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十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十篇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1:01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篇1

生活中,患有慢性疾病的人、骨折后的病人,以及因脑中风、脑外伤而造成偏瘫的病人,在经过医院的一段时间治疗回到家后只能卧床休息,因此使身体的重量长期压迫某处组织,使该处的皮肤,皮下组织长期得不到动脉血液的供给,而导致组织缺血,肿胀,破溃,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医学上就称为褥疮。所以,对久病卧床不起的病人,特别是老人,家人就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病人要经常翻身,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受压;对于不能自己翻身的病人,家人要协助其定时翻身,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由于卧床时间太长,会引起排痰不畅,以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所以,病人要经常不断地变换。不同的有不同的作用。像发生了坠积性肺炎的病人,可以采取头低脚高位,以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如出现了臀部的褥疮,可以采取俯卧位或者侧卧位。另外,要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床单的干燥,皮肤的清洁,最好能够每天用温水擦浴局部组织,使局部皮肤血液运输能得到改善。室内要定期开窗换气,以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在帮助病人翻身、按摩、床上使用便器时,要注意不要推、拖、拉,以免损伤局部的皮肤。

还要保证病人全身营养的供给。由于这种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补充更为重要,因为它是组织生长,修复所必需的营养。要注意一点的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

要做好病人的日常护理,长期卧床的病人应该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这其中包括有口腔、皮肤、头发等方面的清洁护理。

对于卧床的重病人,做好口腔护理有许多方面的好处,例如,可以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预防口腔的溃疡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还可以防止口臭、口垢,有利于促进食欲;同时通过对口腔进行护理,可以观察口腔的变化,及时发现有无溃疡、口臭或者感染等。要想做好长期卧床病人的口腔护理,简单的方法就是漱口、擦洗牙齿。擦洗牙齿,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纵向擦洗,注意擦洗牙齿时动作要轻柔,以防伤到粘膜及牙龈。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篇2

【关键词】长期卧床;并发症;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1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4-02

骨科疾病常使病人躯体活动受限,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便秘、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肺部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合并症,甚至有致残的可能。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是其能否顺利恢复的关键。因此有效的护理对于病人尤其重要,现介绍几点护理技巧,可有效预防止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合并症的发生,以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1便秘的护理

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在50%-70%。便秘的产生对病人原发疾病的恢复造成不利的影响。经过临床观察发现,骨科病人发生便秘的原因有:创伤疾病的初始原因或手术,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营养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因素等。因此,我院骨科对可能发生便秘的病人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1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排便习惯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采取早预见性护理。病人手术后,注意观察其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正常。对肠蠕动减弱的病人要暂禁饮食。护理人员要把预防便秘的问题作为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向病人讲解便秘的原因,预防便秘的重要性,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的方法,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1.2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饮水计划,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2000ml。在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基础上,增加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冬天可将水果放入温开水中浸泡半小时后再食用。对有便秘倾向的病人,可口服适量的蜂蜜或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开水。嘱咐患者少吃产气的食物及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使用开塞露,可缓解腹胀和便秘等。

1.3指导患者促进排便方法,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长期卧床的病人,排便不习惯,因为食物发酵产气,及吞入的气体,使肠道膨胀。护理人员可教导患者在床上练习腹部肌肉的紧张力,或屏气以增加腹压,轻后部,以协助排便。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学会进行腹部按摩或热敷。①按摩:每日按摩腹部23次,每次20回左右,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环绕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发生。②热敷:用热水袋热敷腹部,热水的温度以60℃左右为宜,不能太高,以免烫伤,每天2次。鼓励患者多饮水,不要忽视便意,要定时排便。

1.4心理指导,调节患者情绪便秘与紧张、焦虑、失眠等心理因素有关。因此,护理人员要向疏导患者的情绪,向患者讲解便秘的原因,预防便秘的重要性,让病人放松思想,消除顾虑,积极配合。

2预防尿路感染

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缺乏运动,使骨骼处于脱钙状态,大量的钙由骨骼中游离出来,通过血液从肾脏排泄进入尿液,使尿中的钙含量迅速增加,如同时有尿路感染、尿潴留等因素存在,很快就会在尿路内形成结晶结石,其中尤其以膀胱结石最为常见;加之不注意会的清洁卫生,不及时排出尿液,饮水较少,可继发尿路感染。为了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每天要用干净水清洗,勤换洗内裤,保持病人尿道外口的清洁;多饮水,有尿意就要及时排出,不要憋尿,以冲洗尿道,排除细菌及毒素,防止尿路结石的发生。

3预防褥疮的发生

褥疮是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常见护理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负担和经济压力,如久治不愈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为了预防褥疮的发生,要经常对患者进行翻身,并进行记录,对于易压部位要及时进行检查,尽可能使用气垫床,以避免褥疮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褥疮的病人,认真检查病变深度和范围,明确诊断和分度,根据不同的分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标记褥疮范围,严格观察病变发展。另外,还要加强患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以减轻褥疮对患者的影响。

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见于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因此,早期预防和系统、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可有效地降低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4.1预防全面综合评估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调动病人积极性,参与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以尽可能运动全身各肌肉、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对于已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根据病情进行对症处理,并手术疗法进行溶栓的病人,应严格遵医嘱给予用药。

4.2护理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患者以鼓励和安慰,主动讲解深静脉血栓护理发生的过程和治疗效果,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进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以降低血液粘滞度,嘱病人戒烟酒,以免酒精、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收缩,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病人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5预防肺部感染

病人骨折后,卧床时间长及手术后病人怕患处疼痛而不能有效地咳嗽、排痰,使痰液坠积在肺部等,易并发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保暖,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注意患者口腔卫生,进行深呼吸训练,以增加肺通气量。有痰液及时咳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咳嗽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拍背;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因为仰卧位不易咳出;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进行呼吸道湿化,如雾化吸入,或将热水到入一个杯子中,将口对着杯子,吸入热蒸汽,也可达到湿化痰液的作用。

总之,对骨科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方式,能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强化治疗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王焕明,孙荣君,王少兵.垂体腺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处理体会(附26例报道).卒中与神经疾病,2008年第05期.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篇3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systematicnursinginterferenceontherecoveryoflong-termbedriddenpatients.method:178long-termbedriddenpatientswereselectedinourhospitalanddividedthemequallyintotwogroupsaccordingtotheodevityofthepatientsiD,89casesineachgroup.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systematicnursinginterferencesinadditiontoregularnursingtreatmentandmonitoringwhilethecontrolgroupreceivedonlyregulartreatmentandnursingmonitoring,thenursingeffect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anxietyanddepressionscores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afternursingcareofthetwogroups,theobservationgroupinphysicalfunction,psychologicalfunction,socialfunctionandmaterialfunctionscoreswerehigherthanthoseof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self-careabilityof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comparedthetwogroups,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Long-termbedridden;Bodyfunctionrecovery;Systematicnursinginterference

医院住院患者中,长期卧床的患者很多,尤其是在iCU、C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及各专科重症监护室[1]。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同时,伴有各个器官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频率高[2-3]。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逐渐来临,老年人医疗、保健、护理等问题凸显,与年龄相关疾病年患病率渐增,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多[4]。长期卧床患者丧失自主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生命质量基本为零并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负担[5]。由于人的老化、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长期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原则首先采取“维持基础生活护理和预防并发症”为主要目的,重点是要解决患者的心理、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等[6]。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只要对其制定周密的系统化护理干预,严格执行护理措施,就能有效减轻他们的痛苦,增强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7]。本研究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住院长期卧床患者178例,本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其中观察组男51例、女38例,年龄40~73岁,平均(61.25±12.42)岁;卧床时间20~38d,平均(27.8±2.5)d;对照组男49例、女40例,年龄42~75岁,平均(62.17±13.09)岁;卧床时间22~40d,平均(27.1±2.2)d。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无感觉性失语,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方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2)加强翻身,更换不同体位;(3)大小便护理,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保持胃肠功能;(4)安全护理,防跌倒、坠床、烫伤、损伤(感觉障碍);(5)心理护理―抑郁,关爱患者,亲人陪伴―亲情是最大的支持;(6)饮食护理:按需要量给予营养支持,补充机体生理需要的热量;(7)协助给予口腔护理、健康指导,病情稳定后给予常规功能锻炼。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1)支持性心理干预:由知识经验丰富的护士对患者照顾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对于掌握欠佳者给予个性化的讲解,结合患者日常生活情况及面临的具体问题详细的解释。患者长期卧床,突出的心理表现是恐惧、焦虑、悲观、孤独、压抑。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告知其疾病常识,并传授健康知识,用心与患者沟通,缓解其心理障碍[8]。启发患者接受现实,面对现实,认识自己有利的方面,劝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面对人生,面对疾病,并介绍其他住院患者战胜疾病的实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与疾病抗争。对照顾者给予充分的信任、理解与支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所处环境,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每周组织一次交流会,谈谈照顾者在陪护期间睡眠不足,劳动强度大,心理压力增加等所导致各种身心不适感。解释恐惧不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机体的影响,指导照顾者每天进行放松训练[9]。并加强与患者家属人员的沟通,争取家属的配合,鼓励家属经常探视、关心,以平静、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患者,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10]。(2)皮肤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常规进行Braden压疮评分,皮肤极高危患者对患者进行Braden压疮评分1次/d,高危患者进行Braden压疮评分1次/d,轻中度危险患者进行Braden压疮评分1次/周,根据患者皮肤压疮评分的情况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病床单清洁、平整、干燥。长期卧床患者机体功能及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皮肤营养和弹性也逐渐降低,极易发生褥疮,老年患者皮肤胶原纤维萎缩,弹性降低,对外界的敏感性减弱。用温水为患者擦洗皮肤1~2次/d,擦洗完后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出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局部受压,在患者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气垫、水褥等,还可使用羊皮垫,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翻身,以改善受压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即可预防肺部感染,又可减轻下肢静脉的压力,利于静脉回流,以杜绝褥疮的发生。(3)卧床体位护理干预:一般患者的体位应变换2h/次,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间隔时间可延长。第一是仰卧位: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膝关节下方垫1个枕头,防止膝关节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1沙袋,防止髋关节伸展、外旋。第二是患侧卧位: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外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第三是坐位训练:早期生命体征稳定者应尽早使患者坐起,这样可防止肺内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坐起时间以增加5~10min/次为宜,坐位时给予患侧支撑。第四是被动运动:缓慢而持续的牵伸痉挛肌,不断地给予按摩,让患者身心放松,反复进行,使痉挛暂时得以缓解。第五是主动运动:引导患者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主动性活动,既抑制了异常的姿势反应,又使肢体的痉挛得以缓解。指导患者进行桥式运动、手膝四点站立、跪立位、坐位的训练,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和减轻痉挛程度[11]。(4)功能锻炼干预:给患者四肢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2~3次/d,通过充气与放气的过程使得人体血管和肌肉扩张和伸缩,用压力按摩血管和肌肉,能有效的加速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肢体静脉窦的血液向心回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环境,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5)日常生活训练:随着患者病情好转,经日常生活的训练,使患者尽快能独立生活。训练应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逐步扩大:①让患者在床上学习如何来回移动,侧卧和坐起,渐延至起床、上下床;②拐杖平衡练习:学习和应用拐杖技巧,上下轮椅;③自我护理训练:个人卫生、刷牙、洗脸、洗澡等;个人体表修饰、梳头;上厕所或使用便器,大小便自我处理;就餐、穿、脱衣服等。

1.3评价标准(1)采用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进行评分[12]。(2)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13]。(3)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总分计为100分,包括上肢功能33项,计66分,下肢功能17项,计34分。分值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总分计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14]。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Sp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有差异者采用LSD两两比较),以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功能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自理能力的比较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显著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日常生活中,由于生病或受伤,患者遵医嘱或者由于患者角色强化以及家属的心理,患者自然地就会被安排或自我安排卧床休息[15]。长期卧床多患有中风、偏瘫、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等疾病,将导致患者生活满意度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高。还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对病情的恢复具有不利的影响。长期卧床的不良反应已经得到广泛认识、研究,心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长期卧床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的下降,尤其是经过系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地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障碍。

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等,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所致的不良后果。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的重点在于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缩短卧床时间。本研究中经过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说明经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改善,与杨凤玲等[18]研究报道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长期卧床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肌力的恢复速度和避免肌肉萎缩情况的发生是一致的。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篇4

 

关键词:骨折;健康教育

   实施前的评估 通过与病人沟通收集资料分析病人状况、病情、病人实际情况,以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实施方式与时期 护患间开展健康教育的时间是入院后23天病人容易接受的方法是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教育而希望家属参与学习。

   1实施内容

   对疾病的认识 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病情适时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一律,知道其了解疾病的转归(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介绍同种病例康复病例,可让康复者与病人直接交谈,消除不健康的意识,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合理用药 对需要用药物治疗的病人,应该向病人讲解药物的用法、剂量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合理用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以达增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同时用于房病人乱用土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计划,延长病情。

   饮食指导 让病人明白合理饮食对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并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进行正确指导,经常知道病人做好饮食调整,减少卧床病人腹胀及便秘的发生,多饮白开水,减少输尿管和膀胱结石的可能。

   2预防并发症

   2.1预防压疮  骨折病人(如脊柱骨折、下肢骨折、骨盆骨折等)长期卧床、制动、卧硬板床、使用牵引架、石膏固定等,极易发生压疮,应建立皮肤护理卡,每2小时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处及骨隆突处,促进血循环,责任护士操作后签名,班班交接,保持连续性,避免物理性刺激,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防止便器损伤皮肤等,并教会病人及家属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

   2.2预防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病人尤其是老年人要定时叩背,叫会病人有效的咳嗽、排痰,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3预防泌尿系感染 骨折病人最易放生泌尿系感染,应嘱咐病人多饮水,不要因排便不方便而限制饮水,女病人每次便后用问谁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洁净,减少细菌入侵机会。

   2.4卧位 正确的卧位是骨科护理的基础,如股骨颈骨折的病人保守治疗时应平卧位,换肢行皮牵引(或骨牵引),外展15°中立位,不可外旋,为防止外旋,可穿“丁”字鞋固定,并做到不侧卧,不屈脚等。不正确的卧位如外旋可致“八字脚”侧卧使牵引无效,骨折处错位等,故卧位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预后。

   2.5功能锻炼 分早期床上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向家属及病人说明功能锻炼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并教会其功能锻炼的方法、运动量、开始时间等,正确的功能锻炼能预防废用性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等并发症,功能锻炼的关键是护士要教会病人锻炼的方法、运动量、开始时间、具体锻炼部位等,并鼓励病人要持之以恒。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篇5

【关健词】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相关护理

1便秘的相关因素

1.1卧床因素骨科患者由于创伤和手术部位的持续牵引、制动等,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使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便秘。

1.2手术因素骨科卧床病人手术多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使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受阻滞,胃肠蠕动消失,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等松弛,术后镇痛泵中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可刺激胃肠道的收缩,增加胃肠张力,增强肠腔内压,使胃肠推进性蠕动减弱,胃内容物不易通过大肠而导致便秘。

1.3心理因素骨科患者多为意外创伤,由于发病突然和对预后的担心,患者通常会感到紧张、恐惧、焦虑等,从而抑制了胃肠运动,导致抑制便意的情况。

1.4年龄因素骨科卧床病人中,老年病人占了很大一部分。饮食过于精细少渣,高纤维素食物少,肠道内水分缺乏,菌群失调,排便肌群收缩力下降,排便动力减弱,肠内容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长,使水分吸收过多等,引起便秘。

1.5饮食因素骨科新入院或骨折术后病人,因禁食或进食量不足而导致的内容物缺乏,而术后进食时间过度推迟,老年病人食欲减退,只进少量流食或半流食,饮水量减少,这些都可以导致便秘。

1.6环境因素:骨科卧床病人面对生活的改变,不适应床上排便而容易造成便秘。的改变,使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有意抑制正常的便意。

2护理

2.1心理护理对新入院患者做好入院宣教,使患者尽快地熟悉环境,缓解其紧张情绪。耐心向患者讲解便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及其重要性。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做好家属及陪护人员的思想工作,并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2合理使用缓泻药物对于3天未排大便者,服用缓泻药物。应用开塞露40~60ml,以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超过4天未排便者,给予灌肠。

2.3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患者在床上排便时,应保护其隐私,可让家属、探视者和工作人员暂时离开,必要时可用屏风遮挡;打开窗户和收音机、电视机,利用芳香剂除臭剂,避免患者因担心排便声音及气味影响同室其他病人而抑制排便;给患者提供充足时间,避免在排便时急于完成护理及治疗工作而催促患者,导致患者未完全排干净大便,使大便过长时间贮留于肠内而产生便秘。

2.4健康宣教

2.4.1排便训练指导每天定时引导病人排便,尤其是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最敏感,最易建立生理条件反射,引发排便,可使患者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指导患者进行腹式运动,可伴腹式呼吸进行,4~6次/min,持续5~10min,以增加腹压,增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向下移动。排便训练法对于骨折卧床病人发生便秘,具有更为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

2.4.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软硬冷热相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另外多添加富含纤维素及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粗粮等;经常食用蜂蜜、核桃仁、山楂、香蕉等,以起到自然导泻的作用。鼓励患者多饮水,在无疾病禁忌的情况下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晨起和晚餐前各饮水300ml温盐水以清洗肠胃,促进肠道蠕动。

2.5按摩

2.5.1穴位指压按摩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于每日排便前10分钟进行,取穴位天枢穴(位于脐中旁开2寸)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由轻而重,逐渐加重,3~5分钟后可有酸胀酸痛感和肠蠕动,每次按压可持续数秒至1分钟。支沟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手法同上,3~5分钟后见效,如一次按压效果不佳时,可反复交替按压,直至排便[3]。

2.5.2腹部按摩每天早晨起床前、夜晚临睡前或排便前20min自行按摩脐周。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双手掌相叠,掌心向下,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于下腹,绕脐周呈顺时针方向按摩,使腹部下陷1cm,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准,每日1次,每次10~15min[4]。

3小结

近年来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骨科护士应转变观念,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预防便秘教育。对发生便秘的患者,能够做到及早发现和分析发生原因,尽量少用药物治疗,采用按摩、湿热敷等方法,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影响,既能有效解决便秘症状,又能增加患者舒适感,有利于患者的彻底康复。

【参考文献】

[1]石敏.骨科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J].护理杂志,2004,21(5):21

[2]张丹,李一凡.排便训练法预防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0,34(12):945-946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篇6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及伴随骨折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在老年人中90%脊柱骨折和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关①。其中脊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变薄,骨小梁变细、减少,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数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缺乏认识,胸腰椎骨折又给生活和护理带来诸多困难,针对本病,我们进行有效的分期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2例,男32例,女70例,最大88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74.8岁。经骨密度、X线等相关检查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并伴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其中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82例。以卧硬板床、腰部垫枕、功能锻炼为主,同时治疗骨质疏松症,如应用降钙素、二磷酸盐、补充钙剂、中药等。

2护理

2.1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就此感到突然,加之伤后的疼痛和生活方式改变,则会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此时,护士应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安慰体贴他们,做好解释工作,耐心细致地协助其各种生活所需,同时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愉悦的心情接受治疗。

2.2卧床期间的护理

2.2.1卧位及垫枕护理本病的治疗需要特殊,且时间长,如卧位不当将影响复位。故应向患者讲明卧床及腰部过伸位垫枕的重要性,告之过伸复位能够迅速减轻因骨折引起的疼痛,能够整复和矫正因骨折引起脊柱后凸畸形,并能提高患者骨折后的生活质量,使之配合治疗。患者绝对卧于硬板床上,头部不用枕,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进一步损伤。椎体压缩超过1/2者,在患者受伤椎体下垫以适当高度的软枕,以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度。开始时垫枕高度为7~10cm,适应3~5天后,加用窄枕,两枕相加形成底大顶小的塔形垫,使伤椎后凸部位垫高至15cm左右。患者需坚持日夜垫枕,疗程不少于6周。要求治疗期间垫枕部位准确稳定,交待病人不随意将垫枕移位。加强巡查垫枕位置和高度是否正确,尤其在入院最初几天,需做好床头交接班。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如有变化及时汇报处理。

2.2.2腹胀、二便护理胸腰椎骨折后,常因腹膜血肿刺激内脏神经,卧床后肠蠕动减慢,引起腹部胀痛、便秘。鼓励病人多食清淡,富含纤维素,能理气、健脾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水果、疏菜、红枣或核桃米粥、蜂蜜;忌辛辣、肥甘厚味及易产气的食品。多饮水,每日晨起饮用淡盐水一杯,防止便秘。腹胀时给予腹部热敷、按摩以促进肠蠕动,较重者给予肛管排气、灌肠。按摩方法是:病人仰卧,曲膝,全身放松,术者站一侧,手蘸松节油(或风油精、清凉油),用大鱼际掌面轻按神阙穴片刻后,再用手掌缓缓由内向外做环形按摩。排尿困难者,行按摩、热敷、听流水声、针灸等方法,无效时再行导尿术。

2.2.3做好生活护理由于年老体弱,加之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等。(1)指导和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每1~2小时翻按1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翻身时嘱患者挺胸直腰绷紧背部肌肉形成自然内固定,一人托扶患者肩、髋,另一人扶托髋部、双下肢,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同时向对侧翻。侧卧时躯体前后用被褥或枕头等物夹持。仰卧排便时,适当加高垫枕同时妥善放置便器,避免托拽。保持被褥、床单、衣服清洁干燥无渣屑,平整无皱折。垫枕表面柔软,以防压伤皮肤。(2)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增强肺活量,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咳嗽、排痰等,并注意保暖,同时劝吸烟者戒烟。(3)指导病人多饮水,保持会清洁卫生,勤换衣裤。有持续导尿者给予每日2次擦洗尿道口,并进行膀胱冲洗。

2.2.4指导功能锻炼

由于老年人对功能锻炼重要性认识不够且缺乏功能锻炼知识,故应向患者讲解早期功能锻炼既可防止软组织粘连及脊柱各关节活动减弱,也可防止骨质疏松和慢性腰痛,又有持续复位的作用。并告知锻炼要尽早进行,循序渐进,切忌粗暴剧烈,以免加重损伤,影响骨折愈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法如下:(1)开始时练习主动挺腹,每日3次,每次5~10min。(2)伤后第1周行“五点支撑法”锻炼;(3)2~3周开始“三点支持法”练功;(4)3~4周开始全身腾空呈拱桥状进行“四点支撑法”锻炼;(5)5~6周开始俯卧背伸行“飞燕点水”练功法。以上几种功能锻炼,护士应指导病人掌握要领,保持正确的练功姿势,开始时因伤后疼痛和不适应,每次练数个或数十个,以后逐渐增加至200~400个,每日3~5次。当腰背痛急性发作时,应立即卧床休息。每次锻炼后需重新放置垫枕。

2.3康复期护理

2.3.1自我护理知识指导本组患者,多数在二便通畅、疼痛减轻、病情稳定时出院治疗,护士应做好出院指导。嘱其继续卧床休息、垫枕、腰背机功能锻炼;下床活动时间,视恢复情况而定,一般卧床45~60天。开始起床活动时,先在床上慢慢坐起,自觉无头晕及其它不适,可下地站立和迈步,行走时应挺胸,不做一切弯腰动作,3个月后才可练习弯腰前屈,但时间不宜过长,如感疲劳即卧床休息,应卧硬板床,腰下垫枕,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半年以上,日常生活中避免劳累,禁;饮食以多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品,如核桃、桂园、骨头汤等。但要注意保持腑气通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定期摄片复查,并在医生指导下生活和工作。

2.3.2家庭护理指导胸腰椎骨折恢复后,应进行骨质疏松症家庭护理的指导,以防止再次发生骨折。(1)合理的饮食,鼓励老人多食含钙、磷、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骨头汤、绿色蔬菜等,禁烟酒,不饮浓茶、浓咖啡和碳酸饮料。(2)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鼓励老人常到户外活动,接受日光浴,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但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参加剧烈活动,不举重物;指导病人坚持不懈地选用运动量适宜的锻炼,以提高骨量,减少骨量丢失,预防骨折。(3)改善生活环境以防跌倒,消除地板上的杂物,地面整治干燥,浴室设防滑装置,光线充足,穿舒适的耐磨鞋,外出活动时要有人陪伴,路面状况不好时有人搀扶或扶拐杖。同时积极治疗并存的疾病,提高对外界的反应能力。(4)定期进行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检测,预测骨折危险因素及观察治疗效果。

3体会

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年龄大,各种生理机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加大了护理难度,我们通过周到细致的心理和生活护理,采取正确卧位和垫枕方法,进行有效规范的功能锻炼及系统的康复指导,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篇7

【关键词】老年;骨折患者;安全管理

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骨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护士长管理的重中之重。骨折病多因突然而来的意外使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发生跌仆、坠床、误吸、皮肤压伤、自伤等意外,护理人员加强防范意识,并根据现存的或潜在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关的护理措施或管理规定,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1老年骨折患者潜在不安全因素

1.1跌仆由于骨折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引起肢体乏力、功能障碍等,行动不便造成跌仆;因久病卧床突然改变如突然站立、久卧坐起等造成头晕;地面湿滑或鞋带不合易跌仆;患者突然患病未能接受现实,评价自理能力擅自下床,或自身疾病引致的问题导致跌仆。

1.2坠床意识障碍的患者床栏、约束带使用不当;用品、食品放置不当,未能及时解决患者合理的需求。

1.3误吸卧床患者喂食速度过快;家属喂食时未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高龄患者吞咽障碍致使食物误吸入呼吸道;患者不能维持正常的进食。

1.4皮肤受损卧床时间过久,患者自觉疼痛,经久不改变,局部皮肤受压;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欠清洁,引起瘙痒抓破皮肤;多处骨折、骨盆骨折等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改变,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欠妥;水肿的皮肤。

1.5自伤患者在康复期间,患肢功能锻炼过急、过暴造成患肢再次受创;老年脑改变患者,进行一些危险异常的行为,如:硬物自伤、玩火等。

1.6其他因素患者活动时不当引致关节脱位;起床、过早下地负重行走引致钢板断裂等。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篇8

【关键词】一次性水垫预防压疮临床观察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latexglovesfilledwithwatertopreventcompressionsoreinsmalljoint.methodslatexgloveswerefilledwith1/2-2/3volumeofwaterorgas,andwereplaceunderanklejoint.Resultstherewasnocompressionsoreinanklejointof49patientstreatedwithlatexglovesfilledwithwater.Conclusionsitisasimpleeffectivelysafemethodoflatexglovesfilledwithwatertopreventcompressionsoreinsmalljoint.

【Keywords】latexglovesfilledwithwaterpreventioncompressionsoreinsmalljointclinicalapplication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易发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所致的组织破溃和坏死。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常规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很难完全避免如:昏迷、水肿、截瘫和骨牵引类病人的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针对以上病人我们采用了自制水垫加以防护,预防了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的发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iCU2006年4月-2008年5月和骨科2008年7月—2010年12的105例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和骨牵引病人,应用自制一次性水垫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105例病例中,49例iCU病人属长期卧床的昏迷、水肿等危重病人(难免压疮[1]norton评分均在≤14分以上);56例骨科病例中,骨牵引病人51例,截瘫病人5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为92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51.62.岁。应用一次性水垫最短1天,最长55天,平均使用18.5天。

2方法

当新收入的iCU危重病人和骨科需骨牵引类病人时,先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破溃,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将病人的肢体保持功能位。再将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加清洁水[2](或充气)1/2-2/3满后拉长手套颈部反折成圈打上自身小结,然后倒立,加压检查有无渗漏(漏水、漏气),再置于病人受压踝关节和跟骨处。[3]在使用自制一次性水垫过程中,要经常巡视、观察水垫有无漏水、放置位置是否正确以及病人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等情况,以确保使用的有效性。

3结果

105例病例中,有49例为iCU长期卧床的昏迷、水肿危重病人和56例骨科的截瘫、骨牵引病人。虽然他们病种、年龄不同,但均属肢体不能活动或活动受限病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正确使用了自制的一次性水垫,105例病例无一例压疮发生,有效预防了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

4讨论

压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皮肤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压疮若一旦发生,就可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可因感染而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预防压疮是临床护理人员长期的工作和责任。只要大家增强责任心,提高认识,了解其诱因,掌握发生规律,积极有效的应用预防措施,制定监督机制,就可预防或减少乃至杜绝压疮的发生。

1)增强预防意识:护理人员要了解分析压疮形成的诱因,落实预防措施。尤其是长期卧床的危重昏迷、水肿、截瘫的病人,除加强全身营养支持,针对性治疗外;还需要向患者家属宣传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及压疮的危害性,以便配合我们护理人员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无屑,定时翻身与被动活动,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而发生压疮。

2)加强责任心:护理人员要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范,预防措施,做到班班交接。尤其在,危重病人多,工作繁忙时更应坚持工作程序到位。管理者应督促、指导、加强落实工作。

3)正确掌握使用方法:乳胶手套柔软,自然成形。紧贴皮肤(五指略有固定作用)的特点,使其随病人自动或被动活动而波动,达到局部舒适、均衡受压的目的,避免了某一局部长时间受压而发生压疮。护理人员要正确掌握一次性水垫的制作和的使用方法。随时检查放置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漏水等情况(若遇漏水及时更换),以保证使用的有效性。一个水垫仅供一个病人使用,用后及时丢弃。在iCU49例长期卧床昏迷、水肿危重病人使用有效后,我又引入骨科截瘫、骨牵引56例病人使用,均取得非常满意效果。105例病例无一例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发生。

5结论

以上临床实践证明自制一次性水垫预防压疮的临床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快捷、病人舒适、安全无伤害、持久有效,一次性使用又避免病人间交叉感染的机会。

参考资料

[1]殷磊.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护理学基础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6.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篇9

【关键词】褥疮;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08-02

骨科患者住院时间长,尤其是截瘫患者或行下肢牵引的患者,需长期卧床,生活不便,活动受限,在骨突处易形成褥疮,褥疮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是临床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护理不当继发感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应经常对危重病员和长期卧床病员认真细致地护理,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交接班时严格细致地交接护理措施,防止继发褥疮感染。

1临床资料

2009年~2012年我科收治长期卧床患者患者56例,年龄在27岁至70岁之间,男性病人40例,女性病人16例,胸椎骨折合并截瘫10例,腰椎骨折合并截瘫10例,股骨骨折16例,颈椎骨折致截瘫20例.

2褥疮诱发因素的观察

2.1活动能力下降正常情况下机体能够变换姿势.缓解持续受压引起的麻木、疼痛等不同情况,一但病人活动力下降,不能随意变换,造成局部长期受压易发生褥疮。

2.2老年体质老年人皮肤血运差,修复损伤慢,运送和清除代谢物速度减慢,皮肤胶质弹性纤维减少,皮下脂肪变薄,使皮肤抵抗外力的能力降低;再者老年人的感觉迟钝;皮肤的调节能力下降,都影响皮肤抵抗冲击力的能力,所以易发生褥疮。

2.3排泻物和分泌物的刺激过度排汗.伤口渗出液以及大小便失禁等情况,会使皮肤浸泡变软,皮肤弹性下降时,一但受外力侵害,皮肤易损伤,从而发生褥疮。

2.4按摩力和剪刀力长期维持半卧位时按摩力.剪刀力是骶尾部发生褥疮的最常见原因,减少发生褥疮的措施是倾斜角度小于30度。另外,夹板和肘垫运用不当也容易发生褥疮。

2.5营养不良当机体内蛋白质降低时,渗透压下降,组织水肿,皮肤弹性降低,进而影响组织对压力的承受能力,阻碍细胞间氧气和废物的交换,减少血液运送氧气的能力,使机体易发生褥疮。

3褥疮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通过全面正确分析褥疮发生的诱因,找到卧床患者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

3.1增加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并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以努力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如病人不能进食,可采取鼻饲法,只要病人消化功能好,可不计喂食次数,必要时可输入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以补充体内的能量消耗,增加营养,使病人的营养状况在短期内得以改善。

3.2防止局部受压尽量减少局部组织的压迫,可在受压组织周围放置气垫,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就移动一次,减少度对受压皮肤的直接压迫。气垫套应每周高压消毒2次,保持清洁。建立翻身卡,坚持每1-2小时翻身1次,在翻身时避免推.拉.拖的动作,还应检查受压部位皮肤状况,并用赛肤润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方法是:患者翻身时,取赛肤润喷在患者受压处和护理人员手上,护理人员双手搓热,手掌紧贴皮肤,压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作循环按摩,如发现局部已发红,按摩时不要在该处加重;如已破溃可使用溃疡褥疮敷料以减轻皮肤的表面阻力,减少皮肤与着力面的摩擦,促进创面愈合,易于翻身,可以预防褥疮发生。可另外,使用夹板时,松紧应适度,肘垫应柔软平整,防止组织受压而形成褥疮。

3.3保持干燥,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对有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应及时擦洗,保持床铺和被服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无渣屑,不可使用掉瓷或有裂损的便器,使用便盆时应协助病人抬高臀部,并可在便盆上垫软纸或绵垫,以防擦伤皮肤。

3.4严格管理

科内建立了护士长、责任护士、夜班护士三级质控网。将高危患者防治褥疮的护理工作作为责任护士的主要职责之一。把好入院关、交接班关患者入院时查看骨隆突处皮肤受压情况并及时评估、记录,制订护理计划并由责任护士、夜间当班护士负责实施。建立预防褥疮翻身卡制订统一表格,每次翻身后及时在相应表格里做标记,并详细记录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做到天天查,班班交,按时记录.建立交接班制度各班严格交接,床边检查患者情况,检查后对当班护士工作和患者皮肤情况进行评估。并与质量考核挂钩,学习预防褥疮的重要性及有关知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认真做好褥疮预防工作。

4不同患者使用防褥疮用具的方法

颈椎骨折致截瘫的患者在行颅骨牵引时,头下需垫海绵块、薄枕或凉液枕,以保持头部倾斜的角度与牵引力线相适应,减少身体与床铺之间产生的剪切力和摩擦力。避免损伤局部组织。枕后慎用棉圈。

胸腰椎骨折致截瘫的患者术前需在骨折处垫薄枕平卧,以利于骨折复位。但患者常因疼痛不易接受,要做好解释工作,垫薄枕时患者应交替更换平卧,左、右侧卧位,以减轻因垫枕抬高胸腰部神经牵拉而引起的疼痛。改进患者侧卧位的角度以往患者侧卧时床铺与患者背部呈直角,即完全侧卧,重力全部落在髂棘骨隆突处,患者感到不舒适而采取侧卧时保持病床与患者背部呈≤45°角,背部垫翻身枕,使一部分重力落在软枕上,另一部分重力落在臀大肌上,由于身体接触床铺的面积扩大,使压力分散,减轻了髂棘骨隆突部的压力,同时双下肢保持屈曲于稍错开的功能位,两腿间垫薄枕,以免骨隆突处皮肤互相受压。无论患者平卧还是侧卧时,双足均垫枕以防压疮,不宜用棉圈,因棉圈无弹性,长期使用被压缩后就失去了防褥疮的作用,因而可引起局部压疮。

股骨骨折行下肢牵引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消瘦患者,行牵引时,在布郎氏架上制作2~3层棉布套或牵引架用大毛巾保护,以防止引起患肢大腿根部压疮;骶部防止压疮,应正确指导或协助患者将健侧肢体屈曲撑起、抬臀,按摩局部,垫软枕或凉液枕。

参考文献: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要点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临床资料选取范围:选择2012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卧床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中,男患者10人,女患者8人,患者的年龄在50岁~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62±11.87)岁;试验组中,男患者9人,女患者9人,患者的年龄在49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14±12.0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明显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于卧床的患者,勤翻身,每天勤擦洗,皮肤发红的组织,空隙处垫软海绵垫,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给予患者足够热量[2]。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防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1)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压疮发生。(2)对患者悲观和紧张情绪进行疏导,防止不良情绪引起身体平衡失调,内环境紊乱,发生压疮。(3)加强家属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掌握预防压疮的基本措施,护士在工作中做到“六勤”,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神经内科卧床病人护理后压疮发生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局部组织完整性被破坏,受损区域有疼痛感等;压疮Ⅰ度:压疮初期,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皮肤颜色改变,出现局部性红斑;压疮Ⅱ度:局部静脉淤血,真表皮层损伤或坏死,出现粉红色的伤口创面,有完整的水疱;压疮Ⅲ度:疼痛感加重,水疱扩大破溃,全层组织缺失,有腐肉存在;压疮Ⅳ度:感染逐渐扩散,甚至深达骨面,常常有伤口潜行和隧道[3];不明确期:全层组织缺损伤口变色,伤口面有焦痂,看不清伤口底部。总发生率=(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Ⅰ+Ⅱ+Ⅲ+Ⅳ+不明确期)/n*100%,(n=27)。

1.5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c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常规护理后共发生压疮12例,压疮总发生率为66.67%;试验组预防护理后共发生压疮7例,压疮总发生率为38.89%,两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上有意义。具体见表1

3讨论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住院率也不断增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为长期卧床的患者,在治疗中常并发压疮等疾病。因此,能够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是当前临床护理中的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