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十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十篇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6:07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1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目标

【中图分类号】o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229-0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通俗地说,是人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1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正确的教学导向。《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目的要求,为拟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途经提供了依据。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成“教育、教学、发展”三大任务的落实。由此,我们制定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思想品德素质。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心理品质素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促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文化知识素质。小学生应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双向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只有更新教学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性,增强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自觉地把今日的学习同将来的社会生活、祖国的四化建设联系起来,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诱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形成积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品质。数学学科内容充满了辩证关系。我们注意揭示教材中的辩证关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渗透顺逆关系的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统一的观点;渗透事物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观点;渗透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观点。要使学生学习数学能够同数学本身的精确与逻辑的严密相适应,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小学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我们注重三个方面的教法改进:一是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训练。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巩固和运用的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发展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数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发展归纳、演绎、类化、联想等思维能力,又要利用问题的拓广与转化,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认识“问题”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或解决的办法,当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时,要采取特殊的思考方法,使思维变得开阔、灵活、独特。

3加强学生学法的探究,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2

关键词:法学;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培养目标

一般而言,教育要想培养出符合预期的合格人才,必须要配置能够塑造合格人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其中课程设置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程序,能否培养出符合预期目标的合格人才基本上取决于这个主要程序本身能否具有实现培养目标的功能。对于法学教育而言也是如此。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如同法学教育的作战图,法学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有赖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1]。所以对课程的设置不应当盲目进行,必须进行充分地论证,考察诸多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进而保证课程设置对于培养目标的有效性。本文愿意抛砖引玉,就可能影响法律职业教育(本文所言的法律职业教育,即以培养法律实务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包括法学本科教育和法律硕士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因素作一简单分析。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或者说是对法律职业教育的定性,是影响法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根本因素。正如我国著名法学家沈宗灵先生所言:“在研究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当然主要是指综合大学作为一级学科的法学的课程体系)时,首先要考虑法学教育的目的与任务。”[2]因此在设置法律职业教育课程时必须考虑法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及是否有助于实现培养目标。这是其一。其二是应当考虑法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得是否合理。下面将结合我国法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这两个问题。

关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权威的说法为,法律本科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至少不是纯粹的职业教育。例如有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本质上属于素质教育,而我们所理解的素质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包容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内的教育模式,即具有通识教育和职业定向的教育模式[3]。很明确,他们把法学本科教育界定为素质教育。一般而言,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两位教授所言的素质教育也应当是以上述的理解为圭臬。可是目前以法学专业课程为主,兼具英语、政治等课程的法学本科课程设置,根本就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为现在法学本科课程设置无法培育出学生的基本素质,而只能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只是基本素质的一个方面);正如两位教授所言,法学本科教育要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应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果没有培养人文素质的课程设置(例如文史课程),那么目前的法学本科课程设置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个培养目标。

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是目标相去甚远的两种教育,所以我们要考虑同时包容通识教育与职业定向教育的法学本科教育,是否在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会发生冲突,以至于无法同时得到实现,尤其是在仅仅四年的时间内。如果时间充足,这两种目标都能得到实现,例如美国的J.D.。但是在只有四年的学制时间内,这两种目标必然发生冲突,肯定无法得到同时的实现。从通识教育的理解来看,学生需要学习所有学科的一般性知识,这没有四年以上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更关键的问题是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应当是素质教育吗?放眼世界,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作为第一学位的教育都是以培育合格的法律人为目标,即职业教育。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统一考试设定的准入标准来看,法学本科教育就应当是职业教育。因此郑成良教授认为:大学的法学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素质教育的成分[4]。对于法学教育目标的不同界定,决定了法学本科课程的不同设计。如果法学本科教育为素质教育,法学本科课程就应当以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为主;如果法学本科教育为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就应当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质,即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依归。

在设置法律职业教育课程时,必须要考虑培养目标这个根本性的因素。同时只有设置出能够适应培养目标的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法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当然培养目标也要设定合理,能够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而得到实现。就我国法律职业教育而言,目前的课程设置不但没有能够反映权威的职业教育性质的界定,脱离了既定的培养目标,而且在既有学制的条件下,培养目标的设定也不合理。但囿于培养目标的争论无助于厘清问题,只有跳出这个巢窟,从对法律的理解本身着手,才能明确方向。

二、对法律的理解

法律职业教育往往取决于想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而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却决定于对法律持何种观念上的理解。对法律的共识性理解往往会决定设置哪些课程来培育与此种理解相一致的法律人才。在此需要考察三个有关法律理解并可能对法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产生影响的问题。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3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20)17-0062-05

2019年10月,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1]高等中医教育肩负着传承中医事业、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强化教育内涵的责任使命,是“健康中国”“高教强国”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赋能。“核心素养”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主题,建构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系,对接基础教育改革,搭建一体化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助力卓越中医人才的培养。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核心素养的解读

2016年9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正式确立。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延展深化,在广泛素质养成的基础上聚焦核心,使人才培养更具指向性、实效性。目前,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改革对于高等教育产生的是差序性影响,随着学生成长轨迹的发展延伸以及教育的一体化与连续性发展需要,核心素养必将会自下而上引发高等教育要素性乃至结构性的变革。高等教育需要对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前置性路向与结果,开展自觉性预判与主动性衔接,依托高等教育的专业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

在“核心素养”概念内核要义统一的前提下,高等教育领域专业核心素养内涵可以通过与“岗位胜任力”对比加深理解。岗位胜任力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自我概念、价值观和特质[3]。以岗位胜任力为着眼点的人才培养,关照到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社会性的服务面向。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知识更新速率的加快、岗位变迁更迭,将会引发“胜任力”的震荡与波动,导致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摇摆性、人才培养素养更新的迟缓性,降低了高等教育对人发展的促进力和引导力。专业核心素养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外置性”定位,回归教育本体视阈,既将学生发展置于素养培养的中心地位,也着眼于某一专业(职业)规约的关键性素养,是教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根本体现。

二、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选择与研究

(一)样本的选择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网站中“开设中医学专业院校”的链接逐一核查,截至2019年9月,全国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院校共有55所,其中高等中医药院校24所、高等医科院校9所、综合类高等院校13所、独立学院9所,详见表1。通过对院校网站“招生专业”的梳理,剔除了成都体育学院中医学骨伤方向和湖北民族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表述错误的2所院校,最终获得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样本53份。

(二)研究过程

首先,采用nvivo12plus外部数据导入功能输入53份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文本,对文本内容逐句分析进行一级编码,形成主要节点。其次,结合nvivo文本搜索功能,对主要节点的相关核心词汇进行抽取,经过对一级编码的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出人才培养目标建构的12个范畴,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交往、专业基础、中医思维、科学研究、临床实践、文化传承、创新精神、终身学习、国际视野,形成二级编码。再次,对12个范畴进一步分析与归类,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三级编码体系。最后,在三级编码体系基础上,反复查询了主要节点和原始资料,梳理出人才培养目标建构的不同维度,详见表2。

三、研究结论

(一)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结构分析

通过对53份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分析,中医学专业按照职业性、专业性与发展性的原则与层级建构培养目标。职业性作为“首要”的强调,既有国家话语下职业责任的认同培养,也有对职业长期发展形成的道德与交往伦理的强调。在职业责任上,指出了中医学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及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在职业道德上强调了中医人才培养应该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道德品德高尚;在职业交往上注重沟通、协调能力培养。

专业性作为“重要”强调,涵盖了专业基础、中医思维、科学研究、临床实践与文化传承等方面,是“知识+能力+思维=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范式。知识方面需要有扎实的中医学知识、理论与技能,熟悉必要的现代医学知识、理论与方法;能力方面要有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现代科学研究能力、文化传承能力;思维方面则强调了中医思维的独特性。三者综合则表现为中医学人才应具有的人文科学素养。

發展性作为“必要”强调,关注到了创新精神、终身学习与国际视野的培养,其中基于职业特质,终身学习在主体发展维度中表达频率最高。创新精神层面要求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终身学习要求有自主学习能力,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动态能力等;在国际视野上要求有跨文化素质、国家视野、掌握外语。

(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1.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倾向

“质”是指事物的内在本性。“同质化”是事物在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相似或相同的发展趋势。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共性标准基础上,个性特质不足。53所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文本具有强烈的趋同与可替代性,人才培养的地域彰显性、办学理念突显性、院校人才培养差异性表现不足。一是地域彰显度上。中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鲜明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培养定位,为区域医疗、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服务。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只有2所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地域性指向。云南中医药大学体现了服务“云南省医疗卫生发展需要”的目标指向,区域性表达明显。延边大学在人才培养要求上,体现了掌握民族医药“朝医”的素质要求,以民族性凸显了区域特质。中医学具有流派性、民族性、区域性的历史发展特点,中医人才培养也应该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吸收民族医药精华、借鉴学术流派思想,培养专业特色人才。二是办学理念突显性上。在53所院校中,仅有“福建中医药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加入了办学理念与校训。办学理念是学校长期发展凝结的道路与经验,是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与原则的重要折射,应该在人才培养“定性”上标识办学价值取向,在“定型”上立足办学发展方向。三是院校人才培养差异性上。中医学专业不仅在中医药院校广泛开设,医科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与独立学院都有设置。但是通过研究发现,院校类型的差异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表现不强,不同类别的院校在育人目标建构中的独特性、内质性不足。如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性、医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性、综合类院校中医学人才培养的复合性、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多样性都体现不足,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千校一面”的现象。

2.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表达性弱化

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成长”维度,是教育本质性价值的凸显。中医学专业的“主体成长”维度虽然包含了创新精神、终身发展与国际视野的发展要求,但从文本的30%、54%和7%覆盖率看,“主体成长”维度的培养要求只是零散性的存在,缺乏一致性诉求。特别是对于“国际视野”的素养要求,在全国53所院校中,只有厦门大学、延边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河北大学4所院校对外语掌握、国际视野、跨文化素养均有所涉及,24所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均未体现。人才培养“国际视野”的强调,不仅因为随着中医国际化发展要求,需要对跨文化、对外交流的素养能力有所强调,更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立足学生成长的社会场域、文化境遇,需要有全球化的站位、多元化的视角来实现全面发展。

3.人才培养目标的素养达成性空泛

作为育人实践的指导性纲领,人才培养目标的话语表述应具有核心要义性、目标达成性与评价测量性。通过研究发现,目前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职业性”维度中的有着宏大叙事的索骥,特别是在“职业道德”方面,大多将其表述为“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高尚,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理想性的修饰语固然体现了职业道德的高标准,但也使培养目标陷入虚无与空泛,缺乏对“大医精诚”中厚德、至善、尚美等职业道德内涵规约性的深入挖掘。另外,“主体成长”维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虽然契合了高等院校学生发展的普遍性要求,但对于中医学专业,在提倡“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更应该对其前设的“批判性思维”赋予话语表达权。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基础。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将批判性思维作为国际医学人才培养的必要要求,其目的在于“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有分析批判的精神、有根据的怀疑、创造精神和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态度”[4]。中医作为民族智慧的伟大创造,批判性思维促进了学术争鸣、推进了真理发现、开启了创新之门,是医学生素养养成的重要之维。

4.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契合度不足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育人应该具有时代性。通过研究发现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贴合度不高。

一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上。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五育”并举,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夯实了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在目前53所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还较多集中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育”表达上,对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只有江西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延边大学有所遵循。中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及时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的内在连续性。

二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上。随着新医科教育建设目标的提出,对医科人才的发展素质与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医科一方面是教育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应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医学将会向新兴智能医学发展。另一方面是对健康理念的丰富完善,使医学从以临床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全过程的覆盖。对于中医学人才培养,新医科教育目标的落实既要在人才培养面向上体现“宽口径”,适应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多岗位的需要,又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上体现“重素质”,将人工智能、信息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

(三)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结构

高等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核心素养”体系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同一性,在素质要求上具有递进发展性。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结构必须以基础教育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参照,进行科学合理的继承与发展。

1.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作为核心素养体系的中心,“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在高等教育阶段需要有培养类型与培养层次的指向。在人才培养类型上,除了长春科技学院没有明确的培养类型表述外,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共计17种,大致可归纳为4类(见表3):单元性、二元组合型、三元组合型和四元组合型,院校覆盖率分别占66%、11.3%、5.7%、3.8%,其中的人才類型以应用型最多,参考点为24。

在人才培养层次上,中医人才培养体现了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其培养层次定位的核心表述词有“高级”“高素养”“高层次”,甚至“优秀”“卓越”等。因此,将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2.明晰核心素养体系结构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4

关键词: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99-02

任何教育形成均有着特定的教育对象,教育规律必须与特定的教育对象成长规律相统一、相匹配。

1高职教育的三个统一

1.1成长规律与高职教育规律的统一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迅猛发展。然而,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是由以前的中专学校升格或由成人专科学校转型而来,其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或照搬普通高校,或延用了中专学校的模式,尚未完全形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高职学生成人、成长、成才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没有建立起与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相匹配、与教育管理体制相衔接的,既突出重点、完善体系又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培养教育模式。该文的评价体系旨在克服高职学生教育模式与高职教育类型不匹配的现象,着力实现高职学生成长规律与高职学生教育规律的统一。

1.2高素质与高技能的统一

当前,各高职院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抓智育硬、抓德育软,抓业务队伍建设硬、抓政工队伍建设软,抓技能培养硬、抓素质培养软的“一手硬一手软”问题,从源头上制约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本文的评价体系旨在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规律,力图正确理解人才培养目标、充实素质教育内涵、拓展素质教育外延、畅通素质教育渠道、搭建素质教育平台、整合素质教育资源、完善素质评价体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增强素质教育效果,着力实现高素质与高技能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统一。

1.3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更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任务。各高校均加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和教育,但不同程度存在着学习与实践相脱离、管理与教育相脱节的问题,出现了重学习教育轻实践养成、重组织管理轻个体参与的现象。本文的评价体系旨在立足当前高职学生素质状况的分析,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核心,力图破解当前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难题,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培养思路、重整培养资源、构建培养载体、搭建培养平台、畅通培养渠道,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统一,增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与实效性。

2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评价体系

2.1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分为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道德法纪素质培养两个模块,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活动和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形势与政策讲座、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校规校纪教育、献爱心讲奉献志愿者活动、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等社会公德教育,党团校培训、推优和阶段培养、社团活动、劳动课教育等活动导向和辩论会、演讲、参观、社会调查、主题班会等实践育人途径的科学考评,达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的目的。

2.2基本人文素质培养

基本人文素质培养分语文能力、公共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艺术素养四个方面进行培养,通过文学、诗词、写作欣赏讲座、普通话培训考核、英语培训考核、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历史、哲学、宗教常识、绘画、音乐、书法欣赏等活动导向和演讲、知识竞赛、讨论会、辩论会等实践育人途径的科学考评,达到培养会学习、有文化的人的目的。

2.3身心健康素质培养

身心健康素质培养分身体素质培养与心理素质培养两个模块,通过心理知识讲座、社团活动、心理调适活动、阳光体育活动等活动导向和体质测试、竞赛活动、心理测查等实践育人途径的科学考评,达到培养有健康体魄、有终身锻炼理念、有健全人格即有健康的人的目的。

2.4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分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与就业创业素质培养两个模块。通过开展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训练活动、培B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创业意识培养活动、沟通能力、求职能力训练等活动导向和模拟应聘、创业体验训练、暑期就业实践等实践育人途径的科学考评,达到培养会合作、会沟通、有诚信、有责任的人的目的。

2.5科技创新素质培养

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主要从创新性作业、撰写论文、参加学术讲座、技能竞赛、科技创意活动和竞赛等方面进行培养,通过科研活动、科技小发明活动、科研科技讲座、社团活动等活动导向和学术讲座、实践活动、荣誉成果等实践育人途径的科学考评,达到培养有能力的人的目的。

2.6专业技能素质培养

专业技能素质培养主要由学院教学业务部门和教学辅助部门组织实施,通过基础教学、专业教学的活动导向和各类实训活动、“双证书”制度等实践育人途径的科学考评,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达到培养有技能、会生存、会发展的人的目的。

2.7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基于web应用技术多终端的综合素质培养管理系统,各模块根据考评内容可按月、学期、学年考核赋分,以方便快捷的系统功能实现了综合素质培养过程的考评管理。同时,为广大学生提供了随时把握自身素质培养状况的动态信息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动态监督平台。学生在学年末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综合素质情况及各模块的素质评价和教主成绩,可根据自制素质的优劣势,有针对性地自我调适、自我强化,确定符合自身素质特点和社会、企业需求的就业创业目标。

3创新程度和理论意义

3.1拓展了人才培养目标概念的外延

根据社会、企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目标与以满足和谐社会发展需求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以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六个学会”目标,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中,内化于八个素质培养模块的概念外延中,外倾于活动导向和实践育人的载体和平台中,拓展了人才培养目标概念的外延。

3.2模K培养、双线培养、分级递进、分层实施的体系设计

模块培养使学生明确素质分类以及在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明确的模块内涵与培养任务,使学生明确发展目标。各模块设置了教育者主导作用的活动导向与学生主体主动参与的实践育人双线,贯穿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实现了理、实一体,相互促进的目的。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将培养任务科学分解,分学期、学年设计教育内容和相应培养载体,实现了学生身心发育与培养教育的一致性。学生素质千差万别,根据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原则,将所有培养目标细化为多个级差,充分照顾大多数、虑及极少数,让每个不同类差的学生经过努力均能实现目标,实现了分层激励、充分发展的目的。

4结语

科学的考评机制既是对培养效果的检验,又是对培养行为的导向,考评体系设计既体现了全员、全面、全程,又通过学生选择培养类型、活动载体体现了学生自主选择、实现个性发展的愿望,坚持以学生为本,处处体现人文关怀。通过简便易行的评价系统,充分实现了培养理念、教育思路、实施载体、考核机制的统一,该文所确立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思路、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小梅.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精品文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李小娟.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2013(5):96-103.

[3]孙卫平,郭心毅.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2):44-47.

[4]吴轲威.关于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30-33.

[5]杨雪冬,吴志鹏,王辉.论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27):187-188.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5

论文摘要: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年代,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笔者以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改革为例,从课程目标的拟定、课程内容的选取、教学组织实施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课程改革,阐述了如何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

高职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要求培养的学生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时代对生产一线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对员工提出单纯的职业技能要求,在综合素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重大任务。课堂教学作为学院培养学生的主体途径,怎么样把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目前高职教育正在蓬勃发展,高职教学改革是百花齐放。但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把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专业教学课堂融入素质教育的各个因素,使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大家深入研究。笔者结合自己在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心得,谈谈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

高职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和身体、心理与技能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发展个性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将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关键指标归纳为沟通协调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计算机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遵守纪律意识、民主法制素养、尊重习俗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美感体验、成就导向、灵活性等19项,加上初级专业技能和高级专业技能,共计2l项。

二、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融合

(一)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融入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改革修订课程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考证结合起来,重新制定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培养的能力目标(含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及指标。如:(1)方法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自学及持续学习能力;②培养学生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③培养学生做计划的能力;评价能力,等等。(2)社会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②培养学生与其他员工协调合作,认同企业文化;③培养学生做决定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等等。

(二)专业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寓育人于教书的观念

专业教师不能把课堂教学仅仅看作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点”的教育,忽略了课堂教学同时应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专业教师需要改变的教育观念,应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己任,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积极开展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和谐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成为教职员工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融入素质教育内容,教学实施过程设计模拟真实职场,对学生间接进行素质教育。

1.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2.教学的组织实施

以完成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水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安装检修与设计》改革课为程例进行阐述。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施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考核、评价六步,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资讯环节:教师以水电站真实安装、检修、设计案例作为本门课程工作任务,制作任务单。向学生下发任务单,老师进行任务目标的描述,提供任务完成需要的学习资料,提供电子、网络、实践性的教学资源。在本环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查询资料准备,主要培养自主学习素能,信息收集处理素能。

(2)在计划与决策环节:按照生产现场的班组建制,对学生进行分班组,以班组为团队,通过讨论等方法,由小组制定安装、检修或者设计任务的执行计划,进行任务分工;老师对小组制定的计划进行决策,确定任务的实施方案;学生作好任务实施的相关准备。在本教学实施环节,教师仅作辅助作用,要求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决策,通过本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素能、决策创新素能。

2.在实施环节:模拟再现生产现场,学生分别扮演工作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等角色,在进行生产者角色扮演的同时,分工合作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任务实施过程中,各位同学必须按照分工组织协调合作,按照职业要求,各司其职方能圆满完成任务。通过本环节能培养学生组织管理素能、遵守纪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处事灵活性等基本素能。

3.在检查与评价环节:任务完成后,要求通过角色扮演或者ppt汇报等方式进行任务完成效果的展示,老师对完成效果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任务完成效果及实施的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在本环节,要求学生树立信心展示汇报自己的成果,同时开展对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等评价环节,从而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成就导向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等。教师在进行评价评分时必须计入在完成任务中学生的素质表现。

总之,在实施教学改革时,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我们必须从多方面融入素质教育的元素,必须同时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当然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非一日之功,只有通过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全体教育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才能建立起科学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才能提高职学院学生的素质,以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汉芳.也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社科纵横,2005,20(1).

[2]张振英,赵章彬,贾桂玲,柴少宗,罗毅.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指标体系及培养模式设计.

[3]刘复军.浅谈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科技信息.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

作者简介:孙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再认识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一个理论范畴,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作为现实问题加以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需求和社会价值,它是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前提条件。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回答的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人,这类人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与工作岗位,以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及价值观和态度的形成。因此,培养目标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有较强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培养目标的表述应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形态、社会形态诸方面对所培养人的综合要求。

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指导着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它又是动态的、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对其要求是不同的。当前研究中职培养目标与学制,要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提出的新要求。中职培养目标分为两个层次,在总目标之下,专业培养目标更为重要,它具体规定了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就业方向等。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既是其自身属性的反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与经济社会的要求联系更加紧密。21世纪初,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这些都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

二、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表述现状分析

培养目标是一个研究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侧重点进行归纳,提出研究者的培养目标内涵;培养目标也是一个政策概念,各个时期的职业教育教学政策,都对培养目标提出不同的表述内涵;培养目标也是一个实践概念,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也相应提出了符合实际状况、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方向。我们将当前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现状,从研究角度、政策角度和实践应用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表述的共识内容。

(一)从政策制定的角度

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表述为:中等专业学校主要培养中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技工学校主要培养中初级技术工人;职业中学比较灵活,培养初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培养技术工人和从业者。如1979年6月国家教育部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中专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立志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本专业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健康体魄的中级技术、管理人员。1961年《技工学校通则》规定:“技工学校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身体健康的中级技术水平和中等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1986年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指出,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能直接从事某一职业(工种)的技术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文化课,要具有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水平;有健康的体格的中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级技术工人和从业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职业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表述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是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可以视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199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21世纪初,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经营集约化和生产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劳动分工向复杂、复合工种转变,岗位职责向综合职能发展,人们的职业流动更加频繁,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趋向综合化和复杂化,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也更加抽象和概括。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确定我国职业教育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些政策论述成为确立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

上述关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是根据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出的,是对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在由具体向抽象变化,职业教育总体目标提供的是一种总的发展要求,具有方向性的特质。这样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从研究者的角度

培养目标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教育学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此,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从目前来看,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表述。

同志提出,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以各行各业熟练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

总理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职业教育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天保认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良好的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又熟练掌握实用性技能的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李守福教授认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各级技术人才。

天津大学刘春生教授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一大批有一定科学文化基础和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湖南师范大学肖化移教授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重新定位,要提倡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上海教育科学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马树超研究员认为,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如果说在工业经济时代培养的是以“机械化”为标识的技术工人,那么在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所培养的应该是以“创新为灵魂”的技能型创新人才。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应强调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

(三)从实践应用的角度

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指导着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它又是动态的、发展的,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背景、不同的地区要求、不同的学校发展状况,培养目标的规定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这种现实性,也应成为我们研究培养目标现状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研究了全国500余所各类职业学校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划的具体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

――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人才。

――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又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一线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

――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扎实的职业知识与技能,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培养适应能力强,竞争意识强,择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有知识、有技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培养有知识、工艺水平高、操作技能强的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

――为用人单位培养适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特长又有经营管理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高尚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归纳研究者和实践应用方面对培养目标诸种表述,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包涵四个层次的内容,首先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提高,在当前要提倡素质教育,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其次培养目标要充分考虑对专业技能或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当前要提倡综合职业能力,这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根本所在;再次,培养目标要确定培养成为哪一级、何种类型的人才,这与职业教育的层次与类型紧密相连,中初级层次、技能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普遍共识;最后,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面向或就业方向,这为社会选择提供指导,基本确立出职业教育就业方向是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

还需值得关注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职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表述变化,如创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综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素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社会要素、教育要素、职业教育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表述,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形态、社会发展诸方面对所培养人的综合要求。它回答了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人,这类人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与工作岗位,以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及价值观和态度的形成。三要素的内涵及质的规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发展条件及不同的教育需求下反映出的内涵是不同的。在新世纪,我们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素内涵及所包涵的社会要求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要素:培养什么样的人

培养目标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国家政治意志在教育上的体现,有较强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具体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是要符合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我国就是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任何一类教育确定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必须及时对国家提出的路线、方针做出反应,培养出相关要求的合格人才。同时,教育政策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明确目标,也是各政党、国家依据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制定的,并且党的教育政策又是教育法规制定的依据。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法规文件,这些教育政策都是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并面向事物的发展,提供了教育在各阶段和各方面的行为准则及发展目标,应以这些教育政策和法规作为准绳,来指导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规范职业教育活动的实施。

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生产一线的劳动者不仅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职业变换周期缩短,要求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的宽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劳动组织形式从单一岗位分工向以精简生产和协作转变,要求劳动者不仅要懂技术、有技能,而且还要善于与人协作和沟通,有责任感和创造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生产、关心生产。

(二)教育要素: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

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来看,素质教育的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我国政府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几十年来脱离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应试教育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次全教会,1999)。素质教育存在于每种教育形式中,它同样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赵志群,2003)。职业教育在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当使其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部,2000)。

我们国家虽然倡导素质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应试教育仍然唱主角,在德、体、美、劳这些方面做的还是不太令人满意。职业学校教育受传统学科教育的影响,也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的问题,虽然涉及到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以及自然观察者智力的培养和锻炼,但做的还远远不够,在实践中,表现为对实习和实训的不重视。此外,对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强调“做人”和“做事”教育的结合,现代职业教育除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进行职业和劳动道德的培养,将做人教育与青少年未来的社会和职业角色相结合,成为普通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做人教育的纽带。

(三)职业教育要素: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具有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而独有的职业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决定了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邓泽民,2002)。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与国民素质教育是统一的。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在方法上就是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赵志群,2003)。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者和实施者,而是具有系统职业能力和职业特长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景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赵志群,2003)。因此,除了专业能力这种强调对职业活动技术领域的应用性、针对性,与特定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之外,职业活动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些基本发展能力,它们是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属于跨职业的能力。它们与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事实上跨职业的能力对整个职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而专业能力是建立在这些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培养目标下的各项具体要求是很难区分其属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或社会能力,即这些能力划分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各子能力的重叠和交叉,说明了职业能力的灵魂在于“综合”,而不是各子能力的简单算术加和。这一点也体现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虽然就职业能力的获得方式和途径而言,专业能力主要是人们通过学习某个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并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获得(Franz-JosefKaiser,1999),这似乎界限明确,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能清楚地归入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或社会能力的范畴中去。因此,各子能力的培养也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交叉进行的。

四、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表述的建议

根据上述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的研究,结合当前的实际需要,我们认为,目前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做如下界定: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反映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领域。“实用型技能人才”反映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实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典型特征。定位于技能人才而不是技术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求,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赋予的重任,也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高素质”的内涵比较丰富,概括来讲主要包括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能力”反映的是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教育,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可以说职业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核心内容。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7

 

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以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为主的学校要不断地调整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把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优化素质结构,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选择培养方案,落实培养措施,以达到最终的培养目标。

 

1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和分析

 

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一项社会系统和战略抉择。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素质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内涵和品格,对社会教育和国民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有利于重建当代中国跨世纪改革与发展所呼唤的新人文精神。

 

1.1素质教育的全方位和综合性

 

与传统教育注重单一的“应试”策略不同,素质教育倡导全方位综合的“素质”战略,即要做到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做到博学与专长、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做到学习与信仰、个性与社会、为学与做人的统一。这种新的综合与统一,将以更髙的标准在大教育、大文化背景下提高全民族的科教思想道德观念、民主法制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国民思想的解放和文化意识的觉醒,重建全民族的科教意识和人文精神。

 

1.2秦质教育的适应性和时代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浪潮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舞台和现实需要,因而素质教育要结合时代、顺应时代并具有前瞻性。素质教育这一战略工程的提出,正在于顺应这一时代召唤,大力推进改造全民族文化素质的“能力”教育;通过基础理论教育以增进其思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教育以增进其应变能力;通过专业技术教育以增进其操作能力;通过新学科、新思维教育以增进其创造能力,造就一大批能肩负起新时代使命的“能人”一复合型多功能人才。这是基础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巨大挑战。素质教育的使命也正在于培养和重建跨世纪一代人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和时代精神。

 

2—般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结构的目标规格

 

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保证,而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开发,归根到底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作为一个面向21世纪成功的生产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具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和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高科技水平和高信息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未来的优秀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综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图中可以看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上述各方面的综合知识、能力和素质。但这一综合的能力和素质是最终的素质结构组合,即是通过4年(或6年)学校全面的教育和培养,通过一定的实践和锻炼才能达到的目标规格,是综合的应用能力和素质,是培养的最终目标。而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这一培养过程中,必须系统地、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实施各项培养方案,从最基本能力和素质点的培养入手,配合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社会知识文化教育、实践训练等环节,达到最终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

 

优序表法又称优序图法,是以强制确定法的0-1法,以表格形式比较和表明各评价项目的相对重要性,或表明各评价项目的优劣顺序的一种选优方法。优序表法根据其具体使用情况不同,又分为简单优序表、多输入优序表、多输人加权优序表和最高分取某一偶数时的优序表。我们邀请了18位专家及教师,请他们就以上14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点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8

论文摘要: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它对素质、知识与能力方面都各有标准。但是现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上逻辑似乎不够严密,对人才培养规格的主线的表述也存在分歧。从素质和能力的概念出发,探讨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的适当表述方式,探讨能力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的合适表述。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规格;素质教育;能力与技能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它是培养目标具体化的体现,是课程体系科学定位和调整的基础,解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是综观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总体来说还是存在缺陷,表现在多样性有余统一性不足,尤其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上逻辑似乎不够严密,而且对人才培养规格表述的主线存在认识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人才培养规格中素质与知识及能力关系的表述缺陷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都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它不单纯是能力,也不单纯是知识或其他方面的东西,而是所有这些内容的概括——素质。

不同专业教学计划,在陈述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都会说明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本专业培养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再根据职业定向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解指标,说明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如有的将知识、能力、政治思想都归结为素质的下位概念,认为培养规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要素、知识素质要素、能力素质要素、身心素质要素等,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为培养主线;有的把素质和能力并列,认为培养规格包括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或者认为培养规格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三要素,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两者的培养为主线;有的对能力做解剖,认为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再据此分别列明对知识点和素质的要求,这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这种将能力、知识与一大堆品质、心理特征及道德水平的要求并列来表述培养规格的方式,就使培养规格的内容臃杂、结构混乱,缺乏统一性。

提高学生素质,到底是该用“素质”概念来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内容,还是用素质、能力、知识几大体系一起来统领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人才培养规格中对能力的要求有无误区?

2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差别

个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人们在表述和理解时往往把素质概念等同于或从属于“基本品质结构”或“基本品质”概念。这是素质的概念,本质就是指人的结构组成因素。构成人的结构组成因素很多,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很多人把素质和知识、能力一起作为平行概念进行排列。

个人的素质不能等同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要求的素质也是有重点的、突出的特征要求,而不是将普通受教育者基本素质要求的罗列。平常谈论的人的素质和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字面虽然相同,但落脚点却不同。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素质,根本却是教育,是有关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虽然仍是与人的属性相关的,但却是对人的属性的塑造,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素质是有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素质。也就是说,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对普通素质的拔高,我们的教育是要让对象拥有独特的更优更好的素质,而不是让他具备作为个体的基本必要素质即可。既然是教育,就要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有的研究者把成功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这种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就要贯彻这一思想。

这里要规避一个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把与专业有关的素质和作为培养对象的个人其他综合素质要求一起排列,共同列示,这样整个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就显得非常杂乱。尽管要把学生的各项素质提高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目标没错,但是毕竟要有所侧重。事实上,在教学安排上也正是如此。学校教务部门统管所有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具体的专业教研室再负责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培训。作为基础课程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要求可以不进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之中,或者即使有表述,也简单概括即可。有的研究人员将素质划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在讨论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只提和专业有关的素质,对非专业加以省略,就是对上述精神的体现。

3能力与技能

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里,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决不是并列的、平行的。我们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在教学组织中按照这个总目标,根据组成素质的要素的内容来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加以贯彻实行。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不能将素质作为与知识、能力等要素平行的概念,而应该把它作为其他的上位概念来总括。在此基础上再谈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的构建才是合理的。

能力是素质的外显形式,素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以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为评判标准,这一点在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很多时候,由于能力不能量化成相关指标,结果能力的要求就转移成了技能的要求,实质上又转化成为知识要求,提倡素质教育的模式最终仍然回到强调“知识”型为重点的教学方式上。

(1)技能的实质是程序性知识。

与能力意思相近的概念有一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技能”。这个概念也是我们在培养规格表述中用到的概念。以会计专业为例,在对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有的用“能力”概念来贯穿其内容,有的使用“技能”提高作为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到底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用哪个词汇更贴切,更能反映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高的直接要求?

在实践中一般说的那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技能,即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认知心理学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knowledge),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knowledge)。技能的实质是一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办事,与狭义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相对应。前者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而后者用于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包括如何从事并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通过习得技能可以使受教育者尽快获得相关能力,或者说获得能形成为能力的基础。将技能视为知识,并用程序性知识来解释,使技能习得具有了可操作性。

(2)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结构的主线应该是强调能力而非技能。

在很多专业领域,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没有绝对的区分,或者说知识和技能没有绝对的区分。以会计专业为例,有很多课程是既贯穿理论知识又传授操作技能,基础理论中要讲,会计实务中也是相同的内容加以训练,例如分录填写和报表的编制。这在认知心理学中被认为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具有相同的习得阶段,或者说程序性知识的习得首先是以陈述性知识的习得为条件。在此之后两种知识的习得阶段会发生变化,作为会计理论的陈述性知识通过巩固和提取运用来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和理解,而作为技能的程序性知识则通过一系列的变式练习来实现规则从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最终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程序性知识转化为技能。所以不管是不是会计专业,技能要求即是知识要求,只不过在教学环节中多用实践性教学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而已。转贴于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9

关键词: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培养方案

2006年我国正式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16年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迈入了新的阶段,同时也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先进的理念已融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成为“五位一体”评估体系中重要组成,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另外,高校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并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近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担当起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培养人才的重任。2013年我校提出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定位,坚持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理念,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制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2009年和2015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于2013年也通过认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也在积极准备中。如何在工程和创新创业双背景下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深入贯彻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理念和要求,也贯彻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校制定的新培养方案指导思想。本文结合我校水利类专业2014版培养修订工作进行了探索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比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协会)组织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教育界学术专家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以该行业工程技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资格为要求,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认可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1]。工程教育认证是在自愿前提下开展的,是工程教育质量的最低要求,属于合格评估。正因为是合格评估,所有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就应该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要求制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的毕业要求基础上,建立适应自己学校定位、学科优势、人才类型和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为保障”等教育教学理念,无论是否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否是工程教育类专业,其思想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都有积极借鉴价值。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规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新常态对高等学校赋予的历史使命,是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3]。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我国独创,在20世纪中叶美国高等学校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随后日本、英国也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4]。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心所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无疑是人才培养中核心内容。通过以上内涵分析可以看出,工程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区别,也有统一的地方。下面进一步来分析。第一,二者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工程教育是以工程师素养养成为目的的教育过程,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最新的工程认证标准提出的毕业要求主要内容包括[1]:具备识别复杂工程问题应具备的数理化和工程基础知识、掌握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提出或设计出满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伦理的解决方案;具有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应用现代工具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预测和评价等能力;具有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规范、具有国际视野。可以看出,工程教育主要培养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知识、能力、素质,侧重于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潜能的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第二,培养模式并不存在矛盾。工程教育强调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更重视面向具体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即重在实践育人,重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5]。第三,教育的层次不同。工程教育是根据行业对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最低要求,是学生步入社会应具备的基本要求。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在基本要求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二者层次不同,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要大于工程教育。第四,二者面向的本科专业类型稍有差异。工程教育主要是面向工科专业,同时也包括一些需要培养工程素养的专业,而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高校所有专业。第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思想完全一致。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工科专业来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的是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行业基本要求,是专业培养目标的最低要求,体现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对社会的适应性,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在工程教育基础上,更加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二者应该深度融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过程等。

二、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一)培养方案修订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根据我校“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战略目标和“双一流”建设规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则以“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构建起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结合,专业能力培养与通识教育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行业需求,实行分类培养[6]。同时,将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的理念和要求融合,贯彻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目标体系包括培养目标、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应具备的能力三个方面。专业目标包括基本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培养目标分别包括学校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专业目标分别包括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三个方面。并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实施分类培养。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应具备的能力、应养成的素质也分别按基本和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应掌握知识和能力既体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也要体现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要求。譬如: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的学生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主要学习水利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得到工程制图、力学分析、工程计算、工程测量、实验设计及综合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基本训练。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水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水利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开发、水利防灾减灾和水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5年能够成为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三)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学科特点,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修订原则,整合课程资源、厘清课程边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科学构建课程支撑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通识类课程学分占到41%左右,其中数理化类课程学分占通识类课程的总学分的40%左右;集中实践教学每32学时计1学分,占总学分的21.8%和21.3%,再加上理论课附带的实验课学时,则实践教学学分超过30%;同时,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建立了较为宽广的课程,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业规划、工作方向选修,选修比例50%左右;同时在专业课又分为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两类,体现分类培养。2.优化选修类通识课程,加强诚信与社会责任感教育。按照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教育的要求,优化通识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建设,积极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批判性思维、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第一,按模块化开设人文素质课。具体分为“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5个模块。每个模块又提供多门课程供学生选修,每位学生在每一个模块内至少修1学分的课程。第二,开设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由学术造诣高的教授来承担,讲授的对象面向全校学生,不限定专业,内容以科技创新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习惯、对科研研究的热情和追求真理的信念,并通过教授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潜心学习。第三,抓好课外人文素质教育。开设讲座等活动,每年要举办100场素质报告会,即“百场素质报告”。先后邀请李岚清、李肇星、李开复、于丹等社会知名人士为学生做报告,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积极地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先后邀请国家芭蕾舞团、国家京剧院、满天星交响乐团来学校演出。结合农林院校的特点,以科技支农、环保宣传等等这些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教育活动,打造了田园使者、村主任助理等等这样一些品牌社会的实践活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团队专门开设《职业素养提升》等课程,不定期举行就业大学堂讲座,聘请社会上成功的企业家和创新创业做出成绩的毕业学生开展讲座,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提高参与度。3.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强化数理化、计算机、外语等课程同时,增加管理和环境类课程。目前数学类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11学分)、《线性代数》(2.5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学分)。物理类分为《大学物理》(5学分)、《大学物理实验》(1.5学分)。计算机类课程开设《计算机基础》(2.5学分)、《程序设计基础》(VB,3.0学分)、《matLaB与工程计算》(1.5学分,其中实验16学时)。每个专业均增加《工程化学》(2学分)、《水利法规与工程伦理》(1学分)两门课程。对于农业水利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增加《农业水利工程管理》(1.5学分)、《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1.5学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1.5学分)、《工程项目管理》(2.0学分)等管理课程;对于水文与水资专业增加了《水化学分析》(2.5学分)、《水化学分析实验》(1学分,32学时)、《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1.5学分)、《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课程设计》(1.0学分)、《水务管理》(1.5学分)等课程。

(四)搭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平台

除加大实践教学学分外,更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做好顶层设计。具体体现在下面几点:第一,压缩培养方案额定总学分到160学分,腾出较多时间让学生参与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并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素质提升归并到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纳入培养方案,在额定学分外最少再完成8学分。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本科生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办法》,按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三个模块分别计算学分,并建立了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第二,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做好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教学,开设新生研讨课、创业类通识课程、科学研究方法、学科专题等课程。加大创新创业计划资助,每年学校投资300多万元用于创新创业计划资助,覆盖近50%学生。积极推进各类学科竞赛,不仅支持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学科竞赛,同时打造学院的“一院一品”竞赛项目。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毕业前能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且至少参加一项创新创业训练。第三,搭建创业平台。学校建设大学生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园,与陕西微软创新中心、韩国惠人集团、北京万学集团、陕西荣华集团等单位深化合作,借船出海。同时,学校大力组织创新创业论坛,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三、存在问题

新的培养方案已运行2年多,工程教育的理念逐渐在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中体现,持续改进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成绩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充分肯定,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与分类培养和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理念存在冲突。专业认证中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依照全体学生的成效来评价,但目前培养方案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分类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较多课程供学生选修,部分学生也许不会选修某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补充标准规定的课程,造成知识结构的残缺。另外,实行分类培养模式中,学科势力强的专业则设置了研究型人才定位,其课程设置并不能完全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从管理层面有何解决办法,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创业教育方面。目前在学校的不同层面还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识不清,片面割裂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还不够,创新创业教育还不能够很好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双创性师资短缺、创新创业课程质量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同样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3]曹震,刘震.进阶循环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6(3):20-23.

[4]刘隽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现状与突出的问题[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2):1-4.

[5]李志义.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30-34.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分类培养个体素质

所谓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教育层次,更需加强对大学生的个体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一、大学生个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个体素质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信息化的到来,各国经济、综合国力竞争将更加激烈。要抢占竞争制高点,关键是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而大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高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针对这种差异性,发挥其个性特长。

2.培养大学生个体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个性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提高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使之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培养大学生个体素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严格说来,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应有各自独特的发展目标,因此教育要考虑到个体间的差别,要符合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符合人类发展的要求。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个体素质

在目前已有的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专门针对素质培养的计划很少。而且高校的连年扩张导致在校学生数激增,高校的教师资源与学生数严重不成比例。因此为有效地开展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我们要根据学生个体基本特征的不同进行分类,通过采用归类养成的方式,有针对地培养学生的个体素质。

根据目标设置理论的观点,设置清晰的、明确的、具体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并配合以适当的反馈,能有效激励个体进行自我调整。目标设置理论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埃德温・洛克(e.a.Locke)于1968年最早正式提出的,属于引导行为方向的激励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决定个体行为方面,其直接作用的是个人本身为自己设定的具体目标,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它能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沿着特定的轨道进行,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影响绩效的首要因素是目标的明确度和难度。有研究发现,设置明确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完成工作的绩效水平最高;设置模糊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完成工作的效果次之;设置模糊的、没有挑战性的目标,完成工作的效果最差,导致最低工作绩效。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渴望成功的愿望,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由于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心理状态还不稳定,遇到挫折或诱惑时容易出现偏差,需要很好的引导。如果在大学阶段设有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就有利于激励大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奋发努力。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目标设置理论,建立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分类培养计划,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个人素质培养的指导方向。大学生的个体素质培养计划要贯穿始终,涵盖全面,不仅要包括学业目标、技能要求,还要涉及身体素质和德育的要求,并重点突出素质培养的目标。

三、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注意时间延续性。

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必须以大学生与学校发生关系的时间先后顺序为主线,将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与个体素质培养工作的阶段性特征相结合。下面以大学生入校的纵向时间为依托,具体介绍个体素质培养的阶段性工作。

入学之前:基于学生个体先天条件不同,为科学养成学生的良好素质,培养工作必须自学生的录取之日即拉开序幕。高校要充分利用新生档案资料,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工作情况,为帮助学生制订个人素质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入学教育:在学生刚入校不久,组织学生撰写个人自传,自传的内容可以涉及学生的家庭经历、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及目前的发展目标。通过自传的撰写,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成长背景、成长经历等第一手真实信息,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校要安排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便于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状态。通过开学典礼、专题讲座、参观学校展览、新老生交流会等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特点及就业前景,帮助他们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观念准备并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制订个人素质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制定要具体、明确、可行。

大一第一学期期末:由于学生档案反映的内容难免有偏差,并且随着学生对学校环境的熟悉,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其个体素质也在不断发展,因此素质培养计划也应允许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在个人素质培养计划执行过程中,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和适应,学生已经对个体素质培养计划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学校可以按学期组织学生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在学期末,建议每位学生对一个学期以来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剖析个人能力,适时修订个人的素质培养计划。

大一下学期至毕业:这一阶段的重点主要是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自己的个人素质培养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自觉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素质培养计划具体安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例如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每天的时间安排,以及课外实践的培养计划等。每个学期末对个体素质培养计划进行自我小结,并进行适当修订。通过个人素质计划的制定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互带互帮的学习氛围,逐步实现规划,产生成就感,进而强化动机意识,形成良性运转。

2.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调动各方力量,全体动员。

环境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正揭示了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受教的重要影响。而这里所说的环境通常包括家庭、学校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及通过媒体等获取的信息)。

(1)家庭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最早学习和获得知识的地方,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家庭在社会生活制度中的特殊地位,它在某些方面的教育作用几乎是其他教育机构所永远不能替代的。家庭在指导孩子的人生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等方面都起重要作用。离异和缺损的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表现更为明显,并且呈现为两个极端。因而,素质培养计划的实施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辅导员和班主任应经常性地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2)学校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个体素质的最直接的途径。学校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开展各种课外活动,积极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学校教育不仅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培养他们最终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学校的一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行政相关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学生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因此各方要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做好素质养成每一阶段的工作。

(3)社会的影响。大学生远离家乡父母,除了在学校接受规定的教育外,大多的时间都在与社会接触。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大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望强,对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未知的渴望。因此,社会主流的思想观念、媒体的信息传播尤其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优良的社会风气,积极、客观的媒体传播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体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讲方法,重原则。

素质培养工作要注重方法讲究原则,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高校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个体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严格按照计划督促学生完成各阶段的目标。对骨干型的学生要全程关注,重点培养,并要发挥骨干学生的示范作用,由点到面带动全体学生自觉完成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对有特殊专长和个别问题的学生个体还应给予及时的关注,通过对话、谈心等形式积极促使其进步。要结合“集体表扬和个别批评”的教育方式来激励学生,大学生自尊心强,在公共场合,绝不能轻易进行批评,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4.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有制度的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也是如此。学校要建立一套与素质培养计划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规章制度。可以将学分制的方法应用到个体素质培养计划中,并规定按学年、学期应达到的学分数,以提高学生对个体素质培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还要明确学生所在院系及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在素质培养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使个体素质培养工作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