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微电影行业前景十篇微电影行业前景十篇

微电影行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7:40

微电影行业前景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影广告传媒技术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广告传媒打破原有的广告模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影视资源。目前,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电影广告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广告传媒的发展与应用,为微电影广告传播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微电影广告传媒在电影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微电影广告传媒主要利用互联网为媒介,将声音、画面与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吸引观众注意力。在传统性质的电影行业中,经常在电影播放一半时,播放电影。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为了节约时间,越来越倾向于微电影。对于新媒体背景下,将广告拍成微电影,不但能够吸引人们的观影兴趣,还能够提高电影的收视率。同时,微电影?V告将声音、画面与投资商的企业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能够让观众体会到电影的魅力,保证观影质量,投资商也可以在声音与画面中宣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广告传媒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微电影广告传媒的特点

1.提高画面意象

微电影广告具有画面意象的特点。在新媒体背景下,在微电影广告中加入图片,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人们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在微电影广告中插播图片,能够有效保证观众接收到企业要传播的文化,通俗来讲,企业在微电影广告中加入图片,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知名度,让观众不断理解企业文化,提升企业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改变原有的播放方式

微电影广告能够有效宣传企业品牌,改变传统广告传媒方式。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影行业发展也特别迅速。在传统电影行业中,电影只能够在电影院中播放,电影中插入的广告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电影中的广告转变成微电影形式,能够有效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人们对微电影广告品牌的认识,保证观众的观影质量。将传统电影广告变成微电影广告,不但能够有效减轻电影播放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达到宣传企业品牌目的。

三、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广告传媒的发展及应用

1.制作与播放一体化

制作与播放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在新媒体背景下,各大网站逐渐开始自行制作微电影广告,然后自行播放。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像优酷、土豆等网站已经制作出具有代表性的微电影广告,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保证网站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于各大地方台的节目有局限性,例如,湖南电视台有专门的网站,芒果tV,湖南电视台中比较火的综艺节目只能用芒果tV来播放。因此,各大网站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通过制作微电影广告,提高观众对网站的关注度,让企业影视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在新媒体背景下,各大网站利用微电影广告传媒技术,不但能够有效保证微电影行业更好的发展,还能够提高网站的经济效益。微电影广告传媒将图片与声音有效结合,广告商可以在图片中宣传企业文化,不断加深观众对企业的印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广告商在微电影广告中可以加入声音,工作人员通过调整声色,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在微电影广告中添加图片与声音,能够保证新媒体行业更好的发展,提高微电影广告的整体质量。

同时,将微电影广告利用多媒体形式播出,能够充分调动观众观影积极性,保证观影质量,促进各个网站更好的发展。各大网站通过自行制作与播放微电影广告,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证网站在竞争激烈的网络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大运营网络在制作与播放微电影广告的同时,可以在视频中适当添加一些企业文化,通过这种形式,不但能够逐渐加深观众对企业的文化印象,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网络运营系统更好的发展。

2.“陌生化”的广告形式

在新媒体背景下,各大网络运营商将微电影广告传媒应用到网络广告制作中,能够满足观众对广告的要求,提高各大运营网站的收视率。在网络广告中采用微电影广告传媒技术,主要是在网络广告中加入新鲜元素,给观众焕然一新的感觉,让观众感受到微电影广告的魅力。同时,各大运营商在广告制作中采用微电影广告制作技术,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能让企业知名度得到很好的提升。

例如,各大网络运营商在电影播放完毕之后,可以适当插播一段可乐微电影广告。由于可乐商标是红色的,在网络视频中,工作人员可以将图片背景变成黑色,黑色既能够代表可乐颜色,又能够与可乐红色商标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产生视觉冲突,有效吸引观众注意力。同时,微电影广告制作人员可以在视频中添加音乐,在选择音乐的过程时,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可乐消耗量较大。因此,工作人员在选择歌曲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轻松、愉快的歌曲。因为采用比较沉闷的音乐,会给观众带来不好的感受,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微电影广告的具体内容,合理选用歌曲与影像视屏资料,让观众具有良好的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不断吸引观众注意力,从而提高企业与网络运营商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在微电影广告传媒发展中,由于网站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有限,各大网站的工作人员对其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要想有效保证“陌生化”广告能够更好的发展,就需要网站中的管理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其工作的重视,从而保证微电影网络系统能够稳定运行,提高运营商的经济效益。例如,网站中的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对微电影广告传媒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采用提问方式,能够了解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提高各大网络微电影广告传媒工作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视,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保?C网络运营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天气比较炎热的夏天,可以选择色彩差别较大的图片背景,在天气寒冷的冬天,可以选择沉着稳重的颜色。通过颜色搭配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网站中的工作人员在选择颜色时,也可以提前做好调查,理解观众的实际需求,满足观众对微电影广告传媒的要求,保证微电影广告质量。同时,微电影广告传媒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观众喜好,选择合适的音乐与网络图片颜色,从而保证微电影广告“陌生化”广告形式能够更好的发展。

3.微电影广告在广告宣传中的应用

在电影广告中应用微电影广告传媒技术,不但能够有效保证微电影广告传媒技术得到很好的应用,还能够提高影视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各个微电影广告传媒网站来说,要想有效保证其正常运行,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网络传媒工作,提高他们对其工作的重视。各大网站工作人员将微电影广告传媒技术应用到电影广告中,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电影的整体质量,保证网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例如,微单影网络中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微电影广告能够更好的发展,可以电影播放之前适当播放一些微电影广告,可以先为观众提供一个温馨的观影氛围,让观众体会到影院的热情,保证观影质量的同时,提高网站与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在电影播放完毕之后,可以给观众播放一些关于零食的微电影广告,通过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观众消费,让观众了解企业文化的同时,提高影院的经济收入。但是,在播放微电影广告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观众的实际情况来播放,对于观众比较反感的广告,应该尽量避免,从而满足观众对广告的要求。

与此同时,在电影广告中采用微电影广告传媒技术,网站中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观众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电影题材,保证观众的观影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适当添加当代比较流行的网络歌曲和图片,通过这些音乐和图片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将产品理念带入到观众心中,提高观众对微电影广告的重视。

例如,在东风日产汽车广告中,其广告题材取自《中国合伙人》,整个广告一共是9分钟,选择影视明星作为其代言人,在开车过程中,想到自己之前所经历的种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广告采用俯拍形式,同时,配有广告词与音乐。该题材就非常适合东风日产的品牌形象,大气又不失去稳重。通过这种形式,不但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还能够实现该品牌的推广。在微电影广告中应用商品宣传,属于一种全新的销售手段。因此,一个成功的微电影广告,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促进广告行业更好的发展。

微电影行业前景篇2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设计;应用方式;创新手段

1广告设计课程当中的微电影特征

1.1情节清晰、线索明了

一般而言,微电影广告的剧本在设计之初就会选择那些故事情节简单清晰、叙事线索明了的故事,但中间又需要一定矛盾冲突和情节曲折,这样的剧本才具有先天的优势,过于复杂的剧本不适合用来拍摄微电影广告。因为智能手机是当前互联网用户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工作休息时间、上下班途中人们一般都会查看手机,碎片化的时间加上碎片化的阅读,这个时候,情节简单、冲突明显的微电影广告就很容易抓住观众眼球,如化妆品品牌SKii拍摄的一系列讲述女性心声的微电影广告,就情节明了,直接抓住了女性用户的内心。微电影广告占尽了天时—碎片化阅读时间段,地利—内容短小精悍、形式新颖,人和—富有人情味、关注社会问题这三者的优势。对于行业当中的龙头企业而言,故事情节简单、不拖泥带水的微电影广告实在是品牌文化传播和巩固的不二之选[1]。

1.2色调明亮、画面简洁

有的电影为了符合历史背景,会采用昏暗、晦涩不明的色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这样的电影在大荧幕上视觉效果会比较好,但这类色调就不适合运用在微电影广告中。微电影广告设计应当采用较为明亮的色调,拍摄过程中注意保持画面的简洁性,这样更有利于观众了解故事内容、传递广告内涵、更加讨好眼球,适合于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求[2]。且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学生进行微电影拍摄尝试时,往往拍摄条件有限,色调明亮对于器材的要求更低,色调明亮、画面干净漂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1.3限制出场演员数量、场景设计尽可能简单

在微电影广告拍摄中,演员的表演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作品的成败,但学生创作基本上都选用非职业演员,本身缺少表演经验,如果演员过多,会使表演不到位,无法展现完整故事情节。微电影广告便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现象,其人物少、人物关系简单、情节简单,可以留出更多时间去推敲演员的表演,增加片子的可观赏性。场景简单,易于调度镜头调度本身具有复杂性,这也成为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3]。学生的创意天马行空,但在实际拍摄中却会碰到很多问题,特别是场景数量过多就容易显得混乱不堪,因此,微电影广告在场景安排上选择较少,这样可以专心在一个场景内控制好镜头及镜头调度。完整地拍摄好一部微电影广告可以锻炼学生扎实的拍摄功力,可为将来拍摄任何题材、类型的广告打下基础。

2微电影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

2.1教学前期的灵感挖掘

在选定为其拍摄微电影广告的广告主后,学生很容易陷入没有灵感、没有创意的死胡同中,为了使广告设计工作能较快进行下去,就要求学生平时要进行创造力训练和灵感的储备。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作为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活力的大学生,在生活中也应当是不缺乏灵感的,只是当灵感闪现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它,没有及时将灵感记录下来[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平时不仅要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注意观察,还要求同学们能够勤动笔,将生活细节中闪现的创意和灵感记录下来,积累下来,有了这样的好习惯,在微电影广告设计需要时,就不容易出现灵感枯竭的问题了。此外,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灵感。著名作家王蒙说过:“读书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通过阅读,一方面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和文化信息,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开阔思维,启发创意,对创作广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5]。

2.2微电影广告拍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优秀微电影广告的模仿是学生独立拍摄的基础,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已经属于拓展性的教学内容,因此应用到教学当中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选择情节简单、出场人物不多的微电影广告进行模仿,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流程、安排好拍摄时间和后期制作的时间分配。益达木糖醇拍摄过的一些微电影广告就非常适合学生模仿,如桂纶镁和彭于晏拍摄的益达广告,画面布局简单干净、场景变换不多,人物相对简单,学生选择这样的微电影进行模仿能够更快更准确掌握电影调度的要求。进行了两三个微电影广告的模仿拍摄后,学生就需要创作自己的剧本,构思自己的故事,进入到真正的创作阶段了。对于故事脉络的精练概括和高潮部分时长、出现时间的合理安排都是必要的。其次还需要考虑更加细节的构图、光线、分镜头脚本创作、画面调度等等问题。由于学生课后实践训练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广告设计课程往往也只有一次练习机会,教师和学生应当都要重视起来这一次实战训练,将平时理论学习和模仿拍摄过程中的经验都尽可能地运用到实战拍摄中,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广告效果,微电影广告拍摄之前还可以进行一次试拍活动,在试拍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及时得到修改,此时的修改成本也还是比较低的[5]。

3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创新措施

3.1实事求是,微电影创作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对于广告学专业学生而言,更核心的学习内容是广告策划思路和制作过程,而影视制作这样的专业性环节内容,在未来工作中应当是交给专业的影视制作团队完成的,而不需要由他们自己亲自完成。实际上,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已经属于创新性、拔高性的课程内容,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具有极高的难度,学生进行实际设计创作联系也只是为了更加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因此,微电影广告在广告设计课程内容教学中,还是应当尽可能实事求是,做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设立过于严苛的标准和考核机制,该教学内容的主要关注点应当放在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和是否展现了广告主核心诉求这两个方面,重点关注学生能否主动提升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概括能力[6]。通过微电影设计创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拥抱生活,探索校园周边环境,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2采用场景教学法,结合多场景特点

在课堂教学的场景下,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微电影广告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师指导的环节。这个环节需要将广告设计的基本方法、广告策划的主要环节、广告创意设计技巧、广告创意技巧练习这些内容够教给学生。通过理论教学结合案例分享能够很好地构建广告设计理论框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将来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场景下的微电影广告设计课程主要角色是教师,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课程讨论,深入理解理论知识[7]。第二个场景是模拟广告公司场景,在微电影广告拍摄的过程中,整个团队可以模拟广告公司运作场景。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和社会调查到微电影广告的制作和筹备,都采用公司运行的模式。市场调研和户外调查阶段,学生要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对广告主所在行业的背景、目标用户特性等进行调研,分析归纳最终确定广告创意,这一阶段在实际广告策划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随后是广告筹备阶段,确定微电影剧本,将广告创意文案转化成真正的影视作品。随后就要进入微电影广告拍摄和后期制作阶段,模拟广告公司的部分编制和人员安排,引入规范化的公司运作方式,在广告制作的每一步都要求各部分各尽其责,完成任务。进入到后期制作阶段后,学生又可以体验影视公司后期制作的环节和场景,了解影视制作后期使用到的各类软件的操作方法[8]。

微电影行业前景篇3

2010年,《一触即发》、《老男孩》、《指甲刀人魔》等短片在网络上的火爆,几乎让微电影这个新名词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这些制作精良、短小精悍、叙事完整的视频在网上均获得千万级的点击量。2012年,新浪网启动了第二届微视频大赛。在微博、微信等“微文化”盛行的“微时代”,在移动互联网如雨后春笋一般繁荣普及的时代环境下,微电影不断发展壮大。

笔者在此结合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国内各类微电影影片,尝试探究微电影的媒介特质与美学特征。

一、研究背景

微电影这一概念虽已经广为人知,然而,对于微电影的定义还一直没有定论。有学者撰文说: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几千元~数十万元/部)”的视频短片。网易微电影节对微电影的限定则是:微电影不同于草根拍客作品,它有一定的创作门槛和较高的制作水准,并要求以创意取胜,而且更便于随时下载和观看。

笔者认为,完善的微电影定义还应包括微电影的传播特质:即通过网络传播,以及广告特质:以品牌推广为目的,简言之,是一种追求完整故事化表达的广告,或者说是小电影的深度广告植入。

1.互联网发展背景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5.13亿,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用户规模较上一年增加14.6%,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继即时通信、搜索、音乐、新闻之后的第五大应用。网络视频的火热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新媒体环境下的“微时代”来临。

2.商业发展背景

社交网站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让商家企业看到了广告传播的巨大空间。相对于在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而言,在互联网上,特别是社交网站上投放广告主要依靠的是网民自发的传播,这种自发传播具有零成本、速度快、影响力大、播出介质灵活等普遍特点。

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3.0时代已经到来。不同于以产品为核心的1.0时代和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2.0时代,营销3.0时代更加注重人文层面、情感层面的需求满足。这也从侧面解释了微电影诞生的必然性。

3.技术发展背景

2008年,佳能公司了数码单反相机5Dmark2。5Dmark2问世以前,要制作与之影像质量相当的视频,需要的设备价格是它的5倍以上,在普通DV创作者当中普及是相对困难的。5Dmark2的问世,大大降低了拍摄高品质视频的门槛,缩减了剧组规模和拍摄成本,为微电影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设备基础和技术支持。

微电影迎着天时地利,从诞生之日仿佛就已经进入了黄金时代,它成为广告商、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站共同盈利热捧的新兴片种,为更多年轻、新锐的导演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从美学价值来看,在泛娱乐化和全球化的媒体生态环境下,微电影似乎找到了一种商业与艺术、传播与美学彼此博弈的平衡点,来自不同机构和公司的微电影创作者,共同探索着网络影像叙事的多样化、风格化、个性化生存之路。

二、媒介特质与美学特征

(一)媒介特质

1.制作方式企业化

相对于中国传统电影的制作模式,微电影从投资到制作,更接近于广告。中国的电影投资主要来源于有财力的个人和电影公司,而微电影的投资模式是由企业投资并交给影视公司或者工作室进行制作。比如,著名的“十一度青春系列”微电影由中国电影集团联手优酷网共同出品,科鲁兹“全程支持”;而“四夜奇谭”是三星和新浪微博等多家企业跨行业赞助投资。不同于草根DV创作,微电影具有为企业服务的广告性质,这也决定了微电影较高的制作水准和影像品质。

2.广告植入常态化

植入广告是好莱坞商业大片运作的常规模式,但是这样的广告形式往往被运用得过于刻意,往往会使观众产生反感情绪。因为观众付出金钱希望欣赏到一场精彩的电影,自然不会希望自己的观影过程中夹杂着广告。然而微电影作为一种完全免费的影视作品,观众没有过多的消费心理,对于片中的植入广告的容忍程度也就远远高于传统电影。

传媒的透明与放大让植入广告变得越来越显眼,它本身所穿的一层外衣已经被媒体和消费者无情地扒下,植入广告不得不以另外一种肖像表现。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微电影”。

微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制作模式,广告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其剧本的创作流程。目前产出的绝大部分微电影都采用目标产品(广告内容)决定剧本的生产模式。剧本的创作在注重创意性、故事性等要素的同时,从根本上围绕着需要宣传的品牌和产品。

比如,腾讯在2012年推出的《兄弟》,短片讲述了主人公与三个好兄弟共同成长、一起圆梦的励志故事:一群有着共同飞翔梦想的少年成为情同手足的兄弟,迫于生活各奔天涯,但网络沟通让彼此的心离得很近。影片重点突出了“弹指间,兄弟永远肩并肩”的友情,在冰冷的现实生存中,网络让人们保留温情友爱与真诚沟通,这唤起无数网友的深层共鸣。短片适度融入了腾讯公司大部分核心产品,体现人们不同维度的社交需求,实质为一部包裹着剧情外衣的广告作品。这不仅仅是广告植入,而且几乎直接引用了广告片的创作模式,只是,微电影强调用更完整的、更具情感张力的故事满足观众的情感消费需求,代替说教式的、贴标签似的广告口号,以达到产品宣传和品牌推广的作用。

分析可见,微电影实为电影化的广告、广告化的电影,不过,微电影距离传统电影的范畴其实还有很远的距离,而更接近广告作品的范式与内涵。

3.传播途径网络化

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站在微电影的传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视频网站是微电影在互联网上的传播载体与制作方。这些网站上传、浏览、分享、下载的自由性,为网络视频、微电影的播出提供了平台。很多视频网站也都开启了投资微电影的计划,如筷子兄弟的《父亲》、跨界导演集合的“幸福59厘米”系列短片,均为优酷出品。

其次,社交网站是微电影传播的媒介。微电影的播出需要受众本身成为传者,达到“口碑”性质的传播。这种形式改变了信息传递的单向性,这样的传播就产生在社交网站上。2012年,中国微博用户的比例已经接近网民总数的一半,加上开心网、人人网等老牌的社交网络,和具有社区性质的视频网站,构成了庞大的网络社交圈。而微电影就在这样的社交圈中通过转发和分享,以乘数效应实现千万级人次的广泛传播。这种“病毒营销”式的传播,转发数量成几何数增长,同时引发无数话题与反馈,持续为微电影造势。

并且,由于不需要广告投放费用,微电影的预算主要集中在制作方面,大大削减了成本。同时,网络的包容性远远大于传统媒体,所以制作方可以更多的把精力集中在剧本本身的创作而非审核上。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微电影观影的时间和空间局限,只需要网络和终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轻松、免费地看到最新上映的微电影作品。这也是微电影有别于传统影像产品的一大媒介特质。

4.传播效果优越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创作模式与营销传播模式,微电影的传播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广告运作方式,它往往不需要昂贵的广告投放和推广费用,而大多利用网民之间的相互传播实现最大范围的覆盖。视频网站、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广告的发展,为微电影广告模式营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具备了比传统电视广告更丰富的内涵表达和更优异的传播效果。

显然,衡量微电影传播效果的单位不是票房,而是点击量和转发量。因此,微电影作为产品本身并没有盈利模式,而是和广告相似,通过广告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加产品的销量来使投资企业获得利润和回报。

2010年的凯迪拉克制作的微电影《一触即发》的宣传词则是“还没有上‘微博’?没听说过‘微小说’?还没感受到‘微’时代的魔力?”广受期待的首部“微电影”巨制《一触即发》向全世界影迷和网友掀开了神秘面纱,以“微电影”的独特身份加入《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等贺岁大片的角逐中。而就是这部微电影成功地推介了凯迪拉克汽车,影片中,吴彦祖在短短90秒内,在凯迪拉克赛威的帮助下,成功甩开对手,最终与合伙人成功交易。大片虽短,但情节丝丝相扣,人物生动鲜明,让人印象深刻。诸如“跳伞”、“追车”、“爆炸”等多种电影中出现的特技场面,给人震撼的视觉体验。这一部微电影成功地改变了80%的观影者对凯迪拉克品牌的印象,通过紧张的情节、好莱坞一般的制作,表现出凯迪拉克年轻、经济的一面。该片2010年12月27日正式全国首映开始,凯迪拉克的官方网站浏览次数竟过亿。可见,微电影的广告模式效应不可小觑。

从这一案例不难看出,微电影通过相对完整的情节和叙事,更能够把一个概念深刻地植入到观众的大脑中,相对于传统广告,微电影具有传播效果上的独特优势。

(二)美学特质

互联网的传播特质深刻地影响着微电影的故事编排、叙事策略、演员表演等诸多方面。小型屏幕的移动终端、病毒传播的特点和广告效果的规律,决定了微电影碎片化、细节化、节奏化的美学风格和特质。

1.叙事碎片化

随着微博的盛行,互联网时代信息碎片化的特点展露无遗。在这样的语态背景下,长篇的影片显然不适合于在互联网上传播。只有短小精彩、紧扣主题、创艺超群的影片才能够引发受众的主动转发。所以微电影的叙事特点集中在“微”字上,即碎片化的叙事特点。

首先,微电影的碎片化体现在其“时间容量”的“短”,一般情况下,主流的微电影最长的即42分钟的《老男孩》,其他影片的时间平均在10分钟以内,典型的如90秒钟的《一触即发》,2分55秒的《66号公路》,3分钟的大众银行微电影系列《梦骑士》、《母亲的选择》、《马校长的合唱团》,5分27秒的姜文的《看球记》等等。影片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兼顾吸引观众和广告宣传的两个作用,这就需要选题切入点小、故事简单、巧设悬念、加入幽默元素和渲染情感。

其次,剪辑方式碎片化,实现影片较强的节奏感。比如,在“四夜奇谭”中的《指甲刀人魔》一片中,导演曾国祥在影片开始阶段做足了悬念的戏码。在开场的一段对话后,周迅饰演的李凯仪对男主人公说出了自己是“指甲刀人魔”后,导演剪辑出一段男主人公被送医院抢救的镜头,手术刀、无影灯和男主角的惊恐表情快速切换,给观众一种指甲刀人魔是杀人犯,男主角深陷危险之中的错觉。另外,由于预算和剧本的限制,大多数微电影都采用实景拍摄,画面精美程度可想而知会打折扣。例如“十一度青春”中《李雷和韩梅梅》一片,有一半的场景发生在小的食杂店里边,正常拍摄和剪辑方式会使画面单调乏味,所以导演就选择了充分调动机位,一段对话运用多个机位拍摄,不重复,加快剪辑率,有意地回避预算所带来的缺陷,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为微电影剪辑的碎片化趋势。

2.摄影技术简单化

首先,微电影的摄影器材与传统电影截然不同。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微电影是用传统的135胶片拍摄,而大部分微电影都选择了高性价比的DSLR。低成本的摄影器材大大降低了拍摄微电影的门槛,也很大程度上缩减了拍摄微电影的预算。例如,《老男孩》、《青春期》等微电影,都是使用佳能的5Dmark2拍摄,经过后期处理过的效果经过视频网站压缩和电脑屏幕播放,已经可以达到向传统胶片胶转数码的效果接近的水平。唯一遗憾的是5dmark2采用的是H.264的压缩格式,与老牌数码摄影机品牌ReD公司的产品ReDone的R3D格式有很大区别。在后期颜色处理上,时间码记录上还存在着很多缺陷。

更有大胆的电影人用时下流行的智能手机进行拍摄,同样能够拍出精彩的短片。韩国导演朴赞郁的作品《波澜万丈》就是一部长达30分钟的完全使用iphone拍摄的电影,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在电影院上映的手机拍摄的电影,在业界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在摄影风格上,微电影摄影师会选择比电影更小景别的构图,这样的方式来源于微电影播出终端的特点,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小屏幕的载体上播出,需要更小的景别来看清演员的表演。但是,由于记录设备的低成本化、高性能化,原来适用于网络视频、网络DV短片的灯光美术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由于画质的精细,DSLR拍摄对于灯光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在许多微电影的制作预算中,灯光的租金甚至要高于摄像机,这也是一种成本的有效利用和转移。

同时,微电影的拍摄模式更接近于电视剧,由于摄影器材的价格较低,很多对话场景都可以使用双机甚至三机以上进行拍摄。这种拍摄方法可以有效的缩减前期的拍摄时间。

3.故事的创意性

微电影在叙事上往往追求话题性与创意性,注重故事的选择方式和组合方式,“想别人所未曾想到,拍别人所未成拍过”的制作模式成为微电影在创作上的一个特点。

比如,微电影《幸福不苦》讲述了丈夫帮助妻子花花减肥的爱情故事,短短的6分钟让我们一起追忆恋爱时的时光。《天堂午餐》讲述了儿子给去世的妈妈做了一顿其盼望已久的午餐的故事,从一个我们从未留意过的视角去怀念母亲。创意对于微电影的叙事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甚至这个故事创意左右着微电影的传播效果和点击率。

4.音乐原创性

同样,囿于传播媒介的限制,微电影在声音、音效的创作上相对来说比较粗糙。因为最终的播出媒介,最多是家中的台式电脑接出来的双声道立体声印象,很难想象有人为自己的电脑接上5.1系统的环绕立体声。所以,在微电影的拍摄中,首先同期声的收取并不用太复杂的大型设备,一般的挑杆话筒完全可以胜任。在后期的创作中,对于音效的修饰也不用太过精致。反而在原创音乐的创作上比较注重,再以《老男孩》为例,筷子兄弟在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的同时,更留下了一首KtV中脍炙人口的同名歌曲。在推出微电影的同时,与原创歌曲相辅相成,互相构成宣传,二者都得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很多观众因为歌曲对微电影印象深刻。

综上所述,微电影的“微美学”体现在叙事的碎片化、摄影技术的日常化、故事的创意性和音乐原创性这几个方面。于细节中放大生活,于故事中传达真情,微电影以小见大,以“淡墨”画“浓意”,这是微电影“不微”的美学追求所在。

三、微电影未来发展趋势

2010年以来,中国的微电影蓬勃发展,作品数量大幅度上升,同时也有精品出现,并将形成独立的市场和营销模式。微电影的前景值得期待,不仅因为这是一块新大陆,既不与传统电影竞争票房,又不可能像传统广告一样全片登上电视,减少了很多外界压力;更是因为微电影既能给企业创造广告效益,又能使观众获得享受,是一种双赢的产品。未来微电影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创作主体多元化

2012年4月20日,中国传媒大学名牌学生活动“全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作品大赛”正式更名为“首都高校国际微电影大赛暨全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大赛”并召开了启动仪式。比赛受到教育部、文化部和各大影视集团的支持和重视,这充分体现了微电影在未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微电影由于成本低、需求量大、门槛低,年轻导演因此拥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而且这个大门向所有热爱影像的人敞开。另外,优胜劣汰的互联网竞争机制,虽然竞争激烈,但是相对公平,无论是新锐青年还是资深导演,拥有的都是视频网站微博这样相同的传播媒介,在这一创意产业领域中,垄断相对不容易出现。这非常有利于年轻导演的进步和电影事业的发展,微电影成为很多优秀的年轻编剧、导演、演员们起飞的平台。

在微电影发展繁荣的大环境下,微电影创作主体的构成变得丰富:从专业广告策划、生产机构,到经验丰富的专业影视制作公司,从独立导演到在校学生,只要具有优秀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微电影就能让作者脱颖而出。这些各具优势、个性鲜明的创作主体,将给日益壮大的中国网络影视行业带来了百家争鸣、千姿百态的繁荣图景。

(二)推动行业结构调整

不同于传统电视、电影行业,微电影始终以网络作为自己独立的市场依托,无论制作、宣传或是播出、盈利,都与网络密不可分,随着微电影行业的发展壮大,网络影像传播的市场也将日益完善成熟,直接对传统电视、广播市场构成威胁。因为,从宏观角度来看,影像产业的市场份额总额是一定的,微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势必会间接影响到电影与电视的市场份额,因此会推动电视、电影产业的结构调整。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里分一杯羹,传统媒体势必要发挥特色优势,精准定位受众与市场,实现差异化生存,进行有效的节目内容改造与创新。

微电影影响力延伸至传统媒体将会是今后的一大发展趋势。虽然不可能完整地将某部微电影转移到电视的广告时段播出,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微电影反攻电视的苗头。腾讯的《兄弟》就有电视广告的版本,并且广告最后提示观众去互联网上观赏全片。这似乎已经变成了电视广告为微电影做宣传的一种范式。

(三)营销运作产业化

2012年2月,国内目前最大的微电影投资公司华影盛视提出的国内首个微电影基金成立,基金致力于鼓励更多的优秀微电影剧本创作,总规模超过1000万元。微电影产业已经彰显出了有力的利益前景,华影盛视在今年预计将有超过50部微电影拍摄和投放市场。在华影盛视Ceo赵雨润看来,最理想的结果将是全年能有超过300部微电影的产量,公司还计划在各大视频网站推出现微电影院线,专访播放各类微电影,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微电影这个小产业所蕴含的无限商机,正在成就不少人的大梦想,微电影产业化运作逐渐成为一种可能。

微电影行业前景篇4

关键词:新媒体;微电影;医学教育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在现代的新媒体环境中,各行各业均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教育教学的形式也随之有一定程度地改变。医学书籍种类内容多、医学知识点繁多复杂,初学者难以找寻其中蕴含的规律,建成完整的体系进行记忆,这些特性造成我国在校医学本科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的现象,而微电影这一顺应时代要求产生的新兴影像形式,其互动性、灵活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可缓解医学知识本身的枯燥性。因此如何将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更好结合,开创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教学模式,创作出更好地满足医学教育教学要求的优质微电影,显然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教育部门以及医疗相关机构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

1新媒体时代下微电影的发展

1.1新媒体

媒体是指人借助用来在两者之间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新媒体简单来说是一种环境。其在狭义上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广义上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顾名思义,新媒体泛指利用电脑及网络等相关的传播新技术,在传统媒体形式的基础上,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产生的质变。其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互动性强并且搜索便捷等诸多优势,为各行各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1.2微电影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大约于2010年之后开始进入大众的眼帘并渐渐流行起来。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其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微播放时长、微制作周期、微规模投资等特点且拥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微电影可以看做是“碎片化”的电影,人们可以通过微电影来精练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某种思想、情感或展示某些事物,微电影的拍摄和内容相比于电影来说更自由化和多样化[1]。

1.3微电影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互联网+”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冠以“微”字事物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在快节奏的生活推动下,微电影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微电影因其具有互动性、灵活性及实时性等特点,而与当前形势下人们碎片化的娱乐方式相契合,可以在短暂的休息时光中接收到较为完整的信息,并可以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故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与欢迎。观看浏览短时间的微电影成为人们日常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方式与娱乐形式产生了较大改变,微电影这一新兴的影像形式依托新媒体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并渗透到生活的诸多方面,并对传统视听传媒产生的深刻影响。互联网和视频门户网站的快速发展为微电影的播放和传播带来便利。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大众的时间更趋于碎片化,大家更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到更为全面的信息,微电影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则充分符合了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习惯。微电影最初主要用于商业宣传,随着微电影不断走进大众的视野以后,其被赋予更多形式,内容上也不仅仅用于商业宣传,如科普微电影、教育微电影、公益微电影等等。只要更加注重创作团队的专业性、培养微电影方面的人才,拍摄出更具专业化的微电影,微电影这一新媒体孕育而生的新兴事物在未来可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形式,并用于更多的生活领域[2]。

2新媒体时代下医学教育教学现状

2.1医学知识技能学习现状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探索性、学术性都很强的学科,其知识涉猎广、专业名词多,知识点细密繁杂,医学学科分科精细,科目多。据统计,一个医学生所需研读的书籍摞叠起来的高度超过了正常人的身高。医学专业课程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专业性极强。医学生既需要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又需要熟练临床操作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信息量大且88抽象的医学知识与长期专业且枯燥的实践操作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学习耐心缺乏。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出现授课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等现象,都成为医学教育教学的障碍。例如在临床技能操作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实践操作与技能培训环节,不仅使学生们的学习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普遍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2.2我国医学教育教学领域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教学多以开设医学课堂教学为主,而教师讲授的授课形式单调,限于学时,可指导的学员有限,适合学校和小群体的培训或者单纯理论知识讲授,对教学时间、教师及学员的数量有要求[3]。同时,局限于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师生课堂互动不佳,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佳,很大程度上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现因材施教,既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使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的教学效果。此外,当前医药教育模式多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方法以知识灌输式为主,实验教学隶属于理论教学,课程考核以记忆内容为主。学生学时多、负担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不足,存在教育模式观念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判断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4]。因此,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仍是我国医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现阶段,部分医院为有效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理解能力,在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如在手术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真实的手术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直播,让医学生可以同步观摩与学习手术过程,让学生可以仔细观察手术的每一个细节。同时,现代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模拟患者心跳声、肺部呼吸声音和语音震颤声等人体脏器声音,既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的临床操作技能。

3新媒体时代下微电影在医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3.1微电影顺应信息时代潮流发展迅速

在新媒体时代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更迭也不断加快。现代人在信息知识的获取中更加倾向于提高效率和缩短时间。而微电影作为微视频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因其耗时短、剧情寓意丰富、生动有趣等特征更易被所大众接受。焦明光影微电影分析报告中指出:微电影受众平均每周在网上看视频花费时间为10.2小时,在线观看微电影的比例迅速上升,占比高达95.4%;找到需要的视频资源后,下载观看的用户占比47.6%。微电影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微”上,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微电影在整体内容结构上与普通电影并无二致,区别仅在于时间的长短,这鲜明的特色就要求其在有限时间内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吸引人的内容[5],使微电影具有趣味性这一性质。个性化是微电影的一项重要特质。微电影追求一种个性的、“出乎意料”的表达方式,以最引人注目的形式,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注意力,与当前人们碎片化的娱乐方式相契合[6]。

3.2微电影在医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兴起

因微电影的独特性,其经常作为文化传播、教育的一种手段。现如今,还可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应用于多种学科的学习。据查阅资料发现,微电影教学法的正式概念最早是由孙叶飞于2013年提出,其应用于思政理论课教学[7]。之后,微电影教学法开始慢慢发展,不仅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手段,还逐渐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如在医学教育教学领域,微电影教学法在专业必修学科方面应用不多,主要用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史的学习、医学英语培养等方面。微电影集语言、动作、音乐、场景等多元化元素为一体,激发学者的发散性思维,加深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印象。例如微电影《黄金六分钟》对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的效果十分理想;又如近年来的作品———《人间世》,以医院为拍摄原点,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选择,所展现的是真实的社会现实,引发学者对医者职业道德的思考[8]。微电影的出现给医学知识的教学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目前,微电影教学法仍处于萌芽阶段,其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都有待深入研究,所以微电影在医学专业学科方面的应用还有待开发,潜力很大。

3.3微电影应用在医学教育教学领域的优势

3.3.1医学知识电影化,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医学知识内容抽象复杂,医学技能操作要求高,在学习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例如成功体验感少导致缺乏施救的自信、学习问题无法解决导致学习兴趣逐渐减弱等。把抽象化医学知识与微电影进行结合,利用微电影的趣味性内容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综合心理学、教育学和电影艺术学,创作创新型医学教育教学微电影。丰富剧情和场景,让学者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通过观看微电影来帮助提升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可为相关教育行业提供新思路。3.3.2穿插生活的常识,实现知识互融效果。在每期的微电影中,可以在主线剧情的基础上辅以其他医学小知识和生活常识,实现知识的互融。以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为例,当主线为心肺复苏抢救时,则可以利用不同需要心肺复苏的抢救场景来穿插不同的小知识。一氧化碳中毒可以穿插使用煤气时的注意事项,溺水可以穿插防溺水和进行心肺复苏前相关抢救措施等。以不同的场景可引起学者对不同突发情况的联想与思考。3.3.3知识视觉形象化,激发兴趣提高记忆。美国研究发现由普通的听讲模式转变为运用声音和图片的模式可将学习内容留存率由5%提升至20%。所以,将繁杂难记的医学知识与生动有趣的微电影相结合,将抽象的医学知识视觉形象化,有利于增强记忆,有助于对知识的快速掌握与学习[9]。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兴趣,对观察力、判断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形成、发展和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兴趣是人类跨入知识殿堂的向导,也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有研究证明知识视觉形象化能提高学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以一个班级为实验对象,进行微视频英语教学后总结发现全班学生都认同微视频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证明了微视频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听力与写作技能[10]。3.3.4改进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教学方法。目前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有教师授课传统模式、多媒体培训模式、人工模型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通常地点、人数受限大,耗时长;单纯多媒体模式的视频通常由任课老师在网上下载,其时常会有声音卡顿、画质粗糙,情节方面缺乏生动性,整体与课本知识不够连贯,缺少系统性等问题,给复习带来不便。而微电影不仅是作为符合现代碎片化时间安排的一种文化娱乐产品,还可以应用于教学活动,通过网络视频平台科普和传播医学知识。趣味微电影教学法是一种通过与当代大众媒体发展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利用丰富的剧情将知识连贯起来。它针对某一课程主题进行情景设计和角色扮演,经过导演、编剧、摄影、剪辑等工作,最后形成趣味创意的微电影作品可以给医学教学教育、培训和研究等提供新思路,启发相关行业推行符合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助力国家健康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3.3.5促进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微电影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传播形式,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形式,将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融为一体。微电影教学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可以让教学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自己的教学风格相结合,达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既增强课程感染力与吸引力,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获得感,从而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相比传统教师讲授的授课形式,同学们更乐于接受新的媒介传播形式,而微电影表达内容可见、可视、可感、可知,让学生在学习、感知、领悟、赏析、深度分析和解读微电影表达内容的过程,既能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并掌握繁杂的医学知识,还能增强其理论思维能力,也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电影文化的精髓,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医学使命感增强,对医生这一岗位有更多的了解与理解,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微电影行业前景篇5

影视美术设计之于微电影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前期分镜构图设计到拍摄中的服装场景的整体美感,直至电影后期对影片的调色美化,是贯穿始终的对于色彩、线条、构图的有机结合。微电影搭载新媒体而生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而网络的普及是其产生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此微电影中的影视美术设计还应揣摩网络用户的审美偏好,迎合市场的同时倡导真善美的审美导向。

二、应用范围

1.分镜构图参考

在拍摄之初,导演往往会对一些关键场景预先设计好分镜形式,但导演往往考虑到的是镜头的表现力以及画面的张力,对美感往往欠缺考虑,这时就需要美术指导提供参考意见,增强画面的美感和和谐感。

2.角色造型

微电影受限于播出时长,相对于传统电影,角色的各方面信息能够展现的时间就相对较短,因此,需要有切合角色信息的造型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场景的冲突等等,同时还应注重角色造型的一些细节变化展现创作团队的匠心。与传统电影相同角色的造型主要是服装设计与化妆造型两个方面。

(1)服装设计。微电影受限于资金、收益渠道、制作周期等因素,服装设计的主要途径是成衣搭配及改造,需要的相关人才数量较少,涉及古装、欧美、奇幻等元素时,需要服装设计师进行相关设计并量体制作。

(2)化妆造型。微电影的化妆造型流程与传统电影流程相似,如果电影节奏紧凑、时间跨度较短,妆容设计变动就小,如果微电影时间跨度较大,但拍摄周期又相对短暂,则对化妆师的化妆造型技巧有着较大的挑战。

3.场景设计

目前的场景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现实场景,另一类是特效场景。通常时装电影、古装电影及一些室内电影多应用现实场景,而科幻、魔幻的电影则会考虑应用特效场景。微电影的微字取英文“web”的谐音,并不是指所有微电影都是小成本小制作,在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考虑应用影视4D技术来设计微电影中的一些场景,将微电影的类型丰富化。

4.道具设计

精良的道具对于烘托微电影整体氛围、增加电影的真实感和精致度有着重要的作用。道具一般分为陈设道具和戏用道具,陈设道具顾名思义指摆放于电影场景中的道具,戏用道具则是演员随身道具,如推着的自行车、手拿的刀剑等等。道具的设计与场景设计是一脉相融的,美术师在设计好场景后,对道具的风格、细节也会有了一定的把握。美术师根据道具的不同用途,对道具进行分类设计,一些需要制造的道具,需要美术师绘制图纸甚至绘制精细电影原画,同时还应对道具样品进行审核,以达到完美效果。

三、影视美术设计的作用和影响

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视觉传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美术设计的主要作用在于完善电影的视觉效果,使电影的视觉效果与剧情、音乐、表演相互辉映相互融合。美术设计之于微电影主要的作用在于场景气氛的渲染、色调对于情感的烘托以及电影整体视觉效果的升级等等。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美术设计对于场景气氛的渲染作用可圈可点,例如战斗场面中对垒两军的服装设计,金银二色的盔甲对比明显,展现了唐王朝的奢华也突出了主角的孤立无援,而电影灰蒙蒙的天空则是电脑特效做出的特殊场景,也渲染了战争的惨烈气氛。微电影《父亲的信》中,运用较多的是道具对于气氛的渲染,独居老父亲家中成双的生活用品、父亲收藏的去世母亲的睡衣、父亲赚零用钱摆的小摊、舍不得买水用来灌自来水的水瓶、攒钱买下来给去世母亲的生日蛋糕,道具虽然常见但摆放的位置体现出来电影美术师的功底,将父亲孤独的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动画微电影《冰雪奇缘:生日的礼物》通过用色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姐姐艾莎的着装和布景都是蓝色,烘托爱莎的境遇以及性格,妹妹安娜的服装和房间风格则为暖色,发色也是红色,展现妹妹热情的性格并烘托生日的气氛,在姐妹一起准备生日的时候,服装也换成了绿色为主色调,寓意希望和生机。客观来说,微电影有着资金和技术的不足,但为了达到视觉效果和整体的电影艺术目的,应用细致精妙的电影美术设计技术可以提升微电影的制作精良程度,为后的利润回收做好铺垫。

四、结语

微电影行业前景篇6

“导演,客户觉得,母亲骑自行车带儿子去公园是很重要的段落,麻烦你拍的时候,让母亲骑车骑得感人一点。”

“导演,毕竟客户花了钱,所以希望多看到自己的产品是可以理解的……”

“导演,产品在每个场景都出现一下……”

“导演……”

这就是现在大部分所谓的定制微电影或者商业微电影,这种东西,基本上跟电影没什么关系。很多人一直对微电影的前景很悲观,觉得微电影就是花了更少的钱拍了更长的广告,说的没错,微电影这么弄,是没有前景的。

微电影,本来就是人造概念,拿出来忽悠人的,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无所谓,名字怎么叫,只要东西拍得棒,这个概念就立得住。然而有些打着新媒体旗号的公司还是或多或少用着老概念,就是做广告、做宣传片的理念——一切为了服务客户。这个理念放在原来,绝对没错,人家掏钱就是买个自己爽,不管观众愿不愿意看,好歹自己图个乐呵。做这个,眼里不需要有观众,心中有客户、有产品,就够了。

说回微电影,这个概念立起来,好歹沾了电影两个字,电影是什么,给谁看?说到这,问题就很明了了,做电影到底是讨好投资方?还是讨好掏钱买票的观众?

传统的电影,投资方掏钱,但却不是客户,尽管投资方跟制作团队也会有矛盾,也会跟导演、编剧闹个不愉快,但是人家可不是图自己爽(也有图自己爽的神经病,基本都是赔钱货),他们是生怕惹怒了观众,观众才是客户。微电影呢,投资方变成了客户,观众是什么?不知道,观众变成了身份难以判定的黑户,他们具有电影观众的观影属性,但是没有电影观众的消费属性,既要让他们看,但是看了也是白看,所以每一个做微电影的团队都在面临一个几乎很难解决的问题——如何同时讨好客户和观众?

从制作动机的角度来看,不得不承认,微电影就是广告,所以客户还是老大,但是从传播途径来说,观众绝对是要讨好的,否则,要么没人关注你,要么大家看完讨厌你。这个画面多么熟悉,大家忍耐着看了十分钟,发现一瓶饮料男一号喝完女一号喝,女一号喝完男二号喝,于是愤怒的注册一个账号,在评论区留下一句问候创作者家人的话,关掉窗口。

太明显的植入,容易引起网民的不满,所以微电影更适合做品牌理念的植入,商家或者公司总结一句自己品牌的核心理念,然后交给制作团队(讲故事的人),他们有了这个理念,就相当于有了命题作文,故事不难编,产品尽量少放进去,剧情需要,合理露出—下。假设得到了XX可乐的宣传口号“爱,存此刻明了”,就可以设计一段“暗恋学姐很久的学弟帮着学姐修电脑,孤男寡女同处一室,屋里有点热,学姐从冰箱拿出一瓶可乐,喝了一口,随即可乐递给学弟,学姐坏笑着看着他,学弟虽然心跳加速却故作镇定地喝下一口,旁白起:这也许就是我和学姐的初吻”这个画面就没有违和感,很青涩、很暧昧,××可乐只是一个小道具,而且推进了人物关系。故事讲好了,片尾加一句“××可乐全程赞助。爱,在此刻明了”,多大气上档次,比在每个场景塞产品洋气多了,不敢把赞助放在片尾的片子,说明连制作者都知道不会有人能忍着看到结尾的。

比较尴尬的事情,很多客户可能是苦于完成年度任务,所以来不及总结概念就赶着要做一部片子,这个时候,制作团队只能根据客户说的“要感人”“要温馨”“要大气”来写点有的没的,然后着重写上“此处拿着贵公司的产品,会有特写镜头”。这就是怎么制作一部“商业微电影”的使用方法,呵呵,没错,就是这样。

优酷网之前做的《十一度青春》《不可能的可能》等一系列基本上故事由制作团队自己把控,客户不会直接干预,影片以讲故事为主,最后植入的是品牌概念,反响就不错。2013年优酷主推的《万万没想到》也是先做内容,再谈植入。

微电影行业前景篇7

原来,金宝汇正在拍一部名为《定制珍爱》的微电影,这对男女正是其中的主角,他们已婚10年。这十年,她默默地付出;如今的他,事业有成。在女子生日这一天,他约她到金宝汇购物中心,享受完美极致的一天,为其定制了一份专属于她的珍爱礼物。这部微电影的首发仪式选在5月19日——金宝汇购物中心三周年的店庆日。

高端品牌和高端商场纷纷爱上微电影

“今年是金宝汇三周年,拍摄金宝汇首部微电影是庆典的重头戏之一。”金宝汇购物中心市场部经理徐丽说,如今,不少国际一线品牌已把微电影作为一种新营销方式,如LV、prada、卡地亚等,反响都很好。

徐丽认为,把微电影作为一种新营销方式未尝不可,尤其针对宣传高端品牌。首先,在中国,高端奢侈品消费者要比西方的消费者年轻20岁左右,年龄趋于年轻化,其次,一些欧美高端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相对较短,且中西方的品牌文化还有待融合,所以在品牌传播方面,无论是品牌还是购物中心,都应尝试新的传播方式。这样更能全方位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需求。

去年年底,金融街购物中心也尝试着拍了一部名为《苏菲是谁》的微电影。

“效果很不错。”金融街购物中心企划总监鲍简介绍,《苏菲是谁》一上线,短短两天时间内,就引发了网友上万次转发和评论。至今已有数十万的播放量。鲍简认为,无论是报纸、电视、户外或者地铁广告,受众都是被迫的,似乎不得不看,因为它就在你面前,而微电影不同,它放在视频网站上,有兴趣去了解的人才会点击,还可以评论或转发,受众的自主性较强。

“纯广告大家都不爱看了。”中联博德公关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祚成介绍,电视广告一般按秒算钱,所以都很短,分5秒、15秒、30秒、1分钟等几种,其中15秒、30秒是最常见的,1分钟的非常少。因为时间太短,为了达到广告效果最大化,只能展现最核心的产品信息或企业形象,难免生硬。

通常而言,微电影指作品时长在3-30分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适合在新媒体上观看的视频内容。“微电影具有故事性,可以轻松巧妙地植入广告信息,从而赢得更多人的参与支持。”叶祚成说。

网络营销成品牌推广的首要阵地

目前,微电影除了放在企业的网站或微博上,一般会被上传到各大门户网站的视频频道或专业的视频网站上,如新浪视频、搜狐视频、土豆、优酷、56、爱奇艺等。让网友免费点播。

有人把2005年胡戈炮制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视作国内微电影的“鼻祖”。

但微电影广受追捧还是从去年开始。据统计,2011年,有2000多部微电影在各大网站上线,其中,大部分火爆的微电影都带着商业色彩,比如《老男孩》,在影片中植入了汽车厂商雪佛兰旗下的科鲁兹这款汽车。

而吴彦祖“领衔”的微电影《一触即发》则被认为是第一部“微电影整合营销”案例,其中植入了凯迪拉克。“与在电影或电视中植入广告相比,微电影是典型的小投入,大产出。”灵思沸点媒介中心媒介总监王越介绍,微电影的制作费一般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果拍好了,传播范围是很可怕的,比如《老男孩》单集最高播放3987万,站外引用超过2659万。而由灵思制作的《微博有鬼》系列最高播放已经突破1亿。

新生的消费者习惯在网上获取信息,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1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到3.01亿,几乎占到网民总数的2/3。可以说,网络营销已成为品牌推广的首要阵地。

微电影的商业潜力和价值日益明显

如今,微电影的商业潜力和价值也越来越明显,它不仅价格合理、受众年轻,还能让企业讲述品牌故事,传达品牌理念,因此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标准的营销配置。

“在品牌之后,商场拍微电影势在必行,因为受众范围广,大家又喜欢看。”叶祚成认为,像金宝汇、金融街这种致力于引领生活方式的高端商场,肯定会先行一步。

一部微电影的拍摄,要有导演,有演员,完全是专业的,一般不会让企业员工客串。只是场景会放在企业或购物中心里。

微电影行业前景篇8

[关键词]微电影新媒体发展趋势

2010年年末,被称为史上第一部微电影的凯迪拉克《一触即发》,开始让微电影的风暴“一触即发”。2011年,伴随着《老男孩》、《66号公路》、《指甲刀人魔》等一批口碑之作问世,微电影的概念逐渐为观众接受和熟悉,并且愈加春风得意,红红火火,以至2011年被称为微电影元年。而如今微电影更是进入了大发展之年,各家视频网站纷纷推出微电影系列,争先恐后,跑马圈地:搜狐以黄渤、李光洁、黄磊等七位明星为导演,推出《七电影》计划;爱奇艺以西安、广州、台北、成都、青岛等城市为拍摄地,主题由导演自选但要求拍出各城的独特气质,形成“城市映像”系列;优酷则拉来顾长卫、许鞍华、金泰勇和蔡明亮等导演,推出了“美好2012”微电影【2】。微电影的出现掀起了一股热潮,微电影已经成为了网络时代的新宠。

可是与微电影制作炙手可热的景象不一致的是,如今行业内对于微电影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位和一个准确的定义。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通常而言,微电影指作品时长在3-30分钟,有完整故事情节,适合在新媒体上观看的视频内容。著名导演陆川却认为微电影就是由以前的短片演变而来,只不过微博诞生后,短片也赶时髦换了个“微电影”的新名称【2】。那微电影到底是换汤不换药的DV短片,还是浓缩版的电影,抑或是电影和广告联姻而产生的产物呢。要分析微电影,还得先看看孕育微电影产生的土壤。

一、微电影兴起的背景

1.技术进步让影视制作平民化成为可能

影视拍摄与制作在早期,因为设备的昂贵和操作上的复杂使其使用范围一直限制在专业领域,并无缘用于民用领域。而随着小巧方便,便于携带且价格适中的的DV摄像机的出现,以及计算机非编系统的普及,影视制作终于走下了神坛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当中,目前使用DV来进行各种影视创作的人群不断扩大,数码影视的创作已经进入到一个平民化,大众化的时代。特别是近几年能拍摄高清短片的单反相机的出现,使得平民化的影像制作在质量上更上了一个台阶,微电影就是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下应运而生。虽然在微电影的拍摄制作群体中不乏专业团队,但学生和业余爱好者等草根制作者借着新技术也能拍出毫不逊色于专业人员的微电影,且这类微电影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

2.快餐文化导致了人们对碎片化信息的需求

快餐一词出现在西方,指以麦当劳、肯德基等为代表的快捷食品,有着便捷,节省时间的特点。而快餐文化就是指人们追求通俗,短期流行的,不注重积累和内在文化内涵的文化潮流现象。它是一个特定的范畴,主要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现代化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消费的,大流行的,短暂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3】。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在人们日益增快的生活节奏中,任何冗长的深刻的文化产品的消费都成为了奢侈,人们不再捧着厚厚的书本仔细研读,而更愿意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等新媒体去快速地浏览一些短小简洁的信息,微博渐渐取代了传统博客,微小说的出现也让人们眼前一亮,而微电影这种免费的、灵活的、短小精悍的形式符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尤其受到年轻观众的亲睐。

3.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让“微”风更盛

今年2月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随着国内网络环境的整体提升和视频网站、3G网络的发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已发展到4亿的规模,视频网站急需海量的视频内容,而传统的影视剧版权价格又直线飞涨,相形之下,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题材和时长均适合网民观看的短片则脱颖而出,成为视频网站们的新宠。今年“限娱令”、“限广令”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执行,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广告商从电视台转战到了网络视频行业。面对广告商的亲睐和受众对优质内容的渴求,商业微电影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故事情节巧妙融合的特征恰好满足了两方的需求。

此外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达也为微电影的传播创造了快捷和便利,微电影短小的篇幅符合了微博用户快速获取信息的心态,在观看之后用户将优秀的微电影通过微博转发等方式进行分享,更加扩大了影响力。

二、微电影的身份辨别

微电影的“微”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时长上的“微”,二是投资规模上的“微”,三是制作周期上的“微”,光就这几个“微”的特点而言,似乎还难以区分微电影和传统的DV短片的区别,那是否真如前文所提到的,微电影只是换汤不换药的DV短片呢。DV短片以其平民化视角,草根化制作为人们所熟知,而微电影中的“电影”二字决定了微电影在诞生之初就具备了电影化的高端气质,所以在制作水平上微电影要比传统DV短片要更加精良,在拍摄水准和要求上都要与电影更加接近。除了在质量上的区别之外,微电影与新媒体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是其与DV短片的另一个区别,微电影之所以要“微”,就是为了适应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的播放,可供人们在移动状态或者短时休闲状态观看,甚至可以说微电影是为新媒体而生的,而DV的传播途径则更加宽泛一些,可以在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进行传播,也可以在学校,酒吧等公共场所进行播放。

如此看来DV短片与微电影的关系并不亲近,那微电影是否就如字面上所言是微型的电影呢,似乎也并不如此。微电影身上具备了电影和广告的双重基因,专业化的制作和社会化的传播是微电影的固有特点。微电影的出现带来的不光是一个新的概念,还带来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从目前看来,大部分微电影的主要制作方多为视频网站或者是广告主,如益达的《酸甜苦辣》系列,优酷网和中国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11度青春》系列等等,微电影的广泛传播力和较为巧妙,软性的宣传方式吸引了众多的广告主,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为行业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大好的形势下,微电影的发展仍然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微电影面临的困境

1.广告化过于严重

由于大多数微电影的投资都来自广告品牌的赞助和冠名,在创作上难免受到一些限制,有少数的微电影能够实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完美结合,将品牌理念和产品功能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而不至于突兀,但很多的微电影由于在剧作阶段缺少巧妙设计,硬生生地把产品植入到毫无关联的剧情中去,使微电影成为加长的广告片,长此以往观众势必会对微电影产生戒心,使得微电影的发展受到限制。

2.质量良莠不齐

微电影的制作相对比较简单,进入门槛较低,在许多视频网站都能找到大量以微电影自称的视频短片,制作粗糙,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些甚至用色情和暴力来当做噱头吸引眼球,产生这样状况的原因之一是目前国内视频网站的自制剧,微电影都是靠自觉完成内部审查,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内容进行监管,这样久而久之,微电影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控制。

3.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

目前微电影的盈利模式除了常规的广告植入和赞助商冠名之外,还缺乏其它的盈利手段,如果微电影要成为一门产业的话,就必须要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对此,一些视频网站已经在进行探索和寻找,今年4月,华谊兄弟宣布携手中国电信共建国内首家付费微电影微剧频道。而华影盛视的最新音乐微电影《我多么怀念》则以公开报价的方式出售,酷6网买下了首播权,华影盛视等微电影出品方也从广告商之外的下游获得了资本回报。用户付费和出卖版权等盈利模式虽还不成熟,但对商业模式的探求对于微电影成为成熟的产业来说具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微电影作为新兴事物,是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下的产物,微电影的独特魅力给广大的观众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也给影视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提高微电影的质量和价值,让微电影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让微电影这一文化产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应,这样微电影才能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微电影:碎片化传播时代的新势力》北青网2012-5-8

【2】《微电影遭品牌广告挟持弊病丛生》新京报2012-5-19

【3】百度百科:http:///view/394523.htm

微电影行业前景篇9

微电影的媒介属性

事实上,“微电影”这一概念最初也被称为“网络电影”,而这种原本由业余电影爱好者制作的、有完整剧情的、时间较短且在网络上传播的小成本电影成为微电影的先行者。此后,类似的“网络电影”不断出现。尽管目前微电影发展迅猛,但学术界对微电影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只是对微电影有一个共识——能够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碎片化生活状态下观看的短小视频。探析微电影的媒介属性得从微电影自身的特征说起。

微电影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是“四微”。一是微放映。微放映是指微电影的放映时间和传统电影的放映时间不同,微电影的放映时长一般在半个小时之内,大多为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间。其实在2000年微电影就已经出现,当时英国的“十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邀请戈达尔、陈凯歌、贝尔托鲁奇等15位世界知名导演拍摄了影片《十分钟,年华老去》,虽然整个电影长度为150分钟,但却由10个小故事构成,每个小故事仅为15分钟,每个故事分别从不同的层面阐述“年华老去”这一主题,其实这种影片也可以看做是微电影的前身。

二是微容量。由于微电影受时间限制,并不能表现非常复杂的故事内容,所以微电影呈现出来的大多是情节较为单纯的精致故事。在编剧看来,微电影显然不能像传统电影使用多条线索叙事,人物关系也不能复杂,这就决定微电影要脱离以往电影表现出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等宏大主题,在题材上以反映婚姻爱情、青春回忆、时尚先锋、公益环保、商业定制等为主。

三是微制作。因为时间和容量的原因,微电影的制作成本并不高,通常是控制在几万元之内,制作经费上百万已算是大投资。当然,微电影也给导演正式拍摄电影提供缓冲期,而这个缓冲期也促使导演认识自我和考验自我,如果新导演一开始就拍摄电影长片恐怕会导致很多影片夭折。

四是微平台。传统电影总要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审核之后才能在院线放映,但是微电影并不需要通过这些手续,只要制作完成就能传至网络平台,通过平板电脑、手机和电脑等终端就可以观看,而这种便捷的观看方式也同当前受众快餐化和碎片化的生活节奏相吻合。

从上述特征来看,微电影虽然和传统电影形式不同,但其本质就是电影。从电影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随着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发展,电影并不是一个陈旧僵化的概念,从无声到有声、从平面到3D,电影行业的每次技术革命都促使电影的形态产生变化。笔者认为,由于目前微电影的发展不够成熟,导致学者们对微电影的本质出现争议;但是,随着微电影的发展和进步,其电影媒体属性势必会充分显露出来。

微电影的美学属性

电影学家安德烈·葛东特曾经说过:“电影始终通过故事来换取观众的吸引力,电影的故事性让观众们认为电影非常聪明。”可以说,电影的最大美学特征就是其故事性。微电影也是电影影像的一种,但是因为时间所限,微电影在选择故事时并不像传统电影那样适合选择宏大的叙事模式,而是采用细小的叙事方式并注重表现个体化的语言和生活化的细节,即微电影把传统电影叙事者“高高在上”的格局打破,更加关注小细节、小人物。

微电影的情感叙事和结构叙事。微电影的叙事美学也具有自己的属性。一是侧重于情感叙事,正如导演贾樟柯在《一个人的电影》中所说的那样:“中国电影需要情感!纵观现在的电影,也大多从情感出发触动观众的灵魂深处。其中,电影叙事环节、叙事技巧的建构以及叙事话语结构等都需要通过情感释放。”二是侧重于结构叙事,在以往电影中通常为故事缘起、发展、高潮乃至后来的结尾做大量铺垫,但是微电影因为时间受限,通常大篇幅地压缩开端和结尾,直接表现事件的高潮部分。在《老男孩》中,在故事开端,操场上同学们做广播体操用的大喇叭、蓝色的中学校服及手柄游戏机就完成了整个故事背景的铺垫。而在《一触即发》中,影片的内容几乎全由高潮部分的追逐和动作戏完成,神秘黑衣人和执行任务的男主角双方角逐进行生死搏斗,而最后男主角在座驾的帮助下脱离险境,成功完成任务。从中也可以看出,微电影善于通过简单的叙事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只用简短的篇幅来交代故事的背景。

微电影的音乐性和文字性。无论是传统电影还是微电影都非常重视音乐性。最明显的就是《老男孩》,音乐几乎贯穿了整个微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初导演抛出《花仙子》主题曲、“80后”的经典回忆歌曲《小芳》及“80后”的集体偶像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来交代故事发展的社会背景,接着在结尾处的高潮歌曲《老男孩》则升华了电影的主题情感,通过电影mV式的表达让受众沉浸在有关“青春”和“梦想”的主题回忆中,唤起了“80后”的集体记忆。通过《老男孩》的点播率也可以看出这部微电影受欢迎的程度,剧中的音乐为“80后”观众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

在微电影中也会通过字幕来叙事,并突出文字的美学情感。如在《夕花朝拾》中的文字:“遇到57岁的自己”;《泡芙小姐的金鱼缸》中的文字:“有这样一种病,当你太在乎你的爱人的时候,你会忘记他”;《东奔西游》中的文字:“神仙也在奋斗,你呢”。通常,微电影中的文字既可以当成是字幕,也可以看做是故事的主题,可精炼而充分地体现出导演的一种思考。

微电影的碎片化剪辑模式突出。微电影的剪辑模式趋向于碎片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受到时间容量小的限制,微电影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既做到广告宣传又要抓住受众的眼球,就必须切入点小而且悬念性强,并对气氛进行渲染,这就需要剪辑模式碎片化,以增强微电影的节奏感。如微电影《指甲刀人魔》中,导演在影片初就进行悬念的铺设,在开头对话后女主角对男主角说出自己是“指甲刀人魔”之后,镜头迅速切换,转为男主角在医院中被迅速抢救,各种无影灯、手术刀,以及男主角恐慌的表情一一呈现在受众的眼前,影片运用切换式的剪辑让受众认为指甲刀人魔是杀人狂而男主角则陷于危险之中的错觉。二是一些微电影因为受到资金投入和剧本的限制,大多用实景拍摄,在画面精美程度上肯定比不上传统电影,因此导演有意使用碎片化剪辑,使画面不至于单调乏味。如微电影《李雷与韩梅梅》中有很多场景都在固定的地点发生,如果采用普通的拍摄和剪辑手法肯定会让电影的画面看上去非常单调,因此导演就把一段对话利用不同机位拍摄并使剪辑率加快,这样就规避了画面的单调性,而这种方式客观上也加剧了微电影碎片化剪辑模式的发展。

微电影的广告载体和植入性。现在很多品牌商利用微电影来宣传品牌,在微电影中穿插各式各样的广告。微电影的植入广告一般通过特写镜头、背景环境、台词植入等方式宣传品牌,如在《老男孩》的一个歌唱选秀节目的情节中植入某汽车广告。微电影一般也会在影片的片头和结尾植入赞助商的LoGo,这些做法促使微电影成为赞助商或者公司形象的广告载体。

微电影行业前景篇10

【关键词】微电影;影视学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45-02

微电影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微型的电影。微电影发展较为偶然,让受众者真正接触到微电影,是对电影《无极》的恶搞所出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种出现具有偶然性。但是微电影的发展还具有其必然性,主要体现为:当前我国进入了网络时代,微电影适应当前“微”时展,也适应当前受众者的关注需求,这就为微电影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微电影的快速发展是必然现象。除去微电影中主观人为的因素,立足于客观层面看,微电影具有以下特性。

一、“微”影视的基础设备

微电影的“微”字主要体现在制作简便、投资少、时间短。微电影主要以其短小简练的形式在中国互联网盛行[1]。微电影作品一般在15分钟以内,大部分作品时间只有3分钟左右。所谓制作简便主要是指微电影制作周期较短,通常只有几天的时间,最长也不会超过一个月,就连电影的后期制作,微电影在人力投资和精力投资方面也都会比较少。另外,投资少主要体现在微电影的制作成本较低,这也是微电影的本质特征。特别是针对当前正在高校影视专业就读的学生来说,如果想要完成一部电影作品,就要有很多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学生只能通过尽量缩短影片篇幅的方式来减少电影制作的成本,这也就为微电影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促进了微电影的发展。另外,在传统电影中,展播方式以院线上映为主,这种展播方式还包括前期和后期的大量宣传,但是微电影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微电影的展播平台主要集中于电脑、手机等,让观赏者观赏更加方便,且由于电脑和手机方便携带,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这就更加扩大了微电影的受众群体,进一步促进了微电影的发展。

二、微电影制作团队和受众平台

(一)微电影制作团队。通常,传统电影的制作要经过剧本创作-演员选拔-电影实拍-后期编辑等一系列的过程,这一整个过程需要拥有一支庞大的制作团队,包括:编剧、导演、灯光师、化妆师等。但是,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制作相比,制作团队往往难以做到这样细致的分工和大量的投入,这种精简的电影制作并不是说不需要传统电影那样细致的打造,而是受到时长以及资金方面限制,微电影自身难以保证拥有强大的创作团队。很多影视导演不拍摄微电影,即使选择了拍摄微电影,也只是偶尔拍摄,从其本质原因来看就是微电影市场不大,后期的收益率难以真正引起导演和投资人的重视。导致微电影市场狭小的主要原因则是制作模式精简,对传播造成了较大的限制。而且,当前很多微电影都出自于高校学生或是业余影视人,这些微电影制作团队制作微电影的初衷一般是自娱自乐或者是展示自身学习成果,具有非盈利性特点,因此在制作上不会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创作团队偏小,一般作团队只要能够保证微电影的拍摄工作顺利运行即可。

(二)微电影受众平台。微电影受众较为广泛,但是对于很多微电影受众者而言,微电影只不过是一种短小的视频记录,甚至很多人将微电影看作个人表达志趣的一种方法,尽管微电影受众者广泛,但是,也很难像传统电影那样成为一种效应。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微电影没有被受众者真正重视起来,因此,微电影很难走向影院。很少有专门的平台展现微电影,微电影只是从传统电影中出来的一个分支,缺乏独立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当前,微电影的传播途径主要为互联网,或者是其他非正式的路径,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很难做到名副其实。在影院这样的真实展示平台,很多都是时间长度较长的影片,微电影时间短,院线播映困难。尽管微电影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但是,假如可以制作成一个系列或者某个主题集中展映,打破影片时长的局限,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微电影提供更为广泛的展现平台。

三、“微”影视的主要特点

(一)创作者主观意识十分明显。无论什么类型的影视作品,在其作品中都加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在影视作品中不存在没有主观意识的作品。与普通影视作品相比,微电影的创作意图更加明显,也就是说,从微电影中,观赏者能明显感受到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因为,微电影的拍摄者要在几分钟内表达影片所要表述的思想、所要展示的内容,如果无法让观赏者直观地看出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则微电影的价值和初衷就不存在了。当拍摄者在拍摄中抛去繁杂的铺陈,需要在短时间内将某种思想情感表现出来,则其主观意识和拍摄意图在没有背景和铺陈支持的情况下,就会越发明显。在微电影广告片中,会人为增添广告元素,将广告宣传目的充分显露。这种简单直接的传播特点,能够充分满足宣传目的,从这一点来看,微电影的商业化十分明显,因此,比电影的发展更具优势[2]。

(二)影视中包含戏剧化元素。在电影领域中,纪录片、科技片等非叙事类影视作品发展缓慢,但是小说情节的故事类影片却直接被称作了“电影”。微电影与电影相同,微电影也具备了完整的戏剧化情节,也拥有较为完善的叙事方式,只不过,微电影的戏剧设置方面更具特性。微电影受到时间长短的束缚,很难在短时间内对背景进行细致的铺设,人物刻画也比较困难,因此,微电影只能通过注重呈现任务特点和生活场景,在故事开端和结局方面进行大幅度精简,连发展过程也较为简略,只是大幅度对故事发展高潮进行重点突出。这种戏剧化突兀的表现方式,使微电影拥有了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方式,这种少量背景的交代,鲜明的戏剧化主体,使微电影所要展现的主题更为明确清晰,赋予了微电影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影视视听元素较为精炼。微电影的视听语言与传统电影十分相似,只是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视听元素更为精炼,在微电影限定的短时间核特定空间内,要阐述完整的故事情节,这就要求微电影要使用更多的视听元素。微电影中的视听元素多以小景别为主,受到观赏条件的约束,微电影在镜头运动方面,单个镜头时长短;声音方面,对白少,更多的是通过旁白和字幕来进行内容的阐述;在镜头剪辑频率方面,微电影蒙太奇切换速率块,这种快节奏的画面切换主要是为了满足微电影信息量的表达需要。电影的制作最终目的是盈利,影视作品赖以生存的根基就是盈利,但是现在微电影处于如何盈利和如何发展的困境中。当前,微电影都是将广告商、新媒体和电影集合于一体,形成单一的商业运营模式。大部分成型的微电影都会寻求广告商的赞助,因此在影片中会直接植入广告元素,因此微电影的独立性和艺术性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总而言之,微电影的发展还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但是从目前微电影的发展来看,当前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使微电影发展迅猛,观众观看喜好和观看模式的发展使微电影传播路径逐渐开阔,微电影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大众化产品。这种短小精炼大众化的影视作品,需要拍摄者不断充实内容,将广告更好地融入微电影中,更好地将摄制技术和生活艺术相结合,将高雅品位与大众娱乐有效融合,将矛盾有效解决,促进微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耀.微电影中的影视学[J].神州(下旬刊),2014,15(1):207-209.

[2]何少杰,朱青.微电影:命名、分类及本体论初探[J].电影新作,2013,17(2):44-49+54.

[3]陈少峰,黄向军.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创新[J].艺术百家,2016,(3):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