整。目前可见有镬鼎、升鼎、馈鼎、羞鼎,簋、、盒、敦,方壶、缶、钫,尊、盘,鉴、盆等九十余件。这些成套组合的青铜器皿,基本保持了当初放置时的原状,对于研究战国时期楚人的丧葬、礼仪制度,具有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

02年12月22日星期日小雨夹雪

连阴雨一直下个不停,器物的起取与运送受到很大的影响,除了继续抢时间清理起取文物外,首先做的事就是要民工在墓道通往文物保管库房的道路上挖一些脚窝,并在其上铺垫一些稻草,以防路滑摔坏文物。尤其叫人担心的,是一号墓坑下部南、北、西三壁不断加宽加深的裂缝。虽然已用钢管、钢钎作骨架,在椁室外撑起了两道安全防护板,为防万一,

今天又在椁室内的南、北、西三壁打插钢钎安装防护板,希望以此增强安全度,延缓塌方时间,确保文物安全有序地起取完毕。

然而,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正是电视直播时间,南室发生塌方,椁外的填土突然自安全板下方向南室倾泻而来。尽管南室南部的文物已抢先清理起出,但其西北部仍有大量的甲片,如不及时阻止泥土下泻,甲片就会变成粉末。只见有的拿起安全板堵塌口,有的拿起铁锹铲挖泻下的泥土(泥土下文物已取走),不一会工夫,一场突发的危险就被及时地排除了。可是,喜悦很快被沮丧代替,因为大家意识到,刚才抢险的行动肯定已直播出去了,要是观众误以为我们用锹在铲文物,影响该多不好!

02年12月23日星期一多云转阴

二号墓的保存情况较之一号墓强了许多。从平面看,除南室西南部下塌约60厘米外,其它四室基本保持原状,椁盖板上依稀可见已经碳化了的竹席铺设情况。

绘图、照相之后,顺次揭去外椁盖板、外椁分板(中室无外椁分板),暴露在眼前的是一椁清水。看来二号墓在漫长的2千多年间,曾经历过数次水涨水落。

二号墓的椁室结构与一号墓相同,保存情况则好许多。抽出一定量的椁水(自然沉积的地下水)之后,东、西、南、北四室的随葬器物一目了然。总的印象是漆木器较多、较完整,其中较精美的当数虎座鸟架鼓了。

02年12月24日星期二阴有小雪

绘图、照相后,各分室开始取第一层随葬器物。

做完相关记录即来到了北室。只见整个虎座鸟架鼓按部位被分装在几块垫有湿海绵的托板上,已经取运至椁室上面。

虎座鸟架鼓由底板、虎座(双虎相背)、立鸟(双鸟相背)、圆鼓(已残乱)榫接而成(鼓嵌在双鸟的颈背之间)。鸟由原木雕成鸟脖、鸟身、鸟腿,相互间以榫卯套合;鸟翼近脖处分别浮雕一只飞鸟,飞鸟嘴里各衔一条浮雕的小蛇,小蛇以尾相攀。鸟爪立于虎背之上,二者以榫头相嵌合。虎由整木雕琢而成,伏卧于长方形的底板之上。底板面浮雕有六条相互纠结的长蛇。器表髹黑色漆底,以银、黄、红等色彩绘。整器绚丽典雅、清新飘逸,煞是可爱。我可是从没见过如此制作精良的虎座鸟架鼓。

02年12月25日星期三晴

十几天在阴雨中奋战,忽见大太阳,竟有一股幸福之感从心底升起,人的需求其实也很简单。

这几天电视台现场直播一、二号墓的发掘实况,很多朋友从电视画面上见到了我在田野发掘工地的形象,纷纷来电,首先对我的形貌变化表示惊讶,继而对我的身体能否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坚持表示担忧,然后或隐晦或明确地向我表达了怜悯之意。

在这阴雨连绵北风呼号的野外,收到那么多来自友情的关爱与问候,内心的那份感动与谢忱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我想告诉朋友们的是:我很健康,因为野外清新的空气与泥土的芬芳可保我身体无恙;我很幸福,因为我正在从事着我很小就向往的考古工作;我很快乐,因为我用付出换回了收获;我很自豪,因为敢于迎接挑战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我要坚持,因为我想为儿子作一个榜样。我要他明白,如果有一个理想,就必须作出艰苦的努力,收获与付出永远成正比。

02年12月26日星期四晴

一号墓各室的清理、起取工作已全部、科学、圆满地结束。内、外棺,内椁,外椁分室隔墙板均已自墓坑起出;外棺底板,内椁底板,外椁底板叠相露出。今天的工作,主要是揭取棺、椁底板,以获取椁室坐落面上的各种遗迹现象。目的有两个,一:了解椁室下的建筑情况;二:了解墓坑挖成后有无埋祭行为。

下午2点,一号墓的椁底板已全部揭取完毕。可见椁底板下的垫木直接放置于生土之上,垫木用枕木做成与外椁分室隔墙间距相等的方框;墓坑底部既没有挖建埋祭用的腰坑,也没有充填起密封作用的青膏泥。垫木的结构以前倒是少见,没有腰坑则有点出乎意料。墓道以东的烧坑或许与腰坑的缺失有关。

02年12月27日星期五晴

今天有少数同事(主要是搞文物保管的)将跟随运送文物的车队一起回武汉。去工地的路上,正好碰上她(他)们回住地拿东西。共事多日一朝分离,自然免不了叙别一番。还没说两句,鼻子一酸眼眶一热,居然有一种要落泪的感觉。自知不妙,赶紧道别,匆匆前往工地。一路上心情惆怅,竟然不知所为若何。

其实,从事考古工作二十余年,经历大、小发掘工地无数,聚散离合已成家常便饭。以往从来没有过这种感伤,有的只是完成任务后的喜悦与迎接新挑战的渴望。如今,是因为自己年龄增长阅历经多,而变得更成熟更有人情味了吗?这个头绪一时还难以理清。

02年12月28日星期六晴

二号墓东、南、西、北四个室的器物,已于昨天晚七点前全都起取完毕。今天照相、绘图、做完记录后,开始揭取里椁。

里椁位于外椁的正中,置于东、西、南、北四分室环绕的中室内,其得名是相对外椁而言的。

平面看,里椁与中室四壁间相邻甚紧,二者相邻处嵌压有横断面呈曲尺形的方形木框,木框的作用是加固与密封。

里椁盖板、墙板的保存状况不错,形状、位置也没有变化。从已露出的部位观察,外棺的保存也还不坏。联系其它室出土丝织品保存状态尚可的情况看,二号墓内棺应该有戏。

02年12月29日星期六晴

上午,绘图、照相、记录,揭取外棺。

下午,绘图、照相、记录,清理内棺棺饰。

内棺为弧形棺。弧棺的盖板、底板、侧板、挡板均由整木雕凿而成。通常情况下,盖板与侧板外面呈弧形里面呈平直状,挡板与底板则两面都平直。二号墓的底板却有点例外,里面平直外面却是弧形的。

二号墓内棺上的饰物主要由丝织品、铜制品、骨制品构成。丝织品均已碳化,根据遗痕与以往的工作经验推测,应该是衾被、荒帷之类。铜制品的保存情况一般,均为10厘米开外的铜璧,棺盖上24个,分六排四列放置,其上下都留有碳化丝织物遗痕,推测当初是缀联在丝织物上的;棺底东、西两端亦放置有铜璧,具体数量目前还不清楚。骨制品是一小段经过修整的鹿角尖,鹿角尖部朝东置于棺盖中部偏东的位置。棺饰物内外洒满了花椒。

棺饰物的器类组合,充分蕴含了战国时期楚人的精神理念,很有探索、研究的价值。

02年12月30日星期日晴

内棺的保存情况还可以,棺内的状况却比预想的要糟糕。

人体及衣物、衾被均已腐烂塌陷。可见头骨滑落至胸骨处,右侧上、下肢骨都已移位。

此墓未经盗扰,内外棺椁保存较好。人骨移位表明,此地历史时期的地下水位曾经有过涨落,发生的时间最晚应在尸体腐烂之后。

为揭取丝织品而特意准备的物资用不上了,多少有些遗憾。不过,从尸骨上裹满了已腐烂的丝织物,头骨喉腔内清理出玉的情况看,先秦礼书所记“丧礼”中的有关“初丧礼仪”,在战国时期的楚地是切实存在的。

02年12月31星期一晴

二号墓各分室的清理、揭取工作已于昨晚全部结束。今天揭取椁底板。

二号墓的椁室也是直接建在生土之上,垫木结构大致与一号墓相同。

盖棺论定篇6

大崂山方圆五百里,古往今来人迹罕至之处不可胜数。特别是大山深处那随处可见的山泉瀑布,穿空乱石和参天古木,以及大山涧阴森恐怖的涧中套涧,真是“须臾似现三山影,咫尺新开五岳图”!三十几人的日军小队如被抛弃在苍茫大海上的一叶小舟,随时都可能无声地淹没于静止不动的大山。更何况,还有神出鬼没的崂山游击队!因此,提心吊胆的赤野小队长虽然心情越来越沉重,却还是断然拒绝手下士兵鸣枪求救的请求。在大山里面鸣枪固然可以向大部队传递自己的方位,可谁知道第一时间赶到的会不会是崂山游击队?

傍晚时分,赤野小队在一处山坡上发现了一座隐秘的道观,鬼子们顿时喜出望外。因为只要能找到人,就有走出大山的希望。若总是晕头转向在大山里转个不停,纵然不被游击队消灭,迟早也会被活活累死。

赤野小队的三十多名鬼子绕了很远的路,才进入那座叫“归元宫”的隐秘道观。却不料道观内除了玉皇殿上的玉皇雕像,就是零零落落排列的三十几具棺材,里里外外不但不见一个人影,甚至连急需充饥的粮食也没寻到一粒。

眼见天色已晚,饥寒交迫的三十多名鬼子兵再也迈不开步。于是赤野决定,夜里就在“归元宫”宿营。

筋疲力尽的士兵们寻来山泉水喝了个饱,也不敢生火,只是随便把枪一架,就各自找个背风地方席地睡去。可作为掌握他们命运的指挥官赤野小队长哪里睡得着啊!

突然,一个沉闷的声音在赤野背后响起:“你们是什么人,到我们‘归元宫’来干什么?”

赤野惊恐地转过头,可空荡荡的殿堂除了那玉皇雕像,哪里有半个人影!莫非,是那雕像在说话?

赤野拔出手枪,紧紧盯着那玉皇雕像等它再次开口,而沉闷的声音偏偏又在背后响起:“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我‘归元宫’素来不与世俗交往,你们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这时候所有的鬼子兵们也醒来了,他们手忙脚乱搜遍了大殿左右,可就是寻不到声音来自哪里!

吓得魂飞魄散的赤野用生硬的中国话说:“你是什么人?我们对你没有恶意,请你也不要伤害我们,我们都是因为迷路,才走到这里来。请你……出来说话……”

“进我道观乱闯,还反问我是什么人,且逼贫道现身。难道世俗之人如今都是这般无礼么?”那沉闷的声音似乎有些嗔怒,接着便见玉皇殿左侧一具棺材顶盖突然缓缓移动,刺耳吱呀声在静谧的空山之夜,显得格外清晰而恐怖!

饶是这帮日本鬼子屠杀老百姓手不软心不跳,可如此恐怖的景象大概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于是齐发一声喊,屁滚尿流冲出了大殿!

但冲出大殿的日本鬼子们很快便呆住了。在惨白的月光之下,庭院之内那二十几具棺材的顶盖全部打开了。而每具棺材之侧,都静止不动地站着一个清瘦而模糊的人影。有山风吹过,他们身上的衣服如同挂在单薄的骨架上一般衣袂飘飘。月色冰冷如水,他们的眼睛如同月色一样冰冷。月照大地苍白,他们的脸色比月照的大地还要苍白!

赤野来中国之前就知道,中国不但人多,被人们敬奉的鬼神也多。似乎凡能见到的东西,冥冥之中都有一个神灵在暗中主宰。如今看来,果然是这样啊!于是日本鬼子们纷纷跪倒在地,也不管中国神通不通日本语,只管一个劲儿地喊着饶命。

“我们不是什么妖魔鬼怪,都起来!”一个威严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接着便见一个形容更加清瘦的人影从“玉皇殿”出来,站到大殿的门口。惶惶然的日本鬼子们转过头一看,刹那间,全都呆了。

月光下,但见那道士的脸上几乎没有一丝肌肉,仅剩下一层皮松松垮垮粘连在脸上。五缕雪白的胡须长长地垂到胯下,倒把瘦长的身体显得矮了。若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世界上居然有这么老的人,谁会相信这样的老人还能够举止如常,声音洪亮。

赤野大着胆子说,他们是帮助中国建设“王道乐土”的日本军人,因为迷路才来到这里。请中国仙人大发慈悲,帮助一下他们并把他们送出山外。到时候一定会重重报答中国仙人。

瘦长的老道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听了赤野的话也不以为然:“老道不是仙人。老道只是全真教‘归元派’的一个道士,向来与世无争。你们既然是迷路来到这里,那天亮之后,老道便派人送你们出山也就是了。”于是那些面无表情的道士们纷纷从棺材内取出干粮清水,送给日本鬼子们饮食。待做完这一切,又不约而同次第回到棺材里面合上棺盖。“归元宫”大殿内外顿时又空荡荡,静悄悄的。赤野和手下的日本鬼子们恍若梦中。

天亮之后,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年轻道士表情木然地带领赤野小队离开“归元宫”,向山外走去。一路之上,赤野无论问什么,那年轻道士都似充耳不闻,双脚轻飘飘地只顾走。那道士似乎走得并不快,却常常令赤野他们跟不上。有时候赤野怀疑已经被那道士甩下了,可紧走几步却又发现,道士只是在前面不远处等待他们。

鬼子兵们开始恼火,相互递眼色准备一到山外,就把这道士抓起来,好好惩罚一下让他知道对皇军不恭的下场。却不料一个峰回路转之后,无论如何再也寻不到那名道士了。

赤野小队正惊惧中国道士未卜先知又要陷入慌乱,突然一名士兵在路旁发现了大部队留下的路标。再走几步,蓦地发现眼前的一切熟悉起来……

一小队日本鬼子失踪数日之后又完整归来,并在大崂山深处发现全真“归元派”的消息一传开,顿时轰动了青岛各界,连开发青岛的元老级人物沈鸿烈都惊动了。大崂山乃是全国道教第二大圣地,仅全真教就有一百多个法派的道场。而“归元派”据传是全真道教最古老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法派,历来为宗教界及学术界所关注。

但在这日寇铁蹄践踏中国国土的乱世,社会各界依旧如此关注全真“归元派”,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原因。

据说在北宋末年,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费尽心力抗击金国,最终不敌在终南山筑活死人墓隐居,于是传下“归元”一派。后来王重阳的七大门人各立法派逐渐坐大而“归元派”日渐式微,承受王重阳衣钵的“归元派”便在终南山活死人墓侍不下去了。因为“归元派”继承了王重阳抗金剩下的所有军资,而全真七大门人却都想分一杯羹,用来壮大自己法派。于是,全真“归元派”便移居到胶东崂山,不与“全真七大派”交往。孰料“全真七大派”并不因此善罢甘休,也纷纷到崂山开辟道场,对那笔庞大的军资紧追不放。“归元派”寡不敌众,只得比祖师王重阳更进一步号称“棺居隐者”,传下入门弟子必须世世代代隐居在棺材内的教条。这下,“全真七大派”只得罢手。无论如何,“归元派”也是全真一脉,不好到人家棺材之内争夺资财。但“全真七大派”却也因此在崂山枝繁叶茂繁衍开来……

据说,“归元派”棺居隐者的棺材,都是金丝楠木制作。而每具金丝楠木棺材之内,都藏有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于是各方势力的野心家们纷纷进山,寻找号称“棺居隐者”的全真“归元派”道场“归元宫”。同时,与崂山势力最大游击队“青岛保安大队”渊源颇深的原青岛特别市市长沈鸿烈,也紧急致函给“青岛保安大队”大队长李先良,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崂山“归元宫”,保护好全真道教鼻祖“归元派”。到后来,甚至崂山的一些道教法派也纷纷联系江湖人物,参与到寻找“归元宫”的行列。于是原本各方势力本已均衡的五百里大崂山顿时又狼烟四起,杀得不可开交。

但日本鬼子还是抢先一步,找到了隐藏在崂山腹地的“归元宫”。那赤野小队长不愧是半个“中国通”,虽然不知道全真“归元派”渊源,却也识得“归元宫”内那三十多具棺材以及玉皇殿的神像都是珍贵的金丝楠木所制。而崂山不产楠木,一个深藏大山交通不便的小小道观,拥有那么多楠木器具,收藏的财富可想而知!因此在出山时候,一路上悄悄地留下了路标!于是崂山“归元宫”内那尊金丝楠木玉皇神像以及三十多具楠木棺材被连人带棺,统统被日本鬼子黑魆特务机关在各方势力厮杀得你死我活之际,渔翁得利偷出崂山,并直接运到了青岛港!

金丝楠木棺材是抢回来了,总不能连同里面的道士也运去日本吧?可黑魆特务机关想尽了一切办法,就是打不开棺材。最后日本鬼子恼羞成怒,拼着毁掉一具楠木棺蛮力砸开查看机关所在,不料蛮力之下金丝楠木棺材轰然爆炸。棺材内的道士自是血肉横飞,而周围的日本鬼子一下也倒下了七八个!中国的道士们无论“正一教”还是“全真教”,都讲究炼丹。制造炸药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下,日本鬼子算是彻底没辙了。就是棺材里面有无尽的金银珠宝,也不敢连同炸药一起装船啊!于是剩下的金丝楠木棺材,全被暂沉到青岛港外的某处海域,仅把楠木玉皇雕像运去了日本。

就在日本鬼子洗劫“归元宫”之后不久,龙蛇混杂的崂山游击队中又多了一只神秘的队伍。他们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不与任何一支队伍发生关系。而他们最常用的打鬼子方法便是,趁夜晚突然在日本鬼子据点或炮楼附近摆上一具厚重的棺材。一旦有人靠近,棺材内便会发出钢针射杀。而对它用炮轰或用手榴弹炸,又往往引爆里面的炸药伤了自己人得不偿失。直把日本鬼子搞得焦头烂额,再看到突然出现的棺材,老远就避开了。于是这一招儿也很快教会了各路崂山游击队。每当鬼子扫荡崂山时候,就到棺材铺收集棺材摆放到崂山一些显要位置。尽管那里面可能什么也没有,却也是大大地震挫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

盖棺论定篇7

日本的殷商问题研究会的会长是小岛美子,她根据几本家族密传的古书,得出武王伐纣的纪年是公元前1036年。西欧的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汤普森,他根据一只青铜矛碳十四的精确分析,得出伐纣的年代是在公元前的1027年。而中国的专家古笑菊得出的结论却是1043年。

三个国家的会长代表了三个不同的观点,一百多名专家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古笑菊没有办法,正要把自己求证的结果演示一遍,没想到咸阳古墓群考古队的一个电话,就把他的计划全部打乱了。原来是考古队队长肖晓发现了一个非常神秘的石棺。

古笑菊把主持会议的工作交给了副手,开着切诺基就直奔郊外的古墓群。西安是六朝故都,这里的古文化底蕴实在是太深厚了。

古笑菊把汽车开出西安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通过倒车镜,他发现一辆红色的出租车紧紧地跟在了后面,难道有人想对自己打劫?想想他不由得又笑了。他这个穷博士也没有什么可以抢的啊!

切诺基一路飞驰,下了柏油路,在颠簸的土路上,切诺基超强的越野性能立刻把出租车甩到了后面。到了古墓群,土路的四周都是深深的墓坑。守卫的武警“啪”地给古笑菊敬了个礼,横路的木杆被抬起后,古笑菊正要开车进入考古墓地,只听身后一声尖利的刹车声,从车上下来一男一女。这两个人正是小岛美子和汤姆森。

这两个人都是当今研究殷商问题的顶尖专家。古笑菊、小岛美子和汤姆森在欧洲求学的时候,他们三个还都是海登堡大学考古系的同学呢。

古笑菊和汤普森念书的时候,竟一起喜欢上了小岛美子,古笑菊和汤普森为了追求小岛,两个人还有一场关于武王伐纣准确年代的比赛呢!

汤姆森和小岛美子在开会的时候见古笑菊匆匆离席,两个人觉得有事,一咬耳朵就跟了过来。既然人已经来了,也只有让他们一起参加发掘了。两个人上了古笑菊的切诺基,汽车又往前开了两里路,大老远就看到了一脸神秘笑容的肖晓。

经过一番努力,起重机把墓坑里的石棺给吊了出来。石棺中,棺和椁之间是一层厚厚的黑色木炭。古笑菊从切诺基的后备厢中取出了一只大毛刷,先把椁盖上的浮土轻轻搌去,一张完美的星图立刻展现在大家眼前,不仅小岛直了眼睛,汤姆森也是连叫了两声“上帝”。

肖晓和古笑菊商量了半天,最后拟订下一个全棺转运的办法。细钢丝绳把石棺吊出墓坑,装在卡车上,卡车开到考古队的营地,工作人员把石棺直接运到了真空的仿真墓室内。

看着工作人员把那石棺推到亮着蓝光的密闭空间里,古笑菊领着小岛和汤姆森走了进去,肖晓最后关门,四个人各拿起了一件防护衣穿了起来。

防护衣不仅能隔绝石棺内有害病菌的侵入,还有自动呼吸的功能。古笑菊启动抽气机,把仿真墓室中的空气抽干,等到电脑把仿真墓室的温度湿度都调到最理想的状态,两名工作人员用液压撬棍把石棺的棺盖撬了起来。

灯光闪闪,空空的石棺里面只有一具枯骨,在白骨的胸口斜放着一个青铜的利簋,头骨的一旁还放着七八捆散成一堆的竹简。

那两名工作人员见费了这么大的劲,竟没有什么收获,对着古笑菊一齐做了个失望的手势。

古笑菊拿起不锈钢的大镊子,极小心地在棺中把里面的文物一样样地拣了出来。肖晓端着相机在一旁不停地拍照。

小岛美子和汤姆森站在古笑菊身后,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块竹简。可是连接竹简上的牛皮绳早就已经断掉,已经分不清竹简的阅读次序了。

汤姆森不认识竹简上的商代古文,只是小心地翻动着那块青铜的利簋,利簋上又是一副极为详尽的上古星图。

古笑菊在小岛美子的帮助下,终于把一百多根竹简按照次序排列了起来,肖晓放下了照相机,又取来了摄像机,把竹简上模糊不清的字都录到了内存盘里。

两名工作人员已经把所有的竹简和文物都保存完毕,正要盖上石棺,只听仿真墓室的不锈钢门“轰隆”一声闷响,竟被炸得倒着飞了进来,闯进三名拿着麻醉手枪的蒙面人,还没等古笑菊等人呼救和反抗,那三个歹徒连连扣动扳机,六个人先后倒在地上……等值勤的武警得到消息赶过来的时候,那几个蒙面人把石棺中的文物洗劫一空,人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幸亏那几个抢劫文物的匪徒用的都是麻醉枪。否则这麻烦可就大了。古笑菊躺在医院里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一点了,等他和公安局的破案专家讲完事情的全部经过,专家们听得也是直皱眉头。那些零乱的竹简是几卷殷商时代的观星记录,根本就不值钱。虽说那青铜利簋价值可观,但总不能为了这一样文物,就把三个国家的专家都打倒吧,这帮匪徒的胆子也太大了!

幸亏肖晓手中摄像机的录像资料还在,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整理,一卷晦涩难懂的观星记录被总结了出来,到会的每一位专家手里都发了一份。由于缺乏实物,根据录像总结出来的观星记录很不完整,看得汤姆森连连摇头,要知道这种天相的记录就是再严谨,它也没有碳十四鉴定年代的方法科学啊。

公安局正在抓紧时间破案。大会原本准备开五天就结束,没想到忽然发现了这几卷天相星图的记录,古笑菊领着三十几名助手,研究星图,连续三天闷在宾馆里也没有露面。

小岛美子也不知道古笑菊能在星图上研究出什么。她站在讲台上,讲解了日本这几年关于殷商问题的研究成果。她得益最大就是手里有三本孤传商代的干支纪日材料,因为中国古代用的干支纪年,具有60年一甲子的重复周期性,所以就大致可以确定武王伐纣所对应的公历日期。至于将其精确的定年,小岛美子用的却是“直接求解法”就是把所有武王伐纣的记载都拿来加以研究,最后得出了武王伐纣绝对年代。

看着小岛近乎完美的推算结果,台下的专家不由得连连点头。汤姆森也不再坚持自己的碳十四测年了。因为他测的那柄青铜矛即使运用到了武王伐纣的那场战争中,可又拿什么证明那柄矛就是战争的那一年造的呢!

古笑菊用的也是倒推的方法,只不过他和小岛选用的基本材料不同,所以才会出现他们相差了7年的巨大差距。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小岛美子竟把那三本殷商纪年的干支资料的复印件都拿了出来,交给了台下的专家。

公元前1036年是武王伐纣的准确年代一说,已经在会场中占了上风。看着这几天低头研究星图的古笑菊,汤姆森心里也是直犯嘀咕,难道他真的在新出土的观星记录中有什么新发现吗?要知道两个人都爱上了小岛,他们毕业后就以武王伐纣的准确年代打了一个5年之赌,谁真正能够胜出,谁才最有资格迎娶小岛美子。

到了最后一天,古笑菊虽然两眼熬得通红,但却是满脸信心地走上台来,他一挥手里拿着的磁盘说道:“这里面就是我根据星图,判定武王伐纣准确年代的最新成果!”讲完,他就把磁盘放到了计算机里,然后在演示屏上给大家做最后的论证。

古笑菊用的竟是全新的天相理论,这个理论很多人听都没有听说过。专家们不禁一齐瞪大了眼睛。

原来那个石棺中的枯骨,就是当年武王最为倚重的天相师伯让,因为伯让观测天相有功,所以武王在战后封赏的时候就赐给他了一件青铜的利簋(相当于酒器),并在利簋上刻上了铭文。

依照铭文,就可以根据现在行星的位置,一直上推,直到推出的星图和当年全部武王伐纣时的星图完全吻合,那一年就将是武纣的真正年代。

中国的专家首先鼓掌,日本和西欧的专家经过翻译后,也是马上就接受了这个观点。古笑菊当场演示,最后计算机将演示的星图定在了公元前1047年上。

全体的与会人员一起起立鼓掌,古笑菊的这个办法真的是太高了。这个结论恐怕是迄今为止能让全部研究人员都信服的唯一结论了,可是随即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众人的面前,那就是没有物证,虽然大家都知道物证叫劫匪抢去了,可是没有物证,这个理论就不能作为大会的研究成果向全世界公布啊!

古笑菊笑道:“我现在就叫大家看看物证!”讲完一挥手,肖晓领着十几名公安人员走了进来,走在前面的两名公安来到汤姆森身边,掏出手铐,咔嚓一声,把汤姆森铐了起来,汤姆森高声大叫道:“我抗议,你们这是践踏人权!”

肖晓冷笑一声,押着汤姆森回到了他宾馆的房间,在他床下的密码箱中,找出了那只青铜利簋和那一对密闭在金属盒子里的竹简。

汤姆森尖叫道:“你们这是在栽赃陷害,有钥匙谁都可以进我的房间!”和汤姆森一起来的专家们也齐声地对古笑菊提出抗议!

古笑菊不慌不忙,那天肖晓在仿真墓室中中枪倒地时,摄像机根本就没关,上面记录了那三名歹徒开枪抢劫的全部过程,三名歹徒把古笑菊等人开枪打倒后,在汤姆森的指挥下把青铜利簋和盛满竹简的金属盒子全部装进了密码箱……另一段录像是汤姆森贼头贼脑地在广场上和那三名外国会面的场面。汤姆森一见自己的阴谋败露,气得连吼带叫,汤姆森虽然批着合法的外衣,实际上是一个国际组织的文物大盗。

他们三个在英国留学的时候,竟一起爱上了文静的小岛,古笑菊儒雅含蓄,汤姆森热烈奔放。小岛难以取舍,就在5年前答应两个人,谁要是先揭开武王伐纣的真正年代之谜,他就嫁给谁。为了能娶到小岛,汤姆森竟不惜铤而走险。

盖棺论定篇8

小时候,父亲说,以前经常种地种着种着就会挖出一堆银元来。我曾在父亲的收藏中看到一些小古董,破碎的青灰罐子,粘满了铜锈的麻钱,其中,最值钱的还数一把青铜匕首,20年前,家里三個孩子读书,父亲把那把匕首以120块卖给了一個古董贩子。

十多年后,父亲在电视上看到一個《寻宝》栏目,逢人就说,早年家里有個青铜匕首,地里挖的,估计是個大宝贝,放在现在估计价值百万了。我听后笑他,谁叫你把宝贝当破烂卖了。

从小,我就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对一些古文物。成年后,我去了许多地方,通常第一站都是先去当地的博物馆。大学毕业,我考上了公务员,恰巧就分配到镇上成了一個小干部。工作之余,我喜欢四处搜罗古董。所以大家调侃我,当初怎么没读個考古学。

工作三年后,我25岁,还是一個月拿2000块的小干部。家里人给我张罗了一個对象。一年后,打算结婚,那個姑娘却要求必须在县城买一套100平的房子。虽然县城的房子赶不上大城市,但是一平三千多,我一时也拿不出十多万的首付。

2镇子搞规划,要迂坟。我作为负责人就地查看。

那是一大片空地,很多人已经接受命令早早迁了坟,所以挖掘机直接工作。突然司机说,好像还有人没迁,挖掘机卡住了。我和几個村民围过去看了看,果真,地下有东西。

是一具棺材。棺木已经有点腐烂,黑色的漆也脱落了大片。我骂,这是谁家的,还没迁。村民说,统计过早迁完了。我皱着眉说,算了,挖深一点,埋了。挖掘机抖了抖,棺材盖突然翻开了。然后,一具阴森的白骨露了出来。

一個村民叫了起来,头骨里似乎有东西。我定神一看,还真的有东西。一個农民弯下身,从头骨里掏出一块石头。我拿过来一摸,质地透明,细腻寒凉,应该是块玉。

这個东西一拿在手上,几個村民都看着我。我本来想说,东西应该上缴,但是想到房子,我迟疑了。一個村民说,小陈,你看这东西值钱不?如果值钱,你找人卖了,大家一分,我们都不向外透露。

一個星期后,我在一家古董店将玉出手了。6万块,5個人,一人1.2万。钱到手,我突然想起,那天,我没在棺材里仔细看,或许还有其他的陪葬物。当晚,我拿了铁锹和手电筒去到了那块地。很意外,我遇见其中一個村民,他叫石华。我们搭伙把那具棺材又挖了出来,然后在四周的土里摸索一番,却是什么也没发现。

凌晨两点。

我们坐在一片湿地里抽烟。石华说,小陈,你想发财不?我答,当然,房子没有,媳妇还娶不到家。石华说,我们村子西边那個原,你知道不,叫白龙原。我说,当然知道,小时候还经常去那里摘酸枣。他说,那個原里宝贝多,几百年来,村子的人死了都葬在那里的,即使再寒酸,起码也有一点随葬品吧。

我突然明白,石华是让我去盗墓。

我说,这活做不了,犯法的。他说,犯什么法,那片没人管。再说,也没有人知道老基在哪呈。我问,那你怎么找?他说,这個你别管,有了线索,你和我来就行。

一個星期后,石华在电话里问,想好没?想好就动手。我思索了片刻说,你先找,找好了再说。不料,他说,老早就找好了。

夜里十点,我和石华上了原。在一個荒草丛生的深坑里,石华拨开一片荆棘,那里露出来小半個石碑。我用手电简照了下,只看到几個字,公元一九零三年立。看来还真的是一個古坟。

两個人挖了三個多小时,才挖到棺身。我和石华也太激动,棺盖才露出,我们就急忙用大钉撬开。棺盖移动,一股腐朽的气息飘出来,手电光往里打,一具骷髅有点骇人。石华将骨骸提起来,在里面一阵摸索。他摸出了一袋麻钱,还有一個木盒子。

回去,我们在灯下看了那袋银元,不值钱,上面全部画的是袁大头。那個木盒子里有一对紫色的翡翠耳环。这個东西,我外行,鉴别不出真伪。第二天,我拿去古玩市场,经过鉴定,属于天然翡翠,但是重量只有1.8克,所以出手价格只7500块。

翡翠耳环的钱我和石华分了,那袋银元我们一人一半收藏。

此后,我空了就查地方志,哪块地方曾经是什么,如今是什么。我骑着车子走在小路上,看到半边石碑,都会下车留意半天。整整有两個月,石华踩不好点。我们有好几次,忙碌了一晚,毫无收获。

2石华的电话打过来,我正在看新闻。

新闻说,邻村发现一個古遗址,镜头切换到一個大坑,一個村民人指着几副骨骸说,早上打地基时发现的。我看那四四方方的坑,和不止一具的骨骸,我肯定这是個年代久远的陪葬墓。

石华打算晚上去那块地看看。

县城对文物保护不给力。两年前就发生过一件事。有人从地里挖出一副铜棺。一群村民哄抢了铜棺里值钱的东西。电台记者报道此事后,政府竟然是让女尸暴晒了五天后才接到上级命令要严加保护。等中央一些考古学者过来,才知道损失大了。那是一具两千年多前的女尸,看衣物还是個贵族,陪葬品也肯定价值不菲,但是迟了,文物价值不高了,只能把女尸收藏了。

我和石华到了那個村子。果真如我们所想,连個警卫都没有。一個大坑,人的骨骸一团凌乱。我们继续往大挖,再挖了有二三平方的时候,我挖到一些破碎的陶罐。石华却挖到一個大家伙,是個青铜鼎。

那是一個三环盖鼎,高约30公分,口径20公分,通体饰着兽纹,范线清晰,完美无缺。石华听我说这個东西价值连城,赶忙让我找买主。我说,暂时不行,那個墓还没开发,如果专家再发现什么,我们明着出售会惹人怀疑。这次盗的可不是私人,弄不好要挨枪子。

果真,第二天新闻就报道有人深夜盗过那個墓。一时众人议论纷纷。省文物局也来人了,墓葬勘探继续,记者也跟踪报道。那是战国时期的一個殉葬墓,专家还在里面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匕首,剑,陶器。据说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一连两個月,我和石华再没踩新点。我们都寻思着怎么把这個铜鼎买出去,最后决定,先藏着,等风声过去。鼎放在我家,许多個夜,我抚摩着这绣迹斑斑的古物,对未来充满信心。

4一個月后,我接到石华的电话。

他在白龙原一個斜坡发现一個古墓。他说,以前这块地方经常有人挖到陶罐,里面全部是银元。我不信,他还让我看那一片土,真的有许许多多瓦罐一样的小洞,它们像累累的伤口一样结在土里。

石华发现一個汉白玉的石碑,但是向里挖了四米的甬道,还是一直挖不到底。我根据所熟悉的一些土葬种类,怀疑这古墓类似陕北的窑洞。

我和石华挖了一個小时,甬道大约有七米时,终于听到哗啦一声,土松了。燃上火才看清里面的情况。这墓室和平常人的客斤一样,厅只是一個大空间,隔了一堵墙,有一個小门洞,里面就是放置棺木的地方。

石华去开棺,我拿手电筒照明。漆黑的墓室,石华像個贪婪的强盗,脸上放着一种兴奋又专注的光。他的手在棺材里摸索,我们甚至从来没有研究过,这棺木里躺的到底是男,是女,是老,还是少。

石华掀起一层破烂的棉絮被子,一具骨骸露出来。这次我看清是個女人,有一坨乌黑的长发,不过人已经化光了。石华又将骨骸裹的衣服扯开,他在一条干枯的手臂上抹下一個镯子给了我。然后他习惯性地把手伸到头骨里。

我似乎感觉心跳得厉害。我说,石华好了,我们该走了。

石华说,不急,不急。曾经他说,死人嘴里含的东西才是真宝贝。突然,我听到外面有哗啦的声音。我说,快走吧。石华还不听。那一刻,我万分恐惧。我想起早年家里的小叔在自家院里掏窑洞,被塌方下来的土埋了。

这個念头在心里闪过,我撒腿就往外跑。

没光了,石华在身后叫我。我刚跑到蓦厅,听到身后哎呦一声。石华摔倒了。我想应该去扶他一把,可是甬道的土不断往下跌。心一横,我甚至没听到石华的求救声,一個趔趄闯进夜色。哗啦一声,墓口凹进去一大坑。

我在夜色里站了十几秒,赶忙摸黑下原。其实,我的脑海也闪过一個念头,是不是应该叫村民救石华,毕竟墓里面还有空间。可是转念一想,如果叫了,我势必得曝光出来,盗墓犯罪,况且我还盗了一件国家文物。

5我整整忐忑了两個多月。

最后,我把三环盖鼎和石华的玉镯埋在后院的一棵女贞树下。我辞去了公务员的工作,去了南方的城市做了一個小白领。很多次,我曾经想过,我应该回家,或者把那两件东西卖了,然后在大城市安居乐业。可是,每次一回到家里,走在那棵女贞树下,我就想起石华。

石华失踪这么些年。他的父母曾经找过他。杳杳无信后,他们在村子把石华骂得猪狗不如。石华是個光棍,没有媳妇,兴许是怕父母拖累早早在外成家了。渐渐大家都开始忘记有石华这個人。只是多年后,石华年迈的父母偶尔说,这狗东西还惦记着我们,还隔段时间给家里寄钱。

我没再去过那個叫白龙的原。

只是,我无数次在梦里梦过它。一片漆黑的墓室,我看不到石华的脸,我对他最后的一個印象便是他摔倒哎呦的那一声。没有像披曾想象的那样,石华在梦里向我索命,他死了,对于我而言就好像做了一個经久不忘的梦而已。

七年后,我携妻带子回到故里。村上的人都说,老陈家的孩子混得不错,在大城市买房买车了。当然,我如今过得不错,在那個一线城市,有套价值数百万的房子,我还娶了一個漂亮的妻子,一双儿女都上的贵族幼儿园。

没有人知道,我是靠一件文物发家的。我将那個三环盖鼎带去南方,以高价卖给了一個香港富商。而那個玉镯,我将它藏在一個盒子里,埋在了一家寺庙门口的松树下。如果人真的有来生,我希望,日日听着佛祖的呢喃能化解这個玉镯的怨气以及我灵魂的罪孽。

年底,村长在我家聊天,随口说,政府要征地修路,那個白龙原要从那片桑树林中间挖断。我突然一個激灵,那個被埋没的古墓恰好在桑树林的中间。如果原被挖断,势必它就要揭开,那么除去一副漆黑的棺木,人们还能看到失踪七年的石华。

盖棺论定篇9

[关键词]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北周鎏金银壶;凸钉装饰玻璃碗

[中图分类号]K875/8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36-02

固原地处美丽的宁夏山川南部、六盘山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曾是我国历代西北重镇之一,又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就是边塞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于此。商周以来,先后有戎族、义渠、乌氏、匈奴、羌族、鲜卑、吐蕃、突厥、蒙古、西亚栗特人、回族、满族和汉族等民族共同生活在这块热土上,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古代固原文明,留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固原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历史文物为主,集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展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2万余件(组),国家一级文物123件(组),其中馆藏国宝级文物北魏漆棺画、北周鎏金银壶和凸钉装饰玻璃碗均为固原境内出土,占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宝级文物的半壁江山。

一、漆棺画

漆棺画为北魏时期文物,1981年出土于固原县西郊乡雷祖庙村北魏夫妻合葬墓中。据《魏书・地形志》载汰延二年(436),北魏于固原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34),改为原州,治高平(今固原城),是北方著名的军镇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当时,鲜卑、柔然、高车等少数民族聚居于此,西域、中亚使者和商人、僧徒络绎不绝,途经高平往来于洛阳之间。北魏建义元年(528),波斯使者敬献北魏孝庄帝的一头狮子和奇珍异宝,就取道原州高平。该墓葬出土有男、女两副棺具及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60余件文物,男性棺具有漆画。棺具形制为前高宽、后低窄。盖为两面坡式,交角约有140度,前端呈圭形,前宽后窄,残长180厘米,宽87~105厘米。漆画的保存面积占棺具表面的2/3以上,漆棺盖板、前挡及左右侧板大部分漆画尚存,清晰可见,精美无比,乃北朝画迹的重大发现,也是同期高水平的绘画作品。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棺盖边缘画有宽约7.5厘米的忍冬纹饰带,正中顶端至尾端绘7~9厘米涡纹曲波状金色长河,寓意为天河。天河上方两侧为两座房屋,房屋内各绘中年男女画像。长河两侧布满缠枝圈草纹图案,在长河及圈草纹之间绘有百合、鱼、鸭、异鸟、兽、虎、人面鸟身的仙人等形象。左边屋内榻上坐一中年男子,盘腿袖手,着红色长袍,左右各一无冠女侍立。右边屋内为一中年女子,室内设置、服饰及人物姿态与左室相同,只是在屋外两侧站立着高冠、长衣袖侍从。左屋左侧有黄底墨字榜题“东王父”三字,右屋榜题已残缺。天河两侧图案为缠枝圈草纹图,中间点缀有珍禽、怪兽、仙人等。画面上房屋中的男女,可能代表墓主人夫妇。

漆棺前档画面,残高52厘米,残宽66厘米,为墓主人生前生活饮宴图。正中一屋内长方形榻上屈膝斜坐一中年男子,头戴高冠,身穿圆领宽袖长袍,窄裤口,脚蹬尖头乌靴,属于鲜卑贵族的装束。一耳杯执于右手,小指翘起,左手执麈尾。右侧站立两侍从,一人头戴黑高冠,巾角披于肩上,上身穿交领宽袖白色大衣,下身着宽带长裙,足着乌靴,一只手下垂,另一只手执耳杯。另一人发髻低平,上身着交领宽袖红色大衣,下身着彩色长裙,足着乌靴,交手于腹前。左侧亦站立两侍从,一大一小交手而立,头部均残,上身着宽袖长衣,腰束带,下身着窄口裤,足着乌靴。其下两侧饰忍冬纹。中下部画面残缺,残留两侧各一人物上身,两人均头梳高髻,面部丰圆,硕耳戴环,颈着项圈,长眉大眼,嘴部有胡须,裸胸佩饰璎珞,手臂着钏,侧身站立,天衣绕臂而下,弓臂于耳际,似为佛教故事中的菩萨形象。

漆棺两侧棺板画面,左右两侧依内容可分为上、中、下三栏,上栏为孝子故事画,中栏为装饰性图案,下栏为狩猎图。上栏孝子故事由数幅具有连续性的单幅画面构成,每幅有榜题。右侧有蔡顺、丁兰、尹伯奇等孝子故事。表现蔡顺的榜题为“东家失火蔡顺伏身官(棺)上”。表现丁兰的榜题为“供养老母”等三条。表现尹吉甫之子尹伯奇故事的榜题有“尹吉符(甫)伯奇化作飞鸟”、“上肩上”等。左侧是郭巨与舜的故事,以舜的故事最为有趣,其故事11则,画面构成一连环故事画,榜题为“舜后母将火烧屋欲煞(杀)舜时”,“使舜井灌德(得)金钱一枚赐石田(填)时”,“舜德(得)急从东家井里出去”,“舜父朗萌(言)”,“舜父共舜语”,“父明即闻时”等。表现郭巨的画面有三幅,榜题五方,即“孝子距(巨)供养老母”,“以食不足敬昔母”,“相将土冢天赐皇今(黄金)一(釜)”,“衣德脱私不德与”。在《孟子・万章》、《史记・五帝本纪》中都记载有舜的故事,民间流传也较广,北魏司马金龙墓漆屏风、宁懋石室孝子石棺等出土文物上也有所表现,但都以高冠博带且高大的形象出现,两侧侍立有娥皇、女英。而北魏漆棺画上的舜,两次均以形象出现,与帝王形象相去甚远。故事以连环画形式表现,是古代连环画史上的又一进步。

二、鎏金银壶

鎏金银壶为北周天和四年(569)文物,1983年出土于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中。是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我国的中亚风格的稀世珍宝,精美绝伦,独树一帜,在现存的鎏金银壶中绝无仅有。1996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宝级文物。通高37.5厘米,腹径最大处为12.8厘米,重1.5公斤。长颈,鸭嘴状流。上腹细长,下腹鼓圆,单把,高圈足座,壶把两端铸两个兽头与壶身连接。壶把上方铸一深目高鼻戴盔帽的人头像,面向壶口。颈、腹、底座边缘相连处各饰联珠纹一周。壶身腹部一周手工打押出三组男女相对人物图像。

银瓶腹部六个人物分为三组,每组各有一对男女。第一组为一男一女相对,左侧女子面向右,长发呈波浪状,身着长裙,上有披肩,脚蹬软靴,侧身头微低,右臂前伸,被男子握住手腕,左手放在抬起的右膝上。右侧为一青年男子头戴帽,肩披斗篷,脸朝左与女子相对,赤身露体,右手伸出二指托女子下颚。第二组为一男一女相对站立,左侧为一青年女子发束带,长发呈波浪状,高鼻大眼,嘴唇微合,表情显得非常安详。上身穿圆领衫,无系扣,下身穿贴身长裙,足穿软靴。左手食指指向自己,右手向前弯曲伸出拿物,似在诉说。右侧为一青年男子,上身穿短袖衫,圆领,腰系带,下身着短裙,脚蹬半简皮靴,头发卷起,梳至前额,高鼻圆眼,右手曲伸向前,手中持物,似乎在将手中物品送给女子。第三组为一男一女相对站立,左侧为一男子,头发四周卷起,眼睛大睁,嘴唇用劲闭合,表情严肃,似在生气。上身穿短袖衫,下身短裙连着短袖衫,脚穿半高筒软皮靴。右手执盾,左手前曲持西方式矛。右侧为一青年女子,波浪状头发,头戴花冠,大眼直鼻,嘴唇微合。上身着圆领紧身服,细腰,束带,下身着长裙,足穿软靴。右手向上弯曲用食指指向自己,左手向上端一尖顶盖小盒。

这六个人物展现的故事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即“帕里斯裁判”和“特洛伊战争”。故事讲述在遥远的古代,爱琴海上有一个叫特洛伊德的岛国,都城为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时,他的后妻在怀第二个孩子时,梦见生下了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炬,将特洛伊城烧成灰烬,因此被预言它将给国家带来毁灭之灾。于是就把生下的孩子丢弃,被一名奴隶收养,取名帕里斯。有一天,神的使者赫尔墨斯带着三位女神从天而降,让正在牧羊的帕里斯评判并将金苹果送给她们之中最美丽者。三位女神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蒂都美丽无比,帕里斯王子斟酌再三仍无法定夺。阿芙罗狄蒂向帕里斯许诺,如果自己被选中,将把天下最艳丽的女人海伦送给他。最后他决定把金苹果送给爱情女神阿芙罗狄蒂。以后,帕里斯一直期待着阿芙罗狄蒂的诺言变成现实。再一次赛会上,国王认出了帕里斯是他们遗弃的儿子,就收留了他。后来,对希腊战争开始,国王派帕里斯率领庞大的舰队出征,途经斯巴达岛国时靠岸,恰逢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不在,王后海伦主持政务。帕里斯一见到海伦,就觉得见到了爱神本人,于是忘记了使命,抢走了海伦和大批财宝。帕里斯的这种行径很快激起了希腊各城邦的愤怒,墨涅拉俄斯组织联合部队出兵征讨特洛伊,引起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经过10年的激战,希腊人取得了胜利,海伦也回到了丈夫墨涅拉俄斯的身边。银瓶上的第二组人物表现的就是帕里斯裁判,男子为帕里斯,手中拿着金苹果,女子为阿芙罗狄蒂。第三组人物表现的是帕里斯劫持海伦上船时的情景,画面忽略了船只。第一组人物表现的是海伦回到丈夫墨涅拉俄斯身边的情景。

鎏金银瓶是波斯萨珊王朝贵族享用的酒具,但其却是具有萨珊风格的中亚巴克特利亚地区的制品,堪称艺术精品,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证。它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日本美穗博物馆收藏的同类萨珊金属器和国内已知的萨珊金银器比较而言,无论是工艺水准还是表现内容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啻为“丝路瑰宝”。

盖棺论定篇10

【关键词】土家族;丧礼;田野调查

作为中部民族,土家族所处区域自古以来是中原与西南地区进行交流的必经之地,它在历史上一直与其他民族交流频繁,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又顽强保留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形成了极俱特色的民风民俗。但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冲击下,其风俗亦正在发生改变。为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土家族的丧礼状况,笔者在鄂西南清江流域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枝柘坪村开展了一次田野调查,以期能记录下当代尚存的别具一格的土家族丧礼。

以下内容均为笔者调查所得:

落气鞭。这是葬礼的第一步。人落气后,东家会在屋外放响一挂鞭,称之为“落气鞭”,意为告知周围乡邻这户人家有老人去了。在此地,丧事被认为是大家共同的事情,人们都会主动到场,因此有俚语为“人死众人哀,不请自然来”。“都管”会安排丧礼所有的程序,他是整个丧礼的主持者,意为“一切都归他安排管辖”,方言称之为“都倌儿”,他在整个丧礼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落气纸。“落气鞭”放过之后就要烧“落气纸”。由亡者的后辈跪在床前,将纸钱焚烧,烧纸留下的灰烬不能浪费,要装在一个小口袋里,戴在亡者身上,入葬时取下,称之为“落气口袋”。

穿衣。穿衣有诸多讲究,人选就是其中之一。亡者为男性的话穿衣之人也为男性,亡者为女性则亦为女性。衣服的件数“穿单不穿双”,最外层的衣服须为长衣。衣物的布料也有忌讳:带皮毛的衣物不能穿,衣服的扣子要减掉,皮带不能系。腰带不用布条,而是用黑色或蓝色的细线系成,以用来束衣,数目为老人的年龄,一岁一根。鞋也有讲究,老人穿的鞋,不能扎鞋底、不能有疙瘩。

迎尸入堂。在堂屋正中央摆两条板凳,用以搁棺材,棺前置一张方桌,棺材的摆放必须正对大门,不能放偏、不能歪斜,否则会对家人不利。“上堂”,即将老人置于铺板上,由人从里屋抬出来搁在棺材旁的踏板上停四五分钟,不能直接入棺,意为让老人走得停停当当安安然然。“过河灯”,亦被称为“长明灯”,用一个瓷盆,装入浅浅一层水,中间放上一盏灯,放在老人身下,不能熄灭。

入材。即将老人抬入棺材之中放好,孝子们将老人的身体摆正,手脚抻直,意思是如果不抻直的话,后辈会出现手残脚残的状况。老人“入材”之后要“蹬板”,即脚要蹬到木头。

奠酒。在“入材”完成之后,“响匠”师傅就要进行“落礼”,孝子们开始“奠酒”,一般为三杯酒,九个头。“响匠”师傅,即吹唢呐的师傅,是丧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此地,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都讲究热闹,老人走“顺头路”并不是一件很悲伤的事,生老病死在人们看来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大家都要一起陪老人热热闹闹的过最后一晚,所以“响匠”师傅一直是必不可少的。

打井。即为挖掘墓地,时间可自由安排。茔地的选择对村人来说十分重要,东家会请“风水先生”选地并确定埋葬方位。“开山土”,即挖掘的第一堆土,需孝子亲自动手,随后由大家一起帮忙完成。

游丧。即由“响匠”师傅将七条或九条长板凳摆放在稻场,孝子及前来送花圈之人,均跟在“响匠”师傅后面顺着摆好的条凳绕,“响匠”师傅则边吹哀调边领路。“游丧”的意义在于,亲人都希望能多陪伴老人一会儿,是亲人对老人离去的挽留。

打丧鼓。夜幕降临时分,东家就会拖来牛皮大鼓,准备“打丧鼓”,闹通宵。土家族区域一直存在的“南摆手,北跳丧”的习俗,指的就是清江流域的“打丧鼓”。第一夜“打丧鼓”有一个“开山白”,或称“起鼓词”,歌师或者鼓师念完之后,便在灵桌前跳起来。鼓师击鼓而歌,歌声高亢僚亮,一人唱众人和,鼓点节奏感极强;舞者踏节而舞,舞姿粗犷豪放,刚劲有力。以往此地的丧鼓舞者不能为女性,但二十一世纪以来,此地居民的思想逐渐开放,很多女性都非常积极的参与到了丧鼓舞的队伍中。“打丧鼓”会持续一整晚甚至几个夜晚,讲究的就是一个热闹,无闹不欢,人越多越好,大家都希望老人的最后一夜是在欢乐中度过,而非悲凉寂寥。

出柩。一夜丧鼓闹到天亮后,便准备抬老人上山,如果遇上“重丧”(即不能下葬之日)则需要将老人再搁置几日。“出柩”即抬老人上山至茔地,亦有诸多的忌讳,女儿须立即随棺移至屋外,不能仍旧守在屋内大哭,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出柩”的方向也要注意,必须是脚朝前面,头向后面。从“出柩”那一刻开始,直至到达茔地,棺材都不能落地。

引尸入茔。在将老人抬至茔地之后,送葬之人便会稍作休息。“阴阳先生”手持“罗经盘”(定方位、看风水的仪器,类似于指南针),在墓穴中央画一个八卦符,边画边念“八卦画的好,子子孙孙穿龙袍;八卦画的正,子子孙孙坐朝廷”等吉利话,以“讨口封”。八卦画完之后,孝子们会将一个系着黑布巾、装着米的斗递给他,他站在墓穴中向外撒米,孝子们则跪在穴外牵着衣角接米,意为接的米越多则福禄越多,越能发财。

下。“撒禄米”的过程结束后,“都管”会大喊一声“下”,即入葬。“被面”,即掩棺之前孝后辈们见老人最后一面,将老人的身体、四肢都拨正抻直。

掩棺。盖棺后,先由孝子们依次掩土,用衣角兜着从棺材上面跨过去时将土撒在棺上以示后辈们的诚意,随后大家会一起帮忙。最后,将一碗饭菜盖在坟头,意思是希望老人到另一个世界后能随时都有吃有喝。

下山。回程途中,无论儿女们有多悲痛伤心,都必须停止哭泣,人们认为从墓地往家里哭是不吉利的。

回煞。此地人们认为,老人亡故后会在几天后回家看看后人,称之为“回煞”。这天的日期不定,需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出来,一般在三天五天不等。这天需要通宵点灯,家人也要通宵守夜。

五七。即老人死后的第三十五天。满“五七”那天,亲戚后辈、乡里四邻都会再次前往东家凭吊,以纪念老人,东家需再次宴请来客。在下午时分,大家会前往墓地祭奠,放鞭炮、烧纸钱、奠酒磕头。

周年。老人过世的一年称为满“周年”。这一天,亲戚们会再一次前往东家,满“五七”那天做的事情这天也需要再次进行。这天还会“立碑”和“培坟”。是否会“立碑”是由东家而定,但一般都会“培坟”,即修葺坟墓。

此后,每年过年、节庆或者平常家里人团聚之时,餐前都会“叫饭”,请老人回家团圆;在忌日和腊月间家里人会前往墓地看望老人,放鞭炮、烧纸钱以示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