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十篇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十篇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5:34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繁荣活力、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生态环保*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教培训活动,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防护知识,增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总体目标

从*年开始,用3年时间,初步在全社会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普及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基本技能,逐步在公众中推广应急识别系统,倡导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级各类干部的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安排,用3年至5年时间,对各级应急管理干部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形成以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提高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能力为重点的培训体系;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优化配置培训资源,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完善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注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格局。

三、主要内容

(一)狠抓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学习工作,深入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普及应急知识,努力提高公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通知》(〔*〕62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狠抓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学习工作。同时,要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灾前教育以了解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为重点,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灾中教育以自救、互救知识为重点,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提高公众在事发第一时间迅速反应,开展自救、互救的能力;灾后教育以经历过突发事件的公众尤其是妇女、儿童为重点,抚平心理创伤,恢复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1、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每年以“公共安全宣传周”以及“全国科普活动周”、“全国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日(周、月)为契机,多种形式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在社区、高危企业、建筑群和车站、机构、码头、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设置应急标识、张贴应急管理宣传口号,营造浓厚的应急管理社会宣传氛围,使社区、农村、企业基层群众了解公共安全知识,掌握避险和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2、开辟应急管理科普知识专栏。通过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版、专题、专刊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知识。

3、编印发放应急科普读物。一是做好《你准备好了吗——广东省应急知识宣传手册》的发行和宣传工作;二是各部门结合专项预案的内容,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按各行业特点整理有关应急知识,编印应急科普读物,协调制作和播出有关电视、广播等作品,做好各类应急知识的宣传工作。

4、举办论坛、讲座等活动。通过举办论坛、讲座、科普展览、知识竞赛和专题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从不同层面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的研讨、交流和宣传力度。

(二)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培训教育,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

1、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核心,做好应急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宣传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和处置规程。特别要宣传抓好总体应急预案落实的重要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在加强培训和演练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重点抓好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2、以典型案例为抓手,增强公众处置突发事件能力。通过总结分析典型案例中使用的处置手段、采用的应对措施等,进一步提高各级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介绍国内外应对突发事件的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剖析公众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临危不乱、灵活运用自救、互救知识,配合政府救援、减少人员伤亡的正确做法,增强公众忧患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3、制订培训计划,定期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负责人、各级公务员和新闻发言人等进行应急管理培训;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实战培训;在各级培训工作中增加应急管理内容课程,以各种培训形式积极开展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各级组织、广大公务员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素质,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以学生和特殊行业从业人员为重点对象,开展公共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1、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组织实施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公共安全课程,尽快让公共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向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发放《你准备好了吗——广东省应急知识宣传手册》及各类应急知识科普读物,以举办应急知识竞赛、应急演练等形式开展应急常识教育活动。

2、职业培训。对高危行业、事故多发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在职业资格认证及招考公务员考试中逐步增加公共安全知识相关内容。

3、志愿者培训。对各类应急志愿者队伍开展相关应急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组织,加强领导,分管领导要亲自抓,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要具体抓,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领导到位,组织措施到位,确保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二)制订详细计划。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职责,结合实际,制订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计划。每项计划要有具体内容、牵头负责单位、协助单位、完成具体时间表、预期效果等。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篇2

一、主要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因对法》、《建设工程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为核心,做好法规和预案宣传和解读工作。深入分析我县建筑生产安全形势,宣传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县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精神;宣传政府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宣传部门预案的重要内容和处置规程,提高全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二、宣教计划组织实施

(一)开展专题宣传活动。一是结合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

二是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工地活动。把应急管理知识进工地作为科普知识进工地的重要内容。三是通过建管局局域网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等多种形式,从不同层面加大应急管理工作交流和宣传力度。

(二)进行应急典型案例宣传。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应急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

(三)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培训,使其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统筹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指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使其增强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提高安全管理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和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三、培训计划组织实施

(一)主要任务。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应急工作方案,学习掌握应急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建管工作应急管理工作现状、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程序、应急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应急预案编制要点和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基本知识等。

(二)培训对象。根据我局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应急管理培训对象主要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相关企业负责人及应急处置救援队伍。

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程序、要求等,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

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培训的重点是熟练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篇3

一、目标任务

2011年至2020年期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防灾减灾、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社会工作等12个重点领域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工业设计、知识产权、食品安全、旅游等9个现代服务业领域,每年培养培训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80万名。大力开展以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重点的岗位培训,每年培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骨干专业技术人才19万人。

二、组织实施

(一)项目实施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级组织的原则,采取年度项目计划管理的方式进行。

(二)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指导协调小组根据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工程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一览表和实际情况,制订各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三)各领域牵头部门,负责本领域两个项目的总体规划、专业指导、技术引领、行业动员。根据本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将培训指标分解到省级牵头部门,由省级牵头部门提出落实方案报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四)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省内各部门的落实方案进行总体平衡调整,确认本地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项目总体指标,报国家工程指导协调小组审核后组织实施。

(五)中央垂直管理的部门、中央企业和部级重点行业协会等涉及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需求较多的单位,可直接向工程指导协调小组申报培训指标,并按工程指导协调小组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

(六)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及各地各部门继续工程教育协会、行业性协会学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配合相关领域牵头部门,主动承担工程培训任务。

(七)每年年底,由各省级牵头部门汇总本地区本领域培训情况,同时报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上级牵头部门。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本地区工程各领域培训情况进行汇总,报国家工程指导协调小组;中央层面各领域牵头部门对本领域培训情况进行汇总并报国家工程指导协调小组。

三、培训要求

(一)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主要依托部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有关培训机构,开展集中培训、高级研修、岗位轮训、实地考察、案例研讨、在线学习等活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行业特色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培训方式。

(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要紧贴实际需要不断创新,根据急需紧缺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以更新知识、掌握先进技术、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主要内容。对专业性强且需要持续深化的相关领域,可采取跟踪培养方式进行。

(三)岗位培训要结合工作岗位的专业特点,针对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和工作需要,开展人才理念更新、知识更新拓展、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养成、实践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技术适应、创新创业等能力提升训练,重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素质,提升岗位适应、职业发展能力。

(四)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时间每人每年不少于72学时,岗位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36学时。

四、考核监管

(一)工程项目承办单位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统一印制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证书》,相关情况记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并记录相应学时。

(二)建立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的课程备案公示、证书登记统计制度,依托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管理网站和工程各重点领域相关网站进行。

(三)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定期对本地区各领域培养培训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组织管理和实施效果等进行抽查,提出考核意见,记录考核结果。

(四)国家工程指导协调小组要加强指导和监督,通过督导检查、监测统计、情况通报、专家评估等办法,加强对工程组织实施工作的监管。

五、经费支持

(一)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要求,各级政府承担的工程项目任务,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各部门承担的具体工程项目任务,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规定,向同级财政申请经费支持。

(二)政府财政专项经费主要发挥对工程项目经费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用于培养培训的选题论证、专家授课、教材及课件开发等费用。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电力抢修;电力安全;应急培训;应急体系;培训管理

电力行业是我国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同时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促进了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网结构和规模变得日益复杂和扩大,电能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电网和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遭遇的各类突然事件均会导致生产停顿、人民生活混乱,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为实现电力系统运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强电网风险预警并提高电网应急管理能力对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意义重大。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电网应急管理体系中人员现场救援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应急管理于1991年被学者Drabek定义为一门涵盖了管理方法、应用科学、技术等多门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去维持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学科。Health[1]通过几何图形将应急管理的整个过程分为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阶段,在最近几十年里系统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研究才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国学者在90年代初开始关注危机管理并对其展开分析[2-4]。电网的应急管理体系大都作为突发事件及灾害的组成部分[5]。突发事件应急现场从应急物资准备、灾难现场情况、设备故障评估等基本程序都与常规检修程序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对于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培训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培训对象也尚不明确,而培训方式包括应急培训方式、培训周期和培训学时也都未能规范。

1电力应急管理现状及培训的必要性

1.1电力应急管理现状

我国从中央至地方都十分重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虽然已基本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出台了相关的专项法案,且在地方各处基本建立起了应急救援队伍,但现阶段我国的应急管理仍存在应急处理能力不够、统一指挥协调配合不足、与制定目标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各级人员对电力应急管理知识的认识不充分、电力管理工作重心偏移及现阶段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完善。

1.2电力应急管理培训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系统依赖越来越强,通过研究调查发现,现有电力系统仍面临风险,开展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培训对减少电力系统的风险、增强社会稳定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电力管理部门加强应急管理培训是提高电力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参与电力应急管理培训,电力从业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能立即依据经验及专业知识处理紧急事件,应急系统的管理人员也可基于培训内容实现有效的资源调配。管理培训工作的展开,对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如何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果这个难题上,管理规范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为保证培训体系的完整性及科学性,同时满足针对不同部门人员的培训内容。本研究立足电网行业应急抢修及救援经验,通过梳理各级人员的应急预案、应急职责、岗位风险、关键作业,岗位技能、应急处置过程事项等内容,总结提炼出应急知识和技能,建立相应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框架,形成了培训课程分类分级标准,各级单位可依据标准进行应急培训课程设定,并依此建立具有特色的模块化、标准化的应急管理课程体系。并将培训对象划分为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技能类,其中管理类细化为6个管理层级的应急指挥人员,专业技术类细化为17个应急办成员部门,技能类细化为42个班组及应急特种部队。

2电力应急管理培训课程设置

2.1培训适用对象

为保证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应急培训课程分类分级标准,覆盖各层级人员,各级单位可根据分类分级标准指导各级人员开展相应应急培训,本课题提出的培训体系对以下群体适用:应急指挥人员,即省公司、地市及县区供电局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人员;公司、地市及县区供电局应急办成员部门主要负责人;专业应急管理人员,即省公司、地市及县区供电局应急办成员部门专业应急管理人员及应急专家队伍;应急特勤队,即承担公司属地和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灾情勘查、应急通信系统搭建、水上救援、现场指挥部及重点场所临时供电等危难险重应急抢修、救援任务的应急队伍;应急抢修专业人员,即公司输电、变电、配电(含保供电)、通信、网络信息、试验等专业队伍人员;其他应急人员,即公司各级后勤、财务、安保、监理、用电检查、计量等人员。培训内容通过对受众进行分类,明确了各岗位培训的方向,形成了部门间相关联又权责明确的系统培训体系。这一分类标准补充了现有培训体系中应急管理方面的空白,创新性地解决了应急管理培训不够系统化的问题,并及时支撑了综合应急基地的应用。

2.2培训内容设置

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家相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应急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形成了12门管理类课程、21门应急专业技术类课程等应急管理专业类课程。通过汇总分析广东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数据,根据公司面临的人身、设备、电网、健康、环境和社会责任等六大类57小类风险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目标,形成技能类课程42门。本研究所开发的课题内容有管理类、专业技术类、技能类。培训针对应急人员进行了课程教材大纲的内容设定,明确了每门课程的内容和教材一级大纲,细化了教材知识点,针对不同的应急管理人员划分了不同的课程重点内容,使不同层级的人员学有侧重、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管理类课程设置:针对电力企业中应急管理机制中现存问题,本套培训内容中管理类课程分为应急管理概述、应急管理平台应用及通信实践、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灾难心理学、应急演练点评及总结、电力企业“三体系一机制”应急体系建设、应急协调管理、保供电管理、供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及评估、应急支援与对接及人身事故应急处置12门课程。专业技术类课程设置:为保证应急管理人员及救援人员在紧急事件发生后,快速反应并做出较优的资源调配方案,将事故影响最小化。基于对电力企业救灾抢险问题的总结及现有规章制度的规定,对专业技术类课程设置如下: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策划与实施、应急队伍管理、应急装备管理、应急协调管理、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应用、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应急管理科技及文化、人身事故应急处置、应急抢修人身风险安全管控、灾害现场风险辨识与预控、灾难心理学、后勤应急保障与管理、应急处置机制、应急物资管理、应急通信装备管理、电网企业舆情危机的应对与处置及电网建设规划管理,共计21项专门课程。技能类课程设置:为形成专兼结合、精干高效、反应快速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对救援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及技能课程的实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此套培训课程中技能类课程设置主要包含42类: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设备火灾应急处置、一次主要设备故障应急处置、绝缘子破裂应急处置、水浸应急处置、应急装备使用、抢险车辆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网络攻击应急处置、防风防汛应急处置、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无人机事故应急处置、线路火灾应急处置、雨雪冰冻应急处置、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电力监控系统故障应急处置、通信网络故障应急处置、光缆中断应急处置、线路故障应急处置、应急保供电装备运维操作技术及应用、应急协调管理、应急指挥平台应用、反恐防暴应急处置、客户投诉应急处置、在建工程事故应急处置、灾害现场风险辨识与预控、应急物资管理、应急抢修人身风险安全管控、应急特种部队管理、应急救援装备实操、应急救援技术及应用、保供电管理、应急通信技术及应用、后勤应急保障与管理、电网企业舆情危机的应对与处置、灾难心理学、输电应急抢修技能、变电应急抢修技能、配电应急抢修技能、倒杆倒塔应急处置及人身事故应急处置。目前应急培训课程分级标准的提出,使各单位不同岗位人员得以更加便利的利用课程大纲和课程重点内容。因此,该分类分级培训的开展可使电力单位整体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得以提升。综上,基于已编制好分类分级的培训大纲,公司培训管理制度相继建立并逐步完善,各培训工程师及各岗位人员相互配合,培训管理系统可在电力企业中建立并投入使用。可以预见,对电力系统应急管理的分类分级培训,对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应急能力起到督促和推进的作用,此套培训体系的提出也可为国内其他电力系统的培训和应急系统建立起到引导和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raba,Khodaeia,KhatorSK,etal.electricpowerfridrestorationconsideringdisastereconomics[J]ieeeaccess,2016,4.

[2]于雷.区域电网电力应急管理与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3]黄幼茹.加强电力应急管理,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第4讲基于流程控制的应急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2,9.

[4]田世明,陈希,等.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研究[J].电网技术,2008,1.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篇5

【摘要】目的利用应急演练的培训方法,提高iCU低年资护士独立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方法拟订应急演练的培训计划,如独立当班时突发停水、停电、停氧、火警,呼吸机故障,转运病人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高危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病情突然变化等。培训结束后对iCU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相关的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应急演练培训前后,iCU低年资护士与应急相关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应急演练;iCU护士;培训

应急演练是对实际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过程的模拟,包括常规的应急处置流程和设定的关键事件等[1]。应急演练实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培训,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过程[2]。iCU是医院收治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iCU患者一般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身上管路多,监护仪器多的特点,因此需要对iCU护士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培训,以提高其应变及处置能力。对于参加工作不久,临床经验不足的低年资护士来说,培训显得更加重要。2013年5月我们科室把应急演练应用到iCU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20名iCU低年资护士(参加工作时间0~3年)。其中女性18名,男性2名;

年龄20岁~28岁(23.6±2.2)岁;大专12名,本科8名;职称:护士13名,护师7名。

1.2方法

1.2.1拟订应急演练培训及考核计划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拟订应急

演练的培训和考核计划。确定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的内容及标准。

1.2.1.1培训时间每周一、三、五进行。计划四周内完成。

1.2.1.2培训地点iCU病房。

1.2.1.3参加人员护士长负责主持指挥,2~3名高年资护士从旁指导,20名低年资护士分

批参与应急演练。

1.2.1.4应急演练内容低年资护士独立当班时,突然发生停电、停水、停氧、火警;呼吸

机发生故障;病人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高危管道的非计划性拔管(如气管插管、动脉置管、手术中留置的胃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病情突然变化(如血压的骤升骤降、心率及心律的显著变化、呼吸的异常、意识及瞳孔的改变、高/低血糖、高/低血钾处置等)。

1.2.1.5考核考核的方式分为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两方面。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所有iCU

低年资护士均需参加。理论考核由护士长出题,内容主要涉及应急流程、呼吸机的常见报警及处置、危重症患者护理观察重点及处置、常见抢救药品的使用、口头医嘱的执行规范。总分100分,70分以上为合格。操作考核由科室高年资护士负责,包括整个应急处理的流程以及相关的单项操作:除颤、心肺复苏、吸痰、动/静脉穿刺、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整个应急处理的流程根据自制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应变能力、处理速度、处理流程的连贯性。单项操作的评分根据院内操作的评分标准进行。操作考核的成绩取各单项考核成绩的平均值。总分100分,85分以上为合格。

1.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以p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1)

通过应急演练培训,iCU低年资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的成绩均有明显的提高(p

3讨论

3.1应急演练培训能有效提高iCU低年资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iCU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的服务性工作,因此要求iCU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监护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及高度的法律意识[3]。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临床经验不足的低年资护士来说,很多学校所学的知识还停留在书本的理论阶段,不能融会贯通的运用到实践中。由于没有相关的实践经历,同时缺乏相应的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培训,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如呼吸机不明原因故障、气管插管滑出、病人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时,低年资护士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脑子一片混乱,极度紧张,却不知道从何下手。通过模拟急救现场,能使低年资护士切身感受救护时紧张氛围的同时,把所学知识融合运用起来,抓住关键环节,其处置能力,独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有所提高[4]。

3.2应急演练培训能有效缓解iCU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相比普通病房的护士而言,iCU护士工作劳动强度更大,专业性更强,技术要求更高,所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所以iCU护士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5]。对于低年资护士而言,这种压力显得更加巨大。低年资护士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不足,知识储备不够,对解决问题缺乏信心,对自身没把握。护士的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中提高的。通过应急演练的培训,使低年资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有所提高,对于应急事件的处理做到心中有数,流程清晰,使自我能力得到肯定,心理压力自然而然有所减轻。

3.3应急演练培训能有效提高iCU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质量低年资护士对突发事件应对及协调能力差,是发生医患纠纷的高危人群[6]。通过应急演练的培训,使低年资护士对突发事件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冷静沉着的解决问题,做好病人的管理,保证病人的安全,提高工作质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3.4应急演练培训能有效调动iCU低年资护士的学习积极性低年资护士通过应急演练的实际操练以及高年资护士的指正纠错,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培训后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查漏补缺,找到学习的重点。通过自己与他人的比较,形成一股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学习风气。

综上所述,把应急演练的模式应用到iCU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通过模拟的方式,给低年资护士营造紧张的应急氛围,如身临其境般,并通过他们自身的参与,大大加深了印象。通过一系列流畅规范的应急流程培训,有利于他们今后对类似应急情况的有效处理,从容应对。并以此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缓解其独立当班时的心理压力,继而提高其工作质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亦纲,尹光辉,黄建发,等.应急演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应急救援,2007,(3):33-35.

[2]KeesvanHaperen.thevalueofsimulationexercisesforemergencymanagementintheUnitedKingdom[J].Riskmanagement:aninternationalJournal,2001,3(4):35-50.

[3]余珍华,曾梅玉,魏彩虹,等.pDCa循环在iCU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1):167-168.

[4]姚爱琴,曾春艳,程玲.低年资护士急救培训效果与意义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103-104.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各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力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增强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主要目标。通过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争取到年,初步在全市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普及基本的应急科普知识,使广大公众掌握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办法,提高各级组织的应急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

二、主要内容

(一)以省、市总体预案为核心,做好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深入分析我市公共安全形势,宣传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宣传各级政府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宣传各级政府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的重要内容和处置规程,提高社区、农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二)以普及应急知识为重点,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其中,灾前教育以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为重点,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灾中教育以自救、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告知公众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如何迅速做出反应,如何开展自救、互救;灾后教育以经历过突发公共事件的公众为重点,抚平心理创伤,帮助恢复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三)以典型案例为样本,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介绍国内外和省内外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方面的典型案例,剖析公众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临危不乱、灵活运用自救互救知识配合政府救援、服从统一指挥和协调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正确做法,增强公众“思危有备,有备无患”的忧患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通过总结分析案例中使用的处置手段、采用的应对措施等,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公众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与水平。

三、组织实施

(一)广泛开展预案的宣传报道。

1、深入开展《省、市总体应急预案》的宣传报道。《省、市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和简本公布后,《日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要播发新闻,并刊播总体预案简本,配发预案框架图和评论员文章,介绍制定总体预案的背景、目的、意义、原则和主要内容。此后,要采用多种形式,报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通讯和述评,报道各县(区)、各部门贯彻《市总体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

2、开展专项预案的解读宣传。要在《日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陆续刊登和播放可对外公开的市级专项应急预案简本及其解读文章、背景材料等。稿件由市级各专项应急预案牵头部门负责提供。(由市政府新闻办会同市级各专项应急预案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在《市总体应急预案》简本公布后,陆续刊发和播放)。

(二)大力普及科普知识。

1、开辟应急管理科普知识专栏。在《日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和“市政府网站”开辟专栏、专题等,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管理常识。

2、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分类整理有关应急知识,分步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及音像制品,拍摄公益广告和应急知识短片,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中刊登和播出,并在公众场所进行广泛宣传。

3、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编印发放公共安全手册,制作张贴宣传海报、公益广告,在社区、高危行业、建筑群和车站、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设置应急标识。同时把应急管理进农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宣传和普及应急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力度。

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各县(区)、各有关部门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工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在应急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宣传报道。同时,宣传群众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自救、互救的成功典型。

(四)开展专题宣传活动。

1、举办论坛、讲座等活动。通过举办论坛、讲座、科普展览和专题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研讨、交流和宣传力度。

2、宣传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结合普法、依法行政等宣传活动,宣传普及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

3、开展节假日公共安全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春节、“五一”、国庆长假期间人流集中的特点,在车站、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制作和摆放重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卫生防病、安全生产事故图片展板,教育群众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在每年举办的“全国科普活动周”、“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世界气象日”、“国际减灾日”、“世界卫生日”等活动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的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使社区、乡村基层群众了解公共安全知识。

5、结合政府应急能力建设规划进行宣传。结合我市“”规划中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内容和我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中的公共安全专题等内容,宣传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以及加强公共安全科技研究对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重要作用。

(五)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训。

1、开展公共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大、中、小及幼儿园相关教育宣传教材,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对基层单位进行普及教育。

2、加强公务员培训。制订培训计划,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中省驻平单位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3、开展志愿者培训。

4、加强职业培训。采取办班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并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六)加大县(区)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力度。

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实际,组织编写和发放公共安全知识手册,制作宣传海报,拍摄公益广告和应急知识短片,在主要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栏,摆放展板,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提纲,加大应急科普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应急科普知识的覆盖面和针对性。

四、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迅速制定工作计划,年内启动各项应急管理科普宣传工作。其中,县(区)政府要制定以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为重点的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并认真组织实施。市直有关部门要成立由部门负责人牵头的宣传工作小组,细化方案,分步实施并主动配合新闻单位和相关部门搞好宣教工作。

(二)要注重效果。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日常宣传与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经验教训工作总结结合起来,利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时机,结合救援和调查工作的开展,及时、动态地进行科普宣教,扩大宣传效应,注重宣传效果。

(三)要形式多样。各新闻单位要把应急管理科普宣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宣传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制定工作计划,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主动做好宣传活动。要尽快研究设置相关专栏、专刊等。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灵活多样的方式,尽可能使用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报道,将科普宣教工作延伸到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和家庭。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篇7

一、2016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2016年6月,修订了《市卫生系统防涝应急预案》,6月制定下发了《市卫生系统反恐怖卫生应急及医疗保障应急预案》。目前,市卫生局共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预案4个,专项预案15个。3月,卫生局制定了《2016年市卫生系统应急演练工作计划》,拟定了《市鼠疫疫情应急处置演练脚本》。6月12日,市卫生局组织卫生执法监督所、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庙尔沟乡鼠疫防治点开展了鼠疫爆发疫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参加演练17人,市卫生局、疾控中心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24人对演练进行了现场观摩。各市直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了以地震逃生、消防安全为背景的应急演练。初步统计,卫生系统各单位共开展应急演练23次。

(二)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医疗卫生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市卫生局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局医政科,兼职人员2名负责卫生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各市直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成立了本单位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设分管领导1名,应急兼干1名负责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

(三)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为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时间预警监测工作,市卫生局进一步完善以市疾控中心为龙头,市直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市直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直报专用电脑和网络设备,为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规范卫生系统突发公共事件消息报告和处置程序,确保卫生系统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反应迅速、处置及时,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的通知》和《市卫生系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的要求,各单位认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做好日常值守应急和信息汇总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网络直报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开通疫情电话,随时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上报。卫生局机关及卫生系统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及领导带班制,及时处理各类卫生应急事件。卫生局按照市应急办的要求,认真落实突发事件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坚持每日定时报送,无延误报送现象发生。

(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2016年,市卫生局组建了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业队伍,医疗救援队伍158人,其中骨干力量78人,辅助力量19人,后备力量45人,联络员16人,为迅速、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

(五)应急管理宣教和培训体系建设情况

2016年,市卫生局将民营医院、个体医疗机构负责人纳入应急管理培训范畴,继续采取举办培训班的形式提高非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应急处置工作水平。2016年3月20日、6月20日,卫生局邀请市消防局、自治区卫生厅医疗技术鉴定办公室、自治区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专家、市卫生执法监督所组织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负责人举办了消防安全知识、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突发事件应对法培训班,培训760余人次。为有效应对甲型H7n9疫情,今年4月,市卫生局集中组织市直医疗机构、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举办了卫生系统甲型H7n9流感防控知识培训班,并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在本单位开展分级培训,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培训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负责培训村卫生室,共培训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人员1600人次。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卫生局应急办工作人员2名均为兼职工作人员,其中1名为乡镇卫生院抽调人员,日常业务工作任务繁重,且均未接受过高层次应急管理工作培训,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医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应急处置能力较薄弱、部门间信息沟通较滞后,未将《突发事件事件应对法》的学习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存在学习形式较单一,学习内容较肤浅等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加大物资储备投入,不断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护理应急预案是在国家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风险而制定的有效措施和处理流程。我院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旨在通过模拟现场实地训练,培训及提高护士面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帮助护理人员增强责任感,掌握相关急救知识,提高其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为全军创伤骨科中心,分4个病区,现有病床265张;护士92人,学历:本科10人,大专68人,中专14人;职称: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5人,护士65人。科室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小组,由总护士长担任组长,病区护士长担任组员。

2方法

2.1培训方法

2.2.1以往由病区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进行授课来巩固理论知识护士往往专科护理知识累积量不够,因此,要求护士在掌握急救流程的同时,必须结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2.2.2改变惯有护理晨会学习模式:在既往科室晨会中,常用学习方法是:提问作答总结方式,我科在原有晨会提问基础上,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

2.2.3情景模拟式培训: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训练者按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较好地模拟了现场的紧迫感,使训练者感到紧张、急迫甚至忙乱[2]。在每月的业务培训中,由高年资护师做指导老师扮演患者角色,进行应急病例病情描述,要求培训对象不仅要正确评估,并要立刻应用预案程序采取相应措施,结束后指导老师对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行讲评。

2.2.4情景模拟式考核:由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考核时间、地点、形式及内容,原则上演练时间选择在下午,此时是治疗护理相对较少的时段;选择风险隐患易发的患者,每周针对本病区1例危重患者组织1次应急预案为主题的情景考核。考核开始后,让家属按铃告知护士患者突发的风险情况,由专人记录演练过程及所用时间,观察护士对患者突发病情的处理能力与速度。通过考核,使护士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由此所获得的知识是在思考、观察、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得来,记忆牢固。

3效果

3.1构筑主动护理平台,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巩固了护士的专科急救理论知识。通过不断的模拟演练,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全体护士参与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得护理人员在有关护理理论和技术、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呈报制度的相关内容及国家重大法律、法规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3.2增强了护士面对应激源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护士在需要急救的应急事件中多数表现为紧张、恐惧、惊慌,甚至不知所措,定期的情景模拟式培训可为今后类似的情景处理积累经验,把突如其来的急救变成一定的操作流程,并在演练中逐步锻炼了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适应力,保证了在实际抢救患者的紧张环境中技术的稳定性发挥[3]。

3.3保证医疗环境安全,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率随着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在做好护理安全工作以外,对住院期间影响患者人身安全的突发事件做到心中有数,处理得当。

参考文献

[1]魏杰,吴健.如何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不同声音[].西北学学报,2006,36(3):13~19.122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省委、省政府及各厅局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深入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动,大力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社区、农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主要内容

(一)以国家总体预案为核心,做好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一是深入分析全省公共安全形势,宣传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政府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最大程度预防突发公共事件并减少其损失,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二是宣传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市、各部门围绕预案编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以下简称“一案三制”),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三是宣传预案的主要内容和处置规程。宣传抓好总体预案的落实要坚持防患于未然,加强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四是宣传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检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理技术及设备,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积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灾前教育以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为重点,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灾中教育以自救、互救知识为重点,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告知公众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如何迅速做出反应,如何开展自救、互救;灾后教育以经历过突发公共事件的公众为重点,抚平心理创伤,恢复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三)以典型事件为例,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介绍省内外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两方面案例,剖析公众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临危不乱、灵活运用自救互救知识配合政府救援、减少人员伤亡的正确做法,增强公众的优患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总结分析案例中使用的处置手段、采用的应对措施等,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组织实施

(一)广泛开展预案的宣传报道,营造全省、全社会关心公共安全的舆论氛围。

1、围绕总体预案进行深入报道。一是*日报全文播发总体预案简本,同时配发预案框架图。*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播出。二是总体预案简本公布后,*日报播发介绍制定总体预案的背景、目的、意义、原则和主要内容的通稿。三是及时报道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体预案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2、开展专项预案的解读宣传。国家总体预案简本公布后,*日报转载新华社陆续播发可对外公开的21件国家专项预案简本及其解读文章、背景材料,供媒体选用。

3、进行典型案例宣传。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一案三制”工作,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在应急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宣传报道。此外,由我省主要新闻媒体采访有关政府部门、基层干部,以及曾受到突发公共事件严重影响的普遍群众,请他们根据自身体会谈对贯彻落实应急预案的感想和看法。(由省政府应急措施办公室协调民政厅、国防工办、地震局、气象局、安监局、交通厅、卫生厅、文化厅等部门提供稿件,省委宣传部负责在专项预案宣传解读期间安排)

(二)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1、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公共安全宣传周和每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的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使社区、乡村基层群众了解公共安全知识,掌握避险和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增强公共安全意识。(由省政府应急办会同科技厅、民政厅、安监局、卫生厅、公安厅和地震局、气象局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宣传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结合普法、依法行政等宣传活动,宣传普及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由省政府应急办会同法制办等有关部门负责组织,作出具体安排,分步实施)

3、结合政府应急能力建设规划进行宣传。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内容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中的公共安全专题等内容。宣传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以及加强公共安全科技研究对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重要作用。(由省政府急办会同省发改委、科技厅等有关部门负责)

(三)加强应急知识的科教普及,提高公众的预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1、开辟应急管理科普知识专栏。在有关新闻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省政府网和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所属网站上开辟专栏、专版、专题、专刊,介绍普及应急知识。(由省政府应急办会同省委宣传部、广电局、新闻出版局负责组织)

2、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分类别整理有关应急知识,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及音像制品,指导协调制作和播出有关电影、电视、广播和动漫等作品。(由科技厅、民政厅、国防办、地震局、气象局、安监局、卫生厅、公安厅和新闻出版局、广电局等部门负责组织,作出具体安排,分步实施)

3、举办论坛、讲座等活动。通过举办论坛、讲座、科普展览、知识竞赛和专题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从不同层面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研讨、交流和宣传的力度。(由省政府应急办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

4、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编印发公共安全手册,制作张贴宣传海报、投放公益广告,在社区、高危企业、建筑群和车站、机场、码头、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设置应急标识。结合宣传贯彻*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应急管理进农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政府应急机构和建设厅、民政厅、农业厅、旅游局负责组织实施)

(四)、根据不同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训。

1、学校教育。组织编写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公共安全课程教材,尽快进入课堂。同时,利用教育电视台等远程教育平台,对社区、农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普及教育。(由省政府国务院应急办会同教育厅负责组织实施)

2、公务员培训。制订培训计划,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不定期举行短训班或专题研讨班;对各地区、各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进行培训,对公务员和各地方政府、各部门新闻发言人进行培训。(由省政府应急办会同人事厅和新闻出版局负责组织实施)

3、职业培训。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在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中增加相关内容。(由劳动保障厅和安监局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五)各级地方政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由各市人民政府制订本地区科普宣教工作方案。一是根据地域特点,编发公共安全手册;二是制作宣传海报,在社区、农村、企业、学校以及工地、机场、车站、市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广泛张贴;三是拍摄公益广告和应急知识短片,在各地电台、电视台播出,在公共汽车、地铁列车、民航班机等运输工具上广泛宣传;四是在主要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栏,摆放展板,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提纲;五是围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日开展宣传活动,当地应急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参加,组织青年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六是不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和技术展览活动。(由各地应急办负责组织实施)

军队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由军队应急办组织实施。

四、工作要求

(一)积极配合新闻媒体,主动开展科普宣教工作。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统一安排,成立由本部门负责人牵头的工作小组,细化方案,分布实施;同时要落实责任,及时提供素材,主动接受采访,积极做好科普宣教工作。工作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根据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制订科普宣传工作计划。从2*年开始,利用五年的时间,初步在全社会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普及基本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技能,逐步在公众中推广应急识别系统,倡导通过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减少因此而导致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是采取群众喜文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细分受众层次,尽可能使用通俗语言,简明扼要,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报道,将科普宣教工作的网络和触角延伸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和家庭,在真正取得实效上下工夫。

三是将日常宣传与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科普宣教工作结合起来。利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有利时机,结合救援和调查等工作的开展,及时、动态地进行科普宣教,扩大宣传效果。要宣传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同时,还可以结合应急演练进行科普宣教。

四是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要组织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发挥其在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二)加强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科普宣教效果。省政府应急办会同省委宣传部、广电局共同负责科普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科普宣教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科普宣教工作取得实效。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总结篇10

因灾害有其地域性,而且对灾害的培训还没统一实施,因此各院校及医院有所不同,现对灾害教育培训内容总结如下。

1.1灾害救护理论知识①灾害一般知识:包括灾害的定义、种类、特点、各种灾害对人体的伤害及救治技巧,灾害流行病学等。②现场救护知识:包括护士的主要任务、伤情判断、检伤分类、伤员转运、登记统计、护理文书等。③急症护理知识:包括各类烧伤、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骨折、休克、大血管损伤、挤压综合征等。④灾害护理系统评估及制订灾害应对计划。⑤心理护理知识:包括对灾后伤员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等。⑥自我防护知识:包括环境、疫情、安全等方面的防护知识。

1.2灾害现场常用的急救技术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抗休克、心肺脑复苏、气管切开和插管及常见毒物的解毒等。其课程至少涉及急救护理学、危重监护学、健康评估等科目[8]。

1.3灾害救援人员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是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灾害发生时,环境危险,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条件较差,工作负荷过重,对护理人员的身体是严峻的考验,因此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应平时注意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9]。

1.4人力物力的准备今后灾害救援将会变得很平常,面对灾害需要准备充分[10]。平时应注意培养救灾意识,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做好物质和人员的准备,随时准备抢救。如常用药品准备,包括外伤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皮肤病用药、感冒药等[9]。

1.5灾害护理教育培训方式对于灾害护理教育培训方式各院校及医院基本相同,现总结如下。①灾害理论知识学习:主要是讲授灾害护理救援的理论知识,灾害医疗护理的必要性和特殊性,不同类型灾害救护设施的特点、准备及保障,灾害护理伦理学、心理学的知识[11]。②情景模拟灾害救护演练:模拟演练可以训练护士帮助灾民尽快尽快脱离危险区域,并能迅速对伤员进行分类,使其具备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处置安全迅速的能力[12]。③观看视频:组织观看相关灾害救援视频,再针对视频中出现的错误组织讨论,并重点提出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13]。

2国外灾害护理教育及培训现况

2.1灾害护理教育培训对象

2.1.1在校护理专业学生日本在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后,部分护理大学认识到灾害护理教育的必要性,于课程设置中加入灾害护理学。以库兵县立大学的山本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致力于灾害护理的基础教育及继续教育教学大纲的系统性开发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0]。美国灾害护理课程多为选修课,且授课内容及方法仍没有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14]。美国Rochester大学护理学院率先提供了为期2年的灾害应急准备护理硕士课程[15]。美国、英国、芬兰等国家的护理院校陆续开设了突发事件护理和灾害救援的研究生项目和研究生后证书项目,其中有些授予硕士学位[16]。哥伦比亚大学提供了亚专业课程,作为护理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17]。Vanderbilt大学还提供了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的护理博士项目[18]。wHo于2008年提出要将应急准备能力整合到本科护理课程教育中,建议要以灾害护理能力为基础设置课程[16]。

2.1.2在岗专业人员除了在高等护理基础教育中开设灾害护理学外,日本急救医学会护理分会护理分会还为培养急救护理专家开设了总计810时学时的急救教育课程,为日本培养了大批的急救护理专家[19]。在美国,一些护理学院也开发和提供了相关的继续教育项目[20]。欧洲一些国家及澳大利亚也相继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了函授护理教育课程培训,但是基础教育中尚未将灾害护理学纳入课程设置[16]。

2.2灾害护理培训内容日本学者指出灾害继续教育的内容有:①优先治疗的方法、急救医疗和急救护理;②物品和床位管理;③受灾者和救护者的心理保健;④医疗队伍的编制;⑤康复等[4]。美国护士协会(ana)和美国护理学院学会(aaCn)建议,面向护士的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均应设置灾害护理相关内容,但未规定具体的教育内容。常见的课程名称包括突发事件或灾难管理及计划、突发事件或灾难应急反应、恐怖袭击和国际救援管理、灾难应急准备和灾难救援保健、灾难护理中的领导力等等。有研究提出,灾难护理教育应包括监测和报告异常表现、伤病员护理、护理实施的控制、资源和应急准备计划、公众管理5方面基本内容[21]。另一项在威斯康辛州开展的重要研究[22]则认为应把伤员分类和现场急救、生物所致疾病爆发的症状检测、重要资源的评估、事件干预指挥系统、检疫和洗消、现场心理救援、流行病学知识、临床决策和沟通8个基本内容纳入灾害护理教育。

2.3灾害护理教育培训方式日本宫城大学和库兵县立大学护理学科联合进行了21世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该项目的方法包括:①使用CD自学;②召开研讨会,讨论从CD学到的知识,并评价自己单位灾害准备的状况;③在工作场所实际准备;④比赛[4]。灾害继续教育方式通常为在职人员进修、岗前培训、参加院外会议、管理人员进修等[4]。在美国,较多的认证课程和部分学位课程均全部或部分使用在线学习的方法,并且提供了在线的虚拟教室、电子邮件、电话等辅助教学方法。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