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十篇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十篇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6:21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篇1

关键词: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349-01

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当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带来各种矛盾和挑战。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当前,那坡县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地探索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要将改善民生作为治本之策,继续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着力推进社会建设

改善民生既是促进和谐稳定的根本目的,又是实现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从改善民生出发,将改善民生作为根本之举、治本之策。因此,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惠民生、促和谐,进一步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当前,那坡县要国家实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努力实现边境乡村“八通”,让边境群众得到“八有”。即促进具备条件的边境村屯和边境哨所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网络、通客运班车、通边贸点。保障边民有基本农田、有安居住房、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有乡(村)卫生院(室)、有清洁能源设施、有农贸市场和边贸设施体系、有稳定增收产业、有基本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持续巩固产业发展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守土固边建设。通过重点加强沿边乡村发展后劲,以及着重解决边境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使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求医难、住房难、上学难、增收难等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性扭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二、要将化解矛盾作为切入重点,着力维护群众权益

化解矛盾是促进和谐稳定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从化解矛盾入手,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近年来,那坡县认真落实稳定“第一责任”,切实健全完善综治维稳长效机制,先后建立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经常性排查化解、书记定期接访、包案处访等制度,并积极开展政法干警大下访、纠纷隐患大排查、“三级联动”大调解等活动,及时调处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今后,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统筹协调力度,畅通和拓宽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和改进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联系群众、沟通网民等制度,妥善处理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矛盾冲突。当前,尤其要切实强化各级综治维稳中心以及群众工作部(站、组)的职能作用,拓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着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依法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涉法涉诉涉军、企业改制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

三、要将优化服务作为基本取向,着力创新治理理念

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既是我们党的宗旨所在,也是现代管理的根本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从优化服务着眼,牢固树立以群众至上、服务优先为主导的科学管理理念。近年来那坡县在改进管理、优化服务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政府机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效能明显提速;积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重要部门行风评议等活动,促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重要职能部门、窗口单位作风更扎实、服务更高效、管理更便民,极大地增强了社会管理实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待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更加注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使管理更多地体现为服务,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转变方式,变就管理而管理为围绕服务抓管理,使社会管理的措施、方法走向法制化、体现人性化,不断提高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实效性。进一步转变作风,着力破除、衙门习气,摒弃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学会放下身段、放低姿态,换位思考、平等待人,以优良作风和优质服务赢得群众依赖和支持,真正让人民群众主动配合治理、积极参与治理。

四、要将前移关口作为工作重心,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基层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基在基层,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始终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从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在强基层夯基础中落实。近年来,那坡县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以保障经费投入和强化能力建设为推动,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围绕扩大基层党建覆盖面,切实抓好“两新”组织和村级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两新”组织、社区等重要领域管理服务能力;同时,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民生促发展”等主题活动,较好促进基层工作深入推进。今后,要把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基层,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入到基层,切实强化基层管理服务功能,提升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确保管理延伸到基层单位,服务落实到基层群众,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矛盾化解在基层前端,为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五、要加强平安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深化平安创建活动,以“百里边关创平安”为重点,扎实地推进平安边关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平安创建工作水平,不断丰富平安创建形势和内容,延伸基层平安创建层次,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以基层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路线的方针,深入开展平安那坡建设,提升平安那坡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要坚持做到专项整治与整体防控相结合,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治枪缉爆,“扫黄打非”、禁毒禁赌、整治非法集资问题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深入开展社会治安暗访督查,开展边防乡镇和治安复杂场所、部位等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活动,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加强平安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培训,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和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在县城中心区各学校路段,要有民警在校门口维持秩序,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六、要加强法治建设,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宣传政法综治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提升公众安全感的主要措施和工作成效,政法机关开展法律讲座进校园、进单位的活动。各乡镇、各单位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依法管理的理念,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加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扎实推进了社会治理法律制度和政策建设,综治部门制定《法治那坡建设实施纲要》、《法治那坡建设工作任务分工方案》、《法治那坡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各级政府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对社会治理法律法规政策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法律六进”(即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篇2

【关键词】善治;社会治理精细化;背景;内涵;关系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80-02

一、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提出背景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概念,以“精细化”的治理理念代替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思维。所谓的社会治理精细化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具体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更加精确、高效、协作和持续运行的管理方式。社会治理精细化理念的提出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的提出是以一种社会和国家共同治理的创新,提高治理能力。善治是对治理的完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状态。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是国家和社会处于最佳状态,政府和公民对社会事务共同治理,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而社会治理精细化就是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加大社会公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管理,完善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是实现善治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社会治理领域存在很多问题是社会治理精细化产生的现实因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治理领域矛盾重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制度的缺陷,人民没有足够的权利参与社会生活,无法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国家官员为了一己私利,贪污受贿,损害人民利益,对官员的监督不健全以及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同时,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过多,县、乡级政府权力过小,这些现实状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国家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社会治理精细化理念的提出,要求下放权力,重视基层单位的自治,重视乡镇政府的自我管理建设和发展,完善基层的各种社会制度,进而提高社会的治理能力。

(三)社治理精细化是公民社会发展和社会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各种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种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相互联系沟通的重要纽带,并对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形成影响,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进入到了网络化时代,互联网为人们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工具,也为社会治理精细化奠定了技术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多种途径选择,丰富了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载体,例如现在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速度和路径更加快速,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鼓舞。这些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都为社会治理精细化,人们参与社会治理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主要内涵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治理精细化”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制度设计的精细化、政策执行的精细化、协同机制的精细化、服务对象的精细化、结果测量的精细化。

(一)制度设计的精细化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由于现实国情,人民并没有完全行使国家主人的权力参与社会治理。由于中央政府的权利集中,地方政府权利有限,乡镇政府自治管理的权利更是有限,人民参与社会事务治理的途径欠缺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施。制度设计的精细化应完善社会制度的缺点,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各地区的发展道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方法,下放权力,重视基层组织的自治能力,扩大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更加重视基层群众的想法观点。同时,还要体现制度之间功能的耦合,结构的严密,制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二)政策执行和协同机制的精细化

汪中求说:“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我国政策、法规执行方面存在的不足。政策执行贯彻落实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中央政府颁布的政策法规不能较好地落实到实处,在地方政府等乡镇偏远地方不能严格执行,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积极,往往出现最后一公里等不良现象,严重降低了政策法规的有效性。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政策执行的精细化,严格落实政策等各种法规,实行严格的分工制度、责任制度,切实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个体。

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的精细化为社会治理精细化提供了基本保障,但是只重视这两方面也不能完全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还要重视协同机制的发展。例如,制度设计的精细化为人们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政策执行的精细化规范了社会治理,严重打击了不良因素,减少了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但是,社会治理还应重视积极因素和积极影响,对正面的事情和影响应积极鼓励、宣传,加强完善奖励机制,重视榜样示范作用等一系列协同机制的建立,使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

(三)服务对象和结果测量的精细化

社会治理精细化中服务对象的是指社会治理不仅要处理人民物质生活方面,还要重视精神层面,在重点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同时加强精神生活需要,重视人文关怀,切实实现为人民服务,不应出现“不以善小而不为”现象,努力实现每个层次人民的利益要求,实现服务对象的精细化。所谓的结果测量的精细化,简单的说就是社会治理效果评估标准的精细化,多样化等,针对政府的某一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不应仅仅局限于部分,应该从全体人民的意愿出发,从各个部分的整体效益来评价政府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服务对象和测量结果的精细化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所在,通过服务对象以及测量结果的精细化,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善治的理想治理状态。

三、善治与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善治是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实现善治的必要途径,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社治理精细化是实现善治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五个主要方面基本涵盖了社会生活发展的全部,治理方式从统治模式发展为管理模式,进而提出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理念,治理主体实现了单一性到多样性的转变,提高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对于国家政策的落实实施方面,实行问责制,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重视政治文明的建设。社会治理精细化同样重视服务对象和结果测量的精细化,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重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各方面的和谐、协调发展。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实现社会各个主体、各方面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善治的目的,善治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善治的实现需要社会治理精细化为其奠定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善治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就是善治,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过程,其本质就是国家与社会处于最佳状态,是国家与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协同治理,实现善治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理念,主要目的就是缓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社会矛盾,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从民生方面着手,充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实现善治,实现国家治理理想状态的起始阶段,通过社会治理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善治的社会发展模式最终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景鹏.中国走向“善治”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1,(9).

[2]梁莹.治理、善治与法治[J].求实,2003,(1).

[3]麻宝斌.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初探[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付子堂.论构建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J].法学论坛,2011,(2).

[5]支振锋.法治转型与国家能力[J].中国图书评论,2013,(11).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篇3

关键词:苏州;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027-03

引言

近年来,苏州农村社区管理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及实地走访获得的信息汇总得出:苏州已经具备良好的社区治理体制创新实践基础,截至2013年底,全市社区居委会增至931个,社区工作人员增至8532人,并以每年1500人左右的速度递增。苏州农村社区治理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初步建立起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综合服务大厅“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新体制。该管理体制能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担任政府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社会事务工作,具备社区“一站式”服务的功能。社区工作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通过吸引社区社会组织深入参与社区服务相关工作,降低了社区公共服务成本,提升了公共服务效能,提高了公共服务质量。

一、苏州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现实基础

苏州市农村社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很多问题:一是社区民主自治机制不够健全。当前,社区居委会行政化问题依然突出,社区管理重点围绕考核、达标、检查、验收开展,从而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的时间少了,进而导致社区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充分挖掘。因此,社区管理权责界限需要进一步明确,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机制、执行机制亟待完善。二是民主参与机制亟待优化。社区居委会权威性和号召力需要不断加强,组织协调社区管理的效能亟待提升。

伴随苏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法制与民主意识的普遍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水平提高、服务功能的延展与开拓,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呼声与诉求越来越多,这些将为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

二、苏州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创新路径

课题研究过程中,检索了大量关于社区治理的论文和书籍,过多的研究者是利用西方公民参与理论校验与纠正中国农村社区居民参与管理不足的问题和现状,但是西方的公民参与是以成熟的参与文化、完善的制度环境和高效组织结构为前提的,而这些正是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所缺失的。我们无法完全拷贝西方深厚的自治传统,但是构建符合我国实情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却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实现。

(一)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充实农村社区力量

目前,苏州市有几百个农村社区(居委会),每个社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差异化的策略,不能搞一刀切,但改革的主线和目标应是一致的,即剥离城市街道经济发展职能,强化其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将相关的资源及权限直接配置到社区,充实社区力量,完善社区工作平台,优化公共资源在城乡社区的布局,推进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为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目标,在实际建设中,首先,借助信息化发展推行社区扁平化管理,提升社区社会管理效能。其次,革新社区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建立社区居民评价体系,并在重要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评价系统,最终促使社区管理机构与人员不仅要对上负责,更要对下担当。

(二)积极引导社区民间组织建设,改善社区治理环境

社区民间组织建设,是实现农村社区多元主体治理的重要力量。苏州市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社区民众参加社区组织,借助社区组织的力量治理社区,形成以社区组织为主体,其他志愿服务队伍为补充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社区民间组织成员主要来自本社区,其能主动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规避了以往事后的监管模式,实现了事前、事中监管模式,确保了农村社区治理的效能,从而整体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激发社区活力

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的高低严重制约了社区治理水平发展,社区居民有效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离不开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反而言之,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对社区公共事务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最终提升社区居民和民间组织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依感。苏州可以借助社区工作人员规范化的准入制度,在学历、职称、年龄等环节合理配置,切实提高农村社区工作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村社区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工作技能,更需要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各项活动的激情与活力,提升农村社区治理效果。

(四)借助社会力量,实现“居民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当前,在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苏州一定要积极培育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社会组织,转变政府统包的管理格局,通过社会组织提供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建立村民事务的共治体制,在这个共治体制中,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在治理过程中能产生更多良性的互动关系和化学作用。努力教育和引导广大村民群众强化自身的权利意识,逐步提高社区居民参政议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消除村级事务的行政化干预,促进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增强广大村民的归属感,提升苏州农村社区的凝聚力。

(五)完善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实现网格化管理

社区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决定着社区治理制度创新及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社区治理网络是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等多元利益主体在利益反复博弈中建立的关系。社区邻里治理网络是社区居民培育自组织能力的有效途径。社区邻里治理网络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苏州农村社区的建设中,此类网络越密,社区治理效果越好。为进一步推进社区监管重心下移、前沿下沉,应着力构建责任到人、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机制:将过去单一的行政村(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配备由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社区老党员、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构成的工作小组,明确他们的职责权限与监管范围,公开他们的联系方式,对居民的各种诉求和投诉、进行“格内”处理,形成“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局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监管激励机制,形成以网格管理员队伍为主体,其他志愿服务队伍和互助服务团队为补充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六)健全居民利益表达机制,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热情

在完善的治理机制下,农村社区居民自身利益正向影响其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热情,当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得到回应,社区居民更加热情地参与社区事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多种方式拓展社区居民表达自身利益的渠道,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热情。

1.畅通诉求表达机制。完善“民情恳谈会、民意听证会”制度,组建社区论坛、社区微博,社区微信、社区QQ,社区居民借助这些平台沟通、交流,表达诉求、参与协同、形成社区合力。同时创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居务公开的实践形式,积极拓宽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反馈渠道,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管理。

2.改善公共物品需求主体的弱势地位。构建完善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提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能的首要环节。当前,很多农村公共物品都是统一供给,其数量和规模都是自上而下的规划,而不是真正来自基层的诉求,很多情况下,农村居民真正需求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而真正需求的则供给不足,产生供给的无谓损失,当前苏州农村居民公共利益表达渠道的分散性导致了“消费者”诉求不能集中表达。为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拓宽农民利益诉求渠道,在现有的各级人大中,提高农民代表的比例,提升农民话语权;切实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决策听证制度,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工作,除了涉及到党和国家秘密的,都要借助新闻媒体、政府公众信息网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为政府与农民沟通搭建有效的利益表达平台。

3.健全群众权益保障机制。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政府在苏州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工作重心,凡是与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多方面听取群众意见,对大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事项缓出台或不出台。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社区领导干部接访、走访和包案督导制度,积极化解突出问题,真正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七)依托村社自治,建立农村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

1.建立农村社区监督员聘任管理制度。农村社区相关事务的监管执法过程中应广泛发动群众,推行农村社区监督员聘任管理制度,对农村相关实务进行齐抓共管,破解农村治理难题。农村社区监督员,可以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选出2―3名,经乡镇(社区)政府聘任。他们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掌握本辖区的情况和动态,上传下达相关信息,配合基础政府部门做好社区管理工作。为了确保农村社区监督员聘任制度长期落实,提升其工作效能,基础政府部门应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聘任的监督员进行综合业务培训,使其熟悉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安全常识,并强化对社区监督员的规范化考核,完善奖惩激励制度。

2.深化农村社区居民自治。深入开展以社区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引导苏州农村社区居民参加社会组织活动,鼓励和支持居民协助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维权等工作,拓宽居民参加社会治理的范围和途径,丰富居民参加社会治理的内容和形式,让居民能够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挥居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结束语

社区治理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束缚制约因素,时展呼唤农村社区治理制度不断创新。近几年,农村社区治理新模式不断更新。有的是从社区管理体制入手进行实践探索,有的是探索新型社区组织结构构建实践,有的是强调社区治理机制中转变政府职能,理清了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实现社区自治。这些典型案例和经验为我们进行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把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和谐共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政府与社区的双向互动是完善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的核心,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是完善农村治理的重要节点,积极探索实现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的社区治理机制,是解决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各种现存矛盾与问题的重要视角,也是助推城镇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李立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n].中国社会报,2013-12-16.

[2]姜照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J].理论学习,2013,(12).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篇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教学)常常因教学内容理论化、教学方式“本本”化等原因遭到高校学生的抵触和放弃,教学有效性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对此,学界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尝试创新教学模式,突破原有教学方式,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改革。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获得提升,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和塑造起到帮助和影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所需要达到的目的,而且,学生的社会化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对社会环境产生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就是突破原有教学理论化的既有模式,从社会实践基础入手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这种社会化模式的构建显然是基于传统模式存在的既有弊端而产生的教学变革,是顺应时展和社会思潮变动的需要,有其现实必要性。

2.1教学社会化模式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教学活动,其在大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在教学中单凭教师的理论说教,口号宣讲,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其人生走向指引的教化需求。构建教学社会化模式,从现实社会的鲜活案例导入对人生哲理的理性思辨,将非常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必然会获得大学生的青睐。

2.2教学社会化模式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变革

高校教学应该是以对学生进行启迪的地方,能够让他们和社会进行间接或直接的接触,感受社会,能够对社会、对未来有一个比较正确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认识。所以,传统教学的观念必须要进行改变,不以先进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教学理念是不会转变的。教学社会化模式恰恰顺应大学教学创新的时代需要,能很好地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变革。而且,由于根植社会实践之上,这种理念变革更能紧跟时展需要。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的路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社会化模式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对学校创新教育提供了帮助,在构建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教师、社会、学校等多方要素进行构建融合,对教学社会化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还需要从教学理念上进行转变,具体内容有以下一些。

3.1整合社会化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社会化教学是让学生成为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人,能够对社会有作用有影响的人,所以教学的内容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应该十分紧密。可是,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内容比较偏向于理论,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够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更不要提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学生只会机械地背诵内容应付考试,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起到培养学生社会个性的目的,所以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用更多社会化的实例来进行兴趣的提升,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3.2改进教学方式,合理调用社会化教学资源

互联网在现在社会的应用广泛,对我们的社会和思想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影响,在思想政治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中,可以使用这些先进技术来作为我们实现社会化构建的资源,提供丰富的社会信息,充实课堂。

3.3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形式简单,教师负责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收,学生缺乏主动性,单向的教学方式让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让教学效率发生质的改变。

3.4提升教师的水平,强化社会化教学效果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篇5

摘要:

助推社区治理,是当前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社区教育研究的热点命题。依据治理的基本特征,结合当前我国社区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本文认为,社区教育应该从提升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水平、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培育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等三个着力点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关键词:

社区教育;社区治理;公众参与;社区归属感;现代公民意识

1989年,自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的说法,“治理”概念在政治、行政、管理等领域被广泛研究和使用。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并要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2014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1]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通过“培育多元社区教育主体,支持社区居民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进一步激发城乡社区教育活力。建立社区教育联席会议、社区教育理事会等制度,完善社区教育多元参与协商、合作机制,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因此,深刻认识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乃至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功能,不断深化和拓展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方式和方法,是当前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社区教育研究的热点命题。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微观基础,社区治理应该要具备社会治理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二是治理过程的民主,各主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来实现对社区事务的共同管理;三是治理过程的互动,即各个主体的持续互动,而非单一的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的运行;四是各个主体的主动参与。下面,我们将结合当前我国社区治理实践中显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探讨社区教育助推社区治理的着力点。

一、社区教育要着力提升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组织化水平

(一)组织型公众参与是现代国家公众参与的主要途径

社区治理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多元主体参与。构成社区治理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等。大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公众的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足,是影响多元主体社会(社区)共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例如公众对参与治理的权利与责任缺乏必要的了解、掌握参与治理的具体事务的信息渠道不畅通等,造成了公众参与对社会(社区)治理的影响力和成效不明显,进而更加降低了公众的参与动机和热情。[2]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公众的参与可以有两种类型:个体型参与和组织型参与。通过社会团体等组织型参与公共事务,是现代国家制度化的公众参与路径。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有效的民主意愿的表达,通常并不是直接向政府提出个体化的利益主张和诉求,而是通过“公共舆论领袖”的间接表达。“当政府面对的是组织化的利益团体时,各种信息在组织内部经过初步的交流、处理和整合,部分无效的信息被过滤,相对简化的、因而也更集中的利益表达,不仅放大了个体利益主张,而且也可避免使决策机构陷入高成本的信息处理和低效率的信息反馈泥沼。通过组织化的社团,将众多个体的利益主张和信息在团体内部进行集中、归纳和提炼,使相同的利益主张被叠加,相反的利益主张得到协调,可以使分散的利益得到更加集中的表达,这意味着组织化可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在这个过程中,微弱的声音被集中,对抗能力增强。经过提炼和凝聚后的整体利益诉求,将在接下来的利益交涉和博弈过程中更具行动的力量。”[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因此,公众参与能力,一方面要提升公众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教育宣传,全面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二)社区教育是培育和提升公众参与组织化水平的重要载体

首先,培育社区学习团队,是社区居民组织化的重要途径。社区团队学习,也有人称之为“社区学习共同体”,指的是“在社区范围内的居民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在平等互助原则下通过心灵契约的形式,共同构成的非正式学习团体”。[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确立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目标。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创建学习型社区,是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抓手,社区学习团队的培育,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管理正经历着从的“单位制”社区模式转向“街居制”社区模式,广大城乡社区随之产生了大量游离于组织之外的个体公众;另外,由于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社会公众的“无组织状态”时间延长。社区学习团队的培育和组建,就是将社区中的个体组织化的过程。其次,社区教育的支持服务,是提升社区学习团队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平台。我们这里所说的社区教育对学习团队的支持服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性支持,即社区教育系统中的社区学校、文化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等为社区学习团队提供的场地、设备、信息等服务;二是精神,即社区教育系统中的师资队伍为社区学习团队的发展提供的培训、咨询等服务;三是活动,即社区教育系统为社区学习团队提供的各种实践活动机会。通过上述三类支持服务,提升社区学习团队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增强学习团队的社区责任感,成为参与社区治理的中坚。

二、社区教育要着力于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一)高度的社区归属感会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

归属感,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感,体现着人类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归属感越强,个体与团体的关系越紧密。社区是一种居民团体,社区归属感体现的是居民对其居住区域的居民团体的情感关系程度。社区归属感的构成,根据强弱程度,从低到高,一般可以解析为四个层次:首先是社区认同感,这是归属感产生的基础,主要包括社区居民对其居住社区的身份、地域等的认同。其次是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感,主要包括对社区内的有形物体(例如自然环境、建筑物)以及归属的心理情感基础(例如社区愿景、社区文化等)的喜爱和依恋。第三是对社区事务的关心,表现了社区归属感对居民行为的影响。社区内影响居民对社区认知和喜爱情感的各种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居民对社区的关心和投入行为。最高层次就是社区责任感,这也是社区归属感产生的积极影响,社区责任感会促进社区居民个体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同伴和社区发展做贡献。可见,社区归属感影响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社区归属感越高,居民社区参与程度也越高。

(二)社区文化教育是培育社区归属感的重要途径

影响社区居民归属感强弱程度的因素较多,其中,居民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状况(居民之间的融洽度、信任度、居民与社区的关联度等)、居民对社区生活的满意度(包括生活设施和社会文化生活两个方面)、以及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是影响社区归属感的重要因素。社区文化,是培育社区归属感的精神基础。社区教育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是传承社区文化、建构社区归属感的有效方式。高宛芝和杨婷的实证研究表明,社区教育参与和社区学习活动开展,与社区居民归属感存在正相关。高宛芝的研究更加具体地表明:社区学习活动促进了居民对社区居民身份和文化氛围的认同;社区学习活动本身是一项有益于社区人际交往的过程,参与社区学习活动,加深了居民之间的信任和互助关系,促进了邻里和谐,促进了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依恋感;社区学习增强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心和社区责任感,如学习活动过程,促进居民个体的社会网络的连接、互动和支持,从而催化社区共同利益的集体行动,从心理到行动上,提高了其对社区事务的关心和参与。[5]同样,马月兰的研究,则从国际经验的角度表明:社区教育和学习活动,促进社区精神的形成与巩固,推动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推进社区发展。美国通过社区学院推行社区文化教育,“向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满足了他们生活、文化、娱乐各方面的需求,向弱势群体(如失业人员、分裂家庭的孩子、移民等)提供的服务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困境,社区学院促成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等等,这些有助于人民回归社区,有助于社区形成一种互助、合作的氛围,这种互助、合作的氛围不仅可以帮助所在的社区,‘还可以帮助国家实现自我更新’”[6]。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单一主体类型的“单位制”社区模式日趋瓦解,“街居制”社区模式快速增长。后一社区的人口构成,具有异质性高、流动性强的特点,对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提出了更大和更紧迫的挑战。因此,社区教育系统,更要发挥其特有的文化建设功能,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学习活动,为居民创造人际交往的平台,密切居民与社区的联系,增加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吸引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心和投入,增进居民对社区的归属程度,推进社区自治。

三、社区教育要着力于培育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

(一)现代公民意识是实现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必备条件

公民意识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公民”概念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之发展而发展。现代公民意识,指的是在现代法治社会下,公民对自身在法律上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的认识,是其在参与公共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的自我认识。对公民意识的构成,学界虽未达成一致认识,但对其要素的主要构成,基本没有歧义: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其中,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力与责任意识,是公民参与意识的逻辑前提。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如多元主体互动不足,行政化倾向浓厚;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程序不规范、不理性;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率不高;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领域比较狭窄(以组织文娱活动、调解邻里关系、维护业益等为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治理等方面作用并不突出[7])等,追根究底,都与参与主体的现代公民意识薄弱有关。因此,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强化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

(二)社区教育要结合社区治理培育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从能力形成水平来看,由低到高,由对有关公民知识的认知与了解;现代公民应具态度、意志及能力的心理认同和内化;公民意识的外显与践行等三个层次构成,其中,关心和参与国家与社会的公共事务,是公民意识外显的关键,是衡量现代公民意识程度的重要指标。现代公民意识的要素构成,在社区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在社区层面,就会指向个体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体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社区参与意识、遵守社区公德的意识等。因此,社区教育要从横向的公民意识构成要素,和纵向的公民意识能力水平逐步提高两个向度上来构建社区公民意识培育体系。首先,社区教育要依托社区文化传统、特色培育居民的社区主体意识。通过社区教育,挖掘社区传统和特色,弘扬和传承社区精神,传播社区社会公德,增进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深入了解,目的在于培育和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喜爱、依恋,进而为培育社区成员的权力与义务意识、社区参与意识奠定认知和情感基础。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采用参观、宣讲、散发单张、节日体验等形式,通俗易懂地向社区居民传递信息,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精神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其次,社区教育要依托社区学习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自我学习和良性互动。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基于长期生活生产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区群体的价值观、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学习文化活动,既是社区文化传统、社会公德的活载体,也是社区文化繁衍传承的大平台。此外,社区居民通过参与社区学习文化活动,能够促进社区成员群体意识的形成和更新,提高社区的认同感,增进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注和投入。最后,社区教育要依托社区公共事务的开展培育和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现代公民意识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动机,与社区居民的自身利益获得和发展紧密相关。当社区居民意识到社区的公共事务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强,参与动机和参与率就会高。另外,有效的参与效果也会激发和维持居民的参与动机和热情。因此,此类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具体的社区公共事务为载体,让社区居民通过在真实情景中的体验,边参与边学习,将公民参与的态度、情感内化与参与能力的践行整合为一个过程,促进其参与意识的提升。社区层面,公民能够参与的社区公共事务范围较广,且直接关系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主要包括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拓展社区服务、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等。社区教育要紧紧围绕社区居民关心的相关热点问题,通过听证会、研讨会、民意调查、意见书等形式,培育和提升居民的社区治理参与意识和水平。当然,上述着力点的实施,会给街居社区学校(教学点)带来很大的工作挑战,例如场地、设备、专业服务能力有限等问题,因此,社区学校还需要创新机制,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尤其是整合高职院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创新社区治理。整合的可能、内容和路径,则是我们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伊青.社区教育:推进社区治理不容忽视的载体[J].成才与就业,2014,(10):4-9.

[2]胡仙芝.公众参与制度化: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点[J].人民论坛,2014(7):46-47.

[3]胡仙芝.公众参与制度化是我国社会治理法制化的必由之路[J].理论研究,2015(6):7-13.

[4]汪国新.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2(3):47-50.

[5]高宛芝.社区学习活动与社区归属感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马月兰.美国社区学院的社区建设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7.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篇6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功能;对策;高校;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282-03

自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首次发表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论文以来,在西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治社会化这个概念传入中国[1]。这一概念的引介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担起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政治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者把政治社会化定义为“一定的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变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要达到一定的社会政治规范在个人心中的内化,形成稳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担起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功能,缘于以下两个需求。

1.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的需要。政治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政治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政治社会化的最后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特定政治社会要求的政治社会成员。而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政治成员,关系到社会政治生活能否正常运行。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学家达尔在《比较政治分析》一书中指出,“处于一个政治体系之内的个人,对政治生活的关心并不完全相等。有些人漠不关心;其他人则深深地卷入了政治。甚至在那些深深卷入政治的人中,只有一些人积极地谋求权力,在谋求权力的人中,有的人比别人得到了更多的权力。”也就是说,政治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政治人的。但是,政治系统需要政治人;于是,政治系统就要通过政治社会化来造就、塑造能维护主流政治文化的政治人。因此,“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对公民的政治影响和公民在社会中进行政治学习的辩证统一过程,它的本质要求就是塑造与一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人。”[2]

中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及时代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出了严肃而又迫切的任务。而在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青少年时期。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院校,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促成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职责。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家庭、社会、大众传媒等其他途径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一方面,学校通过正式的有关方面规定的课程和活动直接实施政治教育,把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输送给学生,使他们了解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体系,政治文化等政治知识;另一方面,学校通过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措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政治影响。

2.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政治社会化给每个人灌输政治系统流行的价值,它把个人与系统连接起来――个人期望从政府那里得到既定的东西,也知道什么是可以期望的。”[3]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成为在政治上合格的社会公民之所需。总体来说,学生在大学之前,其政治行为要求不多,而在高等院校,大学生对政治行为的要求显然增加,这种需要既有理论和价值取向上的认同与接受,还有社会实践、政治实践趋向的增多,这是政治社会化功能实现的表征。中国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意识较强,“广大学生高度关注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重大活动以及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关心祖国统一大业,对台湾的政治局势一如既往保持高度关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4]。但由于学生自身思维的批判性与认识事物的狭窄性,导致他们在观察事物、看待社会时容易走极端,加上社会上存在的、贪赃枉法、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容易使处世不深、社会阅历较浅的大学生产生一些消极的政治态度,对党、对社会、对他人不信任,对政治教育产生消极抵触情绪甚至反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另外,即使学生具备牢固的政治认同和火热的政治热情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丰富的政治科学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有正确的方向和动力。

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树立政治社会化思维,只有借助于政治社会化思维,才能更好适应大学生成长本身的需求。

二、现行高校加强学生政治社会化教育的若干障碍

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谓是比较完善的。经过十余年教育,不少高校学生都已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然而,社会的改革变化,学生自身不稳定性特征和我们已往形成的教育和教学机制等等,都使高校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面临诸多问题。

1.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剧烈的社会变革,文化、经济、政治、交往方式、传媒等社会结构正发生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价值观的震荡以及传承政治文化的艰巨,这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运行。在这样一个变动的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取向和行为方式深受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面临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出现多元化的积极趋势的同时,部分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社会荣誉感和伦理道德有所弱化,部分学生中也出现了诸如政治兴趣不高、政治参与盲目、政治理想动摇、政治信仰缺失、功利色彩较浓等消极现象,在认识层面上,大学生在政治认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与模糊,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自主意识增强,思想活跃,不受传统束缚,倾向于接受各种新思想,但言行容易激进。社会上存在的,权力寻租等不良社会现象冲击着学生头脑,部分大学生不能辩证、理性地去分析问题,容易出现心理困惑、不满情绪,对政治教育持怀疑,否定态度,从而对社会发展方向、主流政治理念缺乏信心,表示怀疑。少数学生政治观点不成熟,对政治理论和社会问题的认知尚处于浅层表面,政治认同偏差与模糊现象在大学生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有所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到困惑,这种政治上的困惑导致了政治情感的冷漠。另外,部分大学生功利意识越来越强,对政治漠不关心的趋势开始蔓延。一些大学生把“有用”与否作为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和政治行为的决定性依据。如把入党看成未来求职的筹码。在参与层面上,大学生政治行为呈现无序化。由于大众传媒的开放性,尤其是网络的不可控制性,使得其传递的政治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易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造成影响。大学生矛盾的角色期待、相对封闭的群体不良感染、社会参照认知失衡造成的认同危机,阻碍了大学生顺利实现从“自然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导致大学生政治行为无序化。

2.从教育实施来看,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从国家―学校―学生的自上而下的线性模式。是一种动员式的模式结构[5],在这个模式中,因为学生客观的封闭在校园里,学校是核心,国家虽然处于权力的最顶层,但其意图只能通过学校来实现,国家和个人是很少直接照面的,国家对于个人而言似乎是遥远的、抽象的。这样使得一些学生认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否,和自己将来的利益实现没有必然的关系,学生缺少主动意识;从教育模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惯性思维、被动思维、从众思维的思维方式;教育方法上也还存在空谈说教,始终存在单向性,偏重灌输。思想政治教育还很难契合市场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上种种,都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提出的挑战。

三、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讨

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求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动力机制,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以政治社会化思维来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重视学生个体学习。要给予价值主体以人文关怀。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对教育对象的分析研究,注意发挥接受者的内在作用。我们以往比较多地注意了外部教育的一面,忽视了内在作用的发挥;注意了共同性,忽视了差异性,因而在教育中容易失之简单化。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独立思考、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研究[6]。只有当个体居于主体地位,发挥其学习的兴趣、动机、持久性和能动性,才能使其自觉地将教化的内容内化于自己的观念结构和行动结构中,因此我们在加强和改革社会教化的内容和方式的同时,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把社会教化和个体学习有机结合,提高政治社会化工作的实效性。促成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自我的形成。

2.针对目前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单调的情况,改善教学内容的设置,尝试按照政治社会化的要求,增加对政治哲学、政治学以及政治参与、政治动员行为技能的学习[7],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坚持由浅入深渐进的方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从心理的浅层面入手,最终解决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深层面的问题。在内容的整体安排上,要不断根据接受者的反应进行内容深化的调整,先易后难、逐渐推进的量化过程。除此之外,必须重视解决思想理论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取得实际效果。不仅通过政治教育使学生形成个体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具有对现行政治制度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培养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以及怎样参与、渠道如何、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把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人。

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主动吸纳大学生参与,拓宽政治参与渠道,不断创新,使更多的大学生在更广阔的渠道中进行政治实践,提高政治鉴别力,促进正确的政治意识的培养和行为方式的养成,让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社会服务,提供大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和公民意识。培育好能承载学生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学生会,共青团等组织。通过参观访问、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帮助孤寡、慈善服务等等社会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将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政治和道德价值观念,进而转化为自己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效果。

当然,大学只是人生所经历的一个阶段,要想完整地研究其政治社会化进行得如何,还应与小学、中学和融入社会各阶段作比较,同时借鉴国外的方法,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国学校的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等提供合理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军.政治社会化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6,(19).

[2]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7).

[3][美]罗斯金.政治科学:第1版[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蔡芹.对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深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

[5]张丽.中国社会转型期优化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分析[J].科技信息,2007,(13).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篇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获得提升,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和塑造起到帮助和影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所需要达到的目的,而且,学生的社会化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对社会环境产生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就是突破原有教学理论化的既有模式,从社会实践基础入手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这种社会化模式的构建显然是基于传统模式存在的既有弊端而产生的教学变革,是顺应时展和社会思潮变动的需要,有其现实必要性。

2.1教学社会化模式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教学活动,其在大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在教学中单凭教师的理论说教,口号宣讲,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其人生走向指引的教化需求。构建教学社会化模式,从现实社会的鲜活案例导入对人生哲理的理性思辨,将非常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必然会获得大学生的青睐。

2.2教学社会化模式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变革

高校教学应该是以对学生进行启迪的地方,能够让他们和社会进行间接或直接的接触,感受社会,能够对社会、对未来有一个比较正确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认识。所以,传统教学的观念必须要进行改变,不以先进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教学理念是不会转变的。教学社会化模式恰恰顺应大学教学创新的时代需要,能很好地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变革。而且,由于根植社会实践之上,这种理念变革更能紧跟时展需要。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的路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社会化模式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对学校创新教育提供了帮助,在构建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教师、社会、学校等多方要素进行构建融合,对教学社会化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还需要从教学理念上进行转变,具体内容有以下一些。

3.1整合社会化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社会化教学是让学生成为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人,能够对社会有作用有影响的人,所以教学的内容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应该十分紧密。可是,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内容比较偏向于理论,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够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更不要提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学生只会机械地背诵内容应付考试,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起到培养学生社会个性的目的,所以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用更多社会化的实例来进行兴趣的提升,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3.2改进教学方式,合理调用社会化教学资源

互联网在现在社会的应用广泛,对我们的社会和思想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影响,在思想政治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中,可以使用这些先进技术来作为我们实现社会化构建的资源,提供丰富的社会信息,充实课堂。

3.3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形式简单,教师负责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收,学生缺乏主动性,单向的教学方式让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让教学效率发生质的改变。

3.4提升教师的水平,强化社会化教学效果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必要性基本路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型之中,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革的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正在成为其发展的主流趋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当代社会,不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意识形态的教育已经成为阶级统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都采取各具特色的方式来维护社会安定,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教育有一个特定的称谓,即“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到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做国家主人,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到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符合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对个体参与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社会要求势必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体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反映社会变化,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个体社会化。“社会化”是社会学的专门用语,指人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下,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从背景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在适应开放社会,在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趋势下的一种本质发展,从而改变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封闭状态和层级化、单一化的做法。在形态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仅是对外部各领域的渗透,而且是在教育系统内各因素的相互衔接和整合,从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及管理相割裂脱节的现象。在目的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是要培养社会化的人,服务于人的社会化需要,为培养社会人提供支持和保证。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性

当今的中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要战胜各种挑战,就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处理好各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要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必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革要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就要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宣传与弘扬党的方针政策,培育一代又一代四有青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扩大党的方针政策的说服力、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思想政治的本质要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治团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对人们施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里,是社会的类存在物,社会性是他们的根本属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从总体上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是显著的,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与时展步伐存在脱节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不能十分胜任其要担当社会责任,观念有待进一步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过于单调,也有待丰富、创新,等等。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缺陷,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其重要的一条出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必将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过程中有许多难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这就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安定的人心和坚定的信心,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仅要对其进行理论化探索,而且要注重实践。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焦点。目前,就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现途径,学界存在三种研究模式。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成果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

(一)把握时代脉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融会贯通着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它自始至终都视宣扬党的方针政策为己任,并进行着理论探索,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党的理论。而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把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把握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去,使全社会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主线,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我国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更应该对全体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普遍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就要从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

(二)更新思维理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人们实施教育的过程,而方法的妥当将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从以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来看,我们大多采用的是灌输法,这种方法死板、乏味、效果差。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用。方法的拓展是十分必要的。主要的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寓教于乐教育法、感化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冲突缓解法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运用各种方法时要遵循针对性、创制性、综合性、实效性的原则。

(三)加强队伍管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一便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自然人具有自然性,作为社会人具有社会性,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又具有精神性。由单个个体所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就必然带有这两种属性,当然,队伍要有组织性、纪律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来实施,其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这就客观上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管理,即组织管理与思想管理。只有建立一支规模宏大并富有战斗力说服力的队伍,加强对其的管理,才能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

(四)发挥政府作用,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现程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水平和效果,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参与。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奖励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统一领导、多主体共同实施的过程,一方面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系统,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另一方面要走政府、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构建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同时还要构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营造舆论氛围,制定各项奖励机制。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品牌,并充分利用理论宣传、新闻、文艺、出版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社会生产教育化的良性循环。除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用国家法律强有力的约束,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强制人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

(五)借鉴成功经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仅存在于中国,但是这并不等于其他国家不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教育,恰恰相反,西方发达国家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做得十分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吸取别国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尤为突出的,其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强化国家意识,坚持东方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重视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现德法兼施。这就启示我们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践。这些理念虽然十分重要,但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实践中的途径更值得让人深思。21世纪跨入了知识网络时代,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如今仅靠学校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通过各种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当然课堂仍然是一种主要渠道,除此之外,还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其他媒介的作用。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处在知识网络时代,我们要特别注重通过网络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卢忠萍,郜影.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内涵[J].求实,2009,4.

[3]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李轩航.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5]杨婧.浅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J].传承,2008,14.

[6]张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综述[J].求实,2007,2.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篇9

论文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社区自治公共问题民主

在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来,我国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在社会公共管理方面,逐渐改变为服务性政府,进一步减少了政府的行政主导作用。在社会治疗模式方面,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寻求一种多元管理模式,强调公民与政府互动,双方共同管理,而对于社会基层——社区的治理则更多的放弃于民众,并提出了社区自治的管理模式。社区自治模式,是解决中国社会和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其集合了公共机构和民众的策略,明确了治理主体,强调公共利益最大化,从而使公众利益真正得到了保障。

一、“善治”理念对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重构启示

对于基层社会治理而言,其在解决基层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也要积极维护社会的和谐关系,而这种和谐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求政府遵照社会现实,调整社会治理模式。现阶段,我国政府进一步强调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政府要还权给民众。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我国政府大动作“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累积超过700项。在国务院的号召下,各地区各级政府也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幅度,社会活力空前迸发。简政放权不仅是过去两年的改革重头戏,也将会是未来的重头戏,而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也要“简政放权”。事实上,行政主导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而政府要对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进行重构。但是,重构需要强大的理论指引,而“善治”理念给了我们较多的启示。

“善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思想,其中其概念的中心是goodgovernance,“善治理念”主要强调了通过有效的治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集体。“善治”对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具体来看:

(一)合法性质与法治状态

即公众和政府均对社会秩序和权威表示认同,并自觉服从。在基层社会治疗重构中,我国政府也要保证治理模式的合法性,并使其社会大众认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公众深度参与

“善治”的基本原则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社会活动等,同时强调民众的深度参与性质。对于基层社会治疗重构而言,民众(社会组织)参与治理,要体现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两方面。中国式的“善治”更加倡导政府和民众,深层次的友好合作,这样才能提高公民参与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秩序的积极性。

(三)公开与透明

“善治”要求治理过程中,关系公民和组织成员的直接利益事务要保证公开与透明。具体来说,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应告知民众,政府、政策等治理相关信息,并给予公众(组织成员)参与治理相关决策制定的机会。此外,也要重视民众对公共决策的监督职能,进而保证管理政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公共服务优质性

“善治”强调治理的关键是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否优质、高效直接决定管理的成败。同样,在重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中,也要保障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具体来说基础建设、软性服务等都要保证较高的治理效果。民众与政府的协作管理,将最大限度的突显公共利益。

从“善治”理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启发,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集中体现为“还政于民”,完成这个过程也将提升社会自治能力。对于社区自治问题,我国应以培育自治能力为主,进而完成整个治理模式的重构。

二、基层治理模式重构——社区自治的治理路径

重构社会治理模式其本质就是改革社会管理方式的过程,对于社区治理而言,“自治”要求社会个体要逐步实现“社会人”的转变,这样才能做好基础社会自治与政府治理的良好互动。在治理模式重构中,社区要尽快实现“政府主导”完成到“自治”的转变,具体来说其治理路径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自治主体多元化发展

在社区自治中,需要对政府的职能、管理行为等进行重新定位,以提高治理的规范性。在社区自治中,自治主体已经发生了改变,其包括政府、公民、社区组织三部分,与传统治理模式相比,重构后治理主体不再单一,而是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在社区自治中政府仍占有关键的主体地位,但是要保证社区的公民充分发挥其管理的职能。作为政府,要重新定位自身参与社区建设角色,将原有“全能政府”职能进行分解,让各类社会事务管理下放至公民治理。同时,近年来一些社会非营利组织逐渐开始承担起行业内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使得政府不必浪费精力管理纷繁的事务,社会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基层政府的左膀右臂。由此来看,公民、社会非营利组织将作为政府的补充力量,在社区自治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在社区自治主体向多元化转变的过程中,还应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定位权力与关系。应构建新的现代社区组织结构,传统的自上而下单向权利运行结构不能满足合作、协商的多方管理关系。因而,要构建一种上下联动的互动管理模式,要求多方管理主体可以进行良好的合作、协商。定位权力与关系的关键是保证管理主体处于一种伙伴关系,多方主体可以友好的协商确定管理目标,这种多方认同的管理模式也将提高公共事务的效率。现阶段,政府要“简政放权”,提高社会非营利组织、社区公民的主体地位,共构建三者“鼎力”的社会组织结构。

2.加强社会非营利组织培育。社会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组织,应突显其社会服务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各行业的自治管理需要一些行业组织、社会非营利组织进行管理,而政府加强这些组织的培育,将极大减轻政府管理的负担。这些组织属于民间力量,也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应鼓励这些组织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服务功能,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社会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社会服务内容主要为中介服务和针对性服务两部分,这样能迅速解决问题,同时也能提升服务的专业性。

3.激发内各方参与社区建设热情。社区自治的效果直接关系社区内每个个体,因而要广泛调动社区内各单位的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共建的氛围。当前,我国社区内各单位参与管理的程度较低,且参与热情不高,尤其是一些私营企业参与率较低等。因而,在社区管理中,要积极宣传社区共设的精神,鼓励各方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同时,要完善制度规范,如政务公开制度、社区管理体制、听证制度等,从而用制度规范社区自治。

(二)自治方式转向复合型

传统社区治理方式以“管制”为主,强调单一治理主体(政府)绝对的管制权,而在社区自治中要打破这种绝对控制的统一管理模式。在重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中,要体现出治理主体服务社会成员的理念,并不进行统一化管理,而要尊重社会个体的差异性。因而,社区自治的自治方式,应是服务、协调、回应等组成的复合型管理方式。社区自治方式要趋于复合型发展,可以运用法律、政治、文化等多种手段。

1.加强改革措施完善。社区自治一次全面的改革,改革离不开各项改革措施的支持。首先,要加快社区改革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构建一套完整且规范的社区法律体系,使社区自治模式规范化、制度化,同时为社区自治深化提供法律依据;其次,要完善社会政策,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注重公民的权益,促进社区治理向民主化发展。

2.明确公共服务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间组织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向民间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未来应进一步明确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原则,增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种类和数量,这些公共服务将覆盖教育、扶贫、卫生、教育等社会领域。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较为有限,而购买公共服务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异质化的公共服务。但是,当前基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量较少,不能满足公众的现实需求,因此要求政府转变态度,鼓励民间力量支持社会建设,并针对现有公共服务的不足,购买公共服务。此外,基层政府还要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信息评估公开,使社区民众可以监督政府行为。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篇10

一、社区治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性的内涵

(一)社区治理

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人群及其社会性活动的总称。地理空间要素包括村庄、乡镇、县城和城市;一定的人口要素包括人口的规模、数量、素质等;社会性活动要素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活动。所以,社区是一些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组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内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联系的大群体,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宏观社会的映射。所谓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从定义可知,社区治理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治理也是基于公共利益和居民需求,强调优化社区秩序。社区治理与社区管理存在很大的区别。与社区管理相比社区治理范围更加细致,聚焦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社区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化,更加突出强调发挥社会的力量而不是政府的管控;社区治理更加注重法治化管理而不是简单的、命令式的完全行政化的管控。同时社区治理中强调多方主体的积极参与。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即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所具有的有利于实现自身在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负担的功能的一切属性。也就是说,在效用尺度的支配下,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来满足社区居民相应的需求、实现居民相应的目的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积极特性,就构成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依赖于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性的实现,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在推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运作方面所体现的积极属性。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些要素表现出满足人们的相关需要、达到人们的相关目标方面的积极特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

二、当前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高社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性的前提是要找出社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当前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社区工作者素质偏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工作方法需要改善等。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明确,教育情境堪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达到改造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维的预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社区治理主体的自治,而不同于以前的社区管理——接受政府组织自上而下的、简单的、命令式的管理模式。政府组织仍然以简单的管控模式进行社区治理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展需要。简单的管控只会导致社区为完成政府组织交代的任务而进行形式化的管理,一切目的只是在于完成任务,并不是真正从居民的需要出发,为民众谋福利。另外,形式化的治理也不能真正达到政府想要的效果。政府组织如果仍对社区进行管控,只会阻碍社区创新建设的进程。社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是让教育对象接受命令、懂得服从,而是应当教会他们转变观念,作为社区活动的主体积极为社区发展做贡献。社区治理中的教育情境需要高度自由、平等、自治的活跃氛围,这样才能提高治理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提高社区建设的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而处在政府管控之中的社会大环境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与社会大环境紧密联系程度不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其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从中培养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无法灵活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承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居民多为离退休人员和志愿者,50岁以上的工作人员达总人数的半数以上且缺少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工作者。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部分社区工作者不得不在工作的同时来参与社区工作,很少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社区中进行工作。年老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工作经验,但是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致力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加之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已不适用于新情况,很难引起居民的重视。志愿服务者并不是全程参与社区治理工作以及社区生活,其对社区情况不甚了解、有的缺少专业知识作为辅助,很多社区工作难以胜任。另外,由于多重身份的存在,既作为社区居民又作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很好地做到角色换位,导致角色定位混乱,无法很好地开展工作。因此,社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参与意识淡薄

社区治理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部门、社区、居民及各种社区组织等都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但在当前的社区治理过程中,人们仍然有着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社区治理的主体是政府组织和相应的政府部门下属机构。居民、社区组织、企业等很少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另外,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知,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人群多为老年人,占到参与社区生活总人数的68%以上。原因在于很多青壮年由于生活需要不得不参加工作,偶有的闲暇时间他们多用来放松休息,不愿意花时间参与社区工作,这使得参与社区工作的人员多为退休老人及学龄儿童。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很多老人无法做到以全新的视角参与社区工作,而儿童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历参与社区工作。缺乏作为社会主体的青壮年参与,社区工作很难开展或达不到预期效果。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完善社区治理工作,但是社区治理中各类治理主体参与意识淡薄,使得社区治理工作进行并不理想。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待创新

当前在社区治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也有待创新。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为与社区性质相近似的文化活动。这方面的内容多与特定的社会现实所要求的内容相贴近,但是这种大社会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很难引起社区居民情感上的共鸣,只有直接作用于居民,对其思想观念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与其日常生活相贴近、满足其利益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提高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宣传方法上,社区能够做到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主要采取的方法有:利用社区宣传栏进行宣传、组织观看图片展、新闻报道、阅读报刊书籍等。虽然社区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宣传教育,但是却忽视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教育方法都是集中的单向宣传,忽视了不同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没有考虑教育方法对不同教育对象的适用性。忽视这一客观规律,对不同教育对象采用同一种教育方式其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

三、提高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性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只有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要素有效性的基础之上,才可以全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一)明确教育目的,营造良好的社区治理情境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前提是目的本身一定是正确的,因为错误的目的既不会带来积极的结果,也不具有有效性的特征。在强调社会治理理念的大环境下,社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应当与之相契合。政府应当改变观念,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政府应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变社区管理为社区治理,提高居民自主治理的能力,减少管理倾向。这种转变既适应了社会发展规律,也满足了新形势下居民自治的需要。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有效性还需要具有可实现性的特征,不然其目标的设定只会是幻想而不会产生预期的结果。政府单一的管控不能真正了解居民的需求,只有树立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以人民为治理主体,才会达到治理效果。只有符合居民需求的治理方式才会被居民所拥护。政府做好社区治理服务的提供者,就可以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创新社区治理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依赖于与社会大环境的融合。只有适应社会实际,体现社会发展动态,反映社会的现实需求,提倡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积极融入社会治理的大环境,摒弃传统的管制理念才能推动社区治理目的的实现,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建立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激励机制,提高教育者积极性

作为有效的施教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备相应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从主体意识角度来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作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要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承担的具体使命以及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者还需要掌握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此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多关注社会动态、主动了解居民需求、积极与居民沟通把握居民思想变化。在对居民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活动中来。主体素质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政治素质,具有牢固的理论知识,具有准确把握信息并传递教育理念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健全的人格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上述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政治素质、理论素质、能力素质、人格素质的全面发展。社区可以为教育者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加强和完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使其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及角色换位工作,做到把居民身份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份明确分开,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对待工作。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而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社区工作带来的经济收益不高,使很多人感觉发展前景迷茫。为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素质,可以采取激励的手段。为加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建立科学的利益引导机制。以清苑社区为例,其通过建立公益银行,把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用“道德资产”的形式寄存到特定的储蓄卡上,在志愿者有需要时,通过此卡“支取储蓄”,此方式调动了社区居民参加者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有效性,必须明确居民的主体意识。居民是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将教育内容内化的主体,同时也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加强居民主体意识教育、明确其主体地位,让居民意识到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参与可以集思广益,可以为社区治理带来更好的效果,为自己生活环境的改变贡献自己的力量。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发挥网络虚拟社区的作用。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网络的宣传力度,建立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相结合的网络平台,让没有时间参与社区工作的上班族可以在虚拟社区中了解社区动态,为社区的建设提出建议,提高居民的参与度。第二,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还应注重文化的融合。目前社区中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且很难在真正意义上融入本社区。所以,有必要积极引导外来人员参与社区治理,这不仅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更能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加对外来人员的人文关怀,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交流,最终达到外来人员与本土居民共同进行社区治理的目的。第三,可以让家庭成员起到带动作用。用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为吸引居民参与的动力。例如可以开展各种邻里亲子活动,利用常在社区活动的老年人和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其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社区生活。只有让各种治理主体产生主人翁意识,对社区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